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18630A - 一种连杆结构、踏板装置,以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杆结构、踏板装置,以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18630A
CN116118630A CN202111351560.8A CN202111351560A CN116118630A CN 116118630 A CN116118630 A CN 116118630A CN 202111351560 A CN202111351560 A CN 202111351560A CN 116118630 A CN116118630 A CN 1161186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pivot
spring
link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515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培泉
梁永欣
陈勇波
杨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5156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1863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3824 priority patent/WO2023082359A1/zh
Priority to US17/889,412 priority patent/US11987210B2/en
Publication of CN116118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186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3/00Arrangements of steps or ladders facilitating access to or on the vehicle, e.g. running-boards
    • B60R3/007Removable steps or ladders, e.g. fold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3/00Arrangements of steps or ladders facilitating access to or on the vehicle, e.g. running-bo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3/00Arrangements of steps or ladders facilitating access to or on the vehicle, e.g. running-boards
    • B60R3/02Retractable steps or ladders, e.g. movable under sho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杆结构、踏板装置和汽车。连杆结构公开了第一连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枢轴与第二座体相枢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一端相铰接;弹簧的第一端通过第二枢轴枢接在第二座体上,弹簧的第二端通过第三枢轴与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枢接;第一枢轴、第二枢轴和第三枢轴分别平行设置;第一枢轴的轴线与第三枢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一枢轴的轴线与第二枢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与弹簧的自然伸长长度之和大于第二距离。本实施例解决电动四连杆机构成本高、行程小,以及通用性不高的问题。并且本申请相对四连杆结构更加简单、通用性更强和可调整行程更大,使用环境要求更低。

Description

一种连杆结构、踏板装置,以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杆结构、踏板装置,以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踏板(踩踏装置)是安装于汽车底盘的下方的一种便于上下车踩踏的装置,目前主流的踏板有两种类型,其中一种是固定式踏板(即踏板安装后在车上的位置是固定的,无法进行伸缩),另一种是电动升降踏板(收到使用信号时踏板通过电机驱动会伸展出来,不使用时踏板会收缩起来隐藏于汽车底盘下方),目前主流的电动踏板是通过电机来驱动四连杆机构来实现踏板伸缩活动功能,电动四连杆机构存在以下两个明显的问题:第一个是在同样的空间条件下,四连杆机构行程小,通用性不高;第二个是电机成本较高,且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电机容易损坏,维修成本较高,使用环境要求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适用性强,对使用环境要求不高,并且还可以轻松收缩的连杆结构、踏板装置,以及汽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杆结构,其包括:安装板、弹簧、第一连杆、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第一座体、枢接在所述第一座体上并具有滑动通道的转动套、以及滑设在所述滑动通道内的第二连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二座体;
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枢轴与所述第二座体相枢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相铰接;所述弹簧的第一端通过第二枢轴枢接在所述第二座体上,所述弹簧的第二端通过第三枢轴与所述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枢接;所述第一枢轴、所述第二枢轴,以及所述第三枢轴分别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枢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三枢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枢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枢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弹簧的自然伸长长度之和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为平板;所述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均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底壁;所述第一连杆连接于所述第二座体。
