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00236A -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变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变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00236A
CN116300236A CN202211724971.1A CN202211724971A CN116300236A CN 116300236 A CN116300236 A CN 116300236A CN 202211724971 A CN202211724971 A CN 202211724971A CN 116300236 A CN116300236 A CN 1163002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chromic
layer
groove
lead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249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巍舒
李育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2497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002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00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002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structural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变色装置,属于电致变色技术领域。电致变色器件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个电致变色膜片;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交替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邻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具有间隔区;第一凹槽贯穿第一基底层、第一导电层以及电致变色层;第二凹槽贯穿第二基底层、第二导电层以及电致变色层;在垂直于电致变色层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电致变色膜片上,一个电致变色膜片的间隔区落入另一个电致变色膜片的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中。通过将至少两个电致变色膜片层叠设置,使一个电致变色膜片的间隔区落入另一个电致变色膜片的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中,以降低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的厚度,同时使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的厚度保持均一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变色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致变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变色装置。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膜片中的电致变色层结构能够响应电压的变化发生可逆、稳定的颜色变化。因此,可利用电致变色膜片的特性制备成光学范围可调的智能器件。
现有的电致变色膜片在在两玻璃之间进行真空合片时,外界会对玻璃产生一个朝向膜片内部压力,当膜片的厚度不均匀时,则会在厚度较大的地方产生应力集中,一方面会导致上下导电层被挤压而相互接触进而导致短路,另一方面会在合片过程中导致玻璃局部受力不均匀,从而导致玻璃开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变色装置。
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个电致变色膜片;
所述电致变色膜片包括第一基底层、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二基底层;
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交替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邻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具有间隔区;
所述第一凹槽贯穿所述第一基底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以及所述电致变色层;
所述第二凹槽贯穿所述第二基底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及所述电致变色层;
在垂直于所述电致变色层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电致变色膜片,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间隔区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底层背离所述第二基底层的一侧设有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设置在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且所述第一保护层覆盖在所述第一汇流条上;
所述第二基底层背离所述第一基底层的一侧设有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设置在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且所述第二保护层覆盖在所述第二汇流条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底层背离所述第二基底层的一侧设有第一汇流条,所述第一汇流条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且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电连接;
所述第二基底层背离所述第一基底层的一侧设有第二汇流条,所述第二汇流条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且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层背离所述第二基底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引出部,所述第一引出部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引出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层;
所述第一导电层背离所述第一基底层的一侧设有第二引出部,所述第二引出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引出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层。
进一步地,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所述第一引出部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中;
和/或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所述第二引出部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中;
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分别与所述间隔区之间均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引出部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相互分离;
