CN114342575B - 电气设备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气设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42575B
CN114342575B CN201980099833.9A CN201980099833A CN114342575B CN 114342575 B CN114342575 B CN 114342575B CN 201980099833 A CN201980099833 A CN 201980099833A CN 114342575 B CN114342575 B CN 1143425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 hole
electrical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path
equipment devic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98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42575A (zh
Inventor
小原崇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342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25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425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25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33Bases, cases made for use in extreme conditions, e.g. high temperature, radiation, vibration, corrosive environment, pressur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3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39Electronic box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3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5K5/0215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with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ttached to 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气设备装置,能够在设置覆盖通气孔的机构的同时,抑制元器件数量的增加,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该电气设备装置包括:设置了贯穿外壁的通气孔(4)的壳体(1);覆盖通气孔(4)的外侧的保护构件;以及将壳体(1)安装到外部物体的托架(2)、和将电子元器件(1)与外部电连接的外部连接器(3)的一个或两者,保护构件是托架(2)的一部分或外部连接器(3)的一部分,在外壁与保护构件之间设置有将通气孔(4)的外侧开口部连通至外部的连通路(12)。

Description

电气设备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气设备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气设备装置中,为了防止由于壳体内外的压力差而引起的壳体的变形、密封件的破损,或者在壳体内配置大气压传感器,有时设置通气孔,该通气孔具有使壳体的内部空间和外部连通来平衡内部空间的压力和大气压的作用。
另一方面,通气孔可以是异物侵入壳体的内部空间的侵入路径。因此,例如,如专利文献1的技术那样,设置有覆盖通气孔的专用的盖构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3536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需要设置覆盖通风孔的专用盖构件等,增加了元器件数量,增加了制造成本。
因此,希望有一种电气设备装置,能够在设置覆盖通气孔的机构的同时,抑制元器件数量的增加,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申请所涉及的电气设备装置包括:
电子元器件;
壳体,该壳体具有将所述电子元器件收纳在内侧的外壁,并设置了贯穿所述外壁的通气孔;
保护构件,该保护构件覆盖所述通气孔的外侧;以及
将所述壳体安装到外部物体的托架、和将所述电子元器件与外部电连接的外部连接器中的一个或两者,
所述保护构件是所述托架的一部分或所述外部连接器的一部分,
在所述外壁与所述保护构件之间设置有将所述通气孔的外侧开口部连通至外部的连通路。
发明效果
根据本申请所涉及的电气设备装置,能够通过托架或外部连接器覆盖通气孔,能够保护通气孔免受水、尘埃、飞溅物等异物的影响。此外,由于设置了连通路,通过通气孔和连通路,能够使空气在壳体内和外部流通,能够适当地保持壳体内的气体压力,以应对电子元器件发热引起的气体温度变化等。此外,能够应用具有将壳体固定在外部物体的用途的托架、或具有将电子元器件与外部电连接的用途的外部连接器,覆盖通气孔外侧,设置连通路。因此,不需要设置保护通气孔的专用构件,能抑制元器件数量的增加,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第一示例的电气设备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第二示例的电气设备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第一示例和第二示例的电气设备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从底壁侧观察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第一示例的电气设备装置的平面图。
图5是从底壁侧观察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第二示例的电气设备装置的平面图。
图6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第一示例的托架的立体图和剖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第二示例的托架的立体图和剖视图。
