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2742A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控制器、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控制器、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2742A
CN116052742A CN202210827905.0A CN202210827905A CN116052742A CN 116052742 A CN116052742 A CN 116052742A CN 202210827905 A CN202210827905 A CN 202210827905A CN 116052742 A CN116052742 A CN 116052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input signal
memory
feedback
correct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279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开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aiguang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aiguang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aiguang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aiguang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2790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5274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9752 priority patent/WO202401192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052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27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3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11C11/4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 G11C11/40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cells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i.e. dynamic cells
    • G11C11/4063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 G11C11/407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for memory cells of the field-effect type
    • G11C11/409Read-write [R-W] circu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3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11C11/4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 G11C11/40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cells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i.e. dynamic cells
    • G11C11/4063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 G11C11/407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for memory cells of the field-effect type
    • G11C11/4076Timing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控制器、设备及介质,其中,用于存储器的存储控制器被配置为在包括软硬件结合模式的至少一个模式下工作,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指示,使得存储控制器工作在软硬件结合模式,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控制存储器对相位调整后的输入信号进行采样。本公开提供的方法可以响应于第一指示,使用于存储器的存储控制器工作在软硬件结合模式下,从而可以合理的分配硬件和软件在调整输入信号的相位过程中的工作,进而使得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器方法能够高效快速的执行,以完成对输入信号的相位的调整。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控制器、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处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存储器的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存储控制器、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存储器(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是处理器系统中重要的数据存储模块。在处理器系统中,处理器(如CPU)会通过内存控制器对存储器进行大量的命令操作和数据存取操作。随着处理器系统越来越复杂,命令和数据的传输速度越来越快,对信号时序的要求越来越高。
此外,随着处理器系统中工作频率的不断提高,输入到存储器中的信号的可被存储器进行正确采样的相位区间(即eye)会变得越来越小。为了让存储器能够正确的采样输入信号,现有的训练算法(如Training算法)会帮助我们找到最合适的相位区间,让存储器的采样点设置到信号能够被正确采样的相位区域的中间。这样可以减少因温度、电压变化等外界因素变化造成eye变化带来的影响。从而可以让存储器能够长时间的正常工作。
Training算法中针对存储器的无缓冲双信道内存模块(Unbuffered 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UDIMM)上的芯片选择(Chip Select,CS)的CS Training算法是内存控制系统中用来调整CS信号的相位的方法,使得CS信号的中心位置位于时钟信号CLK上升沿,从而使得存储器能够对CS信号正确的采样。Training算法中针对存储器的UDIMM的命令/地址输入(Command/Address inputs,CA)的CA Training算法是内存控制系统中用来调整CA信号的相位的方法,使得CA信号的中心位置位于时钟信号CLK上升沿,从而使得存储器能够对CA信号正确的采样。
存储器能够正确的采样CS或CA信号是存储器能够正确工作的前提,对整个内存控制系统有重要意义。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使存储器正确采样上述信号数据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存储器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响应于第一指示,使用于存储器的存储控制器工作在软硬件结合模式下,从而可以合理的分配硬件和软件在调整输入信号的相位过程中的工作,进而使得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器方法能够高效快速的执行,以完成对输入信号的相位的调整。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一种用于存储器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用于所述存储器的存储控制器被配置为在至少一个模式下工作,所述至少一个模式包括软硬件结合模式,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指示,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工作在所述软硬件结合模式,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控制所述存储器对相位调整后的输入信号进行采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模式还包括硬件模式,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第二指示,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工作在所述硬件模式,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以获得所述相位调整后的输入信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其中,所述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工作在所述硬件模式,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包括:通过所述控制存储控制器中的信号产生单元产生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控制所述存储控制器中的反馈接收单元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控制所述存储控制器中的相位调整单元根据所述反馈来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以得到所述相位调整后的所述输入信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模式还包括软件模式,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第三指示,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工作在所述软件模式,通过软件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其中,所述通过软件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包括:通过所述软件产生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通过所述软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通过所述软件根据所述反馈来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以得到所述相位调整后的所述输入信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其中,所述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工作在所述软硬件结合模式,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包括:控制所述存储控制器中的信号产生单元、反馈接收单元和相位调整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停止工作,并且以软件方式执行信号产生单元、反馈接收单元和相位调整单元中的被停止工作的所述至少一个所执行的操作,其中,所述信号产生单元被配置为产生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所述反馈接收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所述相位调整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反馈来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以得到所述相位调整后的所述输入信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反馈来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包括:如果所述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了正确采样,则基于所述初始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按照第一方向不断产生第一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一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如果所述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未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则基于所述初始相位和预定时钟周期产生第二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根据该反馈结果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以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其中,根据该反馈结果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以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包括:如果该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未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将第二调整相位重新设置为所述初始相位,基于所述第二调整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第一方向不断产生第三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三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如果该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则:基于第二调整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按照第二方向不断产生第四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四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第一边界;基于第二调整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按照第一方向不断产生第五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五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第二边界。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中心相位作为所述输入信号的最终调整相位。