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14273A - 车磨铣复合机床 - Google Patents

车磨铣复合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14273A
CN116214273A CN202310385537.3A CN202310385537A CN116214273A CN 116214273 A CN116214273 A CN 116214273A CN 202310385537 A CN202310385537 A CN 202310385537A CN 116214273 A CN116214273 A CN 1162142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turning
milling
plates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855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琼
刘锋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Fanke Food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Fanke Food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Fanke Food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Fanke Food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8553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142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14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142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9/00Metal-working machines incorporating a plurality of sub-assemblies, each capable of performing a metal-working operation
    • B23Q39/02Metal-working machines incorporating a plurality of sub-assemblies, each capable of performing a metal-working operation the sub-assemblies being capable of being brought to act at a single operating st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5/00Automatic 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feed movement, cutt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
    • B23Q15/20Automatic 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feed movement, cutt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 before or after the tool acts upon the workpiece
    • B23Q15/22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piece
    • B23Q15/26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piece of angular pos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Tool Replacement In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磨铣复合机床。车磨铣复合机床,包括:底座板以及设置在底座板顶部的作业台,作业台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基座以及铣刀驱动部件,相对应的基座上设置有车削固定轴部件,作业台的两侧滑动安装有移动架,移动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车刀驱动部件,两个基座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摆动盘,两个摆动盘之间固定安装有摇篮框,摇篮框内固定安装有多个格栅板,摇篮框的外壁上设置有两个工件定位机构,铣刀驱动部件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筒,安装筒上活动安装有刀头组件。本发明提供的车磨铣复合机床具有操作便捷、能够自动进行铣削刀的更换、提高工件生产精度的优点。

Description

车磨铣复合机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铣机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磨铣复合机床。
背景技术
机床是目前对零件进行生产的机器,目前根据生产需要大致分为车床和铣床,车床主要通过将工件固定,并通过轴向驱动使工件旋转,再借助车刀进行加工,而铣床则是在将工件固定后,铣刀进行移动实现对工件的加工,因此车床更多的是加工一些轴类零件,而铣床则更倾向于一些异形的零件,但是随着工业水平的日益发达,对工件加工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一些特殊的机械零件可能需要车床与铣床的配合作业方能加工,而常用的车床本身便带有对工件的初步打磨作业,,因此目前能够同时实现车削与铣削加工的车床被定义为车磨铣复合机床。
但是目前常见的复合机床仅仅是将车床与铣床的功能相结合,自动化程度较低,车削的过程中,由于轴向工件转动,因此并不需要经常对车刀进行更换,但是在铣削时,不同工件或者同一个工件的不同位置的铣削形状不同,导致经常需要对铣刀进行更换,因此在铣削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频繁的对铣刀进行更换,这样不仅影响了生产的效率,同时多次的更换铣刀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件铣削的精度。
