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49820A - 一种辣味萃取物、无醇饮品及其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辣味萃取物、无醇饮品及其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49820A
CN116349820A CN202111632916.5A CN202111632916A CN116349820A CN 116349820 A CN116349820 A CN 116349820A CN 202111632916 A CN202111632916 A CN 202111632916A CN 116349820 A CN116349820 A CN 116349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ge
spicy
extract
salt
hyaluron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3291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勇志
汪文丽
卢卫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xi Haiyu Technology Co ltd
Bloomage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xi Haiyu Technology Co ltd
Bloomage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xi Haiyu Technology Co ltd, Bloomage Bi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xi Hai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3291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498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49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498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52Adding ingredients
    • A23L2/56Flavouring or bittering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02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containing fruit or vegetable ju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05Plant extracts, their artificial duplicates or their deriv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辣味萃取物,所述辣味萃取物通过如下步骤获得到:i)使用含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水溶液对辣味原料进行萃取,得到辣味萃取液;ii)对所述辣味萃取液进行过滤除去滤渣,得到辣味萃取物。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含上述辣味萃取物、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的无醇饮品及制备工艺。

Description

一种辣味萃取物、无醇饮品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饮品领域,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辣味萃取物、无醇饮品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大,我国越来越多的人出现焦虑、失眠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在快节奏的工作下,白领人士经常饮酒买醉才能舒缓压力,才能有个好的睡眠。与此同时,也有些人对酒精过敏,或者没有饮酒习惯,只能靠频繁食用保健品或者药品来改善精神状态。
随着新一代消费群的成长,以及他们对自身健康认知的提高,使他们对酒精摄入的消费更加的理性。消费者正在以自己真正需要的保健养生功能、品质及文化等元素作为自己选择产品的依据。果酒凭借自身的独特口味(香甜浓郁、微酒辣感、余味淡淡苦涩回味)、以及时尚潮流感脱引而出,博得年轻人的芳心。在人们普遍注重营养健康时代,低度果酒以及无醇果酒越来越被众多消费者认同和接受,表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目前的技术缺陷:果酒具有一定的酒精度数,酒度一般处于2~50度,难以满足酒精过敏人群的需求。同时,市场多数果酒风味特征欠佳,例如辣感、苦涩感,棉柔感等,难以迎合有饮酒习惯人群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果酒风味酒精含量较高,风味特征欠佳,辣感、苦涩感,棉柔感综合感觉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醇饮品,既有美容的功效原料,同时兼具果酒绵柔、微辣、微涩的酒特征。
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辣味萃取物,所述辣味萃取物通过如下步骤获得到:
i)使用含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水溶液对辣味原料进行萃取,得到辣味萃取液;
ii)对所述辣味萃取液进行过滤除去滤渣,得到辣味萃取物。
2.根据项1所述的辣味萃取物,所述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分子量为90-2500kDa,以含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水溶液的总体积计,所述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为0.05-2g/L;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分子量为90-2000kDa,以含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水溶液的总体积计,所述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为0.1-2g/L;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分子量为400-1500kDa,以含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水溶液的总体积计,所述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为1-2g/L。
3.根据项2所述的辣味萃取物,所述萃取为两阶段变温萃取处理;
优选地,所述两阶段变温萃取处理包括第一阶段萃取处理和第二阶段萃取处理,所述辣味萃取液包括第一阶段辣味萃取液和第二阶段辣味萃取液,所述第一阶段辣味萃取液与第二阶段辣味萃取液的质量比为1:0.5-1:2;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第一阶段萃取处理中,萃取温度为40-60℃,得到第一阶段辣味萃取液;在所述第二阶段萃取处理中,萃取温度为80-100℃,得到第二阶段辣味萃取液。
4.根据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辣味萃取物,其中,所述辣味原料选自辣椒、尖椒、花椒、生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以含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水溶液的总体积计,所述辣味原料的添加量为0.1-0.8g/L;
进一步优选地,以含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水溶液的总体积计,所述辣味原料的添加量为0.2-0.6g/L。
5.一种无醇饮品,包括:项1-4中任一项所述辣味萃取物、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
6.根据项5所述的无醇饮品,以所述饮品总体积来计,所述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为0.1-2g/L,所述辣味萃取物为5-12g/L;
