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75504A - 一种3d打印设备及其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3d打印设备及其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75504A
CN113275504A CN202110665775.0A CN202110665775A CN113275504A CN 113275504 A CN113275504 A CN 113275504A CN 202110665775 A CN202110665775 A CN 202110665775A CN 113275504 A CN113275504 A CN 1132755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workpiece
printing
post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657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凡
马玺
何捷军
马睿
刘轶
任建玺
杨保宁
闫涛
马泽飞
王军伟
杜银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cel Intelligent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cel Intelligent Foundr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cel Intelligent Foundr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cel Intelligent Foundr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6577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755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75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55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9/00Moulds or cores; Moulding processes
    • B22C9/02Sand moulds or like moulds for shaped cas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9/00Moulds or cores; Moulding processes
    • B22C9/12Treating moulds or cores, e.g. drying, harde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40/0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e.g. for material hand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设备及其生产线,所述3D打印设备通过铺粉装置能够按照预设路径将粉末铺设在所述承载板上,通过打印装置能够按照预设图案将粘结剂喷射在铺好的粉末上,以使粘结剂和粉末中的固化剂发生反应,从而使粉末固化形成工件。本实施例通过承载板能够承载工件,使得承载板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能够带动工件一起移动至下一工位,从而实现工件的自动化输送,不仅能够提高工件的生产效率,而且能够减少操作人员手工搬运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3D打印设备及其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3D打印设备及其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3D打印设备主要用于快铸产品的工件打印,尤其在汽车行业应用广泛。一般情况下,当工件在工作箱上打印完成后,需要将工作箱上的工件输送至后处理工件进行处理,在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都是通过手工将工作箱上的工件搬运至后处理工件上,导致工件的生产效率低且人工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设备及其生产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操作人员都是通过手工将工作箱上的工件搬运至后处理工件上,导致工件的生产效率低且人工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3D打印设备,包括:
机架;
工作箱,所述工作箱设置在所述机架内,所述工作箱活动设有承载板;
铺粉装置,所述铺粉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铺粉装置用于按照预设铺粉路径将粉末铺设在所述承载板上;
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打印装置用于按照预设打印路径将粘结剂喷射在铺好的粉末上,以使粉末固化形成工件;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工作箱上,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承载板从所述工作箱上移出,以将所述承载板上的工件输送至下一工位。
优选地,所述工作箱包括箱体和底板,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底板活动设有承载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底板在所述箱体内升降,以使所述底板移动至预设位置;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承载板从所述底板上移出,以将所述承载板上的工件输送至下一工位。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为:
一种3D打印生产线,包括:
上述3D打印设备,用于打印工件;
后处理工位,用于对打印后的所述工件进行后处理,得到处理后的工件。
优选地,所述后处理工位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清砂工位,用于对所述工件进行清砂;
吹砂工位,用于对所述工件进行吹砂;
涂胶工位,用于对所述工件进行涂胶;
烘干工位,用于对所述工件进行烘干;
切割工位,用于对所述工件进行切割。
优选地,所述3D打印设备和所述后处理工位为一对一的组合关系。
优选地,所述3D打印设备和所述后处理工位为一对一的组合关系。
优选地,所述3D打印设备和所述后处理工位为一对多的组合关系。
