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99706A - 一种连续式废锂电池无氧碳化热解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式废锂电池无氧碳化热解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99706A
CN115899706A CN202211546835.8A CN202211546835A CN115899706A CN 115899706 A CN115899706 A CN 115899706A CN 202211546835 A CN202211546835 A CN 202211546835A CN 115899706 A CN115899706 A CN 1158997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yrolysis furnace
waste lithium
carbonization pyrolysis
box body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468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99706B (zh
Inventor
易中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County Taisen Cyc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County Taisen Cy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County Taisen Cyc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County Taisen Cy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4683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997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99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99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99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997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4Recycling of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碳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式废锂电池无氧碳化热解炉,包括热解炉本体,以及通过出料管与热解炉本体出口相连通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处理箱,还包括震动机构,所述震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箱体底面的电机,所述转轴的表面套接有上端为波浪状的圆形凸台;摊平机构,所述摊平机构包括对称安装在处理箱表面的缸体。本发明通过各个零件之间的配合使用,配合带有静电的输送带和摊平机构,使得输送带表面的碳化产物不仅能够被摊平,而且还能在输送带的作用下将塑料产生的废渣与铝等金属进行分离,同时又通过放料机构的间歇开合,使得碳化产物能够筛选得更加彻底,为后续的重复利用节约时间,减少工作量。

Description

一种连续式废锂电池无氧碳化热解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碳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式废锂电池无氧碳化热解炉。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大致可分为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两类;生产出的锂电池表面都会包裹有一层塑料,用于保护锂电池和起到绝缘的作用;锂电池长时间使用以后,其使用寿命会逐渐降低,因而需要对其回收处理,而现有对废锂电池处理的方式是采用热解炉对其进行碳化,其主要碳化原理为通过对带有塑料的锂电池进行加热,使得塑料受热产生烟气,通过烟气过滤装置的过滤,使得烟气经过净化后成为可燃性气体,然后再通入热解炉的内部对锂电池进行碳化,最后将碳化完成的锂电池所生成的产物排出到外部。
而在将碳化完成的锂电池的产物排出到外部过程中,因其产物中含有铝等金属,因而可以对其进行回收利用,但在排出碳化产物使并没有对碳化产物进行筛选,导致在碳化过程塑料所产生的废渣会混合在产物当中,导致产物在回收利用过程中,还需对其进一步处理,不仅增加工作量,而且还浪费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式废锂电池无氧碳化热解炉,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排放废锂电池碳化产物时,没有对其进行筛选,影响后续回收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式废锂电池无氧碳化热解炉,包括热解炉本体,以及通过出料管与热解炉本体出口相连通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出料管相连通的环形料口,且环形料口的表面开设有多组通口,所述处理箱的内部设置有带有静电的输送带,还包括:震动机构,设置于箱体的内部,所述震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箱体底面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设置于箱体内部的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套接有上端为波浪状的圆形凸台,所述凸台的上端滑动配合有对称设置的升降块;摊平机构,设置于处理箱上表面固定安装的防护罩的下方,所述摊平机构包括对称安装在处理箱表面的缸体,且缸体的内部设置有换向件,所述缸体的内部插设有活塞,两组所述缸体的两端均通过连通管连通有两组转换块,两组所述转换块的相对面均通过弹性管连通有滑块,且滑块的两端对称安装有半齿轮,所述滑块的下表面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整平板,所述整平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一侧设置有放料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内部滑动配合有圆杆,所述圆杆的上端与处理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换向件包括设置于缸体内部的球体,且球体的内部开设有与外部相连通的L形通孔,所述球体的外表面通过伸出至外部的圆柱连接固定有全齿轮,且全齿轮与半齿轮之间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整平板设置于处理箱的内部,且整平板的下端与输送带的上表面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放料机构包括设置于环形料口下方的开合板,所述开合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与竖杆进行配合地从动杆,所述从动杆通过其上端开设的凹槽滑动配合有滑杆。
