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96988A - 卤化聚苯硫醚树脂、树脂组合物、成型品以及树脂用减振化剂 - Google Patents

卤化聚苯硫醚树脂、树脂组合物、成型品以及树脂用减振化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96988A
CN115996988A CN202180044259.4A CN202180044259A CN115996988A CN 115996988 A CN115996988 A CN 115996988A CN 202180044259 A CN202180044259 A CN 202180044259A CN 115996988 A CN115996988 A CN 1159969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mass
polyphenylene sulfide
halogenated
halogenated polyphenyl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4425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村野大辅
目代晴纪
铃木义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re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re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reha Corp filed Critical Kureh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996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969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5/02Polythioethers
    • C08G75/0204Polyarylenethioethers
    • C08G75/0209Polyarylenethioethers derived from monomers containing one aromatic ring
    • C08G75/0213Polyarylenethioethers derived from monomers containing one aromatic ring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or sulfu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5/02Polythio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5/02Polythioethers
    • C08G75/0204Polyarylenethio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5/02Polythioethers
    • C08G75/0204Polyarylenethioethers
    • C08G75/0231Polyarylenethioethers containing chain-terminating or chain-branch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5/02Polythioethers
    • C08G75/0204Polyarylenethioethers
    • C08G75/0245Block or graft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5/02Polythioethers
    • C08G75/0204Polyarylenethioethers
    • C08G75/025Preparatory processes
    • C08G75/0254Preparatory processes using metal sulf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1/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polysulfo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1/02Polythioethers; Polythioether-eth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添加到树脂中的情况下即使不使用填充剂也能使树脂减振化的卤化聚苯硫醚树脂、包含该卤化聚苯硫醚树脂和其他树脂的树脂组合物、由所述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品、包含所述卤化聚苯硫醚树脂的树脂用的减振化剂。将卤化聚苯硫醚树脂用作在树脂组合物中用于使树脂减振化的成分,该卤化聚苯硫醚树脂为卤代苯与碱金属硫化物的缩聚物,卤代苯是二卤代苯和/或三卤代苯,所述三卤代苯的质量相对于卤代苯的质量的比率为50质量%以上。

