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3476A - 一种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3476A
CN116053476A CN202310071281.9A CN202310071281A CN116053476A CN 116053476 A CN116053476 A CN 116053476A CN 202310071281 A CN202310071281 A CN 202310071281A CN 116053476 A CN116053476 A CN 1160534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electrode
mixing
manganese
electrode slurry
b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712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海宁
钟开富
张斌
包瑞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7128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534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53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34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8Inhibitors, e.g. gassing inhibitors, corrosion inhib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35Safety or regulating additives or arrangements in electrodes, separators or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0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 H01M4/50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manganese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Mn2O4 or LiMn2OxF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6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028Positive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正极浆料包括含锰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弱碱盐和溶剂。本发明在正极浆料中加入弱碱盐,可以使得正极浆料自身处于弱碱性环境中,进而在电化学反应中实现对反应中产生的氢氟酸的捕捉,抑制氢氟酸与锰离子的歧化反应,因此添加弱碱盐可以有效抑制正极材料中的锰溶出,提高电芯的循环和存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磷酸铁锰锂(LiFexMn1-xPO4,LFMP)正极材料是现有磷酸铁锂(LiFePO4,LFP)正极材料的下一代正极材料。其与LFP最大的区别在于晶体结构中用Mn离子替代部分Fe离子,这种改变不仅提高了LFMP正极的使用电压(2.0-4.3V),也改变了Li离子在正极材料中的传导动力学。因此,LFMP相较LFP材料容量更高,容量的保持率也更高,低温性能提升明显。但LFMP有比较致命的缺点,即在于Mn离子在较高电压区间下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正极材料中溶出,这个现象不仅会显著减低LFMP的循环性能,并对电芯的存储产气影响非常大。因此,如何有效解决LFMP中Mn离子的溶出问题成为了严峻的科学与工程障碍。
针对LFMP中Mn溶出的问题,当前解决方案主要分两类。第一类为对LFMP表面进行包覆,主要包括在LFMP表面包覆纯碳、无机氧化物类材料,所使用的方法主要为液相法(水热、溶剂热法包覆等)和固相法(固体材料烧结过程中或者烧结完以后进行包覆);第二类为对LFMP表面进行掺杂,主要包括在其表面掺杂Ti、Cr、Mg等元素;两类方法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LFMP中Mn离子的电位,通过改变Mn离子的溶出电位来抑制其在电芯充放电过程中的溶出,大幅度提高电芯的循环与存储性能。
对于第一类解决方案,CN102694168A公开了一种磷酸锰锂正极材料,包括LixMn1-y-zM1yM2zPO4颗粒和包覆在所述LixMn1-y-zM1yM2zPO4颗粒表面的碳层,其中,0.9≤x≤1.3,0≤y≤0.3,0<z≤0.3,M1和M2各自独立的选自Mg、Ti、V、Co、Fe和Al中的一种或几种,M2的浓度从LixMn1-y-zM1yM2zPO4颗粒表面向中心逐渐较小。
对于第二类解决方案,CN114976025A公开了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提供的正极材料包括磷酸锰铁锂颗粒,所述磷酸锰铁锂颗粒的表面包覆有碳层,所述碳层中掺杂有氟。碳层中掺杂的氟能够与磷酸锰铁锂形成F-Mn化学键,F-Mn化学键比Mn-O化学键更稳定,能够有效抑制Mn3+的溶出。
然而,上述方法对锂锰基正极材料中Mn离子溶出问题的解决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即使用包覆或掺杂的方法对锂锰基正极材料进行了改性,锂锰基正极材料仍会与电解液分解产生的HF反应,造成Mn离子溶出。
因此,如何有效的抑制正极材料中的Mn离子溶出,大幅度提高电芯循环和存储性能,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在正极浆料中加入弱碱盐,可以使得正极浆料自身处于弱碱性环境,从而在电化学反应中实现对反应中产生的氢氟酸的捕捉,抑制氢氟酸与锰离子的歧化反应,因此添加弱碱盐可以有效抑制正极材料中的锰溶出,大幅度提升电芯的循环和存储性能。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浆料,所述正极浆料包括含锰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弱碱盐和溶剂。
本发明在正极浆料中加入弱碱盐,可以使得正极浆料自身处于弱碱性环境,从而在电化学反应中实现对反应中产生的氢氟酸的捕捉,抑制氢氟酸与锰离子的歧化反应,因此添加弱碱盐可以有效抑制正极材料中的锰溶出,大幅度提升电芯的循环和存储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中采用的弱碱盐可以是强酸弱碱盐,也可以是弱酸弱碱盐。
