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78129B - 一种阻尼可调的车辆减震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阻尼可调的车辆减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78129B
CN115978129B CN202310137269.3A CN202310137269A CN115978129B CN 115978129 B CN115978129 B CN 115978129B CN 202310137269 A CN202310137269 A CN 202310137269A CN 115978129 B CN115978129 B CN 1159781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groove
damping
block
shock absor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372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78129A (zh
Inventor
刘晓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bost Jiangsu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bost Jiangsu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bost Jiangsu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bost Jiangsu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3726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781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78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781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781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781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阻尼可调的车辆减震器,涉及车辆减震技术领域,包括阻尼器本体,所述阻尼器本体包括底阀座,所述底阀座内部设置有用于对阻尼器本体的阻尼进行调节的调节组件;弹簧安装座和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用于对减震弹簧进行限位的固定组件,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对减震弹簧两端进行固定,能够在不更换转盘和弹簧安装座的情况下对减震弹簧进行更换,减少材料的浪费,通过电机带动底阀座向上移动,使得流通槽的出油口逐渐减小,从而使得阻尼效果增强,避免油温过高对减震器性能造成影响,并且通过自动控制方式,能够轻松对减震器的阻尼进行调节,操作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阻尼可调的车辆减震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减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阻尼可调的车辆减震器。
背景技术
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震器,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当减震器高强度工作后,内部油液温度升高,油液粘度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导致减震器阻尼减小,从而导致车身上下跳跃,因此在车辆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减震器的阻尼进行调节。
现有的车辆减震器在进行阻尼调节时,需要将车盖打开,手动伸入车身内部,通过转动控制阀来调节,操作起来比较耗费时间,并且由于车身内部零部件较多,可操作空间有限,导致操作难度较大,另外,大多减震器上的减震弹簧跟弹簧安装座是焊接在一起的,在对弹簧进行更换时,需要将弹簧安装座一起拆卸下来换掉,造成材料的浪费,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阻尼可调的车辆减震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尼可调的车辆减震器,能够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阻尼可调的车辆减震器,包括:
阻尼器本体,所述阻尼器本体包括外套筒和储油筒,所述外套筒和储油筒筒身外套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外套筒和储油筒内部活动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端以及储油筒底部相对应设置有活塞阀和底阀座,所述底阀座内部设置有用于对阻尼器本体的阻尼进行调节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电机和用于对油液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仪,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与底阀座螺纹连接;
两个弹簧安装座,两个所述弹簧安装座分别固定套设在减震弹簧上端杆身外以及储油筒筒身外,所述弹簧安装座内部活动设置有卡块;
两个转盘,两个所述转盘分别设置在两个弹簧安装座相对一侧,所述转盘上开设有与卡块相对应的卡槽;
