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71351A - 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971351A CN115971351A CN202211634312.9A CN202211634312A CN115971351A CN 115971351 A CN115971351 A CN 115971351A CN 202211634312 A CN202211634312 A CN 202211634312A CN 115971351 A CN115971351 A CN 1159713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oning
- plate
- riveting
- block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并用于对所述电池顶盖进行定位的下模、设于所述下模上方的上模以及设于所述机架上并用于驱动所述上模向下移动以对第一极柱组件及第二极柱组件进行铆压的上模驱动机构。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方便对所述电池顶盖进行定位及铆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本司研发了一种电池顶盖,包括盖板、下塑胶件、第一极柱组件以及第二极柱组件,在制作所述电池顶盖时,需要对所述第一极柱组件和所述第二极柱组件进行铆压,以使第一极柱组件以及所述第二极柱组件安装在所述盖板上。但是目前没有专门针对所述电池顶盖进行铆压的铆压治具,不方便对所述电池顶盖进行定位及铆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对电池顶盖进行定位及铆压的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并用于对所述电池顶盖进行定位的下模、设于所述下模上方的上模以及设于所述机架上并用于驱动所述上模向下移动以对第一极柱组件及第二极柱组件进行铆压的上模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设于所述下模座上并用于对第一底板、第二底板以及下塑胶板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部、设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上并用于对盖板进行定位的第二定位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定位部上并用于对第一上塑胶板、第一铆接块、第二上塑胶板及第二铆接块进行定位的第三定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设于所述下模座上的定位块、自所述定位块的上侧面向下凹陷形成并与下塑胶板相适配的第一定位槽、自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底壁对应于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及第三凸起部的位置处分别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一避位槽、第二避位槽及第三避位槽,以及自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底壁对应于所述第一底板及第二底板位置处分别向下凹陷形成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底板及第二底板相适配的第二定位槽及第三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位置处形成有垂直贯穿所述第二定位槽底壁的第一贯穿孔,所述定位块上对应于所述第三定位槽的位置处形成有垂直贯穿所述第三定位槽底壁的第二贯穿孔;所述下模还包括设于所述下模座上的第一顶料机构,所述第一顶料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下模座上对应于所述第一贯穿孔位置处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顶料柱、设于所述下模座上对应于所述第二贯穿孔位置处并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二顶料柱、设于所述下模座上并用于向上推压所述定位块的第一弹性件以及用于对所述定位块向上移动的极限位置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部,当所述定位块位于向上移动的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顶料柱和所述第二顶料柱的上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二定位槽和所述第三定位槽的底壁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设于所述定位块上的定位件、形成于所述定位件上对应于所述盖板位置处并与所述盖板相适配的第一定位孔,以及设于所述定位块上并用于将所述定位件定位于所述定位块上的第四定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定位部包括定位板、自所述定位板的下侧面对应于所述第一上塑胶板位置处向上凹陷形成并与所述第一上塑胶板相适配的第四定位槽、形成于所述定位板上对应于所述第一铆接块位置处并垂直贯穿所述第四定位槽的槽顶壁的第二定位孔、自所述定位板的下侧面对应于所述第二上塑胶板位置处向上凹陷形成并与所述第二上塑胶板相适配的第五定位槽,以及形成于所述定位板上对应于所述第二铆接块位置处并垂直贯穿所述第五定位槽的槽顶壁的第三定位孔;所述第四定位部还用于将所述定位板定位于所述定位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还包括设于所述下模座上的至少两个限位镶件,各所述限位镶件的上端面平齐,当所述上模将所述第一铆接柱的上端铆压延展并填充于第一台阶孔的大孔段内以及所述上模将所述第二铆接柱的上端铆压延展并填充于第二台阶孔的大孔段内时,所述上模抵持各所述限位镶件的上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包括设于所述上模驱动机构上的上模座、设于所述上模座上对应于所述第一铆接柱位置处并用于冲压所述第一铆接柱的第一冲针、设于所述上模座上对应于所述第二铆接柱位置处并用于冲压所述第二铆接柱的第二冲针以及设于所述上模座上的推压部,所述推压部用于推压所述第一铆接块和所述第二铆接块。
