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43543A - 无刷马达及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刷马达及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43543A
CN115943543A CN202180052247.6A CN202180052247A CN115943543A CN 115943543 A CN115943543 A CN 115943543A CN 202180052247 A CN202180052247 A CN 202180052247A CN 115943543 A CN115943543 A CN 115943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windings
winding
brushless motor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522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永元里司
渡边信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a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943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35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2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around the armatures, e.g. flywheel magneto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刷马达及其制造方法,能够将定子线圈的绕阻容易地连接于外部的电路,且不需要复杂的结构。供电构造在每相具备:绕阻对,其由绕阻的第一引线部及绕阻的第二引线部构成;导向部,其对绕阻对的每一个进行导向;以及连接部,其电连接有第一引线部及第二引线部,绕阻对包括被导向部导向的第一部位和从第一部位的轴向外侧端部向沿着托架的表面的方向折弯而成的第二部位,第一部位在轴向上贯通贯通孔,第二部位延伸至连接部。

Description

无刷马达及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无刷马达及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无刷马达,具体如下结构:经由形成于中心件的插通孔,将定子线圈的绕阻连接于驱动电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938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的无刷马达中,需要在成形12根绕阻后,将各个绕组经由形成于中心件的12个插通孔向驱动电路侧穿通,因此,组装作业繁杂,且花费工时。另外,对驱动电路的连接部位也分散在大的范围,且存在为了将绕阻连接到驱动电路而需要复杂的结构的问题。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将定子线圈的绕阻连接于外部的电路,且不需要复杂的结构的无刷马达。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的一方案提供一种无刷马达,其具备:
马达主体;
托架,其安装有上述马达主体;以及
供电构造,其经由形成于上述托架的贯通孔向上述马达主体供给电力,
其中,
上述托架设置为覆盖上述马达主体的轴向端面,
上述马达主体具备定子,
上述定子具备:具有多个齿的定子铁芯;以及由绕装于上述多个齿的绕阻形成的定子线圈,
上述供电构造在每相具备:
绕阻对,其由上述绕阻的第一引线部及上述绕阻的第二引线部构成;
导向部,其对上述绕阻对的每一个进行导向;以及
连接部,其电连接有上述第一引线部及上述第二引线部,
上述绕阻对包括:
第一部位,其被上述导向部导向;以及
第二部位,其从上述第一部位的轴向外侧端部向沿着上述托架的表面的方向折弯而成,
上述第一部位在轴向上贯通上述贯通孔,
上述第二部位延伸至上述连接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将定子线圈的绕阻与外部的电路连接,且不需要复杂的结构的无刷马达。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无刷马达的立体图。
图1A是表示卸下了托架的状态的无刷马达的立体图。
图1B是表示供电构造及定子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C是表示供电构造的附近的立体图。
图1D是表示另一导向件的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绝缘子的立体图。
图2A是表示导向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B是表示盖部件的立体图。
图2C是表示由导向部支撑的绕阻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D是表示导向部附近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各线圈的绕阻的连接关系的图。
图3A是从轴线方向观察分配到线圈的相的图。
图3B是表示线圈的接线状态(三角形接线)的图。
图4是表示使用了第二实施例的无刷马达的风扇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无刷马达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卸下了托架的状态的无刷马达的立体图。
图6A是表示供电构造及定子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B是表示绝缘子的立体图。
图6C是表示盖部件的立体图。
图6D是表示由支撑部件导向的绕阻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E是从轴向观察时的盖部件与绕阻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各定子线圈的绕阻的连接关系的图。
图7A是表示从轴线方向观察分配到定子线圈的相的图。
图7B是表示线圈的接线状态(三角形接线)的图。
图8是图6的局部放大部。
图8A是表示端子的立体图。
图8B是表示端子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绕阻的引出方法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保持于端子支架的绕阻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安装了驱动电路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连接部的另一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连接部的另一结构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实施例详细地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是表示无刷马达的立体图,图1A是表示卸下了托架的状态的无刷马达的立体图,图1B是表示供电构造及定子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C是表示供电构造的附近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绝缘子的立体图,图2A是表示导向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B是表示盖部件的立体图,图2C是表示由导向部支撑的绕阻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D是表示导向部附近的结构的剖视图。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A~图2D中省略了图1的结构所包含的一部分要素的图示。另外,在以下的记载中,以旋转轴的轴心为基准,规定了周向、轴向、径向。
