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35802B - 咖啡机 - Google Patents

咖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35802B
CN115835802B CN202280005522.3A CN202280005522A CN115835802B CN 115835802 B CN115835802 B CN 115835802B CN 202280005522 A CN202280005522 A CN 202280005522A CN 115835802 B CN115835802 B CN 1158358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member
hammer
striking
discharge pipe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055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35802A (zh
Inventor
土田淳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du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du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du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du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835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5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35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58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2/00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 A47J42/38Parts or details
    • A47J42/40Parts or details relating to discharge, receiving container or the like; Bag clamps, e.g. with means for actuating electric switc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2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with incorporated grinding or roasting means for coffe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研磨咖啡豆的研磨机的咖啡机,紧凑且廉价地搭载抑制研磨豆堆积于排料管的内周壁的情况的机构。锤(H10)具有:打击构件(H131),其在初始状态(图4的(A))下利用弹性力抵接于排料管(GM31);以及第二保持构件(H121),其利用弹性力将杯(CP)夹在该第二保持构件(H121)与第一保持构件(GM33)之间并保持,锤(H10)通过自初始状态转动而成为打击构件(H131)自排料管(GM31)暂时分离的打击准备状态(图4的(B)),第二保持构件(H121)配置于在初始状态下与第一保持构件(GM33)的间隔比杯(CP)的周壁(CP1)的厚度小的位置,打击构件(H131)在锤(H10)利用弹性力自打击准备状态向初始状态返回时对排料管(GM31)施加冲击(图4的(C))。

Description

咖啡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研磨咖啡豆的研磨机的咖啡机。
背景技术
在进行使用咖啡豆的调制的咖啡机中,已知搭载咖啡豆研磨机构(研磨机)和咖啡饮料提取机构的咖啡机、仅搭载研磨机的咖啡机。
在设有排出研磨咖啡豆而得到的研磨豆的排料管(日语:シュート)的咖啡机中,存在如下情况:研磨豆堆积于该排料管的内周壁,对研磨豆的排出造成障碍。
于是,提出了如下咖啡机:设置利用电机驱动连续地敲击排料管的专用机构,利用敲击排料管时的振动,防止研磨豆堆积于排料管的内周壁的情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32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咖啡机中,搭载敲击排料管的专用机构,与之相应地咖啡机变大,并且还导致成本上升。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咖啡机,该咖啡机紧凑且廉价地搭载抑制研磨豆堆积于排料管的内周壁的情况的机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解决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咖啡机的特征在于,
该咖啡机包括:
研磨机,其研磨咖啡豆;以及
排料管,其排出由所述研磨机研磨而得到的研磨豆,
该咖啡机包括:
能够转动的锤;以及
第一保持构件,
所述锤具有:打击构件,其在初始状态下利用弹性力抵接于所述排料管;以及第二保持构件,其利用该弹性力将收纳自该排料管排出的研磨豆的杯夹在该第二保持构件与所述第一保持构件之间并保持,所述锤通过自该初始状态转动而成为该打击构件自该排料管暂时分离的打击准备状态,
所述第二保持构件配置于在所述初始状态下与所述第一保持构件的间隔比所述杯的周壁的厚度小的位置,
所述打击构件在所述锤利用所述弹性力自所述打击准备状态向所述初始状态返回时对所述排料管施加冲击。
此外,咖啡机作为进行使用咖啡豆的调制的设备,能够广泛应用,既可以是咖啡饮料制造装置,也可以是咖啡豆研磨机。
另外,也可以是如下方案:具有施加所述弹性力的弹性力施加构件(例如,弹簧构件)。
