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13647B - 一种用于砂型3d打印的烘干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砂型3d打印的烘干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13647B
CN116213647B CN202310128877.8A CN202310128877A CN116213647B CN 116213647 B CN116213647 B CN 116213647B CN 202310128877 A CN202310128877 A CN 202310128877A CN 116213647 B CN116213647 B CN 1162136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and
strip
shaped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288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13647A (zh
Inventor
何忠卫
杨仕磊
龚重新
向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nshi Zh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nshi Zh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nshi Zh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nshi Zh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2887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136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13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136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136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136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9/00Moulds or cores; Moulding processes
    • B22C9/12Treating moulds or cores, e.g. drying, harde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9/00Moulds or cores; Moulding processes
    • B22C9/02Sand moulds or like moulds for shaped cas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40/0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e.g. for material handling
    • B33Y40/20Post-treatment, e.g. curing, coating or polish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砂型3D打印的烘干设备,料斗完成3D砂型打印后,支架位于砂箱的下极限位置,位移板的条形凸块与支持板上对应的条形孔呈错位布置,且支持梁的送气孔位于条形凸块的上方;通过将风道加热器的出气端通过连接管道与位于烘干室内的每个料斗的环形通气腔连接;加压加热后的空气再通过支持梁的送气孔输送至砂箱内,加压加热空气在砂箱内自下而上流动,砂箱内的砂子在加压加热空气的鼓动下不断翻滚,从而可快速地将砂箱内零部件和非零部件的印刷用砂热传递到指定温度,以对砂箱内的零部件进行烘干。本发明的烘干设备整个过程不需要将砂型或者砂芯从砂箱内取出,可直接对烘干室中砂箱内的零部件进行烘干,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砂型3D打印的烘干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砂型3D打印的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际上是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技术的最新快速成型装置。铸造砂型3D打印技术以砂作为主要造型材料,砂型或者砂芯在一般情况下采用重力铸造,也可采用低压铸造、离心铸造等工艺。砂型铸造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可采用的类型包括小件、大件、简单件、复杂件、单件、大批量等,相对于传统铸造工艺,其具有制造周期短、研发成本低、砂型/砂芯一体化制造的优点,以及可制造出任意复杂形状铸型或原型。
为了提高砂型或者砂芯的强度和透气性,通常要对铸造砂型3D打印完成的砂型或者砂芯进行烘干。然而,在对砂型或者砂芯烘干时,需要人工先将砂型或者砂芯从打印完成的砂箱内取出,再将取出的砂型或者砂芯移送至烘干室内进行烘干,该过程费时费力,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砂型3D打印的烘干设备,便于砂箱内的砂型或者砂芯进行烘干,整个过程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砂型3D打印的烘干设备,包括机架、输送轨道、烘干室、风道加热器和多个料斗;
