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743C - 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743C
CN1162743C CNB008091072A CN00809107A CN1162743C CN 1162743 C CN1162743 C CN 1162743C CN B008091072 A CNB008091072 A CN B008091072A CN 00809107 A CN00809107 A CN 00809107A CN 1162743 C CN1162743 C CN 116274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quid crystal
light
substrate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8091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57115A (zh
Inventor
关口金孝
桥本信幸
星野浩一
菊池正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tizen Wat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tizen Wat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tizen Wat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tizen Wat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57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571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74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74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2Illuminating devices providing polarized light, e.g. by converting a polarisation component into another on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4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based on 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s, e.g. microencapsulated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在其第一基板上(1)设置信号电极,在第二基板(2)设置对置电极,通过密封部并设有一定间隙,将上述两基板粘接起来,将液晶层(18)配置在上述两基板之间,利用加在像素部上的电压改变透射率和散射率进行显示,将光源部(27)设置在上述两基板的外周,使上述密封部的与光源部相对的部分具有透光性,将偏振光分离元件(30)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和光源部(27)之间。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使显示区域的几乎整个表面呈透明状态,能清楚地识别背面的状况,在该显示区域内只呈散乱状态地显示孤立的特定的图形的液晶显示装置。
而且,特别是涉及组装在照相机的取景光学系统中、适合于在取景器视野内显示自动聚焦用的目标图形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液晶显示(LCD)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具有既薄又轻、而且电力消耗极少的优点,所以被作为以台式计算机、携带电话、手表、照相机、摄象机、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等各种携带型电子机器为代表的广泛的机器的显示器使用。
该液晶显示面板利用设置在显示区域的周围的密封部,以一定的间隔将一对透明基板粘接起来,将液晶层封入该间隙中构成液晶单元。而且,利用在该两个基板相对的内表面上形成的信号电极和对置电极,将电压局部地加在液晶层上,能改变其光学特性(偏振光轴的扭曲、双折射性、透射/散射等)。
因此,通过与配置在液晶单元两侧的偏振片的组合,或者利用液晶单元本身,使液晶层上施加了电压的部分和未施加电压的部分上,光的透射/吸收或散射及色相等不同,能进行各种显示。
在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有透射型和反射型或附带照明的反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在与液晶显示面板的识别侧相反一侧的第一基板的下侧有光源部,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将光源部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识别侧的第二基板的上侧,或外界光从识别侧入射。
另外,在附带照明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反射显示时来自第二基板一侧的光入射到液晶层上,从液晶层一侧反射后再次出射到识别侧,利用该出射到识别侧的光的强度差进行显示,透射显示时通过点亮第一基板下侧的光源部,进行与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同样的显示。
另外,将由扭曲向列(NT)液晶或超扭曲向列(SNT)液晶构成的液晶层夹持在一对透明基板之间的液晶显示面板由于需要在其两侧配置偏振片,所以光的透射率低,透射显示变暗。
因此,例如在将液晶显示面板用于照相机的取景部的情况下,在使用这样的偏振片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由于在偏振片上有吸收,所以取景器视野变暗。
另外,在使用照相机的状态暗的情况下,不能看见液晶显示面板上的目标图形等的显示。因此,如果将光源部配置在与识别侧相反一侧的第一基板一侧进行照明,则来自被拍摄体的光通过设置在第一基板侧的摄影透镜入射,所以对来自摄影透镜的光来说,来自光源部的光成为干扰,存在观察者难以识别被拍摄体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液晶显示面板中不使用偏振片,能使显示区域的几乎整个表面呈透明度高的透射状态,不管背景亮时还是暗时,在该显示区域内能经常明显地只显示特定的图形,而且不难看见背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备有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面板这样构成:在第一基板的一个面上形成信号电极,在第二基板的一个面上形成对置电极,使该信号电极和对置电极相对并利用存在于显示区域的外周部上的密封部设有一定间隙,将上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粘接起来,将液晶层设置在该间隙中,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其特征在于如下构成:
上述信号电极包括:在上述显示区域的几乎整个区域上形成的周围电极;在该周围电极内孤立形成的图形电极;以及为了有选择地将电压加在该图形电极上而横切周围电极,在与该周围电极之间设有间隙形成的布线电极电极;
另外,上述对置电极与上述信号电极相对地设置在上述显示区域的整个区域上;
而且,上述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以及信号电极及对置电极全部是透明的,上述液晶层是透射率和散射率随着由上述信号电极和对置电极产生的电压施加的有无而变化,施加了电压的部分的透明度增大的散射型液晶层。
另外,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外周部配置有出射线偏振光的光源装置,上述密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该光源装置相对的部分具有透光性,该光源装置发出的线偏振光通过该密封部,入射到上述液晶层内。
或者,上述信号电极包括:在上述显示区域内孤立形成的图形电极;以及为了有选择地将电压加在该图形电极上而横切该显示区域形成的布线电极,上述对置电极也可以只设置在与该图形电极相对的区域。
在此情况下上述液晶层是根据由上述信号电极和对置电极产生的施加电压的有无,改变透射率和散射率,施加了电压的部分的透明度增大的散射型液晶层。其他结构与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相同即可。
在这些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基板的外侧是识别侧,将第一基板的外侧的状况一直呈现在该识别侧上。
而且,上述光源装置的光源部点亮时上述液晶层的散射部的亮度比其他部分的亮度大,上述光源部不点亮时上述液晶层的散射部的亮度比其他部分的亮度小即可,
另外,最好上述光源装置可以由光源部和设置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外周部和光源部之间的偏振光分离元件构成。
另外最好,在上述光源装置的光源部和偏振光分离另件之间设置由凸透镜或扩散板构成的光学装置。
在此情况下,最好将液晶显示面板的上述散射型液晶层作成由透明固态物和液晶构成的混合液晶层,该混合液晶层是通过将紫外线照射在由液晶和有机单体构成的液体上生成的,上述偏振光分离元件配置成,使其透射轴与上述混合液晶层的透明固态物的折射率和液晶的折射率的差变小的方向大致一致。
上述散射型液晶层也可以是由具有取向性的透明固态物和液晶构成的混合液晶层,该混合液晶层是通过将紫外线照射在将液晶性高分子混合在液晶和有机单体中的液体上生成的。
作为上述偏振光分离元件,可以使用具有透射轴和大致与该透射轴正交的吸收轴的吸收型偏振片,或者使用具有透射轴和大致与该透射轴正交的反射轴的反射型偏振片。
在上述偏振光分离元件是反射型偏振片的情况下,将散射片设置在该偏振光分离元件和光源部之间,同时也可以将反射片设置在该光源部的周围。
作为上述偏振光分离元件,也可以使吸收型偏振片和反射型偏振片与其各透射轴的方向一致,将吸收型偏振片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一侧,将反射型偏振片配置在光源一侧。
另外,也可以在上述光源装置中设置光量可变装置,该光量可变装置根据从第一基板的外侧入射到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上的光量,对从光源部入射到液晶显示面板上的光量进行增减控制。该光量可变装置也可以手动或自动地控制加在光源部上的电压或电流,以便改变其发光强度或发光时间。
