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75482A - 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75482A
CN115975482A CN202310109803.XA CN202310109803A CN115975482A CN 115975482 A CN115975482 A CN 115975482A CN 202310109803 A CN202310109803 A CN 202310109803A CN 115975482 A CN115975482 A CN 1159754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unsaturated polyester
diluent
polyester resin
xylene formaldehy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098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75482B (zh
Inventor
黄显明
黄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aichuan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aichua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aichuan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aichua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0980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754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75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754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754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754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包括主剂、稀释剂、促进剂和过氧化酮类引发剂,以重量比100:30‑35:1.2‑2.5:1‑2混合而成,促进剂为二价钴盐类促进剂和叔胺类促进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者混合;主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45‑55份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3‑5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3‑5份苯乙烯、0.2‑0.5份消泡剂及0.2‑0.4份流平剂;稀释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0‑60份苯乙烯和20‑30份醋酸丁酯,特定选择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可适度降低树脂与苯乙烯双键的交联,提高了底漆的柔性,有利于本发明渗透木器表面或底层涂料,同时与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配合,实现免打磨可直接涂覆聚氨酯面漆的技术效果,本发明还公开了该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Description

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木器涂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本发明还涉及该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不饱和聚酯树脂涂料在木器家具制品上的涂装工艺为:白坯打磨→PU底封闭→涂覆不饱和聚酯树脂底漆→打磨→涂覆聚氨酯面漆。
涂覆不饱和聚酯树脂底漆后需要打磨的原因是:一、不饱和聚酯树脂底漆在引发剂及促进剂的作用下,与苯乙烯交联固化成膜,这一聚合反应在有氧存在的情况下就会被阻聚,漆膜在空气中固化时表面由于接触氧而发粘,发粘问题一般通过在底漆中加入蜡液解决。添加有蜡液的底漆涂覆于木器表面后,蜡液会上浮至底漆表面形成隔绝氧气的蜡膜,以实现底漆的完全固化,但是蜡膜的形成也导致后续需要打磨才能涂覆面漆;二、现有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底漆固化后与聚氨酯面漆的结合能力较差,需打磨形成粗糙表面以提高涂层间的附着力;但是打磨工序产生的粉尘对工人伤害较大,而且在粉尘收集过程中容易发热产生自燃,造成环境污染。
另外,现有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底漆大多采用通用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其主链大多是刚性直链结构,容易与苯乙烯的双键过度交联,导致固化后的涂膜柔性较低,对木器的浸润性较差,同时还存在固化收缩率较高(7-10%)的问题,容易在制品表面形成波纹、凹痕等,还有难以精确控制尺寸的缺陷,导致制品发生翘曲、开裂变形等缺点,生产时次品率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该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包括主剂、稀释剂、促进剂和过氧化酮类引发剂,以重量比100:30-35:1.2-2.5:1-2混合而成,所述促进剂为二价钴盐类促进剂和叔胺类促进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者混合;
所述主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45-55份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3-5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3-5份苯乙烯、0.2-0.5份消泡剂及0.2-0.4份流平剂;
所述稀释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0-60份苯乙烯和20-30份醋酸丁酯。
首先,本发明特定选择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其含有大量的芳烃烷基团,对与苯乙烯的双键交联存在位阻效应,可适度降低树脂与苯乙烯双键的交联,提高了底漆的柔性,有利于本发明渗透木器表面或底层涂料,同时也有利于聚氨酯面漆渗入本发明固化形成的底漆,使本发明实现免打磨可直接涂覆聚氨酯面漆的技术效果;而且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特定选择降低了底漆体系的应力,限制了底漆固化后的收缩,使本发明具有较低的收缩率,有利于控制制品的生产质量,降低次品率。
