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98899B - 一种电力储能设备用外接转化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储能设备用外接转化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98899B
CN116198899B CN202310488464.0A CN202310488464A CN116198899B CN 116198899 B CN116198899 B CN 116198899B CN 202310488464 A CN202310488464 A CN 202310488464A CN 116198899 B CN116198899 B CN 1161988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rod
frame
plate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884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98899A (zh
Inventor
厉明升
鲁峰琴
马正鹏
徐迪
徐浩
范孙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ongyi He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ongyi He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ongyi He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ongyi He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8846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988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98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88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988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88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2Rotary or reciprocating members for direct action on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pushers, rakes, shov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充电切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储能设备用外接转化控制装置,外接转化控制装置包括充电仓、充电储能组件、推送组件和升降组件,有益效果为:通过在集中充电仓中设置升降组件和推送组件,利用传送组件将充电完成的电池组运动至与输出箱等高的位置,利用推送组件将充电完成的电池组横向推架至底板的上端,使得电池组位于竖直压框中,利用升降柱驱动下降,在下降过程中,螺杆与齿条啮合,驱动联动条横向一对,带动分隔挡板横向滑动并相互侧向夹持固定电池单元,达到紧固电池单元的目的,当螺杆抵在竖直压框上端面后,升降柱持续下降,弹簧被压缩,连杆压合在竖直压框上,使得底板下降至出仓口位置,便于整齐推送出料。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储能设备用外接转化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切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储能设备用外接转化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能源的推广,需要用到大容量的电池进行储能,而电池使用后,需要更换充电,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集中的充电仓对电池进行统一充电和更换。
公开号为CN108808767A的电池充电仓,包括呈矩形盒体结构的仓体,仓体上至少具有一个面为能够供电池托盘在水平方向上进出的敞口面,在所述敞口面设置有仓门,在仓体内部的底面上设置有托盘安装结构,且托盘安装结构能够与安装在其上方的电池托盘对接并限制该电池托盘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在托盘底座的上方设有电池压紧结构。本发明具有方便电池托盘置入和取出,充电效果更好,消防效果好的优点。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池的数量较多,通常需要对一组多个电池进行统一充电,当充电完成后,需要将电池统一切换送出,而为了提高充电的效率和对充电仓的保护,通常设置传送装置进行多组电池的集中充电,当充电完成后,电池在推送出料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松散,从而导致电池在充电仓中偏移、卡死,导致充电使用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储能设备用外接转化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储能设备用外接转化控制装置,所述外接转化控制装置包括:
充电仓,所述充电仓中设置有电机驱动的竖直设置的传送组件,传送组件是由四组间隔分布的传送带组成,充电仓的一侧设置有输出箱,所述输出箱连通充电仓的下端内腔,输出箱上设置有出仓口和盖板。
充电储能组件,所述充电储能组件横向弹性安装在传送组件上,充电储能组件包括充电支撑板、隔板和电池单元,所述充电支撑板的两端与传送带之间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固定在四组传送带上,充电支撑板的端部设置有导向插杆,导向插杆滑动插接在连接架上,充电支撑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线性分布的多组电池单元,相邻电池单元之间通过隔板分隔。
