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18272A - 喷墨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18272A
CN116018272A CN202080103854.6A CN202080103854A CN116018272A CN 116018272 A CN116018272 A CN 116018272A CN 202080103854 A CN202080103854 A CN 202080103854A CN 116018272 A CN116018272 A CN 1160182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solvent
nozzle
recording apparatus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38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有马崇博
冈本优介
沟口翔
宫尾明
松本达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018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182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21Collecting waste ink; Collecto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jet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cleaning fl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8Ink recirculation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8Ink recirculation systems
    • B41J2/185Ink-collectors; Ink-catc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21Collecting waste ink; Collectors therefor
    • B41J2/1728Closed waste ink collectors
    • B41J2/1735Closed waste ink collectors with ink supply tank in common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21Collecting waste ink; Collectors therefor
    • B41J2/1742Open waste ink collectors, e.g. ink receiving from a print head above the collector during borderless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cleaning fluids
    • B41J2002/16555Air or gas for cleaning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目的在于减少对打印头进行清洗时在周边飘浮的溶剂蒸气量。并且,目的在于减少打印头周边的墨液污染。喷墨记录装置包括主体部和打印头。主体部包括收纳墨的墨液容器和收纳溶剂的溶剂容器。打印头具有与墨液容器连接并排出加压供给的墨的喷嘴、使从喷嘴排出的墨液颗粒带电的带电电极、使因上述带电电极而带电的墨液颗粒偏转的偏转电极、以及回收墨液的流槽。另外,具有用于对上述打印头进行清洗的头安装单元。头安装单元与用于吸引周边产生的溶剂蒸气的溶剂蒸气吸引通路连接。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关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已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4978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用于对打印对象物进行打印的墨液的墨液容器;与所述墨液容器连接并排出加压供给的墨液的喷嘴;使从所述喷嘴排出的墨液颗粒带电的带电电极;使因所述带电电极而带电的墨液颗粒偏转的偏转电极;回收未被用于打印的墨液的流槽;收纳溶剂的溶剂容器;和与所述溶剂容器连接并排出加压供给的溶剂的液体喷嘴,所述液体喷嘴具有从所述喷嘴向所述流槽方向延伸的液体流路部,和以加压供给的溶剂经由所述液体流路部到达所述喷嘴的角度形成的液体排出孔部”。
另外,已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123117号公报)的技术。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用于对打印对象物进行打印的墨液的墨液容器;与所述墨液容器连接并排出加压供给的墨液的喷嘴;使从所述喷嘴排出的墨液颗粒带电的带电电极;发生使该带电电极带电的带电信号的带电信号发生部;使因所述带电电极而带电的墨液颗粒偏转的偏转电极;回收未被用于打印的墨的流槽;和控制整体的动作的控制部,具有在所述带电电极与所述偏转电极之间检测所述墨液颗粒的带电的电荷量的第一电荷检测单元,和检测所述流槽内流动的墨液的电荷量的第二电荷检测单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497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1231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用于对于在头清洗单元内设置的打印头、从液体喷嘴排出溶剂而对打印头的墨渍进行清洗(头清洗步骤)、之后从空气喷嘴排出空气而使打印头上附着的溶剂干燥(头干燥步骤)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结构和控制方法。此处,在头干燥步骤中,存在溶剂(液体)变化为溶剂蒸气(气体)、该溶剂蒸气在打印头周边飘浮的可能性。
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用于检测不能用流槽捕捉从打印头的喷嘴排出的墨液颗粒这样的异常(一般称为射束弯曲)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结构和控制方法。存在刚开始从喷嘴排出墨液之后立即发生这样的异常(射束弯曲)的可能性。发生异常(射束弯曲)时,存在墨液将打印头的周边污染的可能性。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少对打印头进行清洗时在周边飘浮的溶剂蒸气量。另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减少墨液排出开始时发生异常引起的打印头周边的墨液污染。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对于本发明举其一例,是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包括:进行打印的打印头;主体,其包括用于对所述打印头供给墨液容器内的墨液的通路、用于将未用于打印的所述墨液回收至所述墨液内的通路、用于对所述墨液容器供给溶剂容器内的溶剂的通路、以及调节各通路中的所述墨液和所述溶剂的流动的调节部;控制所述主体和所述打印头的控制部;和头安装单元,其包括具有能够收纳所述打印头的空间且在下部具有开口部的清洗槽、以及回收从所述开口部流出的液体的回收容器,设置有与所述清洗槽连结来吸引所述清洗槽中产生的溶剂蒸气并将其排出的溶剂蒸气吸引通路和排出所述溶剂蒸气的驱动部。
另外,举出本发明的另一例,是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包括:打印头,具有使输送来的墨液颗粒化并将其排出的喷嘴、使从所述喷嘴排出的墨液颗粒带电的带电电极、使因所述带电电极而带电的所述墨液颗粒偏转的偏转电极、以及回收未被用于打印的未使用墨液的流槽;主体,其包括用于对所述喷嘴供给墨液容器内的所述墨液的墨液供给通路、用于将所述流槽回收的所述未使用墨液回收至所述墨液中的墨液回收通路、用于供给溶剂容器内的溶剂的溶剂供给通路、以及调节各通路中的所述墨液和所述溶剂的流动的调节部;控制所述主体和所述打印头的控制部;和头安装单元,其包括具有能够收纳所述打印头的空间的清洗槽、对收纳在所述清洗槽内的所述打印头排出所述溶剂的清洗喷嘴、以及对所述清洗槽内排出使所述打印头干燥的空气的空气排出口,设置用于检测因所述带电电极而带电的所述墨液颗粒的电荷量的电荷传感器,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溶剂从所述清洗喷嘴排出来对所述打印头进行清洗,之后在对所述偏转电极施加了电压的状态下检测所述电荷传感器是否有反应。
另外,举出本发明的另一例,是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包括:打印头,具有使输送来的墨液颗粒化并将其排出的喷嘴、使从所述喷嘴排出的墨液颗粒带电的带电电极、使因所述带电电极而带电的所述墨液颗粒偏转的偏转电极、以及回收未被用于打印的未使用墨液的流槽;主体,其包括用于对所述喷嘴供给墨液容器内的所述墨液的墨液供给通路、用于将所述流槽回收的所述未使用墨液回收至所述墨液容器的墨液回收通路、用于供给溶剂容器内的溶剂的溶剂供给通路、以及调节各通路中的所述墨和所述溶剂的流动的调节部;控制所述主体和所述打印头的控制部;和能够收纳所述打印头的头安装单元,所述控制部在确认了所述打印头已被安装于所述头安装单元的状态之后,使墨液颗粒开始从所述喷嘴排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对打印头进行清洗时,能够减少在打印头周边释放的溶剂蒸气量,能够减少打印头清洗时的溶剂蒸气的气味。另外,根据本发明,通过在头安装单元上安装了打印头的状态下开始从喷嘴排出墨液,能够减少打印头周边的墨液引起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使用状况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喷墨记录装置的通路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部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头安装单元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在头安装单元中卸下了回收容器后的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在头安装单元中安装了打印头的状态的图。
图7是用粗线表示实施例1的进行头清洗处理时的装置整体的液体的流动和气体的流动的流路图。
图8是用粗线表示实施例1的进行头清洗处理时的头安装单元内部的液体的流动和气体的流动的头安装单元截面图。
图9是用粗线表示实施例1的进行头干燥处理时的装置整体的气体的流动的流路图。
图10是用粗线表示实施例1的进行头干燥处理时的头安装单元内部的液体的流和气体的流动的头安装单元截面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1的回收容器中装有大量清洗液的状态的头安装单元截面图。
图12表示实施例1中的头清洗模式选择画面。
图13是实施例1中的头清洗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头清洗处理时的墨液污染判断方法和头干燥处理中的干燥状态判断方法的图。
图15是实施例2中的头清洗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实施例3中的运转停止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实施例4中的激励信号与相位搜索用带电电压的相位关系的时序图。
图18是表示实施例4的运转开始时的有无异常判断方法的图。
图19表示实施例4中的运转开始模式选择画面。
图20是实施例4中的运转开始处理的流程图。
图21是用粗线表示实施例5中的进行主体内墨液循环时的液体的流动的流路图。
