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19705B - 一种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19705B
CN115919705B CN202211286669.2A CN202211286669A CN115919705B CN 115919705 B CN115919705 B CN 115919705B CN 202211286669 A CN202211286669 A CN 202211286669A CN 115919705 B CN115919705 B CN 1159197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whitening
weight
bark extract
deionize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866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19705A (zh
Inventor
杨楠楠
贺青
钟小超
李珊
胡胜兵
张培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cu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cu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cu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cu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8666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197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19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197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19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197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及其应用,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所述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PPG‑6癸基十四醇聚醚‑30 22‑25份、1,2‑己二醇20‑30份、花榈木树皮提取物4‑7.5份、苯乙基间苯二酚8‑12份、异壬酸异壬酯13‑22份和聚乙二醇‑8 2‑6份。本发明采用聚乙二醇‑8和异壬酸异壬酯作为溶解花榈木树皮提取物和苯乙基间苯二酚的主成分,再配合PPG‑6癸基十四醇聚醚‑30、1,2‑己二醇和去离子水制备稳定的微乳液体系,解决了花榈木树皮提取物及苯乙基间苯二酚的应用问题,还促进了功效成分的透皮效果,显著提高了花榈木树皮提取物和苯乙基间苯二酚通过表皮的渗透量,使其在真皮层中发挥作用。本发明的美白霜含所述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具有提高皮肤亮度,使皮肤颜色变浅的功效。

Description

一种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和年龄的增长,皮肤暗黄、色素沉着、色斑云集等不良皮肤问题越来越多见,改善肤色成为当代人越来越重视的领域,具有美白功效的护肤品研发也备受关注。
花榈木(PTEROCARPUS MARSUPIUM)树皮提取物具有抑制黑色素生成、酪氨酸酶活性、抗氧化、抵御紫外线、诱导黑色素自噬等多种生物活性,但其属于油溶性活性成分,水溶性较差,增加了其在配方中的应用难度,并且花榈木树皮提取物在高温条件不稳定,有研究发现花榈木树皮提取物在80℃放置30分钟会产生降解产物。因此,将其直接添加到配方中,无论是产品的稳定性还是功效的发挥都不能达到理想效果。
苯乙基间苯二酚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最高的美白剂之一,可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具有有效的皮肤美白效果,但其在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包括苯乙基间苯二酚溶解性差,遇光遇热不稳定,可转变成醌类等带颜色物质,进而降低了化妆品中苯乙基间苯二酚的作用浓度,同时苯乙基间苯二酚难以通过透过皮肤角质层进入美白靶部位。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该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采用聚乙二醇-8和异壬酸异壬酯作为溶解花榈木树皮提取物和苯乙基间苯二酚的主要成分,再配合PPG-6癸基十四醇聚醚-30、1,2-己二醇和去离子水以特定比例复合形成稳定的微乳液体系,可以在较低温度下直接添加到化妆品配方中,有效解决了花榈木树皮提取物及苯乙基间苯二酚的难应用问题,使其功效得以稳定发挥,且该微乳液体系对于活性成分的透皮有明显地促进作用,显著提高了花榈木树皮提取物和苯乙基间苯二酚通过表皮的渗透量,使其在真皮层中发挥作用。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按100重量份计,所述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PPG-6癸基十四醇聚醚-30 22-25份、1,2-己二醇20-30份、花榈木树皮提取物4-7.5份、苯乙基间苯二酚8-12份、异壬酸异壬酯13-22份、聚乙二醇-8 2-6份和去离子水余量。
本发明的复合微乳液中,采用聚乙二醇-8和异壬酸异壬酯作为溶解花榈木树皮提取物和苯乙基间苯二酚的主要成分,再配合PPG-6癸基十四醇聚醚-30、1,2-己二醇和去离子水以上述配方所述特定的比例复合可形成稳定的微乳液体系。所述复合微乳液可直接应用到配方中,有效解决了花榈木树皮提取物及苯乙基间苯二酚的难应用问题,促进了功效成分的透皮效果,使其功效得以稳定发挥。
优选地,按100重量份计,所述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PPG-6癸基十四醇聚醚-30 22-24份、1,2-己二醇24-30份、花榈木树皮提取物4.5-7.5份、苯乙基间苯二酚10-12份、异壬酸异壬酯13-20份、聚乙二醇-8 4-5份和去离子水余量。
优选地,按100重量份计,所述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PPG-6癸基十四醇聚醚-30 23份、1,2-己二醇24份、花榈木树皮提取物7份、苯乙基间苯二酚11份、异壬酸异壬酯20份、聚乙二醇-8 4份和去离子水11份。