推送组件,所述推送组件安装在传送组件的下端中间,推送组件包括伸缩推杆和推架,推送组件的一侧正对输出箱的上端内腔,伸缩推杆横向延伸,且伸缩推杆的端部连接推架,推架正对电池单元的侧壁。
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安装在输出箱的上端内腔中,输出箱上端内壁竖直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下端连接有顶板,顶板的下端通过矩阵分布的四组连杆压合在竖直压框的上端面,所述竖直压框的下端压合在底板的上端面,所述底板弹性安装在输出箱中,竖直压框上设置有线性分布的多组长条槽,所述长条槽的下端滑动安装有多组与隔板对应的分隔挡板,长条槽的上端横向滑动安装有联动条,分隔挡板的上端固定在联动条的侧壁上,所述联动条的靠近顶板的一端端部设置有齿条,所述顶板上弹性竖直滑动安装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下端设置有与齿条啮合连接的螺杆。
优选的,所述连接架的两端设置有通孔,所述导向插杆滑动插接在通孔中,导向插杆的中间段外壁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压合在连接架与充电支撑板的侧壁之间。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两端竖直设置有侧板,底板的两端安装有导向夹板,所述导向夹板的一端通过安装杆固定在侧板上,对称分布的一对导向夹板之间夹持在竖直压框的两端,导向夹板靠近传送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导流倒角。
优选的,所述充电仓的内部固定螺钉安装有固定板,所述伸缩推杆的一端安装在固定板上,伸缩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推架,推架上设置有与电池单元一一对应的压杆,压杆的端部设置有顶球,顶球的圆弧外壁与电池单元的侧壁平滑挤压。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端块,端块贴合输出箱的侧壁,底板的上端面贴合在竖直压框的下端,底板的下端与出仓口的内壁之间压合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分隔挡板的上端与联动条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限位螺母、插杆和耳座,所述插杆的下端固定在分隔挡板的上端,插杆的中间段滑动贯穿长条槽,插杆的上端轴承转动安装在耳座上,耳座固定在联动条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竖杆的下端与螺杆之间设置有压块,竖杆的上端滑动贯穿顶板,且竖杆的上端设置有压合在顶板上的限位板,竖杆上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压合在顶板的下端面与压块的上端面之间。
优选的,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所述输入端口电性连接电池单元,多组线性排列的电池单元之间相互并联连接,输出端口连接充电电源,输出端口与输入端口之间通过折叠充电线缆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仓口连通输出箱的上端内腔,升降杆的上端固定安装在盖板上。
优选的,所述升降杆位于竖直压框的上端中间位置,联动条设置为左右分布的一对,左右分布的联动条前后错位间隔分布,且顶板上设置有两组分别与前后联动条端部齿条啮合连接的螺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集中充电仓中设置升降组件和推送组件,从而利用传送组件将充电完成的电池组运动至与输出箱等高的位置,再利用推送组件将充电完成的电池组横向推架至底板的上端,使得电池组位于竖直压框中,再利用升降柱驱动下降,在下降过程中,螺杆与齿条啮合,驱动联动条横向一对,从而带动分隔挡板横向滑动并相互侧向夹持固定电池单元,达到紧固电池单元的目的,当螺杆抵在竖直压框上端面后,升降柱持续下降,此时弹簧被压缩,连杆压合在竖直压框上,使得底板下降至出仓口位置,便于整齐推送出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充电储能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升降组件半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处结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的联动条安装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传送组件在充电仓内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充电仓;2、传送组件;3、充电支撑板;4、隔板;5、固定板;6、电池单元;7、伸缩推杆;8、推架;9、顶球;10、竖直压框;11、底板;12、第一弹簧;13、导向插杆;14、折叠充电线缆;15、安装杆;16、导向夹板;17、分隔挡板;18、升降组件;19、联动条;20、输入端口;21、输出端口;22、侧板;23、导流倒角;24、连接组件;25、升降杆;26、顶板;27、连杆;28、端块;29、螺杆;30、齿条;31、限位板;32、压块;33、竖杆;34、第二弹簧;35、长条槽;36、限位螺母;37、插杆;38、耳座;39、输出箱;40、出仓口;41、盖板;42、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10,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电力储能设备用外接转化控制装置,外接转化控制装置包括充电仓1、充电储能组件、推送组件和升降组件18。
充电仓1中设置有电机驱动的竖直设置的传送组件2,传送组件2是由四组间隔分布的传送带组成,充电仓1的一侧设置有输出箱39,输出箱39连通充电仓1的下端内腔,输出箱39上设置有出仓口40和盖板41。
通过设置传送组件2,实现多组电池组的集中充电,从而大大提高充电仓1充电的效率和容量,利用出仓口40实现电池充电后的出料。
充电储能组件横向弹性安装在传送组件2上,充电储能组件包括充电支撑板3、隔板4和电池单元6,充电支撑板3的两端与传送带之间设置有连接架42,连接架42固定在四组传送带上,充电支撑板3的端部设置有导向插杆13,导向插杆13滑动插接在连接架42上,充电支撑板3的上端面设置有线性分布的多组电池单元6,相邻电池单元6之间通过隔板4分隔,连接架42的两端设置有通孔,导向插杆13滑动插接在通孔中,导向插杆13的中间段外壁套接有第一弹簧12,第一弹簧12压合在连接架42与充电支撑板3的侧壁之间。
