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69742A - 除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除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69742A
CN115869742A CN202211033861.0A CN202211033861A CN115869742A CN 115869742 A CN115869742 A CN 115869742A CN 202211033861 A CN202211033861 A CN 202211033861A CN 115869742 A CN115869742 A CN 115869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rotor
dehumidification
air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338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河本亮太
上田裕树
田中裕基
堀达也
水谷衣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16041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305035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16041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3050357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16042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3050361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869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697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除湿装置(50)包括:主体壳(1),其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除湿转子(10),其设置于主体壳(1)内,具有吸湿区域和放湿区域;风机,其将从主体壳(1)的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在利用除湿风路而穿过了除湿转子(10)的吸湿区域之后,从吹出口向主体壳(1)外排气;和循环风路,其设置于主体壳(1)内。在循环风路上设置有除湿转子(10)的放湿区域、设置于放湿区域的上风侧的发热部、使循环风路内的空气循环的循环风机。

Description

除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例如用于衣物干燥的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这种除湿装置在具有短边侧和长边侧的水平截面形状的主体壳内设置有:从吸入口吸气并从吹出口排气的风机;从风机供给的空气中吸湿的除湿转子;使除湿转子旋转的定时电机;使再生空气向除湿转子的一部分循环的循环风路和循环风机;在循环风路中使水分从除湿转子放出的发热部;和用风机供给的空气将含有除湿转子放出的水分的再生空气冷却并使其冷凝的热交换器。已知有一种将在循环风路内产生的结露水和在热交换器内生成的冷凝水回收到贮水箱中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风机包括风扇电机、通过风扇电机而旋转的风扇、和内置风扇的风扇壳体,风扇壳体的下端位于比贮水箱的上端靠上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982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923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这种现有除湿装置中,要求提高除湿性能,除湿性能依赖于在循环风路内产生的结露水和在热交换器内生成的冷凝水的总量。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装置,其促进循环风路内的结露水产生,提高除湿性能。
本公开的除湿装置包括:主体壳,其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除湿转子,其设置于主体壳内,具有吸湿区域和放湿区域;风机,其将从主体壳的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在通过除湿风路而穿过了除湿转子的吸湿区域之后,从吹出口向主体壳外排气;和循环风路,其设置于主体壳内。在循环风路上设置有:除湿转子的放湿区域;发热部,其设置于放湿区域的上风侧;和循环风机,其使循环风路内的空气循环。
如上所述,本公开提供一种除湿装置,促进循环风路内的结露水的产生,提高除湿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截面立体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侧视截面图。
图6是对本公开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下部空间进行说明的截面立体图。
图7是对本公开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贮水箱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12是表示本公开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的内部的概略图。