并且目前目前车磨铣复合机床在铣削时,为了提高车削与铣削的配合性,车削的工件大多也采用轴向夹持固定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生产成本,降低机床上工件的配置,但是在铣削的过程中,单纯依靠铣刀轴部件的转动,一些异性的缝隙或者孔洞很难一次性的完成作业,从而需要对工件的位置进行适应性的调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车磨铣复合机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便捷、能够自动进行铣削刀的更换、提高工件生产精度的车磨铣复合机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车磨铣复合机床,包括:底座板以及设置在底座板顶部的作业台,作业台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基座以及铣刀驱动部件,相对应的基座上设置有车削固定轴部件,作业台的两侧滑动安装有移动架,移动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车刀驱动部件,两个基座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摆动盘,两个摆动盘之间固定安装有摇篮框,摇篮框内固定安装有多个格栅板,摇篮框的外壁上设置有两个工件定位机构,铣刀驱动部件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筒,安装筒上活动安装有刀头组件,刀头组件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转动安装有夹持柱,夹持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铣削刀,夹持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的顶端延伸至安装筒内。
优选的,作业台的两侧外壁上均转动安装有螺纹杆,两个螺纹杆分别与移动架的两侧外壁螺纹连接,作业台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侧边架,侧边架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旋转轴,两个螺纹杆的一端上均固定套设有第一同步带轮,旋转轴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二同步带轮,两个第一同步带轮与相对应的第二同步带轮上均缠绕有传动皮带。
优选的,连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侧板,两个侧板上均滑动安装有嵌杆,两个嵌杆的一端上均固定安装有按压板,两个嵌杆上均套设有弹簧。
优选的,两个工件定位机构均包括两个滑动筒,两个滑动筒分别滑动安装在摇篮框的两侧外壁上,两个滑动筒的顶部均滑动安装有提拉块,两个提拉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筒,连接筒内滑动安装有两个传动筒,连接筒的一侧外壁上滑动安装有两个挤压块,两个挤压块分别与两个传动筒的外壁固定连接,连接筒的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双向丝杆一,双向丝杆一的一端贯穿两个传动筒并分别与两个传动筒的内壁螺纹连接。
优选的,相对应的基座内设置有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一的输出轴延伸至基座外并与相对应的摆动盘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侧边架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二,旋转轴的一端与驱动电机二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底座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垂直架,垂直架内滑动安装有升降箱,升降箱的一侧外壁上滑动安装有横移箱,横移箱的一侧外壁上转动安装有旋转臂,旋转臂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架,两个安装架上均固定安装有操作框,两个操作框上均设置有夹持机构。
优选的,任意一个夹持机构均包括双向丝杆二,双向丝杆二转动安装在操作框的一侧外壁上,双向丝杆二的外壁上螺纹安装有两个螺纹筒,两个螺纹筒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柱,两个限位柱的一端均延伸至操作框内,两个限位柱位于操作框内的一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挤压板,两个挤压板对称设置。
优选的,两个按压板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抵触板,底座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刀库板,刀库板上活动设置有多个刀头组件,四个挤压板的一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弯杆,四个弯杆的一端上均固定安装有撑块,相对应的两个撑块呈现水平设置。
垂直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一,伸缩气缸一的输出轴与升降箱的顶部固定连接,升降箱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二,伸缩气缸二的输出轴与横移箱的外壁固定连接,横移箱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三,旋转臂与驱动电机三的输出轴转动连接,两个安装架的一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四,两个驱动电机四分别与两个双向丝杆二相连接。
作业台的顶部开设有收集槽,收集槽的两侧内壁上均滑动安装有两个滑动板,相对应的两个滑动板上均转动安装有导向板,收集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上均转动安装有两个转动撑杆,四个转动撑杆分别与两个导向板的底部相接触。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车磨铣复合机床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磨铣复合机床,工作人员可以将工件固定在车削固定轴部件上,随后通过铣刀驱动部件实现车铣复合加工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将工件固定在车削固定轴部件或者摇篮框上,实现单独的车削加工或铣削加工,并且在铣削加工的过程中,通过能够调整角度的摇篮框,可以配合铣刀驱动部件实现对一些刁钻角度工件的加工,相较于传统的方式,不仅更加的省时省力,同时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件加工的效率,并且避免了多个对工件的拆卸与安装,进一步的加强了工件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车磨铣复合机床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基座的后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作业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安装筒与铣削刀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支撑板与铣削刀连接状态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摇篮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连接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