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97158A - 眼用透镜 - Google Patents

眼用透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97158A
CN115997158A CN202080103513.9A CN202080103513A CN115997158A CN 115997158 A CN115997158 A CN 115997158A CN 202080103513 A CN202080103513 A CN 202080103513A CN 115997158 A CN115997158 A CN 1159971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mer
ophthalmic lens
siloxane
group
lens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35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竹康介
西口友香
佐竹有里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nic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nic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nic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nic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997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971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2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mides or imides
    • C08L33/2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amide or methacrylam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52Amides or imides
    • C08F220/54Amides, e.g. N,N-dimethylacrylamide or N-isopropylacrylamide
    • C08F220/58Amides, e.g. N,N-dimethylacrylamide or N-isopropylacrylamide containing oxygen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namido oxygen, e.g. N-methylolacrylamide, N-(meth)acryloylmorpholine
    • C08F220/585Amides, e.g. N,N-dimethylacrylamide or N-isopropylacrylamide containing oxygen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namido oxygen, e.g. N-methylolacrylamide, N-(meth)acryloylmorpholine and containing other heteroatoms, e.g. 2-acrylamido-2-methylpropane sulfonic acid [AM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02B1/041Lenses
    • G02B1/043Contact len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00/00Copolyme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ortions of the comonomers expressed
    • C08F2800/20Copolyme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ortions of the comonomers expressed as weight or mass percentag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12/00Crosslink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yeglasse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兼顾透氧性与表面亲水性、且脂质的附着得到抑制的眼用透镜。本发明的眼用透镜是包含使聚合性组合物聚合而获得的聚合物材料的眼用透镜,所述聚合性组合物包含具有硅氧烷键的硅氧烷单体、以及不具有硅氧烷键的不含硅氧烷的交联性单体作为单体成分,该不含硅氧烷的交联性单体包含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所述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具有包含6个以上亚烷基二醇重复单元的链状部位以及配置于该链状部位的两末端的聚合性基团。

Description

眼用透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眼用透镜。
背景技术
隐形眼镜大致分为硬性隐形眼镜与软性隐形眼镜。近年来,大多数的硬性隐形眼镜是使用具有硅氧烷键(Si-O-Si)的硅氧烷聚合物而形成,从而具有高透氧性,但因其硬度,存在于佩戴时产生异物感的情况。另一方面,软性隐形眼镜是由使用了以亲水性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系单体作为共聚成分的共聚聚合物的含水水凝胶而形成,从而可获得优异的佩戴感,另一方面,与硬性隐形眼镜相比,存在透氧性低的倾向。对此,开发了如下隐形眼镜,即,使用包含硅氧烷单体作为进一步的共聚成分的硅水凝胶,从而兼顾高透氧性与优异的佩戴感(专利文献1)。
然而,由硅水凝胶形成的隐形眼镜容易在表面附着脂质。因此,要求实现一种兼顾高透氧性与优异的佩戴感、且脂质的附着得到抑制的隐形眼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4337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顾透氧性与佩戴感、且脂质的附着得到抑制的眼用透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眼用透镜,包含使聚合性组合物聚合而获得的聚合物材料,所述聚合性组合物包含具有硅氧烷键的硅氧烷单体、以及不具有硅氧烷键的不含硅氧烷的交联性单体作为单体成分,所述眼用透镜中,该不含硅氧烷的交联性单体包含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所述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具有包含6个以上亚烷基二醇重复单元的链状部位以及配置于该链状部位的两末端的聚合性基团。
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的链状部位包含6个~50个亚烷基二醇重复单元。
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亚烷基二醇重复单元包含选自由乙二醇重复单元、丙二醇重复单元和丁二醇重复单元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性组合物进一步包含亲水性聚合物。
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于所述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全部单体成分和存在所述亲水性聚合物时所述亲水性聚合物的合计配合量,所述不含硅氧烷的交联性单体的配合比例为2重量%以上,相对于所述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全部单体成分和存在所述亲水性聚合物时所述亲水性聚合物的合计配合量,所述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的配合比例为0.9重量%以上。
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于所述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全部单体成分和存在所述亲水性聚合物时所述亲水性聚合物的合计配合量,所述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的配合比例为2重量%以上。
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于所述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全部单体成分和存在所述亲水性聚合物时所述亲水性聚合物的合计配合量,所述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的配合比例为3重量%~25重量%。
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的HLB值为5~20。
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于所述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全部单体成分和存在所述亲水性聚合物时所述亲水性聚合物的合计配合量,所述硅氧烷单体的配合比例为10重量%~70重量%。
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硅氧烷单体具有单一的聚合性基团。
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硅氧烷单体所具有的硅氧烷键的重复数量为100以下。
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硅氧烷单体所具有的硅氧烷键的重复数量为20以下。
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硅氧烷单体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以下。
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硅氧烷单体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以下。
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硅氧烷单体包含重均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硅氧烷单体A、以及重均分子量超过1000的硅氧烷单体B,相对于该硅氧烷单体A与该硅氧烷单体B的合计,该硅氧烷单体B的比例为20重量%以下。
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单体成分进一步包含共聚性单体。
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共聚性单体包含选自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内酰胺、N-甲基内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中的至少一种亲水性单体。
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于所述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全部单体成分和存在所述亲水性聚合物时所述亲水性聚合物的合计配合量,所述共聚性单体的配合比例为20重量%~70重量%。
