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79031B -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79031B
CN115779031B CN202211433531.0A CN202211433531A CN115779031B CN 115779031 B CN115779031 B CN 115779031B CN 202211433531 A CN202211433531 A CN 202211433531A CN 115779031 B CN115779031 B CN 1157790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traditional chinese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insomn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335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79031A (zh
Inventor
张振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Original Assignee
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filed Critical 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Priority to CN20221143353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790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79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9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79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90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中药原料组成:黄芪、麦冬、红景天、五味子、鸡血藤、首乌藤、景天三七、牡蛎、鳖甲、地龙、钩藤、徐长卿、黄连、肉桂。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应用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失眠(Imsomnia)是指患者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临床常见的表现形式如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维持障碍、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总睡眠时间缩短、日间功能障碍。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加与精神的紧绷使失眠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中国睡眠研究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的失眠发生率高达38.2%。失眠患者常因睡眠问题产生痛苦,加上对睡眠过度关注,并对理想的睡眠状态过度期待,导致其产生抑郁、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将进一步干扰患者的正常睡眠。研究表明,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与抑郁、焦虑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因长期不能获得正常睡眠导致精神状态不佳,甚至出现交通事故等意外,严重危及个人和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显示,失眠伴有明显功能损害的患者每年的财政负担约为5010美元/人,因此长期的失眠对个人和社会均造成沉重负担。研究失眠的发病机制并寻找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医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在失眠的药物治疗方面,西医常用的失眠治疗药物在发挥镇静催眠等作用的同时伴随着诸多不良反应,包括耐药、成瘾、宿醉反应和认知功能缺损等,且大多数不良反应与服用剂量及持续时间存在着正相关性。中医药治疗失眠不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具有毒副作用低、价格低、患者依从性好等优势,且不存在明显的依赖性。
1、昼夜节律与失眠密切相关
内稳态和生物节律是调控睡眠的两大关键因素,在各种睡眠疾患中,约有10%是由于生物钟紊乱导致的。生物钟对睡眠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生物钟异常可导致生物节律和睡眠障碍(如失眠、嗜睡等)的发生。昼夜节律是内置在生命体中的一个以24小时为周期的内循环,由体内的生物钟系统管理,是人类长期以来由于地球生存环境的昼夜规律现象、人文习惯以及生理需求而形成的,是历经几十亿年进化后的产物。昼夜节律包括睡眠作息、饮食规律、激素分泌、体温、情绪和消化等,目的是使其与地球自转相一致。在许多哺乳动物的组织中,细胞分裂也在夜间达到高峰,其微观机制,即DNA损伤活性氧产生的节律引发了细胞代谢过程中内源性的振荡,即昼夜节律。
2018年诺贝尔奖揭示了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驱动昼夜节律性的中枢时钟位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它通过来自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光子输入与外部环境同步。昼夜循环的信息通过内分泌和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其它区域和外周组织,不同器官和组织的节律必须与中枢时钟同步。褪黑素(MT)是昼夜节律中的一位员,主要由SCN控制的松果体分泌,并与光暗周期共振。褪黑素是昼夜节律调节剂,它的信号被用于调节中央和外围节律的同步,包括睡眠觉醒、血压调节等,此外它还是一种强天然抗氧化剂。斑马鱼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医学脊椎模式动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钟、昼夜节律、睡眠-觉醒相关领域的研究。斑马鱼与哺乳动物有相似的神经系统,哺乳动物体内起到睡眠调节作用的分子和细胞群(单胺能、胆碱能、下丘脑素能)在斑马鱼体内大部分是守恒的。斑马鱼在生理和行为等水平呈现鲜明的昼夜节律,同时褪黑激素的合成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和幼体以及体外培养的松果体和视网膜中都呈现昼夜节律。本发明人团队致力于调节昼夜节律治疗失眠的中医药临床与基础研究,已取得肯定的临床疗效,并选择褪黑素作为阳性对照剂以及经典模式动物斑马鱼建立失眠模型开展实验研究,探索中医药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2、中医药治疗失眠当从心、脾、肝、肾论治为要
中医药治疗失眠具经典溯源,失眠属祖国医学“不寐”范畴,临床可分多种证型。中医认为,不寐多由情志、久病、劳倦、饮食等引起气血阴阳失和而致病。当今社会,生活压力、劳逸失度总致人脾气渐虚,气血生化乏源,且脾伤食少,营血亏虚,进而心神失养、阳不入阴;又或思虑过度,心脾暗伤、气结肝郁,则神不守舍、易惊焦虑,皆可发为“不寐”。如《景岳全书·不寐》所云:劳倦思虑太过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无主,所以不眠。《类证治裁·不寐》曰:思虑伤脾,脾血亏虚,经年不寐。张从正《儒门事亲》有言:思气所至,为不眠,为嗜卧。中医认为,思虑甚易耗伤心脾,营血亏耗,心神失养,故而不寐。另在《黄帝内经》关于不寐的论述中,可见阳不入阴以致不寐的观点。《灵枢·大惑论》有言:卫气不得入于阴……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暝矣。对此,有学者认为“卫气之出入依乎胃气,阳明逆则诸阳皆逆,不得入于阴,故不得卧。”此乃痰饮水邪作祟,胃气上逆致阳不入阴之不寐,当决渎壅塞,大通经络,则阴阳得和。要长久解决阳不入阴之不寐,需从肾气化功能和肾主藏精方面着手辨治。鼓动肾阳,水液气化得行,则无痰饮水邪扰胃致不寐之忧;调益肾阴令肾藏精有常,可令火邪下承,“精气不散、神守不分”,心肾交互以解不寐。
