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66001A - 层叠体 - Google Patents

层叠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66001A
CN116266001A CN202211609690.1A CN202211609690A CN116266001A CN 116266001 A CN116266001 A CN 116266001A CN 202211609690 A CN202211609690 A CN 202211609690A CN 116266001 A CN116266001 A CN 1162660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quid crystal
compound
adhesive
m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096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银玉
藤田政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218314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3090644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266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660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3Optical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9/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a particular substanc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32B11/00 - B32B29/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63/00Adhesives based on epoxy resin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16Polarising elements involving passive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5/55Liquid cryst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2Polarizing, birefringent, filte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暴露于湿热环境下时也能够抑制光学特性的降低的层叠体。层叠体依次包含作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固化物层的第1液晶固化层、粘接剂层以及作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固化物层的第2液晶固化层。粘接剂层为包含固化性成分及光聚合引发剂的粘接剂组合物的固化物层。固化性成分包含脂环式环氧化合物、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以及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的氧杂环丁烷基为1个,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的氧杂环丁烷基为2个以上。

Description

层叠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叠体。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中,使用相位差层及直线偏振层等光学膜。已知利用使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固化而得的液晶固化层来形成相位差层及直线偏振层,另外,使用将该液晶固化层经由粘接剂层层叠的层叠体作为光学膜(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569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的层叠体在湿热环境下有光学特性降低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暴露于湿热环境下时也能够抑制光学特性的降低的层叠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以下的层叠体。
〔1〕一种层叠体,其依次包含作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固化物层的第1液晶固化层、粘接剂层以及作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固化物层的第2液晶固化层,
上述粘接剂层为包含固化性成分及光聚合引发剂的粘接剂组合物的固化物层,
上述固化性成分包含脂环式环氧化合物、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以及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
上述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的氧杂环丁烷基为1个,上述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的氧杂环丁烷基为2个以上。
〔2〕根据〔1〕中记载的层叠体,其中,上述粘接剂组合物中的上述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上述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与上述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的合计量100质量份为10质量份以上且90质量份以下。
〔3〕根据〔1〕或〔2〕中记载的层叠体,其中,上述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包含芳香环。
〔4〕根据〔1〕~〔3〕中任一项记载的层叠体,其中,上述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为脂肪族化合物。
〔5〕根据〔1〕~〔4〕中任一项记载的层叠体,其中,上述第1液晶固化层为λ/2相位差层,
上述第2液晶固化层为λ/4相位差层。
〔6〕根据〔5〕中记载的层叠体,其还包含层叠在上述第1液晶固化层的与上述粘接剂层侧相反的一侧的直线偏振层。
〔7〕根据〔1〕~〔6〕中任一项记载的层叠体,其还包含层叠在上述第2液晶固化层的与上述粘接剂层侧相反的一侧的金属层。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层叠体,即使在暴露于湿热环境下时,也能够抑制光学特性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示意剖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示意剖视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示意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3、4层叠体,11第1液晶固化层,12第2液晶固化层,21粘接剂层,22第1贴合层,23第2贴合层,31偏振板,35金属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参照附图的同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层叠体)
图1~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示意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层叠体1~4如图1~图4所示,依次包含作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固化物层的第1液晶固化层11、粘接剂层21以及作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固化物层的第2液晶固化层12。第1液晶固化层11与粘接剂层21优选直接接触。粘接剂层21与第2液晶固化层12优选直接接触。
层叠体1~4可以在第1液晶固化层11的粘接剂层21侧、或者在与粘接剂层21侧相反的一侧,与第1液晶固化层11直接接触地具有第1取向膜。层叠体1~4可以在第2液晶固化层12的粘接剂层21侧、或者在与粘接剂层21侧相反的一侧,与第2液晶固化层12直接接触地具有第2取向膜。