图13是表示本公开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的支承框、再生腔室和连通管道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公开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的再生腔室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本公开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的再生腔室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本公开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的立体图。
图17是本公开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的立体图。
图18是本公开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本公开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20是表示本公开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的内部的概略图。
图21是本公开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的热交换器的展开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主体壳
2 吸入口
3 操作部
4 吹出口
5 百叶板
6 贮水箱
6a 开口
7 除湿转子部
8 再生单元
9 风机
9a 风扇电机
9b 风扇
9c 风扇壳体
10 除湿转子
10a 吸湿区域
10b 放湿区域
10c 齿
11 支承框
11a 开口
11b 下表面部
12 定时电机(timing motor)
12a 齿轮
13 循环风路
13a 上方循环风路
13b 下方循环风路
13c 循环送风风路
14 发热部
15 热交换器
16 循环风机
16a 电机
16b 叶轮
17 排出口
18 吸气口
19 吸入面部分
20 吸入相对面部分
21 涡旋面部分
22 除湿风路
23 冷却风路
24 集水部
25 连通孔
26 下部空间
27 凹部
50 除湿装置
101 主体壳
102 吸入口
103 操作部
104 吹出口
105 百叶板
106 贮水部
107 除湿转子部
108 再生单元
109 风机
109a 电机部
109b 风扇部
109c 壳体部
110 除湿转子
110a 吸湿区域
110b 放湿区域
110c 齿
111 支承框
111a 开口
112 电机
113 循环风路
114 发热部
115 热交换器
116 循环风机
116a 电机
116b 叶轮
117 排出口
118 吸气口
119 吸入面部分
120 吸入相对面部分
121 涡旋面部分
122 除湿风路
123 冷却风路
129 再生腔室
129a 上风侧腔室
129b 下风侧腔室
130 第1开口部
131 第2开口部
132 第3开口部
133 托盘
134 连通管道
135 分隔板部
136 底面
150 除湿装置
201 主体壳
202 吸入口
203 操作部
204 吹出口
205 百叶板
206 贮水部
207 除湿转子部
208 再生单元
209 风机
209a 电机部
209b 风扇部
209c 壳体部
210 除湿转子
210a 吸湿区域
210b 放湿区域
210c 齿
211 支承框
211a 开口
212 电机
212a 齿轮
213 循环风路
214 发热部
215 热交换器
215a 上端
215b 侧面
216 循环风机
216a 电机
216b 叶轮
217 排出口
218 吸气口
219 吸入面部分
220 吸入相对面部分
221 涡旋面部分
222 除湿风路
223 冷却风路
224 连通路径
224a 底面
250 除湿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公开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50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除湿装置50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除湿装置50的水平面上的概略截面图。图4是除湿装置50的截面立体图。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50在纵长箱形状的主体壳1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吸入口2,在主体壳1的上表面的侧面侧具有操作部3,在主体壳1的上表面的背面侧具有吹出口4。使用者通过操作操作部3,能够确认除湿装置50的操作和运转模式。在吹出口4的上方具有转动自如的百叶板5。在主体壳1的前表面侧下方出没自如地设置有贮水箱6,贮存在主体壳1内生成的除湿水。
在主体壳1内置括除湿转子部7、再生单元8和风机9。
除湿转子部7具有除湿转子10、支承框11和定时电机12。
除湿转子10为圆板形状,以旋转轴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转动自如地设置于支承框11。除湿转子10由载持有吸附材料的可沿轴向通风的蜂窝形状构成,该吸附材料具有如下特性,如果裸露的空气的相对湿度高,则能够保持很多水分,当相对湿度降低时,可保持的水分量就会减少。这样,如果反复与相对湿度不同的多种空气接触,则根据各种相对湿度下的吸附材料可保持的水分量之差进行水分的吸附解吸。除湿转子10具有将空气中的水分吸附于除湿转子10的吸湿区域10a、和将吸附于除湿转子10的水分放出的放湿区域10b。在除湿转子10的外周具有许多齿10c。
支承框11以将主体壳1的前表面侧和背面侧隔开的方式配置,在中央部具有圆形开口11a。除湿转子10配置于主体壳1的背面和支承框11之间,转动自如地设置为封闭支承框11的开口11a。在支承框11的下部具有向下方开口的盖形状的下表面部11b。
定时电机12固定于支承框11,具有齿轮12a,齿轮12a与从除湿转子10外周突出的许多齿10c接触。当驱动定时电机12时,齿轮12a旋转,通过该齿轮12a,除湿转子10也旋转。
再生单元8具有与除湿转子10的放湿区域10b的一个侧面(主体壳的前表面侧)和除湿转子10的放湿区域10b的另一个侧面(主体壳的背面侧)连通的循环风路13、设置于循环风路13内的发热部14、热交换器15和循环风机16。