Description

卤化聚苯硫醚树脂、树脂组合物、成型品以及树脂用减振化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卤化聚苯硫醚树脂、包含该卤化聚苯硫醚树脂和其他树脂的树脂组合物、由该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品、包含所述卤化聚苯硫醚树脂的树脂用的减振化剂。
背景技术
以聚苯硫醚树脂(PPS)为代表的聚亚芳基硫醚树脂(PAS)是一种耐热性、耐化学品性、阻燃性、机械强度、电特性、尺寸稳定性等特性优异的工程塑料。PAS通过挤出成型、注塑成型、压缩成型等通常的熔融加工法,能成型为各种成型品、膜、片材、纤维等。因此,PPS被通用于电气设备、电子设备、汽车设备、包装材料等广泛的技术领域中。
在上述PAS的用途中,出于例如吸尘器、冰箱、空调这样的具备压缩机、马达等的家电制品、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中的马达零件、马达的周边零件的静音化的目的,期望提高减振性。
作为减振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例如已知有包含板状填充剂或针状填充剂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参照专利宇文献1)、减振材料用乳化树脂组合物(专利文献2)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0891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267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树脂组合物必须包含填充剂,因此无法用于无填料的用途。此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减振材料用乳化树脂组合物是乳化树脂组合物,因此存在难以应用于压力成型、挤出成型、注塑成型等通常的树脂的成型方法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添加到树脂中的情况下即使不使用填充剂也能使树脂减振化的聚(卤代亚苯基)硫醚树脂、包含该聚(卤代亚苯基)硫醚树脂和其他树脂的树脂组合物、由该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减振材料、由所述树脂组合物或所述减振材料构成的成型品、以及包含所述聚(卤代亚苯基)硫醚树脂的树脂用的减振化剂。
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等发现,通过如下方式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终于完成了本发明:将作为三卤代苯与碱金属硫化物的缩聚物的聚(卤代亚苯基)硫醚树脂用作在树脂组合物中用于使树脂减振化的成分。
本发明的卤化聚苯硫醚树脂是卤代苯与碱金属硫化物的缩聚物,
卤代苯是二卤代苯和/或三卤代苯,
三卤代苯的质量相对于卤代苯的质量的比率为50质量%以上,
卤代苯具有选自由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以及碘原子构成的组中的1种~3种卤原子。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包含所述卤化聚苯硫醚树脂和卤化聚苯硫醚树脂以外的其他树脂。
在上述树脂组合物中,可以是,卤化聚苯硫醚树脂的质量相对于卤化聚苯硫醚树脂的质量与热塑性树脂的质量的合计的比率为1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
在上述树脂组合物中,可以是,卤化聚苯硫醚树脂的质量相对于卤化聚苯硫醚树脂的质量与其他树脂的质量的合计的比率大于30质量%且为90质量%以下。
在上述树脂组合物中,可以是,其他树脂为热塑性树脂。
在上述树脂组合物中,可以是,热塑性树脂为聚亚芳基硫醚树脂。
本发明的成型品由上述树脂组合物形成。
本发明的树脂用减振化剂包含上述卤化聚苯硫醚树脂。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在添加到树脂中的情况下即使不使用填充剂也能使树脂减振化的卤化聚苯硫醚树脂、包含该卤化聚苯硫醚树脂和其他树脂的树脂组合物、由所述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品、包含所述卤化聚苯硫醚树脂的树脂用的减振化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中得到的卤化聚苯硫醚树脂的FT-IR测定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卤化聚苯硫醚树脂》
卤化聚苯硫醚树脂是卤代苯与碱金属硫化物的缩聚物。卤代苯是二卤代苯和/或三卤代苯。三卤代苯的质量相对于卤代苯的质量的比率为50质量%以上。
卤代苯具有选自由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以及碘原子构成的组中的1种~3种卤原子。
作为卤代苯中的卤原子,从卤化卤代苯的缩聚的反应性、卤化卤代苯的获取的容易性的方面考虑,优选氯原子。也就是说,作为卤代苯,优选二氯苯和三氯苯。