图8是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水溅入的示意图。
图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第一示例振动时的举动的立体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第一示例振动时的举动的侧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第二示例振动时的举动的立体图。
图1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气孔的部分平面图和剖视图。
图13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第一示例和第二示例的电气设备装置的剖视图。
图14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第一示例的电气设备装置的托架的立体图和剖视图。
图15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第二示例的电气设备装置的托架的立体图和剖视图。
图16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气设备装置的剖视图。
图17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气设备装置的平面图。
图18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气设备装置的剖视图。
图19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气设备装置的平面图。
图20是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电气设备装置的立体图。
图21是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电气设备装置的剖视图。
图22是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外部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3是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外部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24是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电气设备装置的剖视图。
图25是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外部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6是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外部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27是用于说明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通路的形状的示意图。
图28是用于说明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通路的形状的示意图。
图29是用于说明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通路的形状的示意图。
图30是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示例的电气设备装置的托架的立体图和剖视图。
图31是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示例的电气设备装置的托架的立体图和剖视图。
图32是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气孔的部分平面图和剖视图。
图33是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气孔的部分平面图和剖视图。
图34是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设备装置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1
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气设备装置。本实施方式说明电气设备装置的两个示例。图1是第一示例的电气设备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第二示例的电气设备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第一示例和第二示例的电气设备装置的剖视图。图4是从底壁1a1侧观察第一示例的电气设备装置的平面图,图5是从底壁1a1侧观察第二示例的电气设备装置的平面图。图6是第一示例的电气设备装置的托架2的立体图和在立体图的两点划线处的剖视图,图7是第二示例的电气设备装置的托架2的立体图和在立体图的两点划线处的剖视图。
在各图中,图示出了在电气设备装置通过托架2安装到外部物体的状态下的垂直方向Y的下侧Y1和上侧Y2以及水平方向X。
电气设备装置包括电子元器件11,壳体1,托架2以及外部连接器3等。例如,电气设备装置被设为搭载于车辆上的毫米波雷达或激光雷达等车载雷达。电气设备装置安装在作为外部物体的车辆上。例如,电气设备装置配置在车辆的引擎盖中等。因此,电气设备装置成为容易暴露于水、尘埃、飞溅物的环境。特别是在雨天行驶时、清洗车辆时等,水有可能从各个方向猛烈地溅到电气设备装置上。此外,由于车辆的振动,电气设备装置处于容易振动的环境中。
多个电子元器件11设置有多个并安装在电路基板11a上。壳体1具有将电子元器件11收纳在内侧的外壁,并设置有贯通外壁的通气孔4。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的外壁由有底筒状的第一壳体1a和堵住第一壳体1a的开口部的第二壳体1b构成。第一壳体1a和第二壳体1b之间的接合部设为嵌合结构,并且通过密封构件以气密状态紧贴。第一壳体1a形成为矩形有底筒状,具有矩形板状的底壁1a1和四个矩形板状的周壁1a2。通气孔4设置在底壁1a1上并贯通底壁1a1。
在电气设备装置安装在外部物体上的状态下,底壁1a1和周壁1a2的各边平行于垂直方向Y或水平方向X。底壁1a1的外侧面平行于垂直方向Y。底壁1a1和周壁1a2的各边可以倾斜于垂直方向Y或水平方向X(例如,在垂直方向Y或水平方向X的±20°的范围内)。
