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01252B - 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001252B CN116001252B CN202310300948.8A CN202310300948A CN116001252B CN 116001252 B CN116001252 B CN 116001252B CN 202310300948 A CN202310300948 A CN 202310300948A CN 116001252 B CN116001252 B CN 11600125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trusion
- fan
- sliding
- shaped
- wo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包括安装基座、翻转调节机构以及挤压机构。其中,安装基座能够沿着与模具的轴线垂直的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模具的外部。翻转调节机构具有沿着模具的径向伸出的连接端。挤压机构与连接端转动连接,挤压机构具有两个挤压曲面,挤压机构能够在安装基座的带动下,两个挤压曲面分别伸入至两个相邻且待粘接螺旋圈上的凹槽中,且两个挤压曲面沿着模具的轴线方向相对移动,分别与两个螺旋圈上的凹槽内侧壁呈线性滚动接触,以在挤胶机构对两个螺旋圈之间涂胶后,对两个螺旋圈进行挤压。本发明提供的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能够保证内肋管的成型质量,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性物质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内肋管是目前市政工程中较常用的管材,一般用作排水管和排污管,与传统的混凝土管道和金属管道相比具有低成本抗腐蚀等优点。内肋管生产通常是通过挤出机挤出的型材输送至成型设备的模具上,随着模具的转动,型材呈螺旋状缠绕在模具上,型材在模具上缠绕一周后形成一个螺旋圈,每两个相邻的螺旋圈的沿着模具转动轴线相对的侧壁通过成型设备中挤胶机构挤出的热熔胶一体粘接,最终形成螺旋型的管材结构。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相邻的两个螺旋圈粘接的效果,通常会在成型设备上设置压轮和压板。压轮主要是在两个螺旋圈的外缘处对两个粘接后的螺旋圈进行挤压,以防止两个螺旋圈在模具的径向出现错位。压板会设置在挤胶机构的后方,并且与新进入模具的型材远离粘接侧壁的侧壁线性抵接(即线接触,压板倾斜设置,抵接用的端部侧边沿着模具的径向设置),压板会在模具的轴向上给新进入模具的型材一个压力,以保证两个螺旋圈紧密贴合。但是,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且提高内肋管的环刚度,组成内肋管的型材上会设有一个凹槽(凹槽随着会随着型材的缠绕呈螺旋型分布在各螺旋圈外缘上),粘接的侧壁和与压板接触的侧壁分别位于凹槽的两侧。此时因型材具有一定的温度,且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压板对型材的压力,会使凹槽的底部出现一定量的形变,导致对型材的压力无法全部传递给粘接的侧壁,导致粘接处的缝隙无法消除,该种方式直接导致成型后的内肋管质量变差,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泄露,使用寿命降低。另外,压板与型材的侧壁为滑动接触,因型材具有可塑性,也会擦伤型材。综上所述,采用压板进行挤压螺旋圈的方式无法保证内肋管成型质量,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旨在能够解决现有的内肋管缠绕成型过程中,因压板挤压型材的方式无法保证内肋管成型质量而导致的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包括:
安装基座,用于沿着与模具的轴线垂直的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模具的外部;
翻转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基座上,所述翻转调节机构具有沿着模具的径向伸出的连接端;以及
挤压机构,与所述连接端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沿着所述连接端的伸出方向设置;所述挤压机构具有两个挤压曲面,所述挤压机构用于在所述安装基座的带动下,两个所述挤压曲面分别伸入至两个相邻且待粘接螺旋圈上的凹槽中,且两个所述挤压曲面沿着模具的轴线方向相对移动,分别与两个螺旋圈上的凹槽内侧壁呈线性滚动接触,以在挤胶机构对两个螺旋圈之间涂胶后,对两个螺旋圈进行挤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挤压机构包括转动柱、固定框、滑动块、驱动结构、伸出轴以及挤压辊;所述转动柱沿着所述连接端的伸出方向设置,所述转动柱的一端与连接端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沿着所述连接端的伸出方向设置;所述固定框固设在所述转动柱的另一端,所述固定框上设有两个限位滑腔,两个所述限位滑腔沿着所述转动柱的径向分别位于所述转动柱的两侧;所述滑动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滑动块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滑腔中;