的连接筒与滑动筒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的连接筒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车磨铣复合机床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抵触板与按压板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12为图10所示的刀库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0所示的垂直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0所示的横移箱与旋转臂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15为图10所示的安装架与操作框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16为图10所示的挤压板与弯杆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提供的车磨铣复合机床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8为图17所示的导向板与收集槽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19为图17所示的转动撑杆与导向板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板;2、作业台;3、基座;4、车削固定轴部件;5、移动架;6、车刀驱动部件;7、摆动盘;8、摇篮框;9、铣刀驱动部件;10、侧边架;11、螺纹杆;12、第一同步带轮;13、旋转轴;14、第二同步带轮;15、安装筒;16、夹持柱;17、铣削刀;18、衔接块;19、侧板;20、嵌杆;21、连接块;22、导向槽;23、固定架;24、滑动筒;25、提拉块;26、格栅板;27、连接筒;28、挤压块;29、双向丝杆一;30、传动筒;31、卡持块;32、滑柱;33、底盘;34、垂直架;35、升降箱;36、横移箱;37、旋转臂;38、刀库板;39、操作框;40、抵触板;41、安装架;42、双向丝杆二;43、螺纹筒;44、挤压板;45、弯杆;46、撑块;47、限位柱;48、收集槽;49、滑动板;50、导向板;51、支撑板;52、转动撑杆;53、凹槽;54、导板;55、按压板;56、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图9,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车磨铣复合机床包括:底座板1以及设置在底座板1顶部的作业台2,作业台2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基座3以及铣刀驱动部件9,铣刀驱动部件9为目前常用的铣车上铣刀驱动单元及其相关组件,两个基座3基于作业台2中线位置对称设置,相对应的所述基座3上设置有车削固定轴部件4,车削固定轴部件4为目前常见的车床上工件固定单元及其相关组件,作业台2的两侧滑动安装有移动架5,结合图1所示,作业台2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滑轨,移动架5滑动安装在两个滑轨上,移动架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车刀驱动部件6,车刀驱动部件6为目前常用的车床上刀塔驱动部件及相关组件,两个基座3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均转动安装有摆动盘7,两个摆动盘7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摇篮框8,摇篮框8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格栅板26,多个格栅板26呈现线性阵列分布,通过多个格栅板26之间的缝隙,使得加工过程中的废屑能够掉落至作业台2的表面,能够有效的防止废屑的堆积,摇篮框8的外壁上设置有两个工件定位机构,两个工件定位机构相互辅助将需要铣削的工件固定在多个格栅板26的顶部,并且配合两个摆动盘7带动摇篮框8的弧形转动,从而使铣刀驱动部件9能够更好的对工件进行加工,铣刀驱动部件9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56,连接板5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筒15,安装筒15的底部设为开口,结合图4与图5所示,铣刀驱动部件9的输出轴贯穿连接板56与安装筒15的顶部并延伸至安装筒15内,通过图5可知,铣刀驱动部件9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衔接块18,衔接块18为矩形块,安装筒15上活动安装有刀头组件,刀头组件包括固定架23,固定架23由圆环及两个凸耳构成,两个凸耳基于圆环的中点对称设置,从而是固定架23侧视形成如同汉字“匚”的形状,固定架23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夹持柱16,夹持柱16的横截面为四边等长的矩形,夹持柱1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铣削刀17,固定架2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21,结合图7所示,连接块21的顶部开设有导向槽22,导向槽22与衔接块18相互契合,如此在完成对刀头组件进行固定时,连接块21的顶端延伸至安装筒15内,并且位于安装筒15内的衔接块18进入导向槽22内,从而使铣刀驱动部件9启动后输出轴转动带动连接块21转动,进而进一步的带动夹持柱16与铣削刀17转动,以此实现通过铣削刀17的转动进行工件加工的效果。
作业台2的两侧外壁上均转动安装有螺纹杆11,移动架5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凸块,两个螺纹杆11分别贯穿两个凸块并分别与其螺纹连接,作业台2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侧边架10,侧边架10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旋转轴13,两个螺纹杆11的一端上均固定套设有第一同步带轮12,旋转轴13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二同步带轮14,两个第一同步带轮12与相对应的第二同步带轮14的外壁上均缠绕有传动皮带,侧边架10的两侧外壁上均均开设有可供传动皮带通过的通口。
连接板5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侧板19,两个侧板19基于安装筒15的中点对称开设,两个侧板19上均滑动安装有嵌杆20,两个嵌杆20的一端均贯穿相对应的侧板19,两个嵌杆20相互远离的一端上均固定安装有按压板55,两个嵌杆20上均套设有弹簧,两个弹簧的一端分别与两个侧板19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两个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按压板55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
