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03546A - 盖状零件 - Google Patents

盖状零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03546A
CN115803546A CN202180048965.6A CN202180048965A CN115803546A CN 115803546 A CN115803546 A CN 115803546A CN 202180048965 A CN202180048965 A CN 202180048965A CN 115803546 A CN115803546 A CN 1158035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oil pump
groove
peripheral wall
electric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489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日高萌
吉田康弘
藤井俊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an Motor Co Ltd
JAT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san Motor Co Ltd
JAT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an Motor Co Ltd, JAT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an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803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035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31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characterised by covers or lids for gearbox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ments of the control apparatus, e.g. valve assemblies or snapfittings of valves; Arrangements of the control unit on or in the transmission gearbox
    • F16H61/0006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for transmission control, e.g. connectors, casings or circuit boar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9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sealing the gearboxes, e.g. to improve airtightnes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助于装置的布局性的盖状零件。盖状零件与电动油泵对置配置,其中,在盖侧连接器突出的面侧具有收纳电动油泵的至少一部分的收纳槽。

Description

盖状零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盖状零件。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2中公开有一种在车辆的动力传递的装置中,在电动油泵室的盖上安装有变速器控制器(ATCU:Automatic Transmission Control Unit)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98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198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寻求提供一种包含在装置中的盖状零件,有助于装置的布局性。或者寻求提供一种具有该盖状零件的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盖状零件,其与电动油泵对置配置,其中,
