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62577A - 丝线输送装置以及假捻加工机 - Google Patents

丝线输送装置以及假捻加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62577A
CN116262577A CN202211471669.XA CN202211471669A CN116262577A CN 116262577 A CN116262577 A CN 116262577A CN 202211471669 A CN202211471669 A CN 202211471669A CN 116262577 A CN116262577 A CN 1162625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meter portion
yarn
roller
feeding device
dri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7166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出水良光
咲花谅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MT Machinery Inc
Original Assignee
TMT Machiner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MT Machinery Inc filed Critical TMT Machinery Inc
Publication of CN116262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625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1/00Forwar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1/02Rotary devices, e.g. with helical forwarding surfaces
    • B65H51/04Rollers, pulleys, capstans, or intermeshing rotary elements
    • B65H51/08Rollers, pulleys, capstans, or intermeshing rotary elements arranged to operate in groups or in co-operation with other elements
    • B65H51/10Rollers, pulleys, capstans, or intermeshing rotary elements arranged to operate in groups or in co-operation with other elements with opposed coacting surfaces, e.g. providing nip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02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 D02G1/0206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by false-twisting
    • D02G1/0266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by false-twisting false-twist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1/00Forwar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1/02Rotary devices, e.g. with helical forwarding surfaces
    • B65H51/04Rollers, pulleys, capstans, or intermeshing rotary elements
    • B65H51/06Rollers, pulleys, capstans, or intermeshing rotary elements arranged to operate sing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1/00Forwar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1/02Rotary devices, e.g. with helical forwarding surfaces
    • B65H51/04Rollers, pulleys, capstans, or intermeshing rotary elements
    • B65H51/08Rollers, pulleys, capstans, or intermeshing rotary elements arranged to operate in groups or in co-operation with other elements
    • B65H51/12Rollers, pulleys, capstans, or intermeshing rotary elements arranged to operate in groups or in co-operation with other elements in spaced relation to provide a series of independent forwarding surfaces around which material is passed or wou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7/00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 B65H57/14Pulleys, rollers, or rotary b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5/00Storing webs, tap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on reels
    • B65H75/02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 B65H75/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5H75/22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llapsible; with removable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5/00Storing webs, tap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on reels