固定架23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销孔,通过将两个嵌杆20分别插入两个销孔内,从而实现对固定架23以及刀头组件的固定效果,同时借助两个弹簧的效果,使两个嵌杆20始终位于销孔内,以此保证限位的稳定性,并且结合图5所示,固定架23的两侧外壁均设为斜面,并且两个嵌杆20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置为与固定架23两侧外壁相同倾角的斜面,如此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通过固定架23上的斜面对两个销杆的斜面进行抵触便可以是两个嵌杆20相互远离并拉伸两个弹簧,当两个嵌杆20正对向两个销孔时,在两个弹簧的复位效果下,又可以是两个嵌杆20想向移动,最终实现自动卡持的效果。
两个工件定位机构均包括两个滑动筒24,两个滑动筒24分别滑动安装在摇篮框8的两侧外壁上,摇篮框8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滑杆,两个滑动筒24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滑环,两个滑杆分别贯穿两个滑环并与其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滑动筒24的顶部均滑动安装有提拉块25,两个提拉块25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筒27,连接筒27为中空的矩形筒体,连接筒27内滑动安装有两个传动筒30,连接筒27的一侧外壁上滑动安装有两个挤压块28,结合图8所示,两个挤压块28均为三角夹板,两个挤压块28分别与两个传动筒30的外壁固定连接,连接筒27的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双向丝杆一29,双向丝杆一29的一端贯穿两个传动筒30并分别与两个传动筒30的内壁螺纹连接,双向丝杆一29的一端贯穿相对应的提拉块25并固定安装有旋钮。
结合图9所示,两个连接筒27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卡持块31,两个卡持块31的宽度与相邻的两个格栅板26之间的间距相同,如此在将两个连接筒27向下按压,使四个卡持块31均进入相邻的两个格栅板26之间的间隙后,便可以对两个连接筒27进行水平横向位置的限位,两个滑动筒24内均滑动安装有底盘33,两个底盘33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滑柱32,两个滑柱32的顶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滑动筒24上方,两个提拉块25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滑柱32的顶端,两个滑柱32的外壁上均套设有压簧,两个压簧的顶端分别与两个滑动筒24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两个压簧的底端分别与两个底盘33的顶部固定连接。
相对应的基座3内设置有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一的输出轴延伸至基座3外并与相对应摆动盘7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侧边架10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二,旋转轴13的一端与驱动电机二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
在需要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时,首先工作人员可以将工件固定在车削固定轴部件4上,随后启动驱动电机二,驱动电机二启动输出轴转动带动旋转轴13转动,从而带动两个第二同步带轮14转动,通过两个传动皮带的传动,最终使两个第一同步带轮12及两个螺纹杆11转动,在两个螺纹杆11转动的过程中,由于移动架5受到两个滑轨的限位,从而使移动架5在螺纹杆11的传动下保持水平移动,进而使车刀驱动部件6横向移动,最终靠近车削固定轴部件4实现车削作业。
在进行铣削作业时,工作人员只需要通过两个工件定位机构实现将工件定位在多个格栅板26的顶部,其方式为,首先工作人员可以将工件摆放在摇篮框8的中部,随后分别向上拉动两个连接筒27,两个连接筒27手里向上移动会分别带动四个提拉块25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四个滑柱32以及四个底盘33向上移动,此时四个底盘33便会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压缩四个压簧,使四个压簧处于压缩蓄能的状态,而在两个连接筒27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也会带动四个卡持块31向上移动,当四个卡持块31向上移动脱离格栅板26之后,此时便会失去对两个连接筒27的限位效果,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四个滑动筒24的滑动连接水平移动两个连接筒27的位置,从而将两个连接筒27调节至工件两侧,随后工作人员可以旋转两个双向丝杆一29,两个双向丝杆一29转动会使相对应的两个传动筒30相向移动,从而带动带动相对应的两个挤压块28相向移动,最终与工件的外壁相接触,以此通过四个挤压块28实现对工件外侧的固定。
在固定完成之后,工作人员便可以启动铣刀驱动部件9实现对刀头组件的控制,以此驱动铣削刀17进行铣削作业,同时在进行铣削作业中,工作人员可以启动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一启动输出轴转动会带动相对应的摆动盘7转动,以此实现对摇篮框8的摆动,如此可以配合铣削刀17的驱动角度进行作业,从而能够实现对一些刁钻的角度进行作业,而当需要更换铣削刀17时,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分别拉动两个按压板55,两个按压板55受力会背向移动,从而带动两个嵌杆20背向移动,最终分别由两个销孔内移出,以此解除对固定架23的限位,从而可以将固定架23连同铣削刀17一同由安装筒15内取下并按照上述反向操作进行更换。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车磨铣复合机床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工作人员可以将工件固定在车削固定轴部件4上,随后通过铣刀驱动部件9实现车铣复合加工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将工件固定在车削固定轴部件4或者摇篮框8上,实现单独的车削加工或铣削加工,并且在铣削加工的过程中,通过能够调整角度的摇篮框8,可以配合铣刀驱动部件9实现对一些刁钻角度工件的加工,相较于传统的方式,不仅更加的省时省力,同时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件加工的效率,并且避免了多个对工件的拆卸与安装,进一步的加强了工件的加工精度。
