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14556A - 一种湿法除尘装置和除尘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湿法除尘装置和除尘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14556A
CN115814556A CN202310114860.7A CN202310114860A CN115814556A CN 115814556 A CN115814556 A CN 115814556A CN 202310114860 A CN202310114860 A CN 202310114860A CN 115814556 A CN115814556 A CN 1158145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lm
dust removal
water
smoke
d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1486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14556B (zh
Inventor
孙泽林
顾作仁
张振尊
宋成刚
马飞
全立新
程发来
季森森
王丽娜
韩禄勇
马俊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na Chem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na Chem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na Chem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na Chem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1486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145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14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45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145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45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02A50/2351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e.g. carbon smoke microparticles, smog, aerosol particles, dust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Abstract

一种湿法除尘装置和除尘方法,涉及环保除尘技术领域,水浴过滤单元和水膜过滤单元;其中,所述水膜过滤单元用于基于水膜对烟气进行水膜除尘;所述水浴过滤单元包括竖直设置的水浴筒体和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组件和第二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用于基于惯性对经过水膜除尘的烟气进行惯性除尘;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用于对经过惯性除尘的烟气进行碰撞除尘,通过水膜对烟气进行水膜除尘,其次对经过水膜除尘的烟气进行惯性除尘,最后对经过惯性除尘的烟气进行碰撞除尘,避免了单一的湿法除尘器除尘效率低,不能满足更为严苛的除尘标准。

Description

一种湿法除尘装置和除尘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环保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法除尘装置和除尘方法。
背景技术
钢渣热焖工艺是利用水蒸气在一定温度下与渣中的CaO和MgO发生水解反应后产生体积膨胀,使渣块碎裂粉化,钢渣碎裂粉化后利用磁选法回收钢渣中的钢材。但钢渣在冷却过程中会散发大量高温焖渣烟尘,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和污染。