进一步地,所述滑杆通过套设在其表面的弹簧与凹槽的内壁连接固定,且滑杆的上端与环形料口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开合板的上表面等间距安装有多组弹性凸起,所述弹性凸起与环形料口表面开设的通口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筛网,且筛网设置在输送带的下方,所述筛网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出料板。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的下方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的表面与输送带的下表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筛网和出料板以及输送带均通过开设在箱体一侧的开口与外部相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震动机构,进而在排放锂电池碳化产物过程中,配合带有静电的输送带和摊平机构,使得输送带表面的碳化产物不仅能够被摊平,而且还能在输送带的作用下将塑料产生的废渣与铝等金属进行分离,同时又通过放料机构的配合,使得碳化产物能够筛选得更加彻底,为后续的重复利用节约时间,减少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整体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处理箱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震动机构正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摊平机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图6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换向件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球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放料机构仰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放料机构爆炸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热解炉本体;101、出料管;2、箱体;3、震动机构;301、电机;302、转轴;3021、圆杆;303、凸台;304、升降块;4、处理箱;401、筛网;402、出料板;5、输送带;501、刮板;6、防护罩;7、摊平机构;701、缸体;702、活塞;703、连通管;704、转换块;705、弹性管;706、滑块;7061、半齿轮;707、整平板;708、竖杆;8、换向件;801、球体;802、通孔;803、全齿轮;9、放料机构;901、开合板;9011、弹性凸起;902、从动杆;903、滑杆;90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种连续式废锂电池无氧碳化热解炉,如图1-图11所示,包括热解炉本体1,用于对废锂电池进行碳化;以及通过出料管101与热解炉本体1出口相连通的箱体2,且该箱体2的一侧开设有多组开口,便于经过筛选的碳化产物输送的外部;同时也对箱体2内部的零部件进行保护;箱体2的内部设置有处理箱4,该处理箱4用于对锂电池的碳化产物进行筛选,使得碳化产物内部的塑料废渣与铝等金属分离。
其中处理箱4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出料管101相连通的环形料口,且环形料口的表面开设有多组通口,通过开设环形料口,以便于碳化后的产物能够进入到处理箱4的内部;处理箱4的内部设置有带有静电的输送带5,输送带5上带有静电是通过采用现有技术使其表面带有静电,在此不进行赘;通过设置带有静电的输送带5,进而能够通过静电吸附金属的特性,使得碳化产物内的金属能够被吸附,实现金属与塑料之间的筛选分离。
参照附图3,输送带5的下方设置有刮板501,刮板501的表面与输送带5的下表面相贴合,通过设置刮板501,进而能够对输送带5上吸附的金属铲除,使得金属与输送带5进行分离;
处理箱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筛网401,且筛网401设置在输送带5的下方,通过设置筛网401,便于将分离出来的碳化产物进行大小分类,将较大的碳化产物输送至热解炉本体1的内部进行二次碳化;
筛网40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出料板402,通过设置出料板402,进而能够将落在其上面的碳化产物输送至外部,便于回收利用。筛网401和出料板402以及输送带5均通过开设在箱体2一侧的开口与外部相连通,便于将筛选完成的碳化产物输送到外部,并进行下一步操作;
参照附图3和附图5,通过设置震动机构3,并将其设置于箱体2的内部,进而能够通过其震动,使得落在输送带5上的碳化产物能够受到震动,进而将其中含有塑料废渣震动至碳化产物的表面;
其中震动机构3包括固定安装在箱体2底面的电机301,通过设置电机301,为震动机构3的动作提供动力;电机301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设置于箱体2内部的转轴302,通过设置转轴302,进而能够跟随电机301的转动同步转动;转轴302的内部滑动配合有圆杆3021,圆杆3021的上端与处理箱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圆杆3021,进而能够起到导向好限位的作用。
转轴302的表面套接有上端为波浪状的圆形凸台303,通过设置凸台303,进而能够跟随转轴302的转动同步转动;凸台303的上端滑动配合有对称设置的升降块304,该升降块304的上端与处理箱4的底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升降块304,进而能够与凸台303之间进行滑动配合,带动处理箱4上下升降,实现震动的效果。
