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66974A - 全自动排线机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排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66974A
CN115966974A CN202211621429.3A CN202211621429A CN115966974A CN 115966974 A CN115966974 A CN 115966974A CN 202211621429 A CN202211621429 A CN 202211621429A CN 115966974 A CN115966974 A CN 1159669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ribbon
unit
net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214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简建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Excellence Communicated Conne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Excellence Communicated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Excellence Communicated Conne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Excellence Communicated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2142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669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66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69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2Recycling of waste of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全自动排线机,包括机架、进线机构、绕线机构和扎带捆扎机构,进线机构、绕线机构和扎带捆扎机构由左向右依次连接在机架上,进线机构用于将等长的且两端均剥离线皮后的网线输送到绕线机构中,绕线机构用于对来自进线机构的网线进行卷绕,扎带捆扎机构用于获取由绕线机构卷绕后的网线并通过扎带对卷绕后的网线进行捆扎;本发明能够自动将来自网线卷中的网线裁切成等长的长度,且能够自动将位于裁切后的每根网线两端的线皮剥离,此外,还能够对裁切后的网线进行卷绕和捆扎扎带,从而能够提高成品网络线的生产效率,并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全自动排线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排线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成品网络线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来自网线卷中的网线裁切成等长的长度,接着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将位于裁切后的每根网线两端的线皮剥离,然后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对裁切并剥离线皮后的网线进行卷绕,随后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对卷绕后的网线捆扎扎带;然而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对于网线的等长裁切以及网线端部上的线皮的剥离都是依靠人工来完成的,从而每根网线的长短会存在很大的误差,且存在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和效率低的缺点,此外,由于对于网线的卷绕和捆扎扎带也是依靠人工来完成的,同样存在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和成品网络线生产效率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排线机,其能够提高成品网络线的生产效率,并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全自动排线机,包括机架、进线机构、绕线机构和扎带捆扎机构,进线机构、绕线机构和扎带捆扎机构由左向右依次连接在机架上,进线机构用于将等长的且两端均剥离线皮后的网线输送到绕线机构中,绕线机构用于对来自进线机构的网线进行卷绕,扎带捆扎机构用于获取由绕线机构卷绕后的网线并通过扎带对卷绕后的网线进行捆扎。
本发明能够自动将来自网线卷中的网线裁切成等长的长度,且能够自动将位于裁切后的每根网线两端的线皮剥离,此外,还能够对裁切后的网线进行卷绕和捆扎扎带,从而能够提高成品网络线的生产效率,并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全自动排线机,其中,进线机构包括剥线裁切单元和牵引单元,剥线裁切单元和牵引单元均固定在机架上,剥线裁切单元用于剥离网线端部上的线皮且用于切断网线,牵引单元用于夹紧网线的端部并对网线进行牵引;牵引单元包括第一伺服电缸、第二伺服电缸和夹爪组件,第一伺服电缸水平固定在机架上并用于驱动第二伺服电缸左右移动,第二伺服电缸竖向固定在第一伺服电缸的驱动端上并用于驱动夹爪组件竖向移动,夹爪组件固定在第二伺服电缸的驱动端上。
