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59816A - 燃料电池系统 - Google Patents

燃料电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59816A
CN116259816A CN202211540406.XA CN202211540406A CN116259816A CN 116259816 A CN116259816 A CN 116259816A CN 202211540406 A CN202211540406 A CN 202211540406A CN 116259816 A CN116259816 A CN 116259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cell
cell system
flow path
housing
oxidizing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404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冈部雄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259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598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746Pressure; Flow
    • H01M8/04753Pressure; Flow of fuel cell reacta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65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 H01M8/2483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manifol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8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 H01M8/04089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of gaseous reacta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8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 H01M8/04089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of gaseous reactants
    • H01M8/04097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of gaseous reactants with recycling of the reacta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8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 H01M8/04201Reactant storage and supply, e.g. means for feeding, pip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38Pressure; Ambient pressure; Flow
    • H01M8/04388Pressure; Ambient pressure; Flow of anode reactants at the inlet or inside the fuel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44Concentration; Density
    • H01M8/04447Concentration; Density of anode reactants at the inlet or inside the fuel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57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with both reactants being gaseous or vaporis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65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 H01M8/247Arrangements for tightening a stack, for accommodation of a stack in a tank or for assembling different tanks
    • H01M8/2475Enclosures, casings or containers of fuel cell st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65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 H01M8/2484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characterised by external manifol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2008/1095Fuel cells with polymeric electroly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50/00Fuel cell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Specific features of fuel cell system
