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23488A - 球状氧化铝粉末,树脂组合物,散热材料 - Google Patents

球状氧化铝粉末,树脂组合物,散热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23488A
CN116323488A CN202180066947.0A CN202180066947A CN116323488A CN 116323488 A CN116323488 A CN 116323488A CN 202180066947 A CN202180066947 A CN 202180066947A CN 116323488 A CN116323488 A CN 1163234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a powder
spherical alumina
resin composition
particle diameter
visco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669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相京辉洋
川畑朋浩
山口纯
山下敦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k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nk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ka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nk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323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234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FCOMPOUNDS OF THE METALS BERYLLIUM, MAGNESIUM, ALUMINIUM, CALCIUM, STRONTIUM, BARIUM, RADIUM, THORIUM, OR OF THE RARE-EARTH METALS
    • C01F7/00Compounds of aluminium
    • C01F7/02Aluminium oxide; Aluminium hydroxide; Alumi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5/00Heat-transfer, heat-exchange or heat-storage materials, e.g. refrigerants;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t or cold by chemical reactions other than by combustion
    • C09K5/08Materials not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 C09K5/14Solid materials, e.g. powdery or granula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FCOMPOUNDS OF THE METALS BERYLLIUM, MAGNESIUM, ALUMINIUM, CALCIUM, STRONTIUM, BARIUM, RADIUM, THORIUM, OR OF THE RARE-EARTH METALS
    • C01F7/00Compounds of aluminium
    • C01F7/02Aluminium oxide; Aluminium hydroxide; Aluminates
    • C01F7/021After-treatment of oxides or hydroxides
    • C01F7/022Classifi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16Solid spheres
    • C08K7/18Solid spher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3/04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5/00Heat-transfer, heat-exchange or heat-storage materials, e.g. refrigerants;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t or cold by chemical reactions other than by combustion
    • C09K5/08Materials not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7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30Particle morphology extending in three dimensions
    • C01P2004/32Sphe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51Particles with a specific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1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1-100 micro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2Surface are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22Rheological behaviour as dispersion, e.g. viscosity, sedimentation stabil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20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unsaturated