进一步的,所述推压部包括推料压板、自所述推料压板的下侧面对应于所述第一铆接块位置处向下凸起形成的第一凸块、自所述推料压板的下侧面对应于所述第二铆接块位置处向下凸起形成的第二凸块、设于所述推料压板和所述上模座之间并用于向下推动所述推料压板的第二弹性件,以及设于所述上模座上并用于对所述推料压板相对于所述上模座向下移动的极限位置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包括操作台以及设于所述操作台上并围绕于所述上模和下模周围的围挡,所述围挡的一侧设有供所述电池顶盖进入所述围挡内的进料口;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下模朝向所述进料口移动的下模驱动机构,所述下模驱动机构还用于驱动所述下模背离所述进料口移动以使所述下模移动至所述上模的正下方。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使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对电池顶盖的极柱进行铆压时,通过所述下模对所述电池顶盖进行定位,通过上模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上模向下移动以对第一极柱组件及第二极柱组件进行铆压。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方便对所述电池顶盖进行定位及铆压。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电池顶盖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中下模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中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中下模座和第一顶料机构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中第一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中第二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中第三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中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中上模中省略推料压板和导柱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电池顶盖-1;盖板-11;下塑胶件-12;第一极柱组件-13;第二极柱组件-14;第一极柱安装孔-111;第二极柱安装孔-112;下塑胶板-121;第一凸起部-122;第二凸起部-123;第三凸起部-124;第三极柱安装孔-125;第四极柱安装孔-126;第一上塑胶板-131;第一铆接块-132;第一极柱-133;第一密封圈-134;第一上塑胶板本体-1311;第一容纳槽-1312;第一通孔-1313;第一铆接块本体-1321;第一台阶孔-1322;第一底板-1331;第一铆接柱-1332;第一垫圈-1341;第一密封环-1342;第二上塑胶板-141;第二铆接块-142;第二极柱-143;第二密封圈-144;第二上塑胶板本体-1411;第二容纳槽-1412;第二通孔-1413;第二铆接块本体-1421;第二台阶孔-1422;第二底板-1431;第二铆接柱-1432;第二垫圈-1441;第二密封环-1442;
机架-2;下模驱动机构-3;下模-4;上模驱动机构-5;上模-6;
操作台-21;围挡-22;进料口-221;
第一驱动机构-31;导向部-32;座板-321;第一导向板-322;第二导向板-323;第一导向槽-3221;第二导向槽-3231;
下模座-41;第一定位部-42;第二定位部-43;第三定位部-44;第一顶料机构-45;限位镶件-46;下模底板-411;下模垫板-412;定位块-421;第一定位槽-422;第一避位槽-423;第二避位槽-424;第三避位槽-425;第二定位槽-426;第三定位槽-427;第三台阶孔-4211;第一贯穿孔-4212;第二贯穿孔-4213;定位件-431;第一定位孔-432;第四定位部-433;第一U形板-4311;第二U形板-4312;第一销孔-43111;第二销孔-43121;第一定位销-4331;第二定位销-4332;定位板-441;第四定位槽-442;第二定位孔-443;第五定位槽-444;第三定位孔-445;第三销孔-4411;第四销孔-4412;第一顶料柱-451;第二顶料柱-452;第一弹性件-453;第一限位部-454;第一限位螺栓-4541;
支撑板-51;连接部-52;第二驱动机构-53;导向杆-521;第三导向板-522;
上模座-61;导柱-62;第一冲针-63;第二冲针-64;推压部-65;推料压板-651;第一凸块-652;第二凸块-653;第二弹性件-654;第二限位部-655;第四台阶孔-6511;第二限位螺栓-65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方便清楚地描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先简要对电池顶盖的结构进行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池顶盖1,包括盖板11、设于所述盖板11下侧面的下塑胶件12、设于所述盖板11第一端的第一极柱组件13以及设于所述盖板11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第二极柱组件14。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盖板11上对应于所述第一极柱组件13和所述第二极柱组件14的位置处分别形成有垂直贯穿所述盖板11上下侧面的第一极柱安装孔111以及第二极柱安装孔112。
所述下塑胶件12包括叠合于所述盖板11下侧面的下塑胶板121、自所述下塑胶板121的对应于所述盖板11第一端位置处向下凸起形成的第一凸起部122、自所述下塑胶板121的中部向下凸起形成的第二凸起部123、自所述下塑胶板121的对应于所述盖板11的第二端的位置处向下凸起形成的第三凸起部124、形成于所述下塑胶板121上对应于所述第一极柱安装孔111位置处的第三极柱安装孔125以及形成于所述下塑胶板121上对应于所述第二极柱安装孔112位置处的第四极柱安装孔126。
所述第一极柱组件13包括设于所述盖板11的上侧面对应于所述第一极柱安装孔111位置处的第一上塑胶板131、设于所述第一上塑胶板131上的第一铆接块132、第一极柱133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极柱133上的第一密封圈134。
所述第一上塑胶板131包括第一上塑胶板本体1311、自所述第一上塑胶板本体1311的上侧面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一容纳槽1312、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上塑胶本体上对应于所述第一极柱安装孔111位置处且垂直贯通所述第一容纳槽1312的槽底壁和所述第一上塑胶板本体1311的下侧面的第一通孔1313。