优选地,所述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花榈木树皮提取物、聚乙二醇-8、1,2-己二醇和PPG-6癸基十四醇聚醚-30混合,加热升温至组分溶解完全,冷却至40-45℃,得到溶液A;将苯乙基间苯二酚、异壬酸异壬酯预分散后,和所述溶液A混合均匀,快速冷却至30-35℃,得到溶液B;在30-35℃和500-600r/min搅拌速度的条件下,将水加入到溶液B中,搅拌均匀,制得所述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美白霜,按100重量份计,所述美白霜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所述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2-4份、保湿剂5-15份、增稠剂0.5-2份、螯合剂0.02-0.08份、润肤剂5-15份、乳化剂2-5份、防腐剂0.5-0.8份、烟酰胺1-3.5份、积雪草提取物0.1-1.5份、抗氧化剂0.01-0.1份、凝血酸0.5-2份和去离子水余量。
优选地,按100重量份计,所述美白霜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所述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4份、保湿剂6-15份、增稠剂0.6-2份、螯合剂0.02-0.06份、润肤剂5-12份、乳化剂2-4份、防腐剂0.5-0.8份、烟酰胺2.5-3.5份、积雪草提取物0.1-1份、抗氧化剂0.05-0.1份、凝血酸1-2份和去离子水余量。
优选地,所述保湿剂包括甘油、己二醇、丁二醇、戊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润肤剂包括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异壬酸异壬酯、双-山嵛醇/异硬脂醇/植物甾醇二聚亚油醇二聚亚油酸酯、氢化聚异丁烯、生育酚乙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牛油果树(BUTYROSPERMUM PARKII)果脂、辛基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包括焦亚硫酸钠。
优选地,所述防腐剂包括对羟基苯乙酮、苯氧乙醇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乳化剂包括鲸蜡醇磷酸酯钾、鲸蜡硬脂醇橄榄油酸酯、山梨坦橄榄油酸酯、鲸蜡硬脂基葡糖苷、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中的至少两种。
优选地,所述增稠剂为高分子增稠剂,包括黄原胶、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螯合剂包括EDTA-2钠、谷氨酸二乙酸四钠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美白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保湿剂、增稠剂、螯合剂、凝血酸和适量去离子水混合,加热至80℃-85℃,均质,搅拌保温20-30分钟,得到物料A;(2)将润肤剂和乳化剂混合,加热至75℃-85℃,搅拌均匀,得到物料B;(3)将防腐剂、烟酰胺和抗氧化剂用剩余的去离子水溶解,得到物料C;(4)将物料B加入物料A中混合均匀,均质5-10分钟,搅拌降温,冷却至45℃以下后,加入物料C,混合均匀,最后加入积雪草提取物和所述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搅拌均匀,制得所述美白霜。
所述美白霜配方所用原料不易分散,而原料分散不均匀会导致原料功效难以发挥、产品不稳定。按照本发明所述美白霜的制备方法进行操作,可使原料分散均匀,所制备的美白霜稳定性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聚乙二醇-8和异壬酸异壬酯作为溶解花榈木树皮提取物和苯乙基间苯二酚的主要成分,再配合PPG-6癸基十四醇聚醚-30、1,2-己二醇和去离子水以特定比例复合形成稳定的微乳液体系,有效解决了花榈木树皮提取物及苯乙基间苯二酚的难应用问题,使其功效得以稳定发挥,促进了功效成分的透皮效果,显著提高了花榈木树皮提取物和苯乙基间苯二酚通过表皮的渗透量,使其在真皮层中发挥作用。本发明制备的复合微乳液可直接应用到化妆品配方中,使用方便,具有较好的美白功能,可有效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黑色素生成,提高皮肤亮度,使皮肤颜色变白,产品稳定性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所述复合微乳液的美白霜,其具有提高皮肤亮度,使皮肤颜色变浅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例1-2和应用对比例1-2的美白霜在表皮和真皮中的花榈木树皮提取物的透皮量;
图2为应用例1-2和应用对比例1-2的美白霜在表皮和真皮中的苯乙基间苯二酚的透皮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以下将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7
实施例1-7提供了一种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其配方组成见表1所示,组分含量按质量百分含量计。
实施例1-7的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花榈木树皮提取物、聚乙二醇-8、1,2-己二醇和PPG-6癸基十四醇聚醚-30混合,加热升温至70℃,使组分溶解完全,冷却至40-45℃,得到溶液A;将苯乙基间苯二酚、异壬酸异壬酯预分散后,和所述溶液A混合均匀,快速冷却至30-35℃,得到溶液B;在30-35℃和500-600r/min搅拌速度的条件下,将水加入到溶液B中,搅拌均匀,制得所述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
对比例1-12的配方组成见表1所示,组分含量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对比例1-12的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7的制备方法。
表1
稳定性测试
将实施例1-7和对比例1-12制备的产品装入容器后,分别在相应温度条件的恒温箱中放置一个月,观察其稳定性;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粒径是指乳液的粒径,使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进行测量。