在盖侧连接器突出的面侧具有收纳所述电动油泵的至少一部分的收纳槽的结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能够提供有助于装置的布局性的盖状零件。或者能够提供具有该盖状零件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对变速箱内的无级变速器的各构成要素的配置进行说明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对变速箱进行说明的图。
图3是表示变速箱和盖状零件的配置的图。
图4是表示变速箱和电动油泵的配置的图。
图5是对盖状零件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对盖状零件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对盖状零件和电动油泵的配置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作为具有本实施方式的盖状零件4的装置,以车辆中的有关动力传递的装置即带式无级变速器1为例进行说明。
图1是对变速箱2内的无级变速器1的各构成要素的配置进行说明的概略结构图。在图1中,简要地用假想线表示变速机构20、齿轮组21、末端传动齿轮22及差动装置23。
图2是对变速箱2进行说明的图。图2是从图1中的A-A方向观察的无级变速器1的立体图。
此外,在本说明书及附图中,车辆前后方向(第一方向)、车辆左右方向(第二方向)及铅垂线VL方向是指由搭乘于车辆上的驾驶员观察的方向。车辆前后方向、车辆左右方向及铅垂线VL方向相互交叉(正交)。
如图1所示,无级变速器1的变速机构20具有初级带轮201、次级带轮202以及带等动力传递部件203。
初级带轮201被输入未图示的驱动源的旋转驱动力而绕旋转轴X1(初级带轮201的轴中心)旋转。次级带轮202绕与旋转轴X1平行的旋转轴X2(次级带轮202的轴中心)旋转。
动力传递部件203卷绕于初级带轮201的外周和次级带轮202的外周。输入到初级带轮201的旋转驱动力经由动力传递部件203向次级带轮202传递。
在变速机构20中,在从初级带轮201向次级带轮202传递旋转驱动力时,初级带轮201中的动力传递部件203的卷绕半径和次级带轮202中的动力传递部件203的卷绕半径被变更。由此,输入到初级带轮201的旋转驱动力被变速,向次级带轮202传递。
将旋转驱动力变速的变速比根据初级带轮201和次级带轮202中的动力传递部件203的卷绕半径而确定。卷绕半径基于搭载有无级变速器1的车辆的行驶状态等,由变速器控制器9确定。
传递到次级带轮202的旋转驱动力经由齿轮组21、末端传动齿轮22以及差动装置23最终向驱动轮(未图示)传递。
变速箱2的外周壁25在变速箱2的内部形成有收纳变速机构20、齿轮组21、末端传动齿轮22及差动装置23的第一室S1。
如图2所示,变速箱2从隔着该变速箱2的一侧(图中的右侧)安装有侧罩Sc,从另一侧(图中的左侧)安装有转换器外壳Ch。
无级变速器1在使变速箱2、侧罩Sc以及转换器外壳Ch的重合方向沿着车辆左右方向(车宽方向)的状态下安装于驱动源(未图示)。
如图1所示,变速箱2具有包围该变速箱2的外周壁25的下部开口250的周壁部26。
在变速箱2的周壁部26,从铅垂线VL方向下侧安装有油盘27。油盘27在固定于周壁部26的状态下封闭外周壁25的下部开口250。油盘27在变速箱2的下部形成有成为工作油OL(油)的贮存空间的第三室S3。
在第三室S3内配置有控制阀单元B。
控制阀单元B使上阀B1和下阀B2重合而构成。在上阀B1和下阀B2之间介有隔板(未图示)。上阀B1和下阀B2在内部分别形成有油路(未图示),与隔板结合而构成液压控制回路。
控制阀单元B在使上阀B1和下阀B2的重合方向沿着铅垂线VL方向的状态下收纳于第三室S3。
就变速箱2的内部空间而言,铅垂线VL方向上侧成为第一室S1,下侧成为第三室S3。另外,第一室S1的容积被设定为比第三室S3的容积足够大。
如图1所示,外周壁25中的车辆前方侧的区域(图中的左侧)成为沿铅垂线VL方向延伸的分隔壁部251。
在分隔壁部251固定有油冷却器OC和电动油泵3。在分隔壁部251,电动油泵3配置于比油冷却器OC靠油盘27侧(铅垂线VL方向下侧)。
分隔壁部251具有安装有油冷却器OC的第一壁252和安装有电动油泵3的第二壁253。第二壁253位于铅垂线VL方向上的第一壁252的下侧。
如图1及图2所示,在包围变速箱2的下部开口250的周壁部26,在车辆前方侧形成有膨出区域261。膨出区域261膨出到比分隔壁部251靠车辆前方侧。
如图1所示,在铅垂线VL方向上的膨出区域261和油冷却器OC之间的区域形成有包围电动油泵3的壁部28。由壁部28包围的空间成为第二室S2,该第二室S2为电动油泵3的收纳空间。在壁部28安装有封闭第二室S2的开口的盖状零件4。
图3是表示变速箱2和盖状零件4的配置的图。图3是使盖状零件4从壁部28分离而表示并且将盖状零件4分解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变速箱2和电动油泵3的配置的图。图4是从图3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盖状零件4侧观察壁部28的图。
此外,在图4中,由虚线记载控制阀单元B和电线线束11。另外,省略了工作油OL的油面。