也可以是,所述锤在将该杯放入所述第一保持构件与所述第二保持构件之间时成为保持状态。也可以是,所述保持状态是在所述打击构件与所述排料管之间形成间隙的状态。
也可以是,所述第二保持构件配置于在所述初始状态下与所述第一保持构件接触的位置。
所述锤在不同的部位具有所述打击构件和所述第二保持构件。例如,也可以是,所述打击构件和所述第二保持构件设于分支的部位。即,也可以是,所述锤具有第一臂部(例如,打击臂H13)和区别于该第一臂部的第二臂部(例如,保持臂H12),所述第一臂部设有所述打击构件(例如,打击部H131),所述第二臂部设有所述第二保持构件(例如,保持部H121)。更具体而言,也可以是,所述锤具有在所述初始状态下抵接于所述排料管的第一臂部和在所述保持状态下抵接于所述杯的所述周壁的第二臂部,所述第一臂部于在所述初始状态下抵接于所述排料管的部位设有所述打击构件,所述第二臂部于在所述保持状态下抵接于所述杯的所述周壁的部位设有所述第二保持构件。
另外,在上述咖啡机中,也可以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持构件和所述第二保持构件中的至少一者具有防滑部。
此外,也可以是,两者具有防滑部。
另外,在上述咖啡机中,也可以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持构件和所述第二保持构件中的一个保持构件自所述周壁的内侧与该周壁在一个部位接触,
所述第一保持构件和所述第二保持构件中的相对于所述一个保持构件而言的另一个保持构件自所述周壁的外侧与该周壁在两个部位接触。
并且,在上述咖啡机中,也可以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持构件被固定配置且相当于所述另一个保持构件,
所述第二保持构件相当于所述一个保持构件。
另外,在上述咖啡机中,也可以是,其特征在于,
所述锤具有在自所述初始状态向所述打击准备状态转移时被操作的操作部,
所述操作部位于操作者的右手侧。
此外,所述操作部在自所述初始状态向所述保持状态转移时、自该保持状态向所述初始状态返回时均被操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咖啡机,该咖啡机紧凑且廉价地搭载抑制研磨豆堆积于排料管的内周壁的情况的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咖啡豆研磨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咖啡豆研磨机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3是将变形例的锤机构与排料管一起示意性地表示的图。
图4是阶段性地表示锤H10的打击动作的图。
图5是阶段性地表示利用锤H10的保持部H121和固定保持构件GM33保持杯CP的保持动作的图。
图6是第2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的立体图。
图7的(A)是放大地表示自图6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GM卸下前罩GM40的情形的图,图7的(B)是锤机构H1的分解立体图。
图8的(A)是锤H10的侧视图,图8的(B)是从下方表示锤H10和排料管GM31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咖啡豆研磨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咖啡豆研磨机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1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GM具有贮存装置4和粉碎装置5以及控制贮存装置4和粉碎装置5的图2所示的控制装置11。另外,咖啡豆研磨机GM还具有与控制装置11无线连接的信息显示装置12(参照图2)。信息显示装置12是用于进行咖啡豆研磨机GM的各种控制的指示、设定值等的输入的触摸面板式的显示器,除了各种信息的显示之外,能够受理管理者、使用者的输入。另外,在信息显示装置12设有扬声器、摄像机。
控制装置11控制咖啡豆研磨机GM的整体。控制装置11包含处理部11a、存储部11b以及I/F(接口)部11c。处理部11a例如是CPU等处理器。存储部11b例如是RAM、ROM。在该存储部11b存储有食谱。食谱包含用于研磨咖啡豆的各种条件的信息、豆信息、食谱制作者信息、食谱制作者的评价等。I/F部11c包含输入输出接口,该输入输出接口进行外部设备与处理部11a之间的信号的输入输出。I/F部11c还包含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能够经由互联网等通信网络15与服务器16、便携终端17等外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服务器16能够经由通信网络15进行与智能手机等便携终端17的通信,例如,能够自需求者的便携终端17接收咖啡的研磨豆制造的预约、感想等信息。包含咖啡豆研磨机GM、服务器16以及便携终端17而构成用于研磨咖啡豆的咖啡豆研磨系统GS。
处理部11a执行存储于存储部11b的程序,根据食谱而控制贮存装置4、粉碎装置5。更仔细来看,处理部11a根据食谱而控制致动器组14,或者基于来自信息显示装置12的指示、传感器组13的检测结果或来自服务器16的指示来控制该致动器组14。传感器组13是设于贮存装置4、粉碎装置5的各种传感器(例如,机构的动作位置检测传感器等)。致动器组14是设于贮存装置4、粉碎装置5的各种致动器(例如电机等)。
图1所示的贮存装置4具有:圆筒状的罐收纳单元401;以及拆卸自如的盖401c,其螺纹结合于该罐收纳单元401的上端部且覆盖罐收纳单元401的上表面。在罐收纳单元401的内侧设有未图示的罐收纳室。罐收纳室在周向上设有多个,能够在罐收纳单元401的内侧收纳多个罐。在贮存装置4中,能够选择性地使用收纳的多个罐。因而,既能够选择品种不同的烘焙咖啡豆、烘焙度不同的烘焙咖啡豆来进行研磨处理,也能够混合品种、烘焙度不同的多种烘焙咖啡豆来进行研磨处理。
另外,罐收纳单元401装卸自如地安装于选件安装部GM11,该选件安装部GM11设于咖啡豆研磨机GM的中央壳体GM10的上部。在该选件安装部GM11,除了能够安装罐收纳单元401以外,能够安装多种单元。中央壳体GM10的上部覆盖安装于选件安装部GM11的单元的下部。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在能够与咖啡豆研磨机GM通信的便携终端17等外部终端显示安装于选件安装部GM11的单元的种类。