所述输送轨道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烘干室布置在机架上,输送轨道贯穿烘干室;多个所述料斗通过输送轨道送入烘干室中;
所述料斗包括砂箱和用于承载印刷用砂的承载机构,承载机构可纵向活动地配合在砂箱内;
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支架、位移板、支持板和复合机构,支持板和支架呈上下平行布置,支持板和支架的四个角部通过四个立柱连接;位移板布置在支架和支持板之间,复合机构安装在支架上,复合机构用于驱动位移板抵靠或者脱离支持板;
所述支持板上设有多个呈等间距且平行布置的条形孔,任意相邻两个条形孔之间形成支持梁,支持梁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贯穿的通气孔,每根支持梁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多个与通气孔连通的送气孔;支持板沿其周向设有环形通气腔,每根支持梁的通气孔与环形通气腔连通;
所述位移板上对应每个条形孔处均设有条形凸块,当位移板抵靠支持板时,位移板的条形凸块配合在支持板上对应的条形孔中,位移板的条形凸块与支持板的条形孔配合形成用于铺设印刷用砂的平面;当位移板脱离支持板时,位移板的条形凸块与支持板上对应的条形孔呈错位布置,且支持梁的送气孔位于条形凸块的上方;
所述风道加热器安装在机架上,风道加热器的出气端通过连接管道与位于烘干室内的每个料斗的环形通气腔连接。
优选地,所述位移板的四个角部均设有配合孔,位移板的四个配合孔分别活动套设在四个立柱上;
所述复合机构包括四个压缩弹簧,四个压缩弹簧分别套设在四个立柱上,每个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位移板和支架相抵。
优选地,所述复合机构还包括两个顶靠机构,两个顶靠机构分别布置在支架相对的两侧且呈对称布置;
所述顶靠机构包括两个触发机构和顶板,两个触发机构安装在支架上且呈对称布置,顶板安装在砂箱的底部,且顶板位于两个触发机构之间;
所述触发机构包括支撑横梁、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滑动轴和L形转动块,支撑横梁的一端与支架连接,支撑横梁的长度方向与条形孔平行;L形转动块的直角部设有固定轴,固定轴的两端均连接有轴承座,两个轴承座均与支撑横梁的远支架一端连接;L形转动块的长边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横向贯穿的腰形孔,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均与位移板连接,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位于位移板的下方且呈平行布置,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远位移板一端通过滑动轴连接,滑动轴滑动配合在L形转动块的腰形孔内;L形转动块的短边一端位于顶板的上方,且L形转动块的短边一端向靠顶板纵向中心线侧上倾斜;
所述顶板位于顶靠机构的两根支撑横梁之间,且顶板位于两个L形转动块的短边端的正下方,顶板用于顶靠L形转动块的短边端以驱动L形转动块绕固定轴转动。
优选地,所述砂箱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依次连接形成方形空间,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均与底板连接;
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两条呈平行布置的第一滑槽,支架对应第一滑槽处设有凸出第一侧板的第一抬升杆;所述第三侧板上设有两条呈平行布置的第二滑槽,支架对应第二滑槽处设有凸出第三侧板的第二抬升杆。
优选地,用于砂型3D打印的烘干设备还包括两根第一封堵条和两根第二封堵条;
当所述第一抬升杆和第二抬升杆分别下移至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最低位时,位移板的条形凸块与支持板上对应的条形孔呈错位布置,且支持梁的送气孔位于条形凸块的上方,两根第一封堵条分别嵌设在两个第一滑槽中,两根第二封堵条分别嵌设在两个第二滑槽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两个第一挂钩,两个第一滑槽位于两个第一挂钩之间;两个第一挂钩内活动配合有第一横向挡板,第一侧板和第一封堵条均与第一横向挡板抵靠贴合;所述第三侧板上设有两个第二挂钩,两个第二滑槽位于两个第二挂钩之间;两个第二挂钩内活动配合有第二横向挡板,第三侧板和第二封堵条均与第二横向挡板抵靠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封堵条上设有用于卡合第一横向挡板的第三挂钩,第二封堵条上设有用于卡合第二横向挡板的第四挂钩。
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立柱内设有第一纵向通道,第一纵向通道与环形通气腔连通;支架上对应该立柱处设有第一进气管道,第一进气管道与第一纵向通道连通,风道加热器的出气端通过连接管道与第一进气管道连接。
优选地,其中另一个所述立柱内设有第二纵向通道,第二纵向通道与环形通气腔连通,第二纵向通道与第一纵向通道呈对角布置;支架上对应该立柱处设有第二进气管道,第二进气管道与第二纵向通道连通,风道加热器的出气端通过连接管道与第二进气管道连接。