外部连接器3将电子元器件11与外部电连接。外部连接器3包括连接端子3a、围绕连接端子3a的周围的外壳部3b、以及向外壳部3b的外周侧突出的凸缘部3c。凸缘部3c配置在壳体1的外壁(周壁1a2)的外侧并安装在外壁上。
连接端子3a是铜等电导体,并联配置有4根。连接端子3a贯通壳体1的外壁(周壁1a2),连接端子3a的一端连接到电子元器件11,连接端子3a的另一端露出到壳体1的外部。外壳部3b形成为筒状(在本例中为矩形筒状),并且围绕在露出到壳体1的外部的连接端子3a的部分的周围。凸缘部3c具有从外壳部3b向第一侧(本例中为上侧Y2)突出的矩形板状的第一凸缘部3c1、和从外壳部3b向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本例中为下侧Y1)突出的矩形板状的第二凸缘部3c2。由螺钉3d贯通的贯通孔形成在第一凸缘部3c1和第二凸缘部3c2上。螺钉3d被插入第一凸缘部3c1和第二凸缘部3c2的贯通孔中,并被拧合于设置在壳体1的外壁(周壁1a2)上的螺钉孔中。因此,外部连接器3被固定到壳体1。
托架2是用于将壳体1安装到外部物体上的安装构件。托架2以覆盖通气孔4的外侧的方式被安装。托架2具有安装到壳体1的壳体固定部2a、和安装到外部物体的安装端固定部2b。
在本实施方式中,托架2具有沿壳体1的外壁延伸的板状的壳体侧板状部2d、以及在远离壳体1的方向上从壳体侧板状部2d延伸的臂部2e1、2e2。壳体固定部2a设置在壳体侧板状部2d,安装端固定部2b设置在臂部2e1、2e2。
壳体侧板状部2d沿着底壁1a1的外侧面从底壁1a1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底壁1a1的外侧面,从底壁1a1的水平方向X的一端(图中的左侧)延伸到另一端(图中的右侧)。在第一示例中,壳体侧板状部2d形成为沿水平方向X延伸的细长的矩形板状,在第二示例中,壳体侧板状部2d形成为梯形板状,其上端在水平方向X上延伸、下端在倾斜于水平方向X的倾斜方向上延伸。
与底壁1a1相对的壳体侧板状部2d的相对面抵接于底壁1a1的外侧面。在第一示例中,在壳体侧板状部2d的一端和另一端附近分别设置一个壳体固定部2a。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壳体固定部2a设为由螺栓2f贯通的贯通孔,螺栓2f被插入壳体固定部2a的贯通孔中,并被拧合于设置在壳体1(在本例中,是底壁1a1和周壁1a2)上的螺栓孔中。如上所述,在第一示例中,托架2在两个固定部位处被固定在壳体1上。
在第二示例中,在壳体侧板状部2d的一端(图的左侧)附近设置有两个壳体固定部2a,在壳体侧板状部2d的另一端(图的右侧)附近设置有一个壳体固定部2a。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壳体固定部2a设为由螺栓2f贯通的贯通孔,螺栓2f被插入壳体固定部2a的贯通孔中,并被拧合于设置在壳体1(在本例中,是底壁1a1和周壁1a2)上的螺栓孔中。如上所述,在第二示例中,托架2在三个固定部位处被固定在壳体1上。
第一示例和第二示例中,包括第一臂部2e1和第二臂部2e2,该第一臂部2e1在从壳体侧板状部2d的一端(图的左侧)侧弯曲两次之后在远离壳体1的方向(图的左侧)上延伸,该第二臂部2e2在从壳体侧板状部2d的另一端(图的右侧)侧弯曲两次之后在远离壳体1的方向(图的右侧)上延伸。第一臂部2e1和第二臂部2e2是板状构件。
在第一示例中,在第一臂部2e1设置有一个安装端固定部2b,在第二臂部2e2设置有一个安装端固定部2b。在第二示例中,在第一臂部2e1设置有两个安装端固定部2b,在第二臂部2e2设置有一个安装端固定部2b。各安装端固定部2b设为由螺栓等贯穿的贯通孔。当电气设备装置安装到外部物体上时,螺栓等被插入贯通孔中,并被拧合于在车身等外部物体上形成的螺栓孔中。
如上所述,通气孔4的外侧被托架2的一部分(在本例中为壳体侧板状部2d)覆盖。在壳体1的外壁(底壁1a1)和托架2的一部分(壳体侧板状部2d)之间设置有将通气孔4的外侧开口部与外部连通的连通路12。这里,通气孔4的外侧开口部是在壳体1的外侧开口的通气孔4的开口部,通气孔4的内侧开口部是在壳体1的内侧开口的通气孔4的开口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托架2覆盖通气孔4,能够保护通气孔4免受水、灰尘、飞溅物等异物的影响,并且能够抑制通气孔4堵塞以及异物从通气孔4混入到壳体1中的情况。此外,由于设置了连通路12,通过通气孔4和连通路12,能够使空气在壳体1内和外部流通,能够适当地保持壳体1内的气体压力,以应对电子元器件11发热引起的气体温度变化等。由于使用具有能够将电气设备装置固定到外部物体的强度的托架2,因此,能够提高通气孔4的保护强度和通气孔4的强度。
此外,能够应用具有将壳体1固定到外部物体的用途的托架2,覆盖通气孔4的外侧,并且设置连通路12。因此,不需要设置保护通气孔4的专用构件,能抑制元器件数量的增加,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1的外壁(底壁1a1)的外侧面形成有从通气孔4的外侧开口部延伸的槽1c。连通路12形成为除了槽中与通气孔4的外侧开口部侧相反的端部1d(以下称为开口侧端部1d)以外的槽的部分被托架2的壳体侧板状部2d覆盖。因此,未被托架2覆盖的槽1c的开口侧端部1d为连通路12到外部的开口部12a。
根据该结构,能够以简单结构、即在壳体1的外壁的外侧面上形成槽1c并且通过托架2覆盖除了槽1c的开口侧端部1d以外的部分这样的结构,来设置连通路12。即,只需在壳体1的外壁上形成槽即可,并且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
壳体1的外壁(底壁1a1)的外侧面的槽1c(去除开口侧端部1d)的周围的部分与托架2的壳体侧板状部2d的相对面抵接。因此,除了槽1c的开口侧端部1d以外的部分被托架2堵住。因此,如图8中多个箭头所示,即使水从多个方向溅入,也能够抑制水浸入连通路12内。
在电气设备装置被安装到外部物体的状态下,连通路12(形成连通路12的槽1c)从连通路12到外部的开口部12a在具有上侧Y2的分量的方向(在本例中,平行于上侧Y2的方向)上延伸。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水等异物难以浸入连通路12,并且即使水等异物浸入连通路12,也能够通过重力使其从连通路12排出。
另外,连通路12从连通路12的开口部12a在具有上侧Y2的分量的方向上延伸即可,但也可以在具有上侧Y2的分量的范围内,在倾斜于上侧Y2的方向(例如,与上侧Y2在±45°的范围内倾斜的方向)上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气设备装置被安装到外部物体的状态下,连通路12(形成连通路12的槽1c)从连通路12到外部的开口部12a在具有上侧Y2的分量的方向(本例中,平行于上侧Y2的方向)上延伸后弯曲,在水平方向X或具有上侧Y2的分量的方向(本例中,水平方向X)上延伸到通气孔4的外侧开口部。