循环风路13包括以覆盖除湿转子10的一部分的方式配置且连通发热部14和热交换器15的上方循环风路13a、连通热交换器15和循环风机16的下方循环风路13b和连通循环风机16和发热部14的循环送风风路13c。在循环风路13内,高温多湿的空气进行循环,通过循环风路13的壁面,产生结露,生成结露水。
上方循环风路13a是设置于除湿转子10的上方且连通发热部14和热交换器15的风路。上方循环风路13a是可将从除湿转子10放出的高温多湿的再生空气在水平方向送风的中空的筒形状。
下方循环风路13b是设置于除湿转子10与贮水箱6之间且连通热交换器15和循环风机16的风路。下方循环风路13b是可将由热交换器15进行了热交换的高温多湿空气在水平方向送风的中空空间,由支承框11的下表面部11b和后述的集水部形成。
循环送风风路13c是设置于除湿转子10的放湿区域10b的另一个侧面(主体壳的背面侧)且可将循环风路内的空气在垂直方向送风的中空的筒,是连通循环风机16和发热部14的风路。
发热部14配置于除湿转子10的放湿区域10b的一个侧面(主体壳的背面侧)。发热部14由镍铬合金线等通电发热的材料构成,通过发热,在除湿转子10的放湿区域10b中,从除湿转子10放出水分。
热交换器15使含有从除湿转子10的放湿区域10b放出的水分的再生空气和风机9供给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使水分冷凝,生成冷凝水。热交换器15以与除湿转子10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的方式配置于主体壳1的前表面与支承框11之间。
循环风机16构成为组合了电机16a和叶轮16b的所谓西罗科风扇,在循环风路13内进行空气循环。循环风机16配置于循环风路13中的发热部14和热交换器15之间。从循环风机16送风的空气依次经由发热部14、除湿转子10的放湿区域10b、热交换器15,被吸入循环风机16。
风机9配置于主体壳1的背面与支承框11之间。风机9包括风扇电机9a、通过风扇电机9a而旋转的风扇9b和包围它们的涡旋形状的风扇壳体9c。
风扇电机9a固定于风扇壳体9c。
风扇9b为西罗科风扇,固定于从风扇电机9a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未图示)。风扇电机9a的旋转轴从主体壳1的前表面侧向背面侧延伸。
在风扇壳体9c上设置有排出口17和吸气口18。排出口17设置于风扇壳体9c的主体壳1的上表面侧。另外,吸气口18设置于风扇壳体9c的主体壳1的前表面侧。风扇壳体9c具有固定风扇电机9a且设置有吸气口18的吸入面部分19、与吸入面部分19相对的吸入相对面部分20和连结吸入面部分19和吸入相对面部分20的涡旋形状的涡旋面部分21。当通过风扇电机9a使风扇9b旋转时,空气被从风扇壳体9c的吸气口18吸入风扇壳体9c内,该吸入的空气被从排出口17送到风扇壳体9c外。
图7是对除湿装置50的贮水箱6进行说明的立体图。贮水箱6为深底盘形状,相对于主体壳1拆装自如地配置于热交换器15和除湿转子部7的下方。另外,贮水箱6是将从后述的连通孔滴下的冷凝水和结露水回收于内部的箱体,在顶面具有开口6a。
开口6a是用于将从后述的连通孔向贮水箱6的顶面滴下的冷凝水和结露水收集于贮水箱6内部的大致正方形状的开口。
另外,在主体壳1内具有除湿风路22、冷却风路23和集水部24。
除湿风路22是连通主体壳1的吸入口2、除湿转子10的吸湿区域10a和风机9的风路。从主体壳1的吸入口2吸入的空气的水分在除湿转子10的吸湿区域10a被除湿转子10吸附,被除湿。
冷却风路23是连通主体壳1的吸入口2、热交换器15和风机9的风路。通过从主体壳1的吸入口2吸入的空气,冷却热交换器15。穿过了除湿风路22和冷却风路23的各空气在风机9中混合,从吹出口4向主体壳外送风。
集水部24为大致漏斗形状,设置于热交换器15的下方。集水部24在底面具有中心轴在水平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的连通孔25。集水部24收集从热交换器15滴下的冷凝水和在循环风路13内生成的结露水,所收集的冷凝水和结露水从连通孔25向贮水箱6滴下。集水部24覆盖热交换器15和支承框11下部的下表面部11b的下方,形成下方循环风路13b的一部分。
图5是本公开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50的侧视截面图。
如图5所示,风扇壳体9c设置于吸气口18与除湿转子10和下方循环风路13b相对的位置,风扇壳体9c的下端设置为比贮水箱6的上端靠下方。
即,除湿装置50包括:具有吸入口2和吹出口4的主体壳1;设置于主体壳1内且具有吸湿区域10a和放湿区域10b的除湿转子10;以除湿转子10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除湿转子10的支承框11;使除湿转子10旋转的定时电机12;使从主体壳1的吸入口2吸入的空气在通过除湿风路22而穿过了除湿转子10的吸湿区域10a之后从吹出口4向主体壳1外排气的风机9;设置于主体壳1内的循环风路13;和对在除湿风路22和循环风路13内结露的水进行贮存的贮水箱6。循环风路13包括:除湿转子10的放湿区域10b;设置于放湿区域10b的上风侧的发热部14;设置于放湿区域10b的下风侧的热交换器15;和使循环风路13内的空气循环的循环风机16,风机9包括:风扇电机9a;通过风扇电机9a而旋转的风扇9b;和内置风扇9b的风扇壳体9c。除湿转子10设置于贮水箱6的上方,循环风路13的一部分设置于除湿转子10与贮水箱6之间,风扇壳体9c的吸气口18与除湿转子10和循环风路13相对,风扇壳体9c的下端构成为位于比贮水箱6的上端靠下方。
对以上结构的除湿动作进行说明。通过风机9,从吸入口2吸引室内空气,使水分吸湿于除湿转子10的吸湿区域10a,将除湿后的空气作为干燥空气从吹出口4向室内送风(除湿风路22)。吸湿于除湿转子10的水分通过除湿转子10的旋转驱动,向放湿区域10b移动,通过发热部14的加热,向上方循环风路13a放出。在上方循环风路13a中,通过循环风机16的送风,从除湿转子10的放湿区域10b送出的高温多湿的空气向热交换器15送风。在热交换器15中,穿过热交换器15内的高温多湿空气和冷却热交换器15的冷却风路23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这时,热交换器15内的高温多湿空气被冷却,水分冷凝成冷凝水。接着,移动到下方循环风路13b的热交换后的空气向循环风机16移动。在循环风路13内,高温多湿的空气进行循环,通过循环风路13的壁面,产生结露,生成结露水。冷凝水和结露水经由下方循环风路13b内的集水部24的连通孔25,被回收到贮水箱6。冷却热交换器15且温度上升了的冷却风路23的空气通过风机9,与除湿风路22的空气混合,从吹出口4向室内送风。这样,进行室内空气的除湿动作。