图22是用粗线表示实施例5中的进行主体和打印头的墨液循环时的液体的流和气体的流动的流路图。
图23是用粗线表示实施例5中的进行喷嘴清洗和循环通路清洗时的墨液的流动的图。
图24表示实施例5中的长期运转停止设定画面。
图25是实施例5中的长期运转停止时的墨液循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实施例。另外,以下各图中,对于同一设备附加同一编号(附图标记),有时省略已说明的设备的说明。
实施例1
<使用状态>
首先,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使用状态,使用图1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使用状况的立体图。
图1中,喷墨记录装置600A和600B分别包括主体1、通过线缆(打印头用)5与主体1连接的打印头2、和通过线缆(头安装单元用)6与主体1连接的头安装单元3。此处,头安装单元3基本上具有收纳打印头的功能,但也可以追加喷射清洗液而对打印头进行清洗的功能。以下说明的头安装单元3采用了追加了清洗打印头的功能的结构。关于喷墨记录装置600A,示出了打印头2被设置在生产线中的状态。另外,关于喷墨记录装置600B,示出了将打印头2从生产线中移除、并安装(设置)在头安装单元3中的状态。另外,在头安装单元3的下部安装的回收容器4是为了收纳头安装单元3进行的打印头清洗之后的液体(清洗液)而设置的。
喷墨记录装置600A例如被固定设置在生产食品或饮料等的工厂内的生产线中,主体1被设置在能够确保定期的维护作业等所需的空间的场所。打印头2被固定在设置于输送带11附近的打印头固定用部件13上,为了对在输送带11等生产线上向箭头X的方向输送的打印对象物12A、12B进行打印而与其接近地设置。另外,在打印头2上,为了保护打印头2内部的部件的目的而安装了保护罩17。另外,关于打印对象物12B,示出了打印头2进行的打印结束、在输送带11上正在被输送的状态。
另外,图1中,主体1收纳(保持)打印用的墨液,控制主体内部的驱动部(泵和电磁阀)而经由线缆(打印头用)5对打印头2供给墨液。另外,关于主体1的内部的通路结构和控制部的详情在后文中叙述。操作显示部8设置在主体1的顶面部,此处使用触摸输入式显示面板。操作者对操作显示部8进行触摸操作,由此能够对于控制部指示装置的起动和停止,或者进行对打印对象物12A打印的内容的设定。另外,图1中,打印头2中的16表示头基座,17表示保护罩。
头安装单元3设置在打印头2的周边。喷墨记录装置600A中的头安装单元3通过将头安装单元3上组装的嵌合部93与输送带11上组装的固定用夹具92组合而固定。而且,头安装单元3具有用于将打印头2安装在头安装单元上的头安装部81A。进而,头安装单元3具有用于使打印头2的清洗处理开始的开始按钮18、用于使打印头2的清洗处理停止的停止按钮19、和用于使作业者识别确认消息或警报或异常等警报的显示部20。该显示部20例如可以通过灯是否发光或颜色的差异使作业者识别运转状态或有无异常。
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600A中,将头安装单元3固定在输送带11的附近,但头安装单元3能够自由地换装至使用者易于操作的场所。另外,关于将主体1与头安装单元3连接的线缆(头安装单元用)6的长度,优选与将喷墨记录装置600的主体1与打印头2连接的线缆5相比相同或者更长。这是为了确保头安装单元的配置的自由度。
另外,主体1具有用于将头安装单元3固定的固定部91,头安装单元3也能够将头安装单元从固定用夹具(输送带用)92卸下并换装至固定部91上使用。在喷墨记录装置600B的使用状态下,头安装单元3也能够通过将嵌合部93与主体1上组装的固定部91组合而固定在主体1上。喷墨记录装置600B的头安装单元3安装在主体1上。通过预先设为能够将头安装单元3固定在主体1上,即使在输送带11的附近等处不存在安装头安装单元3的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设置头安装单元3。
接着,说明在喷墨记录装置600B中将打印头2设置在头安装单元3上的状态。打印头2从打印头2的前端起安装而设置在头安装单元3的头安装部81A上。本实施例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通过这样将打印头2设置在头安装单元上,能够用从主体1一侧经由线缆(头安装单元用)6供给的溶剂69A对打印头2进行清洗。
<通路结构>
接着,对于实施例1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的通路结构,使用图2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的整体的通路结构的图。
首先,对于实施例1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的墨液供给通路(通路801~804)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在主体1中,包括保持用于进行打印的墨液68A的墨液容器31。在墨液容器31中,包括检测墨液容器31内的液体(墨液68A)是否达到了对于保持在内部而言适当的量即基准液面水平的液面水平传感器31A。
墨液容器31在浸渍在墨液68A中的部分与通路(供给用)801连接,在通路801的途中设置了进行通路的开闭的电磁阀(供给用)49。进而,通路801经由汇流通路901与在通路802中设置的用于吸引、压送墨液68A的泵(供给用)34连接。然后,在泵(供给用)34的输出侧,连接至除去墨液68A中混入的异物的过滤器(供给用)39。
过滤器(供给用)39与将从泵(供给用)34压送的墨液68A调整为适合打印的压力的调压阀46连接,调压阀46与测定对喷嘴21供给的墨液68A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47连接。配置有压力传感器47的通路802经由分支通路921与通过线缆(打印头用)5内的通路803连接,通路803与在打印头2内包括的用于控制是否对喷嘴21供给墨液68A的切换阀26连接。
切换阀26经由通路804与包括排出墨液68A的排出口21A的喷嘴21连接。另外,切换阀26是三通型电磁阀,对于切换阀26连接了墨液供给用的通路802和喷嘴清洗用的通路835,能够对于喷嘴21切换墨液68A和溶剂69A的供给。在喷嘴21的排出口21A的直线前进方向上,配置了用于对墨液颗粒68B附加规定的电荷量的带电电极23、用于使用于打印的墨液颗粒68B偏转的偏转电极24、和用于捕捉因为未用于打印所以并不带电、偏转而是直线地飞行的墨液颗粒68B的流槽25。
接着,对于喷墨记录装置600的墨液回收通路811和812进行说明。图2中,流槽25与通路811连接,在通路811中配置了用于检测是否回收了用带电电极23附加了电荷量的墨液颗粒68B的电荷传感器48。然后,通路811通过线缆(打印头用)5内,与在主体1内配置的除去墨液中混入的异物的过滤器(回收用)40连接,过滤器(回收用)40与进行通路的开闭的电磁阀(回收用)50连接。
电磁阀(回收用)50配置在经由汇流通路902连接的通路812中,与吸引被流槽25捕捉的墨液颗粒68B的泵(回收用)35连接。泵(回收用)35与墨液容器31连接。通过打开电磁阀50,驱动泵35,被流槽25捕捉的墨液颗粒68B被回收至墨液容器31。
接着,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的排气通路(通路814)进行说明。在墨液容器31中,在与墨液68A不接触的上部的空间中,与通路814连接,通路814采用了连接至与主体1的外部连通的排气导管连接部62连接的结构。
接着,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的墨液循环通路(通路821和822)进行说明。打印头2内包括的喷嘴21除了与喷墨供给用的通路804连接以外,也与通过线缆(打印头用)5内的通路821连接。在该通路821中,配置了包括在主体1内的、进行流路的开闭的电磁阀(循环用)59。电磁阀(循环用)59经由汇流通路903与通路822连接,在通路822中配置了从喷嘴21进行墨液的吸引的泵(循环用)36。而且,泵(循环用)36是与墨液容器31连接的结构。
接着,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的粘度测定通路(824和822)进行说明。图2中,墨液容器31在浸渍在墨液68A中的部分与通路(粘度测定用)824连接。通路(粘度测定用)824中,为了得知墨液容器31内的墨液68A的粘度而与粘度测定器45连接。粘度测定器45与进行通路的开闭的电磁阀(粘度测定用)57连接。电磁阀(粘度测定用)57采用了经由汇流通路903与通路822中配置的泵(循环用)36连接的结构。由此,能够使墨液容器31内的墨液68A在粘度测定通路中循环,测定墨液68A的粘度。这样测定的粘度被输入至控制部7(图2中未图示。参考图3),被用于墨液容器31内的墨液68A的粘度控制。
接着,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的溶剂补充通路(通路831和833)进行说明。图2中,在主体1中,包括保持用于对墨液容器31补充溶剂、喷嘴清洗、或头清洗的溶剂69A的溶剂容器33。溶剂容器33的浸渍在溶剂69A中的部分与通路831连接,在通路831中配置了用于吸引、压送溶剂的泵(溶剂用)37。然后,泵(溶剂用)37为了与目的相应地改变溶剂69A的供给目的地而与分支通路922连接。分支通路922在溶剂补充通路中与通路833中配置的用于进行流路的开闭的电磁阀(溶剂补充用)53连接,电磁阀(溶剂补充用)53是与墨液容器31连接的结构。使用该通路,通过控制部7的控制,实施墨液容器31内的墨液68A的粘度控制。
接着,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的墨液补充通路806进行说明。图2中,在主体1中,包括保持补充用的墨液68C的辅助墨液容器32。辅助墨液容器32的浸渍在墨液68C中的部分与通路806连接。通路806中,与进行通路的开闭的电磁阀(墨液补充用)54连接,电磁阀(墨液补充用)54经由汇流通路901,与在通路801中设置的用于吸引、压送墨液68C的泵(供给用)34连接。然后,辅助墨液容器32内的墨液68C经由喷嘴21,经过流槽25、通路811、电磁阀50、泵35,被补充至墨液容器31。
接着,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的喷嘴清洗通路(通路831和835)进行说明。图2中,通路831中配置的泵(溶剂用)37经由分支通路922与通路835连接。通路835与用于进行流路的开闭的电磁阀(喷嘴清洗用)55连接。然后,电磁阀(喷嘴清洗用)55与用于除去溶剂69A中混入的异物的过滤器(喷嘴清洗用)41连接。过滤器(喷嘴清洗用)41是经由通过线缆(打印头用)5内的通路821与包括在打印头2内的、用于控制是否对喷嘴21输送清洗用的溶剂69A的切换阀26连接的结构。
接着,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的主体循环通路(通路808和812)进行说明。通路802经由分支通路921与通路808连接。通路808中,连接至进行通路的开闭的电磁阀(主体循环用)58,电磁阀(主体循环用)58经由汇流通路902与通路812中设置的泵(循环用)35连接。
接着,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的头清洗通路(通路831和837)进行说明。图2中,泵(溶剂用)37经由分支通路922与通路837连接,在通路837中配置了用于进行流路的开闭的电磁阀(头清洗用)56,电磁阀(头清洗用)56与除去溶剂69A中混入的异物的过滤器(头清洗用)43连接。
过滤器(头清洗用)42经由通过线缆(头安装单元用)6内的通路822与包括在头安装单元3内的、用于除去通路837内初始混入的异物的过滤器(头清洗用)43连接。然后,过滤器(头清洗用)43的输出侧与包括在头安装单元3的清洗槽71内部的清洗喷嘴72连接。此处,清洗槽71内部的空间构成为与在下部设置的回收容器4连通。回收容器4是为了蓄积用从清洗槽71内设置的清洗喷嘴72排出的清洗液(溶剂)进行清洗之后的溶剂而设置的。在回收容器4内,为了检测清洗后的溶剂的液位而设置了浮子74。内置有磁体的浮子74达到规定液位时,磁传感器A76检测出液位,对控制部(图2中未图示。)输出回收容器4内的清洗液已达到规定液位。
接着,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的空气供给通路(通路841)进行说明。图2中,在主体1中,包括用于吸引、压送空气的泵(干燥用)60,泵(干燥用)60中,形成了与主体1内部连通的空气吸入口。泵(干燥用)60经由通过线缆(头安装单元用)6内的通路841与包括在头安装单元3的清洗槽71内部的空气供给喷嘴73连接。