优选地,所述顶板的上端的两侧倒圆。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该技术方案的料斗完成砂型打印后,支架位于砂箱的下极限位置,支持梁的送气孔位于条形凸块的上方;通过将风道加热器的出气端通过连接管道与位于烘干室内的每个料斗的环形通气腔连接;空气在风道加热器内进行加压加热到指定温度后,通过连接管道进入每个料斗的环形通气腔内,加压加热后的空气再通过支持梁的送气孔输送至砂箱内,加压加热空气在砂箱内自下而上流动,砂箱内的砂子在加压加热空气的鼓动下不断翻滚,从而可快速地将砂箱内零部件和非零部件的印刷用砂热传递到指定温度,以对砂箱内的零部件进行烘干;而且砂箱内换热到指定温度后的砂子对整个砂箱还起着非常好的保温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砂箱内零部件的烘干效率;整个过程不需要将砂型或者砂芯从砂箱内取出,可直接对烘干室中砂箱内的零部件进行烘干,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2、当砂箱完成3D砂型打印后,支架下移至砂箱的下极限位置,此时顶板顶靠两个触发机构的L形转动块的短边端,L形转动块的短边端绕固定轴向上转动,L形转动块的长边端绕固定轴向下转动,L形转动块的腰形孔带动滑动轴向下移动,滑动轴通过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带动位移板脱离支持板,使位移板的条形凸块与支持板上对应的条形孔呈错位布置,且支持梁的送气孔位于条形凸块的上方。
3、当支架上移,使得支架处于砂箱的非下极限位置时,顶板脱离对L形转动块短边端的顶靠,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位移板上移且与支持板保持抵靠状态,L形转动块的短边端和长变端均回转至起始位,此时位移板的条形凸块配合在支持板上对应的条形孔中,位移板的条形凸块与支持板的条形孔配合形成用于铺设印刷用砂的平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砂箱和承载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支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位移板和复合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复合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三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承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机架,2-输送轨道,3-烘干室,4-风道加热器,5-料斗,51-砂箱,511-第一侧板,5111-第一滑槽,5112-第一挂钩,512-第二侧板,513-第三侧板,5131-第二滑槽,514-第四侧板,515-底板,5151-连接窗口,516-第一封堵条,5161-第三挂钩,517-第一横向挡板,52-承载机构,521-支架,5211-第一抬升杆,5212-第二抬升杆,5213-第一进气管道,5214-第二进气管道,5215-第一连接通道,522-位移板,5221-条形凸块,5222-配合孔,523-支持板,5231-条形孔,5232-支持梁,5233-通气孔,5234-送气孔,5235-环形通气腔,53-复合机构,531-压缩弹簧,54-顶靠机构,541-顶板,542-触发机构,5421-支撑横梁,5422-第一安装板,5423-第二安装板,5424-滑动轴,5425-L形转动块,5426-固定轴,5427-腰形孔,55-立柱,551-第一纵向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砂型3D打印的烘干设备,包括机架1、输送轨道2、烘干室3、风道加热器4和多个料斗5;输送轨道2安装在机架1上,烘干室3布置在机架1上,输送轨道2贯穿烘干室3;多个料斗5通过输送轨道2送入烘干室3中。
料斗5包括砂箱51和用于承载印刷用砂的承载机构52,承载机构52可纵向活动地配合在砂箱51内。承载机构52包括支架521、位移板522、支持板523和复合机构53,支持板523和支架521呈上下平行布置,支持板523和支架521的四个角部通过四个立柱55连接;位移板522布置在支架521和支持板523之间,复合机构53安装在支架521上,复合机构53用于驱动位移板522抵靠或者脱离支持板523。
支持板523上设有多个呈等间距且平行布置的条形孔5231,任意相邻两个条形孔5231之间形成支持梁5232,支持梁5232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贯穿的通气孔5233,每根支持梁5232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多个与通气孔5233连通的送气孔5234;支持板523沿其周向设有环形通气腔5235,每根支持梁5232的通气孔5233与环形通气腔5235连通。
位移板522上对应每个条形孔处均设有条形凸块5221,当支架521在砂箱51的下极限位置时,在复合机构53作用下,位移板522脱离支持板523,此时位移板522的条形凸块5221与支持板523上对应的条形孔5231呈错位布置,且支持梁5232的送气孔5234位于条形凸块5221的上方;当支架521在砂箱51内位于非下极限位置时,位移板522抵靠支持板523,位移板522的条形凸块5221配合在支持板523上对应的条形孔5231中,位移板522的条形凸块5221与支持板523的条形孔5231配合形成用于铺设印刷用砂的平面。
风道加热器4安装在机架1上,风道加热器4的出气端通过连接管道与位于烘干室3内的每个料斗5的环形通气腔5235连接。