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亲水性聚合物包含选自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亚烷基二醇、多糖、聚(甲基)丙烯酸和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
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物材料的应力缓和率为10%~40%。
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物材料的杨氏模量为0.3MPa~2.3MPa。
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眼用透镜为隐形眼镜。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使包含硅氧烷单体和特定的交联性单体的单体成分聚合而获得的聚合物材料,可获得兼顾透氧性与佩戴感、且脂质的附着得到抑制的眼用透镜。另外,通过本发明而获得的眼用透镜为了确保良好的操作性而可具有适当的柔软性、变形恢复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和比较例中所获得的眼用透镜的评价结果的图。
图2是说明应力缓和率的测定中所使用的夹具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单体”是指具有一个以上的聚合性基团的聚合性化合物。作为该聚合性基团,可优选地例示烯键式不饱和基团,聚合性基团例如可以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或烯丙基。此处,“(甲基)”是指任意的甲基取代。因此,“(甲基)丙烯酰基”是指甲基丙烯酰基和/或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酸基”等其他的记载也相同。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眼用透镜包含使聚合性组合物聚合而获得的聚合物材料,所述聚合性组合物包含具有硅氧烷键的硅氧烷单体、以及不具有硅氧烷键的不含硅氧烷的交联性单体作为单体成分,且作为该不含硅氧烷的交联性单体,至少使用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所述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具有包含6个以上亚烷基二醇重复单元的链状部位以及配置于该链状部位的两末端的聚合性基团。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眼用透镜代表性地具有沿着角膜的曲线的半球面形状。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眼用透镜可用作例如隐形眼镜、人工角膜、角膜贴敷体(cornea onlay),优选为硅水凝胶隐形眼镜。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方式的限定。另外,各实施方式可适宜地进行组合。
A.聚合性组合物
聚合性组合物包含具有硅氧烷键的硅氧烷单体以及不具有硅氧烷键的不含硅氧烷的交联性单体作为单体成分,该不含硅氧烷的交联性单体包含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所述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具有包含6个以上亚烷基二醇重复单元的链状部位以及配置于该链状部位的两末端的聚合性基团。单体成分优选为进一步包含共聚性单体。一个实施方式中,共聚性单体包含亲水性单体。一个实施方式中,共聚性单体包含相容化单体。另外,聚合性组合物可进一步包含亲水性聚合物。通过使包含单体成分和亲水性聚合物的聚合性组合物聚合,可获得包含源自单体成分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与亲水性聚合物成分高度地复合化而成的聚合物材料。另外,聚合性组合物根据需要可进一步包含任意适当的添加剂。
A-1.单体成分
单体成分包含硅氧烷单体、以及包含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的不含硅氧烷的交联性单体,且优选为进一步包含共聚性单体。
A-1-1.硅氧烷单体
硅氧烷单体只要具有硅氧烷键(Si-O-Si)和聚合性基团,则可使用任意适当的单体。硅氧烷单体因具有硅氧烷键,因此可对聚合物材料赋予高透氧性。一个实施方式中,硅氧烷单体可以为具有单一的聚合性基团(换句话说,在分子内仅具有一个聚合性基团)的非交联性的硅氧烷单体。另一实施方式中,硅氧烷单体可以为在分子内具有两个以上聚合性基团的交联性的硅氧烷单体。应予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仅使用一种硅氧烷单体,也可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硅氧烷单体,可列举以往用作隐形眼镜用材料的单体,例如日本专利特表2015-503631号公报的0039段落~0044段落中记载的硅氧烷单体、日本专利特开2014-40598号公报的0060段落~0065段落中记载的硅氧烷单体、WO2015/92858号公报的0024段落~0037段落中记载的硅氧烷单体(具体而言,由以下的式(A)、优选为由式(A-1)、式(A-2)或(A-3)所表示的硅氧烷单体)。在本说明书中,引用这些公报的整体来作为参考。
A1-Z1-U1-Z2-Z3-(-S1-U2-)n-S2-Z4-Z5-U3-Z6-A2
···(A)
所述通式(A)中,
1)n为0或1~10的整数。
2)A1和A2各自为由下述的通式(A-II)和通式(A-III)所表示的基团。下述通式(A-II)和通式(A-III)中,Y21和Y22各自独立地为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乙烯基或烯丙基,另外,R21和R22各自独立地为直接键或者碳原子数2~6的直链状或具有支链的亚烷基。
Y21-R21-···  (A-II)
-R22-Y22···  (A-III)
3)Z1、Z2、Z3、Z4、Z5和Z6各自独立地为将直接键或亚烷基二醇(氧亚烷基)作为重复单元的聚亚烷基二醇链。其中,Z1~Z6中的至少一个以上为乙二醇的重复数量为2以上、优选为4~15的聚乙二醇链,并非为聚乙二醇链的Z1~Z6中的至少一个以上为将与乙二醇不同的亚烷基二醇作为重复单元的聚亚烷基二醇链(例如,将丙二醇作为结构单元的聚丙二醇链,作为具体例,为丙二醇的重复数量为5~16的聚丙二醇链)。
4)U1为由下述的通式(A-IV)所表示的基团,且在硅氧烷单体的分子链中包含氨基甲酸酯键。下述通式(A-IV)中,E21为-NHCO-基(这种情况下,E21与X21形成了氨基甲酸酯键)、或源自选自饱和或者不饱和脂肪族系、脂环式系和芳香族系的组中的二异氰酸酯的二价基团(这种情况下,E21在Z1和X21之间形成了氨基甲酸酯键),X21为氧原子。
-E21-X21-···  (A-IV)
5)U2为由下述的通式(A-VI)所表示的基团,且在硅氧烷单体的分子链中包含氨基甲酸酯键。下述通式(A-VI)中,R41和R42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2~6的直链状或具有支链的亚烷基,X41和X42各自独立地为氧原子或亚烷基二醇基,E41为源自选自饱和或者不饱和脂肪族系、脂环式系和芳香族系的组中的二异氰酸酯的二价基团(这种情况下,E41在X41和X42之间形成了氨基甲酸酯键)。
-R41-X41-E41-X42-R42-···  (A-VI)
6)U3为由下述的通式(A-VII)所表示的基团,且在硅氧烷单体的分子链中包含氨基甲酸酯键。下述通式(A-VII)中,X22为氧原子,E22为-NHCO-基(这种情况下,E22在与X22之间形成了氨基甲酸酯键)、或源自选自饱和或者不饱和脂肪族系、脂环式系和芳香族系的组中的二异氰酸酯的二价基团(这种情况下,E22在Z5和X22之间形成了氨基甲酸酯键)。
-X22-E22-···  (A-VII)
7)S1和S2各自独立地为由下述的通式(A-V)所表示的基团。下述通式(A-V)中,R31和R38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2~6的直链状或具有支链的亚烷基,R32、R33、R34、R35、R36和R37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被氟取代的烷基、或苯基。另外,K为1~1500的整数,L为0或1~1500的整数,K与L的和:“K+L”例如为1~1500的整数,优选为2~1000的整数,更优选为3~500的整数。
Figure BDA0004095153040000061
通式(A-1):
Figure BDA0004095153040000062
(所述式中,R5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a为2以上的整数,b为2以上的整数,n为1~1500的整数。另外,R52和R53为氢原子或甲基,在R52为氢原子的情况下,R53为甲基,在R52为甲基的情况下,R53为氢原子。)
通式(A-2):
Figure BDA0004095153040000071
(所述式中,a′为2以上的整数,b′为2以上的整数,n′为1~1500的整数。另外,R61和R62为氢原子或甲基,在R61为氢原子的情况下,R62为甲基,在R61为甲基的情况下,R62为氢原子。)
通式(A-3):
Figure BDA0004095153040000072
(所述式中,a″为2以上的整数,b″为2以上的整数,n″为1~1500的整数。另外,R81和R82为氢原子或甲基,在R81为氢原子的情况下,R82为甲基,在R81为甲基的情况下,R82为氢原子。)
作为硅氧烷单体的其他具体例,可列举:(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硅烷氧基二甲基硅烷基甲酯、(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硅烷氧基二甲基硅烷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甲基双(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三(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基丙酯、(甲基)丙烯酸单[甲基双(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氧基]双(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三[甲基双(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氧基]硅烷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甲基双(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基丙基甘油酯、(甲基)丙烯酸三(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基丙基甘油酯、(甲基)丙烯酸单[甲基双(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氧基]双(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基丙基甘油酯、(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硅烷基乙基四甲基二硅烷氧基丙基甘油酯、(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硅烷基甲酯、(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硅烷基丙基甘油酯、(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硅烷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硅烷氧基二甲基硅烷基丙基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基双(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基乙基四甲基二硅烷氧基甲酯、(甲基)丙烯酸四甲基三异丙基环四硅氧烷基丙酯、