关于卤化聚苯硫醚树脂,并不限定于卤代亚苯基或亚苯基与硫原子交替相连而键合而成的直链型的聚合物。典型地,卤化聚苯硫醚树脂在分子链中包含三卤代苯所具有的三个卤原子全部与碱金属硫化物发生反应而成的支链结构。
作为三卤代苯的优选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1,2,3-三氯苯、1,2,4-三氯苯以及1,3,5-三氯苯。其中,从缩聚的反应性的方面考虑,优选1,2,4-三氯苯。因此,优选的是,三卤代苯包含1,2,4-三氯苯,更优选的是,三卤代苯的总量为1,2,4-三氯苯。
三卤代苯包含1,2,4-三氯苯的情况下的、1,2,4-三氯苯的质量相对于三卤代苯的质量的比率优选为7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质量%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95质量%以上,最优选为100质量%。
作为二卤代苯的优选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对二氯苯、间二氯苯以及邻二氯苯。其中,从容易获取且廉价、得到的卤化聚苯硫醚树脂的成型加工性、机械特定良好等方面考虑,优选对二氯苯。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制造方法,有时三卤代苯以杂质的形式包含二卤代苯。可以将这样的以杂质的形式包含二卤代苯的三卤代苯优选用作卤化聚苯硫醚的原料。
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以杂质的形式包含二卤代苯的三卤代苯中的三卤代苯的纯度为90质量%以上且99.9质量%以下,二卤代苯的含量为0.1质量%以上且10%以下,更优选的是,三卤代苯的纯度为95质量%以上且99.9质量%以下,二卤代苯的含量为0.1质量%以上且5质量%以下。
从卤化聚苯硫醚树脂的减振性能良好的方面考虑,在卤化聚苯硫醚树脂的制造中使用的、三氯苯的质量相对于三氯苯的质量与二氯苯的质量的合计的比率优选为7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质量。
作为碱金属硫化物,例如可列举出硫化锂、硫化钠、硫化钾、硫化铷以及硫化铯。其中,优选硫化钠和硫化钾,更优选硫化钠。作为硫源的碱金属硫化物,例如,也可以在水性浆料和水溶液中的任意种的状态下进行处理。
卤代苯与碱金属硫化物的缩聚反应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采用与以往已知的聚亚芳基硫醚的制造方法同样的方法。
作为优选的方法,可列举出使卤代苯与碱金属硫化物在溶剂的存在下加热而使其聚合的方法。
使卤代苯与碱金属硫化物反应时的卤代苯的使用量只要能得到所期望的性质的卤化聚苯硫醚树脂就没有特别限定。
卤代苯的使用量相对于作为硫源的碱金属硫化物的装料量1摩尔优选为1.30摩尔以上且1.90摩尔以下,更优选为1.40摩尔以上且1.80摩尔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1.50摩尔以上且1.70摩尔以下。通过使用上述量的三卤代苯,容易得到高分子量化至所期望的程度的卤化聚苯硫醚树脂。
作为溶剂,只要使缩聚反应良好地进行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溶剂,从原料化合物、低聚物以及生成聚合物的溶解性、分散性良好的方面考虑,优选有机极性溶剂。
作为有机极性溶剂,例如可列举出:有机酰胺溶剂;包含有机硫化合物的非质子性有机极性溶剂;包含环式有机磷化合物的非质子性有机极性溶剂。作为有机酰胺溶剂,可列举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等酰胺化合物;N-甲基-ε-己内酰胺等N-烷基己内酰胺化合物;N-甲基-2-吡咯烷酮(以下,也称为“NMP”)、N-环己基-2-吡咯烷酮等N-烷基吡咯烷酮化合物或N-环烷基吡咯烷酮化合物;1,3-二烷基-2-咪唑啉酮等N,N-二烷基咪唑啉酮化合物;四甲基脲等四烷基脲化合物;六甲基磷酸三酰胺等六烷基磷酸三酰胺化合物等。作为包含有机硫化合物的非质子性有机极性溶剂,可列举出二甲基亚砜、二苯砜等。作为包含环式有机磷化合物的非质子性有机极性溶剂,可列举出1-甲基-1-氧代正膦等。其中,从获取性、操作性等方面考虑,优选有机酰胺溶剂,更优选N-烷基吡咯烷酮化合物、N-环烷基吡咯烷酮化合物、N-烷基己内酰胺化合物以及N,N-二烷基咪唑啉酮化合物,进一步更优选NMP、N-甲基-ε-己内酰胺以及1,3-二烷基-2-咪唑啉酮,特别优选NMP。
从聚合反应的效率等观点考虑,溶剂的使用量相对于作为硫源的碱金属硫化物1摩尔优选为1以上且30摩尔以下,更优选为3摩尔以上且15摩尔以下。
在供于缩聚反应的反应液中,也可以与卤代苯和碱金属硫化物一起装入碱金属氢氧化物。作为碱金属氢氧化物,例如可列举出: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铷、氢氧化铯。
已知使硫源在碱金属氢氧化物的存在下与三卤代苯反应的方法适合于得到各种特性平衡良好的卤化聚苯硫醚树脂。
碱金属氢氧化物的使用量在不阻碍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没有特别限定。典型地,碱金属氢氧化物的使用量相对于作为硫源的碱金属硫化物1摩尔,优选为0.01摩尔以上且0.1摩尔以下,更优选为0.03摩尔以上且0.08摩尔以下。
在供于缩聚反应的反应液中,也可以与卤代苯和碱金属硫化物一起装入水。通过使用水,能使碱金属硫化物和碱金属氢氧化物在反应体系内成为溶液的状态。
