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63822B - 一种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应用及锂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应用及锂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63822B
CN115763822B CN202310016599.7A CN202310016599A CN115763822B CN 115763822 B CN115763822 B CN 115763822B CN 202310016599 A CN202310016599 A CN 202310016599A CN 115763822 B CN115763822 B CN 1157638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carbon
composite material
negative electrode
partic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165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63822A (zh
Inventor
陈书铖
余晗
孙易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rbon Good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rbon Good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rbon Good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rbon Good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1659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638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63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638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638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638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应用及锂电池。该复合材料包括纳米、微米尺寸的粒子,所述粒子包括碳颗粒和硅颗粒;所述碳颗粒由多个团簇子结构组成,所述硅颗粒容纳于所述团簇子结构中;硅碳复合颗粒的形状为球形、椭圆颗粒形、纤维形、无规则形中的一种。本发明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三维微纳结构,可形成高效导电网络的同时,有效抑制充电过程中因硅颗粒的大幅度体积膨胀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大幅减缓电池容量衰减;可同时实现高首效及稳定循环的性能;该锂电池具有更高的有效可逆容量。

Description

一种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应用及锂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应用及锂电池。
背景技术
在当前阶段,无论是动力电池还是3C数码市场,新材料技术瓶颈已经实际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客户对续航时间、续航里程、快速充放电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家们在努力研究各种新型电池材料以达到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快速充放电性能,更高的安全性和性价比。因此,电池领域新材料的技术突破,成为了全球新能源领域突破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比于石墨负极嵌入式储锂而言,硅基负极材料的合金化储锂机制可以储存更多的锂离子,从而赋予硅更高的理论比容量(4200mAh/g),电池能量密度相对较高,从而有效提升续航时间及里程,这正是便携式电子产品、无人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电池系统等一系列新技术领域发展的迫切需要。
但是硅颗粒在脱嵌理时伴随着的体积膨胀和收缩而导致的颗粒粉化、脱落以及电化学性能失效等问题也使其广泛应用面临挑战。目前产业内最佳的策略是制备硅碳混合掺杂负极材料,因而硅碳负极的比容量提升是循序渐进的。掺杂的硅负极有硅碳、硅氧两种路线,硅碳即单质硅为基体再与碳材料复合,优点在于容量及首充效率高,但循环性能较差;硅氧将纯硅和二氧化硅合成一氧化硅制备负极材料,牺牲了一定容量提升循环性能,但首充效率低。目前有少量硅掺杂的负极材料已经应用到产业化,科学家正研究新的方法来合成更高硅载量的硅碳负极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应用及锂电池。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包括硅碳复合颗粒,所述硅碳复合颗粒包括碳颗粒和硅颗粒;所述碳颗粒由至少一个团簇子结构组成,每个所述团簇子结构中负载至少一个所述硅颗粒。
进一步,所述碳颗粒由多个团簇子结构组成,每个所述团簇子结构中负载至少一个所述硅颗粒。
进一步,每个所述团簇子结构由多个片状单元以无规则的形式堆积组成,相邻的两个或多个所述片状单元之间形成孔状结构,每个所述孔状结构中容纳至少一个所述硅颗粒。
进一步,所述碳颗粒的形状为球形、椭圆颗粒形、纤维形、无规则形中的一种。
进一步,所述球形包括圆球形、球状放射形;所述椭圆颗粒形为米粒形、纺锤形、叶形或棒形。
进一步,所述硅碳颗粒的粒径尺寸为纳米级。
进一步,每个所述片状单元的厚度为5nm~100nm。
进一步,所述团簇子结构的粒径为10nm~1000nm。
进一步,所述碳颗粒的粒径为200nm~8000nm。
进一步,所述硅颗粒的质量占所述复合材料总质量的7%-70%。
进一步,所述复合材料的克容量为500mAh/g-2400mAh/g。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一种锂电池,所述锂电池的负极材料为如上述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
进一步,所述锂电池的有效可逆容量大于或等于2000 mAh/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三维微纳结构,可形成高效导电网络的同时,有效抑制充电过程中因硅颗粒的大幅度体积膨胀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大幅减缓电池容量衰减;
(2)本发明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独特的片状单元和碳颗粒的三维微纳结构,可以容纳更多的硅颗粒,使该材料具有高硅含量;
(3)本发明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可同时实现高首效及稳定循环的性能;
