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34931B - 电梯系统以及检查终端 - Google Patents

电梯系统以及检查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34931B
CN115734931B CN202080102334.3A CN202080102334A CN115734931B CN 115734931 B CN115734931 B CN 115734931B CN 202080102334 A CN202080102334 A CN 202080102334A CN 115734931 B CN115734931 B CN 1157349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reference value
sheave
rop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23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34931A (zh
Inventor
山崎智史
上西一辉
黑川弘海
野口丰弘
照井健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Solution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Solution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Solutions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734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34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34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349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76Load weighing or car passenger coun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92Position or motion detectors or driving means for the detec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6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电梯系统具备轿厢(11)、绳索(14)、绳轮(16)、电动机(17)、运算部(43)、存储部(40)、运算部(45)以及判定部(46)。运算部(43)运算轿厢(11)在井道(13)的特定区间中移动时绳轮(16)的旋转量。运算部(45)运算绳索(14)中的轿厢(11)在上述区间移动时绕挂于绳轮(16)上的部分的直径。判定部(46)基于由运算部(45)运算出的直径,判定绳索(14)是否已劣化。

Description

电梯系统以及检查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系统以及检查终端。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用于检查绳索的装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具备投光器和受光器。绳索配置在投光器与受光器之间。从投光器放射的激光照射到绳索。另外,受光器接收从投光器放射的激光。基于从受光器输出的信号来检测绳索的外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140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中,为了判定绳索已劣化,存在需要追加投光器以及受光器这样的设备等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系统,其能够在不需要追加设备的情况下判定绳索已劣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电梯装置不需要追加设备的情况下判定绳索劣化的检查终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系统具备:轿厢,其在井道中移动;绳索,其悬吊轿厢;绳轮,其绕挂有绳索;电动机,其使绳轮旋转;第一运算单元,其对轿厢在井道的特定区间中移动时绳轮的旋转量进行运算;存储单元,其存储第一基准值、第二基准值和第三基准值;第二运算单元,其基于第一基准值、第二基准值、第三基准值、绳轮的槽部的直径以及由第一运算单元运算出的旋转量,对绳索中的轿厢在所述区间中移动时绕挂于绳轮上的部分的直径进行运算;以及判定单元,其根据由第二运算单元运算出的直径,对绳索是否已劣化进行判定。第一基准值是关于绳轮的槽部的直径的基准值。第二基准值是关于绳索的部分的直径的基准值。第三基准值是关于轿厢在所述区间中移动时绳轮的旋转量的基准值。
本发明的电梯系统具备:轿厢,其在包含被假想地分割而得到的多个区间的井道中移动;绳索,其悬挂轿厢;绳轮,其绕挂有绳索;电动机,其使绳轮旋转;第一运算单元,其运算轿厢分别在多个区间中移动时绳轮的旋转量;存储单元,其存储第一基准值、分别关于多个区间的第二基准值和第三基准值;第二运算单元,其分别针对多个区间,基于第一基准值、关于对象区间的第二基准值和第三基准值、绳轮的槽部的直径、以及由第一运算单元运算出的轿厢在该对象区间中移动时绳轮的旋转量,对绳索中的轿厢在该对象区间中移动时绕挂于绳轮上的部分的直径进行运算;以及判定单元,其基于由第二运算单元运算出的直径,判定绳索是否已劣化。第一基准值是关于绳轮的槽部的直径的基准值。分别关于多个区间的第二基准值是关于绳索中的轿厢分别在多个区间中移动时绕挂于绳轮上的部分的直径的基准值。分别关于多个区间的第三基准值是关于轿厢分别在多个区间中移动时绳轮的旋转量的基准值。
本发明的检查终端用于在电梯装置中对绳索进行检查,电梯装置具备:轿厢,其在井道中移动;绳索,其悬吊轿厢;绳轮,其绕挂有绳索;以及电动机,其使绳轮旋转。检查终端具备:第一运算单元,其对轿厢在井道的特定区间中移动时绳轮的旋转量进行运算;存储单元,其存储第一基准值、第二基准值和第三基准值;第二运算单元,其基于第一基准值、第二基准值、第三基准值、绳轮的槽部的直径以及由第一运算单元运算出的旋转量,对绳索中的轿厢在所述区间中移动时绕挂于绳轮上的部分的直径进行运算;以及判定单元,其基于由第二运算单元运算出的直径,判定绳索是否已劣化。第一基准值是关于绳轮的槽部的直径的基准值。第二基准值是关于绳索的部分的直径的基准值。第三基准值是关于轿厢在所述区间中移动时绳轮的旋转量的基准值。
本发明的检查终端用于在电梯装置中对绳索进行检查,电梯装置具备:轿厢,其在包含被假想地分割而得到的多个区间的井道中移动;绳索,其悬吊轿厢;绳轮,其绕挂有绳索;以及电动机,其使绳轮旋转。检查终端具备:第一运算单元,其运算轿厢分别在多个区间中移动时绳轮的旋转量;存储单元,其存储第一基准值、分别关于多个区间的第二基准值和第三基准值;第二运算单元,其分别针对多个区间,基于第一基准值、关于对象区间的第二基准值和第三基准值、绳轮的槽部的直径、以及由第一运算单元运算出的轿厢在该对象区间中移动时绳轮的旋转量,对绳索中的轿厢在该对象区间中移动时绕挂于绳轮上的部分的直径进行运算;以及判定单元,其基于由第二运算单元运算出的直径,判定绳索是否已劣化。第一基准值是关于绳轮的槽部的直径的基准值。分别关于多个区间的第二基准值是关于绳索中的轿厢分别在多个区间中移动时绕挂于绳轮上的部分的直径的基准值。分别关于多个区间的第三基准值是关于轿厢分别在多个区间中移动时绳轮的旋转量的基准值。