其次,作为主要交联单体和稀释剂的苯乙烯存在较强的刺激性气味和一定的毒性,若采用其它稀释剂完全替代苯乙烯则会严重影响底漆的性能,因此,本发明采用醋酸丁酯替代部分苯乙烯;同时,所述醋酸丁酯的加入还可以加快本发明在常温下的固化过程,因此,本发明无需加入蜡液以隔氧,即本发明无需打磨蜡膜即可直接涂覆聚氨酯面漆,另外所述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特定选择使本发明底漆的柔性增大,有利于所述醋酸丁酯分布均匀,进一步辅助了醋酸丁酯的常温快速固化功能,有利于本发明实现涂覆后固化完全、均匀且快速的技术效果。
再次,本发明还设有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即引入了TPGDA活性单体,其可与聚氨酯面漆中的聚氨酯基团反应,提升本发明和聚氨酯面漆之间的附着力;另外,本发明对于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特定选择和减少苯乙烯的用量也带来了体系粘度增大的问题,所述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加入可以降低本发明底漆体系的粘度。
最后,本发明免打磨的技术效果能有效降低家具厂的人工成本,代替传统产品使用可为家具厂节约涂装成本,符合国家执行的环保要求,减少粉尘排放,减少对施工工人的伤害和环境污染,制得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可适应不同家具木制品的涂装需求,适用范围广。
具体地,所述消泡剂为日本共荣社株式化学会社生产的AC 300,可以阻止本发明底漆制备过程中产生气泡,也可以消除本发明施工时搅拌产生的气泡,有利于形成平整且均匀的底漆,同时不影响涂层之间的附着力。
具体地,所述流平剂为德国毕克化学公司生产的BYK-358N,可以有效避免底漆固化后出现“橘皮”形态。
本发明对于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特定选择还带来了底漆机械性能有一定程度降低的问题,因此,所述主剂还包括20-30份滑石粉以实现对底漆的增强作用,同时还有辅助降低底漆收缩率和增加底漆的表面粗糙度的效果。但是,如果单一且完全采用所述滑石粉以弥补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所带来的强度不足的技术问题,则又会造成底漆粘度增大的问题,因此,本发明还包括15-20份硅微粉,与滑石粉配合一并提升本发明底漆的机械强度,又避免了底漆体系粘度的大幅度增加,而且所述硅微粉还有增韧底漆的作用。
所述滑石粉和硅微粉的添加使本发明的固含量较大,容易沉降,因此,所述主剂还包括0.5-1份防沉剂和0.2-0.5份润湿分散剂。
具体地,所述防沉剂为美国卡博特公司生产的气相二氧化硅M-5,可以改善底漆体系的触变性能,防止滑石粉和硅微粉沉降。
具体地,所述润湿分散剂为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的Efka 4010,可以提高滑石粉和硅微粉的分散效率并改善贮存稳定性,防止滑石粉和硅微粉在贮存期间结块、沉降。
进一步地,所述滑石粉和硅微粉的细度均≤50μm,有利于形成平整细腻的底漆。
作为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稀释剂溶解能力尤其重要,但是,本发明减少了溶解能力优越的苯乙烯的用量,而醋酸丁酯虽然具有毒性极小的优点,但溶解能力稍显一般,因此,优选地,所述稀释剂还包括20-30份醋酸乙酯和5-10份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两者均具有极好的溶解能力,与苯乙烯和醋酸丁酯配合形成复合稀释剂,具有优越的溶解能力。
优选地,所述二价钴盐类促进剂为EC-6金属钴含量为6%的异辛酸钴,具有优良的促进活性。
进一步优选,所述叔胺类促进剂为N,N-二甲基苯胺,所述促进剂为异辛酸钴和N,N-二甲基苯胺按9: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发明人发现在异辛酸钴中掺入少量的N,N-二甲基苯胺可以加快底漆的常温固化速度。
优选地,所述过氧化酮类引发剂为10%活性氧含量的过氧化甲乙酮。
上述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组成主剂和稀释剂的各个原料按预设份数准备但不混合,主剂、稀释剂、促进剂和过氧化酮类引发剂则按重量比100:30-35:1.2-2.5:1-2准备,同样不混合,
将45-55份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分为三份,设为A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B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及C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
将15-20份硅微粉和20-30份滑石粉混合分成三份,设为A填料、B填料及C填料;
S2:将50-60份苯乙烯、20-30份醋酸丁酯、5-10份丙二醇甲醚醋酸酯、20-30份醋酸乙酯溶剂加入溶剂缸中,搅拌均匀,即制得稀释剂;
S3:将所述A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0.2-0.5份润湿分散剂、0.2-0.5消泡剂、0.2-0.4份流平剂及0.5-1份防沉剂依次加入分散缸,低速分散,混合均匀;
S4:在S3制得的物料中加入3-5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速分散5-10分钟;
S5:将所述稀释剂和促进剂加入S4制得的物料中,混合均匀,再加入所述A填料高速混合均匀,再加入所述过氧化酮类引发剂,混合均匀;
S6:S5的物料保持搅拌,依次加入B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和B填料,混合均匀;
S7:S6的物料保持搅拌,依次加入C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和C填料,混合均匀,制得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
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发明特定选择的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容易导致体系粘度增大的问题,基于该问题,在制备方法上需要特定的投料操作,本发明将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分成三次加入,保证每一次投料后分子量控制在一定限度内,避免一次投料量过大而造成因反应速度过快进而出现凝胶,不利于形成均匀的底漆成品。
另一方面,由于本发明的滑石粉和硅微粉的含量较高,物料本身的特性较难混匀,为了确保两者在底漆体系内混合均匀以实现较好的增强增韧效果,本发明将滑石粉和硅微粉先混合均匀后再分成三次投料,以保证滑石粉和硅微粉均匀地分散于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促进剂和其他功能性助剂的预混体系中。