所述第一铆接块132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1312内且与所述第一容纳槽1312相适配,所述第一铆接块132包括第一铆接块本体1321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铆接块本体1321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1313位置处的第一台阶孔1322,所述第一台阶孔1322的大孔段贯通所述第一铆接块132的上侧面,所述第一台阶孔1322的小孔段贯通所述第一铆接块132的下侧面。
所述第一极柱133包括设于所述下塑胶板121的下侧面对应于所述第三极柱安装孔125位置处第一底板1331、自所述第一底板1331的上侧面向上凸起形成的第一铆接柱1332,所述第一铆接柱1332的上端向上依次穿越所述第三极柱安装孔125、第一极柱安装孔111、第一通孔1313以及第一台阶孔1322的小孔段后经铆压延展后填充于所述第一台阶孔1322的大孔段内。
所述第一密封圈134包括环设于所述第一铆接柱1332上且被夹持于所述第一底板1331和所述下塑胶板121之间的第一垫圈1341以及自所述第一垫圈1341的内孔边缘向上凸起形成且环设于所述第一铆接柱1332上的第一密封环1342。
所述第二极柱组件14包括设于所述盖板11的上侧面对应于所述第二极柱安装孔112位置处的第二上塑胶板141、设于所述第二上塑胶板141上的第二铆接块142、第二极柱143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极柱143上的第二密封圈144。
所述第二上塑胶板141包括第二上塑胶板本体1411、自所述第二上塑胶板本体1411的上侧面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二容纳槽1412、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上塑胶板本体1411上对应于所述第二极柱安装孔112位置处且垂直贯通所述第二容纳槽1412的槽底壁和所述第二上塑胶板本体1411的下侧面的第二通孔1413。
所述第二铆接块142位于所述第二容纳槽1412内且与所述第二容纳槽1412相适配,所述第二铆接块142包括第二铆接块本体1421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铆接块本体1421对应于所述第二通孔1413位置处的第二台阶孔1422,所述第二台阶孔1422的大孔段贯通所述第二铆接块142的上侧面,所述第二台阶孔1422的小孔段贯通所述第二铆接块142的下侧面。
所述第二极柱143包括设于所述下塑胶板121的下侧面对应于所述第四极柱安装孔126位置处第二底板1431、自所述第二底板1431的上侧面向上凸起形成的第二铆接柱1432,所述第二铆接柱1432的上端向上依次穿越所述第四极柱安装孔126、第二极柱安装孔112、第二通孔1413以及第二台阶孔1422的小孔段后经铆压延展后填充于所述第二台阶孔1422的大孔段内。
所述第二密封圈144包括环设于所述第二铆接柱1432上且被夹持于所述第二底板1431和所述下塑胶板121之间的第二垫圈1441以及自所述第二垫圈1441的内孔边缘向上凸起形成且环设于所述第二铆接柱1432上的第二密封环1442。
如图5所示,本发明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一实施例包括机架2、下模驱动机构3、下模4、上模驱动机构5以及上模6,所述下模4设于所述机架2上,具体的,所述下模驱动机构3设于所述机架2上,所述下模4设于所述下模驱动机构3上,即所述下模4通过所述下模驱动机构3设置于所述机架2上。所述下模4用于对所述电池顶盖1进行定位,所述上模6设于所述下模4上方,所述上模驱动机构5设于所述机架2上,所述上模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所述上模6向下移动以对第一极柱组件13及第二极柱组件14进行铆压,具体的,所述上模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所述上模6向下移动以对第一铆接柱1332及第二铆接柱1432进行铆压。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具有方便对所述电池顶盖1进行定位及铆压的优点。在使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对电池顶盖1的极柱进行铆压时,通过所述下模4对所述电池顶盖1进行定位,通过上模驱动机构5驱动所述上模6向下移动以对第一铆接柱1332及第二铆接柱1432进行铆压,即实现对所述第一极柱组件13以及所述第二极柱组件14的铆压。可以理解,所述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不仅限于上述描述之结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仅包括机架2、下模4、上模6以及上模驱动机构5,所述下模4直接设置在所述机架2上。
所述机架2包括操作台21以及围挡22,所述围挡22设于所述操作台21上,所述围挡22围绕于所述上模6和下模4周围,所述围挡22的一侧设有供所述电池顶盖1进入所述围挡22内的进料口221。
如图6所示,所述下模驱动机构3用于驱动所述下模4朝向所述进料口221移动,所述下模驱动机构3还用于驱动所述下模4背离所述进料口221移动以使所述下模4移动至所述上模6的正下方。所述下模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驱动机构31以及导向部3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可以是气缸、液压缸或推杆电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设于所述操作台21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用于驱动所述下模4朝向所述进料口221移动,以方便在所述下模4上放置电池顶盖1,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还用于驱动所述下模4背离所述进料口221移动,以使所述下模4移动至所述上模6的正下方。所述下模4设于所述导向部32上,所述导向部32用于对所述下模4进行导向以使所述下模4的移动更加稳定。
