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53183A - 一种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353183A CN116353183A CN202310338146.6A CN202310338146A CN116353183A CN 116353183 A CN116353183 A CN 116353183A CN 202310338146 A CN202310338146 A CN 202310338146A CN 116353183 A CN116353183 A CN 1163531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quantum dot
- film
- wheel
- prism layer
- production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7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8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2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2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98
- 239000012788 optical film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1723 c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48 UV Light-C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265 semifinished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84 colloidal syste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87 thermosetting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32B37/1284—Application of adhesiv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2038/0052—Other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32B2038/0076—Curing, vulcanising, cross-link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5/72—Cured, e.g. vulcanised, cross-link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涉及光学膜加工技术领域。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量子点膜生产段,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和下棱镜层生产段;所述量子点膜生产段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的进料端,所述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下棱镜层生产段的进料端;所述量子点膜生产段用于生产量子点膜,所述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和下棱镜层生产段分别用于在所述量子点膜上下侧形成第一上棱镜层和下棱镜层,以形成量子点复合增亮膜。本申请提供的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膜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器在平板显示器市场中占据统治性地位,其中,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的重要组成部分,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其背光质量决定了液晶显示屏的亮度、出射光均匀度、色阶等重要参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液晶显示屏的发光效果,为了实现高色域的显示效果,现有技术中出现采用蓝光LED搭配量子点膜实现高色域的背光源的方案,而现有的背光模组中,由于模组结构层大多为8层,量子点膜与增亮膜皆为独立的光学薄膜,厚度较大,不符合轻薄设计的要求,且在模组组膜时,组装量子点膜、上增亮膜和下增亮膜,需要组膜三次,生产制程过长造成良率难以控制,工作效率下降。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量子点复合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背光显示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211523990.8,申请日为2022年11月30日,该专利提供了一种量子点复合增亮膜,在组装背光模组时减少了光学膜的数量,可背光显示装置的产品厚度,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通过单一生产线连贯地,直接地生产上述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的光学膜生产设备,只能利用现有设备,通过多条生产线组合,间接地生产,在切换不同生产线期间,上一条生产线完成后,需要进行膜材半成品收卷,转运至下一条生产线,再放料进行下一条生产线的生产,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可降低生产难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申请提供了:
一种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生产零部件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生产零部件中的电气设备;所述机架和所述生产零部件以及控制器共同组成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的生产线,所述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量子点膜生产段,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下棱镜层生产段和收卷段;所述量子点膜生产段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所述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的进料端,所述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所述下棱镜层生产段的进料端;所述量子点膜生产段用于生产量子点膜,所述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和下棱镜层生产段分别用于在所述量子点膜上下侧形成第一上棱镜层和下棱镜层,以形成量子点复合增亮膜。