第二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车磨铣复合机床,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车磨铣复合机床。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的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0-图16,车磨铣复合机床还包括垂直架34,垂直架34形成如同字母“N”的形状,垂直架34内上滑动安装有升降箱35,垂直架34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道,升降箱35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块,两个限位滑块分别与两个滑道的内壁滑动连接,升降箱35的一侧外壁上水平滑动安装有横移箱36,横移箱36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滑杆,两个滑杆的一端均延伸至升降箱35内并与升降箱35的内壁滑动连接,横移箱36的一侧外壁上转动安装有旋转臂37,横移箱36的一侧外壁上转动安装有凸轴,旋转臂37固定套设在凸轴的外壁上,具体如图13、图14所示,旋转臂37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架41,两个安装架41均呈现如同字母“H”的形状,两个安装架41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操作框39,操作框39的正视形态形成如同汉字“匚”的形状,两个操作框39内均设置有夹持机构。
任意一个夹持机构均包括双向丝杆二42,双向丝杆二42转动安装在操作框39的一侧外壁上,双向丝杆二42的外壁上螺纹安装有两个螺纹筒43,两个螺纹筒43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柱47,操作框39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避让口,两个限位柱47的一端均贯穿避让口延伸至操作框39内,两个限位柱47位于操作框39内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挤压板44,两个挤压板44基于操作框39的中点对称设置。
两个安装架41内均转动安装有连轴,两个连轴的一端上均固定安装有锥齿一,两个双向丝杆二42的中部均固定套设有锥齿二,两个锥齿二分别与两个锥齿一相互啮合。
两个按压板55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抵触板40,底座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刀库板38,刀库板38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多个放置孔,多个放置孔呈现线性阵列分布,多个放置孔内均活动放置有多个刀头组件,四个挤压板44的一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弯杆45,结合图16所示,四个弯杆45的设置相互不接触,四个弯杆45的一端上均固定安装有撑块46,相对应的两个撑块46呈现水平对称设置。
垂直架3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一,伸缩气缸一的输出轴延伸至垂直架34内并与升降箱35的顶部固定连接,升降箱35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二,伸缩气缸二的输出轴延伸至升降箱35外并与横移箱36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横移箱36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三,凸轴的一端延伸至横移箱36内并与驱动电机三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两个安装架41的一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四,两个连轴的一端分别与两个驱动电机四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
在使用本装置进行工件的车磨铣复合作业中,在铣削过程中,当需要变化铣削刀17的规格来应对工件不同位置的加工时,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启动铣刀驱动部件9,使其横向移动至最靠近垂直架34的位置,并且进一步操作使刀头组件旋转(如图10所示,将刀头组件由垂直向下的角度转动至水平朝向垂直架34的角度),随后工作人员便可以启动伸缩气缸二,伸缩气缸二启动输出轴横向延伸带动横移箱36横向移动,从而带动旋转臂37与两个操作框39移动,最终使两个操作框39移动至刀库板38前方一点的位置(操作框39的两个挤压板44正对向刀库板38上相同高度的刀头组件,并且两个挤压板44分别位于夹持柱16的正上方与正下方),此时关闭伸缩气缸二并启动相对应的驱动电机四,驱动电机四启动输出轴转动则会通过锥齿一与锥齿二的传动使双向丝杆二42转动,从而使两个螺纹筒43相向移动(位于上方的螺纹筒43向下移动,位于下方的螺纹筒43向上移动),最终使两个挤压板44与相对应的夹持柱16接触并进一步移动形成对夹持柱16夹持固定的状态。
此时关停该驱动电机四,并反向启动伸缩气缸二,使旋转臂37反向移动一段距离,从而借助两个挤压板44的固定将刀头组件由刀库板38上取出,此时管体伸缩气缸二,并启动驱动电机三,驱动电机三启动输出轴转动会带动凸轴转动,从而带动旋转臂37转动,通过驱动电机三的运转使旋转臂37转动90°,使旋转臂37有水平的状态转动至垂直的状态,此时再次启动伸缩气缸二,使旋转臂37在垂直的状态下继续横向移动,并使旋转臂37越过刀库板38移动至铣刀驱动部件9前方一定距离的位置后关闭,此时再次启动驱动电机三,使驱动电机三带动旋转臂37再次进行转动90°后会复制水平状态,不过此时旋转臂37一共转动了180°,两个操作框39的水平位置发生了对调(夹持着一个刀头组件的操作框39转动至远离铣刀驱动部件9的一侧)。
再次启动伸缩气缸二,使旋转臂37继续向着铣刀驱动部件9的方向移动,而在移动的过程中,空着的操作框39内的两个挤压板44会逐渐移动向铣刀驱动部件9上的刀头组件上,并最终使两个挤压板44分别位于该刀头组件中夹持柱16的正上方与正下方,此时启动相对应的驱动电机四,在经过传动后,两个挤压板44逐渐将夹持柱16夹持固定,并且在两个挤压板44逐渐与夹持柱16外壁接触中,两个撑块46也会相向移动并分别与两个按压板55的外壁接触(位于下方的撑块46与位于上方的按压板55接触,位于下方的撑块46与位于上方的按压板55接触),并且在两个撑块46与按压板55的接触发生在两个挤压板44与夹持柱16顶部与底部接触之前,这就导致两个撑块46会提前带动两个按压板55背向移动,从而使两个嵌杆20在两个挤压板44与夹持柱16接触前分别有两个销孔内移出,以此解除刀头组件的限位效果,因此在两个挤压板44将夹持柱16夹紧之后便可以反向启动伸缩气缸二,使旋转臂37反向移动并让相对应的操作框39夹持刀头组件由铣刀驱动部件9上移出,借此实现对刀头组件的拆卸效果。
完成拆卸之后便可以再次启动驱动电机三,使旋转臂37再次转动180°,如此便会形成如下情况:装有拆卸下来的刀头组件的操作框39转动至远离铣刀驱动部件9的一侧,装有待更换的刀头组件的操作框39转动至靠近铣刀驱动部件9的一侧,此时便可以再次正向启动伸缩气缸二,使旋转臂37正向移动,而在移动的过程中,固定架23上的斜面会逐渐抵触两个嵌杆20的斜面端,从而借助抵触的压力使两个嵌杆20背向移动,并在两个嵌杆20移动至正对向两个销孔时,在两个弹簧的复位效果下,两个嵌杆20会再次进入到销孔内,从而实现安装,而在安装之后,通过相对应的操作可以将更换下来的刀头组件放置进刀库板38内。
在本实施例中
