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95019A - 一种耐溶剂高温热膨胀微球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溶剂高温热膨胀微球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95019A
CN115895019A CN202211322662.1A CN202211322662A CN115895019A CN 115895019 A CN115895019 A CN 115895019A CN 202211322662 A CN202211322662 A CN 202211322662A CN 115895019 A CN115895019 A CN 1158950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rylate
methacrylate
agent
meth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2266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抒
方璞
郑从光
秦佃斌
纪学顺
孙家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2266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950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95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950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溶剂高温热膨胀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悬浮聚合:将用于聚合形成热塑性树脂壳体的乙烯类单体组合、发泡剂、引发剂、交联剂混合,形成油相;将分散剂、分散稳定助剂、水相阻聚剂和电解质加入去离子水中,形成水相;将油相分散到水相中,升温聚合,制备包覆发泡剂的聚合物微球;2)在聚合结束后添加含异氰酸酯基团的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3)过滤、洗涤,制备出最终热膨胀微球。本发明的热膨胀微球具有耐溶剂、耐热的优点,且易过滤、膨胀时不易结块,从而拓宽了微球的应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耐溶剂高温热膨胀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膨胀微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溶剂高温热膨胀微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膨胀微球是一种热塑性空心聚合物微球,主要由热塑性聚合物外壳和封入的液态烷烃气体组成。这些空心球的平均直径范围从10至50um,真密度为1000-1300kg/m3。当加热时,壳内气体压力增加并且热塑性外壳软化,从而使膨胀微球体积显著增加。当冷却时,膨胀微球外壳再次变硬,体积固定。膨胀后微球的体积可增加20-50倍,密度可达10-70kg/m3。热膨胀微球的聚合物壳层成分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外壳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气体渗透性,从而决定了热膨胀微球的热稳定性、耐溶剂性、粒径、密度和耐压性等性能。
热膨胀微球一般作为发泡材料或轻质填料应用于涂料、墙纸、油墨、合成革、热塑性树脂发泡加工等领域。在涂料、油墨、塑料等领域,要求热膨胀微球与基材粘结性好;在合成革领域应用时要求热膨胀微球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在热塑性树脂发泡加工领域要求热膨胀微球具有较高的膨胀温度和良好的耐热性。
为了提高热膨胀微球的耐热性和耐溶剂性,通常采用引入大量的甲基丙烯腈、丙烯酰胺或提高丙烯腈的用量来实现,这样会导致产品成本增加,且使用大量毒性较高的单体,会增加生产风险。研究发现,使用有机硅类单体改性热膨胀微球,可以改善其粘结性、耐热性和耐溶剂性能。
专利CN100436562C公开了一种有机硅化合物改性的热膨胀微球的方法,该方法使用具有可聚合的反应基团的有机硅化合物进行共聚,制备出外壳含有有机硅化合物的热膨胀微球,能够改善热膨胀微球与其他材料的粘结性。专利CN107915799A公开了一种有机硅单体改性的热膨胀微球,改性后可以提高热膨胀微球的耐老化、抗紫外线性能。以上专利公开的方法的缺点是有机硅化合物无法均匀分布在热膨胀微球的表面,限制了有机硅化合物的作用。专利CN109705392A公开了一种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的热膨胀微球,该方法使用含氨基或环氧基的硅烷偶联剂对热膨胀微球壳体进行改性,可以改善微球的耐溶剂性。该方法的缺点是使用的硅烷偶联剂很难稳定的吸附在热膨胀微球壳体表面,导致改性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耐溶剂高温热膨胀微球的制备方法,此类型热膨胀微球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和耐高温性能,还具有良好的与涂料、油墨、塑料等基材的粘结性。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耐溶剂高温热膨胀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悬浮聚合:将乙烯类单体、发泡剂、引发剂、交联剂混合,形成油相;将分散剂、分散稳定助剂、水相阻聚剂和电解质加入去离子水中,形成水相;将油相加入到水相中,高速分散,然后加压,升温聚合,制备包覆发泡剂的聚合物微球;
2)聚合结束后,添加含异氰酸酯基团的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
3)过滤、洗涤,制备出湿态热膨胀微球,或干燥制备干态热膨胀微球。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乙烯类单体包含如下重量比的组分,以乙烯类单体的总质量计:
丙烯腈类单体A10-50wt%,优选20-40wt%,
(甲基)丙烯酸酯单体B10-50wt%,优选15-40wt%,