    • B65H75/02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 B65H75/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5H75/30Arrangements to facilitate driving or braking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02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 D02G1/0206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by false-twisting
    • D02G1/0266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by false-twisting false-twisting machines
    • D02G1/0273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by false-twisting false-twisting machines threading up and starting the false-twisting machine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02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 D02G1/04Devices for imparting false twi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丝线输送装置,能够减少维护作业的负担,并且能够抑制成本。丝线输送装置(30)具备固定于被旋转驱动的驱动轴(31)的多个驱动辊(33),以及通过与多个驱动辊(33)的周面接触而从多个驱动辊(33)接受旋转动力而旋转的多个从动辊(34),在该丝线输送装置(30)中,从动辊(34)在轴向的一部分形成有与驱动辊(33)的周面接触的动力接受部(35),并且在轴向的一部分形成有与驱动辊(33)的周面不接触的丝线输送部(36),在丝线输送部(36)卷绕丝线(Y)。

Description

丝线输送装置以及假捻加工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多根丝线的丝线输送装置以及具备该丝线输送装置的假捻加工机。
背景技术
在具备对由合成纤维构成的丝线实施卷曲加工的卷曲加工部的丝线加工机中,已知有通过驱动辊与从动辊夹入丝线而输送的丝线输送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假捻加工机中,设置有具有固定于被旋转驱动的转轴的多个驱动辊,以及与多个驱动辊的周面接触的多个从动辊的丝线输送装置。在该丝线输送装置中,通过驱动辊与从动辊夹入丝线,并通过驱动辊旋转来输送丝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2843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所谓夹持辊式的丝线输送装置中,通过驱动辊与从动辊在夹入了丝线的状态下输送丝线。因此,当驱动辊的周面与从动辊的周面的接触状态不适当时,丝线有可能会滑移。为了避免丝线的滑移,需要进行使驱动辊与从动辊严格地平行那样的调整,维护作业需要很多功夫。
因此,也能够考虑不使用夹持辊式的丝线输送装置,而通过由马达旋转驱动的导丝辊输送丝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仅在导丝辊的周面上卷绕丝线,而不通过两个辊夹入丝线,因此不需要用于将两个辊维持为平行的维护作业。然而,需要准备与丝线数目相同量的带有马达的导丝辊,存在成本变高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线输送装置,能够减少维护作业的负担,并且能够抑制成本。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丝线输送装置设置于具备对由合成纤维构成的丝线实施卷曲加工的卷曲加工部的丝线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固定于被旋转驱动的驱动轴的多个驱动辊,以及通过与上述多个驱动辊的周面接触而从上述多个驱动辊接受旋转动力而旋转的多个从动辊,上述从动辊为,在轴向的一部分形成有与上述驱动辊的周面接触的动力接受部,并且在轴向的一部分形成有与上述驱动辊的周面不接触的丝线输送部,在上述丝线输送部卷绕丝线。
本发明中,在转轴上固定有多个驱动辊,因此只要有一个对转轴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源就能够使多个驱动辊旋转。由此,能够抑制成本。在从动辊上形成有与驱动辊的周面接触的动力接受部,以及不与驱动辊的周面接触的丝线输送部。然后,从动辊通过动力接受部接受驱动辊的旋转动力而旋转,由此卷绕于丝线输送部的丝线被向丝线行进方向的下游侧输送。虽然需要将驱动辊与从动辊的动力接受部维持为适当的接触状态,但不通过驱动辊与从动辊夹入丝线而输送,因此不需要夹持辊式的丝线输送装置那种程度的精确调整,能够降低维护作业的负担。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减少维护作业的负担,并且能够抑制成本。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驱动辊以及上述从动辊中的一方的辊上形成有大径部以及外径小于上述大径部的小径部,上述大径部与上述驱动辊以及上述从动辊中的另一方的辊的周面接触。
根据这种构成,在一方的辊的小径部的周面与另一方的辊的周面中的和小径部对置的部分之间形成空间。由此,只要在一方的辊的小径部的周面或者另一方的辊的周面中的和小径部对置的部分的任一方卷绕丝线,就能够不用两个辊夹入丝线,而利用基于丝线卷绕的摩擦力产生的保持力来输送丝线。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小径部的轴向尺寸大于上述大径部的轴向尺寸。
根据这种构成,能够较大地确保卷绕丝线的部分,容易进行挂丝。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一方的辊的上述大径部能够相对于上述小径部拆装。