接着,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的空气吸引通路(通路843)进行说明。在头安装单元3内包括的清洗槽71上,经由通过线缆(头安装单元用)6内的通路843,连接至包括在主体1内的用于吸引、压送空气的空气泵(吸引用)61。然后,泵(吸引用)61采用了连接至与主体1的外部连通的排气导管连接部62的结构。
<控制部的结构>
接着,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的控制部7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的控制部7和打印机构部(主体1和打印头2)的概略结构的图。图3中,301是作为控制喷墨记录装置600整体的控制部的微处理器单元(以下称为MPU)。302是总线,具有在构成控制部的各部分之间传输数据和控制信号等的功能。例如,总线302用于从各部分输入MPU301的运算所需的数据和检测信号等,将数据信号、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传输至各部分。306是存储MPU301工作所需的控制用程序和数据的只读的存储器(ROM)。307是暂时存储MPU301执行程序时所需的数据的可改写的存储器(RAM)。8是输入打印内容和设定值等以及显示输入的数据和打印内容等的操作显示部。该操作显示部8此处使用在液晶显示画面的表面重叠透明的触摸开关的触摸输入式显示面板。
另外,对于头安装单元3,能够从控制部7的操作显示部进行控制,操作部(开始按钮18和停止按钮19)在对于关于头安装单元3的运转动作、并非在操作显示部8上操作而是在头安装单元3的附近操作的情况下使用。然后,显示部20在对于关于头安装单元3的运转状态确认和异常消息等、并非在操作显示部8上确认而是在头安装单元3的附近确认的情况下使用。
喷墨记录装置600的打印头2包括使从墨液容器31加压供给的墨液68A颗粒化并排出的喷嘴21。喷嘴21使墨液柱状地排出,前端分离而作为墨液颗粒68B排出。另外,打印头2以包围该墨液颗粒68B的方式包括带电电极23,使墨液颗粒68B与打印内容相应地带电。
进而,打印头2使因带电电极23而带电并飞行的墨液颗粒68B与带电量相应地偏转,向被打印物(未图示)飞行。然后,该飞行的墨液颗粒命中被打印物由此执行打印。打印头2的偏转电极24由接地电极24B、正电极24A构成。另外,打印头2包括捕捉未用于打印的墨液颗粒68B(未使用墨液)的流槽25、和发生与用该流槽25捕捉的墨液颗粒68B中的带有微量电荷的墨液颗粒68B1的带电量相应的相位检测信号的电荷传感器48。而且,在主体1一侧,包括将用流槽25捕捉到的墨液(墨液颗粒)回收至墨液容器31的泵(回收用)35、和将流槽25与墨液容器31连接的墨液回收通路811~812。
而且,控制部7具有为了使从喷嘴21喷射的墨液柱分离为墨液颗粒68B的时序具有规则性而对喷嘴21中内置的电致变形元件22(未图示)进行激励的激励电压发生电路331。
另外,控制部7具有打印用带电信号发生电路342和相位搜索用带电信号发生电路341,具有将从它们输出的数字信号形式的带电信号转换为模拟形式的电压信号的D/A转换器343、和对从D/A转换器343输出的模拟信号形式的电压信号放大而发生对带电电极23施加的带电电压的放大电路344。另外,也可以代替设置打印用带电信号发生电路342和相位搜索用带电信号发生电路341的结构地,仅使用打印用带电信号发生电路342通过控制部进行的带电量控制而实现。另外,喷墨记录装置600包括发生对偏转电极24施加的偏转电压的偏转电压发生电路332。
另外,喷墨记录装置600包括对从电荷传感器48输出的模拟信号形式的相位检测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电路353、输入放大后的相位检测信号而判断带电是否良好的相位判断电路351、和输入放大后的相位检测信号并进行A/D转换的A/D转换器352。
接着,在图3中,控制部7的MPU301经由总线302与用于管理墨液容器31的液面的液面检测电路313、用于检测对喷嘴21供给的墨的压力是否适当的值的压力检测电路312、用于用粘度测定器45测定对喷嘴21供给的墨液68A的粘度是否对于打印而言适当的值的粘度测定电路311、用于控制吸引和压送墨液68A和溶剂69A的配备在主体1内的各泵34~37的泵控制电路314、用于控制各通路的各电磁阀49~50和53~59的开闭动作的电磁阀驱动电路315连接,来控制各部。
另外,MPU301经由总线302,与用于控制泵60和61的空气泵控制电路321、用于使用磁传感器A76和磁体A75检测回收容器4被安装在头安装单元3上的情况和回收容器4的液体70并非多于规定量的情况的回收容器传感器检测电路322、用于使用磁传感器B84和磁体B86在头安装单元3一侧检测打印头2被安装在头安装单元3上的打印头检测电路323、和用于使用磁传感器C28和磁体C87在打印头2一侧检测打印头2被安装在头安装单元3上的情况的头安装单元检测电路324连接,来控制各部。
另外,控制部7能够使用计算机。具体而言,控制部7能够由MPU301、存储MPU301工作用的程序和工作所需的数据/信息的存储器(306和307)、按照MPU301的指示使打印头2和头安装单元3、主体1内的结构部分工作的驱动部构成。此处,省略控制部7的详细说明。
<头安装单元的结构>
接着,对于实施例1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的头安装单元3的详细结构,使用图4~图6进行说明。图4是头安装单元3的结构图(对清洗喷嘴72取截面的图)。图5是表示在该头安装单元3中卸下了回收容器后的状态的头安装单元的截面图。图6是表示安装了打印头的状态的头安装单元的截面图。
首先,用图4说明头安装单元的结构。图4中,头安装单元3包括在头清洗时收纳打印头2的清洗槽71、设置在清洗槽71的上部的构成了用于将打印头2设置在头安装单元3上的头安装部81A和作为将打印头2插入清洗槽71内时的入口的头插入部81B的清洗模块81、用于保存头清洗处理时使用的液体70A的回收容器4。
在清洗模块81上,为了在打印头2没有被设置在头插入部81B中的情况下避免灰尘等异物从作为开口部的头插入部81B进入清洗槽71的内部而组装了盖部件83。盖部件83经由盖铰链82组装在清洗模块81上。该盖部件83中,组装了在检测出打印头2被设置在头安装单元3上时使用的磁体B86。在清洗模块81中,组装了用于在打印头2被设置在头安装单元3上时检测出磁体B86接近至一定距离以内的磁传感器B84。另外,在清洗模块81中,组装了在检测出打印头2被设置在头安装单元3上时使用的磁体C87。
而且,在清洗模块81中,通过压入加工组装了用于向打印头2排出头清洗用的溶剂69A的清洗喷嘴72、和具有用于吹出使头清洗后被溶剂69A浸湿的打印头2干燥用的空气的空气排出口的供给喷嘴73。
该清洗喷嘴72中,形成了用于使溶剂69A以对准打印头2上组装的喷嘴21的方式排出的液体排出孔A部72A、和用于使溶剂69A以对准偏转电极24的方式排出的液体排出孔B部72B。而且,使清洗喷嘴72与清洗模块81中形成的流路B部81E连接。
空气供给喷嘴73中,形成了用于使空气以对准打印头2上组装的带电电极23的电极之间的方式排出的空气排出孔73A。使空气供给喷嘴73与清洗模块81中形成的流路C部81F连接。进而,清洗模块81中,形成了与头清洗时供打印头2插入的清洗槽71的内部连通的孔部81C、和与孔部81C连接的流路A部81D。
而且,头安装单元3中,在清洗模块81的下部,包括用于在头清洗时收纳打印头2的清洗槽71。清洗槽71中,形成了使得从清洗喷嘴72排出的溶剂69A不会向周围飞溅而形成的侧壁部、和在安装回收容器4时使用的安装部71A。另外,在清洗槽71的内部,组装了用于检测头安装单元3的周边温度并用于各种控制的温度传感器B80。另外,进而,在清洗槽71中,组装了用于检测回收容器4被安装在头安装单元3上的情况的磁传感器A76。
进而,头安装单元3中,在清洗槽71的下部,包括用于收纳头清洗时使用的液体70A的回收容器4。回收容器4由收纳液体70A的容器77、为了在搬运回收容器4时减少液体70A飞溅的情况而安装的分隔部78、和组装了磁体A75的浮子74、和抑制浮子74的运动的支架79构成。
容器77中,形成了用于收纳头清洗处理时使用的液体70A的贮液部77B、固定在清洗槽71中时使用的安装部77A、和用于安装分隔部78的内螺纹部77C。分隔部78中,形成了为了使从清洗槽71滴落的液体70A流入容器77中而设置的液体流入孔部78A、和为了在使回收容器4倾斜时使液体70A从容器77流出而设置的液体流出孔部78B。
而且,在清洗模块81中,组装了与流路B部81E连接的液体接头89,对于液体接头89,用压入等方法连接了管837A。该管837A形成了头清洗通路837的一部分,经由管837A与主体1内的溶剂容器33连接。另外,在清洗模块81中,组装了与流路C部81F连接的空气接头90,对于空气接头90,用压入等方法连接了管841A。该管841A形成了通路(空气供给用)841的一部分,经由管841A与泵(干燥用)60连接。
另外,进而,在清洗模块81中,组装了与流路A部81D连接的吸引接头88,对于吸引接头88,用压入等方法连接了管843A。该管841A形成通路(空气吸引用)841的一部分,经由管841A与泵(吸引用)61连接。该吸引接头88是使接头A部88B与接头B部88C结合而形成的,在接头A部88B与接头B部88C之间形成了腔室88A。
而且,头安装单元3以使管837A、管841A和管843A不向头安装单元3的外部露出的方式被罩85覆盖,罩85以将清洗模块81的上部和清洗槽71的下部夹入的方式固定。线缆(头安装单元用)6以向外部突出且不会妨碍其他生产设备的方式组装在罩85的下部。在线缆(头安装单元用)6的内部,除了管837A、管841A和管843A以外,也有与磁传感器A76连接的电线76A、与磁传感器B84连接的电线84A、与温度传感器B80连接的电线、和用于使开始按钮18和停止按钮19以及显示部20工作的线束(未图示)等通过,将头安装单元3与主体1连接。
接着,使用图5,对于从头安装单元3卸下回收容器4后的状态进行说明。喷墨记录装置600中,通过在将头安装单元3固定的状态下,使回收容器4旋转约90°,头安装单元3的安装部71A和与其嵌合的回收容器4的安装部77A成为分离的状态,能够使回收容器4从头安装单元3分离。该状态下,在浮子74的内部组装的磁体A75、与清洗槽71中组装的磁传感器A76相隔一定距离(磁传感器A76不再能识别出磁体A75的距离)以上。该状态被经由电线76A传输至控制部7。因此,控制部7能够识别出回收容器4已经被从头安装单元3卸下。
接着,使用图6,对于将打印头2安装在头安装单元3上的状态进行说明。头安装单元3的盖部件83通过将卸下保护罩17后的打印头2插入头插入部81B中而被打开。打印头2成为喷嘴21、带电电极23、偏转电极24和流槽25被推入位于被清洗槽71和清洗模块81包围的空间的位置的状态。
而且,头安装单元3中,为了使打印头2的位置不会向左右前后偏移,而使头插入部81B的孔的内壁面与打印头2的头基座16的外壁面嵌合。进而,打印头2的一部分在与清洗模块81中形成的头安装部81A接触的位置静止,由此,打印头2被设置在头安装单元3上时的位置稳定。另外,在本实施例的打印头2中,组装了磁传感器C28和温度传感器A27。与磁传感器C28连接的电线28A和与温度传感器A27连接的电线27A通过线缆(打印头用)5的内部与主体1中设置的控制部7连接。
在打印头2被安装在头安装单元3上的状态下,盖部件83因打印头2而打开,盖部件83中组装的磁体B86也联动地移动,如虚线的圆圈M2所包围示出的,磁体B86与磁传感器B84接近至一定距离以内。由此,能够在头安装单元3一方识别出已经成为打印头2被安装在头安装单元3上的状态。另外,进而在打印头2被安装在头安装单元3上的状态下,如虚线的圆圈M3所包围示出的,清洗模块81中组装的磁体C87与打印头2中组装的磁传感器C28接近至一定距离以内,由此在打印头2一方也能够识别出已经成为打印头2被安装在头安装单元3上的状态。这样,通过用2个传感器确认是否成为打印头2被安装在头安装单元3上的状态,而防止部件的故障等引起的误检测。
另外,在回收容器4被安装在头安装单元3上的状态下,如虚线的圆圈M1所包围示出的,回收容器4的浮子74中组装的磁体A75与头安装单元的清洗槽71中组装的磁传感器A76接近至一定距离以内。磁传感器A76检测出该状态,控制部7由此能够识别出回收容器4被安装在头安装单元3上的情况。通过该检测,能够防止没有安装回收容器4就开始头清洗处理这样的误作业。
<头清洗/干燥处理>
对于实施例1的喷墨记录装置600中在打印头2被设置在头安装单元3上的状态下执行头清洗处理和头干燥处理时的动作,使用图7~图11进行说明。
首先,对于喷墨记录装置600中、执行头清洗处理时的动作,使用图7和图8进行说明。图7是用粗线(A1~A8)表示进行头清洗处理时的装置整体的液体的流和气体的流动的流路图。图8是用粗线(A1~A7)表示进行头清洗处理时的头安装单元3内部的液体的流和气体的流动的头安装单元截面图。