优选地,所述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为1-2g/L,所述辣味萃取物为8-10g/L;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透明质酸酸或其盐分子量为400~2000kDa。
7.根据项5所述的无醇饮品,所述饮品还包括单宁酸、果汁、香料、甜味剂、酸味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8.根据项7所述的无醇饮品,以所述无醇饮品总体积来计,所述单宁酸为0.6-1.2g/L,所述果汁为30-60g/L,所述甜味剂为100-140g/L,所述酸味剂为0.5-3g/L,所述香料为1-5g/L;
优选地,所述单宁酸为0.8-1g/L,所述果汁为30-50g/L,所述甜味剂为100-120g/L,所述酸味剂为1-2g/L,所述香料为1-5g/L。
9.一种制备项5-8任一项所述无醇饮品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用含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水溶液对辣味原料进行萃取,得到辣味萃取液;
2)对辣味萃取液进行过滤除去滤渣后,添加辅料,使用含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的水溶液进行定容,后经杀菌处理,得到无醇饮品。
10.根据项9所述的制备工艺,在步骤1)中,所述萃取为两阶段变温萃取处理;
优选地,所述两阶段变温萃取处理包括第一阶段萃取处理和第二阶段萃取处理,所述辣味萃取液包括第一阶段辣味萃取液和第二阶段辣味萃取液;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第一阶段萃取处理中,萃取温度为40-60℃,得到第一阶段辣味萃取液;在所述第二阶段萃取处理中,萃取温度为80-100℃,得到第二阶段辣味萃取液。
11.根据项9所述的制备工艺,所述杀菌包括UHT杀菌和/或巴氏杀菌;
优选地,在所述UHT杀菌中,杀菌温度为110~130℃,杀菌时间为10~30S或者,
优选地,在所述巴氏杀菌中,杀菌温度为70~95℃,杀菌时间为30min。
申请的效果
1.采用两阶段变温萃取辣味原料,所得到的萃取物辣感层次饱满,赋予果酒整体协调的辣感。
2.采用透明质酸或其盐可凸显出无醇饮品的绵柔感,并且透明质酸或其盐属于功能原料,对人体有着补水、美容等较多益处。
3.采用单宁酸赋予无醇果酒余味微涩感。
4.通过组合透明质酸或其盐、辣椒辣感、单宁酸涩感,开发出一款美容无醇饮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产品黏度的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申请做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或“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书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辣味萃取物,所述辣味萃取物通过如下步骤获得:
i)使用含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水溶液对辣味原料进行萃取,得到辣味萃取液;
ii)对所述辣味萃取液进行过滤除去滤渣,得到辣味萃取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分子量为90-2500kDa,例如,可以为9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2300、2400、2500kDa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优选地,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分子量为90-2000kDa,进一步优选为400-1500kDa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以含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水溶液的总体积计,所述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浓度为0.05-2g/L,例如,可以为0.05、0.06、0.07、0.08、0.09、0.1、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wt%0.1、0.2、0.3、0.4、0.5、0.6、0.7、0.8、0.9、1、1.1、1.2、1.3、1.4、1.5、1.6、1.7、1.8、1.9、2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优选为0.1-2g/L,进一步优选为1-2g/L。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配制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水溶液时,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锁水能力较强,易结块,溶解时需边搅拌边加入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搅拌速度为500~1000rpm/min,搅拌2~10min。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优选为第一透明质酸盐,进一步优选为透明质酸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辣味原料选自辣椒、尖椒、花椒、生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将辣味原料(例如,辣椒)切成小段,如长度为5mm的小条,以含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水溶液计,所述辣味原料的添加量为0.1-0.8g/L,优选为0.2-0.6g/L,例如,可以为0.1、0.2、0.3、0.4、0.5、0.6、0.7、0.8g/L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萃取为两阶段变温萃取处理;优选地,所述两阶段变温萃取处理包括第一阶段萃取处理和第二阶段萃取处理,所述辣味萃取液包括第一阶段辣味萃取液和第二阶段辣味萃取液。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阶段萃取处理中,萃取温度为40-60℃,萃取时间为5-10min,使用100目进行粗滤,得到第一阶段辣味萃取液;
例如,萃取温度可以为40、45、50、55、60℃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萃取时间可以为5、6、7、8、9、10min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阶段萃取处理中,萃取温度为80-100℃,萃取时间为5-10min,使用100目进行粗滤,得到第二阶段辣味萃取液;
例如,萃取温度可以为80、85、90、95、100℃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萃取时间可以为5、6、7、8、9、10min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阶段辣味萃取液与第二阶段辣味萃取液的质量比为1:0.5-1:2,例如,可以为1:0.5、1:0.6、1:0.7、1:0.8、1:0.9、1:1、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上述辣味原料经两阶段上述辣味萃取物经变温萃取处理得到辣味萃取物,所述辣味萃取物中含有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醇饮品,包括:上述辣味萃取物和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所述辣味萃取物为上述辣味萃取物,其含有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
经上述萃取所得到的辣味萃取物辣感层次饱满,赋予果酒整体协调的辣感。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优选为第二透明质酸盐,进一步优选为透明质酸钠。
透明质酸或其盐,尤其是透明质酸钠,凸显出无醇果酒的绵柔感,并且透明质酸钠属于功能原料,对人体有着补水、美容等较多益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透明质酸酸或其盐分子量为400~2000kDa;