和/或两个所述第二引出部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相互分离。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引出部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入同一个所述第一凹槽中,两个所述第一引出部相互分离;
和/或两个所述第二引出部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入同一个所述第二凹槽中,两个所述第二引出部相互分离;
任意相邻的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一个所述第二引出部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引出部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
和/或一个所述第一引出部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引出部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
进一步地,任意相邻的两个电致变色膜片之间通过中间膜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的厚度为L1,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中部的厚度为L2;
其中,L2≥L1。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变色装置,包括基材层、连接件和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
所述基材层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
本申请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将至少两个电致变色膜片层叠设置,同时在垂直于电致变色层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电致变色膜片上,使一个电致变色膜片的间隔区落入另一个电致变色膜片的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中,以降低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的厚度,同时,通过将间隔区与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相对设置,以使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的厚度保持均一性,避免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出现厚度不均的情况,防止在局部厚度较大的地方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五实施方式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六实施方式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七实施方式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八实施方式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九实施方式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十实施方式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中第一基底层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中第二基底层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色装置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电致变色膜片;110-第一基底层;120-第一导电层;130-电致变色层;140-第二导电层;150-第二基底层;160-第一凹槽;170-第二凹槽;180-间隔区;200-第一汇流条;300-第二汇流条;400-第一引出部;500-第二引出部;600-中间膜;700-基材层;800-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模板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主要应用于汽车车窗、建筑玻璃、智能玻璃和后视镜等。其中,电致变色器件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个电致变色膜片100。可以理解的是,电致变色膜片100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任意数值的个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两个层叠设置的电致变色膜片100。
具体的,电致变色器件中的每一个电致变色膜片100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
其中,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包括第一基底层110、第一导电层120、电致变色层130、第二导电层140和第二基底层150。
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底层110和第二基底层150均为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透明柔性材质,第一导电层120和第二导电层140均为透明的ITO(Indium Tin Oxide)材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电致变色层13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电致变色材料层、电解质层和离子传导层,通过将第一导电层120与第二导电层140同时接入外部电源,能够在第一导电层120与第二导电层140之间形成电场,使得电致变色层130在该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
同时,在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边缘交替设有第一凹槽160和第二凹槽170,相邻的所述第一凹槽160和所述第二凹槽170之间具有间隔区180。
具体的,第一凹槽160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140背离所述第二基底层150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凹槽160贯穿所述第一基底层110、所述第一导电层120以及所述电致变色层130。可以理解的是,在垂直于电致变色层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第一基底层110的厚度、第一导电层120的厚度与电致变色层130的厚度之和与第一凹槽160的深度相等。
另外,第二凹槽170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120背离所述第一基底层110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凹槽170贯穿所述第二基底层150、所述第二导电层140以及所述电致变色层130。可以理解的是,在垂直于电致变色层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第二基底层150的厚度、第二导电层140的厚度与电致变色层130的厚度之和与第二凹槽170的深度相等。
通过在电致变色膜片100的边缘交替设置第一凹槽160和第二凹槽170,以使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0边缘中第二导电层140的一部分能够通过第一凹槽160露出,以使得外部电源能够通过导电引线穿过第一凹槽160与第二导电层140形成电连接。同时,使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0边缘中第一导电层120的一部分能够通过第二凹槽170露出,以使得外部电源能够通过导电引线穿过第二凹槽170与第一导电层120形成电连接。