本实施例的无刷马达为三相马达,例如作为驱动风扇单元F(参照图4)的装置的一部分而使用。但是,使用无刷马达的装置不限于此。
如图1~图1B所示,本实施例的无刷马达的马达主体具备:具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本实施例中12个)线圈11的定子210;以及配置于定子210的外周侧的转子20。
定子210具备定子铁芯13,定子铁芯13通过在轴向上层叠钢板而构成,且具有向周向外侧突出的多个(本实施例中12个)齿13A。通过在定子铁芯13的齿13A的每一个绕装绕阻12,构成上述多个线圈11。这些线圈11构成各相的定子线圈。
如图1B所示,在绕阻12与定子铁芯13之间夹装有绝缘子部件215A及绝缘子部件215B,通过绝缘子部件215A及绝缘子部件215B,绕阻12和定子铁芯13被相互绝缘。此外,绝缘子部件215A具有延伸至比线圈11靠内周侧且形成为圆筒状的内周部215a(图2、图2A、图2C)。
转子20能够绕旋转轴21(参照图6)旋转地被支撑。另外,在转子20安装有风扇单元F(参照图4)。如图1A所示,本实施例的无刷马达构成为转子20配置于定子210的外周侧的外转子型的马达。定子210固定于设置为覆盖马达主体(定子210及转子20)的轴向端面的铝制的托架230(图1)。另外,转子20相对于托架230能够绕旋转轴21旋转地安装。
在托架230形成有在绕轴的方向上以每均等的角度(60°)分离配置的六个贯通孔231(图1)。经由该贯通孔231从线圈11引出的绕阻12在轴向上贯通托架230。
进一步地,在图1中,在托架230的近前侧设置有紧固于托架230的树脂制的端子支架TH。在端子支架TH形成有与六个贯通孔231中的四个对置的贯通孔HV1、HV2、HU1、HU2(图1A)和构成后述的连接部250的部位。端子支架TH具有防止绕阻12与托架230的接触,确保绕阻12的绝缘性的功能等。
本实施例具备作为供电构造的导向部240及连接部250。
导向部240与托架230的贯通孔231对应地在绕轴的方向上每均等的角度(60°)分离地设有六个(参照图1B)。导向部240用于一边确保绕阻12与托架230之间的绝缘性一边以经由贯通孔231引出绕阻12的方式引导绕阻12。绕阻12在被导向部240导向的部位(第一部位的一例)的附近在轴向上贯通贯通孔231。
如图1A所示,由从一线圈11引出的绕阻12的引线部U1a(第一引线部的一例)及从另一线圈11引出的绕阻12的引线部U1b(第二引线部的一例)构成的绕阻对U1由导向部240导向或支撑。另外,绕阻对U1在轴向上贯通贯通孔231及贯通孔HU1。
同样,由从一线圈11引出的绕阻12的引线部U2a及从另一线圈11引出的绕阻12的引线部U2b构成的绕阻对U2由导向部240导向或支撑。另外,绕阻对U2在轴向上贯通贯通孔231及贯通孔HU2。
同样,由从一线圈11引出的绕阻12的引线部V1a及从另一线圈11引出的绕阻12的引线部V1b构成的绕阻对V1由导向部240引导或支撑,由从一线圈11引出的绕阻12的引线部V2a及从另一线圈11引出的绕阻12的引线部V2b构成的绕阻对V2由导向部240引导或支撑。另外,绕阻对V1在轴向上贯通贯通孔231及贯通孔HV1,绕阻对V2在轴向上贯通贯通孔231及贯通孔HV2。
同样,由从一线圈11引出的绕阻12的引线部W1a及从另一线圈11引出的绕阻12的引线部W1b构成的绕阻对W1由导向部240引导或支撑,由从一线圈11引出的绕阻12的引线部W2a及从另一线圈11引出的绕阻12的引线部W2b构成的绕阻对W2由导向部240引导或支撑。另外,绕阻对W1及绕阻对W2在轴向上贯通贯通孔231。
如后述,绕阻对U1和绕阻对U2、绕阻对V1和绕阻对V2以及绕阻对W1和绕阻对W2分别对应于三相的各相(U、V、W),且在连接部250相互连接。
导向部240具备对绕阻12进行支撑或导向的支撑部件241(图2、图2A、图2C)和嵌入支撑部件241的盖部件246(图2A、图2B、图2C)。此外,图2A中仅图示了嵌入一个支撑部件241的一个盖部件246。
如图2所示,支撑部件241构成为绝缘子部件215A的一部分,且向内周部215a的外周面侧突出地设置。
如图2A所示,支撑部件241具有在轴向上容纳绕阻12的两个凹部242。凹部242在周向上开口,能够经由该开口插入绕阻12。如图2B所示,盖部件246从轴向观察形成为コ字型(U字型)状,为能够从外周侧嵌合于支撑部件241的形状。盖部件246具有向内周侧突出的两个凸部247和在周向上突出的两个(图2B中仅图示一个)爪部248。在将绕阻12插入凹部242后,从外周侧将盖部件246嵌入支撑部件241,从而盖部件246被固定。此时,容纳于凹部242的绕阻12被凸部247以从外周侧推压的状态支撑。另外,此时,盖部件246的爪部248卡合于支撑部件241,由此可防止盖部件246向外周侧退让而从支撑部件241脱离。
如图2C所示,从线圈11沿周向引出的绕阻12(第一引线部或第二引线部)沿着绝缘子部件215A的内周部215a被引绕到预定的位置,如上述地,作为绕阻对U1、U2、V1、V2、W1、W2引导至对应的导向部240。
在组装作业时,将绕阻12沿着绝缘子部件215A的内周部215a引绕到对应的支撑部件241,以沿着对应的支撑部件241的凹部242的方式将绕阻12折弯,由此能够容易地将沿着绝缘子部件215A的内周部215a引绕的绕阻12插入凹部242。
在本实施例中,在各个支撑部件241形成有两个凹部242,凹部242朝向外周侧开放。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绕阻对U1、U2、V1、V2、W1、W2安装于凹部242。另外,仅通过将盖部件246从外周侧嵌入于支撑部件241,便能够容易地固定绕阻对U1、U2、V1、V2、W1、W2。
另外,当将盖部件246嵌入支撑部件241时,在盖部件246与支撑部件241之间产生与绕阻12的截面大致相同的截面形状的间隙,在该间隙容纳绕阻12,绕阻12与导向部240(支撑部件241及盖部件246)之间的间隙极小。因此,成为贯通孔231被穿过导向部240和凹部242的绕阻12实质上堵塞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用于堵塞贯通孔231的密封材料S(图2D)经由贯通孔231漏出。从轴向观察,密封材料S涂布于包含支撑部件241、盖部件246以及绕阻12的区域。这样,能够通过密封材料S闭塞贯通孔231,因此,本实施例的无刷马达也能够应用于要求气密性、防水性的情况。另外,通过密封材料S,成为导向部240相对于托架230粘接的状态,因此,无需担忧导向部240意外移动。
另外,如图2D所示,剖视图中的与支撑部件241和端子支架TH的表面相切的切线L构成为与托架230不接触。另外,图2D中图示了与绕阻对V2对应的部位,但关于全部的绕阻对U1、U2、V1、V2、W1、W2,都构成为与支撑部件241和端子支架TH的表面相切的切线与托架230不接触。因此,可防止绕阻对U1、U2、V1、V2、W1、W2与托架230的接触,能够可靠地确保对绕阻12的电绝缘。
另外,在端子支架TH形成有从容纳旋转轴21的圆柱状的凸部253向外周方向延伸的两个导向件253a。如图1C所示,通过利用导向件253a,能够将经由导向部240及贯通孔231的绕阻对W1、W2固定,且沿着与其它绕阻12不接触的预定的路径进行布线。另外,在端子支架TH形成有配置于连接部250的附近的两个导向件254。从轴向观察,导向件254具有圆弧状的外表面,且具有将经由贯通孔231的绕阻对U1、U2、V1、V2、W1、W2引导至到达各自的连接部250U、250V、250W的适当的位置的功能。此外,如图1D所示,也可以取代导向件253a而设置从容纳旋转轴21的圆柱状的凸部253A向外周方向突出的两个导向件253b。在该情况下,利用导向件253b限制绕阻对W1、W2的位置,由此能够将绕阻对W1、W2沿着与其它绕阻12不接触的预定的路径进行布线。
