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83394A - 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83394A
CN116183394A CN202310445311.8A CN202310445311A CN116183394A CN 116183394 A CN116183394 A CN 116183394A CN 202310445311 A CN202310445311 A CN 202310445311A CN 116183394 A CN116183394 A CN 1161833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holder
die
subassembly
push rod
electric pu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453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83394B (zh
Inventor
汤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aocheng Hardware Sp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aocheng Hardware Sp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aocheng Hardware Sp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aocheng Hardware Sp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4531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833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83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83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83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833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涉及模具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框体、压合组件和嵌合组件,所述固定框体的底部内侧设置有第一吸附组件,所述第一吸附组件包括第一电推杆、升降盘、抽吸管和气控吸盘,所述第一电推杆的顶部外侧设置有升降盘。本发明通过使液压杆工作,能带动衔接贴块与模座贴合,此时液压杆持续对模座进行施压,若模座在施压状态时因自身强度不足产生形变时,形变的力会挤压推动卡块进行回缩,而卡块在回缩后,能推动压力座挤压第一压力感应器,而通过判断第一压力感应器是否存在压力数值,即可直观的判断模具强度是否达标,这使得模具强度达标的判别能直观化、简便化。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模具在制作完成后,通常需要对模具的耐压强度进行检测,因模具通常分为上模和下模,为保证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位置精度,通常在上下模扣合后需要对两者施压,若模具的耐压强度不达标,模具则会在压力下发生形变或损坏,进而影响模腔内模型的成型质量。
市面上常见的模具强度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通常是对模具施加特定的压力,再通过机械视觉检测模具是否发生形变,但该检测方式精度较差,模具在施压过程中发生些许形变较难有效发现,此外施压过程中,对模具的调位较为困难,这使得传统模具强度检测设备较难对模具全部的面进行施压检测。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包括固定框体、压合组件和嵌合组件,所述固定框体的底部内侧设置有第一吸附组件,所述第一吸附组件包括第一电推杆、升降盘、抽吸管和气控吸盘,所述第一电推杆的顶部外侧设置有升降盘,且升降盘的外端连接有抽吸管,所述升降盘的顶部外侧安置有气控吸盘,所述气控吸盘的顶部外侧安置有模体组件,所述模体组件包括模座和对接槽,所述模座的内侧四周开设有对接槽,所述压合组件安置于固定框体的底部两侧,且压合组件的外端安置有贴合组件,所述压合组件的顶部设置有调位组件,且调位组件的外端设置有第二吸附组件,所述固定框体的顶部外侧设置有第三电机,且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转动盘,所述第三转动盘的外端安置有第三吸附组件,且第三吸附组件的外端安置有从动盘,所述嵌合组件安置于第三吸附组件的底部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压合组件包括固定座、第二电推杆、延伸座、第一电机、第一转动盘和液压杆,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安置有第二电推杆,且第二电推杆的输出端连接有延伸座,所述延伸座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动盘,所述第一转动盘的外端安置有液压杆。