例如,所述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分子量可以为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kDa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以所述饮品总体积来计,所述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为0.1-2g/L,所述辣味萃取物为5-12g/L;优选地,所述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为1-2g/L,所述辣味萃取物为8-10g/L;
例如,以所述饮品总体积来计,所述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可以为0.1、0.5、1、1.5、2g/L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以所述饮品总体积来计,所述辣味萃取物为5、6、7、8、9、10、11、12g/L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饮品还包括单宁酸、果汁、香料、甜味剂、酸味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果汁为浓缩果汁,其中单倍汁≥10%,其中单倍汁是指稀释后,成品中的果汁含量≥10%。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果汁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任何一种水果或几种水果所制成的果汁,例如,可以为葡萄、苹果、梨、菠萝、山楂、蓝莓、西瓜、柚子、香蕉、橘子、橙子、百香果、柠檬、杨梅、芒果、榴莲、石榴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的果汁。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香料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任何一种或几种香料。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甜味剂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任何一种或几种甜味剂,例如,可以为果葡糖浆、麦芽低聚糖、异麦芽低聚糖、环状糊精、龙胆二糖、偶联糖、低聚果糖、潘糖、海藻糖、蔗糖低聚糖、牛乳低聚糖、壳质低聚糖、大豆低聚糖、半乳糖低聚糖、果糖型低聚糖、低聚木糖、赤藓醇、木糖醇、山梨醇、干露醇、异麦芽酮糖醇、麦芽糖醇、乳糖醇、乳酮糖、棉籽糖、三氯蔗糖、糖精钠、安赛蜜、甜蜜素、阿斯巴甜、纽甜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酸味剂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任何一种或几种酸味剂,例如,可以为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和富马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以所述无醇饮品总体积来计,所述单宁酸为0.6-1.2g/L,所述果汁为30-60g/L,所述甜味剂为100-140g/L,所述酸味剂为0.5-3g/L,所述香料为1-5g/L;
优选地,所述单宁酸为0.8-1g/L,所述果汁为30-50g/L,所述甜味剂为100-120g/L,所述酸味剂为1-2g/L,所述香料为1-5g/L;
例如,以所述无醇饮品总体积来计,所述单宁酸可以为0.6、0.7、0.8、0.9、1、1.1、1.2g/L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所述果汁可以为30、35、40、45、50、55、60g/L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所述甜味剂可以为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g/L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所述酸味剂可以为0.5、0.6、0.7、0.8、0.9、1、1.1、1.2、1.3、1.4、1.5、1.6、1.7、1.8、1.9、2、2.1、2.2、2.3、2.4、2.5、2.6、2.7、2.8、2.9、3g/L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所述香料可以为1、1.5、2、2.5、3、3.5、4、4.5、5g/L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无醇饮品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用含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水溶液对辣味原料进行萃取,得到辣味萃取液;
2)对辣味萃取液进行过滤除去滤渣后,添加单宁酸、辅料,使用含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的水溶液进行定容,后经杀菌处理,得到无醇饮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优选为第一透明质酸盐,进一步优选为透明质酸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优选为第二透明质酸盐,进一步优选为透明质酸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辣味原料选自辣椒、尖椒、花椒、生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中,所述萃取为两阶段变温萃取处理;所述两阶段变温萃取处理包括第一阶段萃取处理和第二阶段萃取处理,所述辣味萃取液包括第一阶段辣味萃取液和第二阶段辣味萃取液。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阶段萃取处理中,萃取温度为40-60℃,萃取时间为5-10min,使用100目进行粗滤,得到第一阶段辣味萃取液;
例如,萃取温度可以为40、45、50、55、60℃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萃取时间可以为5、6、7、8、9、10min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阶段萃取处理中,萃取温度为80-100℃,萃取时间为5-10min,使用100目进行粗滤,得到第二阶段辣味萃取液;
例如,萃取温度可以为80、85、90、95、100℃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萃取时间可以为5、6、7、8、9、10min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阶段辣味萃取液与第二阶段辣味萃取液的质量比为1:0.5-1:2,例如,可以为1:0.5、1:0.6、1:0.7、1:0.8、1:0.9、1:1、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杀菌包括UHT杀菌和/或巴氏杀菌。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UHT杀菌中,杀菌温度为110~130℃,杀菌时间为10~30S。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巴氏杀菌中,杀菌温度为70~95℃,杀菌时间为30min。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无醇饮品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溶解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和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两段梯温萃取辣椒→粗滤→离心→加入单宁酸/果汁浓缩汁→定容→加香→UHT杀菌→灌装→巴氏杀菌→检测→成品入库,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水溶液的配制:在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水溶液中,以含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水溶液的总体积计,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浓度为0.1-2g/L,优选为2g/L,其中,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锁水能力较强,易结块,溶解时需边搅拌边加入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搅拌速度为500~1000rpm,搅拌2~10min;