可选的,所述第二座体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一板体和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分别与所述第一枢轴垂直设置;第一枢轴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上,第一枢轴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体上;第一杆体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的所述第一枢轴上。
可选的,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个。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止挡块和第二止挡块;所述第一枢轴的轴线位于所述第一止挡块和所述第二止挡块之间;第一止挡块和所述第二止挡块均位于第一杆体的转动杆路径上;所述第一止挡块具有第一止挡面;所述第一止挡面可与所述第一连杆相抵接;所述第二止挡块具有第二止挡面;所述第二止挡面可与所述第二连杆相抵接。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止挡面与所述第一连杆相抵接时,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可选的,在所述第二止挡面与所述第二连杆相抵接时,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可选的,所述弹簧为压缩气弹簧。
一种踏板装置,其包括:踏板和如上所述的连杆结构;所述踏板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一种汽车,其包括:汽车本体和上所述的踏板装置;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汽车本体的底盘上;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一座体,以及第二座体位于所述底盘的下方。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连杆结构、踏板装置,以及汽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电动四连杆机构成本高、行程小,以及通用性不高的问题。并且本申请相对四连杆结构更加简单、通用性更强,以及可调整行程更大,使用环境要求更低,同时也降低了产品成本,减少了零件数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当将本申请的踏板装置安装在汽车底盘时,能够通过用户竖直向上顶置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或竖直向下下压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以实现踏板的轻松伸出或缩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处于回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处于回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处于平衡状态和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处于平衡状态和回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处于展开状态和回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板;2、第一连杆;3、第一座体;4、转动套;5、第二连杆;6、第二座体;61、第一板体;62、第二板体;7、弹簧;71、第一压缩气弹簧;72、第二压缩气弹簧;10、踏板;11、第一止挡块;111、第一止挡面;12、第二止挡块;121、第二止挡面;13、第一枢轴;14、第二枢轴;15、第三枢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所提到的顶部、底部、朝上、朝下等方位是相对于各个附图中的方向来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并且因此能够根据其所处于的不同位置和不同的实用状态而改变。所以,不应将这些或其他方位用于理解为限制性用语。
应注意,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要素或步骤,并且“一”或“一个”并不排除复数。
此外,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文的实施例中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在附图中示出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能够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
另外还应当理解的是,本文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应当注意的是,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大致相同的组件。
其中,图3视出本申请连杆结构中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5,以及弹簧7的平衡状态和展开状态示意图。图4视出本申请连杆结构中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5,以及弹簧7的平衡状态和回收状态示意图。图4视出本申请连杆结构中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5,以及弹簧7的展开状态和回收状态示意图。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连杆结构,其包括:安装板1、弹簧7、第一连杆2、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的第一座体3、枢接在所述第一座体3上并具有滑动通道的转动套4、以及滑设在所述滑动通道内的第二连杆5,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上的第二座体6。