本公开的特征为,以与除湿转子10和下方循环风路13b相对的方式设置吸气口18。由此,下方循环风路13b的壁面因穿过除湿风路22和冷却风路23的风进行接触而被冷却,通过冷却后的壁面和在下方循环风路13b内流动的热交换后的空气接触,促进结露水的生成。此外,穿过热交换器15且移动到下方循环风路13b内的空气因为处于结束了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冷凝的状态,所以接近饱和空气,即使是微量的温度变化,也会产生结露。因此,通过采用可冷却循环风路13中的下方循环风路13b的结构,能够更高效地得到结露水。由此,能够促进循环风路13内的结露水的产生,能够得到提高了除湿性能的除湿装置50。
另外,为了将吸气口18设置于与除湿转子10和下方循环风路13b相对的位置,考虑通过减小风扇9b的大小来减小风扇壳体9c,且调节吸气口18的位置的技术方案。该情况下,因为会发生由因减小了风扇9b引起的除湿风路22和冷却风路23的风量降低导致的除湿性能降低,进而与下方循环风路13b接触的风量也降低,所以得到下方循环风路13b内的结露水的效率也会降低。在本公开中,不是通过调节风扇9b和风扇壳体9c的大小,而是通过将风扇壳体9c的下端调节为比贮水箱6的上端靠下方,解决了上述问题,这也是有益的效果。
图6是表示本公开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50的下部空间的截面立体图。图7是表示本公开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50的贮水箱的立体图。
在现有技术中,风扇壳体9c的下端位于比贮水箱6的上端靠上方。另外,贮水箱6为大致长方形状,从主体壳1的前表面设置到背面,贮存有冷凝水和结露水。在本公开中,因为风扇壳体9c的下端位于比贮水箱6的上端靠下方,所以贮水箱6不会从主体壳1的前表面设置到背面,贮水箱6的冷凝水和结露水的贮水量有可能降低。
因此,如图5、图6所示,主体壳1在风扇壳体9c的下方具有中空空间即下部空间26,贮水箱6优选为可贮水范围的一部分进入下部空间26的形状。
下部空间26是从风扇壳体9c的下部到主体壳1的底部的中空空间,其上表面是像沿着风扇壳体9c的形状那样的大致圆弧形状。
贮水箱6是具有像沿着下部空间26的大致圆弧形状的上表面那样的形状的凹部27的形状,在凹部27的内部可贮水。凹部27配置于下部空间26。
通过设为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地使用下部空间26,能够抑制贮水箱6的贮水量降低。
(实施方式2)
作为将由除湿转子吸湿的水分作为冷凝水而回收的除湿机,有如下结构的除湿机,即,将除湿转子所吸湿的水分用加热器加热并放出到高温的再生空气中,将含有该放出的水分的高湿的再生空气在冷凝器中冷却并回收冷凝水,使去除了水分的再生空气返回到加热器中进行循环。在该再生空气循环型的结构中,已知有如下特征的除湿装置,因为高湿的再生空气未排出到装置外部,另外,也能够利用从再生空气中回收水分时所得到的冷凝热,所以能够迅速进行衣物等的干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在这种现有除湿装置中,吸湿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由冷凝器生成的冷凝水或在再生空气进行循环的风路内结露的结露水成为水滴,积存在循环风路内,进而,在再生腔室内结露的结露水的一部分向除湿转子侧漏出,被除湿转子再次吸附。
即,为了将积存于再生腔室内的水滴迅速地导入贮水部,在与除湿转子相对的位置配置有与再生腔室连通的排水管,但会堵塞除湿风路,由此成为除湿转子的吸湿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本公开的目的是为了不堵塞除湿风路,且能够将在循环风路内产生的水滴迅速地导入贮水部。
本公开的除湿装置包括: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设置于主体壳内且具有吸湿区域和放湿区域的除湿转子;使除湿转子旋转的电机;设置在除湿转子的下方的用于贮存水的贮水部;将从主体壳的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在通过除湿风路而穿过了除湿转子的吸湿区域之后再从吹出口向主体壳外排气的风机;和设置于主体壳内的循环风路。在循环风路上设置有除湿转子的放湿区域;设置于放湿区域的上风侧的发热部;设置于放湿区域的下风侧的再生腔室;设置于再生腔室的下风侧的热交换器;和使循环风路内的空气进行循环的循环风机。再生腔室为大致箱形状,具有与除湿转子的放湿区域连通的第1开口部、与热交换器连通的第2开口部、向下方开口的第3开口部。在第3开口部设置有从第3开口部延伸的连通管道,再生腔室构成为在再生腔室内结露的水从第3开口部经由连通管道而积存于贮水部。第3开口部和连通管道均设置于比除湿转子的外周靠外侧。
根据本公开,通过第3开口部和连通管道均设置于比除湿转子外周靠外侧,能够不堵塞除湿风路地将在再生腔室内结露的结露水迅速地导入贮水部。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
图8是从前表面侧观察本公开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150所得的立体图。图9是从背面侧观察除湿装置150所得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除湿装置150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除湿装置150的水平截面的概略截面图。图12是表示除湿装置150的内部的概略图。
如图8、图9、图10、图11、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150在纵长箱形状的主体壳101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吸入口102,在主体壳101的上表面上具有操作部103,在主体壳101的上部的背面侧具有吹出口104。使用者通过操作操作部103,能够进行除湿装置150的操作和运转模式的确认。在吹出口104的上方具有转动自如的百叶板105。在主体壳101的前表面侧下方,出没自如地设置有贮水部106,贮存在主体壳101内生成的除湿水。
在主体壳101内置括除湿转子部107、再生单元108和风机109。