该光量可变装置可以由以下部分构成:设置在上述偏振光分离部件和光源之间的液晶单元;配置在该光源部侧的偏振片;检测从上述第一基板的外侧入射的光量的漏光计;以及根据该漏光计的输出信号,改变加在上述液晶单元上的电压的液晶驱动电路,通过控制由上述液晶单元和其两侧的偏振光分离元件和偏振片构成的液晶快门的透射率,能改变来自光源部的入射光量。
最好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第二基板的至少一者的外表面上设置紫外线阻挡层。
另外,最好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第二基板的至少一者的外表面上设置防止上述光源部发射的光的波长范围内的光反射的反射防止层。
上述光源部最好发出波长从380nm至800nm区域内的光。而且,如果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外周部配置多个光源部,则能获得更充足的光量。作为该多个光源部虽然配置了发出的光的波长区域(光的颜色)不同的光源部,但也可以设置在一个光源部内发出的光的波长区域不同的多个发光元件,以便能有选择地使用它们。
作为组装在照相机的取景光学系统中的模块构成所述的这些液晶显示装置,能将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图形电极作为显示自动聚焦用的目标图形用的电极。
在此情况下,将取景用屏幕配置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的外侧,将取景用透镜配置在第二基板的外侧即可。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几乎整个呈透明状态,能一直清楚地识别其第一基板背后的状况。而且,通过在液晶层中采用散射型液晶层,不使用偏振片就能进行显示,所以能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透射率,提高背景的可识别程度。而且,只使被夹持在液晶层的图形电极和对置电极之间的部分呈散射状态,背景明亮时在其中心显示暗图形,背景暗时通过点亮光源部,能显示明亮的图形。这时,如果将准直透镜设置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外周部和光源部之间,使来自光源部的光呈平行于液晶面板的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的光线,入射到液晶层上,则在液晶层的透明部散射并反射,而从识别侧射出的光减少,不是不容易看见透明部,而是只明亮地显示散射部的图形。
如果将偏振光分离元件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外周部和光源部之间,将液晶显示面板的上述散射型液晶层作成由透明固态物和液晶构成的混合液晶层,该混合液晶层是通过将紫外线照射在由液晶和有机单体构成的液晶上生成的,配置上述偏振光分离元件,且使其透射轴与上述混合液晶层的透明固态物的折射率和液晶的折射率的差变小的方向大致一致,则来自光源部的光透过偏振光分离元件后呈线偏振光,其偏振方向为上述透明固态物和液晶的折射率的差小的方向,所以来自光源部的入射光在液晶层的透射部上不散射而透射,只在散射部散射,能实现明亮的图形显示。
来自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外周部上的光源部(侧面光)的入射光使得除了液晶显示面板的图形显示部以外几乎整个呈透明状态,所以利用由第一基板和空气层的折射率差引起的反射和由第二基板和空气层的折射率差引起的反射,能在全部显示区域上导光。
另外,在液晶显示面板和光源部之间只配置偏振光分离元件的情况下,与不设置偏振光分离元件的情况相比,到达液晶显示面板上的光源部的光量减少,因此通过将反射型偏振片用于偏振光分离元件,使线偏振光出射到液晶层上,消除反射到光源部一侧的分量,被反射片反射后再返回反射型偏振片上,能改善光的出射效率。
在从构成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的外侧入射的光的强度小的情况下,由于来自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周围的光源部(侧面光)的光只从液晶显示面板的透明部微微地反射到观察者一侧,所以妨碍第一基板背后的识别性,所以利用光量可变装置降低来自光源部的光量(亮度)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形态的平面图。
图2是沿图1中的2-2线的示意剖面图。
图3是在图1中的上面形成了信号电极的第一基板的平面图。
图4是设置在图1中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密封部的平面图。
图5是在图1中的下面形成了对置电极的第二基板的平面图。
图6是组装了第一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照相机用模块的平面图。
图7是沿图6中的7-7线的示意剖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性的曲线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原理用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形态的照相机用模块的与图7同样的示意剖面图。
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原理用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三实施形态的照相机用模块的与图7同样的示意剖面图。
图13是表示该光量可变装置之一例的结构图。
图14是表示透视作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例的将照相机用模块装入照相机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5是表示将其摄影透镜除去后的该照相机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本发明用的最佳形态。
[第一实施形态:图1至图9]
首先,参照图1至图9说明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形态。
图1是该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和光源部的平面图,图2是沿图1中的2-2线的示意剖面图,图3是在上面形成了信号电极的第一基板的平面图,图4是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密封部的平面图,图5是在下面形成了对置电极的第二基板的平面图。
利用这些图,首先说明该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
如图1及图2所示,液晶显示面板6这样构成:利用存在于显示区域的外周部的密封部3设有一定的间隙,将在其一面上形成了信号电极20的第一基板1和形成了对置电极21的第二基板2粘接起来,且使信号电极20和对置电极21相对,将液晶层18封入该间隙中。
该信号电极20由以下部分构成:沿第一基板1的内表面的几乎整个显示区域形成的周围电极11;在该周围电极11内孤立地形成的作为图形电极的目标电极5a、5b、5c;以及为了将电压有选择地加在该各个目标电极上,而横切周围电极11,在与周围电极11之间设有间隙G1(图2)形成的布线电极8a、8b、8c。
对置电极21沿第二基板2的内表面的几乎整个显示区域设置,以便与信号电极20相对。
第一基板是透明的玻璃基板,如图3所示,在其一个面(图中为上面)上作为是透明导电膜的由氧化铟锡(ITO)膜构成的信号电极20设有:沿显示区域的几乎整个区域形成的周围电极11;在该周围电极11中孤立地形成的构成自动聚焦用的目标形状的3个目标电极5a、5b、5c;以及连接在该各个目标电极5a、5b、5c上的布线电极8a、8b、8c。
在该第一基板上的一边附近排列着目标电极用的3个连接电极12、13、14;以及周围电极用的连接电极15。另外,还设有第二基板上的对置电极用的连接电极24。这些电极也全部利用与信号电极20相同的ITO膜形成。
3个目标电极5a、5b、5c利用分别横切周围电极11的布线电极8a、8b、8c连接在各连接电极12、13、14上,周围电极11利用周围电极用布线电极16连接在周围电极用的连接电极15上。
如图2所示,在各目标电极5a、5b、5c及布线电极8a、8b、8c和周围电极11之间分别设有间隙G1。该间隙最好小到不显眼的程度,所以3微米(μm)左右即可。为了使布线电极8a、8b、8c也不显眼,最好使其宽度为3微米左右。
另外,以7~10微米(μm)的间隔与该第一基板1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2也是透明的玻璃基板,如图5所示,在其一面(图中为下面)上沿显示区域的整个表面设置由ITO膜形成的对置电极21。在该对置电极21上也形成布线电极23。
为了使该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以一定的间隔相对地设置,在该间隙中存在图中未示出的塑料制的隔离片,同时如图4所示,利用设置在显示区域的外周部的由透明的密封材料构成的密封部3,如图2所示将上述第一及第二基板粘接起来。
于是,以规定的间隔使第一基板1上的各目标电极5a、5b、5c及周围电极11和第二基板2上的对置电极21相对。
在密封部3的局部设有封孔部25,从该封孔部25注入液晶后用封装材料进行封装,将液晶18封闭在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的间隙中。
因此,使第一基板1上的各目标电极5a、5b、5c(图2中只示出了目标电极5c)及周围电极11和第二基板2上的对置电极21相对,将液晶层18夹在中间。
为了对置电极21能与外部电路(图中未示出)连接,利用将导电颗粒混合在粘接材料中的各向异性导电密封材料22,将该布线电极23导电性地连接在设置在第一基板1上的对置电极用连接电极24上。
液晶层18是混合液晶层,它是这样构成的:从外周密封部3的封孔部25,将液晶中含有有机单体的混合液晶的前驱物注入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的间隙中,用封装材料26封装后,从外部照射紫外线,将有机单体变成有机聚合物,使透明固态物分散在液晶内。
由该混合液晶层构成的液晶层18是透射率和散射率随着由上述信号电极20和对置电极21产生的电压施加的有无而变化,施加了电压的部分的透明度(透射率)增大的散射型液晶层。
该液晶显示面板6上的目标电极5(以下不区分5a、5b、5c,全部称为5)和对置电极21重叠的部分构成形成显示图形的像素部,通过将电压加在目标电极5及周围电极11和对置电极21之间,使全部液晶层18中的液晶分子的方向与该电场的方向一致,透射率增大,能使几乎整个显示区域呈透明状态。