通过与外部电源形成交替错位的连接方式,以避免分别与第一导电层120和第二导电层140电连接的导电引线接触,出现短路的情况,提升电致变色膜片100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通过在第一凹槽160和第二凹槽170之间设置有间隔区180,以通过间隔区180将第一凹槽160和第二凹槽170隔开,同时能够通过间隔区180将分别与第一导电层120和第二导电层140电连接的导电引线隔开,以进一步提升电致变色膜片100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的,为了提升相邻的两个电致变色膜片100层叠的过程中,在电致变色膜片100的边缘厚度的均匀性,在垂直于电致变色层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电致变色膜片,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间隔区180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所述第一凹槽160或所述第二凹槽170中。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垂直于电致变色层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电致变色膜片,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间隔区180与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所述第一凹槽160完全重合,或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间隔区180与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所述第二凹槽170完全重合。
另外,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垂直于电致变色层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电致变色膜片,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间隔区180完全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所述第一凹槽160或所述第二凹槽170,且一个电致变色膜片100中的间隔区180与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所述第一凹槽160不完全重合。或一个电致变色膜片100中的间隔区180与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所述第二凹槽170不完全重合。
可以理解的是,在垂直于所述电致变色层的方向上的投影形成的投影面中,一个电致变色膜片100的间隔区180对应的投影面的面积分别小于另一个电致变色膜片100的第一凹槽160对应的投影面的面积和另一个电致变色膜片100的第二凹槽170对应的投影面的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一个电致变色膜片100的间隔区180分别与另一个电致变色膜片100的第一凹槽160或第二凹槽170对应,以使得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的厚度基本保持一致,提升电致变色膜片100边缘的厚度的均匀性,以避免电致变色器件在合片的过程中受到压力挤压时,由于电致变色器件边缘的厚度不均,尤其是在两电致变色膜片间隔区180相互重叠的区域厚度过大,而引起的该处受到的压应力增大,使得间隔区180处的第一导电层120和第二导电层140挤压并相互接触出现短路的情况,提升电致变色器件的稳定性、安全性及使用寿命。
如图1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之间通过中间膜600连接。
其中,所述中间膜600的材质为PVB(Polyvinyl Butyral,聚乙烯醇缩丁醛)、SGP(SentryGlas plus,离子性中间膜)或其他类似性质的材料。
另外,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膜600为绝缘胶。
需要说明的是,在垂直于电致变色层130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电致变色膜片100与所述中间膜600完全重合。或在垂直于电致变色层130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电致变色膜片,中间膜600完全覆盖于电致变色膜片100。
通过在相邻的两个电致变色膜片100之间设置中间膜600,以避免两个电致变色膜片100之间出现电连接形成短路的情况,提升电致变色器件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膜600的厚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如图2至图1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底层110背离所述第二基底层150的一侧设有第一汇流条200,具体的,第一汇流条200设置在电致变色膜片100的边缘,且所述第一汇流条200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160中。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汇流条200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160中是指,在垂直于电致变色层130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投影,第一汇流条200的一部分与第一凹槽160重合。进一步的,为了避免第一汇流条200悬空,在垂直于电致变色层130的方向上,第一汇流条200与第一凹槽160重合的部分穿过第一凹槽160与第二导电层140形成电连接,以提升第一汇流条200在电致变色膜片100的边缘连接的稳定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第一导电层120和第二导电层140之间导通短路,在第一凹槽160的内壁与第一汇流条200之间设置有绝缘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电致变色膜片100的边缘开设有第一凹槽160,且第一凹槽160贯穿于第一基底层110、第一导电层120和电致变色层130。因此,位于第一凹槽160内壁的第一导电层120暴露于第一凹槽160,且第一汇流条200穿过第一凹槽160与第二导电层140形成电连接,为了避免第一汇流条200与暴露于第一凹槽160的第一导电层120形成电连接,在第一凹槽160的内壁设置绝缘膜,该绝缘膜完全覆盖暴露于第一凹槽160的第一导电层120,通过该绝缘膜在第一导电层120和第二导电层140之间形成绝缘阻隔,以避免第一汇流条200与第一导电层120形成电连接,从而提升电致变色膜片100的安全性。同时,在所述第二基底层150背离所述第一基底层110的一侧设有第二汇流条300,具体的,第二汇流条300设置在电致变色膜片100的边缘,且所述第二汇流条300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凹槽170中。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汇流条300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凹槽170中是指,在垂直于电致变色层130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投影,第二汇流条300的一部分与第二凹槽170重合。进一步的,为了避免第二汇流条300悬空,在垂直于电致变色层130的方向上,第二汇流条300与第二凹槽170重合的部分穿过第二凹槽170与第一导电层120形成电连接,以提升第二汇流条300在电致变色膜片100的边缘连接的稳定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第一导电层120和第二导电层140之间导通短路,在第二凹槽170的内壁与第二汇流条300之间设置有绝缘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电致变色膜片100的边缘开设有第二凹槽170,且第二凹槽170贯穿于第二基底层150、第二导电层140和电致变色层130。因此,位于第二凹槽170内壁的第二导电层140暴露于第二凹槽170,且第二汇流条300穿过第二凹槽170与第一导电层120形成电连接,为了避免第二汇流条300与暴露于第二凹槽170的第二导电层140形成电连接,在第二凹槽170的内壁设置绝缘膜,该绝缘膜完全覆盖暴露于第二凹槽170的第二导电层140,通过该绝缘膜在第一导电层120和第二导电层140之间形成绝缘阻隔,以避免第二汇流条300与第二导电层140形成电连接,从而提升电致变色膜片100的安全性。如图2至图1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层140背离所述第二基底层150的一侧设有第一引出部400,所述第一引出部400位于所述第一凹槽160中,所述第一引出部400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层140。