层叠体1~4可以为圆偏振板。在层叠体1~4为圆偏振板的情况下,包含后述的直线偏振层及λ/4相位差层。可以如后所述地在第1液晶固化层11及第2液晶固化层12以外还设置直线偏振层,也可以第1液晶固化层11及第2液晶固化层12中的一者为直线偏振层,另一者为λ/4相位差层。
本实施方式的层叠体可以包含层叠于第1液晶固化层11的与粘接剂层21侧相反的一侧的直线偏振层。图2及图4中,表示出在第1液晶固化层11的与粘接剂层21侧相反的一侧层叠有在直线偏振层的一面或两面具有保护膜的偏振板31的层叠体2、4。第1液晶固化层11与偏振板31或直线偏振层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经由第1贴合层22层叠。第1贴合层22为粘接剂层或粘合剂层。
本实施方式的层叠体可以像图3及图4所示的层叠体3、4那样,包含层叠于第2液晶固化层12的与粘接剂层21侧相反的一侧的金属层35。第2液晶固化层12与金属层35通常经由第2贴合层23层叠,该情况下,第2液晶固化层12与第2贴合层23可以直接接触,第2贴合层23与金属层35可以直接接触。第2贴合层23为粘接剂层或粘合剂层。
本实施方式的层叠体可以在第2液晶固化层12的与粘接剂层21侧相反的一侧包含第2贴合层23,还可以在第2贴合层23的与第2液晶固化层12相反的一侧包含剥离膜。
层叠体可以应用于显示装置。作为显示装置,可以举出液晶显示装置及有机EL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等便携终端,也可以是电视、数码相框、电子广告牌、测量仪、计量仪器类、办公用设备、医疗设备、电子计算机设备等。
(粘接剂层)
粘接剂层21为包含固化性成分及光聚合引发剂的粘接剂组合物的固化物层。固化性成分包含脂环式环氧化合物、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及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为在分子内具有氧杂环丁烷基(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的氧杂环丁烷基为1个,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的氧杂环丁烷基为2个以上。
层叠体1~4可以通过将第1液晶固化层11与第2液晶固化层12经由上述的粘接剂组合物层叠、并使粘接剂组合物固化后形成粘接剂层21而获得。通过使用上述的组成的粘接剂组合物形成粘接剂层21,在将层叠体1~4暴露于湿热环境下(例如温度85℃、相对湿度85%)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层叠体1~4的光学特性降低的情况。
粘接剂层21的厚度例如可以为20μm以下,也可以为15μm以下,也可以为10μm以下,另外,可以为0.5μm以上,也可以为1μm以上,也可以为3μm以上。
上述粘接剂组合物中含有的固化性成分可以包含上述的固化性成分以外的其他固化性成分。作为其他固化性成分,可以举出脂肪族环氧化合物以及芳香族环氧化合物等。
上述粘接剂组合物可以包含固化性成分及光聚合引发剂以外的其他成分。作为其他成分,可以举出光敏剂、光敏助剂、聚合促进剂、离子捕获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链转移剂、增粘剂、热塑性树脂、填充剂、流动调节剂、增塑剂、消泡剂、防静电剂、流平剂、色素、有机溶剂等。
上述粘接剂组合物优选为:通过紫外线、可见光线、X射线、或电子束等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固化性成分发生聚合固化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上述粘接剂组合物更优选为通过紫外线的照射而固化的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
在上述粘接剂组合物为紫外线固化型的情况下,光照射强度的累积量例如可以为10mJ/cm2以上,也可以为100mJ/cm2以上,另外,可以为1000mJ/cm2以下,也可以为800mJ/cm2以下。向上述粘接剂组合物照射的紫外线可以为UVA(波长320~400nm),也可以为UVB(波长280~320nm),也可以为其两者。
(脂环式环氧化合物)
粘接剂组合物中含有的固化性成分包含脂环式环氧化合物。脂环式环氧化合物是具有脂环式环氧基的化合物,并且是不包含芳香环的化合物。本说明书中,所谓脂环式环氧基,表示与脂环式环键合的环氧基,是指下文所示的结构中的氧原子-O-。下述式中,m为2~5的整数。脂环式环氧化合物为下述式的去掉(CH2)m中的1个以上的氢原子后的形态的基团键合于其他的化学结构的化合物。(CH2)m中的1个以上的氢原子可以由甲基及乙基等直链状烷基取代。通过使粘接剂组合物包含脂环式环氧化合物,能够获得在湿热环境下也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的层叠体1~4。
[化学式1]
Figure BDA0003999017890000051
脂环式环氧化合物所具有的脂环式环氧基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2个以上,然而优选为2个。
作为脂环式环氧化合物,可以举出3,4-环氧环己烷甲酸3’,4’-环氧环己基甲酯、1,2-环氧-4-乙烯基环己烷、1,2-环氧-1-甲基-4-(1-甲基环氧乙基)环己烷、甲基丙烯酸3,4-环氧环己基甲酯、2,2-双(羟基甲基)-1-丁醇的4-(1,2-环氧乙基)-1,2-环氧环己烷加成物、亚乙基双(3,4-环氧环己烷甲酸酯)、氧基二亚乙基双(3,4-环氧环己烷甲酸酯)、1,4-环己烷二甲基双(3,4-环氧环己烷甲酸酯)、3,4-环氧环己烷甲酸3-(3,4-环氧环己基甲氧基羰基)丙酯等。脂环式环氧化合物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
粘接剂组合物中的脂环式环氧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固化性成分的合计量100质量份可以为10.0质量份以上,也可以为20.0质量份以上,也可以为30.0质量份以上,另外,可以为60.0质量份以下,也可以为50.0质量份以下,也可以为40.0质量份以下。在粘接剂组合物中含有2种以上的脂环式环氧化合物的情况下,脂环式环氧化合物的含量为粘接剂组合物中含有的脂环式环氧化合物的合计量。
(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
粘接剂组合物中含有的固化性成分包含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的氧杂环丁烷基为1个。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只要是在分子内具有1个氧杂环丁烷基的单官能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则无论是链式脂肪族化合物及脂环式化合物等脂肪族化合物以及包含芳香环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哪种都可以。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优选在分子内包含芳香环。本说明书中所说的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是在分子内不具有环氧基的化合物。通过使粘接剂组合物包含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能够调整粘接剂组合物的固化速度、粘度,能够提高反应性。
作为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可以举出3-乙基-3-(苯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3-[(苄氧基)甲基]-3-乙基氧杂环丁烷、3-乙基-3-(环己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3-乙基-3-(2-乙基己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3-乙基-3-羟基甲基氧杂环丁烷、3-乙基-3-(氯甲基)氧杂环丁烷等。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
粘接剂组合物中的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与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的合计量100质量份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也可以为15质量份以上,也可以为20质量份以上,另外,优选为90质量份以下,也可以为80质量份以下,也可以为70质量份以下。在粘接剂组合物中包含2种以上的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的情况下,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的含量为粘接剂组合物中含有的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的合计量。在粘接剂组合物中包含2种以上的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的情况下也同样。通过使粘接剂组合物中的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的含量为上述的范围,能够使第1液晶固化层与第2液晶固化层的密合性良好。