(甲基)丙烯酸四甲基三异丙基环四硅烷氧基双(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基丙酯等含硅酮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三(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基苯乙烯、双(三甲基硅烷氧基)甲基硅烷基苯乙烯、(三甲基硅烷氧基)二甲基硅烷基苯乙烯、三(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氧基二甲基硅烷基苯乙烯、[双(三甲基硅烷氧基)甲基硅烷氧基]二甲基硅烷基苯乙烯、(三甲基硅烷氧基)二甲基硅烷基苯乙烯、七甲基三硅氧烷基苯乙烯、九甲基四硅氧烷基苯乙烯、十五甲基七硅氧烷基苯乙烯、二十一甲基十硅氧烷基苯乙烯、二十七甲基十三硅氧烷基苯乙烯、三十一甲基十五硅氧烷基苯乙烯、三甲基硅烷氧基五甲基二硅烷氧基甲基硅烷基苯乙烯、三(五甲基二硅烷氧基)硅烷基苯乙烯、三(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氧基双(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基苯乙烯、双(七甲基三硅烷氧基)甲基硅烷基苯乙烯、三[甲基双(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氧基]硅烷基苯乙烯、七(三甲基硅烷氧基)三硅烷基苯乙烯、三甲基硅烷氧基双[三(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氧基]硅烷基苯乙烯、九甲基四硅烷氧基十一烷基甲基五硅烷氧基甲基硅烷基苯乙烯、三[三(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氧基]硅烷基苯乙烯、(三-三甲基硅烷氧基六甲基)四硅烷氧基[三(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氧基]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基苯乙烯、九(三甲基硅烷氧基)四硅烷基苯乙烯、双(十三甲基六硅烷氧基)甲基硅烷基苯乙烯、七甲基环四硅氧烷基苯乙烯、七甲基环四硅烷氧基双(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基苯乙烯、三丙基四甲基环四硅氧烷基苯乙烯、三甲基硅烷基苯乙烯等含硅酮的苯乙烯衍生物;双(3-(三甲基硅烷基)丙基)富马酸酯、双(3-(五甲基二硅氧烷基)丙基)富马酸酯、双(三(三甲基硅烷氧基)硅烷基丙基)富马酸酯等含硅酮的富马酸二酯。
作为硅氧烷单体的进而其他的具体例,可列举:单(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末端单-正丁基末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单(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末端单-正甲基末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单(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末端单-正丁基末端聚二乙基硅氧烷、单(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末端单-正甲基末端聚二乙基硅氧烷、单(甲基)丙烯酰基氨基丙基末端单-正丁基末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单(甲基)丙烯酰基氨基丙基末端单-正甲基末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单(甲基)丙烯酰基氨基丙基末端单-正丁基末端聚二乙基硅氧烷、单(甲基)丙烯酰基氨基丙基末端单-正甲基末端聚二乙基硅氧烷等。这些硅氧烷单体中,(Si-O)的重复数量例如可以为4~20,优选为4~12,更优选为4~10。
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包含氮原子的硅氧烷单体。通过在硅氧烷单体中包含氮原子,从而与亲水性单体的相容性提高,结果,即便为增大了硅氧烷单体的配合比例的情况,也可获得透明性优异的硅水凝胶。
一个实施方式中,不具有亲水性基团的硅氧烷单体与具有亲水性基团的硅氧烷单体可组合使用。通过并用这样的两种硅氧烷单体,与亲水性单体的相容性提高,结果,无论是否存在相容性单体,均可获得透明性优异的硅水凝胶。
作为所述亲水性基团,可列举羟基、羧基、磺酸基、磷酸基等。其中,优选为具有羟基的硅氧烷单体。作为具有羟基的硅氧烷单体,可列举(3-甲基丙烯酰氧基-2-羟基丙基氧基)丙基双(三甲基硅烷氧基)甲基硅烷(SiGMA)等。
所述硅氧烷单体的重均分子量代表性地为10000g/mol以下。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优选地使用重均分子量例如为1000g/mol以下、优选为200g/mol~900g/mol、更优选为300g/mol~800g/mol的硅氧烷单体。通过使用这种硅氧烷单体,可降低聚合性组合物整体的粘度,向模具中分注时等的操作变得容易。另外,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优选地使用重均分子量例如为超过1000g/mol且为10000g/mol以下、优选为2000g/mol~9000g/mol、更优选为3000g/mol~8000g/mol的硅氧烷单体。通过使用这种硅氧烷单体,可获得更高的透氧性提高效果。这些硅氧烷单体可以仅使用任意一者,也可将两者组合使用。通过并用这样的两种硅氧烷单体,可在保持适当的聚合性组合物的粘度的同时,表现出高透氧性。
所述硅氧烷单体所具有的硅氧烷键的重复数量代表性地为1500以下,优选为100以下。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优选地使用硅氧烷键的重复数量例如为1~20、优选为2~20、更优选为3~12、进一步优选为4~10的硅氧烷单体。通过使用这种硅氧烷单体,可降低聚合性组合物整体的粘度,向模具中分注时等的操作变得容易。此外,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优选地使用硅氧烷键的重复数量例如为超过20且为1500以下、优选为超过20且为100以下、更优选为超过20且为80以下的硅氧烷单体。通过使用这种硅氧烷单体,可获得更高的透氧性提高效果。这些硅氧烷单体可以仅使用任意一者,也可将两者组合使用。通过这样的并用两种硅氧烷单体,可在保持适当的聚合性组合物的粘度的同时,表现出高透氧性。应予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中,硅氧烷单体所含有的聚硅氧烷结构可以为直链,也可以为支链。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所含有的硅氧烷键的数量超过20的硅氧烷单体或者重均分子量超过1000g/mol的硅氧烷单体也称为硅氧烷大分子单体。
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全部单体成分和存在亲水性聚合物时亲水性聚合物的合计配合量,硅氧烷单体的配合比例(在使用两种以上的硅氧烷单体的情况下为其合计配合比例)例如可设为10重量%~70重量%,优选为15重量%~65重量%,更优选为20重量%~60重量%。若硅氧烷单体的配合比例在该范围内,则可获得具有高透氧性的聚合物材料。
在将硅氧烷大分子单体(例如,由式(A)所表示的硅氧烷单体)与其他硅氧烷单体并用的情况下,相对于全部硅氧烷单体(硅氧烷大分子单体与其他硅氧烷单体的合计),硅氧烷大分子单体的配合比例可优选为2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5重量%~15重量%。
在并用具有亲水性基团的硅氧烷单体与不具有亲水性基的硅氧烷单体的情况下,相对于全部硅氧烷单体(具有亲水性基团的硅氧烷单体与不具有亲水性基团的硅氧烷单体的合计),具有亲水性基团的硅氧烷单体的配合比例可优选为1重量%~60重量%,更优选为5重量%~50重量%。
A-1-2.不含硅氧烷的交联性单体
不含硅氧烷的交联性单体不具有硅氧烷键,且具有两个以上的聚合性基团。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不含硅氧烷的交联性单体,其特征之一在于使用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所述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具有包含6个以上亚烷基二醇重复单元的链状部位以及配置于该链状部位的两末端的聚合性基团。根据需要也可进一步使用除该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以外的交联性单体(以下,也称为第二交联性单体)作为不含硅氧烷的交联性单体。
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全部单体成分和存在亲水性聚合物时亲水性聚合物的合计配合量,不含硅氧烷的交联性单体的配合比例(在使用两种以上的不含硅氧烷的交联性单体的情况下为其合计配合比例)例如可设为2重量%以上,优选为2.2重量%以上,更优选为3重量%~25重量%,进一步更优选为3重量%~20重量%。
A-1-2-1.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
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具有包含6个以上亚烷基二醇重复单元的链状部位以及配置于该链状部位的两末端的聚合性基团。通过使用像这样具有在相对较长的聚醚链的两末端配置有聚合性基团的结构的交联性单体而利用聚醚链形成亲水性的网眼结构,从而形成可在维持透氧性的同时抑制脂质等疏水性分子侵入的聚合物网络结构。其结果推测,可获得兼顾透氧性与表面亲水性、且脂质的附着得到抑制的聚合物材料。应予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仅使用一种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也可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所述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的HLB(Hydrophilic-Lipophilic Balance,亲水亲油平衡)优选为5~20,更优选为5.5~18,进一步优选为6~15。若HLB在该范围内,则与硅氧烷单体的相容性优异。应予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的HLB是使用戴维斯(Davies)法并基于下述式算出的值(其中,(EO(即,环氧乙烷))的基团数量为0.33,(PO(即,环氧丙烷))的基团数量为-0.15,末端的甲基丙烯酸基的合计基团数量为0.1)。
HLB=7+Σ(亲水基团的基团数量)+Σ(亲油性的基团数量)
一个实施方式中,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可由以下的式(1)表示。
P1-X-(A1O)m1-[L1-(A2O)m2]n1-[L2-(A3O)m3]n2-Z-P2    (1)
(式中,
P1和P2表示相互可相同或不同的聚合性基团,
A1O、A2O和A3O表示相互可相同或不同的亚烷基二醇重复单元,
X表示单键、-O-、-NH-、-O-CH2CH2-NH-CO-O-或-O-CH2CH(OH)CH2O-,
Z表示单键、-NH-、-CH2CH2-NH-CO-O-或-CH2CH(OH)CH2O-,
L1和L2各自独立地为单键或二价连接基团,
n1和n2各自独立地为0或1,
m1和m2和m3各自独立地为1以上的整数,
其中,满足m1+m2×n1+m3×n2≥6的关系。)
式(1)中,P1和P2中所规定的聚合性基团优选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或烯丙基,更优选为(甲基)丙烯酰基。
式(1)中,L1和L2中所规定的连接基团如上所述为单键或二价连接基团。作为二价连接基团,例如可列举碳原子数1~5的直链或支链的亚烷基等。L1和L2中所规定的连接基团优选为单键。
