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38901A - 移送设备 - Google Patents

移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38901A
CN116238901A CN202310066319.3A CN202310066319A CN116238901A CN 116238901 A CN116238901 A CN 116238901A CN 202310066319 A CN202310066319 A CN 202310066319A CN 116238901 A CN116238901 A CN 1162389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wheel
transfer
conveying device
convey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663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候陈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Rih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Rih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Rih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Rih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6631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389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38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389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 B65G47/912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provided with drive systems with rectilinear movements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9/00Rotary conveyors, e.g. rotating discs, arms, star-wheels or co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0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 B65G47/04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stituent Portions Of Griding Lathes, Driv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送设备,包括清洗装置、内轮研削装置、外轮研削装置、输送装置、内轮移送装置以及外轮移送装置,输送装置用于向清洗装置输送内轮和外轮;内轮移送装置设于内轮研削装置和输送装置之间,用于将内轮从内轮研削装置移送到输送装置;外轮移送装置设于内轮研削装置和输送装置之间,用于将内轮从内轮研削装置移送到输送装置。本发明的移送设备通过自动化的手段,取代了传统的人工进行移送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移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送设备。
背景技术
轴承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轴承一般由内轮和外轮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在轴承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多道工序,包括不限于组装、研削、清洗等,但是在很多生产场景中,由于受限于生产场地的限制,或者是工序投入的时间有差异,使得上述的工序不能在生产场地的同一个地方进行,需要分开多个地方进行,这就需要将轴承在不同工序之间进行移送,现有的做法很多都是使用人工进行移送,但是采用人工的方式,效率较低,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移送设备,以解决人工移送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送设备,包括清洗装置、内轮研削装置、外轮研削装置、输送装置、内轮移送装置以及外轮移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向所述清洗装置输送内轮和外轮;所述内轮移送装置设于所述内轮研削装置和所述输送装置之间,用于将内轮从所述内轮研削装置移送到所述输送装置;所述外轮移送装置设于所述内轮研削装置和所述输送装置之间,用于将内轮从所述内轮研削装置移送到所述输送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内轮移送装置包括移送架、设于所述移送架的第一移动模组、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模组的第一抓取机构以及设于所述移送架的第一端的旁侧的搬运机构,所述搬运机构用于将内轮搬运到所述输送装置,所述内轮研削装置设于所述移送架的第二端的旁侧,所述第一移动模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抓取机构在所述移送架的长度方向上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移送架的第二端设有第一工作台,所述第一工作台上至少设有一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将所述内轮定位,所述第一抓取机构位于所述定位槽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抓取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模组的第一气动夹爪,所述第一气动夹爪位于所述定位槽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搬运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移送架的第一端的旁侧的第一传送带以及设于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输送装置上方的第一机械手。