所述驱动结构用于带动两个所述滑动块相对移动或相背移动;所述伸出轴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伸出轴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块一一对应,每个所述伸出轴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滑动块相连,另一端伸出所述限位滑腔;所述挤压辊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挤压辊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伸出轴的伸出端上,两个所述挤压辊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所述挤压辊的外周面为所述挤压曲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滑动套环、连杆以及伺服电缸;所述滑动套环位于所述连接端和所述固定框之间,且滑动设置在所述转动柱上;所述连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杆分别与两个滑动块一一对应,每个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套环铰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滑动块铰接;所述伺服电缸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伺服电缸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柱的两侧,每个所述伺服电缸的固定端与所述转动柱固定连接,每个所述伺服电缸的伸缩端沿着所述转动柱的轴线方向伸出并与所述滑动套环固定连接;
其中,两个所述伺服电缸带动所述滑动套环滑动,通过两个所述连杆拉动两个所述滑动块相对移动或相背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伸出轴与所述滑动块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与所述伸出轴的伸出方向垂直设置;
其中,所述挤压机构还包括第一调节结构,所述第一调节结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调节结构分别与两个所述伸出轴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调节机构均包括第一蜗轮以及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轮与对应所述伸出轴的转动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一蜗杆转动设置在所述滑动块上,且与所述第一蜗轮啮合,用于对所述伸出轴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挤压辊为圆锥台型外形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挤压辊与所述伸出轴的伸出端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基座包括滑动底座、升降座以及第一伸缩结构;所述滑动底座上设有多个沿着竖直方向设置的立柱;所述升降座沿着竖直方向与各所述立柱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座上设有多个与各所述立柱一一对应设置的滑孔;所述第一伸缩结构位于所述滑动底座和所述升降座之间,用于调节所述升降座的高度;
其中,所述翻转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升降座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翻转调节机构包括扇形转体、第二伸缩结构、翻转杆以及第二调节结构;所述扇形转体转动设置在所述升降座上,且转动轴线与模具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扇形转体具有扇形腔;所述第二伸缩结构具有固定端和伸缩端,所述伸缩结构的固定端与所述升降座铰接,所述第二伸缩结构的伸缩端与所述扇形转体铰接,所述第二伸缩结构用于调节所述扇形转体的翻转角度;所述翻转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扇形腔中,且转动轴线与所述扇形转体的转动轴线共线设置,所述翻转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扇形腔,所述翻转杆的另一端为所述连接端;所述第二调节结构设置在所述扇形转体上,且与所述翻转杆相连,所述第二调节结构用于对所述翻转杆在所述扇形腔中的位置进行调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伸缩结构为千斤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调节结构包括第二蜗轮、横杆以及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轮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蜗轮沿着所述扇形转体的转动轴线方向分别位于所述扇形转体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二蜗轮均与所述扇形转体转动连接,各所述第二蜗