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与延伸座套接连接,且固定座沿第一吸附组件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贴合组件包括U型框、卡槽和衔接贴块,所述U型框的内侧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侧安置有衔接贴块。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与衔接贴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衔接贴块的外表面与模座的外表面相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调位组件包括对接板、第三电推杆、升降台、第二电机、第二转动盘、竖板和滑槽,所述对接板的顶部外侧设置有第三电推杆,且第三电推杆的顶部外侧安置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的内侧安置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动盘,所述对接板的顶部外侧设置有竖板,且竖板的内侧开设有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电推杆带动升降台上下升降,且升降台通过滑槽在竖板内侧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嵌合组件包括嵌合板、橡胶层、复位弹簧、电磁铁、卡块、压力座、第一压力感应器和第二压力感应器,所述嵌合板的外端设置有橡胶层,且嵌合板的内侧设置有复位弹簧,且嵌合板的内部安置有电磁铁,所述复位弹簧的外端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底部外侧安置有压力座,且嵌合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压力感应器,所述嵌合板的底部外侧安置有第二压力感应器。
进一步的,所述卡块与复位弹簧弹性连接,且卡块与对接槽卡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压力感应器的外表面与模座的内表面相贴合,且模座的内壁与橡胶层相贴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液压杆工作,能带动衔接贴块与模座贴合,此时液压杆持续对模座进行施压,若模座在施压状态时因自身强度不足产生形变时,形变的力会挤压推动卡块进行回缩,而卡块在回缩后,能推动压力座挤压第一压力感应器,而通过判断第一压力感应器是否存在压力数值,即可直观的判断模具强度是否达标,这使得模具强度达标的判别能直观化、简便化。
2、本发明模座在产生形变后,能挤压橡胶层与嵌合板外表面贴合,此时嵌合板能对模座提供支撑力,以免其继续形变,这能避免不合格品检测出后,液压杆无法及时停止挤压导致模座严重变形的情况发生,这使得设备能保持不合格品的基础形状,以便于后续的维修以及加固,此外在检测出不合格品后,通过使电磁铁通电,能使卡块与对接槽分离,这能避免检测组件因模座发生形变后卡在其内侧无法拔出的情况发生。
3、本发明液压杆施压到指定压力后,若模座未产生形变,液压杆带动衔接贴块回退,同时第一电推杆再次带动升降盘上移,第三吸附组件下移,能使气控吸盘将模座的吸附转移给第三吸附组件,此时第三电机带动第三转动盘旋转,能使第三吸附组件能通过从动盘转动,通过使第三吸附组件顺时针旋转90°,能使模座从正向摆放更变为侧向摆放,此时气控吸盘对模座吸附并回退,衔接贴块便可对模座的前后两侧进行贴合,从而能使设备对模座的前后两侧的强度进行检测,此外模座前后两侧强度检测完成后,第一电推杆再次带动升降盘上移,能使模座移动至与第二吸附组件同高的位置,此时第二吸附组件与模座吸附,同时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动盘顺时针旋转90°,能使第二吸附组件带动模座旋转至纵向放置,模座纵向放置后,第三吸附组件再对模座吸附,同时第三电机带动第三转动盘顺时针旋转90°,能使模座上下两侧处于衔接贴块的压合面上,这使得设备可对模座的上下两侧进行强度检测,而对模座的上下两侧进行强度检测时,设备可通过判断第二压力感应器是否产生压力来判断模座的强度,通过以上操作,能使设备能在一次装夹过程中对模座的全部面进行强度检测,这能极大的提升设备的检测效率,此外设备在进行换边检测的过程中,是采用多组吸盘悬空操作的,这能有效避免模座发生磨损影响模座的组合装配效果。