(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
粘接剂组合物中含有的固化性成分包含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的氧杂环丁烷基为2个以上。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只要是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氧杂环丁烷基的多官能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则无论是链式脂肪族化合物及脂环式化合物等脂肪族化合物以及包含芳香环的芳香族化合物中的哪种都可以。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的氧杂环丁烷基优选为2个。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优选为脂肪族化合物,且优选为链式脂肪族化合物。本说明书中所说的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是在分子内不具有环氧基的化合物。通过使粘接剂组合物包含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能够调整粘接剂组合物的固化速度、粘度,能够提高反应性。
作为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可以举出3,7-双(3-氧杂环丁烷基)-5-氧代-壬烷、1,4-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苯、1,2-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乙烷、1,3-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丙烷、乙二醇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三乙二醇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四乙二醇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1,4-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丁烷、1,6-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己烷、3-乙基-3{[(3-乙基氧杂环丁烷-3-基)甲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苯二亚甲基双氧杂环丁烷等。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
粘接剂组合物中的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与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的合计量100质量份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也可以为20质量份以上,也可以为30质量份以上,另外,优选为90质量份以下,也可以为85质量份以下,也可以为80质量份以下。在粘接剂组合物中包含2种以上的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的情况下,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的含量为粘接剂组合物中含有的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的合计量。在粘接剂组合物中包含2种以上的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的情况下也同样。通过使粘接剂组合物中的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的含量为上述的范围,能够使第1液晶固化层与第2液晶固化层的密合性良好。
(脂肪族环氧化合物)
粘接剂组合物可以包含脂肪族环氧化合物作为上述的固化性成分以外的其他固化性成分。本说明书中,脂肪族环氧化合物为不具有芳香环及脂环式环氧基的化合物。脂肪族环氧化合物所具有的环氧基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2个以上,然而优选为2个以上。
作为脂肪族环氧化合物,可以举出脂肪族多元醇或其环氧烷烃加成物的多缩水甘油醚。更具体而言,可以举出2,2-双(羟基甲基)-1-丁醇的1,2-环氧-4-(2-环氧乙基)环己烷加成物;1,4-丁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新戊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甘油的三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的三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通过在乙二醇、丙二醇或甘油等脂肪族多元醇加成1种或2种以上的环氧烷烃(环氧乙烷、环氧丙烷)而得的聚醚多元醇的多缩水甘油醚等。
粘接剂组合物中的脂肪族环氧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固化性成分的合计量100质量份可以为1质量份以上,也可以为5质量份以上,也可以为10质量份以上,另外,可以为50质量份以下,也可以为40质量份以下,也可以为30质量份以下,也可以为20质量份以下。
(芳香族环氧化合物)
粘接剂组合物可以包含芳香族环氧化合物作为上述的固化性成分以外的其他固化性成分。芳香族环氧化合物是在分子内包含至少1个环氧基及至少1个芳香环的化合物。
作为芳香族环氧化合物,可以举出缩水甘油苯基醚;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作为萘或萘衍生物的多缩水甘油醚化物的萘型环氧化合物;作为双酚A、双酚F、双酚S、双酚M以及双酚P等双酚衍生物的缩水甘油醚化物的双酚型环氧化合物;作为芴或芴衍生物的缩水甘油醚化物的芴型环氧化合物;等。
粘接剂组合物中的芳香族环氧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固化性成分的合计量100质量份可以为1质量份以上,也可以为5质量份以上,也可以为10质量份以上,另外,可以为50质量份以下,也可以为40质量份以下,也可以为30质量份以下,也可以为20质量份以下。
(光聚合引发剂)
粘接剂组合物包含光聚合引发剂。由此,可以使粘接剂组合物中含有的固化性成分聚合固化而形成固化物层。光聚合引发剂是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产生阳离子种或路易斯酸、引发固化性成分的聚合反应的物质。由于光聚合引发剂通过光来发挥催化作用,因此即使混合到固化性成分中,保存稳定性、作业性也优异。作为光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以举出芳香族重氮盐;芳香族碘鎓盐及芳香族锍盐等鎓盐;铁-芳烃络合物等。
作为芳香族重氮盐,例如可以举出下面的化合物。
苯基重氮六氟锑酸盐、
苯基重氮六氟磷酸盐、
苯基重氮六氟硼酸盐等。
作为芳香族碘鎓盐,例如可以举出下面的化合物。
二苯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
二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
二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
二(4-壬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等。
作为芳香族锍盐,例如可以举出下面的化合物。
三苯基锍六氟磷酸盐、
三苯基锍六氟锑酸盐、
三苯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
4,4’-双(二苯基锍基)二苯基硫醚双六氟磷酸盐、
4,4’-双〔二(β-羟基乙氧基)苯基锍基〕二苯基硫醚双六氟锑酸盐、4,4’-双〔二(β-羟基乙氧基)苯基锍基〕二苯基硫醚双六氟磷酸盐、7-〔二(对甲苯甲酰基)锍基〕-2-异丙基噻吨酮六氟锑酸盐、
7-〔二(对甲苯甲酰基)锍基〕-2-异丙基噻吨酮四(五氟苯基)硼酸盐、
4-苯基羰基-4’-二苯基锍基-二苯基硫醚六氟磷酸盐、