另外,通过断开加在目标电极5上的电压,液晶层18的目标电极5上的部分呈散射状态,显示目标图形。
在此情况下,与液晶层18的布线电极8a、8b、8c及周围电极11的间隙对应的部分也呈散射状态,但由于间隙G1及布线电极8a、8b、8c的宽度都很细,只有3微米,所以呈几乎不能识别的状态。
通过采用以上的结构,只使对应于液晶层18的目标电极5的部分呈散射状态,能显示目标图形。
图6是组装了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照相机用模块的平面图,在显示框内,与透明的显示区域内能识别的背景(被拍摄体)像一起示出了只显示了由3个目标电极内的中央的目标电极5产生的自动聚焦用的目标图形9的状态。图7是沿图6中的7-7线的示意剖面图。另外,图7中为了说明的方便,不是以小的电极、而是作为一个大的电极示出了目标电极5。
由于将大电压加在其他的目标电极5及周围电极11和对置电极21之间,所以呈只能识别中央的目标图形9的状态。在此状态下,能在该中央的目标图形9内对照地进行聚焦。
如这些图所示,该液晶显示面板6被设置在面板保持框31内,将第一基板1上的各连接电极12、13、14、15、及24通过斑纹橡胶32导电性地连接在挠性印刷电路基板(FPC)36上的各条布线上。为了进行FPC36的定位,将定位销33设置在面板保持框31上。
另外,为了确保斑纹橡胶32和FPC36的连接,设置了面板固定框38。在该面板固定框38中,将显示窗37设置在相当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部分上。
另外,为了防止由于环境变化引起的温度的急剧变化对液晶显示面板的影响,在面板保持框31和面板固定框38的间隙中填充了由硅树脂构成的绝热密封材料39。还利用该绝热密封材料39进行面板保持框31和面板固定框38的固定。
另外,在来自被拍摄体的光暗的情况下,观察者难以识别目标图形9。因此在液晶显示面板6的外周部(在该例中为右侧)设置了由发生红色光的光电二极管(LED)元件构成的光源部(侧面光)27。
在该光源部27上设有将规定的信号加在光源部27上用的光源部电极28。而且,该光源部27利用光源部保持部34而被固定在面板保持框31上。
另外,将图1及图2所示的偏振光分离元件30设置在光源部27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另外,虽然图1及图2中未示出,但在偏振光分离元件30和光源部27之间还设有使光源部27的光均匀地入射到液晶显示面板6的全部表面上用的光学装置29。该光学装置29是被作成与液晶显示面板相对的一侧呈凸状球面的凸透镜(具有准直透镜的功能)或散射片。图7中示出了散射片。
偏振光分离元件30采用作为偏振光轴具有透射轴和大致与该透射轴正交的吸收轴的吸收型偏振片。
从光源部27射出的光线最后利用偏振光分离元件30变成线偏振光,入射到液晶显示面板6的液晶层18上。为了尽可能地不改变偏振光的性质而使光传播到液晶层18中,液晶显示面板3上至少入射来自光源部27的光的部分最好是不具有散射性的透明密封材料。
如图7所示,由于如上构成,来自光源部27的光利用光学装置29变成规定角度的光,入射到偏振光分离元件30中。
通过偏振光分离元件30后产生的线偏振光朝向构成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和液晶层18射出。利用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和空气层(图中未示出)的折射率差,在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的内表面上反复反射,能使光入射到液晶显示面板6的全部液晶层18上。
图中示出了来自图7所示的光源部27的入射光53代表从偏振光分离元件30直接入射到液晶层18上的光分量。由于液晶层18呈透明状态,所以在液晶层18上不加电压的目标电极5的部分(目标部)以外的部上不散射,而是通过,几乎没有出射到观察者一侧的光。
在不加电压的目标电极5上,由于液晶层18散射,所以如图7所示,向各个方向射出散射光,能出射到观察者一侧。图7所示的散射光55是以射向观察者一侧的散射光为代表示出的。
来自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1背面的入射光在液晶层18不呈散射状态(呈透明状态)的部分上,入射光51直接出射到识别侧。入射到目标电极5上的液晶层18散射的部分上的入射光52在液晶层18上散射后出射到识别侧。
即,如图7所示,来自第一基板1的下侧(透镜侧)的被拍摄体入射光51和被拍摄体入射光52中,被拍摄体入射光52被目标电极5上的液晶层18散射,观察者看到暗的状态,由于液晶层18几乎是透明的,所以被拍摄体入射光51被看到是明亮的。
因此,在明亮的被拍摄体的画面中能将目标图形显示成暗的图形。在此情况下,由于沿被拍摄体入射光51、52的方向没有偏振片这样的吸收光的层,所以观察者能识别明亮的被拍摄体。
用图8说明观察者识别点亮光源部27时散射状态的目标部(对应于目标电极5的部分)和透射状态的背景部(对应于周围电极11的部分)的亮度。图8中的横轴表示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位置,纵轴表示亮度。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中,由于将偏振光分离元件30设置在光源部27和液晶显示面板6之间,所以液晶层18呈明亮状态的背景部和目标电极5上施加了电压的目标部的亮度只呈非常小的散射性,所以如实线61、63所示,呈极低的电平L0的亮度。
与此不同,液晶层18呈散射状态的目标电极5上未施加电压的目标部上,由于其呈散射性,所以如实线64所示,呈高电平Lm的亮度。在比来自被拍摄体的光亮的背景部上不能识别被拍摄体,所以背景部的亮度电平L0最好尽可能地低,目标部的亮度电平Lm最好适当地大。
因此,最好设有根据使用液晶显示装置的环境,能改变光源部27的光量的光量可变功能。在该实施形态中,根据从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1的后方入射的光量,通过手动或自动地改变加在光源部27上的电压,改变该照射光量。在第二实施形态的说明中使用图8所示的亮度L1及虚线62、65。
下面,用图9说明本发明的有效性。
液晶层18由模式地呈棒状的液晶分子80及其周围的由丙烯酸树脂构成的模式地呈多孔质体的透明固态物84构成。而且,18a为透明部,18b为散射部(目标部)。
液晶分子80具有对应于异常光的折射率ne(其方向为81)和对应于正常光的折射率no(其方向为82)。液晶层(混合液晶层)18的透明状态和散射状态由透明固态物84的折射率np和液晶分子80的折射率no或ne的差分、以及液晶分子的取向性(液晶分子80的方向和离散)决定。
在该实施形态中,作为液晶层18的原材料,使用大日本INK公司制的PNM-157混合液晶,将该混合液晶封入第一、第二基板的间隙中之后,用强度为30mW/cm2、波长为360纳米(nm)以上的紫外线照射60秒,作成由透明固态物84和液晶分子80构成的混合液晶层。液晶层18的折射率no=1.5,ne=1.7,透明固态物84的折射率np为1.5左右。因此,np≈no。
在施加电压小的情况下,对应于液晶分子80的方向的强制力小,所以液晶分子80相对于透明固态物84朝向各个方向。即,液晶分子80的取向性弱,随机配置,所以入射光在折射率为no的液晶分子和折射率为np的透明固态物的界面上发生反射,所以在液晶分子80和透明固态物84的界面上发生微小的多个界面反射,呈散射状态。因此被拍摄体入射光52被散射,朝向观察者一侧呈弱的出射光。
在施加电压大的情况下,对应于液晶分子80的方向,电场对液晶分子80作用大的强制力,所以液晶分子80的长轴(ne的方向81)朝向从第一基板1至第二基板2的方向。
来自第一基板1一侧的入射光是其方向与液晶分子80的折射率no的方向平行的圆偏振光,所以透明固态物84和液晶分子80的界面上的折射率差小,几乎不发生界面反射,呈透射状态。因此,被拍摄体入射光51几乎不散射,被拍摄体入射光51以现有的强度出射到观察者一侧。
另外,在图9中,相对于纸面将表里方向作为X轴(71),将上下方向作为Y轴(72),将左右方向作为Z轴(73)表记。但是,由于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难以判断X轴,所以用45°的箭头表示。
来自光源部27的出射光53是几乎不具有光的偏振性的圆偏振光75。该圆偏振光75的代表分量为X轴方向的偏振光分量(第一偏振光分量)76和Y轴方向的偏振光分量(第二偏振光分量)77。偏振光分离元件30的透射轴为X轴方向,吸收轴为Y轴方向。因此来自偏振光分离元件30的出射光成为X轴方向的线偏振光78。
在液晶层18的透明部18a中,液晶分子80的从第一基板朝向第二基板方向的折射率为ne,垂直于该ne的方向的折射率为no。因此,如果平行于折射率no的方向的偏振光入射,则由于与透明固态物84的折射率np的差小,所以在透明固态物84和液晶分子80的界面上几乎不发生反射,所以几乎不发生散射。
而且,在散射部18b中,由于液晶分子80随机取向,所以线偏振光78也散射,成为散射光55,向识别侧射出,所以观察者能识别。
即,沿着与液晶分子80的折射率no的方向平行的方向(X轴方向)配置偏振光分离元件30的透射轴即可。
由上述可知,来自偏振光分离元件30的出射光在液晶层18的透明部(背景部)18a上几乎不散射,只在散射部18b的目标部上散射,观察者能识别,观察者能识别被拍摄体入射光51。
[第二实施形态:图10和图11及图8]
其次,参照图10和图11及图8说明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形态。
图10与组装了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照相机模块的图7同样的示意剖面图,与图7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省略它们的说明。
在透明的第一基板1上,作为由透明导电膜即氧化铟锡(ITO)膜构成的信号电极,设置显示自动聚焦用目标图形用的孤立的目标电极5和将电压加在它上面用的布线电极8。其形状及配置情况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但不设置周围电极11。
另外,在与第一基板1相距10微米相对的第二基板2上,只在与第一基板1上的目标图形5相对的区域设置对置电极21’,与目标电极5的布线电极8不交叉地设置其布线电极23’。为了能与外部电路(图中未示出)连接,利用将导电颗粒混合在粘接材料中的各向异性导电性密封材料,将对置电极21’连接在第一基板1上设置的对置电极用连接电极(图中未示出)上。
对置电极21’有与第一基板1上的目标电极5大致相等的面积,另外利用与第一基板1上的布线电极8不同的位置进行布线,连接在对置电极用连接电极上。因为如果与目标电极5的布线电极8交叉,电压就会被加在目标电极以外的部分的液晶层18上。
该实施形态中使用的液晶层18虽然是将含有有机单体的混合液晶层的前驱物注入液晶中,照射紫外线,使有机单体成为有机聚合物,在液晶内形成透明固态物,构成混合液晶层18,但也可以将液晶性高分子混合在该有机单体中,通过照射紫外线,形成具有取向性的透明固态物。
因此,在该液晶层18中,由于液晶取向,所以在不加电压的状态下具有透明性。