4、本发明通过第二电推杆带动延伸座进行升降,能使衔接贴块的高度进行更改 ,这能保证衔接贴块能始终保持其竖直中心线与模座检测面的竖直中心线同高,这能有效避免衔接贴块进行强度检测过程中施压点偏移导致检测错误的情况发生,此外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动盘旋转,能使衔接贴块进行纵向摆放,以保证衔接贴块对模座上下两侧进行强度检测时不会出现施压点偏移,而衔接贴块可同卡槽与U型框进行拆分,这使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替换不同类型的衔接贴块对不同种类的模座进行检测,这能极大的提升设备的适用范围,此外通过第三电推杆带动升降台进行升降,能更改升降台和第二吸附组件的高度位置,这能避免调位组件与压合组件之间发生干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的正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的第一吸附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的模体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的贴合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的嵌合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的图5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的嵌合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的模体组件强度检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框体;2、第一吸附组件;201、第一电推杆;202、升降盘;203、抽吸管;204、气控吸盘;3、模体组件;301、模座;302、对接槽;4、压合组件;401、固定座;402、第二电推杆;403、延伸座;404、第一电机;405、第一转动盘;406、液压杆;5、贴合组件;501、U型框;502、卡槽;503、衔接贴块;6、调位组件;601、对接板;602、第三电推杆;603、升降台;604、第二电机;605、第二转动盘;606、竖板;607、滑槽;7、第二吸附组件;8、第三电机;9、第三转动盘;10、第三吸附组件;11、从动盘;12、嵌合组件;1201、嵌合板;1202、橡胶层;1203、复位弹簧;1204、电磁铁;1205、卡块;1206、压力座;1207、第一压力感应器;1208、第二压力感应器。
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包括固定框体1、压合组件4和嵌合组件12,固定框体1的底部内侧设置有第一吸附组件2,第一吸附组件2包括第一电推杆201、升降盘202、抽吸管203和气控吸盘204,第一电推杆201的顶部外侧设置有升降盘202,且升降盘202的外端连接有抽吸管203,升降盘202的顶部外侧安置有气控吸盘204,气控吸盘204的顶部外侧安置有模体组件3,模体组件3包括模座301和对接槽302,模座301的内侧四周开设有对接槽302,压合组件4安置于固定框体1的底部两侧,且压合组件4的外端安置有贴合组件5,压合组件4的顶部设置有调位组件6,且调位组件6的外端设置有第二吸附组件7,固定框体1的顶部外侧设置有第三电机8,且第三电机8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转动盘9,第三转动盘9的外端安置有第三吸附组件10,且第三吸附组件10的外端安置有从动盘11,嵌合组件12安置于第三吸附组件10的底部外侧。
请参阅图1至图8,压合组件4包括固定座401、第二电推杆402、延伸座403、第一电机404、第一转动盘405和液压杆406,固定座401的内侧安置有第二电推杆402,且第二电推杆402的输出端连接有延伸座403,延伸座403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电机404,且第一电机40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动盘405,第一转动盘405的外端安置有液压杆406,固定座401与延伸座403套接连接,且固定座401沿第一吸附组件2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贴合组件5包括U型框501、卡槽502和衔接贴块503,U型框501的内侧开设有卡槽502,且卡槽502的内侧安置有衔接贴块503,卡槽502与衔接贴块50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衔接贴块503的外表面与模座301的外表面相贴合,调位组件6包括对接板601、第三电推杆602、升降台603、第二电机604、第二转动盘605、竖板606和滑槽607,对接板601的顶部外侧设置有第三电推杆602,且第三电推杆602的顶部外侧安置有升降台603,升降台603的内侧安置有第二电机604,且第二电机60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动盘605,对接板601的顶部外侧设置有竖板606,且竖板606的内侧开设有滑槽607,第三电推杆602带动升降台603上下升降,且升降台603通过滑槽607在竖板606内侧滑动,嵌合组件12包括嵌合板1201、橡胶层1202、复位弹簧1203、电磁铁1204、卡块1205、压力座1206、第一压力感应器1207和第二压力感应器1208,嵌合板1201的外端设置有橡胶层1202,且嵌合板1201的内侧设置有复位弹簧1203,且嵌合板1201的内部安置有电磁铁1204,复位弹簧1203的外端连接有卡块1205,卡块1205的底部外侧安置有压力座1206,且嵌合板12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压力感应器1207,嵌合板1201的底部外侧安置有第二压力感应器1208,卡块1205与复位弹簧1203弹性连接,且卡块1205与对接槽302卡合连接,第二压力感应器1208的外表面与模座301的内表面相贴合,且模座301的内壁与橡胶层1202相贴合;