本发明的全自动排线机,其中,绕线机构包括网线卷绕单元和网线抬升单元,网线卷绕单元和网线抬升单元均连接在机架上;网线卷绕单元用于对网线进行卷绕,网线卷绕单元在对网线进行卷绕时,网线抬升单元用于逐渐抬升待卷绕的网线以使网线卷绕单元将网线卷绕成螺旋状。
本发明的全自动排线机,其中,网线卷绕单元包括第一伺服电机、转盘、两个夹块和四个支撑块,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在机架上并用于带动转盘转动,转盘与第一伺服电机的驱动轴固定,四个支撑块均设置在转盘的上方且沿转盘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其中两个呈相对设置的支撑块固定在转盘的上端,另外两个呈相对设置的支撑块滑动连接在转盘的上端,转盘的上端还固定有两个第一气缸,两个第一气缸分别用于驱动与转盘滑动连接的其中一个支撑块沿转盘的径向方向滑动,与转盘滑动连接的两个支撑块分别通过一个连接板与所在侧的第一气缸的驱动端固定;两个夹块分别固定在位于转盘其中一侧的第一气缸和连接板上,每个支撑块的上端均竖向固定有绕线板;当两个第一气缸驱动与转盘滑动连接的两个支撑块向外滑动时,两个夹块用于夹紧网线的端部;当第一伺服电机带动转盘转动时,四个绕线板用于对网线进行卷绕;网线抬升单元包括第三伺服电缸、支撑座、滑动座和第二气缸;支撑座竖向滑动连接在机架上,第三伺服电缸固定在机架上并用于驱动支撑座相对机架竖向滑动,支撑座与第三伺服电缸的驱动端固定;滑动座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支撑座上,第二气缸固定在支撑座的前端并用于驱动滑动座相对支撑座前后滑动,滑动座与第二气缸的驱动端固定;支撑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滚筒,滑动座的后端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滚轮,若干个第一滚筒与若干个第一滚轮由左向右等间距间隔分布,当第二气缸驱动滑动座向后滑动时,若干个第一滚筒和若干个第一滚轮用于夹紧待卷绕的网线;支撑座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用于支撑待卷绕的网线的支撑轮,当第三伺服电缸驱动支撑座向上滑动时,支撑轮用于抬升待卷绕的网线。
本发明的全自动排线机,其中,支撑座的下端面上固定有四根呈周向分布的第一导柱,机架上固定有与每根第一导柱一一竖向对应的导套,每根第一导柱均竖向活动穿设在对应位置上的导套中;网线抬升单元还包括延伸板、第二滚轮、第二滚筒和限位板,延伸板的左端与支撑座固定,延伸板的右端延伸至网线卷绕单元所在位置处,第二滚轮和第二滚筒呈前后方向分布且均与延伸板右端的顶部转动连接,第二滚轮和第二滚筒之间形成用于供待卷绕的网线穿过的间隙,限位板固定在位于第二滚轮和第二滚筒左侧的延伸板的顶部,限位板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供待卷绕的网线穿过的开口槽。
本发明的全自动排线机,其中,扎带捆扎机构包括支撑单元、扎带供料单元和扎带捆扎单元,支撑单元、扎带供料单元和扎带捆扎单元均连接在机架上;支撑单元用于支撑扎带和卷绕后的网线,扎带供料单元用于将扎带供给到支撑单元上,扎带捆扎单元用于将卷绕后的网线放置到支撑单元上并将位于支撑单元上的扎带捆扎到卷绕后的网线上,扎带捆扎单元还用于将捆扎扎带后的网线从支撑单元上取出。
本发明的全自动排线机,其中,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气动夹爪和两块呈左右对称设置的竖板,第一气动夹爪和两块竖板均竖向固定在机架上,第一气动夹爪位于两块竖板之间的间隙的后侧,第一气动夹爪的两个夹臂呈前后对称设置,每块竖板的上端均设置有凹槽,两块竖板上端的凹槽用于供卷绕后的网线的前侧边部分嵌入,第一气动夹爪的两个夹臂的上端均设置有限位槽,两个限位槽用于供来自扎带供料单元的扎带滑入,第一气动夹爪的两个夹臂之间的间隙用于供卷绕后的网线的后侧边滑入。
本发明的全自动排线机,其中,扎带供料单元包括第一支架、导轮组、扎带牵引组件、扎带切断组件和卷绕有扎带的放送盘,第一支架固定在机架上,导轮组、扎带牵引组件和扎带切断组件均连接在第一支架上,放送盘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扎带牵引组件用于牵引来自放送盘的扎带并将扎带输送到位于第一气动夹爪的两个夹臂上的限位槽中,扎带切断组件用于切断位于第一气动夹爪和扎带牵引组件之间的扎带,位于扎带牵引组件和放送盘之间的扎带穿设在导轮组中,导轮组用于对扎带进行引导。
本发明的全自动排线机,其中,扎带牵引组件包括第二伺服电机、主动轮、从动轮、第三气缸和第一滑块,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在第一支架上,主动轮固定在第二伺服电机的驱动轴上,第一滑块竖向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架上,从动轮转动连接在第一滑块上,第三气缸固定在第一支架上且用于驱动第一滑块竖向移动,第一滑块与第三气缸的驱动端连接,当第三气缸驱动第一滑块向下移动后,从动轮和主动轮用于夹紧位于从动轮和主动轮之间的扎带,当第二伺服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时,主动轮和从动轮用于牵引被夹紧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扎带;位于主动轮前后两侧的第一支架上均固定有引导块,每个引导块中均设置有用于供扎带穿过的引导孔;扎带切断组件包括第四气缸、第二滑块和两个呈上下对称设置的切刀,每个切刀中均由前向后穿设有第二导柱,第一支架上设置有与每个第二导柱的每个端部一一对应的竖孔,每个第二导柱的两端均活动穿设在对应位置上的竖孔中,每个切刀均通过第二导柱和竖孔与第一支架竖向滑动连接,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架上,第四气缸固定在第一支架上并用于驱动第二滑块左右滑动,第二滑块与第四气缸的驱动端连接,第二滑块上设置有两个呈上下对称的斜孔,每个第二导柱的一端均活动穿设在对应位置上的斜孔中,当第四气缸驱动第二滑块向左滑动时,第二滑块用于推动两个切刀相互靠拢以使两个切刀切断位于两个切刀之间的扎带。