当一方的辊的大径部由于与另一方的辊的接触而磨损时,从动辊的转速变化,丝线的输送速度变化。根据上述构成,在大径部磨损了的情况下只要更换大径部,就能够避免丝线的输送速度变化。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在上述一方的辊上形成的上述小径部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另一方的辊的周面对置。
根据丝线种类不同而最佳的丝线输送装置的种类不同,例如,在较粗的丝线的情况下,夹持辊式的丝线输送装置更容易稳定地进行丝线输送等。根据上述那样的构成,通过将大径部从小径部拆卸,由此能够作为在小径部与另一方的辊之间夹入丝线而输送的夹持辊式的丝线输送装置来使用。由此,能够提供适合于多种丝线种类的丝线输送装置。此外,通过仅将一部分辊的大径部从小径部拆卸,由此能够通过一个丝线输送装置同时输送多个种类的丝线。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从动辊形成有上述大径部以及上述小径部,上述大径部作为上述动力接受部起作用,上述小径部作为上述丝线输送部起作用。
根据这种构成,在大径部与小径部之间具有阶差,因此能够防止卷绕于小径部的丝线向大径部移动。因此,能够防止丝线意外地夹入大径部与驱动辊之间。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多个从动辊分别设置有将上述从动辊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固定轴、以及支承上述固定轴的支承部件,上述固定轴固定于上述支承部件,且能够相对于上述支承部件拆装。
根据这种构成,通过将固定轴与从动辊一起从支承部件拆卸,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从动辊的更换。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在上述多个从动辊分别形成有上述大径部以及上述小径部的双方。
根据这种构成,与大径部以及小径部形成于不同的从动辊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为了设置包括从动辊、固定轴以及支承部件的单元而需要的空间小型化。此外,通过将固定轴与从动辊一起从支承部件拆卸,由此能够将大径部以及小径部一次性地进行拆卸。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从动辊具有在圆筒状的辊主体的周面上安装有环状部件的构成,安装有上述环状部件的部分作为上述大径部起作用,上述辊主体中的未安装上述环状部件的部分作为小径部起作用。
根据这种构成,例如在大径部磨损了的情况下,仅将旧的环状部件从辊主体拆卸而将新的环状部件嵌于辊主体即可,因此大径部的更换变得容易。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大径部具有中心部以及能够相对于上述中心部的周面拆装的外周部而构成。
根据这种构成,例如在大径部磨损了的情况下,不更换大径部整体,而仅更换外周部即可,因此能够降低运营成本。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从动辊在上述小径部的端面安装有上述大径部。
在上述那样通过环状部件构成大径部的情况下,环状部件的强度有可能不足够而使环状部件容易断裂。关于这一点,如果是大径部安装于小径部的端面的构成,则能够使大径部成为圆板状,能够实现强度提高。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多个从动辊分别能够独立地更换为外径均匀的圆筒状的辊。
根据这种构成,能够将从动辊更换为不夹入丝线而通过小径部进行输送的类型、以及在与驱动辊之间夹入丝线而输送的类型,因此能够提供适合于多种丝线种类的丝线输送装置。此外,只要仅将多个从动辊中的一部分变更为外径均匀的圆筒状的辊,就能够通过一个丝线输送装置同时输送多个种类的丝线。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从动辊的轴向尺寸大于上述驱动辊的轴向尺寸,上述从动辊中的与上述驱动辊的周面接触的部分作为上述动力接受部起作用,上述从动辊中的不与上述驱动辊的周面接触的部分作为上述丝线输送部起作用。
根据这种构成,能够使从动辊与驱动辊的双方成为圆筒状,因此与在某个辊上设置大径部与小径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构成简单。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丝线输送部的周面由金属构成。
当丝线输送部的周面由于与丝线摩擦而磨损时,有可能使丝线产生损伤、或者无法进行适当的丝线输送。如果丝线输送部的周面由金属构成,则能够抑制丝线输送部的周面磨损,因此较优选。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动力接受部的周面由摩擦系数大于上述丝线输送部的周面的材料构成。
根据这种构成,在与驱动辊的周面接触的动力接受部中,能够从驱动辊更可靠地接受旋转动力。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设置有检测上述从动辊的转速的检测器。
在通过驱动辊与从动辊的接触来传递旋转动力的情况下,由于从动辊的磨损而转速有可能变化。因此,通过设置检测从动辊的转速的检测器,能够掌握从动辊的转速变化,并实施适当的应对。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在上述多个从动辊分别设置有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使上述从动辊在上述从动辊与上述驱动辊的周面接触的接触位置、以及上述从动辊从上述驱动辊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这种构成,例如在某根丝线断开的情况下,能够使仅输送该断开了的丝线的从动辊从驱动辊分离,而进行断丝的应对。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在上述从动辊的附近设置有分丝辊,在上述丝线输送部以及上述分丝辊上卷绕上述丝线。
根据这种构成,能够通过丝线输送部更可靠地输送丝线。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多个驱动辊的数量与上述多个从动辊的数量相同。
通过如此设置与从动辊相同数量的驱动辊,例如与相对于一个驱动辊设置两个从动辊的情况相比,一个驱动辊的轴向的尺寸较小即可。因此,能够减少全部驱动辊的合计重量,能够以更小的输出使多个驱动辊旋转。此外,为了适当地维持驱动辊与从动辊的接触状态,优选1对1地设置驱动辊与从动辊。
也可以为,上述多个驱动辊的轴向与上述多个驱动辊排列的方向平行。
在对以往的带有马达的导丝辊进行排列时,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将导丝辊的轴向配置为与导丝辊排列的方向垂直,由此实现在导丝辊排列的方向上的省空间化。但是,即使成为这种配置,也需要与导丝辊的直径或者马达的大小相应的量的空间。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中,不需要分别独立地驱动多个驱动辊的马达,因此能够成为上述那样的配置,能够实现省空间化。