通过启动伸缩气缸一,可以调节旋转臂37的高度,从而在刀库板38上选择不同规格的刀头组件,并且可以在铣削的过程中,能够完成自动更换刀头组件的效果,降低手动操作不仅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可以减少因为人为导致的误差,进一步的提高铣削作业的精确性。
第三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车磨铣复合机床,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提出另一种车磨铣复合机床。第三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优选的方式,第三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7-图19,在本发明提出的车磨铣复合车床的第三实施例中:作业台2的顶部开设有收集槽48,收集槽48的两侧内壁上均滑动安装有两个滑动板49,收集槽48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四个滑动板49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滑槽内,相对应的两个滑动板49上均转动安装有导向板50,导向板50可以采取透明有机塑料制成,收集槽48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板51,两个支撑板51上均转动安装有两个转动撑杆52,四个转动撑杆52分别与两个导向板50的底部相接触。
结合图19所示,两个支撑板51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导板54,两个导向板50的底部均开设有两个凹槽53,四个转动撑杆52的顶端分别延伸至四个凹槽53内。
本实施例中:在对工件进行作业中,通过两个导向板50将加工时产生的废屑引导至收集槽48内,从而能够对废屑进行有效的回收,并且在加工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可以分别向上转动两个导向板50,使两个导向板50分别与相对应的两个转动撑杆52的顶端分离,此时便可以转动四个转动撑杆52,将其分别放置在四个导板54的表面,随后便可以推动两个导向板50,使两个导向板50相互靠近的一端接触,并且失去转动撑杆52的抵触后,两个导向板50可以转动至水平,并平放在两个支撑板51的顶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磨铣复合机床,包括:底座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板顶部的作业台,所述作业台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基座以及铣刀驱动部件,相对应的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车削固定轴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台的两侧滑动安装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车刀驱动部件,两个所述基座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摆动盘,两个所述摆动盘之间固定安装有摇篮框,所述摇篮框内固定安装有多个格栅板,所述摇篮框的外壁上设置有两个工件定位机构,所述铣刀驱动部件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上活动安装有刀头组件,所述刀头组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转动安装有夹持柱,所述夹持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铣削刀,所述夹持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安装筒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磨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台的两侧外壁上均转动安装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分别与所述移动架的两侧外壁螺纹连接,所述作业台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侧边架,所述侧边架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旋转轴,两个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上均固定套设有第一同步带轮,所述旋转轴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二同步带轮,两个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同步带轮上均缠绕有传动皮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磨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上均滑动安装有嵌杆,两个所述嵌杆的一端上均固定安装有按压板,两个所述嵌杆上均套设有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磨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工件定位机构均包括两个滑动筒,两个所述滑动筒分别滑动安装在所述摇篮框的两侧外壁上,两个所述滑动筒的顶部均滑动安装有提拉块,两个所述提拉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内滑动安装有两个传动筒,所述连接筒的一侧外壁上滑动安装有两个挤压块,两个所述挤压块分别与两个传动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筒的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双向丝杆一,所述双向丝杆一的一端贯穿两个所述传动筒并分别与两个所述传动筒的内壁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磨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相对应的所述基座内设置有驱动电机一,所述驱动电机一的输出轴延伸至所述基座外并与相对应的所述摆动盘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所述侧边架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二,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二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磨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垂直架,所述垂直架内滑动安装有升降箱,所述升降箱的一侧外壁上滑动安装有横移箱,所述横移箱的一侧外壁上转动安装有旋转臂,所述旋转臂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架,两个所述安装架上均固定安装有操作框,两个所述操作框上均设置有夹持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