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21726A - 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21726A
CN116021726A CN202211725167.5A CN202211725167A CN116021726A CN 116021726 A CN116021726 A CN 116021726A CN 202211725167 A CN202211725167 A CN 202211725167A CN 116021726 A CN116021726 A CN 1160217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wall
sliding
block
injection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251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牟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172516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217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21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217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控制器、下模具、上模具和设置在装置主体内部的顶升机构,该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通过设置刮板,当注塑模具在注塑加工时,为了提高下模具内产品在脱模时表面的平整度,来起到提高产品注塑质量的作用,在连接板升降的同时,通过第一限位槽的作用带动摆动杆进行转动,摆动杆的转动带动第二连接杆沿第二限位槽内滑动,以带动刮板沿第四固定槽内进行往复滑动,进而起到对下模具内的产品表面进行整平操作,以实现提高产品在注塑模具内注塑时,提高产品表面平整度的控制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
但是,现有的注塑模具在使用时,出现对产品注塑后,脱模效率较低的情况,使得在产品进行注塑完成后,往往需要通过人工进行取模操作,影响对后续产品的注塑效率,且现有的注塑模具在使用时出现对产品注塑后表面平整度较低的问题,导致在产品注塑完成后,表面容易出现坑洼的情况,影响产品的整体质量,以及现有的注塑模具在使用时出现对下模具定位效果较差的问题,导致在上模具下降过程中,对下模具的定位稳定性较低,进而影响上模具对下模具定位挤压的精确度,不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对产品注塑后,脱模效率较低的情况、对产品注塑后表面平整度较低和在上模具下降过程中,对下模具的定位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控制器、下模具、上模具和设置在装置主体内部的顶升机构,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设置有控制器,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设置有下模具,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设置有位于下模具上方的上模具;
所述顶升机构包括滑动组件、转动组件和升降组件;
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齿板,所述顶升机构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顶升机构的内壁与第一滑块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滑块的外壁旋转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旋转连接有与顶升机构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所述顶升机构的内壁与第二滑块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板;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齿轮、螺纹杆和螺纹滑块,所述齿板的外壁啮合有与顶升机构内壁旋转连接的齿轮,所述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与装置主体内壁滑动连接的螺纹滑块;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二转动杆和顶升块,所述螺纹滑块的外壁旋转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旋转连接有与下模具内壁滑动连接的顶升块。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设置有位于下模具上方的整平机构,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设置有位于下模具一侧的夹持机构,所述顶升块的外壁贴合有位于下模具内部的放置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通过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一固定槽之间构成升降结构,所述齿板通过第一转动杆和第二滑块与第二固定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通过齿板与齿轮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所述螺纹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螺纹杆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顶升块通过螺纹滑块和第二转动杆与放置板之间构成顶升结构。