现代医学认为,失眠与精神疾病存在紧密关联,长期失眠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持续6个月以上的失眠者中,约48%的患者当下与精神障碍共病。综合多项纵向研究提示,失眠、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呈双向相关性,治疗失眠可能会阻止焦虑症、抑郁症的发展。故临证不寐者常同时伴肝气郁结之象。中医认为抑郁、焦虑多为情志所伤,与心、肝、脾三脏密切相关,忧思疑惧,内伤心脾,郁结肝气,其主要病机为心神失养、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所导致的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心主血脉、心藏神,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血衰、心神失养则神气昏蒙、神不守舍、多疑易惊、情志抑郁。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无以宁心柔肝。肝主疏泄、喜条达,体阴而用阳。肝气调畅,气血和顺则情志舒畅。然肝气有赖于血液的涵养,若阴血不足,肝失濡养,疏泄失职,则可致肝气郁结、肝阳过亢,见心情抑郁、悲忧善虑、烦恼不寐。反之,土虚木乘,肝郁伤脾,脾气不健,气血生化乏源,亦可加重心神失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副作用小、可以长期服用的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人认为,不寐主要关乎心、脾、肝、肾之脏功能,临床所见不寐者心脾两虚型为多,气血阴阳失和,且常常夹郁、久则兼瘀。由此创立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注重虚实兼顾、气血共荣、阴阳平调,以益气养阴、通络潜阳为基本治则,取《内经》中“昼不精,夜不瞑”之精华理念,强调通过调节昼夜节律、顺应天时以治不寐。经临床应用疗效显著,且能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的日间功能障碍、缓解负性情绪,调节睡眠相关神经递质分泌的昼夜节律。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黄芪12-18份、麦冬12-18份、红景天12-18份、五味子6-12份、鸡血藤6-12份、首乌藤6-12份、景天三七6-12份、牡蛎12-18份、鳖甲12-18份、地龙6-12份、钩藤6-12份、徐长卿6-12份、黄连3-9份、肉桂3-6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黄芪13-16份、麦冬13-16份、红景天13-16份、五味子8-10份、鸡血藤8-10份、首乌藤8-10份、景天三七8-10份、牡蛎13-16份、鳖甲13-16份、地龙8-10份、钩藤8-10份、徐长卿8-10份、黄连5-7份、肉桂3-4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黄芪15份、麦冬15份、红景天15份、五味子9份、鸡血藤9份、首乌藤9份、景天三七9份、牡蛎15份、鳖甲15份、地龙9份、钩藤9份、徐长卿9份、黄连6份、肉桂3份。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失眠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联合思诺思在制备治疗失眠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以如上所述的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作为活性成份的药物制剂,所述的药物制剂是采用本领域常规制备方法制备成药剂学上的常用剂型。
进一步的,所述的药物制剂是汤剂、颗粒剂、片剂、冲剂、散剂、胶囊剂、口服液或滴丸剂。
进一步的,所述的药物制剂中还包括药学上允许的载体或辅料。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药物制剂在制备治疗失眠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药物制剂联合思诺思在制备治疗失眠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黄芪、麦冬、红景天组合成君药,五味子、鸡血藤、首乌藤、景天三七组合成臣药,牡蛎、鳖甲、地龙、钩藤、徐长卿、黄连、肉桂组合成佐药。
本发明所述的失眠乃现代医学病名,属于祖国医学“不寐”范畴,病机主要为营卫不和、阴阳失衡和脏腑功能失调。《灵枢·营卫生会》有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中医认为,气血虚衰则心神失养,故而不寐;气机升降出入失司,或心肾不交、水火不济,或肝失疏泄、气血运行紊乱,或阳明逆、胃不和,均可致不寐;营气衰少,卫气出阳入阴失调,亦致不寐。故当养气血、通气道、畅营卫、调五脏,从而令昼精而夜暝。昼精、夜暝是人正常的昼夜状态,是正常睡眠节律的体现。“昼精”指白天各脏器正常运作,精神充沛、思维敏锐,记忆、感知、意志、体力等保持佳境;“夜暝”指夜间脏器功能归敛宁静,意识、感知消弱,身体放松而入寐。昼精与夜暝状态似阴阳关系互根互用,夜不寐将造成患者日间萎靡不振,无力应对正常工作生活,入夜又反感亢奋烦躁、辗转难眠,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不寐之治疗在安神助眠之余,重视调理“昼不精”,以恢复“昼精而夜暝”的正常生理状态或可收佳效。
本发明人团队长期致力于失眠的临床诊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前期开展了大量关于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已完成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益神颗粒”(岳阳医院院内制剂)的临床科研工作。前期研究表明,采用益神颗粒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2周、4周后,患者SPIEGEL量表、中医症候量表、汉密尔顿抑郁及焦虑量表评价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甘麦大枣汤联合益神颗粒治疗失眠症临床总有效率率为90.7%,在改善证候积分、减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上疗效均优于甘麦大枣汤对照组。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是在益神颗粒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临床经验,并为提升临床疗效而创立。最新临床研究证实,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联合思诺思治疗失眠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可有效降低患者PSQI总分,改善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降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及焦虑量表评分,且能有效提升患者血清5-HT、GABA浓度水平,降低炎症因子IL-6、IL-1β水平;通过多导睡眠图监测提示,在睡眠结构上能减少N1期睡眠占比、增加N3期睡眠占比,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结构紊乱,提高睡眠质量。
与补虚为主的益神颗粒相比,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从失眠患者的核心病机着手,具有虚实兼顾、气血阴阳同调、多脏腑并重的特点。补虚强调气血共荣,重用黄芪、麦冬、红景天益心脾、充气血生化之源,以肉桂鼓动气血生长,且在补气养阴之基础上,兼顾失眠患者气郁、血瘀之实,以徐长卿及虫类药地龙调气机、通血脉。平调阴阳强调日间固卫气、充阳位,夜间实营阴、潜浮阳,方中撷取具有滋阴潜阳功效的牡蛎、鳖甲之味,收效甚佳。全方心、脾、肝、肾多脏腑并重,达补益心脾、疏肝平肝、交通心肾之功。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组方的核心理念遵循《内经》对不寐“昼不精,夜不瞑”的认识,重视人体昼夜节律规律,通过临床试验证实其能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结构,对失眠患者具备肯定的临床疗效和远期疗效;通过动物实验从行为学角度验证了其具有调节睡眠障碍斑马鱼昼夜节律紊乱的作用。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为,黄芪、麦冬、红景天、五味子、鸡血藤、首乌藤、景天三七、牡蛎、鳖甲、地龙、钩藤、徐长卿、黄连、肉桂。其中黄芪、麦冬、红景天为君药,益气养阴、活血通脉;五味子、鸡血藤、首乌藤、景天三七为臣药,助君药益气养血、活血通络、宁心安神;牡蛎、鳖甲、地龙、钩藤、徐长卿、黄连、肉桂合为佐药,牡蛎、鳖甲益阴潜阳,地龙、钩藤定惊通络兼镇静之效,徐长卿行气活血,黄连、肉桂取交泰丸之意,交通心肾,黄连除烦可解阴血亏致心火虚亢之候,肉桂助阳暖水脏、鼓动气血生长。全方共奏益气养阴、通络潜阳之效,注重阴阳气血同调(荣养气血、平调阴阳),兼顾活血通络,日间固卫气以充阳位、夜间实营阴以敛阳,使患者达到“昼精夜瞑”的正常生理状态。本发明经临床应用,证明能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日间功能障碍,降低催眠药物使用率,且起效较快,并随治疗时间延长具有持续改善症状的远期疗效趋势。