(4)本发明的锂电池,采用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作为负极材料,使该锂电池的有效可逆容量大幅度提升,有效提高了锂电池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实施例1中,硅碳负极材料的三维结构SEM图,放大倍数为45000倍;
图2为本发明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实施例1中,硅碳负极材料的三维结构SEM图,放大倍数为85000倍;
图3为本发明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实施例1中,锂离子半电池的充放电曲线图;
图4为本发明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实施例2中,硅碳负极材料的三维结构SEM图;
图5为本发明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实施例2中,锂离子半电池的充放电曲线图;
图6为本发明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实施例3中,硅碳负极材料的三维结构SEM图;
图7为本发明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实施例3中,锂离子半电池的充放电曲线图;
图8为本发明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实施例4中,硅碳负极材料的三维结构SEM图,放大倍数为80000倍;
图9为本发明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实施例4中,硅碳负极材料的三维结构SEM图,放大倍数为200000倍;
图10为本发明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实施例4中,锂离子半电池的充放电曲线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实施例5中,硅碳负极材料的三维结构SEM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实施例5中,锂离子半电池的充放电曲线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实施例6中,硅碳负极材料的三维结构SEM图,放大倍数为100000倍;
图14为本发明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实施例6中,锂离子半电池的充放电曲线图;
图15为本发明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实施例7中,硅碳负极材料的三维结构SEM图;
图16为本发明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实施例7中,锂离子半电池的充放电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包括纳米级至微米级尺寸的硅碳复合颗粒,硅碳复合颗粒包括碳颗粒和硅颗粒;碳颗粒由至少一个团簇子结构组成,每个团簇子结构中负载至少一个所述硅颗粒。
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上述独特的三维微纳结构,可形成高效导电网络的同时,有效抑制充电过程中因硅颗粒高达300%的体积膨胀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大幅减缓电池容量衰减。该材料可同时实现高首效及稳定循环的性能。
优选的,硅颗粒的质量占复合材料总质量的7%-70%。
优选的,团簇子结构由多个片状单元以无规则的形式堆积组成,相邻的两个或多个片状单元之间形成孔状结构,硅颗粒容纳于孔状结构中。
优选的,硅碳颗粒的形状为球形、椭圆颗粒形、纤维形、无规则形中的一种。
上述的片状单元和碳颗粒的三维微纳结构,可以容纳更多的硅颗粒,使该材料具有高硅含量;同时,还可以有效抑制硅在容纳或嵌锂过程中巨大的体积膨胀造成的电极结构的破坏等一系列不利影响,保证该材料具有优秀的循环稳定性。
优选的,球形包括圆球形、球状放射形;椭圆颗粒形为米粒形、纺锤形、叶形或棒形。
优选的,团簇子结构的直径为10nm~1000nm;片状单元的厚度为5nm~100nm;碳颗粒的粒径为200nm~8000nm。
优选的,复合材料的克容量为500mAh/g-2400mAh/g。
上述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可应用在锂电池中。
本发明的锂电池,其负极材料为如上述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
优选的,锂电池的有效可逆容量大于或等于2000 mAh/g。
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可以通过碳佳科技TANO3D技术结合一些常规方法合成,以下为其中一种具体的合成方式。
该具体合成方式包括合成三维结构的碳颗粒和负载硅颗粒,包括如下步骤:
(1)以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在植酸溶液中聚合得到具有三维结构的聚合物,高温碳化后所得的三维结构碳材料即为碳颗粒。
(2)将制备得到的碳颗粒分散于无水四氢呋喃中,将镁粉超声分散于碳颗粒中,再加入四氯化硅(SiCl4)液体作为硅源,在热烘箱中,镁粉还原四氯化硅得到纳米硅颗粒并附着于碳颗粒上。
(3)将所得的复合聚合物材料经过高温碳化,得到可以用于锂电池负极的硅碳复合物材料。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可以通过对具体的参数条件进行调整,从而对硅含量进行精确控制。
本发明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的三维微纳结构,采用完全的常规技术难以得到,主要问题是一般的制备方法无法获得具有稳定的球形、椭圆颗粒形、纤维形、无规则形,也无法有效的负载硅颗粒,导致材料本身无法达到足够的克容量。而本发明采用的TANO3D技术,是用化学控制合成具有各种微纳米超结构的碳颗粒及复合材料。该技术可以控制颗粒生长过程中范德华力、极性力、氢键相互作用等参数定向合成所需的三维结构。合成的颗粒的尺寸在百纳米至几微米区间,每个颗粒具有纳米级亚结构。同时,该技术还能有效实现硅颗粒的负载,使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效果进行举例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组成碳颗粒的团簇子结构中,多个片状单元以无规则的形式堆积,每个片状单元具有任意的朝向,并且碳颗粒的整体形状呈球形。本实施例的复合材料的SEM图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中,硅碳颗粒的粒径为1微米,团簇子结构的直径为50nm~1000nm,片状单元的厚度为10~50nm。
本实施例的复合材料中,硅颗粒的质量占复合材料总质量的70%。
采用本实施例的复合材料作为负极制作得到的锂电池,经测试,其可逆克容量可达2400 mAh/g。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组成碳颗粒的团簇子结构中,多个片状单元以无规则的形式堆积,每个片状单元具有任意的朝向,并且碳颗粒的整体形状呈纤维形。本实施例的复合材料的SEM图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中,硅碳颗粒的粒径为3微米,团簇子结构的直径为200nm~800nm,片状单元的厚度为5~30nm。