如图4所示,壁部28由上壁部281、下壁部282、以及侧壁部283、284形成为大致矩形环状。第二室S2是由这些上壁部281、下壁部282、以及侧壁部283、284包围的空间。
具体而言,上壁部281从分隔壁部251中的第一壁252和第二壁253的边界部朝向车辆前方侧延伸(参照图1)。下壁部282与膨出区域261形成为一体。如图4所示,侧壁部283、284将这些上壁部281和下壁部282的端部彼此连接,并且沿铅垂线VL方向延伸。
在壁部28中的位于油盘27侧的下方的区域形成有使第二室S2和第三室S3连通的连通孔282a(参照图1)。连通孔282a被形成为横跨下壁部282和第二壁253。
如图4所示,电动油泵3由吸取贮存于第三室S3的工作油OL并将其向控制阀单元B内供给的泵部30(旋转电机)和控制该泵部30的驱动的逆变器部31构成。
电动油泵3以泵部30和逆变器部31在沿着车辆左右方向的直线Lm1方向上相邻的状态收纳于第二室S2内。
在第二室S2内,在直线Lm1方向上的隔着逆变器部31的与泵部30相反侧配置有连接器端子K。连接器端子K经由未图示的支架固定于逆变器部31。
连接器端子K是用于将控制阀单元B和后述的变速器控制器9电连接的连接端子。连接器端子K安装于从控制阀单元B延伸的电线线束11的前端。电线线束11穿过连通孔282a,将连接器端子K和控制阀单元B连接(参照图1)。即,连接器端子K是设置于无级变速器1(装置)的装置侧端子。
如图4所示,在第二室S2内,逆变器部31及连接器端子K配置于直线Lm1方向上的侧壁283侧。
如图3所示,第二室S2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侧向变速箱2的外部开口。在该状态下,逆变器部31向比壁部28的前端面28a靠车辆前方侧突出。
第二室S2的开口由固定于壁部28的车辆前方侧(图中的左侧)的前端面28a的盖状零件4封闭。
如图3所示,盖状零件4由内盖5、中盖6以及外盖7构成。这些内盖5、中盖6以及外盖7沿着直线Lp方向依次重合,上述直线Lp方向沿着车辆前后方向。
[盖状零件4]
图5是对盖状零件4的内盖5进行说明的图。图5是从图3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变速箱2侧观察盖状零件4的图。此外,在图5中,为了便于理解,对衬垫8标注十字阴影。另外,由虚线记载电动油泵3。
图6是对盖状零件4进行说明的图。图6是图5中的A-A截面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内盖5具有形成大致矩形形状的板状的底壁部50(板部)和遍及整周包围厚度方向上的底壁部50的一面50a侧的外周缘的周壁部51。
底壁部50被设定为封闭第二室S2的开口(参照图4)的大小。
如图6所示,内盖5在使底壁部50的厚度方向沿着直线Lp方向的状态下封闭第二室S2的开口。此外,内盖5的底壁部50具有一定的厚度H,确保刚性强度。
如图6所示,在底壁部50形成有沿直线Lp方向贯通该底壁部50的贯通孔501。另外,在底壁部50形成有凹槽502,该凹槽502在直线Lp方向上的底壁部50的一面50a(图6中的下侧)开口,并且向减小底壁部50的厚度H的方向凹陷。
如图5所示,贯通孔501和凹槽502在沿着底壁部50的长边方向的直线Lm2方向上相邻。另外,贯通孔501和凹槽502配置于直线Lm2方向上的底壁部50的一侧(图5中的左侧)。
如图5所示,从直线Lp方向观察,贯通孔501具有与后述的变速器控制器9的连接器部91的外形大致匹配的形状。
如图6所示,凹槽502由深度不同的三个槽(第一凹槽502a、第二凹槽502b、第三凹槽502c)构成。这些第一凹槽502a、第二凹槽502b、第三凹槽502c沿着直线Lm2方向配置,并且深度随着远离贯通孔501而阶段性变浅。此外,凹槽502的深度是指直线Lp方向上的从底壁部50的一面50a至底面的距离。
如图5所示,凹槽502具有在直线Lm2方向上与贯通孔501相邻的第一凹槽502a。在第一凹槽502a中,直线Lp方向上的从底壁部50的一面50a至槽底502a1的深度为D1(参照图6)。
如图5所示,从直线Lp方向观察,第一凹槽502a具有与电动油泵3的逆变器部31的外形(参照图5中的假想线)大致匹配的形状。第二凹槽502b、第三凹槽502c形成于在纸面前后方向上与电动油泵3的泵部30(参照图5中的假想线)重叠的位置。
如图5所示,凹槽502在直线Lm2方向上的隔着第一凹槽502a的与贯通孔501相反侧具有与第一凹槽502a连续的第二凹槽502b。在第二凹槽502b中,直线Lp方向上的从底壁部50的一面50a至槽底502b1的深度为比第一凹槽501a的深度D1浅的深度D2(D2<D1,参照图6)。
如图5所示,凹槽502在沿直线Lm2方向隔着第二凹槽502b的与第一凹槽502a相反侧具有与第二凹槽502b连续的第三凹槽502c。在第三凹槽502c中,直线Lp方向上的从底壁部50的一面50a至槽底502c1的深度为比第二凹槽501b的深度D2浅的深度D3(D3<D2,参照图6)。
如图5所示,从直线Lp方向观察,遍及整周包围底壁部50的外周缘的周壁部51形成大致矩形环状。具体而言,周壁部51由沿直线Lm2方向延伸的长壁511、512和将这些长壁511、512的端部彼此相连的短壁513、514构成。