式(1)中,由-(A1O)m1-[L1-(A2O)m2]n1-[L2-(A3O)m3]n2-规定的链状部位包含6个以上的亚烷基二醇重复单元。链状部位中所含的亚烷基二醇重复单元的数量(m1+m2×n1+m3×n2)优选为6~50,更优选为6~40,进一步优选为6~30,进一步更优选为6~25,进一步更优选为7~20。链状部位中所含的亚烷基二醇重复单元的数量例如也可以为8以上或9以上。若重复数量在该范围内,则可获得优异的防止脂质附着的效果。
所述亚烷基二醇重复单元可在所述链状部位中断续地配置,也可连续地配置。优选链状部位连续包含6个以上、更优选为连续包含6个~50个、进一步优选为6个~40个、进一步更优选为6个~30个、进一步更优选为6个~25个、进一步更优选为7个~20个亚烷基二醇重复单元。链状部位中的连续重复单元数量例如也可以为8以上或9以上。
作为所述链状部位中所含的亚烷基二醇重复单元(式(1)中的A1O、A2O或A3O),优选为碳原子数5以下的亚烷基二醇重复单元,更优选为乙二醇重复单元(EO)、丙二醇(代表性地为丙烷-1,2-二醇)重复单元(PO)和丁二醇(代表性地为1,3-丁二醇或1,4-丁二醇)重复单元(BO(即,环氧丁烷)),进一步优选为乙二醇重复单元和丙二醇重复单元。应予说明,链状部位可以仅包含一种亚烷基二醇重复单元,也可包含两种以上。即,式(1)中,A1O、A2O或A3O各自可以为互不相同的亚烷基二醇重复单元,也可以为相同的亚烷基二醇重复单元。
作为所述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的具体例,可列举: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聚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聚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应予说明,式(1)中,示出了各亚烷基二醇重复单元形成了嵌段结构的结构,但在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包含两种以上的亚烷基二醇重复单元的情况下,各重复单元可无规地配置。
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全部单体成分和存在亲水性聚合物时亲水性聚合物的合计配合量,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的配合比例(在使用两种以上的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的情况下为其合计配合比例)例如为0.9重量%以上,另外例如为1重量%以上,优选为2重量%以上,更优选为3重量~25重量%,进一步更优选为3重量%~20重量%。另外,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相对于全部单体成分的配合比例例如为2mol%~15mol%,优选为4mol%~12mol%,更优选为7mol%~10mol%。通过使用以这种配合比例包含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的聚合性组合物,可优选地获得兼顾透氧性与表面亲水性、且脂质的附着得到抑制的聚合物材料。
A-1-2-2.第二交联性单体
作为第二交联性单体,可使用除所述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以外的任意适当的不含硅氧烷的交联性单体。作为第二交联性单体的具体例,可列举:二(甲基)丙烯酸丁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二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三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二丙二醇酯、富马酸二烯丙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乙烯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酯、二乙烯基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己二酸二烯丙酯、三烯丙基二异氰酸酯、α-亚甲基-N-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4-乙烯基苄酯、(甲基)丙烯酸3-乙烯基苄酯、2,2-双((甲基)丙烯酰基氧基苯基)六氟丙烷、2,2-双((甲基)丙烯酰基氧基苯基)丙烷、1,4-双(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六氟异丙基)苯、1,3-双(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六氟异丙基)苯、1,2-双(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六氟异丙基)苯、1,4-双(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异丙基)苯、1,3-双(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异丙基)苯、1,2-双(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异丙基)苯等。第二交联性单体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全部单体成分和存在亲水性聚合物时亲水性聚合物的合计配合量,第二交联性单体的配合比例(在使用两种以上的第二交联性单体的情况下为其合计配合比例)可以按照与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的合计配合比例例如成为2重量%以上、更优选为2.2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重量%~25重量%、进一步更优选为3重量%~20重量%的方式选择。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全部单体成分和存在亲水性聚合物时亲水性聚合物的合计配合量,聚合性组合物中的第二交联性单体单独的配合比例例如可以为0.1重量%~10重量%,另外例如可以为0.5重量%~5重量%。
A-1-3.共聚性单体
作为共聚性单体,可使用具有单一的聚合性基团且不具有硅氧烷键的单体。作为共聚性单体的具体例,可列举:亲水性单体、相容化单体、功能性单体等。
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全部单体成分和存在亲水性聚合物时亲水性聚合物的合计配合量,共聚性单体的配合比例例如为20重量%~70重量%,优选为25重量%~65重量%,更优选为30重量%~65重量%。另外,相对于全部单体成分和存在亲水性聚合物时亲水性聚合物的合计配合量,硅氧烷单体、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亲水性单体和相容化单体的合计配合比例例如为80重量%以上,优选为9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94重量%以上,其上限可以为100重量%,例如可以为99.99重量%以下,另外例如可以为99重量%以下。另外,硅氧烷单体、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亲水性单体和相容化单体相对于全部单体成分的合计配合比例例如为90重量%以上,优选为95重量%,更优选为97重量%以上,其上限可以为100重量%,例如可以为99.99重量%以下,另外例如可以为99重量%以下。
A-1-3-1.亲水性单体
亲水性单体可使所获得的聚合物材料的亲水性增大。作为亲水性单体,例如可使用在20℃的水中的溶解度为0.03g/mL以上、优选为0.1g/mL以上的单体(其中,含有硅原子的单体、以及具有两个以上聚合性基团的单体除外)。
作为亲水性单体的具体例,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二羟基丙酯、甘油单(甲基)丙烯酸酯等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5的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丙烯酰基吗啉等(甲基)丙烯酰胺(例如,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哌啶酮、N-乙烯基己内酰胺等N-乙烯基内酰胺;1-甲基-3-亚甲基-2-吡咯烷酮等N-甲基内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烷氧基烷基的碳原子数为2~4的(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等。其中,可优选地使用(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酸甲氧基乙酯、丙烯酸乙酯、甘油单(甲基)丙烯酸酯等。亲水性单体可单独使用或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全部单体成分和存在亲水性聚合物时亲水性聚合物的合计配合量,聚合性组合物中的亲水性单体的配合比例(在使用两种以上的亲水性单体的情况下为其合计配合比例)例如为10重量%~70重量%,优选为22重量%~65重量%,更优选为25重量%~60重量%。若亲水性单体的配合比例在该范围内,则可获得具有高含水率和表面亲水性的聚合物材料。
A-1-3-2.相容化单体
相容化单体可提高硅氧烷单体与亲水性单体和/或亲水性聚合物的相容性。作为相容化单体,可优选地使用如下单体:其具有含氢键性质子的基团且不具有硅原子,且除了聚合性基团中所含的碳原子以外,具有4个以上的碳原子。
相容化单体所具有的碳原子数(聚合性基团中所含的碳原子除外)例如为6以上,优选为6~25,更优选为7~15,进一步优选为8~13。相容化单体中,例如每一个含氢键性质子的基团,具有4个以上的碳原子,且可具有更优选为5个~15个、进一步优选为8个~13个碳原子。
作为所述含氢键性质子的基团,可列举:羟基、羧基、氨基、酰胺键、磺酸基(-SO3H)、氨基甲酸酯键、脲键等。其中,优选为羟基。相容化单体所具有的含氢键性质子的基团的数量例如为1~12,优选为1~5,更优选为1~3,进一步优选为1或2。
相容化单体在20℃的水中的溶解度代表性地为未满0.03g/mL,优选为0.02g/mL以下,更优选为0g/mL~0.01g/mL。通过使用具有羟基等含氢键性质子的基团但另一方面整体而言为疏水性的性质的单体,可有助于提高硅氧烷单体与亲水性单体和/或亲水性聚合物的相容性。
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容化单体不仅具有聚合性基团和含氢键性质子的基团,而且具有包含2个以上的碳原子、优选为4个以上的碳原子的疏水性基团。该实施方式中,优选为相容化单体具有聚合性基团、包含含氢键性质子的基团的中间部、以及包含2个以上的碳原子的疏水性末端部,更具体而言,优选为在相容化单体分子的其中一个末端部分配置聚合性基团,在另一个末端部分配置疏水性基团,且在这些之间配置包含含氢键性质子的基团的亲水性相对较高的基团。在与(甲基)丙烯酰基等聚合性基团相对较近的位置处具有含氢键性质子的基团、且在相对较远的位置处具有末端疏水性基团的相容化单体可有助于提高硅氧烷单体与亲水性单体和/或亲水性聚合物的相容性。
所述实施方式的相容化单体可由下述式(B)表示。
P3-A-B    (B)
(式中,
P3表示(甲基)丙烯酰基,
A包含含氢键性质子的基团、或表示与P3一同形成含氢键性质子的基团的二价原子团,
B表示碳原子数2~20的烃基,
其中,A与B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的合计为4以上。)
所述式(A)中,A中所规定的二价原子团例如可由如下式子表示:
*-X-Ra1-(La1)r1-[(Ra2)r2-(La2)r3]r4-
(i)
(此处,*表示与P3的键合位点,
X表示O或NRa3
Ra1和Ra2各自独立地表示可具有羟基的碳原子数1~20的亚烷基,
Ra3表示氢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
La1和La2各自独立地表示醚键、酯键、羰基、酰胺键、氨基甲酸酯键、或脲键,
r1~r3各自独立地表示0或1,
r4表示0~10的整数,
其中,
在Ra2不具有羟基的情况下,r3和r4不为0,
(i)的原子团具有至少一个含氢键性质子的基团。)