图7和图8中,喷墨记录装置600处于为了清洗打印头而在头安装单元3上设置(安装)了打印头2的状态。在头清洗通路(通路831、通路837)中,对电磁阀(头清洗用)56通电而使流路开放,使泵(溶剂用)37运转,由此如箭头A1的粗线所示,对头安装单元3供给作为清洗液的溶剂。即,能够对头安装单元3的清洗槽71内组装的清洗喷嘴72供给主体1的溶剂容器33中收纳的溶剂69A。
清洗喷嘴72向打印头排出(排出)该溶剂69A,由此对打印头2进行清洗。具体而言,关于对清洗喷嘴72供给的溶剂69A,使溶剂69A向箭头A2(使溶剂69A从液体排出孔A部72A对准喷嘴21排出的方向)、和箭头A3(使溶剂69A从液体排出孔B部72B对准偏转电极24排出的方向)所示的方向排出,对打印头2中组装的喷嘴21、偏转电极24等构成部件排出溶剂69A,能够对喷墨记录装置600运转中和维护时附着的墨液68A的污渍进行清洗。对打印头2中组装的喷嘴21、偏转电极24等构成部件进行清洗后的溶剂69A因重力而流向下侧。能够在将打印头2设置在头安装单元3上的状态下用溶剂69A对与带电电极23、偏转电极24相比配置在下部的流槽25进行清洗。
然后,在头清洗处理中,对配置在打印头2中的喷嘴21、带电电极23、偏转电极24、流槽25等构成部件进行了清洗的溶剂69A向如箭头A4所示的方向滴落,流入在头安装单元3的下部设置的回收容器4中,作为液体70A蓄积在贮液部77B中。
另外,在墨液循环通路(821~822)中,对电磁阀(循环用)59通电而使流路开放,使泵(循环用)36运转,由此如箭头A5的粗线所示,到达喷嘴21的溶剂69A的一部分被从喷嘴21吸引,被回收至主体1的墨液容器31中。这样,在头清洗处理中,对于喷嘴21的内部和墨液循环通路821~822也能够用溶剂69A进行清洗。
另外,进而在墨液回收通路(811~812)中,对电磁阀(回收用)50通电而使流路开放,使泵(回收用)35运转,如箭头A6的粗线所示,到达流槽25的溶剂69A的一部分被从流槽25吸引,被回收至主体1的墨液容器31中。这样,在头清洗处理中,对于流槽25的内部和墨液回收通路811~812也能够用溶剂69A进行清洗。
然后,在喷嘴21和流槽25中,也与溶剂69A一同吸引周围的空气。关于此时吸引的空气,在墨液循环通路821~822和墨液回收通路811~812内,气化后的溶剂69A溶入其中而成为溶剂蒸气。该溶剂蒸气在流入墨液容器31中之后,经由通路814向与主体1的外部连通的排气导管连接部62排出。
空气吸引通路(通路841)中,通过使泵(吸引用)61运转,而如箭头A7的粗线所示,将头安装单元3的清洗槽71内产生的溶剂蒸气从孔部81C吸引,向与主体1的外部连通的排气导管连接部62排出。喷墨记录装置600中,采用了使从墨液容器31排出的溶剂蒸气和从头安装单元3排出的溶剂蒸气一并从排气导管连接部62排出的结构。排气导管连接部62位于远离主体1的操作显示部8的部位,例如组装在主体1的背面或底面。
另外,存在从清洗喷嘴72排出的溶剂69A的一部分从孔部81C流入流路A部81D中的可能性。因此,在气体吸引通路中设置了腔室88A(参考图4),对流入流路A部81D中的溶剂69A进行捕捉而使其不会流向泵(吸引用)61一方。被捕捉在腔室88A中的溶剂69A在头干燥处理的阶段被干燥,使得头干燥处理结束之后腔室88A内没有溶剂69A残留。
接着,对于实施例1的喷墨记录装置600中在打印头清洗后、执行打印头2的头干燥处理时的动作,使用图9和图10进行说明。图9是用粗线(B1~B6)表示进行头干燥处理时的装置整体的气体的流动的流路图。图10是用粗线(B1~B5)表示进行头干燥处理时的头安装单元3内部的液体的流和气体的流动的头安装单元截面图。
图9和图10中,处于将打印头2设置(安装)在头安装单元3上的状态,在头清洗处理完成之后实施头干燥处理。在空气供给用通路841中,通过使主体1中设置的泵(干燥用)60运转,而如箭头B1的粗线所示,对头安装单元3的清洗槽71内组装的空气供给喷嘴73供给压缩空气。对空气供给喷嘴73供给的空气如箭头B2所示,向打印头2的带电电极23排出。带电电极23的电极之间的间隙与偏转电极24的间隙相比更窄而难以干燥,因此用空气供给喷嘴73上形成的空气排出孔73A对准。然后,从空气供给喷嘴73排出的空气使在打印头2的内部组装的喷嘴21和带电电极23、偏转电极24和流槽25等构成部件干燥。
在墨液回收通路811~812中,对电磁阀(回收用)50通电而使流路开放,使泵(回收用)35运转,由此如箭头B5的粗线所示,空气的一部分被从流槽25吸引,被吸引、压送至主体1的墨液容器31。另外,在墨液循环通路821~822中,对电磁阀(循环用)59通电而使流路开放,使泵(循环用)36运转,由此如箭头B4的粗线所示,空气的一部分被从喷嘴21吸引,被吸引、压送至主体1的墨液容器31。然后,关于流入墨液容器31中的空气,如箭头P的粗线所示地从排气通路805向主体1的外部排出。这样,通过在头干燥处理中从流槽25和喷嘴21吸引空气,能够减少头安装单元3周边的溶剂气体的排出量。
在空气吸引通路(通路841)中,使泵(吸引用)61运转,由此如箭头B3的粗线所示,从孔部81C吸引头安装单元3的清洗槽71内产生的溶剂蒸气,向与主体1的外部连通的排气导管连接部62排出。在喷墨记录装置600中,采用了使从墨液容器31排出的溶剂蒸气和从头安装单元3排出的溶剂蒸气一并从排气导管连接部62排出的结构。如果用该泵(吸引用)61从孔部81C吸引清洗槽71内部的溶剂蒸气的空气流量比用泵(干燥用)60从空气供给喷嘴73对清洗槽71内部供给的空气流量多,则能够大幅减少从头安装单元3排出的溶剂蒸气。另外,进而在从孔部81C吸引的空气的流量较多的情况下,使清洗槽71内部产生空气的流,由此能够期待缩短在打印头2的内部组装的喷嘴21和带电电极23、偏转电极24和流槽25等构成部件的干燥时间的效果。
接着,对于实施例1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中反复执行头清洗处理而回收容器4中收纳的液量较多的状态,使用图11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回收容器中装有大量清洗液的状态的头安装单元截面图。
回收容器4内的液体70几乎充满的情况下,成为如图11所示的状态。即,因回收容器4内的液位上升,浮子74浮起,磁传感器A76不再能够输出液位检测信号。该情况下,控制部7能够检测出(判断为)回收容器4内能够进一步收纳的液体70的量较少、几乎充满的情况。控制部7检测出这样的状态时,在操作显示部8上显示警告。例如,可以显示应当卸下回收容器4并排出其中的液体70。另外,关于警告,仅说明了在操作显示部8上显示,但也可以用头安装单元3的显示部20、或蜂鸣器或声音对作业者通知。在显示以外,也能够用蜂鸣器或声音等进行警告。通过这样的警告,作业人员能够如图5所示地,卸下回收容器4,排出回收容器4内的液体70。然后,将排空后的回收容器4再次安装在清洗槽71的下部。因为在回收容器3的外侧设置了作为液位检测装置的磁传感器A76,所以回收容器4的卸下、安装作业是容易的。
安装了回收容器4的情况下,浮子74处于能够被磁传感器A76检出的位置,因此磁传感器A76开始输出液位检测信号。控制部7能够接收来自磁传感器A76的液位检测信号,判断为已经安装了回收容器4。根据该判断,控制部7将操作显示部8上显示的警告显示消去。或者,能够显示头安装单元3处于能够工作(能够清洗)的状态,以及控制为解除头清洗动作的禁止状态、允许头清洗。
另外,关于回收容器4内的液体70的量,也可以不设置物理传感器(磁传感器A76等)而是通过头清洗模式如“少量清洗:6ml”、“标准清洗:12ml”、“仔细清洗:24ml”这样决定溶剂使用量,在实施头清洗的时机,用控制部7推算回收容器4内的液体70的量,在必要的时机使头清洗动作受到制约,或指示从回收容器4废弃液体。
<头清洗模式设定画面>
对于实施例1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的头清洗相关设定画面,使用图12进行说明。另外,使图12的画面在操作显示部8上显示。
首先,在头清洗相关设定画面的(1)头清洗模式选择栏中,选择“(a)少量清洗、(b)标准清洗、(c)仔细清洗、(d)自动选择”中的任一项。(a)~(c)的不同之处在于头清洗处理中使用的溶剂69A的量不同,例如,溶剂使用量分别是“(a)少量清洗:6ml、(b)标准清洗:12ml、(c)仔细清洗:24ml”。另外,关于设定为“(d)自动选择”时的溶剂使用量和控制方法,作为实施例2后述。
接着,在头清洗相关设定画面的(2)头干燥时间设定栏中,选择“(e)自动、(f)手动设定”中的任一项。设定为“(e)自动”的情况下,对于头干燥时间,基于溶剂69A的种类、和用温度传感器A27和温度传感器B80检测出的值,设定为预先决定的时间。然后,选择了“(f)手动”的情况下,能够将头干燥时间设定为0~10分钟之间。
接着,在头清洗相关设定画面的(3)处理后自动电源OFF栏中,选择“(g)否、(h)是”中的任一项。设定为“(g)否”的情况下,头清洗处理完成后,喷墨记录装置600的电源处于接入的状态。然后,选择“(h)是”的情况下,头清洗处理完成后,使喷墨记录装置600的电源自动地切断。
然后,在完成头清洗相关设定画面的(1)~(3)的一系列设定之后按下“(i)决定、(j)取消”中的任一者的按钮。按下“(i)决定”按钮的情况下,将正在显示的(1)~(3)的设定发送至控制部7并覆盖写入,在下一次执行头清洗时,反映设定事项。另外,按下“(j)取消”按钮的情况下,不将正在显示的(1)~(3)的设定发送至控制部7和覆盖写入。因此,在下一次执行头清洗时,继续使用之前按下“(i)决定”按钮时的设定内容(在画面上显示)。
<实施例1的头清洗动作流程说明>
接着,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的头清洗处理的动作的流程,使用图13进行说明。图13是实施例1中的头清洗处理的流程图。
图13中,首先,在步骤S101中,按下在触摸面板式的操作显示部8上显示的用于进行头清洗处理的开始按钮。或者,按下头安装单元3上包括的开始按钮18。用于进行头清洗处理的开始按钮成为有效的条件是,喷墨记录装置600成为停止从打印头2的喷嘴21排出墨液、不对泵(供给用)34和电磁阀(供给用)49等墨液循环系统部件供给电源而不运转的状态。
在步骤S111中,确认头安装单元3的磁传感器A76是否处于“ON”状态(检测出回收容器4的磁体A75)。
在步骤S112中,如果步骤S111的确认结果中、磁传感器A76处于“ON”状态,则判断为“是”(回收容器4被设置(安装)在头安装单元3上),并前进至步骤S121。如果步骤S111的确认结果中、磁传感器A76处于“OFF”状态,则在步骤S112中判断为“否”(回收容器4没有被设置(安装)在头安装单元3上、或者回收容器4中蓄积了液体70A、浮子74成为浮起状态),并前进至步骤S113。
在步骤113中,在主体1的操作显示部8或者头安装单元3的显示部20上,显示“请将回收容器4内的液体70A排空。请将空的回收容器4设置在头安装单元上”这样的内容。
在步骤S114中,作业者将空的回收容器4设置在头安装单元3上。之后,作业者按下主体1的操作显示部8或者头安装单元3的开始按钮18,由此再次执行步骤S111的处理。
在步骤S121中,进行头安装单元3的磁传感器B84是否处于“ON”状态(检测出盖部件83上组装的磁体B86)的确认、和打印头2的磁传感器C28是否处于“ON”状态(检测出清洗模块81上组装的磁体C87)的确认。
在步骤S122中,如果步骤S121的确认结果中磁传感器B84处于“ON”状态且磁传感器C28处于“ON”状态,则判断为“是”(打印头2被设置(安装)在头安装单元3上),并前进至步骤S131。如果步骤S121的确认结果中、磁传感器B84和磁传感器C28中的任一者处于“OFF”状态,则判断为“否”(打印头2没有被设置(安装)在头安装单元3上),并前进至步骤S123。
在步骤S123中,在主体1的操作显示部8或者头安装单元3的显示部20上显示“请将打印头设置在头安装单元上”这样的内容。在步骤S124中,作业者将打印头2设置在头安装单元3上。之后,作业者按下主体1的操作显示部8或者头安装单元3的开始按钮18,由此再次执行步骤S121的处理。
在步骤S131中,如果图12中示出的头清洗相关设定画面的(1)头清洗模式选择栏中预先设定的内容是“(a)少量清洗”则前进至步骤S132,如果是“(b)标准清洗”则前进至步骤S133,如果是“(c)仔细清洗”则前进至步骤S134。
步骤S132~S134是头清洗步骤,执行由各头清洗模式“(a)少量清洗、(b)标准清洗、(c)仔细清洗、(d)自动选择”决定的头清洗处理(从头安装单元3的清洗喷嘴72排出溶剂69B对打印头2进行清洗)。然后,如果完成,则无论哪一种情况下都前进至步骤S141。
在步骤S141中,如果图12中示出的头清洗相关设定画面的(2)头干燥时间设定栏中预先设定的内容是“(e)自动”则前进至步骤S142,如果是“(f)手动设定”则前进至步骤S143。
步骤S142是头干燥步骤,按基于溶剂69A的种类、用温度传感器A27和温度传感器B80检测出的值预先决定的时间执行头干燥处理(从头安装单元3的空气供给喷嘴73排出空气,并且从清洗槽71内的孔部81C吸引溶剂蒸气而使打印头2干燥)。