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存储器的存储控制器,其中,所述存储控制器被配置为在至少一个模式下工作,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模式包括软硬件结合模式;控制模块,被配置为产生第一指示,以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工作在所述软硬件结合模式,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存储器,被配置为对相位调整后的输入信号进行采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模式还包括硬件模式,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产生第二指示,以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工作在所述硬件模块,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以获得所述相位调整后的输入信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其中,所述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工作在所述硬件模式,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包括:控制所述存储控制器中的信号产生单元产生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控制所述存储控制器中的反馈接收单元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控制所述存储控制器中的相位调整单元根据所述反馈来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模式还包括软件模式,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产生第三指示,以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工作在所述软件模式,通过软件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其中,所述通过软件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包括:通过所述软件产生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通过所述软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通过所述软件根据所述反馈来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以得到所述相位调整后的所述输入信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其中,所述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工作在所述软硬件结合模式,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包括:控制所述存储控制器中的信号产生单元、反馈接收单元和相位调整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停止工作,并且以软件方式执行信号产生单元、反馈接收单元和相位调整单元中的被停止工作的所述至少一个所执行的操作,其中,所述信号产生单元被配置为产生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所述反馈接收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所述相位调整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反馈来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以得到所述相位调整后的所述输入信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反馈来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包括:如果所述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了正确采样,则基于所述初始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按照第一方向不断产生第一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一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如果所述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未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则基于所述初始相位和预定时钟周期产生第二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根据该反馈结果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以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其中,根据该反馈结果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以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包括:如果该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未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将第二调整相位重新设置为所述初始相位,基于所述第二调整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第一方向不断产生第三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三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如果该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则:基于第二调整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按照第二方向不断产生第四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四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第一边界;基于第二调整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按照第一方向不断产生第五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五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第二边界。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反馈来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还包括:将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中心相位作为所述输入信号的最终调整相位。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存储器的存储控制器,包括:信号产生单元,被配置为产生具有初始相位的输入信号;反馈接收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相位调整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反馈来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其中,所述信号产生单元、所述反馈接收单元和所述相位调整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指示其停止工作的指示信号而停止工作。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其中,所述相位调整单元被配置为:如果所述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了正确采样,则基于所述初始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按照第一方向不断产生第一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一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如果所述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未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则基于所述初始相位和预定时钟周期产生第二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根据该反馈结果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以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其中,根据该反馈结果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以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包括:如果该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未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将第二调整相位重新设置为所述初始相位,基于所述第二调整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第一方向不断产生第三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三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如果该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则:基于第二调整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按照第二方向不断产生第四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四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第一边界;基于第二调整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按照第一方向不断产生第五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五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第二边界。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其中,所述相位调整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中心相位作为所述输入信号的最终调整相位。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本公开提供的方法可以响应于第一指示,使用于存储器的存储控制器工作在软硬件结合模式下,从而可以合理的分配硬件和软件在调整输入信号的相位过程中的工作,进而使得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器方法能够高效快速的执行,以完成对输入信号的相位的调整。此外,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响应于第二指示或第三指示,来使存储控制器工作在硬件模式下或软件模式下,从而可以使本公开提供的方法可以响应于不同的指示,来按不同的模式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这使的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更加的灵活、多变而且易于基于实际场景的应用来实现。另外,还由于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初始情况以及预设相位步长来执行对应的调整相位的方式,使得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相比传统的方法更灵活、更快、节约了处理器系统的资源。还有,本公开提供的方法中的部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然后将其写入固件中,以便根据需要可以对上述方法进行升级。这不仅使得本公开提供的方法能够安全快速的完成,也使得本公开提供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及升级方法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存储器的存储控制器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DDR5 UDIMM CS/CA Training内存控制器结构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400的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设备500的结构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记录介质的示意图60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明显,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公开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公开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基本上相同或相似的步骤和元素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对这些步骤和元素的重复描述将被省略。同时,在本公开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排序。
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根据实施例,元素以单数或复数的形式来描述。然而,单数和复数形式被适当地选择用于所提出的情况仅仅是为了方便解释而无意将本公开限制于此。因此,单数形式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且复数形式也可以包括单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
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内存控制器会根据存储器协议(如DDR5 CS/CA training协议)的描述,产生一个具有某个相位的CS和/CA测试序列,并通过分析反馈的值,判断在该相位处存储器是否能够采样到需要的序列(如判断存储器是否正确地采样到具有上述某个相位的CS和/CA测试序列),然后内存控制器会根据实际的需要,产生具有所有相位中的每个相位的CS和/或CA测试序列并分析和记录测试结果,然后通过分析得到存储器能够正确采样到CS和/或CA信号的相位区间,进而得到最优相位。
但是,在现有的内存系统中,Training算法要么只是用硬件来实现,要么只是用软件来实现,无法合理的分配硬件和软件在实现Training算法的过程中的工作,并且也无法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选择Training算法的实现方式。此外,现有技术中,用硬件或软件来实现Training算法时还均需要扫描所有的相位,这使得单纯的硬件实现效率高但是不够灵活,遇到出错没有办法恢复,使得单纯的软件实现效率不高,并且如果扫描序列的相位范围很大的话,Training算法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由于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响应于第一指示,使用于存储器的存储控制器工作在软硬件结合模式下,从而可以合理的分配硬件和软件在调整输入信号的相位过程中的工作,进而使得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器方法能够高效快速的执行,以完成对输入信号的相位的调整。此外,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响应于不同的指示(如根据实际情况引起的不同的指示),来按不同的模式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从而能够获得存储器可以正确采样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以使输入信号的相位在上述相位区间,从而使得存储器可以正常工作,具有灵活、快速的特点。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上述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存储器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1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存储器的存储控制器的框图。所述用于存储器的存储控制器可以被配置在至少一个模式下工作,所述至少一个模式可以包括软硬件结合模式。作为示例,所述用于存储器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由用于存储器的存储控制器来执行。