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机械手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输送装置上的第一移动机构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的第二抓取机构,所述第二抓取机构支持在所述第一移动机构上升降。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装置的旁侧设有入料装置,所述入料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输送装置的旁侧的存料机构以及设于所述输送装置上的第二机械手,所述存料机构用于储存并提供内轮或外轮,所述第二机械手用于将存料机构提供的内轮或外轮搬运到输送装置上。
作为优选,所述存料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输送装置旁侧的第二工作台、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工作台的转台、设于所述转台上的多个辊筒以及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作用于所述辊筒的长度方向上。
作为优选,所述推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工作台的第一伸缩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一伸缩件的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作用于所述辊筒的长度方向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机械手包括设设于所述输送装置上的第二移动机构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的第三抓取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抓取机构移动,所述第三抓取机构用于对所述存料机构提供的轴承进行抓取或释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当内轮研削装置对内轮研削完毕后,内轮移送装置便会将内轮移送到输送装置上,然后输送装置便会将内轮输送到清洗装置,由清洗装置进行清洗;而当外轮研削装置对外轮研削完毕后,外轮移送装置便会将外轮移送到输送装置上,然后输送装置便会将外轮输送到清洗装置,由清洗装置进行清洗,本发明的移送设备通过自动化的手段,取代了传统的人工进行移送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送设备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移送设备的内轮移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的C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移送设备的存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D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6的E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清洗装置;20、内轮研削装置;30、外轮研削装置;40、输送装置;41、第四工作台;42、第二传送带;43、第三传送带;50、内轮移送装置;51、移送架;52、第一移动模组;53、第一气动夹爪;54、第一工作台;55、定位槽;56、第一轨道;57、第三工作台;58、第二轨道;60、搬运机构;61、第一传送带;62、第一机械手;621、直线移动模组;63、升降模组;64、第二气动夹爪;70、外轮移送装置;80、入料装置;81、存料机构;811、第二工作台;812、转台;813、辊筒;814、第一伸缩件;815、推动块;82、第二机械手;821、第二移动模组;822、第三气动夹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请参考图1至图8,本发明涉及一种移送设备,包括清洗装置10、内轮研削装置20、外轮研削装置30、输送装置40、内轮移送装置50以及外轮移送装置70,输送装置40用于向清洗装置10输送内轮和外轮;内轮移送装置50设于内轮研削装置20和输送装置40之间,用于将内轮从内轮研削装置20移送到输送装置40;外轮移送装置70设于内轮研削装置20和输送装置40之间,用于将内轮从内轮研削装置20移送到输送装置40。具体地,清洗装置10、内轮研削装置20以及外轮研削装置30均为常规技术手段。在工作时,当内轮研削装置20对内轮研削完毕后,内轮移送装置50便会将内轮移送到输送装置40上,然后输送装置40便会将内轮输送到清洗装置10,由清洗装置10进行清洗;而当外轮研削装置30对外轮研削完毕后,外轮移送装置70便会将外轮移送到输送装置40上,然后输送装置40便会将外轮输送到清洗装置10,由清洗装置10进行清洗,本发明的移送设备通过自动化的手段,取代了传统的人工进行移送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内轮移送装置50包括移送架51、设于移送架51的第一移动模组52、设于第一移动模组52的第一抓取机构以及设于移送架51的第一端的旁侧的搬运机构60,搬运机构60用于将内轮搬运到输送装置40,内轮研削装置20设于移送架51的第二端的旁侧,第一移动模组52用于带动第一抓取机构在移送架51的长度方向上移动。具体地,移送架51为龙门架,如此设置,便于工人从龙门架下经过,从而避免了对生产场地的空间占用。在工作时,当内轮研削装置20对内轮研削完毕后,第一抓取机构便会抓取内轮,然后第一移动模组52便会带动第一抓取机构移动到移送架51的第一端旁侧的搬运机构60上,然后第一抓取机构释放内轮,内轮便会将落到搬运机构60上,然后搬运机构60便会将内轮移送到输送装置40上,最后输送装置40便会将外轮输送到清洗装置10上。如此设置,具有传送效率高,且不占用生产场地的空间的优点。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移送架51的第二端设有第一工作台54,第一工作台54上至少设有一个定位槽55,定位槽55用于将内轮定位,第一抓取机构位于定位槽55的上方。