本发明的全自动排线机,其中,扎带捆扎单元包括第四伺服电缸、两个第五伺服电缸和两个第二支架,第四伺服电缸固定在机架上并用于同时驱动两个第五伺服电缸左右移动,两个第五伺服电缸呈左右方向间隔分布且均竖向固定在第四伺服电缸的驱动端上,两个第五伺服电缸分别用于驱动其中一个第二支架竖向移动,两个第二支架分别与其中一个第五伺服电缸的驱动端固定;位于左侧的第二支架的下端固定有两个呈前后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二气动夹爪,两个第二气动夹爪分别用于夹紧卷绕后的网线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并将卷绕后的网线放置到支撑单元上;位于右侧的第二支架的下端通过旋转接头转动连接有两个呈前后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三气动夹爪,位于右侧的第二支架上还固定有两个第三伺服电机,两个第三伺服电机分别用于带动其中一个第三气动夹爪转动,两个旋转接头的旋转端均通过齿轮组与对应位置上的第三伺服电机的驱动轴传动连接,位于后侧的第三气动夹爪用于夹紧位于两个限位槽上的扎带的两个端部并带动扎带的两个端部转动以使扎带捆扎到卷绕后的网线上,位于前侧的第三气动夹爪用于夹取捆扎扎带后的网线并带动网线转动以使网线从支撑单元上移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去掉部分结构后的第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去掉部分结构后的第二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去掉部分结构后的第三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C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去掉部分结构后的第四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D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去掉部分结构后的第五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E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扎带供料单元的第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扎带供料单元的第二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13所示,本发明的全自动排线机,包括机架1、进线机构2、绕线机构3和扎带捆扎机构4,进线机构2、绕线机构3和扎带捆扎机构4由左向右依次连接在机架1上,进线机构2用于将等长的且两端均剥离线皮后的网线输送到绕线机构3中,绕线机构3用于对来自进线机构2的网线进行卷绕,扎带捆扎机构4用于获取由绕线机构3卷绕后的网线并通过扎带对卷绕后的网线进行捆扎。
进线机构2包括剥线裁切单元21和牵引单元22,剥线裁切单元21和牵引单元22均固定在机架1上,剥线裁切单元21用于剥离网线端部上的线皮且用于切断网线,牵引单元22用于夹紧网线的端部并对网线进行牵引;牵引单元22包括第一伺服电缸221、第二伺服电缸222和夹爪组件223,第一伺服电缸221水平固定在机架1上并用于驱动第二伺服电缸222左右移动,第二伺服电缸222竖向固定在第一伺服电缸221的驱动端上并用于驱动夹爪组件223竖向移动,夹爪组件223固定在第二伺服电缸222的驱动端上;通过采用这种进线机构后,该进线机构能够自动将来自网线卷中的网线裁切成等长的长度,且能够自动将位于裁切后的每根网线两端的线皮剥离,从而能够免去人工以提高生产效率,且能够确保裁切后的每根网线等长以提高产品质量。
该进线机构在工作时,首先第一伺服电缸驱动第二伺服电缸和夹爪组件向左移动复位,接着第二伺服电缸驱动夹爪组件向下移动复位,然后夹爪组件夹紧来自网线卷中的网线的端部,随后第一伺服电缸驱动第二伺服电缸和夹爪组件向右移动一段距离以使网线的端部进入到剥线裁切单元中,接着剥线裁切单元中的剥线刀组夹住网线一端上的线皮,然后第一伺服电缸驱动第二伺服电缸和夹爪组件向左移动复位,此时,位于网线一端的线皮即可被剥离,随后剥线裁切单元中的剥线刀组复位,紧接着第一伺服电缸驱动第二伺服电缸和夹爪组件向右移动以使网线从网线卷中被拉出所需的长度(网线卷是放置在放送架上的,第一伺服电缸在拉动网线时,网线是从剥线裁切单元中穿过的),再然后剥线裁切单元中的裁切刀组对网线进行裁断,且在网线被裁断后,剥线裁切单元中的剥线刀组能够夹住网线另一端上的线皮,随后第一伺服电缸再次驱动第二伺服电缸和夹爪组件向右移动,此时,位于网线另一端上的线皮即可被剥离,与此同时,裁切并被剥离线皮后的网线即可被拉出到绕线机构中;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剥线裁切单元为目前市面上的现有装置或机构,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6705790U公开的一种切线工具,其为现有技术,故不在此赘述;此外,上述夹爪组件也为目前市面上的现有装置或机构,其为现有技术,故不在此赘述。
绕线机构3包括网线卷绕单元5和网线抬升单元6,网线卷绕单元5和网线抬升单元6均连接在机架1上;网线卷绕单元5用于对网线进行卷绕,网线卷绕单元5在对网线进行卷绕时,网线抬升单元6用于逐渐抬升待卷绕的网线以使网线卷绕单元5将网线卷绕成螺旋状;通过采用这种绕线机构后,该绕线机构能够实现对网线的自动化卷绕,从而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能够提高对网线的卷绕效率。