通过设置隔板4用于分隔电池单元6,避免电池单元6在充电时造成相互贴合,从而热量聚集,影响电池单元6的性能,利用导向插杆13与第一弹簧12的配合,实现与连接架42的弹性插接,进而达到弹性安装充电支撑板3的目的,通过弹性安装充电支撑板3,便于调节充电支撑板3的横向位置,使得充电支撑板3上的电池单元6分别与相邻分隔挡板17之间的间隙对应。
推送组件安装在传送组件2的下端中间,推送组件包括伸缩推杆7和推架8,推送组件的一侧正对输出箱39的上端内腔,伸缩推杆7横向延伸,且伸缩推杆7的端部连接推架8,推架8正对电池单元6的侧壁,充电仓1的内部固定螺钉安装有固定板5,伸缩推杆7的一端安装在固定板5上,伸缩推杆7的另一端连接推架8,推架8上设置有与电池单元6一一对应的压杆,压杆的端部设置有顶球9,顶球9的圆弧外壁与电池单元6的侧壁平滑挤压。
通过设置带有顶球9的推架8,从而实现与电池单元6的平滑接触,利用伸缩推杆7驱动推架8横向滑动,使得电池单元6滑动至底板11的上端,实现从传送组件2上分离,达到充电连接解除的目的。
升降组件18安装在输出箱39的上端内腔中,输出箱39上端内壁竖直设置有升降杆25,升降杆25的下端连接有顶板26,顶板26的下端通过矩阵分布的四组连杆27压合在竖直压框10的上端面,竖直压框10的下端压合在底板11的上端面,底板11弹性安装在输出箱39中,竖直压框10上设置有线性分布的多组长条槽35,长条槽35的下端滑动安装有多组与隔板4对应的分隔挡板17,长条槽35的上端横向滑动安装有联动条19,分隔挡板17的上端固定在联动条19的侧壁上,联动条19靠近顶板26的一端端部设置有齿条30,顶板26上弹性竖直滑动安装有竖杆33,竖杆33的下端设置有与齿条30啮合连接的螺杆29。
通过设置升降杆25驱动下降,从而使得螺杆29向下插接并与齿条30啮合,随着啮合驱动,牵引联动条19横向滑动,带动多组分隔挡板17向一侧滑动,达到夹持电池单元6的目的,随着升降杆25的继续下降,使得连杆27压合在竖直压框10上,驱动底板11下降,从而将紧固夹持的电池单元6推送至出仓口40的位置,实现了稳定的电池充电进出料的切换。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实现电池单元6在传送组件2与竖直压框10之间的准确推送切换,底板11的上端面两端竖直设置有侧板22,底板11的两端安装有导向夹板16,导向夹板16的一端通过安装杆15固定在侧板22上,对称分布的一对导向夹板16之间夹持在竖直压框10的两端,导向夹板16靠近传送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导流倒角23。
在伸缩推杆7和推架8的推进下,使得电池单元6向底板11的上端推送,此时侧边的电池单元6沿导流倒角23侧向推进并挤压,由于第一弹簧12与导向插杆13的配合,使得在侧向挤压下,充电支撑板3横向偏移并与竖直压框10准确对应,使得电池单元6准确插接在分隔挡板17之间的间隙中。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底板11的弹性安装,底板11的一侧设置有端块28,端块28贴合输出箱39的侧壁,底板11的上端面贴合在竖直压框10的下端,底板11的下端与出仓口40的内壁之间压合有弹簧。
通过设置端块28限定电池单元6的横向推进位置,利用弹簧实现底板11的弹性安装,进而在升降杆25的驱动下,使得底板11向下挤压并在出仓口40处出料。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分隔挡板17的上端与联动条19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24,连接组件24包括限位螺母36、插杆37和耳座38,插杆37的下端固定在分隔挡板17的上端,插杆37的中间段滑动贯穿长条槽35,插杆37的上端轴承转动安装在耳座38上,耳座38固定在联动条19的侧壁上。
通过设置连接组件24实现分隔挡板17与联动条19的连接,进而在联动条19横向牵引下,使得分隔挡板17沿长条槽35横向滑动。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为了实现竖杆33的弹性安装,竖杆33的下端与螺杆29之间设置有压块32,竖杆33的上端滑动贯穿顶板26,且竖杆33的上端设置有压合在顶板26上的限位板31,竖杆33上套接有第二弹簧34,第二弹簧34压合在顶板26的下端面与压块32的上端面之间。
通过设置限位板31限定竖杆33上端的位置,利用压块32实现与螺杆29的连接,进而在升降杆25的初始下降过程中,保持竖杆33的向下插接,当螺杆29压合在竖直压框10的上端时,第二弹簧34被压缩,达到持续下压的目的。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对电池单元6的充电,还具有在连接架42上设置有输入端口20和输出端口21,输入端口20电性连接电池单元6,多组线性排列的电池单元6之间相互并联连接,输出端口21连接充电电源,输出端口21与输入端口20之间通过折叠充电线缆14电性连接。
通过设置折叠充电线缆14适配充电支撑板3横向弹性偏移,利用输入端口20和输出端口21达到对电池单元6充电的目的。
实施例7:
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当一组电池单元6数量较多时,单侧的挤压难以保证对电池单元6的充分压合,因此还具有在出仓口40连通输出箱39的上端内腔,升降杆25的上端固定安装在盖板41上,升降杆25位于竖直压框10的上端中间位置,联动条19设置为左右分布的一对,左右分布的联动条19前后错位间隔分布,且顶板26上设置有两组分别与前后联动条19端部齿条30啮合连接的螺杆29。
通过设置左右分布的联动条19和一对螺杆29的配合,从而在升降杆25下降时,利用螺杆29与齿条30的配合,使得左右分布的一对联动条19均向中间移动,进而形成左右侧向的相对挤压,实现对电池单元6的稳定夹持,便于保证电池单元6出料后的稳定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电力储能设备用外接转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转化控制装置包括:
充电仓(1),所述充电仓(1)中设置有电机驱动的竖直设置的传送组件(2),传送组件(2)是由四组间隔分布的传送带组成,充电仓(1)的一侧设置有输出箱(39),所述输出箱(39)连通充电仓(1)的下端内腔,输出箱(39)上设置有出仓口(40)和盖板(41);