除湿转子部107具有除湿转子110、支承框111和电机112。
除湿转子110为圆板形状,以旋转轴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转动自如地设置于支承框111。除湿转子110由载持有吸附材料的可沿轴向通风的蜂窝形状构成,该吸附材料具有如下特性,即,如果被裸露的空气的相对湿度高,则能够保持很多水分,当相对湿度降低时,可保持的水分量减少。这样,如果反复与相对湿度不同的多种空气接触,则根据各种相对湿度下的吸附材料可保持的水分量之差进行水分的吸附解吸。除湿转子具有将空气中的水分吸附于除湿转子110的吸湿区域110a;和将除湿转子110所吸附的水分放出的放湿区域110b。在除湿转子110的外周具有许多齿110c。
支承框111以将主体壳101的前表面侧和背面侧隔开的方式配置,在中央部具有圆形开口111a。除湿转子110配置于主体壳101的背面和支承框111之间,转动自如地设置为封闭支承框111的开口111a。
电机112固定于支承框111,具有齿轮(未图示),齿轮与从除湿转子110外周突出的许多齿110c接触。当电机112进行驱动时,齿轮就会旋转,通过该齿轮,除湿转子110也旋转。
再生单元108具有连通除湿转子110的放湿区域110b的一个侧面(主体壳的前表面侧)和除湿转子110的放湿区域110b的另一个侧面(主体壳的背面侧)的循环风路113、设置于循环风路113内的发热部114、热交换器115和循环风机116。
发热部114配置于除湿转子110的放湿区域110b的一个侧面(主体壳的背面侧)。发热部114由镍铬合金线等通电发热的材料构成,通过发热,在除湿转子110的放湿区域110b中,从除湿转子110放出水分。
热交换器115使含有从除湿转子110的放湿区域110b放出的水分的再生空气和风机109供给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使水分冷凝。热交换器115以在水平方向上与除湿转子110相邻的方式配置于主体壳101的前表面和支承框111之间。
循环风机116构成为组合了电机116a和叶轮116b的所谓西罗科风扇,在循环风路113内进行空气的循环。循环风机116配置于循环风路113中的发热部114与热交换器115之间。从循环风机116送风的空气依次经由发热部114、除湿转子110的放湿区域110b、热交换器115,被吸入循环风机116。
风机109配置于主体壳101的背面和支承框111之间。风机109包括电机部109a、通过电机部109a而旋转的风扇部109b、包围它们的涡旋形状的壳体部109c。
电机部109a固定于壳体部109c。
风扇部109b为西罗科风扇,固定于从电机部109a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未图示)。电机部109a的旋转轴从主体壳101的前表面侧向背面侧延伸。
在壳体部109c设置有排出口117和吸气口118。排出口117设置于壳体部109c的主体壳101的上表面侧。另外,吸气口118设置于壳体部109c的主体壳101的前表面侧。壳体部109c具有固定电机部109a且设置有吸气口118的吸入面部分119;与吸入面部分119相对的吸入相对面部分120;和连结吸入面部分119和吸入相对面部分120的涡旋形状的涡旋面部分121。当风扇部109b通过电机部109a而旋转时,空气被从壳体部109c的吸气口118吸入壳体部109c内,该被吸入的空气从排出口117向壳体部109c外送风。
在主体壳内具有除湿风路122和冷却风路123。
除湿风路122是连通主体壳101的吸入口102、除湿转子110的吸湿区域110a和风机109的风路。从主体壳101的吸入口102吸入的空气的水分在除湿转子110的吸湿区域110a内被除湿转子110吸附,被除湿。
冷却风路123是连通主体壳101的吸入口102、热交换器115和风机109的风路。通过从主体壳101的吸入口102吸入的空气,冷却热交换器115。穿过了除湿风路122和冷却风路123的各种空气在风机109内混合,从吹出口104向主体壳外送风。
对以上结构的除湿动作进行说明。通过风机109,从吸入口102吸引室内空气,使水分吸湿于除湿转子110的吸湿区域110a,将除湿后的空气作为干燥空气从吹出口104向室内送风(除湿风路)。除湿转子110所吸湿的水分通过除湿转子110的旋转驱动,向放湿区域110b移动,通过发热部114的加热,向循环风路113放出。在循环风路113中,通过循环风机116的送风而从除湿转子110的放湿区域110b送出的高温多湿的空气向热交换器115送风。在热交换器115中,循环风路113和由风机109吸引到主体壳101内且冷却热交换器115的冷却风路123进行热交换,循环风路113的高温多湿空气被冷却,水分进行冷凝,作为结露水被回收到贮水部106。冷却热交换器115且温度上升了的冷却风路123的空气通过风机109,与除湿风路122的空气混合,从吹出口104向室内送风。这样,进行室内空气的除湿动作。
图13是表示本公开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150的支承框111、再生腔室129、连通管道134的立体图。图14是从上风侧观察除湿装置150的再生腔室129所得的分解立体图,图15是从下风侧观察除湿装置150的再生腔室129所得的分解立体图。
另外,如图10~图15所示,在循环风路113中的除湿转子110的放湿区域110b的下游侧配置有再生腔室129。再生腔室129是由上风侧腔室129a和下风侧腔室129b围成的风路。再生腔室129为大致箱形状,具有与除湿转子110的放湿区域110b连通的第1开口部130、和与热交换器115连通的第2开口部131。从循环风机116送风的空气依次经由发热部114、除湿转子110的放湿区域110b、第1开口部130进入再生腔室129内。进而,进入了再生腔室129内的空气依次经由第2开口部131、热交换器115,被吸入循环风机116。进入了再生腔室129内的空气在再生腔室129内进行结露。这里,再生腔室129包括向下方开口的第3开口部132;和从第3开口部132向下方延伸且连通第3开口部132和托盘133的连通管道134,第3开口部132和连通管道134均位于比除湿转子110的外周靠外侧。
即,由于具有连通第3开口部132和托盘133的连通管道134,因此在再生腔室129内结露的结露水能够向第3开口部132流入,且通过连通管道134,会迅速地经由托盘133导入贮水部106。另外,因为通过将第3开口部132和连通管道134设置于比除湿转子110的外周靠外侧,不会堵塞除湿风路122,在再生腔室129内结露的结露水能够经由托盘133导入贮水部106,所以除湿转子110的吸湿效率提高。