Ra1和Ra2各自独立地表示可优选具有羟基的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更优选表示可具有羟基的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具体而言,优选为Ra1和Ra2中的至少一者具有羟基,更优选为Ra1具有羟基。作为这种实施方式,可列举Ra1具有羟基且不存在Ra2的实施方式(例如,r1=0或1、r2=0、r3=0的实施方式)或Ra1和Ra2这两者具有羟基的实施方式(例如,r1=1、r2=1、r3=0或1的实施方式)等。
在存在La1和La2时,La1和La2各自独立地可优选为醚键或酯键。其中,在Ra1和Ra2这两者不具有羟基的情况下,优选为La1和La2中的至少一者为酰胺键、氨基甲酸酯键、或脲键。
所述B中所规定的烃基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支链状,也可包含环状结构,也可在任意位置包含杂原子。作为杂原子,只要可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则并不受限定,例如可列举氟等卤素。B可以为优选碳原子数4~20、更优选碳原子数5~12的未被取代或具有氟取代的烃基(例如,烷基)。
将所述实施方式的相容化单体的具体例示于下述式(I)、式(V)或式(VI)。
Figure BDA0004095153040000171
(式中,
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R2和R3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
R4表示碳原子数2~20的烃基、由-(R5a)s-O-R5b、-(R5a)s-O(C=O)-R5b或者-(R5a)s-(C=O)O-R5b所表示的结构(此处,R5a表示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R5b表示碳原子数2~20的烃基,s表示0或1),
X1表示O或NR6,(此处,R6表示氢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
X2表示单键或碳原子数1~3的亚烷基,
X3表示单键、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或由-(R7a)t-O-(R7b)u-、-(R7a)t-O(C=O)-(R7b)u-、-(R7a)t-(C=O)O-(R7b)u-、-(R7a)t-(C=O)-(R7b)u-或者以下的式(II)~式(IV)所表示的结构,
Figure BDA0004095153040000181
(此处,R7a表示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R7b表示碳原子数1~20的亚烷基,R8a和R8b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t和u各自独立地表示0或1),
n为0~10的整数,
q1和q2各自独立地为0或1,
其中,
除去聚合性基团(CH2=CR1-CO-)后的残基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的合计为3以上,
R4、R5b、R6、R8a和R8b中所规定的烃基或烷基各自独立地可具有杂原子。)
关于式(I),R4和R5b中所规定的烃基各自优选为碳原子数2~12、更优选为碳原子数3~10、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4~10的脂肪族烃基(例如,烷基)。这些烃基各自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支链状,也可包含环状结构。认为通过这些烃基作为末端疏水性基团来发挥功能,相容化单体对含硅氧烷单体可发挥亲和性。
作为R4或R5b中所规定的烃基的具体例,可列举: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正壬基、正癸基等直链状烷基;异丙基、甲基丙基、叔丁基、二甲基丙基、乙基丙基、二乙基丙基、甲基丁基、二甲基丁基、三甲基丁基、乙基丁基、丙基丁基、甲基戊基、二甲基戊基、乙基戊基、丙基戊基、丁基戊基、甲基己基、二甲基己基、三甲基己基、乙基己基、丙基己基、丁基己基、甲基庚基、二甲基庚基、乙基庚基、丙基庚基、甲基辛基、二甲基辛基、乙基辛基、甲基壬基等支链状烷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环辛基、环壬基等环烷基;环辛基乙基、环庚基甲基、环庚基乙基、环己基甲基、环己基乙基、环己基丙基、环己基丁基、环戊基乙基、环戊基丙基、环戊基丁基、环戊基戊基、环丁基丙基、环丁基丁基、环丁基戊基、环丙基丁基、环丙基戊基、环丙基己基等含环烷基环的烷基;降冰片基、三环癸烷基、四环十二烷基、金刚烷基、甲基金刚烷基、乙基金刚烷基、丁基金刚烷基等桥环脂环式烃基等。
R6、R8a和R8b的基团各自优选为氢或者碳原子数1或2的烷基。
X3、R2、R3、R5a和R7a中所规定的亚烷基各自优选为亚甲基、亚乙基、或亚丙基、亚丁基,更优选为亚甲基或亚乙基。
R7b中所规定的亚烷基为优选碳原子数1~8、更优选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
X2和R2的基团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的合计优选为3以下,更优选为0~2,进一步优选为1或2(例如,X2为亚甲基或亚乙基,且不存在R2的实施方式(即,q1=0的实施方式);X2和R2均为亚甲基的实施方式等)。认为通过羟基接近(甲基)丙烯酰基来配置,相容化单体可对亲水性单体和/或亲水性聚合物发挥亲和性。
X3的基团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的合计优选为0~10,更优选为1~5,进一步优选为1~3。
作为R4、R5b、R6、R8a和R8b中所规定的烃基或烷基可具有的杂原子,只要可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则并不受限定,例如可列举氟等卤素等。一个实施方式中,R4、R5a、R6、R8a或R8b中所规定的烃基或烷基可以为氟烷基或全氟烷基。
n优选为0~5,更优选为0、1或2。
一个实施方式中,式(I)中,R1为氢原子或甲基,X1为O,X2为亚甲基或亚乙基,优选为亚甲基,n为0,R4为-(R5a)s-O-R5b(其中,R5a为亚甲基,s为1,R5b为碳原子数2~20的可以被氟取代的烃基),q1为0或1,优选为0。
一个实施方式中,式(I)中,R1为氢原子或甲基,X1为O,X2为亚甲基或亚乙基,优选为亚甲基,n为0,R4为-(R5a)s-O(C=O)-R5b(其中,R5a为亚甲基,s为1,R5b为碳原子数2~20的可以被氟取代的烃基),q1为0或1,优选为0。
一个实施方式中,式(I)中,R1为氢原子或甲基,X1为O,X2为亚甲基或亚乙基,优选为亚甲基,n为0,R4为碳原子数2~20的可以被氟取代的烃基,q1为0或1,优选为0。
Figure BDA0004095153040000201
(式中,
R9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R10表示碳原子数4~20的烃基、由-O-R10b或-R10a-O-R10b、-R10a-O(C=O)-R10b、-R10a-(C=O)O-R10b或者-R10a-(C=O)-R10b(此处,R10a表示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R10b表示碳原子数2~20的烃基)所表示的结构,
其中,
R10的基团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的合计为4以上,
R10或R10b中所规定的烃基可具有杂原子。)
关于式(V),R10或R10b中所规定的烃基各自优选为碳原子数4~12、更优选为碳原子数4~10的脂肪族烃基(例如,烷基)。这些烃基各自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支链状,也可包含环状结构。认为通过这些烃基作为末端疏水性基团来发挥功能,相容化单体对硅氧烷单体可发挥亲和性。
作为R10或R10b中所规定的烃基的具体例,可例示与R4或R5b中所规定的烃基的具体例相同的烃基(其中,具有4个以上碳原子的烃基)。
R10a中所规定的亚烷基优选为亚甲基、亚乙基、或亚丙基、亚丁基,更优选为亚甲基或亚乙基。
作为R10或R10b中所规定的烃基可具有的杂原子,只要可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则并不受限定,例如可列举氟等卤素等。一个实施方式中,R10或R10b中所规定的烃基可以为氟烷基或全氟烷基。
Figure BDA0004095153040000211
(式中,
R1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X4表示O或NR14(此处,R14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
R12表示碳原子数2~14的亚烷基,
X5为单键、O或由以下的式(VII)~式(IX)所表示的结构,
Figure BDA0004095153040000212
(此处,R15a和R15b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
R13表示碳原子数2~20的烃基,
其中,
在X4不为NH时,X5为包含氨基甲酸酯键(-NHCOO-)或脲键(-NHCONH-)的结构,
R12、R13、R14、R15a和R15b各自独立地可具有杂原子。)
关于式(VI),R12中所规定的亚烷基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支链状,也可包含环状结构。R12优选为碳原子数2~6的亚烷基,更优选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
R13中所规定的烃基优选为碳原子数2~12、更优选为碳原子数2~10、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4~10的脂肪族烃基(例如,烷基)。烃基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支链状,也可包含环状结构。认为通过烃基作为末端疏水性基团来发挥功能,相容化单体对硅氧烷单体可发挥亲和性。
作为R13中所规定的烃基的具体例,可例示与R4或R5b中所规定的烃基的具体例相同的烃基。
作为R14、R15a和R15b中所规定的烷基的具体例,可列举甲基或乙基。
作为R12、R13、R14、R15a和R15b可具有的杂原子,只要可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则并不受限定,例如可列举氟等卤素。一个实施方式中,R12、R13、R14、R15a或R15b可以为氟烷基或全氟烷基。
另一实施方式中,相容化单体具有(甲基)丙烯酰基、以及包含4个以上的碳原子且至少一个氢原子被取代为含氢键性质子的基团的脂环。作为该脂环,可列举优选碳原子数5~20、更优选碳原子数6~15、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8~12的脂环,也可以为具有桥接结构的脂环。作为该实施方式的相容化单体的具体例,可优选地例示具有被一个以上的羟基取代的桥环脂环基(例如,金刚烷基、降冰片基、三环癸烷基、四环十二烷基等)的(甲基)丙烯酸酯,更具体而言,可优选地例示羟基(甲基)丙烯酰基氧基金刚烷、二羟基(甲基)丙烯酰基氧基金刚烷等。
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全部单体成分和存在亲水性聚合物时亲水性聚合物的合计配合量,相容化单体的配合比例(在使用两种以上的相容化单体的情况下为其合计配合比例)例如可设为1重量%~40重量%,优选为5重量%~35重量%,更优选为10重量%~30重量%。若相容化单体的配合比例在该范围内,则可获得在维持高透氧性的同时具有优异的透明性与防污性的聚合物材料。
A-1-3-3.功能性单体
功能性单体是以对聚合物材料赋予既定的功能为目的而根据需要添加。作为功能性单体,可列举聚合性色素、聚合性紫外线吸收剂、聚合性紫外线吸收性色素等。
作为聚合性色素的具体例,例如可列举:偶氮系聚合性色素、蒽醌系聚合性色素、硝基系聚合性色素、酞菁系聚合性色素等。这些可单独使用或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作为聚合性紫外线吸收剂的具体例,例如可列举:二苯甲酮系聚合性紫外线吸收剂、苯并三唑系聚合性紫外线吸收剂、水杨酸衍生物系聚合性紫外线吸收剂、2-氰基-3-苯基-3-(3'-(甲基)丙烯酰基氧基苯基)丙烯酸甲酯等。这些可单独使用或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作为聚合性紫外线吸收性色素的具体例,例如可列举二苯甲酮系聚合性紫外线吸收色素、苯甲酸系聚合性紫外线吸收色素等。这些可单独使用或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全部单体成分和存在亲水性聚合物时亲水性聚合物的合计配合量,功能性单体的配合比例例如为0.001重量%~5重量%,优选为0.05重量%~3重量%。