发明效果
例如,在本发明的电梯系统中,第一运算单元对轿厢在井道的特定区间中移动时绳轮的旋转量进行运算。第二运算单元基于第一基准值、第二基准值、第三基准值、绳轮的槽部的直径以及由第一运算单元运算出的旋转量,对绳索中的轿厢在上述区间中移动时绕挂于绳轮上的部分的直径进行运算。判定单元基于由第二运算单元运算出的直径,判定绳索是否已劣化。如果是本系统,则不需要追加设备就能够判定绳索已劣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例子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控制装置的功能的图。
图3是示出控制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S104的劣化判定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在绳轮上绕挂有绳索的状态的图。
图6是示出直径D的测定例的图。
图7是示出直径D的另一测定例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运算部的功能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校正部的功能的图。
图10是示出直径D的取得例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直径D的另一取得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控制装置的硬件资源的例子的图。
图13是示出控制装置的硬件资源的另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适当简化或省略重复的说明。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系统的例子的图。图1所示的电梯系统具备电梯装置1。电梯装置1经由网络2与信息中心3连接。
网络2例如是IP网络。IP网络是使用了IP(互联网协议)作为通信协议的通信网络。网络2既可以是封闭式网络,也可以是开放式网络。信息中心3管理多个电梯装置。电梯装置1是由信息中心3管理的电梯装置的一例。
电梯装置1具备轿厢11和对重12。轿厢11在井道13中上下移动。对重12在井道13中上下移动。轿厢11和对重12被绳索14悬吊在井道13中。绳索14例如是钢丝绳。
曳引机15具备绳轮16、电动机17以及编码器18(在图1中未图示)。绳索14绕挂在绳轮16上。电动机17使绳轮16旋转。即,电动机17驱动轿厢11。编码器18检测绳轮16的旋转角。编码器18输出与相对于基准的旋转角对应的信号。编码器18是检测绳轮16的旋转角的检测器的一例。曳引机15由控制装置19控制。控制装置19能够经由网络2与信息中心3进行通信。控制装置19所具有的通信功能也可以在电梯装置1中作为另外的装置而设置。
图1示出在井道13上方的机房20设置有曳引机15和控制装置19的例子。曳引机15和控制装置19也可以设置于井道13。在曳引机15和控制装置19设置于井道13的情况下,曳引机15和控制装置19既可以设置于井道13的顶部,也可以设置于井道13的底坑。
在轿厢11设置有称量装置21。称量装置21测定轿厢11的承载载荷。图1示出称量装置21设置于轿厢11的下部的例子。称量装置21也可以设置在绳索14的端部。
在井道13设置有板22。板22与轿厢11所停靠的各层站23的高度一致地配置。图1示出上下相邻的两个层站23、例如n层的层站23和(n+1)层的层站23。以下,在需要单独指定层站的情况下,对n层的层站标注标号23-n。同样地,在需要单独指定板的情况下,对与层站23-n的高度一致地配置的板标注标号22-n。例如,板22-5与5层的层站23-5的高度一致地配置。
在轿厢11设置有用于检测板22的检测器24。检测器24例如是光电传感器。图1示出轿厢11停靠在某一楼层的层站23的例子。轿厢11的地面配置在与该楼层的层站23的地面相同的高度。如果轿厢11配置在图1所示的高度,则检测器24检测出与该层站23的高度一致地配置的板22。
限速器25是用于在轿厢11的速度超过特定速度时强制性地使轿厢11的移动停止的装置。限速器25在轿厢11的速度超过了特定的第一速度时,切断对曳引机15的电源而以电气方式使轿厢11停止。限速器25在轿厢11的速度超过了特定的第二速度时,使紧急制动装置(未图示)动作而以机械方式使轿厢11停止。第二速度是比第一速度快的速度。
限速器25具备限速轮26、限速绳索27、连结部件28以及编码器29(在图1中未图示)。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限速轮26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设置于机房20。限速轮26也可以设置于井道13的顶部。限速绳索27呈环状。限速绳索27绕挂在限速轮26上。连结部件28设置于轿厢11。限速绳索27经由连结部件28与轿厢11连结。当轿厢11移动时,限速绳索27移动。当限速绳索27移动时,限速轮26旋转。编码器29检测限速轮26的旋转角。编码器29输出与相对于基准的旋转角对应的信号。
图2是用于说明控制装置19的功能的图。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19具备存储部40、通信部41、动作控制部42、运算部43、取得部44、运算部45以及判定部46。
以下,也参照图3至图7对检查绳索14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示出控制装置19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在控制装置19中,判定是否接收到用于开始绳索14的检查的开始信号(S101)。例如,绳索14的检查由电梯维护人员进行。维护人员持有便携式终端4,访问设有电梯装置1的楼宇。便携式终端4例如是智能手机。维护人员从便携式终端4发送开始信号。作为另一例,开始信号也可以从轿厢11所具备的操作盘30发送。开始信号也可以从信息中心3发送。当通信部41接收到开始信号时,在S101中判定为“是”。
当在S101中判定为“是”时,动作控制部42开始用于检查绳索14的运转。具体而言,动作控制部42使轿厢11停靠在最下层的层站23(S102)。以下,对轿厢11停靠从1层到10层的各层站23的例子进行说明。即,最下层为1层。在S102中,动作控制部42使轿厢11停靠于检测器24检测出板22-1的位置处。
接着,动作控制部42使轿厢11移动到最上层的层站23(S103)。如上所述,最上层是10层。在S103中,动作控制部42使轿厢11停靠在检测器24检测出板22-10的位置处。
在轿厢11从层站23-1出发之后轿厢11经过层站23-2时,检测器24检测出板22-2。之后,在轿厢11经过层站23-3时,检测器24检测出板22-3。同样地,每当轿厢11经过层站23时,检测器24检测出板22。
然后,当在S103中轿厢11停靠在层站23-10时,开始用于判定绳索14的劣化状态的处理(S104)。图4是示出S104的劣化判定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劣化判定处理也可以在S102中轿厢11刚从层站23-1出发之后开始。