具体地,内轮研削装置20设有供内轮流到定位槽55的第一轨道56,第一抓取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设于第一移动模组52的第一气动夹爪53,第一气动夹爪53位于定位槽55的上方。具体地,第一气动夹爪53设置为两个,定位槽55也设置为两个,每一个第一气动夹爪53与一个定位槽55对应。在工作时,通过第一气动夹爪53,便可以将内轮抓取或释放,且操作简单以及抓取效果好的优点。在工作时,当内轮研削装置20对内轮研削完毕后,内轮便会顺着第一轨道56流到定位槽55中,通过将内轮定位在定位槽55中,使得第一气动夹爪53可以精准地抓取内轮,提高了第一气动夹爪53的工作精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搬运机构60包括设于移送架51的第一端的旁侧的第一传送带61以及设于第一传送带61和输送装置40上方的第一机械手62。具体地,移送架51的第一端设有第三工作台57,第三工作台57上设有供内轮流动到第二传送带42上的第二轨道58。具体地,第二传送带42为步进传送带,从而可以产生时间间隙,而且第一传送带61的特定位置设有用于阻挡内轮的挡板(图中未示出),使得内轮可以在特定位置上被挡住,从而使得第一机械手62可以抓取内轮。在工作时,当内轮被移送到移送架51的第三工作台57上时,内轮便从第二轨道58流到第一传送带61上,然后第一传送带61便会将内轮传送到第一机械手62的下方,然后然后第一机械手62便会将内轮从第一传送带61上搬运到输送装置40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输送装置40包括设于第四工作台41和均设于工第四作台上的第二传送带42和第三传送带43,具体地,在工作时,第一机械手62将内轮从第一传送带61上搬运到第二传送带42上,而外轮移送装置70将外轮搬运到到第三传送带43上,然后内轮和外轮分别由第二传送带42和第三传送带43输送到清洗装置10。
在本实施例中,外轮移送装置70的技术方案与内轮移送装置50相同,其技术效果是将外轮从外轮研削装置30上移送到输送装置40第三传送带43上,然后由第三传送带43输送到清洗装置10,与内轮移送装置50的技术效果实质相同,因此,对外轮移送装置70不作赘述。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机械手62包括设于第一传送带61和输送装置40上的第一移动机构以及设于第一移动机构的第二抓取机构,第二抓取机构支持在第一移动机构上升降。具体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设于第二传送带42和输送装置40上直线移动模组621,第二抓取机构包括设于第一移动机构的升降模组63以及设于升降模组63的第二气动夹爪64,直线移动模组621用于带动升降模组63移动,升降模组63用于带动第二气动夹爪64升降。在工作时,当第二气动夹爪64抓取内轮后,直线移动模组621便会带动升降模组63移动到输送装置40的第二传送带42上,然后升降模组63便会带动第二气动夹爪64下降到第二传送带42上,第二气动夹爪64释放内轮,内轮便会落到第二传送带42上。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装置40的旁侧设有入料装置80,入料装置80包括设于输送装置40的旁侧的存料机构81以及设于输送装置40上的第二机械手82,存料机构81用于储存并提供内轮或外轮,第二机械手82用于将存料机构81提供的内轮或外轮搬运到输送装置40上。具体地,在工作时,当外轮移送装置70和内轮移送装置50发生故障,不能向清洗装置10输送内轮或外轮时,通过向存料机构81上存储内轮或外轮,然后由第二机械手82将内轮和外轮搬运到输送装置40上,如此,即使外轮移送装置70和内轮移送装置50发生故障,入料装置80也可以继续作业,从而继续将内轮或外轮输送到清洗装置10进行清洗,从而可以对清洗工作的正常运行起保障作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存料机构81包括设于输送装置40旁侧的第二工作台811、转动设置于第二工作台811的转台812、设于转台812上的多个辊筒813以及设于工作台上的推动组件,推动组件作用于辊筒813的长度方向上。具体地,在工作时,将多个内轮或外轮套到辊筒813上,如此便可以将内轮或外轮存储在辊筒813上,而当需要将内轮或外轮进行清洗时,启动推动组件,推动组件便会推动内轮或外轮在辊筒813的长度方向上升,直至到达特定高度时,便会停止,然后由二机械手将内轮或外轮搬运到输送装置40的第二传送带42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推动组件包括设于第二工作台811的第一伸缩件814以及设于第一伸缩件814的推动块815,推动块815作用于辊筒813的长度方向上。具体地,第一伸缩件814可选用气缸、油缸或电缸等具有自动伸缩功能的工具。在工作时,当需要推动内轮或外轮在辊筒813的长度方向上升时,启动第一伸缩件814,第一伸缩件814便可以推动推动块815移动,推动块815移动便会推动内轮或外轮在辊筒813的长度方向上升。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机械手82包括设设于输送装置40上的第二移动机构以及设于第二移动机构的第三抓取机构,第二移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三抓取机构移动,第三抓取机构用于对存料机构81提供的轴承进行抓取或释放。具体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设于输送装置40上的第二移动模组821,第三抓取机构包括设于第二移动模组821的第三气动夹爪822。在工作时,当内轮或外轮在辊筒813的长度方向被推动到特定高度,并处于第三气动夹爪822的作用范围内时,启动第三气动夹爪822,第三气动夹爪822便会夹取内轮或外轮,然后再启动第二移动模组821,第二移动模组821便会带动第三气动夹爪822移动到输送装置40的第二传送带42上,使得第三气动夹爪822可以带动内轮或外轮来到第二传送带42上,然后第三气动夹块便会释放内轮或外轮,使得内轮或外轮可以落到第二传送带42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移送设备,包括清洗装置、内轮研削装置以及外轮研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设备包括:
输送装置,用于向所述清洗装置输送内轮和外轮;
内轮移送装置,设于所述内轮研削装置和所述输送装置之间,用于将内轮从所述内轮研削装置移送到所述输送装置;及