粉碎装置5具有第1研磨机5A、第2研磨机5B以及分离装置6。第1研磨机5A和第2研磨机5B是研磨烘焙咖啡豆的机构。烘焙咖啡豆在被第1研磨机5A研磨之后,被第2研磨机5B进一步研磨而成为粉状。即,第1研磨机5A和第2研磨机5B的研磨豆的粒度不同。第1研磨机5A是粗研磨用的研磨机,第2研磨机5B是细研磨用的研磨机。第1研磨机5A和第2研磨机5B分别是电动研磨机,包含作为驱动源的电机和由电机驱动的旋转刀片等。通过改变旋转刀片的转速,能够改变被粉碎的烘焙咖啡豆的大小(粒度)。分离装置6是自研磨豆分离颖壳、细粉这样的不需要的物质的机构。
由第2研磨机5B研磨而得到的研磨豆自图1所示的排料管GM31排出。
图1所示的排料管GM31将沿着大致水平方向送过来的研磨豆向下引导。在图1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GM设有敲击排料管GM31的锤构件GM32。该锤构件GM32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转动轴GM321为中心而转动。沿着大致水平方向送过来的研磨豆有时与排料管GM31的内壁碰撞而附着于该内壁。使用者使锤构件GM32转动来敲击排料管GM31,对该附着的研磨豆施加冲击而使其落下。
接下来,对图1所示的锤构件GM32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此前说明的构成要素的名称相同的名称的构成要素标注与此前使用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说明。
图3是将变形例的锤机构与排料管一起示意性地表示的图。该图3是主视图,纸面近侧为正面侧,右侧为咖啡豆研磨机的左侧。
锤机构H1相对于排料管GM31而言配置于咖啡豆研磨机的左侧即操作者的右手侧。因而,配置于与图1所示的锤构件GM32相反的那一侧。图3所示的锤机构H1包括锤H10、轴H20以及扭转螺旋弹簧H30。轴H20固定于未图示的前罩。锤H10自初始位置在手动下转动,轴H20贯通锤H10的转动中心。扭转螺旋弹簧H30嵌套于该轴H20,自初始位置在手动下转动后的锤H10利用扭转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向初始位置返回。关于锤H10的转动动作,详细内容将后述。锤H10通过将含有玻璃纤维的尼龙树脂一体成形而得到。该锤H10具有:轴贯通部H11、自轴贯通部H11向下方延伸的保持臂H12、自轴贯通部H11向排料管GM31侧延伸的打击臂H13以及自轴贯通部H11向与排料管GM31侧相反的那一侧延伸的操作臂H14。
在图3中,示出固定保持构件GM33,并且,在其下方还示出收纳自排料管GM31排出的研磨豆的杯CP。该杯CP不是构成咖啡豆研磨机的要素,处于操作者手持的状态。
在图3中,固定保持构件GM33仅示出一个,但固定保持构件GM33在咖啡豆研磨机的进深方向上排列设置有两个,在图3中,在该图所示的固定保持构件GM33的里侧配置有另一个固定保持构件。固定保持构件GM33位于锤H10的保持臂H12与排料管GM31之间。固定保持构件GM33具有固定于未图示的前罩的轴GM331和安装于轴GM331的下端的橡胶帽GM332。
在锤H10的保持臂H12的顶端部设有向固定保持构件GM33侧突出的保持部H121,图3所示的保持部H121抵接于固定保持构件GM33的橡胶帽GM332。另外,在图3所示的锤H10的打击臂H13的顶端部设有打击部H131,图3所示的打击部H131抵接于排料管GM31的左侧壁部分。并且,图3所示的锤H10的操作臂H14向操作者的右手侧延伸。图3所示的锤H10处于初始状态。即,锤H10被扭转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向顺时针的箭头方向施力,打击部H131抵接于排料管GM31且保持部H121抵接于固定保持构件GM33,从而箭头方向的转动被阻止。
图4是阶段性地表示锤H10的打击动作的图。在该图4中,未示出图3所示的杯CP。另外,扭转螺旋弹簧H30被省略图示。
图4的(A)是表示与图3所示的锤H10同样地处于初始状态的锤H10的图。即为如下状态:打击部H131抵接于排料管GM31的左侧壁部分且保持部H121抵接于固定保持构件GM33的橡胶帽GM332。该初始状态的锤H10的操作臂H14向操作者的右手侧延伸,操作者将手指接触于操作臂H14顶端的搭指部H141的背侧,抬起搭指部H141。锤H10克服图3所示的扭转螺旋弹簧H30的作用力而向逆时针的箭头方向转动,锤H10成为打击准备状态。
图4的(B)是表示处于打击准备状态的锤H10的图。处于打击准备状态的锤H10处于打击部H131自排料管GM31充分地分离的状态。此外,在图4的(B)中,打击臂H13抵接于固定保持构件GM33的橡胶帽GM332,锤H10的进一步的逆时针的转动被阻碍。不过,也可以是,打击臂H13能够通过在进深方向上排列的两个固定保持构件GM33之间,锤H10能够进一步逆时针地转动。在该图4的(B)中,搭指部H141仍被操作者抬起着。
在图4的(C)中,示出操作者使手指自搭指部H141分离之后的状态。锤H10利用图3所示的扭转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向顺时针的箭头方向猛烈地转动,打击部H131敲击排料管GM31的左侧壁部分,对排料管GM31施加冲击。通过该冲击,附着于排料管GM31的内周壁的研磨豆Bdp剥落,自排料管GM31的排出口GM311排出。敲击了排料管GM31的左侧壁部分的锤H10返回到图4的(A)所示的初始状态。
图5是阶段性地表示利用锤H10的保持部H121和固定保持构件GM33保持杯CP的保持动作的图。在该图5中也是,扭转螺旋弹簧H30被省略图示。
图5的(A)是表示与图3所示的锤H10同样地处于初始状态的锤H10的图。因而,是保持部H121抵接于固定保持构件GM33的橡胶帽GM332的状态。与打击动作时同样地抬起该初始状态的锤H10的搭指部H141。不过在此,不需要像打击动作那样较高地抬起,在保持部H121与橡胶帽GM332之间形成供杯CP的周壁CP1进入的程度的间隙即可。在该图5的(A)中,在锤H10的下方准备有杯CP。
如图5的(B)所示,若在保持部H121与橡胶帽GM332之间形成那样的间隙,则抬起杯CP,将杯CP的周壁CP1向保持部H121与橡胶帽GM332之间插入。当插入完成时,保持把持杯CP的状态,使手指自搭指部H141分离。