参照图1A,在步骤S110,可以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指示,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工作在所述软硬件结合模式,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
作为示例,可以通过向用户显示可以选择或输入的界面(如UI)、在界面中有可以输入或选择的指示按软硬件结合模式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的标识符的方式,由用户根据实际的应用情况来选择或输入相应的标识符,从而产生第一指示,进而可以使得存储控制器可以接收到上述第一指示。所述标识符可以由英文字符、中文字符、数字字符、符号、特殊字符等中的至少一个组成,如标识符可以是软硬件结合模式、Hardware&SoftwareMode、H&SM等。
作为示例,根据用户设定的实际条件,可以由处理器系统自适应地产生上述第一指示,该用户设定的实际条件可以是例如硬件资源介于充足与不充足之间,如CPU处理能力一般、存储器能力一般等。
作为示例,输入信号可以是任何信号,例如测试信号,诸如CS和/或CA信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工作在所述软硬件结合模式,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可以包括:控制所述存储控制器中的信号产生单元、反馈接收单元和相位调整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停止工作,并且以软件方式执行信号产生单元、反馈接收单元和相位调整单元中的被停止工作的所述至少一个所执行的操作。
如图1B所示,存储控制器100可以包括信号产生单元130、反馈接收单元140和相位调整单元150。
信号产生单元130可以被配置为产生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
作为示例,初始相位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相位,如一个时钟clk周期的0度-360度内的(包括0度和360度)任意值,如初始相位为0度;又如两个时钟clk周期的0度-720度内的(包括0度和720度)任意值,如初始相位为180度。
反馈接收单元140可以被配置为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
作为示例,上述具有初始相位的输入信号可以输入到存储器中,然后存储器可以对具有初始相位的输入信号进行采样,最后,存储器会发出是否对具有初始相位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而反馈接收单元140便可以接收来自存储器的上述反馈。
相位调整单元150可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反馈来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以得到所述相位调整后的所述输入信号。具体的实现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的方式将在下文中进行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中,在基于第一指示的内容确定出需要将信号产生单元130停止工作的情况下,反馈接收单元140和相位调整单元150两个单元正常工作,而以软件方式实现信号产生单元130所执行的操作,例如通过处理器上运行相关软件的方式来产生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中,在基于第一指示的内容确定出需要将信号产生单元130和相位调整单元150这两个单元均停止工作的情况下,反馈接收单元140单元正常工作,而以软件方式实现信号产生单元130和相位调整单元150所执行的操作,例如通过处理器上运行相关软件的方式来产生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以及根据反馈来调整输入信号的相位,以得到相位调整后的输入信号。
在本公开的又一个示例中,在基于第一指示的内容确定出需要将反馈接收单元140停止工作的情况下,信号产生单元130和相位调整单元150两个单元正常工作,而以软件方式实现反馈接收单元140所执行的操作,例如通过处理器上运行相关软件的方式来从存储器接收对存储器是否对具有初始相位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模式还可以包括硬件模式,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第二指示,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工作在所述硬件模式,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以获得所述相位调整后的输入信号。
作为示例,可以通过向用户显示可以选择或输入的界面(如UI)、在界面中有可以输入或选择的指示按硬件模式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的标识符的方式,由用户根据实际的应用情况来选择或输入相应的标识符,从而产生第二指示,进而使得内存系统可以接收到上述第二指示。所述标识符可以由英文字符、中文字符、数字字符、符号、特殊字符等中的至少一个组成,如标识符可以是硬件模式、Hardware Mode、HM等。
作为示例,根据用户设定的实际条件,可以由处理器系统自适应地产生上述第二指示,该用户设定的实际条件可以是例如硬件资源比较充足,如CPU处理能力强、存储器能力强等。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工作在所述硬件模式,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可以包括以下内容:通过控制存储控制器100中的信号产生单元130产生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控制存储控制器100中的反馈接收单元140从存储器接收对存储器是否对具有初始相位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控制存储控制器100中的相位调整单元150根据反馈来调整输入信号的相位,以得到相位调整后的所述输入信号。
关于信号产生单元130、反馈接收单元140和相位调整单元150相关示例可以参照上述关于软硬件结合模式时涉及的信号产生单元130、反馈接收单元140和相位调整单元150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模式还可以包括软件模式,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第三指示,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工作在所述软件模式,通过软件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
作为示例,可以通过向用户显示可以选择或输入的界面(如UI)、在界面中有可以输入或选择的指示按软件模式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的标识符的方式,由用户根据实际的应用情况来选择或输入相应的标识符,从而产生第三指示,进而使得内存系统可以接收到上述第三指示。所述标识符可以由英文字符、中文字符、数字字符、符号、特殊字符等中的至少一个组成,如标识符可以是软件模式、Software Mode、SM等。
作为示例,根据用户设定的实际条件,可以由处理器系统自适应地产生上述第三指示,该用户设定的实际条件可以是例如硬件资源不充足,如CPU处理能力弱、存储器能力弱等。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通过软件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软件产生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例如,通过运行在处理器上的软件来产生具有初始相位0度的输入信号。
步骤2,通过所述软件从存储器接收对存储器是否对具有初始相位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例如,通过运行在处理器上的软件从存储器接收存储器是否对具有初始相位0度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
步骤3,通过所述软件根据所述反馈来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以得到所述相位调整后的所述输入信号。具体的实现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的方式将在下文中进行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当采用软件模式来实现上述数据处理方法时或者当用软件来实现存储控制器中的一些单元所执行的操作时,可以根据需要定制上述数据处理方法或操作,然后将其写入固件(firmware)中,以便根据需要可以对上述数据处理方法或操作进行升级。这不仅可以保证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安全快速的完成,而且还可以使得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及升级方法的可能性。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反馈来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可以包括:如果所述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了正确采样,则基于所述初始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按照第一方向不断产生第一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一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如果所述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未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则基于所述初始相位和预定时钟周期产生第二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根据该反馈结果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以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
作为示例,如之前向存储器输入了具有初始相位为0的输入信号,此外用户设定的预定相位步长例如为30度(即一个时钟周期的12分之一)(注意,预设相位步长可以是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的其它任何合适的值,如3度(即一个时钟周期的120分之一)等,在此不再赘述)。如果从存储器接收到的反馈值例如为0(其可以指示存储器对具有初始相位为0的输入信号进行了正确采样),则产生按照第一方向(即增加的方向)的第一调整相位30度(即初始相位0度加上预定相位步长30度),然后将具有第一调整相位30度的输入信号输入给存储器,并从存储器接收对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一调整相位30度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并记录该反馈,然后再将按照第一方向(即增加的方向)的新的第一调整相位60度(即旧的第一调整相位30度加上预定相位步长30度)输入给存储器,并从存储器接收对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一调整相位60度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并记录该反馈并记录,……,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
作为另一示例,如之前向存储器输入了具有初始相位为0的输入信号,用户设定的预定时钟周期例如为一个时钟周期clk(即360度)。如果从存储器接收到的反馈值例如为1(其可以指示存储器未对具有初始相位为0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则产生第二调整相位360度(即初始相位0度加上预定时钟周期的360度),然后将具有第二调整相位360度的输入信号输入给存储器,并从存储器接收对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360度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并记录该反馈,最后根据该反馈结果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以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根据该反馈结果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以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可以包括:如果该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未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将第二调整相位重新设置为所述初始相位,基于所述第二调整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第一方向不断产生第三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三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如果该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则:基于第二调整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按照第二方向不断产生第四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四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第一边界;基于第二调整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按照第一方向不断产生第五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五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第二边界。
作为示例,如前一示例,将具有第二调整相位360度的输入信号输入给存储器,并从存储器接收对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360度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如果该反馈例如为1(其可以指示存储器未对具有初始相位为360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则将第二调整相位360度重新设置为初始相位0度,然后按照第一方向(即增加的方向)产生第三调整相位30度(即第二调整相位0度加上用户预先设定的预定相位步长例如30度),然后将具有第三调整相位30度的输入信号输入给存储器,并从存储器接收对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三调整相位30度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并记录该反馈,然后再将按照第一方向(即增加的方向)的新的第三调整相位60度(即旧的第三调整相位30度加上预定相位步长30度)输入给存储器,并从存储器接收对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三调整相位60度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并记录该反馈并记录,……,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
如前一示例,将具有第二调整相位360度的输入信号输入给存储器,并从存储器接收对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360度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如果该反馈例如为0(其可以指示存储器对具有初始相位为360的输入信号进行了正确采样),则:
按照第二方向(即减少的方向)产生第四调整相位330度(即第二调整相位360度减去用户预先设定的预定相位步长例如30度),然后将具有第四调整相位330度的输入信号输入给存储器,并从存储器接收对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四调整相位330度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并记录该反馈,然后再将按照第二方向(即减少的方向)的新的第四调整相位300度(即旧的第四调整相位330度减去预定相位步长30度)输入给存储器,并从存储器接收对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四调整相位300度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并记录该反馈并记录,……,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第一边界,如180度。
按照第一方向(即增加的方向)产生第五调整相位390度(即第二调整相位360度加上用户预先设定的预定相位步长例如30度),然后将具有第五调整相位390度的输入信号输入给存储器,并从存储器接收对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五调整相位390度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并记录该反馈,然后再将按照第一方向(即增加的方向)的新的第五调整相位420度(即旧的第五调整相位390度加上预定相位步长30度)输入给存储器,并从存储器接收对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五调整相位420度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并记录该反馈并记录,……,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第二边界,如450度。
基于上述相位区间的第一边界(如180度)和相位区间的第二边界(如450度)即可以确定出可以被存储器正确采样的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为[180度,450度]。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初始情况(即存储器是否正确采样到具有初始相位的输入信号),来执行不同的调整相位的方式,从而得到可以被存储器正确采样的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进而得到输入信号的最优相位。这与传统的每次都从最小相位开始一直到最大相位的调整方式相比,大大减少了实现相位调整方法(如Training算法)得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时间。
此外,上述预设相位步长可以是定值(如上述30度),也可以是一个集合,如{10,20,30……},即第一次调整相位时预设相位步长为10度,第二次调整相位时预设相位步长为20度……。从而使得根据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预定相位步长,这与传统的相位步长每次都是一个时钟周期的62分之一(即1/64的颗粒度)的固定方式相比,可以节省时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将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中心相位作为输入信号的最终调整相位。
作为示例,可以将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如[180度,450度])的中心相位(如315度)作为输入信号的最终调整相位,也即是输入信号的最优相位。从而使得具有该最优输入相位的输入信号(如CS/CA)均可以被存储器正确采样,进而使得存储系统可以正常工作。
再次参照图1A,在步骤S120,可以控制存储器对相位调整后的输入信号进行采样。
作为示例,可以控制器存储器对具有上述315度的输入信号进行采样。
以上结合图1A和图1B详细描述了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本公开提供的方法可以响应于第一指示,使用于存储器的存储控制器工作在软硬件结合模式下,从而可以合理的分配硬件和软件在调整输入信号的相位过程中的工作,进而使得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器方法能够高效快速的执行,以完成对输入信号的相位的调整。此外,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响应于第二指示或第三指示,来使存储控制器工作在硬件模式下或软件模式下,从而可以使本公开提供的方法可以响应于不同的指示,来按不同的模式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这使的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更加的灵活、多变而且易于基于实际场景的应用来实现。另外,还由于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初始情况以及预设相位步长来执行对应的调整相位的方式,使得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相比传统的方法更灵活、更快、节约了处理器系统的资源。还有,本公开提供的方法中的部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然后将其写入固件中,以便根据需要可以对上述方法进行升级。这不仅使得本公开提供的方法能够安全快速的完成,也使得本公开提供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及升级方法的可能性。
接下来将结合图2和图3以示例的形式,来详细描述本公开提供的上述数据处理方法。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DDR5 UDIMM CS/CA Training内存控制器结构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的流程图。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上述图1B中的描述中将存储控制器描述为包括信号产生单元130、反馈接收单元140和相位调整单元150,然而存储控制器也可以不按照以上单元的划分方式被实现,甚至可以在没有明确单元划界的情况下被实现。也就说,上述单元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被进一步划分或组合,只要被划分或组合的单元或模块能够单独或组合地实现上述信号产生单元130、反馈接收单元140和相位调整单元150的功能即可。例如,以下将结合图2介绍的内容中,将存储控制器(如CS/CA Training内存控制器220)以其它划分方式实现。
参照图2,示出了与CS/CA Training内存控制器220交互的处理器210和存储器230,其中,处理器21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PU)、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等任何合适的处理器;存储器230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存储器,如图2中示出的DDR5存储器,其中,具有i+1(i为非负数)个排(Rank),每个排具有m+1(m为非负数)个DRAM。
CS/CA Training内存控制器220可以包括数据处理模块221、数据接收模块222、CS/CA Training控制模块225、CS/CA产生模块226、模式寄存器(Mode Register,MRS)产生模块227以及物理层接口223、224和228,其中223中的DQ为数据输入/输出(Data Input/Output),TX/RX发送端/接收端,IO为输入/输出(Input/Output),以及Alert为接收警告、告警等的接口。
CS/CA Training控制模块225可以根据数据处理模块221反馈的值(如上述的指示存储器未对具有初始相位或调整后的相位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值1或指示存储器对具有初始相位或调整后的相位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值0)来调整输入信号(如上述CS/CA输入信号)的相位,注意,最开始由于未发送任何信号,故最开始数据处理模块221可以不向CS/CA Training控制模块225反馈任何值,或者反馈的值为无意义的值(如NULL),然后,CS/CA Training控制模块225可以将初始相位或调整的相位(如上述第一调整相位、第二调整相位、第三调整相位、第四调整相位和第五调整相位)发送给CS/CA产生模块226、同时CS/CA Training控制模块225还会向MRS产生模块227发送指示存储器进入例如测试模式(如测试CS/CA输入信号的模式)的MRS值,所述MRS值可以为任何合适的值,或者,CS/CATraining控制模块225经过判断认为上述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已完成(例如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或者,所有相位均测试完之后未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然后将相位调整已完成信息存储在状态寄存器中以供用户进行后续的分析,此外,如果成功寻找到存储器能够对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则给出输入信号的最优相位,最后,CS/CA Training控制模块225会产生中断给处理器,以告知相位调整已完成。
CS/CA产生模块226根据接收到的调整的相位来产生CS和/或CA信号序列并通过物理层接口228将产生的CS和/或CA信号序列发送给存储器230。例如,作为示例,根据DDR5协议,CS/CA产生模块226根据接收到的调整的相位会产生具有该调整的相位的0101CS/CA信号序列,存储器会根据对上述具有该调整的相位的0101CS/CA信号序列进行采样来确定是否采到上述具有该调整的相位的0101CS/CA信号序列。在上述具有该调整的相位的0101CS/CA信号序列被存储器正确采样的情况下,存储器会反馈例如上述0值;在上述具有该调整的相位的0101CS/CA信号序列未被存储器正确采样的情况下,存储器会反馈例如上述1值。此外,根据DDR5协议,可以产生多于一个的具有该调整的相位的0101CS/CA信号序列,如产生4个具有该调整的相位的0101CS/CA信号序列,存储器会根据对上述4个具有该调整的相位的0101CS/CA信号序列进行采样来确定是否采到上述4个具有该调整的相位的0101CS/CA信号序列。在上述4个具有该调整的相位的0101CS/CA信号序列被存储器正确采样的情况下,存储器会反馈例如0000值;在上述4个具有该调整的相位的0101CS/CA信号序列中至少一个未被存储器正确采样的情况下,存储器会反馈例如0001、1000、1010等不全为0的值。
MRS产生模块227根据接收到的指示存储器进入测试模式(如测试CS/CA输入信号的模式)的MRS值,会产生指示存储器230进入相应测试模式的任何合适的值,如0x00、0x100等,然后通过物理层接口228发送给存储器230。需要注意的是,上述MRS产生模块227不是必需的,即不需要指示存储器230进入测试模块,也可以进行上述调整相位的方法。
数据接收模块222会通过物理层接口223和/或224从存储器接收例如指示存储器未对具有初始相位或调整后的相位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值1、0100、1000等,或者,从存储器接收例如指示存储器对具有初始相位或调整后的相位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值0、0000等,然后将上述值以及相应的相位发送给数据处理模块221。
数据处理模块221会记录下上述值以及相应的相位,同时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如上述初始情况)将需要发送给CS/CA Training控制模块225的值发送给CS/CA Training控制模块225,例如需要发送给CS/CA Training控制模块225的值可以是指示按照第一方向还是第二方向的值、指示存储器未对具有初始相位或调整后的相位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值1或指示存储器对具有初始相位或调整后的相位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值0。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上述数据处理模块221、CS/CA Training控制模块225、CS/CA产生模块以及MRS产生模块可以通过纯硬件模块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纯软件模块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纯硬件实现其中的一部分模块(如数据处理模块221、CS/CA产生模块以及MRS产生模块),另一部分用软件模块来实现(如CS/CA Training控制模块225),即达到软硬件结合模式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的方法。
此外,当例如CS/CA Training控制模块225的功能采用纯软件来实现时,处理器会绕过(bypass)CS Training控制模块225(即,此时相当于CS Training控制模块225不存在),直接设置输入信号CS和/或CA的相位值并送到CS产生模块,直接设置存储器需要的MRS值(如直接产生相关的MRS命令(例如多目的命令(Multi-Purpose Command,MPC)命令)),送到MRS产生电路。数据处理模块221会将反馈的值直接送到处理器,由处理器判断并给出下一个调整的相位值或者经过判断认为上述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已完成。
当采用软件模式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的方法时或者当用软件来实现其中的一些模块时,可以根据需要定制上述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的方法,然后将所述方法写入固件(firmware)中,以便根据需要(如更变了上述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的方法)可以对上述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的方法进行升级。这使得上述软件模式和软硬件结合模式可以保证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安全快速的完成,也使得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及升级方法的可能性。
接下来将以CS输入信号作为测试序列来描述通过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寻找输入信号能够被存储器进行正确采样的相位区间,并进而确定出输入信号的最优相位。
参照图3,在步骤S310,通过上述CS/CA Training控制模块225或处理器210,产生初始相位0,并设置预定相位步长(如上述的30度),然后上述CS/CA产生模块使用上述初始相位0来产生CS测试序列0101,以送到存储器230。
在步骤S320,CS/CA Training控制模块225或处理器210判断从数据接收模块222接收的、数据处理模块221反馈的值是否0?
如果在步骤S320中反馈的值为0(表示存储器230正确采样到具有初始相位0的CS测试序列0101),则进行到步骤S330,即CS/CA Training控制模块225或处理器210会将当前相位(即初始相位0)加上一个预定相位步长(即30)得到第一调整相位30度,从而使得CS/CA产生模块226使用上述第一调整相位30度来产生CS测试序列0101,以将其送到存储器230,然后进行到步骤S331。
在步骤S331,CS/CA Training控制模块225或处理器210判断从数据接收模块222接收的、数据处理模块221反馈的值是否1(表示存储器230未正确采样到具有第一调整相位的CS测试序列0101)?
在不为1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330,即CS/CA Training控制模块225或处理器210会将当前相位(即第一调整相位30)加上一个预定相位步长(即30)得到新的第一调整相位60度,从而使得CS/CA产生模块226使用上述第一调整相位60度来产生CS测试序列0101,以将其送到存储器230,然后进行到步骤S331。
在为1的情况下,则继续进行到步骤S332,此时该当前相位(如当前相位已到90度)为要找的上述相位区间的右边界(RightEdge)。然后,在当前相位(如90度)加上一个预定相位步长(即30度)得到新的第一调整相位120度,从而使得CS/CA产生模块226使用上述第一调整相位120度来产生CS测试序列0101,以将其送到存储器230,然后进行到步骤S333。
在步骤S333,CS/CA Training控制模块225或处理器210判断从数据接收模块222接收的、数据处理模块221反馈的值是否0(表示存储器230正确采样到具有第一调整相位的CS测试序列0101)?