aliphatic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2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3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dia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5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particle size in gener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6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surface area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ounds Of Alkaline-Earth Elements, Aluminum Or Rare-Earth Metal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球状氧化铝粉末,在利用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仪测定的粒度分布中,显示最大峰值的最大粒径为35~70μm范围,该最大粒径的频率为5~15%,在粒径1~20μm范围内进行19等分而所得的20个点的粒径的各自的频率的累积值为3~17体积%,并且,将含有所述球状氧化铝粉末和含乙烯基聚甲基硅氧烷且含88.1质量%的所述球状氧化铝粉末的树脂组合物X的粘度设为VX,将所述树脂组合物X中的球状氧化铝粉末设为79.3质量%且含有8.8质量%的试验用氧化铝粉末,除此以外与所述树脂组合物X相同的树脂组合物Y的粘度设为VY时,它们的比即VY/VX为0.85以上。

Description

球状氧化铝粉末,树脂组合物,散热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球状氧化铝粉末,树脂组合物,散热材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应对电子设备的小型轻量化,高性能化的要求,半导体封装的小型化、轻薄化以及窄间距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另外,适合在布线基板等上高密度安装的表面安装也成为了安装方法的主流。如此,随着半导体封装及其安装方法的发展,对散热材料也要求提高性能,并且已经对陶瓷粉末,尤其是对使球状氧化铝粉末高度填充于有机硅树脂进行了深入研究。高度填充陶瓷粉末的问题在于使材料的粘度升高,增加成型加工中的不良因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树脂方面和陶瓷粉末方面进行了改进。作为陶瓷粉末方面改进,例如将沃德尔球形度提高至0.7~1.0的方法(专利文献1),将Rosin-Rammler线图所示的直线的斜率设为0.6~0.95,扩大粒度分布的方法(专利文献2),在粒度分布中设置多个峰而成为多峰粒度分布,使陶瓷粉末接近最密填充结构的方法(专利文献3)等,然而尚不充分,若提高填充率,则材料的粘度会急剧升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0661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08086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8-0033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呈现良好流动性的实用的球状氧化铝粉末。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通过下述本发明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如下所述。
[1]一种球状氧化铝粉末,在利用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仪测定的粒度分布中,显示最大峰值的最大粒径为35~70μm范围,该最大粒径的频率为5~15%,并且,对于在粒径1~20μm范围内进行19等分而所得的20个点的粒径,其各自的频率累积值为3~17体积%,其中,将含有所述球状氧化铝粉末和含乙烯基聚甲基硅氧烷且含88.1质量%的所述球状氧化铝粉末的树脂组合物X的粘度设为VX,将所述树脂组合物X中的球状氧化铝粉末设为79.3质量%且含有8.8质量%的试验用氧化铝粉末,除此以外与所述树脂组合物X相同的树脂组合物Y的粘度设为VY时,它们的比即VY/VX为0.85以上,其中,所述含乙烯基聚甲基硅氧烷和所述试验用球状氧化铝粉末满足以下条件:
[关于含乙烯基聚甲基硅氧烷],
粘度(23℃JIS K 6209)为1.1~1.3Pa·s,
[关于试验用氧化铝粉末],
(1)平均粒径(D50)6.8μm,
(2)比表面积0.4m 2/g。
[2]一种树脂组合物,包含树脂和[1]所述的氧化铝粉末。
[3]一种散热材料,包含[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呈现良好流动性的实用的球状氧化铝粉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球状氧化铝粉末]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球状氧化铝粉末,在利用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仪测定的粒度分布中,显示最大峰值的最大粒径为35~70μm范围,该最大粒径的频率为5~15%,并且,对于粒径1~20μm的范围内进行19等分而所得的20个点的粒径,其各自的频率的累积值为3~17体积%。
若最大粒径在上述范围外,则滚动阻力增加,含有球状氧化铝粉末树脂组合物的粘度增加。最大粒径优选为35~70μm范围。
另外,若该最大粒径的频率不在5~15%范围内,则滚动阻力增加,含有球状氧化铝粉末的树脂组合物的粘度增加。最大粒径的频率优选为7~11%范围。
进而,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球状氧化铝粉末,是在粒径1~20μm的范围内进行19等分所得到的20个点的粒径(粒径1μm、2μm、3μm、···、20μm的20个点的粒径)的各自的频率的累积值为3~17体积%,若不满足该条件,则液体交联的抑制效果降低,含有球状氧化铝粉末的树脂组合物的粘度增加。在粒径1~20μm的范围的上述频率的累积值优选为5~14体积%。