优选地,所述后处理工位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后处理工位通过链式、并列、分叉、矩阵以及环形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自由组合。
优选地,所述3D打印设备和所述后处理工位为多对一的组合关系。
优选地,所述3D打印设备和后处理工位为多对多的组合关系。
优选地,所述后处理工位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后处理工位通过链式、并列、分叉、矩阵以及环形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自由组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铺粉装置能够按照预设路径将粉末铺设在所述承载板上,通过打印装置能够按照预设图案将粘结剂喷射在铺好的粉末上,以使粘结剂和粉末中的固化剂发生反应,从而使粉末固化形成工件。本实施例通过承载板能够承载工件,使得承载板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能够带动工件一起移动至下一工位,从而实现工件的自动化输送,不仅能够提高工件的生产效率,而且能够减少操作人员手工搬运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3D打印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工作箱和承载板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工作箱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E-E处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F-F处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底板和第二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底板和第二驱动组件的另一示意图;
图8是图7中T处的放大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打印装置避让铺粉装置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铺粉装置和打印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3D打印系统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3D打印生产线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3D打印设备和后处理工位为一对多的组合关系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的3D打印设备和后处理工位为一对多的组合关系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3D打印设备和后处理工位为一对多的组合关系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3D打印设备和后处理工位为多对多的组合关系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3D打印设备和后处理工位为多对一的组合关系示意图。
100、3D打印系统;10、3D打印设备;1、机架;2、工作箱;21、箱体;22、底板;221、滚轮通道;3、铺粉装置;4、打印装置;5、驱动装置;51、第一驱动组件;511、第一电机;5111、第一主动轮;512、丝杆;513、螺母;514、举升件;515、第一从动轮;516、第一传动带;52、第二驱动组件;521、第二电机;5211、第二主动轮;522、滚轮组件;5221、滚轮;5222、转轴;5223、第一轴承;5224、第二轴承;5225、第一轴承座;5226、第二轴承座;5227、第二从动轮;523、第二传动带;6、承载板;7、运动装置;71、驱动机构;72、导向机构;721、第一导向架;722、第二导向架;20、砂斗;30、混粉设备;40、旧粉回收设备;200、3D打印生产线;50、后处理工位;60、第一换向工位;70、第二换向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3D打印设备10,所述3D打印设备10包括机架1、工作箱2、铺粉装置3、打印装置4以及驱动装置5,所述工作箱2设置在所述机架1内,所述工作箱2活动设有承载板6;所述铺粉装置3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铺粉装置3用于按照预设铺粉路径将粉末铺设在所述承载板6上;所述打印装置4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打印装置4用于按照预设打印路径将粘结剂喷射在铺好的粉末上,从而使粉末固化形成工件;所述驱动装置5设置在所述工作箱2上,所述驱动装置5用于驱动所述承载板6从所述工作箱2上移出,以将所述承载板6上的工件输送至下一工位。
本实施例通过铺粉装置3能够按照预设铺粉路径将粉末铺设在所述承载板6上,通过打印装置4能够按照预设打印路径将粘结剂喷射在铺好的粉末上,以使粘结剂和粉末中的固化剂发生反应,从而使粉末固化形成工件。本实施例通过承载板6能够承载工件,使得承载板6在驱动装置5的作用下能够带动工件一起移动至下一工位,从而实现工件的自动化输送,不仅能够提高工件的生产效率,而且能够减少操作人员手工搬运的劳动强度。
如图3-4所示,所述工作箱2包括箱体21和底板22,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第一驱动组件51和第二驱动组件52,所述底板22活动设有承载板6;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1设置在所述箱体21内,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2设置在所述底板22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1用于驱动所述底板22在所述箱体21内升降,以使所述底板22移动至预设位置;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2用于驱动所述承载板6从所述底板22上移出,以将所述承载板6上的工件输送至下一工位。
具体地,第一驱动组件51能够驱动底板22在箱体21内升降,以使底板22移动至与箱体21顶部齐平的位置。
如图4-5所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1包括设置在箱体21内的第一电机511、丝杆512、螺母513以及举升件514,所述第一电机511和所述丝杆512传动连接,所述螺母513套设在所述丝杆512上,所述举升件514的一端与所述螺母51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22连接,所述第一电机511驱动所述丝杆512绕自身的轴向转动,所述丝杆512带动所述螺母513沿所述丝杆512的轴向移动,所述螺母513带动所述举升件514沿所述丝杆512的轴向移动,所述举升件514带动所述底板22在所述箱体21内沿所述丝杆512的轴向升降,以使所述底板22移动至预设位置。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1还包括设置在箱体21内的第一从动轮515和第一传动带516,所述第一从动轮515套设在所述丝杆512上,所述第一电机511具有第一主动轮5111,所述第一传动带516套设在所述第一从动轮515和所述第一主动轮5111上,所述第一电机511驱动所述第一主动轮5111转动,所述第一主动轮5111带动所述第一传动带516转动,所述第一传动带516带动所述第一从动轮515转动,所述第一从动轮515带动所述丝杆512绕自身的轴向转动。