本申请还提供另一种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生产零部件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生产零部件中的电气设备;所述机架和所述生产零部件以及控制器共同组成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的生产线,所述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量子点膜生产段,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下棱镜层生产段,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和收卷段;所述量子点膜生产段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所述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的进料端,所述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所述下棱镜层生产段的进料端,所述下棱镜层生产段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所述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的进料端;所述量子点膜生产段用于生产量子点膜,所述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和下棱镜层生产段分别用于在所述量子点膜上下侧形成第一上棱镜层和下棱镜层,所述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用于在第一上棱镜层上方形成第二上棱镜层,以形成量子点复合增亮膜。
本申请还提供另一种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生产零部件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生产零部件中的电气设备;所述机架和所述生产零部件以及控制器共同组成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的生产线,所述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量子点膜生产段,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下棱镜层生产段和收卷段;所述量子点膜生产段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所述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的进料端,所述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所述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的进料端,所述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所述下棱镜层生产段的进料端;所述量子点膜生产段用于生产量子点膜,所述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和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用于在所述量子点膜一侧形成第一上棱镜层和第二上棱镜层;所述下棱镜层生产段用于在所述量子点膜另一侧形成下棱镜层,以形成量子点复合增亮膜。
本申请提供的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可通过连续性的作业生产量子点复合增亮膜,无需中途进行膜材半成品收卷,然后转运至下一条生产线,再放料进行下一条生产线生产的动作,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种施例中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的各生产段的顺序连接示意图;
图2为另一种实施例中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的各生产段的顺序连接示意图;
图3为另一种实施例中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的各生产段的顺序连接示意图;
图4为一种实施例中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的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实施例中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中量子点膜生产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实施例中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中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实施例中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中下棱镜层生产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实施例中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中收卷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另一种实施例中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中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另一种实施例中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中下棱镜层生产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种实施例中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中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另一种实施例中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中第二棱镜层生产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另一种实施例中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中下棱镜层生产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一种实施例中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中涂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多排”的含义是两排或两排以上,“多种”的含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多组”的含义是两组或两组以上,“多条”的含义是两条或两条以上,“若干个”的含义是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是在申请人于2022年11月30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申请的名为“一种量子点复合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背光显示装置”的,申请号为202211523990.8中国专利(下称在先专利申请)的基础上作出的相应技术改进,为便于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将上述在先专利申请的说明书,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引入本申请,其中,为了表达的简洁性,关于在先专利申请的说明书内容,本申请简单描述或将不再赘述。本申请描述的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主要用于生产在先专利申请描述的量子点复合增亮膜。