根据该结构,即使水从连通路12的开口部12a浸入,也能够通过弯曲部减弱水的浸入,并且能够抑制水到达通气孔4的外侧开口部。即,通过使连通路12弯曲,从而能够提高异物浸入通气孔4的浸入抑制效果。即使水浸入到弯曲部的深处,由于深处侧的连通路12在水平方向X或具有上侧Y2的分量的方向上延伸,因此能够抑制在深处侧的连通路12中积水。
另外,可以以连通路12弯曲的方式,使得比起弯曲部更靠近开口部12a侧的连通路12的延伸角度与弯曲部的深处侧的连通路12的延伸角度不同。
如上所述,在第一示例中,托架2的壳体侧板状部2d在两个固定部位(壳体固定部2a)被固定到壳体1。通气孔4和连通路12配置在连接两个固定部位的区域中。根据该结构,能够在连接两个固定部位的区域中,提高托架2的壳体侧板状部2d的相对面、与壳体1的外壁(底壁1a1)的外侧面之间的紧贴度。此外,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即使在电气设备装置安装在车辆上并且容易振动的情况下,如图9和图10中示出振动时的摆动那样,壳体1和托架2在连接两个固定部位的轴上同步地振动。因此,能够通过振动抑制紧贴度降低。
如上所述,在第二示例中,托架2的壳体侧板状部2d在三个固定部位(壳体固定部2a)处被固定到壳体1。通气孔4配置在三个固定部位(壳体固定部2a)的内侧的区域。在图5中,用点划线连接三个固定部位(壳体固定部2a),该单点划线的内侧区域成为三个固定部位的内侧区域。根据该结构,能够在三个固定部位的内侧区域中,提高托架2的壳体侧板状部2d的相对面、与壳体1的外壁(底壁1a1)的外侧面之间的紧贴度。此外,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即使在电气设备装置安装在车辆上并且容易振动的情况下,如图11中示出振动时的摆动那样,壳体1和托架2在三个固定部位的内侧区域上同步地振动。因此,能够通过振动抑制紧贴度降低的情况。
图12中示出了通气孔4的部分的平面图和剖视图那样,包括覆盖通气孔4的内侧开口部的防水通气过滤器5。防水通气过滤器5是具有使气体通过但抑制水通过的功能的过滤器。例如,通过调整过滤器具有的微孔径,从而使其具有通气性和防水性。
2.实施方式2
接着,对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气设备装置进行说明。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部分省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设备装置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在于,形成连通路12的槽不是形成于壳体1,而是形成于托架2。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说明电气设备装置的两个示例。图13是第一示例和第二示例的电气设备装置的剖视图。图14是第一示例的电气设备装置的托架2的立体图和在立体图的两点划线处的剖视图,图15是第二示例的电气设备装置的托架2的立体图和在立体图的两点划线处的剖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托架2的壳体侧板状部2d上的通气孔4相对的相对面上,形成有从与通气孔4相对的部分延伸到壳体侧板状部2d的相对面的端部的槽2g。连通路12形成为托架2的壳体侧板状部2d的槽2g的部分被壳体1的外壁(底壁1a1)覆盖。槽2g在壳体侧板状部2d的相对面的端部处在槽2g的延伸方向上开口,该开口部不被壳体1的外壁(底壁1a1)覆盖,而是成为连通路12到外部的开口部12a。
根据该结构,能够以简单结构、即在托架2的壳体侧板状部2d的相对面上形成槽2g、并且通过托架2来覆盖壳体1的外壁(底壁1a1)这样的结构,来设置连通路12。即,只需在托架2上形成槽2g即可,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冲压加工平板状的托架2并使板弯曲来形成槽2g,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第一示例和第二示例中,在电气设备装置被安装到外部物体的状态下,连通路12(在本例中,形成连通路12的槽2g)从连通路12到外部的开口部12a在具有上侧Y2的分量的方向(在本例中,平行于上侧Y2的方向)上延伸。
另外,在电气设备装置被安装到外部物体的状态下,连通路12(形成连通路12的槽2g)从连通路12到外部的开口部12a在具有上侧Y2的分量的方向(本例中,平行于上侧Y2的方向)上延伸后弯曲,在水平方向X或具有上侧Y2的分量的方向(本例中,水平方向X)上延伸到通气孔4的外侧开口部。
3.实施方式3
接着,对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气设备装置进行说明。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部分省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设备装置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在于,连通路12由壳体1的外壁(底壁1a1)与托架2的壳体侧板状部2d之间的间隙来形成。
图16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设备装置的剖视图。如图所示,将托架2安装到壳体1的壳体固定部2a设置在从壳体侧板状部2d延伸并弯曲两次而得到的第一臂部2e1和第二臂部2e2上。螺栓2f插入到壳体固定部2a的贯通孔中,并拧合于设置在壳体1(在本例中,从周壁1a2向外侧突出的凸台部1a3)中的螺栓孔中。
调整第一臂部2e1和第二臂部2e2的弯曲部的长度,从而在设置有通气孔4的壳体1的底壁1a1和托架2的壳体侧板状部2d之间产生间隙。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等间隔的间隙。连通路12由壳体1的底壁1a1和托架2的壳体侧板状部2d之间的间隙来形成。
壳体1的底壁1a1和托架2的壳体侧板状部2d之间的间隙在下侧Y1和上侧Y2等处进行开口,并且这些开口部成为连通路12的开口部12a。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变换例进行说明。图17是从底壁1a1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变换例所涉及的电气设备装置的平面图。如该图所示,将托架2安装到壳体1的壳体固定部2a设置在从壳体侧板状部2d延伸并弯曲两次而得到的第一臂部2e1(图的左侧)、以及壳体侧板状部2d的另一端(图的右侧)。螺栓2f被插入到壳体固定部2a的贯通孔中并被拧合于设置在壳体1的螺栓孔中。在设置有壳体固定部2a的壳体侧板状部2d的另一端(图的右侧)设置有向壳体1侧突出的台阶部。利用该台阶部的突出高度,在壳体1的底壁1a1和托架2的壳体侧板状部2d之间产生间隙,并且调整间隙的宽度。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冲压加工平板状的构件并使板弯曲来形成台阶部。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变换例进行说明。图18是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变换例所涉及的电气设备装置的平面图,图19是从底壁1a1侧观察电气设备装置的平面图。如这些图所示,第一臂部2e1和第二臂部2e2从壳体侧板状部2d延伸而没有弯曲部。托架2包括从第一臂部2e1和壳体侧板状部2d之间的边界部向周壁1a2侧延伸的板状的第一延伸部2h1、和从第二臂部2e2和壳体侧板状部2d之间的边界部向周壁1a2侧延伸的板状的第二延伸部2h2。然后,将托架2安装到壳体1的壳体固定部2a设置在第一延伸部2h1和第二延伸部2h2上。螺栓2f被插入到壳体固定部2a的贯通孔中并被拧合于设置在壳体1(本例中为周壁1a2)的螺栓孔中。