如图6-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2包括第二电机521和滚轮组件522,所述底板22上设有滚轮通道221,所述第二电机521和所述滚轮组件522均设置在所述底板22背对所述承载板6的一侧,并且所述滚轮组件522的顶部从所述滚轮通道221伸出从而与所述承载板6接触,所述第二电机521和所述滚轮组件52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521驱动所述滚轮组件522转动,所述滚轮组件522带动所述承载板6从所述底板22上移出,以将所述承载板6上的工件输送至下一工位。
具体地,所述滚轮通道221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滚轮组件5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滚轮组件522设置在对应地所述滚轮通道221内,所述第二电机521分别与多个所述滚轮组件52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521同步驱动多个所述滚轮组件522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通道2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滚轮通道221设置在所述底板22的两侧。所述滚轮组件522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滚轮组件522分成两组,每组所述滚轮组件522的数量为三个,两组所述滚轮组件522设置在对应地两个所述滚轮通道221内,所述第二电机521分别与两组所述滚轮组件52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521同步驱动两组所述滚轮组件522转动。
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轮组件522包括滚轮5221、转轴5222、第一轴承5223、第二轴承5224、第一轴承座5225、第二轴承座5226以及第二从动轮5227,所述第一轴承座5225和所述第二轴承座5226均设置在所述底板22背对所述承载板6的一侧,并且所述滚轮5221的顶部从所述滚轮通道221伸出从而与所述承载板6接触,所述滚轮5221套设在所述转轴5222上,所述第一轴承5223套设在所述转轴5222的一端上,所述第二轴承5224套设在所述转轴5222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轴承5223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座5225内,所述第二轴承5224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座5226内,所述转轴5222的一端从第二轴承座5226上伸出,所述第二从动轮5227套设在所述转轴5222伸出的一端上,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2还包括第二传动带523,所述第二电机521具有第二主动轮5211,所述第二传动带523套设在所述第二从动轮5227和所述第二主动轮5211上,所述第二电机521驱动所述第二主动轮5211转动,所述第二主动轮5211带动所述第二传动带523转动,所述第二传动带523带动所述第二从动轮5227转动,所述第二从动轮5227带动所述转轴5222转动,所述转轴5222带动所述滚轮5221转动,所述滚轮5221带动所述承载板6从所述底板22上移出,以将所述承载板6上的工件输送至下一工位。
在本实施例中,每组所述滚轮组件522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滚轮组件522、第二滚轮组件522以及第三滚轮组件522,所述第二传动带523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滚轮组件522的第二从动轮5227、所述第二滚轮组件522的第二从动轮5227、所述第三滚轮组件522的第二从动轮5227以及所述第二主动轮5211上,所述第二电机521驱动所述第二主动轮5211转动,所述第二主动轮5211带动所述第二传动带523转动,以使所述第二传动带523同步带动所述第一滚轮组件522的第二从动轮5227、所述第二滚轮组件522的第二从动轮5227以及所述第三滚轮组件522的第二从动轮5227转动。
所述3D打印设备10还包括运动装置7,所述运动装置7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运动装置7用于同时驱动所述铺粉装置3和所述打印装置4沿不同的运动路径在所述工作箱2上交错运动,以使所述铺粉装置3和所述打印装置4能够同时在承载板6上进行铺粉和打印。如此设置,能够有效消除所述铺粉装置3和所述打印装置4在作业过程中的等待时间,从而实现所述铺粉装置3和所述打印装置4不间断地铺粉和打印,因此能够提高工件的生产效率,降低工件的生产成本。
如图9-11所示,所述运动装置7包括驱动机构71和导向机构72;所述打印装置4和所述铺粉装置3分别设置在所述导向机构72上,所述驱动机构71用于驱动所述导向机构72在所述工作箱2上运动,以使所述导向机构72同时带动所述打印装置4和所述铺粉装置3沿不同的运动路径在所述工作箱2上交错运动。
对以下出现的三个方向进行阐述,如图3-5中的Y方向为第一方向、X方向为第二方向、Z方向为第三方向,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第三方向分别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导向机构7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向架721和第二导向架722,所述铺粉装置3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架721上,所述打印装置4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架722上。
所述驱动机构71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导向架721和所述第二导向架722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导向架721和所述第二导向架722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只需能够实现沿第一方向的往复运动即可。
所述铺粉装置3在所述第一导向架721的带动下沿所述工作箱2的第一方向往复运动;所述打印装置4在所述第二导向架722的带动下沿所述工作箱2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往复运动;如图4所示,所述打印装置4沿第二方向的运动位移大于所述铺粉装置3的长度,以使所述打印装置4在同一水平面上能够避让所述铺粉装置3,使得所述3D打印设备10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减小所述3D打印设备10的体积。