网线卷绕单元5包括第一伺服电机51、转盘52、两个夹块53和四个支撑块54,第一伺服电机51固定在机架1上并用于带动转盘52转动,转盘52与第一伺服电机51的驱动轴固定,四个支撑块54均设置在转盘52的上方且沿转盘52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其中两个呈相对设置的支撑块54固定在转盘52的上端,另外两个呈相对设置的支撑块54滑动连接在转盘52的上端,转盘52的上端还固定有两个第一气缸55,两个第一气缸55分别用于驱动与转盘52滑动连接的其中一个支撑块54沿转盘52的径向方向滑动,与转盘52滑动连接的两个支撑块54分别通过一个连接板56与所在侧的第一气缸55的驱动端固定;两个夹块53分别固定在位于转盘52其中一侧的第一气缸55和连接板56上,每个支撑块54的上端均竖向固定有绕线板57;当两个第一气缸55驱动与转盘52滑动连接的两个支撑块54向外滑动时,两个夹块53用于夹紧网线的端部;当第一伺服电机51带动转盘52转动时,四个绕线板57用于对网线进行卷绕;通过采用这种网线卷绕单元后,该网线卷绕单元在工作时,首先两个第一气缸能够驱动对应位置上的两个支撑块向外滑动,此时,与该两个支撑块相对应的两个绕线板能够向外移动,与此同时,两个夹块能够夹紧来自进线机构的待卷绕的网线的前端,接着第一伺服电机能够带动转盘转动,此时,四个绕线板能够实现对网线的卷绕,待第一伺服电机带动转盘转动预定圈数以实现对网线的卷绕后,第一伺服电机停止带动转盘转动,且两个第一气缸能够驱动对应位置上的两个支撑块向内滑动,此时,两个夹块能够释放网线的前端,且由于两个支撑块能够带动对应位置上的两个绕线板向内移动(绕线板向内移动后,绕线板解除了对卷绕完成后的网线的张紧),从而便于卷绕后的网线从四个绕线板上抽离;上述与转盘滑动连接的支撑块可通过滑轨组件滑动连接在转盘上;网线抬升单元6包括第三伺服电缸61、支撑座62、滑动座63和第二气缸64;支撑座62竖向滑动连接在机架1上,第三伺服电缸61固定在机架1上并用于驱动支撑座62相对机架1竖向滑动,支撑座62与第三伺服电缸61的驱动端固定;滑动座63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支撑座62上,第二气缸64固定在支撑座62的前端并用于驱动滑动座63相对支撑座62前后滑动,滑动座63与第二气缸64的驱动端固定;支撑座6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滚筒65,滑动座63的后端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滚轮66,若干个第一滚筒65与若干个第一滚轮66由左向右等间距间隔分布,当第二气缸64驱动滑动座63向后滑动时,若干个第一滚筒65和若干个第一滚轮66用于夹紧待卷绕的网线;支撑座62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用于支撑待卷绕的网线的支撑轮67,当第三伺服电缸61驱动支撑座62向上滑动时,支撑轮67用于抬升待卷绕的网线;通过采用这种网线抬升单元后,在网线卷绕单元对网线进行卷绕前,第二气缸能够驱动滑动座向后滑动以使若干个第一滚筒和若干个第一滚轮夹紧位于若干个第一滚筒和若干个第一滚轮之间的待卷绕的网线,在网线卷绕单元对网线进行卷绕时,第三伺服电缸能够逐渐向上顶推支撑座,此时,位于支撑座两端的支撑轮以及若干个第一滚筒和若干个第一滚轮能够逐渐抬升待卷绕的网线以使网线卷绕单元将网线卷绕成螺旋状,且在网线卷绕单元对网线进行卷绕的过程中,若干个第一滚筒和若干个第一滚轮能够实现对待卷绕的网线的张紧和捋直,以便于网线卷绕单元对网线进行卷绕,在网线卷绕单元对网线进行收卷后,第二气缸能够驱动滑动座向前滑动复位,即若干个第一滚轮能够向前移动复位,且第三伺服电缸能够驱动支撑座向下滑动复位,此外,上述滑动座可通过滑轨组件滑动连接在支撑座上。
支撑座62的下端面上固定有四根呈周向分布的第一导柱621,机架1上固定有与每根第一导柱621一一竖向对应的导套622,每根第一导柱621均竖向活动穿设在对应位置上的导套622中;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支撑座能够可靠地竖向滑动连接在机架上;网线抬升单元6还包括延伸板681、第二滚轮682、第二滚筒683和限位板684,延伸板681的左端与支撑座62固定,延伸板681的右端延伸至网线卷绕单元5所在位置处,第二滚轮682和第二滚筒683呈前后方向分布且均与延伸板681右端的顶部转动连接,第二滚轮682和第二滚筒683之间形成用于供待卷绕的网线穿过的间隙,限位板684固定在位于第二滚轮682和第二滚筒683左侧的延伸板681的顶部,限位板684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供待卷绕的网线穿过的开口槽685;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在网线卷绕单元对网线进行卷绕时,待卷绕的网线能够在开口槽中以及位于第二滚轮和第二滚筒之间的间隙中移动,即开口槽以及第二滚轮和第二滚筒能够起到对待卷绕的网线的限位和导向作用,以便于网线卷绕单元对网线进行卷绕,此外,当网线的尾端移动到开口槽以及第二滚轮和第二滚筒的所在位置处时,开口槽以及第二滚轮和第二滚筒能够持续保持对网线的限位和导向作用以避免网线出现松弛和甩尾的情况,从而能够确保网线卷绕单元对网线的可靠卷绕。
上述绕线机构在进行工作时,网线卷绕单元能够对网线进行卷绕,且在网线卷绕单元对网线进行卷绕时,网线抬升单元能够逐渐抬升待卷绕的网线以使网线卷绕单元将网线卷绕成螺旋状,即绕线机构能够实现对网线的自动化卷绕。
扎带捆扎机构4包括支撑单元7、扎带供料单元8和扎带捆扎单元9,支撑单元7、扎带供料单元8和扎带捆扎单元9均连接在机架1上;支撑单元7用于支撑扎带和卷绕后的网线,扎带供料单元8用于将扎带供给到支撑单元7上,扎带捆扎单元9用于将卷绕后的网线放置到支撑单元7上并将位于支撑单元7上的扎带捆扎到卷绕后的网线上,扎带捆扎单元9还用于将捆扎扎带后的网线从支撑单元7上取出。