调整第一延伸部2h1和第二延伸部2h2的长度,从而在设置有通气孔4的壳体1的底壁1a1和托架2的壳体侧板状部2d之间产生间隙。
4.实施方式4
接着,对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电气设备装置进行说明。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部分省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设备装置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在于,通气孔4的外侧被外部连接器3的一部分覆盖。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没有设置托架2。
图20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设备装置的立体图。图21是电气设备装置的剖视图。图22是外部连接器3的立体图,图23是外部连接器3的剖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覆盖通气孔4的外侧的保护构件是将电子元器件11与外部电连接的外部连接器3的一部分,在形成通气孔4的壳体1的外壁与外部连接器3的一部分之间设置有将通气孔4的外侧开口部与外部连通的连通路12。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外部连接器3覆盖通气孔4,能够保护通气孔4免受水、灰尘、飞溅物等异物的影响,并且能够抑制通气孔4堵塞以及异物从通气孔4混入到壳体1中的情况。此外,由于设置了连通路12,经由通气孔4和连通路12,能够使空气在壳体1内和外部流通,能够适当地保持壳体1内的气体压力,以应对电子元器件11发热引起的气体温度变化等。
此外,能够应用具有将电子元器件11与外部电连接的用途的外部连接器3,覆盖通气孔4的外侧,并且设置连通路12。因此,不需要设置保护通气孔4的专用构件,能抑制元器件数量的增加,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气孔4设置在设有外部连接器3的周壁1a2(图中右侧的周壁1a2)上,并贯通周壁1a2。
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外部连接器3包括连接端子3a、围绕连接端子3a的周围的外壳部3b、以及向外壳部3b的外周侧突出的凸缘部3c。凸缘部3c配置在壳体1的外壁(周壁1a2)的外侧并安装在外壁上。本实施方式中,覆盖通气孔4的外侧的保护构件设为凸缘部3c的一部分。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设置为将外部连接器3安装到外壁的凸缘部3c的结构来覆盖通气孔4的外侧,因此能够抑制外部连接器3的制造成本的增加。
连接端子3a是铜等电导体,并联配置有4根。连接端子3a贯通壳体1的外壁(周壁1a2),连接端子3a的一端连接到电子元器件11,连接端子3a的另一端露出到壳体1的外部。外壳部3b形成为筒状(在本例中为矩形筒状),并且围绕在露出到壳体1的外部的连接端子3a的部分的周围。凸缘部3c具有从外壳部3b向第一侧(本例中为上侧Y2)突出的矩形板状的第一凸缘部3c1、和从外壳部3b向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本例中为下侧Y1)突出的矩形板状的第二凸缘部3c2。由螺钉3d贯通的贯通孔3f形成在第一凸缘部3c1和第二凸缘部3c2上。螺钉3d被插入第一凸缘部3c1和第二凸缘部3c2的贯通孔3f中,并拧合于设置在壳体1的外壁(周壁1a2)上的螺钉孔中。因此,外部连接器3被固定到壳体1。
凸缘部3c具有矩形板状的凸缘保护部3c3,该凸缘保护部3c3在与连接第一凸缘部3c1的贯通孔3f和第二凸缘部3c2的贯通孔3f的线正交的方向上从外壳部3b突出来得到。通气孔4的外侧被凸缘保护部3c3覆盖。凸缘保护部3c3配置在第一凸缘部3c1的贯通孔3f和第二凸缘部3c2的贯通孔3f之间的区域。根据该结构,凸缘保护部3c3能够配置在凸缘部3c的两个固定部之间的区域,并且能够提高凸缘保护部3c3与壳体1的外壁(周壁1a2)之间的紧贴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1的外壁(周壁1a2)的外侧面形成有从通气孔4的外侧开口部延伸的槽1c。连通路12形成为除了槽中与通气孔4的外侧开口部侧相反的端部1d(以下称为开口侧端部1d)以外的槽的部分被外部连接器3的凸缘部3c(凸缘保护部3c3)覆盖。因此,未被托架3覆盖的槽1c的开口侧端部1d为连通路12到外部的开口部12a。
根据该结构,能够以简单结构、即在壳体1的外壁的外侧面上形成槽1c并且通过凸缘部3c覆盖除了槽1c的开口侧端部1d以外的部分这样的结构,来设置连通路12。即,只需在壳体1的外壁上形成槽并由凸缘部3c覆盖即可,并且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
另外,壳体1的外壁(周壁1a2)的外侧面的槽1c(去除开口侧端部1d)的周围的部分与凸缘部3c(凸缘保护部3c3)的相对面抵接。因此,除了槽1c的开口侧端部1d以外的部分被凸缘部3c堵住。因此,即使水从多个方向溅入,也能够抑制水浸入连通路12中。
在电气设备装置被安装到外部物体的状态下,连通路12(形成连通路12的槽1c)从连通路12到外部的开口部12a在具有上侧Y2的分量的方向(在本例中,平行于上侧Y2的方向)上延伸。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水等异物难以浸入连通路12,并且即使水等异物浸入连通路12,也能够通过重力使其从连通路12排出。
另外,连通路12从连通路12的开口部12a在具有上侧Y2的分量的方向上延伸即可,但也可以在具有上侧Y2的分量的范围内,在倾斜于上侧Y2的方向(例如,与上侧Y2在±45°的范围内倾斜的方向)上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气设备装置被安装到外部物体的状态下,连通路12(形成连通路12的槽1c)从连通路12到外部的开口部12a在具有上侧Y2的分量的方向(本例中,平行于上侧Y2的方向)上延伸后弯曲,在水平方向X或具有上侧Y2的分量的方向(本例中,水平方向X)上延伸到通气孔4的外侧开口部。