具体操作如下:工作人员将需要进行检测的模座301安置在气控吸盘204的顶端后,通过液压杆406带动U型框501进行位移,能使衔接贴块503靠近模座301并与其贴合,这使得模座301能在衔接贴块503位移推动下进行纠偏,以保证其在气控吸盘204的位置精度,抽吸管203能与设备外的抽吸组件衔接,在模座301纠偏完成后,抽吸组件工作,能使抽吸管203将气控吸盘204内的空气抽离,这使得气控吸盘204能对模座301进行稳定吸附,第一吸附组件2与第二吸附组件7、第三吸附组件10的构造一致,模座301固定完成后,通过第一电推杆201带动升降盘202上移,能使模座301进行上移,同时第三吸附组件10带动嵌合板1201进行下移,能使嵌合板1201卡入模座301的内部,嵌合板1201卡入模座301前,其内部的电磁铁1204工作,能使卡块1205与其进行吸附,在嵌合板1201卡入模座301内侧后,电磁铁1204停止工作,这使得卡块1205能通过复位弹簧1203的回弹卡入至模座301的对接槽302中,这能有效保证模体组件3与嵌合组件12的衔接稳定性,模体组件3与嵌合组件12衔接完成后,第三吸附组件10松开对嵌合板1201的吸附,同时第一电推杆201带动升降盘202下移,能使模座301回移至U型框501同高的位点,此时液压杆406工作,能带动衔接贴块503与模座301贴合,此时液压杆406持续对模座301进行施压,若模座301在施压状态时因自身强度不足产生形变时,形变的力会挤压推动卡块1205进行回缩,而卡块1205在回缩后,能推动压力座1206挤压第一压力感应器1207,而通过判断第一压力感应器1207是否存在压力数值,即可直观的判断模具强度是否达标,这使得模具强度达标的判别能直观化、简便化,此外模座301在产生形变后,能挤压橡胶层1202与嵌合板1201外表面贴合,此时嵌合板1201能对模座301提供支撑力,以免其继续形变,这能避免不合格品检测出后,液压杆406无法及时停止挤压导致模座301严重变形的情况发生,这使得设备能保持不合格品的基础形状,以便于后续的维修以及加固,此外在检测出不合格品后,通过使电磁铁1204通电,能使卡块1205与对接槽302分离,这能避免检测组件因模座301发生形变后卡在其内侧无法拔出的情况发生,液压杆406施压到指定压力后,若模座301未产生形变,液压杆406带动衔接贴块503回退,同时第一电推杆201再次带动升降盘202上移,第三吸附组件10下移,能使气控吸盘204将模座301的吸附转移给第三吸附组件10,此时第三电机8带动第三转动盘9旋转,能使第三吸附组件10能通过从动盘11转动,通过使第三吸附组件10顺时针旋转90°,能使模座301从正向摆放更变为侧向摆放,此时气控吸盘204对模座301吸附并回退,衔接贴块503便可对模座301的前后两侧进行贴合,从而能使设备对模座301的前后两侧的强度进行检测,此外模座301前后两侧强度检测完成后,第一电推杆201再次带动升降盘202上移,能使模座301移动至与第二吸附组件7同高的位置,此时第二吸附组件7与模座301吸附,同时第二电机604带动第二转动盘605顺时针旋转90°,能使第二吸附组件7带动模座301旋转至纵向放置,模座301纵向放置后,第三吸附组件10再对模座301吸附,同时第三电机8带动第三转动盘9顺时针旋转90°,能使模座301上下两侧处于衔接贴块503的压合面上,这使得设备可对模座301的上下两侧进行强度检测,而对模座301的上下两侧进行强度检测时,设备可通过判断第二压力感应器1208是否产生压力来判断模座301的强度,通过以上操作,能使设备能在一次装夹过程中对模座301的全部面进行强度检测,这能极大的提升设备的检测效率,此外设备在进行换边检测的过程中,是采用多组吸盘悬空操作的,这能有效避免模座301发生磨损影响模座301的组合装配效果,模座301在进行不同面的检测过程中,通过第二电推杆402带动延伸座403进行升降,能使衔接贴块503的高度进行更改 ,这能保证衔接贴块503能始终保持其竖直中心线与模座301检测面的竖直中心线同高,这能有效避免衔接贴块503进行强度检测过程中施压点偏移导致检测错误的情况发生,此外通过第一电机404带动第一转动盘405旋转,能使衔接贴块503进行纵向摆放,以保证衔接贴块503对模座301上下两侧进行强度检测时不会出现施压点偏移,而衔接贴块503可同卡槽502与U型框501进行拆分,这使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替换不同类型的衔接贴块503对不同种类的模座301进行检测,这能极大的提升设备的适用范围,此外通过第三电推杆602带动升降台603进行升降,能更改升降台603和第二吸附组件7的高度位置,这能避免调位组件6与压合组件4之间发生干涉。
综上,该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将需要进行检测的模座301安置在气控吸盘204的顶端后,通过液压杆406带动U型框501进行位移,能使衔接贴块503靠近模座301并与其贴合,这使得模座301能在衔接贴块503位移推动下进行纠偏,以保证其在气控吸盘204的位置精度,抽吸管203能与设备外的抽吸组件衔接,在模座301纠偏完成后,抽吸组件工作,能使抽吸管203将气控吸盘204内的空气抽离,这使得气控吸盘204能对模座301进行稳定吸附,第一吸附组件2与第二吸附组件7、第三吸附组件10的构造一致,模座301固定完成后,通过第一电推杆201带动升降盘202上移,能使模座301进行上移,同时第三吸附组件10带动嵌合板1201进行下移,能使嵌合板1201卡入模座301的内部,嵌合板1201卡入模座301前,其内部的电磁铁1204工作,能使卡块1205与其进行吸附,在嵌合板1201卡入模座301内侧后,电磁铁1204停止工作,这使得卡块1205能通过复位弹簧1203的回弹卡入至模座301的对接槽302中,这能有效保证模体组件3与嵌合组件12的衔接稳定性;