在图5的(C)中,示出操作者使手指自搭指部H141分离之后的状态。锤H10利用图3所示的扭转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向顺时针的方向返回,保持部H121向橡胶帽GM332靠近,如图5的(C)所示,成为在橡胶帽GM332与保持部H121之间夹入杯CP的周壁CP1的状态。即,在此仅示出一个而在咖啡豆研磨机的进深方向上排列设置有两个的固定保持构件GM33自杯CP的周壁CP1的内侧与该周壁CP1在两个部位接触,锤H10的保持部H121自该周壁CP1的外侧与该周壁CP1在一个部位接触。将图5的(C)所示的锤H10的状态称为保持状态。在该保持状态的锤H10中,即使手自杯CP分离,也能够利用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保持杯CP。而且,设于固定保持构件GM33的橡胶帽GM332作为杯CP的防滑部件发挥功能,杯CP被更稳定地保持。此外,保持部H121是含有玻璃纤维的尼龙树脂制,未添加防滑材料,但也可以如固定保持构件GM33的橡胶帽GM332那样,对保持部H121也添加防滑材料。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通过操作搭指部H141来进行自初始状态向保持状态的转移,但也能够不操作搭指部H141地利用抬起杯CP的力使其周壁CP1进入到保持部H121与橡胶帽GM332之间。特别是,若杯CP是金属制等破裂的可能性较小的杯,则由于如后述那样不需要使扭转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过强,因此能够仅利用抬起杯CP的力容易地自初始状态向保持状态转移。
图5的(C)所示的杯CP的口CP2位于比排料管GM31的排出口GM311靠上方的位置,自该排出口GM311排出的研磨豆可靠地收纳于杯CP内。
图5的(D)是表示自处于保持状态的锤H10的保持部H121与橡胶帽GM332之间卸下杯CP的情形的图。
当研磨豆的自排料管GM31的排出结束时,卸下杯CP。首先,用左手把持杯CP,用右手的手指将处于保持状态的锤H10的搭指部H141与图5的(A)时同样地稍微抬起。于是,在保持部H121与橡胶帽GM332之间形成间隙,若向下方牵拉杯CP,则能够卸下杯CP。此后,进行使用图4说明的锤H10的打击动作,敲落附着于排料管GM31的内周壁的研磨豆即可。
在以往的咖啡豆研磨机中,在研磨处理的期间,必须始终把持杯CP,难以进行其他作业。然而,在该变形例中,由咖啡豆研磨机保持杯CP,因此在研磨处理的期间,容易进行其他作业。而且,由于将锤H10兼用于杯CP的保持和排料管GM31的打击这两个用途,因此与为了这两个用途而设置分别的构件相比,构件的设置空间变得紧凑,成本也变得廉价。另外,通过将排料管GM31的打击设为手动,与设为电动的情况相比,设置空间变得紧凑,成本也变得廉价。并且,在将排料管GM31的打击设为手动时,通过使用扭转螺旋弹簧H30,能够通过利用该扭转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来保持杯CP。在像这样在排料管GM31的打击和杯CP的保持中利用共同的扭转螺旋弹簧H30的情况下,由于打击和保持在不同的场合下进行,因此被认为可以在锤G10的共同的部位进行打击和保持。例如,被认为可以在排料管GM31与打击部H131之间夹入杯CP。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在排料管GM31和打击部H131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橡胶帽GM332那样的防滑构件。然而,橡胶帽GM332那样的防滑构件通常也具有减弱冲击的功能,在进行排料管GM31的打击时,减弱由该打击引起的冲击。因此,需要使扭转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较强,操作臂H14的操作有可能变得困难。与此相对,在上述的变形例中,通过将打击部H131和保持部H121设为分开的部位,不需要使扭转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过强,操作臂H14的操作变得容易。
接下来,对将图1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的情况的第2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也是,对与此前说明的构成要素的名称相同的名称的构成要素标注与此前使用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说明。另外,对与图1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的不同点进行说明,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6是第2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的立体图。图6的(A)是自设备的左斜前方即自操作者来看的右斜前方观察保持杯CP的状态的咖啡豆研磨机GM时的立体图,图6的(B)是自设备的右斜前方即自操作者来看的左斜前方观察卸下杯CP的咖啡豆研磨机GM时的立体图。
图6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机GM具备与使用图3~图5说明的锤机构H1相似的机构,在图6中,示出锤H10的操作臂H14。另外,在图6的(A)中,示出在各自的下端安装有橡胶帽GM332的两个固定保持构件GM33。并且,在图6的(B)中,示出锤H10的保持部H121。图6的(A)所示的锤H10处于保持状态,图6的(B)所示的锤H10处于初始状态。
在图1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GM中,在设备的右侧设有锤构件GM32,操作者必须用左手操作该锤构件GM32,但在图6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GM中,操作臂H14向设备的左侧延伸,操作者能够用右手操作操作臂H14。另外,排料管GM31的左半部的较多部分被前罩GM40覆盖,锤H10的打击部H131也因前罩GM40而无法看到。此外,排出口GM311未被前罩GM40覆盖。