4-(对叔丁基苯基羰基)-4’-二苯基锍基-二苯基硫醚六氟锑酸盐、
4-(对叔丁基苯基羰基)-4’-二(对甲苯甲酰基)锍基-二苯基硫醚四(五氟苯基)硼酸盐等。
作为铁-芳烃络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下面的化合物。
二甲苯-环戊二烯基铁(II)六氟锑酸盐、
异丙苯-环戊二烯基铁(II)六氟磷酸盐、
二甲苯-环戊二烯基铁(II)三(三氟甲磺酰基)甲烷化物等。
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在上述当中特别是芳香族锍盐由于在300nm附近的波长区域中也具有紫外线吸收特性,因此能够获得固化性优异、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粘接强度的粘接剂层21,所以优选使用。
粘接剂组合物中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固体成分量)相对于固化性成分的合计量100质量份通常为3.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下,也可以为1.9质量份以下,也可以为1.8质量份以下,也可以为1.6质量份以下,也可以为1.5质量份以下,也可以为1.4质量份以下,另外,通常为0.1质量份以上,也可以为0.5质量份以上,也可以为0.7质量份以上,也可以为1.0质量份以上。在粘接剂组合物中包含2种以上的光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粘接剂组合物中含有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合计量。通过使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的含量相对于固化性成分的合计量100质量份为2.0质量份以下,在将在金属层贴合有层叠体1及2的构件或层叠体3及4暴露于湿热环境下(例如温度85℃、相对湿度85%)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在金属层产生点腐蚀的情况。
(光敏助剂)
粘接剂组合物可以包含光敏助剂作为固化性成分及光聚合引发剂以外的其他成分。光敏助剂是促进基于光聚合引发剂的聚合引发反应的化合物。光敏助剂优选为萘系化合物。
作为光敏助剂,例如可以举出4-甲氧基-1-萘酚、4-乙氧基-1-萘酚、4-丙氧基-1-萘酚、4-丁氧基-1-萘酚、4-己氧基-1-萘酚、1,4-二甲氧基萘、1-乙氧基-4-甲氧基萘、1,4-二乙氧基萘、1,4-二丙氧基萘、1,4-二丁氧基萘等。
粘接剂组合物中的光敏助剂的含量相对于固化性成分的合计量100质量份可以为0.1质量份以上,也可以为0.5质量份以上,也可以为1.0质量份以上,另外,可以为5.0质量份以下,也可以为4.0质量份以下,也可以为3.0质量份以下。
(第1液晶固化层、第2液晶固化层)
第1液晶固化层11及第2液晶固化层12(以下有时将两者一并称作“液晶固化层”。)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固化物层。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为具有至少1个聚合性基团、并且具有液晶性的化合物。作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可以使用公知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
液晶固化层可以为相位差层,也可以为直线偏振层。例如,可以第1液晶固化层11为直线偏振层、第2液晶固化层12为λ/4相位差层。可以在第1液晶固化层11及第2液晶固化层12以外还设置直线偏振层,在第1液晶固化层11及第2液晶固化层12均为相位差层的情况下,作为第1液晶固化层11及第2液晶固化层12的组合,可以举出[i]λ/2相位差层及λ/4相位差层、或[ii]λ/4相位差层及正C相位差层。λ/4相位差层可以具有逆波长分散性。
λ/2相位差层是沿入射光的电场振动方向(偏振面)赋予π(=λ/2)的相位差的层,具有改变直线偏振光的方向(偏振方位)的功能。若射入圆偏振光的光,则能够使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反转。λ/2相位差层是作为特定的波长λ[nm]处的面内延迟值的Re(λ)满足Re(λ)=λ/2的层。虽然在可见光区域的任一波长处达成Re(λ)=λ/2即可,然而其中优选在波长550nm处达成。作为波长550nm处的面内延迟值的Re(550)优选满足210nm≤Re(550)≤300nm。另外,更优选满足220nm≤Re(550)≤290nm。
λ/4相位差层是沿入射光的电场振动方向(偏振面)赋予π/2(=λ/4)的相位差的层,具有将某个特定的波长的直线偏振光变换为圆偏振光(或将圆偏振光变换为直线偏振光)的功能。λ/4相位差层是作为特定的波长λ[nm]处的面内延迟值的Re(λ)满足Re(λ)=λ/4的层,虽然在可见光区域的任一波长处达成即可,然而其中优选在波长550nm处达成。作为波长550nm处的面内延迟值的Re(550)优选满足100nm≤Re(550)≤160nm。另外,更优选满足110nm≤Re(550)≤150nm。
在液晶固化层为直线偏振层的情况下,直线偏振层可以使用在具有液晶性的基础上还具有吸收各向异性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形成,也可以使用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和具有吸收各向异性的色素的组合物形成。对于作为液晶固化层的直线偏振层,例如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13-33249号公报等中记载的偏振层。
用于形成液晶固化层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棒状液晶化合物、圆盘状液晶化合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通过将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固化物层在使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沿适合的方向取向的状态下固化,由此体现出相位差。在棒状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相对于层叠体的平面方向发生水平取向或垂直取向的情况下,该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光轴与该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长轴方向一致。在圆盘状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发生取向的情况下,该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光轴存在于与该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圆盘面正交的方向。作为棒状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例如可以合适地使用日本特表平11-513019号公报(权利要求1等)中记载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作为圆盘状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可以合适地使用日本特开2007-108732号公报([0020]~[0067]段等)、日本特开2010-244038号公报([0013]~[0108]段等)中记载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所具有的所谓聚合性基团,是指参与聚合反应的基团,优选为光聚合性基团。所谓光聚合性基团,是指能够利用从光聚合引发剂中产生的活性自由基、酸等来参与聚合反应的基团。作为聚合性基团,可以举出乙烯基、乙烯氧基、1-氯乙烯基、异丙烯基、4-乙烯基苯基、(甲基)丙烯酰氧基、环氧乙基、氧杂环丁烷基、苯乙烯基、烯丙基等。其中,优选(甲基)丙烯酰氧基、乙烯氧基、环氧乙基及氧杂环丁烷基,更优选丙烯酰氧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所具有的液晶性可以是热致性液晶,也可以是溶致液晶,若对热致性液晶以有序度进行分类,则可以是向列型液晶,也可以是近晶型液晶。在为了形成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固化物层而并用2种以上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情况下,优选至少1种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聚合性基团。