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水溶液的配制:在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水溶液中,以含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的水溶液的总体积计,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浓度为0.1-2g/L,优选为2g/L,其中,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锁水能力较强,易结块,溶解时需边搅拌边加入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搅拌速度为500~1000rpm,搅拌2~10min。
(2)两阶段变温萃取处理:将辣味原料如,辣椒条,切成5mm长度,在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水溶液中,以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水溶液计,辣味原料为0.2-0.6g/L,其中优选为0.4g/L;
第一阶段萃取处理中,萃取温度为40~60℃,萃取时间为5~10min,粗滤(100目)获得第一阶段辣味萃取液;第二阶段萃取处理中,萃取温度为80-100℃,萃取时间为5~10min,粗滤(100目)获得第二阶段辣味萃取液;第一阶段辣味萃取液与第二阶段辣味萃取液按1:0.5-1:2比例混合。
(3)过滤:采用转鼓式离心机离心去除辣味原料渣,获得辣味萃取物。
(4)加入原料:以无醇饮品总体积计,辣味萃取物为5-10g/L,单宁酸添加量为0.8-1g/L,浓缩汁折算成单倍汁≥10%,酸味剂和甜味剂根据产品特性灵活调整。
(5)定容:添加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水溶液至所需体积。
(6)加香:根据产品开发风味,筛选加入适宜的香精。
(7)UHT杀菌:温度为110~130℃,杀菌时间为10~30S,出口温度冷却至65℃以下。
(8)灌装:将上述中间产品直接灌装到玻璃瓶中,玻璃瓶容量处于20~50mL。
(9)巴氏杀菌:采用温度为70~95℃喷淋式杀菌,杀菌时间为30min。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辣味萃取物采用两阶段变温萃取辣味原料,所得到的萃取物辣感层次饱满,赋予果酒整体协调的辣感。尤其是当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分子量为900~2000kDa时,获得的无醇饮品协调感以及棉柔感更佳,产品香气更足,辣口感更为丰富,整体的苦涩感减弱,整体协调性好。
本发明提供的无醇饮品采用透明质酸或其盐可凸显出无醇饮品的绵柔感,并且透明质酸或其盐属于功能原料,对人体有着补水、美容等较多益处。
实施例
本发明对试验中所用到的材料以及试验方法进行一般性和/或具体的描述,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如果无其他特别的说明,%表示wt%,即重量百分数。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试剂产品,其中,表1为实施例中所用到的原料的来源。
表1实施例中所用到的原料来源
原料 型号/纯度 生产厂家
透明质酸钠 98%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辣椒 印度椒 潍坊华和食品有限公司
单宁酸 90% 江苏康雅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果汁 100% 山东佳美食品有限公司
果葡糖浆 百钻果葡糖浆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柠檬酸 无水柠檬酸 淮坊英轩实业有限公司
实施例1无醇饮品的制备
(1)第一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制备:第一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90kDa,在搅拌桶中加入纯水1L,搅拌速度为1000rpm/min,搅拌过程中加入第一透明质酸钠,其中,以含第一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总体积计,第一透明质酸钠浓度为2g/L,搅拌至溶液澄清透明即可;
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制备:第二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1000kDa,在搅拌桶中加入纯水1L,搅拌速度为1000rpm/min,搅拌过程中加入第二透明质酸钠,其中,以含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总体积计,第二透明质酸钠浓度为2g/L,搅拌至溶液澄清透明即可。
(2)辣椒萃取物的制备:
第一阶段萃取处理:称取0.2g辣椒,剪成5mm小段,加入到上述1L第一透明酸钠水溶液中,第一阶段萃取温度为50℃,萃取时间为5min,萃取结束后,采用粗滤工艺(100目)分离第一阶段辣椒渣和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取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并收集第一阶段辣椒渣;
第二阶段萃取处理:将收集到的第一阶段辣椒渣,再次加入1L上述第一透明酸钠水溶液,第二阶段萃取温度为90℃,萃取时间为5min,萃取结束后,采用粗滤工艺(100目)分离第二阶段辣椒渣和第二阶段辣椒萃取液,取第二阶段辣椒萃取液。
(3)无醇饮品的制备及包装灭菌:将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与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按质量比1:1混合后得到辣椒萃取液,经转鼓式离心机离心去除辣味原料渣,获得辣味萃取物,以无醇饮品总体积计,辣味萃取物添加量为10g/L,单宁酸添加量为0.8g/L,浓缩果汁的添加量为40g/L,果葡糖浆为110g/L,柠檬酸为1.5g/L,食用香精为3g/L,然后使用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定容至1L,随后在温度为120℃下,杀菌20S,出口温度冷却至65℃以下后灌装至玻璃瓶中,最后采用温度为90℃时喷淋式杀菌30min。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以含第一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总体积计,第一透明质酸钠浓度为4g/L,其余条件相同。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第一阶段萃取处理:称取0.1g辣椒,剪成5mm小段,其余条件相同。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单宁酸添加量为0.6g/L,其余条件相同。
实施例5
(1)第一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制备:第一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90kDa,在搅拌桶中加入纯水1L,搅拌速度为1000rpm/min,搅拌过程中加入第一透明质酸钠,其中,以含第一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总体积计,第一透明质酸钠浓度为2g/L,搅拌至溶液澄清透明即可;
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制备:第二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1000kDa,在搅拌桶中加入纯水1L,搅拌速度为1000rpm/min,搅拌过程中加入第二透明质酸钠,其中,以含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总体积计,第二透明质酸钠浓度为2g/L,搅拌至溶液澄清透明即可。
(2)辣椒萃取物的制备:
第一阶段萃取处理:称取0.2g辣椒,剪成5mm小段,加入到上述1L第一透明酸钠水溶液中,第一阶段萃取温度为90℃,萃取时间为5min,萃取结束后,采用粗滤工艺(100目)分离第一阶段辣椒渣和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取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并收集第一阶段辣椒渣。