如图6所示,周壁部51形成向直线Lp方向上的远离底壁部50的一面50a的方向延伸并且直线Lp方向上的前端面51a侧向外侧伸出的凸缘形状。
如图6所示,在内盖5上,在直线Lp方向上的底壁部50的一面50a侧形成有由底壁部50和周壁部51包围的空间R1。
如图5所示,内盖5的空间R1被划分为底壁部50中形成有贯通孔501的第一区域W1、底壁部50中形成有凹槽502的第二区域W2、以及底壁部50中未形成贯通孔501及凹槽502的第三区域W3。第一区域W1、第二区域W2、第三区域W3在直线Lm2方向上从一侧朝向另一侧依次排列。
第一区域W1构成设置有连接器部91的连接器配置区域。第二区域W2构成设置有凹槽502的收纳槽配置区域。第三区域W3构成连接器配置区域及收纳槽配置区域以外的区域。
第一区域W1由周壁部51中的长壁511、512和短壁513包围。第二区域W2被周壁部51中的长壁511、512夹着。第三区域W3由周壁部51中的长壁511、512和短壁514包围。
如图6所示,在周壁部51的前端面51a上开设有密封槽55。
如图5所示,密封槽55被形成为沿着周壁部51包围底壁部50。从直线Lp方向观察,密封槽55形成大致矩形环状。
此外,图5、图6表示在密封槽55中嵌入有后述的衬垫8的状态,并且切除一部分衬垫8,使密封槽55露出。
在图5的方形框中分别示出,密封槽55由形成于长壁511的第一密封槽551、形成于长壁512的第二密封槽552、形成于短壁513的第三密封槽553、以及形成于短壁514的第四密封槽554构成。第三密封槽553和第四密封槽554将第一密封槽551和第二密封槽552的端部彼此分别相连。
如图5所示,就周壁部51而言,以密封槽55为界的内侧成为内周壁51b,外侧成为外周壁51c。在内周壁51b上形成有将该内周壁51b切除一部分而成的切口56、57。
切口56形成于长壁512中的短壁514侧的端部附近。切口56在第三区域W3将第二密封槽552和空间R1连通。
切口57形成于短壁514。切口57在第三区域W3将第四密封槽554和空间R1连通。
切口56的切口宽度T1大于切口57的切口宽度T2(T1>T2)。
此外,切口57的切口宽度T2也可以大于切口56的切口宽度T1。切口56的切口宽度T1和切口57的切口宽度T2只要不同即可。
如图5所示,在密封槽55中嵌入(收纳)衬垫8作为密封材料。衬垫8使具备耐油性的树脂材料按照密封槽55的形状而成型。
如图5所示,衬垫8具有遍及整周嵌入到密封槽55中的大致矩形环状的基部80。
具体而言,如图5的方形框分别所示,基部80由分别嵌入到第一密封槽551和第二密封槽552中的第一基部81、第二基部82和分别嵌入到第三密封槽553和第四密封槽554中的第三基部83、第四基部84构成。
翼片825、845分别从第二基部82的内周和第四基部84的内周突出。基部80和翼片825、845形成为一体。翼片825、845分别嵌入到上述的密封槽55的切口56、57中。
如图3、图6所示,就内盖5而言,直线Lp方向上的底壁部50的另一面50b侧的外周缘由周壁部58遍及整周包围。周壁部58向直线Lp方向上的远离底壁部50的另一面50b的方向延伸。
如图6所示,在内盖5上,在直线Lp方向上的底壁部50的另一面50b侧形成有由底壁部50和周壁部58包围的凹部585。凹部585向直线Lp方向上的与空间R1相反侧开口。
内盖5的凹部585的开口由中盖6封闭。在该状态下,在凹部585和中盖6之间形成有空间R2。内盖5和中盖6利用螺栓(未图示)等固定。
中盖6由以封闭凹部585的开口的大小形成的板状的底壁部60和遍及整周包围该底壁部60的周壁部61构成。
中盖6在使底壁部60的厚度方向沿着直线Lp方向的状态下封闭凹部585的开口。在底壁部60形成有沿直线Lp方向贯通该底壁部60的贯通孔601。贯通孔601以与后述的连接器部91的外形大致匹配的形状形成。
周壁部61向直线Lp方向上的远离内盖5的方向(图6中的上侧)延伸。在中盖6上形成有由底壁部60和周壁部61包围的凹部615。凹部615向直线Lp方向上的与内盖5相反侧开口。
中盖6的凹部615的开口由板状的外盖7封闭。在该状态下,在凹部615和外盖7之间形成有空间R3。中盖6和外盖7利用螺栓(未图示)等固定。在中盖6和外盖7之间介有密封材料C1。外盖7在使该外盖7的厚度方向沿着直线Lp方向的状态下封闭凹部615的开口。
如图6所示,在空间R3内收纳有变速器控制器9。变速器控制器9具备板状的基板90和与该基板90上的配线(未图示)电连接的连接器部91。
基板90在使该基板90的厚度方向沿着直线Lp方向的状态下利用螺栓(未图示)等固定于中盖6的底壁部60。
连接器部91朝向直线Lp方向上的内盖5侧从基部90延伸。连接器部91在直线Lp方向上贯通中盖6的贯通孔601和内盖5的贯通孔501。在该状态下,连接器部91的前端部露出到内盖5的空间R1内。另外,在连接器部91的外周和贯通孔601、501的内周之间介有密封材料C2、C3。即,连接器部91是设置于盖状零件4的盖侧连接器。
盖状零件4以使内盖5在直线Lp方向上与第二室S2对置的状态安装于变速箱2(参照图3)。
以下,对将盖状零件4安装于变速箱2的状态下的盖状零件4和电动油泵3的配置关系进行说明。