图3是表示各线圈的绕阻的连接关系的图,图3A是从轴线方向观察分配到线圈的相的图,图3B是表示线圈的接线状态(三角形接线)的图。图3中的各线圈的排列顺序与周向的排列顺序一致。
图3~图3B的“U”、“V”以及“W”表示三相的各相U、V、W。
图3所示的绕阻12的连接状态构成如下三角形接线(图3B):对每相使用四个线圈11,将串联连接了两个线圈11的对以每两个地并联连接的方式引出到连接部250U、250V、250W。图3中,连接每两根绕阻12的连接点5U、5V、5W分别对应于连接部250U、250V、250W,连接于连接点5U、5V、5W的绕阻对(每两根绕阻12)分别对应于连接于连接部250U、250V、250W的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
图3中示出了各线圈11中的绕阻12的绕装方向(从轴心沿径向观察线圈11时的顺时针方向及逆时针方向)。另外,图3的“开始”示例了绕阻12的绕装的开始位置。
如图3A所示,对各相U、V、W的每一个各设置了四个的线圈11配置为以旋转轴心为中心,相U、V、W的排列相互旋转对称。此外,图3的各线圈11上所标注的“U”、“V”、“W”对应于图3A的线圈11上所标注的“U”、“V”、“W”。
接着,对连接部25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C所示,连接部250具备与U相对应的连接部250U、与V相对应的连接部250V以及与W相对应的连接部250W。连接部250U、连接部250V以及连接部250W在偏离轴心的位置排列成直线状。
连接部250U、连接部250V以及连接部250W分别由端子260(图1C)和上述的绝缘性的端子支架TH构成,端子260形成有压入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每一个的狭缝(未图示),端子支架TH保持端子260。
如图1C所示,在连接部250U、连接部250V以及连接部250W分别形成有各四个对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进行引导的槽状的导向件252。在导向件252的内部容纳有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前端部分。此外,为了表示端子支架TH的结构,图1C中示出了连接部250U及连接部250W的卸下了端子260的状态。另外,图1C中仅对连接部250U示出了导向件252。
构成连接部250的部分的端子支架TH的形状具有与端子260的形状相应的凹凸,在插入了端子260时,端子260稳定地固定于端子支架TH。另外,在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在容纳于导向件252内的状态下相对于端子260压入时,端子260削落绕阻12的绝缘被膜,端子260相对于进行了削落的绕阻12压接而电连接。由此,能够不使用焊接而将四根绕阻12一次连接,因此制造工序变得容易。另外,能够使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与端子260之间的导通可靠。另外,作为连接部250的连接手段,能够不需要使用熔融或凸焊等而将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连接于端子260。
接着,对将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连接于连接部250U、连接部250V以及连接部250W的工序进行说明。
当将由导向部240支撑且在轴向上贯通贯通孔231(另外,关于绕阻对U1、U2以及绕阻对V1、V2,为贯通孔HU1、HU2及贯通孔HV1、HV2)的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在轴向外侧端部的屈曲部290(图1B为轴向外侧端部的一例)折弯约90°时,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前端部分成为到达各自对应的连接部250U、250V、250W的状态。当将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前端部分插入各自对应的导向件252内时,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前端部分在容纳于导向件252内的状态下被保持。
在此,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长度也可以设定为各自的前端部分到达连接部250且剩余的长度被抑制。即,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从各自对应的导向部240到连接部250U、250V、250W的部位(第二部位的一例)的长度与从各自对应的导向部240到连接部250U、250V、250W的距离对应。该第二部位的长度根据从与各绕阻对对应的导向部240到连接部250U、250V、250W的距离而不同。另外,绕阻对U1、U2、V1、V2、W1、W2的第二部位的长度在引线部U1a、U2a、V1a、V2a、W1a、W2a和引线部U1b、U2b、V1b、V2b、W1b、W2b相同。因此,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分别以大致直线状配置。另外,也消除了将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连接于错误的连接部250U、250V、250W的担忧。
接着,当将端子260在连接部250U、连接部250V以及连接部250W嵌入端子支架TH时,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分别被压入对应的端子260的狭缝。此时,通过端子260的狭缝的边缘,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绝缘被膜被剥离,并且可确保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导体与对应的端子260之间的导通。由此,同相的绕阻对彼此、即绕阻对U1和绕阻对U2、绕阻对V1和绕阻对V2以及绕阻对W1和绕阻对W2相互导通。
接着,通过将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前端部分沿着直线255切断,能够除去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不需要的前端部分。通过除去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不需要的部分,能够实现无刷马达的轻量化、小型化。此外,如图3所示,关于成为环状的绕阻对、例如绕阻对V1、V2,在维持环状的状态下连接于连接部250V后,能够将环的前端沿直线255切断(参照第二实施例)。
另外,例如,也可以将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前端部分能够在不切断的状态下容纳于支架端子HT内,从而省略切断绕阻12的工序。
在此,如图1~图1C所示,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即不同的相的绕阻对彼此从轴向观察为相互交叉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不同的相的绕阻对彼此的接触及导通。另外,在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和托架230在轴向上重合的整个区域,在绕组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与托架230之间夹装有绝缘性的端子支架TH。因此,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和托架230不接触,绝缘性被确保。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相当于从线圈11引出的12根绕阻12的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向同一方向折弯,能够将U、V、W3相的绕阻对集中连接于对应的连接部250U、250V、250W。即,12根绕阻12汇集成六个绕阻对,并且能够无作业上的负担地确保构成绕阻对的绕阻12彼此间的导通。因此,用于将来自线圈11的绕阻12连接于连接部250U、250V、250W的作业性提高。
