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26480B - 一种羽绒复合保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羽绒复合保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26480B
CN115926480B CN202310023673.8A CN202310023673A CN115926480B CN 115926480 B CN115926480 B CN 115926480B CN 202310023673 A CN202310023673 A CN 202310023673A CN 115926480 B CN115926480 B CN 1159264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omposite thermal
thermal insulation
down feather
insulation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236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26480A (zh
Inventor
姜秀舰
魏文旭
彭西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ongcheng Dow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ongcheng Dow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ongcheng Dow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ongcheng Dow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2367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264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26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264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264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264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羽绒复合保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羽绒65‑75份、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15‑25份;所述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制成:聚氨酯弹性体100份、含有氨基的超支化聚氨酯25‑35份、发泡剂1‑15份、远红外微粉10‑20份、偶联剂3‑5份、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共聚物20‑30份、硫化剂0.8‑1.5份、抗氧剂0.3‑0.6份、增塑剂5‑8份、润滑剂1‑2份。该材料保暖性好,耐水洗性佳,透气透湿效果足。

Description

一种羽绒复合保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羽绒复合保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羽绒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材料,由于其优良的弹性、吸湿透气性能而被作为纺织材料大量使用,在棉花、羊毛、蚕丝和羽绒四大天然保暖材料中,羽绒的保暖性能最佳。然而单纯的羽绒强度较差,长期使用后易折断,耐久性低;吸湿后保暖效果下降,羽绒的蓬松度和分布均匀度也会降低,而且来源紧张、价格昂贵。正是在这种形势下,羽绒复合保暖材料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引起了业内广泛重视。
现有的羽绒复合保暖材料使用中依然存在穿着笨重、行动不便、功能单一等缺点,已不适合某些特殊场合,尤其不适合在高寒区的穿用,严重影响穿用者抵御寒冷的能力以及他们的活动范围。除此之外,市面上的羽绒复合保暖材料还存在保暖量、透湿、透气性能不能够同时改善的矛盾,使得它们穿着舒适性不佳,性能稳定性不够理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110447996B公开了一种羽绒复合保暖材料,包括羽绒和其他填料,所述其他填料包括絮状棉、纤维棉和蓬松剂,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羽绒复合保暖材料中各组分的含量为羽绒80-85%、絮状棉5%、纤维棉5%、蓬松剂5-10%;所述膨松剂为质量比为1:1的小苏打粉末和酒石酸盐粉末的混合物。该发明通过在羽绒中加入掺有蓬松剂的纤维棉,当羽绒服在水中清洗时,纤维棉中的蓬松剂与水发生反应,使纤维棉在羽绒复合材料中形成蓬松的状态,从而增大了羽绒材料的空间,羽绒服中的空气的成分也更多,从而增强该羽绒复合保暖材料在羽绒服中的保暖作用。然而,该羽绒复合保暖材料仍然存在透气透湿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缺陷。且其中的膨松剂易经洗涤后将会流失,使得其二次洗涤时就不能保持原有功能,甚至起不到作用。
可见,开发一种保暖性好,耐水洗牢度佳,透气透湿效果显著的羽绒复合保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广泛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对促进保暖材料领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暖性好,耐水洗牢度佳,透气透湿效果显著的羽绒复合保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羽绒复合保暖材料,是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组成:羽绒65-75份、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15-25份;所述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制成:聚氨酯弹性体100份、含有氨基的超支化聚氨酯25-35份、发泡剂1-15份、远红外微粉10-20份、偶联剂3-5份、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共聚物20-30份、硫化剂0.8-1.5份、抗氧剂0.3-0.6份、增塑剂5-8份、润滑剂1-2份。
优选的,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1801、乙撑双硬脂酸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丁酯、环氧大豆油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硫化剂为聚氨酯硫化剂MOCA。
优选的,所述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引发剂加入到高沸点溶剂中,在惰性气体氛围,60-80℃下搅拌反应4-6小时,后在水中沉出,并用乙醇洗涤沉出的聚合物3-6次,最后置于真空干燥箱85-95℃下干燥至恒重,得到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共聚物。
优选的,所述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引发剂、高沸点溶剂的质量比为1:(0.8-1.2):(1-3):(0.5-0.8):(0.04-0.08):(15-20)。
优选的,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高沸点溶剂为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氦气、氖气、氩气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60、硅烷偶联剂KH570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远红外微粉为麦饭石粉、竹炭粉、氧化锆按质量比2:(1-2):(0.5-1)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所述远红外微粉的粒径为400-800目。
优选的,所述发泡剂为发泡剂DDL105。