充电储能组件,所述充电储能组件横向弹性安装在传送组件(2)上,充电储能组件包括充电支撑板(3)、隔板(4)和电池单元(6),所述充电支撑板(3)的两端与传送带之间设置有连接架(42),连接架(42)固定在四组传送带上,充电支撑板(3)的端部设置有导向插杆(13),导向插杆(13)滑动插接在连接架(42)上,充电支撑板(3)的上端面设置有线性分布的多组电池单元(6),相邻电池单元(6)之间通过隔板(4)分隔;
推送组件,所述推送组件安装在传送组件(2)的下端中间,推送组件包括伸缩推杆(7)和推架(8),推送组件的一侧正对输出箱(39)的上端内腔,伸缩推杆(7)横向延伸,且伸缩推杆(7)的端部连接推架(8),推架(8)正对电池单元(6)的侧壁;
升降组件(18),所述升降组件(18)安装在输出箱(39)的上端内腔中,输出箱(39)上端内壁竖直设置有升降杆(25),所述升降杆(25)的下端连接有顶板(26),顶板(26)的下端通过矩阵分布的四组连杆(27)压合在竖直压框(10)的上端面,所述竖直压框(10)的下端压合在底板(11)的上端面,所述底板(11)弹性安装在输出箱(39)中,竖直压框(10)上设置有线性分布的多组长条槽(35),所述长条槽(35)的下端滑动安装有多组与隔板(4)对应的分隔挡板(17),长条槽(35)的上端横向滑动安装有联动条(19),分隔挡板(17)的上端固定在联动条(19)的侧壁上,所述联动条(19)靠近顶板(26)的一端端部设置有齿条(30),所述顶板(26)上弹性竖直滑动安装有竖杆(33),所述竖杆(33)的下端设置有与齿条(30)啮合连接的螺杆(29);
所述连接架(42)的两端设置有通孔,所述导向插杆(13)滑动插接在通孔中,导向插杆(13)的中间段外壁套接有第一弹簧(12),所述第一弹簧(12)压合在连接架(42)与充电支撑板(3)的侧壁之间,所述底板(11)的上端面两端竖直设置有侧板(22),底板(11)的两端安装有导向夹板(16),所述导向夹板(16)的一端通过安装杆(15)固定在侧板(22)上,对称分布的一对导向夹板(16)之间夹持在竖直压框(10)的两端,导向夹板(16)靠近传送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导流倒角(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储能设备用外接转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仓(1)的内部固定螺钉安装有固定板(5),所述伸缩推杆(7)的一端安装在固定板(5)上,伸缩推杆(7)的另一端连接推架(8),推架(8)上设置有与电池单元(6)一一对应的压杆,压杆的端部设置有顶球(9),顶球(9)的圆弧外壁与电池单元(6)的侧壁平滑挤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储能设备用外接转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的一侧设置有端块(28),端块(28)贴合输出箱(39)的侧壁,底板(11)的上端面贴合在竖直压框(10)的下端,底板(11)的下端与出仓口(40)的内壁之间压合有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储能设备用外接转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挡板(17)的上端与联动条(19)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24),连接组件(24)包括限位螺母(36)、插杆(37)和耳座(38),所述插杆(37)的下端固定在分隔挡板(17)的上端,插杆(37)的中间段滑动贯穿长条槽(35),插杆(37)的上端轴承转动安装在耳座(38)上,耳座(38)固定在联动条(19)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储能设备用外接转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33)的下端与螺杆(29)之间设置有压块(32),竖杆(33)的上端滑动贯穿顶板(26),且竖杆(33)的上端设置有压合在顶板(26)上的限位板(31),竖杆(33)上套接有第二弹簧(34),所述第二弹簧(34)压合在顶板(26)的下端面与压块(32)的上端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储能设备用外接转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42)上设置有输入端口(20)和输出端口(21),所述输入端口(20)电性连接电池单元(6),多组线性排列的电池单元(6)之间相互并联连接,输出端口(21)连接充电电源,输出端口(21)与输入端口(20)之间通过折叠充电线缆(14)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储能设备用外接转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仓口(40)连通输出箱(39)的上端内腔,升降杆(25)的上端固定安装在盖板(4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力储能设备用外接转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25)位于竖直压框(10)的上端中间位置,联动条(19)设置为左右分布的一对,左右分布的联动条(19)前后错位间隔分布,且顶板(26)上设置有两组分别与前后联动条(19)端部齿条(30)啮合连接的螺杆(29)。
CN202310488464.0A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电力储能设备用外接转化控制装置 Active CN1161988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88464.0A CN116198899B (zh)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电力储能设备用外接转化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88464.0A CN116198899B (zh)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电力储能设备用外接转化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8899A CN116198899A (zh) 2023-06-02
CN116198899B true CN116198899B (zh) 2023-07-21