磨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夹持机构均包括双向丝杆二,所述双向丝杆二转动安装在所述操作框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双向丝杆二的外壁上螺纹安装有两个螺纹筒,两个所述螺纹筒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柱,两个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操作框内,两个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操作框内的一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挤压板,两个所述挤压板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磨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按压板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抵触板,所述底座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刀库板,所述刀库板上活动设置有多个刀头组件,四个所述挤压板的一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弯杆,四个所述弯杆的一端上均固定安装有撑块,相对应的两个所述撑块呈现水平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磨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一,所述伸缩气缸一的输出轴与所述升降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箱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二,所述伸缩气缸二的输出轴与所述横移箱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横移箱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三,所述旋转臂与所述驱动电机三的输出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四,两个所述驱动电机四分别与两个所述双向丝杆二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磨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台的顶部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两侧内壁上均滑动安装有两个滑动板,相对应的两个所述滑动板上均转动安装有导向板,所述收集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上均转动安装有两个转动撑杆,四个所述转动撑杆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板的底部相接触。
CN202310385537.3A 2023-04-12 2023-04-12 车磨铣复合机床 Pending CN1162142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85537.3A CN116214273A (zh) 2023-04-12 2023-04-12 车磨铣复合机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85537.3A CN116214273A (zh) 2023-04-12 2023-04-12 车磨铣复合机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14273A true CN116214273A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78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85537.3A Pending CN116214273A (zh) 2023-04-12 2023-04-12 车磨铣复合机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1427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00204A (zh) * 2023-11-21 2023-12-29 佛山市创昊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钻孔位置的钢板钻孔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00204A (zh) * 2023-11-21 2023-12-29 佛山市创昊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钻孔位置的钢板钻孔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214273A (zh) 车磨铣复合机床
CN114378584B (zh) 一种金属管道生产用切割装置
CN113211083A (zh) 一种铝合金型材加工装置
CN114770175A (zh) 一种多角度可调式五金加工工作台
CN117399681B (zh) 一种起重机变速箱箱体用双面铣加工设备及方法
CN214769062U (zh)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钻孔装置
CN217860101U (zh) 机床零配件加工固定工装
CN114055217B (zh) 一种便于更换夹具的数控机床
CN116833459A (zh) 一种永磁电机生产用电机轴铣键槽机床
CN110733081A (zh) 一种门框开槽机
CN210848556U (zh) 防弯曲割管装置
CN112548757A (zh) 一种聚四氟乙烯板材修边机的平台装置
CN111975538A (zh) 一种伸缩钻头打磨装置
CN216729763U (zh) 一种不锈钢屏风制造的刨槽机
CN111360538A (zh) 一种可加工角度孔的数控钻攻机
CN216179771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用定位工装
CN218693251U (zh) 一种板材加工用固定装置
CN214559230U (zh) 一种用于售票机工件加工的定位装置
CN219094042U (zh) 一种激光切割夹具
CN217192775U (zh) 一种多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
CN220880697U (zh) 一种叶轮生产加工用刨床
CN215394274U (zh) 一种钢制门扇生产用对焊缝表面进行打磨的打磨装置
CN216326659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固定夹具
CN217514082U (zh) 一种环保实木家具生产用开槽装置
CN220806741U (zh) 一种金属模具表面打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