所述第一连杆2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枢轴13与所述第二座体6相枢接,所述第一连杆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5的第一端相铰接;所述弹簧7的第一端通过第二枢轴14枢接在所述第二座体6上,所述弹簧7的第二端通过第三枢轴15与所述第一连杆2或第二连杆5枢接,也即是本申请的弹簧7的第二端枢接在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5上均能够实现本申请的方案;所述第一枢轴13、所述第二枢轴14,以及所述第三枢轴15分别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枢轴13的轴线与所述第三枢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枢轴13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枢轴14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弹簧7的自然伸长长度之和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其中,以当弹簧7的第二端通过第三枢轴15与所述第一连杆2枢接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5,本申请具有展开状态或回收状态,分别能够实现第二连杆5的第二端伸出或回收,本申请的弹簧7的自然伸长长度为弹簧7处于自然状态下的长度,最小伸出长度为弹簧7压缩至最小的长度。本申请在回收状态时,第一连杆2的第二端位于第二座体6远离第一座体3的一侧,并且在所述弹簧7的伸出长度与所述第一距离之和等于所述第二距离时,所述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因此当第一连杆2的第二端需要越过所述第一连杆2的第一端和所述弹簧7的第一端的连接线时,需要提供一个外力作用,在不施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由于压缩弹性结构对第一连杆2施加了一个支撑力,并且该支撑力背向第一座体3,使第一连杆2的第二端始终位于第二座体6远离第一座体3的一侧,也即是第二连杆5的第二端与第一座体3的距离最短,此时本申请处于回收状态。
参见图3和图4,当本申请需要从回收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通过外力作用拉动第二连杆5使第二连杆5朝远离第二安装座的方向运动(或通过外力作用竖直向下压第二连杆5的第二端),并且该外力作用需要使第一连杆2的第二端越过所述第一连杆2的第一端和所述弹簧7的第一端的连接线,越过该连接线后由于压缩弹性结构对第一连杆2施加了一个支撑力(该支撑力来源于弹簧7的压缩蓄能),并且该支撑力朝向第一座体3,该支撑力驱动第一连杆2的第二端朝向第一座体3的方向运动,从而驱动第二连杆5绕转动套4转动并朝远离第一座体3的方向伸出转动套4,也即是第二连杆5的第二端与第一座体3的距离伸长,此时本申请处于展开状态。
参见图3和图4,当本申请需要从展开状态切换至回收状态时,通过外力作用拉动第二连杆5使第二连杆5朝靠近第二安装座的方向运动(或通过外力作用竖直向上顶置第二连杆5的第二端),并且该外力作用需要使第一连杆2的第二端越过所述第一连杆2的第一端和所述弹簧7的第一端的连接线,越过该连接线后由于压缩弹性结构对第一连杆2施加了一个支撑力(该支撑力来源于弹簧7的压缩蓄能),并且该支撑力背向第一座体3,使第一连杆2的第二端始终位于第二座体6远离第一座体3的一侧,也即是第二连杆5的第二端与第一座体3的距离缩短,此时本申请处于回收状态。
又一设计中,参见图5,本申请具有展开状态或回收状态,分别能够实现第二连杆5的第二端伸出或回收,本申请的弹簧7的自然伸长长度为弹簧7处于自然状态下的长度,最小伸出长度为弹簧7压缩至最小的长度。本申请在回收状态时,第一连杆2的第二端位于第二座体6远离第一座体3的一侧,并且在所述弹簧7的伸出长度与所述第一距离之和等于所述第二距离时,所述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因此当第一连杆2的第二端需要越过所述第一连杆2的第一端和所述弹簧7的第一端的连接线时,需要提供一个外力作用,在不施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当弹簧7的第二端通过第三枢轴15与所述第二连杆5枢接时,由于压缩弹性结构对第二连杆5施加了一个支撑力,并且该支撑力背向第一座体3,使第二连杆5的第二端始终位于第二座体6远离第一座体3的一侧,也即是第二连杆5的第二端与第一座体3的距离最短,此时本申请处于回收状态。
当弹簧7的第二端通过第三枢轴15与所述第二连杆5枢接时,当本申请需要从回收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通过外力作用拉动第二连杆5使第二连杆5朝远离第二安装座的方向运动(或通过外力作用竖直向下压第二连杆5的第二端),并且该外力作用需要使第一连杆2的第二端越过所述第一连杆2的第一端和所述弹簧7的第一端的连接线,越过该连接线后由于压缩弹性结构对第二连杆5施加了一个支撑力(该支撑力来源于弹簧7的压缩蓄能),并且该支撑力朝向第一座体3,该支撑力驱动第二连杆5的第一端朝向第一座体3的方向运动,从而驱动第二连杆5绕转动套4转动并朝远离第一座体3的方向伸出转动套4,也即是第二连杆5的第二端与第一座体3的距离伸长,此时本申请处于展开状态。
参见图3和图4,当本申请需要从展开状态切换至回收状态时,通过外力作用拉动第二连杆5使第二连杆5朝靠近第二安装座的方向运动(或通过外力作用竖直向上顶置第二连杆5的第二端),并且该外力作用需要使第一连杆2的第二端越过所述第一连杆2的第一端和所述弹簧7的第一端的连接线,越过该连接线后由于压缩弹性结构对第二连杆5施加了一个支撑力(该支撑力来源于弹簧7的压缩蓄能),并且该支撑力背向第一座体3,使第一连杆2的第二端始终位于第二座体6远离第一座体3的一侧,也即是第二连杆5的第二端与第一座体3的距离缩短,此时本申请处于回收状态。
本申请通过利用弹簧7的压缩蓄能实现对第一连杆2或第二连杆5的支撑,从而使第二连杆5伸出或收缩入限位套,以解决以往电动机构成本高、行程小,以及通用性不高的问题,使本申请的通用性更强、可调整行程更大,使用环境要求更低,同时也降低了产品成本,减少了零件数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弹簧7为压缩气弹簧7,使在压缩时能够储能,从而在第一连杆2的第二端越过所述第一连杆2的第一端和所述弹簧7的第一端的连接线时,能够通过压缩储能实现自动对第一连杆2的驱动。
可以理解的是,压缩气弹簧7的伸出端或缸体端均可以枢接第一连杆2或枢接在所述第二座体6上。
可以理解的是,滑动通道与滑动套的枢接方向相垂直设置。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1为平板,所述第一座体3和第二座体6均连接于所述安装板1的底壁,所述第一连杆2铰接于第二座体6上,并且第二座体6、第一座体3,以及第二连杆5的第二端依次设置。
具体地,参见图5,所述第二座体6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上的第一板体61和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上的第二板体62;所述第一板体61和所述第二板体62分别与所述第一枢轴13垂直设置;第一枢轴1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61上,第一枢轴13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体62上;第一杆体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61与所述第二板体62之间的所述第一枢轴13上。
并且。所述弹簧7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压缩气弹簧71和第二压缩气弹簧72。第一压缩气弹簧71和第二压缩气弹簧72的设置,能够使本申请的压缩储能更大,并且更加稳定,对第一连杆2的支撑的反应更加迅速,并且第一压缩气弹簧71和第二压缩气弹簧72分别位于第一连杆2的相对两侧能够有效防止第一连杆2的受力不均匀导致变形。