具体的,第一引出部400的一端穿过第一凹槽160与第二导电层140形成电连接,第一引出部400的另一端能够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以使第二导电层140与外部电源形成电连接。
同时,在所述第一导电层120背离所述第一基底层110的一侧设有第二引出部500,所述第二引出部500位于所述第二凹槽170中,所述第二引出部500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层120。
具体的,第二引出部500的一端穿过第二凹槽170与第一导电层120形成电连接,第二引出部500的另一端能够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以使第一导电层120与外部电源形成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引出部400和第二引出部500分别为具有导电功能的引出电极。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引出部400的厚度与两个第二引出部500的厚度之和不大于第一基底层110的厚度、第一导电层120的厚度与电致变色层130的厚度之和。或两个第一引出部400的厚度与两个第二引出部500的厚度之和不大于第二基底层150的厚度、第二导电层140的厚度与电致变色层130的厚度之和。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电致变色膜片100的边缘开设有第一凹槽160和第二凹槽170,因此,在电致变色膜片边缘第一凹槽160和第二凹槽170处的厚度小于电致变色膜片100中部的厚度。由于第一凹槽160的深度与第一基底层110的厚度、第一导电层120的厚度与电致变色层130的厚度之和相等,且在电致变色膜片100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引出部400和第二引出部500,因此,通过使两个第一引出部400的厚度与两个第二引出部500的厚度之和不大于第一凹槽160的深度,以控制电致变色膜片100边缘的厚度。由此,使得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的厚度不大于电致变色器件中部的厚度,从而实现L2≥L1。
其中,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引出部400设置在第一汇流条200背离第二导电层140的一侧。另外,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引出部400设置在第一汇流条200与第二导电层140之间。另外,在本申请的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引出部400设置在第二导电层140背离所述第一汇流条200一侧,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其中,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引出部500设置在第二汇流条300背离第一导电层120的一侧。另外,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引出部500设置在第二汇流条300与第一导电层120之间。另外,在本申请的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引出部500设置在第一导电层120背离所述第二汇流条300的一侧,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通过第一引出部400将外部电源与第一汇流条200形成电连接,以实现将第二导电层140与外部电源形成电连接。同时,通过第二引出部500将外部电源与第二汇流条300形成电连接,以实现将第一导电层120与外部电源形成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汇流条200的厚度与两个第二汇流条300的厚度之和不大于第一基底层110的厚度、第一导电层120的厚度与电致变色层130的厚度之和,以控制电致变色膜片边缘的厚度。由此,使得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的厚度不大于电致变色器件中部的厚度,从而实现L2≥L1。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底层110背离所述第二基底层150的一侧设有第一保护层,具体的,第一保护层设置在电致变色膜片100的边缘,且所述第一保护层覆盖在第一汇流条200上。
另外,在所述第二基底层150背离所述第一基底层110的一侧设有第二保护层,具体的,第二保护层设置在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且所述第二保护层覆盖在第二汇流条300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分别为高温胶带,通过在第一汇流条200的表面覆盖第一保护层,以通过第一保护层进一步增强第一汇流条200与第二导电层14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以及第一汇流条200与第一基底层11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在第二汇流条300的表面覆盖第二保护层,以通过第二保护层进一步增强第二汇流条300与第一导电层12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以及第二汇流条300与第二基底层15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因为间隔区180处的电致变色器件在第一基底层110背离电致变色层130的一侧上、以及在第二基底层150背离电致变色层130的一侧上设置有汇流条和保护层,从而使得电致变色器件边缘的间隔区180处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厚度大于电致变色器件中部的厚度(即从垂直于电致变色层的方向上观察电致变色膜片100时,电致变色膜片中部可变色的区域的厚度),进而当两个电致变色器件在垂直于电致变色层130的方向上相互堆叠时,如果两电致变色膜片的间隔区180是相互重叠的(即两电致变色膜片的间隔区180在平行于电致变色层130的平面上的投影是相互重叠的),则相比于电致变色器件中部的整体厚度,该间隔区180处的器件整体厚度会进一步增大(相当于多了4层汇流条和4层保护层的厚度);因此,此时,通过将一个电致变色膜片100的间隔区180分别与另一个电致变色膜片100的第一凹槽160或第二凹槽170对应,不仅可以提升电致变色膜片100边缘各处的厚度均匀性,还可以减小电致变色器件中部和边缘部分的厚度差异,避免边缘处厚度和中部厚度差异过大,导致应力在边缘处集中,进而挤压边缘处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而产生的导电层相互接触带来的器件短路问题。
具体的,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的厚度为L1,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中部的厚度为L2,其中,L2≥L1。
此时,可以保证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不会因为厚度过大,而出现应力集中,进而避免了器件短路的问题。
进一步的,由于在第一汇流条200上设置有第一保护层,同时在第二汇流条300上设置有第二保护层。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保护层的厚度、两个第二保护层的厚度、两个第一汇流条200的厚度与两个第二汇流条300的厚度之和不大于第一基底层110的厚度、第一导电层120的厚度与电致变色层130的厚度之和。和/或两个第一保护层的厚度、两个第二保护层的厚度、两个第一汇流条200的厚度与两个第二汇流条300的厚度之和不大于第二基底层150的厚度、第二导电层140的厚度与电致变色层130的厚度之和,以控制电致变色膜片边缘的厚度。由此,使得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的厚度不大于电致变色器件中部的厚度,从而实现L2≥L1。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电致变色层130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所述间隔区180与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所述第一凹槽160或第二凹槽170重合。