上述扎带捆扎机构能够实现对卷绕后的网线的自动捆扎,从而能够提高对卷绕后的网线的捆扎效率,且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支撑单元7包括第一气动夹爪71和两块呈左右对称设置的竖板72,第一气动夹爪71和两块竖板72均竖向固定在机架1上,第一气动夹爪71位于两块竖板72之间的间隙的后侧,第一气动夹爪71的两个夹臂呈前后对称设置,每块竖板72的上端均设置有凹槽721,两块竖板72上端的凹槽721用于供卷绕后的网线的前侧边部分嵌入,第一气动夹爪71的两个夹臂的上端均设置有限位槽711,两个限位槽711用于供来自扎带供料单元8的扎带滑入,第一气动夹爪71的两个夹臂之间的间隙用于供卷绕后的网线的后侧边滑入;通过采用这种支撑单元后,当扎带供料单元往支撑单元供给扎带时,扎带能够滑入到位于第一气动夹爪中的两个夹臂的限位槽上,且扎带的两端能够分别支撑在第一气动夹爪的其中一个夹臂上,当卷绕后的网线被放置到支撑单元中后,卷绕后的网线的前侧边能够支撑在位于两块竖板上端的凹槽中,卷绕后的网线的后侧边能够下压位于第一气动夹爪的两个夹臂上的扎带的中部且卷绕后的网线的后侧边能够滑入到第一气动夹爪的两个夹臂之间,随后第一气动夹爪的两个夹臂能够相互靠拢并实现对位于第一气动夹爪上的扎带的两个端部的夹紧。
扎带供料单元8包括第一支架81、导轮组82、扎带牵引组件83、扎带切断组件84和卷绕有扎带的放送盘85,第一支架81固定在机架1上,导轮组82、扎带牵引组件83和扎带切断组件84均连接在第一支架81上,放送盘85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扎带牵引组件83用于牵引来自放送盘85的扎带并将扎带输送到位于第一气动夹爪71的两个夹臂上的限位槽711中,扎带切断组件84用于切断位于第一气动夹爪71和扎带牵引组件83之间的扎带,位于扎带牵引组件83和放送盘85之间的扎带穿设在导轮组82中,导轮组82用于对扎带进行引导;通过采用这种扎带供料单元后,扎带牵引组件能够牵引来自放送盘的扎带并将扎带输送到位于第一气动夹爪的两个夹臂上的限位槽中,当扎带被输送到位于第一气动夹爪的两个夹臂上的限位槽中后,扎带切断组件能够切断位于第一气动夹爪和扎带牵引组件之间的扎带。
扎带牵引组件83包括第二伺服电机831、主动轮832、从动轮833、第三气缸834和第一滑块835,第二伺服电机831固定在第一支架81上,主动轮832固定在第二伺服电机831的驱动轴上,第一滑块835竖向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架81上,从动轮833转动连接在第一滑块835上,第三气缸834固定在第一支架81上且用于驱动第一滑块835竖向移动,第一滑块835与第三气缸834的驱动端连接,当第三气缸834驱动第一滑块835向下移动后,从动轮833和主动轮832用于夹紧位于从动轮833和主动轮832之间的扎带,当第二伺服电机831带动主动轮832转动时,主动轮832和从动轮833用于牵引被夹紧在主动轮832和从动轮833之间的扎带;位于主动轮832前后两侧的第一支架81上均固定有引导块836,每个引导块836中均设置有用于供扎带穿过的引导孔837;通过采用这种扎带牵引组件后,当第三气缸驱动第一滑块向下移动时,从动轮和主动轮能够夹紧位于从动轮和主动轮之间的扎带,且当第二伺服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时,主动轮和从动轮能够牵引被夹紧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扎带以使扎带朝第一夹爪气缸的一侧移动;另外,通过引导孔的设置,引导孔能够起到对扎带的限位和导向作用;扎带切断组件84包括第四气缸841、第二滑块842和两个呈上下对称设置的切刀843,每个切刀843中均由前向后穿设有第二导柱844,第一支架81上设置有与每个第二导柱844的每个端部一一对应的竖孔811,每个第二导柱844的两端均活动穿设在对应位置上的竖孔811中,每个切刀843均通过第二导柱844和竖孔811与第一支架81竖向滑动连接,第二滑块842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架81上,第四气缸841固定在第一支架81上并用于驱动第二滑块842左右滑动,第二滑块842与第四气缸841的驱动端连接,第二滑块842上设置有两个呈上下对称的斜孔845,每个第二导柱844的一端均活动穿设在对应位置上的斜孔845中,当第四气缸841驱动第二滑块842向左滑动时,第二滑块842用于推动两个切刀843相互靠拢以使两个切刀843切断位于两个切刀843之间的扎带;通过采用这种扎带切断组件后,当第四气缸驱动第二滑块向左滑动时,第二滑块能够推动两个切刀相互靠拢以使两个切刀切断位于两个切刀之间的扎带;当第四气缸驱动第二滑块向右滑动时,在第二导柱和斜孔的配合作用下,能够驱动两个切刀相互远离并复位。
扎带捆扎单元9包括第四伺服电缸91、两个第五伺服电缸92和两个第二支架93,第四伺服电缸91固定在机架1上并用于同时驱动两个第五伺服电缸92左右移动,两个第五伺服电缸92呈左右方向间隔分布且均竖向固定在第四伺服电缸91的驱动端上,两个第五伺服电缸92分别用于驱动其中一个第二支架93竖向移动,两个第二支架93分别与其中一个第五伺服电缸92的驱动端固定;位于左侧的第二支架93的下端固定有两个呈前后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二气动夹爪94,两个第二气动夹爪94分别用于夹紧卷绕后的网线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并将卷绕后的网线放置到支撑单元7上;位于右侧的第二支架93的下端通过旋转接头95转动连接有两个呈前后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三气动夹爪96,位于右侧的第二支架93上还固定有两个第三伺服电机97,两个第三伺服电机97分别用于带动其中一个第三气动夹爪96转动,两个旋转接头95的旋转端均通过齿轮组98与对应位置上的第三伺服电机97的驱动轴传动连接,位于后侧的第三气动夹爪96用于夹紧位于两个限位槽711上的扎带的两个端部并带动扎带的两个端部转动以使扎带捆扎到卷绕后的网线上,位于前侧的第三气动夹爪96用于夹取捆扎扎带后的网线并带动网线转动以使网线从支撑单元7上移出;通过采用这种扎带捆扎单元后,当第四伺服电缸驱动两个第五伺服电缸向左移动