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C10-40wt%,优选15-30wt%。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腈类单体A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α-氯丙烯腈、α-乙氧基丙烯腈、富马腈或巴豆腈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丙烯腈或甲基丙烯腈中的一种或二者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单体B为(甲基)丙烯酸、碳原子数为C1-C18的(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玻璃化温度较高的甲基丙烯酸和碳原子数为C1-C18的甲基丙烯酸酯,比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环己基丙烯酸酯、环己烷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苄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C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4-羟丁基丙烯酸酯、2-羟基乙基丙烯酸酯、(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丙基丙烯酸酯、(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4-羟基丁基丙烯酸酯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交联剂的添加量为乙烯类单体的总质量的0.1-10%,优选0.5-9%;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交联剂选自一种或多种多官能团的交联单体,如二乙烯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三(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聚乙烯二醇(200)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烯二醇(400)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烯丙基异氰酸酯、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三羟甲基丙烷二烯丙基醚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其发泡剂为烷烃、卤代烷烃或其混合物,优选的,发泡剂的沸腾温度不高于热塑性树脂壳体的软化温度,选自甲烷、乙烷、丙烷、异丁烷、正丁烷、异戊烷、新己烷、环己烷、庚烷、异庚烷、辛烷、异辛烷、氯化甲烷、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二氯乙烯、三氯乙烷、三氯乙烯、三氯氟甲烷、全氟化烃、含氟的醚等。发泡剂的添加量为乙烯类单体总质量的1-30%,优选5-20%。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1)所述引发剂为有机引发剂,优选地,所述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或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戊腈、偶氮二异庚腈、三十二烷基过氧化二碳酸酯,二(4-叔丁基环己基)过氧化二碳酸酯、过氧化二月桂酰、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异丁酸叔丁酯、过氧化新戊酸叔丁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二叔丁基过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戊腈、偶氮二异庚腈、过氧化二月桂酰、过氧化二苯甲酰中的一种或多种,引发剂添加量为乙烯类单体总质量的0.1-6%,优选0.2-3%;
所述的分散剂为淀粉、纤维素、二氧化硅胶体、钠、钾、钙、镁、钡等金属的盐、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其添加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0.1-6.5%;
所述的分散稳定助剂选自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乙烯基磺酸钠、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多种,其添加量为乙烯类单体总质量的0.1-3%;
所述的水相阻聚剂选自重铬酸钾、重铬酸钠、亚硝酸钠、亚硝酸钾、亚硫酸氢钠、高锰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其添加量为乙烯类单体总质量的0.1-5%;
所述的电解质选自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锂、硫酸钠、硫酸钾、硫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其添加量为乙烯类单体总质量的1-25%。
所述的高速分散过程搅拌转速在500-1500r/min,分散时间5-20min;
悬浮聚合中,使用氮气加压,压力在0.5-2MPa;
悬浮聚合过程,反应温度在30-95℃,优选40-80℃;
悬浮聚合反应时间为8-24h。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2)所述的表面处理过程,表面处理的温度为40-80℃,表面处理时间为1-3h;
所述的含异氰酸酯基团的硅烷偶联剂为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二者的混合物,其结构式如下:
Figure BDA0003911022990000051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含异氰酸酯基团的硅烷偶联剂的加入量为乙烯类单体总质量的0.1-10%,优选1-9.5%。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3)使用过滤、洗涤的方式制备出湿态热膨胀微球产品,也可以采用真空干燥的方式制备干态热膨胀微球产品,干燥温度在40-70℃,真空度在50mbar以下。
在进一步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热膨胀微球的粒径为5-50μm,所述热膨胀微球的起始膨胀温度150-200℃,最高膨胀温度在210-260℃,所述的热膨胀微球耐溶剂性能优异。