可选地,第一座体3包括: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均与所述安装板1垂直设置的,并且第一板体61、第二板体62、第三板体,以及第四板体呈相平行设置。并且转动套4位于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之间,转动套4的相对两侧分别通过转轴枢接在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的内侧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弹簧7始终保持压缩状态,使本申请无论处于展开状态或回收状态时,均能够将第一连杆2抵在安装板1的底壁上,以确保本申请在没外力作用时整个结构不易晃动。
可选的,在第一连杆2、第一压缩气弹簧71,以及第二压缩气弹簧72处于同一直线时,本申请处于平衡状态(无外力的作用下,第一连杆2、第一压缩气弹簧71,以及第二压缩气弹簧72始终处于同一直线),也即是处于所述第一连杆2的第一端和所述弹簧7的第一端的连接线时,缩短至最小距离,也即是第一压缩气弹簧71和第二压缩气弹簧72的压缩储能最大,从而使有更好的支撑力支撑起第一连杆2。
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2,本申请还包括:第一止挡块11和第二止挡块12;所述第一枢轴13的轴线位于所述第一止挡块11和所述第二止挡块12之间;第一止挡块11和所述第二止挡块12均位于第一杆体的转动杆路径上;所述第一止挡块11具有第一止挡面111;所述第一止挡面111可与所述第一连杆2相抵接;所述第二止挡块12具有第二止挡面121;所述第二止挡面121可与所述第二连杆5相抵接,也即是当本申请处于回收状态时,弹簧7将第一连杆2的侧壁抵接在第一止挡面111上,弹簧7将第一连杆2的侧壁抵接在第二止挡面121上,以确保本申请在没外力作用时整个结构不易晃动。
同时,当弹簧7将第一连杆2的侧壁抵接在第一止挡面111上时,第一连杆2的侧壁与第一止挡面111相适配,也即是第一止挡面111为一与第一连杆2侧壁相适配的凹槽,从而使第一连杆2与第一止挡面111之间的抵接更加稳固。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止挡面111与所述第一连杆2相抵接时,所述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从而将第一连杆2压紧再第一止挡面111上。
同时,当弹簧7将第二连杆5的侧壁抵接在第二止挡面121上时,第一连杆2的侧壁与第二止挡面121相适配,也即是第二止挡面121为一与第一连杆2侧壁相适配的凹槽,从而使第一连杆2与第二止挡面121之间的抵接更加稳固。
可选地,在所述第二止挡面121与所述第一连杆2相抵接时,所述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从而将第一连杆2压紧再第二止挡面121上。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踏板10装置,参见图1-图5,其包括:踏板10和上述的连杆结构。所述踏板10与所述第二连杆5的第二端固定连接,通过驱动第二连杆5的第二端的伸出或收缩从而控制踏板10的伸出或收缩。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汽车本体和如上所述的踏板10装置。所述安装板1设置在所述汽车本体的底盘上。所述第一连杆2、所述第一座体3,以及第二座体6位于所述底盘的下方。那么用户能够通过用脚竖直下压或竖直向上顶置第二连杆5的第二端,从而实现连杆结构在展开状态或回收状态之间切换。连杆结构在回收状态时,踏板10位于底盘的正下方,连杆结构在展开状态时,踏板10伸出底盘的正下方,从而供用户使用。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杆结构、踏板10装置,以及汽车,其解决电动四连杆机构成本高、行程小,以及通用性不高的问题。并且本申请相对四连杆结构更加简单、通用性更强,以及可调整行程更大,使用环境要求更低,同时也降低了产品成本,减少了零件数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当将本申请的踏板10装置安装在汽车底盘时,能够通过用户竖直向上顶置第二连杆5的第二端或竖直向下下压第二连杆5的第二端以实现踏板10的轻松伸出或缩回。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弹簧、第一连杆、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第一座体、枢接在所述第一座体上并具有滑动通道的转动套、滑设在所述滑动通道内的第二连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二座体;
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枢轴与所述第二座体相枢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相铰接;所述弹簧的第一端通过第二枢轴枢接在所述第二座体上,所述弹簧的第二端通过第三枢轴与所述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枢接;所述第一枢轴、所述第二枢轴,以及所述第三枢轴分别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枢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三枢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枢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枢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弹簧的自然伸长长度之和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为平板;所述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均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底壁;所述第一连杆铰接于所述第二座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座体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一板体和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分别与所述第一枢轴垂直设置;第一枢轴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上,第一枢轴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体上;第一杆体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的所述第一枢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止挡块和第二止挡块;所述第一枢轴的轴线位于所述第一止挡块和所述第二止挡块之间;第一止挡块和所述第二止挡块均位于第一杆体的转动杆路径上;所述第一止挡块具有第一止挡面;所述第一止挡面可与所述第一连杆相抵接;所述第二止挡块具有第二止挡面;所述第二止挡面可与所述第二连杆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止挡面与所述第一连杆相抵接时,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止挡面与所述第二连杆相抵接时,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为压缩气弹簧。