这里,对液体交联进行说明。通常,若粉末为致密地填充状态,则在粒子表面的水分的影响下,粉末粒子之间产生液体交联。若产生液体交联,则粘性升高,作为树脂组合物时的流动性降低。基于这种现象,推测在本发明中,粒径为1~20μm范围的上述小粒径的球状氧化铝粉末,存在于作为主成分的显示最大峰值的最大粒径的球状氧化铝粉末粒子间或间隙中,由此可以抑制粉末间的液体交联,即使在粉末致密状态下也能发挥高的流动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球状氧化铝粉末是将含有所述球状氧化铝粉末和含乙烯基聚甲基硅氧烷且含88.1质量%的所述球状氧化铝粉末的树脂组合物X的粘度设为VX,将所述树脂组合物X中的球状氧化铝粉末设为79.3质量%且含有8.8质量%的试验用氧化铝粉末,除此以外与所述树脂组合物X相同的树脂组合物Y的粘度设为VY时,它们的比即VY/VX成为0.85以上的粉末,其中,所述含乙烯基聚甲基硅氧烷和所述试验用球状氧化铝粉末满足以下条件:
[关于含乙烯基聚甲基硅氧烷]
粘度(23℃JIS K 6209)1.1~1.3Pa·s;
[关于试验用氧化铝粉末]
(1)平均粒径(D50)6.8μm
(2)比表面积0.4m2/g。
应予说明,作为含乙烯基聚甲基硅氧烷,优选使用Momentive PerformanceMaterials Japan LLC生产的商品名为YE5822A的液体(粘度为1.2Pa·s)。作为试验用氧化铝粉末,优选使用Denka公司生产的商品名为DAW-05。
这里,树脂组合物Y具有更为接近的最密填充结构的粒度分布,树脂组合物X的粘度VX与树脂组合物Y的粘度VY之比(VY/VX)为0.85以上,可以说是起到有效抑制粒子间的液体交联的作用的粒度分布。即,如果VY/VX小于0.85,则为无法抑制液体交联引起的粘度增加的粒度分布。上限没有特别限制,VY/VX优选为0.9~1.1。
为了使VY/VX在上述范围内,例如,在粒径1~20μm的范围内进行19等分得到20个点的粒径(粒径1μm、2μm、3μm、···、20μm的20个点的粒径)的各自的频率中,优选至少6个点的粒径的频率分别为0.1%以上,20点的粒径中,更优选至少9点的粒径的的频率分别为0.1%以上。
本说明书中最大峰值如前所述,通过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仪测定,具体可以按实施例所述方法进行测定和计算。
在具有最大峰值的峰的范围内,粒度区域的频率的累积值优选为70体积%以上,更优选为75~90体积%。通过使该频率的累积值为70体积%以上,能够防止粘度的增加。
这里,具有最大峰值的峰的范围是指从粒径20μm起经由最大峰值至频率成为最低值的范围,粒径优选为20~100μm范围。另外,在上述的范围内频率成为最大时的粒径为最大粒径。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平均粒径优选为35~70μm,更有选为40~60μm。通过使平均粒径为35~70μm,能够防止粘度的增加。
这里,上述平均粒径是利用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仪测定的体积基准的累积50%径(D50),可以通过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测定和计算。另外,累积10%径(D10)是指体积基准的累积10%径,累积90%径(D90)是指体积基准的累积90%径。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平均球形度优选为0.9以上,更优选为0.92~1。通过使平均球形度为0.9以上,能够防止粘度的增加。
这里,上述平均球形度可通过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测定和计算。
另外,比表面积优选为0.1~0.4m2/g,更优选为0.2~0.3m2/g。通过使比表面积为0.1~0.4m2/g,能够防止粘度的增加。
这里,上述比表面积是基于BET法的值,可以通过BET一点法测定和计算。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球状氧化铝粉末例如,可以按照下述来制作。
首先,作为原料的氧化铝原料粉末,优选为氧化铝粉末或氢氧化铝粉末。
之后,将平均粒径与所期望的最大粒径大致相同的氧化铝原料粉末投入由氢气、天然气、乙炔气、丙烷气、丁烷、LPG等燃料气体所形成的高温火焰中,通过使其熔融球化来制作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
同样地,通过使平均粒径为1~20μm的氧化铝原料粉末熔融球化,来制作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
应予说明,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平均球形度和比表面积,可以通过控制形成高温火焰的炉内温度、氧化铝原料粉末的粒径以及投入量中的至少一个来进行调整。
接下来,使用筛或精密风力分级机等将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的粒度分布调整至所期望的范围。同样地,使用筛或精密风力分级机等将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的粒度分布调整至所期望的范围。
此时,所期望的范围是指,在粒径1~20μm的范围进行19等分得到20个点的粒径的各自的频率中,至少6个点的粒径的各自的频率为0.1%以上的范围,并且显示最大峰值的最大粒径为35~70μm的范围,以及该最大粒径的频率为5~15%的范围等。
应予说明,通过调整精密风力分级的进料量等,能够使粒度分布的峰的形状变尖或者变宽。
尤其是,当VY/VX为0.85以上时,通过精密风力分级机,粒径1~20μm的范围内进行19等分的20个点的粒径(粒径1μm、2μm、3μm、···、20μm的20个点的粒径)的各自的频率中,优选将至少6个点的粒径的各自的频率调整为0.1%以上。
[树脂组合物、散热材料]
本发明涉及的树脂组合物含有树脂和上述本发明的氧化铝粉末。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散热材料含有上述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
作为树脂例如可以使用有机硅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脲甲醛树脂、不饱和聚酯、氟树脂、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醚酰亚胺等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聚伸苯基硫醚、全芳香族聚酯、聚砜、液晶聚合物、聚芳醚砜、聚碳酸酯,马来酰亚胺改性树脂、ABS树脂、AAS(丙烯腈-丙烯酸橡胶·苯乙烯)树脂、AES(丙烯腈·乙烯·丙烯·二烯橡胶-苯乙烯)树脂等。