步骤S143是头干燥步骤,按“(f)手动设定”中输入的头干燥时间(设定为0~10分钟之间)的时间,执行头干燥处理(从头安装单元3的空气供给喷嘴73排出空气,并且从清洗槽71内的孔部81C吸引溶剂蒸气而使打印头2干燥)。
在步骤S151中,如果图12中示出的头清洗相关设定画面的处理后自动电源OFF中预先设定的内容是“(g)否”则前进至步骤S152,如果是“(h)是”则前进至步骤S153。
在步骤S152中,喷墨记录装置600处于停止从打印头2的喷嘴21排出墨液、不对泵(供给用)34和电磁阀(供给用)49等墨液循环系统部件供给电源而不运转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结束头清洗动作流程。
在步骤S153中,头干燥步骤完成后,使喷墨记录装置600的电源成为OFF,结束头清洗动作流程。
<实施例1的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在对打印头2进行清洗时,能够减少打印头2周边释放的溶剂蒸气量,因此能够减少打印头2清洗时作业者感受到的溶剂蒸气的气味。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能够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600,其能够检测出打印头2和回收容器4被设置在头安装单元3上而判断是否能够执行头清洗,因此能够防止误作业。
实施例2
接着,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进行说明。实施例2中,也采用与实施例1中说明的图1~图11同样的结构。另外,在图14中示出实施例2中的清洗和干燥状态的检测方法,在图15中示出实施例2中的动作流程。关于图1~图11的说明,因为已经说明,所以省略这些说明。然后,使用图14和图15,主要对于与实施例1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实施例2的头清洗/干燥状态判断>
首先,用图14对于头清洗处理中的墨液污染判断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例2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中,在将打印头2设置(安装)在头安装单元3上的状态下,用实施例1的图7和图8中说明的方法,使少量(例如1~5ml)的溶剂69A从清洗喷嘴72排出,使打印头2中组装的部件(喷嘴21、带电电极23、偏转电极24、流槽25等)成为湿润的状态。在打印头2湿润的状态下用偏转电压发生电路332对偏转电极24施加电压(例如1~7kV)。
喷墨记录装置600中使用的溶剂69A是非导电性的液体,墨液68A因为在材料中混合了导电性物质所以是导电性的液体。打印头2上附着的墨液68A在干燥状态下成为非导电性,但通过成为被溶剂69A浸湿的状态而成为导电性的液体。因此,如果打印头2在被墨液68A污染的状态下被溶剂69A浸湿、通过对偏转电极24施加电压而流过电流,则能够用打印头2中组装的电荷传感器48检出。
图14是表示用电荷传感器48检出的电压的图,横轴表示指定的经过时间(相位),纵轴表示检出的电压的大小。关于是否能够容许打印头2的墨液68A造成的污染,根据在指定的经过时间中超过阈值水平SH的记录有多少个而判断。本实施例中,指定的经过时间中超过阈值水平SH的记录是0个的情况(图14的(a)的情况)下判断为不存在污染。1个以上的情况(如图14的(b)所示的情况)下判断为存在污染。判断为存在污染的情况下,追加地执行头清洗(从清洗喷嘴72排出溶剂69)。然后,指定的经过时间中超过阈值水平SH的记录是0个的情况下,判断为打印头2上附着的墨液68A的量较少、能够容许,不执行追加的头清洗。
接着,使用图14,对于头干燥处理中的打印头2的干燥状态的判断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例2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中,在将打印头2设置(安装)在头安装单元3上的状态下,用实施例1的图9和图10中说明的方法,使空气从空气供给喷嘴73排出,使打印头2中组装的部件(喷嘴21、带电电极23、偏转电极24、流槽25等)上附着的溶剂69A干燥。使该溶剂69A干燥时,头安装单元3周边的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存在因溶剂69A的气化热而在打印头2上附着水滴的可能性。于是,在打印头2湿润的状态下使用偏转电压发生电路332对偏转电极24施加电压(例如1~7kV)。如果通过对偏转电极24施加电压而流过电流,则能够用打印头2中组装的电荷传感器48检出。
关于打印头2的干燥状态的判断,与墨液污染状态的判断同样地使用电荷传感器48进行,对于其详情使用图14进行说明。关于是否能够容许打印头2的干燥状态,根据在指定的经过时间中超过阈值水平SH的记录有多少个而判断。本实施例中,指定的经过时间中超过阈值水平SH的记录是1个以上的情况(图14的(b)的状态)下,判断为干燥不充分而追加地执行头干燥(从头安装单元3的空气供给喷嘴73排出空气,并且从清洗槽71内的孔部81C吸引溶剂蒸气而使打印头2干燥)。然后,指定的经过时间中超过阈值水平SH的记录是0个的情况(图14的(a)的情况)下,判断为已经干燥至打印头2不存在问题的状态,不执行追加的头干燥处理。
<实施例2的头清洗动作流程说明>
接着,对于实施例2中的喷墨记录装置700的头清洗处理的动作的流程,使用图15进行说明。图15是实施例2中的头清洗处理的流程图。
图15中,关于“步骤S201、步骤S211~S214、步骤S221~S224”,与实施例1的图13中说明的“步骤S101、步骤S111~S114、步骤S121~S124”相同。因此,对于“步骤S201、步骤S211~S214、步骤S221~S224”省略说明。
步骤S231是头清洗步骤,在图12中示出的头清洗相关设定画面的(1)头清洗模式选择栏中设定为“(d)自动选择”的情况下工作。头安装单元3中,从清洗喷嘴72排出少量(例如5~10ml)溶剂69A而对打印头2执行清洗(头清洗处理)。
在步骤S232中,对偏转电极24施加电压,确认是否用电荷传感器48检测出超过阈值水平SH的电压。以超过阈值水平SH的情况为“1”、不超过的情况为“0”地二值化地进行判断。
步骤S233中,如果步骤S232中二值化的结果中一定时间内判断为“1”的记录有0次,则判断为打印头2的墨液污染已降低至容许值,并前进至步骤S241。如果判断为“1”的记录有1次以上,则判断为打印头2的墨液污染尚未降低至容许值,并再次执行步骤S231。
步骤S241是头干燥步骤,在图12中示出的头清洗相关设定画面的(2)头干燥时间设定栏中设定为“(d)自动”的情况下工作。头安装单元3中,按基于溶剂69A的种类、和用温度传感器A27和温度传感器B80检测出的值预先决定的时间执行头干燥处理(从头安装单元3的空气供给喷嘴73排出空气、并且从清洗槽71内的孔部81C吸引溶剂蒸气而使打印头2干燥)。
在步骤S242中,对偏转电极24施加电压,确认是否用电荷传感器48检测出超过阈值水平SH的电压。以超过阈值水平SH的情况为“1”、不超过的情况为“0”地二值化地进行判断。
步骤S243中,如果步骤S242中二值化的结果中一定时间内判断为“1”的记录有0次,则判断为打印头2已经干燥至容许值,并前进至步骤S251。如果判断为“1”的记录有1次以上,则判断为打印头2尚未干燥至容许值,并再次执行步骤S241。另外,在再次进行的步骤S241中,例如可以在施加了偏转电压的状态下使空气从空气供给喷嘴73持续排出,在已决定的时间内不再存在判断为“1”的记录时,前进至步骤S251。
图15中,关于“步骤S251~S253”,与实施例1的图13中说明的“步骤S151~S153”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实施例2的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能够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600,其将打印头2设置在头安装单元3上,由此能够根据较少的溶剂69A的使用量自动地判别打印头2的因墨液68A造成的污染量,执行头清洗直到自动地判别为打印头2的墨液污染已除去。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能够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600,其能够在将打印头2设置在头安装单元上的状态下,自动地判别打印头2的干燥状态,实施头干燥直到自动地判别为打印头2已干燥。
实施例3
接着,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进行说明。实施例2中,也采用与实施例1中说明的图1~图11同样的结构。从而,省略关于图1~图11的说明。以下,主要以实施例3的动作流程为中心进行说明。
<实施例3的停止处理动作流程说明>
接着,使用图16说明本实施例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的运转停止处理的动作流程。图16是实施例3中的运转停止处理的流程图。
图16中,首先,在步骤S301中,按下触摸面板式的操作显示部8上显示的用于进行运转停止处理的开始按钮。或者,按下头安装单元3中包括的开始按钮18。用于进行运转停止处理的开始按钮成为有效的条件是,喷墨记录装置600成为对泵(供给用)34和电磁阀(供给用)49等墨液循环系统部件供电、从打印头2的喷嘴21排出墨液的状态。
图16中,关于“步骤S311~S314、步骤S321~S324”,与实施例1的图13中说明的“步骤S101、步骤S111~S114、步骤S121~S124”相同。因此,省略“步骤S311~S314、步骤S321~S324”的说明。
在步骤S331中,是墨液排出停止步骤,进行停止从打印头2的喷嘴21排出墨液68A的处理。
步骤S332中,是喷嘴清洗步骤,经由切换阀26对打印头2的喷嘴21供给溶剂69A,从喷嘴21的内侧进行清洗。
图16中,关于“步骤S333~S335、步骤S341~S343”,是与实施例2的图15中说明的“步骤S231~S233、步骤S241~S243”相同的动作。因此,省略“步骤S333~S335、步骤S341~S343”的说明。
图16中,关于“步骤S351~S353”,是与实施例1的图13中说明的“步骤S151~S153”相同的动作。因此,省略“步骤S351~S353”的说明。
<实施例3的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能够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600,其在运转中(从喷嘴21排出墨液68A)的状态下将打印头2设置在头安装单元3上,由此能够自动地实施墨液排出停止处理(使墨液68A停止从喷嘴21排出的处理)、喷嘴清洗处理(使溶剂69A从喷嘴21排出而对通路内进行清洗的处理)、和头清洗处理(使溶剂69A从清洗喷嘴72排出而从外侧对打印头2进行清洗的处理)这一系列的流程。
实施例4
接着,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进行说明。该实施例4中,也采用与实施例1中说明的图1~图11同样的结构。从而,省略关于图1~图11的说明。对于实施例4,主要使用图17~图20进行说明。
<实施例4的相位搜索方法>
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的相位搜索方法进行说明。图17是表示激励信号与相位搜索用带电电压的相位关系的时序图。图17中,(a)作为检测带电电压施加时机的例子,是作为颗粒化的基准的激励信号。(b)是将激励信号的1个周期放大的图。(c)是将激励信号的1个周期八等分、施加从各相位开始的半个周期的带电信号的情况下的各相位下的带电波形。
喷墨记录装置600中,为了检测最优的带电电压施加时机,在没有进行打印的状态(打印与打印的间隔等)下,相对于作为颗粒化的基准的激励信号、使带电相位偏移地对墨液颗粒68B1施加不会越过流槽25的程度的带电电压,检测各相位下的微少的带电电荷68B2的电荷量。即,发生相位搜索用带电电压而进行相位搜索。
为了发生该相位搜索用的相位搜索用带电电压,相位搜索用带电信号发生电路341(参考图3)产生用于发生改变相对于激励电压的相位的多种相位搜索用带电电压的带电信号。该相位搜索用带电电压是成为因该带电电压而带电的墨液颗粒68B1不会越过流槽25(能够被流槽25捕捉)的程度的偏转量的大小,将与因该带电电压而带电的墨液颗粒68B1的微少的带电电荷68B2的带电量相应地从电荷传感器48输出的相位检测信号经由放大电路353输入至相位判断电路351和A/D转换器352。
从放大电路353输出的相位检测信号的波形例如如图18的(a)~(c)所示地变化。喷墨记录装置600处于正常状态的情况下,相位检测信号的波形随着相位搜索用带电电压的发生相位的变更而如图18的(a)所示地变化。