液晶固化层可以如下形成,即,将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溶剂、根据需要使用的各种添加剂的液晶固化层形成用的组合物涂布于后述的取向膜上而形成涂膜,使该涂膜固化(硬化),由此形成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固化物层。或者,也可以在基材膜上涂布上述组合物而形成涂膜,将该涂膜与基材膜一起拉伸,使之固化,由此形成。上述组合物可以在包含上述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及溶剂以外,还包含聚合引发剂、反应性添加剂、流平剂、阻聚剂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溶剂、聚合引发剂、反应性添加剂、流平剂、阻聚剂等可以适当地使用公知的物质。
可以使用由树脂材料形成的膜作为基材膜,例如可以举出使用了树脂材料的膜,上述树脂材料是作为为了形成后述的保护膜而使用的热塑性树脂进行说明的树脂材料。基材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然而通常从强度、操作性等作业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为1~300μm以下,更优选为20~200μm,进一步优选为30~120μm。基材膜可以与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固化物层一起装入层叠体,也可以剥离基材膜而仅将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固化物层、或将该固化物层及后述的取向膜装入层叠体1~4。
第1液晶固化层11及第2液晶固化层12的厚度可以各自独立地为0.1μm以上,也可以为0.5μm以上,也可以为1μm以上,另外,可以为10μm以下,也可以为8μm以下,也可以为5μm以下,也可以为3μm以下。
(第1取向膜、第2取向膜)
层叠体1~4可以包含第1取向膜和/或第2取向膜(以下有时将两者一并称作“取向膜”。)。取向膜具有使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沿所期望的方向取向的取向限制力。取向膜可以是使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分子轴相对于层叠体的平面方向进行垂直取向的垂直取向膜,也可以是使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分子轴相对于层叠体的平面方向进行水平取向的水平取向膜,也可以是使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分子轴相对于层叠体的平面方向进行倾斜取向的倾斜取向膜。在相位差层包含2个以上的取向膜的情况下,取向膜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作为取向膜,优选如下的取向膜,即,具有不会因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的涂布等而溶解的耐溶剂性,并具有对于用于溶剂的除去、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的加热处理的耐热性。作为取向膜,可以举出由取向性聚合物形成的取向性聚合物层、由光取向聚合物形成的光取向性聚合物层、在层表面具有通过进行摩擦处理等而形成的凹凸图案、多个沟槽(groove)的沟槽取向膜等。
(直线偏振层)
直线偏振层具有在射入无偏振的光时使具有与吸收轴正交的振动面的直线偏振光透射的性质。直线偏振层可以是吸附有二色性色素并使之取向了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以下有时称作“PVA系膜”。),也可以是液晶固化层的膜。作为液晶固化层的膜,可以举出上文中说明的膜。直线偏振层优选为吸附有二色性色素并使之取向了的PVA系树脂膜。在层叠体1~4在第1液晶固化层11及第2液晶固化层12以外还包含直线偏振层的情况下,第1液晶固化层11及第2液晶固化层12优选为相位差层。
作为PVA系膜的直线偏振层例如可以举出对聚乙烯醇膜、部分缩甲醛化聚乙烯醇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部分皂化膜等PVA系膜实施基于二色性色素的染色处理及拉伸处理而得的偏振层等。根据需要,可以进行清洗工序,即,将利用染色处理吸附有二色性色素并使之取向了的PVA系膜用硼酸水溶液处理,并在其后冲掉硼酸水溶液。各工序中可以采用公知的方法。
聚乙烯醇系树脂(以下有时称作“PVA系树脂”。)可以通过将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皂化而制造。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可以是作为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的聚乙酸乙烯酯,此外还可以是乙酸乙烯酯与能够与乙酸乙烯酯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作为能够与乙酸乙烯酯共聚的其他单体,例如可以举出不饱和羧酸类、烯烃类、乙烯基醚类、不饱和磺酸类、具有铵基的丙烯酰胺类等。
PVA系树脂的皂化度通常为85~100摩尔%左右,优选为98摩尔%以上。PVA系树脂可以被改性,例如也可以使用由醛类改性了的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醇缩乙醛等。PVA系树脂的平均聚合度通常为1000~10000左右,优选为1500~5000左右。PVA系树脂的皂化度及平均聚合度可以依照JIS K 6726(1994)求出。若平均聚合度小于1000则难以获得优选的偏振性能,若大于10000则有膜加工性差的情况。
作为吸附于PVA系膜并取向了的二色性色素,可以举出碘或二色性染料。二色性色素优选为碘。作为二色性染料,可以举出红色BR(Red BR)、红色LR(Red LR)、红色R(Red R)、粉红LB(Pink LB)、宝石红BL(Rubine BL)、枣红GS(Bordeaux GS)、天蓝LG(Sky Blue LG)、柠檬黄、蓝色BR(Blue BR)、蓝色2R(Blue 2R)、藏蓝RY(Navy RY)、绿色LG(Green LG)、紫色LB(Violet LB)、紫色B(Violet B)、黑色H(Black H)、黑色B(Black B)、黑色GSP(BlackGSP)、黄色3G(Yellow3G)、黄色R(Yellow R)、橙色LR(Orange LR)、橙色3R(Orange 3R)、猩红GL(Scarlet GL)、猩红KGL(Scarlet KGL)、刚果红(Congo Red)、亮紫BK(BrilliantViolet BK)、Supra Blue G、Supra Blue GL、Supra OrangeGL、直接天蓝(Direct SkyBlue)、直接耐晒橙S(Direct Fast Orange S)、耐晒黑(Fast Black)等。
作为PVA系膜的直线偏振层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如下的工序,即,准备基材膜,在基材膜上涂布PVA系树脂等树脂的溶液,进行除去溶剂的干燥等而在基材膜上形成树脂层。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基材膜的形成树脂层的面预先形成底漆层。可以使用采用了树脂材料的膜作为基材膜,上述树脂材料是作为用于形成后述的保护膜的热塑性树脂进行说明的树脂材料。作为底漆层的材料,可以举出将直线偏振层中使用的亲水性树脂交联而得的树脂等。
然后,根据需要调整树脂层的水分等溶剂量,其后,对基材膜及树脂层进行单轴拉伸,接下来将树脂层用二色性色素染色而使二色性色素吸附于树脂层并使之取向。然后,根据需要进行清洗工序,即,将吸附有二色性色素并使之取向了的树脂层用硼酸水溶液处理,其后,冲掉硼酸水溶液。由此,可以制造吸附有二色性色素并使之取向了的树脂层、即成为直线偏振层的PVA系膜。各工序中可以采用公知的方法。
在二色性色素为碘的情况下,对吸附有碘并使之取向了的PVA系膜或树脂层进行处理的含有硼酸的水溶液中的硼酸的量通常相对于每100质量份水为2~15质量份左右,优选为5~12质量份。该含有硼酸的水溶液优选含有碘化钾。含有硼酸的水溶液中的碘化钾的量通常相对于每100质量份水为0.1~15质量份左右,优选为5~12质量份左右。在含有硼酸的水溶液中的浸渍时间通常为60~1200秒左右,优选为150~600秒左右,更优选为200~400秒左右。含有硼酸的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为50℃以上,优选为50~85℃,更优选为60~80℃。
PVA系膜以及基材膜及树脂层的单轴拉伸可以在染色前进行,也可以在染色中进行,也可以在染色后的硼酸处理中进行,也可以在这些的多个阶段中分别进行单轴拉伸。PVA系膜以及基材膜及树脂层可以沿MD方向(膜输送方向)进行单轴拉伸,该情况下,可以在圆周速度不同的辊间以单轴方式进行拉伸,也可以使用热辊以单轴方式进行拉伸。另外,PVA系膜以及基材膜及树脂层可以沿TD方向(与膜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进行单轴拉伸,该情况下,可以使用所谓的拉幅机法。另外,上述拉伸可以是在大气中进行拉伸的干式拉伸,也可以是在用溶剂使PVA系膜或树脂层溶胀的状态下进行拉伸的湿式拉伸。为了体现出直线偏振层的性能,拉伸倍率为4倍以上,优选为5倍以上,特别优选为5.5倍以上。拉伸倍率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然而从抑制断裂等观点出发,优选为8倍以下。