然后模体组件3与嵌合组件12衔接完成后,第三吸附组件10松开对嵌合板1201的吸附,同时第一电推杆201带动升降盘202下移,能使模座301回移至U型框501同高的位点,此时液压杆406工作,能带动衔接贴块503与模座301贴合,此时液压杆406持续对模座301进行施压,若模座301在施压状态时因自身强度不足产生形变时,形变的力会挤压推动卡块1205进行回缩,而卡块1205在回缩后,能推动压力座1206挤压第一压力感应器1207,而通过判断第一压力感应器1207是否存在压力数值,即可直观的判断模具强度是否达标,这使得模具强度达标的判别能直观化、简便化,此外模座301在产生形变后,能挤压橡胶层1202与嵌合板1201外表面贴合,此时嵌合板1201能对模座301提供支撑力,以免其继续形变,这能避免不合格品检测出后,液压杆406无法及时停止挤压导致模座301严重变形的情况发生,这使得设备能保持不合格品的基础形状,以便于后续的维修以及加固,此外在检测出不合格品后,通过使电磁铁1204通电,能使卡块1205与对接槽302分离,这能避免检测组件因模座301发生形变后卡在其内侧无法拔出的情况发生;
接着液压杆406施压到指定压力后,若模座301未产生形变,液压杆406带动衔接贴块503回退,同时第一电推杆201再次带动升降盘202上移,第三吸附组件10下移,能使气控吸盘204将模座301的吸附转移给第三吸附组件10,此时第三电机8带动第三转动盘9旋转,能使第三吸附组件10能通过从动盘11转动,通过使第三吸附组件10顺时针旋转90°,能使模座301从正向摆放更变为侧向摆放,此时气控吸盘204对模座301吸附并回退,衔接贴块503便可对模座301的前后两侧进行贴合,从而能使设备对模座301的前后两侧的强度进行检测,此外模座301前后两侧强度检测完成后,第一电推杆201再次带动升降盘202上移,能使模座301移动至与第二吸附组件7同高的位置,此时第二吸附组件7与模座301吸附,同时第二电机604带动第二转动盘605顺时针旋转90°,能使第二吸附组件7带动模座301旋转至纵向放置,模座301纵向放置后,第三吸附组件10再对模座301吸附,同时第三电机8带动第三转动盘9顺时针旋转90°,能使模座301上下两侧处于衔接贴块503的压合面上,这使得设备可对模座301的上下两侧进行强度检测,而对模座301的上下两侧进行强度检测时,设备可通过判断第二压力感应器1208是否产生压力来判断模座301的强度,通过以上操作,能使设备能在一次装夹过程中对模座301的全部面进行强度检测,这能极大的提升设备的检测效率,此外设备在进行换边检测的过程中,是采用多组吸盘悬空操作的,这能有效避免模座301发生磨损影响模座301的组合装配效果;
随后模座301在进行不同面的检测过程中,通过第二电推杆402带动延伸座403进行升降,能使衔接贴块503的高度进行更改 ,这能保证衔接贴块503能始终保持其竖直中心线与模座301检测面的竖直中心线同高,这能有效避免衔接贴块503进行强度检测过程中施压点偏移导致检测错误的情况发生,此外通过第一电机404带动第一转动盘405旋转,能使衔接贴块503进行纵向摆放,以保证衔接贴块503对模座301上下两侧进行强度检测时不会出现施压点偏移,而衔接贴块503可同卡槽502与U型框501进行拆分,这使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替换不同类型的衔接贴块503对不同种类的模座301进行检测,这能极大的提升设备的适用范围;
最后通过第三电推杆602带动升降台603进行升降,能更改升降台603和第二吸附组件7的高度位置,这能避免调位组件6与压合组件4之间发生干涉。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体(1)、压合组件(4)和嵌合组件(12),所述固定框体(1)的底部内侧设置有第一吸附组件(2),所述第一吸附组件(2)包括第一电推杆(201)、升降盘(202)、抽吸管(203)和气控吸盘(204),所述第一电推杆(201)的顶部外侧设置有升降盘(202),且升降盘(202)的外端连接有抽吸管(203),所述升降盘(202)的顶部外侧安置有气控吸盘(204),所述气控吸盘(204)的顶部外侧安置有模体组件(3),所述模体组件(3)包括模座(301)和对接槽(302),所述模座(301)的内侧四周开设有对接槽(302),所述压合组件(4)安置于固定框体(1)的底部两侧,且压合组件(4)的外端安置有贴合组件(5),所述压合组件(4)的顶部设置有调位组件(6),且调位组件(6)的外端设置有第二吸附组件(7),所述固定框体(1)的顶部外侧设置有第三电机(8),且第三电机(8)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转动盘(9),所述第三转动盘(9)的外端安置有第三吸附组件(10),且第三吸附组件(10)的外端安置有从动盘(11),所述嵌合组件(12)安置于第三吸附组件(10)的底部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组件(4)包括固定座(401)、第二电推杆(402)、延伸座(403)、第一电机(404)、第一转动盘(405)和液压杆(406),所述固定座(401)的内侧安置有第二电推杆(402),且第二电推杆(402)的输出端连接有延伸座(403),所述延伸座(403)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电机(404),且第一电机(40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