    • H01M2250/20Fuel cell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系统,所述燃料电池系统(10)包括分支流路(28),所述分支流路(28)从供给配管(24)的比壳体(22)的壁部(22W)的内表面(F1)靠外侧处发生分支,并且与该壳体(22)的内部连通,其中,所述壳体(22)包覆燃料电池堆(18)。在燃料电池系统(10)的设置状态下,分支流路(28)的出口端的位置设置于比换气口(220)低的位置。

Description

燃料电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在燃料电池系统中,具备用氢气与氧化剂气体进行发电的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堆有时被收容于壳体。例如,下面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用于收容燃料电池堆的燃料电池壳体的内部的液态水去除的装置。在该装置中,由在燃料电池壳体的外部设置的换气风扇向燃料电池壳体的内部供给空气,该燃料电池壳体的内部的液态水在换气时被排出到燃料电池壳体的外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894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需要用于对燃料电池壳体的内部进行换气的换气风扇,部件个数增多。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从燃料电池壳体的上方朝向下方形成空气流。但是,例如像氢气这样比空气轻的气体会朝向燃料电池壳体的上方移动,因此难以排出到该燃料电池壳体的外部,效率不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面为燃料电池系统,具备:燃料电池堆,其通过氢气与氧化剂气体的电化学反应来进行发电;壳体:其包覆所述燃料电池堆;供给配管,其与在所述壳体的外部设置的氧化剂气体供给器、所述燃料电池堆连接,并且通过所述壳体的壁部;分支流路,其从所述供给配管的比所述壳体的壁部的内表面靠外侧处发生分支,并且与所述壳体的内部连通;以及换气口,其设置于所述壳体,用于对所述壳体内的所述氢气进行换气。在燃料电池系统的设置状态下,所述分支流路的出口端的位置设置于比所述换气口低的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能够有效率地对壳体的内部进行换气。即,具备从供给配管发生分支并且与壳体的内部连通的分支流路,因此即使没有换气风扇,也能够向壳体引导氧化剂气体。另外,在燃料电池系统的设置状态下,分支流路的输出端的位置设置于比换气口低的位置,因此形成从壳体的下方向上方流动的氧化剂气体的气流。因而,能够有效率地将容易停滞于壳体的上方的氢气排出到壳体的外部。
参照附图来说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基于对该实施方式的说明,能够容易地理解上述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是示出燃料电池系统的设置状态下的分支流路以及壳体的外观图。
图3是沿图2的III-III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燃料电池系统的一部分结构的框图。
图5是示出氧化剂气体的流动的图。
图6是示出在调整氧化剂气体的供给量的情况下的氧化剂气体的流动的图。
图7是示出在向壳体供给氧化剂气体的情况下的氧化剂气体的流动的图。
图8是示出由控制装置进行的换气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10的结构的概略图。燃料电池系统10具有氧化剂气体供给器12、中间冷却器14、加湿器16、燃料电池堆18、氢组件20、壳体22、供给配管24、排出配管26。
氧化剂气体供给器12设置于壳体22的外部。氧化剂气体供给器12经由供给配管24向燃料电池堆18供给氧化剂气体。作为氧化剂气体供给器12,举出泵或者鼓风机等。作为氧化剂气体,举出空气等。氧化剂气体只要是含有氧的气体即可,不限于空气。
中间冷却器14设置于壳体22的外部。中间冷却器14对在供给配管24流动的氧化剂气体进行冷却。例如,中间冷却器14构成为,与在连接于散热器的配管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加湿器16设置于壳体22的内部。加湿器16向供给配管24导入水蒸气,对在该供给配管24流动的氧化剂气体进行加湿。另外,加湿器16将在排出配管26流动的排气中含有的水分回收,并使该水分汽化为水蒸气。也可以是,加湿器16将汽化而成的水蒸气导入供给配管24。排气是含有氧化剂气体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
燃料电池堆18通过氢气与氧化剂气体的电化学反应来进行发电。燃料电池堆18具有第一输入部18-1、第一输出部18-2、第二输入部18-3、第二输出部18-4、多个燃料电池单体(未图示)。
在燃料电池堆18中,从第一输入部18-1流入的氧化剂气体与从第二输入部18-3流入的氢气被分配到各燃料电池单体。各燃料电池单体通过氢气与氧化剂气体的电化学反应来进行发电。