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扇形转体的转动轴线共线设置,各所述第二蜗轮均为扇形外形结构;所述横杆沿着所述扇形转体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扇形转体后与两个所述第二蜗轮固定连接,所述横杆还与所述翻转杆连接;所述第二蜗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蜗杆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蜗轮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蜗杆均转动设置在所述扇形转体上,且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蜗轮啮合;
其中,所述扇形转体上设有供所述横杆穿过且供所述横杆滑动的弧形滑口。
本实现方式/申请实施例中,安装基座沿着与模具的轴线垂直的水平方向滑动,且翻转调节机构通过连接端使挤压机构沿着模具的径向伸出,保证挤压机构进给的同时,还可使挤压机构中的两个挤压曲面与两个相邻螺旋圈上的凹槽内侧壁线性接触,保证对两个相邻螺旋圈的挤压效果。而挤压机构中具有的两个挤压曲面能够分别伸入至两个相邻螺旋圈的凹槽中,并且能够相对移动,分别与两个螺旋圈上的凹槽内侧壁接触,该种结构能够有效的使挤压力跨过凹槽的底部,避免凹槽的底部出现形变,同时通过两个挤压曲面的挤压作用,可保证两个相邻螺旋圈紧密粘接,避免粘接处出现缝隙,进而保证内肋管的成型质量。另外挤压曲面与螺旋圈上的凹槽侧壁滚动接触,能够防止划伤型材。本实施例提供的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能够保证内肋管的成型质量,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中挤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中挤压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中第一调节组件配合滑动块及伸出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中挤压辊夹持螺旋圈的结构示意图;(附带升降座)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中翻转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中翻转调节机构转动连接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带升降座)
附图标记说明:
10、安装基座;11、滑动底座;12、升降座;13、第一伸缩结构;14、立柱;15、滑孔;
20、翻转调节机构;21、扇形转体;211、扇形腔;212、弧形滑口;22、第二伸缩结构;23、翻转杆;24、第二调节结构;241、第二蜗轮;242、横杆;243、第二蜗杆;
30、挤压机构;31、转动柱;32、固定框;33、滑动块;34、驱动结构;341、滑动套环;342、连杆;343、伺服电缸;35、伸出轴;36、挤压辊;37、第一调节结构;371、第一蜗轮;372、第一蜗杆;
40、螺旋圈(型材);4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5,现对本发明提供的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进行说明。所述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包括安装基座10、翻转调节机构20以及挤压机构30。其中,安装基座10能够沿着与模具的轴线垂直的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模具的外部。翻转调节机构20设置在安装基座10上,翻转调节机构20具有沿着模具的径向伸出的连接端。挤压机构30与连接端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沿着连接端的伸出方向设置。挤压机构30具有两个挤压曲面,挤压机构30能够在安装基座10的带动下,两个挤压曲面分别伸入至两个相邻且待粘接螺旋圈40上的凹槽41中,且两个挤压曲面沿着模具的轴线方向相对移动,分别与两个螺旋圈40上的凹槽41内侧壁呈线性滚动接触,以在挤胶机构对两个螺旋圈40之间涂胶后,对两个螺旋圈40进行挤压。
本实施例提供的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安装基座10沿着与模具的轴线垂直的水平方向滑动,且翻转调节机构20通过连接端使挤压机构30沿着模具的径向伸出,保证挤压机构30进给的同时,还可使挤压机构30中的两个挤压曲面与两个相邻螺旋圈40上的凹槽41内侧壁线性接触,保证对两个相邻螺旋圈40的挤压效果。而挤压机构30中具有的两个挤压曲面能够分别伸入至两个相邻螺旋圈40的凹槽41中,并且能够相对移动,分别与两个螺旋圈40上的凹槽41内侧壁接触,该种结构能够有效的使挤压力跨过凹槽41的底部,避免凹槽41的底部出现形变,同时通过两个挤压曲面的挤压作用,可保证两个相邻螺旋圈40紧密粘接,避免粘接处出现缝隙,进而保证内肋管的成型质量。另外挤压曲面与螺旋圈40上的凹槽41侧壁滚动接触,能够防止划伤型材。本实施例提供的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能够保证内肋管的成型质量,实用性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挤压机构30可以采用如图2至图5所示结构。参见图2至图5,挤压机构30包括转动柱31、固定框32、滑动块33、驱动结构34、伸出轴35以及挤压辊36。