9.一种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踏板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连杆结构;所述踏板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本体和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踏板装置;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汽车本体的底盘上;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一座体,以及第二座体位于所述底盘的下方。
CN202111351560.8A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连杆结构、踏板装置,以及汽车 Pending CN1161186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1560.8A CN116118630A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连杆结构、踏板装置,以及汽车
PCT/CN2021/133824 WO2023082359A1 (zh) 2021-11-15 2021-11-29 一种连杆结构、踏板装置,以及汽车
US17/889,412 US11987210B2 (en) 2021-11-15 2022-08-17 Connecting rod structure, footboard device, and vehi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1560.8A CN116118630A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连杆结构、踏板装置,以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18630A true CN116118630A (zh) 2023-05-16

Family

ID=86310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51560.8A Pending CN116118630A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连杆结构、踏板装置,以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18630A (zh)
WO (1) WO202308235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03681B2 (ja) * 2000-04-04 2005-10-05 豊田鉄工株式会社 前後調節可能な車両用ペダル装置
WO2003039910A1 (en) * 2001-10-16 2003-05-15 American Moto Products, Inc. Retractable vehicle step
CN204415262U (zh) * 2015-01-23 2015-06-24 河北览众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可伸缩登车踏步
CN205311486U (zh) * 2015-12-15 2016-06-15 江苏先昌电能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汽车踏板
CN109435856A (zh) * 2018-12-24 2019-03-08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伸缩踏板和汽车
CN210174747U (zh) * 2019-07-15 2020-03-24 郑州中美诺优房车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收放的房车用踏步装置
CN212828119U (zh) * 2020-05-12 2021-03-30 上海英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侧踏的四连杆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82359A1 (zh) 2023-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82063B2 (en) Holder
US6220433B1 (en) Golf bag with stand device to maintain bag towards upright position
CN213413590U (zh) 可伸缩的座椅腿托
CN112032251A (zh) 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便携式机电设备摆放平台
CN116118630A (zh) 一种连杆结构、踏板装置,以及汽车
CN108859225B (zh) 一种金属回收用压平设备
US20230150436A1 (en) Connecting rod structure, footboard device, and vehicle
CN216659753U (zh) 一种连杆结构、踏板装置,以及汽车
CA2180127A1 (en) Mobile frame
CN110270861B (zh) 一种圆柱件工件的夹持机构
CN107105121A (zh) 一种内置文件夹自动回送的机构、扫描仪及机器人
US7046205B2 (en) Spring-loaded extendible antenna for a mobile phone
CN214295779U (zh) 下旋电动踏步
AU2003261698A1 (en) Load carrier device for vehicles
KR20080002625U (ko) 텐트 혹은 파라솔의 상단지지부 구조
CN103009360B (zh) 收折式脚架
CN211740763U (zh) 大气采样仪支撑架
CN219472288U (zh) 一种便携式空气压缩机
CN220655033U (zh) 一种可收缩便于收纳的桌子
CN210760691U (zh) 车身清洗装置
CN213906728U (zh) 升降桌面支架
CN214771633U (zh) 一种内置增压型发动机装配用减震架
US20040141283A1 (en) External keyboard structure
CN218953479U (zh) 一种便于收放的小型风力发电机
CN213290034U (zh) 一种曲轴箱体加工用定位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