本发明针对失眠的症状和病机,采用益气养阴、通络潜阳的治疗原则,中药药物组合物所用原料价廉,制备简便,使用方便,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成本低廉,可长期服用,经多年临床应用及观察分析,该组合物对治疗失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鉴于失眠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伴随而来的日间功能障碍和负性情绪严重影响失眠患者的身心健康、学习工作等社会活动,进而产生抑郁症、心血管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等其他不良转归。且目前西医药物治疗尚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故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观察区设置示意图;
图2.各组斑马鱼表型;
图3.各组斑马鱼行为学比较;
图4.平均移动距离比较;
图5.平均运动时间比较;
图6.平均静息时间比较;
图7.斑马鱼昼夜移动距离;
图8.各组斑马鱼趋触性比较;
图9.Control热区图;
图10.Control行为轨迹图;
图11.Model热区图;
图12.Model行为轨迹图;
图13.MT热区图;
图14.MT行为轨迹图;
图15.YSNXl热区图;
图16.YSNXl行为轨迹图;
图17.YSNXm热区图;
图18.YSNXm行为轨迹图;
图19.YSNXh热区图;
图20.YSNXh行为轨迹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本发明实施例所用药材除另有注明,均可以从中药材销售公司获得。所获得的药材除另有注明,均为中药材饮片。饮片既可以从销售公司获得,也可以是获得后经加工而成。
实施例1: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
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黄芪12份、麦冬12份、红景天12份、五味子6份、鸡血藤6份、首乌藤6份、景天三七6份、牡蛎12份、鳖甲12份、地龙6份、钩藤6份、徐长卿6份、黄连3份、肉桂3份。
实施例2: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
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黄芪13份、麦冬13份、红景天13份、五味子7份、鸡血藤7份、首乌藤7份、景天三七7份、牡蛎13份、鳖甲13份、地龙7份、钩藤7份、徐长卿7份、黄连4份、肉桂4份。
实施例3: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
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黄芪14份、麦冬14份、红景天14份、五味子8份、鸡血藤8份、首乌藤8份、景天三七8份、牡蛎14份、鳖甲14份、地龙8份、钩藤8份、徐长卿8份、黄连5份、肉桂5份。
实施例4: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
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黄芪15份、麦冬15份、红景天15份、五味子9份、鸡血藤9份、首乌藤9份、景天三七9份、牡蛎15份、鳖甲15份、地龙9份、钩藤9份、徐长卿9份、黄连6份、肉桂3份。
实施例5: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
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黄芪16份、麦冬16份、红景天16份、五味子10份、鸡血藤10份、首乌藤10份、景天三七10份、牡蛎16份、鳖甲16份、地龙10份、钩藤10份、徐长卿10份、黄连7份、肉桂6份。
实施例6: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
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黄芪17份、麦冬17份、红景天17份、五味子11份、鸡血藤11份、首乌藤11份、景天三七11份、牡蛎17份、鳖甲17份、地龙11份、钩藤11份、徐长卿11份、黄连8份、肉桂5份。
实施例7: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
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黄芪18份、麦冬18份、红景天18份、五味子12份、鸡血藤12份、首乌藤12份、景天三七12份、牡蛎18份、鳖甲18份、地龙12份、钩藤12份、徐长卿12份、黄连9份、肉桂4份。
实施例8:本发明的汤剂制备
称取原料药,用水冲洗后于容器内浸泡2小时以上,常压煎煮30分钟后,滤出药液,得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汤剂。
实施例9:本发明的颗粒剂制备
称取原料药,用水冲洗后于容器内浸泡2小时以上,常压煎煮30分钟后,滤出药液,得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水提取物,浓缩后加糊精和糖粉混匀,以适量70%乙醇制软材,过1号筛制粒,50℃干燥2小时,干燥颗粒过12~14目筛整粒、分装,得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颗粒剂。
实施例10:本发明的片剂/胶囊制备
称取原料药,用水冲洗后于容器内浸泡2小时以上,常压煎煮30分钟后,滤出药液,得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水提取物,加微晶纤维素和淀粉混匀,加入适量70%乙醇制软材,过1号筛制粒,50℃干燥2小时,干燥颗粒过12~14目筛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得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片剂或填充装胶囊。
实施例11:本发明的冲剂/散剂/口服液/丸剂制备
称取原料药,用水冲洗后于容器内浸泡2小时以上,常压煎煮30分钟后,滤出药液,得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水提取物,浓缩后加适当制药辅料(白糖、蜂蜜、苯甲丙酸或羟苯乙酯等),制成冲剂、散剂、口服液或丸剂。
实施例12: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研究
基础试验: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斑马鱼失眠模型昼夜节律及行为学的影响
研究目的:观察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斑马鱼失眠模型昼夜节律和焦虑样行为的影响,探索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通过调节昼夜节律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1实验材料
1.1实验动物
实验所用斑马鱼品系为野生型AB系斑马鱼,购自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饲养于上海交通大学新华医院斑马鱼研究平台。参照Westerfield的养殖方法,温度设为28℃,自动计时器保持14h光照/10h黑暗交替循环,其中早9:00到23:00为光照时间段,晚23:00到次日9:00为非光照时间。斑马鱼的繁殖以自然成对交配的方式进行,配卵准备工作在产卵的前一天下午投喂丰年虾半小时后,约16:00左右,挑选适龄的斑马鱼,将斑马鱼按照雌雄比例1:1或1:2放入配鱼专用鱼缸,中间用透明隔板将雄鱼与雌鱼隔开。次日早上约09:00更换养鱼水,使鱼缸中剩余约三分之一的养鱼水,静止10min后取走中间的透明隔板,雌、雄鱼开始追逐交配,期间保持环境安静,以免影响配卵效果。收集1h内产出的健康的卵,清洗挑选过的鱼卵均匀放置于直径为10cm的无菌的培养皿中,加入20mL的E3培养基(5mmol/L NaCl、0.17mmol/L KCl、0.33mmol/L CaCl2、0.33mmol/L MgSO4、0.5mg/L亚甲基蓝),置于生化培养箱中,温度设置为(28.5±0.2)℃,灯光设置为14h光照/10h黑暗交替循环。每日更换2次培养液,检查胚胎的发育情况,及时清除死卵。