本发明中,若使得正极浆料处于强碱性环境中,即添加的是强碱弱酸盐,则由于强碱性盐对材料的加工性有很大影响,因此浆料会快速凝胶难以分散。
优选地,所述弱碱盐中的阳离子包括锂离子、钙离子或钠离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弱碱盐包括碳酸锂、氢化锂、碳酸钙或碳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以所述含锰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和弱碱盐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弱碱盐的质量分数为1-6%,例如可以是1%、2%、3%、4%、5%或6%等。
本发明中,若弱碱盐的质量分数过大,则会增强浆料与材料的可加工性,影响电芯生产效率;若弱碱盐的质量分数过小,则难以实现对过渡金属锰溶出的抑制效果。
优选地,以所述含锰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和弱碱盐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含锰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和导电剂和弱碱盐的质量分数比为(85-92)%:(1-7)%:(1-7)%,其中含锰正极活性物质的选择范围(86-92)%例如可以是85%、86%、87%、88%、89%、90%、91%或92%等,粘结剂的选择范围(1-7)%例如可以是1%、2%、3%、4%、5%、6%或7%等,导电剂的选择范围(1-7)%例如可以是1%、2%、3%、4%、5%、6%或7%等。
优选地,所述含锰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磷酸锰铁锂、锰酸锂、镍锰酸锂或镍钴锰酸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粘结剂包括聚偏氟乙烯和或羧甲基纤维素。
优选地,所述导电剂包括碳纳米管、炭黑、石墨烯或导电石墨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溶剂包括N-甲基吡咯烷酮、N-二甲基酰胺或二甲基亚砜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正极浆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将含锰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弱碱盐和溶剂进行混合,得到所述正极浆料。
优选地,所述混合的温度为室温。
本发明中,室温指的是温度在25℃±5℃的选择范围内,例如可以是20℃、21℃、22℃、23℃、24℃、25℃、26℃、27℃、28℃、29℃或30℃等。
优选地,所述混合的时间为2-3h,例如可以是2h、2.2h、2.4h、2.6h、2.8h或3h等。
优选地,所述混合的过程中伴有搅拌,所述搅拌的方式包括行星式搅拌。
优选地,所述混合的方式包括一步混合或分步混合,优选为分步混合。
优选地,所述一步混合的方式为:将含锰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弱碱盐和溶剂直接混合,得到所述正极浆料。
本发明中,采用一步混合的方式可能会出现浆料表面包覆粘结剂或导电剂不均匀的情况,影响材料的性能。
优选地,所述分步混合的方式为:
(1)将含锰正极活性材料与弱碱盐混合,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所述混合物与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并加入到溶剂中,得到所述含锰正极浆料。
本发明中提供的分步混合方式中先将不同比表面积的材料先混合,然后再加入比表面积差异小的材料,采用这样的混合方式可以提高浆料的均匀性与分散性,得到性能优异的材料。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含锰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弱碱盐和溶剂混合搅拌,得到所述正极浆料;其中,所述混合的方式包括一步混合或分步混合;
所述一步混合的方式具体包括:将含锰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弱碱盐和溶剂混合,得到所述正极浆料;
所述分步混合的方式具体包括:
(1)将含锰正极活性材料与弱碱盐混合,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所述混合物与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并加入到溶剂中,得到所述正极浆料;
其中,所述弱碱盐的质量分数为1-6%,所述含锰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和导电剂的质量分数比为(85-92)%:(1-7)%:(1-7)%。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片,所述正极片通过将第一方面所述的正极浆料涂覆在集流体上干燥得到。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正极片。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电装置,所述用电装置包括如第四方面所述的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所述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上述例举的点值,还包括没有例举出的上述数值范围之间的任意的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正极浆料加入弱碱盐,可以使得正极浆料自身处于弱碱性环境,从而在电化学反应中实现对反应中产生的氢氟酸的捕捉,抑制氢氟酸与锰离子的歧化反应,因此添加弱碱盐可以有效抑制正极材料中的锰溶出,大幅度提升电芯的循环和存储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正极浆料,所述正极浆料包括磷酸锰铁锂、聚偏氟乙烯、碳纳米管、碳酸锂和N-甲基吡咯烷酮。