表2
注:表中“-”表示不能制备成微乳液或不稳定,未进行该项的对比测试。
从上表2的测试结果可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7均能成功制备微乳液,呈澄清透明状态液体,且稳定性好,在-18℃至45℃环境下放置一个月后仍能维持稳定的微乳液体系。对比例3及对比例5-12的配方无法成功制备微乳液,因此没有进行稳定性测试。对比例1、2、4虽然可制备成乳液,但并非为澄清透明状态的微乳液,而且稳定性较差,在-18℃或45℃环境下放置后出现了分层现象。
应用例1-4提供了一种美白霜,其配方如表5所示。其中,应用例1-2的美白复合微乳液为实施例1制备的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保湿剂为甘油,润肤剂为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乳化剂为鲸蜡硬脂基葡糖苷、鲸蜡醇磷酸酯钾,高分子增稠剂为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抗氧化剂为焦亚硫酸钠,防腐剂为对羟基苯乙酮;应用例3的美白复合微乳液为实施例2制备的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保湿剂为己二醇,润肤剂为异壬酸异壬酯,乳化剂为PEG-100硬脂酸酯、甘油硬脂酸酯,高分子增稠剂为黄原胶,抗氧化剂为焦亚硫酸钠,防腐剂为对羟基苯乙酮;应用例4的美白复合微乳液为实施例4制备的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保湿剂为丁二醇,润肤剂为生育酚乙酸酯,乳化剂为PEG-100硬脂酸酯、鲸蜡醇磷酸酯钾,高分子增稠剂为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抗氧化剂为焦亚硫酸钠,防腐剂为苯氧乙醇。
应用例1-4的美白霜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保湿剂、高分子增稠剂、螯合剂、凝血酸和适量去离子水加入搅拌锅中,加热至80℃-85℃,高速均质2-5分钟,600-800rpm搅拌保温20-30分钟,得到物料A;(2)将润肤剂、乳化剂加入到油相锅中,加热至75℃-85℃,边加边搅拌,600-800rpm搅拌均匀,得到物料B;(3)将防腐剂、烟酰胺和抗氧化剂用剩余的去离子水溶解,得到物料C;(4)将物料B加入到搅拌锅中与物料A混合均匀,均质5-10分钟,搅拌降温,冷却至45℃以下后,加入物料C,混合均匀,最后加入积雪草提取物和美白复合微乳液,400-500rpm继续搅拌均匀,制得美白霜。
表5
成分 应用例1 应用例2 应用例3 应用例4
保湿剂 5 6 10 15
润肤剂 10.5 11.5 15 5
乳化剂 3 2.7 5 2
螯合剂 0.05 0.05 0.08 0.06
高分子增稠剂 0.5 0.6 0.5 2
抗氧化剂 0.03 0.05 0.01 0.1
防腐剂 0.6 0.5 0.6 0.8
烟酰胺 2 2.5 1 3.5
积雪草提取物 1 1 1.5 0.1
凝血酸 0.5 1 0.5 2
美白复合微乳液 3 4 2 5
去离子水 To 100 To 100 To 100 To 100
将应用例1-5的美白霜装入容器后,分别在相应温度条件的恒温箱中放置一个月,观察其稳定性;测试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样品 外观 -18℃ 25℃ 45℃
应用例1 白色乳霜 稳定 稳定 稳定
应用例2 白色乳霜 稳定 稳定 稳定
应用例3 白色乳霜 稳定 稳定 稳定
应用例4 白色乳霜 稳定 稳定 稳定
根据上海日用化学品行业协会团体标准T/SHRH 015-2018化妆品-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方法测应用例1-5稀释比例为20%的酪氨酸酶抑制率数据,测试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样品名称 酪氨酸酶抑制率(%)(平均值±SD,n=3)
应用例1 66.31±2.56
应用例2 75.62±2.01
应用例3 43.18±2.67
应用例4 85.25±2.78
首先对应用例1-4的美白霜进行30人斑贴测试,测试结果全阴性。然后选择50名志愿者随机分五组,分别试用应用例1-4的美白霜,早晚各一次,分别在使用前及第一周、第二周、第四周时使用皮肤色差测试探头测试受试者面部的L*值和ITA°值,结果表明:应用例1-2和应用例4的美白霜均在受试者使用第2周后开始,受试者面部的L*值和ITA°值对比使用前出现统计学差异,应用例3的美白霜均在受试者使用第4周后开始,受试者面部的L*值和ITA°值对比使用前出现统计学差异,表明应用例1-4的美白霜均有提高皮肤亮度,并使皮肤颜色变浅的功效,结果见表8-9。
受试者在使用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现象,表明试验产品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表8志愿者使用产品前后L*值及差异分析
表9志愿者使用产品前后ITA°值及差异分析
按表5中的应用例1和应用例2的配方,分别制备4份美白霜作为测试样品:应用例1、应用例2、应用对比例1、应用对比例2,进行透皮比较实验,分别测量在表皮和真皮中的花榈木树皮提取物和苯乙基间苯二酚的含量。
应用对比例1:与应用例1的区别仅在于没有添加实施例3制备的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而是添加了相同含量的混合液;所述混合液的配方与实施例3的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的配方相同,但是制备方法不同,所述混合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所有组分进行常规混合制得。
应用对比例2:与应用例2的区别仅在于没有添加实施例3制备的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而是添加了相同含量的混合液;所述混合液的配方与实施例3的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的配方相同,但是制备方法不同,所述混合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所有组分进行常规混合制得。
透皮实验方法采用的是专利CN113208942A中的方法,花榈木树皮提取物和苯乙基间苯二酚的表皮及真皮中含量使用HPLC方法检测,花榈木树皮提取物的标准化成分为紫檀芪,花榈木树皮提取物的检测方法按照硕士论文《紫檀芪纳米混悬剂的制备与初步药代动力学研究》第四章《生物样品中中紫檀芪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中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苯乙基间苯二酚的检测方法参考自黄传峰等发表在《日用化妆品科学》中《美白类化妆品中功效成分苯乙基间苯二酚的使用情况调查》的检测方法。