相位判断电路351输入这样的相位检测信号,对输入的各相位的相位检测信号与阈值水平SH进行比较并二值化,将超过阈值水平SH的判断为“1”、未超过的判断为“0”,并输入至MPU301。MPU301将进行了二值化的相位检测信号从“0”变为“1”的相位判断为对于发生使墨液颗粒68B带电的带电电压而言最优的相位,以在该相位下发生之后的打印用带电电压的方式发生打印用带电信号。
然后,喷墨记录装置600处于异常状态的情况下,相位检测信号的波形成为如图18的(b)或(c)所示的状态。
图18的(b)表示超过阈值水平而判断为“1”的记录完全不存在的状态。例如,存在从喷嘴21排出的墨液颗粒68B偏离原本飞行的方向、不能被流槽25回收而是飞溅的情况(将这样的现象称为射束弯曲)。这样的状态下,不能用电荷传感器48检出墨液颗粒68B1的带电信号,成为如图18的(b)所示的相位检测信号的波形。
图18的(c)表示全部(8个)信号都超过阈值水平而被判断为“1”的状态。例如,打印头2被墨液68A污染的状态下,对偏转电极24施加偏转电压(1~7kV)的情况下电压会泄漏。然后,电荷传感器48中,将与墨液颗粒68B1不同的电压检测为噪声,成为如图18的(c)所示的相位检测信号的波形。
<实施例4的画面结构>
对于实施例4的喷墨记录装置600的头安装单元3内墨液排出开始设定画面,使用图19进行说明。另外,使图19的画面在操作显示部8上显示。
首先,在头安装单元3内墨液排出开始设定画面的“(1)选择头安装单元内墨液排出开始方法”栏中,选择“(a)排出墨液、(b)头清洗+排出墨液”中的任一项。设定为“(a)排出墨液”的情况下,不实施头清洗处理,仅执行墨液排出处理。然后,在选择“(b)头清洗+排出墨液”的情况下,在执行了头清洗处理之后,执行墨液排出处理。
接着,在头安装单元3内墨液排出开始设定画面的“(2)设定墨液排出开始时间”栏中,选择“(c)立即、(d)预约日期时间”中的任一项。设定为“(c)立即”的情况下,按下“(f)决定”按钮时,立即在头安装单元内开始墨液排出开始处理。然后,在选择了“(d)预约日期时间”的情况下,能够设定要执行头安装单元内墨液排出开始的“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分”。
接着,在头安装单元内墨液排出开始设定画面的“(3)设定发生异常时的重试次数”栏中,能够在“(e)设定次数”中在0~5次的范围中进行设定。
然后,在头安装单元内墨液排出开始设定画面的(1)~(3)的一系列设定完成之后按下“(f)决定、(g)取消”中的任一者的按钮。按下“(f)决定”按钮的情况下,将正在显示的(1)~(3)的设定覆盖写入至控制部7,在下一次执行头安装单元内墨液排出开始时,反映设定事项。另外,按下“(g)取消”按钮的情况下,不将正在显示的(1)~(3)的设定覆盖写入至控制部7,在下一次执行头安装单元内墨液排出开始时,继续使用之前按下“(f)决定”按钮时的设定内容(在画面上显示)。
<实施例4的运转开始流程说明>
接着,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的运转开始(墨液排出开始)处理的动作流程,使用图20进行说明。图20是实施例4中的运转开始处理的流程图。
图20中,首先,在步骤S401中,按下在操作显示部8上显示的用于进行运转开始(墨液排出开始)处理的开始按钮。或者,按下头安装单元3中包括的开始按钮18。用于进行运转开始(墨液排出开始)处理的开始按钮成为有效的条件是,喷墨记录装置600成为停止从打印头2的喷嘴21排出墨液、不对泵(供给用)34和电磁阀(供给用)49等墨液循环系统部件供给电源而不运转的状态。
图20中,关于“步骤S411~S414、步骤S421~S424”,是与实施例1的图13中说明的“步骤S111~S114、步骤S121~S124”相同的动作。因此,省略“步骤S411~S414、步骤S421~S424”的说明。
在步骤S431中,如果图19中示出的头安装单元内墨液排出开始设定画面的“(2)墨液排出开始时间设定栏”中设定的内容是“(c)立即”则前进至步骤S441,如果是“(d)预约日期时间”则设定下一次开始排出墨液的日期时间并前进至步骤S432。
在步骤S432中,喷墨记录装置600在休止状态(停止从打印头2的喷嘴21排出墨液、不对泵(供给用)34和电磁阀(供给用)49等墨液循环系统部件供电而不运转的状态)下,待机直至到达步骤S431中设定的日期时间。
在步骤S433中,确认是否到达步骤S431中设定的日期时间,如果到达设定的预约时间则判断为“是”并前进至步骤S441。如果尚未到达设定的预约时间则判断为“否”并再次执行步骤S432。
在步骤S441中,如果图19中示出的头安装单元内墨液排出开始设定画面的“(1)头安装单元内墨液排出开始方法选择栏”中设定的内容是“(a)排出墨液”则前进至步骤S451,如果是“(b)头清洗+排出墨液”则设定开始排出墨液的日期时间并前进至步骤S442。
在步骤S442中,实施实施例2的图19中说明的“步骤S231~S233、步骤S241~S243”。
在步骤S451中,开始从喷嘴21排出墨液颗粒68B。用带电电极23对墨液颗粒68B施加相位搜索用的带电电荷,用电荷传感器48检测该信号。然后,用偏转电极24施加偏转电压(1~7kV)。
在步骤S452中,如图18中所说明的,用电荷传感器48检测相位检测数据,以超过阈值水平SH的记录为“1”、不超过的记录为“0”地二值化地进行判断。
步骤S461中,对步骤S452中二值化的结果中在1个周期(8个相位)中判断为“1”的记录的数量进行计数,确认是否存在1个相位以上的“1”。存在1个相位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是”(墨液颗粒68B被流槽25捕捉),并前进至步骤S481。如果存在0个相位的“1”的情况下,判断为“否”(墨液颗粒68B未能被流槽25捕捉),并前进至步骤S462。
在步骤S462中,因为处于检测出异常的状态,所以使喷嘴21的墨液排出停止。
在步骤S463中,确认图19中示出的头安装单元内墨液排出开始设定画面的(3)发生异常时的重试次数栏中对于“(e)设定次数”输入的次数(例如2次)。如果S462的墨液排出停止的次数在对“(e)设定次数”输入的次数(例如2次)以下则再次执行步骤S442。然后,如果S462的墨液排出停止的次数比对“(e)设定次数”输入的次数(例如2次)更多,则前进至步骤S471。
在步骤S471中,执行头清洗处理之后,在主体1的操作显示部8或头安装单元3的显示部20上,为了通知运转开始(墨液排出开始)处理已失败而显示异常确认消息。
在步骤S472中,喷墨记录装置600在停止从打印头2的喷嘴21排出墨液、不对泵(供给用)34和电磁阀(供给用)49等墨液循环系统部件供电而不运转的状态下待机。
在步骤S481中,对步骤S452中二值化的结果中在1个周期(8个相位)中判断为“1”的记录的数量进行计数,确认“1”是否在7个相位以下。7个相位以下的情况下,判断为“是”(打印头2的污渍较少),并前进至步骤S482。如果“1”在8个相位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否”(打印头2的污渍较多),并前进至步骤S462。
步骤S482中,成为从打印头2的喷嘴21排出墨液、用流槽25捕捉墨液颗粒68B、进行正常的带电相位搜索的状态,表示运转开始(墨液排出开始)处理已完成。
<实施例4的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4,能够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600,其在将打印头2设置在头安装单元3上的状态下进行运转开始(墨液排出开始)处理,由此即使发生射束弯曲(从喷嘴21排出的墨液颗粒68B不进入流槽25、打印头2被墨液污染这样的情况),也防止将打印头2的周边设备污染的事态。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4,能够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600,其在将打印头2设置在头安装单元3上的状态下进行运转开始(墨液排出开始)处理,由此即使发生射束弯曲,也能够自动地执行头清洗等修复处理。
实施例5
接着,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5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进行说明。该实施例5中,也采用与实施例1中说明的图1~图11相同的结构。从而,省略关于图1~图11的说明。另外,省略关于与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4共通的部分的说明。对于实施例5,主要使用图21~图25进行说明。
<动作和液体的流动>
首先,对于在打印头2被设置在头安装单元3上的状态下执行主体1和打印头2的墨液循环时的动作,使用图21~图23进行说明。图21是用粗线表示实施例5中的进行主体内墨液循环时的液体的流动的流路图。图22是用粗线表示实施例5中的进行主体和打印头的墨液循环时的液体的流和气体的流动的流路图。图23是表示实施例5中的进行喷嘴清洗和循环通路清洗时的墨液的流动的图。
图21是实施例5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成为将打印头2设置在头安装单元3上的状态、用粗线(C1~C2)表示进行主体1内墨液循环时的液体的流动的流路图。
主体1中,对电磁阀(供给用)49和电磁阀(主体循环用)58通电而使流路开放,使泵(供给用)34和泵(回收用)35运转,由此如箭头C1的粗线所示,主体1的墨液容器31中收纳的墨液68A通过电磁阀(供给用)49、泵(供给用)34、过滤器(供给用)39、调压阀46、压力传感器47、电磁阀(主体循环用)58、泵(回收用)35,返回墨液容器31,从而使墨液68A循环。
另外,主体1中,对电磁阀(粘度测定用)57通电而使流路开放,使泵(循环用)36运转,由此如箭头C2的粗线所示,主体1的墨液容器31中收纳的墨液68A通过粘度测定器45、电磁阀(粘度测定用)57、泵(循环用)36,返回墨液容器31,从而使墨液68A循环。另外,在该主体1内的墨液循环的时机、使用粘度测定器45测定墨液68A的粘度时,易于在下一次使用时得知墨液68A的状态。
接着,图22是用粗线(D1~D7)表示本实施例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成为将打印头2设置在头安装单元3上的状态、进行主体和打印头的墨液循环时的液体的流动的流路图。
在墨液供给通路(通路801~804)中,使电磁阀(供给用)49通电而使流路开放,对切换阀26通电使墨液供给通路成为与喷嘴21连接的状态,使泵(供给用)34运转,由此如箭头D1的粗线所示,主体1的墨液容器31中收纳的墨液68A被供给至打印头2的喷嘴21,作为墨液颗粒68B从喷嘴21排出。墨液颗粒68B成为被带电电极23施加了电压的状态,用电荷传感器48确认其带电量。
在墨液回收通路811~812中,对电磁阀(回收用)50通电而使流路开放,使泵(回收用)35运转,由此如箭头D2的粗线所示,墨液颗粒68B和打印头2周边的空气(air)被从流槽25吸引,被吸引、压送至主体1的墨液容器31。在墨液回收通路811~812中,墨液68A和空气以气液混合的状态流过,因此墨液68A的溶剂成分溶入空气中,空气成为溶剂气体,流入墨液容器31中。流入墨液容器31后的墨液被收纳在底部,成为溶剂气体的空气如箭头D3的粗线所示地作为溶剂气体向主体1的外部排出。
喷墨记录装置600中,这样将墨液68A中的溶剂成分作为溶剂气体向设备外排出,因此运转时间较长时墨液68A中的溶剂成分的比率减少,成为墨液68A的浓度较浓的状态。另外,相反地,运转时间较短时因喷嘴清洗处理等中流入墨液容器31中的溶剂69A,而成为墨液的浓度较低的状态。因此,在通路(粘度测定用)824和822中,对电磁阀(粘度测定用)57通电而使流路开放,使泵(循环用)36运转,由此如箭头D5的粗线所示,对粘度测定器45输送墨液容器31内的墨液68A,定期地测定墨液68A的粘度(换算为浓度)。该测定出的粘度的检测值被输入至控制部7。结果,控制部7控制为在墨液68A的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对墨液容器31补充辅助墨液容器32内的墨液68C、在墨液68A的浓度较浓的情况下如箭头D7的粗线所示地对墨液容器31补充溶剂容器33内的溶剂69A。这样,在喷墨记录装置600中,控制为使墨液68A的粘度保持在管理值的范围内。
另外,在墨液循环通路821~822中,如箭头D1的粗线所示地在从墨液容器31对喷嘴21供给墨液68A的状态下,对电磁阀(循环用)59通电而使流路开放,使泵(循环用)36运转,由此对喷嘴21供给的墨液68A的至少一部分被泵(循环用)36吸引,按箭头D3的粗线所示的流地返回墨液容器31来使墨液68A循环。另外,在对切换阀26通电之前,对电磁阀(主体循环用)58通电而使流路开放,使泵(循环用)36运转,由此能够如箭头D6的粗线所示,使墨液68A也对于通路(主体循环用)808循环。