利用使用基材膜的制造方法制作出的直线偏振层可以通过在层叠保护膜后剥离基材膜而得到。根据该方法,能够实现直线偏振层的进一步的薄膜化。
作为PVA系膜的直线偏振层的厚度优选为1μm以上,也可以为2μm以上,也可以为5μm以上,另外,优选为30μm以下,更优选为15μm以下,也可以为10μm以下,也可以为8μm以下。
(偏振板)
层叠体1~4可以包含在直线偏振层的一面或两面具有保护膜的偏振板31。直线偏振层与保护膜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经由第3贴合层(粘接剂层或粘合剂层)层叠。
(保护膜)
作为保护膜,例如使用由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阻水性、各向同性、拉伸性等优异的热塑性树脂形成的膜。作为热塑性树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三乙酰纤维素等纤维素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树脂;聚醚砜树脂;聚砜树脂;聚碳酸酯树脂;尼龙、芳香族聚酰胺等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烯烃树脂;具有环系及降冰片烯结构的环状聚烯烃树脂(也称作降冰片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芳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保护膜可以是具有任意的相位差值的相位差膜。相位差膜可以通过对由上述的热塑性树脂形成的膜进行拉伸(单轴拉伸或双轴拉伸等)、或在该膜上形成液晶层等而获得。
保护膜可以是具有防反射特性、防眩特性、硬涂特性等的膜。在保护膜不具有上述的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在偏振板的一面设置防反射层、防眩层、硬涂层等表面功能层。表面功能层优选与保护膜直接接触地设置。表面功能层优选设于保护膜的与直线偏振层侧相反的一侧。
保护膜通常为5μm以上,也可以为10μm以上,另外,通常为200μm以下,也可以为150μm以下,也可以为100μm以下,也可以为80μm以下。
(金属层)
金属层35例如可以作为用于构成触控面板的触摸传感器的导电层使用。金属层35是由1种以上的金属形成的层。金属层35可以在其表面形成有钝化膜(氧化被膜)。金属层35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为多层结构。需要说明的是,不将钝化膜作为1个层来计数。
作为构成金属层35的金属,可以举出铝(Al)、铜(Cu)、金(Au)、银(Ag)、钛(Ti)、钯(Pd)、铬(Cr)、镍(Ni)、钨(W)、铂(Pt)、铁(Fe)、铟(In)、锡(Sn)、铱(Ir)、铑(Rh)、钕(Nd)、钼(Mo)、或包含2种以上的这些金属的合金。它们当中,金属层35优选主成分为铝或铜,也可以包含钛作为添加剂。此处,所谓主成分,是指构成金属层35的金属当中的占50质量%以上的金属。
金属层35例如可以形成于透光性基材,可以是遍及透光性基材的整个表面形成的连续膜,也可以是形成于透光性基材的表面的金属布线层。金属布线层可以是金属网。透光性基材只要是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即可,例如可以举出使用了树脂材料的膜、玻璃膜、玻璃基板等,上述树脂材料是作为用于形成上述的保护层的热塑性树脂进行说明的树脂材料。
金属层35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只要在透光性基材的表面例如利用化学气相生长法或物理气相生长法等蒸镀法、喷墨印刷法、凹版印刷法、电镀、无电解镀覆等来形成即可。金属层35优选利用溅射法形成。
金属层35的厚度通常为0.01μm以上,也可以为0.05μm以上,另外,从薄型化的观点出发,优选为3μm以下,更优选为1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8μm以下。
在金属层35为金属布线层的情况下,其线宽通常为10μm以下,也可以为5μm以下,也可以为3μm以下,通常为0.5μm以上。
(第1贴合层、第2贴合层、第3贴合层)
作为第1贴合层、第2贴合层以及第3贴合层(以下有时将它们一并称作“贴合层”。),可以举出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
粘合剂层为使用粘合剂形成的层。粘合剂是通过将其自身粘贴于被粘物来体现出粘接性的物质,是被称作所谓的压敏型粘接剂的物质。粘合剂可以是上文中说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另外,可以使用公知的光学透明性优异的粘合剂。公知的粘合剂例如可以使用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氨基甲酸酯聚合物、硅酮聚合物、聚乙烯基醚等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另外,粘合剂也可以是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或热固化型粘合剂等。它们当中,适合为以透明性、粘合力、再剥离性(返工性)、耐候性、耐热性等优异的丙烯酸类树脂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粘合剂层优选由包含(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交联剂、硅烷偶联剂的粘合剂构成,也可以包含其他成分。
粘合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然而优选为5μm以上,也可以为10μm以上,也可以为15μm以上,也可以为20μm以上,也可以为25μm以上,通常为300μm以下,也可以为250μm以下,也可以为100μm以下,也可以为50μm以下。
粘接剂层可以通过使粘接剂组合物中的固化性成分固化而形成。作为用于形成粘接剂层的粘接剂组合物,是压敏型粘接剂(粘合剂)以外的粘接剂,例如可以举出水系粘接剂、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
作为水系粘接剂,例如可以举出使聚乙烯醇树脂溶解、或分散于水中而得的粘接剂。对于使用水系粘接剂时的干燥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采用使用热风干燥机、红外线干燥机进行干燥的方法。
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例如可以举出包含通过紫外线、可见光、电子束、X射线之类的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固化的固化性化合物的无溶剂型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通过使用无溶剂型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可以提高层间的密合性。
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从显示出良好的粘接性的方面出发,优选包含阳离子聚合性的固化性化合物、自由基聚合性的固化性化合物的任意一者或两者。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可以还包含用于引发上述固化性化合物的固化反应的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或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粘接剂层的厚度优选为0.1μm以上,也可以为0.5μm以上,另外优选为10μm以下,也可以为5μm以下。
(剥离膜)
在层叠体在第2液晶固化层12的与粘接剂层21侧相反的一侧包含第2贴合层23、且第2贴合层23为粘合剂层的情况下,层叠体可以包含对第2贴合层23进行被覆保护、且能够相对于第2贴合层23剥离的剥离膜。剥离膜具有基材层及脱模处理层。基材层可以为树脂膜。树脂膜例如可以由为了形成上述的保护膜而使用的热塑性树脂来形成。脱模处理层只要为公知的脱模处理层即可,例如可以举出将氟化合物、硅酮化合物等脱模剂涂布于基材层而形成的层。
实施例
以下,给出实施例及比较例而对本发明进一步具体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受这些例子限定。
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使用的材料如下所示。
[脂环式环氧化合物]
CEL2021P:
3,4-环氧环己烷甲酸3’,4’-环氧环己基甲酯(商品名:CEL2021P、(株)Daicel制)
[脂肪族环氧化合物]
EHPE3150:
2,2-双(羟基甲基)-1-丁醇的1,2-环氧-4-(2-环氧乙基)环己烷加成物(商品名:EHPE3150、(株)Daicel制)
EX-211:
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商品名:DENACOL EX-211、Nagase Chemtex(株)制)
[芳香族环氧化合物]
EX-201:
间苯二酚缩水甘油醚(商品名:DENACOL EX-201、Nagase Chemtex(株)制)
[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
TCM-104:
3-[(苄氧基)甲基]-3-乙基氧杂环丁烷(含有芳香族的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商品名:TCM-104、TRONLY制)
[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
OXT-221:
3-乙基-3{[(3-乙基氧杂环丁烷-3-基)甲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商品名:OXT-221、东亚合成(株)制)
[光聚合引发剂]
CPI-100P:
锍系光聚合引发剂(商品名:CPI-100P、San-Apro(株)制、50质量%溶液)
[光敏助剂]
DEN:
1,4-二乙氧基萘
[粘接剂组合物(1)~(9)的制备]
将表1及表2中记载的固化性成分、光聚合引发剂及光敏助剂以表1及表2中记载的配合比例混合、脱泡,分别制备出液状的粘接剂组合物(1)~(9)。表1及表2的数值表示质量份。光聚合引发剂以50质量%碳酸亚丙酯溶液的形式配合,表1及表2中所示的数值是作为其中含有的固体成分的量。
[偏振板的制作]
将厚度20μm、聚合度2400、皂化度99.9%以上的聚乙烯醇膜在加热到温度125℃的辊上以拉伸倍率4.5倍进行单轴拉伸,保持张紧状态不变地在温度28℃的水中浸渍30秒后,在每100质量份水中含有碘0.05质量份及碘化钾5质量份的温度28℃的染色浴中浸渍30秒。然后,在每100质量份水中含有硼酸5.5质量份及碘化钾15质量份的温度64℃的硼酸水溶液(1)中浸渍110秒。然后,在每100质量份水中含有硼酸5.5质量份及碘化钾15质量份的温度67℃的硼酸水溶液(2)中浸渍30秒。其后,使用温度10℃的纯水进行水洗,在温度80℃进行干燥,得到直线偏振层。所得的直线偏振层的厚度为7μm。
在所得的直线偏振层的一面,经由水系粘接剂(厚度0.1μm)贴合厚度25μm的保护膜(在一面具有硬涂层的环烯烃(COP)膜),在贴合时以与硬涂层相反的一侧的面(COP膜侧的面)进行贴合,在温度90℃进行干燥,得到具有保护膜(硬涂层/COP膜)/第3贴合层(水系粘接剂层)/直线偏振层的层叠结构的偏振板。需要说明的是,在直线偏振层与保护膜的贴合之前,对保护膜的COP膜侧的面进行电晕处理。另外,在100质量份水中添加乙酰乙酰基改性聚乙烯醇(Z-200、日本合成制)3质量份、水溶性聚酰胺环氧树脂(Sumirez Resin 650、住化Chemtex制、固体成分浓度30%的水溶液)1.5质量份而制备出上述的水系粘接剂。
[带有基材的第1液晶固化层的制作]
在作为透明树脂基材的基材膜涂布用于形成第1取向膜的涂布液并进行干燥,由此进行λ/2取向处理,形成第1取向膜。然后,在第1取向膜上涂布包含聚合性的盘状液晶单体的涂布液,进行加热及UV照射而使液晶单体聚合固化后将取向进行固定化,由此得到在基材膜上形成有厚度2μm的第1液晶固化层的带有基材的第1液晶固化层。第1液晶固化层为λ/2相位差层。
[带有基材的第2液晶固化层的制作]
在作为透明树脂基材的基材膜上形成λ/4取向用的取向膜、即通过进行摩擦处理而形成的第2取向膜。然后,在第2取向膜上,涂布包含棒状且聚合性的向列型液晶单体的涂布液,使液晶单体聚合固化而在保持折射率各向异性的状态下进行固定化,由此得到在基材膜上形成有厚度1μm的第2液晶固化层的带有基材的第2液晶固化层。第2液晶固化层为λ/4相位差层。
〔实施例1〕
(液晶固化层层叠体的制作)
对上文中得到的带有基材的第1液晶固化层的第1液晶固化层侧以及带有基材的第2液晶固化层的第2液晶固化层侧分别实施电晕处理。使用层压机,将带有基材的第1液晶固化层的第1液晶固化层侧与带有基材的第2液晶固化层的第2液晶固化层侧经由上文中制备的粘接剂组合物(1)贴合。此时,将带有基材的第1液晶固化层与带有基材的第2液晶固化层层叠,使得第1液晶固化层的慢轴与第2液晶固化层的慢轴所成的角度为120°。另外,调整粘接剂组合物(1)的涂布量,使得由粘接剂组合物(1)形成的粘接剂层(1)的厚度为4.5μm。
然后,从带有基材的第2液晶固化层侧,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FUSION UV SYSTEMS(株)制〕,以累积光量400mJ/cm2(UV-B)进行紫外线照射,使粘接剂组合物(1)固化,得到具有带有基材的第1液晶固化层(基材膜/第1取向膜/第1液晶固化层)/粘接剂层(1)/带有基材的第2液晶固化层(第2液晶固化层/第2取向膜/基材膜)的层结构的液晶固化层层叠体。
(层叠体的制作)
将液晶固化层层叠体的剥离带有基材的第1液晶固化层侧的基材膜及第1取向膜而露出的面与上文中得到的偏振板的直线偏振层侧使用第1贴合层(厚度5μm的丙烯酸系粘合剂层)贴合。直线偏振层的吸收轴与第1液晶固化层(λ/2相位差层)的慢轴所成的角度为12.5°,直线偏振层的吸收轴与第2液晶固化层(λ/4相位差层)的慢轴所成的角度为107.5°。接下来,将带有基材的第2液晶固化层侧的基材膜及第2取向膜剥离,在露出面层叠第2贴合层(厚度15μm的丙烯酸系粘合剂层),得到层叠体(1)。层叠体(1)的层结构为保护膜(硬涂层/COP膜)/第3贴合层(水系粘接剂层)/直线偏振层/第1贴合层(粘合剂层)/第1液晶固化层(λ/2相位差层)/粘接剂层(1)/第2液晶固化层(λ/4相位差层)/第2贴合层(粘合剂层)。
〔实施例2~8、比较例1〕
除了取代粘接剂组合物(1)而使用粘接剂组合物(2)~(9)形成粘接剂层(2)~(9)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叠体(2)~(9)。
对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层叠体进行下面的评价。将结果表示于表1及表2中。
[光学耐久性的评价]
将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作的层叠体(1)~(9)裁割为30mm×30mm的大小,经由第2贴合层层叠于玻璃基板而作为评价样品。玻璃基板使用了无碱玻璃基板〔Corning公司制的商品名“Eagle XG”〕。使用评价样品,进行在温度85℃、相对湿度85%的湿热环境下放置24小时的湿热试验,依照下面的步骤确定湿热试验前后的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及可见度修正偏振度。首先,在带有积分球的分光光度计〔日本分光(株)制的产品名“V7100”〕中,以使入射光从偏振膜面(与玻璃基板相反的一侧)入射的方式安放评价样品,测定出透射率及偏振度。然后,对该透射率及偏振度,利用JIS Z 8701的2度视场(C光源)进行可见度修正而确定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及可见度修正偏振度。
将从湿热试验后的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的值减去湿热试验前的可见度修正单体透射率的值而得的值的绝对值作为单体透射率的变化量算出,基于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
A:单体透射率的变化量为1.70以下。
B:单体透射率的变化量大于1.70。
将从湿热试验后的可见度修正偏振度的值减去湿热试验前的可见度修正偏振度的值而得的值作为偏振度的变化量算出,基于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
A:偏振度的变化量为0.3以下。
B:偏振度的变化量大于0.3。
[金属腐蚀性的评价]
对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作的层叠体(1)~(9)的保护膜面进行电晕处理后,在保护膜上贴合粘合片(在脱模膜形成有厚度150μm的粘合剂层的材料)的粘合剂层侧,得到带有粘合片的层叠体。将带有粘合片的层叠体裁割为60mm(直线偏振层的吸收轴方向)×50mm(直线偏振层的透射轴方向)的大小,将第2贴合层贴合于340mm×260mm的带有金属层的玻璃基板的金属层侧。带有金属层的玻璃基板使用在无碱玻璃表面蒸镀有Al-Ti的基板。其后,在从带有粘合片的层叠体剥离脱模膜而露出的粘合剂层面,贴合80mm×80mm尺寸的0.4t玻璃。将其在高压釜中、在温度50℃、压力5kgf/cm2(490.3kPa)的条件下进行20分钟加压,将其作为试验样品。试验样品的层结构为0.4t玻璃/粘合剂层/保护膜(硬涂层/COP膜)/第3贴合层(水系粘接剂层)/直线偏振层/第1贴合层(粘合剂层)/第1液晶固化层(λ/2相位差层)/粘接剂层(1)~(9)的任一者/第2液晶固化层(λ/4相位差层)/第2贴合层(粘合剂层)/带有金属层的玻璃基板(Al-Ti蒸镀层/无碱玻璃)。
将试验样品在温度85℃、相对湿度85%的湿热环境下放置240小时、500小时后,在暗室中,从带有金属层的玻璃基板的背面照射背光并从0.4t玻璃侧观察贴合有试验样品的部分的金属层的状态,基于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
A:在金属层表面产生的点腐蚀(光线透射的孔)的个数为5个以下。