其中,所述磷酸锰铁锂、聚偏氟乙烯、碳纳米管和碳酸锂的质量分数比为89%:4%:4%:3%。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正极浆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将磷酸锰铁锂与碳酸锂混合,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所述混合物与聚偏氟乙烯和碳纳米管混合并加入到N-甲基吡咯烷酮中,在25℃下混合搅拌2.5h后得到所述正极浆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正极浆料,所述正极浆料包括磷酸锰铁锂、聚偏氟乙烯、碳纳米管、氢化锂和N-甲基吡咯烷酮。
其中,所述磷酸锰铁锂、聚偏氟乙烯、碳纳米管和氢化锂的质量分数比为89%:4%:4%:3%。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正极浆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将磷酸锰铁锂与氢化锂混合,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所述混合物与聚偏氟乙烯和碳纳米管混合并加入到N-甲基吡咯烷酮中,在23℃下混合搅拌2.8h后得到所述正极浆料。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正极浆料,所述正极浆料包括锰酸锂、羧甲基纤维素、炭黑、碳酸钙和N-二甲基酰胺。
其中,所述锰酸锂、羧甲基纤维素、炭黑和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比为86%:1%:7%:6%。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正极浆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将锰酸锂与碳酸钙混合,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所述混合物与羧甲基纤维素和炭黑混合并加入到N-二甲基酰胺中,在28℃下混合搅拌2.3h后得到所述正极浆料。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正极浆料,所述正极浆料包括锰酸锂、聚偏氟乙烯、导电石墨、碳酸钠和二甲基亚砜。
其中,所述锰酸锂、聚偏氟乙烯、导电石墨和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比为89%:7%:1%:3%。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正极浆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将镍锰酸锂与碳酸钠混合,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所述混合物与聚偏氟乙烯和导电石墨混合并加入到二甲基亚砜中,在20℃下混合搅拌3h后得到所述正极浆料。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正极浆料,所述正极浆料包括磷酸锰铁锂、羧甲基纤维素、碳纳米管、碳酸锂和二甲基亚砜。
其中,所述磷酸锰铁锂、羧甲基纤维素、碳纳米管和碳酸锂的质量分数比为92%:3.5%:3.5%:1%。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正极浆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将镍钴锰酸锂与碳酸锂混合,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所述混合物与羧甲基纤维素和碳纳米管混合并加入到二甲基亚砜中,在30℃下混合搅拌2h后得到所述正极浆料。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为,碳酸锂的质量分数为0.5%,则磷酸锰铁锂、聚偏氟乙烯和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比为91.5%:4%:4%。
其余制备方法和参数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为,碳酸锂的质量分数为7%,则磷酸锰铁锂、聚偏氟乙烯和碳纳米管质量分数比为85%:4%:4%。
其余制备方法和参数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为,所述磷酸锰铁锂、聚偏氟乙烯、碳纳米管和碳酸锂与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的方式为一步混合,具体包括:
将磷酸锰铁锂、聚偏氟乙烯、碳纳米管和碳酸锂与N-甲基吡咯烷酮在25℃下直接混合搅拌2.5h,得到所述含锰正极浆料。
其余制备方法和参数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应用例1
本应用例提供了一种正极片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实施例1提供的正极浆料涂布在厚度为13um的铜箔正反两面,涂布过程控制面密度在24mg/cm2,同时两边预留20mm的极耳区;
(2)将涂布后的极片以3m/s的速度经过20米长的110℃烘箱,以除去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得到正极极片;
(3)用辊压机辊压极片,使其压实密度达到2.85g/cm3,然后用激光分切使极片卷等分为上下两卷,最后用模具裁成60cm长30cm宽的正极极片即可制作完成。
应用例2
本应用例与应用例1的不同之处为,步骤(1)中的含锰正极浆料采用实施例2制备的正极浆料。
其余制备方法和参数与应用例1保持一致。
应用例3
本应用例与应用例1的不同之处为,步骤(1)中的含锰正极浆料采用实施例3制备的正极浆料。
其余制备方法和参数与应用例1保持一致。
应用例4
本应用例与应用例1的不同之处为,步骤(1)中的含锰正极浆料采用实施例4制备的正极浆料。
其余制备方法和参数与应用例1保持一致。
应用例5
本应用例与应用例1的不同之处为,步骤(1)中的含锰正极浆料采用实施例5制备的正极浆料。
其余制备方法和参数与应用例1保持一致。
应用例6
本应用例与应用例1的不同之处为,步骤(1)中的含锰正极浆料采用实施例6制备的正极浆料。
其余制备方法和参数与应用例1保持一致。
应用例7
本应用例与应用例1的不同之处为,步骤(1)中的含锰正极浆料采用实施例7制备的正极浆料。
其余制备方法和参数与应用例1保持一致。
应用例8
本应用例与应用例1的不同之处为,步骤(1)中的含锰正极浆料采用实施例8制备的正极浆料。
其余制备方法和参数与应用例1保持一致。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为,正极浆料中不添加碳酸锂,即磷酸锰铁锂、聚偏氟乙烯和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比为92%:4%:4%。
其余制备方法和参数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为,碳酸锂替换为乙酸钠。