接着,图23是用粗线(E1~E7)表示实施例5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成为将打印头2设置在头安装单元3上的状态而进行喷嘴清洗和循环通路清洗时的墨液的流动的图。
在喷嘴清洗通路(通路831和835)中,对电磁阀(喷嘴清洗用)55通电而使流路开放,使泵(溶剂用)37运转,由此如箭头E1的粗线所示,主体1的溶剂容器33中收纳的溶剂69A被供给至打印头2并从喷嘴21排出。然后,在墨液回收用的通路811~812中,对电磁阀(回收用)50通电而使流路开放,使泵(回收用)35运转,由此如箭头E1的粗线所示,用流槽25捕捉从喷嘴21排出的溶剂69A并将其回收至墨液容器31。
在墨液循环通路821~822中,在如箭头E1的粗线所示地从溶剂容器33对喷嘴21供给溶剂69A的状态下,对电磁阀(循环用)59通电而使流路开放,使泵(循环用)36运转,由此对喷嘴21供给的溶剂69A的至少一部分被泵(循环用)36吸引,按箭头E3的粗线所示的流回收至墨液容器31。这样,喷墨记录装置600能够使用溶剂69A,对喷嘴21和墨液通路(回收用)811~812、通路(墨液循环用)821~822进行清洗。
另外,通路(喷嘴21和墨液回收通路811~812、墨液循环通路821~822)的清洗完成之后,主体1中,对电磁阀(供给用)49和电磁阀(主体循环用)58通电而使流路开放,使泵(供给用)34和泵(回收用)35运转,由此如箭头E7的粗线所示,使主体1的墨液容器31中收纳的墨液68A循环。
另外,进而,主体1中,对电磁阀(粘度测定用)57通电而使流路开放,使泵(循环用)36运转,由此如箭头E6的粗线所示,对粘度测定器45供给主体1的墨液容器31中收纳的墨液68A,在该主体1内的墨液循环的时机,使用粘度测定器45测定墨液68A的粘度,在下一次使用时得知墨液68A的状态。
<实施例5的画面结构>
对于实施例5的喷墨记录装置600的头安装单元内长期停止时的墨液循环功能设定画面,使用图24进行说明。另外,使图24的画面在操作显示部8上显示。
首先,在头安装单元内长期停止时的墨液循环功能设定画面的“(1)墨液循环开始时间设定栏”中,输入“(a)某时某分”。
接着,在头安装单元内长期停止时的墨液循环功能设定画面的“(2)发生异常时的重试次数设定栏”中,能够在“(b)设定次数”中在0~5次的范围中进行设定。
接着,在头安装单元内长期停止时的墨液循环功能设定画面的“(3)下一次起动日期时间预约栏”中,选择“(c)不进行、(d)预约日期时间”中的任一项。设定为“(c)不进行”的情况下,执行头安装单元内长期停止时的墨液循环功能,但不在决定的时间实施起动(墨液排出开始)处理。选择了“(d)预约日期时间”的情况下,能够设定要执行头安装单元内墨液排出开始的“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分”。
然后,在头安装单元内长期停止时的墨液循环功能设定画面的(1)~(3)的一系列设定完成之后按下“(e)决定、(f)取消”中的任一者的按钮。按下了“(e)决定”按钮的情况下,将正在显示的(1)~(3)的设定覆盖写入至控制部7,使头安装单元内长期停止时的墨液循环功能开始。另外,按下了“(f)取消”按钮的情况下,不将正在显示的(1)~(3)的设定覆盖写入至控制部7,不使头安装单元内长期停止时的墨液循环功能开始。
<实施例5的长期运转停止时的墨液循环开始流程说明>
接着,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喷墨记录装置600的长期运转停止时的墨液循环开始处理的动作流程,使用图25进行说明。图25是实施例5中的长期运转停止时的墨液循环的流程图。
图25中,首先,在步骤S501中,按下在触摸式的操作显示部8上显示的用于进行长期运转停止时的墨液循环开始处理的开始按钮。用于进行长期运转停止时的墨液循环开始处理的开始按钮成为有效的条件是,喷墨记录装置600成为从打印头2的喷嘴21停止排出墨液、不对泵(供给用)34和电磁阀(供给用)49等墨液循环系统部件供电而不运转的状态。
图25中,关于“步骤S511~S514、步骤S521~S524”,与实施例1的图13中说明的“步骤S111~S114、步骤S121~S124”相同。因此,对于“步骤S511~S514、步骤S521~S524”省略说明。
在步骤S531中,确认图24中示出的头安装单元内长期停止时的墨液循环功能设定画面的“(3)下一次起动日期时间预约栏”中对于“(d)预约日期时间”的内容进行了设定。然后,如果已到达设定的预约时间则判断为“是”并前进至步骤S532。如果尚未到达设定的预约时间则判断为“否”并前进至步骤S541。另外,在图24中示出的(3)下一次起动日期时间预约栏中设定的内容是“(c)不进行”的情况下也判断为“否”并前进至步骤S541。
在步骤S541中,对于图24中示出的头安装单元内长期停止时的墨液循环功能设定画面的“(1)墨液循环开始时间设定栏”中的“(a)某时某分”的设定内容进行确认。喷墨记录装置600在休止状态(从打印头2的喷嘴21停止排出墨液,不对泵(供给用)34和电磁阀(供给用)49等墨液循环系统部件供电而不运转的状态)下,待机直至到达设定的时间。
在步骤S542中,实施图21中说明的主体1内的墨液循环。
在步骤S543中,执行与S541相同的处理。
在步骤S544中,因为已到达步骤S541中确认的时间,所以使墨液排出处理开始。
在步骤S551中,实施在实施例4的图20中说明的“步骤S441~S442、步骤S451~S452、步骤S461~S463、步骤S71~S472、步骤S481~S482”。
在步骤S552中,实施图22中说明的主体1和打印头2的墨液循环。
步骤S561中,使用粘度测定器45测定墨液68A的粘度。基于控制部7中记录的各个墨液种类的温度与粘度的关系计算墨液浓度。
在步骤S562中,判断步骤561中计算出的墨液浓度是否高于预先决定的阈值。高于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是”,并前进至步骤S571。低于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否”,并再次执行步骤S552。在喷墨记录装置600中,通过进行图22中说明的墨液循环,能够提高墨液68A的墨液浓度。
在步骤S571中,切断切换阀26的通电,由此停止从喷嘴21排出墨液。
在步骤S572中,实施图23中说明的喷嘴清洗和循环通路清洗,再次执行步骤S531。
在步骤S532中,实施在实施例4的图20中说明的“步骤S441~S442、步骤S451~S452、步骤S461~S463、步骤S71~S472、步骤S481~S482”。
步骤S533中,成为从打印头2的喷嘴21排出墨液、用流槽25捕捉墨液颗粒68B、进行正常的带电相位搜索的状态,表示运转开始(墨液排出开始)处理已完成。
<实施例5的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5,能够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600,其在将打印头2设置(安装)在头安装单元3上的状态下,为了在长期不使用的情况下防止墨液循环系统部件凝固,而在经过一定时间时自动执行主体1和打印头2的墨液循环,即使发生射束弯曲等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够自动修复并在经过一定时间时再次开始对主体1和打印头2的墨液循环。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5,能够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600,其在经过一定时间时自动地执行主体1和打印头2的墨液循环直至预约设定的运转开始(墨液排出开始)日期时间,能够减少运转开始时的故障。
其他实施例
以上,对于实施例1~实施例5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包括各种变形例。另外,上述实施例是为了易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说明的,并不限定于必须包括说明的全部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2…打印头,3…头安装单元,4…回收容器,5…线缆(打印头用),6…线缆(头安装单元用),7…控制部,8…操作显示部,11…输送带,12A…打印对象物,12B…打印对象物,13…打印头固定用部件,16…头基座,17…保护罩,18…开始按钮,19…停止按钮,20…显示部,21…喷嘴,23…带电电极,24…偏转电极,24A…正电极,24B…接地电极,25…流槽,26…切换阀,27…温度传感器A,28…磁传感器C,28A…电线,31…墨液容器,31A…液面水平传感器,32…辅助墨液容器,33…溶剂容器,34…泵(供给用),35…泵(回收用),36…泵(循环用),37…泵(溶剂用),39…过滤器(供给用),40…过滤器(回收用),41…过滤器(喷嘴清洗用),43…过滤器(头清洗用),45…粘度测定器,46…调压阀,47…压力传感器,48…电荷传感器,49…电磁阀(供给用),50…电磁阀(回收用),53…电磁阀(溶剂补充用),54…电磁阀(墨液补充用),55…电磁阀(喷嘴清洗用),56…电磁阀(头清洗用),57…电磁阀(粘度测定用),58…电磁阀(主体循环用),59…电磁阀(循环用),60…泵(干燥用),61…泵(吸引用),62…排气导管连接部,68A…墨液,68B…墨液颗粒,68B1…墨液颗粒,68B2…带电电荷,68C…墨液,69A…溶剂,70…液体,71…清洗槽,71A…安装部,72…清洗喷嘴,72A…液体排出孔A部,72B…液体排出孔B部,73…空气供给喷嘴,73A…空气排出孔,74…浮子,75…磁体A,76…磁传感器A,76A…电线,77…容器,77A…安装部,77B…贮液部,77C…内螺纹部,78…分隔部,78A…液体流入孔部,78B…液体流出孔部,79…支架,80…温度传感器B,80A…电线,81…清洗模块,81A…头安装部,81B…头插入部,81C…孔部,81D…流路A部,81E…流路B部,81F…流路C部,82…盖铰链,83…盖部件,84…磁传感器B,84A…电线,85…罩,86…磁体B,87…磁体C,88…吸引接头,88A…腔室,88B…接头A部,88C…接头B部,89…液体接头,90…空气接头,91…固定部,92…固定用夹具(输送带用),93…嵌合部,301…MPU,302…总线,306…ROM,307…RAM,311…粘度测定电路,312…压力检测电路,313…液面检测电路,314…泵控制电路,315…电磁阀驱动电路,321…空气泵控制电路,322…回收容器传感器检测电路,323…打印头检测电路,324…头安装单元检测电路,331…激励电压发生电路,332…偏转电压发生电路,341…相位搜索用带电信号发生电路,342…打印用带电信号发生电路,343…D/A转换器,344…放大电路,351…相位判断电路,352…A/D转换器,353…放大电路,600…喷墨记录装置,801~804…通路(供给用),806…通路(补充用),808…通路(主体循环用),811~812…通路(回收用),814…通路(排气用),821~822…通路(头循环用),824…通路(粘度测定用),831…通路(溶剂供给用),833…通路(溶剂补充用),835…通路(喷嘴清洗用),837…通路(头清洗用),841…通路(空气供给用),843…通路(空气吸引用),901~903…汇流通路,921~922…分支通路。

Claims (28)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行打印的打印头;
主体,其包括用于对所述打印头供给墨液容器内的墨液的通路、用于将未用于打印的所述墨液回收至所述墨液内的通路、用于对所述墨液容器供给溶剂容器内的溶剂的通路、以及调节各通路中的所述墨液和所述溶剂的流动的调节部;
控制所述主体和所述打印头的控制部;和
头安装单元,其包括具有能够收纳所述打印头的空间且在下部具有开口部的清洗槽、以及回收从所述开口部流出的液体的回收容器,