实施例
如图1和图4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可用于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的生产和加工。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包括有机架(图未示)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生产零部件(参考图5至图8)和控制器(未图示)。机架的安装面可垂直于地面设置。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机架中用于安装各单元的安装面也可平行于地面或相对于地面倾斜设置。机架和生产零部件以及控制器共同组成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的生产线。
所述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量子点膜生产段100、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200和下棱镜层生产段300;量子点膜生产段100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200的进料端,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200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下棱镜层生产段300的进料端;量子点膜生产段100用于生产量子点膜1,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200和下棱镜层生产段300用于在量子点膜1上下侧形成第一上棱镜层2和下棱镜层3,以形成量子点复合增亮膜。本申请实施例可通过连续性的作业生产量子点复合增亮膜,无需中途进行膜材半成品收卷,然后转运至下一条生产线,再放料进行下一条生产线生产的动作,具有生产难度低,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具体地,请参考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中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中的量子点膜生产段100的结构示意图。
量子点膜生产段100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阻隔膜供料单元101a、第二阻隔膜供料单元101b,量子点胶涂胶机构110,和贴合机构。贴合机构由两个相向转动的压合轮112组成。其中,第一阻隔膜供料单元101a用于放置第一阻隔膜料卷;第一阻隔膜供料单元101a通过转动,匀速放出第一阻隔膜11,并通过中间传递部件向贴合机构供给第一阻隔膜11,第二阻隔膜供料单元101b用于放置第二阻隔膜料卷;第二阻隔膜供料单元101b通过转动,匀速放放出第二阻隔膜12,并通过中间传递部件向贴合机构300供给第二阻隔膜12;量子点胶涂胶机构110贴近第一阻隔膜11设置,用于在第一阻隔膜11进入贴合机构之前,将液态的量子点胶涂布在第一阻隔膜11下表面(即与第二阻隔膜12上表面贴合的一面)。
两个压合轮112相向转动,可将第一阻隔膜11和第二阻隔膜12与量子点胶压合为一体,成为量子点膜1;两个压合轮112之间存在间隙,刚好可通过量子点膜1。
在别的实施例中,量子点涂胶机构110也可以贴近第二阻隔膜12设置,用于在第二阻隔膜12进入贴合机构之前,将液态的量子点胶涂布在第二阻隔膜13上表面(即与第一阻隔膜11上表面贴合的一面)。
在别的实施例中,若量子点涂胶机构110为滴胶装置,则滴胶装置的滴胶口(也可称为出胶口或落胶口)朝向两个压合轮112之间的缝隙,相应的,两个压合轮可以水平放置,使得两个压合轮112之间的缝隙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滴胶装置的滴胶口可设于两个压合轮112的缝隙上方,依靠重力,将量子点胶滴落在第一阻隔膜11和第二阻隔膜12之间。
为了让压合后的量子点膜1中的液态量子点胶尽快凝固,故在压合轮112后方设置量子点胶固化装置113,且量子点胶固化装置113朝向量子点膜1设置以使得液态量子点胶固化。其中,量子点胶固化装置113可选优UV(Ultra Violet 紫外)灯固化装置,相应的液态量子点胶由量子点粉和UV固化胶水调和而成,液态量子点胶受到UV灯照射会快速固化。
在别的实施例中,液态量子点胶也可以为热固性胶水混合量子点粉调和而成,相应的量子点胶固化装置则为加热装置,通过加热量子点胶使其快速固化。
本申请中,以生产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的流水线方向上,膜材移动过程中,各零部件先接收到膜材的一侧为前方,后接受到膜材的一侧为后方。
为了实现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的连续作业,在机架上还设置中间传递部件,中间传递部件包括用于除静电的静电棒106、用于除尘的除尘装置、用于调节膜材(包括基膜、阻隔膜、保护膜、复合膜、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等)张力的张力调节机构,用于传送膜材的自由轮102等。
静电棒106一般分别设于膜材相对的两个面上,成对设置,用于去除膜材表面的静电以减少膜材吸附灰尘。
除尘装置一般包括粘尘轮104和与粘尘纸轮105,其中,粘尘轮104可设置有两个,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粘尘轮104也可仅设置有一个。两粘尘轮104可沿膜材的传输路径间隔设置,且两粘尘轮104均与膜材的同一侧面相接触。粘尘纸轮105对应两粘尘轮104中间位置进行设置,且粘尘纸轮105同时与两粘尘轮104背离膜材的一侧相接触。可以理解的,粘尘轮104和粘尘纸轮105均转动设置,且粘尘纸轮105上设有粘尘纸,工作过程中,粘尘轮104贴近膜材表面转动以将膜材表面的灰尘转移到粘尘轮104,同时粘尘轮104与粘尘纸轮105紧贴并相向转动,粘尘轮104可粘取膜材表面的灰尘,随后再由粘尘纸轮105粘取粘尘轮104表面的灰尘。本实施例中,粘尘纸轮105表面的粘接力大于粘尘轮104表面的粘接力。同时,粘尘纸轮105上已使用的粘尘纸可根据需要进行定期剥离,以便于粘尘纸轮105上未使用的粘尘纸外露,以粘取粘尘轮104上的灰尘,确保除尘效果。除尘装置在膜材的上下表面均有设置。
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张力检测轮108和张力定位轮107,张力检测轮108用于检测膜材在传送过程中的张力,并根据检测结果调节张力定位轮107的位置,张力定位轮107的位置可以移动,以调节膜材传送过程中的张力,避免膜材变形,具体的,张力检测轮108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其中,压力传感器可用于检测膜材施加于张力检测轮108上的作用力,从而反映出膜材在传输过程中的张力。压力传感器可位于张力检测轮108靠近膜材的一侧。
自由轮102自由转动,用于在膜材传送过程中提供平顺性的支撑。