图7是对盖状零件4和电动油泵3的配置进行说明的图。图7是图1中的B-B截面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盖状零件4在使内盖5的周壁部51的前端面51a在直线Lp方向上与变速箱2的壁部28的前端面28a重叠的状态下利用螺栓(未图示)等固定于壁部28。在该状态下,就内盖5而言,由底壁部50和周壁部51包围的空间R1与变速箱2中的由壁部28包围的第二室S2连通。
具体而言,内盖5的周壁部51中的长壁511侧的前端面51a(参照图5)与变速箱2的壁部28中的上壁部281侧的前端面28a(参照图4)重叠。周壁部51中的长壁512侧的前端面51a(参照图5)与壁部28中的下壁部282侧的前端面28a(参照图4)重叠。周壁部51中的短壁513侧的前端面51a(参照图5)与壁部28中的侧壁部283侧的前端面28a(参照图4)重叠。周壁部51中的短壁514侧的前端面51a(参照图5)与壁部28中的侧壁部284侧的前端面28a(参照图4)重叠。
如图7所示,内盖5以沿着长边方向的直线Lm2沿着直线Lm1方向的状态固定于壁部28,上述直线Lm1方向沿着车辆左右方向。
在该状态下,内盖5中的底壁部50的一面50a在直线Lp方向上与连接器端子K及电动油泵3交叠。另外,贯通内盖5的底壁部50的连接器部91在直线Lm1方向上与电动油泵3的逆变器部31交叠。
在内盖5的第一区域W1,变速器控制器9的连接器部91从直线Lp方向外嵌于连接器端子K。由此,连接器部91(变速器控制器9)和连接器端子K(控制阀单元B)被电连接。
在内盖5的第二区域W2,内盖5的凹槽502在直线Lp方向上与电动油泵3交叠。具体而言,凹槽502的第一凹槽502a与电动油泵3的至少一部分即逆变器部31交叠,凹槽502的第二凹槽502b、第三凹槽502c与电动油泵3的至少一部分即泵部30交叠。
在此,如图7所示,凹槽502中的第一凹槽502a的深度D1(参照图6)被设定为在由盖状零件4封闭第二室S2的开口时能够收纳构成从壁部28突出的电动油泵3的一部分的逆变器部31的深度。即,凹槽502收纳电动油泵3的至少一部分。
例如,在使用不具备凹槽502的盖状零件的情况下,如果逆变器部31沿车辆前后方向变大,则需要沿车辆前后方向延长变速箱2的壁部28或内盖5的周壁部51。于是,因为无级变速器1变大,所以相对于车辆的布局性变差。
在本实施方式的盖状零件4中,即使沿车辆前后方向增大逆变器部31,也能够由凹槽502的第一凹槽502a收纳逆变器部31,因此,不需要沿车辆前后方向延长变速箱2的壁部28或内盖5的周壁部51。
另外,在不改变逆变器部31的大小的情况下,能够缩短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变速箱2的壁部28或内盖5的周壁部51的长度。因此,盖状零件4有助于无级变速器1相对于车辆的布局性。
另外,如图7所示,在将内盖5安装于壁部28的状态下,在盖状零件4中,在第二室S2和变速器控制器9(基板90)之间介有空间R2(空气层)。
在驱动无级变速器1时,用于变速机构20的工作或润滑的油(工作油OL)成为高温。因此,收纳电动油泵3的第二室S2内由于电动油泵3产生的的热而成为高温。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收纳变速器控制器9的空间R3和第二室S2之间介有空间R2。空间R2内的空气层作为隔热层发挥作用。
因此,抑制第二室S2侧的热向变速器控制器9的基板90传递。此外,也可以设为在空间R2中放入有隔热材料的结构。
而且,在第二室S2内,电动油泵3的逆变器部31和泵部30的连接部周围成为特别高的温度。
如图7所示,凹槽502中的第二凹槽502b及第三凹槽502c的深度D2、D3(参照图6)被设定为在由盖状零件4封闭第二室S2的开口时在与电动油泵3的泵部30之间形成空隙部CL1、CL2的深度。底壁部50以存在空隙部CL1、CL2的量远离泵部30。因此,能够抑制泵部30的热向内盖5传递。因此,能够抑制泵部30的热最终向变速器控制器9的基板90传递。
在此,在内盖5的周壁部51和壁部28之间介有衬垫8(参照图3)。衬垫8需要在将盖状零件4安装于变速箱2之前预先嵌入到内盖5的密封槽55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盖5中的周壁部51的内周壁51b上形成有切口56、57。衬垫8具有嵌入到这些切口56、57中的翼片825、845(参照图5)。
通过将翼片825、845嵌入到切口56、57中,限制产生衬垫8在密封槽55内位移而位置偏移的所谓衬垫偏移。由此,能够抑制盖状零件4的密封性降低。
此外,即使在周壁部51的外周壁51c形成切口56、57,也能够防止衬垫偏移。但是,因为翼片825、845的一部分暴露在外部气氛中,所以衬垫8可能由于例如盐蚀的影响而劣化。
因此,通过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在内周壁51b形成切口56、57,使翼片825、845不暴露在外部气氛中,由此,能够抑制衬垫8的劣化,故而更优选。
在此,如图5所示,密封槽55的切口56、57形成于内周壁51b中的第三区域W3。
如图7所示,第三区域W3位于直线Lm1方向上的与逆变器部31或连接器端子K的距离比第一区域W1或第二区域W2更远的位置。