后,位于左侧的第五伺服电缸能够驱动位于左侧的第二支架向下移动且两个第二气动夹爪能够分别夹紧卷绕后的网线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在两个第二气动夹爪夹取卷绕后的网线后,位于左侧的第五伺服电缸能够驱动位于左侧的第二支架和两个第二气动夹爪向上移动复位,与此同时,位于右侧的第五伺服电缸能够驱动位于右侧的第二支架向下移动,位于右侧的第二支架向下移动后,位于后侧的第三气动夹爪能够夹紧由第一气动夹爪夹紧的扎带的两个端部,位于前侧的第三气动夹爪能够夹紧位于两块竖板之间的卷绕后的网线,接着,位于后侧的第三伺服电机能够带动位于后侧的第三气动夹爪转动,此时位于后侧的第三气动夹爪能够带动位于第一气动夹爪上的扎带的两个端部相互缠绕以实现对扎带的扎紧,然后,第一气动夹爪的两个夹臂相互远离,位于后侧的第三气动夹爪释放扎带的端部,且位于右侧的第五伺服电缸能够驱动位于右侧的第二支架向上移动复位(由于捆扎扎带后的网线的前侧边被位于前侧的第三气动夹爪夹紧,从而位于前侧的第三气动夹爪能够向上拉动捆扎扎带后的网线),随后,扎带供料单元能够再次将扎带供给到支撑单元上,第四伺服电缸能够驱动两个第五伺服电缸向右移动,第四伺服电缸驱动两个第五伺服电缸向右移动后,位于左侧的第五伺服电缸能够驱动位于左侧的第二支架两个第二气动夹爪向下移动,此时,两个第二气动夹爪能够释放卷绕后的网线以将下一个卷绕后的网线放置到支撑单元上,下一个卷绕后的网线被放置到支撑单元上后,位于左侧的第五伺服电缸能够驱动位于左侧的第二支架向上移动复位,与此同时,位于前侧的第三伺服电机能够带动位于前侧的第三气动夹爪旋转90度,位于前侧的第三气动夹爪旋转90度后,位于前侧的气动夹爪能够释放缠绕扎带后的网线,且缠绕扎带后的网线能够落入到料筐中。
上述扎带捆扎机构在工作时,首先扎带供料单元能够将扎带供给到支撑单元上,接着扎带捆扎单元能够将卷绕后的网线放置到支撑单元上并将位于支撑单元上的扎带捆扎到卷绕后的网线上,随后扎带捆扎单元能够将捆扎扎带后的网线从支撑单元上取出。
本发明在工作时,进线机构2能够将等长的且两端均剥离线皮后的网线输送到绕线机构3中,绕线机构3能够对来自进线机构2的网线进行卷绕,扎带捆扎机构4能够获取由绕线机构3卷绕后的网线并通过扎带对卷绕后的网线进行捆扎;即本发明能够自动将来自网线卷中的网线裁切成等长的长度,且能够自动将位于裁切后的每根网线两端的线皮剥离,此外,还能够对裁切后的网线进行卷绕和捆扎扎带,从而能够提高成品网络线的生产效率,并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全自动排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进线机构(2)、绕线机构(3)和扎带捆扎机构(4),所述进线机构(2)、绕线机构(3)和扎带捆扎机构(4)由左向右依次连接在机架(1)上,所述进线机构(2)用于将等长的且两端均剥离线皮后的网线输送到绕线机构(3)中,所述绕线机构(3)用于对来自进线机构(2)的网线进行卷绕,所述扎带捆扎机构(4)用于获取由绕线机构(3)卷绕后的网线并通过扎带对卷绕后的网线进行捆扎;所述绕线机构(3)包括网线卷绕单元(5)和网线抬升单元(6),所述网线卷绕单元(5)和网线抬升单元(6)均连接在机架(1)上;所述网线卷绕单元(5)用于对网线进行卷绕,所述网线卷绕单元(5)在对网线进行卷绕时,所述网线抬升单元(6)用于逐渐抬升待卷绕的网线以使网线卷绕单元(5)将网线卷绕成螺旋状;所述扎带捆扎机构(4)包括支撑单元(7)、扎带供料单元(8)和扎带捆扎单元(9),所述支撑单元(7)、扎带供料单元(8)和扎带捆扎单元(9)均连接在机架(1)上;所述支撑单元(7)用于支撑扎带和卷绕后的网线,所述扎带供料单元(8)用于将扎带供给到支撑单元(7)上,所述扎带捆扎单元(9)用于将卷绕后的网线放置到支撑单元(7)上并将位于支撑单元(7)上的扎带捆扎到卷绕后的网线上,所述扎带捆扎单元(9)还用于将捆扎扎带后的网线从支撑单元(7)上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机构(2)包括剥线裁切单元(21)和牵引单元(22),所述剥线裁切单元(21)和牵引单元(22)均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剥线裁切单元(21)用于剥离网线端部上的线皮且用于切断网线,所述牵引单元(22)用于夹紧网线的端部并对网线进行牵引;所述牵引单元(22)包括第一伺服电缸(221)、第二伺服电缸(222)和夹爪组件(223),所述第一伺服电缸(221)水平固定在机架(1)上并用于驱动第二伺服电缸(222)左右移动,所述第二伺服电缸(222)竖向固定在第一伺服电缸(221)的驱动端上并用于驱动夹爪组件(223)竖向移动,所述夹爪组件(223)固定在第二伺服电缸(222)的驱动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线卷绕单元(5)包括第一伺服电机(51)、转盘(52)、两个夹块(53)和四个支撑块(54),所述第一伺服电机(51)固定在机架(1)上并用于带动转盘(52)转动,所述转盘(52)与第一伺服电机(51)的驱动轴固定,四个所述支撑块(54)均设置在转盘(52)的上方且沿转盘(52)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其中两个呈相对设置的所述支撑块(54)固定在转盘(52)的上端,另外两个呈相对设置的所述支撑块(54)滑动连接在转盘(52)的上端,所述转盘(52)的上端还固定有两个第一气缸(55),两个所述第一气缸(55)分别用于驱动与转盘(52)滑动连接的其中一个支撑块(54)沿转盘(52)的径向方向滑动,与所述转盘(52)滑动连接的两个支撑块(54)分别通过一个连接板(56)与所在侧的第一气缸(55)的驱动端固定;两个所述夹块(53)分别固定在位于转盘(52)其中一侧的第一气缸(55)和连接板(56)上,每个所述支撑块(54)的上端均竖向固定有绕线板(57);当两个所述第一气缸(55)驱动与转盘(52)滑动连接的两个支撑块(54)向外滑动时,两个所述夹块(53)用于夹紧网线的端部;当第一伺服电机(51)带动转盘(52)转动时,四个所述绕线板(57)用于对网线进行卷绕;所述网线抬升单元(