没有参加(日文:寄与しない)各燃料电池单体的电化学反应的氧化剂气体、通过该电化学反应而生成的水(水蒸气)作为排气而被集中,并从第一输出部18-2被排出。另外,没有参加各燃料电池单体的电化学反应的氢气从第二输出部18-4被排出。
氢组件20具有:氢气供给路20-1,其连接于燃料电池堆18的第二输入部18-3;以及氢气回收路20-2,其连接于该燃料电池堆18的第二输出部18-4。
氢组件20将从在壳体22的外部设置的氢罐(未图示)供给的氢气经由氢气供给路20-1供给到燃料电池堆18。氢组件20将从燃料电池堆18经由氢气回收路20-2供给的氢气经由氢气供给路20-1再次供给到燃料电池堆18。在该情况下,氢组件20根据需要来将氢气的一部分排出到壳体22的外部。
壳体22包覆加湿器16、燃料电池堆18以及氢组件20。在壳体22设置有换气口220。
供给配管24是用于将从氧化剂气体供给器12供给的氧化剂气体引导至燃料电池堆18的配管。供给配管24的一端部连接于氧化剂气体供给器12,该供给配管24的另一端部连接于燃料电池堆18的第一输入部18-1。供给配管24从氧化剂气体供给器12依次经由中间冷却器14、壳体22的壁部22W以及加湿器16,延伸至燃料电池堆18。
排出配管26是用于将从燃料电池堆18排出的排气引导至壳体22的外部的配管。排出配管26的一端部连接于燃料电池堆18的第一输出部18-2。排出配管26的另一端部为开放端部,配置于壳体22的外部。排出配管26从燃料电池堆18依次经由加湿器16以及壳体22的壁部22W,延伸至壳体22的外部。
燃料电池系统10还具有分支流路28以及旁通流路30。分支流路28是用于将从氧化剂气体供给器12供给的氧化剂气体引导至壳体22的内部的流路。分支流路28从供给配管24发生分支,并与壳体22的内部连通。旁通流路30是为了使氧化剂气体不通过燃料电池堆18而将从氧化剂气体供给器12供给的氧化剂气体排出到外部的流路。旁通流路30连接于排出配管26、分支流路28。
图2是示出燃料电池系统10的设置状态下的分支流路28以及壳体22的外观图。燃料电池系统10的设置状态指,壳体22设置于燃料电池系统10的规定部位的状态。在壳体22配置于燃料电池系统10的规定部位的情况下,能够由燃料电池堆18进行发电。
分支流路28具有第一流路部32、第二流路部33以及第三流路部34(参照图1)。第一流路部32从供给配管24朝向下方延伸。第二流路部33从第一流路部32朝向壳体22延伸。第一流路部32以及第二流路部33配置于壳体22的外部,由配管构成。
第二流路部33具有倾斜部36。在燃料电池系统10的设置状态下,以随着靠近壳体22的壁部22W的内表面F1(图1)而高度增大的方式形成倾斜部36。也就是说,在燃料电池系统10的设置状态下,倾斜部36朝向壳体22的壁部22W的内表面F1来向上方倾斜。
第三流路部34配置于壳体22的壁部22W(参照图1)。图3是沿图2的III-III箭头方向的剖视图。第三流路部34由插入到将壳体22的壁部22W贯通的贯通孔的配管构成。而且,也可以是,第三流路部34是将壳体22的壁部22W贯通的贯通孔。
在第二流路部33设置有过滤器38。过滤器38防止异物向壳体22的内部流入。在第三流路部34设置有缩径部40。缩径部40在第三流路部34形成有如下孔(节流孔),该孔(节流孔)的流路截面比设置有过滤器38的流路截面小。该孔包括分支流路28的出口端(出口开口)。
分支流路28的出口端(出口开口)配置于壳体22的壁部22W的内表面F1,并且与壳体22的内部连通。在燃料电池系统10的设置状态下,分支流路28的出口端(出口开口)设置于比换气口220低的位置(参照图1、图2)。
图4是示出燃料电池系统10的一部分结构的框图。燃料电池系统10还具有密封阀42、第二密封阀44、旁通阀46、调速阀48、氢气传感器50以及控制装置52。
密封阀42是能够将供给配管24密封的阀。该阀可以是能够对流路进行开闭的开闭阀,也可以是能够对流路的开度进行调整的开度调整阀。而且,在开度调整阀的开度为最小值(零)的情况下,流路被关闭,成为流体不流动的状态。另一方面,开度调整阀的开度越大,流量越多。
密封阀42设置于供给配管24(参照图1)。图1示出了对在壳体22的壁部22W配置的供给配管24来设置密封阀42的情况的例子。密封阀42设置于供给配管24的比分支出分支流路28的分支点(第一流路部32的输入端)靠下游处。即,分支流路28从供给配管24的比密封阀42靠上游处发生分支。
第二密封阀44是能够将排出配管26密封的阀。该阀可以是开闭阀,也可以是开度调整阀。第二密封阀44设置于排出配管26(参照图1)。图1示出了对在壳体22的内部配置的排出配管26来设置第二密封阀44的情况的例子。第二密封阀44设置于排出配管26的比连接有旁通流路30的连接点(旁通流路30的输出端)靠上游处。
旁通阀46是用于对在旁通流路30流动的氧化剂气体的流量进行调整的开度调整阀。旁通阀46设置于旁通流路30(参照图1)。
调速阀48是用于对在分支流路28流动的氧化剂气体的流量进行调整的开度调整阀。调速阀48设置于倾斜部36(参照图1)。
氢气传感器50是对壳体22内的氢气的浓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氢气传感器50设置于壳体22内(参照图1)。
控制装置52是控制燃料电池系统10的装置。控制装置52可以设置于壳体22的外部,也可以设置于壳体22的内部。
控制装置52控制氢组件20来将氢气供给到燃料电池堆18,并调整向燃料电池堆18供给的氢气的供给量。
图5是示出氧化剂气体的流动的图。控制装置52控制氧化剂气体供给器12、密封阀42、第二密封阀44、旁通阀46以及调速阀48,来将氧化剂气体供给到燃料电池堆18。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52控制氧化剂气体供给器12,来向供给配管24输出氧化剂气体。另外,控制装置52将密封阀42以及第二密封阀44打开,并将旁通阀46以及调速阀48关闭。由此,输出到供给配管24的氧化剂气体会从第一输入部18-1供给到燃料电池堆18。供给到燃料电池堆18的氧化剂气体被分配到各燃料电池单体。含有没有参加各燃料电池单体的电化学反应的氧化剂气体的排气会从第一输出部18-2向排出配管26流出,并经由该排出配管26被排出到外部。