此外,为了让膜材与压合轮112更加贴合,在膜材进入压合轮之前,还可设置压膜轮109;为了压合后的膜材更便于与压合轮112脱离,在压合轮112后方还设置脱膜轮114;为了便于放料,可预先展开料卷,可以在第二阻隔膜供料单元101b放料后设置接料平台103,当料卷用完了需要更换料卷时,接料平台103便于不同料卷的膜材之间的衔接。接料平台也可以设置在第一阻隔膜供料单元101a的后方。
静电棒106、除尘装置(粘尘轮104与粘尘纸轮105)、张力调节机构(张力检测轮108和张力定位轮107),自由轮102等部件或装置或机构可根据需要在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中的各生产段设置,可参考图5至图13中各部件或装置或机构的相应标号了解各部件或装置或机构的安装位置。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中,第一阻隔膜供料单元、第二阻隔膜供料单元和贴合机构等各部件或单元中的电驱部件均可电连接至控制器,并由控制器控制工作。
量子点膜生产段100的产物是量子点膜1,其包括量子点胶层和分别覆盖在量子点胶层上下表面的第一阻隔膜11和第二阻隔膜12。接下来量子点膜直接传送至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200,而不用收卷再转运至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即量子点膜生产段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所述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200的进料端。
参考图6所示,量子点膜1直接送入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200。
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200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涂胶机构210,第一涂布导向轮211,第一压轮209,第一棱镜结构轮212,第一主动轮214,拉料辅助轮215,第一固化辅助轮217,第一保护膜供料单元203,第一贴合胶轮201和第一贴合主动轮202。其中,第一压轮209,第一棱镜结构轮212,第一主动轮214组成了棱镜结构成形机构。
第一涂胶机构210,可以与量子点涂胶机构110相同,可以是滚涂上胶组件。具体的,参考图14,第一涂胶机构210包括有容器2101、上胶轮2102和涂布轮2104。其中,容器2101可固定安装于机架上,容器2101可用于盛装胶水(例如量子点胶或成形胶或粘接胶)。上胶轮2102可转动地设置于容器2101中,涂布轮2104与上胶轮2102相切设置,且涂布轮2104凸出于容器2101的开口设置,以便涂布轮2104背离上胶轮2102的一侧可与膜材的表面接触。当然,涂布轮2104也可转动安装于机架上。工作过程中,随着上胶轮2102的转动,上胶轮2102可不断从容器2101中蘸取胶水,随后再传递至涂布轮2104。涂布轮2104在与膜材表面接触时,可将胶水涂布于膜材表面,以形成胶水层。本实施例中,上胶轮2102可连接有驱动电机,用于驱动上胶轮2102转动。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胶轮2102也可由涂布轮2104带动转动,涂布轮2104可由膜材带动转动。在本实施例中,上胶轮与涂布轮之间还可以设置传递轮2103,可以传递胶水。为了防止在涂胶过程中,胶水溢出,滴落在机架上,本实施例中,在容器2101下方还设置托盘以承接滴落或溢出的胶水。
通过第一涂布导向轮211的导向作用,可以调节第一涂胶机构210与膜材之间的角度,使得膜材与第一涂胶机构210更好地接触,如图6中第一涂布导向轮211将膜材调整为竖直状态,方便第一涂胶机构210更好地接触膜材表面。若膜材与第一涂胶机构210之间的角度适宜,则也可以不需要第一涂布导向轮211。
第一涂胶机构210用于在量子点膜表面涂布一层液态的成形胶,优选为UV固化胶,然后传送至棱镜结构成形机构,先通过第一压轮209进入第一棱镜结构轮212,再通过第一主动轮214的牵引和215-拉料辅助轮215离开棱镜结构成形机构。第一棱镜结构轮212表面设有棱镜激光雕刻的棱镜纹理,量子点膜经过第一棱镜结构轮212时,涂有液态的成形胶的表面(涂胶面)与第一棱镜结构轮212贴合,可在涂有液态成形胶的表面形成棱镜结构。为了使得量子点膜1的涂胶面与第一棱镜结构轮212贴合面积更大且贴合紧密,故在量子点膜1上未涂有液态的成形胶的表面(光面)设置第一压轮209,第一压轮209压在量子点膜1的光面上,使得量子点膜1的涂胶面与第一棱镜结构轮212紧密接触,然后再进入第一主动轮214。为了让第一上棱镜层2快速固化,在第一棱镜结构轮212背面设有朝向量子点膜1的第一成形胶固化装置213,本实施例第一成形胶固化装置213为UV灯固化装置,成形胶为UV固化胶。为了便于稳定膜材脱离第一主动轮214的位置,在主动轮旁边设有拉料辅助轮215,使得膜材从拉料辅助轮处215与第一主动轮214紧贴的位置脱离第一主动轮214并紧贴拉料辅助轮215离开第一主动轮214。拉料辅助轮215还可以将膜材压在第一主动轮214表面,使得第一主动轮214的动力更好的传递给膜材,通过调节拉料辅助轮215位置可以调节拉膜材与第一主动轮214的接触面积从而调节膜材的拉力。由于在膜材在进入棱镜机构轮212时,一边成形第一上棱镜层,一边通过第一成形胶固化装置213进行固化,故膜材与拉料辅助轮紧贴时,第一上棱镜层已完成初步固化,故膜材与拉料辅助轮215接触时,虽然设有第一上棱镜层的一面紧贴拉料辅助轮215,也不会对第一上棱镜层造成实质性损伤。再别的实施例中,若膜材与第一主动轮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拉力适宜,则拉料辅助轮215也可以取消。
为了让第一上棱镜层的胶体固化更加充分,在膜材离开拉料辅助轮215后进入第一固化辅助轮217,并紧贴第一固化辅助轮217,且第一上棱镜层朝外。在第一固化辅助轮217旁边设有朝向第一上棱镜层的第一辅助固化装置216为UV灯固化装置,本实施例中第一辅助固化装置216为UV灯,可向第一上棱镜层2照射UV光,加强和巩固第一上棱镜层2的固化效果。量子点膜1上设置了第一上棱镜层2后,具有了增光效果,可称为第一量子点复合增光膜10。为了便于后续加工时保护第一上棱镜层,需要在第一上棱镜层上覆盖一层保护膜。
第一保护膜供料单元203用于设置保护膜料卷;第一保护膜供料单元203设于量子点膜上设有第一上棱镜层2的一侧,用于供给第一保护膜21以覆盖第一上棱镜层2;第一保护膜供料单元203通过转动,匀速放出第一保护膜21,第一贴合胶轮201与第一贴合主动202轮相对设置且相向转动,且二者之间存在间隙,用于将保护膜21与第一量子点复合增亮膜一同送进第一贴合胶轮201和第一贴合主动轮202之间的缝隙以在第一上棱镜层2覆盖一层保护膜21。其中,贴合胶轮201没有驱动力,主要靠膜材与之摩擦而转动,而贴合主动轮202有主动驱动力,其可以连接驱动电机以获得驱动力。贴合胶轮201为胶质论,而贴合主动轮202为金属论。
覆该保护膜后的第一量子点复合增亮膜10可直接进入下一个生产段,或者在别的应用中,第一量子点复合增亮膜10已可以满足光学设计需要,则可以将第一量子点复合增亮膜10收卷,在收卷以及后续的运输中,第一保护膜21可以保护第一上棱镜层2不受损坏。
如图7所示,第一量子点复合增亮膜10进入下棱镜层生产段300,即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200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下棱镜层生产段300的进料端。
下棱镜层生产段300用于在第一量子点复合增亮膜10的表面制作下棱镜层3以生产第二量子点复合增亮膜20,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涂胶机构310,第二压轮309,第二棱镜结构轮312,第二主动轮314,第二固化辅助轮317,第二保护膜供料单元303,第二贴合胶轮301和第二贴合主动轮302。