该技术方案的料斗5完成3D砂型打印后,支架521位于砂箱51的下极限位置,位移板522脱离支持板523,此时位移板522的条形凸块5221与支持板523上对应的条形孔5231呈错位布置,且支持梁5232的送气孔5234位于条形凸块5221的上方;通过将风道加热器4的出气端通过连接管道与位于烘干室3内的每个料斗5的环形通气腔5235连接;空气在风道加热器4内进行加压加热到指定温度后,通过连接管道进入每个料斗5的环形通气腔5235内,加压加热后的空气再通过支持梁5232的送气孔5234输送至砂箱51内,加压加热空气在砂箱51内自下而上流动,砂箱51内的砂子在加压加热空气的鼓动下不断翻滚,从而可快速地将砂箱51内零部件和非零部件的印刷用砂热传递到指定温度,以对砂箱5内的零部件进行烘干;而且砂箱51内换热到指定温度后的砂子对整个砂箱51还起着非常好的保温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砂箱51内零部件的烘干效率;整个过程不需要将砂型或者砂芯从砂箱51内取出,可直接对烘干室中砂箱51内的零部件进行烘干,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烘干室3在进行烘干过程中,料斗5内的温度不超过80℃。此外,即使料斗5未铺设有印刷用砂,承载机构52在其自重的作用下下落,使得支架521位于砂箱51的下极限位置,在复合机构53作用下,位移板522脱离支持板523,此时位移板522的条形凸块5221与支持板523上对应的条形孔5231呈错位布置,且支持梁5232的送气孔5234位于条形凸块5221的上方。
同时,风道加热器主要是用来将所需要的空气流从开始温度加热到所需要的空气温度,风道加热器是把一个匝数较多的初级线圈和一个匝数较少的次级线圈装在同一个铁芯上。输入与输出的电压比等于线圈杂书之比,同时对能量的保持不变。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次级线圈在低电压的条件下会产生很大的电流。风道加热器在工作中低温流体介质通过管道在压力作用下进入其输入口,沿着电加热容器内部特定换热流道,运用空气电加热器的流体热力学原理设计的路径,带走空气电加热器中的电热元件工作中所产生的高温热能量,使空气电加热器被加热介质温度升高。现有的风道加热器通常在其进风侧设有风机,风机在电机的驱动下工作,风机将外部的空气送入风道加热器本体中进行加热到指定温度。现有风道加热器的型号包括欣荣电热的YY-FD-10至YY-FD-60以及YY-FD-100至YY-FD-1000。风道加热器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位移板522的四个角部均设有配合孔5222,位移板522的四个配合孔5222分别活动套设在四个立柱55上;复合机构53包括四个压缩弹簧531,四个压缩弹簧531分别套设在四个立柱55上,每个压缩弹簧531的两端分别与位移板522和支架521相抵。在压缩弹簧531的作用下,便于位移板522自动复位至与支持板523相抵。
53复合机构还包括两个顶靠机构54,两个顶靠机构54分别布置在支架521相对的两侧且呈对称布置。顶靠机构54包括两个触发机构542和顶板541,两个触发机构542安装在支架521上且呈对称布置,顶板541安装在砂箱51的底部,且顶板541位于两个触发机构542之间。
触发机构542包括支撑横梁5421、第一安装板5422、第二安装板5423、滑动轴5424和L形转动块5425,支撑横梁5421的一端与支架521连接,支撑横梁5421的长度方向与条形孔5231平行;L形转动块5425的直角部设有固定轴5426,固定轴5426的两端均连接有轴承座,两个轴承座均与支撑横梁5421的远支架一端连接。L形转动块5425的长边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横向贯穿的腰形孔5427,第一安装板5422和第二安装板5423均与位移板522连接,第一安装板5422和第二安装板5423位于位移板522的下方且呈平行布置,第一安装板5422和第二安装板5423的远位移板一端通过滑动轴5424连接,滑动轴5424滑动配合在L形转动块5425的腰形孔5427内。L形转动块5425的短边一端位于顶板541的上方,且L形转动块5425的短边一端向靠顶板纵向中心线侧上倾斜。
顶板541位于顶靠机构54的两根支撑横梁5421之间,且顶板541位于两个L形转动块5425的短边端的正下方,顶板541用于顶靠L形转动块5425的短边端以驱动L形转动块5425绕固定轴转动。
当砂箱51完成3D砂型打印后,支架521下移至砂箱51的下极限位置,此时顶板541顶靠两个触发机构542的L形转动块5425的短边端,L形转动块5425的短边端绕固定轴5426向上转动,L形转动块5425的长边端绕固定轴5426向下转动,L形转动块5425的腰形孔5427带动滑动轴5424向下移动,滑动轴5424通过第一安装板5422和第二安装板5423带动位移板522脱离支持板523,使位移板522的条形凸块5221与支持板523上对应的条形孔5231呈错位布置,且支持梁5232的送气孔5234位于条形凸块5221的上方。当支架521上移,使得支架521处于砂箱51的非下极限位置时,顶板541脱离对L形转动块5425短边端的顶靠,在压缩弹簧531的作用下,位移板522上移且与支持板523保持抵靠状态,L形转动块5425的短边端和长变端均回转至起始位,此时位移板522的条形凸块5221配合在支持板523上对应的条形孔5231中,位移板522的条形凸块5221与支持板523的条形孔5231配合形成用于铺设印刷用砂的平面。
本实施例中,顶板541的上端的两侧倒圆,有效地避免了顶板541对L形转动块5425造成刮伤。
砂箱51包括第一侧板511、第二侧板512、第三侧板513、第四侧板514和底板515,第一侧板511、第二侧板512、第三侧板513和第四侧板514依次连接形成方形空间,第一侧板511、第二侧板512、第三侧板513和第四侧板514均与底板515连接。第一侧板511上设有两条呈平行布置的第一滑槽5111,支架521对应第一滑槽处设有凸出第一侧板511的第一抬升杆5211;第三侧板513上设有两条呈平行布置的第二滑槽5131,支架521对应第二滑槽处设有凸出第三侧板513的第二抬升杆5212。第一抬升杆5211和第二抬升杆5212的设计,便于伺服升降机构或者其他抬升机构通过第一抬升杆5211和第二抬升杆5212对承载机构52进行抬升或下降,使承载机构52在砂箱51内按需作纵向移动。