本发明的假捻加工机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任意的丝线输送装置,对由该丝线输送装置输送的多根丝线实施假捻加工。
根据这样的假捻加工机,如上述那样,能够减少丝线输送装置的维护作业的负担,并且能够抑制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实施方式的假捻加工机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2是显示丝线输送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3是显示分丝辊的示意图。
图4是将从动辊更换为圆筒状的辊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显示第一变形例的丝线输送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6是显示第二变形例的丝线输送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7是显示第三变形例的丝线输送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8是显示第四变形例的丝线输送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假捻加工机(丝线加工机)
3:加工部(卷曲加工部)
30、40、46、50、60:丝线输送装置
31:驱动轴
33、51、61:驱动辊
34、41、54、62:从动辊
34a:固定轴
35、44、47:大径部(动力接受部)
36、45:小径部(丝线输送部)
37:杆机构(移动机构)
37a:支承部件
38:检测器
42:辊主体
43:环状部件
48:中心部
49:外周部
52:大径部
53:小径部
55、63:动力接受部
56、64:丝线输送部
71:分丝辊
Y:丝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假捻加工机的整体构成)
图1是显示本实施方式的假捻加工机1(相当于本发明的丝线加工机)的构成的示意图。其构成为,具有供给由合成纤维构成的多根丝线Y的供丝部2,对从供丝部2供给的多根丝线Y进行假捻加工(本发明中的卷曲加工的一种)的加工部3(相当于本发明的卷曲加工部),以及对由加工部3假捻加工后的多根丝线Y进行卷取而形成多个卷装P的卷取部4。加工部3构成为,在与图1的纸面垂直的方向排列有多个对丝线Y实施假捻加工的加工单元10(也被称作“锭子”)。由此,能够对于在与图1的纸面垂直的方向排列的状态下行进的多根丝线Y同时实施假捻加工。
供丝部2从供丝卷装Q向加工部3供给多根丝线Y。加工部3对沿着丝线通道行进的多根丝线Y实施假捻加工。在构成加工部3的各加工单元10中,从丝线行进方向上游侧起沿着丝线通道依次配置有:第一供丝辊11、止捻导丝器12、第一加热装置13、冷却装置14、假捻装置15、第二供丝辊16、络交装置17、第三供丝辊18、第二加热装置19、以及第四供丝辊20。卷取部4通过卷取装置21对由加工部3假捻加工后的多根丝线Y进行卷取而形成多个卷装P。
假捻加工机1具有在图1的左右方向分隔间隔地配置的主机体5以及卷取台6。主机体5以及卷取台6在与图1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并相互对置配置。主机体5的上部与卷取台6的上部通过支承框架7连结。构成加工部3的各装置主要安装于主机体5、支承框架7。由主机体5、卷取台6以及支承框架7包围的作业空间8,是操作人员进行挂丝作业等各种作业的空间。
(加工部)
第一供丝辊11配置在卷取台6的上部,将从供丝部2供给的丝线Y朝向第一加热装置13输送。
止捻导丝器12配置在第一供丝辊11的丝线行进方向下游侧,且是第一加热装置13的丝线行进方向上游侧。止捻导丝器12防止通过后述的假捻装置15对丝线Y施加的捻转,向比止捻导丝器12靠丝线行进方向上游侧传播。
第一加热装置13配置于支承框架7,对从第一供丝辊11送来的丝线Y进行加热。
冷却装置14配置在第一加热装置13的丝线行进方向下游侧、且是假捻装置15的丝线行进方向上游侧,对由第一加热装置13加热后的丝线Y进行冷却。
假捻装置15配置于主机体5的上部,对丝线Y施加捻转。就假捻装置15而言,具有带式、摩擦盘式、针式等种类,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限定假捻装置15的种类。
第二供丝辊16为,在主机体5中配置在假捻装置15的下方,将由假捻装置15施加了捻转的丝线Y朝向络交装置17输送。第二供丝辊16对丝线Y的输送速度比第一供丝辊11对丝线Y的输送速度快。因此,丝线Y在第一供丝辊11与第二供丝辊16之间被拉伸。
络交装置17为,在主机体5中配置在第二供丝辊16的下方,对丝线Y施加络交。
第三供丝辊18为,在主机体5中配置在络交装置17的下方,将由络交装置17施加了络交的丝线Y朝向第二加热装置19输送。第三供丝辊18对丝线Y的输送速度比第二供丝辊16对丝线Y的输送速度慢。因此,丝线Y在第二供丝辊16与第三供丝辊18之间被松弛。
第二加热装置19为,在主机体5中配置在第三供丝辊18的下方,对从第三供丝辊18送来的丝线Y进行加热。
第四供丝辊20配置在卷取台6的下部,将由第二加热装置19热处理后的丝线Y朝向卷取装置21输送。第四供丝辊20对丝线Y的输送速度比第三供丝辊18对丝线Y的输送速度慢。因此,丝线Y在第三供丝辊18与第四供丝辊20之间被松弛。
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加工部3中,通过假捻装置15对在第一供丝辊11与第二供丝辊16之间被拉伸的丝线Y施加捻转。由假捻装置15形成的捻转,传播到止捻导丝器12,但不向比止捻导丝器12靠丝线行进方向上游侧传播。在被拉伸的同时被施加捻转的丝线Y在由第一加热装置13加热之后,由冷却装置14冷却而被热定型。被施加捻转的丝线Y在通过假捻装置15之后,在到达第二供丝辊16之前被退捻。但是,丝线Y的捻转如上述那样被热定型,因此各长丝维持波状的假捻状态。
而且,丝线Y在第二供丝辊16与第三供丝辊18之间松弛的同时由络交装置17施加络交。被施加络交的丝线Y在第三供丝辊18与第四供丝辊20之间松弛的同时,由第二加热装置19热定型。最后,从第四供丝辊20送出的丝线Y由卷取装置21卷取,并形成卷装P。
(丝线输送装置)
图2是表示丝线输送装置30的一部分的示意图。丝线输送装置30被应用于第一供丝辊11、第二供丝辊16、第3供丝辊18以及第4供丝辊20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丝线输送装置30具有驱动轴31、马达32、多个驱动辊33以及多个从动辊34而构成。
驱动轴31沿着与图1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即加工部3中多根丝线Y排列的方向延伸。驱动轴31由马达32围绕轴旋转驱动。多个驱动辊33在驱动轴31的轴向(以下,简称为轴向)上等间隔地固定于驱动轴31。当驱动轴31由马达32旋转驱动时,多个驱动辊33一齐旋转。驱动辊33是外径均匀的圆筒状的辊,为金属制。但是,驱动辊33也可以由金属以外的材料构成。