所述导向部32包括座板321、第一导向板322以及第二导向板323,所述座板321设于所述操作台21上,所述第一导向板322和所述第二导向板323平行设置于所述座板321上,所述第一导向板322朝向所述第二导向板323的侧面向里凹陷形成有第一导向槽3221,所述第二导向板323上朝向所述第一导向板322的侧面对应于所述第一导向槽3221的位置处向里凹陷形成有第二导向槽3231。可以理解,所述导向部32不仅限于上述描述之结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32还可以仅包括所述第一导向板322和所述第二导向板323,所述第一导向板322和所述第二导向板323直接设置在所述操作台21上。
如图7所示,所述下模4包括下模座41、第一定位部42、第二定位部43、第三定位部44、第一顶料机构45以及限位镶件46,所述第一定位部42设于所述下模座41上,所述第一定位部42用于对第一底板1331、第二底板1431以及下塑胶板121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定位部43设于所述第一定位部42上,所述第二定位部43用于对所述盖板11进行定位,所述第三定位部44设于所述第二定位部43上,所述第三定位部44用于对第一上塑胶板131、第一铆接块132、第二上塑胶板141及第二铆接块142进行定位,所述限位镶件46为两个,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镶件46还可以为两个以上的其它数量,所述限位镶件46设于所述下模座41上,各所述限位镶件46的上端面平齐。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能够对第一底板1331、第二底板1431、下塑胶板121、盖板11、第一上塑胶板131、第一铆接块132、第二上塑胶板141及第二铆接块142均进行定位,对所述电池顶盖1的定位效果好。
如图8所示,所述下模座41包括下模底板411以及下模垫板412,所述下模底板411设于所述座板321上,所述下模底板411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的输出轴相连,以此结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便能驱动所述下模4朝向或背离所述出料口移动。所述下模底板411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3221内且与所述第一导向槽3221相适配,所述下模底板411的相对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3231内且与所述第二导向槽3231相适配,以此结构所述导向部32便能对所述下模4的移动进行导向。所述下模垫板412设于所述下模底板411上,所述限位镶件46形成于所述下模垫板412上侧面。所述下模垫板412上形成有两个导套,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套可以为两个以上的其它数量。
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定位部42包括定位块421、第一定位槽422、第一避位槽423、第二避位槽424、第三避位槽425、第二定位槽426及第三定位槽427,所述定位块421设于所述下模座41上,具体的,所述定位块421设于所述下模垫板412上,所述定位块421上形成有四个第三台阶孔4211,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台阶孔4211还可以为两个以上的其它数量。所述第三台阶孔4211的大孔段向上贯穿所述定位块421的上侧面,所述第三台阶孔4211的小孔段贯穿所述定位块421的下侧面,所述第一定位槽422自所述定位块421的上侧面向下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定位槽422与下塑胶板121相适配,将所述下塑胶板121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422内便能实现所述第一定位部42对所述下塑胶板121的定位。所述第一避位槽423自所述第一定位槽422的底壁对应于第一凸起部122的位置处向下凹陷形成,所述第二避位槽424自所述第一定位槽422的底壁对应于第二凸起部123的位置处向下凹陷形成,所述第三避位槽425自所述第一定位槽422的底壁对应于第三凸起部124的位置处向下凹陷形成,将所述下塑胶板121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422内后,所述第一凸起部122、第二凸起部123以及所述第三凸起部12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避位槽423、第二避位槽424以及所述第三避位槽425内。第二定位槽426自所述第一定位槽422的底壁对应于所述第一底板1331位置处向下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定位槽426与所述第一底板1331相适配,在将所述第一底板1331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槽426内后,便能实现对所述第一底板1331的定位。所述第三定位槽427自所述第一定位槽422的底壁对应于所述第二底板1431位置处向下凹陷形成,所述第三定位槽427与所述第二底板1431相适配,将所述第二底板1431置于所述第三定位槽427内后,便能实现对所述第二底板1431的定位。
所述定位块421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定位槽426的位置处形成有垂直贯穿所述第二定位槽426底壁的第一贯穿孔4212,所述定位块421上对应于所述第三定位槽427的位置处形成有垂直贯穿所述第三定位槽427底壁的第二贯穿孔421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贯穿孔4212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二定位槽426的横截面相适配,所述第二贯穿孔4213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三定位槽427的横截面相适配。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贯穿孔4212的横截面还可以不与所述第二定位槽426的横截面相适配,所述第二贯穿孔4213的横截面还可以不与所述第三定位槽427的横截面相适配。
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第二定位部43包括定位件431、第一定位孔432以及第四定位部433,所述定位件431设于所述定位块421上,所述第一定位孔432形成于所述定位件431上对应于所述盖板11位置处并与所述盖板11相适配,将所述盖板11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孔432内,所述第一定位孔432便能实现对所述盖板11的定位,所述第四定位部433设于所述定位块421上并用于对所述定位件431进行定位,即所述第四定位部433将所述定位件431定位于所述定位块421上。