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湿法除尘器对焖渣烟尘进行处理,湿法除尘器是利用水与含尘的烟气的作用去除粉尘的设备,尘粒与喷洒的水滴、或湿润的器壁、器件相遇时,发生润湿、凝聚、扩散沉降等过程,因而从气体中分离出来,达到净化粉尘的目的。湿法除尘器具有结构简单、造价较低,适合处理高湿或潮湿的气体,这是其他除尘器不易做到的,同时具有除尘、降温特别是可以同时处理易燃易爆和有害气体,故障率低,稳定可靠、维修费用低等优点;但是,随着新出台的环保条例,进一步对烟尘的排放提高了标准。因此,现有的湿法除尘器,已经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无法满足除尘指标,如何提高湿发除尘的除尘效果,达到除尘新标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一)申请目的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法除尘装置和除尘方法,用于解决如何提高湿发除尘的除尘效果,达到除尘新标准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湿法除尘装置,包括:水浴过滤单元和水膜过滤单元;其中,所述水膜过滤单元用于基于水膜对烟气进行水膜除尘;所述水浴过滤单元包括竖直设置的水浴筒体和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组件和第二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用于基于惯性对经过水膜除尘的烟气进行惯性除尘;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用于对经过惯性除尘的烟气进行碰撞除尘;其中,第一过滤组件包括球形风帽、水浴层密封环板和内筒体,其中内筒体预设位置设置有进气口与水膜过滤单元连接,内筒体底部为锥形,球形风帽覆盖内筒体顶部,球形风帽的边缘设置有挡烟板,挡烟板呈间隔环绕内筒体外壁,水浴层密封环板设置在挡烟板和内筒体外壁构成的间隔下方,所述水浴层密封环板存放用于粘附经挡烟板惯性向下的颗粒的净水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湍流器,所述湍流器包括湍流子和旋叶分离器,所述旋叶分离器用于将轴向轴流烟尘转变为旋流烟尘,所述湍流子用于旋流烟尘碰撞除尘;其中,旋叶分离器设置在湍流子的进气一侧,所述湍流子为颗粒状,所述湍流子悬浮在所述旋叶分离器上方;旋叶分离器包括多个旋叶叶片,所述旋叶叶片包括轴流引流部分和旋流引流部分,相邻旋叶叶片的轴流引流部分构成烟气轴向引流通道,相邻旋叶叶片的旋流引流部分构成旋流引流通道,烟气经过轴向引流通道进入旋流引流通道,由轴流烟气变为旋流烟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湍流子为磁性颗粒,所述第二过滤组件还包括用于磁性颗粒悬浮的磁场线圈,所述第二过滤组件还包括磁场线圈的磁场大小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基于烟气中颗粒物碰撞在磁性颗粒上的沉淀曲线调节磁场线圈的磁场大小控制磁性颗粒之间的孔隙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水膜过滤单元包括筒体和多个水膜组件,所述水膜组件包括水膜均孔板和喷淋管,其中喷淋管为螺旋锥形喷淋管,用于形成90°高压锥形螺旋喷雾;水膜均孔板斜置在螺旋锥形喷淋管两侧,水膜均孔板的开孔率为30%-50%,水膜均孔板相对于螺旋锥形喷淋管的轴线的斜置角度为60度,用于90°高压锥形螺旋喷雾形成水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水膜组件数量满足:
η=1-(1-η1)[(1-ηkx)(1-ηw)]2N
其中,N为水膜组件数量,ηkx为筛网的总捕尘效率理论计算值,ηw为水膜捕尘效率,η1为水雾的总捕集效率,η为水膜总除尘效率。
作为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湿法除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水膜对烟气进行水膜除尘;基于惯性对经过水膜除尘的烟气进行惯性除尘;对经过惯性除尘的烟气进行碰撞除尘;基于惯性对经过水膜除尘的烟气进行惯性除尘包括设置球形风帽、水浴层密封环板和内筒体,其中内筒体预设位置设置有水膜除尘的烟气的进气口,内筒体底部为锥形,球形风帽覆盖内筒体顶部,球形风帽的边缘设置有挡烟板,挡烟板呈间隔环绕内筒体外壁,水浴层密封环板设置在挡烟板和内筒体外壁构成的间隔下方,所述水浴层密封环板存放用于粘附经挡烟板惯性向下的颗粒的净水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碰撞除尘包括设置湍流器,所述湍流器包括湍流子和旋叶分离器,所述旋叶分离器用于将轴向轴流烟尘转变为旋流烟尘,所述湍流子用于旋流烟尘碰撞除尘;其中,旋叶分离器设置在湍流子的进气一侧,所述湍流子为颗粒状,所述湍流子悬浮在所述旋叶分离器上方;旋叶分离器包括多个旋叶叶片,所述旋叶叶片包括轴流引流部分和旋流引流部分,相邻旋叶叶片的轴流引流部分构成烟气轴向引流通道,相邻旋叶叶片的旋流引流部分构成旋流引流通道,烟气经过轴向引流通道进入旋流引流通道,由轴流烟气变为旋流烟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湍流子为磁性颗粒,所述碰撞除尘还包括设置用于磁性颗粒悬浮的磁场线圈,所述碰撞除尘还包括设置控制磁场线圈的磁场大小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基于烟气中颗粒物碰撞在磁性颗粒上的沉淀曲线调节磁场线圈的磁场大小控制磁性颗粒之间的孔隙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水膜对烟气进行水膜除尘包括设置筒体和多个水膜组件,所述水膜组件包括水膜均孔板和喷淋管,其中喷淋管为螺旋锥形喷淋管,用于形成90°高压锥形螺旋喷雾;水膜均孔板斜置在螺旋锥形喷淋管两侧,水膜均孔板的开孔率为30%-50%,水膜均孔板相对于螺旋锥形喷淋管的轴线的斜置角度为60度,用于90°高压锥形螺旋喷雾形成水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水膜组件数量满足:
η=1-(1-η1)[(1-ηkx)(1-ηw)]2N
其中,N为水膜组件数量,ηkx为筛网的总捕尘效率理论计算值,ηw为水膜捕尘效率,η1为水雾的总捕集效率,η为水膜总除尘效率。
(三)有益效果
通过水膜对烟气进行水膜除尘,其次对经过水膜除尘的烟气进行惯性除尘,最后对经过惯性除尘的烟气进行碰撞除尘,避免了单一的湿法除尘器除尘效率低,不能满足更为严苛的除尘标准。
本申请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申请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申请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以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和说明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是本申请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湍流器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水膜均孔板结构图;
图4是本申请系统流程图;
其中:1、水浴过滤单元;2、水膜过滤单元;11、筒体;12、烟道;13、喷淋管;14、水膜均孔板;15、出烟口;21、烟囱;22、湍流器冲洗喷淋层;23、湍流器;24、球形风帽;25、净水层给水管;26、污水管;27、水浴层密封环板;28、内筒体;141、水膜孔;231、旋叶分离器;232、湍流子;233、湍流器侧壁;281、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湿法除尘装置,包括:水浴过滤单元1和水膜过滤单元2;其中,所述水膜过滤单元1用于基于水膜对烟气进行水膜除尘;所述水浴过滤单元包括竖直设置的水浴筒体和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组件和第二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用于基于惯性对经过水膜除尘的烟气进行惯性除尘;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用于对经过惯性除尘的烟气进行碰撞除尘;其中,第一过滤组件包括球形风帽24、水浴层密封环板27和内筒体28,其中内筒体28预设位置设置有进气口281与水膜过滤单元1连接,内筒体28底部为锥形,球形风帽24覆盖内筒体顶部,球形风帽24的边缘设置有挡烟板,挡烟板呈间隔环绕内筒体外壁,水浴层密封环板27设置在挡烟板和内筒体外壁构成的间隔下方,所述水浴层密封环板27存放用于粘附经挡烟板惯性向下的颗粒的净水层。并且由于惯性在冲击净水层后形成一抛物线形的水滴和泡沫区域,烟气中未被粘附的尘粒仍随气体运动并与大量的冲击水滴和泡沫混合在一起,烟气再此区域内进一步净化,通过净水层给水管25水浴层密封环供水形成净水层。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湍流器23,所述湍流器23包括湍流子232和旋叶分离器231,所述旋叶分离器231用于将轴向轴流烟尘转变为旋流烟尘,所述湍流子232用于旋流烟尘碰撞除尘;其中,旋叶分离器231设置在湍流子232的进气一侧,所述湍流子为颗粒状,所述湍流子悬浮在所述旋叶分离器231上方,通过将湍流子悬浮避免采用布风板承载湍流子232,不用扰动旋流;旋叶分离器231包括多个旋叶叶片,所述旋叶叶片包括轴流引流部分和旋流引流部分,相邻旋叶叶片的轴流引流部分构成烟气轴向引流通道,相邻旋叶叶片的旋流引流部分构成旋流引流通道,烟气经过轴向引流通道进入旋流引流通道,烟尘在经过轴向引流通道后冲击旋流引流通道引起旋叶分离器自旋,将轴流烟气变为旋流烟气。旋流烟气在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一定的尘粒被抛到湍流器侧壁233上并且实现对惯性除尘后的烟尘脱水,而其他低粒径粉尘进入湍流子,进一步除尘分离,净化后的洁净空气流沿着湍流子的内部旋转并上升,最后离开湍流器,通过旋流和湍流子的碰撞除尘可以实现脱水及超细净化。所述湍流子232为磁性颗粒,所述第二过滤组件还包括用于磁性颗粒悬浮的磁场线圈,所述第二过滤组件还包括磁场线圈的磁场大小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基于烟气中颗粒物碰撞在磁性颗粒上的沉淀曲线调节磁场线圈的磁场大小控制磁性颗粒之间的孔隙度。经过一定时间的碰撞过滤会固体尘粒被捕集到湍流子的表面,然后,捕获的固体尘粒逐渐累积形成尘粒层,并继续变固体与流体的分离过程。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尘粒层厚度逐渐增加,尘粒层的沉积会显著影响过滤效率和压降,控制模块基于烟气中颗粒物碰撞在磁性颗粒上的沉淀曲线调节磁场线圈的磁场大小控制磁性颗粒之间的孔隙度可以有效避免过滤效率降低和压降增大。当然设置磁场线圈产生的磁场大小可以根据磁性颗粒不同层级分层设置。所述第二过滤组件还包括湍流器冲洗喷淋层22,湍流器冲洗喷淋层22包括喷淋管及喷头,给水管开启后,喷淋管上的螺旋喷头形成90°高压锥形螺旋喷雾,冲洗湍流器上所分离出来的尘粒,随净水层经污水管26排出。