另外,12根绕阻12按照相集中连接于三个连接部250U、250V、250W,因此,对驱动电路的连接作业变容易。另外,不会使连接部分的结构复杂化。
(第二实施例)
图4是表示使用了第二实施例的无刷马达的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无刷马达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卸下了托架的状态的无刷马达的立体图,图6A是表示供电构造及定子的结构的立体图,图6B是表示绝缘子的立体图,图6C是表示盖部件的立体图,图6D是表示由支撑部件导向的绕阻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E是表示从轴向观察时的盖部件与绕阻的位置关系的图。此外,为了方便说明,各图中省略了一部分要素的图示。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无刷马达为三相马达,例如用作驱动风扇单元F(图4)的装置的一部分。但是,使用无刷马达的装置不限定于此。
如图6A所示,第二实施例的无刷马达具备:具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本实施例中12个)线圈11的定子10;以及如图6所示地配置于定子10的外周侧的转子20。
如图6A所示,定子10具备定子铁芯13,定子铁芯13通过在轴向上层叠钢板而构成,且具有向周向外侧突出的多个(本实施例中12个)齿13A。通过在定子铁芯13的齿13A的每一个绕装绕阻12,构成了上述多个线圈11。这些线圈11构成各相的定子线圈。
如图6A所示,在绕阻12与定子铁芯13之间夹装有绝缘子部件15A及绝缘子部件15B,通过绝缘子部件15A及绝缘子部件15B,绕阻12和定子铁芯13被相互绝缘。此外,绝缘子部件15A具有延伸至比线圈11靠内周侧且形成为圆筒状的内周部15a(图6A、图6B)。
转子20能够绕旋转轴21(图6)旋转地被支撑。另外,在转子20安装有风扇单元F(图4)。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无刷马达作为转子20配置于定子10的外周侧的外转子型的马达而构成。
定子10固定于设置为覆盖马达主体M(定子10及转子20)的轴向端面的铝制的托架30(图5)。另外,转子20相对于托架30安装为能够绕旋转轴21旋转。
在托架30形成有在绕轴的方向上每均等的角度(60°)分离地配置的六个贯通孔31。经由该贯通孔31从线圈11所引出的绕阻12贯通托架30。
本实施例具备作为供电构造的导向部40及连接部50。
导向部40与托架30的贯通孔31对应地在绕轴的方向上每均等的角度(60°)分离地设置有六个。导向部40用于一边确保绕阻12与托架30之间的绝缘性,一边经由贯通孔31引出绕阻12。绕阻12在被导向部40导向的部位沿轴向贯通贯通孔31。
如图6A所示,由从一线圈11引出的绕阻12的引线部U1a(第一引线部的一例)及从另一线圈11引出的绕阻12的引线部U1b(第二引线部的一例)构成的绕阻对U1由导向部40导向或支撑。
同样,由从一线圈11引出的绕阻12的引线部U2a及从另一线圈11引出的绕阻12的引线部U2b构成的绕阻对U2由导向部40导向或支撑。
同样,由从一线圈11引出的绕阻12的引线部V1a及从另一线圈11引出的绕阻12的引线部V1b构成的绕阻对V1由导向部40导向或支撑,由从一线圈11引出的绕阻12的引线部V2a及从另一线圈11引出的绕阻12的引线部V2b构成的绕阻对V2由导向部40导向或支撑。
同样,由从一线圈11引出的绕阻12的引线部W1a及从另一线圈11引出的绕阻12的引线部W1b构成的绕阻对W1由导向部40导向或支撑,由从一线圈11引出的绕阻12的引线部W2a及从另一线圈11引出的绕阻12的引线部W2b构成的绕阻对W2由导向部40导向或支撑。
如后述,绕阻对U1和绕阻对U2、绕阻对V1和绕阻对V2以及绕阻对W1和绕阻对W2分别对应于三相的各相(U、V、W),且在连接部50相互连接。
导向部40具备对绕阻12进行支撑或导向的支撑部件41(图6B)和嵌入支撑部件41的盖部件46。
如图6B所示,支撑部件41构成为绝缘子部件15A的一部分,且向内周部15a(图6A、图6B)的外周面侧突出地设置。
如图6B所示,支撑部件41具有在轴向上容纳绕阻12的两个凹部42和从径向外周侧观察为圆弧状的凸部43。凹部42在周向上开口,且能够经由该开口插入绕阻12。
如图6D所示,从线圈11沿周向引出的绕阻12(第一引线部或第二引线部)在凸部43的周围与凸部43的圆弧状相应地折弯。而且,经由凹部42沿轴向引出有绕凸部43的周围的绕阻12。
此外,如图6D所示,也可以设置向内周部15a的外周侧突出的突起44,通过突起44对卷绕于内周部15a的周围的绕阻12的轴向的位置进行导向。
盖部件46(图6C)被嵌入于支撑部件41而堵塞凹部42的开口,由此具有在凹部42的内部容纳绕阻12的功能。如图6C所示,在盖部件46形成有沿轴线方向所引出的绕阻12贯通的通孔47。
另外,通过将绕阻12容纳于通孔47与凹部42之间,绕阻12与导向部40之间的间隙极小。另外,盖部件46以堵塞贯通孔31的状态安装。因此,通过穿过导向部40和凹部42的绕阻12,贯通孔31为实质上被堵塞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用于堵塞贯通孔31的密封材料经由贯通孔31泄漏。从轴向观察,密封材料涂布于包含支撑部件41、盖部件46以及绕阻12的区域。这样,能够通过密封材料堵塞贯通孔31,因此,本实施例的无刷马达的气密性提高,在要求防水性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
另外,在通孔47的开口端的一部分形成有沿轴向突出的突状48(图6C)。
图7是表示各线圈的绕阻的连接关系的图,图7A是从轴线方向观察分配到线圈的相的图,图7B是表示线圈的接线状态(三角形接线)的图。
图7~图7B的“U”、“V”以及“W”表示三相的各相U、V、W。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使用绕线机在全部的齿13A绕装连续的绕阻12。即,包含上述的绕阻对U1、U2、V1、V2、W1、W2的部分,对齿13A的绕装及齿13A之间的布线都能够通过自动缠绕不会将绕阻12切断地结束。
图7所示的绕阻12的连接状态构成如下三角形接线(图7B):每相使用四个线圈11,将串联连接两个线圈11的对以每两个地并联连接的方式引出到连接部50U、50V、50W。图7中,每两根绕阻12连接的连接点5U、5V、5W分别对应于连接部50U、50V、50W,连接于连接点5U、5V、5W的绕阻对(每两根绕阻12)分别对应于连接于连接部50U、50V、50W的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
图7的“cw”及“ccw”表示各线圈11中的绕阻12的绕装方向(从轴心沿径向观察线圈11时的顺时针方向及逆时针方向)。另外,“开始”示例了绕阻12的绕装的开始位置。
如图7A所示,各相U、V、W各设置了四个的线圈11配置为以旋转轴21的轴心为中心,相U、V、W的排列相互旋转对称。此外,在图7的各线圈11所标注的“U”、“V”、“W”与在图7A的线圈11所标注的“U”、“V”、“W”对应。
另一方面,与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对应的托架30的贯通孔31的位置关于各相并非旋转对称,在图6A中,向左转,为绕阻对W1→绕阻对V1→绕阻对V2→绕阻对W2→绕阻对U2→绕阻对U1的顺序。
因此,为了使从线圈11引出的绕阻12与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位置对应,在从线圈11到导向部40之间,需要在U相及V相利用跨接线使绕阻12交叉。