A-1-3-4.其他共聚性单体
作为其他共聚性单体,可根据目的使用任意适当的单体。例如可列举烷基的碳原子数为2~5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等。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全部单体成分和存在亲水性聚合物时亲水性聚合物的合计配合量,其他共聚性单体的配合比例例如为0.001重量%~5重量%,优选为0.05重量%~3重量%。
A-2.亲水性聚合物
亲水性聚合物代表性的是不具有聚合性基团的非聚合性成分。通过在亲水性聚合物的存在下使所述单体成分聚合,可获得包含源自所述单体成分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与亲水性聚合物高度复合化且表面亲水性增大的聚合物材料。
作为亲水性聚合物,可使用能够对聚合物材料赋予表面亲水性的任意适当的聚合物。例如,可将聚乙烯基酰胺(例如,聚乙烯基内酰胺)、聚酰胺、聚内酯、聚酰亚胺、聚内酰胺等聚合物用作亲水性聚合物。其中,可优选地使用在主链或側链包含环状结构、例如环状酰胺结构或环状酰亚胺结构的聚合物。亲水性聚合物也可以为包含两种以上的单体的无规共聚物、交替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另外,亲水性聚合物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亲水性聚合物的具体例,可列举: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N-乙烯基-2-哌啶酮、聚-N-乙烯基-2-己内酰胺、聚-N-乙烯基-3-甲基-2-己内酰胺、聚-N-乙烯基-3-甲基-2-哌啶酮、聚-N-乙烯基-4-甲基-2-哌啶酮、聚-N-乙烯基-4-甲基-2-己内酰胺、聚-N-乙烯基-3-乙基-2-吡咯烷酮和聚-N-乙烯基-4,5-二甲基-2-吡咯烷酮、聚乙烯基咪唑、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聚(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等聚亚烷基二醇、聚-2-乙基-
Figure BDA0004095153040000231
唑啉、肝素-多糖、多糖、以及这些的共聚物。其中,可优选地使用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亚烷基二醇、多糖、聚(甲基)丙烯酸、聚乙烯醇、聚(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
亲水性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例如可以为100000以上,优选为150000~2000000,更优选为300000~1800000,进一步优选为500000~1500000。
亲水性聚合物的K值例如可以为30~150,优选为60~120,更优选为90~120。此处,K值可通过第16次修订日本药典中的粘度测定法第一法<2.53>测定粘度,依据药典记载的“K值”一栏所记载的方法,通过菲肯切尔(Fikentscher)的式子而求出。
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全部单体成分和亲水性聚合物的合计配合量,聚合性组合物中的亲水性聚合物的配合比例代表性地可设为1重量%~30重量%,优选为3重量%~25重量%,更优选为4重量%~20重量%。若亲水性聚合物的配合量在该范围内,则可获得具有高含水率、表面亲水性优异的聚合物材料。
A-3.添加剂
作为添加剂,可根据目的而选择任意适当的添加剂。作为添加剂,例如可列举聚合引发剂、有机溶剂等。
聚合引发剂可根据聚合方法而适当选择。作为通过加热进行的聚合中所使用的热聚合引发剂,例如可列举:2,2'-偶氮双异丁腈、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苯甲酰基过氧化物、叔丁基氢过氧化物、异丙苯氢过氧化物、月桂酰基过氧化物、过氧化己酸叔丁酯、3,5,5-三甲基己酰基过氧化物等。这些热聚合引发剂可单独使用或者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全部成分(其中,有机溶剂除外),聚合性组合物中的热聚合引发剂的配合比例优选为0.001重量%~3重量%,更优选为0.01重量%~2重量%。
作为通过光照射进行的聚合中所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例如可列举: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等氧化膦系光聚合引发剂;甲基邻苯甲酰基苯甲酸酯、苯甲酰基甲酸甲酯、安息香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异丙醚、安息香异丁醚、安息香正丁醚等安息香系光聚合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HMPPO)、对异丙基-α-羟基异丁基苯酮、对叔丁基三氯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α,α-二氯-4-苯氧基苯乙酮、N,N-四乙基-4,4-二氨基二苯甲酮等苯酮系光聚合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1-苯基-1,2-丙二酮-2-(邻乙氧基羰基)肟;2-氯噻吨酮、2-甲基噻吨酮等噻吨酮系光聚合引发剂;二苯并环庚酮;2-乙基蒽醌;二苯甲酮丙烯酸酯;二苯甲酮;二苯基乙二酮等。这些光聚合引发剂可单独使用或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另外,也可与光聚合引发剂一同使用光增感剂。
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全部成分(其中,有机溶剂除外),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光聚合引发剂和光增感剂的配合比例优选为0.001重量%~2重量%,更优选为0.01重量%~1重量%。
所述有机溶剂可以为极性高的水溶性有机溶剂,也可以为极性低的非水溶性有机溶剂。作为水溶性有机溶剂,可使用碳原子数1~4的醇、丙酮、甲基乙基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乙腈、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1,4-二
Figure BDA0004095153040000251
烷等。通过使用水溶性有机溶剂,可提高单体成分彼此或亲水性聚合物与单体成分的相容性。另外,可通过浸渍于水中而容易地从聚合物材料中去除水溶性有机溶剂。
作为非水溶性有机溶剂,可使用己烷、环己烷、庚烷、辛烷、二甲醚、二乙醚、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碳原子数6以上的醇等。通过使用非水溶性有机溶剂,可提高单体成分彼此或亲水性聚合物与单体成分的相容性。另外,在添加于聚合性组合物中时,与使用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情况相比,聚合性组合物的动态粘度降低,因此可容易地操作。
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全部成分(包含有机溶剂),聚合性组合物中的有机溶剂的配合量例如可以为50重量%以下,优选为4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30重量份以下。
作为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添加剂,可使用以往用于眼用透镜用途的添加剂。例如可列举:清涼剂、增稠剂、表面活性剂和非聚合性的色素、紫外线吸收剂或紫外线吸收性色素等。
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全部成分(其中,有机溶剂除外),聚合性组合物中的所述其他添加剂的配合比例例如可设为0.001重量%~5重量%,优选为0.005重量%~3重量%。
B.聚合方法
所述聚合物材料例如可通过以下方式来获得:对含有所述各成分的聚合性组合物进行加热和/或照射光(紫外线和/或可见光),以使该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各单体成分聚合。另外,也可代替光照射而通过利用电子束照射的聚合来获得。
作为聚合方法,可使用本体聚合法或溶液聚合法。本体聚合法中,存在单体成分的一部分保持未聚合的状态而残留的情况。另外,溶液聚合法中,不参与反应的溶剂可残留于所获得的聚合物内。在作为医疗器械的隐形眼镜等的制造中,为了尽量减少这些残留物,可实施如下处理:通过将所获得的聚合物材料浸渍于水或有机溶剂或这些的混合溶液中,优选为反复进行该操作,使这些残留物溶出而从聚合物材料中将其去除。
在所述聚合物材料为隐形眼镜用途等的情况下,可通过利用铸模法使所述聚合性组合物发生反应而成形为所期望的形状(例如,半球面形形状)。在通过铸模法对聚合性组合物进行加热并使其聚合的情况下,在与所期望的眼用透镜用材料的形状对应的铸模内填充所述聚合性组合物,并缓缓地对该铸模进行加热。
对铸模内的聚合性组合物进行加热时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根据聚合性组合物的组成等来适当设定。加热温度优选为50℃以上且150℃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上且140℃以下。另外,对铸模内的聚合性组合物进行加热时的加热时间优选为10分钟以上且120分钟以下,更优选为20分钟以上且60分钟以下。
在铸模法中,在通过光照射使聚合性组合物聚合的情况下,在与所期望的眼用透镜的形状对应的铸模内填充所述聚合性组合物后,对该铸模照射光。通过光照射进行的聚合中所使用的铸模的材质只要为可使聚合所需的光透射的材质,则并没有特别限定。
对铸模内的聚合性组合物照射的光的波长根据所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的种类等来适当设定。光照度和照射时间根据聚合性组合物的组成等来适当设定。光照度优选为0.1mW/cm2~100mW/cm2以下。照射时间优选为1分钟以上。也可阶段性地照射不同照度的光。
通过利用所述铸模法的聚合,可获得具有所期望的形状的聚合物材料。对于所获得的作为成形体的聚合物材料,也可根据需要实施切削加工、研磨加工等机械加工。切削可遍及聚合物材料的其中一个或两个面的整个面来进行,也可对聚合物材料的其中一个面或两个面的一部分进行。
对于所述聚合物材料,以表面改性为目的,可实施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大气压等离子体、电晕放电等的表面改性处理。
C.聚合物材料的特性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聚合物材料的杨氏模量优选为0.3MPa~2.3MPa,更优选为0.3MPa~1.2MPa。通过使用具有这种杨氏模量的聚合物材料,可获得加工成隐形眼镜时的佩戴感和操作性优异的眼用透镜。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聚合物材料的应力缓和率优选为10%~40%,更优选为10%~30%。通过使用具有这种应力缓和率的聚合物材料,可获得加工成隐形眼镜时的佩戴感和操作性优异的眼用透镜。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聚合物材料的透氧系数(Dk值)优选为20巴勒(Barrer)以上,更优选为30巴勒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巴勒~150巴勒。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聚合物材料的含水率优选为11重量%以上,更优选为3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重量%~70重量%。通过将聚合物材料的含水率设为11重量%以上,可将所获得的聚合物材料制成水凝胶,可使加工成隐形眼镜时的佩戴感提高,且可均衡地设定强度、透氧性、表面亲水性。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因这些实施例而受到限定。应予说明,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份”和“%”为重量基准。