井道13包括被假想地分割而得到的多个区间。该多个区间上下连续。轿厢11在该多个区间中移动。例如,上下相邻的两个板22之间是一个区间。如果最下层为1层,最上层为10层,则在井道13中存在九个区间。以下,将从板22-n到板22-(n+1)的区间表述为区间n。
图4示出对各区间进行S202至S208所示的一系列处理的例子。首先,在S201中设定为n=1。运算部43运算轿厢11在区间n中移动时绳轮16旋转的量Δθn。例如,当轿厢11在区间1中移动时,在区间1的起点,检测器24检测出板22-1。检测器24检测出板22-1时的绳轮16的旋转角θ1由编码器18检测出来。运算部43取得由编码器18检测出的旋转角θ1(S202)。
同样地,当轿厢11在区间1中移动时,在区间1的终点,检测器24检测出板22-2。检测器24检测出板22-2时的绳轮16的旋转角θ2由编码器18检测出来。运算部43取得由编码器18检测出的旋转角θ2(S203)。运算部43基于在S202中取得的旋转角θ1和在S203中取得的旋转角θ2,运算轿厢11在区间1中移动时的绳轮16的旋转量Δθ1(S204)。
取得部44取得绳轮16的槽部的直径D(S205)。另外,直径D的中点是绳轮16的旋转轴上的点。作为一例,直径D由维护人员实际测量。维护人员从便携式终端4输入直径D的测定值,并发送给控制装置19。取得部44取得通信部41从便携式终端4接收到的值作为直径D。
图5是示出在绳轮16上绕挂有绳索14的状态的图。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绳索14不与形成于绳轮16的槽的底部接触。在该情况下,直径D是被视为槽的底部的部分的直径。另外,如图5所示,若将绳索14的直径设为d,则绳轮16的有效直径由D+d/2+d/2=D+d表示。
图6是示出直径D的测定例的图。图6示出在形成于绳轮16的槽中的未绕挂绳索14的部分按压检测元件31的例子。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基于基准面与检测器31的前端之间的距离L1来测定直径D。图7是示出直径D的另一测定例的图。图7示出测定绳索14从基准面的突出量L2并推导出直径D的例子。
当由取得部44取得了直径D时,运算部45运算绳索14的直径dn(S206)。直径dn是绳索14中的轿厢11在区间n中移动时绕挂在绳轮16上的部分的直径。运算部45通过下式来运算直径dn。
[式1]
Figure BDA0004012317270000071
在式(1)中,D′是关于绳轮16的槽部的直径D的基准值。基准值D′被预先存储在存储部40中。在式(1)中,Δθ′n是关于轿厢11在区间n中移动时绳轮16的旋转量Δθn的基准值。基准值Δθ′n被预先存储于存储部40中。关于基准值Δθ′n,在存储部40中存储有每个区间的值。即,在存储部40中存储有针对区间1的基准值Δθ′1、针对区间2的基准值Δθ′2、针对区间3的基准值Δθ′3、…、以及针对区间9的基准值Δθ′9。
在式(1)中,d′n是关于绳索14中的轿厢11在区间n中移动时绕挂于绳轮16上的部分的直径dn的基准值。基准值d′n被预先存储在存储部40中。关于基准值d′n,在存储部40中存储有每个区间的值。即,在存储部40中存储有针对区间1的基准值d′1、针对区间2的基准值d′2、针对区间3的基准值d′3、…、以及针对区间9的基准值d′9。
作为一例,在电梯装置1的安装时测定出的各值作为基准值D′、基准值Δθ′n以及基准值d′n而存储于存储部40中。基准值D′及基准值d′n也可以是设计值。之后,也可以基于在电梯装置1的改装时测定出的各值,来更新基准值D′、基准值Δθ′n以及基准值d′n。
轿厢11在区间n中移动时的绳轮16的有效直径为D+dn。因此,轿厢11的移动量由π(D+dn)×Δθn表示。在安装电梯装置1时、检查绳索14时,区间n的距离、即轿厢11的移动量都不变化。因此,下式成立。另外,式(1)可以由下式推导出来。
[式2]
π(D+dn)×Δθn=π(D′+d′n)×Δθ′n …(2)
如式(1)所示,运算部45在S206中,基于存储于存储部40中的基准值D′、基准值Δθ′1和基准值d′1、在S204中运算出的旋转量Δθ1以及在S205中取得的直径D,运算直径d1。
接着,判定部46基于由运算部45运算出的直径dn,判定绳索14是否已劣化(S207)。例如,在存储部40中存储有用于劣化判定的阈值ThA。判定部46对在S206中运算出的直径d1与阈值ThA进行比较。如果在S206中运算出的直径d1小于阈值ThA,则判定部46判定为绳索14已劣化。如果在S206中运算出的直径d1大于阈值ThA,则判定部46不判定为绳索14已劣化。
当在S207中进行了绳索14的劣化判定时,与区间n相关的检查结果被存储在存储部40中(S208)。作为一例,检查结果中包含在S206中运算出的直径d1的信息。作为另一例,检查结果中包含S207中的判定结果。
当针对某个区间的一系列的处理结束时,判定是否对所有区间进行了该一系列的处理(S209)。当在S209中判定为“否”时,对n加上1(S210)。例如,n的值为2。由此,针对区间2开始上述一系列的处理。
即,在S202中,取得检测器24检测出板22-2时的绳轮16的旋转角θ2。在S203中,取得检测器24检测出板22-3时的绳轮16的旋转角θ3。在S204中,运算部43运算轿厢11在区间2中移动时的绳轮16的旋转量Δθ2。
另外,在S206中,运算部45基于基准值D′、基准值Δθ′2和基准值d′2、已经取得的直径D以及在S204中运算出的旋转量Δθ2,运算直径d2。在S207中,判定部46基于由运算部45运算出的直径d2,判定绳索14是否已劣化。例如,如果在S206中运算出的直径d2小于阈值ThA,则判定部46判定为绳索14已劣化。在S208中,将与区间2相关的检查结果存储于存储部40中。
然后,分别针对被假想地分割而得到的上述多个区间进行旋转量Δθn的运算、直径dn的运算、绳索14的劣化判定、以及检查结果的记录。通过对所有区间进行上述一系列的处理,在S209中判定为“是”,由此劣化判定处理结束。
如果是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则能够在电梯装置1不需要追加设备的情况下判定出绳索14已劣化。因此,本电梯系统特别容易应用于既有的电梯装置1。
随着弯曲次数越多,绳索14越早劣化。因此,绳索14的劣化并不是整个全长均匀地进行的。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中,能够按预先设定的每个区间判定绳索14的劣化。因此,能够容易地确定绳索14中的劣化进展得快的部分。
在本电梯系统中,也可以在S209中判定为“是”之后,进行以下所示的动作。
例如,如果在S207中判定为在至少任意一个区间中绳索14已劣化,则动作控制部42也可以中止之后的轿厢11的运转。
作为另一例,本电梯系统也可以具备报告检查结果的功能。例如,当通信部41在S101中从便携式终端4接收到开始信号时,通信部41将检查结果发送到便携式终端4。由此,在便携式终端4的显示器4a上显示检查结果。当通信部41在S101中从操作盘30接收到开始信号的情况下,通信部41也可以将检查结果发送到操作盘30。由此,在操作盘30的显示器30a上显示检查结果。在通信部41经由网络2从信息中心3接收到开始信号的情况下,通信部41也可以将检查结果发送到信息中心3。由此,在信息中心3所具备的显示器3a上显示检查结果。
通信部41发送的检查结果也可以仅包含一部分区间的检查结果。例如,通信部41也可以通过发送检查结果,而使针对绳索14中在S206中运算出的直径dn最小的部分的判定部46的判定结果显示于显示器4a、3a或30a。
以下,对本电梯系统能够采用的其他功能进行说明。电梯系统也可以组合采用以下所示的多个功能。