外轮移送装置,设于所述内轮研削装置和所述输送装置之间,用于将内轮从所述内轮研削装置移送到所述输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移送装置包括移送架、设于所述移送架的第一移动模组、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模组的第一抓取机构以及设于所述移送架的第一端的旁侧的搬运机构,所述搬运机构用于将内轮搬运到所述输送装置,所述内轮研削装置设于所述移送架的第二端的旁侧,所述第一移动模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抓取机构在所述移送架的长度方向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架的第二端设有第一工作台,所述第一工作台上至少设有一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将所述内轮定位,所述第一抓取机构位于所述定位槽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抓取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模组的第一气动夹爪,所述第一气动夹爪位于所述定位槽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移送架的第一端的旁侧的第一传送带以及设于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输送装置上方的第一机械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手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输送装置上的第一移动机构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的第二抓取机构,所述第二抓取机构支持在所述第一移动机构上升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的旁侧设有入料装置,所述入料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输送装置的旁侧的存料机构以及设于所述输送装置上的第二机械手,所述存料机构用于储存并提供内轮或外轮,所述第二机械手用于将存料机构提供的内轮或外轮搬运到输送装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输送装置旁侧的第二工作台、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工作台的转台、设于所述转台上的多个辊筒以及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作用于所述辊筒的长度方向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工作台的第一伸缩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一伸缩件的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作用于所述辊筒的长度方向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械手包括设设于所述输送装置上的第二移动机构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的第三抓取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抓取机构移动,所述第三抓取机构用于对所述存料机构提供的轴承进行抓取或释放。
CN202310066319.3A 2023-01-12 2023-01-12 移送设备 Pending CN1162389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66319.3A CN116238901A (zh) 2023-01-12 2023-01-12 移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66319.3A CN116238901A (zh) 2023-01-12 2023-01-12 移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38901A true CN116238901A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34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66319.3A Pending CN116238901A (zh) 2023-01-12 2023-01-12 移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3890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48239B1 (ko) 공작기계용 소재공급 및 적재장치
CN107553289B (zh) 导板表面处理自动生产线
CN111071782B (zh) 一种显示器件的复检装置
CN211589196U (zh) 下料装置及具有其的燃料电池电堆组装系统
CN115432426A (zh) 工件抓取装置、抓取模组、工件转移装置和供料系统
CN219585303U (zh) 移送设备
CN114346453A (zh) 一种用于z轴承柱面的全自动激光打标装置
CN220097803U (zh) 一种下料装置和硅棒输送系统
CN110980228B (zh) 一种缓存机构以及缓存方法
CN116238901A (zh) 移送设备
CN217457829U (zh) 物料转移装置及具有其的自动上下料系统
CN115872196A (zh) 辊装卸装置
CN213923374U (zh) 拨叉卸卷装置
CN212263894U (zh) 自动检测线
CN115448014A (zh) 上下料装置和上下料系统
CN113732532A (zh) 一种自动生产装置及方法
CN112658778A (zh) 一种用于加工中心的自动上下料系统
CN108568692B (zh) 一种机位上下料设备
KR200354550Y1 (ko) 블록고무자동로딩장치
KR19990024052A (ko) 엘씨디 카셋트 운송용 수송 대차
CN219990463U (zh) 一种自动包胶设备
CN109226545B (zh) 截止阀加工设备
CN114211354B (zh) 一种十字工件的上下料托架装置、磨床及控制方法
CN220596083U (zh) 传料装置
CN216939388U (zh) 一种工件加工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