另外,第3开口部132位于比除湿转子110的旋转轴靠下方,再生腔室129的具有第3开口部132的底面136以第3开口部132位于最下端的方式倾斜。即,在再生腔室129内结露的结露水穿过倾斜面即再生腔室129的具有第3开口部132的底面136,集中在再生腔室129内的最下点,从第3开口部132穿过连通管道134流到托盘133。积存于托盘133的水能够从托盘的孔迅速导入贮水部106,因此能够抑制由积存于循环风路内的水滴引起的循环风路113内的压损上升,热交换器115的冷却效率提高。
另外,在再生腔室129内以与第1开口部130和除湿转子110的放湿区域110b相对的方式设置有垂直平面即大致扇形形状的分隔板部135。位于再生腔室129下部的最下点的第3开口部132是位于比分隔板部135靠下风侧的开口。
即,再生腔室129在比除湿转子110的放湿区域110b靠下风侧具有第1开口部130,且在比第1开口部130靠下风侧具有分隔板部135。进而,与托盘133连通的第3开口部132位于再生腔室129的下部且比分隔板部135靠下风侧。由此,通过再生腔室129内的空气流和分隔板部135,抑制在再生腔室129内结露的结露水向除湿转子110侧漏出,因为流入第3开口部132,所以结露水不会再次被除湿转子吸附,吸湿效率提高。
(实施方式3)
现有的除湿装置在具有短边侧和长边侧的水平截面形状的主体壳内置括:从吸入口吸气并从吹出口排气的风扇;从由风扇供给的空气中吸湿的转子;使转子旋转的驱动单元;再生空气循环到转子的一部分的循环路径和循环风扇;在循环路径中从转子放出水分的加热器;和用风扇供给的空气将含有由转子放出的水分的再生空气冷却并使其结露的热交换器。已知有如下除湿装置,即,在主体壳内的长边方向上并列配设置有转子和热交换器,以使从吸入口吸引的空气被分配给转子和热交换器,并在主体壳内沿大致短边方向流动,且被风扇吸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这种现有除湿装置的课题是使除湿能力提高。
即,在现有的除湿装置中,循环风路具有除湿转子的放湿区域、设置于放湿区域的上风侧的发热部、设置于放湿区域的下风侧的热交换器和使循环风路内的空气循环的循环风机,在连通放湿区域和热交换器的连通路径内结露的水通过循环空气流,流入热交换器内。流入有水的热交换器会阻碍循环空气流,在热交换器内流动的水蒸气不会进行充分结露,结果往往会招致除湿能力降低。
本公开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促进热交换器内的热交换,且使除湿能力提高的除湿装置。
本公开的除湿装置包括: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设置于主体壳内且具有吸湿区域和放湿区域的除湿转子;使除湿转子旋转的电机;将从主体壳的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在通过除湿风路而穿过了除湿转子的吸湿区域之后再从吹出口向主体壳外排气的风机;和设置于主体壳内的循环风路。在循环风路上设置有除湿转子的放湿区域、设置于放湿区域的上风侧的发热部、设置于放湿区域的下风侧的热交换器和使循环风路内的空气循环的循环风机。连通放湿区域和热交换器的连通路径的底面构成为比热交换器的上端低。
根据本公开,由于在连通路径内结露的水不会流入热交换器内,且不会阻碍循环空气流,因此热交换器内的热交换效率提高。由此,促进循环空气的水蒸气结露,可得到提高除湿能力之类的效果。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
图16是从前表面侧观察本公开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250所得的立体图。图17是从背面侧观察除湿装置250所得的立体图。图18是表示除湿装置250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9是除湿装置250的水平截面上的概略截面图。图20是表示除湿装置250的内部的概略图。
如图16、图17、图18、图19、图2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250在纵长箱形状的主体壳201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吸入口202,在主体壳201的上表面上具有操作部203,在主体壳201的上部的背面侧具有吹出口204。使用者通过操作操作部203,能够进行除湿装置250的操作和运转模式的确认。在吹出口204的上方具有转动自如的百叶板205。在主体壳201的前表面侧下方,出没自如地设置有贮水部206,贮存在主体壳201内生成的除湿水。
在主体壳201内置括除湿转子部207、再生单元208和风机209。
除湿转子部207具有除湿转子210、支承框211和电机212。
除湿转子210为圆板形状,以旋转轴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转动自如地设置于支承框211。除湿转子210由载持有吸附材料的可沿轴向通风的蜂窝形状构成,该吸附材料具有如下特性,即,如果被裸露的空气的相对湿度较高,则能够保持很多水分,当相对湿度降低时,可保持的水分量减少。这样,如果反复与相对湿度不同的多种空气接触,则根据各种相对湿度下的吸附材料可保持的水分量之差进行水分的吸附解吸。除湿转子具有将空气中的水分吸附于除湿转子210的吸湿区域210a、和吸附于除湿转子210的水分放出的放湿区域210b。在除湿转子210的外周具有许多齿210c。
支承框211以将主体壳201的前表面侧和背面侧隔开的方式配置,在中央部具有圆形开口211a。除湿转子210配置于主体壳201的背面与支承框211之间,转动自如地设置为封闭支承框211的开口211a。
电机212固定于支承框211,具有齿轮212a,齿轮212a与从除湿转子210外周突出的许多齿210c接触。当电机212进行驱动时,齿轮旋转,通过该齿轮,除湿转子210也旋转。
再生单元208具有与除湿转子210的放湿区域210b的一个侧面(主体壳的前表面侧)和除湿转子210的放湿区域210b的另一个侧面(主体壳的背面侧)连通的循环风路213、设置于循环风路213内的发热部214、热交换器215、循环风机216。
发热部214配置于除湿转子210的放湿区域210b的一个侧面(主体壳的背面侧)。发热部214由镍铬合金线等通电发热的材料构成,通过发热,在除湿转子210的放湿区域210b中,从除湿转子210放出水分。