因此,如果向密封槽55中嵌入衬垫8,则翼片825、845配置于第三区域W3。由此,即使翼片825、845从切口56、57露出到空间R1侧,也不会干扰逆变器部31或连接器端子K。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切口56的切口宽度T1和切口57的切口宽度T2不同(参照图5)。而且,衬垫8的翼片825、845被形成为与切口56、57的宽度T1、T2分别匹配的宽度。
由此,衬垫8相对于密封槽55的组装方向限定于一方向。因此,能够降低衬垫的组装错误(例如表里相反)引起的密封性的降低。
此外,切口及翼片不限于两处。只要在第三区域W3内,则也可以形成于一处。另外,只要在第三区域W3内,则也可以形成于三处以上。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盖状零件4具有以下的结构。
(1)盖状零件4与电动油泵3对置配置。
在盖状零件4中的内盖5上,在变速器控制器9的连接器部91(盖侧连接器)突出的底壁部50的一面50a侧具有收纳电动油泵3的至少一部分的凹槽502(收纳槽)。
例如,在底壁部50的一面50a上未设置凹槽502的情况下,如果沿车辆前后方向增大电动油泵3的至少一部分(例如逆变器部31),则需要沿车辆前后方向延长变速箱2的壁部28或内盖5的周壁部51。于是,因为无级变速器1变大,所以对于车辆的布局性变差。
因此,通过如上述构成,因为在底壁部50的一面50a侧配置电动油泵3,所以将电动油泵3的至少一部分(例如,逆变器部31等)和连接器部91在直线Lm1方向上交叠配置。
因此,即使沿车辆前后方向增大逆变器部31,也能够由凹槽502收纳逆变器部31,因此,不需要沿车辆前后方向延长变速箱2的壁部28或内盖5的周壁部51。
另外,在不改变逆变器部31的大小的情况下,能够缩短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变速箱2的壁部28或内盖5的周壁部51的长度。
因此,盖状零件4能够有助于无级变速器1相对于车辆的布局性。
本实施方式的盖状零件4具有以下的结构。
(2)在盖状零件4上,在内盖5的底壁部50的另一面50b(盖侧连接器突出的面的相反侧)设置有与连接器部91连接的变速器控制器9的基板90(控制器)。
在此,内盖5的底壁部50为了确保刚性强度而具有一定的厚度H。
而且,如果如上述构成,则能够在底壁部50的一面50a侧利用底壁部50的厚度形成凹槽502等,增加可利用的空间。由此,设计的自由度提高。
本实施方式的盖状零件4具有以下的结构。
(3)盖状零件4在变速器控制器9和设置有凹槽502的内盖5的底壁部50(板部)之间介有空间R2(间隙)。
电动油泵3(逆变器、电动机等)是发热零件。
因此,通过如上述构成,通过在变速器控制器9和内盖5的底壁部50之间介有空气层(间隙),能够抑制电动油泵3的热向变速器控制器9传递。由此,能够抑制变速器控制器9的温度上升。
本实施方式的盖状零件4具有以下的结构。
(4)盖状零件4的内盖5具有被外周壁51c和内周壁51b夹着的密封槽55。
盖状零件4具有收纳在密封槽55中的衬垫8(密封件)。
盖状零件4在外周壁51c或内周壁51b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供设置于衬垫8的翼片845嵌入的切口57(切口部)。
如果这样构成,则能够在衬垫8上设置翼片845,并将该翼片845嵌入到切口57中。因此,能够抑制衬垫8的位置偏移而密封性降低。
此外,衬垫8的形状没有限制,在衬垫8的形状为非对称形状(在正面观察时左右或上下中的至少一方为非对称的形状)时特别有效。
本实施方式的盖状零件4具有以下的结构。
(5)盖状零件4的内盖5的切口57形成于内周壁51b。
切口57避开形成有凹槽502的第二区域W2(收纳槽配置区域)而配置。
如果这样构成,则嵌入到切口57中的翼片845不露出到外部气氛中,因此,能够抑制由于暴露在外部气氛中而衬垫8劣化。特别是对于盐蚀是有利的。
此外,如果在内周壁51b侧设置切口57,则翼片845和内周侧的零件可能发生干涉,但因为避开第二区域W2配置切口57,所以能够避免电动油泵3的至少一部分(特别是逆变器部31)和翼片845的干涉。
本实施方式的盖状零件4具有以下的结构。
(6)盖状零件4的内盖5具有配置有连接器部91的第一区域W1(连接器配置区域)。
切口57配置于内盖5中的避开第二区域W2(收纳槽配置区域)及第一区域W1(连接器配置区域)的第三区域W3。
如果这样构成,则能够避免电动油泵3的至少一部分(特别是逆变器等)和翼片845的干涉,且能够避免连接器部91和翼片845的干涉。
本实施方式的盖状零件4具有以下的结构。
(7)在盖状零件4的内盖5上形成有比切口57的切口宽度T2宽的切口宽度T1的其它切口56(切口部)。
衬垫8具有嵌入到其它切口56中且比翼片845的宽度T2宽的宽度T1的其它翼片825。
如果这样构成,则能够抑制衬垫8的表里面的组装错误,抑制组装错误引起的密封性的降低。
此外,切口57及翼片845的宽度T2也可以大于切口56及翼片825的宽度T1。切口56的切口宽度T1和切口57的切口宽度T2只要不同即可。
具备本实施方式的盖状零件4的无级变速器1(装置)具有以下的结构。
(8)无级变速器1具有盖状零件4和电动油泵3。