图6是示出在调整氧化剂气体的供给量的情况下的氧化剂气体的流动的图。控制装置52控制旁通阀46,来调整向燃料电池堆18供给的氧化剂气体的供给量。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52基于燃料电池堆18的温度、电压以及发电电力中的至少一者来决定目标发电量,根据该目标发电量来使旁通阀46的开度可变。目标发电量越小,控制装置52使旁通阀46的开度越大。由此,在供给配管24流动的氧化剂气体的一部分通过分支流路28以及旁通流路30而流入排出配管26,从而调整向燃料电池堆18供给的氧化剂气体的供给量。
在燃料电池堆18发电时,控制装置52基于由氢气传感器50检测的氢气,来对壳体22的内部进行换气。图7是示出在向壳体22供给氧化剂气体的情况下的氧化剂气体的流动的图。而且,图7示出了旁通阀46关闭着的情况的例子。
在由氢气传感器50检测的氢气的浓度超过既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52将调速阀48打开。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52根据氢气的浓度来设定调速阀48的开度。由此,在供给配管24流动的氧化剂气体的一部分通过分支流路28,并从该分支流路28的输出端(输出开口)流入壳体22的内部。流入壳体22的内部的氧化剂气体经由设置于壳体22的换气口220被排出到壳体22的外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燃料电池系统10的设置状态下,分支流路28的输出端(输出开口)设置于比换气口220低的位置(参照图7)。因此,形成从壳体22的下方向上方流动的氧化剂气体的气流。因而,能够有效率地将容易停滞于壳体22的上方的氢气排出到壳体22的外部。
在调速阀48被打开的情况下,发电所需的氧化剂气体量(与目标发电量对应的氧化剂气体量)会仅减少向壳体22内供给的氧化剂气体量。因而,在调速阀48打开着的情况下,控制装置52控制氧化剂气体供给器12,使得向供给配管24输出的氧化剂气体量相比于打开调速阀48之前而增加。
而且,能够基于调速阀48的开度来获取向壳体22内供给的氧化剂气体量。即,控制装置52基于表示向壳体22内供给的氧化剂气体量与调速阀48的开度之间关系的表单或者关系式,来获取向壳体22内供给的氧化剂气体量。
另外,能够基于目标发电量来获取发电所需的氧化剂气体量(与目标发电量对应的氧化剂气体量)。即,控制装置52使用表示目标发电量与发电所需的氧化剂气体量之间关系的表单或者关系式,来获取发电所需的氧化剂气体量。
即使由氢气传感器50检测的氢气的浓度不超过既定的阈值,在发电所需的氧化剂气体量比较少的情况下,也有向壳体22供给氧化剂气体的余量。因而,在由氢气传感器50检测的氢气的浓度为既定的阈值以下且发电所需的氧化剂气体量为既定量以下的情况下,控制装置52将调速阀48打开。由此,能够在不限制燃料电池堆18发电的情况下,积极地对壳体22内进行换气。
另一方面,即使在由氢气传感器50检测的氢气的浓度没有超过既定的阈值且发电所需的氧化剂气体量比较多的情况下,有时也没有向壳体22供给氧化剂气体的余量。因而,在由氢气传感器50检测的氢气的浓度为既定的阈值以下且发电所需的氧化剂气体量超过既定量的情况下,控制装置52控制调速阀48,来使向壳体22供给的氧化剂气体的流量相比于当前的流量而减少。由此,能够在壳体22内的氢气的浓度低且燃料电池堆18需要发挥高输出的情况下,优先向燃料电池堆18供给氧化剂气体。其结果是,能够不降低发电效率并将壳体22内的氢气排出到外部。
图8是示出由控制装置52进行的换气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以既定的周期重复执行换气处理。
在步骤S1中,控制装置52获取由氢气传感器50检测的氢气的浓度。当获取了氢气的浓度时,换气处理转移至步骤S2。
在步骤S2中,控制装置52将氢气的浓度与既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在氢气的浓度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否),换气处理转移至步骤S3。相反地,在氢气的浓度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步骤S2:是),换气处理转移至步骤S4。
在步骤S3中,控制装置52将发电所需的氧化剂气体量(与目标发电量对应的氧化剂气体量)与既定量进行比较。在发电所需的氧化剂气体量为既定量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否),换气处理转移至步骤S4。相反地,在发电所需的氧化剂气体量超过既定量的情况下(步骤S3:是),换气处理转移至步骤S5。
在步骤S4中,控制装置52将调速阀48打开。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52根据氢气的浓度来设定调速阀48的开度。当调速阀48被打开时,换气处理结束。
在步骤S5中,控制装置52控制调速阀48,来使向壳体22供给的氧化剂气体的流量相比于当前的流量而减少。当氧化剂气体的流量减少时,换气处理结束。
也可以是,上述的实施方式如下面那样进行变形。
(第一变形例)
也可以是,分支流路28的输出端(输出开口)配置于壳体22的内部。在该情况下,第三流路部34由插入到将壳体22的壁部22W贯通的贯通孔的配管构成,该配管突出到壳体22的内部。
(第二变形例)
也可以是,分支流路28从在壳体22的壁部22W配置的供给配管24发生分支。在该情况下,分支流路28能够仅由将壳体22的壁部22W贯通的贯通孔构成。
(第三变形例)
也可以是,在燃料电池系统10的设置状态下,并不是分支流路28的输出端(输出开口)整体设置于比换气口220低的位置。即,也可以是,在燃料电池系统10的设置状态下,分支流路28的输出端(输出开口)的一部分设置于比换气口220的最低的部位高的位置。即使在该情况下也是,在换气口220中,比分支流路28的输出端(输出开口)高的区域大于比该输出端(输出开口)低的区域。