可以理解的是,在垂直于电致变色层130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一个电致变色膜片100的间隔区180与另一个电致变色膜片100的第一凹槽160对应,且该间隔区180与该第一凹槽160重合,一个电致变色膜片100的间隔区180与另一个电致变色膜片100的第二凹槽170对应,且间隔区180与该第二凹槽170重合。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的厚度包括以下两种:两个第一汇流条200的厚度、两个第二汇流条300的厚度、一个电致变色膜片100的厚度、一个第一基底层110的厚度、一个第一导电层120的厚度与一个第二引出部500的厚度之和。
或两个第一汇流条200的厚度、两个第二汇流条300的厚度、一个电致变色膜片100的厚度、一个第二基底层150的厚度、一个第二导电层140的厚度和一个第一引出部400的厚度之和。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电致变色膜片100的厚度为一个第一基底层110的厚度、一个第一导电层120的厚度、一个电致变色层130的厚度、一个第二基底层150的厚度与一个第二导电层140的厚度之和。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保护层的厚度、两个第二保护层的厚度、两个第一汇流条200的厚度、两个第二汇流条300的厚度、一个第一引出部400的厚度之和不大于第一凹槽160或第二凹槽170的深度,和/或两个第一保护层的厚度、两个第二保护层的厚度、两个第一汇流条200的厚度、两个第二汇流条300的厚度、一个第二引出部500的厚度之和不大于第一凹槽160或第二凹槽170的深度,以控制电致变色膜片边缘的厚度。由此,使得设置有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的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的厚度不大于电致变色器件中部的厚度,从而实现L2≥L1。
为了提升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厚度的均匀性,上述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的两种厚度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厚度的均匀性,所述第一基底层110的厚度与第二基底层150的厚度相等,第一导电层120的厚度与第二导电层140的厚度相等。
如图4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垂直于电致变色层130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所述间隔区180与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所述第一引出部400和所述第二引出部500均具有间隙。
具体的,由于在电致变色膜片100的边缘设有第一引出部400和第二引出部500,为了避免第一引出部400和第二引出部500对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的厚度的影响,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垂直于电致变色层130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间隔区180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所述第一凹槽160或所述第二凹槽170中,且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第一引出部400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一个第一凹槽160中,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第二引出部500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一个第二凹槽170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垂直于电致变色层130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任意相邻的两个电致变色膜片100中的第一引出部400相互重叠,且任意相邻的两个电致变色膜片100中的第二引出部500相互重叠。
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电致变色层130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间隔区180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所述第一凹槽160或所述第二凹槽170中,且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第一引出部400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一个第二凹槽170中,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第二引出部500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一个第一凹槽160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垂直于电致变色层130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一个电致变色膜片100中的第一引出部400与另一个电致变色膜片100中的第二引出部500相互重叠。
具体的,第一引出部400和第二引出部500分别与间隔区180之间具有间隙,以避免一个电致变色膜片100中的间隔区180与另一个电致变色膜片100中的第一引出部400或第二引出部重叠,以降低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的厚度。
可以理解的是,此时,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的厚度包括以下五种情况:一是两个第一汇流条200的厚度、两个第二汇流条300的厚度、两个第一引出部400的厚度、两个第二导电层140的厚度与两个第二基底层150的厚度之和。
二是两个第一汇流条200的厚度、两个第二汇流条300的厚度、一个电致变色膜片100的厚度、一个第二导电层140的厚度与一个第二基底层150的厚度之和。
三是两个第一汇流条200的厚度、两个第二汇流条300的厚度、一个电致变色膜片100的厚度、一个第一导电层120的厚度与一个第一基底层110的厚度之和。
四是两个第一汇流条200的厚度、两个第二汇流条300的厚度、两个第二引出部500的厚度、两个第一导电层120的厚度与两个第一基底层110的厚度之和。
五是两个第一汇流条200的厚度、两个第二汇流条300的厚度、一个第一引出部400的厚度、一个第二引出部500的厚度、一个第一导电层120的厚度、一个第二导电层140的厚度、一个第二基底层150的厚度与一个第一基底层110的厚度之和。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的厚度在以上五种情况下,均不大于电致变色器件中部的厚度,即一个第一汇流条200的厚度、一个第一引出部400的厚度与一个第二汇流条300的厚度之和小于第一凹槽160的深度,且一个第一汇流条200的厚度、一个第二引出部500的厚度与一个第二汇流条300的厚度之和小于第二凹槽170的深度。
另外,一个第一保护层的厚度、一个第二保护层的厚度、一个第一汇流条200的厚度、一个第一引出部400的厚度与一个第二汇流条300的厚度之和小于第一凹槽160的深度,且一个第一保护层的厚度、一个第二保护层的厚度、一个第一汇流条200的厚度、一个第二引出部500的厚度与一个第二汇流条300的厚度之和小于第二凹槽170的深度,以控制电致变色膜片边缘的厚度。由此,使得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的厚度不大于电致变色器件中部的厚度,从而实现L2≥L1。