优选的,所述整平机构包括连接板、第二电动推杆、第一连接杆、第三固定槽、摆动杆、第一限位槽、第二连接杆、第二限位槽、刮板和第四固定槽,所述整平机构的外壁设置有与上模具外壁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连接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与第一连接杆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三固定槽,所述连接板的侧壁滑动连接有与装置主体内壁旋转连接的摆动杆,所述摆动杆的外壁与连接板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摆动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摆动杆的外壁与第二连接杆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下模具一侧的刮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与刮板的连接部位开设有刮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一连接杆与第三固定槽之间构成升降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位置分布关于连接板的中心轴相对称。
优选的,所述刮板通过摆动杆和第四固定槽与下模具之间构成往复滑动结构,所述摆动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摆动杆的位置分布关于连接板的中心轴相对称。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拉动杆、第二连接块、第五固定槽和夹持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外壁旋转连接有拉动杆,所述拉动杆的一端旋转连接有与装置主体外壁滑动连接的第二连接块,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与第二连接块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五固定槽,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下模具侧壁的夹持杆。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块通过第一连接块和拉动杆与第五固定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所述夹持杆通过第二连接块与下模具之间构成夹持结构,所述夹持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夹持杆的位置分布关于下模具的中心轴相对称。
本方案还提供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注塑模具在日常的加工注塑时,为了便于对注塑的产品进行自动脱料操作,可以先打开第一电动推杆带动第一滑块沿第一固定槽的内壁滑动,第一滑块的滑动通过第一转动杆的转动带动第二滑块沿第二固定槽内滑动,第二滑块的滑动带动齿板进行往复滑动,以实现对注塑模具进行加工后自动脱料时,对顶升块运动的控制操作;
S2、接着,当注塑模具在对产品进行注塑加工时,为了提高模具的加工效率,缓解人工脱料的繁琐性,齿板的往复滑动通过齿轮的转动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的转动通过螺纹滑块的滑动通过第二转动杆进行转动,第二转动杆的转动通过顶升块的运动带动放置板在下模具内进行顶升运动,以实现注塑模具在注塑加工时,对产品自动脱模效率的控制操作;
S3、接着,当注塑模具在注塑加工时,为了提高下模具内产品在脱模时表面的平整度,来起到提高产品注塑质量的作用,在连接板升降的同时,通过第一限位槽的作用带动摆动杆进行转动,摆动杆的转动带动第二连接杆沿第二限位槽内滑动,以带动刮板沿第四固定槽内进行往复滑动,进而起到对下模具内的产品表面进行整平操作,以实现提高产品在注塑模具内注塑时,提高产品表面平整度的控制操作;
S4、最后,当产品在通过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注塑加工时,为了保证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挤压定位的精准性,防止下模具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第一连接杆的升降通过第一连接块的连接带动拉动杆进行转动,拉动杆的转动通过第二连接块沿第五固定槽的内壁滑动带动夹持杆缓缓对下模具进行夹持固定运动,以实现在通过注塑模具对产品进行注塑加工时,提高下模具在注塑时稳定性的控制操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使用时,具有以下
有益效果:
1、该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通过设置齿板,当注塑模具在日常的加工注塑时,为了便于对注塑的产品进行自动脱料操作,可以先打开第一电动推杆带动第一滑块沿第一固定槽的内壁滑动,第一滑块的滑动通过第一转动杆的转动带动第二滑块沿第二固定槽内滑动,第二滑块的滑动带动齿板进行往复滑动,以实现对注塑模具进行加工后自动脱料时,对顶升块运动的控制操作。
2、该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通过设置顶升块,当注塑模具在对产品进行注塑加工时,为了提高模具的加工效率,缓解人工脱料的繁琐性,齿板的往复滑动通过齿轮的转动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的转动通过螺纹滑块的滑动通过第二转动杆进行转动,第二转动杆的转动通过顶升块的运动带动放置板在下模具内进行顶升运动,以实现注塑模具在注塑加工时,对产品自动脱模效率的控制操作。
3、该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通过设置连接板,当需要通过注塑模具对产品进行注塑加工时,可以打开第二电动推杆,通过连接板的连接带动上模具对下模具进行挤压运动,以起到对下模具内的产品进行模具成型运动,并通过两组第二电动推杆的驱动,来实现注塑模具在加工时,提高上模具对下模具升降挤压运动稳定性的控制操作。
4、该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通过设置刮板,当注塑模具在注塑加工时,为了提高下模具内产品在脱模时表面的平整度,来起到提高产品注塑质量的作用,在连接板升降的同时,通过第一限位槽的作用带动摆动杆进行转动,摆动杆的转动带动第二连接杆沿第二限位槽内滑动,以带动刮板沿第四固定槽内进行往复滑动,进而起到对下模具内的产品表面进行整平操作,以实现提高产品在注塑模具内注塑时,提高产品表面平整度的控制操作。