优选的,所述含有氨基的超支化聚氨酯的来源无特殊要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含有氨基的超支化聚氨酯为按中国发明专利文献ZL201510141212.6中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
优选的,所述聚氨酯弹性体为浙江华锋HF-1080AL TPU。
优选的,所述羽绒中包括羽和绒,其中羽占羽绒重量份的28-35wt%。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羽绒复合保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的各原料混炼均匀,接着放入已预热的模具中,在平板硫化机上进行加压、加热硫化,后按照具体应用的厚度要求将得到的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进行切割并进行整体机械针眼打孔,接着与羽绒混合,加工后获得该羽绒复合保暖材料。
优选的,所述硫化的温度为100-120℃,压力为7-9MPa。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公开的羽绒复合保暖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常规设备和制备步骤即可完成,没有复杂的工艺,流程短,制备效率高,方法简单,稳定性高,设计合理,便于实现,适于连续规模化生产。
(2)本发明公开的羽绒复合保暖材料,是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组成:羽绒65-75份、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15-25份;两者相互配合,共同作用,使得制成的保暖材料结合了二者的优点,具有保暖性好,耐水洗牢度佳,透气透湿效果显著的优点。
(3)本发明公开的羽绒复合保暖材料,所述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制成:聚氨酯弹性体100份、含有氨基的超支化聚氨酯25-35份、发泡剂1-15份、远红外微粉10-20份、偶联剂3-5份、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共聚物20-30份、硫化剂0.8-1.5份、抗氧剂0.3-0.6份、增塑剂5-8份、润滑剂1-2份。通过各原料相互配合共同作用,使得制成的符合保暖材料保暖性好,性能稳定性佳,透气透湿效果显著;通过含有氨基的超支化聚氨酯的引入,不仅能改善各原料之间的相容性,还能赋予材料更优异的保暖性能;远红外微粉能能够辐射出比正常物体更多的远红外线(红外辐射率更高),提高保暖效果,同时还能起到增强作用。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共聚物是由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通过自由基聚合制成,其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三嗪酮、羟基、酰胺基、咔唑基、二苯基-4-甲基-1-戊烯结构,这些结构在电子效应、位阻效应和共轭效应的多重作用下,相互配合共同作用,使得制成的材料保暖性好,耐水洗牢度佳,透气透湿效果显著;其上的环氧基能与含有氨基的超支化聚氨酯的氨基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互穿网络结构,同时与羽绒表面的氨基发生相互作用,提高二者的相容性;进而改善复合保暖材料的稳定性,能够对羽绒的位置和形态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避免羽绒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移位而造成羽绒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产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述含有氨基的超支化聚氨酯为按中国发明专利文献ZL201510141212.6中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所述聚氨酯弹性体为浙江华锋HF-1080AL TPU。
实施例1
一种羽绒复合保暖材料,是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组成:羽绒65份、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15份;所述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制成:聚氨酯弹性体100份、含有氨基的超支化聚氨酯25份、发泡剂1份、远红外微粉10份、偶联剂3份、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共聚物20份、硫化剂0.8份、抗氧剂0.3份、增塑剂5份、润滑剂1份。
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1801;所述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丁酯;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所述硫化剂为聚氨酯硫化剂MOCA。
所述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引发剂加入到高沸点溶剂中,在惰性气体氛围,60℃下搅拌反应4小时,后在水中沉出,并用乙醇洗涤沉出的聚合物3次,最后置于真空干燥箱85℃下干燥至恒重,得到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共聚物。
所述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引发剂、高沸点溶剂的质量比为1:0.8:1:0.5:0.04:15;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高沸点溶剂为二甲亚砜;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
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所述远红外微粉为麦饭石粉、竹炭粉、氧化锆按质量比2:1:0.5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所述远红外微粉的粒径为400目;所述发泡剂为发泡剂DDL105。
所述羽绒中包括羽和绒,其中羽占羽绒重量份的28wt%。
一种所述羽绒复合保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的各原料混炼均匀,接着放入已预热的模具中,在平板硫化机上进行加压、加热硫化,后按照具体应用的厚度要求将得到的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进行切割并进行整体机械针眼打孔,接着与羽绒混合,加工后获得该羽绒复合保暖材料;所述硫化的温度为100℃,压力为7MPa。
实施例2
一种羽绒复合保暖材料,是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组成:羽绒68份、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17份;所述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制成:聚氨酯弹性体100份、含有氨基的超支化聚氨酯27份、发泡剂5份、远红外微粉13份、偶联剂3.5份、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共聚物23份、硫化剂1份、抗氧剂0.4份、增塑剂6份、润滑剂1.2份。
所述润滑剂为乙撑双硬脂酸酰胺;所述增塑剂为环氧大豆油;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68;所述硫化剂为聚氨酯硫化剂MOCA。
所述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引发剂加入到高沸点溶剂中,在惰性气体氛围,65℃下搅拌反应4.5小时,后在水中沉出,并用乙醇洗涤沉出的聚合物4次,最后置于真空干燥箱87℃下干燥至恒重,得到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共聚物。
所述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引发剂、高沸点溶剂的质量比为1:0.9:1.5:0.6:0.05:17;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庚腈;所述高沸点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所述惰性气体为氦气;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60。