还包括设于第二棱镜结构轮312后方的第二成形胶固化装置313以及设于第二固化辅助轮317后方的第二辅助固化装置316;
其中,第二压轮309,第二棱镜结构轮312,第二主动轮314组成了棱镜结构成形机构,第二贴合胶轮301和第二贴合主动轮302组成贴合机构。
本实施例中,第二涂胶机构310为滴胶机构,设于第二棱镜结构轮312与量子点膜(即第一量子点复合增亮膜10上的量子点膜)之间,用于在量子点膜进入第二棱镜结构轮312之前在量子点膜背离第一上棱镜层2的表面通过均匀滴胶的方式设置一层液态的成形胶,优选为UV固化胶。
在别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4,第二涂胶机构310也可以为如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200中的第一涂胶机构210一样,采用涂布上胶的方式设置成形胶。
第一量子点复合增亮膜10设置液态成形胶后,先通过第二压轮309与第二棱镜结构轮312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二棱镜结构轮312,再通过第二主动轮314的牵引离开棱镜结构成形机构。第二棱镜结构轮312表面设有棱镜激光雕刻的棱镜纹理,第一量子点复合增亮膜20经过第二棱镜结构轮312时,涂有液态的成形胶的表面(涂胶面)与第二棱镜结构轮312贴合,可在涂有液态的成形胶的表面形成棱镜结构。为了使得第一量子点复合增亮膜10的涂胶面与第二棱镜结构轮312贴合面积更大且贴合紧密,故在量子点膜1上未涂有液态的成形胶的表面(光面,即第一量子点复合增亮膜10上覆盖了第一保护膜的表面)设置第二压轮309,第二压轮309压在量子点膜1的光面上,使得量子点膜1的涂胶面与第二棱镜结构轮312紧密接触,然后在进入第二主动轮314。为了让下棱镜层快速固化,在第二棱镜结构轮312背面设有朝向第一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的第二成形胶固化装置313,本实施例第二成形胶固化装置313为UV灯固化装置。为了让下棱镜层的胶体固化更加充分,在膜材离开第二主动轮314后进入第二固化辅助轮317,并紧贴第二固化辅助轮317,且下棱镜层朝外。在第二固化辅助轮317旁边设有朝向上棱镜层的第二辅助固化装置316,本实施例中第二辅助固化装置316为UV灯固化装置,可向下棱镜层照射UV光,加强和巩固下棱镜层的固化效果。
第一量子点复合增亮膜10设置了下棱镜层后即成为第二量子点复合增亮膜20。为了便于运输和存储,还需要要在第二量子点复合增亮膜20的下棱镜层上覆盖一层保护膜。
第二保护膜供料单元303用于设置保护膜料卷;第二保护膜供料单元303设于量子点膜上设有下棱镜层2的一侧,用于供给第二保护膜以覆盖下棱镜层2;第二保护膜供料单元303通过转动,匀速放出第二保护膜31,第二贴合胶轮301与第二贴合主动302轮相对设置且相向转动,且二者之间存在间隙,用于将第二保护膜31与第二量子点复合增亮膜一同送进第二贴合胶轮301和第二贴合主动轮302之间的缝隙以在下棱镜层2覆盖第二保护膜31。其中,第二贴合胶轮301没有驱动力,主要靠膜材与之摩擦而转动,而第二贴合主动轮302有主动驱动力,其可以连接驱动电机以获得驱动力。
如图8所示,量子点膜成形了第一上棱镜层2和下棱镜层3后,即成为第二量子点复合增亮膜20,且第二量子点复合增亮膜20上下两侧均覆盖了保护膜,可直接进入收卷段400。
收卷段400包括收卷轮,第二量子点复合增亮膜20输送至收卷轮403,收卷轮403用于匀速转动以将第二量子点复合增亮膜20收卷至收卷轮403上。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可以在第一上棱镜层2上再成形一层棱镜层,即第二上棱镜层4。
参考图2、图5和图9、图10、图11所示,并参考实施例一。
本实施提供的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包括机架(未图示)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生产零部件以及控制器(未图示),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生产零部件中的电气设备;机架和生产零部件以及控制器共同组成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的生产线,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量子点膜生产段100,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500,下棱镜层生产段300a,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200a和收卷段400a;量子点膜生产段100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500的进料端,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500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下棱镜层生产段300a的进料端,下棱镜层生产段300a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200a的进料端;量子点膜生产段100用于生产量子点膜1,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500和下棱镜层生产段300a分别用于在量子点膜1上下侧形成第一上棱镜层2和下棱镜层3,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用于在第一上棱镜层2上方形成第二上棱镜层4,以形成量子点复合增亮膜。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
本实施例中量子点膜生产段100和下棱镜层生产段300a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实施例的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500与实施例一的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200部分不同,且本实施例还增加了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200a。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的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200的不同在于,参考图9所示,本实施中,将实施例一中的第一保护膜供料单元203(参考图6)替换为基膜供料单元503。基膜供料单元503用于放置基膜料卷。基膜供料单元503通过转动,匀速放放出基膜41。基膜41用于在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中提供承载面,以便成形第二上棱镜层。基膜41需要覆盖在第一上棱镜层2上,且需要与第一上棱镜层2粘接,故与实施例一中的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200不同的是本实施例还需要在基膜供料单元503下方还设置第四涂胶机构510,用于在基膜41朝向第一上棱镜层2的一面涂布粘接胶。使得基膜41粘接在第一上棱镜层2上。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在收卷和运输过程中减少对棱镜结构的损伤,通常量子点复合增亮膜在未使用时,会在上下两面覆盖保护膜(例如实施例一中的第一保护膜和第二保护膜),当量子点复合增量膜在使用时,再揭开保护膜。因此保护膜不需要与粘接在量子点复合增亮膜上。而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在后续的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中成形第二上棱镜层,因此需要将基膜粘接在第一上棱镜层上以免脱落。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500与实施例一中的第一棱镜层生产段200的其他部份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量子点膜1经过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500的加工后在其上表面成形了第一上棱镜层2以及粘接在第一上棱镜层2上基膜41,成为第一量子复合增亮膜10a。