优选地,所述S4中,设有3-5份苯乙烯和所述3-5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一并混合,发明人发现在S4中先加入少量的苯乙烯进行预交联,可以提高底漆固化后的机械性能。
上述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的使用方法,所述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涂覆于木器后,在8-12小时内直接涂覆聚氨酯面漆,小于8小时则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的内部还未固化,容易流动、脱落,不利于形成平整的底漆,大于12小时则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则表层也完全干燥固化,不利于聚氨酯面漆附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所述消泡剂为日本共荣社株式化学会社生产的AC 300;所述流平剂为德国毕克化学公司生产的BYK-358N;所述防沉剂为美国卡博特公司生产的气相二氧化硅M-5;所述润湿分散剂为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的Efka 4010;其余原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
实施例1
一种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包括主剂、稀释剂、促进剂和过氧化酮类引发剂(10%活性氧含量的过氧化甲乙酮),以重量比100:30:1.2:1混合而成,所述促进剂为二价钴盐类促进剂(EC-6金属钴含量为6%的异辛酸钴);
所述主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45份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3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0.2份消泡剂及0.2份流平剂;
所述稀释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0份苯乙烯和20份醋酸丁酯。
制备方法:
S1:组成主剂和稀释剂的各个原料按预设份数准备但不混合,主剂、稀释剂、促进剂和过氧化酮类引发剂则按重量比100:30:1.2:1准备,同样不混合,
将45份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分为三份,设为A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B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及C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
S2:将50份苯乙烯、20份醋酸丁酯溶剂加入溶剂缸中,搅拌均匀,即制得稀释剂;
S3:将所述A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0.2消泡剂及0.2份流平剂依次加入分散缸,低速分散,混合均匀;
S4:在S3制得的物料中加入3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速分散5分钟;
S5:将所述稀释剂和促进剂加入S4制得的物料中,混合均匀,再加入所述过氧化酮类引发剂,混合均匀;
S6:S5的物料保持搅拌,依次加入B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混合均匀;
S7:S6的物料保持搅拌,依次加入C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混合均匀,制得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
实施例2
一种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包括主剂、稀释剂、促进剂和过氧化酮类引发剂(10%活性氧含量的过氧化甲乙酮),以重量比100:35:2.5:2混合而成,所述促进剂为叔胺类促进剂(N,N-二甲基苯胺);
所述主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5份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5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0.5份消泡剂及0.5份流平剂;
所述稀释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60份苯乙烯和30份醋酸丁酯。
制备方法:
S1:组成主剂和稀释剂的各个原料按预设份数准备但不混合,主剂、稀释剂、促进剂和过氧化酮类引发剂则按重量比100:35:2.5:2准备,同样不混合,
将55份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分为三份,设为A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B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及C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
S2:将60份苯乙烯、30份醋酸丁酯溶剂加入溶剂缸中,搅拌均匀,即制得稀释剂;
S3:将所述A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0.5消泡剂及0.5份流平剂依次加入分散缸,低速分散,混合均匀;
S4:在S3制得的物料中加入5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速分散10分钟;
S5:将所述稀释剂和促进剂加入S4制得的物料中,混合均匀,再加入所述过氧化酮类引发剂,混合均匀;
S6:S5的物料保持搅拌,依次加入B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混合均匀;
S7:S6的物料保持搅拌,依次加入C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混合均匀,制得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
实施例3
一种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包括主剂、稀释剂、促进剂和过氧化酮类引发剂(10%活性氧含量的过氧化甲乙酮),以重量比100:30:1.2.5:1混合而成,所述促进剂为叔胺类促进剂(N,N-二甲基苯胺);
所述主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45份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3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20份滑石粉(细度≤50μm)、15份硅微粉(细度≤50μm)、0.2份消泡剂、0.2份流平剂、0.5份防沉剂和0.2份润湿分散剂;