热交换器215使含有从除湿转子210的放湿区域210b放出的水分的再生空气和风机209供给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使水分冷凝。热交换器215以在水平方向上与除湿转子210相邻的方式配置于主体壳201的前表面与支承框211之间。图21是热交换器215的展开图。如图21的热交换器的展开图所示,热交换器215是交替层叠两种形状的片而构成的,设为将纵向流动的循环风路213的空气和横向流动的后述冷却风路223的空气隔开进行显热交换的结构。
循环风机216构成为组合了电机216a和叶轮216b的所谓西罗科风扇,在循环风路213内进行空气循环。循环风机216配置于循环风路213中的发热部214与热交换器215之间。从循环风机216送风的空气依次经由发热部214、除湿转子210的放湿区域210b、热交换器215,被吸入循环风机216。此外,循环风路213内的空气从热交换器215的上部向下部流动。
风机209配置于主体壳201的背面和支承框211之间。风机209包括电机部209a、通过电机部209a而旋转的风扇部209b、包围它们的涡旋形状的壳体部209c。
电机部209a固定于壳体部209c。
风扇部209b为西罗科风扇,固定于从电机部209a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未图示)。电机部209a的旋转轴从主体壳201的前表面侧向背面侧延伸。
在壳体部209c设置有排出口217和吸气口218。排出口217设置于壳体部209c的主体壳201的上表面侧。另外,吸气口218设置于壳体部209c的主体壳201的前表面侧。壳体部209c具有固定电机部209a且设置有吸气口218的吸入面部分219;与吸入面部分219相对的吸入相对面部分220;和连结吸入面部分219和吸入相对面部分220的涡旋形状的涡旋面部分221。当风扇部209b通过电机部209a而旋转时,空气就被从壳体部209c的吸气口218吸入壳体部209c内,该所吸入的空气从排出口217向壳体部209c外送风。
在主体壳内具有除湿风路222和冷却风路223。
除湿风路222是连通主体壳201的吸入口202、除湿转子210的吸湿区域210a和风机209的风路。从主体壳201的吸入口202吸入的空气的水分在除湿转子210的吸湿区域210a被除湿转子210吸附,被除湿。
冷却风路223是连通主体壳201的吸入口202、热交换器215和风机209的风路。通过从主体壳201的吸入口202吸入的空气,来冷却热交换器215。穿过了除湿风路222和冷却风路223的各种空气在风机209内混合,从吹出口204向主体壳外送风。
对以上结构的除湿动作进行说明。通过风机209,从吸入口202吸引室内空气,使水分吸湿于除湿转子210的吸湿区域210a,将除湿后的空气作为干燥空气从吹出口204向室内送风(除湿风路)。吸湿于除湿转子210的水分通过除湿转子210的旋转驱动,向放湿区域210b移动,通过发热部214的加热,向循环风路213放出。在循环风路213中,通过循环风机216的送风而从除湿转子210的放湿区域210b送出的高温多湿的空气向热交换器215送风。在热交换器215中,循环风路213和由风机209吸引到主体壳201内且冷却热交换器215的冷却风路223进行热交换,循环风路213的高温多湿空气被冷却,水分进行冷凝,作为结露水被回收到贮水部206。冷却热交换器215且温度上升了的冷却风路223的空气通过风机209,与除湿风路222的空气混合,从吹出口204向室内送风。这样,进行室内空气的除湿动作。
如图2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为,包括循环风路213的一部分即热交换器215、连通放湿区域210b和热交换器215的连通路径224。具体而言,连通路径224为中心轴横向延伸的筒形状,在连通路径224内流动的空气从热交换器215的上表面向热交换器215内流入,在热交换器215内向下方流动。连通放湿区域210b和热交换器215的连通路径224的底面224a构成为位于比热交换器215的上端215a低的位置。
在这种结构中,在连通路径224内结露的水积存于底面224a,但因为连通路径224内的底面224a比热交换器215的上端215a低,所以能够抑制水侵入热交换器215。
由此,由于抑制了在连通路径224内结露的水流入热交换器215内,且降低了阻碍循环空气流向热交换器215流动的情况,所以热交换器215内的热交换效率降低得以改善,因此,促进循环空气的水蒸气结露,除湿能力提高。
另外,连通路径224的底面224a设为以热交换器215侧高且放湿区域210b侧低的方式设置有倾斜的形状。
在这种结构中,在连通路径224内结露的水集中在底面224a,但因为有倾斜,所以水不会停留在连通路径224内,而是向放湿区域210b侧流动。因此,能够抑制结露水流入热交换器215内,并且还能够降低积存在连通路径224内。
由此,由于抑制了在连通路径224内结露的水流入热交换器215内,且降低了阻碍循环空气流向热交换器215流动的情况,所以热交换器215内的热交换效率降低得以改善。进而,因为也抑制了因结露水积存于连通路径224内而成为连通路径224的循环空气的阻力的情况,所以循环风量也不会降低,且因为改善了热交换器内的热交换效率,所以促进循环空气的水蒸气结露,除湿能力提高。
另外,连通路径224的底面224a构成为从自热交换器215的上端215a下降了规定距离的热交换器215的侧面215b延伸。
在这种结构中,由于热交换器215的上端215a比连通路径224的底面224a高,且在连通路径224内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碰到热交换器215的上部侧面215b进行结露,因此,循环风路213内的除湿效率提高,并且防止向热交换器215内流入。
由此,由于循环风路213内的除湿效率提高,且在连通路径224内结露的水不会流入热交换器215内,不会阻碍热交换器215中流动的循环空气流的流动,所以热交换器215内的热交换效率降低得以改善。进而,因为也防止了因结露水积存于连通路径224内而成为连通路径224的循环空气的的阻力,所以循环风量也不会降低,且因为改善热交换器内的热交换效率,所以促进循环空气的水蒸气结露,除湿能力提高。
另外,即使在设备设置于稍微倾斜的地面等的情况下,在连通路径224内结露的水也不易流入热交换器215内,因此,除湿能力不会降低,能够稳定地维持效果。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涉及除湿装置,能够期待作为使用空间的除湿性能提高的除湿装置。

Claims (9)

1.一种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壳,其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