在一种实施例中,水膜过滤单元1包括筒体11和多个水膜组件,所述水膜组件包括水膜均孔板14和喷淋管13,其中喷淋管13为螺旋锥形喷淋管,用于形成90°高压锥形螺旋喷雾;水膜均孔板14斜置在螺旋锥形喷淋管两侧,水膜均孔板包括多个水膜孔141,水膜均孔板的开孔率为30%-50%,水膜均孔板14相对于螺旋锥形喷淋管的轴线的斜置角度为60度,用于90°高压锥形螺旋喷雾形成水膜。水膜过滤单元的筒体11斜置,在不增加体积的情况下,提高了下降空间,提升了水膜过滤效果,并且烟气携带的尘粒被水膜层润湿捕集,随水流至水膜过滤器底部直接从筒体11底部的出烟口15流出。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水膜组件数量满足:
η=1-(1-η1)[(1-ηkx)(1-ηw)]2N
其中,N为水膜组件数量,ηkx为筛网的总捕尘效率理论计算值,ηw为水膜捕尘效率,η1为水雾的总捕集效率,η为水膜总除尘效率。可以根据水膜过滤单元的除尘的需求设置水膜组件数量。避免水膜组件过多造成浪费,和过少造成增加湍流子层数和湍流子集尘速度增加。
当水管路阀门开启后水通过由于水压的作用使液体产生离心力喷淋管上的螺旋喷头形成90°高压锥形螺旋喷雾,水膜均孔板上始终覆盖一层旋转向下流动的水膜层;当现场捕集到的含尘的烟气由烟道12进入水膜过滤单元,流经多层水膜层,烟气携带的尘粒被水膜层润湿捕集,随水流至水膜过滤单元底部;被水膜过滤单元一次除尘后的烟气通过连接烟道,进入水浴净化塔进气烟道的内筒体进行惯性除尘,烟气经过内筒体向上撞击球形风帽并沿向球形风帽边缘扩散,经过挡烟板与内筒体外壁之间的间隔排出对水层产生冲击,而尘粒由于惯性力作用则继续按原来方向运动,并与水粘附后留在水中,并且由于惯性在冲击净水层后形成一抛物线形的水滴和泡沫区域,烟气中未被粘附的尘粒仍随气体运动并与大量的冲击水滴和泡沫混合在一起,烟气再此区域内进一步净化,经过抛物线形的水滴和泡沫区域的烟气继续上升进入湍流器脱水及超细净化的碰撞除尘,最终洁净的烟气通过烟囱21直排排入大气。通过水膜对烟气进行水膜除尘,其次对经过水膜除尘的烟气进行惯性除尘,最后碰撞除尘对经过惯性除尘的烟气进行碰撞除尘,避免了单一的湿法除尘器除尘效率低,不能满足更为严苛的除尘标准。
如图作为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湿法除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水膜对烟气进行水膜除尘;基于惯性对经过水膜除尘的烟气进行惯性除尘;对经过惯性除尘的烟气进行碰撞除尘;基于惯性对经过水膜除尘的烟气进行惯性除尘包括设置球形风帽、水浴层密封环板和内筒体,其中内筒体预设位置设置有水膜除尘的烟气的进气口,内筒体底部为锥形,球形风帽覆盖内筒体顶部,球形风帽的边缘设置有挡烟板,挡烟板呈间隔环绕内筒体外壁,水浴层密封环板设置在挡烟板和内筒体外壁构成的间隔下方,所述水浴层密封环板存放用于粘附经挡烟板惯性向下的颗粒的净水层。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碰撞除尘包括设置湍流器,所述湍流器包括湍流子和旋叶分离器,所述旋叶分离器用于将轴向轴流烟尘转变为旋流烟尘,所述湍流子用于旋流烟尘碰撞除尘;其中,旋叶分离器设置在湍流子的进气一侧,所述湍流子为颗粒状,所述湍流子悬浮在所述旋叶分离器上方;旋叶分离器包括多个旋叶叶片,所述旋叶叶片包括轴流引流部分和旋流引流部分,相邻旋叶叶片的轴流引流部分构成烟气轴向引流通道,相邻旋叶叶片的旋流引流部分构成旋流引流通道,烟气经过轴向引流通道进入旋流引流通道,由轴流烟气变为旋流烟气。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湍流子为磁性颗粒,所述碰撞除尘还包括设置用于磁性颗粒悬浮的磁场线圈,所述碰撞除尘还包括设置控制磁场线圈的磁场大小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基于烟气中颗粒物碰撞在磁性颗粒上的沉淀曲线调节磁场线圈的磁场大小控制磁性颗粒之间的孔隙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基于水膜对烟气进行水膜除尘包括设置筒体和多个水膜组件,所述水膜组件包括水膜均孔板和喷淋管,其中喷淋管为螺旋锥形喷淋管,用于形成90°高压锥形螺旋喷雾;水膜均孔板斜置在螺旋锥形喷淋管两侧,水膜均孔板的开孔率为30%-50%,水膜均孔板相对于螺旋锥形喷淋管的轴线的斜置角度为60度,用于90°高压锥形螺旋喷雾形成水膜。水膜过滤单元的筒体斜置,在不增加体积的情况下,提高了下降空间,提升了水膜过滤效果,并且烟气携带的尘粒被水膜层润湿捕集,随水流至水膜过滤器底部直接从内筒体底部的出烟口流出。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水膜组件数量满足:
η1-(1-η1)[(1-ηkx)(1-ηw)]2N
其中,N为水膜组件数量,ηkx为筛网的总捕尘效率理论计算值,ηw为水膜捕尘效率,η1为水雾的总捕集效率,η为水膜总除尘效率。