动盘(405),所述第一转动盘(405)的外端安置有液压杆(4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401)与延伸座(403)套接连接,且固定座(401)沿第一吸附组件(2)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组件(5)包括U型框(501)、卡槽(502)和衔接贴块(503),所述U型框(501)的内侧开设有卡槽(502),且卡槽(502)的内侧安置有衔接贴块(5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502)与衔接贴块(50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衔接贴块(503)的外表面与模座(301)的外表面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位组件(6)包括对接板(601)、第三电推杆(602)、升降台(603)、第二电机(604)、第二转动盘(605)、竖板(606)和滑槽(607),所述对接板(601)的顶部外侧设置有第三电推杆(602),且第三电推杆(602)的顶部外侧安置有升降台(603),所述升降台(603)的内侧安置有第二电机(604),且第二电机(60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动盘(605),所述对接板(601)的顶部外侧设置有竖板(606),且竖板(606)的内侧开设有滑槽(6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推杆(602)带动升降台(603)上下升降,且升降台(603)通过滑槽(607)在竖板(606)内侧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组件(12)包括嵌合板(1201)、橡胶层(1202)、复位弹簧(1203)、电磁铁(1204)、卡块(1205)、压力座(1206)、第一压力感应器(1207)和第二压力感应器(1208),所述嵌合板(1201)的外端设置有橡胶层(1202),且嵌合板(1201)的内侧设置有复位弹簧(1203),且嵌合板(1201)的内部安置有电磁铁(1204),所述复位弹簧(1203)的外端连接有卡块(1205),所述卡块(1205)的底部外侧安置有压力座(1206),且嵌合板(12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压力感应器(1207),所述嵌合板(1201)的底部外侧安置有第二压力感应器(120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205)与复位弹簧(1203)弹性连接,且卡块(1205)与对接槽(302)卡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力感应器(1208)的外表面与模座(301)的内表面相贴合,且模座(301)的内壁与橡胶层(1202)相贴合。
CN202310445311.8A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 Active CN1161833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45311.8A CN116183394B (zh)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45311.8A CN116183394B (zh)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83394A true CN116183394A (zh) 2023-05-30
CN116183394B CN116183394B (zh) 2023-06-30

Family

ID=86438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45311.8A Active CN116183394B (zh)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8339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29193A (zh) * 2023-09-19 2023-11-28 深圳市锦盛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屏模组拉力检测装置
CN117491170A (zh) * 2023-11-17 2024-02-02 无锡睿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复合材料强度检测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7472A (ja) * 1993-09-07 1995-03-20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缶蓋の耐圧力測定装置
CN212693477U (zh) * 2020-07-12 2021-03-12 昆山英奈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用强度检测装置