转动柱31沿着连接端的伸出方向设置,转动柱31的一端与连接端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沿着连接端的伸出方向设置。固定框32固设在转动柱31的另一端,固定框32上设有两个限位滑腔,两个限位滑腔沿着转动柱31的径向分别位于转动柱31的两侧。滑动块33设有两个,两个滑动块33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限位滑腔中。驱动结构34能够带动两个滑动块33相对移动或相背移动。伸出轴35设有两个,两个伸出轴35分别与两个滑动块33一一对应,每个伸出轴35的一端与对应的滑动块33相连,另一端伸出限位滑腔。挤压辊36设有两个,两个挤压辊36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伸出轴35的伸出端上,两个挤压辊36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挤压辊36的外周面为挤压曲面。
转动柱31与固定框32为固定的连接结构,固定框32是能够与转动柱31同步转动,因为涉及到内肋管成型时,两个螺旋圈40均螺旋型缠绕,因此其凹槽41的内侧壁也是螺旋型,具有一定的螺旋角,因此转动柱31和固定框32的转动设置,能够使两个挤压辊36上的挤压曲面适应两个凹槽41的螺旋角度,进而保证挤压曲面能够与两个螺旋圈40上的凹槽41内侧壁为线性接触,保证挤压力的平均,进而保证内肋管的成型效果。而驱动结构34能够带动两个滑动块33相背移动或相对移动,进而通过伸出轴35带动两个挤压辊36相对移动或相背移动,该种方式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型材,同时能够保证挤压辊36伸入至凹槽41的过程中,避免挤压辊36擦伤凹槽41的内侧壁,另外,还能够对挤压力进行调节,避免因压力过大或压力过小,能够进一步保证内肋管的成型质量和成型效果。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对于连接端与转动柱31的转动连接,可在连接端处可设置转孔,同时在转孔内设置止推轴承,止推轴承的外圈与转孔过盈配合,转动柱31的一端可与止推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该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驱动结构34可以采用如图2至图5所示结构。参见图2至图5,驱动结构34包括滑动套环341、连杆342以及伺服电缸343。滑动套环341位于连接端和固定框32之间,且滑动设置在转动柱31上。连杆342设有两个,两个连杆342分别与两个滑动块33一一对应,每个连杆342的一端与滑动套环341铰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滑动块33铰接。伺服电缸343设有两个,两个伺服电缸343分别设置在转动柱31的两侧,每个伺服电缸343的固定端与转动柱31固定连接,每个伺服电缸343的伸缩端沿着转动柱31的轴线方向伸出并与滑动套环341固定连接。
其中,两个伺服电缸343带动滑动套环341滑动,通过两个连杆342拉动两个滑动块33相对移动或相背移动。
通过两个伺服电缸343同时带动滑动套环341移动,能够增大对滑动套环341的推拉力,同时还能够保证滑动套环341的受力均匀,伺服电缸343的控制精度高,便于对滑动套环341位移量的精准控制。另外,通过两个连杆342牵动两个滑动块33同时相对移动或相背移动,能够保证对两个凹槽41内侧壁的夹持及解除夹持,其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滑动套环341上及各滑动块33上均设有供对应连杆342铰接的铰接座,而两个伺服电缸343可分别位于四个两两对应的铰接座之间,且分别布置在转动杆的两侧,可参见图2。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挤压机构30可以采用如图2至图5所示结构。参见图2中至图5,伸出轴35与滑动块33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与伸出轴35的伸出方向垂直设置。
其中,挤压机构30还包括第一调节结构37,第一调节结构37设有两个,两个第一调节结构37分别与两个伸出轴35一一对应设置。每个调节机构均包括第一蜗轮371以及第一蜗杆372。第一蜗轮371与对应伸出轴35的转动轴同轴连接。第一蜗杆372转动设置在滑动块33上,且与第一蜗轮371啮合,能够对伸出轴35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
因不同的内肋管,其型材的规格不同,因此当两个螺旋圈40上的凹槽41间距较小时,且小于两个滑动块33的最小间隔距离时,会出现挤压辊36无法对两个凹槽41的内侧壁夹持。此时,可通过对第一蜗杆372对第一蜗轮371进行角度调节,使伸出轴35转动,进而缩小两个挤压辊36的间隔距离,以适应更小的型材,适应性更强。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每个滑动块33上需具有供伸出轴35转动连接的轴孔,同时需具有供伸出轴35转动的转腔;另外,第一蜗轮371和伸出轴35较为优选的安装方式,因伸出轴35沿着第一蜗轮371的径向设置,因此可直接将伸出轴35的一端与第一蜗轮371的外缘连接,另一端沿着第一蜗轮371的径向伸出,然后再将第一蜗轮371转动设置在滑动块33上。每个第一蜗杆372上可设置手操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挤压辊36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结构。参见图5,挤压辊36为圆锥台型外形结构,因凹槽41具有一定的深度,因此沿着内肋管或模具径向,凹槽41的内侧壁的顶端和底端线速度是不同的。而圆锥台状的挤压辊36可根据内肋管的直径及凹槽41的规格,对锥度进行控制,以保证适应凹槽41内侧壁的底端和底端线速度,避免凹槽41的内侧壁与挤压辊36之间出现滑移,便于对凹槽41的内壁进行保护,保证最终的内肋管成型质量。另外,圆锥台状的挤压辊36也更便于伸入至凹槽41中。