另外,在该实施形态中,在液晶显示面板和光源部27之间不设置偏振光分离元件30,而是设置将来自光源部27的光变成平行于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1及第二基板2的光线用的准直透镜(凸透镜)43,利用保持构件44将其保持在面板保持框31内。
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目标电极5和对置电极21’的重叠部分成为显示目标图形的像素部。而且,通过将电压加在目标电极5和对置电极21’之间,液晶层的取向性混乱,利用透明固态物和液晶分子的折射率的差,呈散射状态。另外,通过断开加在目标电极5上的电压,全部显示区域变成透射状态。
通过采用以上的结构,能只使对应于液晶层18的目标电极5的部分成为散射状态。
如图10所示,来自第一基板1的下侧(透镜侧)的被拍摄体入射光51和被拍摄体入射光52中,被拍摄体入射光52被目标电极5上的液晶层18散射,观察者能识别出暗状态。由于液晶层18几乎是透明的,所以被拍摄体入射光51直接透过,能识别出亮状态。
因此,能在亮的被拍摄体的画面中显示暗的目标图形。在此情况下,沿被拍摄体入射光51、52的方向由于没有吸收偏振片这样的光的层,所以观察者能识别亮的被拍摄体。
下面,说明点亮光源部27时的作用。
在该实施形态中,为了使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简单,在液晶显示面板附近不设置偏振光分离元件。而且如图10所示,来自光源部27的光通过准直透镜43后变成平行于第一、第二基板1、2的光束,入射到构成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1、第二基板2和液晶层18上。
该入射光反复进行由第一基板1或第二基板2和空气层的折射率差引起的反射,所以能使光入射到全部液晶显示面板上。
图10中的入射光53代表直接入射到液晶层18中的分量。在透明部上入射光53由液晶层18引起微弱的散射,所以作为微弱的散射光出射到观察者一侧。
在目标电极5上液晶层18散射,所以如图10所示,能在各个方向使散射光出射到观察者一侧。用图8说明观察者识别点亮光源部27时呈散射状态的目标部和呈透射状态的背景部的亮度。横轴表示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位置,纵轴表示亮度。
在该第二实施形态中,由于在光源部27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不设置偏振光分离元件,所以液晶层18的呈透明状态的背景部和不呈散射状态的目标部有小的散射,呈用虚线62、65表示的电平L1的亮度。
另外,液晶层18在呈散射状态的目标部上,如虚线66所示,由于其散射性而呈高电平Lm的亮度。在比来自被拍摄体的光还亮的背景部上不能识别被拍摄体,所以最好使背景部的电平L1尽可能地低,而使目标部的电平Lm适当地高。
因此,最好设置具有能根据使用液晶显示装置的环境改变光源部27的光量的光量可变功能的部件。
在该第二实施形态中,通过改变加在光源部27上的功率,来达到改变上述光量的目的。
下面,用图11说明本发明的有效性。另外,在该图11中,与图9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液晶分子80和透明固态物84采用图9所示的部分。但是,该第二实施形态的液晶层18,其不加电压的部分成为透明部18a,加电压的部分成为散射部18b。
液晶层18由模式地呈棒状的液晶分子80和位于其周围的由丙烯酸树脂构成的模式地呈多孔质体的透明固态物84构成。液晶分子80具有对应于异常光的折射率ne和对应于正常光的折射率no。
液晶层(混合液晶层)18的透明状态和散射状态由透明固态物84的折射率np和液晶分子80的折射率no或ne的差分、以及液晶分子的取向性(液晶分子80的方向和离散)决定。
在该实施形态中,作为液晶层18的原材料,使用大日本INK制的PNM-157混合液晶,再将液晶性高分子混合在透明固态物中。将该混合液晶封入第一、第二基板的间隙中之后,在施加电压的状态下,用强度为50mW/cm2、波长为360纳米(nm)以上的紫外线照射60秒作成。
该液晶层18的折射率no=1.5,ne=1.7,透明固态物的折射率np为1.5左右(与no大致相等)。另外液晶分子80在不加电压的状态下取向。在电压小的情况下,液晶分子80的方向由于液晶性高分子产生的取向强制力大,所以液晶分子80长轴(折射率ne)朝向从第一基板1至第二基板2的方向,来自第一基板1的入射光是其方向与液晶分子80的折射率no的方向平行的圆偏振光,所以透明固态物84和液晶分子80的界面上的折射率差小,几乎不发生界面反射,呈透射状态。因此被拍摄体入射光51几乎不散射而透射,在观察者一侧呈强的出射光。
在电压大的情况下,相对于液晶分子80的方向,电场对液晶分子80作用强的强制力,所以液晶分子80和液晶性高分子的取向调节力与电场方向相反,取向性受到损害,液晶分子80朝向各个方向,入射光在折射率为ne的液晶分子和折射率为np的透明固态物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因此,在液晶分子80和透明固态物84的界面上发生微小的多个界面反射,呈散射状态。因此被拍摄体入射光52被散射,朝向观察者一侧呈弱的出射光。
另外,来自光源部27的出射光53是几乎不具有光的偏振性的圆偏振光75。圆偏振光75的代表分量为X轴方向的偏振光分量(第一偏振光分量)76和Y轴方向的偏振光分量(第二偏振光分量)77。
在液晶层18的透明部18a(背景部和不加电压的目标部)上,由于是液晶性高分子,所以折射率为ne的液晶分子80的方向从第一基板朝向第二基板的方向配置,所以在液晶分子80和透明固态物84的界面上,从折射率为ne的液晶分子80的方向入射倾斜光,在液晶分子80和透明固态物84的界面上稍微发生反射。因此,稍微发生散射光56,出射到观察者一侧。
在对应于施加了电压的目标电极5的散射部18b上,液晶分子80的取向性低,折射率为ne的液晶分子80的方向朝向各个方向,所以多半发生液晶分子80和透明固态物84的界面反射而呈散射状态,变成散射光55呈强的出射光出射到观察者一侧
在此情况下,只将光源部27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周围即可(也可以有准直透镜43,但不是必须的),所以很简便。可是,从光源部27入射到混合液晶层18上的光在从混合液晶层18向第一基板1一侧、或向第二基板2一侧倾斜的情况下,在透射部(背景部)上发生散射,所以与设置偏振光分离元件而成为被拍摄体入射光的干扰的情况相比,被拍摄体的识别性下降。因此,最好设置准直透镜43,使来自光源部27的光成为平行光束,入射到液晶显示面板上。
另外,在第二实施形态中,作为液晶层18虽然使用不加电压时呈透明状态,随着增大施加电压而变成散射状态的液晶层(混合液晶层)进行了说明,但在使用不加电压时变成散射状态的液晶层的第一实施形态中,即使省略偏振光分离元件,也能获得与该实施形态同样的效果。
[第三实施形态:图12及图13]
下面,参照图12及图13说明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三实施形态。
图12与组装了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照相机模块的图7同样的示意剖面图,与图7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省略它们的说明。
该第三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备有与第一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大致相同的结构。
在该第三实施形态中,与第一实施形态不同的地方在于:在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个侧面上平行地配置冷阴极管(荧光灯)代替LED作为光源部17;以及作为偏振光分离元件30使用反射型偏振片,同时在光源部17的周围设置反射片35。
反射型偏振片是作为偏振光轴具有透射轴和与该透射轴大致正交的反射轴、反射沿反射轴的方向振动的线偏振光的偏振片。作为该反射型偏振片使用3M公司制的商品名为DBEF的偏振片。
从光源部17射出的光线最后利用偏振光分离元件30变成线偏振光,入射到液晶显示面板上。
如图12所示,通过采用以上的结构,来自光源部17的光利用散射片29变成非偏振光,入射到作为反射型偏振片的偏振光分离元件30上。然后,变成沿该反射型偏振片的透射轴的方向振动的线偏振光,入射到构成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和液晶层18中。
利用该入射光及来自第一基板1的背后的入射光进行的被拍摄体的识别和目标图形的显示作用与第一实施形态的情况相同,所以其说明从略。
在该第三实施形态中,由于采用反射型偏振片作为偏振光分离元件30,所以透过该反射型偏振片的光作为线偏振光出射到液晶显示面板上,但不透过的光的分量被反射型偏振片反射后,回到偏振片29上,消除光的偏振性而散射,返回光源部17的方向。由于在该光源部17附近设有反射片35,所以被该反射片35反射,再次通过散射片29到达偏振光分离元件30上,其一部分透过偏振光分离元件(反射型偏振片)30后变成线偏振光出射到液晶显示面板上。
即,由于在偏振光分离元件30上光的吸收少,所以能使光源部17发射的光有效地入射到液晶显示面板上。
另外,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的外侧表面上设置紫外线阻挡层41,以便防止由于来自第一基板1的下侧(透镜侧)的被拍摄体入射光、以及来自第二基板2的上侧(目镜侧)的光入射到液晶层18中引起的液晶层18的劣化。
由于液晶层18被波长比380纳米(nm)短的光照射后散射性下降,透明状态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发生黄斑,所以为了确保可靠性,设置紫外线阻挡层41是很重要的。
另外,由于将透镜等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观察者一侧,所以来自液晶显示面板的散射部的出射光由于透镜等的反射,再次返回液晶显示面板上,为了防止在第二基板2上反射,所以将反射防止层40设置在上述的紫外线阻挡层41的下层上。因此,能进一步提高被拍摄体入射光的识别性。
反射防止层40在光源部17发射的光的波长范围即从380纳米(nm)至800纳米(nm)的波长区域内降低反射即可。
另外,由于将反射型偏振片用于偏振光分离元件30,所以为了防止在光源部17不点亮时被拍摄体入射光的杂散光被反射型偏振片反射,将吸收型偏振片插入反射型偏振片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即可。
在此情况下,使反射型偏振片的透射轴和吸收型偏振片的透射轴的方向一致地设置,实际上利用粘接层将吸收型偏振片粘接在反射型偏振片上构成偏振光分离元件30即可。
图13是表示根据来自液晶显示面板背后的入射光量,自动地控制从光源部17入射到液晶显示面板上的光量的装置之一例图。
在光源部17和偏振光分离元件30之间插入偏振片45和液晶单元46,与偏振光分离元件30一起构成液晶快门,将漏光计47的检测信号输入驱动该液晶单元的液晶驱动电路48。