5、该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通过设置夹持杆,当产品在通过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注塑加工时,为了保证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挤压定位的精准性,防止下模具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第一连接杆的升降通过第一连接块的连接带动拉动杆进行转动,拉动杆的转动通过第二连接块沿第五固定槽的内壁滑动带动夹持杆缓缓对下模具进行夹持固定运动,以实现在通过注塑模具对产品进行注塑加工时,提高下模具在注塑时稳定性的控制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齿板运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顶升块运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下模具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刮板运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夹持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汇总:1、装置主体;2、控制器;3、下模具;4、上模具;5、顶升机构;6、放置板;7、整平机构;701、连接板;702、第二电动推杆;703、第一连接杆;704、第三固定槽;705、摆动杆;706、第一限位槽;707、第二连接杆;708、第二限位槽;709、刮板;710、第四固定槽;8、夹持机构;801、第一连接块;802、拉动杆;803、第二连接块;804、第五固定槽;805、夹持杆;9、第一滑块;10、第一电动推杆;11、第一固定槽;12、第一转动杆;13、第二滑块;14、第二固定槽;15、齿板;16、齿轮;17、螺纹杆;18、螺纹滑块;19、第二转动杆;20、顶升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包括控制器2、下模具3、上模具4和设置在装置主体1内部的顶升机构5,装置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控制器2,装置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下模具3,装置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位于下模具3上方的上模具4;
顶升机构5包括滑动组件、转动组件和升降组件;
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块9、第二滑块13和齿板15,顶升机构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9,第一滑块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10,顶升机构5的内壁与第一滑块9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一固定槽11,第一滑块9的外壁旋转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2,第一转动杆12的一端旋转连接有与顶升机构5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13,顶升机构5的内壁与第二滑块13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二固定槽14,第二滑块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板15;
转动组件包括齿轮16、螺纹杆17和螺纹滑块18,齿板15的外壁啮合有与顶升机构5内壁旋转连接的齿轮16,齿轮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7,螺纹杆17的外壁螺纹连接有与装置主体1内壁滑动连接的螺纹滑块18;
升降组件包括第二转动杆19和顶升块20,螺纹滑块18的外壁旋转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9,第二转动杆19的一端旋转连接有与下模具3内壁滑动连接的顶升块20。
进一步的,装置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位于下模具3上方的整平机构7,装置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位于下模具3一侧的夹持机构8,顶升块20的外壁贴合有位于下模具3内部的放置板6,有利于通过设置整平机构7,来实现提高产品在注塑模具内注塑时,提高产品表面平整度的控制操作,有利于通过设置夹持机构8,来实现在通过注塑模具对产品进行注塑加工时,提高下模具3在注塑时稳定性的控制操作。
进一步的,第一滑块9通过第一电动推杆10与第一固定槽11之间构成升降结构,齿板15通过第一转动杆12和第二滑块13与第二固定槽14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有利于第一电动推杆10的驱动带动第一滑块9沿第一固定槽11的内壁滑动,第一转动杆12的转动通过第二滑块13沿第二固定槽14的内壁滑动,带动齿板15进行滑动,实现对顶升块20运动的控制操作。
进一步的,螺纹杆17通过齿板15与齿轮16之间构成转动结构,螺纹杆17设置有两组,两组螺纹杆17的旋转方向相反,顶升块20通过螺纹滑块18和第二转动杆19与放置板6之间构成顶升结构,有利于齿板15的滑动通过齿轮16的转动连接带动螺纹杆17进行转动,螺纹滑块18的滑动通过第二转动杆19的转动连接带动与顶升块20相贴合的放置板6进行顶升运动,以实现注塑模具在注塑加工时,对产品自动脱模效率的控制操作。