如图10所示,所述定位件431包括设于所述定位块421的一端上侧面并开口朝向所述定位块421的相对的另一端的第一U形板4311,以及设于所述定位块421的所述另一端并开口朝向所述第一U形板4311的第二U形板4312,所述第一U形板4311和所述第二U形板4312共同围成所述第一定位孔432,所述第一U形板4311上形成有两个垂直贯穿所述第一U形板4311的第一销孔43111,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形成于所述第一U形板4311上的所述第一销孔43111还可以为两个以上的其它数量。所述第二U形板4312上形成有两个垂直贯穿所述第二U形板4312的第二销孔43121,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形成于所述第二U形板4312上的所述第二销孔43121还可以为两个以上的其它数量。可以理解,所述定位件431不仅限于上述描述之结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431还可以为设于所述定位块421上的一块板体,所述第一定位孔432垂直贯穿所述板体,各所述第一销孔43111和各所述第二销孔43121均形成于所述板体上。
如图9所示,所述第四定位部433包括第一定位销4331以及第二定位销4332,所述第一定位销4331为两个,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销4331还可以为两个以上的其它数量,两个所述第一定位销4331设于所述定位块421上分别对应于两个所述第一销孔43111位置处。所述第二定位销4332为两个,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销4332还可以为两个以上的其它数量,两个所述第二定位销4332形成于所述定位块421上分别对应于两个所述第二销孔43121位置处。通过第一定位销4331和所述第一销孔43111的配合作用便能对所述第一U形板进行定位,通过第二定位销4332和所述第二销孔43121的配合作用便能对所述第二U形板进行定位,进而能够实现所述第四定位部433对所述定位件431的定位。
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三定位部44包括定位板441、第四定位槽442、第二定位孔443、第五定位槽444以及第三定位孔445,所述第四定位槽442自所述定位板441的下侧面对应于所述第一上塑胶板131位置处向上凹陷形成,所述第四定位槽442与所述第一上塑胶板131相适配,所述第二定位孔443形成于所述定位板441上对应于所述第一铆接块132位置处,所述第二定位孔443垂直贯穿所述第四定位槽442的槽顶壁,所述第五定位槽444自所述定位板441的下侧面对应于所述第二上塑胶板141位置处向上凹陷形成,所述第五定位槽444与所述第二上塑胶板141相适配,所述第三定位孔445形成于所述定位板441上对应于所述第二铆接块142位置处,所述第三定位孔445垂直贯穿所述第五定位槽444的槽顶壁。所述第四定位部433还用于将所述定位板441定位在所述定位件431上,具体的,所述定位板441对应于各所述第一定位销4331的位置处均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销4331相适配的第三销孔4411,所述定位板441上对应于各所述第二定位销4332的位置处均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定位销4332相适配的第四销孔4412。在对所述电池顶盖1进行定位时,先将所述第一底板1331和所述第二底板1431分别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槽426和所述第三定位槽427内,所述第二定位槽426和所述第三定位槽427分别对所述第一底板1331和所述第二底板1431定位。然后在所述第一铆接柱1332和第二铆接柱1432上套上第一密封圈134和第二密封圈144。然后将所述下塑胶件12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422内,所述第一凸起部122、所述第二凸起部123和所述第三凸起部12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避位槽423、第二避位槽424和所述第三避位槽425内,所述第三极柱安装孔125和所述第四极柱安装孔126分别套在所述第一铆接柱1332和第二铆接柱1432上,所述第一定位槽422对下塑胶板121定位。然后将所述盖板11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孔432内,所述第一极柱安装孔111和所述第二极柱安装孔112分别套在所述第一铆接柱1332和所述第二铆接柱1432上,所述第一定位孔432对所述盖板11定位。然后将所述第一上塑胶板131和所述第二上塑胶板141置于所述盖板11上,所述第一通孔1313和所述第二通孔1413分别套在所述第一铆接柱1332和所述第二铆接柱1432上,然后将所述第一铆接块132和所述第二铆接块142分别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1312和所述第二容纳槽1412内,所述第一台阶孔1322和所述第二台阶孔1422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铆接柱1332和所述第二铆接柱1432上,然后将所述定位板441置于所述定位件431上,所述第四定位部433将所述定位板441定位于所述定位件431上,此时所述第一上塑胶板131位于所述第四定位槽442内,所述第二上塑胶板141位于所述第五定位槽444内,所述第一铆接块132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孔443内,所述第二铆接块142位于所述第三定位孔445内,所述第四定位槽442和所述第五定位槽444分别对所述第一上塑胶板131和所述第二上塑胶板141定位,所述第二定位孔443和所述第三定位孔445分别对所述第一铆接块132和所述第二铆接块142定位,以此结构,所述下模4便能对所述第一底板1331、所述第二底板1431、所述下塑胶板121、所述盖板11、所述第一上塑胶板131、所述第一铆接块132、所述第二上塑胶板141及所述第二铆接块142均进行定位。