在无级变速器1中,电动油泵3和盖状零件4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第一方向)的直线Lp方向上交叠。
在无级变速器1中,电动油泵3和连接器部91在沿着与车辆前后方向交叉的车辆左右方向(第二方向)的直线Lm1方向上交叠。
如果这样构成,则能够在凹槽502中与连接器部91相邻的第一凹槽502a(台阶部)中配置电动油泵的至少一部分(特别是逆变器部31等)。由此,即使沿车辆前后方向增大逆变器部31,通过在第一凹槽502a中收纳逆变器部31,也不需要沿车辆前后方向延长变速箱2的壁部28或内盖5的周壁部51。由此,能够提高无级变速器1的布局性。
具备本实施方式的盖状零件4的无级变速器1(装置)具有以下的结构。
(9)无级变速器1具有与连接器部91连接的连接器端子K(装置侧连接器)。
电动油泵3具有逆变器部31(逆变器)和与逆变器部31连接的泵部30(旋转电机)。
在无级变速器1中,逆变器部31在直线Lm1方向上配置于泵部30和连接器端子K之间。
如果这样构成,则由逆变器部31驱动的泵部30隔着逆变器部31配置于与连接器部91及连接器端子K相反侧。由此,能够抑制在第二室S2中产生死区,因此,能够提高无级变速器1的布局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方向设为车辆前后方向,将第二方向设为车辆左右方向进行了说明,但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不限于此。
以上,对本申请发明的某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不仅限于本实施方式所示的方式。在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无级变速器(装置)
3电动油泵
30泵部(旋转电机)
31逆变器部(逆变器)
4盖状零件
50底壁部(板部)
50a一面(盖侧连接器突出的面)
50b另一面(盖侧连接器突出的面的相反侧)
502凹槽(收纳槽)
51b 内周壁
51c 外周壁
55 密封槽
56切口(切口部)
57切口(切口部)
8衬垫(密封件)
825 翼片
845 翼片
9 变速器控制器
90基板(控制器)
91连接器部(盖侧连接器)
K连接器端子(装置侧连接器)
Lp直线(第一方向)
Lm1直线(第二方向)
R2空间(间隙)
W1第一区域(连接器配置区域)
W2第二区域(收纳槽配置区域)
W3第三区域

Claims (9)

1.一种盖状零件,其与电动油泵对置配置,其中,
在盖侧连接器突出的面侧具有收纳所述电动油泵的至少一部分的收纳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状零件,其中,
在所述盖侧连接器突出的面的相反侧设置有与所述盖侧连接器连接的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状零件,其中,
在所述控制器和设置有所述收纳槽的板部之间介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盖状零件,其中,
具有被外周壁和内周壁夹着的密封槽,
具有收纳于所述密封槽的密封件,
在所述外周壁或所述内周壁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供设置于所述密封件的翼片嵌入的切口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状零件,其中,
在所述内周壁上具有所述切口部,所述切口部避开配置有所述收纳槽的收纳槽配置区域而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状零件,其中,
具有配置有所述盖侧连接器的连接器配置区域,
所述切口部避开所述收纳槽配置区域及所述连接器配置区域而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盖状零件,其中,具有:
其它切口部,其宽度比所述切口部宽;
其它翼片,其嵌入所述其它切口部,宽度比所述翼片宽。
8.一种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盖状零件和所述电动油泵,其中,
所述电动油泵和所述盖状零件在第一方向上交叠,
所述电动油泵和所述盖侧连接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交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
具有与所述盖侧连接器连接的装置侧连接器,
电动油泵具有逆变器和与所述逆变器连接的旋转电机,
所述逆变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配置于所述旋转电机和所述装置侧连接器之间。
CN202180048965.6A 2020-07-09 2021-06-02 盖状零件 Pending CN1158035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18332 2020-07-09