水的使用量在不阻碍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没有特别限定。典型地,水的使用量相对于作为硫源的碱金属硫化物1摩尔优选为1.0摩尔以上且2.5摩尔以下,更优选1.2摩尔以上且2.3摩尔以下。
将以上说明的各成分混合后,将所得到的混合物以反应液的形式供于缩聚反应。缩聚反应可以在空气中进行,但从抑制产物的分解、着色、抑制溶剂的劣化等观点考虑,优选在惰性气体气氛中进行。作为惰性气体没有特别限定,优选氮气、氦气等,更优选氮气。
缩聚反应可以以间歇式进行,也可以以连续式进行。
从缩聚反应的效率等观点考虑,进行缩聚反应的温度优选为140℃以上且300℃以下,更优选为150℃以上且28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60℃以上且265℃以下。
反应时间没有特别限定,适当选择缩聚反应进行至所期望的程度的时间。典型地,反应时间优选为0.5小时以上且12小时以下,更优选为1小时以上且6小时以下。
如上述那样进行缩聚反应后,从反应液中回收卤化聚苯硫醚树脂。
典型地,将反应液冷却至例如0℃以上且50℃以下的、优选10℃以上且40℃以下左右的室温附近的温度后,清洗并回收在冷却后的反应液中所含的卤化聚苯硫醚树脂的粗制品。
卤化聚苯硫醚树脂的粗制品通过公知的方法清洗。作为清洗方法,可列举出依次进行丙酮清洗和利用水的清洗的方法。在该情况下,用于清洗的丙酮中可以含有例如10质量%以下、优选5质量%以下左右的水。关于利用丙酮和水的清洗,优选利用乙酸水溶液对卤化聚苯硫醚树脂进行清洗。乙酸水溶液的浓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0.05质量%以上且5质量%以下,也可以为0.1质量%以上且2质量%以下。
进行上述清洗的情况下的温度条件只要能得到所期望的清洗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定。实施上述各清洗操作的温度例如可以为0℃以上且80℃以下,可以为10℃以上且60以下可以为20℃以上且50℃以下。
根据需要使如上述那样清洗后的卤化聚苯硫醚树脂干燥,由此能得到卤化聚苯硫醚树脂。
从减振性能和成型加工性的方面考虑,关于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卤化聚苯硫醚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在80℃以上且130℃以下的范围内。此外,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1000以上且5000以下。
《树脂组合物》
以上说明的卤化聚苯硫醚树脂优选与卤化聚苯硫醚树脂以外的其他树脂混合使用。通过将卤化聚苯硫醚树脂与其他树脂混合使用,能提高其他树脂的减振性。
作为其他树脂,可以使用固化性树脂和热塑性树脂中的任意种。从卤化聚苯硫醚树脂与其他树脂容易均匀混合的方面考虑,作为其他树脂,优选热塑性树脂。
作为固化性树脂,也可以使用未固化的状态的固化性树脂的前体。固化性树脂可以是热固性树脂,也可以是光固性树脂,从容易制造一定程度上尺寸大的成型品等方面考虑,优选热固性树脂。
作为将固化性树脂与卤化聚苯硫醚树脂混合的方法,可列举出如下方法:使粉末或粒子状的卤化聚苯硫醚树脂与液态或溶液状的未固化的状态的固化性树脂的前体混合,混合后,根据需要去除溶剂。在该情况下,根据固化性树脂的种类,也可以在混合物中配合固化剂。
如上所述得到的混合物利用与固化性树脂的种类相应的方法,通过加热和/或曝光进行固化,制成树脂组合物。
作为固化性树脂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酚醛树脂、密胺树脂、环氧树脂以及醇酸树脂等热固性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等光固性树脂。
在其他树脂为固化性树脂的情况下的、卤化聚苯硫醚树脂的质量相对于卤化聚苯硫醚树脂的质量与其他树脂的质量的合计的比率例如优选为1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
在其他树脂为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就聚(卤代亚苯基)硫醚树脂和其他树脂而言,典型地使用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等熔融混炼装置进行混合。混合条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考虑聚(卤代亚苯基)硫醚树脂和其他树脂的熔点、熔融粘度等适当决定。
作为在其他树脂为热塑性树脂的情况的优选的例子,可列举出:聚缩醛树脂、聚酰胺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芳酯树脂、液晶聚酯树脂等)、FR-AS树脂、FR-ABS树脂、AS树脂、ABS树脂、聚苯醚树脂、聚亚芳基硫醚树脂、聚砜树脂、聚醚砜树脂、聚醚醚酮树脂、氟系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酰胺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聚醚酰亚胺树脂、聚苯并噁唑树脂、聚苯并噻唑树脂、聚苯并咪唑树脂、BT树脂、聚甲基戊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FR-聚丙烯、以及聚苯乙烯等。