根据该结构,即使水从连通路12的开口部12a浸入,也能够通过弯曲部减弱水的浸入,并且能够抑制水到达通气孔4的外侧开口部的情况。即,通过使连通路12弯曲,从而能够提高异物浸入通气孔4的浸入抑制效果。即使水浸入到弯曲部的深处,由于深处侧的连通路12在水平方向X或具有上侧Y2的分量的方向上延伸,因此能够抑制在深处侧的连通路12中积水。
5.实施方式5
接着,对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电气设备装置进行说明。对与上述实施方式4相同的结构部分省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设备装置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4的不同点在于,形成连通路12的槽不是形成在壳体1,而是形成在外部连接器3的凸缘部3c。
图24是电气设备装置的剖视图。图25是外部连接器3的立体图,图26是外部连接器3的剖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部连接器3的凸缘部3c(凸缘保护部3c3)中与通气孔4相对的相对面上形成有从与通气孔4相对的部分延伸到凸缘部3c的相对面的端部的槽3e。连通路12形成为凸缘部3c的槽3e的部分被壳体1的外壁(周壁1a2)覆盖。槽3e在凸缘部3c的相对面的端部处在槽3e的延伸方向进行开口,该开口部不被壳体1的外壁(周壁1a2)覆盖,而是成为连通路12到外部的开口部12a。
根据该结构,能够以简单结构、即在外部连接器3的凸缘部3c的相对面上形成槽3e、并且通过凸缘部3c来覆盖壳体1的外壁(底壁1a1)这样的结构,来设置连通路12。即,只需在凸缘部3c上形成槽3e即可,并且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
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槽3e的凸缘保护部3c3的厚度比其他凸缘部(第一凸缘部3c1和第二凸缘部3c2)的厚度要厚,能够适当地设定槽3e的深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气设备装置被安装到外部物体的状态下,连通路12(在本例中,形成连通路12的槽3e)从连通路12到外部的开口部12a在具有上侧Y2的分量的方向(在本例中,平行于上侧Y2的方向)上延伸。
另外,在电气设备装置被安装到外部物体的状态下,连通路12(形成连通路12的槽3e)从连通路12到外部的开口部12a在具有上侧Y2的分量的方向(本例中,平行于上侧Y2的方向)上延伸后弯曲,在水平方向X或具有上侧Y2的分量的方向(本例中,水平方向X)上延伸到通气孔4的外侧开口部。
[其他实施方式]
最后,对本申请的其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下面说明的各实施方式的结构并不限于分别单独地进行应用,只要不产生矛盾,也能与其它实施方式的结构相组合来进行应用。
(1)在上述实施方式1、2、4、5中,在各图中,以连通路12从连通路12到外部的开口部12a在平行于上侧Y2的方向上延伸后弯曲,在水平方向X上延伸到通气孔4的外侧开口部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即,在电气设备装置被安装到外部物体的状态下,连通路12可以从连通路12到外部的开口部12a在具有上侧Y2的分量的方向上延伸。例如,如图27所示,连通路12可以从连通路12的开口部12a在具有上侧Y2的分量的范围内,在倾斜于上侧Y2的方向上延伸。另外,如图27所示,连通路12也可以不设置弯曲部。
另外,在电气设备装置被安装到外部物体的状态下,连通路12可以从连通路12到外部的开口部12a在具有上侧Y2的分量的方向上延伸后弯曲,并且在水平方向X或具有上侧Y2的分量的方向上延伸到通气孔4的外侧开口部。例如,如图28所示,可以从连通道12的开口部12a在具有上侧Y2的分量的范围内在倾斜于上侧Y2的方向上延伸后弯曲,并在具有上侧Y2的分量的范围内在倾斜于上侧Y2的方向上延伸到通气孔4的外侧开口部。此外,深处侧的连通路12可以在平行于上侧Y2的方向上延伸。开口部12a侧的连通路12的倾斜方向和深处侧的连通路12的倾斜方向可以不同。
连通路12可以弯曲成任意形状。例如,如图29所示,可以弯曲成两级台阶以上,也可以连续地弯曲,还可以组合连续的弯曲部和直线部。
另外,如图30和31中示出第一示例和第二示例的电气设备装置的托架2的立体图以及该立体图的两点划线的剖视图那样的形状,在托架2的壳体侧板状部2d形成有槽2g。
(2)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以通气孔4配置在三个固定部位(壳体固定部2a)的内侧区域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在设置三个以上的固定部位(壳体固定部2a)的情况下,通气孔4可以配置在三个以上的固定位置的内侧的区域。
(3)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电气设备装置包括托架2以及外部连接器3这两者,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电气设备装置包括托架2而不包括外部连接器3,在上述实施方式4、5中,电气设备装置包括外部连接器3而不包括托架2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在保护构件为托架2的一部分的情况下,电气设备装置至少可以包括托架2,可以包括或不包括外部连接器3。在保护构件为外部连接器3的一部分的情况下,电气设备装置至少可以包括外部连接器3,可以包括或不包括托架2。
(4)在上述实施方式1、2、4、5中,如图12所示,以在壳体1的外壁设置一个通气孔4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如图32和33中示出部分平面图和剖视图那样,可以在壳体1的外壁设置多个通气孔4。通过设置多个通气孔4,能够提高通气效率或防止堵塞。此外,多个通气孔4的内侧开口部可以由一个防水通气过滤器5覆盖。
(5)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以配置有通气孔4的托架2(壳体侧板状部2d)的三个固定部位(壳体固定部2a)的内侧区域形成为板状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如图34中示出从底壁1a1侧观察电气设备装置的平面图所示,在托架2(壳体侧板状部2d)的三个固定部位(壳体固定部2a)的内侧区域中,可以在除了通气孔4和连通道12以外的部分设置将构件挖出而得的穿孔部(a punched portion)2j。通过设置穿孔部2j,能够使装置轻量化。