所述稀释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0份苯乙烯和20份醋酸丁酯。
制备方法:
S1:组成主剂和稀释剂的各个原料按预设份数准备但不混合,主剂、稀释剂、促进剂和过氧化酮类引发剂则按重量比100:30:1.2.5:1准备,同样不混合,
将45份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分为三份,设为A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B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及C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
将15份硅微粉和20份滑石粉混合分成三份,设为A填料、B填料及C填料;
S2:将50份苯乙烯、20份醋酸丁酯加入溶剂缸中,搅拌均匀,即制得稀释剂;
S3:将所述A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0.2份润湿分散剂、0.2消泡剂、0.2份流平剂及0.5份防沉剂依次加入分散缸,低速分散,混合均匀;
S4:在S3制得的物料中加入3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速分散5分钟;
S5:将所述稀释剂和促进剂加入S4制得的物料中,混合均匀,再加入所述A填料高速混合均匀,再加入所述过氧化酮类引发剂,混合均匀;
S6:S5的物料保持搅拌,依次加入B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和B填料,混合均匀;
S7:S6的物料保持搅拌,依次加入C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和C填料,混合均匀,制得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
实施例4
一种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包括主剂、稀释剂、促进剂和过氧化酮类引发剂(10%活性氧含量的过氧化甲乙酮),以重量比100:33:1.8:1.5混合而成,所述促进剂为二价钴盐类促进剂(EC-6金属钴含量为6%的异辛酸钴);
所述主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0份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4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25份滑石粉(细度≤50μm)、18份硅微粉(细度≤50μm)、0.35份消泡剂、0.3份流平剂、0.8份防沉剂和0.35份润湿分散剂;
所述稀释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5份苯乙烯和25份醋酸丁酯。
制备方法:
S1:组成主剂和稀释剂的各个原料按预设份数准备但不混合,主剂、稀释剂、促进剂和过氧化酮类引发剂则按重量比100:33:1.8:1.5准备,同样不混合,
将50份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分为三份,设为A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B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及C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
将18份硅微粉和25份滑石粉混合分成三份,设为A填料、B填料及C填料;
S2:将55份苯乙烯、25份醋酸丁酯加入溶剂缸中,搅拌均匀,即制得稀释剂;
S3:将所述A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0.35份润湿分散剂、0.35消泡剂、0.3份流平剂及0.35份防沉剂依次加入分散缸,低速分散,混合均匀;
S4:在S3制得的物料中加入4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速分散8分钟;
S5:将所述稀释剂和促进剂加入S4制得的物料中,混合均匀,再加入所述A填料高速混合均匀,再加入所述过氧化酮类引发剂,混合均匀;
S6:S5的物料保持搅拌,依次加入B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和B填料,混合均匀;
S7:S6的物料保持搅拌,依次加入C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和C填料,混合均匀,制得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
实施例5
一种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包括主剂、稀释剂、促进剂和过氧化酮类引发剂(10%活性氧含量的过氧化甲乙酮),以重量比100:35:2.5:2混合而成,所述促进剂为叔胺类促进剂(N,N-二甲基苯胺);
所述主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5份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5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30份滑石粉(细度≤50μm)、20份硅微粉(细度≤50μm)、0.5份消泡剂、0.4份流平剂、1份防沉剂和0.5份润湿分散剂;
所述稀释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60份苯乙烯和30份醋酸丁酯。
制备方法:
S1:组成主剂和稀释剂的各个原料按预设份数准备但不混合,主剂、稀释剂、促进剂和过氧化酮类引发剂则按重量比100:35:2.5:2准备,同样不混合,
将55份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分为三份,设为A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B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及C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
将20份硅微粉和30份滑石粉混合分成三份,设为A填料、B填料及C填料;
S2:将60份苯乙烯、30份醋酸丁酯加入溶剂缸中,搅拌均匀,即制得稀释剂;
S3:将所述A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0.5份润湿分散剂、0.5消泡剂、0.4份流平剂及1份防沉剂依次加入分散缸,低速分散,混合均匀;
S4:在S3制得的物料中加入5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速分散10分钟;
S5:将所述稀释剂和促进剂加入S4制得的物料中,混合均匀,再加入所述A填料高速混合均匀,再加入所述过氧化酮类引发剂,混合均匀;
S6:S5的物料保持搅拌,依次加入B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和B填料,混合均匀;