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调节结构37调节伸出轴35的角度,也能够适应挤压辊36的锥度,以保证挤压辊36的母线能够与凹槽41的内壁平行设置,便于线性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挤压辊36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结构。参见图5,挤压辊36与伸出轴35的伸出端可拆卸连接,该种结构便于对挤压辊36的更换,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内肋管,适应性强。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可拆卸连接的结构,可在伸出轴35的伸出端设置插入孔,而挤压辊36自身带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一端设有与插入孔适配的插接部,当插接部插入至插入孔后,可通过沿着伸出轴35的径向设置的定位销对插接部进行锁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安装基座10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参见图1,安装基座10包括滑动底座11、升降座12以及第一伸缩结构13。滑动底座11上设有多个沿着竖直方向设置的立柱14。升降座12沿着竖直方向与各立柱14滑动连接,升降座12上设有多个与各立柱14一一对应设置的滑孔15。第一伸缩结构13位于滑动底座11和升降座12之间,能够调节升降座12的高度。
其中,翻转调节机构20安装在升降座12上。
因不同的内肋管,其直径各不相同,而一般情况下,挤压机构30通常是沿着水平方向伸出,以与两个相邻螺旋圈40的凹槽41进行夹持,但是内肋管直径改变后,对应的轴线高度也会改变。因此为了保证挤压结构能够适应不同口径的内肋管,可通过第一伸缩结构13带动升降座12移动,以调节挤压机构30的高度,保证适应不同直径的内肋管,适应性强。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滑动底座11可沿着与模具的轴线垂直的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成型设备上,具体的驱动方式可为丝杠调节,该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第一伸缩结构13可为千斤顶。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翻转调节机构20可以采用如图1、6至图7所示结构。参见图6至图7,翻转调节机构20包括扇形转体21、第二伸缩结构22、翻转杆23以及第二调节结构24。扇形转体21转动设置在升降座12上,且转动轴线与模具的轴线平行设置,扇形转体21具有扇形腔211。第二伸缩结构22具有固定端和伸缩端,伸缩结构的固定端与升降座12铰接,第二伸缩结构22的伸缩端与扇形转体21铰接,第二伸缩结构22能够调节扇形转体21的翻转角度。翻转杆23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扇形腔211中,且转动轴线与扇形转体21的转动轴线共线设置,翻转杆23的另一端伸出扇形腔211,翻转杆23的另一端为连接端。第二调节结构24设置在扇形转体21上,且与翻转杆23相连,第二调节结构24能够对翻转杆23在扇形腔211中的位置进行调节。
扇形转体21能够在第二伸缩结构22的带动下,在升降座12上俯仰转动,该种结构能够使翻转杆23的伸出方向沿着模具或内肋管的径向设置。因为涉及到直径过大的内肋管或直径过小的内肋管,升降座12的升降行程无法适应,因此为了保证翻转杆23的伸出方向能够沿着模具或内肋管的径向设置,可通过扇形转体21将翻转杆23进行俯仰角度调节,以适应直径过大或直径过小的内肋管,适应性更强。当内肋管的直径过大,可使翻转杆23俯仰向上转动;当内肋管的直径过小,可使翻转杆23俯仰向下转动。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在升降座12上可设置供扇形放置的豁口,同时在豁口的内壁上设置供扇形转体21上的转轴插入的第一转孔。另外,在扇形腔211内可设置供翻转杆23转动的第二转孔,第二转孔与第一转孔轴线共线,但是第二转孔的孔径小于第一转孔的孔径,可参见图7。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伸缩结构22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参见图1,第二伸缩结构22为千斤顶,千斤顶的成本低廉,且手动调节方便,便于角度的粗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调节结构24可以采用如图6至图7所示结构。参见图6至图7,第二调节结构24包括第二蜗轮241、横杆242以及第二蜗杆243。第二蜗轮241设有两个,两个第二蜗轮241沿着扇形转体21的转动轴线方向分别位于扇形转体21的两侧,且两个第二蜗轮241均与扇形转体21转动连接,各第二蜗轮241的转动轴线与扇形转体21的转动轴线共线设置,各第二蜗轮241均为扇形外形结构。横杆242沿着扇形转体21的轴线方向设置,横杆242的两端分别穿过扇形转体21后与两个第二蜗轮241固定连接,横杆242还与翻转杆23连接。第二蜗杆243设有两个,两个第二蜗杆243分别与两个第二蜗轮241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二蜗杆243均转动设置在扇形转体21上,且与对应的第二蜗轮241啮合。