本实施例中,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500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下棱镜层生产段300a的进料端。其中,下棱镜层生产段300a与实施例一中的下棱镜层生产段30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量子点膜1经过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500和下棱镜层生产段300的加工后在分别在其上下表面成形了第一上棱镜层2和下棱镜层,成为第二量子复合增亮膜20a。
本实施例中,下棱镜层生产段300a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200a的进料端。其中,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200a与实施例一中的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20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量子点膜1经过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500和下棱镜层生产段300以及第二上棱镜生产段的加工后在分别在其上下表面成形了第一上棱镜层2和下棱镜层,并在第一上棱镜层上覆盖保护膜42,成为第三量子复合增亮膜30。
本实施例中,收卷段400a与实施例一中的收卷段40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
参考图3、图5和图9、图12、图13所示,并参考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
本实施提供的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包括机架(未图示)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生产零部件以及控制器(未图示),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生产零部件中的电气设备;机架和生产零部件以及控制器共同组成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的生产线,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量子点膜生产段100,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500,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200b,下棱镜层生产段300b和收卷段400b;量子点膜生产段100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100的进料端,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100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200b的进料端,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200b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下棱镜层生产段300b的进料端;量子点膜生产段100用于生产量子点膜1,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500和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200b用于在量子点膜1一侧形成第一上棱镜层2和第二上棱镜层3;下棱镜层生产段300b用于在所述量子点膜另一侧形成下棱镜层,以形成量子点复合增亮膜。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
参考图5、图7、图10、图13本实施例中量子点膜生产段100和下棱镜层生产段300b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500与实施例二中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50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200b与实施例二的第二上棱镜层200a生产段相同。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100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200b的进料端,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200b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下棱镜层生产段300b的进料端;即本实施中,在量子点膜1上成形了第一上棱镜层2后,先成形第二上棱镜层4,再成形下棱镜层3。最终产品与实施例二相同,均为第三量子复合增亮膜30。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生产零部件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生产零部件中的电气设备;所述机架和所述生产零部件以及控制器共同组成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的生产线,所述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量子点膜生产段,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下棱镜层生产段和收卷段;所述量子点膜生产段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所述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的进料端,所述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所述下棱镜层生产段的进料端;所述量子点膜生产段用于生产量子点膜,所述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和下棱镜层生产段分别用于在所述量子点膜上下侧形成第一上棱镜层和下棱镜层,以形成量子点复合增亮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涂胶机构、第一压轮、第一棱镜结构轮、第一主动轮、第一固化辅助轮,第一保护膜供料单元,第一贴合胶轮和第一贴合主动轮;