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将绕阻12沿着内周部15a(图6A、图6B)的外周面在绕轴的两方向上布线。另外,如图6D所示,通过将沿着内周部15a(图6A、图6B)的外周面布线的绕阻12沿着对应的导向部40的凸部43的圆弧形状折弯,能够将绕阻12引导至预定的贯通孔31。因此,尽管线圈11的各相的排列和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位置关系不一致,也能够将绕阻12适当布线,引导至预定的贯通孔31(导向部40)。另外,能够在对绕阻12进行布线的工序中应用利用绕线机的自动缠绕,能够消减用于将绕阻12成形的工时。
接着,对连接部5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8是图6的局部放大部,图8A及图8B是表示端子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绕阻的引出方法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保持于端子支架的绕阻的立体图。
如图8所示,连接部50具备与U相对应的连接部50U、与V相对应的连接部50V以及与W相对应的连接部50W。连接部50U、连接部50V以及连接部50W在从轴心偏离的位置排列成直线状。
连接部50U、连接部50V以及连接部50W分别具备:端子60,其具有形成有将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分别压入的狭缝61a~61h的狭缝部61(图8A~图8B);以及绝缘性的端子支架51,其保持端子60。连接部50U、连接部50V以及连接部50W的端子支架51由具有绝缘性的共用的支架部件51A构成。如图5所示,支架部件51A安装于托架30的表面,但通过其绝缘性,可确保端子60与托架30之间的绝缘性。
如图8所示,在连接部50U、连接部50V以及连接部50W的端子支架51分别形成有四个引导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槽状的导向件52。如图8所示,在导向件52的内部容纳有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前端部分。此外,为了表示端子支架51的结构,图8中示出了卸下了连接部50U的端子60的状态。另外,图5中仅对连接部50U的端子支架51示出了导向件52。
另外,如图8所示,在连接部50U、连接部50V以及连接部50W的端子支架51分别设有用于临时保持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爪部53。爪部53具有位于导向件52的延长线上的槽,与容纳于该槽的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前端卡合。由此,爪部53具有临时保持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前端的功能。
此外,绕阻12的直径没有限定,但在绕阻12的直径大的情况下,例如,在直径为1mm以上的情况下,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变硬,难以不临时保持而容纳于导向件52内。但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爪部53固定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位置,因此,能够将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正确地定位于导向件52内。
图8A及图8B所示的端子60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构成,且具有八个狭缝61a~61h。另外,端子60具有连接驱动电路的各相的输出端子的端子部62。
如图8~图8B所示,端子支架51的形状具有与端子60的形状相应的凹凸,且在将端子60插入到端子支架51时,端子60相对于端子支架51稳定地固定。另外,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在容纳于导向件52内的状态下相对于端子60被压入,因此,能够使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和端子60之间的导通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通过被压入狭缝61a~61h而与端子60连接。此时,在相对于端子60被压入时,端子60削落绕阻12的绝缘被膜,端子60相对于进行了削落的绕阻12压接而电连接。由此,能够不使用焊接地将四根绕阻12一次连接,因此制造工序变容易。另外,不需要使用熔融或凸焊等。另外,能够不使用使用了具有耐热性的钨材料的电极等而将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与端子60连接。
接着,对将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与连接部50U、连接部50V以及连接部50W连接的工序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在与连接部50U、连接部50V以及连接部50W连接前的阶段,构成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绕阻12未被切断,为连续的环状,经由支撑部件41向图9中的上方引出。此外,直到图4的绕阻12的全部布线工序都能够使用绕线机来进行。
在该状态下,向盖部件46的通孔47穿过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将盖部件46嵌入于支撑部件41,由此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第一部位、即贯通贯通孔31的部位被导向部40固定。在该状态下,能够向托架30的贯通孔31穿过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而使其贯通。
接着,当将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在轴向外侧端部的屈曲部90(图5为轴向外侧端部的一例)分别在图9中向右侧折弯约90°时,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前端部分成为到达各自对应的连接部50U、50V、50W的状态。如图10所示,当将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前端部分插入各自对应的导向件52内,并且卡合于爪部53的槽时,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前端部分在容纳于导向件52内的状态下被爪部53保持。
在此,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长度分别被设定为前端部分到达连接部50,且剩余的长度被抑制。即,从与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从各自对应的导向部40到连接部50U、50V、50W的部位(第二部位的一例)的长度对应于从各自对应的导向部40到连接部50U、50V、50W的距离。该第二部位的长度根据从与各绕阻对对应的导向部40到连接部50U、50V、50W的距离而不同。另外,绕阻对U1、U2、V1、V2、W1、W2的第二部位的长度在引线部U1a、U2a、V1a、V2a、W1a、W2a和引线部U1b、U2b、V1b、V2b、W1b、W2b相同。因此,如后述,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分别以大致直线状配置。另外,消除了将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连接于错误的连接部50U、50V、50W的担忧。