具体地,第一方向和所述工作箱2的长度方向相同,为了有利于所述打印装置4和所述铺粉装置3的连续配合工作,需要对所述打印装置4和所述铺粉装置3的速度比进行调节,所述打印装置4的速度比所述铺粉装置3的速度快2-5倍,即可以选择为2倍、3倍、4倍或者5倍,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所述铺粉装置3的运动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打印装置4的运动方向为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当所述铺粉装置3完成单方向铺粉后需要返回时,所述打印装置4沿与所述铺粉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移动至所述铺粉装置3长度范围以外,以实现所述铺粉装置3回程时不会与所述打印装置4发生相互干涉的情况。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当打印作业开始时,所述工作箱2进入机架1内,先启动所述铺粉装置3,使所述铺粉装置3沿第一方向在所述承载板6上方均匀铺设一层预设厚度的粉末,当所述铺粉装置3完成第一个打印装置4宽度的铺粉行程时,再启动所述打印装置4,与所述铺粉装置3位于同一工作区域的所述打印装置4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在铺好的粉末上方均匀喷射粘结剂,所述打印装置4在喷射粘结剂的过程中所述铺粉装置3继续铺粉,当所述铺粉装置3完成第二个打印装置4宽度的铺粉行程时,所述打印装置4先沿第一方向移动一个打印装置4宽度的行程,再沿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在铺好的粉末上方均匀喷射粘结剂,如此往复,直至所述铺粉装置3和所述打印装置4各自完成第一层铺粉和打印作业;此时,所述打印装置4沿与所述铺粉装置3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至错开所述铺粉装置3长度的位置,以确保所述铺粉装置3沿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铺粉作业时,不会与所述打印装置4发生相互干涉的情况。
同理,所述铺粉装置3沿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完成一个打印装置4宽度的铺粉行程时,与所述铺粉装置3布置于同一工作区域的所述打印装置4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在粉末层上方均匀喷射粘结剂,当所述铺粉装置3完成第二个打印装置4宽度的铺粉行程时,所述打印装置4先沿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一个打印装置4宽度的行程,再沿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在粉末层上方均匀喷射粘结剂。如此往复,直至逐层完成后续所有层的铺粉和打印,打印工作完成。铺粉装置3和打印装置4的错开方式为水平方向错开。
如图1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3D打印系统100,所述3D打印系统1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3D打印设备10、砂斗20、混粉设备30以及旧粉回收设备40,所述砂斗20用于储存粉末;所述混粉设备30用于将粉末和固化剂混合,所述旧粉回收设备40用于对打印后的旧粉进行收集、筛分处理。所述3D打印系统100中的各个设备放置于地面上且高度低,方便后期维护。
如图1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3D打印生产线200,所述3D打印生产线2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所述3D打印设备10和后处理工位50,所述3D打印设备10用于制备工件;所述后处理工位50用于对打印后的所述工件进行后处理,得到处理后的工件。
所述后处理工位50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清砂工位,用于对工件进行清砂;
吹砂工位,用于对工件进行吹砂;
涂胶工位,用于对工件进行涂胶;
烘干工位,用于对工件进行烘干;
切割工位,用于对工件进行切割。
在本实施例中,承载板可在生产线的各个工位之间流转,使得承载板上的工件能够实现自动清砂、自动涂胶、自动烘干以及自动切割,从而提高工件的生产效率,降低工件的生产成本。生产线的各个工位采用模块化设计,可自由组合,从而提高3D打印生产线200的灵活性。
在本实施例中,吹砂工位包括自动吹砂工位和手动吹砂工位。
如图13所示,所述3D打印设备和所述后处理工位50为一对一的组合关系。如此设置,使得3D打印生产线200的结构简单,从而提高3D打印生产线200的可靠性。
如图13所示,所述3D打印设备10和所述后处理工位50的数量均为一个,所述后处理工位50包括所述清砂工位、所述吹砂工位、所述涂胶工位、所述烘干工位以及所述切割工位,所述3D打印设备10将打印后的工件输送至所述清砂工位,所述清砂工位将清砂后的工件输送至所述吹砂工位,所述吹砂工位将吹砂后的工件输送至所述涂胶工位,所述涂胶工位将涂胶后的工件输送至所述烘干工位,所述烘干工位将烘干后的工件输送至所述切割工位,所述切割工位将切割后的工件输送至下一工位。
如图14-16所示,所述3D打印设备10和所述后处理工位50为一对多的组合关系。通过一对多的组合关系,能够发挥高效3D打印设备10的优势,从而提高工件的生产效率。并且通过配备不同类型的后处理工位50,使得一个3D打印设备10能够打印不同类型的工件,从而提高3D打印生产线200的灵活性。
具体地,所述3D打印设备10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后处理工位5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后处理工位50通过链式、并列、分叉、矩阵以及环形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自由组合。
如图14-1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后处理工位50通过链式的方式组合,所述后处理工位50包括链式排布的清砂工位、吹砂工位、涂胶工位、烘干工位以及切割工位,所述3D打印设备10将工件交替输送至每个所述清砂工位,每个所述清砂工位将各自清砂后的工件输送至对应地所述吹砂工位,每个所述吹砂工位将各自吹砂后的工件输送至对应地所述涂胶工位,每个所述涂胶工位将各自涂胶后的工件输送至对应地所述烘干工位,每个所述烘干工位将各自烘干后的工件输送至对应地所述切割工位,每个所述切割工位将各自切割后的工件输送至对应地下一工位。
如图14所示,所述后处理工位5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后处理工位50分别设置在所述3D打印设备的两侧。