本实施例的复合材料中,硅颗粒的质量占复合材料总质量的50%。
采用本实施例的复合材料作为负极制作得到的锂电池,经测试,其可逆克容量可达1800 mAh/g。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组成碳颗粒的团簇子结构中,多个片状单元以无规则的形式堆积,每个片状单元具有任意的朝向,并且碳颗粒的整体形状呈球形。本实施例的复合材料的SEM图如图6所示。
本实施例中,硅碳颗粒的粒径为8微米,团簇子结构的直径为100nm~500nm,片状单元的厚度为10~100nm。
本实施例的复合材料中,硅颗粒的质量占复合材料总质量的40%。
采用本实施例的复合材料作为负极制作得到的锂电池,经测试,其可逆克容量可达1400 mAh/g。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组成碳颗粒的团簇子结构中,多个片状单元以无规则的形式堆积,每个片状单元具有任意的朝向,并且碳颗粒的整体形状呈不规则的叶形。本实施例的复合材料的SEM图如图8和9所示。
本实施例中,硅碳颗粒的粒径为5微米,团簇子结构的直径为100nm~5000nm,片状单元的厚度为10~80nm。
本实施例的复合材料中,硅颗粒的质量占复合材料总质量的30%。
采用本实施例的复合材料作为负极制作得到的锂电池,经测试,其可逆克容量可达1200 mAh/g。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组成碳颗粒的团簇子结构中,多个片状单元以无规则的形式堆积,每个片状单元具有任意的朝向,并且碳颗粒的整体形状呈纺锤形,或可描述为花瓣形。本实施例的复合材料的SEM图如图11所示。
本实施例中,硅碳颗粒的粒径为200nm,团簇子结构的直径为100nm~200nm,片状单元的厚度为30~100nm。
本实施例的复合材料中,硅颗粒的质量占复合材料总质量的20%。
采用本实施例的复合材料作为负极制作得到的锂电池,经测试,其可逆克容量可达1000 mAh/g。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组成碳颗粒的团簇子结构中,多个片状单元以无规则的形式堆积,每个片状单元具有任意的朝向,并且碳颗粒的整体形状呈球形。本实施例的复合材料的SEM图如图13所示。
本实施例中,硅碳颗粒的粒径为500nm,团簇子结构的直径为50nm~200nm,片状单元的厚度为20~50nm。
本实施例的复合材料中,硅颗粒的质量占复合材料总质量的12%。
采用本实施例的复合材料作为负极制作得到的锂电池,经测试,其可逆克容量可达700 mAh/g。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组成碳颗粒的团簇子结构中,多个片状单元以无规则的形式堆积,每个片状单元具有任意的朝向,并且碳颗粒的整体形状呈球形。本实施例的复合材料的SEM图如图15所示。
本实施例中,硅碳颗粒的粒径为1.5微米,团簇子结构的直径为10nm~200nm,片状单元的厚度为5~50nm。
本实施例的复合材料中,硅颗粒的质量占复合材料总质量的7%。
采用本实施例的复合材料作为负极制作得到的锂电池,经测试,其可逆克容量可达500 mAh/g。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硅碳复合颗粒,每个所述硅碳复合颗粒包括一个碳颗粒和至少一个硅颗粒;
所述碳颗粒由多个团簇子结构组成,每个所述团簇子结构中负载至少一个所述硅颗粒;
每个所述团簇子结构由多个片状碳结构单元以无规则的形式堆积组成,相邻的两个或多个所述片状碳结构单元之间形成孔状结构,每个所述孔状结构中容纳至少一个所述硅颗粒;
所述硅碳负极复合材料的合成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一、以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在植酸溶液中聚合,再进行高温碳化,得到所述碳颗粒;
二、将所述碳颗粒分散于无水四氢呋喃中,将镁粉超声分散于所述碳颗粒中,再加入四氯化硅液体,加热得到纳米硅颗粒,所述纳米硅颗粒附着于所述碳颗粒上;
三、将步骤二得到的产物经过高温碳化,得到所述硅碳负极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颗粒的形状为球形、椭圆颗粒形、纤维形、无规则形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包括圆球形、球状放射形;所述椭圆颗粒形为米粒形、纺锤形、叶形或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颗粒的粒径尺寸为纳米级及微米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片状碳结构单元的厚度为5nm~100n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团簇子结构的粒径为10nm~1000n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颗粒的粒径为200nm~8000nm。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一种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颗粒的质量占所述硅碳负极复合材料总质量的7%-70%。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一种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负极复合材料的克容量为500mAh/g-2400mAh/g。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在锂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锂电池的负极材料。
11.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的负极材料为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的有效可逆容量大于或等于2000 mAh/g。
CN202310016599.7A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应用及锂电池 Active CN1157638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16599.7A CN115763822B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应用及锂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16599.7A CN115763822B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应用及锂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63822A CN115763822A (zh) 2023-03-07
CN115763822B true CN115763822B (zh) 2023-08-04

Family

ID=85348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16599.7A Active CN115763822B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应用及锂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63822B (zh)