接着,当将端子60嵌入于连接部50U、连接部50V及连接部50W的端子支架51时,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分别被压入对应的狭缝61a~61h。此时,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绝缘被膜被狭缝61a~61h的边缘剥离,并且可确保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导体与对应的端子60之间的导通。由此,同相的绕阻对彼此、即绕阻对U1和绕阻对U2、绕阻对V1和绕阻对V2以及绕阻对W1和绕阻对W2相互导通。
接着,将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前端部分沿着直线55A或直线55B切断,由此能够除去成为环状的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不需要的前端部分。
在此,如图6A所示,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分别以大致直线状且在相互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状态下配置。因此,不同的相的绕阻对彼此为从轴向观察相互不交叉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不同的相的绕阻对彼此的接触及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将相当于从线圈11引出的12根绕阻12的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向同一方向折弯,从而能够将U、V、W三相绕阻对集中连接到对应的连接部50U、50V、50W的端子60。即,能够将12根绕阻12汇集成六个绕阻对,并且无作业上的负担地确保构成绕阻对的绕阻12彼此间的导通。因此,用于将来自线圈11的绕阻12与端子60连接的作业性提高。
而且,12根绕阻12按照相集中连接于三个连接部50U、50V、50W,因此,对驱动电路的连接作业变容易。另外,不会使连接部分的结构复杂化。
接着,如图11所示,将安装有驱动电路的驱动电路基板101与罩C(图4)一起安装于图10中的托架30的上方。另外,此时,将从驱动电路基板101引出的、或者安装于驱动电路基板101的U、V、W三相的输出端子(未图示)嵌合连接于各相的连接部50U、连接部50V以及连接部50W的端子60的端子部62。在该状态下,将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容纳于在托架30与驱动电路基板101之间所确保的间隙。此外,也可以向驱动电路基板101与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之间插入用于确保绝缘的部件。
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从轴向观察,驱动电路基板101和连接部50安装于相互分离的区域。因此,能够防止驱动电路基板101与连接部50之间的干涉,并且抑制罩C的轴向的高度。
另外,如图11所示,连接模块102(图4)设于驱动电路基板101的附近,对驱动电路基板101经由连接模块102供给电源,并且施加控制U、V、W三相的输出的输入信号。因此,能够在驱动电路基板101内以使信号或电力从连接模块102的侧向连接部50的侧沿一方向流动的方式安装驱动电路。因此,通过电路图案的合理化,能够实现驱动电路基板101的小型化。另外,只要根据连接部50U、50V、50W的排列从驱动电路横向排列地输出三相的输出即可,因此能够将驱动电路简化。
(第三实施例)
图12及图13是表示连接部的另一结构例的立体图。
如图12所示,连接部150具备与U相对应的连接部150U、与V相对应的连接部150V以及与W相对应的连接部150W。连接部150U、连接部150V以及连接部150W在从轴心偏离的位置排列成直线状。
连接部150U、连接部150V以及连接部150W分别具备:端子160,其具有形成有将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分别压入的狭缝(相当于狭缝61a~61h)的狭缝部;以及绝缘性的端子支架151,其保持端子160。连接部150U、连接部150V以及连接部150W的端子支架151由具有绝缘性的共用的支架部件151A构成。支架部件151A经由安装螺钉157安装于托架30的表面,但通过其绝缘性,端子160与托架30之间的绝缘性被确保。
另外,在支架部件151A形成有用于使绕阻对U1贯通的贯通孔155U、用于使绕阻对V1贯通的贯通孔155V以及用于使绕阻对W1贯通的贯通孔155W。贯通孔155U、贯通孔155V以及贯通孔155W与各自对应的贯通孔31对置地设置。
而且,在支架部件151A形成有支撑绕阻对U2的钩部FU、支撑绕阻对V2的钩部FV以及支撑绕阻对W2的钩部FW。由此,能够固定延长得比绕阻对U1、V1、W1长的绕阻对U2、V2、W2的位置。
如图12所示,在连接部150U、连接部150V以及连接部150W的端子支架151分别形成有四个引导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槽状的导向件(相当于导向件52)。如图9所示,在导向件的内部容纳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前端部分。
另外,如图12所示,在连接部150U、连接部150V以及连接部150W的端子支架151分别设有用于临时保持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爪部153(相当于爪部53)。爪部153具有临时保持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的前端的功能。
端子160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构成,且具有八个狭缝(相当于狭缝61a~61h)。另外,端子160具有连接驱动电路的各相的输出端子的阳模端子部162。
在此,端子部162在与轴向正交的平面内不是从形成有狭缝的狭缝部(相当于狭缝部61)的区域立起,而是设于脱离了该区域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端子部162的高度(轴向的高度),例如,能够抑制连接所需的空间。
如图12所示,端子支架151的形状具有与端子160的形状相应的凹凸,在将端子160插入到端子支架151时,端子160稳定地固定于端子支架151。另外,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在容纳于导向件(相当于导向件52)内的状态下相对于端子160被压入,因此,能够使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与端子160之间的导通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通过被压入狭缝而与端子160连接。因此,不需要使用熔融或凸焊等。因此,能够不使用使用了具有耐热性的钨材料的电极等而将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与端子160连接。
将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连接于连接部150U、连接部150V以及连接部150W的工序与将绕阻对U1、U2、绕阻对V1、V2以及绕阻对W1、W2连接于连接部50U、连接部50V以及连接部50W的工序相同。
在图13的例子中,示出了在连接部150U、连接部150V以及连接部150W分别仅连接有绕阻对U1、V1、W1的例子,即不存在应连接于连接部150U、连接部150V以及连接部150W的绕阻对U2、V2、W2的例子。如图13所示,在该情况下,也能够使用与图12的例子共用的支架部件151A。但是,也可以使用省略了与绕阻对U2、V2、W2对应的结构的支架部件来代替使用支架部件151A。例如,也可以省略钩部FU、钩部FV以及钩部FW。另外,也可以使端子支架151的形状(槽状的导向件(相当于导向件52)及爪部153的形状)或端子160的形状(例如狭缝的数量)为仅对应于绕阻对U1、V1、W1的形状。