设置有与驱动辊33相同数量的从动辊34。多个从动辊34以与对应的驱动辊33对置的方式在轴向上等间隔配置。但是,驱动辊33与从动辊34的数量也可以不必相同。例如,对于轴向尺寸较大的一个驱动辊33也可以设置多个从动辊34。各从动辊34设置有杆机构37(相当于本发明的移动机构)。各从动辊34经由杆机构37的支承部件37a而安装于未图示的机体。各从动辊34设置有检测从动辊34的转速的检测器38。但是,也可以省略检测器38,或者也可以仅在一部分从动辊34设置检测器38。
杆机构37能够使从动辊34在从动辊34(详细为大径部35)与驱动辊33的周面接触的接触位置(图2的(a)图所示的位置)、和从动辊34(详细为大径部35)从驱动辊33的周面分离的分离位置(图2的(b)图所示的位置)之间移动。在杆机构37组装有将从动辊34朝向驱动辊33施力的未图示的施力部件(例如弹簧),并被调整为使从动辊34以适当的接触压力与驱动辊33接触。
在各从动辊34设置有旋转自如地支承从动辊34的固定轴34a。固定轴34a与驱动轴31平行。在从动辊34与固定轴34a之间配置有未图示的轴承。固定轴34a通过固定机构固定于杆机构37的支承部件37a。固定轴34a能够通过解除固定机构而从支承部件37a(杆机构37)拆卸。即,固定轴34a相对于支承部件37a能够拆装。固定轴34a在安装于支承部件37a时不旋转。固定轴34a能够与从动辊34一起从支承部件37a拆卸。固定机构例如为螺栓80。即,通过松缓螺栓80而能够从支承部件37a拆卸固定轴34a。而且,能够构成为,代替图2所示的从动辊34,而更换为图4所示的外径均匀的圆筒状的辊39。另外,从动辊34也可以构成为,固定于由支承部件37a旋转自如地支承的轴。
固定轴34a能够通过从支承部件37a沿着轴向拔出而从支承部件37a拆卸。因此,在设置包括从动辊34、固定轴34a以及杆机构37的单元时,除了这些单元所占的空间以外,还需要在从支承部件37a拆卸固定轴34a时用于从支承部件37a拔出固定轴34a的空间。
另外,用于使从动辊34移动的机构不限定于杆机构37,也可以利用其他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保持图2的(a)图的状态不变也能够进行挂丝,因此在挂丝作业时不需要杆机构37的操作。杆机构37主要被利用于在生产停止时以及产生故障、断丝等异常时将从动辊34从驱动辊33分离。
从动辊34成为周面具有阶差的构成,具有大径部35(相当于本发明的动力接受部)以及外径小于大径部35的小径部36(相当于本发明的丝线输送部)。即,各从动辊34形成有大径部35以及小径部36的双方。在从动辊34处于接触位置时,大径部35与驱动辊33的周面接触,从驱动辊33接受旋转动力。小径部36与驱动辊33的周面对置。小径部36与驱动辊33的对置方向是与轴向正交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小径部36遍及轴向的整体而与驱动辊33的周面对置。小径部36只要轴向的至少一部分与驱动辊33的周面对置即可。另外,如果大径部35与驱动辊33的周面对置,则小径部36也可以不与驱动辊33的周面对置。即使在从动辊34处于接触位置时,小径部36也不与驱动辊33的周面接触,在小径部36的周面与驱动辊33的周面之间确保空间。
另外,大径部35以及小径部36也可以形成于不同的从动辊34。在该情况下,从动辊34构成为,固定于由支承部件37a旋转自如地支承的轴。而且,大径部35接受到的旋转动力经由轴传递到小径部36。
图3是表示分丝辊71的示意图,是从图2的右侧(轴向的一侧)观察的图。分丝辊71配置在从动辊34附近。丝线Y在从动辊34的小径部36与分丝辊71之间卷绕多次。分丝辊71的旋转轴相对于从动辊34的旋转轴稍微倾斜,以便即使将丝线Y卷绕多次丝线Y也不重叠。在分丝辊71以及/或者小径部36的周面上形成有能够以不重叠的方式保持丝线Y的多个槽或者多个凸部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分丝辊71的旋转轴与从动辊34的旋转轴平行。分丝辊71以及/或者小径部36的周面上所形成的多个槽或者多个凸部可以相互平行。本实施方式的分丝辊71构成为进行从动旋转,但分丝辊71也可以固定。另外,不是必须设置分丝辊71,例如也可以代替分丝辊71而设置导丝器。此外,即使不使用分丝辊71、导丝器,只要在小径部36的周面上形成螺旋状的槽,也能够沿着螺旋状的槽将丝线Y以不重叠的方式卷绕多次。由此,能够防止丝线滑移。
小径部36的轴向尺寸大于大径部35的轴向尺寸。大径部35例如通过螺栓等安装于小径部36的端面,大径部35相对于小径部36能够拆装。大径部35由橡胶构成,为圆板状。小径部36由金属构成,为圆筒状。小径部36的周面可以被实施镜面加工,也可以被实施梨皮加工。大径部35的周面的摩擦系数大于小径部36的周面的摩擦系数,适合于与驱动辊33的周面接触而接受旋转动力。但是,大径部35的周面也可以由橡胶以外的材料构成,小径部36的周面也可以由金属以外的难以产生磨损的材料构成。此外,大径部35的周面的摩擦系数不是必须大于小径部36的周面的摩擦系数。此外,大径部35相对于小径部36也可以不能够拆装。
在具有以上那样的构成的丝线输送装置30中,当通过马达32使驱动轴31旋转驱动时,多个驱动辊33一齐旋转,从各驱动辊33向对应的从动辊34的大径部35传递旋转动力。由此,多个从动辊34旋转,各从动辊34的小径部36上所卷绕的丝线Y被输送。
(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丝线输送装置30中,在驱动轴31上固定有多个驱动辊33,因此只要对驱动轴31进行旋转驱动的马达32(驱动源)为一个,就能够使多个驱动辊33旋转。由此,能够抑制成本。在从动辊34上形成有与驱动辊33的周面接触的动力接受部(大径部35)、以及与驱动辊33的周面不接触的丝线输送部(小径部36)。然后,从动辊34通过动力接受部35接受驱动辊33的旋转动力而旋转,由此对卷绕于丝线输送部36的丝线Y进行输送。虽然需要将驱动辊33与从动辊34的动力接受部35维持为适当的接触状态,但由于并不是通过驱动辊33与从动辊34夹入丝线Y而进行输送,因此不需要夹持辊式的丝线输送装置那种程度的精确调整,能够降低维护作业的负担。由此,通过使用丝线输送装置30,能够减少维护作业的负担,并且能够抑制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辊33以及从动辊34中的一方的辊(从动辊34)上形成有大径部35、以及外径小于大径部35的小径部36,大径部35与驱动辊33以及从动辊34中的另一方的辊(驱动辊33)的周面接触。根据这种构成,在一方的辊34的小径部36的周面、以及另一方的辊33的周面中的和小径部36对置的部分之间形成空间。由此,只要在一方的辊34的小径部36的周面或者另一方的辊33的周面中的与小径部36对置的部分的任一方卷绕丝线Y,就能够不用两个辊33、34夹入丝线Y,而利用由基于卷绕丝线Y的摩擦力而产生的保持力来输送丝线Y。