控制装置19还可以具备运算部47。如上所述,在步骤S206中运算出的直径dn在步骤S208中被存储在存储单元40中。在存储部40中,每当检查时蓄积直径dn。运算部47在S206中运算出直径dn时,基于本次运算出的直径dn和过去运算出的直径dn,运算直径dn的时间变化率。例如,如果n=1,则运算部47在S206中运算出直径d1时,基于本次运算出的直径d1和上次运算出的直径d1,运算直径d1的时间变化率。如果n=2,则运算部47在S206中运算直径d2时,基于本次运算出的直径d2和上次运算出的直径d2,运算直径d2的时间变化率。同样地,运算部47分别针对上述多个区间运算直径dn的时间变化率。
图8是用于说明运算部47的功能的图。图8示出绳索14的直径的时间变化。如图8所示,在刚开始使用绳索14之后的期间P1中,产生绳索14的初始伸长,因此绳索14的直径的时间变化率变大。在期间P1后的期间P2中,绳索14的直径的时间变化率比期间P1中的时间变化率小。然后,在经过了期间P2之后的期间P3中,绳索14的直径的时间变化率再次变大。
判定部46也可以基于由运算部47运算出的时间变化率,判定绳索14是否已劣化。例如,如果由运算部47运算出的时间变化率大于特定的阈值ThB,则判定部46判定为绳索14已劣化。为了防止在期间P1中判定为绳索14已劣化,判定部46也可以仅在绳索14使用了一定期间以上的情况下,进行基于直径的时间变化率的劣化判定。
判定部46也可以在S206中运算出的直径dn小于阈值ThC且由运算部47运算出的时间变化率大于阈值ThB的情况下,判定为绳索14已劣化。阈值ThC是大于阈值ThA的值。另外,即使在控制装置19具备运算部47的情况下,如果在S206中运算出的直径dn比阈值ThA小,则判定部46判定为绳索14已劣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为了进行绳索14的检查而使轿厢11从最下层的层站23移动到最上层的层站23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这仅是一例。动作控制部42也可以为了进行绳索14的检查而使轿厢11从最上层的层站23移动到最下层的层站23。为了进行绳索14的检查,动作控制部42也可以使轿厢11仅在上述多个区间中的一部分区间中移动。例如,也可以使轿厢11从层站23-5移动至层站23-6,仅对区间5实施绳索14的检查。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运算部43运算轿厢11向上方移动时的绳轮16的旋转量Δθn的例子。这是优选的例子。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中,轿厢11和对重12被绳索14悬吊。绳索14中的从绳轮16向轿厢11侧延伸的部分的张力和向对重12侧延伸的部分的张力只要轿厢11的重量与对重12的重量不一致就不会相同。如果上述两个张力存在差异,则在绳索14的从绳轮16送出的部分中产生由该差引起的伸缩。
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中,由设置于轿厢11的检测器24检测轿厢11的位置。因此,在轿厢11向下方移动的情况下,检测器24会受到上述伸缩的影响。通过基于轿厢11向上方移动时检测出的旋转角θn进行旋转量Δθn的运算,能够不受上述伸缩的影响地运算出旋转量Δθn。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具备板22和检测器24作为检测轿厢11的位置的单元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作为该单元,也可以具备用于连续地检测轿厢11的绝对位置的检测器。作为另一例,也可以采用限速器25作为该单元。在该情况下,在控制装置19中还具备运算部48。运算部48基于由编码器29检测出的限速轮26的旋转角来运算轿厢11的位置。在任意一个例子中,也基于由该单元检测出的位置来分别确定上述多个区间。
电梯装置1还可以具备温湿度计32。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19还具备校正部49。温湿度计32测定井道13的温度和湿度。校正部49基于由温湿度计32测定出的温度及湿度,对在S206中由运算部45运算出的直径dn进行校正。判定部46基于由校正部49校正后的直径dn,在S207中判定绳索14是否已劣化。
图9是用于说明校正部49的功能的图。图9所示的实线与图8所示的实线相同。图9所示的虚线示出考虑了温度和湿度的情况下的绳索14的直径的时间变化。绳索14的中心部所具备的麻等纤维吸湿。因此,当湿度变高时,绳索14的直径变大。另外,绳索14所具备的钢制的线材在温度变高时膨胀。因此,存在如下倾向:随着温度和湿度越高,绳索14的直径越大,随着温度和湿度越低,绳索14的直径越小。校正部49根据该倾向来校正由运算部45运算出的直径dn。通过控制装置19具备校正部49,能够进行考虑了温度和湿度的劣化判定。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判定精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电梯装置1中没有进行通常服务时进行绳索14的检查的例子进行了说明。这是优选的例子。绳索14的检查也可以在进行通常服务时实施。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19还具备检测部50。
在通常服务中,进行用于将乘客运送到目的地楼层的运转。作为一例,考虑在S102中轿厢11停靠在层站23-1,响应于乘客登记的呼梯而在S103中移动到层站23-10的情况。当在S102中轿厢11停靠在层站23-1时,轿厢11的门33打开。此时,由称量装置21测定门33打开前的轿厢11的承载载荷W1。然后,当门33关闭时,由称量装置21测定门33关闭后的轿厢11的承载载荷W2。检测部50检测承载载荷W1与承载载荷W2之差。
当乘客在层站23-1从轿厢11下梯时,轿厢11的承载载荷发生变化。同样地,当乘客在层站23-1乘上轿厢11时,轿厢11的承载载荷发生变化。由于轿厢11悬吊在绳索14上,因此当轿厢11的承载载荷发生变化时,轿厢11的位置会发生变化。根据这样的理由,运算部43在由检测部50检测出的差超过了特定的阈值ThD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运算旋转量Δθn。即,在由检测部50检测出的差超过了阈值ThD的情况下,不进行绳索14的劣化判定。另外,阈值ThD被预先存储于存储部40中。
作为另一例,控制装置19除了检测部50以外,还可以具备校正部51。如上所述,检测部50检测承载载荷W1与承载载荷W2之差。校正部51根据由检测部50检测出的差,对由运算部43运算出的旋转量Δθn进行校正。例如,在轿厢11向上方移动的情况下,如果承载载荷W1比承载载荷W2大,则校正部51将与由检测部50检测出的差相应的校正值与由运算部43运算出的旋转量Δθn相加。校正部51在轿厢11向上方移动的情况下,如果承载载荷W2比承载载荷W1大,则从由运算部43运算出的旋转量Δθn中减去与由检测部50检测出的差相应的校正值。
另外,也可以在劣化判定处理结束之后,动作控制部42实施使轿厢11停靠于特定的确认位置的运转。确认位置是维护人员从轿厢11的上方通过目视来确认绳索14的特定部分的位置。例如如果曳引机15配置于井道13的顶部,则维护人员有时无法目视确认绳索14中的绕挂于绳轮16上的部分。在该情况下,维护人员例如从便携式终端4发送用于开始上述运转的确认信号。