Citation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3827A (zh) * 2009-07-10 2009-12-02 浙江大学 锂离子电池的硅/石墨纳米片复合材料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JP2015018626A (ja) * 2013-07-09 2015-01-29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珪素酸化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50060459A (ko) * 2013-11-26 2015-06-03 지에스에너지 주식회사 그래핀­실리콘 마이크로입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6374088A (zh) * 2016-10-14 2017-02-01 浙江天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镁热还原法制备硅碳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6450220A (zh) * 2016-11-10 2017-02-2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生物质基碳硅复合材料制备新方法
CN106602028A (zh) * 2016-12-30 2017-04-26 东莞市佳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6684345A (zh) * 2016-12-12 2017-05-17 东莞市佳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质基硅碳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JP2017132652A (ja) * 2016-01-27 2017-08-03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多孔質炭素材料の製造方法
CN107565117A (zh) * 2017-09-08 2018-01-09 广东猛狮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石墨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99728A (zh) * 2016-08-29 2018-03-13 南京安普瑞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空心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07935A (zh) * 2016-11-23 2018-11-13 清华大学 锂离子电池用硅基锡基复合颗粒、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负极和锂离子电池
WO2018230700A1 (ja) * 2017-06-15 2018-12-20 東邦チタニウム株式会社 ジアルコキシマグネシウム、ジアルコキシマグネシウムの製造方法、オレフィン類重合用固体触媒成分、及びオレフィン類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09148867A (zh) * 2018-09-12 2019-01-04 山西中电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锂电池负极的复合硅碳颗粒
CN109360946A (zh) * 2018-08-20 2019-02-19 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次混合包覆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74034A (zh) * 2019-08-22 2019-11-19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氮掺多孔纳米片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707288A (zh) * 2018-07-10 2020-01-17 北京理工大学 硅基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44414A (zh) * 2020-01-16 2020-06-05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镁热还原制备硅碳负极材料的方法
CN111403711A (zh) * 2020-03-26 2020-07-10 内蒙古杉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硫氮共掺杂石墨烯负载纳米硅三维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53724A (zh) * 2020-06-19 2020-07-28 碳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US10741836B1 (en) * 2019-12-20 2020-08-11 Enevate Corporation Metal halide-silicon composites using zintl salts for silicon anode batteries
CN112028066A (zh) * 2020-08-27 2020-12-04 湖南宸宇富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21049A (zh) * 2020-11-30 2021-02-26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球磨制备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方法、硅碳负极材料
CN113104835A (zh) * 2021-03-01 2021-07-13 合肥国轩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硅碳纳米片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99896A (zh) * 2021-05-27 2021-08-24 齐鲁工业大学 中空多孔的硅碳@木质素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335527A (zh) * 2020-09-29 2022-04-12 山东海科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14613970A (zh) * 2022-03-30 2022-06-10 新乡学院 一种硅碳二维层状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639828A (zh) * 2020-12-16 2022-06-17 南京大学 一种多片层花状网络结构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975976A (zh) * 2022-07-15 2022-08-3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纳米硅镶嵌三维蜂窝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5159527A (zh) * 2022-05-16 2022-10-11 广东马车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硬碳包覆硅纳米颗粒复合微球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215341A (zh) * 2021-04-19 2022-10-21 四川物科金硅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纳米硅的制备方法