接下来,对图6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GM的锤机构H1详细地说明。此外,以与使用图3~图5说明的锤机构H1的不同点为中心来说明,有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7的(A)是放大地表示自图6所示的咖啡豆研磨机GM卸下前罩GM40的情形的图,图7的(B)是锤机构H1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7(B)所示,锤机构H1包括锤H10和轴H20。轴H20固定于卸下的前罩GM40。另外,在图7中,还示出固定保持构件GM33的轴GM331。该轴GM331的上端部分也固定于卸下的前罩GM40。
锤H10通过将含有玻璃纤维的尼龙树脂一体成形而得到,具有轴贯通部H11、保持臂H12、打击臂H13以及操作臂H14。另外,锤机构H1还包括扭转螺旋弹簧H。扭转螺旋弹簧H具有呈螺旋状卷绕的螺旋部分和自螺旋部分向两个方向延伸的臂部。该扭转螺旋弹簧H嵌入于轴贯通部H11的内部,轴H20贯通于上述螺旋部分。在图7中,能够看到自上述螺旋部分向两个方向延伸的臂部中的一个臂部H31。另外,在图7的(B)中,还示出安装于轴H20的顶端的防脱构件H21。
在保持臂H12的顶端部设有向固定保持构件GM33侧突出的保持部H121,在图7的(A)中,该保持部H121抵接于固定保持构件GM33的橡胶帽GM332。
在图7的(A)中,示出处于初始状态的锤H10。在该第2实施方式的搭载于咖啡豆研磨机GM的锤机构H1中,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的施力方向是与图3所示的锤机构H1相反的方向。即,图7的(A)所示的锤H10被向逆时针的方向施力,打击部H131抵接于排料管GM31且保持部H121抵接于固定保持构件GM33的橡胶帽GM332,从而逆时针的方向的转动被阻止。在图7的(A)中,看不到排料管GM31的供打击部H131抵接的部位,但在图7的(B)中,能够看到该部位。在排料管GM31的供打击部H131抵接的部位设有L字状的承受部GM312。排料管GM31也与锤H10同样地通过利用注射成形将含有玻璃纤维的尼龙树脂一体成形而得到。该承受部GM312也与筒部GM313等一起一体成形。承受部GM312为了提高强度而成为厚壁。在该承受部GM312设有狭缝,狭缝成为用于防止制造上的收缩(日语:引け)的减料部(日语:肉抜き)。
在此,使用图7的(B),对排料管GM31的构造进行进一步说明。在该图7的(B)中,示出框架构件694。排料管GM31能够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转动轴GM314为转动中心而在横向上开闭。在将排料管GM31在横向上打开时,能够接近由第2研磨机5B进行研磨处理而得到的研磨豆的排出口,容易进行该排出口周围的清扫等维护。图7的(B)所示的排料管GM31在上部接合部GM315的部位与框架构件694侧利用磁力接合,防止排料管GM31意外地打开的情况。在排料管GM31的筒部GM313中,上部接合部GM315的正横向附近的位置成为入口3130(参照图8的(B))。由第2研磨机5B进行研磨处理而得到的研磨豆的排出口设于框架构件694,入口3130连接于该排出口,研磨豆自该排出口猛烈地飞出。研磨豆在该入口3130与承受部GM312之间的高度位置与筒部313的内周壁碰撞,若放任不管,则存在如下情况:研磨豆堆积于碰撞的位置,对研磨豆的自排料管GM31的排出造成障碍。因此,进行锤H10的打击动作。
在图7所示的锤H10的打击动作中,将手指放置于处于初始状态的锤H10的成为操作臂H14的顶端部分的搭指部H141,向下方压入(参照图7的(A)所示的箭头)。锤H10以打击部H131抬起的方式转动,成为打击准备状态。当在该状态下使手指自搭指部H141分离时,锤H10利用扭转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向逆时针的方向猛烈地转动。即,打击部H131自10点侧的位置朝向设于9点侧的位置的承受部GM312猛烈地转动,打击部H131敲击承受部GM312,从而对排料管GM31施加冲击。通过该冲击,附着于筒部GM313的内周壁的研磨豆剥落,自排料管GM31的排出口GM311排出。承受部GM312具有以随着朝向下方而向锤H10侧突出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3121和自倾斜面3121的下端向锤H10侧突出的突出面3122。
图8的(A)是锤H10的侧视图,图8的(B)是从下方表示锤H10和排料管GM31的立体图。在该图8的(B)中,排料管GM31的排出口GM311朝向纸面近侧开口。另外,在图8的(B)中,图的下方成为第2研磨机5B侧,还示出排料管GM31的连接于第2研磨机5B的排出口的入口3130。
在图8的(A)中,示出打击部H131的抵接于承受部GM312的倾斜面3121的第1打击面1311。该第1打击面1311在锤H10为初始状态的情况下抵接于倾斜面3121整体。另外,在图8的(A)中,还示出打击部H131的抵接于承受部GM312的突出面3122的第2打击面1312。并且,如图8的(B)所示,第2打击面1312也在锤H10为初始状态的情况下抵接于突出面3122整体。另外,在图8的(B)中,各部分的横宽的长度成为箭头Wt所示的上下方向的长度。与图8的(B)所示的突出面3122的横宽相比,第2打击面1312的横宽较宽,与倾斜面3121的横宽相比,第1打击面1311的横宽较宽。即,成为如下构造:打击部H131的横宽比承受部GM312的横宽宽,打击部H131可靠地抵接于承受部GM312。
转动过来的打击部H131最初在第1打击面1311与倾斜面3121碰撞的同时进一步继续转动,最后第2打击面1312与突出面3122碰撞而停止。其结果,排料管GM31被斜向敲击。即,对排料管GM31施加下方向的冲击和横方向的冲击,产生多个方向的振动,附着于内周壁的研磨豆更容易剥落。此外,在图7所示的锤机构H1中也是,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不过强,因此通过对处于初始状态的锤H10的搭指部H141向下方稍强地弹击,能够简单地进行打击动作。若反复连续地进行该弹击操作,则对排料管GM31的打击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接下来,使用图6等,对杯CP的保持动作进行说明。