在这些中,作为散热材料用的树脂优选为有机硅树脂,优选为加成反应型有机硅树脂和缩合反应型有机硅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另外,根据需要,也可以将有机硅树脂的一部分置换为硅橡胶。该硅橡胶优选为加成反应型硅橡胶和过氧化物硫化型硅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这些有机硅树脂和硅橡胶的任一种,均优选以平均组成式为R1 nSiO(4-n)/2(式中的R1为相同或不同的未置换或置换的1价烃基,n为1.98~2.02的正数。)表示的有机聚硅氧烷作为主成分。
作为有机硅树脂的具体实例,例如可以举出在一个分子中同时具有乙烯基和H-Si基的1液型有机硅,或者在末端或侧链具有含乙烯基聚硅氧烷的2液型有机硅等。作为出售品,例如由东芝Silicones公司生产的,商品名为“XE14-8530”、“TSE-3062”以及商品名为“YE5822”等。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或散热材料可以根据需要混合以下成分。即,作为低应力剂,可以举出硅橡胶、聚硫橡胶、丙烯酸橡胶、丁二烯橡胶、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饱和型弹性体等橡胶态物质、各种热塑性树脂,此外还有将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的一部分或全部以胺基硅氧烷、环氧硅氧烷、烷氧基硅氧烷等改性而得的树脂等。
作为硅烷偶联剂,可以举出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环氧硅烷、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苯基胺基硅烷、N-苯基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胺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等疏水性硅烷化合物、巯基硅烷等。
作为表面处理剂,可以举出Zr螯合物、钛酸酯偶联剂、铝系偶联剂等。
作为阻燃剂,可以举出卤化环氧树脂、磷化合物等,作为着色剂,可以举出碳黑、氧化铁、染料、颜料等。
作为阻燃助剂,可以举出Sb2O3、Sb2O4、Sb2O5等。
作为脱模剂,可以举出天然蜡类、合成蜡类、直链脂肪酸的金属盐、酰胺类、酯类、石蜡等。
本发明的球状氧化铝粉末在树脂成物或散热材料中的含量优选为50~95质量%。通过使其在上述范围内,可以得到所期望的耐热性和成型性等。
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或散热材料,可以利用搅拌机或亨舍尔混合机混合规定量的上述各材料,再通过加热辊、捏合机、单轴或双轴挤出机等混炼,所得的产物冷却后再适当地粉碎来制造。
应予说明,当制备树脂组合物或散热材料时,通过对本发明的球状氧化铝粉末进行上述的硅烷偶联剂等表面处理,可使粉末的吸水率降低,使树脂组合物高强度化,进一步降低树脂与粉末间的界面阻力,热传导率进一步提高。
另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散热材料优选为片状等薄型成形体,其加工方法为以往公知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刮刀法、使用缺角轮涂布机的涂布法、挤出法等。片状散热材料的厚度优选为0.3mm以上。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更具体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情况下,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
(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制作)
将氧化铝粉末投入由LPG与氧气形成的火焰中,进行球状处理后,通过旋风分级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平均球形度为0.92,平均粒径为45μm的氧化铝粉末。
(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制作)
将氧化铝粉末投入由LPG与氧气形成的火焰中,进行球化处理后,通过旋风分级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平均球形度为0.92,平均粒径为6μm的氧化铝粉末。
应予说明,平均粒径、平均球形度的测定如下述方式进行(对于下述实施例和比较例均相同)。
(平均粒径的测定方法)
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平均粒径(体积基准)是利用激光衍射散射法(Microtrac(日机装制,商品名“MT3300EX II”))测定。
(平均球形度的测定方法)
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平均球形度是使用Sysmex公司生产的商品名为“FPIA-3000”的流式粒子图像分析装置,并按照以下方式测定的。从粒子图像测定粒子的投影面积(A)和周长(PM)。将对于周长(PM)的正圆面积设为(B),可以将该粒子的球形度表示为A/B。因此假设一个具有与样品粒子的周长(PM)相同的周长的正圆,则PM=2πr,B=πr2,因此B=π×(PM/2π)2,各个粒子的球形度可以计算为圆形度=A/B=A×4π/(PM)2。对任选的100个以上的粒子进行测定,将其平均值的平方作为平均球形度。通过向0.1g样本中加入蒸馏水20ml和丙二醇10ml,进行超声波分散处理3分钟来制备测定溶液。
将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和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按照体积比5:95进行混合,制作实施例1的球状氧化铝粉末(平均粒径为45μm,比表面积为0.2m2/g)。
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测定实施例1的球状氧化铝粉末的粒度分布(粒径和频率)。使用上述的Microtrac作为测定粒度分布测定仪。
结果如下表1所示。
将制作的上述球状氧化铝粉末加入到含乙烯基聚甲基硅氧烷(Momentive·Performance·Materials·Japan LLC生产的,商品名为YE5822A液体),使其在树脂组合物中达到65体积%(88.1质量%)后,进行搅拌和脱泡处理,制备树脂组合物X。