为了提升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的厚度的均匀性,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的以上四种情况的厚度均相等。这样能够使得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厚度保持一致,以实现电致变色器件边缘厚度的均匀性,避免在电致变色器件受到挤压时,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由于厚度不均,而引起第一导电层120和第二导电层140接触短路的情况,以提升电致变色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垂直于电致变色层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电致变色膜片,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所述间隔区180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所述第一凹槽160或所述第二凹槽170中,且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第一引出部400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一个第一凹槽160中,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第二引出部500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一个第二凹槽170中,且两个第一引出部4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相互分离。
或两个第二引出部5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相互分离。
另外,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引出部4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相互分离,且两个第二引出部5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相互分离。
如图7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垂直于电致变色层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电致变色膜片,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所述间隔区180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所述第一凹槽160或所述第二凹槽170中,且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第一引出部400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一个第二凹槽170中,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第二引出部500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一个第一凹槽160中,且两个第一引出部4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相互分离和/或两个第二引出部5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相互分离。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两个第一引出部400相互错开,两个第二引出部也相互错开,以避免两个第一引出部400或第二引出部500相互重叠,导致电致变色膜片边缘设置有引出部的区域和没有引出部的区域厚度差异过大,进而产生应力集中问题。
如图8和图9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垂直于电致变色层130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所述间隔区180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所述第一凹槽160或所述第二凹槽170中,且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第一引出部400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一个第一凹槽160中,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第二引出部500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一个第二凹槽170中。同时,两个第一引出部4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入同一个第一凹槽160中且相互分离。
或两个第二引出部5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入同一个第二凹槽170中且相互分离。
另外,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引出部4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入同一个第一凹槽160中且相互分离,且两个第二引出部5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入同一个第二凹槽170中且相互分离。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两个第一引出部4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入同一个第一凹槽160中且相互分离,两个第二引出部5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入同一个第二凹槽170中且相互分离,以在避免两个第一引出部400或第二引出部500相互重叠,导致电致变色膜片边缘设置有引出部的区域和没有引出部的区域厚度差异过大,进而产生应力集中问题的同时,尽可能减小两个电致变色膜片100的各个引出部之间的间距,以使得引出结构和外部其他电路的连接位置能尽可能地集中在一个较小的区域,便于和外部其他电路的连接。
如图10和1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垂直于电致变色层130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中相邻的所述间隔区180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所述第一凹槽160或所述第二凹槽170中,且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第一引出部400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一个第一凹槽中,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0的第二引出部500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一个第一凹槽160中,同时,一个电致变色膜片100中的第二引出部5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两个第一引出部4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且两个第一引出部4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入同一个第一凹槽160中且相互分离。