6)包括第三伺服电缸(61)、支撑座(62)、滑动座(63)和第二气缸(64);所述支撑座(62)竖向滑动连接在机架(1)上,所述第三伺服电缸(61)固定在机架(1)上并用于驱动支撑座(62)相对机架(1)竖向滑动,所述支撑座(62)与第三伺服电缸(61)的驱动端固定;所述滑动座(63)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支撑座(62)上,所述第二气缸(64)固定在支撑座(62)的前端并用于驱动滑动座(63)相对支撑座(62)前后滑动,所述滑动座(63)与第二气缸(64)的驱动端固定;所述支撑座(6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滚筒(65),所述滑动座(63)的后端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滚轮(66),若干个所述第一滚筒(65)与若干个所述第一滚轮(66)由左向右等间距间隔分布,当第二气缸(64)驱动滑动座(63)向后滑动时,若干个所述第一滚筒(65)和若干个所述第一滚轮(66)用于夹紧待卷绕的网线;所述支撑座(62)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用于支撑待卷绕的网线的支撑轮(67),当第三伺服电缸(61)驱动支撑座(62)向上滑动时,所述支撑轮(67)用于抬升待卷绕的网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62)的下端面上固定有四根呈周向分布的第一导柱(621),所述机架(1)上固定有与每根所述第一导柱(621)一一竖向对应的导套(622),每根所述第一导柱(621)均竖向活动穿设在对应位置上的导套(622)中;所述网线抬升单元(6)还包括延伸板(681)、第二滚轮(682)、第二滚筒(683)和限位板(684),所述延伸板(681)的左端与支撑座(62)固定,所述延伸板(681)的右端延伸至网线卷绕单元(5)所在位置处,所述第二滚轮(682)和第二滚筒(683)呈前后方向分布且均与延伸板(681)右端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滚轮(682)和第二滚筒(683)之间形成用于供待卷绕的网线穿过的间隙,所述限位板(684)固定在位于第二滚轮(682)和第二滚筒(683)左侧的延伸板(681)的顶部,所述限位板(684)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供待卷绕的网线穿过的开口槽(68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7)包括第一气动夹爪(71)和两块呈左右对称设置的竖板(72),所述第一气动夹爪(71)和两块所述竖板(72)均竖向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第一气动夹爪(71)位于两块所述竖板(72)之间的间隙的后侧,所述第一气动夹爪(71)的两个夹臂呈前后对称设置,每块所述竖板(72)的上端均设置有凹槽(721),两块所述竖板(72)上端的凹槽(721)用于供卷绕后的网线的前侧边部分嵌入,所述第一气动夹爪(71)的两个夹臂的上端均设置有限位槽(711),两个所述限位槽(711)用于供来自扎带供料单元(8)的扎带滑入,所述第一气动夹爪(71)的两个夹臂之间的间隙用于供卷绕后的网线的后侧边滑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供料单元(8)包括第一支架(81)、导轮组(82)、扎带牵引组件(83)、扎带切断组件(84)和卷绕有扎带的放送盘(85),所述第一支架(81)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导轮组(82)、扎带牵引组件(83)和扎带切断组件(84)均连接在第一支架(81)上,所述放送盘(85)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所述扎带牵引组件(83)用于牵引来自放送盘(85)的扎带并将扎带输送到位于第一气动夹爪(71)的两个夹臂上的限位槽(711)中,所述扎带切断组件(84)用于切断位于第一气动夹爪(71)和扎带牵引组件(83)之间的扎带,位于所述扎带牵引组件(83)和放送盘(85)之间的扎带穿设在导轮组(82)中,所述导轮组(82)用于对扎带进行引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牵引组件(83)包括第二伺服电机(831)、主动轮(832)、从动轮(833)、第三气缸(834)和第一滑块(835),所述第二伺服电机(831)固定在第一支架(81)上,所述主动轮(832)固定在第二伺服电机(831)的驱动轴上,所述第一滑块(835)竖向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架(81)上,所述从动轮(833)转动连接在第一滑块(835)上,所述第三气缸(834)固定在第一支架(81)上且用于驱动第一滑块(835)竖向移动,所述第一滑块(835)与第三气缸(834)的驱动端连接,当第三气缸(834)驱动第一滑块(835)向下移动后,所述从动轮(833)和主动轮(832)用于夹紧位于从动轮(833)和主动轮(832)之间的扎带,当第二伺服电机(831)带动主动轮(832)转动时,所述主动轮(832)和从动轮(833)用于牵引被夹紧在主动轮(832)和从动轮(833)之间的扎带;位于所述主动轮(832)前后两侧的第一支架(81)上均固定有引导块(836),每个所述引导块(836)中均设置有用于供扎带穿过的引导孔(837);所述扎带切断组件(84)包括第四气缸(841)、第二滑块(842)和两个呈上下对称设置的切刀(843),每个所述切刀(843)中均由前向后穿设有第二导柱(844),所述第一支架(81)上设置有与每个所述第二导柱(844)的每个端部一一对应的竖孔(811),每个所述第二导柱(844)的两端均活动穿设在对应位置上的竖孔(811)中,每个所述切刀(843)均通过第二导柱(844)和竖孔(811)与第一支架(81)竖