JP2020118332 2020-07-09
PCT/JP2021/021016 WO2022009568A1 (ja) 2020-07-09 2021-06-02 蓋状部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03546A true CN115803546A (zh) 2023-03-14

Family

ID=79552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48965.6A Pending CN115803546A (zh) 2020-07-09 2021-06-02 盖状零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49459A1 (zh)
JP (1) JP7246841B2 (zh)
CN (1) CN115803546A (zh)
WO (1) WO20220095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82451A1 (ja) * 2022-03-23 2023-09-28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223452A (ja) * 2013-09-18 2016-12-28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
JP6925897B2 (ja) * 2017-07-14 2021-08-25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
WO2019176329A1 (ja) * 2018-03-15 2019-09-19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9173943A (ja) * 2018-03-29 2019-10-10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
US11859714B2 (en) * 2019-07-25 2024-01-02 Jatco Lt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N114033846A (zh) * 2021-11-04 2022-02-11 秦杰 一种变速箱盖体总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49459A1 (en) 2023-11-02
JP7246841B2 (ja) 2023-03-28
WO2022009568A1 (ja) 2022-01-13
JPWO2022009568A1 (zh) 2022-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29690B (zh) 动力传递装置
EP2962884B1 (en) Vehicular drive device
JP2009254144A (ja) 駆動装置
CN115803546A (zh) 盖状零件
US11480243B2 (en) Driving force transmission apparatus
JP2017051027A (ja) 減速機付モータ
JP4160987B2 (ja) 駆動装置
JP4160985B2 (ja) 駆動装置
CN109253220B (zh) 自动变速器
CN109253222B (zh) 自动变速器
JP2019173943A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KR102437290B1 (ko) 차량용 냉각수 제어밸브의 액츄에이터
US11658550B2 (en) Power control unit
JP6372115B2 (ja) 強電端子台構造
WO2023182453A1 (ja) 動力伝達装置
JP2023154845A (ja) 動力伝達装置
CN114423970A (zh) 变速箱壳体
CN110513459B (zh) 自动变速器
WO2023182455A1 (ja) 動力伝達装置
JP7455486B2 (ja) 電動オイルポンプの配置構造、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EP4299349A1 (en) Drive device for vehicles
JP4415697B2 (ja) 電気機器の冷却構造
JP2019173942A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JP4160986B2 (ja) 駆動装置
JP2012082904A (ja) 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のケー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