作为一例,考虑在劣化判定处理中,在步骤S207中判定为在n=3时绳索14已劣化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当通信部41接收到确认信号时,动作控制部42使轿厢11停靠,以便能够从轿厢11的上方看到绳索14中的轿厢11在区间3中移动时绕挂在绳轮16上的部分。动作控制部42也可以使轿厢11停靠,以便能够从轿厢11的上方看到绳索14中的由运算部45运算出的直径dn最小的部分。由此,维护人员能够容易地确认绳索14的劣化状态。另外,确认位置也可以是用于从井道13的底坑目视确认绳索14的特定的部分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取得部44取得维护人员的实测值作为直径D的例子。取得部44也可以取得维护人员的实测值以外的值作为直径D。作为一例,在比最上层的轿厢11的停靠位置靠上方或比最下层的轿厢11的停靠位置靠下方处,设定特定的服务外区间。服务外区间是在通常服务中轿厢11不会移动到的区间。
图10是示出直径D的取得例的流程图。动作控制部42使轿厢11移动到该服务外区间(S301)。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服务外区间表述为区间0(n=0)。接着,运算部43运算轿厢11在服务外区间中移动时绳轮16的旋转量Δθ0(S302)。另外,检测轿厢11的位置的方法可以是任意的方法。
接着,取得部44通过下式取得绳轮16的槽部的直径D(S303)。式(3)与式(1)同样可以由式(2)推导出。
[式3]
Figure BDA0004012317270000131
如上所述,D′是关于绳轮16的槽部的直径D的基准值。在式(3)中,Δθ′0是关于轿厢11在服务外区间中移动时绳轮16的旋转量Δθ0的基准值。基准值Δθ′0被预先存储在存储部40中。在式(3)中,d′0是关于绳索14中的轿厢11在服务外区间移动时绕挂于绳轮16上的部分的直径d0的基准值。基准值d′0被预先存储在存储部40中。
如上所述,在通常服务中,轿厢11不在服务外区间中移动。因此,绳索14中的轿厢11在服务外区间中移动时绕挂于绳轮16的部分与其他部分相比几乎不劣化。因此,在式(3)中,取得部44设为d0=d′0。即,在S303中,取得部44基于存储在存储部40中的基准值D′、基准值Δθ′0以及基准值d′0、以及在S302中运算出的旋转量Δθ0来运算直径D。然后,运算部45基于由取得部44取得的直径D,在S206中运算绳索14的直径dn。
图11是示出直径D的另一取得例的流程图。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控制装置19还具备运算部52以及确定部53。如上所述,在S101中判定为“是”时,轿厢11从最下层的层站23-1移动到最上层的层站23-10。当轿厢11停靠在层站23-10时,首先在S401中设定为n=1。运算部43与S204同样地运算轿厢11在区间n中移动时的绳轮16的旋转量Δθn(S402)。如果n=1,则运算部43运算旋转量Δθ1。
接下来,运算部52运算在S401中运算出的旋转量Δθn相对于基准值Δθ′n的增加率(S403)。如果n=1,则运算部52在S403中运算旋转量Δθ1相对于基准值Δθ′1的增加率。当对某个区间进行增加率的运算时,判定是否针对全部区间运算出了该增加率(S404)。当在S404中判定为“否”时,对n加上1(S405)。例如,n的值为2。由此,在S403中运算旋转量Δθ2相对于基准值Δθ′2的增加率。然后,分别针对上述多个区间,在S403中进行增加率的运算。
当在S404中判定为“是”时,确定部53从上述多个区间中,将在S403中运算出的增加率最小的区间确定为基准区间(S406)。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由确定部53确定出的基准区间表述为区间m(n=m)。当由确定部53确定了基准区间时,取得部44通过下式来取得绳轮16的槽部的直径D(S407)。式(4)与式(3)同样地可以由式(2)推导出来。
[式4]
Figure BDA0004012317270000141
在式(4)中,Δθ′m是关于轿厢11在基准区间中移动时绳轮16的旋转量Δθm的基准值。在式(4)中,d′m是关于绳索14中的轿厢11在基准区间中移动时绕挂于绳轮16上的部分的直径dm的基准值。
绳索14中的轿厢11在基准区间中移动时绕挂于绳轮16上的部分是劣化最不发展的部分。因此,取得部44在式(4)中设为dm=d′m。即,图11示出利用绳索14中劣化最没有发展的部分来取得绳轮16的槽部的直径D的例子。在S407中,取得部44基于存储在存储单元40中的参考值D'、参考值Δθ'm和参考值d'm以及由运算单元43运算出的旋转量Δθm来运算直径D。然后,运算部45基于由取得部44取得的直径D,在S206中运算绳索14的直径dn。
作为另一例,取得部44也可以基于绳轮16的累计转数来计算绳轮16的槽部的磨损量,根据该计算结果取得直径D。在安装电梯装置1时或者从改装时起的绳轮16的累计转数被存储在存储部40中。取得部44在计算绳轮16的槽部的磨损量时,也可以考虑绳索14的张力和槽的形状等。
此外,在采用维护人员的实测值以外的值作为直径D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如果在S207中判定为在上述多个区间的全部中绳索14已劣化,则判定部46判定为绳轮16的槽部的磨损正在发展。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电梯装置1的控制装置19具备绳索14的检查功能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绳索14的检查功能也可以设置在其他的检查终端中。例如,标号40~53所示的各部也可以设置于便携式终端4。标号40~53所示的各部也可以设置于信息中心3的服务器(未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标号40~53所示的各部表示控制装置19所具有的功能。图12是示出控制装置19的硬件资源的例子的图。控制装置19具备例如包含处理器61和存储器62的处理电路60作为硬件资源。存储部40的功能由存储器62来实现。作为存储器62,能够采用半导体存储器等。控制装置19通过由处理器61执行存储于存储器62中的程序,来实现标号41~53所示的各部的功能。
图13是示出控制装置19的硬件资源的另一例的图。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控制装置19例如具备包含处理器61、存储器62以及专用硬件63的处理电路60。图13示出通过专用硬件63实现控制装置19所具有的一部分功能的例子。控制装置19所具有的全部功能也可以通过专用硬件63来实现。作为专用硬件63,能够采用单一电路、复合电路、编程处理器、并行编程处理器、ASIC、FPGA或者它们的组合。
检查装置的硬件资源与图12或图13所示的例子相同。例如,检查装置具备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的处理电路作为硬件资源。检查装置通过由处理器执行存储于存储器中的程序,来实现标号41~53所示的各部的功能。检查装置也可以具备包含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专用硬件作为硬件资源的处理电路。检查装置所具有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通过专用硬件来实现。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电梯系统能够应用于轿厢被绳索悬吊的系统中。
标号说明