两个固定组件分别设置在转盘上且用于对减震弹簧两端进行限位,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在转盘内部用于对减震弹簧两端进行抵紧,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分别设置在减震弹簧上下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储油筒上端固定连接有油封,所述油封底部固定连接有内筒,所述底阀座与内筒下端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底阀座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限位杆杆身外,所述第一弹簧上端固定连接有堵块,所述堵块内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杆与第一限位槽内壁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底阀座内部开设有若干与第一安装槽连通的流通槽,所述底阀座下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导向槽,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储油筒底端内部,所述温度检测仪固定安装在底阀座上表面,所述电机与温度检测仪与控制中心电性连接,所述储油筒底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与第一导向槽相对应的导向杆。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安装座一侧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部活动设置有连接环,所述环形槽上开设有若干方便对连接环进行移动的凹槽,所述弹簧安装座另一侧开设有若干用于卡块活动的第二限位槽。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环与卡块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杆身外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卡块一侧和第二限位槽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转盘远离弹簧安装座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转盘远离弹簧安装座的一侧且位于第二安装槽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活动槽,外圈的所述第二活动槽一侧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槽。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部,所述安装块内部贯穿设置有紧固件,所述减震弹簧两端分别贯穿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紧固件与第二螺纹槽、第一螺纹槽以及安装块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与第二活动槽相对应的限位板,外侧的所述限位板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第一活动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连接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固定块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块内部,所述第二固定块另一端且位于减震弹簧一侧活动连接有伸缩杆。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固定块另一端且位于减震弹簧另一侧通过活动块活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上端贯穿连接槽后螺纹连接在螺纹套筒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将减震弹簧一端穿插进安装块内部,将紧固件依次贯穿安装块和减震弹簧后拧紧,对减震弹簧一端进行初步固定,根据减震弹簧两端的位置对应调整两个转盘的位置,具体地,通过拉动连接环带动连接杆和卡块同步移动,使卡块脱离与卡槽的接触,从而解除对转盘的限制,调节好以后,使卡块与相应的卡槽进行卡接,从而对转盘进行限位,朝着靠近减震弹簧的方向移动限位板,直至第一固定块与减震弹簧抵紧,然后根据减震弹簧的倾斜角度对应转动第二固定块,使得第二固定块一侧与减震弹簧另一侧抵紧,通过拧紧螺纹套筒使得第二螺纹杆固定,进而使得第二固定块和第一固定块的位置固定,能够对减震弹簧两端进行限位,提高减震弹簧连接的稳定性,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便于将减震弹簧进行安装和拆卸,能够在不更换转盘和弹簧安装座的情况下对减震弹簧进行更换,减少材料的浪费,同时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
2、通过温度检测仪对油液温度进行检测,当减震器长时间工作时,油温逐渐升高,当油温到达预设值时,控制中心启动电机开启,通过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与底阀座之间的螺纹配合,使得底阀座逐渐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流通槽的出油口逐渐变小,从内油腔流向外油腔的油量减少,进而使得阻尼效果增强,避免油温过高对减震器性能造成影响,并且通过自动控制的方式,能够更加轻松地对减震器的阻尼进行调节,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2中A-A剖面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3中B处结构放大图;
图5为弹簧安装座及内部结构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图3中C处结构放大图;
图7为转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一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二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固定组件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爆炸图;
图11为固定组件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爆炸图。