本发明采用丙烯腈类单体、(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共聚,制备出具有特殊结构的热塑性树脂壳体,壳体内部封装有发泡剂,并使用特定结构的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丙烯腈类单体可以为壳体提供良好的气密性,(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以提高壳体的软化温度,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不仅能改善壳体的韧性,还能够提供反应活性点,从而可以对树脂壳体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硅烷偶联剂可以为提高热膨胀微球与基材的粘结性,并提高其耐溶剂性和耐高温性。在三种单体和硅烷偶联剂的协同作用下,本发明的热膨胀微球展现出优异的基材粘结性、耐溶剂性和耐高温性,拓宽了其应用领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使用含羟基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引入改性活性点,与含异氰酸酯基的硅烷偶联剂反应活性高,表面改性更充分,改性效果更好。
2、通过使用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提高了热膨胀微球的基材粘结性。
3、通过使用玻璃化转变温度较高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使用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提高了热膨胀微球的耐溶剂性和耐高温性,无需增加丙烯腈类单体用量,可减少生产风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实施例只是作为对本发明的说明,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一、本发明实施例及对比例主要原料来源:
(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硅溶胶、疏水改性硅溶胶M5-15:山东百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聚乙烯醇:阿科玛集团;
聚乙烯吡咯烷酮:南京瑞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环己基丙烯酸酯、(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苄基酯、(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精德化学;
过氧化月桂酰、过氧化二苯甲酰等引发剂:阿科玛化学有限公司;
二乙烯苯、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三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柏斯托(上海)化工产品贸易有限公司;
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迈图(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其他若未作特别说明均为由市场购买得到的普通原料。
二、本发明实施例及对比例采用的主要测试仪器及方法:
粒径:Bettersize 2000LD激光粒度分析仪。
膨胀性能:Mettler TMA/SDTA2+LN/600热机械分析仪,Tstart代表膨胀微球的起始发泡温度,Tmax代表膨胀微球的最大发泡温度。
耐热性:定义的膨胀微球耐热性为在200℃下膨胀后的热膨胀微球的体积开始塌缩的时间,Mettler TMA/SDTA2+LN/600热机械分析仪。
耐溶剂性:将可膨胀微球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丁酮和二甲苯的混合溶剂中进行浸泡,混合溶剂中N,N-二甲基甲酰胺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5%,丁酮20%,二甲苯65%。在混合溶剂中浸泡48h后进行发泡性能测试,×不发泡;△1/2发泡;○正常发泡。
【实施例1】
(1)在1L带有搅拌器和投料口的不锈钢反应器中,依次加入500g水、1g硅溶胶、1g聚乙烯醇、1g亚硝酸钠、10g氯化钠,搅拌溶解均匀,配置成水相物质。在1L带有搅拌器和投料口的不锈钢配料罐中,依次加入40g丙烯腈、30g甲基丙烯酸、15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g二乙烯苯、2g偶氮二异丁腈、20g异戊烷,搅拌溶解均匀,配置成油相物质。将油相物质一次性加入至反应器中,设定搅拌器转速1100r/min,分散15min。然后使用氮气加压至1MPa,升温至50℃,并反应18h。
(2)反应结束后,加入5g 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升温至60℃进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时间为3h。
(3)表面处理结束后,降温后进行过滤、洗涤,制备出热膨胀微球1。
【实施例2】
(1)在1L带有搅拌器和投料口的不锈钢反应器中,依次加入550g水、2g疏水改性硅溶胶M5-15、1.5g聚乙烯吡咯烷酮、2g亚硝酸钾、20g氯化钾,搅拌溶解均匀,配置成水相物质。在1L带有搅拌器和投料口的不锈钢配料罐中,依次加入40g甲基丙烯腈、55g甲基丙烯酸叔丁酯、15g甲基丙烯酸羟丙酯、3g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4g过氧化月桂酰、30g辛烷,搅拌溶解均匀,配置成油相物质。将油相物质一次性加入至反应器中,设定搅拌器转速1300r/min,分散10min。然后使用氮气加压至1.5MPa,升温至60℃,并反应15h。
(2)反应结束后,加入10g 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升温至70℃进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时间为2h。
(3)表面处理结束后,降温后进行过滤、洗涤,制备出热膨胀微球2。
【实施例3】
(1)在1L带有搅拌器和投料口的不锈钢反应器中,依次加入550g水、5g氢氧化镁、3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g亚硫酸氢钠、25g氯化钙,搅拌溶解均匀,配置成水相物质。在1L带有搅拌器和投料口的不锈钢配料罐中,依次加入25g甲基丙烯腈、35g环己基丙烯酸酯、40g(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6g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1g偶氮二异戊腈、10g二氯甲烷,搅拌溶解均匀,配置成油相物质。将油相物质一次性加入至反应器中,设定搅拌器转速1500r/min,分散13min。然后使用氮气加压至2MPa,升温至70℃,并反应12h。