CN115548253A (zh) * 2022-09-30 2022-12-30 福建蓝海黑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支撑硅碳复合薄膜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57905B2 (en) * 2017-11-02 2021-03-23 Unimaterial Technologies, Llc Porous silicon flake anode material for li ion batteries

Patent Citation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3827A (zh) * 2009-07-10 2009-12-02 浙江大学 锂离子电池的硅/石墨纳米片复合材料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JP2015018626A (ja) * 2013-07-09 2015-01-29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珪素酸化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50060459A (ko) * 2013-11-26 2015-06-03 지에스에너지 주식회사 그래핀­실리콘 마이크로입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2017132652A (ja) * 2016-01-27 2017-08-03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多孔質炭素材料の製造方法
CN107799728A (zh) * 2016-08-29 2018-03-13 南京安普瑞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空心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74088A (zh) * 2016-10-14 2017-02-01 浙江天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镁热还原法制备硅碳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6450220A (zh) * 2016-11-10 2017-02-2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生物质基碳硅复合材料制备新方法
CN108807935A (zh) * 2016-11-23 2018-11-13 清华大学 锂离子电池用硅基锡基复合颗粒、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负极和锂离子电池
CN106684345A (zh) * 2016-12-12 2017-05-17 东莞市佳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质基硅碳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6602028A (zh) * 2016-12-30 2017-04-26 东莞市佳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制备方法
WO2018230700A1 (ja) * 2017-06-15 2018-12-20 東邦チタニウム株式会社 ジアルコキシマグネシウム、ジアルコキシマグネシウムの製造方法、オレフィン類重合用固体触媒成分、及びオレフィン類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07565117A (zh) * 2017-09-08 2018-01-09 广东猛狮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石墨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07288A (zh) * 2018-07-10 2020-01-17 北京理工大学 硅基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360946A (zh) * 2018-08-20 2019-02-19 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次混合包覆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48867A (zh) * 2018-09-12 2019-01-04 山西中电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锂电池负极的复合硅碳颗粒
CN110474034A (zh) * 2019-08-22 2019-11-19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氮掺多孔纳米片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10741836B1 (en) * 2019-12-20 2020-08-11 Enevate Corporation Metal halide-silicon composites using zintl salts for silicon anode batteries
CN111244414A (zh) * 2020-01-16 2020-06-05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镁热还原制备硅碳负极材料的方法
CN111403711A (zh) * 2020-03-26 2020-07-10 内蒙古杉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硫氮共掺杂石墨烯负载纳米硅三维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53724A (zh) * 2020-06-19 2020-07-28 碳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12028066A (zh) * 2020-08-27 2020-12-04 湖南宸宇富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335527A (zh) * 2020-09-29 2022-04-12 山东海科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12421049A (zh) * 2020-11-30 2021-02-26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球磨制备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方法、硅碳负极材料