S7:S6的物料保持搅拌,依次加入C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和C填料,混合均匀,制得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
实施例6
一种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包括主剂、稀释剂、促进剂和过氧化酮类引发剂(10%活性氧含量的过氧化甲乙酮),以重量比100:33:1.8:1.5混合而成,所述促进剂为异辛酸钴和N,N-二甲基苯胺按9: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主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0份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4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25份滑石粉(细度≤50μm)、18份硅微粉(细度≤50μm)、0.35份消泡剂、0.3份流平剂、0.8份防沉剂和0.35份润湿分散剂;
所述稀释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5份苯乙烯和25份醋酸丁酯。
制备方法:
S1:组成主剂和稀释剂的各个原料按预设份数准备但不混合,主剂、稀释剂、促进剂和过氧化酮类引发剂则按重量比100:33:1.8:1.5准备,同样不混合,
将50份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分为三份,设为A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B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及C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
将18份硅微粉和25份滑石粉混合分成三份,设为A填料、B填料及C填料;
S2:将55份苯乙烯、25份醋酸丁酯加入溶剂缸中,搅拌均匀,即制得稀释剂;
S3:将所述A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0.35份润湿分散剂、0.35消泡剂、0.3份流平剂及0.35份防沉剂依次加入分散缸,低速分散,混合均匀;
S4:在S3制得的物料中加入4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速分散8分钟;
S5:将所述稀释剂和促进剂加入S4制得的物料中,混合均匀,再加入所述A填料高速混合均匀,再加入所述过氧化酮类引发剂,混合均匀;
S6:S5的物料保持搅拌,依次加入B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和B填料,混合均匀;
S7:S6的物料保持搅拌,依次加入C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和C填料,混合均匀,制得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
实施例7
一种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包括主剂、稀释剂、促进剂和过氧化酮类引发剂(10%活性氧含量的过氧化甲乙酮),以重量比100:33:1.8:1.5混合而成,所述促进剂为异辛酸钴和N,N-二甲基苯胺按9: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主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0份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4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25份滑石粉(细度≤50μm)、18份硅微粉(细度≤50μm)、0.35份消泡剂、0.3份流平剂、0.8份防沉剂和0.35份润湿分散剂;
所述稀释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5份苯乙烯、25份醋酸丁酯、25份醋酸乙酯和8份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制备方法:
S1:组成主剂和稀释剂的各个原料按预设份数准备但不混合,主剂、稀释剂、促进剂和过氧化酮类引发剂则按重量比100:33:1.8:1.5准备,同样不混合,
将50份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分为三份,设为A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B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及C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
将18份硅微粉和25份滑石粉混合分成三份,设为A填料、B填料及C填料;
S2:将55份苯乙烯、25份醋酸丁酯、25份醋酸乙酯和8份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加入溶剂缸中,搅拌均匀,即制得稀释剂;
S3:将所述A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0.35份润湿分散剂、0.35消泡剂、0.3份流平剂及0.35份防沉剂依次加入分散缸,低速分散,混合均匀;
S4:在S3制得的物料中加入4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速分散8分钟;
S5:将所述稀释剂和促进剂加入S4制得的物料中,混合均匀,再加入所述A填料高速混合均匀,再加入所述过氧化酮类引发剂,混合均匀;
S6:S5的物料保持搅拌,依次加入B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和B填料,混合均匀;
S7:S6的物料保持搅拌,依次加入C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和C填料,混合均匀,制得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
实施例8
一种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包括主剂、稀释剂、促进剂和过氧化酮类引发剂(10%活性氧含量的过氧化甲乙酮),以重量比100:33:1.8:1.5混合而成,所述促进剂为异辛酸钴和N,N-二甲基苯胺按9: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主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0份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4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4份苯乙烯、25份滑石粉(细度≤50μm)、18份硅微粉(细度≤50μm)、0.35份消泡剂、0.3份流平剂、0.8份防沉剂和0.35份润湿分散剂;