以上对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叙述,但并非限定于特定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及变更。另外,也能够将前述的实施例的构成要素的全部或多个组合。
此外,关于以上的实施例,进一步公开了以下的附注。
[附注1]
一种无刷马达,其具备:
马达主体(M);
托架(30、230),其安装有上述马达主体;以及
供电构造(40、50、150、240、250),其经由形成于上述托架的贯通孔(31、231)向上述马达主体供给电力,
其中,
上述托架设置为覆盖上述马达主体的轴向端面,
上述马达主体具备定子(10、210),
上述定子具备:具有多个齿(13A)的定子铁芯(13);以及由绕装于上述多个齿的绕阻(12)形成的定子线圈(11),
上述供电构造在每相具备:
绕阻对(U1、U2、V1、V2、W1、W2),其由上述绕阻的第一引线部(U1a、U2a、V1a、V2a、W1a、W2a)及上述绕阻的第二引线部(U1b、U2b、V1b、V2b、W1b、W2b)构成;
导向部(40、240),其对上述绕阻对的每一个进行导向;以及
连接部(50U、50V、50W、150U、150V、150W、250U、250V、250W),其电连接有上述第一引线部及上述第二引线部,
上述绕阻对包括:
第一部位,其被上述导向部导向;以及
第二部位,其从上述第一部位的轴向外侧端部向沿着上述托架的表面的方向折弯而成,
上述第一部位在轴向上贯通上述贯通孔,
上述第二部位延伸至上述连接部。
根据附注1的结构,绕阻对在被导向部导向的第一部位沿轴向贯通贯通孔,再向沿着托架的表面的方向被折弯,并在第一引线部及第二引线部相互与连接部导通的状态下连接于连接部连接。这样,按照绕阻对设置导向部,按照绕阻对连接于连接部,因此,能够将组装作业合理化,并且能够将为了连接而所需的结构简化。
[附注2]
根据附注1记载的无刷马达,其中,
上述供电构造在每相具备:
多个上述绕阻对;以及
多个上述导向部,
上述多个上述绕阻对的上述第一引线部及上述第二引线部均电连接于共用的上述连接部。
根据附注2的结构,多个绕阻对的第一引线部及第二引线部均与共用的连接部电连接,因此能够按相集中连接部。由于能够抑制连接部的个数,因此组装作业变容易。
[附注3]
根据附注1或附注2记载的无刷马达,其中,
与一相对应的上述绕阻对和与另一相对应的上述绕阻对在上述第二部位从轴向观察相互不交叉。
根据附注3的结构,能够防止与不同的相对应的绕阻间的导通。
[附注4]
根据附注1~附注3中任一项记载的无刷马达,其中,
上述第二部位的长度在上述第一引线部和上述第二引线部相同,而且按照上述绕阻对不同。
根据附注4的结构,能够将各绕阻对的第二部位以直线状配置。
[附注5].
根据附注4记载的无刷马达,其中,
上述第二部位的长度与从对应的上述导向部到上述连接部的距离对应。
根据附注5的结构,能够将各绕阻对的第二部位以直线状配置。
[附注6]
根据附注2记载的无刷马达,其中,
上述无刷马达为三相马达,
在上述托架形成有与各相对应的多个上述贯通孔,
上述供电构造具备:
与上述贯通孔分别对应的多个上述导向部;以及
与三相分别对应的三个上述连接部,
各相的上述绕阻对连接于各相的上述连接部。
根据附注6的结构,按照贯通孔使绕阻对贯通,绕阻对聚集于三个连接部。
[附注7]
根据附注1~附注6中任一项记载的无刷马达,其中,
各相的上述连接部在从轴心偏离的位置排列成直线状。
根据附注7的结构,多个连接部在从轴心偏离的位置排列成直线状,因此能够在轴心的附近确保空间。
[附注8]
根据附注1记载的无刷马达,其中,
上述连接部具备:
端子,其具有压入上述第一引线部及上述第二引线部的狭缝;以及
绝缘性的端子支架,其保持上述端子。
根据附注8的结构,端子具有压入第一引线部及第二引线部的狭缝,因此能够不使用熔融或凸焊等而将第一引线部及第二引线部连接于端子。
[附注9]
根据附注8记载的无刷马达,其中,
在上述端子支架形成有引导上述第一引线部及上述第二引线部的槽状的导向件。
根据附注9的结构,第一引线部及第二引线部被导向件引导,因此能够将第一引线部及第二引线部稳定地压入狭缝。
[附注10]
根据附注8或附注9记载的无刷马达,其中,
上述端子支架安装于上述托架的表面。
根据附注10的结构,通过端子支架,端子与托架绝缘。
[附注11]
根据附注8~附注10中任一项记载的无刷马达,其中,
上述端子按照相设置,各相的上述端子支架由共用的支架部件(TH、51A、151A)构成。
根据附注11的结构,能够由一个部件构成端子支架。
[附注12]
一种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无刷马达具备:
马达主体;
托架,其安装有上述马达主体;以及
供电构造,其经由形成于上述托架的贯通孔向上述马达主体供给电力,
而且,上述无刷马达中,
上述托架设置为覆盖上述马达主体的轴向端面,
上述马达主体具备定子,
上述定子具备:具有多个齿的定子铁芯;以及由绕装于上述多个齿的绕阻形成的定子线圈,
上述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具备如下步骤:
使绕组对沿轴向贯通上述贯通孔,上述绕组设于每相,且由上述绕阻的第一引线部及上述绕阻的第二引线部构成;以及
将贯通了上述贯通孔的上述绕阻对向沿着上述托架的表面的方向折弯,将第一引线部及上述第二引线部电连接于连接部。
根据附注12的结构,将绕阻对与连接部连接,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组装作业将第一引线部及第二引线部与连接部连接。
[附注13]
根据附注12记载的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其中,
还具备在上述绕阻对电连接于上述连接部的状态下将上述绕阻对切断而将上述绕阻对分离成上述第一引线部及上述第二引线部的步骤。
根据附注12的结构,在绕阻对电连接于连接部的状态下将绕阻对切断而将绕阻分离成第一引线部及第二引线部,因此能够实现无刷马达的轻量化、小型化。
符号说明:
11—线圈,12—绕阻,30、230—托架,31、231—贯通孔,40、240—导向部,50、50U、50V、50W—连接部,150、150U、150V、150W—连接部,250、250U、250V、250W—连接部,U1、U2、V1、V2、W1、W2—绕阻对,U1a、U2a、V1a、V2a、W1a、W2a—引线部,U1b、U2b、V1b、V2b、W1b、W2b—引线部。

Claims (13)

1.一种无刷马达,其具备:
马达主体;
托架,其安装有上述马达主体;以及
供电构造,其经由形成于上述托架的贯通孔向上述马达主体供给电力,
上述无刷马达的特征在于,
上述托架设置为覆盖上述马达主体的轴向端面,
上述马达主体具备定子,
上述定子具备:具有多个齿的定子铁芯;以及由绕装于上述多个齿的绕阻形成的定子线圈,
上述供电构造在每相具备:
绕阻对,其由上述绕阻的第一引线部及上述绕阻的第二引线部构成;
导向部,其对上述绕阻对的每一个进行导向;以及
连接部,其电连接有上述第一引线部及上述第二引线部,
上述绕阻对包括:
第一部位,其被上述导向部导向;以及
第二部位,其从上述第一部位的轴向外侧端部向沿着上述托架的表面的方向折弯而成,
上述第一部位在轴向上贯通上述贯通孔,
上述第二部位延伸至上述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供电构造在每相具备:
多个上述绕阻对;以及
多个上述导向部,
上述多个上述绕阻对的上述第一引线部及上述第二引线部均电连接于共用的上述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与一相对应的上述绕阻对和与另一相对应的上述绕阻对在上述第二部位从轴向观察相互不交叉。
4.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部位的长度在上述第一引线部和上述第二引线部相同,而且按照上述绕阻对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部位的长度与从对应的上述导向部到上述连接部的距离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无刷马达为三相马达,
在上述托架形成有与各相对应的多个上述贯通孔,
上述供电构造具备:
与上述贯通孔分别对应的多个上述导向部;以及
与三相分别对应的三个上述连接部,