(2)反应结束后,加入8g 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升温至80℃进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时间为1.5h。
(3)表面处理结束后,降温后进行过滤、洗涤,制备出热膨胀微球3。
【实施例4】
(1)在1L带有搅拌器和投料口的不锈钢反应器中,依次加入550g水、6g羟甲基纤维素、2g甲基纤维素钠、4g亚硝酸钠、5g硫酸钾,搅拌溶解均匀,配置成水相物质。在1L带有搅拌器和投料口的不锈钢配料罐中,依次加入45gα-乙氧基丙烯腈、12g甲基丙烯酸苄基酯、35g(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6g三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1g过氧化二苯甲酰、15g正丁烷,搅拌溶解均匀,配置成油相物质。将油相物质一次性加入至反应器中,设定搅拌器转速800r/min,分散20min。然后使用氮气加压至2MPa,升温至80℃,并反应14h。
(2)反应结束后,加入2g 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80℃进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时间为2h。
(3)表面处理结束后,降温后进行过滤、洗涤,制备出热膨胀微球4。
【对比例1】
按照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反应并制备相同的聚合物溶液,区别仅在于:聚合反应结束后不添加硅烷偶联剂进行改性。过滤、洗涤,制备出热膨胀微球5。
【对比例2】
(1)在1L带有搅拌器和投料口的不锈钢反应器中,依次加入500g水、1g硅溶胶、1g聚乙烯醇、1g亚硝酸钠、10g氯化钠,搅拌溶解均匀,配置成水相物质。在1L带有搅拌器和投料口的不锈钢配料罐中,依次加入40g丙烯腈、30g甲基丙烯酸、1g二乙烯苯、2g偶氮二异丁腈、20g异戊烷,搅拌溶解均匀,配置成油相物质。将油相物质一次性加入至反应器中,设定搅拌器转速1100r/min,分散15min。然后使用氮气加压至1MPa,升温至50℃,并反应18h。
(2)反应结束后,加入5g 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升温至60℃进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时间为3h。
(3)表面处理结束后,降温后进行过滤、洗涤,制备出热膨胀微球6。
【对比例3】
(1)在1L带有搅拌器和投料口的不锈钢反应器中,依次加入500g水、1g硅溶胶、1g聚乙烯醇、1g亚硝酸钠、10g氯化钠,搅拌溶解均匀,配置成水相物质。在1L带有搅拌器和投料口的不锈钢配料罐中,依次加入40g丙烯腈、30g甲基丙烯酸、15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g二乙烯苯、2g偶氮二异丁腈、20g异戊烷,搅拌溶解均匀,配置成油相物质。将油相物质一次性加入至反应器中,设定搅拌器转速1100r/min,分散15min。然后使用氮气加压至1MPa,升温至50℃,并反应18h。
(2)反应结束后,加入5g硅烷偶联剂KH550,升温至60℃进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时间为3h。
(3)表面处理结束后,降温后进行过滤、洗涤,制备出热膨胀微球7。
【对比例4】
(1)在1L带有搅拌器和投料口的不锈钢反应器中,依次加入500g水、1g硅溶胶、1g聚乙烯醇、1g亚硝酸钠、10g氯化钠,搅拌溶解均匀,配置成水相物质。在1L带有搅拌器和投料口的不锈钢配料罐中,依次加入65g丙烯腈、35g甲基丙烯酸、8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g二乙烯苯、2g偶氮二异丁腈、20g异戊烷,搅拌溶解均匀,配置成油相物质。将油相物质一次性加入至反应器中,设定搅拌器转速1100r/min,分散15min。然后使用氮气加压至1MPa,升温至50℃,并反应18h。
(2)反应结束后,加入5g 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升温至60℃进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时间为3h。
(3)表面处理结束后,降温后进行过滤、洗涤,制备出热膨胀微球8。
应用测试例
将上述得到的热膨胀微球进行粒径、粒径分布、发泡性能、高温耐久性及耐溶剂性检测,检测结果示于表1。
表1
Figure BDA0003911022990000121
说明:×不发泡;△1/2发泡;○正常发泡。

Claims (10)

1.一种耐溶剂高温热膨胀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悬浮聚合:将乙烯类单体、发泡剂、引发剂、交联剂混合,形成油相;将分散剂、分散稳定助剂、水相阻聚剂和电解质加入去离子水中,形成水相;将油相加入到水相中,高速分散,然后加压,升温聚合,制备包覆发泡剂的聚合物微球;
2)聚合结束后,添加含异氰酸酯基团的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
3)过滤、洗涤,制备出湿态热膨胀微球,或干燥制备干态热膨胀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烯类单体包含如下重量比的组分,以乙烯类单体的总质量计:
丙烯腈类单体A10-50wt%,优选20-40wt%,
(甲基)丙烯酸酯单体B10-50wt%,优选15-40wt%,
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C10-40wt%,优选15-30wt%;
优选的,所述丙烯腈类单体A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α-氯丙烯腈、α-乙氧基丙烯腈、富马腈或巴豆腈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丙烯腈或甲基丙烯腈中的一种或二者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单体B为(甲基)丙烯酸、碳原子数为C1-C18的(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玻璃化温度较高的甲基丙烯酸和碳原子数为C1-C18的甲基丙烯酸酯,更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环己基丙烯酸酯、环己烷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苄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C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4-羟丁基丙烯酸酯、2-羟基乙基丙烯酸酯、(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丙基丙烯酸酯、(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4-羟基丁基丙烯酸酯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的添加量为乙烯类单体的总质量的0.1-10%,优选0.5-9%;