这些热塑性树脂中,从与卤化聚苯硫醚树脂的相容性优异等方面考虑,优选聚亚芳基硫醚树脂,更优选聚苯硫醚树脂。作为聚苯硫醚树脂,优选作为对二氯苯与硫醚化剂(例如,碱金属硫化物、碱金属氢硫化物)的缩聚物的聚对亚苯基硫醚树脂。
此外,从容易得到减振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的方面考虑,聚苯硫醚树脂优选为对亚苯基硫醚树脂与聚间亚苯基硫醚树脂的组合。聚间亚苯基硫醚树脂典型地是间二氯苯与硫醚化剂(例如,碱金属硫化物、碱金属氢硫化物)的缩聚物。
作为聚亚芳基硫醚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从以往已知的聚亚芳基硫醚树脂中适当选择。关于与卤化聚苯硫醚树脂配合的聚亚芳基硫醚树脂,熔点优选为270℃以上且300℃以下,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1000以上且100000以下,在温度310℃、剪切速度1200sec-1下测定出的熔融粘度优选为100Pa·s以上且250Pa·s以下。
从树脂组合物的成型加工性的方面考虑,聚(卤代亚苯基)硫醚树脂的质量相对于卤化聚苯硫醚树脂的质量与其他树脂(特别是热塑性树脂)的质量的合计的比率优选为1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质量%以上且2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
从树脂组合物的减振性的方面考虑,卤化聚苯硫醚树脂的质量相对于卤化聚苯硫醚树脂的质量与其他树脂(特别是热塑性树脂)的合计的比率优选大于30质量%且为9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上且8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
以上说明的树脂组合物根据需要还可以包含着色剂、增塑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阻燃剂、脱模剂、填充材料以及增强材料等以往配合在各种树脂组合物中的添加剂或添加材料。这些添加剂或添加材料使用与添加剂或添加材料的种类相应的适当范围的量。
《减振材料》
以上说明的树脂组合物适合用作减振材料。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具体而言,将按照动态粘弹性测定而测定出的损失系数(tanδ)显示0.150以上的值的材料作为减振材料。减振材料的损失系数优选为0.170以上,更优选为0.200以上。
《成型品》
以上说明的树脂组合物或减振材料通过与其他树脂的种类相应的适当的方法制成各种形状的成型品而适合使用。
在其他树脂为固化性树脂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在具有所期望的形状的凹部的模具内填充未固化的状态的树脂组合物后,使在模具内成型为所期望的形状的树脂组合物固化。
此外,在包含未固化的状态的固化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为液态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3D打印法制造所期望的形状的成型品。在该情况下,树脂组合物可以在成型中途被适当固化,也可以在得到所期望的形状的成型品后使成型品固化。
在其他树脂为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典型地,树脂组合物通过压力成型、挤出成型、注塑成型这样的常规方法来成型。
成型品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作为成型品的用途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汽车和二轮车等车辆、船舶、铁路、飞机这样的运输设备中的产生振动的装置的零件、或该装置的周边零件;所述运输设备中的座椅或座椅的周边零件、驾驶装置等期望降低振动的装置的零件;各种家电设备零件;OA设备零件;建筑材料;机床零件;工业机械零件。
在以上说明的用途中,作为成型品的用途,可列举出汽车等具备内燃机的运输设备中的冷却剂循环装置的零件。作为所述冷却剂循环装置的零件,可列举出泵壳体、冷却剂循环用管等。
通过将成型品用于上述用途,能谋求各种制品的减振化。
《树脂用的减振化剂》
树脂用的减振化剂包含所述卤化聚苯硫醚树脂。减振化剂可以仅由卤化聚苯硫醚树脂构成,也可以由卤化聚苯硫醚树脂和其他成分构成。作为其他成分,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出:着色剂、所述热塑性树脂、增塑剂以及相容剂等。特别是,通过将卤化聚苯硫醚树脂在热塑性树脂中以高浓度进行混合,可以制成减振化剂的母粒。在母粒中,根据需要优选包含增塑剂、相容剂。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对分别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文献全部作为参考被援引。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更具体地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实施例。对于以下记载的熔融粘度,测定方法如上所述。