参照附图6,通过设置摊平机构7,使其设置于处理箱4上表面固定安装的防护罩6的下方,用于对落在输送带5上的碳化产物进行摊平,使得碳化产物当中的金属能够被带有静电的输送带5更好地吸附,实现与塑料废渣的分离。
其中摊平机构7包括对称安装在处理箱4表面的缸体701,属缸体701为三通结构,起到引导的作用;缸体701的内部插设有活塞702,通过设置活塞702,进而能够通过其受力移动,挤压缸体701内部的气体,使得气体沿着缸体701的一个方向进行移动。
两组缸体701的两端均通过连通管703连通有两组转换块704,通过设置转换块704,能够将进入其内部的气体改变移动方向;两组转换块704的相对面均通过弹性管705连通有滑块706,滑块706的下表面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整平板707,整平板707设置于处理箱4的内部,且整平板707的下端与输送带5的上表面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通过设置滑块706,进而能够带动整平板707进行移动,使得整平板707对碳化产物进行摊平;滑块706的两端对称安装有半齿轮7061,便于与其他零部件进行配合使用;整平板70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竖杆708。
参照附图8,其中缸体701的内部设置有换向件8,通过设置换向件8,进而能够控制缸体701内部气体的流向,进而通过滑块706带动整平板707进行往复移动,实现均匀摊平碳化产物的目的;
换向件8包括设置于缸体701内部的球体801,该球体801与缸体701的内壁紧密贴合,且能够在其内部进行转动;球体801的内部开设有与外部相连通的L形通孔802,通过开设通孔802,进而能够控制活塞702下移时所产生气体的流动方向;
球体801的外表面通过伸出至外部的圆柱连接固定有全齿轮803,且全齿轮803与半齿轮7061之间啮合连接,通过设置的全齿轮803,并与半齿轮7061进行啮合,进而实现滑块706在复位时,能够通过半齿轮7061带动全齿轮803转动,实现球体801的转动换向。
参照附图10和附图11,竖杆708的一侧设置有放料机构9,进而可以间歇式地控制碳化产物的下落,避免因持续掉落在输送带5上,导致整平板707无法有效地将碳化产物摊平,影响筛选效果。
其中放料机构9包括设置于环形料口下方的开合板901,该开合板901的形状与环形料口的形状相适应,且通过设置开合板901,进而能够通过其转动,实现控制环形料口的开合。开合板901的上表面等间距安装有多组弹性凸起9011,弹性凸起9011与环形料口表面开设的通口相适配,通过设置弹性凸起9011,进而在开合板901转动过程中,能够对环形料口表面开设的通口进行封堵。
开合板90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与竖杆708进行配合地从动杆902,从动杆902的下端设置有横杆,且该横杆与竖杆708之间挤压配合;通过设置从动杆902,进而能够通过整平板707的往复移动带动从动杆902进行转动,实现开合板901带动其表面安装的多组弹性凸起9011对环形料口表面开设的通口进行封堵。
从动杆902通过其上端开设的凹槽滑动配合有滑杆903,且滑杆903的上端与环形料口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滑杆903,进而能够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滑杆903通过套设在其表面的弹簧904与凹槽的内壁连接固定,通过设置弹簧904,进而能够通过其发生形变产生的反作用力,带动从动杆902进行复位。
具体地,在废锂电池碳化后,经过现有的输送机构将碳化产物通过出料管101输送至处理箱4的内部,并通过环形料口落入到带有静电的输送带5的表面,同时电机301也会启动,带动凸台303进行转动,通过与升降块304的配合,进而会带动处理箱4开始上下移动,形成震动的效果,使得落在输送带5上的碳化产物受到震动,将其内部含有的塑料废渣通过震动的方式出现在碳化产物的表面,而在处理箱4上升的过程中,活塞702会与箱体2的内部顶面发生挤压,进而会向缸体701的内部移动并压缩其内部的气体,使得气体从通孔802处流向一侧的转换块704的内部,并通过弹性管705的引导,使得滑块706带动整平板707开始向一侧移动,开始对落在输送带5上的碳化产物进行摊平,以便能够更好地筛选;
而在处理箱4下降时,弹性管705会开始复位,进而会通过滑块706带动整平板707开始复位,在滑块706复位过程中,半齿轮7061会带动与其啮合的全齿轮803开始转动,进而带动球体801开始旋转半周,使得通孔802的方向开始改变,以便实现处理箱4升降过程中整平板707能够往复移动,实现更好地摊平效果;
而在整平板707往复移动过程中,其上表面固定安装的竖杆708会与从动杆902下端安装的横杆出现挤压,使得从动杆902带动其表面套接的开合板901开始转动,在开合板901转动过程中,其表面安装的弹性凸起9011会从环形料口表面开设的通口内部移出,进而会是地从动杆902出现下移并开始压缩套设在滑杆903表面的弹簧904,使得环形料口打开,碳化产物则会落在转动的输送带5上,当竖杆708与横杆之间分离时,从动杆902会在弹簧904的作用下开始恢复原位,并带动开合板901对环形料口重新封堵,实现碳化产物间歇性下落,确保能够将每一次落下的碳化产物均匀的摊平,便于筛选分离的目的。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续式废锂电池无氧碳化热解炉,包括热解炉本体(1),以及通过出料管(101)与热解炉本体(1)出口相连通的箱体(2),所述箱体(2)的内部设置有处理箱(4),所述处理箱(4)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出料管(101)相连通的环形料口,且环形料口的表面开设有多组通口,所述处理箱(4)的内部设置有带有静电的输送带(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震动机构(3),设置于箱体(2)的内部,所述震动机构(3)包括固定安装在箱体(2)底面的电机(301),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设置于箱体(2)内部的转轴(302),所述转轴(302)的表面套接有上端为波浪状的圆形凸台(303),所述凸台(303)的上端滑动配合有对称设置的升降块(304);