优选的,所述交联剂选自二乙烯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三(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聚乙烯二醇(200)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烯二醇(400)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烯丙基异氰酸酯、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三羟甲基丙烷二烯丙基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为烷烃、卤代烷烃或其混合物,优选的,发泡剂的沸腾温度不高于热塑性树脂壳体的软化温度,选自甲烷、乙烷、丙烷、异丁烷、正丁烷、异戊烷、新己烷、环己烷、庚烷、异庚烷、辛烷、异辛烷、氯化甲烷、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二氯乙烯、三氯乙烷、三氯乙烯、三氯氟甲烷、全氟化烃、含氟的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发泡剂的添加量为乙烯类单体总质量的1-30%,优选5-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引发剂为有机引发剂,优选的,所述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或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戊腈、偶氮二异庚腈、三十二烷基过氧化二碳酸酯,二(4-叔丁基环己基)过氧化二碳酸酯、过氧化二月桂酰、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异丁酸叔丁酯、过氧化新戊酸叔丁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二叔丁基过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戊腈、偶氮二异庚腈、过氧化二月桂酰、过氧化二苯甲酰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引发剂添加量为乙烯类单体总质量的0.1-6%,优选0.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为淀粉、纤维素、二氧化硅胶体、金属钠、钾、钙、镁、钡的盐、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其添加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0.1-6.5%;
优选的,所述的分散稳定助剂选自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乙烯基磺酸钠、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多种,其添加量为乙烯类单体总质量的0.1-3%;
优选的,所述的水相阻聚剂选自重铬酸钾、重铬酸钠、亚硝酸钠、亚硝酸钾、亚硫酸氢钠、高锰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其添加量为乙烯类单体总质量的0.1-5%;
优选的,所述的电解质选自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锂、硫酸钠、硫酸钾、硫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其添加量为乙烯类单体总质量的1-25%。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速分散过程搅拌转速在500-1500r/min,分散时间5-20min;
优选的,悬浮聚合中,使用氮气加压,压力在0.5-2MPa;
优选的,悬浮聚合过程,反应温度在30-95℃,优选40-80℃;
优选的,悬浮聚合反应时间为8-24h;
优选的,步骤2)所述的表面处理过程,表面处理的温度为40-80℃,表面处理时间为1-3h。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异氰酸酯基团的硅烷偶联剂为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二者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含异氰酸酯基团的硅烷偶联剂的加入量为乙烯类单体总质量的0.1-10%,优选1-9.5%。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使用过滤、洗涤的方式制备出湿态热膨胀微球产品,或采用真空干燥的方式制备干态热膨胀微球产品,干燥温度在40-70℃,真空度在50mbar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热膨胀微球的粒径为5-50μm,所述热膨胀微球的起始膨胀温度150-200℃,最高膨胀温度在210-260℃,所述的热膨胀微球耐溶剂性能优异。
CN202211322662.1A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耐溶剂高温热膨胀微球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8950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22662.1A CN115895019A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耐溶剂高温热膨胀微球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22662.1A CN115895019A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耐溶剂高温热膨胀微球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5019A true CN115895019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84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22662.1A Pending