在不为0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332,执行步骤S332中的部分内容,即执行在当前相位(如120度)加上一个预定相位步长(即30度)得到新的第一调整相位150度,从而使得CS/CA产生模块226使用上述第一调整相位150度来产生CS测试序列0101,以将其送到存储器230,然后进行到步骤S333。
在为0的情况下,进行到步骤S334,此时该当前相位(如当前相位已到240度)为要找的上述相位区间的左边界(LeftEdge),此时,由于左边界(如240度)大于右边界(如90度),则表明找到的不是同一个相位区间的右边界和左边界,因此,需要将右边界加上一个时钟周期的相位(1个clk的360度),从而得到能够被存储器正确采样的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为[240度,450度],将上述相位区间的中心相位(即345度)确定为输入信号的最终调整相位,也即是最优相位。此时,上述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已完成。
如果在上述步骤S320中反馈的值不为0,则进行到步骤S321,即CS/CA Training控制模块225或处理器210会将当前相位(即初始相位0)加上一个时钟周期clk的相位(即360度),得到第二调整相位360,从而使得CS/CA产生模块226使用上述第二调整相位360度来产生CS测试序列0101,以将其送到存储器230,然后进行到步骤S322。
在步骤S322,CS/CA Training控制模块225或处理器210判断从数据接收模块222接收的、数据处理模块221反馈的值是否0?
如果在步骤S322中反馈的值不为0,则进行到步骤S323,即CS/CA Training控制模块225或处理器210将当前相位(即第二调整相位360度)重新设置为初始相位0,然后进行到步骤S324。
在步骤S324,CS/CATraining控制模块225或处理器210会将当前相位(即第二调整相位0)加上一个预定相位步长(即30)得到第三调整相位30度,从而使得CS/CA产生模块226使用上述第三调整相位30度来产生CS测试序列0101,以将其送到存储器230,然后进行到步骤S325。
在步骤S325,CS/CATraining控制模块225或处理器210判断从数据接收模块222接收的、数据处理模块221反馈的值是否0?
在不为0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324,即CS/CA Training控制模块225或处理器210会将当前相位(即第三调整相位30)加上一个预定相位步长(即30)得到新的第三调整相位60度,从而使得CS/CA产生模块226使用上述第三调整相位60度来产生CS测试序列0101,以将其送到存储器230,然后进行到步骤S325。
在为0的情况下,则继续进行到步骤S326,此时该当前相位(如当前相位已到90度)为要找的上述相位区间的左边界。然后,在当前相位(如90度)加上一个预定相位步长(即30度)得到新的第三调整相位120度,从而使得CS/CA产生模块226使用上述第三调整相位120度来产生CS测试序列0101,以将其送到存储器230,然后进行到步骤S327。
在步骤S327,CS/CA Training控制模块225或处理器210判断从数据接收模块222接收的、数据处理模块221反馈的值是否1?
在不为1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326,执行步骤S326中的部分内容,即执行将当前相位(如120度)加上一个预定相位步长(即30度)得到新的第三调整相位150度,从而使得CS/CA产生模块226使用上述第三调整相位150度来产生CS测试序列0101,以将其送到存储器230,然后继续进行到步骤S327。
在为1的情况下,进行到步骤S328,此时该当前相位(如当前相位已到210度)为要找的上述相位区间的右边界,从而得到能够被存储器正确采样的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为[90度,210度],将上述相位区间的中心相位(即150度)确定为输入信号的最终调整相位,也即是最优相位。此时,上述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已完成。
如果在上述步骤S322中反馈的值为0,则进行到步骤S340,将当前相位(即360度)存为临时相位,然后进行到步骤S341。
在步骤S341,CS/CA Training控制模块225或处理器210会将当前相位(即360度)减去一个预定相位步长(即30)得到第四调整相位330度,从而使得CS/CA产生模块226使用上述第四调整相位330度来产生CS测试序列0101,以将其送到存储器230,然后进行到步骤S342。
在步骤S342,CS/CATraining控制模块225或处理器210判断从数据接收模块222接收的、数据处理模块221反馈的值是否1?
在不为1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341,即CS/CA Training控制模块225或处理器210会将当前相位(即第四调整相位330)减去一个预定相位步长(即30)得到新的第四调整相位300度,从而使得CS/CA产生模块226使用上述第四调整相位300度来产生CS测试序列0101,以将其送到存储器230,然后进行到步骤S342。
在为1的情况下,则继续进行到步骤S343,此时该当前相位(如当前相位已到240度)为要找的上述相位区间的左边界。然后,将当前相位设置为上述的临时相位(即360度),进行到步骤S344。
在步骤S344,CS/CA Training控制模块225或处理器210会将当前相位(即临时相位360)加上一个预定相位步长(即30)得到第五调整相位390度,从而使得CS/CA产生模块226使用上述第五调整相位390度来产生CS测试序列0101,以将其送到存储器230,然后进行到步骤S345。
在步骤S345,CS/CATraining控制模块225或处理器210判断从数据接收模块222接收的、数据处理模块221反馈的值是否1?
在不为1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344,即CS/CATraining控制模块225或处理器210会将当前相位(即第五调整相位390)加上一个预定相位步长(即30)得到新的第五调整相位420度,从而使得CS/CA产生模块226使用上述第五调整相位420度来产生CS测试序列0101,以将其送到存储器230,然后进行到步骤S345。
在为1的情况下,则继续进行到步骤S346,此时该当前相位(如当前相位已到450度)为要找的上述相位区间的右边界,从而得到能够被存储器正确采样的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为[240度,450度],将上述相位区间的中心相位(即345度)确定为输入信号的最终调整相位,也即是最优相位。此时,上述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已完成。
上述已结合图2和图3以示例的形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由上述描述的内容可见,本公开提供的方法可以根据初始情况以及预设相位步长来执行对应的调整相位的方式,使得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相比传统的方法更灵活、更快、节约了处理器系统的资源。
本公开除了提供上述数据处理方法之外,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存储器的存储控制器,例如上述结合图1B所述的存储控制器100。上文针对数据处理方法的说明同样适用于存储控制器100,除非另有明确说明。
如上述图1B所示,存储控制器100可以包括信号产生单元130、反馈接收单元140和相位调整单元150,其中,信号产生单元130可以被配置为产生具有初始相位的输入信号;反馈接收单元140可以被配置为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相位调整单元150可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反馈来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信号产生单元130、所述反馈接收单元140和所述相位调整单元150中的至少一个还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指示其停止工作的指示信号而停止工作。
作为示例,信号产生单元130、反馈接收单元140和相位调整单元150中的至少一个还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上述第一指示而停止工作。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相位调整单元150可以被配置为:如果所述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了正确采样,则基于所述初始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按照第一方向不断产生第一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一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如果所述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未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则基于所述初始相位和预定时钟周期产生第二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根据该反馈结果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以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根据该反馈结果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以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包括:如果该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未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将第二调整相位重新设置为所述初始相位,基于所述第二调整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第一方向不断产生第三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三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如果该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则:基于第二调整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按照第二方向不断产生第四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四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第一边界;基于第二调整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按照第一方向不断产生第五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五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第二边界。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相位调整单元150可以被配置为:将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中心相位作为所述输入信号的最终调整相位。
由于以上已经在描述根据本公开的数据处理方法的过程中,对上述存储控制器所涉及的内容的细节进行了介绍,因此这里为简洁起见不再赘述,相关细节可参照以上关于附图1A至图3所描述的内容。
本公开除了提供上述数据处理方法和存储控制器之外,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上文针对数据处理方法和存储控制器的说明同样适用于数据处理装置,除非另有明确说明。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400的框图。
参照图4,数据处理装置400可以包括存储控制器410、控制模块420和存储器430。
存储控制器410为用于存储器的存储控制器,并且可以被配置为在至少一个模式下工作,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模式包括软硬件结合模式。如上述结合图1A-1B所述的软硬件结合模式。
控制模块420可以被配置为产生第一指示,以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工作在所述软硬件结合模式,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
作为示例,控制模块420可以是处理器,例如CPU。
作为示例,可以通过向用户显示可以选择或输入的界面(如UI)、在界面中有可以输入或选择的指示按软硬件结合模式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的标识符的方式,由用户根据实际的应用情况来选择或输入相应的标识符,从而由控制模块420产生第一指示。所述标识符可以由英文字符、中文字符、数字字符、符号、特殊字符等中的至少一个组成,如标识符可以是软硬件结合模式、Hardware&Software Mode、H&SM等。
作为示例,根据用户设定的实际条件,可以由处理器系统自适应地产生上述第一指示,该用户设定的实际条件可以是例如硬件资源介于充足与不充足之间,如CPU处理能力一般、存储器能力一般等。
作为示例,输入信号可以是任何信号,例如测试信号,诸如CS和/或CA信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工作在所述软硬件结合模式,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可以包括:控制所述存储控制器410中的信号产生单元(如上述信号产生单元130)、反馈接收单元(如上述反馈接收单元140)和相位调整单元(如上述相位调整单元150)中的至少一个停止工作,并且以软件方式执行信号产生单元、反馈接收单元和相位调整单元中的被停止工作的所述至少一个所执行的操作,其中,所述信号产生单元可以被配置为产生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所述反馈接收单元可以被配置为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所述相位调整单元可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反馈来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以得到所述相位调整后的所述输入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模式还可以包括硬件模式,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第二指示,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410工作在所述硬件模式,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以获得所述相位调整后的输入信号。
作为示例,可以通过向用户显示可以选择或输入的界面(如UI)、在界面中有可以输入或选择的指示按硬件模式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的标识符的方式,由用户根据实际的应用情况来选择或输入相应的标识符,从而由控制模块420产生第二指示,进而使得内存系统可以接收到上述第二指示。所述标识符可以由英文字符、中文字符、数字字符、符号、特殊字符等中的至少一个组成,如标识符可以是硬件模式、Hardware Mode、HM等。
作为示例,根据用户设定的实际条件,可以由处理器系统自适应地产生上述第二指示,该用户设定的实际条件可以是例如硬件资源比较充足,如CPU处理能力强、存储器能力强等。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410工作在所述硬件模式,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可以包括以下内容:通过控制存储控制器410中的信号产生单元130(如上述的信号产生单元130)产生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控制存储控制器410中的反馈接收单元(如上述的反馈接收单元140)从存储器接收对存储器是否对具有初始相位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控制存储控制器410中的相位调整单元150(如上述的相位调整单元150)根据反馈来调整输入信号的相位,以得到相位调整后的所述输入信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模式还可以包括软件模式,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第三指示,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410工作在所述软件模式,通过软件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