其余制备方法和参数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应用对比例1
本应用对比例与应用例1的不同之处为,步骤(1)采用的正极浆料中不添加碳酸锂,即磷酸锰铁锂、聚偏氟乙烯和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比为92%:4%:4%。
其余制备方法和参数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应用对比例2
本应用对比例与应用例1的不同之处为,步骤(1)采用的正极浆料中碳酸锂替换为乙酸钠。
其余制备方法和参数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性能测试
将应用例1-8和应用对比例1-2提供的正极片与负极片经过组装和注液化成等工序制成软包电池,其中负极片的制作方法为:将负极浆料均匀涂布在厚度为8um的铜箔正反两面,涂布过程控制面密度在17mg/cm2,同时两边预留20mm的极耳区;将涂布后的极片以3m/s的速度经过20米长的110度烘箱,烘烤后得到负极极片。
将上述制作完成的软包电池装上相应尺寸的夹具,对电芯进行45℃下的循环性能测试和55℃下的存储性能测试。
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4073691010000111
Figure BDA0004073691010000121
分析:
由应用例1-5的数据可知,本发明参数的保护范围内制备正极浆料,不仅可以有效抑制正极材料中的锰溶出,还可以大幅度提升电芯的循环和存储性能。
由应用例1和应用例6-7的数据结果对比可知,弱碱盐的质量分数过大时,虽然会对电芯的循环和存储性能产生有益效果,但过多的弱碱盐会增强浆料与材料的可加工性,影响电芯生产效率,成本升高;而弱碱盐的质量分数过小时,则难以实现对过渡金属锰溶出的抑制效果,循环稳定性差,且产气增大。
由应用例1和应用例8的数据结果对比可知,采用一步混合的方式,会出现浆料表面包覆粘结剂或导电剂不均匀的情况,导致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产气增大,对过渡金属锰溶出的抑制效果较差。
由应用例1和应用对比例1的数据结果对比可知,若不添加弱碱盐来使得正极浆料自身处于弱碱性环境,则在电化学反应中难以实现对反应中产生的氢氟酸的捕捉,进而无法阻止氢氟酸与锰离子的歧化反应,因此不能有效抑制正极材料中的锰溶出,进而导致电芯的循环和存储性能大幅度下降。
由应用例1和应用对比例2的数据结果对比可知,强碱性盐对材料的加工性有很大影响,因此浆料会快速凝胶难以分散,起不到对过渡金属锰溶出的抑制效果。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工艺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工艺步骤,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工艺步骤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所选用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正极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浆料包括含锰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弱碱盐和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弱碱盐中的阳离子包括锂离子、钙离子或钠离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弱碱盐包括碳酸锂、氢化锂、碳酸钙或碳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极浆料,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含锰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和弱碱盐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弱碱盐的质量分数为1-6%;
优选地,以所述含锰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和弱碱盐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含锰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和导电剂的质量分数比为(85-92)%:(1-7)%:(1-7)%。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锰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磷酸锰铁锂、锰酸锂、镍锰酸锂或镍钴锰酸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粘结剂包括聚偏氟乙烯和或羧甲基纤维素;
优选地,所述导电剂包括碳纳米管、炭黑、石墨烯或导电石墨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N-甲基吡咯烷酮、N-二甲基酰胺或二甲基亚砜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将含锰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弱碱盐和溶剂进行混合,得到所述正极浆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的温度为室温;
优选地,所述混合的时间为2-3h;
优选地,所述混合的过程中伴有搅拌,所述搅拌的方式包括行星式搅拌;
优选地,所述混合的方式包括一步混合或分步混合,优选为分步混合;
优选地,所述一步混合的方式为:将含锰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弱碱盐和溶剂直接混合,得到所述正极浆料;
优选地,所述分步混合的方式为:
(1)将含锰正极活性材料与弱碱盐混合,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所述混合物与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并加入到溶剂中,得到所述正极浆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含锰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弱碱盐和溶剂混合搅拌,得到所述正极浆料;其中,所述混合的方式包括一步混合或分步混合;
所述一步混合的方式具体包括:将含锰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弱碱盐和溶剂混合,得到所述正极浆料;