所述稀释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5份苯乙烯、25份醋酸丁酯、25份醋酸乙酯和8份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制备方法:
S1:组成主剂和稀释剂的各个原料按预设份数准备但不混合,主剂、稀释剂、促进剂和过氧化酮类引发剂则按重量比100:33:1.8:1.5准备,同样不混合,
将50份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分为三份,设为A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B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及C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
将18份硅微粉和25份滑石粉混合分成三份,设为A填料、B填料及C填料;
S2:将55份苯乙烯、25份醋酸丁酯、25份醋酸乙酯和8份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加入溶剂缸中,搅拌均匀,即制得稀释剂;
S3:将所述A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0.35份润湿分散剂、0.35消泡剂、0.3份流平剂及0.35份防沉剂依次加入分散缸,低速分散,混合均匀;
S4:在S3制得的物料中加入4份苯乙烯和4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速分散8分钟;
S5:将所述稀释剂和促进剂加入S4制得的物料中,混合均匀,再加入所述A填料高速混合均匀,再加入所述过氧化酮类引发剂,混合均匀;
S6:S5的物料保持搅拌,依次加入B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和B填料,混合均匀;
S7:S6的物料保持搅拌,依次加入C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和C填料,混合均匀,制得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
对比例1
一种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包括主剂、稀释剂、促进剂和过氧化酮类引发剂(10%活性氧含量的过氧化甲乙酮),以重量比100:30:1.2:1混合而成,所述促进剂为二价钴盐类促进剂(EC-6金属钴含量为6%的异辛酸钴);
所述主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45份乙烯基不饱和聚酯树脂、3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0.2份消泡剂及0.2份流平剂;
所述稀释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0份苯乙烯和20份醋酸丁酯。
制备方法:
S1:组成主剂和稀释剂的各个原料按预设份数准备但不混合,主剂、稀释剂、促进剂和过氧化酮类引发剂则按重量比100:30:1.2:1准备,同样不混合,
将45份乙烯基不饱和聚酯树脂分为三份,设为A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B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及C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
S2:将50份苯乙烯、20份醋酸丁酯溶剂加入溶剂缸中,搅拌均匀,即制得稀释剂;
S3:将所述A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0.2消泡剂及0.2份流平剂依次加入分散缸,低速分散,混合均匀;
S4:在S3制得的物料中加入3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速分散5分钟;
S5:将所述稀释剂和促进剂加入S4制得的物料中,混合均匀,再加入所述过氧化酮类引发剂,混合均匀;
S6:S5的物料保持搅拌,依次加入B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混合均匀;
S7:S6的物料保持搅拌,依次加入C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混合均匀,制得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
对比例2
一种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包括主剂、稀释剂、促进剂和过氧化酮类引发剂(10%活性氧含量的过氧化甲乙酮),以重量比100:33:1.8:1.5混合而成,所述促进剂为异辛酸钴和N,N-二甲基苯胺按9: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主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0份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4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25份滑石粉(细度≤50μm)、18份硅微粉(细度≤50μm)、0.35份消泡剂、0.3份流平剂、0.8份防沉剂和0.35份润湿分散剂;
所述稀释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5份苯乙烯、25份醋酸丁酯、25份醋酸乙酯和8份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制备方法:
S1:将55份苯乙烯、25份醋酸丁酯、25份醋酸乙酯和8份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加入溶剂缸中,搅拌均匀,即制得稀释剂;
S2:将所述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0.35份润湿分散剂、0.35消泡剂、0.3份流平剂及0.35份防沉剂依次加入分散缸,低速分散,混合均匀;
S3:在S3制得的物料中加入4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速分散8分钟;
S4:将所述稀释剂和促进剂加入S4制得的物料中,混合均匀,再加入所述滑石粉和硅微粉高速混合均匀,再加入所述过氧化酮类引发剂,混合均匀制得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
性能测试
(1)附着力测试:
实施例1至8和对比例1、2涂覆后放置10小时,然后直接涂覆聚氨酯面漆,按照GB/T9286-1998标准对实施例1至8和对比例1、2进行附着力评级。
(2)机械性能测试
按照GB/T 1732-1993标准对实施例1至8和对比例1、2进行机械性能测试。
(3)干燥时间测试
按照GB/T1728-1979标准对实施例1至8和对比例1、2进行机械性能测试。
附着力(级) 表干时间(min) 机械性能
实施例1 2 36 漆膜出现少量裂纹
实施例2 2 37 漆膜出现少量裂纹