(3)无醇饮品的制备及包装灭菌:将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作为辣椒萃取液,经转鼓式离心机离心去除辣味原料渣,获得辣味萃取物,以无醇饮品总体积计,辣味萃取物添加量为10g/L,单宁酸添加量为0.8g/L,浓缩果汁的添加量为40g/L,果葡糖浆为110g/L,柠檬酸为1.5g/L,食用香精为3g/L,然后使用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定容至1L,随后在温度为120℃下,杀菌20S,出口温度冷却至65℃以下后灌装至玻璃瓶中,最后采用温度为90℃时喷淋式杀菌30min。
实施例6
(1)第一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制备:第一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2000kDa,在搅拌桶中加入纯水1L,搅拌速度为1000rpm/min,搅拌过程中加入第一透明质酸钠,其中,以含第一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总体积计,第一透明质酸钠浓度为0.1g/L,搅拌至溶液澄清透明即可;
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制备:第二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1000kDa,在搅拌桶中加入纯水1L,搅拌速度为1000rpm/min,搅拌过程中加入第二透明质酸钠,其中,以含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总体积计,第二透明质酸钠浓度为2g/L,搅拌至溶液澄清透明即可。
(2)辣椒萃取物的制备:
第一阶段萃取处理:称取0.6g辣椒,剪成5mm小段,加入到上述1L第一透明酸钠水溶液中,第一阶段萃取温度为50℃,萃取时间为5min,萃取结束后,采用粗滤工艺(100目)分离第一阶段辣椒渣和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取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并收集第一阶段辣椒渣;
第二阶段萃取处理:将收集到的第一阶段辣椒渣,再次加入1L上述第一透明酸钠水溶液,第二阶段萃取温度为90℃,萃取时间为5min,萃取结束后,采用粗滤工艺(100目)分离第二阶段辣椒渣和第二阶段辣椒萃取液,取第二阶段辣椒萃取液。
(3)无醇饮品的制备及包装灭菌:将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与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按质量比1:1混合后得到辣椒萃取液,经转鼓式离心机离心去除辣味原料渣,获得辣味萃取物,以无醇饮品总体积计,辣味萃取物添加量为10g/L,单宁酸添加量为1g/L,浓缩果汁的添加量为40g/L,果葡糖浆为110g/L,柠檬酸为1.5g/L,食用香精为3g/L,然后使用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定容至1L,随后在温度为120℃下,杀菌20S,出口温度冷却至65℃以下后灌装至玻璃瓶中,最后采用温度为90℃时喷淋式杀菌30min。
实施例7
实施例7与实施例6的区别仅在于:以含第一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总体积计,第一透明质酸钠浓度为0.05g/L,其余条件相同。
实施例8
实施例8与实施例6的区别仅在于:第一阶段萃取处理:称取0.8g辣椒,剪成5mm小段,其余条件相同。
实施例9
实施例9与实施例6的区别仅在于:单宁酸添加量为1.2g/L,其余条件相同。
实施例10
(1)第一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制备:第一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2000kDa,在搅拌桶中加入纯水1L,搅拌速度为1000rpm/min,搅拌过程中加入第一透明质酸钠,其中,以含第一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总体积计,第一透明质酸钠浓度为0.1g/L,搅拌至溶液澄清透明即可;
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制备:第二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1000kDa,在搅拌桶中加入纯水1L,搅拌速度为1000rpm/min,搅拌过程中加入第二透明质酸钠,其中,以含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总体积计,第二透明质酸钠浓度为2g/L,搅拌至溶液澄清透明即可。
(2)辣椒萃取物的制备:
第一阶段萃取处理:称取0.6g辣椒,剪成5mm小段,加入到上述1L第一透明酸钠水溶液中,第一阶段萃取温度为90℃,萃取时间为5min,萃取结束后,采用粗滤工艺(100目)分离第一阶段辣椒渣和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取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并收集第一阶段辣椒渣。
(3)无醇饮品的制备及包装灭菌:将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作为辣椒萃取液,经转鼓式离心机离心去除辣味原料渣,获得辣味萃取物,以无醇饮品总体积计,辣味萃取物添加量为10g/L,单宁酸添加量为1g/L,浓缩果汁的添加量为40g/L,果葡糖浆为110g/L,柠檬酸为1.5g/L,食用香精为3g/L,然后使用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定容至1L,随后在温度为120℃下,杀菌20S,出口温度冷却至65℃以下后灌装至玻璃瓶中,最后采用温度为90℃时喷淋式杀菌30min。
实施例11
(1)第一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制备:第一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400kDa,在搅拌桶中加入纯水1L,搅拌速度为1000rpm/min,搅拌过程中加入第一透明质酸钠,其中,以含第一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总体积计,第一透明质酸钠浓度为2g/L,搅拌至溶液澄清透明即可;
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制备:第二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1000kDa,在搅拌桶中加入纯水1L,搅拌速度为1000rpm/min,搅拌过程中加入第二透明质酸钠,其中,以含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总体积计,第二透明质酸钠浓度为2g/L,搅拌至溶液澄清透明即可。
(2)辣椒萃取物的制备:
第一阶段萃取处理:称取0.4g辣椒,剪成5mm小段,加入到上述1L第一透明酸钠水溶液中,第一阶段萃取温度为50℃,萃取时间为5min,萃取结束后,采用粗滤工艺(100目)分离第一阶段辣椒渣和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取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并收集第一阶段辣椒渣;
第二阶段萃取处理:将收集到的第一阶段辣椒渣,再次加入1L上述第一透明酸钠水溶液,第二阶段萃取温度为90℃,萃取时间为5min,萃取结束后,采用粗滤工艺(100目)分离第二阶段辣椒渣和第二阶段辣椒萃取液,取第二阶段辣椒萃取液。
(3)无醇饮品的制备及包装灭菌:将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与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按质量比1:1混合后得到辣椒萃取液,经转鼓式离心机离心去除辣味原料渣,获得辣味萃取物,以无醇饮品总体积计,辣味萃取物添加量为10g/L,单宁酸添加量为0.8g/L,浓缩果汁的添加量为40g/L,果葡糖浆为110g/L,柠檬酸为1.5g/L,食用香精为3g/L,然后使用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定容至1L,随后在温度为120℃下,杀菌20S,出口温度冷却至65℃以下后灌装至玻璃瓶中,最后采用温度为90℃时喷淋式杀菌30min。
实施例12