所述分步混合的方式具体包括:
(1)将含锰正极活性材料与弱碱盐混合,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所述混合物与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并加入到溶剂中,得到正极浆料;
其中,所述弱碱盐的质量分数为1-6%,所述含锰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和导电剂的质量分数比为(85-92)%:(1-7)%:(1-7)%。
9.一种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通过将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浆料涂覆在集流体上干燥得到。
10.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正极片。
11.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锂离子电池。
CN202310071281.9A 2023-01-13 2023-01-13 一种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160534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71281.9A CN116053476A (zh) 2023-01-13 2023-01-13 一种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71281.9A CN116053476A (zh) 2023-01-13 2023-01-13 一种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3476A true CN116053476A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27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71281.9A Pending CN116053476A (zh) 2023-01-13 2023-01-13 一种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5347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41023B2 (en) Multi-component-system lithium phosphate compound particle having an olivine structure an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employing the lithium phosphate compound particle as a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CN103682279B (zh) 一种硅基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566187B (zh) 钠离子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162256A (zh) 一种混合聚阴离子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
CN111559741B (zh) 一种聚阴离子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986080A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49263A (zh) 镍离子电池磷酸钒锂正极材料及溶胶凝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186166A (zh) 一种钼/钴氧化物-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CN101964413B (zh) 一种纳米级磷酸铁锂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31115B (zh) 一种镁离子电池层状水钒铜矿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6053476A (zh) 一种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43459A (zh) 一种五硫化二锑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142033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改性石墨负极材料
CN114314546A (zh) 一种磷酸盐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316066B1 (ko) 이차전지용 양극재료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6935849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51391B (zh) 高致密度磷酸化钛酸钠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140700B (zh) 一种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5763703B (zh) 二次电池及电池包
CN116779847B (zh) 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储能装置和用电装置
CN115863652A (zh) 一种改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894949A (zh) Co3(PO4)2包覆的层状金属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646497A (zh) 一种碳包覆磷酸钒钛锰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470055A (zh) 复合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17293319A (zh) 一种抑制锰离子溶出的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