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842)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架(81)上,所述第四气缸(841)固定在第一支架(81)上并用于驱动第二滑块(842)左右滑动,所述第二滑块(842)与第四气缸(841)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二滑块(842)上设置有两个呈上下对称的斜孔(845),每个所述第二导柱(844)的一端均活动穿设在对应位置上的斜孔(845)中,当第四气缸(841)驱动第二滑块(842)向左滑动时,所述第二滑块(842)用于推动两个切刀(843)相互靠拢以使两个切刀(843)切断位于两个切刀(843)之间的扎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排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捆扎单元(9)包括第四伺服电缸(91)、两个第五伺服电缸(92)和两个第二支架(93),所述第四伺服电缸(91)固定在机架(1)上并用于同时驱动两个第五伺服电缸(92)左右移动,两个第五伺服电缸(92)呈左右方向间隔分布且均竖向固定在第四伺服电缸(91)的驱动端上,两个所述第五伺服电缸(92)分别用于驱动其中一个第二支架(93)竖向移动,两个所述第二支架(93)分别与其中一个第五伺服电缸(92)的驱动端固定;位于左侧的第二支架(93)的下端固定有两个呈前后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二气动夹爪(94),两个所述第二气动夹爪(94)分别用于夹紧卷绕后的网线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并将卷绕后的网线放置到支撑单元(7)上;位于右侧的第二支架(93)的下端通过旋转接头(95)转动连接有两个呈前后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三气动夹爪(96),位于右侧的第二支架(93)上还固定有两个第三伺服电机(97),两个所述第三伺服电机(97)分别用于带动其中一个第三气动夹爪(96)转动,两个所述旋转接头(95)的旋转端均通过齿轮组(98)与对应位置上的第三伺服电机(97)的驱动轴传动连接,位于后侧的第三气动夹爪(96)用于夹紧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槽(711)上的扎带的两个端部并带动扎带的两个端部转动以使扎带捆扎到卷绕后的网线上,位于前侧的第三气动夹爪(96)用于夹取捆扎扎带后的网线并带动网线转动以使网线从支撑单元(7)上移出。
CN202211621429.3A 2022-12-16 2022-12-16 全自动排线机 Pending CN1159669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21429.3A CN115966974A (zh) 2022-12-16 2022-12-16 全自动排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21429.3A CN115966974A (zh) 2022-12-16 2022-12-16 全自动排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6974A true CN115966974A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62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21429.3A Pending CN115966974A (zh) 2022-12-16 2022-12-16 全自动排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6697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90899B1 (de) Vorrichtung zum Wickeln von Statoren von Elektromotoren
CN113601824B (zh) 一种电加热管子自动绕电热丝机及其绕丝方法
CN111755994B (zh) 一种线芯绝缘皮剥落设备
CN202156552U (zh) 立式自动绕扎线机
CN212891346U (zh) 一种电线电缆缠绕捆扎设备
CN218887771U (zh) 全自动排线机
CN115966974A (zh) 全自动排线机
CN207116229U (zh) 一种变压器穿套管绕线包胶带机
CN112139406A (zh) 信号线切割装置
CN218929910U (zh) 全自动排线机的扎带捆扎机构
CN214986289U (zh) 一种长条料自动分段捆扎设备
CN110838777A (zh) 一种电机转子卷线设备及其卷线方法
CN208571200U (zh) 一种全自动单头穿护管套端子机
CN204558243U (zh) 一种全自动网络变压器绕线机
CN110855101B (zh) 一种发电机定子自动扎线装置
DE102022120014A1 (de) Kabelbearbeitungssystem
CN112885597B (zh) 一种全自动二工位多圈数磁环机及绕线方法
CN212738643U (zh) 一种魔术贴扎带线材自动绕线卷贴机
CN210102083U (zh) 带剥皮功能绕线扎线机
CN215457182U (zh) 一种圣诞树绑扎设备
CN219058115U (zh) 全自动排线机的绕线机构
CN216121581U (zh) 一种可裁剥短线的裁绕扎一体机
CN213909643U (zh) 一种绑枝机夹枝条装置
CN212687144U (zh) 一种现场线缆辅助贴装覆盖装置
JP3744086B2 (ja) フープ材料のマガジン式巻取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