将右手的手指放置于图6的(B)所示的处于初始状态的锤H10的搭指部H141并轻微按压,在保持部H121与橡胶帽GM332之间形成供杯CP的周壁CP1进入的程度的间隙。用左手把持杯CP,向保持部H121与橡胶帽GM332之间插入杯CP的周壁CP1。当插入完成时,保持把持杯CP的状态,使手指自搭指部H141分离。锤H10利用扭转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向逆时针的方向返回,成为在橡胶帽GM332与保持部H121之间夹入杯CP的周壁CP1的图6的(A)所示的状态(保持状态)。即,排列设置有两个的固定保持构件GM33自杯CP的周壁CP1的外侧与该周壁CP1在两个部位接触,锤H10的保持部H121自该周壁CP1的内侧与该周壁CP1在一个部位接触。在该状态下,即使手自杯CP分离,也能够利用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保持杯CP。而且,橡胶帽GM332作为杯CP的防滑部件发挥功能,杯CP被更稳定地保持。
在咖啡豆研磨机GM中执行研磨处理,自排料管GM31排出研磨豆,将研磨豆收纳于在咖啡豆研磨机GM保持的杯CP。当研磨豆的自排料管GM31的排出结束时,用左手把持杯CP,将右手的手指放置于处于保持状态的锤H10的搭指部H141并轻微按压。于是,在保持部H121与橡胶帽GM332之间形成间隙,若将杯CP向下方牵拉,则能够卸下杯CP。此后,进行锤H10的打击动作,敲落附着于排料管GM31的内周壁的研磨豆即可。
此外,在该第2实施方式的锤机构H1中也是,不需要使扭转螺旋弹簧H30的弹性力过强,因此也能够不操作搭指部H141地仅利用操作杯CP的力进行自初始状态向保持状态的转移、自保持状态向初始状态的转移。
根据以上的记载,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例如,咖啡豆研磨机GM、上述的饮料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咖啡机包括:
研磨机(例如,粉碎装置5),其研磨咖啡豆;以及
排料管(例如,排料管GM31),其排出由所述研磨机研磨而得到的研磨豆,
该咖啡机包括:
能够转动的锤(例如,锤H10);以及
第一保持构件(例如,固定保持构件GM33),
所述锤具有:打击构件(例如,打击部H131),其在初始状态(例如,图3、图4的(A)、图5的(A)、图6的(B)、图7的(A))下利用弹性力抵接于所述排料管;以及第二保持构件(例如,保持部H121),其利用该弹性力将收纳自该排料管排出的研磨豆的杯(例如,杯CP)夹在该第二保持构件与所述第一保持构件之间并保持,所述锤通过自该初始状态转动而成为该打击构件自该排料管暂时分离的打击准备状态(例如,图4的(B)),
所述第二保持构件配置于在所述初始状态下与所述第一保持构件的间隔比所述杯的周壁(例如,周壁CP1)的厚度小的位置,
所述打击构件在所述锤利用所述弹性力自所述打击准备状态向所述初始状态返回时对所述排料管施加冲击(例如,图4的(C))。”。
根据该咖啡机,由于是利用弹性力对所述排料管施加冲击的结构,因此能够紧凑且廉价地搭载抑制研磨豆堆积于该排料管的内周壁的情况的机构。而且,所述锤还作为保持所述杯的构件发挥功能,因此不但操作性变好,而且与分别地设置打击构件和保持构件相比变得紧凑,还能够抑制成本。
此外,咖啡机作为进行使用咖啡豆的调制的设备,能够广泛应用,既可以是咖啡饮料制造装置,也可以是咖啡豆研磨机。
另外,也可以是如下方式:具有施加所述弹性力的弹性力施加构件(例如,弹簧构件)。
也可以是,所述锤在将该杯放入所述第一保持构件与所述第二保持构件之间时成为保持状态。也可以是,所述保持状态是在所述打击构件与所述排料管之间形成间隙的状态。
也可以是,所述第二保持构件配置于在所述初始状态下与所述第一保持构件接触的位置。
所述锤在不同的部位具有所述打击构件和所述第二保持构件。例如,也可以是,所述打击构件和所述第二保持构件设于分支的部位。即,也可以是,所述锤具有第一臂部(例如,打击臂H13)和区别于该第一臂部的第二臂部(例如,保持臂H12),所述第一臂部设有所述打击构件(例如,打击部H131),所述第二臂部设有所述第二保持构件(例如,保持部H121)。更具体而言,也可以是,所述锤具有在所述初始状态下抵接于所述排料管的第一臂部和在所述保持状态下抵接于所述杯的所述周壁的第二臂部,所述第一臂部于在所述初始状态下抵接于所述排料管的部位设有所述打击构件,所述第二臂部于在所述保持状态下抵接于所述杯的所述周壁的部位设有所述第二保持构件。
另外,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持构件和所述第二保持构件中的至少一者具有防滑部(例如,橡胶帽GM332)。”。
通过具备所述防滑部,能够更稳定地保持所述杯。另外,所述打击构件是区别于所述第二保持构件的构件,因此即使设置所述防滑部,也不会对该打击构件对所述排料管的打击造成影响。
此外,也可以是,两者具有防滑部。
另外,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持构件和所述第二保持构件中的一个保持构件(例如,图6所示的保持部H121)自所述周壁(例如,周壁CP1)的内侧与该周壁在一个部位接触,
所述第一保持构件和所述第二保持构件中的相对于所述一个保持构件而言的另一个保持构件(例如,图6所示的固定保持构件GM33)自所述周壁(例如,周壁CP1)的外侧与该周壁在两个部位接触。”。
通过在3个部位保持所述周壁,能够更进一步稳定地保持所述杯。
并且,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持构件被固定配置且相当于所述另一个保持构件(例如,图6所示的固定保持构件GM33),
所述第二保持构件相当于所述一个保持构件(例如,图6所示的保持部H121)。”。
根据该方式,由于能够转动的锤所具有的所述第二保持构件与所述周壁在一个部位接触,因此具有如下优点:能够使该锤轻量化,该锤的操作变得容易。
另外,说明了:
“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锤具有在自所述初始状态向所述打击准备状态转移时被操作的操作部(例如,搭指部H141),
所述操作部位于操作者的右手侧。”。
对于惯用右手的操作者而言所述操作部容易操作。
此外,所述操作部在自所述初始状态向所述保持状态转移时、自该保持状态向所述初始状态返回时均被操作。