进一步的,整平机构7包括连接板701、第二电动推杆702、第一连接杆703、第三固定槽704、摆动杆705、第一限位槽706、第二连接杆707、第二限位槽708、刮板709和第四固定槽710,整平机构7的外壁设置有与上模具4外壁固定连接的连接板701,连接板7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702,连接板7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03,装置主体1的内壁与第一连接杆703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三固定槽704,连接板701的侧壁滑动连接有与装置主体1内壁旋转连接的摆动杆705,摆动杆705的外壁与连接板701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一限位槽706,摆动杆705的外壁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707,摆动杆705的外壁与第二连接杆707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二限位槽708,第二连接杆7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下模具3一侧的刮板709,装置主体1的外壁与刮板709的连接部位开设有刮板709,有利于当注塑模具在注塑加工时,为了提高下模具3内产品在脱模时表面的平整度,来起到提高产品注塑质量的作用,在连接板701升降的同时,通过第一限位槽706的作用带动摆动杆705进行转动,摆动杆705的转动带动第二连接杆707沿第二限位槽708内滑动,以带动刮板709沿第四固定槽710内进行往复滑动,进而起到对下模具3内的产品表面进行整平操作,以实现提高产品在注塑模具内注塑时,提高产品表面平整度的控制操作。
进一步的,连接板701通过第二电动推杆702和第一连接杆703与第三固定槽704之间构成升降结构,第一连接杆703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一连接杆703的位置分布关于连接板701的中心轴相对称,有利于第二电动推杆702驱动通过第一连接杆703的连接带动连接板701沿第三固定槽704内升降运动,来实现刮板709对产品表面进行往复刮平的控制操作。
进一步的,刮板709通过摆动杆705和第四固定槽710与下模具3之间构成往复滑动结构,摆动杆705设置有两组,两组摆动杆705的位置分布关于连接板701的中心轴相对称,有利于摆动杆705的转动通过刮板709沿第四固定槽710的内壁滑动对下模具3内的产品表面进行往复整平运动,以实现提高产品在注塑模具内注塑时,提高产品表面平整度的控制操作。
进一步的,夹持机构8包括第一连接块801、拉动杆802、第二连接块803、第五固定槽804和夹持杆805,第一连接杆7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801,第一连接块801的外壁旋转连接有拉动杆802,拉动杆802的一端旋转连接有与装置主体1外壁滑动连接的第二连接块803,装置主体1的外壁与第二连接块803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五固定槽804,第二连接块8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下模具3侧壁的夹持杆805,有利于当产品在通过上模具4和下模具3进行注塑加工时,为了保证上模具4与下模具3之间挤压定位的精准性,防止下模具3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第一连接杆703的升降通过第一连接块801的连接带动拉动杆802进行转动,拉动杆802的转动通过第二连接块803沿第五固定槽804的内壁滑动带动夹持杆805缓缓对下模具3进行夹持固定运动,以实现在通过注塑模具对产品进行注塑加工时,提高下模具3在注塑时稳定性的控制操作。
进一步的,第二连接块803通过第一连接块801和拉动杆802与第五固定槽804之间构成滑动结构,夹持杆805通过第二连接块803与下模具3之间构成夹持结构,夹持杆805设置有两组,两组夹持杆805的位置分布关于下模具3的中心轴相对称,有利于第一连接块801的运动通过拉动杆802的连接带动第二连接块803沿第五固定槽804内滑动,第二连接块803的滑动带动夹持杆805对下模具3进行夹持固定运动,以实现在通过注塑模具对产品进行注塑加工时,提高下模具3在注塑时稳定性的控制操作。
本方案还提供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当注塑模具在日常的加工注塑时,为了便于对注塑的产品进行自动脱料操作,可以先打开第一电动推杆10带动第一滑块9沿第一固定槽11的内壁滑动,第一滑块9的滑动通过第一转动杆12的转动带动第二滑块13沿第二固定槽14内滑动,第二滑块13的滑动带动齿板15进行往复滑动,以实现对注塑模具进行加工后自动脱料时,对顶升块20运动的控制操作;
S2、接着,当注塑模具在对产品进行注塑加工时,为了提高模具的加工效率,缓解人工脱料的繁琐性,齿板15的往复滑动通过齿轮16的转动带动螺纹杆17进行转动,螺纹杆17的转动通过螺纹滑块18的滑动通过第二转动杆19进行转动,第二转动杆19的转动通过顶升块20的运动带动放置板6在下模具3内进行顶升运动,以实现注塑模具在注塑加工时,对产品自动脱模效率的控制操作;
S3、接着,当注塑模具在注塑加工时,为了提高下模具3内产品在脱模时表面的平整度,来起到提高产品注塑质量的作用,在连接板701升降的同时,通过第一限位槽706的作用带动摆动杆705进行转动,摆动杆705的转动带动第二连接杆707沿第二限位槽708内滑动,以带动刮板709沿第四固定槽710内进行往复滑动,进而起到对下模具3内的产品表面进行整平操作,以实现提高产品在注塑模具内注塑时,提高产品表面平整度的控制操作;
S4、最后,当产品在通过上模具4和下模具3进行注塑加工时,为了保证上模具4与下模具3之间挤压定位的精准性,防止下模具3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第一连接杆703的升降通过第一连接块801的连接带动拉动杆802进行转动,拉动杆802的转动通过第二连接块803沿第五固定槽804的内壁滑动带动夹持杆805缓缓对下模具3进行夹持固定运动,以实现在通过注塑模具对产品进行注塑加工时,提高下模具3在注塑时稳定性的控制操作。
如图1所示,该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在使用时,首先,当注塑模具在日常的加工注塑时,为了便于对注塑的产品进行自动脱料操作,可以先打开第一电动推杆10带动第一滑块9沿第一固定槽11的内壁滑动,第一滑块9的滑动通过第一转动杆12的转动带动第二滑块13沿第二固定槽14内滑动,第二滑块13的滑动带动齿板15进行往复滑动,以实现对注塑模具进行加工后自动脱料时,对顶升块20运动的控制操作;