如图15所示,所述后处理工位5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后处理工位50分别设置在所述3D打印设备的四周。如图16所示,所述3D打印生产线200还包括第一换向工位60,所述第一换向工位60用于将输入至其上的工件交替输送至下个工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向工位60的数量为多个。
如图16所示,在可选地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后处理工位50通过并列和链式相互配合的方式组合,多个所述后处理工位50并列排布,所述后处理工位50包括链式排布的涂胶工位、烘干工位以及切割工位。所述3D打印生产线200还包括清砂工位和吹砂工位,所述清砂工位和所述吹砂工位的数量均为一台,所述3D打印设备10将打印后的工件输送至所述清砂工位,所述清砂工位将清砂后的工件输送至所述吹砂工位,所述吹砂工位通过所述第一换向工位60将吹砂后的工件交替输送至每个所述涂胶工位,每个所述涂胶工位将各自涂胶后的工件输送至对应地所述烘干工位,每个所述烘干工位将各自烘干后的工件输送至对应地所述切割工位,每个所述切割工位将各自切割后的工件输送至对应地下一工位。如图16所示,所述后处理工位5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后处理工位50并列排布,所述第一换向工位6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换向工位60链式排布,中间的所述第一换向工位60和所述吹沙工位对接,两侧的所述第一换向工位60和两个所述后处理工位50一一对应地对接。
如图17所示,所述3D打印设备10和后处理工位50为多对多的组合关系。通过多对多的组合关系,使得多个3D打印设备10能够共用多个后处理工位50,能够在提高产能的同时,降低3D打印生产线200的成本,从而使3D打印生产线200能够满足大批量生产需求。
如图17所示,所述3D打印生产线200还包括第二换向工位70,所述第二换向工位70用于将输入至其上的工件交替输送至下个工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向工位70的数量为多个。
如图17所示,所述3D打印设备10和后处理工位50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后处理工位50通过分叉和链式相互配合的方式组合,其中,多个所述后处理工位50分叉排布,所述后处理工位50包括链式排布的涂胶工位、烘干工位以及切割工位。所述3D打印生产线200还包括清砂工位和吹砂工位,所述清砂工位和所述吹砂工位的数量均为一个,每个所述3D打印设备10通过所述第二换向工位70将打印后的工件交替输送至所述清砂工位,所述清砂工位将清砂后的工件输送至所述吹砂工位,所述吹砂工位将吹砂后的工件交替输送至每个所述涂胶工位,每个所述涂胶工位将各自涂胶后的工件输送至对应地所述烘干工位,每个所述烘干工位将各自烘干后的工件输送至对应地所述切割工位,每个所述切割工位将各自切割后的工件输送至对应地下一工位。
如图17所示,所述3D打印设备和所述后处理工位50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后处理工位50分叉排布,所述第二换向工位7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二换向工位70链式排布,两个所述3D打印设备和两侧的所述第二换向工位70一一对应地对接,中间的所述第二换向工位70和所述清砂工件对接,吹沙工件将吹砂后的工件交替输送至两个所述后处理工位50。
如图18所示,所述3D打印设备10和所述后处理工位50为多对一的组合关系。通过多对一的组合关系,以使3D打印设备10和后处理工位50能够实现脱离,使得各个工位能够灵活布置,从而提高3D打印生产线200的适用性。工作箱在3D打印设备10和后处理工位50之间的流转采用AGV或平车形式,可实现多个3D打印设备10和后处理工位50的柔性组合。
所述3D打印设备10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清砂工位、所述吹砂工位、所述涂胶工位、所述烘干工位以及所述切割工位的数量均为一个,多个所述3D打印设备10将工件交替输送至所述清砂工位,所述清砂工位将清砂后的工件输送至所述吹砂工位,所述吹砂工位将吹砂后的工件输送至所述涂胶工位,所述涂胶工位将涂胶后的工件输送至所述烘干工位,所述烘干工位将烘干后的工件输送至所述切割工位,所述切割工位将切割后的工件输送至下一工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工作箱,所述工作箱设置在所述机架内,所述工作箱活动设有承载板;
铺粉装置,所述铺粉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铺粉装置用于按照预设铺粉路径将粉末铺设在所述承载板上;
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打印装置用于按照预设打印路径将粘结剂喷射在铺好的粉末上,以使粉末固化形成工件;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工作箱上,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承载板从所述工作箱上移出,以将所述承载板上的工件输送至下一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包括箱体和底板,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底板活动设有承载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底板在所述箱体内升降,以使所述底板移动至预设位置;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承载板从所述底板上移出,以将所述承载板上的工件输送至下一工位。
3.一种3D打印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或2所述3D打印设备,用于打印工件;
后处理工位,用于对打印后的所述工件进行后处理,得到处理后的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3D打印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工位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清砂工位,用于对所述工件进行清砂;
吹砂工位,用于对所述工件进行吹砂;
涂胶工位,用于对所述工件进行涂胶;
烘干工位,用于对所述工件进行烘干;