图中:1、阻尼器本体;101、外套筒;102、储油筒;103、活塞杆;104、油封;105、内筒;106、活塞阀;107、底阀座;1071、流通槽;1072、第一导向槽;1073、第一安装槽;1074、堵块;1075、第一限位槽;1076、第一弹簧;1077、第一限位杆;108、调节组件;1081、电机;1082、第一螺纹杆;1083、导向杆;1084、温度检测仪;2、转盘;201、卡槽;202、第一螺纹槽;203、第二安装槽;204、第一活动槽;205、第二活动槽;3、减震弹簧;301、第二螺纹槽;4、弹簧安装座;401、环形槽;402、凹槽;403、连接环;404、卡块;405、连接杆;406、第二弹簧;407、第二限位槽;5、固定组件;501、第一固定块;5011、限位板;5012、连接板;5013、连接槽;5014、螺纹套筒;502、第二固定块;5021、第一连接块;5022、伸缩杆;5023、第二螺纹杆;5024、活动块;503、安装块;504、紧固件;505、第二连接块。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具体参照图1-图5、图7、图8,一种阻尼可调的车辆减震器,包括阻尼器本体1,阻尼器本体1包括外套筒101和储油筒102,外套筒101和储油筒102筒身外套设有减震弹簧3,外套筒101和储油筒102内部活动设置有活塞杆103,活塞杆103一端以及储油筒102底部相对应设置有活塞阀106和底阀座107,底阀座107内部设置有用于对阻尼器本体1的阻尼进行调节的调节组件108,调节组件108包括电机1081和用于对油液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仪1084,电机108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082,第一螺纹杆1082与底阀座107螺纹连接;
两个弹簧安装座4,两个弹簧安装座4分别固定套设在减震弹簧3上端杆身外以及储油筒102筒身外,弹簧安装座4内部活动设置有卡块404;
两个转盘2,两个转盘2分别设置在两个弹簧安装座4相对一侧,转盘2上开设有与卡块404相对应的卡槽201;
两个固定组件5分别设置在转盘2上且用于对减震弹簧3两端进行限位,固定组件5包括有第一固定块501、第二固定块502和安装块503,安装块503固定安装在转盘2内部用于对减震弹簧3两端进行抵紧,第一固定块501和第二固定块502分别设置在减震弹簧3上下两侧。
具体参照图3、图4,储油筒102上端固定连接有油封104,油封104底部固定连接有内筒105,底阀座107与内筒105下端内壁滑动连接,底阀座107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073,第一安装槽1073内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1077和第一弹簧1076,第一弹簧1076套设在第一限位杆1077杆身外,第一弹簧1076上端固定连接有堵块1074,堵块1074内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075,第一限位杆1077与第一限位槽1075内壁滑动连接,底阀座107内部开设有若干与第一安装槽1073连通的流通槽1071,底阀座107下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导向槽1072。
可以理解,在本申请中,内筒105内部为内油腔,内筒105与储油筒102之间为外油腔,当活塞杆103向下压缩时,位于内筒105下腔内的油液从第一安装槽1073进入流通槽1071内部,随后流动至外油腔内,当活塞杆103向下移动至一定程度时,油液带动堵块1074向下移动,使得第一弹簧1076发生相应收缩,从而使得进入第一安装槽1073中的油液逐渐减少,下腔的压强增大,从而对活塞杆103的运动起到阻尼的作用。
具体参照图4,电机1081固定安装在储油筒102底端内部,温度检测仪1084固定安装在底阀座107上表面,电机1081与温度检测仪1084与控制中心电性连接,储油筒102底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与第一导向槽1072相对应的导向杆1083。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温度检测仪1084对油液温度进行检测,当油温到达预设值时,控制中心启动电机1081开启,通过电机1081带动第一螺纹杆1082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1082与底阀座107之间的螺纹配合,使得底阀座107逐渐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流通槽1071的出油口逐渐变小,从内油腔流向外油腔的油量减少,进而使得阻尼效果增强,避免油温过高对减震器性能造成影响,并且通过自动控制的方式,能够更加轻松地对减震器的阻尼进行调节,操作简单方便。
具体参照图5、图6,弹簧安装座4一侧开设有环形槽401,环形槽401内部活动设置有连接环403,环形槽401上开设有若干方便对连接环403进行移动的凹槽402,弹簧安装座4另一侧开设有若干用于卡块404活动的第二限位槽407,连接环403与卡块404之间通过连接杆405固定连接,连接杆405杆身外套设有第二弹簧406,第二弹簧406两端分别与卡块404一侧和第二限位槽407内壁固定连接。
在具体设置时,第二弹簧406在自身弹力作用下使得卡块404一端伸出第二限位槽407,当朝着远离弹簧安装座4的方向移动连接环403时,连接环403带动连接杆405和卡块404同步移动,使得第二弹簧406发生收缩,当卡块404完全移动至第二限位槽407内部时,解除对转盘2的限制,使得转盘2可以在弹簧安装座4上发生转动,当缓慢放下连接环403时,卡块404逐渐移动出第二限位槽407外,将卡块404与相应的卡槽201进行卡接,从而能够对转盘2起到限位的作用,其中第二限位槽407用于对卡块404进行限位,避免卡块404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或晃动,提高卡块404的稳定性,连接环403用于对若干连接杆405进行连接,从而能够同时对若干卡块404的状态进行控制,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参照图7、图8,转盘2远离弹簧安装座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03,转盘2远离弹簧安装座4的一侧且位于第二安装槽203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活动槽205,外圈的第二活动槽205一侧开设有第一活动槽204,第二安装槽203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槽202。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转盘2转动设置在弹簧安装座4上,能够在对减震弹簧3进行固定时,方便根据减震弹簧3两端的位置进行调节,提高后续固定操作的便捷性。