所述远红外微粉为麦饭石粉、竹炭粉、氧化锆按质量比2:1.2:0.7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所述远红外微粉的粒径为500目;所述发泡剂为发泡剂DDL105。
所述羽绒中包括羽和绒,其中羽占羽绒重量份的30wt%。
一种所述羽绒复合保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的各原料混炼均匀,接着放入已预热的模具中,在平板硫化机上进行加压、加热硫化,后按照具体应用的厚度要求将得到的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进行切割并进行整体机械针眼打孔,接着与羽绒混合,加工后获得该羽绒复合保暖材料;所述硫化的温度为105℃,压力为7.5MPa。
实施例3
一种羽绒复合保暖材料,是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组成:羽绒70份、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20份;所述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制成:聚氨酯弹性体100份、含有氨基的超支化聚氨酯30份、发泡剂9份、远红外微粉15份、偶联剂4份、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共聚物25份、硫化剂1.2份、抗氧剂0.45份、增塑剂6.5份、润滑剂1.5份。
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1801、乙撑双硬脂酸酰胺按质量比3:5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所述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丁酯、环氧大豆油按质量比1:3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按质量比2:3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所述硫化剂为聚氨酯硫化剂MOCA。
所述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引发剂加入到高沸点溶剂中,在惰性气体氛围,70℃下搅拌反应5小时,后在水中沉出,并用乙醇洗涤沉出的聚合物5次,最后置于真空干燥箱90℃下干燥至恒重,得到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共聚物。
所述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引发剂、高沸点溶剂的质量比为1:1:2:0.65:0.06:18;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高沸点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所述惰性气体为氖气。
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70;所述远红外微粉为麦饭石粉、竹炭粉、氧化锆按质量比2:1.5:0.7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所述远红外微粉的粒径为600目;所述发泡剂为发泡剂DDL105。
所述羽绒中包括羽和绒,其中羽占羽绒重量份的31wt%。
一种所述羽绒复合保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的各原料混炼均匀,接着放入已预热的模具中,在平板硫化机上进行加压、加热硫化,后按照具体应用的厚度要求将得到的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进行切割并进行整体机械针眼打孔,接着与羽绒混合,加工后获得该羽绒复合保暖材料;所述硫化的温度为110℃,压力为8MPa。
实施例4
一种羽绒复合保暖材料,是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组成:羽绒73份、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23份;所述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制成:聚氨酯弹性体100份、含有氨基的超支化聚氨酯33份、发泡剂13份、远红外微粉18份、偶联剂4.5份、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共聚物28份、硫化剂1.3份、抗氧剂0.55份、增塑剂7.5份、润滑剂1.8份。
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1801、乙撑双硬脂酸酰胺按质量比1:3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所述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丁酯、环氧大豆油按质量比1:2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按质量比3:5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所述硫化剂为聚氨酯硫化剂MOCA。
所述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引发剂加入到高沸点溶剂中,在惰性气体氛围,75℃下搅拌反应5.5小时,后在水中沉出,并用乙醇洗涤沉出的聚合物5次,最后置于真空干燥箱93℃下干燥至恒重,得到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共聚物。
所述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引发剂、高沸点溶剂的质量比为1:1.1:2.5:0.75:0.075:19;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按质量比1:2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所述高沸点溶剂为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按质量比1:2:3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
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60、硅烷偶联剂KH570按质量比1:1:2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所述远红外微粉为麦饭石粉、竹炭粉、氧化锆按质量比2:1.8:0.9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所述远红外微粉的粒径为750目;所述发泡剂为发泡剂DDL105。
所述羽绒中包括羽和绒,其中羽占羽绒重量份的33wt%。
一种所述羽绒复合保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的各原料混炼均匀,接着放入已预热的模具中,在平板硫化机上进行加压、加热硫化,后按照具体应用的厚度要求将得到的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进行切割并进行整体机械针眼打孔,接着与羽绒混合,加工后获得该羽绒复合保暖材料;所述硫化的温度为115℃,压力为8.5MPa。
实施例5
一种羽绒复合保暖材料,是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组成:羽绒75份、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25份;所述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制成:聚氨酯弹性体100份、含有氨基的超支化聚氨酯35份、发泡剂15份、远红外微粉20份、偶联剂5份、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共聚物30份、硫化剂1.5份、抗氧剂0.6份、增塑剂8份、润滑剂2份。
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1801;所述增塑剂为环氧大豆油;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所述硫化剂为聚氨酯硫化剂MOCA。
所述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引发剂加入到高沸点溶剂中,在惰性气体氛围,80℃下搅拌反应6小时,后在水中沉出,并用乙醇洗涤沉出的聚合物6次,最后置于真空干燥箱95℃下干燥至恒重,得到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共聚物。