切割工位,用于对所述工件进行切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3D打印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设备和所述后处理工位为一对一的组合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3D打印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设备和所述后处理工位为一对多的组合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3D打印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工位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后处理工位通过链式、并列、分叉、矩阵以及环形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自由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3D打印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设备和所述后处理工位为多对一的组合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3D打印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设备和后处理工位为多对多的组合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3D打印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工位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后处理工位通过链式、并列、分叉、矩阵以及环形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自由组合。
CN202110665775.0A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3d打印设备及其生产线 Pending CN1132755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65775.0A CN113275504A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3d打印设备及其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65775.0A CN113275504A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3d打印设备及其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75504A true CN113275504A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84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65775.0A Pending CN113275504A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3d打印设备及其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7550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13647A (zh) * 2023-02-17 2023-06-06 重庆金石智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砂型3d打印的烘干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13647A (zh) * 2023-02-17 2023-06-06 重庆金石智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砂型3d打印的烘干设备
CN116213647B (zh) * 2023-02-17 2023-11-24 重庆金石智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砂型3d打印的烘干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60671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grinding cathode ray tube faceplates
CN108480562B (zh) 一种3dp打印设备、该设备的生产线及其循环打印方法
CN1106969C (zh) 汽车玻璃安装系统
CN109128851B (zh) 一种汽车外饰件冲孔、焊接或粘接柔性自动化生产线
CN106395338B (zh) 一种带有变向转移机构的治具循环输送系统
CN106739542A (zh) 一种全自动快速高效旋转曲面数码喷墨印刷机
CN209531308U (zh) 一种在线式自动点胶机
DE3229327C2 (zh)
CN104512698A (zh) 输送轨道车及其使用输送轨道车构建生产线的方法
CN105834038A (zh) 一种应用于零件喷涂的自动输送生产线
CN106493294A (zh) 用于3d打印机的清砂设备
CN105729218A (zh) 一种双机械手的pcb板裁切装置
CN110001055A (zh) 3d打印设备及3d打印方法
CN206840710U (zh) 一种3d打印机用双独立喷头装置
CN108907745A (zh) 一种带有组合式生产线的铜母排生产装置
CN113275504A (zh) 一种3d打印设备及其生产线
CN109835688A (zh) 全自动流线扫码及喷码设备
CN106955813A (zh) 一种集中式自动化轮胎内喷涂机及其实现方法
CN106391408A (zh) 一种自动涂胶系统及其涂胶工艺
US5024315A (en) Method of distributing workpieces between a conveyor and workstations
CN210676834U (zh) 一种泛用型砂型打印机生产线
CN206718742U (zh) 一种全自动快速高效旋转曲面数码喷墨印刷机
CN217121647U (zh) 一种3d打印设备及其生产线
CN211099758U (zh) 同步喷粉装置
EP1940711B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nordnen von stapeln flacher gegenstände auf palett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726

Address after: 750021 the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Yinchuan Yinchu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ingshuo South Street No. 298

Applicant after: KOCEL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750011 building 4, TMT R & D center, east of No. 5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Jinfeng District, Yinchuan City,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Applicant before: NATIONAL INTELLIGENT FOUNDR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