各相的上述绕阻对连接于各相的上述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各相的上述连接部在从轴心偏离的位置排列成直线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部具备:
端子,其具有压入上述第一引线部及上述第二引线部的狭缝;以及
绝缘性的端子支架,其保持上述端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端子支架形成有引导上述第一引线部及上述第二引线部的槽状的导向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端子支架安装于上述托架的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8~权利要求10中任一项所述的无刷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端子按照相设置,各相的上述端子支架由共用的支架部件构成。
12.一种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无刷马达具备:
马达主体;
托架,其安装有上述马达主体;以及
供电构造,其经由形成于上述托架的贯通孔向上述马达主体供给电力,
其中,
上述托架设置为覆盖上述马达主体的轴向端面,
上述马达主体具备定子,
上述定子具备:具有多个齿的定子铁芯;以及由绕装于上述多个齿的绕阻形成的定子线圈,
上述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具备如下步骤:
使绕组对沿轴向贯通上述贯通孔,上述绕组设于每相,且由上述绕阻的第一引线部及上述绕阻的第二引线部构成;以及
将贯通了上述贯通孔的上述绕阻对向沿着上述托架的表面的方向折弯,将第一引线部及上述第二引线部电连接于连接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在上述绕阻对电连接于上述连接部的状态下将上述绕阻对切断而将上述绕阻对分离成上述第一引线部及上述第二引线部的步骤。
CN202180052247.6A 2020-11-10 2021-10-29 无刷马达及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59435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86903 2020-11-10
JP2020186903 2020-11-10
PCT/JP2021/040094 WO2022102440A1 (ja) 2020-11-10 2021-10-29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およ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3543A true CN115943543A (zh) 2023-04-07

Family

ID=81602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52247.6A Pending CN115943543A (zh) 2020-11-10 2021-10-29 无刷马达及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2) JP7442674B2 (zh)
CN (1) CN115943543A (zh)
DE (1) DE112021004423T5 (zh)
WO (1) WO202210244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79760A (ja) * 1988-09-14 1990-03-2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Dc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08193889A (ja) 2007-01-09 2008-08-21 Asmo Co Ltd モータ
JP5290612B2 (ja) * 2008-04-15 2013-09-18 アスモ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モータ及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JP5953672B2 (ja) * 2011-08-09 2016-07-20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WO2018084564A1 (ko) * 2016-11-07 2018-05-1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커버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2102440A1 (zh) 2022-05-19
JP7442674B2 (ja) 2024-03-04
DE112021004423T5 (de) 2023-06-07
JP2024045639A (ja) 2024-04-02
WO2022102440A1 (ja) 2022-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80482B2 (en) Stator, motor, and compressor
JP4868147B2 (ja) アキシャルエアギャップ型電動機
JP4404199B2 (ja) 同期電動機
JP5847543B2 (ja)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およ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US20190386535A1 (en) Sta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otor
JP2009261082A (ja) 回転電機の集配電リング
JP4860338B2 (ja) ステータ及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CN107925290B (zh) 马达、马达的制造方法以及定子单元
CN110098685A (zh) 用于电动机的定子结构组件
WO2005107049A1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18050389A (ja) ステ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118614A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07174869A (ja) インシュレータ、ステータアセンブリ、セグメントステータ、及び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
WO2020026710A1 (ja) ステ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CN114552895B (zh) 驱动装置
CN111628593B (zh) 定子、定子组件、电能与机械能的转换器
JP2004056873A (ja) 回転電機
WO2005027314A1 (ja) 巻線コイルの組付治具、組付方法及び組付装置
JP2008125143A (ja) 回転機
JP2016059130A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4816149B2 (ja) 接続線の押え付け構造
JP2000217293A (ja) 回転電機
JP3902219B1 (ja) 集中配電部品
CN115943543A (zh) 无刷马达及无刷马达的制造方法
JP4549813B2 (ja) ステータ及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