应用例1-2和应用对比例1-2的美白霜在表皮和真皮中的花榈木树皮提取物和苯乙基间苯二酚的透皮量数据见表10(同附图1和2)。结果表明,本发明的美白复合微乳液对于活性成分的透皮吸收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显著提高了花榈木树皮提取物和苯乙基间苯二酚通过表皮的渗透量,使其在真皮层中发挥作用。
表10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9)

1. 一种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其特征在于,按100重量份计,所述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PPG-6癸基十四醇聚醚-30 22-25份、1,2-己二醇20-30份、花榈木树皮提取物4-7.5份、苯乙基间苯二酚8-12份、异壬酸异壬酯13-22份和聚乙二醇-8 2-6份和去离子水余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其特征在于,按100重量份计,所述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PPG-6癸基十四醇聚醚-30 22-24份、1,2-己二醇24-30份、花榈木树皮提取物4.5-7.5份、苯乙基间苯二酚10-12份、异壬酸异壬酯13-20份和聚乙二醇-8 4-5份和去离子水余量。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其特征在于,按100重量份计,所述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PPG-6癸基十四醇聚醚-30 23份、1,2-己二醇24份、花榈木树皮提取物7份、苯乙基间苯二酚11份、异壬酸异壬酯20份、聚乙二醇-8 4份和去离子水1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花榈木树皮提取物、聚乙二醇-8、1,2-己二醇和PPG-6癸基十四醇聚醚-30混合,加热升温至组分溶解完全,冷却至40-45℃,得到溶液A;
将苯乙基间苯二酚、异壬酸异壬酯预分散后,和所述溶液A混合均匀,快速冷却至30-35℃,得到溶液B;
在30-35℃和500-600r/min搅拌速度的条件下,将水加入到溶液B中,搅拌均匀,制得所述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
6.一种美白霜,其特征在于,按100重量份计,所述美白霜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2-4份、保湿剂5-15份、增稠剂0.5-2份、螯合剂0.02-0.08份、润肤剂5-15份、乳化剂2-5份、防腐剂0.5-0.8份、烟酰胺1-3.5份、积雪草提取物0.1-1.5份、抗氧化剂0.01-0.1份、凝血酸0.5-2份和去离子水余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美白霜,其特征在于,按100重量份计,所述美白霜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4份、保湿剂6-15份、增稠剂0.6-2份、螯合剂0.02-0.06份、润肤剂5-12份、乳化剂2-4份、防腐剂0.5-0.8份、烟酰胺2.5-3.5份、积雪草提取物0.1-1份、抗氧化剂0.05-0.1份、凝血酸1-2份和去离子水余量。
8.根据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的美白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剂包括甘油、己二醇、丁二醇、戊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润肤剂包括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异壬酸/异壬酯、双-山嵛醇/异硬脂醇/植物甾醇二聚亚油醇二聚亚油酸酯、氢化聚异丁烯、生育酚乙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牛油果树果脂、辛基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抗氧化剂包括焦亚硫酸钠;
所述防腐剂包括对羟基苯乙酮、苯氧乙醇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乳化剂包括鲸蜡醇磷酸酯钾、鲸蜡硬脂醇橄榄油酸酯、山梨坦橄榄油酸酯、鲸蜡硬脂基葡糖苷、甘油硬脂酸酯、PEG-100 硬脂酸酯中的至少两种;
所述增稠剂为高分子增稠剂,包括黄原胶、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 共聚物、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螯合剂包括EDTA-2钠、谷氨酸二乙酸四钠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美白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保湿剂、增稠剂、螯合剂、凝血酸和适量去离子水混合,加热至80-85℃,均质,搅拌保温20-30分钟,得到物料A;
(2)将润肤剂和乳化剂混合,加热至75-85℃,搅拌均匀,得到物料B;
(3)将防腐剂、烟酰胺和抗氧化剂用剩余的去离子水溶解,得到物料C;
(4)将物料B加入物料A中混合均匀,均质5-10分钟,搅拌降温,冷却至45℃以下后,加入物料C,混合均匀,最后加入积雪草提取物和所述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搅拌均匀,制得所述美白霜。
CN202211286669.2A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及其应用 Active CN1159197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86669.2A CN115919705B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86669.2A CN115919705B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19705A CN115919705A (zh) 2023-04-07
CN115919705B true CN115919705B (zh) 2023-09-19

Family