或一个第一引出部4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两个第二引出部5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两个第二引出部5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入同一个第二凹槽170中且相互分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一个第二引出部5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两个第一引出部4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且两个第一引出部4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入同一个第一凹槽160中且相互分离,且一个第一引出部4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两个第二引出部5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两个第二引出部5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入同一个第二凹槽170中且相互分离。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一个第二引出部5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设置在两个第一引出部4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且两个第一引出部4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入同一个第一凹槽160中且相互分离。同时,将一个第一引出部4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设置在两个第二引出部5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且两个第二引出部500在电致变色层13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入同一个第二凹槽170中且相互分离,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小两个电致变色膜片100的各个引出部之间的间距,以便于和外部其他电路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的厚度不大于电致变色器件的中部的厚度。
如图14所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变色装置,能够应用于汽车侧窗、前挡、后档、天窗以及建筑幕墙的产品中。变色装置包括基材层700、连接件800和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
具体的,所述基材层700可以为一层、两层或两层以上的任意层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700为两层,电致变色器件层叠在两层所述基材层700之间,且两层所述基材层700分别完全覆盖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
另外,在基材层700和电致变色器件之间设置有所述连接件800,以通过连接件800将电致变色器件包裹,同时,通过连接件800将两层基材层700与电致变色器件连接,以形成变色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基材层700为透明的玻璃、透明的亚克力板或透明的PVC板等。当基材层700为玻璃时,通过将一个电致变色膜片100的间隔区180分别与另一个电致变色膜片100的第一凹槽160或第二凹槽170对应,以使得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的厚度基本保持一致,还可以避免合片过程中,间隔区180相互重叠的区域对应的玻璃局部区域处,因该处的应力集中而导致的玻璃开裂问题。
其中,连接件800可以和中间膜的材料一样,也可以是不同,比如可以为UV胶、热固胶或其他EC器件的常用密封材料。
连接件800既可以形成两层基材层700与电致变色膜片100之间的粘接,还能对电致变色膜片100起到隔绝氧气和空气的密封作用,避免电致变色膜片100与外部的水分和氧气接触,以提高电致变色膜片100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变色装置的使用寿命。
通过上述的一些实施例,能够使电致变色膜片100的边缘的厚度保持一致,以避免变色装置在受到外力压合时,出现短路和开裂的情况,从而提升了变色装置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个电致变色膜片;
所述电致变色膜片包括第一基底层、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二基底层;
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交替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邻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具有间隔区;
所述第一凹槽贯穿所述第一基底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以及所述电致变色层;
所述第二凹槽贯穿所述第二基底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及所述电致变色层;
在垂直于所述电致变色层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电致变色膜片,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间隔区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底层背离所述第二基底层的一侧设有第一汇流条,所述第一汇流条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且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电连接;
所述第二基底层背离所述第一基底层的一侧设有第二汇流条,所述第二汇流条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且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底层背离所述第二基底层的一侧设有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设置在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且所述第一保护层覆盖在所述第一汇流条上;
所述第二基底层背离所述第一基底层的一侧设有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设置在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且所述第二保护层覆盖在所述第二汇流条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背离所述第二基底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引出部,所述第一引出部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引出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层;
所述第一导电层背离所述第一基底层的一侧设有第二引出部,所述第二引出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引出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所述第一引出部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中;
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所述第二引出部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引出部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相互分离;
和/或两个所述第二引出部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相互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引出部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入同一个所述第一凹槽中,两个所述第一引出部相互分离;
和/或两个所述第二引出部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入同一个所述第二凹槽中,两个所述第二引出部相互分离;
任意相邻的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之间具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第二引出部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引出部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
和/或一个所述第一引出部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引出部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电致变色膜片之间通过中间膜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的厚度为L1,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中部的厚度为L2;