实施例3 1 33 漆膜出现少量皱纹
实施例4 1 31 漆膜出现少量皱纹
实施例5 1 34 漆膜出现少量皱纹
实施例6 1 27 漆膜出现少量皱纹
实施例7 1 28 漆膜出现极少量皱纹
实施例8 1 27 漆膜无裂纹、皱纹及剥落现象
对比例1 5 48 较多漆膜剥落
对比例2 3 34 部分漆膜剥落
(4)涂覆聚氨酯面漆的最佳时间测定
下述表格的时间代表涂覆实施例1、实施例4和实施例8后的放置时间,然后再直接涂覆聚氨酯面漆,最后按照GB/T 9286-1998标准进行附着力评级以确定涂覆聚氨酯面漆的最佳时间。
时间(h) 4 6 8 10 12 15 24 48
实施例1 3 2 1 1 1 2 2 3
实施例4 3 2 1 1 1 2 2 3
实施例8 3 2 1 1 1 2 2 3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剂、稀释剂、促进剂和过氧化酮类引发剂,以重量比100:30-35:1.2-2.5:1-2混合而成,所述促进剂为二价钴盐类促进剂和叔胺类促进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者混合;
所述主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45-55份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3-5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3-5份苯乙烯、0.2-0.5份消泡剂及0.2-0.4份流平剂;
所述稀释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0-60份苯乙烯和20-30份醋酸丁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剂还包括20-30份滑石粉、15-20份硅微粉、0.5-1份防沉剂和0.2-0.5份润湿分散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石粉和硅微粉的细度均≤50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还包括20-30份醋酸乙酯和5-10份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价钴盐类促进剂为EC-6金属钴含量为6%的异辛酸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叔胺类促进剂为N,N-二甲基苯胺,所述促进剂为异辛酸钴和N,N-二甲基苯胺按9: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氧化酮类引发剂为10%活性氧含量的过氧化甲乙酮。
8.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组成主剂和稀释剂的各个原料按预设份数准备但不混合,主剂、稀释剂、促进剂和过氧化酮类引发剂则按重量比100:30-35:1.2-2.5:1-2准备,同样不混合,
将45-55份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分为三份,设为A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B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及C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
将15-20份硅微粉和20-30份滑石粉混合分成三份,设为A填料、B填料及C填料;
S2:将50-60份苯乙烯、20-30份醋酸丁酯、5-10份丙二醇甲醚醋酸酯、20-30份醋酸乙酯溶剂加入溶剂缸中,搅拌均匀,即制得稀释剂;
S3:将所述A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0.2-0.5份润湿分散剂、0.2-0.5消泡剂、0.2-0.4份流平剂及0.5-1份防沉剂依次加入分散缸,低速分散,混合均匀;
S4:在S3制得的物料中加入3-5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速分散5-10分钟;
S5:将所述稀释剂和促进剂加入S4制得的物料中,混合均匀,再加入所述A填料高速混合均匀,再加入所述过氧化酮类引发剂,混合均匀;
S6:S5的物料保持搅拌,依次加入B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和B填料,混合均匀;
S7:S6的物料保持搅拌,依次加入C二甲苯甲醛不饱和聚酯树脂和C填料,混合均匀,制得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设有3-5份苯乙烯和所述3-5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一并混合,进行预交联。
10.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涂覆于木器后,在10-15小时内直接涂覆聚氨酯面漆。
CN202310109803.XA 2023-02-14 2023-02-14 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Active CN1159754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09803.XA CN115975482B (zh) 2023-02-14 2023-02-14 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09803.XA CN115975482B (zh) 2023-02-14 2023-02-14 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75482A true CN115975482A (zh) 2023-04-18
CN115975482B CN115975482B (zh) 2023-10-03

Family

ID=85970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09803.XA Active CN115975482B (zh) 2023-02-14 2023-02-14 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7548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58599A (en) * 1953-05-23 1956-10-03 Tno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use of co-polymerizable unsaturated polyesters
GB783045A (en) * 1955-11-22 1957-09-18 Huels Chemische Werke Ag Catalyst for the polymerisation of air-drying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s