漏光计47测定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1一侧的入射光量,将对应于该光量的信号输入液晶驱动电路48中。因此,液晶驱动电路48根据入射光量,改变加在加在液晶单元46相对的全部电极之间的电压。因此,被封入液晶单元内的扭曲向列液晶层的旋光作用发生变化,改变通过偏振片45和偏振光分离元件30的光量。
另外,设置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光源部,在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大的情况下,在其外周设置多个光源部,利用它们发射的光能均匀地照射大的面积。另外,也可以设置发射不同的波长区域的光的多个光源部,或者在一个光源部内设置发射不同的波长区域的光的多个发光元件,通过有选择地使用它们,能选择白色照明、红、绿、蓝色照明等。
照明使用的光波波长最好在380纳米(nm)至800纳米(nm)的范围内。
另外光源部的点亮时间也不是经常点亮,而是根据观察者的选择、或使用液晶显示装置的环境的亮度、或被拍摄体入射光的强度,有选择地点亮,由于能选择点亮时间,所以能降低液晶显示面板消耗的电力,能延长电池的寿命,成为优良的环保商品。
在以上的实施形态中,第一实施形态和第三实施形态的液晶层是不加电压时呈现散射状态的方式,在第二实施形态中,是不加电压时呈现透明状态的方式,但在第一实施形态和第三实施形态中使用不加电压时呈现透明状态的方式的液晶层,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另外将双色性色素混合在液晶层中,也可以提高吸收特性。
[组装在照相机中的实施形态:图14及图15]
以下,利用图14及图15说明将作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照相机用模块组装在取景光学系统中的实施形态。
将作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照相机用模块10安装在照相机本体101上的取景器用透镜104和取景器用屏幕106之间。将ダツハ棱镜102配置在取景器用透镜104的取景器目镜窗口用透镜103一侧,照相机的观察者从取景器目镜窗口用透镜103一侧窥视,观察被拍摄体。
为了使来自摄影透镜100的被拍摄体入射光51从取景器用屏幕106一侧射出,在取景器用屏幕106的摄影透镜100一侧有反射镜105。在摄影透镜100相对于反射镜105相反的一侧有快门幕107和胶片108。另外,为了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等,将电池120设置在照相机本体101的下侧。
另外,如图15所示,在照相机本体101上有开闭快门幕107用的快门按钮112和电源开关113。另外,胶片108在照相机本体101内被安装在暗盒117中,暗盒117保持在暗盒轴承115上,胶片108的另一边缠绕在卷轴118上。在照相机中,有自动地调整透镜焦点等用的电动机116。114是第一电路基板,119是第二电路基板。
观察者利用配置在电源开关113周围的焦点设定转盘110,通过手动设定目标图形的位置和照相机的自动聚焦调整位置的连动。
由于采用以上的照相机结构,即使将焦点调整在被拍摄体的局部时,也能提高目标图形的识别性。另外,由于从摄影透镜100至取景器用目镜窗口透镜103不配置使被拍摄体入射光51衰减的偏振片,就能显示,所以能提高被拍摄体的识别性。另外,在被拍摄体入射光51暗的情况下,通过利用来自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横向的光源部27的入射光和液晶层18的散射性,也能提高目标图形5的识别性。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将偏振光分离器30配置在照相机用模块10内设置的液晶显示面板和光源部(侧面光)27之间,所以来自光源部27的入射光从第一基板1一侧或第二基板2一侧反射,目标图形以外的区域被来自光源部27的光照亮。即,能将对被拍摄体入射光51的干扰减少到非常小。另外,由于偏振光分离器30呈薄膜状,所以偏振光分离器30的厚度在200微米以下,能非常有效地降低安装容积。在照相机的情况下,由于将光学部件和电子部件配置在棱镜102附近,所以空间有限。另外,为了限定照相机的结构,所以偏振光分离器30的安装容积小,非常有效。
工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从以上的说明可知,由于利用本发明,在使用液晶显示装置的环境暗或入射光弱或散射显示识别难的情况下,通过一边观察来自第一基板下侧的入射光,一边使用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周围的光源部,将来自液晶显示面板的散射部的出射光增加到来自第一基板下侧的入射光中,进行显示,能提高散射显示的识别性。
在观察者难以识别亮度,但为了增大色识别性的灵敏度,而从第一基板的下侧入射强的绿光的情况下,通过从光源部入射红光,在液晶显示面板上进行红色的显示,能提高显示的识别性。
另外在液晶显示面板上设置像素部和背景部,该像素部和背景部由能使所使用的液晶层几乎整个呈透明状态的显示的信号电极和对置电极构成。通过将像素部和背景部接近设置,能几乎整个对其进行透明显示。
另外液晶层采用能利用电压改变透射状态和散射状态的散射型液晶层。由于采用散射型液晶层,能进行不使用偏振片的显示,所以能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透射率。
因此在进行显示的像素部以外能再现第一基板下侧的状况。
另外由于液晶层是非发光的显示体,所以在外部环境暗的情况下,液晶显示面板上显示的像素部非常难以识别。
另外为了确保第一基板下侧的状况的识别性,将光源部(侧面光)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周围,另外由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像素部以外几乎整个呈透明状态,所以利用由第一基板和空气层的折射率差引起的反射和由第二基板和空气层的折射率差引起的反射,能将来自光源部的光引导到全部显示区域上。
另外利用液晶分子和聚合物的折射率的差分,能改变透明状态和散射状态,所以利用液晶分子的方向和来自光源部的光的方向,即使是透明状态,也能呈现弱的散射性。因此为了控制对应于液晶分子的方向的光的偏振性,将偏振光分离元件设置在光源部(侧面光)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
偏振光分离元件利用有透射轴和吸收轴的吸收型偏振片或有透射轴和反射轴的反射型偏振片或绕射光栅,能控制光源部的偏振性。
另外在降低透明部的散射性的情况下,通过沿大致垂直于使得聚合物的折射率和液晶的折射率的差小的液晶的折射率方向的方向配置偏振光分离元件的透射轴,使通过偏振光分离元件的偏振光只沿聚合物和液晶的折射率小的方向入射,所以能减少散射。
例如,在利用正常光方向的折射率(no)比异常光方向的折射率(ne)大的液晶、采用不具有沿三维方向取向的聚合物(透明固态物)的情况下,不将电压加在像素部上时呈散射状态,如果施加大的电压,则呈透明状态。在该透明状态时由于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折射率为no的方向垂直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且透明固态物的折射率近似于no,所以沿着与液晶分子的折射率为no的方向垂直的方向配置偏振光分离元件的透射轴。换句话说,沿着与折射率为ne的方向平行的方向配置透射轴即可。
另外在只将偏振光分离元件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和光源部之间的情况下,与不设置偏振光分离元件的情况相比较,会降低到达液晶显示面板的光源部的光量。
因此,将反射型偏振片用于偏振光分离元件,射出线偏振光,消除反射分量的偏振光,再返回反射型偏振片上,能改善光的出射效率。
另外在从构成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的下侧入射的光的强度小的情况下,由于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周围的光源部(侧面光)的光从液晶显示面板的透明部微微地反射到观察者一侧,所以有碍于从第一基板射出的光的识别性,为了降低光源部的亮度,设置具有光量可变功能的部件。
光量可变功能部件采用改变供给光源部的电力的装置、或改变发光时间的装置两者中的至少一者。
另外在从构成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的下侧入射的光的强度小的情况下,由于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周围的光源部(侧面光)的光从液晶显示面板的透明部微微地反射到观察者一侧,所以有碍于从第一基板射出的光的识别性,为了改变从光源部入射到液晶显示面板上的光量,利用偏振光分离元件改变光量。
将液晶显示面板一侧的偏振光分离元件的透射轴固定,将偏振光分离装置和偏振光分离元件设置在光源一侧。通过将电压加在偏振光分离装置上,能控制偏振光分离装置的光的偏振性,所以能改变入射到液晶显示面板上的光量。
偏振光分离装置可以利用液晶显示面板,偏振光分离元件可以是偏振片。
在上述的实施形态中,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利用装置,虽然使用照相机进行了说明,但当然也能用于将来自第一基板下侧的入射光和来自光源部的入射光复合起来进行显示的装置。例如可以是与汽车的挡风玻璃重叠的显示装置或在绘画等上进行时刻显示的钟表等。

Claims (32)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备有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这样构成:在第一基板的一个面上形成信号电极,在第二基板的一个面上形成对置电极,使该信号电极和对置电极相对并利用存在于显示区域的外周部上的密封部设有一定间隙,将上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粘接起来,将液晶层设置在该间隙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号电极包括:在上述显示区域的几乎整个区域上形成的周围电极;在该周围电极内孤立形成的图形电极;以及为了有选择地将电压加在该图形电极上而横切周围电极,在与该周围电极之间设有间隙形成的布线电极,
上述对置电极与上述信号电极相对地设置在上述显示区域的整个区域上,
上述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以及上述信号电极及对置电极全部是透明的,
上述液晶层是透射率和散射率因上述信号电极和对置电极的有无电压施加而变化,施加了电压的部分的透明度增大的散射型液晶层,
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外周部配置有出射线偏振光的光源装置,上述密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该光源装置相对的部分具有透光性,该光源装置射出的线偏振光通过上述密封部,入射到上述液晶层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上述第二基板的外侧是识别侧,将上述第一基板的外侧的状况一直呈现在该识别侧上,