其中,L2≥L1。
11.一种变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连接件和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
所述基材层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
CN202211724971.1A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变色装置 Pending CN1163002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24971.1A CN116300236A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变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24971.1A CN116300236A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变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00236A true CN116300236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21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24971.1A Pending CN116300236A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变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0023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09721A1 (en) * 2015-01-16 2016-07-21 Takahiko Matsumoto Electrochromic apparatus, electrochromic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chromic element
CN109031840A (zh) * 2018-08-14 2018-12-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致变色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632804A (zh) * 2019-09-29 2019-12-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调光膜、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2782899A (zh) * 2021-01-13 2021-05-11 深圳市光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
CN113568233A (zh) * 2021-07-21 2021-10-29 深圳市光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17467430U (zh) * 2022-06-16 2022-09-20 光羿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变色膜片及变色玻璃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09721A1 (en) * 2015-01-16 2016-07-21 Takahiko Matsumoto Electrochromic apparatus, electrochromic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chromic element
CN109031840A (zh) * 2018-08-14 2018-12-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致变色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632804A (zh) * 2019-09-29 2019-12-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调光膜、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2782899A (zh) * 2021-01-13 2021-05-11 深圳市光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方法
CN113568233A (zh) * 2021-07-21 2021-10-29 深圳市光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17467430U (zh) * 2022-06-16 2022-09-20 光羿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变色膜片及变色玻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01286B2 (en) Spacers and connectors for insulated glass units
CN108027542B (zh) 电致变色装置组件
TWI744640B (zh) 絕緣玻璃單元
CN113759626B (zh) 电致变色膜、装置及其制作方法、电致变色玻璃和车辆
JP2012524291A (ja) 透明度制御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素子
US11829043B2 (en) Integrated glazing unit with electronic device
EP3477036A1 (en) Integrated glazing unit with electronic device
CN216485894U (zh)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
CN111897172A (zh)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和包含其的电子终端
CN105824163A (zh) 电致变色装置
CN111399300A (zh) 具有边缘保护的电致变色膜
CN219016754U (zh) 一种电致变色膜片、组件及变色装置
JP2017105664A (ja) 複層ガラス
CN116300236A (zh)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变色装置
CN219016756U (zh)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
WO2024139304A1 (zh)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变色装置
KR101181926B1 (ko) Fpc 전면본딩에 의한 저항막식 터치패널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제조방법에 의해 제조된 저항막식 터치패널
CN116500831A (zh) 光电功能膜、透光组件及其制备方法与车辆
CN104216191B (zh) 电致变色膜
CN115857211A (zh) 调光膜、调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19392425U (zh)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变色装置
CN220962083U (zh) 一种电致变色膜片、变色装置及终端产品
CN221079148U (zh) 一种电致变色膜片、变色装置及终端产品
KR20220126294A (ko) 장벽 필름 상에 다중 기능 요소들 및 버스바(bus bar)를 포함하는 적층 판유리
JPH0625594Y2 (ja) 導電膜付きの複層ガラ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Weishu

Inventor after: Zhu Yuqi

Inventor before: Wang Weishu

Inventor before: Li Yu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