当砂箱51位于3D砂型打印机内时,第一抬升杆5211和第二抬升杆5212均配合在3D砂型打印机的伺服升降机构上,通过伺服升降机构可以按照3D砂型打印机既定的需求,使承载机构52在砂箱51内纵向移动,以完成铺砂和喷墨,最终完成3D砂型打印。当需要清除支持板523上的非零部件印刷用砂时,通过其他抬升机构将承载机构52抬升至砂箱51的上极限位,即可用刷子或者吹风或者负压吸砂设备将支持板523上的非零部件印刷用砂清洁干净,然后将砂箱51移送至3D砂型打印机的输送轨道上待用。伺服升降机构或者其他抬升机均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有效避免非零部件印刷用砂在砂箱51从第一滑槽5111和第二滑槽5131漏出,用于砂型3D打印的烘干设备还包括两根第一封堵条516和两根第二封堵条;当第一抬升杆5211和第二抬升杆5212分别下移至第一滑槽5111和第二滑槽5131的最低位时,位移板522的条形凸块5221与支持板523上对应的条形孔5231呈错位布置,且支持梁5232的送气孔5234位于条形凸块5221的上方,两根第一封堵条516分别嵌设在两个第一滑槽5111中,两根第二封堵条分别嵌设在两个第二滑槽5131中。当第一封堵条516配合在对应的第一滑槽5111内时,第一封堵条516和第一抬升杆5211正好对第一滑槽5111进行了全方位的封堵,避免了砂箱51内的非零部件印刷用砂用第一滑槽5111漏出的现象。当第二封堵条配合在对应的第二滑槽5131内时,第二封堵条和第二抬升杆5212正好对第二滑槽5131进行了全方位的封堵,避免了砂箱51内的非零部件印刷用砂用第二滑槽5131漏出的现象。
此外,第一侧板511上设有两个第一挂钩5112,两个第一滑槽5111位于两个第一挂钩5112之间;两个第一挂钩5112内活动配合有第一横向挡板517,第一侧板511和第一封堵条516均与第一横向挡板517抵靠贴合。第一横向挡板517的设计,有效地避免了第一封堵条516向外移动脱离对应第一滑槽5111的现象。第三侧板513上设有两个第二挂钩,两个第二滑槽5131位于两个第二挂钩之间;两个第二挂钩内活动配合有第二横向挡板,第三侧板513和第二封堵条均与第二横向挡板抵靠贴合。第二横向挡板的设计,有效避免了第二封堵条向外移动脱离对应第二滑槽5131的现象。同时,为了有效避免第一封堵条516和第二封堵条向砂箱51内移动,第一封堵条516上设有用于卡合第一横向挡板517的第三挂钩5161,第二封堵条上设有用于卡合第二横向挡板的第四挂钩。当第一横向挡板517卡合在第一封堵条516的第三挂钩5161后,可避免第一封堵条51在对应的第一滑槽5111内移动;当第二横向挡板卡合在第二封堵条的四挂钩5171后,可避免第二封堵条在对应的第二滑槽5131内移动。
其中一个立柱55内设有第一纵向通道551,第一纵向通道551与环形通气腔5235连通;支架521上对应该立柱处设有第一进气管道5213,第一进气管道5213与第一纵向通道551连通,风道加热器4的出气端通过连接管道与第一进气管道5213连接。第一纵向通道551和第一进气管道5213的设计,便于将风道加热器4的加压加热空气依次经第一进气管道5213、第一纵向通道551、环形通气腔5235、通气孔5233和送气孔5234输送至砂箱内。此外,为了便于第一纵向通道551和第一进气管道5213的连接,支架521上对应第一纵向通道551处设有第一连接通道5215,第一纵向通道551和第一进气管道5213通过第一连接通道5215连通。
为了提高环形通气腔5235内空气气压的稳定性,以及提高每个送气孔5234输出空气压力的均衡性;其中另一个立柱内设有第二纵向通道,第二纵向通道与环形通气腔5235连通,第二纵向通道与第一纵向通道呈对角布置;支架521上对应该立柱处设有第二进气管道5214,第二进气管道5214与第二纵向通道连通,风道加热器的出气端通过连接管道与第二进气管道连接。此外,为了便于第二纵向通道和第二进气管道5214的连接,支架521上对应第二纵向通道处设有第二连接通道,第二纵向通道和第二进气管道5214通过第二连接通道连通。
本实施例中,底板515设有连接窗口5151;连接窗口5151的设计,便于风道加热器4的连接管道穿过底板515与第一进气管道5213和第二进气管道5214连接。而且,风道加热器4输出端的连接管道足够长,以便与该连接管道跟随料斗5在输送轨道上移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风道加热器4加压加热后的空气输送至砂箱51内,砂箱51内的砂子在加压空气的鼓动下不断翻滚,使得砂箱51内的砂子呈现出沸水状态,形成涌砂的现象。砂箱51内出现涌砂现象时,砂箱51内的砂子像悬浮状态一样,质量很轻或者可忽略不计,人们可以轻易在砂箱51内的涌砂中取出物件。因此,烘干工序完成后,将烘干室3内输送轨道2上的砂箱51移出烘干室3,砂箱51位于烘干室3出口端的输送轨道2上;此时风道加热器4加压加热后的空气仍然继续输送至砂箱51内,且砂箱51内呈现出涌砂现象,操作人员可以轻易取出砂箱51内质量轻的零部件;质量大的零部件也可以通过吊装设备轻松取出,不会受到砂箱51内非零部件印刷用砂的阻扰;整个过程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用于砂型3D打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输送轨道、烘干室、风道加热器和多个料斗;
所述输送轨道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烘干室布置在机架上,输送轨道贯穿烘干室;多个所述料斗通过输送轨道送入烘干室中;
所述料斗包括砂箱和用于承载印刷用砂的承载机构,承载机构可纵向活动地配合在砂箱内;
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支架、位移板、支持板和复合机构,支持板和支架呈上下平行布置,支持板和支架的四个角部通过四个立柱连接;位移板布置在支架和支持板之间,复合机构安装在支架上,复合机构用于驱动位移板抵靠或者脱离支持板;
所述支持板上设有多个呈等间距且平行布置的条形孔,任意相邻两个条形孔之间形成支持梁,支持梁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贯穿的通气孔,每根支持梁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多个与通气孔连通的送气孔;支持板沿其周向设有环形通气腔,每根支持梁的通气孔与环形通气腔连通;