具体参照图7-图11,安装块503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槽203内部,安装块503内部贯穿设置有紧固件504,减震弹簧3两端分别贯穿开设有第二螺纹槽301,紧固件504与第二螺纹槽301、第一螺纹槽202以及安装块503螺纹连接,安装块50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505,第一固定块50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与第二活动槽205相对应的限位板5011,外侧的限位板5011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012,连接板5012与第一活动槽204内壁滑动连接,连接板5012上开设有连接槽5013,第二固定块502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5021,第一连接块5021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块505内部,第二固定块502另一端且位于减震弹簧3一侧活动连接有伸缩杆5022,第二固定块502另一端且位于减震弹簧3另一侧通过活动块5024活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5023,第二螺纹杆5023上端贯穿连接槽5013后螺纹连接在螺纹套筒5014内部。
在具体设置时,限位板5011与第二活动槽205内壁滑动连接,活动块5024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块502一侧,第二螺纹杆5023固定连接在活动块5024上,伸缩杆5022远离第二固定块502的一端与第二活动槽205内壁固定连接,螺纹套筒5014螺纹套设在第二螺纹杆5023顶端。
为了方便理解,现将减震弹簧3靠近转盘2的一侧称为减震弹簧3的内侧面,远离转盘2的一侧称为减震弹簧3的外侧面,第一固定块501和第二固定块502靠近减震弹簧3的一侧均设置有斜切面,斜切面上设置有防滑垫,第一固定块501和第二固定块502的斜切面分别与减震弹簧3的内外侧面相抵,限位板5011滑动连接在第二活动槽205内部,在减震弹簧3一端固定好以后,将限位板5011带动第一固定块501滑动至与减震弹簧3内侧面抵紧,然后根据减震弹簧3的倾斜角度对应转动第二固定块502,使得第二固定块502一侧与减震弹簧3外侧面抵紧,在第二固定块502转动过程中,伸缩杆5022相应伸长或缩短,随后通过拧紧螺纹套筒5014使得第二螺纹杆5023固定,进而使得第二固定块502的位置固定,并且由于螺纹套筒5014紧抵在连接板5012上,因此使得连接板5012以及限位板5011的位置固定,进而使得第一固定块501固定,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块501和第二固定块502,能够对减震弹簧3两端进行限位,提高减震弹簧3连接的稳定性,另外,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便于将减震弹簧3进行安装和拆卸,能够在不更换转盘2和弹簧安装座4的情况下对减震弹簧3进行更换,减少材料的浪费,同时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
该一种阻尼可调的车辆减震器的工作原理:
在安装减震弹簧3时,首先将减震弹簧3一端穿插进安装块503内部,将紧固件504依次贯穿安装块503和减震弹簧3后拧紧,对减震弹簧3一端进行初步固定,在对减震弹簧3两端进行固定的过程中,根据减震弹簧3两端的位置对应调整两个转盘2的位置,具体地,朝着远离弹簧安装座4的方向移动连接环403,通过连接环403带动连接杆405和卡块404同步移动,使得第二弹簧406发生收缩,当卡块404完全移动至第二限位槽407内部时,卡块404不再与卡槽201接触,从而解除对转盘2的限制,使得转盘2可以在弹簧安装座4上发生转动,调节好以后,缓慢放下连接环403时,卡块404逐渐移动出第二限位槽407外,将卡块404与相应的卡槽201进行卡接,从而对转盘2进行限位,避免在工作过程中转盘2带动减震弹簧3发生转动,朝着靠近减震弹簧3的方向移动限位板5011,通过限位板5011带动第一固定块501和连接板5012同步移动,直至第一固定块501与减震弹簧3抵紧,然后根据减震弹簧3的倾斜角度对应转动第二固定块502,使得第二固定块502一侧与减震弹簧3外侧面抵紧,在第二固定块502转动过程中,扶住活动块5024和第二螺纹杆5023,确保第二螺纹杆5023始终位于连接槽5013内部,避免两者跟随第二固定块502发生转动,伸缩杆5022相应伸长或缩短,第二螺纹杆5023相对应在连接槽5013内部移动,随后通过拧紧螺纹套筒5014使得第二螺纹杆5023固定,进而使得第二固定块502的位置固定,并且由于螺纹套筒5014紧抵在连接板5012上,因此使得连接板5012以及限位板5011的位置固定,能够对减震弹簧3两端进行限位,提高减震弹簧3连接的稳定性,通过该设置,能够便于将减震弹簧3进行安装和拆卸,能够在不更换转盘2和弹簧安装座4的情况下对减震弹簧3进行更换,减少材料的浪费,同时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在工作时,减震弹簧3发生伸长或收缩,活塞杆103对应发生移动,当活塞杆103向下压缩时,位于内筒105下腔内的油液从第一安装槽1073进入流通槽1071内部,随后流动至外油腔内,当活塞杆103向下移动至一定程度时,油液带动堵块1074向下移动,使得第一弹簧1076发生相应收缩,从而使得进入第一安装槽1073中的油液逐渐减少,下腔的压强增大,从而对活塞杆103的运动起到阻尼的作用,通过温度检测仪1084对油液温度进行检测,当减震器长时间工作时,油温逐渐升高,当油温到达预设值时,控制中心启动电机1081开启,通过电机1081带动第一螺纹杆1082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1082与底阀座107之间的螺纹配合,使得底阀座107逐渐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流通槽1071的出油口逐渐变小,从内油腔流向外油腔的油量减少,进而使得阻尼效果增强,避免油温过高对减震器性能造成影响,并且通过自动控制的方式,能够更加轻松地对减震器的阻尼进行调节,操作简单方便。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阻尼可调的车辆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阻尼器本体(1),所述阻尼器本体(1)包括外套筒(101)和储油筒(102),所述外套筒(101)和储油筒(102)筒身外套设有减震弹簧(3),所述外套筒(101)和储油筒(102)内部活动设置有活塞杆(103),所述活塞杆(103)一端以及储油筒(102)底部相对应设置有活塞阀(106)和底阀座(107),所述底阀座(107)内部设置有用于对阻尼器本体(1)的阻尼进行调节的调节组件(108),所述调节组件(108)包括电机(1081)和用于对油液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仪(1084),所述电机(108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082),所述第一螺纹杆(1082)与底阀座(107)螺纹连接;