设置有与所述清洗槽连结来吸引所述清洗槽中产生的溶剂蒸气并将其排出的溶剂蒸气吸引通路和排出所述溶剂蒸气的驱动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头安装单元中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打印头被安放在了所述清洗槽内的情况的打印头检测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头安装单元中设置用于检测在所述清洗槽的所述开口部中安装了所述回收容器的情况的检测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溶剂蒸气吸引通路中具有收纳所述溶剂蒸气中含有的液体的腔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安装单元通过线缆与所述主体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安装单元包括对收纳在所述清洗槽内的所述打印头排出溶剂的清洗喷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洗喷嘴包括用于对准所述打印头的喷嘴来排出所述溶剂的喷嘴孔,和用于对准所述打印头的偏转电极来排出所述溶剂的喷嘴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头安装单元中形成有对所述清洗槽内排出用于使所述打印头干燥的空气的空气排出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溶剂蒸气吸引通路与主体侧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包括与所述墨液容器连接的溶剂蒸气排出通路,所述溶剂蒸气吸引通路的溶剂蒸气出口部与所述溶剂蒸气排出通路的出口部对同一空间内排出所述溶剂蒸气。
1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打印头,具有使输送来的墨液颗粒化并将其排出的喷嘴、使从所述喷嘴排出的墨液颗粒带电的带电电极、使因所述带电电极而带电的所述墨液颗粒偏转的偏转电极、以及回收未被用于打印的未使用墨液的流槽;
主体,其包括用于对所述喷嘴供给墨液容器内的所述墨液的墨液供给通路、用于将所述流槽回收的所述未使用墨液回收至所述墨液中的墨液回收通路、用于供给溶剂容器内的溶剂的溶剂供给通路、以及调节各通路中的所述墨液和所述溶剂的流动的调节部;
控制所述主体和所述打印头的控制部;和
头安装单元,其包括具有能够收纳所述打印头的空间的清洗槽、对收纳在所述清洗槽内的所述打印头排出所述溶剂的清洗喷嘴、以及对所述清洗槽内排出使所述打印头干燥的空气的空气排出口,
设置用于检测因所述带电电极而带电的所述墨液颗粒的电荷量的电荷传感器,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溶剂从所述清洗喷嘴排出来对所述打印头进行清洗,之后在对所述偏转电极施加了电压的状态下检测所述电荷传感器是否有反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电荷传感器有反应的情况下进行从所述清洗喷嘴追加地排出所述溶剂的控制。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从所述空气排出口排出所述空气之前和排出所述空气之后,确认所述电荷传感器是否有反应。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电荷传感器有反应的情况下,从所述空气排出口追加地排出所述空气。
15.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打印头,具有使输送来的墨液颗粒化并将其排出的喷嘴、使从所述喷嘴排出的墨液颗粒带电的带电电极、使因所述带电电极而带电的所述墨液颗粒偏转的偏转电极、以及回收未被用于打印的未使用墨液的流槽;
主体,其包括用于对所述喷嘴供给墨液容器内的所述墨液的墨液供给通路、用于将所述流槽回收的所述未使用墨液回收至所述墨液容器的墨液回收通路、用于供给溶剂容器内的溶剂的溶剂供给通路、以及调节各通路中的所述墨和所述溶剂的流动的调节部;
控制所述主体和所述打印头的控制部;和
能够收纳所述打印头的头安装单元,
所述控制部在确认了所述打印头已被安装于所述头安装单元的状态之后,使墨液颗粒开始从所述喷嘴排出。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确认了所述打印头已被安装于所述头安装单元的状态之后,使所述墨液停止从所述喷嘴排出。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使墨液颗粒停止了从所述喷嘴排出之后,使所述溶剂从所述喷嘴排出并从所述流槽吸引所述溶剂。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安装单元具有对所收纳的所述打印头排出溶剂的清洗喷嘴和对所述清洗槽内排出使所述打印头干燥的空气的空气排出口。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洗喷嘴包括液体排出孔,所述控制部在使墨液停止了从所述喷嘴排出之后,使所述溶剂从所述液体排出孔排出。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用于检测因所述带电电极而带电的墨液颗粒的电荷量的电荷传感器,所述控制部输入由所述电荷传感器输入的所述电荷量,在判断为所述电荷量的水平未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停止从所述喷嘴排出墨液。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洗喷嘴包括液体排出孔,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墨液颗粒停止了从所述喷嘴排出之后,使所述溶剂从所述液体排出孔排出。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溶剂停止了从所述液体排出孔排出之后,使所述墨液从所述喷嘴排出。
23.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预先设定的时机进行开始从所述喷嘴排出所述墨液的时机。
24.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用于检测因所述带电电极而带电的所述墨液颗粒的电荷量的电荷传感器,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打印头已被安装于所述头安装单元的状态下,按预先设定的间隔反复进行下述循环,在该循环中,开始从所述喷嘴排出所述墨液,使所述墨液在通路内循环预先设定的一定时间,之后使所述墨液停止从所述喷嘴排出。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中设置用于测定所述墨液的粘度的粘度测定器,所述控制部在从所述喷嘴排出所述墨液时,定期地用所述粘度测定器测定粘度,在所述粘度未超过预先设定的粘度阈值的情况下继续从所述喷嘴排出所述墨液。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电荷量的水平超过了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停止所述墨液从所述喷嘴的排出。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安装单元中包括的清洗喷嘴具有用于排出所述溶剂的液体排出孔,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墨液停止了从所述喷嘴排出之后,使所述溶剂从所述液体排出孔排出。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溶剂停止了从所述液体排出孔排出之后,使所述墨液从所述喷嘴排出。
CN202080103854.6A 2020-11-04 2020-11-04 喷墨记录装置 Pending CN1160182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41247 WO2022097212A1 (ja) 2020-11-04 2020-11-04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18272A true CN116018272A (zh) 2023-04-25

Family

ID=81456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3854.6A Pending CN116018272A (zh) 2020-11-04 2020-11-04 喷墨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91089A1 (zh)
EP (1) EP4242000A1 (zh)
JP (2) JP7451757B2 (zh)
CN (1) CN116018272A (zh)
WO (1) WO202209721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19159B2 (ja) * 2012-10-05 2016-05-18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4168896A (ja) * 2013-03-04 2014-09-18 Ricoh Co Ltd 液滴吐出ヘッドの洗浄装置
WO2017141483A1 (ja) 2016-02-17 2017-08-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3次元着色システム及び3次元構造物の製造方法
JP7154766B2 (ja) 2018-01-15 2022-10-18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EP3804995B1 (en) * 2018-06-06 2023-08-02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FR3082779B1 (fr) * 2018-06-21 2021-02-12 Dover Europe Sarl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maintenance d'une tete d'impression par buse
JP7280677B2 (ja) 2018-09-27 2023-05-24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97212A1 (ja) 2022-05-12
US20230391089A1 (en) 2023-12-07
JPWO2022097212A1 (zh) 2022-05-12
EP4242000A1 (en) 2023-09-13
JP7451757B2 (ja) 2024-03-18
JP2024053031A (ja) 2024-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25968B (zh) 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4734731B (zh) 液体消耗系统和递送系统
JP728067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307539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16018272A (zh) 喷墨记录装置
JP202106252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監視方法
JP4392844B2 (ja) 粉体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21199506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洗浄方法
JP202301903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補充液及びインクと補充液の組み合わせ
JP7229071B2 (ja) 液体収容装置
JP7436744B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ステム
JP7364690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洗浄ユニットおよび液位検出装置
JP202303389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管理方法
WO2023181171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ステム
WO2024062596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2011465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