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顶料机构45设于所述下模座41上,所述第一顶料机构45包括第一顶料柱451、第二顶料柱452、第一弹性件453以及第一限位部454,所述第一顶料柱451设于所述下模座41上对应于所述第一贯穿孔4212位置处,所述第一顶料柱451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底板1331,所述第二顶料柱452设于所述下模座41上对应于所述第二贯穿孔4213位置处,所述第二顶料柱452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底板1431,所述第一弹性件453为弹簧或弹性橡胶柱,所述第一弹性件453设于所述下模座41上,所述第一弹性件453用于向上推压所述定位块421,所述第一限位部454用于对所述定位块421向上移动的极限位置进行限位,当所述定位块421位于向上移动的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顶料柱451和所述第二顶料柱452的上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二定位槽426和所述第三定位槽442的底壁平齐。在所述上模驱动机构5驱动所述上模6压持所述下模4前,所述定位块421位于向上移动的极限位置,此时所述第一顶料柱451和所述第二顶料柱452的上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二定位槽426和所述第三定位槽442的底壁平齐,所述第二定位槽426和所述第三定位槽442内的空间不会被所述第一顶料柱451和所述第二顶料柱452占用,所述第二定位槽426和所述第三定位槽427能够刚好容纳所述第一底板1331和所述第二底板1431,对所述第一底板1331和所述第二顶板的初始位置的定位效果好,且方便将所述第三极柱安装孔125、第一极柱安装孔111、第一通孔1313和所述第一台阶孔1322均准确地套设在所述第一铆接柱1332上,方便将所述第四极柱安装孔126、所述第二极柱安装孔112、第二通孔1413以及第二台阶孔1422套设在所述第二铆接柱1432上。在所述上模驱动机构5驱动所述上模6向下移动过程中,所述上模6能够向下压动所述定位板441、所述定位板441、定位件431以及所述定位块421均会向下移动,所述定位块421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453,所述第一底板1331和所述第二底板1431分别支撑在所述第一顶料柱451和所述第二顶料柱452上,所述第一底板1331和第二底板1431无法向下移动,在所述定位块421向下移动过程中,所述第二定位槽426和所述第三定位槽427会向下移动,使所述第一底板1331和所述第二底板1431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槽426和所述第三定位槽427内的部分逐渐减少,直到所述上模6完成对所述第一铆接柱1332和所述第二铆接柱1432的铆压,此时所述第一底板1331和所述第二底板1431只有底部的一小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槽426和所述第三定位槽427内,能够降低所述第一底板1331因铆压变形而胀紧在所述第二定位槽426内的概率,以及能够降低所述第二底板1431因铆压变形而胀紧在所述第三定位槽427内的概率,方便在铆压完成后将所述电池顶盖1从下模4上取出。
所述第一限位部454包括设于所述下模座41上的四个第一限位螺栓4541,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螺栓还可为两个以上的其它数量,只需要保证每个所述第一限位螺栓4541均有一第三台阶孔4211与其对应即可。四个所述第一限位螺栓4541与四个所述第三台阶孔4211一一对应,各所述第一限位螺栓4541均位于对应的第三台阶孔4211内,具体的所述第一限位螺栓4541的螺杆部分位于所述第三台阶孔4211的小孔段内并与所述第三台阶孔4211的小孔段相适配,所述第一限位螺栓4541的螺栓头位于所述第三台阶孔4211的大孔段内。以此结构即能实现所述第一限位部454对所述定位块421相对于所述下模座41向上移动的极限位置进行限位。
如图5所示,所述上模驱动机构5包括设于所述操作台21上方的支撑板51、用于连接所述操作台21和所述支撑板51的连接部52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板51上并用于驱动所述上模6升降的第二驱动机构53,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3为气、缸液压缸或推杆电机。
所述连接部52包括导向杆521以及第三导向板522,所述导向杆521为四根,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杆521还可以为其它数量,四根所述导向杆521连接所述操作台21和所述支撑板51,各所述导向杆521均设于所述支撑板51和所述操作台21之间,所述第三导向板522可上下滑动式设置于所述导向杆521上,具体的所述第三导向板522对应于各所述导向杆521的位置处均形成有与所述导向杆521相适配的导向孔,各所述导向孔均套设于对应的所述导向杆521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3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三导向板522的上侧面,所述上模6设于所述第三导向板522的下侧面,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3在驱动所述上模6上下移动过程中,各所述导向杆521能够对所述第三导向板522的升降进行导向,使所述上模6的升降过程更加稳定。
如图12所示,所述上模6包括上模座61、导柱62、第一冲针63、第二冲针64以及推压部65,上模座61设于所述上模驱动机构5上,具体的,所述上模座61设于所述第三导向板522上,所述导柱62为两根,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柱62还可以为两根以上的其它数量,两个所述导柱62设于所述上模座61上分别对应于两个所述导套的位置处,所述导柱62与所述导套的内孔相适配,在所述导套和所述导柱62的配合作用下,能够对所述上模座61的上下移动起到导向作用。所述第一冲针63设于所述上模座61上对应于所述第一铆接柱1332位置处,所述第一冲针63用于冲压所述第一铆接柱1332,所述第二冲针64设于所述上模座61上对应于所述第二铆接柱1432位置处,所述第二冲针64用于冲压所述第二铆接柱1432,所述推压部65设于所述上模座61上,所述推压部65用于推压所述第一铆接块132和所述第二铆接块142。在需要对所述电池顶盖1进行铆压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3驱动所述第三导向板522向下移动,所述上模座61随所述第三导向板522向下移动,所述第一冲针63便能进入所述第一台阶孔1322的所述大孔段内,并对所述第一铆接柱1332的上端进行铆压,使所述第一铆接柱1332的上端经铆压延展后填充于所述第一台阶孔1322所述大孔段内,同时,所述第二冲针64能进入所述第二台阶孔1422的所述大孔段内,并对所述第二铆接柱1432的上端进行铆压,使所述第二铆接柱1432的上端经铆压延展后填充于所述第二台阶孔1422所述大孔段内,以此即能实现所述上模6对所述第一铆接柱1332和所述第二铆接柱1432的铆压。当所述上模6将所述第一铆接柱1332的上端铆压延展并填充于第一台阶孔1322大孔段内以及所述上模6将所述第二铆接柱1432的上端铆压延展并填充于第二台阶孔1422大孔段内时,所述上模6抵持各所述限位镶件46的上端面,具体的,所述上模座61分别支撑在两个所述限位镶件46上,所述限位镶件46对所述上模座61向下移动的极限位置进行限位,防止所述上模6将所述电池顶盖1压坏。在所述第一冲针63和所述第二冲针64完成对所述第一铆接柱1332和所述第二铆接柱1432的铆压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3驱动所述第三导向板522向上移动,所述上模座61随所述第三导向板522向上移动,所述第一冲针63和所述第二冲针64随所述上模座61向上移动,在所述推压部65对所述第一铆接块132和所述第二铆接块142的推压作用下,方便所述第一冲针63从所述第一台阶孔1322的大孔段内拔出,方便所述第二冲针64从所述第二台阶孔1422的大孔段内拔出。