(1)第一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制备:第一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400kDa,在搅拌桶中加入纯水1L,搅拌速度为1000rpm/min,搅拌过程中加入第一透明质酸钠,其中,以含第一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总体积计,第一透明质酸钠浓度为2g/L,搅拌至溶液澄清透明即可;
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制备:第二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1000kDa,在搅拌桶中加入纯水1L,搅拌速度为1000rpm/min,搅拌过程中加入第二透明质酸钠,其中,以含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总体积计,第二透明质酸钠浓度为2g/L,搅拌至溶液澄清透明即可。
(2)辣椒萃取物的制备:
第一阶段萃取处理:称取0.4g辣椒,剪成5mm小段,加入到上述1L第一透明酸钠水溶液中,第一阶段萃取温度为90℃,萃取时间为5min,萃取结束后,采用粗滤工艺(100目)分离第一阶段辣椒渣和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取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并收集第一阶段辣椒渣。
(3)无醇饮品的制备及包装灭菌:将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作为辣椒萃取液,经转鼓式离心机离心去除辣味原料渣,获得辣味萃取物,以无醇饮品总体积计,辣味萃取物添加量为10g/L,单宁酸添加量为0.8g/L,浓缩果汁的添加量为40g/L,果葡糖浆为110g/L,柠檬酸为1.5g/L,食用香精为0.3%,然后使用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定容至1L,随后在温度为120℃下,杀菌20S,出口温度冷却至65℃以下后灌装至玻璃瓶中,最后采用温度为90℃时喷淋式杀菌30min。
实施例13
(1)第一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制备:第一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90kDa,在搅拌桶中加入纯水1L,搅拌速度为1000rpm/min,搅拌过程中加入第一透明质酸钠,其中,以含第一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总体积计,第一透明质酸钠浓度为2g/L,搅拌至溶液澄清透明即可;
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制备:第二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1000kDa,在搅拌桶中加入纯水1L,搅拌速度为1000rpm/min,搅拌过程中加入第二透明质酸钠,其中,以含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总体积计,第二透明质酸钠浓度为2g/L,搅拌至溶液澄清透明即可。
(2)辣椒萃取物的制备:
第一阶段萃取处理:称取0.2g辣椒,剪成5mm小段,加入到上述1L第一透明酸钠水溶液中,第一阶段萃取温度为50℃,萃取时间为5min,萃取结束后,采用粗滤工艺(100目)分离第一阶段辣椒渣和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取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并收集第一阶段辣椒渣。
(3)无醇饮品的制备及包装灭菌:将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作为辣椒萃取液,经转鼓式离心机离心去除辣味原料渣,获得辣味萃取物,以无醇饮品总体积计,辣味萃取物添加量为10g/L,单宁酸添加量为0.8g/L,浓缩果汁的添加量为40g/L,果葡糖浆为110g/L,柠檬酸为1.5g/L,食用香精为3g/L,然后使用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定容至1L,随后在温度为120℃下,杀菌20S,出口温度冷却至65℃以下后灌装至玻璃瓶中,最后采用温度为90℃时喷淋式杀菌30min。
实施例14
实施例14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第一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2500kDa,其余条件相同。
实施例15
实施例15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第一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1000kDa,其余条件相同。
实施例16
实施例16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第一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1500kDa,其余条件相同。
实施例17
实施例17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第二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2000kDa,其余条件相同。
实施例18
实施例18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第二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400kDa,其余条件相同。
对比例1
(1)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制备:第二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1000kDa,在搅拌桶中加入纯水1L,搅拌速度为1000rpm/min,搅拌过程中加入第二透明质酸钠,其中,以含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总体积计,第二透明质酸钠浓度为2g/L,搅拌至溶液澄清透明即可。
(2)辣椒萃取物的制备:
第一阶段萃取处理:称取0.4g辣椒,剪成5mm小段,加入到1L第一纯水中,第一阶段萃取温度为50℃,萃取时间为5min,萃取结束后,采用粗滤工艺(100目)分离第一阶段辣椒渣和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取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并收集第一阶段辣椒渣;
第二阶段萃取处理:将收集到的第一阶段辣椒渣,再次加入1L纯水,第二阶段萃取温度为90℃,萃取时间为5min,萃取结束后,采用粗滤工艺(100目)分离第二阶段辣椒渣和第二阶段辣椒萃取液,取第二阶段辣椒萃取液。
(3)无醇饮品的制备及包装灭菌:将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与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按质量比1:1混合后得到辣椒萃取液,经转鼓式离心机离心去除辣味原料渣,获得辣味萃取物,以无醇饮品总体积计,辣味萃取物添加量为10g/L,单宁酸添加量为0.8g/L,浓缩果汁的添加量为40g/L,果葡糖浆为110g/L,柠檬酸为1.5g/L,食用香精为3g/L,然后使用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定容至1L,随后在温度为120℃下,杀菌20S,出口温度冷却至65℃以下后灌装至玻璃瓶中,最后采用温度为90℃时喷淋式杀菌30min。
对比例2
(1)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制备:第二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1000kDa,在搅拌桶中加入纯水1L,搅拌速度为1000rpm/min,搅拌过程中加入第二透明质酸钠,其中,以含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总体积计,第二透明质酸钠浓度为2g/L,搅拌至溶液澄清透明即可。
(2)辣椒萃取物的制备:
第一阶段萃取处理:称取0.4g辣椒,剪成5mm小段,加入到1L第一纯水中,第一阶段萃取温度为90℃,萃取时间为5min,萃取结束后,采用粗滤工艺(100目)分离第一阶段辣椒渣和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取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并收集第一阶段辣椒渣.