1:电梯装置;2:网络;3:信息中心;3a:显示器;4:便携式终端;4a:显示器;11:轿厢;12:对重;13:井道;14:绳索;15:曳引机;16:绳轮;17:电动机;18:编码器;19:控制装置;20:机房;21:称量装置;22:板;23:层站;24:检测器;25:限速器;26:限速轮;27:限速绳索;28:连结部件;29:编码器;30:操作盘;30a:显示器;31:检测元件;32:温湿度计;33:门;40:存储部;41:通信部;42:动作控制部;43:运算部;44:取得部;45:运算部;46:判定部;47:运算部;48:运算部;49:校正部;50:检测部;51:校正部;52:运算部;53:确定部;60:处理电路;61:处理器;62:存储器;63:专用硬件。

Claims (26)

1.一种电梯系统,其中,所述电梯系统具备:
轿厢,其在井道中移动;
绳索,其悬吊所述轿厢;
绳轮,其绕挂有所述绳索;
电动机,其使所述绳轮旋转;
第一运算单元,其运算所述轿厢在所述井道的特定区间中移动时所述绳轮的旋转量;
存储单元,其存储第一基准值、第二基准值和第三基准值;
第二运算单元,其基于所述第一基准值、所述第二基准值、所述第三基准值、所述绳轮的槽部的直径以及由所述第一运算单元运算出的旋转量,对所述绳索中的所述轿厢在所述区间中移动时绕挂于所述绳轮上的部分的直径进行运算;以及
判定单元,其基于由所述第二运算单元运算出的直径,判定所述绳索是否已劣化,
所述第一基准值是关于所述绳轮的槽部的直径的基准值,
所述第二基准值是关于所述绳索的所述部分的直径的基准值,
所述第三基准值是关于所述轿厢在所述区间中移动时所述绳轮的旋转量的基准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电梯系统还具备运算由所述第二运算单元运算出的直径的时间变化率的第三运算单元,
所述判定单元基于由所述第三运算单元运算出的时间变化率,判定所述绳索是否已劣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电梯系统还具备检测所述轿厢的位置的检测单元,
所述区间是基于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位置而确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具备:
板,其与所述轿厢所停靠的层站的高度一致地配置;以及
检测器,其设置于所述轿厢,对所述板进行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具备用于连续地检测所述轿厢的绝对位置的检测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具备:
限速绳索,其与所述轿厢连结;
限速轮,其绕挂有所述限速绳索;
编码器,其检测所述限速轮的旋转角;以及
第五运算单元,其基于由所述编码器检测出的旋转角来运算所述轿厢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电梯系统还具备动作控制单元,该动作控制单元在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绳索已劣化时,使所述轿厢停靠在特定的确认位置,
所述确认位置是作为用于从所述井道的底坑或所述轿厢的上方视觉辨认所述绳索的所述部分的位置而被预先设定的。
8.一种电梯系统,其中,所述电梯系统具备:
轿厢,其在包含被假想地分割而得到的多个区间的井道中移动;
绳索,其悬吊所述轿厢;
绳轮,其绕挂有所述绳索;
电动机,其使所述绳轮旋转;
第一运算单元,其运算所述轿厢分别在所述多个区间中移动时所述绳轮的旋转量;
存储单元,其存储第一基准值、分别关于所述多个区间的第二基准值和第三基准值;
第二运算单元,其分别针对所述多个区间,基于所述第一基准值、关于对象区间的所述第二基准值和所述第三基准值、所述绳轮的槽部的直径、以及由所述第一运算单元运算出的所述轿厢在该对象区间中移动时所述绳轮的旋转量,对所述绳索中的所述轿厢在该对象区间中移动时绕挂于所述绳轮上的部分的直径进行运算;以及
判定单元,其基于由所述第二运算单元运算出的直径,判定所述绳索是否已劣化,
所述第一基准值是关于所述绳轮的槽部的直径的基准值,
分别关于所述多个区间的所述第二基准值是关于所述绳索中的所述轿厢分别在所述多个区间中移动时绕挂于所述绳轮上的部分的直径的基准值,
分别关于所述多个区间的所述第三基准值是关于所述轿厢分别在所述多个区间中移动时所述绳轮的旋转量的基准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电梯系统还具备分别针对所述多个区间运算由所述第二运算单元运算出的直径的时间变化率的第三运算单元,
所述判定单元基于由所述第三运算单元运算出的时间变化率,判定所述绳索是否已劣化。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电梯系统还具备检测所述轿厢的位置的检测单元,
所述多个区间是分别基于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位置而确定的。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电梯系统还具备显示器,该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判定单元针对所述绳索中的由所述第二运算单元运算出的直径最小的部分的判定结果。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电梯系统还具备取得单元,
所述第一运算单元运算所述轿厢在特定的服务外区间中移动时所述绳轮的旋转量,
所述存储单元存储关于所述服务外区间的第二基准值和第三基准值,
所述取得单元基于所述第一基准值、关于所述服务外区间的所述第二基准值和所述第三基准值、以及由所述第一运算单元运算出的所述轿厢在所述服务外区间中移动时所述绳轮的旋转量,取得所述绳轮的槽部的直径,
所述服务外区间位于比最上层的停靠位置靠上方或者比最下层的停靠位置靠下方的位置处。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电梯系统还具备:
第四运算单元,其分别针对所述多个区间,运算由所述第一运算单元运算出的旋转量相对于所述第三基准值的增加率;
确定单元,其从所述多个区间中,将由所述第四运算单元运算出的增加率最小的区间确定为基准区间;以及
取得单元,其基于所述第一基准值、关于所述基准区间的所述第二基准值和所述第三基准值、以及由所述第一运算单元运算出的所述轿厢在所述基准区间中移动时所述绳轮的旋转量,取得所述绳轮的槽部的直径。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具备:
板,其与所述轿厢所停靠的层站的高度一致地配置;以及
检测器,其设置于所述轿厢,对所述板进行检测。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具备用于连续地检测所述轿厢的绝对位置的检测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具备:
限速绳索,其与所述轿厢连结;
限速轮,其绕挂有所述限速绳索;
编码器,其检测所述限速轮的旋转角;以及
第五运算单元,其基于由所述编码器检测出的旋转角来运算所述轿厢的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电梯系统还具备使所述轿厢停靠在特定的确认位置的动作控制单元,
所述确认位置是作为用于从所述井道的底坑或所述轿厢的上方视觉辨认所述绳索中的由所述第二运算单元运算出的直径最小的部分的位置而被预先设定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2、8、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电梯系统还具备基于所述绳轮的累计转数来计算所述绳轮的槽部的磨损量并取得所述绳轮的槽部的直径的取得单元。