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推压部65包括推料压板651、第一凸块652、第二凸块653、第二弹性件654以及第二限位部655,所述推料压板651上形成有第四台阶孔6511,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台阶孔6511还可以为其它数量,所述第四台阶孔6511的大孔段贯穿所述推料压板651的下侧面,所述第四台阶孔6511的小孔段贯穿所述推料压板651的上侧面。所述第一凸块652自所述推料压板651的下侧面对应于所述第一铆接块132位置处向下凸起形成,第二凸块653自所述推料压板651的下侧面对应于所述第二铆接块142位置处向下凸起形成,所述第二弹性件654为弹簧或弹性橡胶柱,所述第二弹性件654设于所述推料压板651和所述上模座61之间并用于向下推压所述推料压板651,所述第二限位部655设于所述上模座61上,所述第二限位部655用于对所述推料压板651相对于所述上模座61向下移动的极限位置进行限位。在需要将所述第一冲针63和所述第二冲针64分别从所述第一台阶孔1322的大孔段和所述第二台阶孔1422的大孔段内拔出时,所述第二弹性件654上端抵持在所述上模座61上,所述第二弹性件654的下端向下抵持所述推料压板651,进而使所述第一凸块652和所述第二凸块653分别抵持所述第一铆接块132和所述第二铆接块142,进而能够实现所述推压部65对所述第一铆接块132和所述第二铆接块142的推压作用。所述第二限位部655用于对所述推料压板651相对于所述上模座61向下移动的极限位置进行限位,以防止所述推料压板651从所述上模座61上脱落。
所述第二限位部655包括设于所述上模座61上的三个第二限位螺栓6551,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螺栓6551还可为两个以上的其它数量,只需要保证每个所述第二限位螺栓6551均有一第四台阶孔6511与其对应即可。三个所述第二限位螺栓6551与三个所述第四台阶孔6511一一对应,各所述第二限位螺栓6551均位于对应的第四台阶孔6511内,具体的,所述第二限位螺栓6551的螺杆部分位于所述第四台阶孔6511的小孔段内并与所述第四台阶孔6511的小孔段相适配,所述第二限位螺栓6551的螺栓头位于所述第四台阶孔6511的大孔段内。以此结构即能实现所述第二限位部655对所述推料压板651相对于所述上模座61向下移动的极限位置进行限位。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并用于对所述电池顶盖进行定位的下模、设于所述下模上方的上模以及设于所述机架上并用于驱动所述上模向下移动以对第一极柱组件及第二极柱组件进行铆压的上模驱动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设于所述下模座上并用于对第一底板、第二底板以及下塑胶板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部、设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上并用于对盖板进行定位的第二定位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定位部上并用于对第一上塑胶板、第一铆接块、第二上塑胶板及第二铆接块进行定位的第三定位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设于所述下模座上的定位块、自所述定位块的上侧面向下凹陷形成并与下塑胶板相适配的第一定位槽、自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底壁对应于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及第三凸起部的位置处分别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一避位槽、第二避位槽及第三避位槽,以及自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底壁对应于所述第一底板及第二底板位置处分别向下凹陷形成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底板及第二底板相适配的第二定位槽及第三定位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位置处形成有垂直贯穿所述第二定位槽底壁的第一贯穿孔,所述定位块上对应于所述第三定位槽的位置处形成有垂直贯穿所述第三定位槽底壁的第二贯穿孔;所述下模还包括设于所述下模座上的第一顶料机构,所述第一顶料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下模座上对应于所述第一贯穿孔位置处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顶料柱、设于所述下模座上对应于所述第二贯穿孔位置处并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二顶料柱、设于所述下模座上并用于向上推压所述定位块的第一弹性件以及用于对所述定位块向上移动的极限位置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部,当所述定位块位于向上移动的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顶料柱和所述第二顶料柱的上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二定位槽和所述第三定位槽的底壁平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设于所述定位块上的定位件、形成于所述定位件上对应于所述盖板位置处并与所述盖板相适配的第一定位孔,以及设于所述定位块上并用于将所述定位件定位于所述定位块上的第四定位