接着,当注塑模具在对产品进行注塑加工时,为了提高模具的加工效率,缓解人工脱料的繁琐性,齿板15的往复滑动通过齿轮16的转动带动螺纹杆17进行转动,螺纹杆17的转动通过螺纹滑块18的滑动通过第二转动杆19进行转动,第二转动杆19的转动通过顶升块20的运动带动放置板6在下模具3内进行顶升运动,以实现注塑模具在注塑加工时,对产品自动脱模效率的控制操作;
接着,当注塑模具在注塑加工时,为了提高下模具3内产品在脱模时表面的平整度,来起到提高产品注塑质量的作用,在连接板701升降的同时,通过第一限位槽706的作用带动摆动杆705进行转动,摆动杆705的转动带动第二连接杆707沿第二限位槽708内滑动,以带动刮板709沿第四固定槽710内进行往复滑动,进而起到对下模具3内的产品表面进行整平操作,以实现提高产品在注塑模具内注塑时,提高产品表面平整度的控制操作;
最后,当产品在通过上模具4和下模具3进行注塑加工时,为了保证上模具4与下模具3之间挤压定位的精准性,防止下模具3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第一连接杆703的升降通过第一连接块801的连接带动拉动杆802进行转动,拉动杆802的转动通过第二连接块803沿第五固定槽804的内壁滑动带动夹持杆805缓缓对下模具3进行夹持固定运动,以实现在通过注塑模具对产品进行注塑加工时,提高下模具3在注塑时稳定性的控制操作。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包括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控制器、下模具、上模具和设置在装置主体内部的顶升机构,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设置有控制器,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设置有下模具,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设置有位于下模具上方的上模具;
所述顶升机构包括滑动组件、转动组件和升降组件;
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齿板,所述顶升机构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顶升机构的内壁与第一滑块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滑块的外壁旋转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旋转连接有与顶升机构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所述顶升机构的内壁与第二滑块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板;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齿轮、螺纹杆和螺纹滑块,所述齿板的外壁啮合有与顶升机构内壁旋转连接的齿轮,所述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与装置主体内壁滑动连接的螺纹滑块;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二转动杆和顶升块,所述螺纹滑块的外壁旋转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旋转连接有与下模具内壁滑动连接的顶升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设置有位于下模具上方的整平机构,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设置有位于下模具一侧的夹持机构,所述顶升块的外壁贴合有位于下模具内部的放置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通过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一固定槽之间构成升降结构,所述齿板通过第一转动杆和第二滑块与第二固定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通过齿板与齿轮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所述螺纹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螺纹杆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顶升块通过螺纹滑块和第二转动杆与放置板之间构成顶升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平机构包括连接板、第二电动推杆、第一连接杆、第三固定槽、摆动杆、第一限位槽、第二连接杆、第二限位槽、刮板和第四固定槽,所述整平机构的外壁设置有与上模具外壁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连接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与第一连接杆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三固定槽,所述连接板的侧壁滑动连接有与装置主体内壁旋转连接的摆动杆,所述摆动杆的外壁与连接板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摆动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摆动杆的外壁与第二连接杆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下模具一侧的刮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与刮板的连接部位开设有刮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一连接杆与第三固定槽之间构成升降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位置分布关于连接板的中心轴相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通过摆动杆和第四固定槽与下模具之间构成往复滑动结构,所述摆动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摆动杆的位置分