1.2药物和仪器设备
(1)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药物组成为黄芪15g、麦冬15g、红景天15g、五味子9g、鸡血藤9g、首乌藤9g、景天三七9g、牡蛎15g、鳖甲15g、地龙9g、钩藤9g、徐长卿9g、黄连6g、肉桂3g,按比例配置。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负责制备,具体过程如下:以上中药投入5L的带冷凝管的圆底烧瓶,加入1600mL蒸馏水,浸泡8h,武火煮开,然后调至文火,微沸30min,趁热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入800mL蒸馏水再次煎熬,沸腾后20min过滤,将收集的2次滤液合并浓缩至1mL等于1g原药材的浓缩汤剂,待其冷却后放入冰箱备用。使用时以Holt Buffer液稀释为合适的浓度使用。
(2)褪黑素,货号:M8600,25g,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二甲基亚砜(DMSO)货号:XW00676852,500ml,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将褪黑素粉末用二甲基亚砜配置成10mmol/L的母液,储于在-20℃冰箱备用,使用时用斑马鱼Holt Buffer液进行配置。
(3)咖啡因(Caffeine),货号:C0750,5g,美国Sigma-Aldrich公司。
(4)仪器设备:
集中式斑马鱼养殖系统,型号:JS/BMY-JZ,上海海圣生物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净水供水单元(RO纯水机),型号:WPE-RO500,上海海圣生物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生化培养箱,型号:SPX-250-BG,上海浦东荣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斑马鱼行为分析仪,型号:DanioVisionEthoVision XT,荷兰Noldus;
孔板(24孔,96孔),Nest Biotech;
平板培养皿(10cm),JET BIOFIL,莱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体式显微镜,型号:SZX10,日本Olympus;
移液器,型号:0.5-10μL,20-200μL,100-1000μL,North America Inc,USA;
电子天平,型号:BS223S,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
烧杯(300ml),成都市宜邦科析仪器有限公司;
塑料吸管,5ml,10ml,美国Biologix公司。
2实验方法
2.1药物最大耐受浓度(MTC)
根据动物药物毒理学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化学品测试方法,确定使用药物的最大耐受度(MTC),即药物不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作为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高剂量浓度。随机选取140只5dpf斑马鱼于300ml烧杯中,按不同的浓度各分为7组,每组各20只。根据参考文献,将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浓度初步设定为:25、50、100、250、500、1000和2000μg/ml。同时给予300uM咖啡因持续暴露24h,观察斑马鱼的反应情况,并统计各实验组的死亡数量与死亡率。根据所得结果计算浓度效应,并进一步细化浓度,再次进行实验,最后确定中药的MTC。
2.2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依据MTC得到的结果,选取MTC,1/3MTC和1/9MTC分别设为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研究表明,褪黑素(MT)可调节斑马鱼昼夜节律,减少斑马鱼的运动活性,提高觉醒阈值,故本实验选用MT作为阳性对照药。结合相关参考文献(梁吸敏.基于模式生物平台研究桂甘龙牡汤类方对斑马鱼失眠模型睡眠节律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21.),MT的浓度为10μmol/L。
选取5dpf野生型AB系斑马鱼180只,随机将斑马鱼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Model)、褪黑素组(MT)、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低剂量组(YSNXl)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剂量组(YSNXm)和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高剂量组(YSNXh)共6组,每组30只。
Control组予正常饲养未处理;Model组用caffeine持续暴露斑马鱼24h;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组在caffine造模基础上做如下处理:中药复方根据设定的浓度用水溶给样的方式处理斑马鱼24h;MT组在caffeine造模基础上用MT溶液给样方式处理斑马鱼24h。
2.3 24h昼夜节律观察
各实验组经药物处理24h后,每组随机选取12尾斑马鱼,分别放在96孔板中的A、B、C、D、E、F行,每孔1条,加入300μL养鱼水。随后放入Noduls斑马鱼行为分析仪器中,进行24h的行为学跟踪记录。设置行为观察室内温度为:28℃,开启水域循环,使行为观察箱内的温度维持在28℃左右,保持室内安静。设置计算机控制程序14h光照/10h黑暗,其中早9:00到23:00为光照时间段,晚23:00到次日9:00为非光照时间。观察指标包括:总运动时间、总静息时间、总移动距离、大运动频率、大运动时间、中运动频率、中运动时间、小运动频率、小运动时间。设置速度<4mm/s为小运动,速度4~20mm/s为中运动,速度>20mm/s为大运动,分析各组斑马鱼的运动时间、移动距离和静息时间和三种运动形式的运动频率与运动时间,检测时间为1h。
2.4焦虑样行为实验
在一个新奇的环境中,斑马鱼自发地接近该领域边缘地带的特征称为趋触性。趋触性已经被作为衡量斑马鱼幼鱼压力/焦虑水平的最重要指标,可直接在多孔板中进行。将斑马鱼幼鱼转移至24孔板中,每孔中一条幼鱼,孔的内径为15.88mm,幼鱼可自由活动。实验设置为20min光照适应,20min持续光照共计40min。在每个孔中,确定了一个占据单井面积一半的圆形中心区域,中间设为中心区域,其外周设为周围区域(如图1)。对趋触性行为的分析来自于对移动距离和幼鱼在中心区域的时间的计算。公式如下:
3统计方法
数据统计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对实验数据进行正态性及组间方差齐性检验,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方差不齐采用近似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第一四分位数,第三四分位数)[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实验结果
4.1药物最大耐受浓度(MTC)
不同浓度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暴露斑马鱼死亡情况见下表1。根据统计结果,YSNX的MTC为900μg/ml为YSNXh组,1/3MTC为300μg/ml为YSNXm组,1/9MTC为100μg/ml为YSNXl组。
表1不同药物浓度反应情况
4.2 24h昼夜节律观察
4.2.1各组表型变化
24h结束用药后,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各组斑马鱼的表型变化。如图2所示,MT及YSNX各组斑马鱼的卵黄囊水肿较Model组减轻,头部色素沉着稍有增加。说明MT及YSNX各组均可改善失眠表型。
4.2.2 24h昼夜节律观察
各组斑马鱼总运动距离、运动时间和静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LSD两两比较,正常组与模型组,模型组与褪黑素组两两比较的总移动距离、运动时间和静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咖啡因造模后,斑马鱼的总移动距离和运动时间增加,自主活动量增加,静息时间减少,表明造模成功。褪黑素可减少斑马鱼失眠模型的总移动距离和运动时间,增加静息时间,改善斑马鱼昼夜节律紊乱。在总移动距离方面,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高剂量组和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高剂量组可减少斑马鱼失眠模型的总移动距离。见表2,图3中a、b、c所示。