所述位移板上对应每个条形孔处均设有条形凸块,当位移板抵靠支持板时,位移板的条形凸块配合在支持板上对应的条形孔中,位移板的条形凸块与支持板的条形孔配合形成用于铺设印刷用砂的平面;当位移板脱离支持板时,位移板的条形凸块与支持板上对应的条形孔呈错位布置,且支持梁的送气孔位于条形凸块的上方;
所述风道加热器安装在机架上,风道加热器的出气端通过连接管道与位于烘干室内的每个料斗的环形通气腔连接;
所述位移板的四个角部均设有配合孔,位移板的四个配合孔分别活动套设在四个立柱上;
所述复合机构包括四个压缩弹簧,四个压缩弹簧分别套设在四个立柱上,每个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位移板和支架相抵;
所述复合机构还包括两个顶靠机构,两个顶靠机构分别布置在支架相对的两侧且呈对称布置;
所述顶靠机构包括两个触发机构和顶板,两个触发机构安装在支架上且呈对称布置,顶板安装在砂箱的底部,且顶板位于两个触发机构之间;
所述触发机构包括支撑横梁、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滑动轴和L形转动块,支撑横梁的一端与支架连接,支撑横梁的长度方向与条形孔平行;L形转动块的直角部设有固定轴,固定轴的两端均连接有轴承座,两个轴承座均与支撑横梁的远支架一端连接;L形转动块的长边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横向贯穿的腰形孔,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均与位移板连接,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位于位移板的下方且呈平行布置,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远位移板一端通过滑动轴连接,滑动轴滑动配合在L形转动块的腰形孔内;L形转动块的短边一端位于顶板的上方,且L形转动块的短边一端向靠顶板纵向中心线侧上倾斜;
所述顶板位于顶靠机构的两根支撑横梁之间,且顶板位于两个L形转动块的短边端的正下方,顶板用于顶靠L形转动块的短边端以驱动L形转动块绕固定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砂型3D打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砂箱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依次连接形成方形空间,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均与底板连接;
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两条呈平行布置的第一滑槽,支架对应第一滑槽处设有凸出第一侧板的第一抬升杆;所述第三侧板上设有两条呈平行布置的第二滑槽,支架对应第二滑槽处设有凸出第三侧板的第二抬升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砂型3D打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根第一封堵条和两根第二封堵条;
当所述第一抬升杆和第二抬升杆分别下移至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最低位时,位移板的条形凸块与支持板上对应的条形孔呈错位布置,且支持梁的送气孔位于条形凸块的上方,两根第一封堵条分别嵌设在两个第一滑槽中,两根第二封堵条分别嵌设在两个第二滑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砂型3D打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两个第一挂钩,两个第一滑槽位于两个第一挂钩之间;两个第一挂钩内活动配合有第一横向挡板,第一侧板和第一封堵条均与第一横向挡板抵靠贴合;所述第三侧板上设有两个第二挂钩,两个第二滑槽位于两个第二挂钩之间;两个第二挂钩内活动配合有第二横向挡板,第三侧板和第二封堵条均与第二横向挡板抵靠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砂型3D打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封堵条上设有用于卡合第一横向挡板的第三挂钩,第二封堵条上设有用于卡合第二横向挡板的第四挂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砂型3D打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一个所述立柱内设有第一纵向通道,第一纵向通道与环形通气腔连通;支架上对应该立柱处设有第一进气管道,第一进气管道与第一纵向通道连通,风道加热器的出气端通过连接管道与第一进气管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砂型3D打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另一个所述立柱内设有第二纵向通道,第二纵向通道与环形通气腔连通,第二纵向通道与第一纵向通道呈对角布置;支架上对应该立柱处设有第二进气管道,第二进气管道与第二纵向通道连通,风道加热器的出气端通过连接管道与第二进气管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砂型3D打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板的上端的两侧倒圆。