19.根据权利要求1、2、8、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运算单元运算所述轿厢向上方移动时所述绳轮的旋转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2、8、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电梯系统还具备测定所述轿厢的承载载荷的称量装置,
在所述轿厢的门打开之前由所述称量装置所测定的承载载荷与所述门关闭后由所述称量装置所测定的承载载荷之差超过了特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即使所述门关闭后所述轿厢进行移动,所述第一运算单元也不运算所述绳轮的旋转量。
21.根据权利要求1、2、8、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电梯系统还具备:
称量装置,其测定所述轿厢的承载载荷;
检测单元,其检测在所述轿厢的门打开之前由所述称量装置测定出的承载载荷与所述门关闭后由所述称量装置测定出的承载载荷之差;以及
第一校正单元,其根据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差来校正由所述第一运算单元运算出的旋转量。
22.根据权利要求1、2、8、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电梯系统还具备:
温湿度计,其对所述井道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测定;以及
第二校正单元,其基于由所述温湿度计测定出的温度和湿度,对由所述第二运算单元运算出的直径进行校正。
23.根据权利要求1、2、8、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电梯系统还具备运转控制单元,该运转控制单元在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绳索已劣化时,使所述轿厢的运转中止。
24.根据权利要求1、2、8、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电梯系统还具备:
运转控制单元,其在从信息中心经由网络接收到特定的开始信号时,使所述轿厢移动,使所述第一运算单元运算所述绳轮的旋转量;以及
通信单元,其将所述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发送给所述信息中心。
25.一种检查终端,其用于在电梯装置中对绳索进行检查,
所述电梯装置具备:
轿厢,其在井道中移动;
所述绳索,其悬吊所述轿厢;
绳轮,其绕挂有所述绳索;以及
电动机,其使所述绳轮旋转,其中,
所述检查终端具备:
第一运算单元,其对所述轿厢在所述井道的特定区间中移动时所述绳轮的旋转量进行运算;
存储单元,其存储第一基准值、第二基准值和第三基准值;
第二运算单元,其基于所述第一基准值、所述第二基准值、所述第三基准值、所述绳轮的槽部的直径以及由所述第一运算单元运算出的旋转量,对所述绳索中的所述轿厢在所述区间中移动时绕挂于所述绳轮上的部分的直径进行运算;以及
判定单元,其基于由所述第二运算单元运算出的直径,判定所述绳索是否已劣化,
所述第一基准值是关于所述绳轮的槽部的直径的基准值,
所述第二基准值是关于所述绳索的所述部分的直径的基准值,
所述第三基准值是关于所述轿厢在所述区间中移动时所述绳轮的旋转量的基准值。
26.一种检查终端,其用于在电梯装置中对绳索进行检查,
所述电梯装置具备:
轿厢,其在包含被假想地分割而得到的多个区间的井道中移动;
所述绳索,其悬吊所述轿厢;
绳轮,其绕挂有所述绳索;以及
电动机,其使所述绳轮旋转,其中,
所述检查终端具备:
第一运算单元,其运算所述轿厢分别在所述多个区间中移动时所述绳轮的旋转量;
存储单元,其存储第一基准值、分别关于所述多个区间的第二基准值和第三基准值;
第二运算单元,其分别针对所述多个区间,基于所述第一基准值、关于对象区间的所述第二基准值和所述第三基准值、所述绳轮的槽部的直径、以及由所述第一运算单元运算出的所述轿厢在该对象区间中移动时所述绳轮的旋转量,对所述绳索中的所述轿厢在该对象区间中移动时绕挂于所述绳轮上的部分的直径进行运算;以及
判定单元,其基于由所述第二运算单元运算出的直径,判定所述绳索是否已劣化,
所述第一基准值是关于所述绳轮的槽部的直径的基准值,
分别关于所述多个区间的所述第二基准值是关于所述绳索中的所述轿厢分别在所述多个区间中移动时绕挂于所述绳轮上的部分的直径的基准值,
分别关于所述多个区间的所述第三基准值是关于所述轿厢分别在所述多个区间中移动时所述绳轮的旋转量的基准值。
CN202080102334.3A 2020-06-26 2020-06-26 电梯系统以及检查终端 Active CN1157349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25333 WO2021260942A1 (ja) 2020-06-26 2020-06-26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及び検査端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34931A CN115734931A (zh) 2023-03-03
CN115734931B true CN115734931B (zh) 2023-06-16

Family

ID=79282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2334.3A Active CN115734931B (zh) 2020-06-26 2020-06-26 电梯系统以及检查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197059B2 (zh)
KR (1) KR102511001B1 (zh)
CN (1) CN115734931B (zh)
WO (1) WO20212609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0796A1 (ja) * 2022-03-08 2023-09-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診断装置、診断システム、遠隔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保守管理システム
WO2024004122A1 (ja) * 2022-06-30 2024-01-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の非常止め試験装置および非常止め試験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95253A (ja) * 2010-03-18 2011-10-06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綱車摩耗量測定装置
WO2015029753A1 (ja) * 2013-08-29 2015-03-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ロープ寿命診断装置