表2各组斑马鱼总移动距离、运动和静息时间比较
注:**P<0.01。
斑马鱼的三种运动形式经统计学分析,大运动频率和时间未见统计学差异,中运动频率和时间有统计学差异。在中运动时间上,正常组与模型组、模型组与褪黑素组、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高剂量组和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的中运动频率高,时间长,褪黑素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高剂量组均可降低其中运动时间,但在降低中运动频率上无统计学差异。虽然小运动频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表5,图3所示。
表4各组斑马鱼三种运动频率比较
注:*P<0.05。
表5各组斑马鱼三种运动时间比较/>
注:*P<0.05,**P<0.01。
将各组斑马鱼的行为学指标按白天和黑夜两个时间段进行统计计算,发现白天各组每小时平均运动距离、运动时间和静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高剂量组在降低白天平均每小时运动距离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图4~6。图7为24h斑马鱼昼夜移动距离比较图,由图可见,斑马鱼睡眠障碍模型的移动距离增加主要在白天14h内,在夜间其移动距离减少,说明其昼夜节律紊乱主要集中在白天。褪黑素及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高剂量组可减少其移动距离,改善其昼夜节律。
表6各组斑马鱼白天每小时平均值比较
注:**P<0.01,***P<0.001。
4.3焦虑样行为实验
在旷场试验中,模型组斑马鱼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孔外周区域,反映其焦虑水平较高。经统计分析,模型组中心区域时间百分比和移动距离百分比均较低,趋触性较高,褪黑素和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高剂量组可降低其趋触性,改善其焦虑程度。由各组行为轨迹图和热区图可明显看到各组差异,见图8~20。
结论:研究证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能调节睡眠障碍模型斑马鱼的昼夜节律,增加其夜间睡眠时间,减少自主运动时间和距离,并能改善其焦虑样行为。
实施例13: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临床疗效及对失眠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研究
临床试验: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
研究目的:观察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睡眠结构和睡眠进程的影响,以及对神经递质与炎症因子的作用。
1.资料
1.1研究对象
本发明的研究病例来源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睡眠中心及传统医学一科门诊的失眠患者。本研究为优效性试验,中药组有效率为p1,西药组有效率为p2,α取单侧检验,α=0.025,β=0.10。根据前期研究,益神颗粒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总有效率约为80%,估算治疗组(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联合思诺思治疗)有效率约为94%,思诺思治疗失眠的总有效率约为63%,考虑20%的脱落率,估计试验所需样本量为84例,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为42例,两组比例为1:1。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随机分组,首先于统计软件中录入受试者编号1~84号,运用随机数字生成器完成随机Seed建立,再由指定函数生成一组0~1的随机数字(保留四位小数),并为该列随机数编定秩次。依由小到大升序序列编排秩次,1~42秩次设为治疗组,43~84秩次设为对照组。分组情况隐藏在封闭不透明的信封中,按照患者就诊顺序打开信封,得到随机号及分组方案。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ICSD-3)的失眠症诊断标准,且标准A~F都必须满足:
A.患者报告,或患者父母或照顾者观察到患者存在下列1条或以上:
(1)入睡困难;
(2)睡眠维持困难;
(3)比期望的起床时间醒来早;
(4)在适当的时间点不肯上床睡觉;
(5)没有父母或照顾者干预难以入睡。
B.患者报告,或患者父母或照顾者观察到患者存在下列与夜间睡眠困难相关的1条或以上:
(1)疲劳或萎靡不振;
(2)注意力、专注力或记忆力下降;
(3)社交、家庭、职业或学业等功能损害;
(4)情绪不稳或易激惹;
(5)日间瞌睡;
(6)行为问题(比如:活动过度、冲动或攻击性);
(7)动力、精力或工作主动性下降;
(8)易犯错或易出事故;
(9)对自己的睡眠质量非常关切或不满意。
C.这些睡眠/觉醒主诉不能完全由不合适的睡眠机会(如充足的睡眠时间)或环境(如黑暗、安静、安全、舒适的环境)解释。
D.这些睡眠困难和相关的日间症状至少每周出现3次。
E.这些睡眠困难和相关的日间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
F.这些睡眠困难和相关的日间症状不能被其他的睡眠障碍更好地解释。
1.2.2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2016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不寐的诊断和心脾两虚证型分类依据。由两名中医主治医师研究人员同时确定且意见一致。
辨证标准如下:
主症:多梦易醒,或朦胧不实。
次症: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不华。
舌脉:舌质淡,苔薄,脉细弱。
以上主症都符合并兼有一项以上次症者,并符合相应舌脉者即可临床辨证为心脾两虚型。
1.2.3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失眠中西医诊断标准;
(2)年龄18-65周岁,性别不限;
(3)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积分>7分;
(4)失眠严重指数积分>7分;
(5)HAMA<14分,且HAMD<21分;
(6)同意加入本次临床研究,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并同意按照研究方案的要求参加所有的访视、检查。
1.2.4排除标准
(1)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肺、肝、肾和血液系统等原发性疾病或恶性肿瘤、精神疾病患者;
(2)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3)过敏体质或已知对试验药物过敏者;
(4)三个月内接受其他临床试验,可能影响本研究的疗效观测指标者;
(5)怀疑确有药物滥用史或确有其他不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
1.2.5剔除标准
(1)治疗期间出现严重的合并疾病;
(2)未按医嘱进行治疗并记录者;
(3)患者自行退出研究;
(4)出现严重不良事件。
1.2.6脱落标准
(1)随访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失访者;
(2)患者要求退出试验者。
1.3治疗方案
(1)对照组:予思诺思[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15]治疗,按需服用,每晚1次,每次5~10mg,睡前30min口服。根据患者睡眠情况调整剂量,可减少用量甚至停药。疗程4周。
(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组成为:黄芪15g、麦冬15g、红景天15g、五味子9g、鸡血藤9g、首乌藤9g、景天三七9g、牡蛎15g、鳖甲15g、地龙9g、钩藤9g、徐长卿9g、黄连6g、肉桂3g。剂型为天江颗粒剂,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结合医院药剂科制备。
服用方法:每日两次,每次1包,餐后以150ml温水冲服。疗程4周。
要求所有受试者每日记录睡眠日记(包括用药及睡眠情况)。
1.4合并治疗的规定
观察期间禁止使用其它治疗失眠的药物或非药物疗法。如有其他疾病合并用药,则填写合并用药记录表。
1.5观察指标
1.5.1主要疗效指标
多导睡眠图(PSG)。
1.5.2次要疗效指标
(1)中医证候量表积分;
(2)PSQI;
(3)HAMA;
(4)HAMD;
1.5.3效应性指标
血清5-HT、GABA、IL-6、IL-1β。