除湿转子,其设置在所述主体壳内,具有吸湿区域和放湿区域;
风机,其将从所述主体壳的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在利用除湿风路而穿过了所述除湿转子的所述吸湿区域之后,从所述吹出口向所述主体壳外排气;和
循环风路,其设置在所述主体壳内,
在所述循环风路上设置有:
所述除湿转子的所述放湿区域;
发热部,其设置于所述放湿区域的上风侧;和
循环风机,其使所述循环风路内的空气循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承框,其以所述除湿转子可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除湿转子;
定时电机,其使所述除湿转子旋转;和
贮水箱,其对在所述除湿风路和所述循环风路内结露的水进行贮存,
在所述循环风路上设置有设置于所述放湿区域的下风侧的热交换器,
所述风机具有风扇电机、由所述风扇电机驱动旋转的风扇、和内置所述风扇的风扇壳体,
所述除湿转子设置于所述贮水箱的上方,
所述循环风路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除湿转子和所述贮水箱之间,
所述风扇壳体的吸气口设置于与所述除湿转子和所述循环风路相对的位置,
所述风扇壳体的下端设置于比所述贮水箱的上端靠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壳在所述风扇壳体的下方具有作为中空的空间的下部空间,
所述贮水箱是可贮水范围的一部分进入所述下部空间的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机,其使所述除湿转子旋转;
贮水部,其设置于所述除湿转子的下方,能够贮存水,
在所述循环风路上设置有:
再生腔室,其设置于所述放湿区域的下风侧;和
热交换器,其设置于所述再生腔室的下风侧,
所述再生腔室为大致箱形状,其具有:
第1开口部,其与所述除湿转子的所述放湿区域连通;
第2开口部,其与所述热交换器连通;和
第3开口部,其向下方开口,
在所述第3开口部设置有从所述第3开口部延伸的连通管道,
所述再生腔室构成为在所述再生腔室内结露的水从所述第3开口部经由所述连通管道积存于所述贮水部,
所述第3开口部和所述连通管道设置于比所述除湿转子的外周靠外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开口部位于比所述除湿转子的旋转轴靠下方,
在所述再生腔室中,设置有所述第3开口部的底面以所述第3开口位于最下端的方式倾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再生腔室具有以与所述第1开口部和所述除湿转子的所述放湿区域相对的方式设置的分隔板部,
所述第3开口部在所述再生腔室的下部位于比所述分隔板部靠下风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使所述除湿转子旋转的电机,
所述循环风路还具有设置于所述放湿区域的下风侧的热交换器,
连通所述放湿区域和所述热交换器的连通路径的底面设置于比所述热交换器的上端低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路径的所述底面以所述热交换器侧高且所述放湿区域侧低的方式倾斜。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路径的所述底面从自所述热交换器的上端下降了规定距离的所述热交换器的侧面延伸。
CN202211033861.0A 2021-09-30 2022-08-26 除湿装置 Pending CN1158697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60415 2021-09-30
JP2021-160416 2021-09-30
JP2021160415A JP2023050356A (ja) 2021-09-30 2021-09-30 除湿装置
JP2021-160420 2021-09-30
JP2021160416A JP2023050357A (ja) 2021-09-30 2021-09-30 除湿装置
JP2021160420A JP2023050361A (ja) 2021-09-30 2021-09-30 除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69742A true CN115869742A (zh) 2023-03-31

Family

ID=85769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33861.0A Pending CN115869742A (zh) 2021-09-30 2022-08-26 除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6974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40521B1 (ko) 제습기
JP5796618B2 (ja) 空調室外ユニット
JP6527432B2 (ja) 除加湿装置
EP2010827B1 (en) Dehumidifier
KR101231278B1 (ko) 제습기
KR20060095058A (ko) 공기조화기
CN115869742A (zh) 除湿装置
JP5287662B2 (ja) 除湿装置
KR101016310B1 (ko) 공기조화기
EP2116783A2 (en) Dehumidifier having dehimidifying rotor
JP7445832B2 (ja) 除湿装置
JP7407346B2 (ja) 除湿装置
JP7345083B2 (ja) 除湿装置
JP2000317250A (ja) 除湿機
JP4329584B2 (ja) 除湿装置
KR101103431B1 (ko) 제습기의 열교환기
JP2023050357A (ja) 除湿装置
JP7113205B2 (ja) 除湿装置
JP2023050361A (ja) 除湿装置
JP2001259352A (ja) 除湿機
JP2023050356A (ja) 除湿装置
JP7113206B2 (ja) 除湿装置
JP7429841B2 (ja) 除湿装置
JP5799201B2 (ja) 除湿装置
JP7429842B2 (ja) 除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