两个弹簧安装座(4),两个所述弹簧安装座(4)分别固定套设在减震弹簧(3)上端杆身外以及储油筒(102)筒身外,所述弹簧安装座(4)内部活动设置有卡块(404);
两个转盘(2),两个所述转盘(2)分别设置在两个弹簧安装座(4)相对一侧,所述转盘(2)上开设有与卡块(404)相对应的卡槽(201);
两个固定组件(5)分别设置在转盘(2)上且用于对减震弹簧(3)两端进行限位,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有第一固定块(501)、第二固定块(502)和安装块(503),所述安装块(503)固定安装在转盘(2)内部用于对减震弹簧(3)两端进行抵紧,所述第一固定块(501)和第二固定块(502)分别设置在减震弹簧(3)上下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的车辆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筒(102)上端固定连接有油封(104),所述油封(104)底部固定连接有内筒(105),所述底阀座(107)与内筒(105)下端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底阀座(107)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073),所述第一安装槽(1073)内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1077)和第一弹簧(1076),所述第一弹簧(1076)套设在第一限位杆(1077)杆身外,所述第一弹簧(1076)上端固定连接有堵块(1074),所述堵块(1074)内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075),所述第一限位杆(1077)与第一限位槽(1075)内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的车辆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阀座(107)内部开设有若干与第一安装槽(1073)连通的流通槽(1071),所述底阀座(107)下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导向槽(1072),所述电机(1081)固定安装在储油筒(102)底端内部,所述温度检测仪(1084)固定安装在底阀座(107)上表面,所述电机(1081)与温度检测仪(1084)与控制中心电性连接,所述储油筒(102)底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与第一导向槽(1072)相对应的导向杆(108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的车辆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安装座(4)一侧开设有环形槽(401),所述环形槽(401)内部活动设置有连接环(403),所述环形槽(401)上开设有若干方便对连接环(403)进行移动的凹槽(402),所述弹簧安装座(4)另一侧开设有若干用于卡块(404)活动的第二限位槽(40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的车辆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403)与卡块(404)之间通过连接杆(40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405)杆身外套设有第二弹簧(406),所述第二弹簧(406)两端分别与卡块(404)一侧和第二限位槽(407)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的车辆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远离弹簧安装座(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03),所述转盘(2)远离弹簧安装座(4)的一侧且位于第二安装槽(203)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活动槽(205),外圈的所述第二活动槽(205)一侧开设有第一活动槽(204),所述第二安装槽(203)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槽(2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的车辆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503)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槽(203)内部,所述安装块(503)内部贯穿设置有紧固件(504),所述减震弹簧(3)两端分别贯穿开设有第二螺纹槽(301),所述紧固件(504)与第二螺纹槽(301)、第一螺纹槽(202)以及安装块(503)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块(50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5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的车辆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50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与第二活动槽(205)相对应的限位板(5011),外侧的所述限位板(5011)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012),所述连接板(5012)与第一活动槽(204)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5012)上开设有连接槽(50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的车辆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块(502)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5021),所述第一连接块(5021)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块(505)内部,所述第二固定块(502)另一端且位于减震弹簧(3)一侧活动连接有伸缩杆(502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的车辆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块(502)另一端且位于减震弹簧(3)另一侧通过活动块(5024)活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5023),所述第二螺纹杆(5023)上端贯穿连接槽(5013)后螺纹连接在螺纹套筒(5014)内部。