当水管路阀门开启后水通过由于水压的作用使液体产生离心力喷淋管上的螺旋喷头形成90°高压锥形螺旋喷雾,水膜均孔板上始终覆盖一层旋转向下流动的水膜层;当现场捕集到的含尘的烟气由烟道进入水膜过滤单元,流经多层水膜层,烟气携带的尘粒被水膜层润湿捕集,随水流至水膜过滤单元底部;被水膜过滤单元一次除尘后的烟气通过连接烟道,进入水浴净化塔进气烟道的内筒体进行惯性除尘,烟气经过内筒体向上撞击球形风帽并沿向球形风帽边缘扩散,经过挡烟板与内筒体外壁之间的间隔排出对水层产生冲击,而尘粒由于惯性力作用则继续按原来方向运动,并与水粘附后留在水中,并且由于惯性在冲击净水层后形成一抛物线形的水滴和泡沫区域,烟气中未被粘附的尘粒仍随气体运动并与大量的冲击水滴和泡沫混合在一起,烟气再此区域内进一步净化,经过抛物线形的水滴和泡沫区域的烟气继续上升进入湍流器脱水及超细净化的碰撞除尘,最终洁净的烟气通过烟囱直排排入大气。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湿法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浴过滤单元和水膜过滤单元;其中,所述水膜过滤单元用于基于水膜对烟气进行水膜除尘;所述水浴过滤单元包括竖直设置的水浴筒体和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组件和第二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用于基于惯性对经过水膜除尘的烟气进行惯性除尘;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用于对经过惯性除尘的烟气进行碰撞除尘;其中,第一过滤组件包括球形风帽、水浴层密封环板和内筒体,其中内筒体预设位置设置有进气口与水膜过滤单元连接,内筒体底部为锥形,球形风帽覆盖内筒体顶部,球形风帽的边缘设置有挡烟板,挡烟板呈间隔环绕内筒体外壁,水浴层密封环板设置在挡烟板和内筒体外壁构成的间隔下方,所述水浴层密封环板存放用于粘附经挡烟板惯性向下的颗粒的净水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法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湍流器,所述湍流器包括湍流子和旋叶分离器,所述旋叶分离器用于将轴向轴流烟尘转变为旋流烟尘,所述湍流子用于旋流烟尘碰撞除尘;其中,旋叶分离器设置在湍流子的进气一侧,所述湍流子为颗粒状,所述湍流子悬浮在所述旋叶分离器上方;旋叶分离器包括多个旋叶叶片,所述旋叶叶片包括轴流引流部分和旋流引流部分,相邻旋叶叶片的轴流引流部分构成烟气轴向引流通道,相邻旋叶叶片的旋流引流部分构成旋流引流通道,烟气经过轴向引流通道进入旋流引流通道,由轴流烟气变为旋流烟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湿法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子为磁性颗粒,所述第二过滤组件还包括用于磁性颗粒悬浮的磁场线圈,所述第二过滤组件还包括磁场线圈的磁场大小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基于烟气中颗粒物碰撞在磁性颗粒上的沉淀曲线调节磁场线圈的磁场大小控制磁性颗粒之间的孔隙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湿法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水膜过滤单元包括筒体和多个水膜组件,所述水膜组件包括水膜均孔板和喷淋管,其中喷淋管为螺旋锥形喷淋管,用于形成90°高压锥形螺旋喷雾;水膜均孔板斜置在螺旋锥形喷淋管两侧,水膜均孔板的开孔率为30%-50%,水膜均孔板相对于螺旋锥形喷淋管的轴线的斜置角度为60度,用于90°高压锥形螺旋喷雾形成水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湿法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水膜组件数量满足:
η=1-(1-η1)[(1-ηkx)(1-ηw)]2N
其中,N为水膜组件数量,ηkx为筛网的总捕尘效率理论计算值,ηw为水膜捕尘效率,η1为水雾的总捕集效率,η为水膜总除尘效率。
6.一种湿法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基于水膜对烟气进行水膜除尘;基于惯性对经过水膜除尘的烟气进行惯性除尘;对经过惯性除尘的烟气进行碰撞除尘;基于惯性对经过水膜除尘的烟气进行惯性除尘包括设置球形风帽、水浴层密封环板和内筒体,其中内筒体预设位置设置有水膜除尘的烟气的进气口,内筒体底部为锥形,球形风帽覆盖内筒体顶部,球形风帽的边缘设置有挡烟板,挡烟板呈间隔环绕内筒体外壁,水浴层密封环板设置在挡烟板和内筒体外壁构成的间隔下方,所述水浴层密封环板存放用于粘附经挡烟板惯性向下的颗粒的净水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湿法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除尘包括设置湍流器,所述湍流器包括湍流子和旋叶分离器,所述旋叶分离器用于将轴向轴流烟尘转变为旋流烟尘,所述湍流子用于旋流烟尘碰撞除尘;其中,旋叶分离器设置在湍流子的进气一侧