CN114639828A (zh) * 2020-12-16 2022-06-17 南京大学 一种多片层花状网络结构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104835A (zh) * 2021-03-01 2021-07-13 合肥国轩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硅碳纳米片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15341A (zh) * 2021-04-19 2022-10-21 四川物科金硅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纳米硅的制备方法
CN113299896A (zh) * 2021-05-27 2021-08-24 齐鲁工业大学 中空多孔的硅碳@木质素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613970A (zh) * 2022-03-30 2022-06-10 新乡学院 一种硅碳二维层状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159527A (zh) * 2022-05-16 2022-10-11 广东马车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硬碳包覆硅纳米颗粒复合微球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975976A (zh) * 2022-07-15 2022-08-3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纳米硅镶嵌三维蜂窝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5548253A (zh) * 2022-09-30 2022-12-30 福建蓝海黑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支撑硅碳复合薄膜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63822A (zh) 202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 et al. Si-based anode materials for Li-ion batteries: a mini review
Han et al. Recent progress of NiCo2O4-based anodes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ies
CN100585921C (zh) 锂离子电池复合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iu et al. Selective crystallization with preferred lithium-ion storage capability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N110660984B (zh) 一种纳米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968159A (zh) 一种硅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材料和锂电池
Duan et al. Preparation of MOF-derived NiCoP nanocages as anode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CN110854366B (zh)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CsPbBr3/CNT钙钛矿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51794A (zh) 一种可大倍率放电的正极片及包括该正极片的锂离子电池
CN105702958B (zh) 一种二氧化锡量子点溶液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193185B (zh)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2599760A (zh) 一种金属型负极浆料、负极极片及二次电池
CN109411714B (zh) 一种高容量高稳定性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u et al. Fe3O4 anodes for lithium batteries: Production techniques and general applications
Lu et al. Advances of graphene application in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CN114784223A (zh) 一种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Golmohammad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flaky maghemite (γ-Fe2O3) as a versatile anode for Li-ion batteries
Yu et al. Carbon@ SnS 2 core-shell microspheres for lithium-ion battery anode materials
CN106992295A (zh) 一种单分散α‑氧化铁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Su et al. Stability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self-assembled hierarchical MnCO 3/MWCNT nanocomposite as anode material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CN112164777A (zh) 三维层状氧化锡量子点/石墨烯骨架复合材料及制备
CN115763822B (zh) 一种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应用及锂电池
Gu Promotion of Nanotechnology for Properties of Anode Materials in Li-ion Batteries
CN113896177B (zh) 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及锂离子电池
CN115692711A (zh) 复合导电剂及导电剂浆料和负极极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