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棱镜结构轮后方的第一成形胶固化装置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固化辅助轮后方的第一辅助固化装置;
所述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用于在量子点膜的表面制作第一上棱镜层;
其中,所述第一涂胶机构用于在量子点膜表面设置一层液态的成形胶;所述第一压轮用于压住量子点膜使其与第一棱镜结构轮贴合以增加量子点膜与第一棱镜结构轮的贴合面积;
所述第一棱镜结构轮用于在量子点膜涂布有液态成形胶的表面成形第一上棱镜层;
所述第一成形胶固化装置朝向所述第一棱镜结构轮设置以便对量子点膜上的成形胶进行固化;
所述第一主动轮用于承接量子点膜并提供传送量子点膜的动力;
所述第一固化辅助轮用于承接量子点膜以便第一辅助固化装置对量子点膜上的第一上棱镜层进一步固化;所述第一辅助固化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固化辅助轮旁侧并朝向所述量子点膜设置;
所述第一保护膜供料单元设于量子点膜上设有第一上棱镜层的一侧,用于供给第一保护膜以覆盖第一上棱镜层;
所述第一贴合胶轮与第一贴合主动轮相对设置且相向转动,用于将保护膜与量子点膜一同送进第一贴合胶轮和第一贴合主动轮之间的缝隙以在第一上棱镜层覆盖一层保护膜。
3.一种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生产零部件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生产零部件中的电气设备;所述机架和所述生产零部件以及控制器共同组成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的生产线,所述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量子点膜生产段,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下棱镜层生产段,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和收卷段;所述量子点膜生产段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所述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的进料端,所述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所述下棱镜层生产段的进料端,所述下棱镜层生产段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所述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的进料端;所述量子点膜生产段用于生产量子点膜,所述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和下棱镜层生产段分别用于在所述量子点膜上下侧形成第一上棱镜层和下棱镜层,所述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用于在第一上棱镜层上方形成第二上棱镜层,以形成量子点复合增亮膜。
4.一种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生产零部件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生产零部件中的电气设备;所述机架和所述生产零部件以及控制器共同组成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的生产线,所述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量子点膜生产段,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下棱镜层生产段和收卷段;所述量子点膜生产段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所述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的进料端,所述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所述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的进料端,所述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的出料端直接连接至所述下棱镜层生产段的进料端;所述量子点膜生产段用于生产量子点膜,所述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和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用于在所述量子点膜一侧形成第一上棱镜层和第二上棱镜层;所述下棱镜层生产段用于在所述量子点膜另一侧形成下棱镜层,以形成量子点复合增亮膜。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涂胶机构、第一压轮、第一棱镜结构轮、第一主动轮、第一固化辅助轮,基膜供料单元,第一贴合胶轮和第一贴合主动轮;
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棱镜结构轮后方的第一成形胶固化装置和设于所述第一固化辅助轮后方的第一辅助固化装置,以及设于所述基膜供料单元下方的第四涂胶机构;
所述第一上棱镜层生产段用于在量子点膜的表面制作第一上棱镜层;
其中,所述第一涂胶机构用于在量子点膜表面涂布一层液态的成形胶;
所述第一压轮用于压住量子点膜使其与第一棱镜结构轮贴合以增加量子点膜与第一棱镜结构轮的贴合面积;
所述第一棱镜结构轮用于在量子点膜涂布有液态成形胶的表面成形第一上棱镜层;
所述第一成形胶固化装置朝向所述第一棱镜结构轮设置以便对量子点膜上的成形胶进行固化;
所述第一主动轮用于承接量子点膜并提供传送量子点膜的动力;
所述第一固化辅助轮用于承接量子点膜以便所述第一辅助固化装置对量子点膜上的第一上棱镜层进一步固化;所述第一辅助固化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固化辅助轮旁侧并朝向所述量子点膜设置;
所述基膜供料单元设于量子点膜上设有第一上棱镜层的一侧,用于供给基膜以覆盖第一上棱镜层;
所述第四涂胶机构用于在基膜朝向所述第一上棱镜层的表面设置一层粘接胶;
所述第一贴合胶轮与第一贴合主动轮相对设置且相向转动,用于将基膜与量子点膜一同送进第一贴合胶轮和第一贴合主动轮之间的缝隙以在第一上棱镜层覆盖并粘接一层基膜。
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三涂胶机构、第三压轮、第三棱镜结构轮、第三主动轮、第三固化辅助轮,第三保护膜供料单元,第三贴合胶轮和第三贴合主动轮;
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棱镜结构轮后方的第三成形胶固化装置和设于所述第三固化辅助轮后方的第三辅助固化装置;
所述第二上棱镜层生产段用于在量子点膜的第一上棱镜层上方制作第二上棱镜层;
其中,所述第三涂胶机构用于在所述基膜的表面涂布一层液态的成形胶;
所述第三压轮用于压住量子点膜使其与所述第三棱镜结构轮贴合以增加量子点膜与所述第三棱镜结构轮的贴合面积;
所述第三棱镜结构轮用于在所述基膜涂布有液态成形胶的表面成形第二上棱镜层;
所述第三成形胶固化装置朝向所述第三棱镜结构轮设置以便对量子点膜上的成形胶进行固化;
所述第三主动轮用于承接量子点膜并提供传送量子点膜的动力;
所述第三固化辅助轮用于承接量子点膜以便所述第三辅助固化装置对第二上棱镜层进一步固化;所述第三辅助固化装置设于所述第三固化辅助轮旁侧并朝向所述量子点膜设置;