作为示例,可以通过向用户显示可以选择或输入的界面(如UI)、在界面中有可以输入或选择的指示按软件模式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的标识符的方式,由用户根据实际的应用情况来选择或输入相应的标识符,从而由控制模块420产生第三指示,进而使得内存系统可以接收到上述第三指示。所述标识符可以由英文字符、中文字符、数字字符、符号、特殊字符等中的至少一个组成,如标识符可以是软件模式、Software Mode、SM等。
作为示例,根据用户设定的实际条件,可以由处理器系统自适应地产生上述第三指示,该用户设定的实际条件可以是例如硬件资源不充足,如CPU处理能力弱、存储器能力弱等。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通过软件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软件产生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例如,通过运行在处理器上的软件来产生具有初始相位0度的输入信号。
步骤2,通过所述软件从存储器接收对存储器是否对具有初始相位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例如,通过运行在处理器上的软件从存储器接收存储器是否对具有初始相位0度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
步骤3,通过所述软件根据所述反馈来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以得到所述相位调整后的所述输入信号。具体的实现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的方式将在下文中进行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当采用软件模式来实现上述数据处理方法时或者当用软件来实现存储控制器中的一些单元所执行的操作时,可以根据需要定制上述数据处理方法或操作,然后将其写入固件(firmware)中,以便根据需要可以对上述数据处理方法或操作进行升级。这不仅可以保证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安全快速的完成,而且还可以使得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及升级方法的可能性。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反馈来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可以包括:如果所述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了正确采样,则基于所述初始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按照第一方向不断产生第一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一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如果所述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未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则基于所述初始相位和预定时钟周期产生第二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根据该反馈结果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以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
作为示例,如之前向存储器输入了具有初始相位为0的输入信号,此外用户设定的预定相位步长例如为30度(即一个时钟周期的12分之一)(注意,预设相位步长可以是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的其它任何合适的值,如3度(即一个时钟周期的120分之一)等,在此不再赘述)。如果从存储器接收到的反馈值例如为0(其可以指示存储器对具有初始相位为0的输入信号进行了正确采样),则产生按照第一方向(即增加的方向)的第一调整相位30度(即初始相位0度加上预定相位步长30度),然后将具有第一调整相位30度的输入信号输入给存储器,并从存储器接收对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一调整相位30度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并记录该反馈,然后再将按照第一方向(即增加的方向)的新的第一调整相位60度(即旧的第一调整相位30度加上预定相位步长30度)输入给存储器,并从存储器接收对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一调整相位60度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并记录该反馈并记录,……,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
作为另一示例,如之前向存储器输入了具有初始相位为0的输入信号,用户设定的预定时钟周期例如为一个时钟周期clk(即360度)。如果从存储器接收到的反馈值例如为1(其可以指示存储器未对具有初始相位为0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则产生第二调整相位360度(即初始相位0度加上预定时钟周期的360度),然后将具有第二调整相位360度的输入信号输入给存储器,并从存储器接收对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360度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并记录该反馈,最后根据该反馈结果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以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根据该反馈结果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以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可以包括:如果该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未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将第二调整相位重新设置为所述初始相位,基于所述第二调整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第一方向不断产生第三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三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如果该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则:基于第二调整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按照第二方向不断产生第四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四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第一边界;基于第二调整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按照第一方向不断产生第五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五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第二边界。
作为示例,如前一示例,将具有第二调整相位360度的输入信号输入给存储器,并从存储器接收对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360度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如果该反馈例如为1(其可以指示存储器未对具有初始相位为360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则将第二调整相位360度重新设置为初始相位0度,然后按照第一方向(即增加的方向)产生第三调整相位30度(即第二调整相位0度加上用户预先设定的预定相位步长例如30度),然后将具有第三调整相位30度的输入信号输入给存储器,并从存储器接收对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三调整相位30度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并记录该反馈,然后再将按照第一方向(即增加的方向)的新的第三调整相位60度(即旧的第三调整相位30度加上预定相位步长30度)输入给存储器,并从存储器接收对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三调整相位60度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并记录该反馈并记录,……,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
如前一示例,将具有第二调整相位360度的输入信号输入给存储器,并从存储器接收对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360度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如果该反馈例如为0(其可以指示存储器对具有初始相位为360的输入信号进行了正确采样),则:
按照第二方向(即减少的方向)产生第四调整相位330度(即第二调整相位360度减去用户预先设定的预定相位步长例如30度),然后将具有第四调整相位330度的输入信号输入给存储器,并从存储器接收对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四调整相位330度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并记录该反馈,然后再将按照第二方向(即减少的方向)的新的第四调整相位300度(即旧的第四调整相位330度减去预定相位步长30度)输入给存储器,并从存储器接收对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四调整相位300度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并记录该反馈并记录,……,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第一边界,如180度。
按照第一方向(即增加的方向)产生第五调整相位390度(即第二调整相位360度加上用户预先设定的预定相位步长例如30度),然后将具有第五调整相位390度的输入信号输入给存储器,并从存储器接收对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五调整相位390度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并记录该反馈,然后再将按照第一方向(即增加的方向)的新的第五调整相位420度(即旧的第五调整相位390度加上预定相位步长30度)输入给存储器,并从存储器接收对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五调整相位420度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并记录该反馈并记录,……,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第二边界,如450度。
基于上述相位区间的第一边界(如180度)和相位区间的第二边界(如450度)即可以确定出可以被存储器正确采样的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为[180度,450度]。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可以根据初始情况(即存储器是否正确采样到具有初始相位的输入信号),来执行不同的调整相位的方式,从而得到可以被存储器正确采样的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进而得到输入信号的最优相位。这与传统的每次都从最小相位开始一直到最大相位的调整方式相比,大大减少了实现相位调整方法(如Training算法)得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时间。
此外,上述预设相位步长可以是定值(如上述30度),也可以是一个集合,如{10,20,30……},即第一次调整相位时预设相位步长为10度,第二次调整相位时预设相位步长为20度……。从而使得根据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预定相位步长,这与传统的相位步长每次都是一个时钟周期的62分之一(即1/64的颗粒度)的固定方式相比,可以节省时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将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中心相位作为输入信号的最终调整相位。
作为示例,可以将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如[180度,450度])的中心相位(如315度)作为输入信号的最终调整相位,也即是输入信号的最优相位。从而使得具有该最优输入相位的输入信号(如CS/CA)均可以被存储器正确采样,进而使得存储系统可以正常工作。
再次参照图4,存储器430可以被配置为对相位调整后的输入信号进行采样。
作为示例,存储器430可以被配置为对上述315度的输入信号进行采样。
由于以上已经在描述根据本公开的数据处理方法的过程中,对上述装置所涉及的内容的细节进行了介绍,因此这里为简洁起见不再赘述,相关细节可参照以上关于附图1A至图3所描述的内容。
以上结合图1A至图4描述了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控制器。本公开提供的方法、装置和存储控制器可以响应于第一指示,使用于存储器的存储控制器工作在软硬件结合模式下,从而可以合理的分配硬件和软件在调整输入信号的相位过程中的工作,进而使得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器方法、装置和存储控制器能够高效快速的执行,以完成对输入信号的相位的调整。此外,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控制器还可以响应于第二指示或第三指示,来使存储控制器工作在硬件模式下或软件模式下,从而可以使本公开提供的方法、装置和存储控制器可以响应于不同的指示,来按不同的模式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这使的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控制器更加的灵活、多变而且易于基于实际场景的应用来实现。另外,还由于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控制器可以根据初始情况以及预设相位步长来执行对应的调整相位的方式,使得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控制器相比传统的更灵活、更快、节约了处理器系统的资源。还有,本公开提供的方法、装置和存储控制器中的部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然后将其写入固件中,以便根据需要可以对上述方法进行升级。这不仅使得本公开提供的方法能够安全快速的完成,也使得本公开提供的方法、装置和存储控制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及升级方法的可能性。
应理解的是:图4所示的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被分别配置为执行特定功能的软件、硬件、固件或上述项的任意组合。例如,这些模块可对应于专用的集成电路,也可对应于纯粹的软件代码,还可对应于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模块。
此外,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设备,接下来将结合图5进行说明。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设备500的结构图。上文针对数据处理方法的说明同样适用于设备500,除非另有明确说明。
参见图5,设备500可以包括处理器501和存储器502。处理器501和存储器502都可以通过总线503相连。
处理器501可以根据存储在存储器502中的程序执行各种动作和处理。具体地,处理器501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可以是X86架构或ARM架构的。
存储器502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501执行时实现上述数据处理方法。存储器5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此外,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记录介质的示意图6000。