检测方法:于6:00-7:00采集空腹人群肘部静脉血5mL,使用离心机Thermo Fisher(ST16)离心10min(3500r/min,r=13.5cm),取出上清液,放入-80℃低温冰箱保存。所采集标本由实验室专业技术员使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分析治疗前后血清5-HT、GABA、IL-6、IL-1β含量水平。
1.5.4安全性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ALT、BUN、Scr)检查。治疗结束后记录副反应量表(TESS)。若受试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减药情况,则需每周填写苯二氮卓类药物戒断症状问卷(BWSQ),对减药过程中的戒断反应进行评估。
1.6观察及访视时点
(1)第一次访视(基线期):签署知情同意书,记录受试者人口学资料、生命体征、体格检查结果,完成安全性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的检查,进行PSG检测,中医证候积分量表、PSQI、HAMA、HAMD评分,抽血检测5-HT、GABA、IL-6、IL-1β。
(2)第二次访视(治疗2周后):记录生命体征,复测中医证候积分量表、PSQI、HAMA、HAMD量表评分。
(3)第三次访视(治疗4周后):记录生命体征、系统体格检查结果,复查安全性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复测PSG、中医证候积分量表、PSQI、HAMA、HAMD、TESS量表评分,抽血复测5-HT、GABA、IL-6、IL-1β。
(4)第四次访视(第6周随访):记录生命体征、复测中医证候积分量表、PSQI、HAMA、HAMD量表。
1.7疗效评价标准
1.7.1主要疗效指标评价标准
临床有效率:参照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失眠的疗效判定标准:
①临床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总睡眠时间>6小时,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
②显效:睡眠明显好转,总睡眠时间增加3小时以上,睡眠深度明显增加;
③有效:症状较前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3小时;
④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改善或反加重者。
根据PSG记录的总睡眠时间和深睡眠比例判定。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2次要疗效指标评价
分别统计分析每组治疗前后的PSG参数、中医证候量表、PSQI、HAMA、HAMD量表积分。
1.8统计方法
采用SPSS26.0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第一四分位数,第三四分位数)[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或广义估计方程模型进行分析。采取单侧检验,以P<0.02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基线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受试者84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试验过程中共有8例受试者脱落,其中治疗组脱落2例(均因未按规定服药),脱落率4.76%。对照组6例(2例因未配合随访,4例因未按规定服药),脱落率14.29%。最终共76例受试者纳入研究,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婚况、文化水平、工作性质、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及家族史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25),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
2.2临床疗效
根据失眠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0.56%。经秩和检验,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25)。见表7。
表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
注:*P<0.025。
2.3睡眠结构
两组治疗前PSG参数经分析无统计学差异。治疗4周后,两组较治疗前均见TST增加、SL缩短、SE提高、AT减少,RL、R%与治疗前比较未见明显变化。试验组治疗后可减少WASO和N1%、增加N3%(P<0.02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试验组在减少N1%、增加N3%方面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25)。见表8。
表8两组治疗前后PSG参数比较
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P<0.025,**P<0.005;组间治疗后比较,#P<0.025,##P<0.005。
2.4量表积分
2.4.1PSQI
两组治疗后PSQI积分总体呈下降趋势,见表9。由于数据不满足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要求,故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进行统计分析。经模型效应检验,组别主效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时间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别*时间的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0。
表9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PSQI积分比较
表10两组模型效应检验
注:*P<0.025,**P<0.005。
时间主效应检验中,治疗2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值为0.14,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和6周随访差值分别为-2.01、-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随时间推移,两组的差值增加,表明试验组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1。
表11两组PSQI时间主效应检验
注:*P<0.025,**P<0.005。
组别主效应检验中,试验组治疗2周、4周及6周随访较治疗前平均值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4周治疗结束时差值达到最大,为-6.50,表明经4周治疗效果显著;治疗4周与治疗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4周与6周随访无统计学差异,表明试验组疗效较稳定。对照组治疗2周、4周及6周随访较治疗前平均值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4周治疗结束时差值达到最大,为-3.64,治疗4周与治疗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周随访时与治疗4周后的差值为1.36,差值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对照组随访期的PSQI总分较治疗结束时升高,病情可能有反复。见表12。
表12两组PSQI组别主效应检验
/>
注:**P<0.005。
2.4.2中医证候量表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中医证候量表总分见表13,经模型效应检验,见表14,组别主效应、时间主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组别*时间的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表13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中医证候量表积分
表14两组模型效应检验
注:**P<0.005。
两组时间主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值为-3.69(P<0.001),表明治疗2周试验组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和6周随访的差值分别为-6.84、-10.24(P<0.001)。见表15。两组的差值随时间呈增长趋势,表明试验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15两组时间主效应检验