上述光源装置具有光源部,该光源部点亮时上述液晶层的未施加电压的部分的亮度比施加了电压的部分的亮度大,
上述光源部不点亮时,上述液晶层的上述未施加电压的部分的亮度比上述施加了电压的部分的亮度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装置具有光源部、和设置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外周部和上述光源部之间的偏振光分离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光源装置的光源部和偏振光分离元件之间设置有由凸透镜或扩散板构成的光学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上述散射型液晶层是由通过将紫外线照射在由液晶和有机单体构成的液体上生成的透明固态物和液晶构成的混合液晶层,
上述偏振光分离元件配置成使其透射轴与上述混合液晶层的上述透明固态物的折射率和上述液晶的折射率的差变小的方向大致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光源装置中设置有光量可变装置,该光量可变装置根据从第一基板的外侧入射到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上的光量,对从上述光源部入射到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上的光量进行增减控制;
上述光量可变装置由以下部分构成:设置在上述偏振光分离元件和上述光源部之间的液晶单元;配置在该液晶单元的上述光源部侧的偏振片;检测从上述第一基板的外侧入射的光量的漏光计;以及根据来自该漏光计的输出信号,改变加在上述液晶单元上的电压的液晶驱动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部可以选择发出不同的光学波长区域的光。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部可以根据使用环境的亮度或入射光的强度有选择地点亮,且可选择点亮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偏振光分离元件是具有透射轴和大致与该透射轴正交的吸收轴的吸收型偏振片。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偏振光分离元件是具有透射轴和大致与该透射轴正交的反射轴的反射型偏振片。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偏振光分离元件由具有透射轴和大致与该透射轴正交的吸收轴的吸收型偏振片、以及具有透射轴和大致与该透射轴正交的反射轴的反射型偏振片构成,使该吸收型偏振片和反射型偏振片的各透射轴的方向一致,上述吸收型偏振片配置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一侧,上述反射型偏振片配置在上述光源部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第二基板的至少一者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紫外线阻挡层。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第二基板的至少一者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止上述光源部发射的光的波长范围内的光反射的反射防止层。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液晶显示装置是组装在照相机的取景光学系统中的模块,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图形电极是显示自动聚焦用的目标图形用的电极。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偏振光分离元件和上述光源部之间设置有散射片,同时在上述光源部的周围设置有反射片。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的外侧配置有取景用屏幕,在第二基板的外侧配置有取景用透镜。
17.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备有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这样构成:在第一基板的一个面上形成信号电极,在第二基板的一个面上形成对置电极,使该信号电极和对置电极相对并利用存在于显示区域的外周部上的密封部设有一定间隙,将上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粘接起来,将液晶层设置在该间隙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号电极包括:在上述显示区域内孤立形成的图形电极;以及为了有选择地将电压加在该图形电极上而横切该显示区域形成的布线电极构成,
上述对置电极设置在与该图形电极相对的区域上,
上述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和上述信号电极及对置电极全部是透明的,
上述液晶层是在无电压施加时被取向,在有电压施加时取向变乱,由此改变透射率和散射率的散射型液晶层,在不存在上述信号电极和对置电极的区域上一直处于取向状态,透射率高,而在存在上述信号电极和对置电极的区域,在两电极间  施加了电压的部分的散射度增大,
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外周部配置有出射线偏振光的光源装置,上述密封部的至少与该光源装置相对的部分具有透光性,该光源装置射出的线偏振光通过上述密封部,入射到上述液晶层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上述第二基板的外侧是识别侧,将上述第一基板的外侧的状况一直呈现在该识别侧上,
上述光源装置具有光源部,该光源部点亮时上述液晶层的施加了电压的部分的亮度比未施加电压的部分的亮度大,
上述光源部不点亮时,上述液晶层的上述施加了电压的部分的亮度比上述未施加电压部分的亮度小。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装置具有光源部、和设置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外周部和上述光源部之间的偏振光分离元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光源装置的光源部和偏振光分离元件之间设置有由凸透镜或扩散板构成的光学装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上述散射型液晶层是由通过将紫外线照射在将液晶性高分子混合在液晶和有机单体中的液体上生成的具有取向性的透明固态物和液晶构成的混合液晶层,
上述偏振光分离元件配置成使其透射轴与上述混合液晶层的上述透明固态物的折射率和上述液晶的折射率的差变小的方向大致一致。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光源装置中设置有光量可变装置,该光量可变装置根据从第一基板的外侧入射到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上的光量,对从上述光源部入射到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上的光量进行增减控制;
上述光量可变装置由以下部分构成:设置在上述偏振光分离元件和上述光源部之间的液晶单元;配置在该液晶单元的上述光源部侧的偏振片;检测从上述第一基板的外侧入射的光量的漏光计;以及根据来自该漏光计的输出信号,改变加在上述液晶单元上的电压的液晶驱动电路。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部可以选择发出不同的光学波长区域的光。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部可以根据使用环境的亮度或入射光的强度有选择地点亮,且可选择点亮时间。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偏振光分离元件是具有透射轴和大致与该透射轴正交的吸收轴的吸收型偏振片。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偏振光分离元件是具有透射轴和大致与该透射轴正交的反射轴的反射型偏振片。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偏振光分离元件由具有透射轴和大致与该透射轴正交的吸收轴的吸收型偏振片、以及具有透射轴和大致与该透射轴正交的反射轴的反射型偏振片构成,使该吸收型偏振片和反射型偏振片的各透射轴的方向一致,上述吸收型偏振片配置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一侧,上述反射型偏振片配置在上述光源部一侧。
28.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第二基板的至少一者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紫外线阻挡层。
29.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第二基板的至少一者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止上述光源部发射的光的波长范围内的光反射的反射防止层。
30.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液晶显示装置是组装在照相机的取景光学系统中的模块,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图形电极是显示自动聚焦用的目标图形用的电极。
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偏振光分离元件和上述光源部之间设置有散射片,同时在上述光源部的周围设置有反射片。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的外侧配置有取景用屏幕,在第二基板的外侧配置有取景用透镜。
CNB008091072A 1999-06-23 2000-06-23 液晶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274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76380/1999 1999-06-23
JP176380/99 1999-06-23