如图6所示,所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6020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6010。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6010由处理器执行时,可以执行参照以上附图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至少一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一般而言,本公开的各种示例实施例可以在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固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中实施。某些方面可以在硬件中实施,而其它方面可以在可以由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它计算设备执行的固件或软件中实施。当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各方面被图示或描述为框图、流程图或使用某些其它图形表示时,将理解此处描述的方框、装置、系统、技术或方法可以作为非限制性的示例在硬件、软件、固件、专用电路或逻辑、通用硬件或控制器或其它计算设备,或其某些组合中实施。
在上面详细描述的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仅仅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或其特征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这样的修改应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24)

1.一种用于存储器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用于所述存储器的存储控制器被配置为在至少一个模式下工作,所述至少一个模式包括软硬件结合模式,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指示,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工作在所述软硬件结合模式,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
控制所述存储器对相位调整后的输入信号进行采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模式还包括硬件模式,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第二指示,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工作在所述硬件模式,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以获得所述相位调整后的输入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所述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工作在所述硬件模式,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包括:
通过所述控制存储控制器中的信号产生单元产生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
控制所述存储控制器中的反馈接收单元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
控制所述存储控制器中的相位调整单元根据所述反馈来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以得到所述相位调整后的所述输入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模式还包括软件模式,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第三指示,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工作在所述软件模式,通过软件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所述通过软件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包括:
通过所述软件产生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
通过所述软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
通过所述软件根据所述反馈来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以得到所述相位调整后的所述输入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所述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工作在所述软硬件结合模式,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包括:
控制所述存储控制器中的信号产生单元、反馈接收单元和相位调整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停止工作,并且以软件方式执行信号产生单元、反馈接收单元和相位调整单元中的被停止工作的所述至少一个所执行的操作,
其中,所述信号产生单元被配置为产生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
所述反馈接收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
所述相位调整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反馈来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以得到所述相位调整后的所述输入信号。
7.如权利要求3、5或6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反馈来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包括:
如果所述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了正确采样,则基于所述初始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按照第一方向不断产生第一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一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
如果所述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未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则基于所述初始相位和预定时钟周期产生第二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根据该反馈结果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以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根据该反馈结果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以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包括:
如果该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未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将第二调整相位重新设置为所述初始相位,基于所述第二调整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第一方向不断产生第三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三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
如果该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则:
基于第二调整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按照第二方向不断产生第四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四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第一边界;
基于第二调整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按照第一方向不断产生第五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五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第二边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中心相位作为所述输入信号的最终调整相位。
10.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用于存储器的存储控制器,其中,所述存储控制器被配置为在至少一个模式下工作,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模式包括软硬件结合模式;
控制模块,被配置为产生第一指示,以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工作在所述软硬件结合模式,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
存储器,被配置为对相位调整后的输入信号进行采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模式还包括硬件模式,
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产生第二指示,以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工作在所述硬件模块,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以获得所述相位调整后的输入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所述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工作在所述硬件模式,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包括:
控制所述存储控制器中的信号产生单元产生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
控制所述存储控制器中的反馈接收单元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
控制所述存储控制器中的相位调整单元根据所述反馈来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模式还包括软件模式,
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产生第三指示,以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工作在所述软件模式,通过软件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通过软件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包括:
通过所述软件产生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
通过所述软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
通过所述软件根据所述反馈来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以得到所述相位调整后的所述输入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使得所述存储控制器工作在所述软硬件结合模式,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包括:
控制所述存储控制器中的信号产生单元、反馈接收单元和相位调整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停止工作,并且以软件方式执行信号产生单元、反馈接收单元和相位调整单元中的被停止工作的所述至少一个所执行的操作,
其中,所述信号产生单元被配置为产生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
所述反馈接收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
所述相位调整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反馈来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以得到所述相位调整后的所述输入信号。
16.如权利要求12、14或15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反馈来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包括:
如果所述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了正确采样,则基于所述初始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按照第一方向不断产生第一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一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
如果所述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未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则基于所述初始相位和预定时钟周期产生第二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根据该反馈结果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以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根据该反馈结果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以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包括:
如果该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未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将第二调整相位重新设置为所述初始相位,基于所述第二调整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第一方向不断产生第三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三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
如果该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则:
基于第二调整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按照第二方向不断产生第四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四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第一边界;
基于第二调整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按照第一方向不断产生第五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五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第二边界。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反馈来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还包括:
将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中心相位作为所述输入信号的最终调整相位。
19.一种用于存储器的存储控制器,包括:
信号产生单元,被配置为产生具有初始相位的输入信号;
反馈接收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