CN107207198A (zh) * 2015-02-18 2017-09-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诊断装置
WO2017203561A1 (ja) * 2016-05-23 2017-11-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2018118810A (ja) * 2017-01-24 2018-08-02 日本オーチス・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ロープ保守方法
CN109311629A (zh) * 2016-05-24 2019-02-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断裂检测装置
CN110167861A (zh) * 2017-01-13 2019-08-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断裂检测装置
JP2020040763A (ja) * 2018-09-07 2020-03-19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検査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14037A (ja) 2007-03-05 2008-09-18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ワイヤロープ検査装置及びロープ外径測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95253A (ja) * 2010-03-18 2011-10-06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綱車摩耗量測定装置
WO2015029753A1 (ja) * 2013-08-29 2015-03-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ロープ寿命診断装置
CN107207198A (zh) * 2015-02-18 2017-09-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诊断装置
WO2017203561A1 (ja) * 2016-05-23 2017-11-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109153537A (zh) * 2016-05-23 2019-01-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N109311629A (zh) * 2016-05-24 2019-02-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断裂检测装置
CN110167861A (zh) * 2017-01-13 2019-08-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断裂检测装置
JP2018118810A (ja) * 2017-01-24 2018-08-02 日本オーチス・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ロープ保守方法
JP2020040763A (ja) * 2018-09-07 2020-03-19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検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34931A (zh) 2023-03-03
JP7197059B2 (ja) 2022-12-27
WO2021260942A1 (ja) 2021-12-30
JPWO2021260942A1 (zh) 2021-12-30
KR102511001B1 (ko) 2023-03-16
KR20230021148A (ko) 2023-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3202599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telemonitoring an elevator
CN115734931B (zh) 电梯系统以及检查终端
WO2005102897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the leveling performance of an elevator
JP6203068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着床位置ずれ検出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のかご着床位置ずれ検出方法
EP3687930B1 (en) A method and an elevator system for defining an elongation of an elevator car suspension means
CN110697532B (zh) 电梯运行的后台监控方法
CN112850422A (zh) 电梯的绳索检查系统
EP3666710B1 (en) Safety system based on hoistway access detection
CN111285220B (zh) 组管理电梯的运转控制方法以及组管理控制装置
EP3687931B1 (en) A method, an elevator safety control unit, and an elevator system for defining a condition of an elevator car suspension means
JP2006264853A (ja)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状況検出装置及び運転状況検出方法
EP3693313B1 (en) Hoisting rope monitoring device
CN110835032B (zh) 具有热传感器的电梯系统
CN114104898A (zh) 电梯烟雾和火灾检测系统
WO2024042642A1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ガイドレールの変形検出システムおよび変形検出方法
CN114206761B (zh) 电梯以及电梯系统
CN114502494B (zh) 电梯装置以及异常检测方法
JP7053190B2 (ja)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
CN110088031B (zh) 乘客输送机的安全诊断系统
WO202220712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imating rope slip in an elevator system
CN114751271A (zh) 监测电梯噪声的方法及监测装置
CN111285204A (zh) 群管理电梯的运行控制方法以及群管理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