CN115895019A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耐溶剂高温热膨胀微球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9501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87467A (zh) * 2023-09-26 2023-11-03 太仓斯迪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压缩低回弹的高段差填充压敏胶、压敏胶带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12384A (zh) * 2018-07-20 2018-11-30 西能化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超高温可膨胀热塑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675824A (zh) * 2020-04-21 2020-09-18 运研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可高温后交联的可膨胀发泡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US20210189090A1 (en) * 2016-02-19 2021-06-24 Matsumoto Yushi-Seiyaku Co., Ltd. Heat-expandable microsphere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189090A1 (en) * 2016-02-19 2021-06-24 Matsumoto Yushi-Seiyaku Co., Ltd. Heat-expandable microsphere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CN108912384A (zh) * 2018-07-20 2018-11-30 西能化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超高温可膨胀热塑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675824A (zh) * 2020-04-21 2020-09-18 运研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可高温后交联的可膨胀发泡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董晨空等: "《塑料新型加工助剂应用技术》", vol. 1, 中国石化出版社, pages: 174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87467A (zh) * 2023-09-26 2023-11-03 太仓斯迪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压缩低回弹的高段差填充压敏胶、压敏胶带及制备方法
CN116987467B (zh) * 2023-09-26 2023-12-15 太仓斯迪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压缩低回弹的高段差填充压敏胶、压敏胶带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12384B (zh) 超高温可膨胀热塑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633936B (zh) 可热膨胀热塑性微球
WO2014036681A1 (zh) 热膨胀性微球及其制备和应用
JP4362474B2 (ja) 熱膨張性微小球、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CN108097182B (zh) 一种超细环保热膨胀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14756A (zh) 一种基于Pickering原位细乳液制备的热膨胀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95019A (zh) 一种耐溶剂高温热膨胀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1675824A (zh) 一种可高温后交联的可膨胀发泡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98721A (zh) 一种聚甲基丙烯酰亚胺热膨胀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71221A (zh) 一种利用spg乳化膜技术制备热膨胀微球的方法
CN108912383B (zh) 超高温可膨胀热塑性微球及其应用
CN111995708A (zh) 基于两亲性Janus SiO2纳米粒子的含氟聚丙烯酸酯涂饰剂及制备方法
CN111777792A (zh) 一种具有优良的耐溶剂性的可膨胀发泡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21961A (zh) 高性能聚苯乙烯增韧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04818A (zh) 基于Pickering乳液聚合法制备的超低温热膨胀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JP3637785B2 (ja) 発泡性メタクリル酸メチル系樹脂粒子の製造方法
CN110698583A (zh) 一种环保型反应型乳化剂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JP2010229341A (ja) 熱膨張性マイクロカプセル及び熱膨張性マイクロカプセルの製造方法
JP5731722B1 (ja) 熱膨張性マイクロカプセル
CN110317290B (zh) 一种大孔径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EP1564276A1 (en) Heat-expandable microcapsules
CN114672063B (zh) 一种改性热塑性空心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KR20050035743A (ko) 현탁중합으로 입도분포도가 균일한 비닐계 고분자 입자의제조방법
CN112251056B (zh) 无机硅酸盐涂料用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23701B (zh) 一种耐高温耐黄变热膨胀发泡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