其中,扇形转体21上设有供横杆242穿过且供横杆242滑动的弧形滑口212。
第二调节结构24中可通过两个第二蜗杆243同时带动两个第二蜗轮241在扇形转体21上转动,进而通过横杆242带动翻转杆23在扇形腔211内俯仰转动。因为千斤顶的调节精度较低,适合大角度调节。而通过第二调节结构24的设置,能够对翻转杆23的俯仰角度进行更精确的调节,保证横杆242能够准确的沿着模具或内肋管的径向设置,进而保证挤压机构30对内肋管成型的挤压效果,保证内肋管的成型质量,实用性强。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在每个第二蜗杆243上可设置手操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基座,用于沿着与模具的轴线垂直的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模具的外部;
翻转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基座上,所述翻转调节机构具有沿着模具的径向伸出的连接端;以及
挤压机构,与所述连接端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沿着所述连接端的伸出方向设置;所述挤压机构具有两个挤压曲面,所述挤压机构用于在所述安装基座的带动下,两个所述挤压曲面分别伸入至两个相邻且待粘接螺旋圈上的凹槽中,且两个所述挤压曲面沿着模具的轴线方向相对移动,分别与两个螺旋圈上的凹槽内侧壁呈线性滚动接触,以在挤胶机构对两个螺旋圈之间涂胶后,对两个螺旋圈进行挤压;所述挤压机构包括转动柱、固定框、滑动块、驱动结构、伸出轴、挤压辊以及第一调节结构;所述转动柱沿着所述连接端的伸出方向设置,所述转动柱的一端与连接端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沿着所述连接端的伸出方向设置;所述固定框固设在所述转动柱的另一端,所述固定框上设有两个限位滑腔,两个所述限位滑腔沿着所述转动柱的径向分别位于所述转动柱的两侧;所述滑动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滑动块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滑腔中;所述驱动结构用于带动两个所述滑动块相对移动或相背移动;所述伸出轴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伸出轴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块一一对应,每个所述伸出轴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滑动块相连,另一端伸出所述限位滑腔,所述伸出轴与所述滑动块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与所述伸出轴的伸出方向垂直设置;所述挤压辊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挤压辊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伸出轴的伸出端上,两个所述挤压辊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所述挤压辊的外周面为所述挤压曲面;所述第一调节结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调节结构分别与两个所述伸出轴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调节机构均包括第一蜗轮以及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轮与对应所述伸出轴的转动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一蜗杆转动设置在所述滑动块上,且与所述第一蜗轮啮合,用于对所述伸出轴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滑动套环、连杆以及伺服电缸;所述滑动套环位于所述连接端和所述固定框之间,且滑动设置在所述转动柱上;所述连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杆分别与两个滑动块一一对应,每个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套环铰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滑动块铰接;所述伺服电缸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伺服电缸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柱的两侧,每个所述伺服电缸的固定端与所述转动柱固定连接,每个所述伺服电缸的伸缩端沿着所述转动柱的轴线方向伸出并与所述滑动套环固定连接;