(6)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电气设备装置为车载雷达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电器设备装置可以是除车载雷达以外的各种电器设备装置,这些电器设备装置可能暴露于水、尘埃、飞溅物等异物中。
虽然本申请记载了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但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种特征、方式和功能不限于特定实施方式的应用,可以单独地或以各种组合来应用于实施方式。因此,可以认为未例示的无数变形例也包含在本申请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例如,设为包括对至少一个构成要素进行变形、添加或省略的情况,以及提取至少一个构成要素并与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进行组合的情况。
标号说明
1 壳体
1c 外壁槽
2 托架
2g 托架槽
3 外部连接器
3a 连接端子
3b 外壳部
3c 凸缘部
3e 凸缘部槽
4 通气孔
5 防水通气过滤器
11 电子元器件
12 连通路
12a 连通路开口部
Y2 上侧。

Claims (10)

1.一种电气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子元器件;
壳体,该壳体具有将所述电子元器件收纳在内侧的外壁,并设置了贯穿所述外壁的通气孔;
保护构件,该保护构件覆盖所述通气孔的外侧;以及
将所述壳体安装到外部物体的托架、和将所述电子元器件与外部电连接的外部连接器中的一个或两者,
所述保护构件是所述托架的一部分或所述外部连接器的一部分,
在所述外壁与所述保护构件之间设置有将所述通气孔的外侧开口部连通至外部的连通路,
在所述电气设备装置被安装到外部物体的状态下,所述连通路从所述连通路到外部的开口部在具有上侧分量的方向上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连接器包括连接端子、包围所述连接端子的周围的外壳部、以及向所述外壳部的外周侧突出且配置在所述外壁的外侧并安装在所述外壁的凸缘部,
所述保护构件是所述凸缘部的一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路弯曲。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气设备装置被安装到外部物体的状态下,所述连通路从所述连通路到外部的开口部在具有上侧分量的方向上延伸后弯曲,并在水平方向或具有上侧分量的方向上延伸到所述通气孔的外侧开口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壁的外侧面形成有从所述通气孔的外侧开口部延伸的槽,
所述连通路形成为除了所述槽中与所述通气孔的外侧开口部侧相反的端部以外的所述槽的部分被所述保护构件覆盖。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护构件中与所述通气孔相对的相对面形成有从与所述通气孔相对的部分延伸到所述相对面的端部的槽,
所述连通路形成为所述保护构件的所述槽的部分被所述外壁覆盖。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构件在两个固定部位处被固定在所述壳体,
所述通气孔和所述连通路配置在连接所述两个固定部位的区域。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构件在三个以上的固定部位处被固定在所述壳体,
所述通气孔和所述连通路配置在所述三个以上的固定部位的内侧的区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构件是所述托架的一部分,
在设置有所述通气孔的所述外壁、与被设为所述保护构件的所述托架的一部分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连通路由所述间隙来形成。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覆盖所述通气孔的内侧开口部的防水通气过滤器。
CN201980099833.9A 2019-09-04 2019-09-04 电气设备装置 Active CN1143425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34695 WO2021044538A1 (ja) 2019-09-04 2019-09-04 電気機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2575A CN114342575A (zh) 2022-04-12
CN114342575B true CN114342575B (zh) 2024-04-12

Family

ID=74853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9833.9A Active CN114342575B (zh) 2019-09-04 2019-09-04 电气设备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20792A1 (zh)
JP (1) JP7142788B2 (zh)
CN (1) CN114342575B (zh)
DE (1) DE112019007684T5 (zh)
WO (1) WO20210445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2259A1 (ja) * 2021-09-02 2023-03-09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32049A (ja) * 1995-11-10 1997-05-20 Tokai Rika Co Ltd ニュートラルスタートスイッチ
JP2006523945A (ja) * 2003-04-16 2006-10-19 ヴァレオ システム デシュヤージュ 液体の滞留を防止した空気流のコンジットを備えるハウジング
JP2015050337A (ja) * 2013-09-02 2015-03-16 スズキ株式会社 筐体の被水防止構造
CN108513740A (zh) * 2017-02-24 2018-09-0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机架及无人飞行器
JP2019140141A (ja) * 2018-02-06 2019-08-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子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98995B2 (ja) 2001-05-25 2004-12-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子制御ユニットの筐体構造