另外,将树脂组合物X中的球状氧化铝粉末含量设为79.3质量%,并含有8.8质量%的试验用氧化铝粉末(Denka Co.,Ltd制造,商品名DAW-05),除此之外与树脂组合物X相同,制备树脂组合物Y。树脂组合物X的粘度VX与粘度VY的分别使用B型粘度计(东机工业公司制造,商品名为“TVB-10”),在温度30℃下测定。另外,求出它们的比(VY/VX)。在下述表1中表示为树脂组合物X的粘度VX及VY/VX。应予说明,粘度优选为100Pa·s以下。
这里,含乙烯基聚甲基硅氧烷和试验用球状氧化铝粉末具有下述的性质。
[关于含乙烯基聚甲基硅氧烷]
(1)粘度(23℃JIS K 6209)为1.2Pa·s
[关于试验用氧化铝粉末]
(1)平均粒径(D50)6.8μm
(2)比表面积0.4m2/g
[实施例2]
(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制作)
将氧化铝粉末投入由LPG与氧气形成的火焰中,进行球化处理后,通过旋风分级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平均球形度为0.92,平均粒径为44μm的氧化铝粉末。
(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制作)
将氧化铝粉末投入由LPG与氧气形成的火焰中,进行球化处理后,通过旋风分级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平均球形度为0.92,平均粒径为4μm的氧化铝粉末。
将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和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按照体积比15:85进行混合,制作实施例2的球状氧化铝粉末(平均粒径为40μm,比表面积为0.3m2/g)。
使用该球状氧化铝粉末,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树脂组合物,对制作的树脂组合物的粘度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1所示。
[实施例3]
(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制作)
将氧化铝粉末投入由LPG与氧气形成的火焰中,进行球化处理后,通过旋风分级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平均球形度为0.92,平均粒径为42μm的氧化铝粉末。
(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制作)
将氧化铝粉末投入由LPG与氧气形成的火焰中,进行球化处理后,通过旋风分级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平均球形度为0.92,平均粒径为5μm的氧化铝粉末。
将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和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按照体积比5:95进行混合,制作实施例3的球状氧化铝粉末(平均粒径为43μm,比表面积为0.2m2/g)。
使用该球状氧化铝粉末,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树脂组合物,对制作的树脂组合物的粘度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1所示。
[实施例4]
(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制作)
将氧化铝粉末投入由LPG与氧气形成的火焰中,进行球化处理后,通过旋风分级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平均球形度为0.92,平均粒径为55μm的氧化铝粉末。
(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制作)
将氧化铝粉末投入由LPG与氧气形成的火焰中,进行球化处理后,通过旋风分级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平均球形度为0.92,平均粒径为7μm的氧化铝粉末。
将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和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按照体积比15:85进行混合,制作实施例4的球状氧化铝粉末(平均粒径为52μm,比表面积为0.3m2/g)。
使用该球状氧化铝粉末,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树脂组合物,对制作的树脂组合物的粘度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1所示。
[实施例5]
(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制作)
将氧化铝粉末投入由LPG与氧气形成的火焰中,进行球化处理后,通过旋风分级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平均球形度为0.92,平均粒径为37μm的氧化铝粉末。
(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制作)
将氧化铝粉末投入由LPG与氧气形成的火焰中,进行球化处理后,通过旋风分级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平均球形度为0.92,平均粒径为6μm的氧化铝粉末。
将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和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按照体积比15:85进行混合,制作实施例5的球状氧化铝粉末(平均粒径为36μm,比表面积为0.2m2/g)。
使用该球状氧化铝粉末,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树脂组合物,对制作的树脂组合物的粘度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1所示。
[实施例6]
(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制作)
将氧化铝粉末投入由LPG与氧气形成的火焰中,进行球化处理后,通过旋风分级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平均球形度为0.92,平均粒径为56μm的氧化铝粉末。