(第四变形例)
也可以是,倾斜部36设置于第三流路部34,代替设置于第二流路部33。另外,也可以是,倾斜部36除了设置于第二流路部33以外,还设置于第三流路部34。在该情况下,设置于第三流路部34的倾斜部36可以与设置于第二流路部33的倾斜部36连续地形成,也可以与设置于第二流路部33的倾斜部36不连续地形成。
(第五变形例)
也可以是,旁通流路30连接于供给配管24、排出配管26。在该情况下,分支流路28和旁通流路30这两方都从供给配管24发生分支。旁通流路30可以从供给配管24的比分支出分支流路28的位置靠上游处发生分支,也可以从供给配管24的比分支出分支流路28的位置靠下游处发生分支。
(第六变形例)
也可以是,氢气传感器50检测氢气的量(绝对量)。在该情况下,在由氢气传感器50检测的氢气的量超过既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52将调速阀48打开。
(第七变形例)
也可以是,由氢气传感器50检测的氢气的浓度(或者氢气的量)越大,控制装置52使调速阀48的开度越大。即,氢气的浓度(或者氢气的量)越大,控制装置52使供给到壳体22的氢气的流量越增加。在该情况下,不需要将由氢气传感器50检测的氢气的浓度(或者氢气的量)与既定的阈值进行比较。
(第八变形例)
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进行任意的组合。
下面,记载能够根据以上的记载掌握的发明以及效果。
1、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10,具备:燃料电池堆18,其通过氢气与氧化剂气体的电化学反应来进行发电;壳体22:其包覆所述燃料电池堆;供给配管24,其与在所述壳体的外部设置的氧化剂气体供给器12、所述燃料电池堆连接,并且通过所述壳体的壁部22W;分支流路28,其从所述供给配管的比所述壳体的壁部的内表面F1靠外侧处发生分支,并且与所述壳体的内部连通;以及换气口220,其设置于所述壳体,用于对所述壳体内的所述氢气进行换气。在燃料电池系统的设置状态下,所述分支流路的出口端的位置设置于比所述换气口低的位置。
由此,能够有效率地对壳体的内部进行换气。即,由于具备从供给配管发生分支并且与壳体的内部连通的分支流路,因此即使没有换气风扇也能够向壳体引导氧化剂气体。另外,在燃料电池系统的设置状态下,分支流路的输出端的位置设置于比换气口低的位置,因此形成从壳体的下方向上方流动的氧化剂气体的气流。因而,能够有效率地将容易停滞于壳体的上方的氢气排出到壳体的外部。
2、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也可以是,还具备密封阀42,所述密封阀42设置于所述供给配管,所述分支流路从所述供给配管的比所述密封阀靠上游处发生分支。由此,在燃料电池堆的发电停止时,即使因残留在密封阀至燃料电池堆之间的供给配管内的水分冻结而密封阀无法动作,也能够对壳体的内部进行换气。
3、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也可以是,所述分支流路具有倾斜部36,在所述燃料电池系统的设置状态下,所述倾斜部36朝向所述壳体的壁部的内表面来向上方倾斜。由此,能够抑制在倾斜部的上游产生的结露等水分流入壳体的内部的情形。
4、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也可以是,还具备:排出配管26,其用于将排气从所述燃料电池堆排出;以及旁通流路30,其将所述分支流路与所述排出配管连接。由此,能够将分支流路的一部分作为用于流向壳体的流路以及用于流向排出配管的流路来共用。
5、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也可以是,还具备:氢气传感器50,其对所述壳体内的所述氢进行检测;调速阀48,其设置于所述分支流路,能够调整流向所述壳体的所述氧化剂气体的流量;以及控制装置52,其基于由所述氢气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氢气的量或者浓度来控制所述调速阀,从而调整所述氧化剂气体的流量。由此,能够调整壳体的内部的换气量。
6、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也可以是,所述氢气的量或者浓度越大,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氧化剂气体的流量越增加。由此,能够用与氢气的量或者浓度相应的量的氧化剂气体来对壳体的内部进行换气。
7、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也可以是,在所述氢气的量或者浓度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调速阀打开。由此,能够仅在必要时对壳体的内部进行换气。
8、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也可以是,所述调速阀设置于所述倾斜部。在水难以停滞的倾斜部设置调速阀,由此能够抑制因结露水冻结而无法调整调速阀的情形。
9、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也可以是,在所述氢气的量或者浓度为所述阈值以下且发电所需的氧化剂气体量超过既定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氧化剂气体的流量相比于当前的流量而减少。由此,能够在壳体内的氢气的浓度低且燃料电池堆需要发挥高输出的情况下,优先向燃料电池堆供给氧化剂气体。其结果是,能够不降低发电效率并且将壳体内的氢气排出到外部。