US6669506B2 (en) * 2002-05-06 2003-12-30 New York Air Brake Corporation Trainline junction box
US7914298B2 (en) * 2008-10-10 2011-03-29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olar box and two position solar connectors
CN102693857A (zh) * 2011-03-25 2012-09-2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滑动开关
JP2012231004A (ja) * 2011-04-26 2012-11-22 Honda Elesys Co Ltd 導通端子半田ストレス防止構造
DE202012104999U1 (de) * 2012-12-20 2014-04-01 Weidmüller Interface GmbH & Co. KG Adapteranordnung
TWI602362B (zh) * 2015-10-22 2017-10-1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承載模組和接頭模組
CN206100746U (zh) * 2016-07-11 2017-04-12 嘉基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散热器组合装置
JP6434471B2 (ja) * 2016-10-17 2018-12-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ユニット、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US11065065B2 (en) * 2019-02-22 2021-07-20 Warsaw Orthopedic, Inc. Spinal implant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e
JP7081548B2 (ja) * 2019-03-27 2022-06-0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JP7081549B2 (ja) * 2019-03-27 2022-06-0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US11721932B2 (en) * 2019-07-09 2023-08-08 Arris Enterprises Llc Tool-less service cable connector and corresponding systems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32049A (ja) * 1995-11-10 1997-05-20 Tokai Rika Co Ltd ニュートラルスタートスイッチ
JP2006523945A (ja) * 2003-04-16 2006-10-19 ヴァレオ システム デシュヤージュ 液体の滞留を防止した空気流のコンジットを備えるハウジング
JP2015050337A (ja) * 2013-09-02 2015-03-16 スズキ株式会社 筐体の被水防止構造
CN108513740A (zh) * 2017-02-24 2018-09-0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机架及无人飞行器
JP2019140141A (ja) * 2018-02-06 2019-08-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子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2575A (zh) 2022-04-12
WO2021044538A1 (ja) 2021-03-11
US20220320792A1 (en) 2022-10-06
JP7142788B2 (ja) 2022-09-27
JPWO2021044538A1 (ja) 2021-11-11
DE112019007684T5 (de) 2022-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70773B1 (en) Control apparatus for an automobile
JP6652038B2 (ja) 電子装置
JP6590869B2 (ja) 電子部品ユニット、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通気部防水構造
WO2014050591A1 (ja) 電子制御装置
JP4661278B2 (ja) ターボ分子ポンプ
US9723734B1 (en) Waterproof type control apparatus
CN108574180B (zh) 电连接器的装配构造以及电连接器模块的制造方法
JP6072948B1 (ja) 防水型制御装置
US20020001160A1 (en) Overvoltage protection device
JP2020141404A (ja) 防水防塵外部マイクロフォン装置
JP2010509742A (ja) モジュラ式のコンタクトパートナーを備える標準化された電子的ケーシング
US6781847B2 (en) Housing for an electric device
CN114342575B (zh) 电气设备装置
JP7397197B2 (ja) モジュール式に拡張可能な電子制御装置
JP6584547B2 (ja) 電子制御装置
CN109937616B (zh) 乘员保护控制装置
CN105873384A (zh) 壳体和具有壳体的控制器
JP2020035592A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N111791696A (zh) 车辆控制设备
JP2016092046A (ja) 電気機器用筐体及び電気機器
CN113853837A (zh) 电子控制装置
CN111800961A (zh) 车辆控制设备
CN101755494A (zh) 用于电气/电子电路的壳体
JP7251215B2 (ja) 車載用レーダ装置
US10143118B2 (en) Arrangement for protecting electronics from interference radi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