GB1147468A (en) * 1965-06-25 1969-04-02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s
US5023141A (en) * 1989-07-25 1991-06-11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igh solids primer composition
CN104497812A (zh) * 2014-12-11 2015-04-08 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三聚氰胺底材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9132A (zh) * 2016-07-21 2016-09-28 成都优品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免打磨高丰满度不饱和聚酯白色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35949A (zh) * 2018-11-22 2019-03-29 广东百川化工有限公司 Pe免打磨不饱和聚酯木器漆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58599A (en) * 1953-05-23 1956-10-03 Tno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use of co-polymerizable unsaturated polyesters
GB783045A (en) * 1955-11-22 1957-09-18 Huels Chemische Werke Ag Catalyst for the polymerisation of air-drying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s
GB1147468A (en) * 1965-06-25 1969-04-02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s
US5023141A (en) * 1989-07-25 1991-06-11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igh solids primer composition
CN104497812A (zh) * 2014-12-11 2015-04-08 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三聚氰胺底材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9132A (zh) * 2016-07-21 2016-09-28 成都优品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免打磨高丰满度不饱和聚酯白色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35949A (zh) * 2018-11-22 2019-03-29 广东百川化工有限公司 Pe免打磨不饱和聚酯木器漆及其使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姜涛: "二甲苯不饱和聚酯的合成及应用", 沈阳化工, no. 02, pages 1 - 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75482B (zh) 2023-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37487B (zh) 一种水性丙烯酸氨基烤漆
CN106634555B (zh) 一种uv双固化汽车修补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57764B (zh) 一种不返稠的紫外光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76890B (zh) 一种水性汽车中涂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53837B (zh) 一种水性一涂uv固化环氧丙烯酸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48883A (zh) 一种水性丙烯酸改性的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其涂料
CN107177299A (zh) 用于交通工具的水性中涂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995159B (zh) 一种紫外光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33837B (zh) 一种水性耐盐雾氨基底漆及制备方法
CN112940570A (zh) 一种用于铝单板的氟碳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76739B (zh) 真空喷涂uv修色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12662A (zh) Led固化高填充真空喷涂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75482A (zh) 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CN113214709A (zh) 一种用于制作漆膜的水性氟碳漆
CN111019497B (zh) 一种高附着力的水性聚脲色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31726A (zh) 一种羟基丙烯酸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213608A (zh) 一种水性羟基丙烯酸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09885A (zh) 一种耐腐蚀水性环氧地坪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63289A (zh) 一种用于水性格丽斯的uv透明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24803A (zh) 一种平面粉末涂料组合物及其涂层
CN113061385B (zh) 一种耐候、高硬水性环氧氨基烤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08321B (zh) 一种铁路建材用改性丙烯酸树脂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6144260B (zh) 一种光学镀膜用光固化uv涂料系统及其应用
CN113549364B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水性环保不饱和聚酯腻子及制备方法
CN116042097A (zh) 一种速干uv实色面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