Family

ID=86511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88464.0A Active CN116198899B (zh)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电力储能设备用外接转化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988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54737B (zh) * 2023-06-16 2023-09-08 苏文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储能ems设备
CN117154317B (zh) * 2023-09-07 2024-03-05 安徽中科智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储充一体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79033A (ja) * 2003-12-22 2005-07-07 Asahi Breweries Ltd 物品の操作装置
CN112758403A (zh) * 2020-12-28 2021-05-07 芜湖若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垫片包装加工用往复式送料装置
CN217707816U (zh) * 2022-04-14 2022-11-01 青岛瑰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推动机构
CN115339337B (zh) * 2022-08-10 2023-06-16 深圳市浩鑫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换电柜高效充电装置
CN115744225A (zh) * 2022-11-17 2023-03-07 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管材自动打塞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8899A (zh) 2023-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198899B (zh) 一种电力储能设备用外接转化控制装置
CN113611915B (zh) 一种锂电池自动化组装设备及组装方法
CN212126754U (zh) 一种电芯模组移载夹具
CN202839857U (zh) 一种用于软包二次电池充放电设备的电池托盘
CN201126845Y (zh) 一种电芯入壳设备
CN210403954U (zh) 一种防脱落且可调节的电池组夹具
CN209730081U (zh) 多极群自动入壳设备
CN216334733U (zh) 一种锂电池上料输送架
CN208507867U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的自动化充放电装置
CN116031578A (zh) 一种方便接线的电化学储能pack箱
CN211879550U (zh) 一种铅酸电池维护装置
CN207368133U (zh) 聚合物锂电池全自动高温加压化成机
CN218691040U (zh) 一种蓄电池塑壳模组的自动封装设备
CN207021707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15457601U (zh) 具有电池包的吸尘器
CN113328148B (zh) 一种带极群中转机构的自动入槽机
CN216213636U (zh) 一种聚合物电池的注液灌胶装置
CN220333744U (zh) 一种交错输送的缓存电池架
CN217035926U (zh) 一种电池加工电解液加料装置
CN215316802U (zh) 自动装填玩具电池设备
CN219857813U (zh) 一种新型电池分料机构
CN217376324U (zh) 一种弹匣式供料装置及适用于该装置的弹匣
CN216356060U (zh) 一种可独立充电的分组式电池组及其充电底座
CN220065964U (zh) 一种组合式蓄电池箱体
CN115799598B (zh) 一种电池组组件循环排列安装定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Mingsheng

Inventor after: Lu Fengqin

Inventor after: Ma Zhengpeng

Inventor after: Xu Di

Inventor after: Xu Hao

Inventor after: Fan Sunwen

Inventor before: Li Mingsheng

Inventor before: Lu Fengqin

Inventor before: Ma Zhengpeng

Inventor before: Xu Di

Inventor before: Xu Hao

Inventor before: Fan Su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