注:**P<0.005。
组别主效应检验中,见表16,试验组治疗2周、4周及6周随访较治疗前平均值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4周治疗结束时差值达最大,为-11.82,表明经4周治疗中医证候明显改善。治疗4周后、6周随访与治疗2周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4周与6周随访无统计学差异,表明试验组疗效较稳定。对照组治疗4周及6周随访时较治疗前平均值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4周治疗结束时差值达最大,为-4.97。治疗4周后与治疗2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期与治疗2周后效果相当,无统计学差异。6周随访时与治疗4周后的差值为-4.44(P<0.001),表明随着治疗结束,随访期的中医证候量表积分有所回升。
表16两组组别主效应检验
/>
2.4.3 HAMA
不同时间点的HAMA总分见表17,经模型效应检验,见表18,组别主效应、时间主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组别*时间的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表17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HAMA总分
表18两组模型效应检验
注:**P<0.001。
两组时间主效应检验显示,见表19,治疗2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值为-0.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和6周随访时的差值分别为-1.33、-3.08(P<0.025)。两组的差值随时间呈增长趋势,表明试验组在改善焦虑情绪方面优于对照组。
表19两组时间主效应检验
注:**P<0.005。
在组别主效应检验中,见表20,试验组治疗2周、4周及6周随访较治疗前平均值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6周随访时差值最大,为-4.47,表明经治疗患者焦虑情绪可随睡眠情况改善而逐渐缓解。治疗4周与治疗2周比较、治疗4周与6周随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5),表明试验组经治疗焦虑情绪随着治疗时间增加逐渐减轻,也反映焦虑情绪的缓解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照组治疗2周、4周及6周随访较治疗前平均值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4周治疗结束时差值达最大,为-2.44;治疗4周后与治疗2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周随访时与治疗4周后的差值为1.25,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对照组随访期的HAMA总分较治疗结束时有所回升,远期疗效欠佳。
表20两组组别主效应检验
注:**P<0.005。
2.4.4 HAMD
不同时间点的HAMD总分见表21,经模型效应检验,见表22,组别主效应、时间主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组别*时间的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表2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HAMD总分/>
表22两组模型效应检验
注:*P<0.025,**P<0.001。
两组时间主效应检验显示,见表23,治疗2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值为-0.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和6周随访时的差值分别为-1.34、-3.23(P<0.025)。与HAMA结果一致,两组的差值随时间呈增长趋势,表明试验组在改善抑郁情绪方面优于对照组。
表23两组时间主效应检验
注:*P<0.025,**P<0.005。
在组别主效应检验中,见表24,试验组治疗2周、4周及6周随访较治疗前平均值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6周随访时差值最大,为-4.13,表明经治疗患者的抑郁情绪可随睡眠情况改善而逐渐缓解。治疗4周与治疗2周比较、治疗4周与6周随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5),表明试验组经治疗抑郁情绪随着治疗时间增加逐渐减轻,抑郁情绪的缓解与焦虑情绪相似,是个循序渐进的缓慢过程。对照组治疗2周、4周及6周随访较治疗前平均值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4周治疗结束时差值达最大,为-2.92,治疗4周后与治疗2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周随访与治疗4周后的差值为1.1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对照组随访期的HAMD总分较治疗结束时有所回升,远期疗效欠佳。
表24两组组别主效应检验
注:**P<0.005。
2.5血液标志物
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的血清5-HT、GABA含量水平明显增加(P<0.0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表明试验组能有效提升患者血清5-HT、GABA浓度水平,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血清IL-6、IL-1β含量降低(P<0.0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表明试验组能降低患者IL-6、IL-1β浓度水平,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25。
表2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标志物比较
/>
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P<0.025;治疗后组间比较,#P<0.025。
2.6安全性分析及不良事件随访
本研究共纳入76例受试者,两组受试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4周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提示治疗方案安全性良好。
结论:研究证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缓解焦虑、抑郁情绪,且远期疗效肯定,能有效缩短失眠患者的入睡潜伏期、增加总睡眠时间,通过改善患者的睡眠结构而影响睡眠进程、提高睡眠质量。同时,可有效调节患者体内神经递质及炎症因子水平。
实施例14:典型案例
陈某,女,42岁,上海人,已婚。2021年6月因“入睡困难半年余”就诊。患者近半年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入睡困难,夜寐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入睡,日间疲乏困倦,哈欠连连,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偶见头痛、针刺样为主,腰酸不适,时有潮热,情志欠畅,胃纳一般,小便调,大便偏干。否认既往慢性病病史。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左弦细、右沉。西医诊断:原发性失眠。中医诊断:不寐,阴阳失调、气血亏虚证。治则:益气养阴、通络潜阳。予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方药:黄芪15g、麦冬15g、红景天15g、五味子9g、鸡血藤9g、首乌藤9g、景天三七9g、牡蛎15g、鳖甲15g、地龙9g、钩藤9g、徐长卿9g、黄连6g、肉桂3g。考虑患者入睡困难,夜寐多梦易醒,日间疲乏困倦,乃阴阳失调,夜寐阳不入阴之象;患者平素腰酸不适,时有潮热,大便偏干,此为气阴不足,脾肾亏虚之候。故当以益气养阴、敛阴潜阳为要。患者偶见头部刺痛,情志欠畅,结合舌脉,呈病位入络之象,当荣脉通脉、调畅气血。方中黄芪、麦冬、红景天益气养阴、活血通脉;五味子益气补肾宁心、鸡血藤补血通络,助黄芪、麦冬、红景天益气补中、荣养脉道;首乌藤、景天三七养心安神、通络散瘀,徐长卿行气活血,使补而不滞、气血调畅;牡蛎、鳖甲益阴潜阳,地龙、钩藤定惊通络兼镇静之效,黄连、肉桂取交通心肾之意,共奏益气养阴、通络潜阳之功。服药2月,患者夜寐质量明显改善,入睡潜伏期缩短,夜间深睡眠时间延长,日间精力较前显著提升,头痛、腰酸、潮热等不适症状均得以不同程度减轻,情志好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由治疗前17分降至治疗后5分。