CN216012989U (zh) * 2021-08-02 2022-03-11 山东天乐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的抗压检测装置
CN216900035U (zh) * 2022-02-22 2022-07-05 富俊精工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零部件生产用检测台
CN115027006A (zh) * 2022-06-23 2022-09-09 高天久 一种注塑模具排气系统和注塑模具
CN115266077A (zh) * 2022-09-28 2022-11-01 南通尚坤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
CN115400974A (zh) * 2022-07-25 2022-11-29 安徽铭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磨损的强度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7472A (ja) * 1993-09-07 1995-03-20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缶蓋の耐圧力測定装置
CN212693477U (zh) * 2020-07-12 2021-03-12 昆山英奈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用强度检测装置
CN216012989U (zh) * 2021-08-02 2022-03-11 山东天乐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的抗压检测装置
CN216900035U (zh) * 2022-02-22 2022-07-05 富俊精工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零部件生产用检测台
CN115027006A (zh) * 2022-06-23 2022-09-09 高天久 一种注塑模具排气系统和注塑模具
CN115400974A (zh) * 2022-07-25 2022-11-29 安徽铭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磨损的强度检测装置
CN115266077A (zh) * 2022-09-28 2022-11-01 南通尚坤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29193A (zh) * 2023-09-19 2023-11-28 深圳市锦盛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屏模组拉力检测装置
CN117491170A (zh) * 2023-11-17 2024-02-02 无锡睿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复合材料强度检测装置
CN117491170B (zh) * 2023-11-17 2024-04-19 无锡睿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复合材料强度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83394B (zh) 2023-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183394B (zh) 一种模具强度检测设备
CN108297027B (zh) 一种车轮气密胶圈压装装置
CN110369997B (zh) 一种汽车凸轮轴与轴承及定位销自动装配设备
CN209869496U (zh) 一种用于模具固定的夹具
CN104325001A (zh) 一种自动冲压机及其冲压加工方法
CN110587302A (zh) 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动定盘自动装配生产线
CN113415089B (zh) 一种物料打标生产线
CN113199217B (zh) 一种鸳鸯锅的制作工艺及设备
CN214870681U (zh) 一种机器人用定心夹持器
CN213471975U (zh) 一种电子产品外壳铜螺钉自动供料成型埋入包胶设备
CN209867866U (zh) 一种汽车凸轮轴和轴承自动装配设备
CN204220727U (zh) 一种自动冲压机
CN113635563B (zh) 压装装置
CN115400974A (zh) 一种防止磨损的强度检测装置
CN201483245U (zh) 一种配合面的粗糙度为毛坯的液压中心架
CN112331586B (zh) 一种led自动贴片流水线
CN2908113Y (zh) 标贴自动纠偏装置
CN212192960U (zh) 一种吊架的吊轴压配工装
CN209850287U (zh) 一种自动压销机
CN114669415A (zh) 汽车扰流板涂胶柔性设备
CN113478945A (zh) 一种组装撕膜装置
CN220611941U (zh) 一种后副车架冲孔机器人工作站
CN205816595U (zh) 一种机器人智能滚压包边系统
CN216911865U (zh) 一种吹足风门定型工装
CN214354411U (zh) 一种定位精准度高的摩擦压力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