(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制作)
将氧化铝粉末投入由LPG与氧气形成的火焰中,进行球化处理后,通过旋风分级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平均球形度为0.92,平均粒径为4μm的氧化铝粉末。
将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和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按照体积比5:95进行混合,制作实施例6的球状氧化铝粉末(平均粒径为55μm,比表面积为0.2m2/g)。
使用该球状氧化铝粉末,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树脂组合物,对制作的树脂组合物的粘度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1所示。
[实施例7]
(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制作)
将氧化铝粉末投入由LPG与氧气形成的火焰中,进行球化处理后,通过旋风分级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平均球形度为0.92,平均粒径为49μm的氧化铝粉末。
(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制作)
将氧化铝粉末投入由LPG与氧气形成的火焰中,进行球化处理后,通过旋风分级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平均球形度为0.92,平均粒径为3μm的氧化铝粉末。
将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和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按照体积比10:90进行混合,制作实施例7的球状氧化铝粉末(平均粒径为44μm,比表面积为0.20m2/g)。
使用该球状氧化铝粉末,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树脂组合物,对制作树脂组合物的粘度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1所示。
[实施例8]
(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制作)
将氧化铝粉末投入由LPG与氧气形成的火焰中,进行球化处理后,通过旋风分级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平均球形度为0.92,平均粒径为56μm的氧化铝粉末。
(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制作)
将氧化铝粉末投入由LPG与氧气形成的火焰中,进行球化处理后,通过旋风分级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平均球形度为0.92,平均粒径为5μm的氧化铝粉末。
将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和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按照体积比20:80进行混合,制作实施例8的球状氧化铝粉末(平均粒径为52μm,比表面积为0.2m2/g)。
使用该球状氧化铝粉末,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的树脂组合物,对制作的树脂组合物的粘度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1所示。
[比较例1]
(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制作)
将氧化铝粉末投入由LPG与氧气形成的火焰中,进行球化处理后,通过旋风分级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平均球形度为0.92,平均粒径为54μm氧化铝粉末。
(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制作)
将氧化铝粉末投入由LPG与氧气形成的火焰中,进行球化处理后,通过旋风分级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平均球形度为0.92,平均粒径为5μm的氧化铝粉末。
将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和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按照体积比20:80进行混合,制作比较例1的球状氧化铝粉末(平均粒径为48μm,比表面积为0.2m3/g)。
使用该球状氧化铝粉末,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树脂组合物,对制作的树脂组合物的粘度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1所示。
[比较例2]
(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制作)
将氧化铝粉末投入由LPG与氧气形成的火焰中,进行球化处理后,通过旋风分级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平均球形度为0.92,平均粒径45μm氧化铝粉末。
(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制作)
将氧化铝粉末投入由LPG与氧气形成的火焰中,进行球化处理后,通过旋风分级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平均球形度为0.92,平均粒径为5μm的氧化铝粉末。
将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和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按照体积比2:98进行混合,制作比较例2的球状氧化铝粉末(平均粒径为44μm,比表面积为0.1m3/g)。
使用该球状氧化铝粉末,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树脂组合物,对制作的树脂组合物的粘度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1所示。
[比较例3]