在本实施方式中,小径部36的轴向尺寸大于大径部35的轴向尺寸。根据这种构成,能够较大地确保卷绕丝线Y的部分,容易进行挂丝。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一方的辊(从动辊34)的大径部35能够相对于小径部36拆装。当大径部35由于与另一方的辊(驱动辊33)接触而磨损时,从动辊34的转速变化,丝线Y的输送速度变化。根据上述构成,在大径部35磨损了的情况下,只要更换大径部35,就能够避免丝线Y的输送速度变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那样大径部35由橡胶等树脂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对大径部35的表面进行研磨来对丝线Y的输送速度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方的辊(从动辊34)上形成的小径部36与另一方的辊(驱动辊33)的周面对置。根据丝线种类不同而最佳的丝线输送装置的种类不同,例如,在较粗的丝线的情况下,夹持辊式的丝线输送装置更容易稳定地进行丝线输送等。根据上述那样的构成,通过将大径部35从小径部36拆卸,由此能够作为在小径部36与另一方的辊33之间夹入丝线而输送的夹持辊式的丝线输送装置来使用。由此,能够提供适合于多种丝线种类的丝线输送装置。此外,通过仅将一部分辊34的大径部35从小径部36拆卸,由此能够通过一个丝线输送装置同时输送多个种类的丝线。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动辊34上形成有大径部35以及小径部36,大径部35作为动力接受部起作用,小径部36作为丝线输送部起作用。根据这种构成,在大径部35与小径部36之间具有阶差,因此能够防止卷绕于小径部36的丝线Y向大径部35移动。因此,能够防止丝线Y意外地夹入大径部35与驱动辊33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从动辊34分别设置有将从动辊34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固定轴34a以及支承固定轴34a的支承部件37a。固定轴34a固定于支承部件37a、且能够相对于支承部件37a拆装。根据这种构成,通过将固定轴34a与从动辊34一起从支承部件37a拆卸,由此能够容易进行从动辊34的更换。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从动辊34分别形成有大径部35以及小径部36的双方。根据这种构成,与大径部35以及小径部36形成于不同的从动辊34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为了设置包括从动辊34、固定轴34a以及支承部件37a的单元而需要的空间小型化。此外,通过将固定轴34a与从动辊34一起从支承部件37a拆卸,由此能够将大径部35以及小径部36一次性地进行拆卸。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小径部36的端面安装有大径部35。虽然也能够如后述的变形例那样使大径部35由环状部件构成,但环状部件的强度有可能不足而使环状部件容易断裂。关于这一点,如果是大径部35安装于小径部36的端面的构成,则能够使大径部35成为圆板状,能够实现强度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从动辊34分别能够独立地更换为外径均匀的圆筒状的辊39(参照图4)。根据丝线种类不同而最佳的丝线输送装置的种类不同,例如,在丝线Y较粗的情况下,夹持辊式的丝线输送装置更容易稳定地进行丝线输送等。只要将从动辊34更换为不夹入丝线Y而通过小径部36进行输送的类型、以及在与驱动辊33之间夹入丝线Y而输送的类型,则能够提供适合于多种丝线种类的丝线输送装置30。此外,只要仅将多个从动辊34中的一部分变更为外径均匀的圆筒状的辊39,就能够通过一个丝线输送装置30同时输送多个种类的丝线Y。
在本实施方式中,丝线输送部36的周面由金属构成。当丝线输送部36的周面由于与丝线Y的摩擦而磨损时,有可能使丝线Y产生损伤、或者无法进行适当的丝线输送。如果丝线输送部36的周面由金属构成,则能够抑制丝线输送部36的周面磨损,因此较优选。
在本实施方式中,动力接受部35的周面由摩擦系数大于丝线输送部36的周面的材料构成。根据这种构成,在与驱动辊33的周面接触的动力接受部35中,能够从驱动辊33更可靠地接受旋转动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检测从动辊34的转速的检测器38。在通过驱动辊33与从动辊34的接触来传递旋转动力的情况下,由于从动辊34的磨损而转速有可能变化。因此,通过设置检测从动辊34的转速的检测器38,能够掌握从动辊34的转速变化,并实施适当的应对。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从动辊34分别设置有杆机构37(移动机构),该杆机构37使从动辊34在从动辊34与驱动辊33的周面接触的接触位置、以及从动辊34从驱动辊33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根据这种构成,例如在某根丝线Y断开的情况下,能够仅使输送该断开的丝线Y的从动辊34从驱动辊33分离,而进行断丝的应对。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动辊34的附近设置有分丝辊71,在丝线输送部36以及分丝辊71上卷绕丝线Y。根据这种构成,能够通过丝线输送部更可靠地输送丝线。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多个驱动辊33的数量与上述多个从动辊34的数量相同。通过如此设置与从动辊34相同数量的驱动辊33,例如与相对于一个驱动辊33设置两个从动辊34的情况相比,一个驱动辊33的轴向尺寸较小即可。因此,能够减少全部驱动辊33的合计重量,能够以更小的输出使多个驱动辊33旋转。此外,为了适当维持驱动辊33与从动辊34的接触状态,优选1对1地设置驱动辊33与从动辊34。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驱动辊33的轴向与多个驱动辊33排列的方向平行。在对以往的带有马达的导丝辊进行排列时,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将导丝辊的轴向配置为与导丝辊排列的方向垂直,由此实现导丝辊排列的方向上的省空间化。但是,即使成为这种配置,也需要与导丝辊的直径或者马达的大小相应的量的空间。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需要分别独立地驱动多个驱动辊33的马达,因此能够成为上述那样的配置,能够实现省空间化。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变形例中,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共用的构成以及效果省略说明。