所述第三保护膜供料单元设于靠近第二上棱镜层的一侧,用于供给第三保膜以覆盖第二上棱镜层;
所述第三贴合胶轮与第三贴合主动轮相对设置且相向转动,用于将第三保护膜与第三量子点复合增亮膜一同送进第三贴合胶轮和第三贴合主动轮之间的缝隙以在所述第二上棱镜层覆盖第三保护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膜生产段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阻隔膜供料单元、第二阻隔膜供料单元、量子点涂胶机构、贴合机构和量子点胶固化装置;所述贴合机构由两个相向转动的压合轮组成;所述第一阻隔膜供料单元和第二阻隔膜供料单元用于分别向贴合机构供给第一阻隔膜和第二阻隔膜;所述量子点涂胶机构贴近所述第一阻隔膜或第二阻隔膜设置,用于在第一阻隔膜和第二阻隔膜进入贴合机构前在第一阻隔膜和第二阻隔之间涂布液态量子点胶;所述量子点胶固化装置设于压合轮后方且朝向完成贴合后的量子点膜设置,以固化量子点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棱镜层生产段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涂胶机构,第二压轮,第二棱镜结构轮,第二主动轮,第二固化辅助轮;第二保护膜供料单元,第二贴合胶轮和第二贴合主动轮;
还包括设于第二棱镜结构轮后方的第二成形胶固化装置以及设于第二固化辅助轮后方的第二辅助固化装置;
所述下棱镜层生产段用于量子点膜的表面制作下棱镜层;
其中,所述第二涂胶机构用于在第二棱镜结构轮与量子点膜之间设置液态成型胶,以便在量子点膜背离第一上棱镜层的表面涂布一层液态的成形胶;
所述第二压轮用于压住量子点膜使其与第二棱镜结构轮贴合;所述第二棱镜结构轮用于在量子点膜涂布有液态成形胶的表面成形下棱镜层;
所述第二成形胶固化装置朝向所述第二棱镜结构轮设置以便对量子点膜上的成形胶进行固化;
所述第二主动轮用于承接量子点膜并提供动力;所述第二固化辅助轮用于承接量子点膜以便第二辅助固化装置对量子点膜上的下棱镜层进一步固化;所述第二辅助固化装置设于所述第二固化辅助轮并朝向所述量子点膜设置;
所述第二保护膜供料单元设于量子点膜上设有下棱镜层的一侧,用于供给第二保护膜以覆盖下棱镜层;
所述第二贴合胶轮与第二贴合主动轮相对设置且相向转动,用于将保护膜与量子点膜一同送进第二贴合胶轮和第二贴合主动轮之间的缝隙以在下棱镜层覆盖一层保护膜。
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段包括收卷轮,所述收卷轮用于匀速转动以将量子点复合增亮膜收卷至收卷轮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的生产线还设有自由轮、张力调节机构、除尘装置、静电棒、涂布导向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338146.6A CN116353183A (zh) | 2023-03-31 | 2023-03-31 | 一种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338146.6A CN116353183A (zh) | 2023-03-31 | 2023-03-31 | 一种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353183A true CN116353183A (zh) | 2023-06-30 |
Family
ID=86923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338146.6A Pending CN116353183A (zh) | 2023-03-31 | 2023-03-31 | 一种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353183A (zh) |
-
2023
- 2023-03-31 CN CN202310338146.6A patent/CN116353183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20090073101A (ko) | 간헐식 필름 성형 장치 및 간헐식 필름 성형 방법 | |
CN115195144B (zh) | 一种具有胶水均匀覆涂功能的量子点膜与blt薄膜复合装置 | |
CN104303110A (zh) | 切断机构、接合机构、基板处理系统、基板处理装置及基板处理方法 | |
CN1954997A (zh) | 薄膜粘贴装置 | |
KR102118880B1 (ko) | 2중 레이블 제조장치 | |
CN209938017U (zh) | 一种加工包装盒表面的覆膜机 | |
CN105058826A (zh) | 一种光学膜成型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8639483B (zh) | 贴标机 | |
CN201264404Y (zh) | 一种半自动的撕膜机 | |
AU2019202920A1 (en) | Large surface laminating system and method | |
JP3780195B2 (ja) | フィルム貼付方法及び装置 | |
CN116353183A (zh) | 一种量子点复合增亮膜生产设备 | |
CN117754878A (zh) | 一种光学防爆膜自动生产设备及其生产线 | |
CN113459640B (zh) | 一种一体化光学膜加工设备 | |
CN110501822B (zh) | 液晶显示设备的背光模组生产线系统 | |
CN206306630U (zh) | 一种全自动化印刷机 | |
CA2084670C (en) |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labels | |
CA2544777C (en) | Machine for bonding films made of different materials, in multiple layers,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thod | |
CN113560128A (zh) | 一种多功能锂电池隔膜涂布机 | |
JP5843130B2 (ja) | 基板への光学フィルム貼付装置 | |
CN110549013A (zh) | 铝型材贴膜旋转切割装置 | |
JPS6218244A (ja) | 反射光防止薄膜を有する透明樹脂板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 |
CN215918041U (zh) | 一种光学膜加工设备 | |
CN221873190U (zh) | 贴合机 | |
CN211275277U (zh) | 一种uv无氧固化两辊挤压涂布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516000, 1st floor, Building C, No. 6 Lujing Road, Huinan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Hui'ao Avenu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izhou Jufei Optical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1 1st floor, building B, No.4, eling Industrial Zone, egongling community, Pinghu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JUFEI OPTICAL MATERI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