ID=86551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86669.2A Active CN115919705B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1970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5264A (zh) * 2018-06-17 2018-10-12 佛山文森特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舒敏护肤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1700811A (zh) * 2020-06-22 2020-09-25 浙江英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美白防晒双功能防晒喷雾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04891A (zh) * 2019-05-08 2020-11-10 西安博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油包水组合物
CN114948824A (zh) * 2022-07-21 2022-08-30 广州嘉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美白祛斑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5264A (zh) * 2018-06-17 2018-10-12 佛山文森特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舒敏护肤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1904891A (zh) * 2019-05-08 2020-11-10 西安博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油包水组合物
CN111700811A (zh) * 2020-06-22 2020-09-25 浙江英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美白防晒双功能防晒喷雾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48824A (zh) * 2022-07-21 2022-08-30 广州嘉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美白祛斑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花榈木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纯化工艺优化;朱仕豪等;《湖南农业科学》(第12期);第52-5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19705A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53043B (zh) 一种稳定性良好的纳米乳液
CN112336649B (zh) 一种神经酰胺与脂溶性活性物皮肤共渗透载体的制备方法和产品
CN103462846A (zh) 人参美白抗衰纳米乳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JP2013241469A (ja) 過酸化ベンゾイル、少なくとも1種のナフトエ酸誘導体および少なくとも1種のポリウレタンポリマー型の化合物またはその誘導体を含む組成物ならびにそれらの使用
CN104523442A (zh) 苯乙基间苯二酚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908004B (zh) 一种多重乳液防晒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48292C (zh) 一种含有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微乳液
CN114042006B (zh) 一种四重积雪草醇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97105B (zh) 复合乳化剂在对抗含有聚甘油-3甲基葡糖二硬脂酸酯的护肤膏霜转相和不稳定中的用途
CN114617816A (zh) 一种抗衰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03395B (zh) 一种含有层状液晶的美白保湿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75034B (zh) 一种复合抗氧化自微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919705B (zh) 一种美白复合微乳液化妆品中间物及其应用
CN111568829B (zh) 一种高含量神经酰胺修护霜及其制备方法
KR102138733B1 (ko) 인지질 나노구조체를 함유하는 주름 개선용 화장료 조성물
CN116850073A (zh) 一种活性物低共熔溶剂脂质体面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69795B (zh) 一种美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产品及应用
CN115429713A (zh) 一种含有神经酰胺的保湿修护抗衰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63973B (zh) 一种4-丁基间苯二酚共输送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236402A (zh) 一种用于包裹活性成分的纳米脂质体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116782A (zh) 一种抗敏修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314129A (zh) 一种膏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17084944B (zh) 皮肤调理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6585225B (zh) 一种补骨脂酚微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5429712B (zh) 一种多肽和富勒烯共输送纳米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