图5是显示第一变形例的丝线输送装置46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动辊34的大径部35由一个部件构成。然而,也可以如本变形例那样,将从动辊34的大径部47分为中心部48、以及能够相对于中心部48的周面进行拆装的外周部49来构成。根据这种构成,例如在大径部47磨损了的情况下,不更换大径部47整体而仅更换外周部49即可,因此能够降低运营成本。
图6是显示第二变形例的丝线输送装置40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从动辊34的大径部35安装于小径部36的端面。然而,也可以如本变形例那样,使从动辊41成为在圆筒状的辊主体42的周面上安装有环状部件43的构成。环状部件43优选由例如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安装有环状部件43的部分作为大径部44(动力接受部)起作用,辊主体42中的未安装环状部件43的部分作为小径部45(丝线输送部)起作用。根据这种构成,例如在大径部44磨损了的情况下,仅将旧的环状部件43从辊主体42拆卸而将新的环状部件43嵌于辊主体42即可,因此大径部44的更换变得容易。
图7是显示第三变形例的丝线输送装置50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从动辊34设置有大径部35以及小径部36。然而,也可以如本变形例那样,在驱动辊51设置大径部52以及小径部53,并使从动辊54成为外径均匀的圆筒状的辊。在这种情况下,从动辊54中的与驱动辊51的大径部52的周面接触的部分作为动力接受部55起作用,从动辊54中的与大径部52的周面不接触的部分作为丝线输送部56起作用。为了抑制由于丝线Y的摩擦而导致的磨损,因此从动辊54的周面优选为金属制,但只要是难以产生磨损的材料则也可以是金属以外的材料。另外,为了可靠地进行从驱动辊51向从动辊54的旋转动力的传递,驱动辊51的至少大径部52的周面优选由橡胶等摩擦系数较大的材料构成。然而,构成驱动辊51以及从动辊54的材料能够适当地变更。
图8是显示第四变形例的丝线输送装置60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从动辊34上设置有大径部35以及小径部36。然而,也可以如本变形例那样,使从动辊62的轴向尺寸大于驱动辊61的轴向尺寸,在驱动辊61以及从动辊62的任一个上都不设置大径部以及小径部。在这种情况下,从动辊62中的与驱动辊61的周面接触的部分作为动力接受部63起作用,从动辊62中的与驱动辊61的周面不接触的部分作为丝线输送部64起作用。根据这种构成,能够使从动辊62与驱动辊61的双方都成为圆筒状,因此与在某个辊上设置大径部与小径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构成简单。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仅在从动辊34上设置大径部35以及小径部36。然而,也可以不仅在从动辊34上,在驱动辊33上也设置大径部以及小径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驱动辊33的周面以及从动辊34的大径部35的周面上形成齿轮、防滑机构(例如槽等),以便能够更可靠地传递旋转动力。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丝线输送装置30应用于假捻加工机1。然而,也可以将丝线输送装置30应用于对由合成纤维构成的丝线实施卷曲加工的其他丝线加工机。

Claims (21)

1.一种丝线输送装置,设置于丝线加工机,该丝线加工机具备对由合成纤维构成的丝线实施卷曲加工的卷曲加工部,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驱动辊,固定于被旋转驱动的驱动轴;以及
多个从动辊,通过与上述多个驱动辊的周面接触,由此从上述多个驱动辊接受旋转动力而旋转,
上述从动辊为,在轴向的一部分形成有与上述驱动辊的周面接触的动力接受部,并且在轴向的一部分形成有与上述驱动辊的周面不接触的丝线输送部,在上述丝线输送部卷绕丝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辊以及上述从动辊中的一方的辊上形成有大径部、以及外径小于上述大径部的小径部,
上述大径部与上述驱动辊以及上述从动辊中的另一方的辊的周面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小径部的轴向尺寸大于上述大径部的轴向尺寸。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丝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方的辊的上述大径部能够相对于上述小径部拆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丝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一方的辊上形成的上述小径部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另一方的辊的周面对置。
6.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从动辊上形成有上述大径部以及上述小径部,上述大径部作为上述动力接受部起作用,上述小径部作为上述丝线输送部起作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丝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从动辊分别设置有将上述从动辊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固定轴、以及支承上述固定轴的支承部件,
上述固定轴固定于上述支承部件,且能够相对于上述支承部件拆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丝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多个从动辊分别形成有上述大径部以及上述小径部的双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丝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从动辊具有在圆筒状的辊主体的周面上安装有环状部件的构成,安装有上述环状部件的部分作为上述大径部起作用,上述辊主体中的未安装上述环状部件的部分作为小径部起作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丝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大径部具有中心部、以及能够相对于上述中心部的周面拆装的外周部而构成。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丝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从动辊在上述小径部的端面安装有上述大径部。