以上说明的咖啡豆研磨机GM的结构也能够应用于包含咖啡豆研磨部和从由该咖啡豆研磨部研磨而得到的豆提取咖啡饮料的提取装置的饮料制造装置中的咖啡豆研磨部。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所示的几个方式和例子,上述内容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相互组合,另外,也可以根据目的等而局部地变更。另外,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各个用语只是以说明本发明为目的而使用的,不言而喻的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该用语的严格的含义,也可以包含其等同物。例如,“装置”、“部”等表达有时能够改称为“单元”、“模块”等。
附图标记说明
GM、咖啡豆研磨机;4、贮存装置;5、粉碎装置;5A、第1研磨机;5B、第2研磨机;6、分离装置;11、控制装置;12、信息显示装置;GM31、排料管;GM33、固定保持构件;H10、锤;H121、保持部;H131、打击部;H141、搭指部;GM332、橡胶帽;CP、杯;CP1、周壁。

Claims (5)

1.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咖啡机包括:
研磨机,其研磨咖啡豆;以及
排料管,其排出由所述研磨机研磨而得到的研磨豆,
所述咖啡机包括:
能够转动的锤;以及
第一保持构件;
所述锤具有:打击构件,其在初始状态下利用弹性力抵接于所述排料管;以及第二保持构件,其利用所述弹性力将收纳自所述排料管排出的研磨豆的杯夹在所述第二保持构件与所述第一保持构件之间并保持,所述锤通过自所述初始状态转动而成为所述打击构件自所述排料管暂时分离的打击准备状态,
所述第二保持构件配置于在所述初始状态下与所述第一保持构件的间隔比所述杯的周壁的厚度小的位置,
所述打击构件在所述锤利用所述弹性力自所述打击准备状态向所述初始状态返回时对所述排料管施加冲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持构件和所述第二保持构件中的至少一者具有防滑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持构件和所述第二保持构件中的一个保持构件自所述周壁的内侧与所述周壁在一个部位接触,
所述第一保持构件和所述第二保持构件中的相对于所述一个保持构件而言的另一个保持构件自所述周壁的外侧与所述周壁在两个部位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持构件被固定配置且相当于所述另一个保持构件,
所述第二保持构件相当于所述一个保持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咖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锤具有在自所述初始状态向所述打击准备状态转移时被操作的操作部,
所述操作部位于操作者的右手侧。
CN202280005522.3A 2021-06-25 2022-06-24 咖啡机 Active CN1158358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05831A JP7080525B1 (ja) 2021-06-25 2021-06-25 コーヒーマシン
JP2021-105831 2021-06-25
PCT/JP2022/025294 WO2022270619A1 (ja) 2021-06-25 2022-06-24 コーヒーマシ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5802A CN115835802A (zh) 2023-03-21
CN115835802B true CN115835802B (zh) 2023-09-29

Family

ID=81892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05522.3A Active CN115835802B (zh) 2021-06-25 2022-06-24 咖啡机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864688B2 (zh)
EP (1) EP4183297A4 (zh)
JP (1) JP7080525B1 (zh)
KR (1) KR102534832B1 (zh)
CN (1) CN115835802B (zh)
CA (1) CA3194332A1 (zh)
TW (1) TWI819677B (zh)
WO (1) WO2022270619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1504A (zh) * 1997-03-13 2000-04-26 埃格罗股份公司 制备咖啡粉的设备
US6412405B1 (en) * 2001-01-24 2002-07-02 Yuan-Hong Li Peeling device for the inner-embryo membrane of coffee bean
CN102743105A (zh) * 2011-04-19 2012-10-24 威斯达电器(中山)制造有限公司 具有防堵功能的磨豆咖啡机
CN103263966A (zh) * 2013-06-17 2013-08-28 长兴电子材料(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粉碎球磨一体机
CN210169772U (zh) * 2019-05-23 2020-03-24 赣州新味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饮料机起沫装置
CN115299776A (zh) * 2021-05-07 2022-11-08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研磨粉料筛选装置、咖啡机、茶叶萃取机及筛粉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65303A (en) * 1959-01-23 1961-04-12 Adolf Ditting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discharge devices of grinding mills