,所述湍流子为颗粒状,所述湍流子悬浮在所述旋叶分离器上方;旋叶分离器包括多个旋叶叶片,所述旋叶叶片包括轴流引流部分和旋流引流部分,相邻旋叶叶片的轴流引流部分构成烟气轴向引流通道,相邻旋叶叶片的旋流引流部分构成旋流引流通道,烟气经过轴向引流通道进入旋流引流通道,由轴流烟气变为旋流烟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湿法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子为磁性颗粒,所述碰撞除尘还包括设置用于磁性颗粒悬浮的磁场线圈,所述碰撞除尘还包括设置控制磁场线圈的磁场大小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基于烟气中颗粒物碰撞在磁性颗粒上的沉淀曲线调节磁场线圈的磁场大小控制磁性颗粒之间的孔隙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湿法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水膜对烟气进行水膜除尘包括设置筒体和多个水膜组件,所述水膜组件包括水膜均孔板和喷淋管,其中喷淋管为螺旋锥形喷淋管,用于形成90°高压锥形螺旋喷雾;水膜均孔板斜置在螺旋锥形喷淋管两侧,水膜均孔板的开孔率为30%-50%,水膜均孔板相对于螺旋锥形喷淋管的轴线的斜置角度为60度,用于90°高压锥形螺旋喷雾形成水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湿法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水膜组件数量满足:
η=1-(1-η1)[(1-ηkx)(1-ηw)]2N
其中,N为水膜组件数量,ηkx为筛网的总捕尘效率理论计算值,ηw为水膜捕尘效率,η1为水雾的总捕集效率,η为水膜总除尘效率。
CN202310114860.7A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湿法除尘装置和除尘方法 Active CN1158145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14860.7A CN115814556B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湿法除尘装置和除尘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14860.7A CN115814556B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湿法除尘装置和除尘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4556A true CN115814556A (zh) 2023-03-21
CN115814556B CN115814556B (zh) 2024-01-09

Family

ID=85521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14860.7A Active CN115814556B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湿法除尘装置和除尘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145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18788A (zh) * 2023-09-12 2023-11-10 山东三得利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新型高效湿法除尘塔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08038A (en) * 1979-05-10 1981-12-29 Santek, Inc. Inertial-electrostatic wet precipitator
CN202620926U (zh) * 2012-03-23 2012-12-26 南昌航空大学 棱台百叶窗惯性水膜除尘器
CN202620947U (zh) * 2012-03-23 2012-12-26 南昌航空大学 三菱锥百叶窗惯性水膜除尘器
CN103203147A (zh) * 2013-05-02 2013-07-17 东北大学 喷雾贮水冲击式内循环除尘器及其除尘方法
CN104226055A (zh) * 2013-06-20 2014-12-24 山东丽沃得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新型湿法干燥塔除尘器
CN105251309A (zh) * 2015-11-27 2016-01-20 江苏中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节能静态除尘除雾器及其处理方法
CN106422629A (zh) * 2016-11-09 2017-02-22 毕伟新 一种强化水膜旋流除雾除尘装置
CN206138943U (zh) * 2016-11-09 2017-05-03 毕伟新 一种强化水膜旋流除雾除尘装置