[实施例1]
在带搅拌机的容量1L的高压釜中装入硫化钠78.0g、氢氧化钠2.5g、N-甲基-2-吡咯烷酮(NMP)374.8g、离子交换水27.0g以及1,2,4-三氯苯195.4g(纯度99.8质量%)。接着,将高压釜内置换成氮气气氛后,将高压釜密封。然后,一边搅拌高压釜内的反应液,一边用约30分钟将反应液缓慢加热至240℃。将240℃保持2小时进行缩聚反应后,将反应液冷却至接近室温。
取出高压釜的内容物后,在高压釜的内容物中加入包含3质量%的纯水的丙酮1L,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进行清洗。通过过滤来回收清洗后的固体成分(粗制品)后,重复两次上述利用丙酮的清洗操作。
将利用丙酮清洗后的固体成分在室温下在纯水1L中搅拌30分钟进行清洗,然后通过过滤进行回收。对于回收的固体成分,重复三次上述利用纯水的清洗操作后,将通过过滤回收的固体成分在120℃下干燥4小时,作为纯化后的卤化聚苯硫醚树脂,得到三氯苯与硫化钠的缩聚物。
对于得到的卤化聚苯硫醚树脂,进行了利用KBr压片法进行的FT-IR测定。将测定结果示于图1。
此外,所得到的卤化聚苯硫醚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为350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0℃。
〔制备例1〕
在带搅拌机的容量1L的高压釜中装入硫化钠78.0g、氢氧化钠2.5g、N-甲基-2-吡咯烷酮(NMP)374.8g、离子交换水27.0g以及1,3-二氯苯(间二氯苯)149.9g。接着,将高压釜内置换成氮气气氛后,将高压釜密封。然后,一边搅拌高压釜内的反应液,一边用约30分钟缓慢加热至240℃。将240℃保持2小时进行缩聚反应后,将反应液冷却至接近室温。
取出高压釜的内容物后,在高压釜的内容物中加入包含3质量%的纯水的丙酮1L,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进行清洗。通过过滤来回收清洗后的固体成分(粗制品)后,重复两次上述利用丙酮的清洗操作。
将利用丙酮清洗后的固体成分在室温下在纯水1L中搅拌30分钟进行清洗,然后通过过滤进行回收。对于回收的固体成分,重复三次上述利用纯水的清洗操作后,将通过过滤回收的固体成分在120℃下干燥4小时,得到聚间亚苯基硫醚树脂。所得到的聚间亚苯基硫醚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为5000。
[实施例2~7以及比较例1]
在实施例2~6中,将聚对亚苯基硫醚树脂((株)KUREHA制,W-214A)和实施例1中得到的卤化聚苯硫醚树脂以表1所记载的比率进行混合,得到树脂组合物。
在实施例7中,将聚对亚苯基硫醚树脂((株)KUREHA制,W-214A)、上述制备例1中得到的聚间亚苯基硫醚树脂、以及实施例1中得到的卤化聚苯硫醚树脂以表1所记载的比率进行混合,得到树脂组合物。
具体而言,将聚苯硫醚树脂与卤化聚苯硫醚树脂以表1所记载的比率进行干混后,将混合物利用具备R60(容量60mL)的机筒和全螺纹的螺杆的熔融混炼装置(LaboPlastomill,东洋精机制作所制)在试验温度320℃、试验时间5分钟、转速100rpm的条件下进行熔融混炼,得到树脂组合物。
在比较例1中,将聚苯硫醚树脂单独用作试样。
对于实施例2~7以及比较例1,将树脂组合物或树脂单独的试样在320℃、5MPa、1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压缩成型,制作出55mm×55mm×1mm的尺寸的片材。通过手触摸和目视来确认制作成的片材的脆性,对成型性进行了评价。将片材的强度完全没有问题的情况评价为◎,将能够压缩成型但感觉到片材有一些脆性的情况评价为〇,将无法压缩成型的情况评价为×。具体而言,被评价为〇的情况是片材脆至因弯曲而容易产生裂纹的程度的情况。
此外,利用切割刀从得到的片材中切出DMA测定用的长方形的试验片,进行利用DMA的动态粘弹性的评价,测定损失系数。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试验片,在DMA测定前,在150℃、1小时的条件下实施退火处理。DMA测定条件如下所述。损失系数的值是在20℃~240℃下测定的值的最大值。将损失系数的测定结果记于表1。
<DMA测定条件>
试样尺寸:10mm×5mm×1mm。
拉伸温度:20℃~240℃。
升温速度:2℃/分钟。
频率:10Hz。
[表1]
Figure BDA0004009529080000121
根据实施例2~7与比较例1的比较可知,通过在聚苯硫醚树脂中配合卤化聚苯硫醚树脂,损失系数显著提高,减振性得到改良。
〔实施例8〕
将1,2,4-三氯苯(纯度99.8%)变更为以杂质形式包含对二氯苯2.3质量%的1,2,4-三氯苯(纯度97.5质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卤化聚苯硫醚树脂。所得到的卤化聚苯硫醚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为350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0℃。
使用所得到的卤化聚苯硫醚树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进行了树脂组合物的制备和评价。树脂组合物的评价结果与实施例3相同。

Claims (8)

1.一种卤化聚苯硫醚树脂,所述卤化聚苯硫醚树脂是卤代苯与碱金属硫化物的缩聚物,