CN202310128877.8A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用于砂型3d打印的烘干设备 Active CN1162136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8877.8A CN116213647B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用于砂型3d打印的烘干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8877.8A CN116213647B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用于砂型3d打印的烘干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13647A CN116213647A (zh) 2023-06-06
CN116213647B true CN116213647B (zh) 2023-11-24

Family

ID=86574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28877.8A Active CN116213647B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用于砂型3d打印的烘干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13647B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05358A (en) * 1928-01-23 1929-02-07 William Henry Nicholls Foundry molding machine
GB847083A (en) * 1956-10-29 1960-09-07 Foundry Equipment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foundry core making machines
FR2215280A1 (zh) * 1973-01-29 1974-08-23 Buehler Eugen
CN106001416A (zh) * 2016-07-14 2016-10-12 辽宁森远增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次性完成高精度砂型制作的激光3d打印机
CN106180578A (zh) * 2016-08-30 2016-12-07 四川中科玻璃有限公司 敞开式烘模装置
CN107052258A (zh) * 2017-05-02 2017-08-18 广西金锋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砂箱的自动加热装置
CN109877275A (zh) * 2019-04-25 2019-06-14 爱司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双框架升降装置的砂型3d打印机
CN110900783A (zh) * 2019-12-24 2020-03-24 安徽薄荷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下降式陶瓷3d打印机用快速烘干装置
CN210966842U (zh) * 2019-10-17 2020-07-10 谷城德科福铸造材料有限公司 铸造砂烘干机
CN211503554U (zh) * 2019-12-11 2020-09-15 黄山金石木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氮气保护高温烘箱
CN211807893U (zh) * 2019-12-31 2020-10-30 武汉阿尔法激光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机自动清粉及加热烘干机构
CN213668978U (zh) * 2020-10-19 2021-07-13 邓州市康硕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砂型3d打印固化剂生产装置
CN113275504A (zh) * 2021-06-16 2021-08-20 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设备及其生产线
CN113333683A (zh) * 2021-05-21 2021-09-03 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铸型型腔的烘干装置及烘干方法
CN113579158A (zh) * 2021-07-30 2021-11-02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清除3d打印边料的装置及方法
WO2021218222A1 (zh) * 2020-04-27 2021-11-04 苏州明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效空气加热系统及制芯机
CN214768725U (zh) * 2021-04-26 2021-11-19 康硕(德阳)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砂型3d打印机用的清砂设备
CN114850402A (zh) * 2022-04-25 2022-08-05 爱司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前后进出打印箱砂型3d打印机及打印系统
CN115090832A (zh) * 2022-06-25 2022-09-23 共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05358A (en) * 1928-01-23 1929-02-07 William Henry Nicholls Foundry molding machine
GB847083A (en) * 1956-10-29 1960-09-07 Foundry Equipment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foundry core making machines