而且,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公开内容,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采用各种结构。

Claims (14)

1.一种燃料电池系统(10),其特征在于,具备:
燃料电池堆(18),其通过氢气与氧化剂气体的电化学反应来进行发电;
壳体(22):其包覆所述燃料电池堆;
供给配管(24),其与在所述壳体的外部设置的氧化剂气体供给器(12)、所述燃料电池堆连接,并且通过所述壳体的壁部(22W);
分支流路(28),其从所述供给配管的比所述壳体的壁部的内表面(F1)靠外侧处发生分支,并且与所述壳体的内部连通;以及
换气口(220),其设置于所述壳体,用于对所述壳体内的所述氢气进行换气,
在燃料电池系统的设置状态下,所述分支流路的出口端的位置设置于比所述换气口低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密封阀(42),所述密封阀(42)设置于所述供给配管,
所述分支流路从所述供给配管的比所述密封阀靠上游处发生分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支流路具有倾斜部(36),在所述燃料电池系统的设置状态下,所述倾斜部(36)朝向所述壳体的壁部的内表面来向上方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支流路具有倾斜部(36),在所述燃料电池系统的设置状态下,所述倾斜部(36)朝向所述壳体的壁部的内表面来向上方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排出配管(26),其用于将排气从所述燃料电池堆排出;以及
旁通流路(30),其将所述分支流路与所述排出配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排出配管(26),其用于将排气从所述燃料电池堆排出;以及
旁通流路(30),其将所述分支流路与所述排出配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排出配管(26),其用于将排气从所述燃料电池堆排出;以及
旁通流路(30),其将所述分支流路与所述排出配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氢气传感器(50),其对所述壳体内的所述氢气进行检测;
调速阀(48),其设置于所述分支流路,能够调整流向所述壳体的所述氧化剂气体的流量;以及
控制装置(52),其基于由所述氢气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氢气的量或者浓度来控制所述调速阀,从而调整所述氧化剂气体的流量。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氢气传感器(50),其对所述壳体内的所述氢气进行检测;
调速阀(48),其设置于所述分支流路,能够调整流向所述壳体的所述氧化剂气体的流量;以及
控制装置(52),其基于由所述氢气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氢气的量或者浓度来控制所述调速阀,从而调整所述氧化剂气体的流量。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氢气传感器(50),其对所述壳体内的所述氢气进行检测;
调速阀(48),其设置于所述分支流路,能够调整流向所述壳体的所述氧化剂气体的流量;以及
控制装置(52),其基于由所述氢气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氢气的量或者浓度来控制所述调速阀,从而调整所述氧化剂气体的流量。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氢气的量或者浓度越大,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氧化剂气体的流量越增加。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氢气的量或者浓度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调速阀打开。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支流路具有倾斜部,在所述燃料电池系统的设置状态下,所述倾斜部朝向所述壳体的壁部的内表面来向上方倾斜,
所述调速阀设置于所述倾斜部。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氢气的量或者浓度为阈值以下且发电所需的氧化剂气体量超过既定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氧化剂气体的流量相比于当前的流量而减少。
CN202211540406.XA 2021-12-09 2022-12-02 燃料电池系统 Pending CN1162598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99733A JP7361750B2 (ja) 2021-12-09 2021-12-09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2021-199733 2021-12-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59816A true CN116259816A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83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40406.XA Pending CN116259816A (zh) 2021-12-09 2022-12-02 燃料电池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87668A1 (zh)