其中,两个所述伺服电缸带动所述滑动套环滑动,通过两个所述连杆拉动两个所述滑动块相对移动或相背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辊为圆锥台型外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辊与所述伸出轴的伸出端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包括滑动底座、升降座以及第一伸缩结构;所述滑动底座上设有多个沿着竖直方向设置的立柱;所述升降座沿着竖直方向与各所述立柱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座上设有多个与各所述立柱一一对应设置的滑孔;所述第一伸缩结构位于所述滑动底座和所述升降座之间,用于调节所述升降座的高度;
其中,所述翻转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升降座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调节机构包括扇形转体、第二伸缩结构、翻转杆以及第二调节结构;所述扇形转体转动设置在所述升降座上,且转动轴线与模具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扇形转体具有扇形腔;所述第二伸缩结构具有固定端和伸缩端,所述伸缩结构的固定端与所述升降座铰接,所述第二伸缩结构的伸缩端与所述扇形转体铰接,所述第二伸缩结构用于调节所述扇形转体的翻转角度;所述翻转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扇形腔中,且转动轴线与所述扇形转体的转动轴线共线设置,所述翻转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扇形腔,所述翻转杆的另一端为所述连接端;所述第二调节结构设置在所述扇形转体上,且与所述翻转杆相连,所述第二调节结构用于对所述翻转杆在所述扇形腔中的位置进行调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结构为千斤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结构包括第二蜗轮、横杆以及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轮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蜗轮沿着所述扇形转体的转动轴线方向分别位于所述扇形转体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二蜗轮均与所述扇形转体转动连接,各所述第二蜗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扇形转体的转动轴线共线设置,各所述第二蜗轮均为扇形外形结构;所述横杆沿着所述扇形转体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扇形转体后与两个所述第二蜗轮固定连接,所述横杆还与所述翻转杆连接;所述第二蜗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蜗杆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蜗轮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蜗杆均转动设置在所述扇形转体上,且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蜗轮啮合;
其中,所述扇形转体上设有供所述横杆穿过且供所述横杆滑动的弧形滑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300948.8A CN116001252B (zh) | 2023-03-27 | 2023-03-27 | 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300948.8A CN116001252B (zh) | 2023-03-27 | 2023-03-27 | 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01252A CN116001252A (zh) | 2023-04-25 |
CN116001252B true CN116001252B (zh) | 2023-06-27 |
Family
ID=86021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300948.8A Active CN116001252B (zh) | 2023-03-27 | 2023-03-27 | 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001252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989657A (en) * | 1962-10-29 | 1965-04-22 | Baker Perkins Granbull Ltd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extrusion apparatus |
US4721594A (en) * | 1986-03-20 | 1988-01-26 | Uponor N.V. |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of ribbed pipes |
CN108466420A (zh) * | 2018-05-03 | 2018-08-31 | 常州金纬管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内肋管缠绕成型机及其生产方法 |
CN113878833A (zh) * | 2021-10-26 | 2022-01-04 | 雄县顺财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缠绕管卷曲辅助装置 |