(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制作)
将氧化铝粉末投入由LPG与氧气形成的火焰中,进行球化处理后,通过旋风分级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平均球形度为0.92,平均粒径为45μm的氧化铝粉末。
(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制作)
将氧化铝粉末投入由LPG与氧气形成的火焰中,进行球化处理后,通过旋风分级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平均球形度为0.92,平均粒径为5μm的氧化铝粉末。
将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和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按照体积比20:80进行混合,制作比较例3的球状氧化铝粉末(平均粒径为41μm,比表面积为0.4m3/g)。
使用该球状氧化铝粉末,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树脂组合物,对制作的树脂组合物的粘度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1所示。
[比较例4]
(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制作)
将氧化铝粉末投入由LPG与氧气形成的火焰中,进行球化处理后,通过旋风分级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平均球形度为0.92,平均粒径为60μm的氧化铝粉末。
(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制作)
将氧化铝粉末投入由LPG与氧气形成的火焰中,进行球化处理后,通过旋风分级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平均球形度为0.92,平均粒径为5μm的氧化铝粉末。
将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和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按照体积比5:95进行混合,制作比较例4的球状氧化铝粉末(平均粒径为59μm,比表面积为0.2m3/g)。
使用该球状氧化铝粉末,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树脂组合物,对制作的树脂组合物的粘度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1所示。
[比较例5]
(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制作)
将氧化铝粉末投入由LPG与氧气形成的火焰中,进行球化处理后,通过旋风分级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平均球形度为0.92,平均粒径为44μm的氧化铝粉末。
(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制作)
将氧化铝粉末投入由LPG与氧气形成的火焰中,进行球化处理后,通过旋风分级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平均球形度为0.92,平均粒径为5μm的氧化铝粉末。
将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和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按照体积比15:85进行混合,制作比较例5的球状氧化铝粉末(平均粒径为39μm,比表面积为0.2m2/g)。
使用该球状氧化铝粉末,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树脂组合物,对制作的树脂组合物的粘度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1所示。
[比较例6]
(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制作)
将氧化铝粉末投入由LPG与氧气形成的火焰中,进行球化处理后,通过旋风分级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平均球形度为0.92,平均粒径为46μm的氧化铝粉末。
(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的制作)
将氧化铝粉末投入由LPG与氧气形成的火焰中,进行球化处理后,通过旋风分级进行分级处理,得到平均球形度为0.92,平均粒径为10μm的氧化铝粉末。
将第一球状氧化铝粉末和第二球状氧化铝粉末按照体积比15:85进行混合,制作比较例6的球状氧化铝粉末(平均粒径为42μm,比表面积为0.2m3/g)。
使用该球状氧化铝粉末,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树脂组合物,对制作的树脂组合物的粘度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4151581400000151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球状氧化铝粉末适合用作热传导性树脂组合物的填充材料。另外,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作为个人计算机、汽车、移动电子设备、家用电器等热对策用的散热构件。

Claims (3)

1.一种球状氧化铝粉末,在利用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仪测定的粒度分布中,显示最大峰值的最大粒径为35~70μm范围,该最大粒径的频率为5~15%,
对于在粒径1~20μm范围内进行19等分而所得的20个点的粒径,其各自的频率的累积值为3~17体积%,
其中,将含有所述球状氧化铝粉末和含乙烯基聚甲基硅氧烷且含88.1质量%的所述球状氧化铝粉末的树脂组合物X的粘度设为VX,将所述树脂组合物X中的球状氧化铝粉末设为79.3质量%且含有8.8质量%的试验用氧化铝粉末,除此以外与所述树脂组合物X相同的树脂组合物Y的粘度设为VY时,它们的比即VY/VX为0.85以上,其中,所述含乙烯基聚甲基硅氧烷和所述试验用球状氧化铝粉末满足以下条件:
对于含乙烯基聚甲基硅氧烷而言,
粘度为1.1~1.3Pa·s,所述粘度为23℃下基于JIS K 6209的粘度,
对于试验用氧化铝粉末而言,