US20170198908A1 (en) * 2014-09-29 2017-07-13 Beijing Spc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 Co., Ltd. Rotational flow and sink flow-coupling integrated system for ultra-clean desulphuration and dedusting and desulphuration and dedusting method therefor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08038A (en) * 1979-05-10 1981-12-29 Santek, Inc. Inertial-electrostatic wet precipitator
CN202620926U (zh) * 2012-03-23 2012-12-26 南昌航空大学 棱台百叶窗惯性水膜除尘器
CN202620947U (zh) * 2012-03-23 2012-12-26 南昌航空大学 三菱锥百叶窗惯性水膜除尘器
CN103203147A (zh) * 2013-05-02 2013-07-17 东北大学 喷雾贮水冲击式内循环除尘器及其除尘方法
CN104226055A (zh) * 2013-06-20 2014-12-24 山东丽沃得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新型湿法干燥塔除尘器
US20170198908A1 (en) * 2014-09-29 2017-07-13 Beijing Spc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 Co., Ltd. Rotational flow and sink flow-coupling integrated system for ultra-clean desulphuration and dedusting and desulphuration and dedusting method therefor
CN105251309A (zh) * 2015-11-27 2016-01-20 江苏中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节能静态除尘除雾器及其处理方法
CN106422629A (zh) * 2016-11-09 2017-02-22 毕伟新 一种强化水膜旋流除雾除尘装置
CN206138943U (zh) * 2016-11-09 2017-05-03 毕伟新 一种强化水膜旋流除雾除尘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18788A (zh) * 2023-09-12 2023-11-10 山东三得利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新型高效湿法除尘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4556B (zh) 2024-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90652B (zh) 一种湿式高效旋流脱除细微颗粒装置
CN102423597A (zh) 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的智能防堵除雾器
CN205979957U (zh) 一种复合式油烟净化设备
CN109289375A (zh) 一种除尘装置和高温废气处理设备
CN107224828B (zh) 高速烟尘处理系统
CN115814556A (zh) 一种湿法除尘装置和除尘方法
CN108525410B (zh) 一种收集尘雾的装置及其方法
CN208526288U (zh) 废铅酸电池破碎工段酸雾收集装置
CN112774320B (zh) 一种防二次携带的旋流板除尘除雾装置及方法
CN213643565U (zh) 一种自洁旋流电磁净化筒
CN105964084A (zh) 高效旋转雾化除尘净化装置
CN202237695U (zh) 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的智能防堵除雾器
CN109045918B (zh) 一种空气净化及湿烟气除湿装置
CN115212668B (zh) 一种聚结滤芯及聚结过滤器
CN208727079U (zh) 复合式微米级气雾处理装置
CN109876551A (zh) Gh型涡流分布式湍流高效除尘除雾装置
CN209173617U (zh) 一种新型高效脱硫除尘一体化旋流板塔
CN110917800A (zh) 一种新型锅炉除尘装置
CN207708759U (zh) 一种机械加工产生油雾的治理系统
CN110052102A (zh) 一种多级复合过滤式焊接烟尘净化系统
CN220951683U (zh) 一种焦炉煤气组合型除雾除尘装置
CN215692862U (zh) 分级除尘处理结构
CN214389449U (zh) 一种炉窑消烟除尘器
CN108837656B (zh) 复合式微米级气雾处理装置
CN2575507Y (zh) 组合式高效油烟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