JP17638099 1999-06-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7115A CN1357115A (zh) 2002-07-03
CN1162743C true CN1162743C (zh) 2004-08-18

Family

ID=16012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0910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2743C (zh) 1999-06-23 2000-06-23 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847428B1 (zh)
EP (1) EP1213601A4 (zh)
JP (1) JP4508505B2 (zh)
KR (1) KR100393823B1 (zh)
CN (1) CN1162743C (zh)
WO (1) WO20000793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43896A1 (en) * 2003-05-06 2008-06-19 Electronically Shaded Glass, Inc. Window shading system
US7356969B1 (en) * 2003-05-06 2008-04-15 Electronically Shaded Glass, Inc. Electronically shaded thin film transparent monochromat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aminated window shading system
WO2005083737A1 (ja) * 2004-03-02 2005-09-0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3951241B2 (ja) * 2004-03-10 2007-08-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US9158106B2 (en) 2005-02-23 2015-10-13 Pixtronix, Inc. Display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9229222B2 (en) 2005-02-23 2016-01-05 Pixtronix, Inc. Alignment methods in fluid-filled MEMS displays
US8310442B2 (en) 2005-02-23 2012-11-13 Pixtronix, Inc. Circuits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apparatus
US9082353B2 (en) 2010-01-05 2015-07-14 Pixtronix, Inc. Circuits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apparatus
US7999994B2 (en) 2005-02-23 2011-08-16 Pixtronix, Inc.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US9261694B2 (en) * 2005-02-23 2016-02-16 Pixtronix, Inc.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US8482496B2 (en) * 2006-01-06 2013-07-09 Pixtronix, Inc. Circuits for controlling MEMS display apparatus on a transparent substrate
US8159428B2 (en) 2005-02-23 2012-04-17 Pixtronix, Inc. Display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8519945B2 (en) 2006-01-06 2013-08-27 Pixtronix, Inc. Circuits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apparatus
US20070205969A1 (en) * 2005-02-23 2007-09-06 Pixtronix, Incorporated Direct-view MEMS display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images thereon
US9087486B2 (en) 2005-02-23 2015-07-21 Pixtronix, Inc. Circuits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apparatus
JP4586630B2 (ja) 2005-05-23 2010-11-24 株式会社ニコン 回折型表示装置およびカメラのファインダ内表示装置
US8526096B2 (en) 2006-02-23 2013-09-03 Pixtronix, Inc. Mechanical light modulators with stressed beams
IL176673A0 (en) * 2006-07-03 2007-07-04 Fermon Israel A variably displayable mobile device keyboard
JP4837100B2 (ja) * 2006-09-11 2011-12-14 アルファマイクロン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光学装置と併用される電気配線タブ
US8562130B2 (en) * 2006-09-11 2013-10-22 Alphamicron Incorporated Interconnection tab used with optical devices
WO2008056787A1 (fr) 2006-11-10 2008-05-15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 dispositif d'affichage à cristaux liquides et dispositif d'affichage à cristaux liquides
US9176318B2 (en) * 2007-05-18 2015-11-03 Pixtronix, Inc.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fluid-filled MEMS displays
JP5218392B2 (ja) * 2007-02-26 2013-06-26 株式会社ニコン 表示装置、ファインダ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JP4445518B2 (ja) * 2007-05-28 2010-04-07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画像表示装置
TW200935375A (en) * 2007-12-07 2009-08-16 Sony Corp Display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FR2926373B1 (fr) 2008-01-11 2010-07-30 Essilor Int Composant transparent a elements reflechissants commutables, et dispositifs comprenant un tel composant
JP2010020000A (ja) * 2008-07-09 2010-01-28 Optrex Corp 液晶表示パネル
TW201017290A (en) * 2008-10-23 2010-05-01 Coretronic Corp Light source module
US8169679B2 (en) 2008-10-27 2012-05-01 Pixtronix, Inc. MEMS anchors
JP2010139928A (ja) * 2008-12-15 2010-06-2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表示装置及びホログラム表示装置用基板
JP2010266772A (ja) * 2009-05-18 2010-11-25 Asahi Glass Co Ltd 表示装置
JP2011059582A (ja) * 2009-09-14 2011-03-24 Sony Corp 撮像装置
KR20130045109A (ko) * 2011-10-25 2013-05-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이동 단말기
JP6111455B2 (ja) * 2012-03-12 2017-04-12 株式会社Joled 表示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9176004B2 (en) 2012-03-16 2015-11-03 Apple Inc. Imaging sensor array testing equipment
KR20140075228A (ko) * 2012-12-11 2014-06-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를 가지는 디스플레이장치
US9134552B2 (en) 2013-03-13 2015-09-15 Pixtronix, Inc. Display apparatus with narrow gap electrostatic actuators
CN104464544B (zh) * 2013-09-22 2017-11-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以及散射度调节方法
KR102459413B1 (ko) * 2015-12-09 2022-10-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 제어장치 및 그를 포함한 투명표시장치
CN106019675A (zh) * 2016-07-29 2016-10-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波导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及制作方法