JPH0121427Y2 (zh) * 1986-06-24 1989-06-26
JPH01155578U (zh) * 1988-04-20 1989-10-25
US4936515A (en) * 1989-08-17 1990-06-26 Unidynamics Corporation Coffee bean delivery and grinding system
JPH0523252A (ja) * 1990-09-03 1993-02-02 Fuji Electric Co Ltd ミル付コーヒ自動販売機
CH689754A5 (it) * 1995-07-31 1999-10-15 Lough J Ltd Macchina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bevande del tipo caffè espresso con introduzione automatica della polvere di caffè ed espulsione dei fondi.
FR2877556B1 (fr) * 2004-11-09 2006-12-08 Seb Sa Distributeur automatique de boissons infusees
JP5397099B2 (ja) * 2009-08-31 2014-01-22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飲料抽出装置
CH706100A1 (de) * 2012-02-08 2013-08-15 Wmf Wuerttemberg Metallwaren Kaffeemaschine mit Mahlwerk und abnehmbarem Siebträger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solchen Kaffeemaschine.
JP6480525B2 (ja) * 2017-08-07 2019-03-13 株式会社Tree Field 飲料製造装置
EP3989784A4 (en) * 2019-06-28 2023-07-26 Breville Pty Limited COFFEE POWDER DOSING AND PACKAGING
KR102239350B1 (ko) * 2021-03-03 2021-04-12 주식회사 우신인터내셔널 전동식 커피분쇄기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1504A (zh) * 1997-03-13 2000-04-26 埃格罗股份公司 制备咖啡粉的设备
US6412405B1 (en) * 2001-01-24 2002-07-02 Yuan-Hong Li Peeling device for the inner-embryo membrane of coffee bean
CN102743105A (zh) * 2011-04-19 2012-10-24 威斯达电器(中山)制造有限公司 具有防堵功能的磨豆咖啡机
CN103263966A (zh) * 2013-06-17 2013-08-28 长兴电子材料(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粉碎球磨一体机
CN210169772U (zh) * 2019-05-23 2020-03-24 赣州新味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饮料机起沫装置
CN115299776A (zh) * 2021-05-07 2022-11-08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研磨粉料筛选装置、咖啡机、茶叶萃取机及筛粉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194332A1 (en) 2022-12-29
EP4183297A4 (en) 2024-01-17
KR20230017913A (ko) 2023-02-06
CN115835802A (zh) 2023-03-21
US11864688B2 (en) 2024-01-09
JP7080525B1 (ja) 2022-06-06
EP4183297A1 (en) 2023-05-24
TW202312920A (zh) 2023-04-01
JP2023004249A (ja) 2023-01-17
US20230255405A1 (en) 2023-08-17
KR102534832B1 (ko) 2023-05-18
TWI819677B (zh) 2023-10-21
WO2022270619A1 (ja) 2022-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835802B (zh) 咖啡机
US10912418B2 (en) Coffee grinder with static electricity ground
JP2008161670A (ja) コーヒーミル
CN114340453B (zh) 饮料供给装置
EP4215094A1 (en) Coffee machine
CN116456874B (zh) 咖啡机
CN116456870B (zh) 咖啡机
WO2020116285A1 (ja) 飲料供給装置
WO2023100972A1 (ja) コーヒーマシン
CN208642792U (zh) 粉碎破碎机装置
WO2023176976A1 (ja) 飲料供給装置
CN112770654A (zh) 饮料供给装置
KR20240066916A (ko) 커피 그라인더
JP2022094743A (ja) 飲料供給装置
CN114947526A (zh) 饮料制造装置
JP5349178B2 (ja) 遊技機
CN116440764A (zh) 一种带安全保护装置的搅拌棒和手持搅拌机
JP5565110B2 (ja) 自動販売機
JPH0810425A (ja) パチンコ遊技機の通電接続構造
JP2001037654A (ja) コーヒーミルのコーヒー豆導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