以上已对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12-18份、麦冬12-18份、红景天12-18份、五味子6-12份、鸡血藤6-12份、首乌藤6-12份、景天三七6-12份、牡蛎12-18份、鳖甲12-18份、地龙6-12份、钩藤6-12份、徐长卿6-12份、黄连3-9份、肉桂3-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13-16份、麦冬13-16份、红景天13-16份、五味子8-10份、鸡血藤8-10份、首乌藤8-10份、景天三七8-10份、牡蛎13-16份、鳖甲13-16份、地龙8-10份、钩藤8-10份、徐长卿8-10份、黄连5-7份、肉桂3-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15份、麦冬15份、红景天15份、五味子9份、鸡血藤9份、首乌藤9份、景天三七9份、牡蛎15份、鳖甲15份、地龙9份、钩藤9份、徐长卿9份、黄连6份、肉桂3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失眠的药物中的应用。
5.一种以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作为活性成份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制剂是采用本领域常规制备方法制备成药剂学上的常用剂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制剂是汤剂、颗粒剂、片剂、冲剂、散剂、胶囊剂、口服液或滴丸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制剂中还包括药学上允许的载体或辅料。
8.一种如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药物制剂在制备治疗失眠的药物中的应用。
CN202211433531.0A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Active CN1157790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3531.0A CN115779031B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3531.0A CN115779031B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9031A CN115779031A (zh) 2023-03-14
CN115779031B true CN115779031B (zh) 2023-09-26

Family

ID=85438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33531.0A Active CN115779031B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7903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5501A (zh) * 2011-07-27 2013-01-30 陈冠卿 一种治疗不寐的药物
CN104056088A (zh) * 2014-05-30 2014-09-24 上海市中医医院 一种治疗失眠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233089A (zh) * 2015-11-20 2016-01-13 青岛金智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中药制剂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5501A (zh) * 2011-07-27 2013-01-30 陈冠卿 一种治疗不寐的药物
CN104056088A (zh) * 2014-05-30 2014-09-24 上海市中医医院 一种治疗失眠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233089A (zh) * 2015-11-20 2016-01-13 青岛金智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中药制剂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安神定寐汤治疗失眠虚证60例临床观察;唐华;;中医药导报;-;第15卷(第07期);30-3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9031A (zh)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an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f type-specific pathophysiological symptoms of Sasang typology
CN104873745B (zh)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2526474A (zh)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
CN106361964A (zh) 一种改善睡眠质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079089A (zh) 一种辅助降血糖的葛根苦瓜保健食品制备方法
CN115501304B (zh) 一种治疗心肝火旺型失眠症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456531A (zh) 一种能改善睡眠的药物组合物、制剂及应用
CN112294924A (zh) 一种养心安神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501305A (zh) 治疗肝郁脾虚湿盛型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3536757B (zh) 一种具有补肾填精、益气养血和固本培元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ehghanmehr et al. Effect of oral saffron capsules on sleep qualit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t Zabol-Iran
CN102274397A (zh) 一种抗疲劳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79031B (zh)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CN102641345A (zh) 一种用于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的足浴液
CN104706881B (zh) 一种具有调节睡眠功能的保健品
CN102579816B (zh) 一种脑灵素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78667A (zh) 一种治疗冰毒戒断综合征的药物及其应用
CN104383420A (zh) 制备治疗失眠多梦药物制剂的方法
CN103989711A (zh) 一种含褪黑激素的保健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49345A (zh) 一种治疗口腔和咽喉疾病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66428A (zh) 抗衰老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727204A (zh) 一种用于治疗躁狂症的药物制剂及其用途
CN115364164B (zh) 一种治疗肝郁型失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244139B (zh) 预防或辅助治疗心血管类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527C (zh) 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冲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