相位调整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反馈来调整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
其中,所述信号产生单元、所述反馈接收单元和所述相位调整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指示其停止工作的指示信号而停止工作。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存储控制器,其中,所述相位调整单元被配置为:
如果所述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了正确采样,则基于所述初始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按照第一方向不断产生第一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一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
如果所述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未对具有初始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则基于所述初始相位和预定时钟周期产生第二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根据该反馈结果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以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存储控制器,其中,根据该反馈结果对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以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包括:
如果该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未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将第二调整相位重新设置为所述初始相位,基于所述第二调整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第一方向不断产生第三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三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
如果该反馈指示所述存储器对具有第二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则:
基于第二调整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按照第二方向不断产生第四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四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第一边界;
基于第二调整相位和预定相位步长按照第一方向不断产生第五调整相位,并从所述存储器接收对所述存储器是否对具有第五调整相位的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反馈,直至寻找到所述存储器能够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正确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第二边界。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存储控制器,其中,所述相位调整单元被配置为:
将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区间的中心相位作为所述输入信号的最终调整相位。
23.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包括:
处理器,和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827905.0A 2022-07-13 2022-07-13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控制器、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60527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7905.0A CN116052742A (zh) 2022-07-13 2022-07-13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控制器、设备及介质
PCT/CN2023/079752 WO2024011924A1 (zh) 2022-07-13 2023-03-06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控制器、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7905.0A CN116052742A (zh) 2022-07-13 2022-07-13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控制器、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2742A true CN116052742A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31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27905.0A Pending CN116052742A (zh) 2022-07-13 2022-07-13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控制器、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52742A (zh)
WO (1) WO2024011924A1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89428A (ja) * 1988-09-26 1990-03-29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自動調整機能を有する無線装置
US6097444A (en) * 1998-09-11 2000-08-01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utomatic image quality adjustment device adjusting phase of sampling clock for analog video signal to digital video signal conversion
EP1061691A2 (en) * 1999-06-15 2000-12-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gital pll circuit for burst-mode data and optical receiving circuit using the same
KR20030009030A (ko) * 2001-04-25 2003-01-29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출력 데이터의 위상을 조정할 수 있는 반도체 기억 장치,그 반도체 장치를 이용한 메모리 시스템 및 메모리 모듈
US20030117864A1 (en) * 2001-10-22 2003-06-26 Hampel Craig E. Phase adjust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memory device signaling system
CN102467151A (zh) * 2010-11-03 2012-05-23 北京普源精电科技有限公司 波形输出方法及装置
US20130159615A1 (en) * 2011-12-19 2013-06-20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Ddr receiver enable cycle training
CN105723351A (zh) * 2013-09-27 2016-06-29 英特尔公司 对存储器控制器进行读训练
KR20180061942A (ko) * 2016-11-30 2018-06-08 국방과학연구소 위상 샘플링 디지털 고주파 기억장치를 위한 위상제어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9581254A (zh) * 2017-09-29 2019-04-05 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相位偏差获取方法及系统、相位校准方法及系统
CN114496047A (zh) * 2021-12-29 2022-05-13 深圳市紫光同创电子有限公司 双向数据选通采样信号dqs相位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10549A (ja) * 2006-05-17 2007-11-29 Sony Corp メモリ制御装置
CN101847434B (zh) * 2009-03-25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Ddr接口中的fpga设备的读、写操作方法及设备
CN112242169B (zh) * 2019-07-16 2024-03-01 武汉杰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采样相位的方法及串行闪存控制器
CN111506527B (zh) * 2020-04-13 2022-03-18 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字高速并行总线自适应区间校正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89428A (ja) * 1988-09-26 1990-03-29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自動調整機能を有する無線装置
US6097444A (en) * 1998-09-11 2000-08-01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utomatic image quality adjustment device adjusting phase of sampling clock for analog video signal to digital video signal conversion
EP1061691A2 (en) * 1999-06-15 2000-12-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gital pll circuit for burst-mode data and optical receiving circuit using the same
KR20030009030A (ko) * 2001-04-25 2003-01-29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출력 데이터의 위상을 조정할 수 있는 반도체 기억 장치,그 반도체 장치를 이용한 메모리 시스템 및 메모리 모듈
US20030117864A1 (en) * 2001-10-22 2003-06-26 Hampel Craig E. Phase adjust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memory device signaling system
CN102467151A (zh) * 2010-11-03 2012-05-23 北京普源精电科技有限公司 波形输出方法及装置
US20130159615A1 (en) * 2011-12-19 2013-06-20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Ddr receiver enable cycle training
CN105723351A (zh) * 2013-09-27 2016-06-29 英特尔公司 对存储器控制器进行读训练
KR20180061942A (ko) * 2016-11-30 2018-06-08 국방과학연구소 위상 샘플링 디지털 고주파 기억장치를 위한 위상제어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9581254A (zh) * 2017-09-29 2019-04-05 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相位偏差获取方法及系统、相位校准方法及系统
CN114496047A (zh) * 2021-12-29 2022-05-13 深圳市紫光同创电子有限公司 双向数据选通采样信号dqs相位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胜华, 王伟, 张卫东: "基于FPGA的音视频通用开发平台多时钟源设计", 电声技术, no. 01 *
薛延侠, 赫建国: "CPLD实现DDS信号源的设计", 现代电子技术, no. 1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11924A1 (zh) 2024-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0027612A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人工知能チップ及び電子機器
EP4089966A1 (en) Test circuit, test apparatus and test method thereof
JPH10232818A (ja) メモリ・コントローラ
CN116384306A (zh) 时序仿真验证方法、验证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US20150220344A1 (en) Memory Systems and Memory Control Methods
CN111863048A (zh) 存储器参考电压的确定电路、方法、存储器和电子设备
CN116052742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控制器、设备及介质
KR20180115846A (ko) 메모리 장치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데이터 저장 장치
US1014620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pdating operating system in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CN108320765B (zh) 存储器、存储器控制器及相关训练方法
CN111477187B (zh) 时序控制器及其信号校准方法、显示装置
KR20220131299A (ko) 테스트 회로, 테스트 장치 및 이의 테스트 방법
CN110265075B (zh) 一种内存接口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5966183A (zh) 用于液晶显示设备的背光驱动方法及设备
JP2007286811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2007272943A (ja)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CN210225227U (zh) 超声电源系统及超声设备
CN110061610B (zh) 超声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7524272A (zh) 延迟追踪方法以及存储器系统
US20200073555A1 (en) Storage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US20240185901A1 (en) Data transmission circuit,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torage device
US11867760B2 (en) Parameter set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10083655A1 (e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emory device
US8280529B2 (en) Sequence control apparatus and test apparatus
US11599142B2 (en) Timing generator, timing generating method, and associated control chi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