CN216029899U (zh) * | 2021-09-03 | 2022-03-15 | 雄县顺财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缠绕管用修边辅助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323339A (en) * | 1963-10-30 | 1967-06-06 | Phelps Dodge Copper Pro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rrugating tubes |
CN101907207A (zh) * | 2010-07-06 | 2010-12-08 | 戴爱清 | 内肋增强外波纹型塑料缠绕结构壁管材及其制造方法 |
CN104061378A (zh) * | 2014-05-09 | 2014-09-24 | 张娟 | 一种连续缠绕增强结构壁管材及其制造设备、制造方法 |
CN216462668U (zh) * | 2021-12-23 | 2022-05-10 | 上海商科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悬臂式焊机支架 |
-
2023
- 2023-03-27 CN CN202310300948.8A patent/CN11600125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989657A (en) * | 1962-10-29 | 1965-04-22 | Baker Perkins Granbull Ltd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extrusion apparatus |
US4721594A (en) * | 1986-03-20 | 1988-01-26 | Uponor N.V. |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of ribbed pipes |
CN108466420A (zh) * | 2018-05-03 | 2018-08-31 | 常州金纬管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内肋管缠绕成型机及其生产方法 |
CN216029899U (zh) * | 2021-09-03 | 2022-03-15 | 雄县顺财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缠绕管用修边辅助装置 |
CN113878833A (zh) * | 2021-10-26 | 2022-01-04 | 雄县顺财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缠绕管卷曲辅助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01252A (zh) | 2023-04-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08381B (zh) | 一种搅拌分流模具和应用搅拌分流模具挤压型材的方法 | |
CA2594034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rusion of profiled helical tubes | |
CN111940567B (zh) | 一种自动化折弯整形设备 | |
EP0600214A1 (de)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fortlaufenden Herstellung eines Verbundrohres mit einem aussen im wesentlichen glatten Abschnitt | |
CN116001252B (zh) | 内肋管缠绕成型用挤压定型辅助装置 | |
CN117549518B (zh) | 一种塑料管材加热挤出装置 | |
CN105128323A (zh) | 复合增强缠绕式压力管及其成型方法 | |
CN112935370A (zh) | 一种金属型材切割装置 | |
CN2550163Y (zh) | 内壁有阳纹螺旋筋塑料管的挤出模 | |
CN1220579C (zh) | 双平壁螺旋中空结构壁管及其一次挤出生产线 | |
CN116020908A (zh) | 一种无缝钢管用矫直机的矫直机构 | |
CN211843096U (zh) | 一种pe管材生产滚圆装置 | |
CN110421031B (zh) | 一种大口径薄壁弯管机及薄壁弯管制造方法 | |
CN212228581U (zh) | 一种碳纳米管生产用检测装置 | |
CN217553112U (zh) | 管材校圆装置 | |
CN214639105U (zh) | 无缝管缩径装置 | |
CN217018098U (zh) | 一种钢管成型装置 | |
CN210880971U (zh) | 塑料底板无焊缝叠加成型设备 | |
CN217748717U (zh) | 钢管成型调节装置 | |
CN215849548U (zh) | 一种缠绕管塑料挤出模具 | |
CN215968314U (zh) | 一种po管生产线用固定装置 | |
CN214768065U (zh) | 螺旋成型管卷筒装置 | |
CN216032460U (zh) | 缠绕管卷曲成型装置 | |
CN212684664U (zh) | 一种吹膜机用薄膜牵引装置 | |
CN221775196U (zh) | 一种塑料挤出加工用支撑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