CN202310137269.3A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阻尼可调的车辆减震器 Active CN1159781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37269.3A CN115978129B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阻尼可调的车辆减震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37269.3A CN115978129B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阻尼可调的车辆减震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78129A CN115978129A (zh) 2023-04-18
CN115978129B true CN115978129B (zh) 2023-07-07

Family

ID=85961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37269.3A Active CN115978129B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阻尼可调的车辆减震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7812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581280A5 (zh) * 1976-02-19 1976-10-29 Lenco Ag
US5794909A (en) * 1996-09-16 1998-08-18 Minus K Technology, Inc. Auto-adjust apparatus for a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
CN208764206U (zh) * 2018-09-27 2019-04-19 常州伟琪弹簧科技有限公司 弹簧座及弹簧组件
CN209067723U (zh) * 2018-10-31 2019-07-05 临海市宏大弹簧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减小扭曲力的弹簧
CN213017411U (zh) * 2020-07-13 2021-04-20 杭州生达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性汽车减震器钢管
CN214171207U (zh) * 2021-01-16 2021-09-10 深圳市宁博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翻盖结构的具有调节结构的阻尼器
CN215409935U (zh) * 2021-05-20 2022-01-04 天津市垠昊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功能较强的汽车减震器
CN113551001B (zh) * 2021-08-13 2022-10-18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具备监测功能的汽车减震器
CN113819183A (zh) * 2021-11-03 2021-12-21 李祉谌 一种车用可调柔性缓冲减震阻尼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78129A (zh)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9142B (zh) 一种自适应阻尼减振器的活塞阀
CA2537339C (en) Track system, and vehicl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5978129B (zh) 一种阻尼可调的车辆减震器
KR100827865B1 (ko) 모노튜브 쇽업소버 조립장치 및 조립방법
CN114992267A (zh) 油气分离式双筒减振器
CN102678810B (zh) 高低速双向阻尼可调机械式减振器
CN207378044U (zh) 减震器
CN114033831A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汽车减震器
CN213616034U (zh) 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砂轮机
CN115013475A (zh) 一种增强型车辆减震器
CN108223674B (zh) 一种汽车减振器
CN109617300B (zh) 一种电机减震支架及具有电机减震支架的管中泵
CN220118555U (zh) 一种提高密封可靠性的耐磨阀
CN210565992U (zh) 一种液压调节式减震器
CN216306565U (zh) 一种耐用汽车双筒减震器
CN2685651Y (zh) 机动车油气分离式减震器
CN111336208B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磁流变减震器
JP4341802B2 (ja) 油圧緩衝器とそのばね荷重調整方法
CN219623131U (zh) 高压氮气阻尼可调减震器
CN215793050U (zh) 一种电控空气悬架减振器高度可调控制装置系统
CN219925666U (zh) 一种带减震装置的研磨机
CN210565964U (zh) 一种电子调节式减震器
CN220096144U (zh) 一种汽车油箱固定装置
CN216158173U (zh) 可调节阻尼的减震器
CN220910319U (zh) 弹簧避震器及车辆悬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