所述卤代苯是二卤代苯和/或三卤代苯,
所述三卤代苯的质量相对于所述卤代苯的质量的比率为50质量%以上,
所述卤代苯具有选自由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以及碘原子构成的组中的1种~3种卤原子。
2.一种树脂组合物,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卤化聚苯硫醚树脂和所述卤化聚苯硫醚树脂以外的其他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
所述卤化聚苯硫醚树脂的质量相对于所述卤化聚苯硫醚树脂的质量与所述其他树脂的质量的合计的比率为1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
所述卤化聚苯硫醚树脂的质量相对于所述卤化聚苯硫醚树脂的质量与所述其他树脂的质量的合计的比率大于30质量%且为90质量%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
所述其他树脂为热塑性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
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亚芳基硫醚树脂。
7.一种成型品,所述成型品由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所述树脂组合物形成。
8.一种树脂用的减振化剂,所述树脂用的减振化剂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卤化聚苯硫醚树脂。
CN202180044259.4A 2020-07-22 2021-07-15 卤化聚苯硫醚树脂、树脂组合物、成型品以及树脂用减振化剂 Pending CN1159969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25534 2020-07-22
JP2020125534 2020-07-22
PCT/JP2021/026578 WO2022019204A1 (ja) 2020-07-22 2021-07-15 ハロゲン化ポリフェニ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樹脂組成物、成形品、及び樹脂用制振化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96988A true CN115996988A (zh) 2023-04-21

Family

ID=79729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44259.4A Pending CN115996988A (zh) 2020-07-22 2021-07-15 卤化聚苯硫醚树脂、树脂组合物、成型品以及树脂用减振化剂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79227A1 (zh)
JP (1) JPWO2022019204A1 (zh)
KR (1) KR20230015983A (zh)
CN (1) CN115996988A (zh)
WO (1) WO202201920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25934A (ja) * 2004-02-12 2005-08-25 Shiseido Co Ltd ポリ(フェニレンスルフィド)デンドリマー、カルボキシフォーカルフェニレンスルフィドデンドロン及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05225933A (ja) * 2004-02-12 2005-08-25 Shiseido Co Ltd ポリ(トリス−1,3,5(4−フェニル−1−チオ)ベンゼ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21837B2 (ja) * 2004-03-19 2013-06-26 Dic株式会社 ポリアリーレンスルフィドの精製方法
JP2006166554A (ja) * 2004-12-06 2006-06-22 Toyota Motor Corp 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EP1849834B1 (en) * 2004-12-21 2012-08-22 Polyplastics Co., Ltd. Polyarylene sulfide resi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5234044B2 (ja) * 2010-04-12 2013-07-1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ブラシモータ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並びにブラシの配置方法
JP5815233B2 (ja) 2010-12-14 2015-11-17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制振材用エマルション樹脂組成物及び制振材