[使用成分]
以下示出以下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所使用的使用成分的简称的含义。
<硅氧烷单体>
·AA-PDMS:具有以下所示的结构的聚合性化合物
Figure BDA0004095153040000271
·MAUS:具有以下所示的结构的聚合性化合物(式中,n=约40)
Figure BDA0004095153040000281
·SiGMA:(3-甲基丙烯酰氧基-2-羟基丙基氧基)丙基双(三甲基硅烷氧基)甲基硅烷(以下示出结构)
Figure BDA0004095153040000282
<交联性单体>
·EDMA: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HLB:7.43)
·TEGMA:甲基丙烯酸四乙二醇酯(HLB:8.42)
·PEGDMA(n=6):二甲基丙烯酸六乙二醇酯(HLB:9.08)
·PEGDMA(n=9):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O重复数量:9,HLB:10.07,新中村化学工业公司制造,“NK Ester 9G”)
·PEGDMA(n=14):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O重复数量:14,HLB:11.72,新中村化学工业公司制造,“NK Ester 14G”)
·PEGDMA(n=23):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O重复数量:23,HLB:14.69,新中村化学工业公司制造,“NK Ester 23G”)
·9PG(n=7):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O重复数量:7,HLB:6.05,新中村化学工业公司制造,“NK Ester 9PG”)
·25PDC: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O重复数量:8,PO重复数量:9,AO重复结构:EO-PO-EO的嵌段型,HLB:8.39,日油公司制造,“25PDC-900B”)
·40PDC: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O重复数量:15,PO重复数量:18,AO重复结构:EO-PO-EO的嵌段型,HLB:9.35,日油公司制造,“40PDC-1700B”)
·AMA:甲基丙烯酸烯丙酯
<相容化单体>
·EH(OH)MA:具有以下所示的结构的聚合性化合物(在20℃的水中的溶解度:小于0.01g/mL)
Figure BDA0004095153040000291
<亲水性单体>
·DMAA:N,N-二甲基丙烯酰胺
·HEMA: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
·N-VP:N-乙烯基-2-吡咯烷酮
·2-MTA:丙烯酸甲氧基乙酯
<功能性单体>
·HMEPBT:苯并三唑系聚合性紫外线吸收剂(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2H-苯并三唑)
·RB246:蒽醌系聚合性色素
<亲水性聚合物>
·PVP K-90:聚乙烯基吡咯烷酮(Mw=1000000~1500000)
<添加剂>
·TPO: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
·IPA:异丙醇
[合成例1:EH(OH)MA的制备]
1)在褐色茄型烧瓶中添加乙基己基缩水甘油醚、甲基丙烯酸、四丁基溴化铵、对甲氧基苯酚并使其溶解,安装戴氏冷凝器,在油浴中于90℃下搅拌一晚。
2)将反应溶液恢复至室温,使其溶解于己烷中,并转移至分液漏斗中。
3)利用1M碳酸氢钠水溶液对己烷层进行清洗。
4)利用蒸馏水对己烷层进行清洗。
5)利用饱和食盐水对己烷层进行清洗。
6)回收己烷层,适量添加硫酸钠并加以干燥,放置一段时间。
7)通过进行过滤来去除硫酸钠。
8)对己烷层进行减压浓缩,从而获得稍带黄色的透明液体。测定1H NMR(CDCl3,400MHz)和气相层析图,确认获得了所期望的化合物。
[合成例2:六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制备]
1)在褐色茄型烧瓶中添加六乙二醇、甲基丙烯酸并使其溶解,添加少量硫酸后,在油浴中于100℃下搅拌四小时。
2)将反应溶液恢复至室温,使其溶解于甲苯-己烷混合溶剂中,并转移至分液漏斗中。
3)利用碳酸氢钠水溶液对有机层进行清洗。
4)利用蒸馏水对有机层进行清洗。
5)利用饱和食盐水对有机层进行清洗。
6)回收有机层,适量添加硫酸钠并加以干燥,放置一段时间。
7)通过进行过滤来去除硫酸钠。
8)对有机层进行减压浓缩,从而获得无色透明液体。测定1H NMR(CDCl3,400MHz)和气相层析图,确认获得了所期望的化合物。
[实施例1-A]
将作为硅氧烷单体的AA-PDMS 30重量份、作为相容化单体的EH(OH)MA 25.5重量份、作为亲水性单体的DMAA 26重量份和HEMA 5重量份、作为交联性单体的PEGDMA(E=6)3.6重量份、作为聚合性紫外线吸收剂的HMEPBT 1.8重量份、作为聚合性色素的RB246 0.01重量份、作为亲水性聚合物的PVP K-90(BASF公司制造)7重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TPO0.4重量份、以及作为溶剂的IPA 20重量份混合,制备聚合性组合物。将所获得的聚合性组合物注入至具有隐形眼镜形状的铸模(聚丙烯制,与直径14.2mm和厚度0.08mm的隐形眼镜对应)内。继而,在室温下,对该铸模照射LED光来进行光聚合。聚合后,自铸模中取出隐形眼镜形状的聚合物材料。从而,获得硅水凝胶隐形眼镜。
[实施例1-B~实施例4-A、比较例1-A~比较例3-B]
以成为表1~表4中所记载的组成的方式将各成分混合,制备聚合性组合物,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A同样地获得硅水凝胶隐形眼镜。
Figure BDA0004095153040000321
Figure BDA0004095153040000331
Figure BDA0004095153040000341
[表4]
Figure BDA0004095153040000351
(重量份)
将所述实施例和所述比较例中所获得的隐形眼镜浸渍于蒸馏水中,使其膨润直至达成平衡,置换成pH7.5磷酸缓冲液,使其膨润直至达成平衡。其后,置换成相同量的新的该磷酸缓冲液,并于121℃下高压釜灭菌20分钟后,进行下述的特性评价。但是,在透氧系数的测定中,使用的是板型样品,所述板型样品是使用可获得如平均厚度成为约0.3mm这样的板型试样的PP制铸模来代替具有隐形眼镜形状的铸模,除此以外,与上述同样地进行聚合、水合处理和灭菌处理,并加工成直径14.0mm的圆形而得。将评价结果示于图1中。
《脂质附着性评价》
1)在常温下将固体的人造脂质(制品名“Pharmasol”)加热至60℃使其熔解,并以成为1.7mL/一枚镜片的方式放入孔中。
2)拭去隐形眼镜表面的水分,将所述隐形眼镜放入各孔中后,在60℃的干燥器中放置1h。
3)自孔中取出隐形眼镜,在烧杯中所放入的隐形眼镜清洗液(Menicon公司制造,制品名“Epicacold”)中清洗后,利用隐形眼镜清洗液(Menicon公司制造,制品名“Epicacold”)或热水,以每单面擦洗20次来进行两面擦洗。
4)向多孔板的各孔中放入隐形眼镜清洗液(Menicon公司制造,制品名“Epicacold”)与隐形眼镜,并于10℃下放置4h。然后,自孔中取出隐形眼镜并擦洗透镜,进而将透镜放置一晚。
5)自孔中取出隐形眼镜并进一步擦洗透镜后,用肉眼确认外观,基于以下的判定基准进行评价。另外,将各透镜的显微镜照片示于图1中。
[判定基准]
0:几乎观察不到发白
1:观察到仅一部分发白
2:观察到整体的约50%发白
3:观察到透镜大致整体发白,但各处有浊度浅的部分
4:观察到透镜整体发白
《拉伸弹性模量(杨氏模量)的测定》
对所制作的隐形眼镜进行冲压,制作拉伸部分的宽度约1.8mm、厚度约0.1mm的哑铃形状的样品来作为试验样品。使用岛津制作所公司制造的岛津精密万能试验机Autograph AG-IS MS型,在20℃生理盐水中实施拉伸试验,根据应力-拉伸曲线算出杨氏模量(MPa)作为拉伸弹性模量。将拉伸速度设为100mm/分钟。
《应力缓和率的测定》
使用与拉伸弹性模量测定相同的测定设备和如图2所示的夹具测定了应力缓和率。具体而言,使用具备直径约1.6mm的顶端部PT的压头P,以0.1N的试验力将所制作的隐形眼镜C的中心部压入生理盐水中,根据行程(stroke)保持1分钟后的应力的变化算出应力缓和率(%)。
如图1所示,实施例的隐形眼镜与比较例的隐形眼镜相比抑制了脂质的附着。另外,可知实施例的隐形眼镜具有作为隐形眼镜而言优选的杨氏模量和应力缓和率,且操作性和佩戴感优异。
《含水率测定》
关于实施例1-C中所获得的隐形眼镜,测定了含水率。
具体而言,轻轻地拭去于20℃的pH7.5磷酸缓冲液中进行了调节的隐形眼镜表面的水分,测定平衡含水状态下的质量(W(g))。其后,利用已设定为105℃的干燥器将该透镜加以干燥,然后测定放置冷却状态下的质量(W0(g))。使用这些测定值W0和W,依据以下的式子算出含水率(质量%)。其结果,实施例1-C中所获得的隐形眼镜的含水率为37%。
含水率(质量%)={(W-W0)/W}×100
《透氧系数(Dk值)的测定》
将实施例1-C中所获得的直径14.0mm的圆形的板型样品作为测定试样来测定Dk值。
具体而言,作为参考标准,利用“2WEEK Menicon Premio”(Menicon公司制造)的原材料制作同样的板型样品,将其Dk值设为129。
将测定试样放置于电极上,使用制科研式薄膜透氧率计(理化精机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在35℃的生理盐水中进行氮气鼓泡并将成为平衡状态时的电流值设定为零。继而,进行氧气鼓泡,记录成为平衡状态时的电流值。对参考标准也同样实施该操作。依据下述式,算出透镜的透氧系数。应予说明,透氧系数的单位为(×10-11(cm2/sec)·(mLO2/(mL×mmHg))=巴勒)。其结果,测定试样的Dk值为78巴勒。
Dk值=R×(IS/IR)×(TS/TR)×(PR/PS)
此处,所述式中的记号的含义如下。
R:参考标准的Dk值(129)
IS:测定试样的电流值(μA)
IR:参考标准的电流值(μA)
TS:测定试样的平均厚度(mm)
TR:参考标准的平均厚度(mm)
PS:测定试样测定时的大气压(mmHg)
PR:参考标准测定时的大气压(mmHg)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眼用透镜优选地用于例如隐形眼镜、人工角膜、角膜贴敷体等眼用透镜。

Claims (22)

1.一种眼用透镜,包含使聚合性组合物聚合而获得的聚合物材料,所述聚合性组合物包含具有硅氧烷键的硅氧烷单体、以及不具有硅氧烷键的不含硅氧烷的交联性单体作为单体成分,
该不含硅氧烷的交联性单体包含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所述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具有包含6个以上亚烷基二醇重复单元的链状部位以及配置于该链状部位的两末端的聚合性基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用透镜,其中,所述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的链状部位包含6个~50个亚烷基二醇重复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眼用透镜,其中,所述亚烷基二醇重复单元包含选自由乙二醇重复单元、丙二醇重复单元和丁二醇重复单元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眼用透镜,其中,所述聚合性组合物进一步包含亲水性聚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眼用透镜,其中,相对于所述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全部单体成分和存在所述亲水性聚合物时所述亲水性聚合物的合计配合量,所述不含硅氧烷的交联性单体的配合比例为2重量%以上,