FR2215280A1 (zh) * 1973-01-29 1974-08-23 Buehler Eugen
CN106001416A (zh) * 2016-07-14 2016-10-12 辽宁森远增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次性完成高精度砂型制作的激光3d打印机
CN106180578A (zh) * 2016-08-30 2016-12-07 四川中科玻璃有限公司 敞开式烘模装置
CN107052258A (zh) * 2017-05-02 2017-08-18 广西金锋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砂箱的自动加热装置
CN109877275A (zh) * 2019-04-25 2019-06-14 爱司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双框架升降装置的砂型3d打印机
CN210966842U (zh) * 2019-10-17 2020-07-10 谷城德科福铸造材料有限公司 铸造砂烘干机
CN211503554U (zh) * 2019-12-11 2020-09-15 黄山金石木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氮气保护高温烘箱
CN110900783A (zh) * 2019-12-24 2020-03-24 安徽薄荷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下降式陶瓷3d打印机用快速烘干装置
CN211807893U (zh) * 2019-12-31 2020-10-30 武汉阿尔法激光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机自动清粉及加热烘干机构
WO2021218222A1 (zh) * 2020-04-27 2021-11-04 苏州明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效空气加热系统及制芯机
CN213668978U (zh) * 2020-10-19 2021-07-13 邓州市康硕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砂型3d打印固化剂生产装置
CN214768725U (zh) * 2021-04-26 2021-11-19 康硕(德阳)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砂型3d打印机用的清砂设备
CN113333683A (zh) * 2021-05-21 2021-09-03 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铸型型腔的烘干装置及烘干方法
CN113275504A (zh) * 2021-06-16 2021-08-20 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设备及其生产线
CN113579158A (zh) * 2021-07-30 2021-11-02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清除3d打印边料的装置及方法
CN114850402A (zh) * 2022-04-25 2022-08-05 爱司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前后进出打印箱砂型3d打印机及打印系统
CN115090832A (zh) * 2022-06-25 2022-09-23 共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13647A (zh) 202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213647B (zh) 一种用于砂型3d打印的烘干设备
CN106183400A (zh) 一种料盘自动循环式烘干冷却炉
CN110355923B (zh) 一种泡沫复合板的加压成型生产系统
CN206840971U (zh) 一种金属印花机打印涂层烘干装置
WO2006120948A1 (ja) 鋳枠無し上・下鋳型の造型装置におけるマッチプレートの交換方法
CN209158695U (zh) 一种平板硫化机
CN210758773U (zh) 一种泡沫复合板的加压成型生产系统
CN214865703U (zh) 一种产品清洗干燥设备
CN216936891U (zh) 一种进气温度压力传感器加工用固化上料装置
CN205702315U (zh) 一种潜水泵导流壳叶片覆膜砂砂型
CN203124235U (zh) 一种层架式热固化机
CN111319160B (zh) 一种具有自动除杂结构的注塑系统及注塑方法
CN107457999A (zh) 一种汽车用尼龙管定型装置
CN110173983B (zh) 橡塑板热风加热炉
CN209263583U (zh) 一种陶瓷坯干燥装置
CN211424892U (zh) 一种用于气流干燥机的热风循环装置
CN208146869U (zh) 一种新型热芯盒射芯机
CN111486689A (zh) 一种可移动式热风多次回收利用烘干线
CN113441678B (zh) 一种无模铸造成型机
CN211106295U (zh) 一种印花机烘干机
CN220304070U (zh) 一种耐材干燥室真空负压控温装置
CN214250468U (zh) 一种纸浆模塑制品烘干系统用多风管烘干机构
CN217494874U (zh) 一种硫化机脱模出料装置
CN220594374U (zh) 用于纸箱印刷的烘干结构
CN220030592U (zh) 一种砌块浇注成型脱模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