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部包括定位板、自所述定位板的下侧面对应于所述第一上塑胶板位置处向上凹陷形成并与所述第一上塑胶板相适配的第四定位槽、形成于所述定位板上对应于所述第一铆接块位置处并垂直贯穿所述第四定位槽的槽顶壁的第二定位孔、自所述定位板的下侧面对应于所述第二上塑胶板位置处向上凹陷形成并与所述第二上塑胶板相适配的第五定位槽,以及形成于所述定位板上对应于所述第二铆接块位置处并垂直贯穿所述第五定位槽的槽顶壁的第三定位孔;所述第四定位部还用于将所述定位板定位于所述定位件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还包括设于所述下模座上的至少两个限位镶件,各所述限位镶件的上端面平齐,当所述上模将所述第一铆接柱的上端铆压延展并填充于第一台阶孔的大孔段内以及所述上模将所述第二铆接柱的上端铆压延展并填充于第二台阶孔的大孔段内时,所述上模抵持各所述限位镶件的上端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设于所述上模驱动机构上的上模座、设于所述上模座上对应于所述第一铆接柱位置处并用于冲压所述第一铆接柱的第一冲针、设于所述上模座上对应于所述第二铆接柱位置处并用于冲压所述第二铆接柱的第二冲针以及设于所述上模座上的推压部,所述推压部用于推压所述第一铆接块和所述第二铆接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部包括推料压板、自所述推料压板的下侧面对应于所述第一铆接块位置处向下凸起形成的第一凸块、自所述推料压板的下侧面对应于所述第二铆接块位置处向下凸起形成的第二凸块、设于所述推料压板和所述上模座之间并用于向下推动所述推料压板的第二弹性件,以及设于所述上模座上并用于对所述推料压板相对于所述上模座向下移动的极限位置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操作台以及设于所述操作台上并围绕于所述上模和下模周围的围挡,所述围挡的一侧设有供所述电池顶盖进入所述围挡内的进料口;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下模朝向所述进料口移动的下模驱动机构,所述下模驱动机构还用于驱动所述下模背离所述进料口移动以使所述下模移动至所述上模的正下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634312.9A CN115971351A (zh) | 2022-12-19 | 2022-12-19 | 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634312.9A CN115971351A (zh) | 2022-12-19 | 2022-12-19 | 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971351A true CN115971351A (zh) | 2023-04-18 |
Family
ID=85957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634312.9A Pending CN115971351A (zh) | 2022-12-19 | 2022-12-19 | 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97135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618572A (zh) * | 2023-07-25 | 2023-08-22 | 深圳市森宝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方形电池盖板自动铆压一体设备及其铆压系统 |
-
2022
- 2022-12-19 CN CN202211634312.9A patent/CN11597135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618572A (zh) * | 2023-07-25 | 2023-08-22 | 深圳市森宝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方形电池盖板自动铆压一体设备及其铆压系统 |
CN116618572B (zh) * | 2023-07-25 | 2023-10-13 | 深圳市森宝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方形电池盖板自动铆压一体设备及其铆压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95026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ss forming sheet material | |
CN210305753U (zh) | 一种1出32的一体成型电感模具 | |
CN115971351A (zh) | 一种电池顶盖极柱铆压治具 | |
CN213826657U (zh) | 一种汽车车身钣金件加工用成型冲孔装置 | |
CN208929021U (zh) | 便于脱模的冲压模具 | |
CN211707890U (zh) | 一种发动机罩外板试制模具 | |
CN216226613U (zh) | 一种铝盖成型的冲压设备 | |
CN212551214U (zh) | 一种数控铜板自动冲压机 | |
CN210907672U (zh) | 顶盖切断翻边整形复合模具 | |
CN115740213A (zh) | 一种基于撕口成型的防爆盖成型模具及方法 | |
CN211276180U (zh) | 一种防偏位的钣金件冲压模具 | |
CN212019124U (zh) | 一种拉伸挤断一体式模具及其加工工具 | |
CN210847937U (zh) | 端盖翻孔翻边复合模具 | |
CN110756669A (zh) | 一种五金冲压模具 | |
CN217617156U (zh) | 一种制作密封盖的冲压结构 | |
CN220278059U (zh) | 一种汽车零件冲压模具 | |
CN215544470U (zh) | 一种汽车零件定位冲压模具 | |
CN218693074U (zh) | 一种端盖斜面冲翻孔模具 | |
CN211866349U (zh) | 一种新型汽车零件模具用连接结构 | |
CN220329817U (zh) | 一种易脱料的汽车钣金件冲压模具 | |
CN211588256U (zh) | 一种五金冲压模具 | |
CN212190799U (zh) | 一种角钢冲孔模具机构 | |
CN217018151U (zh) | 具有自动弹出功能的五金配件制造用冲压机 | |
CN221581608U (zh) | 一种具有自动进料和自动脱模的冲压翻边模具 | |
CN217044261U (zh) | 一种汽车零件翻边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