(3)无醇饮品的制备及包装灭菌:将第一阶段辣椒萃取液作为辣椒萃取液,经转鼓式离心机离心去除辣味原料渣,获得辣味萃取物,以无醇饮品总体积计,辣味萃取物添加量为10g/L,单宁酸添加量为0.8g/L,浓缩果汁的添加量为40g/L,果葡糖浆为110g/L,柠檬酸为1.5g/L,食用香精为3g/L,然后使用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定容至1L,随后在温度为120℃下,杀菌20S,出口温度冷却至65℃以下后灌装至玻璃瓶中,最后采用温度为90℃时喷淋式杀菌30min。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11的区别仅在于:在步骤(3)中,使用纯水定容至1L,其余条件相同。
对比例4
(1)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制备:第二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1000kDa,在搅拌桶中加入纯水1L,搅拌速度为1000rpm/min,搅拌过程中加入第二透明质酸钠,其中,以含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总体积计,第二透明质酸钠浓度为2g/L,搅拌至溶液澄清透明即可。
(2)无醇饮品的制备及包装灭菌:以无醇饮品总体积计,单宁酸添加量为0.8g/L,浓缩果汁的添加量为40g/L,果葡糖浆为110g/L,柠檬酸为1.5g/L,食用香精为3g/L,然后使用第二透明质酸钠水溶液定容至1L,随后在温度为120℃下,杀菌20S,出口温度冷却至65℃以下后灌装至玻璃瓶中,最后采用温度为90℃时喷淋式杀菌30min。
表2各实施例及对比例中重要参数表
Figure BDA0003440745430000181
实施例1-18及对比例1-4制备得到的样品,测定其粘度值,并依次对产品的香气、辣口感、棉柔感、苦涩感、协调感五个指标进行品评打分,品评人数30人,最终计算各指标的平均值。各项指标数据和粘度结果如表3所示。
其中,粘度值利用粘度计NDJ-8S(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进行测定。测定方法主要为:使用前对粘度计进行开机和校零后,依据溶液稠度分别选用1号转子(转速60)、2号转子(转速12)连接在旋转轴上,设置及安装完成后,将待测产品放置于转子正下方,启动测定键,2分钟后读取页面显示结果即为产品粘度测定结束后取下转子并清洗干净,关闭仪器。
其中,品评分数分别介于1~5,分数值3表示指标最优;低于3时(即分数值为0~3)表示指标有所欠缺,分数值越低,欠缺程度越大,结果越差;高于3时(即分数值为3~5)表示指标程度稍过,分数值越高,偏离越大,结果越差;
表3实施例1-18及对比例1-4产品品评结果
香气 辣口感 棉柔感 苦涩感 协调感 粘度/cP
实施例1 2.89 2.56 2.55 3 2.83 202
实施例2 2.46 2.3 3.4 2.89 2.48 215
实施例3 2.89 2.1 2.45 2.9 2.58 210
实施例4 2.89 2.56 2.45 2.68 2.6 210
实施例5 2.67 2.44 2.33 3.33 2.56 210
实施例6 2.67 2.89 2.85 3 2.89 208
实施例7 2.78 2.89 2.65 3.1 2.67 190
实施例8 2.6 3.4 2.79 3 3.4 210
实施例9 2.67 2.89 2.8 3.4 3.31 210
实施例10 2.65 2.78 2.63 3.22 2.22 205
实施例11 2.83 2.92 2.81 2.98 2.95 215
实施例12 2.86 2.62 2.22 3.11 2.51 217
实施例13 2.67 3.21 2.33 3.21 2.36 209
实施例14 2.31 2.44 3.41 2.42 2.55 287
实施例15 2.87 2.54 2.8 2.97 2.81 219
实施例16 2.83 2.51 2.82 2.93 2.79 221
实施例17 2.75 2.44 2.57 2.9 2.75 203
实施例18 2.93 2.6 2.49 2.95 2.77 190
对比例1 2.89 3.44 2.78 3.67 3.51 189
对比例2 2.67 3.89 2.56 3.89 3.65 191
对比例3 3.2 3.1 2.35 3.17 3.45 20
对比例4 2.67 0 2.21 3.2 3.5 180
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粘度测定结果如图1所示。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当第二透明质酸钠分子量及添加量不变时(实施例1-16),第一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90~2000kDa时,除案例7中透明质酸钠添加浓度偏低,粘度值有所下降,其他产品间粘度值无显著性差异;当分子量大于2000kDa(如例14中2500kDa),产品粘度值增加至287,溶液稠度增加,降低产品口感及顺滑感。当第一透明质酸钠分子量及添加量不变时(实施例1、17、18),第二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介于400~2000kDa时,产品粘度值无显著性差异;且在第一透明质酸钠相同条件下时,采用纯水进行定容时(实施例11与对比例3),粘度显著降低,果酒醇厚感及丰富感不足。
果酒关于其五个指标的品评结果如表3所示。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第一透明质酸钠的优选分子量为900~2000kDa,且发现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对果酒的香气遮蔽作用逐渐增强,果酒香气值逐渐下降;当分子量偏高时(实施例14中2500kDa),产品粘度值显著增加,果酒的香气不足,口感偏厚实,产品整体协调性不足。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第一透明质酸钠的最适添加量为0.1-2g/L,当添加量偏低时(实施例7中0.05g/L),果酒棉柔感不足,对产品苦涩感的改善作用减弱;当添加量偏高时(实施例2中4g/L),果酒口感偏厚,顺滑度不足,香气不足,产品整体协调感下降。第二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介于400~2000kDa时,制备的产品的各项指标品评结果相近,产品满意度较好。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两段梯温萃取工艺下制备的果酒与单段温度萃取工艺制备的果酒相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5、实施例13对比;实施例6与实施例10对比;实施例11与实施例12对比),产品的协调感以及棉柔感更佳,产品香气更足,辣口感更为丰富,整体的苦涩感减弱,整体协调性好。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单宁酸的最适添加量为0.8-1g/L,当添加量偏低时(实施例4中0.6g/L),果酒苦涩感不足,当添加量偏高时(实施例9中1.2g/L)。果酒苦涩感突出,破坏产品整体的协调感。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辣椒的最适添加量为0.2-0.6g/L,当添加量偏低时(实施例3中0.1g/L),果酒辣感不足,酒体验感降低;当添加量偏高时(实施例8中0.8g/L),果酒辣口感突出,香气中辣椒刺鼻感明显,破坏产品的整体协调感。
综合上述各项指标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实施例6、实施例11、实施例17、实施例18、工艺下制备的果酒最佳。

Claims (10)

1.一种辣味萃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辣味萃取物通过如下步骤获得到:
i)使用含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水溶液对辣味原料进行萃取,得到辣味萃取液;
ii)对所述辣味萃取液进行过滤除去滤渣,得到辣味萃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味萃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分子量为90-2500kDa,以含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水溶液的总体积计,所述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为0.05-4g/L;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分子量为90-2000kDa,以含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水溶液的总体积计,所述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为0.1-2g/L;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分子量为400-1500kDa,以含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水溶液的总体积计,所述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为1-2g/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辣味萃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为两阶段变温萃取处理;