JP6841588B2 (ja) 2014-10-31 2021-03-10 花王株式会社 制振材料用の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JP6420668B2 (ja) * 2015-01-09 2018-11-07 株式会社クレハ ポリアリーレンスルフィドの製造方法及びポリアリーレンスルフィ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79227A1 (en) 2023-09-07
KR20230015983A (ko) 2023-01-31
WO2022019204A1 (ja) 2022-01-27
JPWO2022019204A1 (zh) 2022-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46280A2 (en) Polyarylene sulfid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JP6497110B2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
CN111372998B (zh) 热塑性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57266B (zh) 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及成型品
CN115996988A (zh) 卤化聚苯硫醚树脂、树脂组合物、成型品以及树脂用减振化剂
JP6701877B2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
WO2022030459A1 (ja) 変性ポリフェニ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KR20160042939A (ko) 폴리아릴렌설피드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 성형품
JP2022042759A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成形品、及び制振化剤
CN107922735B (zh) 聚亚芳基硫醚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形体
WO2010018681A1 (ja) 樹脂組成物
JP2010095615A (ja) ポリエーテルエーテルケトン、それを含有する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体
JP7373668B2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含む制振材
EP4146723A1 (en) Poly(arylene sulfide) copolymer
JP7197066B1 (ja) ポリアリー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成形品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7136381B1 (ja) ポリアリー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ポリアリー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成形品、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7460614B2 (ja) ポリ(アリールエーテルスルホン)とポリジメチルシロキサンとのコポリマー
WO2023074035A1 (ja) ポリアリー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成形品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24078041A (ja) 複合構造体、複合体の製造方法、成形体および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WO2023025534A1 (en) Poly(arylene sulfide) composition
EP4130100A1 (en) Amine-terminated poly(arylene sulfide) (co)polyme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15214613A (ja) ポリアリー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体
JP2022010455A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JP2022029826A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成形品、及びポリフェニ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用制振化剤
JP2017031310A (ja) ポリ(エーテルイミド−シロキサン)共重合体樹脂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