所述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引发剂、高沸点溶剂的质量比为1:1.2:3:0.8:0.08:20;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高沸点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60。
所述远红外微粉为麦饭石粉、竹炭粉、氧化锆按质量比2:2:1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所述远红外微粉的粒径为800目;所述发泡剂为发泡剂DDL105。
所述羽绒中包括羽和绒,其中羽占羽绒重量份的35wt%。
一种所述羽绒复合保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的各原料混炼均匀,接着放入已预热的模具中,在平板硫化机上进行加压、加热硫化,后按照具体应用的厚度要求将得到的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进行切割并进行整体机械针眼打孔,接着与羽绒混合,加工后获得该羽绒复合保暖材料;所述硫化的温度为120℃,压力为9MPa。
对比例1
一种羽绒复合保暖材料,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没有添加含有氨基的超支化聚氨酯。
对比例2
一种羽绒复合保暖材料,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所述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共聚物的制备过程中没有添加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和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产品取得的预期不到的积极技术效果,对各例制成的羽绒复合保暖材料进行相关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测试方法参考我国相应国标,具体如下:
(1)保暖性能测试:根据GB/T 11048-2008《纺织品生理舒适性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定》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以克罗值(描述服装或织物隔热保暖性能的工程单位)表示。
(2)透气、透湿性能测试:根据GB/T 5453-1997《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以透气率表示。根据GB/T 40910-2021《纺织品防水透湿性能的评定》进行透湿量测试。
(3)水洗后保暖性能测试:参照ISO 6330-2000《纺织品试验时采用的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分别对各例产品分别进行洗10次,再根据GB/T 11048-2008《纺织品生理舒适性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定》进行测试。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羽绒复合保暖材料,与对比例产品相比,具有更优异的保暖性、透气性和透湿性,且耐水洗牢度更佳。含有氨基的超支化聚氨酯、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和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的加入对改善上述性能均有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发明;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羽绒复合保暖材料,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组成:羽绒65-75份、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15-25份;所述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制成:聚氨酯弹性体100份、含有氨基的超支化聚氨酯25-35份、发泡剂1-15份、远红外微粉10-20份、偶联剂3-5份、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共聚物20-30份、硫化剂0.8-1.5份、抗氧剂0.3-0.6份、增塑剂5-8份、润滑剂1-2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复合保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1801、乙撑双硬脂酸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丁酯、环氧大豆油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复合保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硫化剂为聚氨酯硫化剂MOC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复合保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引发剂加入到高沸点溶剂中,在惰性气体氛围,60-80℃下搅拌反应4-6小时,后在水中沉出,并用乙醇洗涤沉出的聚合物3-6次,最后置于真空干燥箱85-95℃下干燥至恒重,得到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共聚物;所述高沸点溶剂为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羽绒复合保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1,3-双(环氧乙烷基甲基)-5-(2-丙烯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N-乙烯基咔唑、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引发剂、高沸点溶剂的质量比为1:(0.8-1.2):(1-3):(0.5-0.8):(0.04-0.08):(15-2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羽绒复合保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氦气、氖气、氩气中的任意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复合保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60、硅烷偶联剂KH570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复合保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微粉为麦饭石粉、竹炭粉、氧化锆按质量比2:(1-2):(0.5-1)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所述远红外微粉的粒径为400-800目;所述发泡剂为发泡剂DDL10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复合保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弹性体为浙江华锋HF-1080AL TPU;所述羽绒中包括羽和绒,其中羽占羽绒重量份的28-35wt%。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羽绒复合保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的各原料混炼均匀,接着放入已预热的模具中,在平板硫化机上进行加压、加热硫化,后按照具体应用的厚度要求将得到的改性发泡聚氨酯弹性体进行切割并进行整体机械针眼打孔,接着与羽绒混合,加工后获得该羽绒复合保暖材料;所述硫化的温度为100-120℃,压力为7-9MPa。
CN202310023673.8A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羽绒复合保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9264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23673.8A CN115926480B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羽绒复合保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23673.8A CN115926480B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羽绒复合保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26480A CN115926480A (zh) 2023-04-07