摊平机构(7),设置于处理箱(4)上表面固定安装的防护罩(6)的下方,所述摊平机构(7)包括对称安装在处理箱(4)表面的缸体(701),且缸体(701)的内部设置有换向件(8),所述缸体(701)的内部插设有活塞(702),两组所述缸体(701)的两端均通过连通管(703)连通有两组转换块(704),两组所述转换块(704)的相对面均通过弹性管(705)连通有滑块(706),且滑块(706)的两端对称安装有半齿轮(7061),所述滑块(706)的下表面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整平板(707),所述整平板(70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竖杆(708),所述竖杆(708)的一侧设置有放料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废锂电池无氧碳化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02)的内部滑动配合有圆杆(3021),所述圆杆(3021)的上端与处理箱(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废锂电池无氧碳化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件(8)包括设置于缸体(701)内部的球体(801),且球体(801)的内部开设有与外部相连通的L形通孔(802),所述球体(801)的外表面通过伸出至外部的圆柱连接固定有全齿轮(803),且全齿轮(803)与半齿轮(7061)之间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废锂电池无氧碳化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平板(707)设置于处理箱(4)的内部,且整平板(707)的下端与输送带(5)的上表面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废锂电池无氧碳化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机构(9)包括设置于环形料口下方的开合板(901),所述开合板(90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与竖杆(708)进行配合地从动杆(902),所述从动杆(902)通过其上端开设的凹槽滑动配合有滑杆(9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续式废锂电池无氧碳化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903)通过套设在其表面的弹簧(904)与凹槽的内壁连接固定,且滑杆(903)的上端与环形料口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续式废锂电池无氧碳化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板(901)的上表面等间距安装有多组弹性凸起(9011),所述弹性凸起(9011)与环形料口表面开设的通口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废锂电池无氧碳化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筛网(401),且筛网(401)设置在输送带(5)的下方,所述筛网(40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出料板(402)。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续式废锂电池无氧碳化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5)的下方设置有刮板(501),所述刮板(501)的表面与输送带(5)的下表面相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连续式废锂电池无氧碳化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401)和出料板(402)以及输送带(5)均通过开设在箱体(2)一侧的开口与外部相连通。
CN202211546835.8A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连续式废锂电池无氧碳化热解炉 Active CN1158997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46835.8A CN115899706B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连续式废锂电池无氧碳化热解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46835.8A CN115899706B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连续式废锂电池无氧碳化热解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9706A true CN115899706A (zh) 2023-04-04
CN115899706B CN115899706B (zh) 2024-02-06

Family

ID=86491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46835.8A Active CN115899706B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连续式废锂电池无氧碳化热解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99706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23077A (ja) * 1996-06-06 1997-12-16 Ebara Corp プラスチック・金属積層体廃棄物からの金属回収方法
DE19744814A1 (de) * 1997-10-02 1999-04-08 Mannesmann Ag Verfahren und Anlage zur Gewinnung einer C-haltigen Wertstofffraktion
CN101797578A (zh) * 2009-12-11 2010-08-11 深圳市兖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微波裂解综合处理系统及系统使用的方法和设备
CN109193064A (zh) * 2018-10-31 2019-01-11 中南大学 一种废旧动力锂电池有价成分分选回收的方法
CN209834896U (zh) * 2019-04-18 2019-12-24 郑州砼之杰水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带秤斗下料调整机构的砂配料装置
CN112479200A (zh) * 2020-12-24 2021-03-12 河南开炭新材料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余热伴烧生产负极材料的方法