B:在金属层表面产生的点腐蚀(光线透射的孔)的个数多于5个且少于15个。
C:在金属层表面产生的点腐蚀(光线透射的孔)的个数为15个以上。
[密合性的评价]
将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作的层叠体(1)~(9)裁割为长度200mm(直线偏振层的吸收轴方向)×宽度25mm(直线偏振层的透射轴方向)的大小后,将第2贴合层贴合于钠玻璃基板。然后,向第1液晶固化层与第2液晶固化层之间插入切割刀的刀片,沿长度方向从端部剥离30mm,将该剥离部分用万能拉伸试验机〔(株)岛津制作所制“AG-1”〕的夹持部夹持。对该状态的试验片,在温度23℃、相对湿度55%的气氛中,依照JIS K6854-2:1999“粘接剂-剥离粘接强度试验方法-第2部:180度剥离”以300mm/分钟的夹具移动速度进行180度剥离试验,求出除去夹持部的30mm以外的170mm的长度的平均剥离力,基于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需要说明的是,表1及表2中的※3所示的所谓无法切开,是指第1液晶固化层与第2液晶固化层的密合力强,即使向两者之间插入切割刀的刀片,也无法将第1液晶固化层与第2液晶固化层分离。
A:无法切开。
B:180度剥离力为0.5N以上。
C:180度剥离力小于0.5N。
[表1]
Figure BDA0003999017890000251
※1:固体成分量
※2:相对于TCM-104与OCT-221的合计100质量份的TCM-104的含量※3:无法切开
[表2]
Figure BDA0003999017890000261
※1:固体成分量
※2:相对于TCM-104与0CT-221的合计100质量份的TCM-104的含量※3:无法切开。

Claims (7)

1.一种层叠体,
其依次包含作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固化物层的第1液晶固化层、粘接剂层以及作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固化物层的第2液晶固化层,
所述粘接剂层为包含固化性成分及光聚合引发剂的粘接剂组合物的固化物层,
所述固化性成分包含脂环式环氧化合物、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以及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
所述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的氧杂环丁烷基为1个,
所述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的氧杂环丁烷基为2个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粘接剂组合物中的所述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所述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与所述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的合计量100质量份为10质量份以上且90质量份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第1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包含芳香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第2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为脂肪族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第1液晶固化层为λ/2相位差层,
所述第2液晶固化层为λ/4相位差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层叠体,其还包含层叠在所述第1液晶固化层的与所述粘接剂层侧相反的一侧的直线偏振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还包含层叠在所述第2液晶固化层的与所述粘接剂层侧相反的一侧的金属层。
CN202211609690.1A 2021-12-17 2022-12-14 层叠体 Pending CN1162660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204961 2021-12-17
JP2021204961 2021-12-17
JP2022-183140 2022-11-16
JP2022183140A JP2023090644A (ja) 2021-12-17 2022-11-16 積層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66001A true CN116266001A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44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09690.1A Pending CN116266001A (zh) 2021-12-17 2022-12-14 层叠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20230092786A (zh)
CN (1) CN116266001A (zh)
TW (1) TW202330273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73303B2 (ja) 2018-09-28 2023-11-0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偏光板複合体、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092786A (ko) 2023-06-26
TW202330273A (zh) 202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07991B2 (ja)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WO2018139358A1 (ja) 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855947B2 (ja) 光硬化性接着剤、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積層光学部材
CN105739003B (zh) 偏振板
KR20100018462A (ko) 편광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JP6408101B2 (ja) 光硬化性接着剤、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積層光学部材
JP2004245925A (ja) 偏光板、その製造法、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3160775A (ja) 偏光板及び光学部材
JP2018063431A (ja) 複合位相差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複合偏光板
JP2014032270A (ja) 位相差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複合偏光板
JP6394011B2 (ja)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KR101477046B1 (ko) 광학 필름 적층체, 그 제조 방법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표시 장치
JP2016118779A (ja) 光硬化性接着剤、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積層光学部材
CN105739002B (zh) 偏振板
JP6224301B2 (ja) 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591389B (zh) 偏光板之製造方法
KR20200066222A (ko) 광경화성 접착제, 편광판 및 적층 광학 부재
WO2021132236A1 (ja) 光学積層体
CN116266001A (zh) 层叠体
CN116266002A (zh) 层叠体
JP2015114456A (ja) 表面改質されたシクロ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2023090645A (ja) 積層体
JP2023090644A (ja) 積層体
KR20220033996A (ko) 광학 적층체
WO2022239508A1 (ja) 光学積層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