JP6877910B2 (ja) * 2016-08-01 2021-05-2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06094338B (zh) 2016-08-11 2023-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6671719U (zh) * 2017-03-21 2017-11-24 诚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11105677B2 (en) 2017-11-06 2021-08-31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switchable diffusers
US10690959B2 (en) * 2018-04-26 2020-06-23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CN109003592A (zh) * 2018-08-01 2018-12-14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透明显示器透明感受度的方法
CN109257463B (zh) * 2018-08-24 2020-11-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7150627B2 (ja) * 2019-01-28 2022-10-1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電子機器
JP2020160322A (ja) * 2019-03-27 2020-10-0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JP7281329B2 (ja) * 2019-04-16 2023-05-2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JP7438708B2 (ja) * 2019-10-02 2024-02-2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JP7067599B1 (ja) 2020-11-17 2022-05-16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調光シート及び調光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99462A (en) * 1975-08-09 1981-11-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View finder device having liquid crystal cell
JPS5394798A (en) * 1977-01-31 1978-08-19 Toshiba Corp Sheet display elemnent
JPS5397457A (en) 1977-02-07 1978-08-25 Toshiba Corp Plate form display element
JPS643631A (en) * 1987-06-26 1989-01-09 Toshiba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5099343A (en) * 1989-05-25 1992-03-24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Edge-illuminat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s
JPH04131893A (ja) * 1990-09-21 1992-05-06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ES2171182T3 (es) * 1993-12-21 2002-09-01 Minnesota Mining & Mfg Polarizador optico.
JPH08166634A (ja) * 1994-12-13 1996-06-25 Canon Inc 表示装置及びスーパーインポーズ表示装置
US6002887A (en) * 1995-03-13 1999-12-14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View finder
WO1997001240A1 (en) * 1995-06-20 1997-01-09 Thomson Consumer Electronics, Inc. Back lit electronic viewfinder
US6292243B1 (en) * 1996-09-02 2001-09-1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Two-layer liquid crystal panel having a polymer liquid crystal layer and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US6111700A (en) * 1996-09-05 2000-08-29 Fujitsu Limited Optic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reflection-type polarizer
IT1287963B1 (it) * 1996-10-14 1998-09-10 S P S Spa Cella elettroottica di cristallo liquido inglobato in uno strato polimerico con funzionamento reverse mode e procedimento per la
US5877835A (en) * 1997-02-24 1999-03-02 Motorola, In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H10253948A (ja) 1997-03-12 1998-09-25 Sony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制御方法
KR200314391Y1 (ko) * 1997-07-31 2003-07-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소자
JPH11231408A (ja) * 1998-02-17 1999-08-2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銀塩撮影および電子撮像兼用カメラ
US6807005B2 (en) * 1999-12-09 2004-10-19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Polarizer, polarizing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20012208A (ko) 2002-02-15
JP4508505B2 (ja) 2010-07-21
CN1357115A (zh) 2002-07-03
KR100393823B1 (ko) 2003-08-06
EP1213601A1 (en) 2002-06-12
EP1213601A9 (en) 2002-08-28
WO2000079338A1 (fr) 2000-12-28
EP1213601A4 (en) 2005-06-08
US6847428B1 (en) 2005-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2743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128382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156731C (zh) 显示装置和使用它的电子机器以及显示装置用的导光体
CN1134698C (zh) 显示装置及使用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120996C (zh) 液晶显示装置
KR101005466B1 (ko) 투명한 시-스루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249498C (zh) 反射显示装置和棱镜排列薄片
CN1277133C (zh) 半透光半反射性膜片及半透光半反射性偏光膜片
CN1276295C (zh) 从设备两面看设于两面的两液晶显示元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JP4294250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2687708Y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5591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174277C (zh) 液晶显示装置
KR101320502B1 (ko) 투명표시소자
CN1826553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096237B (zh) 透明显示装置
CN101075040A (zh) 光源器件,显示器件,终端器件和透明/散射状态切换元件
CN1940677A (zh) 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651981A (zh) 视角控制元件和使用了该元件的影像显示装置
CN1346069A (zh) 制造层压膜的方法、层压膜以及制造显示器件的方法
CN108121114B (zh) 具有二向色滤光器的显示装置
GB2535110A (e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optical film set
CN1934490A (zh) 光学薄膜及液晶显示装置
RU2504810C1 (ru) Жидкокристалл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CN1158562C (zh) 钟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CITIZEN WATCH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Citizen Watch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Citizen Watch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818

Termination date: 201506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