JP (1) JP7361750B2 (zh)
CN (1) CN11625981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82428B2 (ja) 2022-02-03 2023-11-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32916A (ja) * 2001-10-26 2003-05-09 Honda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ボックス換気装置
JP2007179949A (ja) * 2005-12-28 2007-07-12 Nissan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2008078067A (ja) * 2006-09-25 2008-04-03 Nissan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ケースの換気システム
JP2009021076A (ja) * 2007-07-11 2009-01-29 Nissan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2012234806A (ja) * 2011-04-22 2012-11-29 Honda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3008664A (ja) * 2011-05-26 2013-01-10 Honda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A3095272C (en) * 2018-03-28 2021-11-30 Toyo System Co., Ltd. Degradation state determination device and degradation state determination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87668A1 (en) 2023-06-15
JP7361750B2 (ja) 2023-10-16
JP2023085613A (ja) 2023-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18415B2 (ja) 液体分離器を有する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111354958B (zh) 一种燃料电池的阳极保护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1322273B (zh) 燃料电池系统
US20030022050A1 (en) Product water pump for fuel cell system
JP2007053070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7511590B2 (ja) 通気管および/またはコンプレッサ通気管を備えた燃料電池システム、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のハウジングを通気する方法並びに自動車
JP2007157718A (ja) 燃料電池の操作方法及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EP2043184A1 (en) Fuel cell system
CN116259816A (zh) 燃料电池系统
KR102508921B1 (ko) 압축기에 할당된 중간 압력 탭을 구비한 연료 전지 시스템 및 이러한 연료 전지 시스템의 사용 방법
US2003011888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condensate in an integrated fuel cell system
US7718287B2 (en) Compact anode flow shift design for small fuel cell vehicles
CN110010937A (zh) 燃料电池系统
KR101966449B1 (ko) 연료전지 시스템의 공기 공급장치 및 에어 블로어 압력 조절방법
JP5228695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KR20150072076A (ko) 연료전지 시스템의 수소 퍼지유닛
WO2021243681A1 (zh) 氢气供应装置和燃料电池
CN102037596B (zh) 燃料电池系统
CN103339774A (zh) 抗冻燃料电池燃料压力调节器
JP2010177166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US20230046641A1 (en) Fuel cell system
US20230170504A1 (en) Fuel cell system having active housing purging
CN216161773U (zh) 集成型增湿器
JP2008020163A (ja) 加湿装置およ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7310707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及び燃料電池を制御す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