相对于所述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全部单体成分和存在所述亲水性聚合物时所述亲水性聚合物的合计配合量,所述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的配合比例为0.9重量%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眼用透镜,其中,相对于所述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全部单体成分和存在所述亲水性聚合物时所述亲水性聚合物的合计配合量,所述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的配合比例为2重量%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眼用透镜,其中,相对于所述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全部单体成分和存在所述亲水性聚合物时所述亲水性聚合物的合计配合量,所述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的配合比例为3重量%~25重量%。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眼用透镜,其中,所述含亚烷基二醇链的交联性单体的HLB值为5~20。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眼用透镜,其中,相对于所述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全部单体成分和存在所述亲水性聚合物时所述亲水性聚合物的合计配合量,所述硅氧烷单体的配合比例为10重量%~70重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眼用透镜,其中,所述硅氧烷单体具有单一的聚合性基团。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眼用透镜,其中,所述硅氧烷单体所具有的硅氧烷键的重复数量为100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眼用透镜,其中,所述硅氧烷单体所具有的硅氧烷键的重复数量为20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眼用透镜,其中,所述硅氧烷单体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眼用透镜,其中,所述硅氧烷单体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以下。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眼用透镜,其中,所述硅氧烷单体包含重均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硅氧烷单体A、以及重均分子量超过1000的硅氧烷单体B,
相对于该硅氧烷单体A与该硅氧烷单体B的合计,该硅氧烷单体B的比例为20重量%以下。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眼用透镜,其中,所述单体成分进一步包含共聚性单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眼用透镜,其中,所述共聚性单体包含选自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内酰胺、N-甲基内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中的至少一种亲水性单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眼用透镜,其中,相对于所述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全部单体成分和存在所述亲水性聚合物时所述亲水性聚合物的合计配合量,所述共聚性单体的配合比例为20重量%~70重量%。
19.根据权利要求4~18中任一项所述的眼用透镜,其中,所述亲水性聚合物包含选自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亚烷基二醇、多糖、聚(甲基)丙烯酸和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
20.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眼用透镜,其中,所述聚合物材料的应力缓和率为10%~40%。
21.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眼用透镜,其中,所述聚合物材料的杨氏模量为0.3MPa~2.3MPa。
22.根据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眼用透镜,其为隐形眼镜。
CN202080103513.9A 2020-08-25 2020-08-25 眼用透镜 Pending CN11599715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32014 WO2022044117A1 (ja) 2020-08-25 2020-08-25 眼用レン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97158A true CN115997158A (zh) 2023-04-21

Family

ID=80354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3513.9A Pending CN115997158A (zh) 2020-08-25 2020-08-25 眼用透镜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26145A1 (zh)
EP (1) EP4206797A1 (zh)
JP (1) JPWO2022044117A1 (zh)
CN (1) CN115997158A (zh)
TW (1) TW202208464A (zh)
WO (1) WO202204411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36797A (en) * 1992-12-30 1994-08-09 Bausch & Lomb Incorporated Siloxane macromonomers
TW325481B (en) * 1994-12-05 1998-01-21 Novartis Ag Silicon-containing polymer having oxygen permeability suitable for ophthalmic applications
AU2001278757B2 (en) * 2001-08-17 2008-03-06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mer for ophthalmic lens and ophthalmic lens
US20070138692A1 (en) * 2002-09-06 2007-06-21 Ford James D Process for forming clear, wettable silicone hydrogel articles
BRPI0906434B1 (pt) * 2008-02-08 2019-11-19 Asahi Kasei Aime Co Ltd macromonômero de polissiloxano hidrofílico purificado, método de produzir o mesmo, homopolímero, material de lente oftálmica, lente oftálmica e lente de contato
JP5253851B2 (ja) * 2008-03-18 2013-07-31 株式会社シード 眼用レンズ及び眼用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US8937110B2 (en) 2011-12-23 2015-01-20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Silicone hydrogels having a structure formed via controlled reaction kinetics
JP2014040598A (ja) 2013-10-03 2014-03-06 Menicon Co Ltd ポリマー材料、眼用レンズ及び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WO2015092858A1 (ja) 2013-12-16 2015-06-25 株式会社メニコン 眼用レンズ用ポリシロキサン系マクロモノマ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眼用レン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06797A1 (en) 2023-07-05
JPWO2022044117A1 (zh) 2022-03-03
US20240026145A1 (en) 2024-01-25
WO2022044117A1 (ja) 2022-03-03
TW202208464A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18645B1 (ko) 습윤성 표면을 가지는 실리콘 하이드로겔 소프트 콘택트 렌즈
US6638991B2 (en) Material for ocular lens
TWI677510B (zh) 聚合物與奈米凝膠材料及其製造與使用方法
EP1243960B2 (en) Soft contact lens capable of being worn for a long period
JP5771617B2 (ja)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US8124668B2 (en) Silicone-containing ocular lens material with high safety and preparing method thereof
JP6995847B2 (ja) トリブロックプレポリマー及びシリコーンヒドロゲルにおけるそれらの使用
KR20200004351A (ko) 의료 디바이스
EP0379146A2 (en) Soft ocular lens material
JP5604154B2 (ja) ポリマー材料、眼用レンズ及び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JPH07508063A (ja) 表面ぬれ性シリコーンヒドロゲル
EP2139931B1 (en) Ophthalmic and otorhinolaryngological device materials containing phenylene-siloxane macromers
JPH08245737A (ja) 親水性含フッ素シロキサン単量体およびその組成物からなる眼科用レンズ材料
JP2014040598A (ja) ポリマー材料、眼用レンズ及び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JP6023899B2 (ja) 眼用レンズ
JP5668062B2 (ja) イオン性化合物、組成物、硬化物、ハイドロゲル及び眼用レンズ
JP6053960B2 (ja) 眼用レンズ用ポリシロキサン系マクロモノマ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眼用レンズ
TWI822963B (zh) 聚合物材料及眼科用醫療器械
JP6974633B2 (ja) ポリマー材料
CN115997158A (zh) 眼用透镜
JP5302981B2 (ja) 親水性表面を有する眼用レンズおよび眼用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7243074B2 (ja) 眼用レンズ材料、その製造方法、眼用レンズ材料形成用組成物、眼用レンズ及び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