CN115926480B true CN115926480B (zh) 2023-09-29

Family

ID=86654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23673.8A Active CN115926480B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羽绒复合保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264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45705B (zh) * 2023-07-17 2024-04-16 广东启悦未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羽绒毛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7214A (zh) * 2019-08-23 2019-12-03 唐雪金 一种抗寒保暖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发泡材料
CN110951208A (zh) * 2019-12-20 2020-04-03 湖南辰砾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隔热高分子环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25901A (zh) * 2019-04-15 2020-10-27 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柔弹性隔热保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58737A (zh) * 2021-10-12 2021-12-31 安徽英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复合笔记本电脑外壳材料
CN114250037A (zh) * 2021-11-22 2022-03-29 田祝英 一种耐磨耐老化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60715A (zh) * 2022-09-02 2022-11-01 南京斯贝尔复合材料仪征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件用高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58231A (zh) * 2022-10-17 2023-01-03 南京斯贝尔复合材料仪征有限公司 一种frp型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5901A (zh) * 2019-04-15 2020-10-27 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柔弹性隔热保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27214A (zh) * 2019-08-23 2019-12-03 唐雪金 一种抗寒保暖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发泡材料
CN110951208A (zh) * 2019-12-20 2020-04-03 湖南辰砾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隔热高分子环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58737A (zh) * 2021-10-12 2021-12-31 安徽英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复合笔记本电脑外壳材料
CN114250037A (zh) * 2021-11-22 2022-03-29 田祝英 一种耐磨耐老化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60715A (zh) * 2022-09-02 2022-11-01 南京斯贝尔复合材料仪征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件用高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58231A (zh) * 2022-10-17 2023-01-03 南京斯贝尔复合材料仪征有限公司 一种frp型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26480A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926480B (zh) 一种羽绒复合保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74154B (zh) 绝热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绝热产品
CN111778615B (zh) 一种吸汗去污的抗静电纺织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06497015B (zh) 一种防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防水拉链
CN108048952B (zh) 一种高弹性易粘合聚氨酯脲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6397349B (zh) 一种抗静电功能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894685A (zh) 一种改性淀粉/聚乙烯醇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43440A (zh) 一种无缝羽绒服用的聚氨酯胶粘剂
CN101362821B (zh) 一种ptt聚酯切片及抗静电ptt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532028B (zh) 一种玻璃纤维用柔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8947B (zh) 一种聚酰亚胺共混改性氨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37318A (zh) 一种无卤阻燃的高韧聚乳酸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35318B (zh) 一种保暖阻燃面料的制备工艺
CN113637156B (zh) 单组分纤维及其制作方法
CN108642573B (zh) 一种纺丝原液及制法与其制备高回弹氨纶的方法
CN111809271A (zh) 一种高性能纳米陶瓷抗紫外高隔热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71820B (zh) 一种鞋用安全带的合成革制备方法及其合成革
CN111334004A (zh) 一种高弹性聚酯切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77543A (zh) 一种阻燃沙发套用布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6012081B (zh) 超支化化合物改性可染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1234671A (zh) 一种抗老化的女靴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64954B (zh) 一种抗起球棉服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17430920B (zh) 一种高弹性、高耐久性的体育运动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30708A (zh) 一种紫色吸湿腈纶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5067597B (zh) 一种御寒校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