布关于连接板的中心轴相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拉动杆、第二连接块、第五固定槽和夹持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外壁旋转连接有拉动杆,所述拉动杆的一端旋转连接有与装置主体外壁滑动连接的第二连接块,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与第二连接块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五固定槽,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下模具侧壁的夹持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通过第一连接块和拉动杆与第五固定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所述夹持杆通过第二连接块与下模具之间构成夹持结构,所述夹持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夹持杆的位置分布关于下模具的中心轴相对称。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当注塑模具在日常的加工注塑时,为了便于对注塑的产品进行自动脱料操作,可以先打开第一电动推杆带动第一滑块沿第一固定槽的内壁滑动,第一滑块的滑动通过第一转动杆的转动带动第二滑块沿第二固定槽内滑动,第二滑块的滑动带动齿板进行往复滑动,以实现对注塑模具进行加工后自动脱料时,对顶升块运动的控制操作;
S2、接着,当注塑模具在对产品进行注塑加工时,为了提高模具的加工效率,缓解人工脱料的繁琐性,齿板的往复滑动通过齿轮的转动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的转动通过螺纹滑块的滑动通过第二转动杆进行转动,第二转动杆的转动通过顶升块的运动带动放置板在下模具内进行顶升运动,以实现注塑模具在注塑加工时,对产品自动脱模效率的控制操作;
S3、接着,当注塑模具在注塑加工时,为了提高下模具内产品在脱模时表面的平整度,来起到提高产品注塑质量的作用,在连接板升降的同时,通过第一限位槽的作用带动摆动杆进行转动,摆动杆的转动带动第二连接杆沿第二限位槽内滑动,以带动刮板沿第四固定槽内进行往复滑动,进而起到对下模具内的产品表面进行整平操作,以实现提高产品在注塑模具内注塑时,提高产品表面平整度的控制操作;
S4、最后,当产品在通过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注塑加工时,为了保证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挤压定位的精准性,防止下模具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第一连接杆的升降通过第一连接块的连接带动拉动杆进行转动,拉动杆的转动通过第二连接块沿第五固定槽的内壁滑动带动夹持杆缓缓对下模具进行夹持固定运动,以实现在通过注塑模具对产品进行注塑加工时,提高下模具在注塑时稳定性的控制操作。
CN202211725167.5A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Pending CN1160217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25167.5A CN116021726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25167.5A CN116021726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21726A true CN116021726A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70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25167.5A Pending CN116021726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2172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52855U (zh) 一种模具的降温成型装置
CN111266966A (zh) 一种模具制造用打磨装置
CN209504714U (zh) 一种家具用咬合塑胶的注塑成型装置
CN213500406U (zh) 一种易于脱模的制鞋模具
CN116021726A (zh) 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CN215619645U (zh) 一种具有快速脱模功能的汽车把手生产用模具
CN212446053U (zh) 一种立式无线充胶壳模具
CN107662319A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凸轮式开模装置
CN212171216U (zh) 一种定位精度高的注塑模具
CN210733032U (zh) 一种注塑铁钉用注塑机
CN210257085U (zh) 一种注塑模具滑块联动内抽机构
CN215237254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架生产用模具
CN216968393U (zh) 一种带防锁死机构的塑料模具
CN213675235U (zh) 一种便于取料的注塑模具
CN214294174U (zh) 一种塑料注塑用易于脱模的新型模具
CN220973358U (zh)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3d打印平台
CN220426555U (zh) 一种脱模便捷的模具结构
CN220146509U (zh) 一种具有便于快速下料机构的五金塑胶件注塑模具
CN220661826U (zh) 一种螺纹脱模结构的模具
CN217531674U (zh) 一种高精度汽车零件生产用模具
CN219310014U (zh) 一种马达转子成型模具
CN220499679U (zh) 一种模具制造用快速脱模装置
CN216068386U (zh) 一种餐具生产用便于更换的注塑模具
CN220837565U (zh) 一种分体式精密冲头模具
CN217144711U (zh) 一种用于标准件的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