12.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从动辊分别能够独立地更换为外径均匀的圆筒状的辊。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从动辊的轴向尺寸大于上述驱动辊的轴向尺寸,上述从动辊中的与上述驱动辊的周面接触的部分作为上述动力接受部起作用,上述从动辊中的不与上述驱动辊的周面接触的部分作为上述丝线输送部起作用。
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丝线输送部的周面由金属构成。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动力接受部的周面由摩擦系数大于上述丝线输送部的周面的材料构成。
16.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检测上述从动辊的转速的检测器。
17.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多个从动辊分别设置有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使上述从动辊在上述从动辊与上述驱动辊的周面接触的接触位置、以及上述从动辊从上述驱动辊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
18.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从动辊的附近设置有分丝辊,
在上述丝线输送部以及上述分丝辊上卷绕上述丝线。
19.如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驱动辊的数量与上述多个从动辊的数量相同。
20.如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驱动辊的轴向与上述多个驱动辊排列的方向平行。
21.一种假捻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输送装置,对由上述丝线输送装置输送的多根丝线施加假捻加工。
CN202211471669.XA 2021-12-15 2022-11-23 丝线输送装置以及假捻加工机 Pending CN1162625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203184 2021-12-15
JP2021-203184 2021-12-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62577A true CN116262577A (zh) 2023-06-16

Family

ID=84361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71669.XA Pending CN116262577A (zh) 2021-12-15 2022-11-23 丝线输送装置以及假捻加工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198181A3 (zh)
JP (1) JP2023088851A (zh)
CN (1) CN116262577A (zh)
TW (1) TW202325932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53313A (en) * 1963-09-18 1966-05-31 Eastman Kodak C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ulking yarn
GB1267231A (zh) * 1968-07-16 1972-03-15
GB1353237A (en) * 1971-09-07 1974-05-15 Snam Progetti Crimping of synthetic yarns
CH572435A5 (zh) * 1973-12-22 1976-02-13 Barmag Barmer Maschf
JPS5855252B2 (ja) * 1976-01-13 1983-12-08 帝人株式会社 特殊嵩高加工糸の製造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88851A (ja) 2023-06-27
EP4198181A2 (en) 2023-06-21
TW202325932A (zh) 2023-07-01
EP4198181A3 (en) 2023-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07667B2 (en) Textile machine with a plurality of workstations
EP3540104B1 (en) Draw texturing machine
CN106192105B (zh) 假捻加工机
CN110273207B (zh) 假捻加工机
US4276740A (en) Self-twisted yarn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it
EP3360991B1 (en) Draw texturing machine
JP5453004B2 (ja) 仮撚り繊維機械
CN103508259B (zh) 纺丝卷取机
CN110735200B (zh) 用于捻线机或直捻机的纱线张力影响机构
JP5615721B2 (ja) 繊維機械及び繊維機械の糸巻き取り方法
CN116262577A (zh) 丝线输送装置以及假捻加工机
JP2007277751A (ja) 仮撚加工機
EP3266913B1 (en) Textile machine
CN107964703B (zh) 带式假捻装置
JP2007297764A (ja) ニップ式仮撚装置
CN111441114B (zh) 用于将假捻导入到纱线中的方法和纺纱机以及用于将假捻导入到纱线中的装置
CN108657869B (zh) 一种具有卷绕设备的假捻变形机
CN111996623B (zh) 假捻加工机
CN105908299B (zh) 带式假捻装置
US2463636A (en) Yarn twisting apparatus
CN114197095B (zh) 一种捻向交替加捻卷绕装置及使用方法
US3464196A (en) Apparatus for feeding yarn to be twisted
JP6533144B2 (ja) ベルト式仮撚装置
CN114438634A (zh) 假捻加工机
JPH11293529A (ja) 単錘駆動型繊維機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