CN213033017U (zh) * 2020-08-25 2021-04-23 安化县泰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锂电池梯次利用回收装置
CN113600470A (zh) * 2021-07-26 2021-11-05 安徽省富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贴片电阻的筛选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5029999U (zh) * 2021-05-15 2021-12-07 山东山矿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钢厂用带式输送机料铁分离装置
CN215963731U (zh) * 2021-01-08 2022-03-08 安徽晶华电子基材有限公司 一种硅微粉粉碎研磨筛选机
CN114377956A (zh) * 2020-06-19 2022-04-22 长江师范学院 锂电池回收材料分选设备入料口结构
KR102462303B1 (ko) * 2022-08-03 2022-11-03 주식회사 이디엔지니어링 리튬 이온 배터리의 자원 재활용 처리 시스템
CN115338033A (zh) * 2022-07-18 2022-11-15 赣州鑫舟永磁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稀土永磁体的分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23077A (ja) * 1996-06-06 1997-12-16 Ebara Corp プラスチック・金属積層体廃棄物からの金属回収方法
DE19744814A1 (de) * 1997-10-02 1999-04-08 Mannesmann Ag Verfahren und Anlage zur Gewinnung einer C-haltigen Wertstofffraktion
CN101797578A (zh) * 2009-12-11 2010-08-11 深圳市兖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微波裂解综合处理系统及系统使用的方法和设备
CN109193064A (zh) * 2018-10-31 2019-01-11 中南大学 一种废旧动力锂电池有价成分分选回收的方法
CN209834896U (zh) * 2019-04-18 2019-12-24 郑州砼之杰水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带秤斗下料调整机构的砂配料装置
CN114377956A (zh) * 2020-06-19 2022-04-22 长江师范学院 锂电池回收材料分选设备入料口结构
CN213033017U (zh) * 2020-08-25 2021-04-23 安化县泰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锂电池梯次利用回收装置
CN112479200A (zh) * 2020-12-24 2021-03-12 河南开炭新材料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余热伴烧生产负极材料的方法
CN215963731U (zh) * 2021-01-08 2022-03-08 安徽晶华电子基材有限公司 一种硅微粉粉碎研磨筛选机
CN215029999U (zh) * 2021-05-15 2021-12-07 山东山矿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钢厂用带式输送机料铁分离装置
CN113600470A (zh) * 2021-07-26 2021-11-05 安徽省富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贴片电阻的筛选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5338033A (zh) * 2022-07-18 2022-11-15 赣州鑫舟永磁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稀土永磁体的分离装置
KR102462303B1 (ko) * 2022-08-03 2022-11-03 주식회사 이디엔지니어링 리튬 이온 배터리의 자원 재활용 처리 시스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9706B (zh) 2024-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31607B (zh) 一种废旧锂电池破碎系统及其工艺
CN211586784U (zh) 一种废旧电池破碎装置
CN209329087U (zh) 锂电池回收装置
CN108511838A (zh) 一种废旧锂电池成套回收装置
CN209472074U (zh) 一种锂电池处理回收设备
CN211190346U (zh) 一种废旧电池的粉碎筛选回收装置
CN212266367U (zh) 一种改进型注塑机废料破碎装置
CN112474700A (zh) 一种建筑垃圾制备再生建筑材料的生产设备及方法
CN114309027A (zh) 一种危险废物处理再利用综合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6094146U (zh) 一种锅炉给煤机的煤渣回收装置
CN115899706A (zh) 一种连续式废锂电池无氧碳化热解炉
CN213854751U (zh) 一种用于石墨电极生产的原料加工装置
CN206661657U (zh) 一种用于孕育剂颗粒筛选设备的振动筛
CN115415153A (zh) 一种基于气压加载辅助的废旧锂电池材料筛分方法
CN216144149U (zh) 一种多段式处理回转炉
CN213287040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加工用负极材料的振动筛
CN115463728A (zh) 一种煤矿开采用煤块粉碎设备及粉碎工艺
CN210994558U (zh) 一种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银浆的制备设备
CN111162243B (zh) 一种质量较好的锂电池极片的加工方法
CN209697016U (zh) 一种碳五石树脂颗粒粉碎设备
CN111370797A (zh) 一种废锂电池材料高效回收装置
CN109950466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全自动生产设备
CN115415003B (zh) 一种高弹人造石墨造粒制备装置
CN211755361U (zh) 一种分离废弃锂离子电池正负电极材料的装置
CN218962809U (zh) 一种负极材料石墨化提纯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