优选地,所述两阶段变温萃取处理包括第一阶段萃取处理和第二阶段萃取处理,所述辣味萃取液包括第一阶段辣味萃取液和第二阶段辣味萃取液,所述第一阶段辣味萃取液与第二阶段辣味萃取液的质量比为1:0.5-1:2;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第一阶段萃取处理中,萃取温度为40-60℃,得到第一阶段辣味萃取液;在所述第二阶段萃取处理中,萃取温度为80-100℃,得到第二阶段辣味萃取液。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辣味萃取物,其中,所述辣味原料选自辣椒、尖椒、花椒、生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以含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水溶液的总体积计,所述辣味原料的添加量为0.1-0.8g/L;
进一步优选地,以含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水溶液总体积计,所述辣味原料的添加量为0.2-0.6g/L。
5.一种无醇饮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辣味萃取物、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醇饮品,其特征在于,以所述饮品总体积来计,所述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为0.1-2g/L,所述辣味萃取物为5-12g/L;
优选地,所述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为1-2g/L,所述辣味萃取物为8-10g/L;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透明质酸酸或其盐分子量为400~2000kDa。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醇饮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饮品还包括单宁酸、果汁、香料、甜味剂、酸味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醇饮品,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无醇饮品总体积来计,所述单宁酸为0.6-1.2g/L,所述果汁为30-60g/L,所述甜味剂为100-140g/L,所述酸味剂为0.5-3g/L,所述香料为1-5g/L;
优选地,所述单宁酸为0.8-1g/L,所述果汁为30-50g/L,所述甜味剂为100-120g/L,所述酸味剂为1-2g/L,所述香料为1-5g/L。
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无醇饮品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用含第一透明质酸或其盐的水溶液对辣味原料进行萃取,得到辣味萃取液;
2)对辣味萃取液进行过滤除去滤渣后,添加辅料,使用含第二透明质酸或其盐的水溶液进行定容,后经杀菌处理,得到无醇饮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萃取为两阶段变温萃取处理;
优选地,所述两阶段变温萃取处理包括第一阶段萃取处理和第二阶段萃取处理,所述辣味萃取液包括第一阶段辣味萃取液和第二阶段辣味萃取液;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第一阶段萃取处理中,萃取温度为40-60℃,得到第一阶段辣味萃取液;在所述第二阶段萃取处理中,萃取温度为80-100℃,得到第二阶段辣味萃取液。
CN202111632916.5A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辣味萃取物、无醇饮品及其制备工艺 Pending CN1163498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2916.5A CN116349820A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辣味萃取物、无醇饮品及其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2916.5A CN116349820A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辣味萃取物、无醇饮品及其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49820A true CN116349820A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29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32916.5A Pending CN116349820A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辣味萃取物、无醇饮品及其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49820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0134A (zh) * 2009-09-21 2010-05-05 杭州六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辣味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06107381A (zh) * 2016-07-11 2016-11-16 杭州捷点广告有限公司 一种白兰花辣味风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17070280A (ja) * 2015-10-08 2017-04-13 大正製薬株式会社 飲料
CN107518232A (zh) * 2017-08-11 2017-12-29 郑州力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醇白酒的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0134A (zh) * 2009-09-21 2010-05-05 杭州六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辣味饮料的制备方法
JP2017070280A (ja) * 2015-10-08 2017-04-13 大正製薬株式会社 飲料
CN106107381A (zh) * 2016-07-11 2016-11-16 杭州捷点广告有限公司 一种白兰花辣味风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18232A (zh) * 2017-08-11 2017-12-29 郑州力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醇白酒的生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8069B (zh) 一种蓝莓普洱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GB2454558A (en) A beer-type beverage and its process
WO2015120295A1 (en) Preparation and incorporation of co-products into beverages to achieve metabolic and gut health benefits
JP2007082538A (ja) ビール様清涼飲料
JP5161725B2 (ja) ホップ苞ポリフェノール入り飲料
JP5732090B2 (ja) ノンアルコール飲料および味の厚みと飲みやすさの増強方法
US20170119024A1 (en) Preparation and incorporation of co-products into beverages to achieve metabolic and gut health benefits
TW201521599A (zh) 果實風味飲食品用呈味改善劑
JP2014161293A (ja) ノンアルコール飲料および味の厚みと飲みやすさの増強方法
JP5677687B2 (ja) ノンアルコール飲料の臭味抑制、かつ香味向上方法
JP6243864B2 (ja) ノンアルコール飲料および後味の改善と飲みやすさの増強方法
KR20120048146A (ko) 우유, 과즙 및 과일 퓨레를 포함하는 스무디 음료의 제조방법
JP2014161294A (ja) ノンアルコール飲料および後味の改善と飲みやすさの増強方法
CN116349820A (zh) 一种辣味萃取物、无醇饮品及其制备工艺
KR100522621B1 (ko) 두충을 함유하는 두충음료
CN103981073A (zh) 一种沙棘配制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73948A (zh) 一种可变色透明质酸饮品的制备方法
TW202126800A (zh) 容器裝酒精飲料
JP6541751B2 (ja) ノンアルコール飲料の味の厚みと飲みやすさの増強方法
KR20050092155A (ko) 오디술의 제조방법
AU2021100803A4 (en) A flavour-enhancing low sodium compound sal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WO2018132260A1 (en) Preparation and incorporation of co-products into beverages to achieve metabolic and gut health benefits
JP7064025B2 (ja) ノンアルコール飲料
KR20130101770A (ko) 고알코올 맑은 모주의 제조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으로 제조된 모주
JP6541752B2 (ja) ノンアルコール飲料の後味の改善と飲みやすさの増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