(1)平均D50粒径为6.8μm,
(2)比表面积为0.4m2/g。
2.一种树脂组合物,含有树脂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铝粉末。
3.一种散热材料,含有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
CN202180066947.0A 2020-09-29 2021-09-24 球状氧化铝粉末,树脂组合物,散热材料 Pending CN1163234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63861 2020-09-29
JP2020-163861 2020-09-29
PCT/JP2021/035146 WO2022071140A1 (ja) 2020-09-29 2021-09-24 球状アルミナ粉末、樹脂組成物、放熱材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23488A true CN116323488A (zh) 2023-06-23

Family

ID=80950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6947.0A Pending CN116323488A (zh) 2020-09-29 2021-09-24 球状氧化铝粉末,树脂组合物,散热材料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31572A1 (zh)
EP (1) EP4206138A1 (zh)
JP (1) JPWO2022071140A1 (zh)
KR (1) KR20230075447A (zh)
CN (1) CN116323488A (zh)
TW (1) TW202216878A (zh)
WO (1) WO202207114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28020A (ja) 1986-11-18 1988-05-31 Hitachi Ltd 樹脂封止型半導体装置
JPH0366151A (ja) 1989-08-04 1991-03-20 Nitto Denko Corp 半導体装置
JPH083365A (ja) 1994-06-20 1996-01-09 Sumitomo Chem Co Ltd 成形用樹脂組成物
JP4112396B2 (ja) * 2003-02-13 2008-07-02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用充填材および用途
JP4880268B2 (ja) * 2005-09-07 2012-02-22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無機粉末およびその用途
US10144816B2 (en) * 2014-07-28 2018-12-04 Denka Company Limited Spherical alumina powder and resin composition using same
JP7340928B2 (ja) * 2018-12-27 2023-09-0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焼結用アルミナ粉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31572A1 (en) 2023-10-19
EP4206138A1 (en) 2023-07-05
KR20230075447A (ko) 2023-05-31
TW202216878A (zh) 2022-05-01
WO2022071140A1 (ja) 2022-04-07
JPWO2022071140A1 (zh) 2022-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67426B2 (ja) 窒化ホウ素粉末の製造方法
CN110551394B (zh) 低热阻有机硅组合物
TWI486310B (zh) Zinc oxide particles,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 exothermic filler, a resin composition, an exothermic grease and an exothermic coating composition
WO2020241716A1 (ja) アルミナ粉末、樹脂組成物、放熱部品、及び被覆アルミナ粒子の製造方法
TW202031763A (zh) 填料組成物、聚矽氧樹脂組成物、以及散熱零件
JP5354724B2 (ja) セラミックス粉末及びその用途
KR20220159974A (ko) 알루미나 분말, 수지 조성물 및 방열 부품
KR20200124214A (ko) 절연 방열 시트
US20230257554A1 (en) Magnesium oxide powder, filler composition, resin composition, and heat dissipation part
CN115348952B (zh) 氧化铝粉末、树脂组合物以及散热部件
JP6618144B2 (ja) 球状フッ化カルシウム
KR102413464B1 (ko) 티탄산바륨질 분말 및 그 제조 방법, 용도
CN116323488A (zh) 球状氧化铝粉末,树脂组合物,散热材料
WO2022071137A1 (ja) 球状アルミナ粉末、樹脂組成物、放熱材料
JP5907092B2 (ja) 金属珪素粉末の製造方法
WO2023157683A1 (ja) 被覆マグネシア粒子、放熱材用フィラー、樹脂組成物、及び被覆マグネシア粒子の製造方法
JP7478631B2 (ja) 酸化マグネシウム粉末、フィラー組成物、樹脂組成物、及び放熱部品
TW202220124A (zh) 球狀氧化鋁粉末、樹脂組成物、半導體密封材料
CN117098725A (zh) 无机粉末、无机组合物以及树脂组合物
KR20070026375A (ko) 무기질 분말, 그 분말로 충진된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 용도
TWI411594B (zh) 陶瓷粉末及其用途
JP5013426B2 (ja)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樹脂硬化物
CN115700021A (zh) 散热片
CN117083242A (zh) 球状无机粉末以及液态密封材料
CN115279695A (zh) 无机填料粉末、导热性高分子组合物及无机填料粉末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