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26639A - 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26639A
CN115726639A CN202211048495.6A CN202211048495A CN115726639A CN 115726639 A CN115726639 A CN 115726639A CN 202211048495 A CN202211048495 A CN 202211048495A CN 115726639 A CN115726639 A CN 115726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door handle
door
power supply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484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德留尚希
金子健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726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266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07Pop-out handles, e.g. sliding outwardly before rot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02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for accident situations
    • E05B77/12Automatic locking or unlocking at the moment of collis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64Monitoring or sensing, e.g. by using switches or sensors
    • E05B81/76Detection of handle operation; Detection of a user approaching a handle; Electrical switching actions performed by door hand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54Automatic securing or unlocking of bolts triggered by certain vehicle parameters, e.g. exceeding a speed threshol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0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ctuators used
    • E05B81/04Electrical
    • E05B81/06Electrical using rotary 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80Electrical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ower supply; Emergency power operation
    • E05B81/82Electrical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ower supply; Emergency power operation using batteries other than the vehicle main batter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03Handles creating a completely closed wing surface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使收纳于车辆用车门内的车门把手在车辆产生异常时以能够进行打开操作的方式向车外露出,由此在车辆产生异常时提高车门把手的目视确认性而容易使车辆用车门打开。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具有:车门把手,其配置于车辆用车门,能够在收纳于车辆用车门内的收纳状态与从车辆用车门的表面开口露出的露出状态之间转换,在露出状态下许可将车辆用车门的锁止解除的打开操作;车门把手致动器,其使车门把手在收纳状态与露出状态之间转换;异常检测部,其对车辆的异常进行检测;以及控制部,在检测出异常的情况下,该控制部对车门把手致动器进行控制,以使得车门把手从收纳状态向露出状态转换。

Description

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搭载于车辆的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用于提高车辆的外观美观性、空气动力学的所谓弹出式的车辆用的车门把手开始普及。该车门把手能够在收纳于车辆用车门内的收纳状态与从车辆用车门的表面开口露出而向车外侧伸出的露出状态之间转换。在露出状态下由操作者对车门把手进行打开操作,从而能够将车辆用车门的锁止解除。
例如,关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如果在收纳状态下向车内侧对车门把手进行按压操作,则车门把手向车外侧伸出而移动至露出状态。如果在这样的露出状态下例如向车外侧对车门把手进行拉拽操作,则车辆用车门的锁止被解除而使得车辆用车门打开。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666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车门把手的收纳状态下,车门把手保持收纳于车辆用车门内的状态而未向车外侧伸出,因此不了解车辆构造的立场的人无法立即发现车门把手,或者无法获知如何能够对车门把手进行操作、即如何能够将车辆用车门打开。因此,例如在车辆引起事故等情况下,救助者为了使车辆用车门打开而耗费工时,对车内乘员的救助延迟的可能性提高。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一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以在车辆产生异常时能够进行打开操作的方式使收纳于车辆用车门内的车门把手向车外露出,从而在车辆产生异常时容易发现车门把手而容易使车辆用车门打开。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具有:车门把手,其配置于车辆用车门,能够在收纳于所述车辆用车门内的收纳状态与从所述车辆用车门的表面开口露出的露出状态之间转换,在所述露出状态下许可将所述车辆用车门的锁止解除的打开操作;车门把手致动器,其使所述车门把手在所述收纳状态与所述露出状态之间转换;异常检测部,其对车辆的异常进行检测;以及控制部,在检测出所述异常的情况下,该控制部以使得所述车门把手从所述收纳状态向所述露出状态转换的方式对所述车门把手致动器进行控制。
根据该结构,在检测出车辆的异常的情况下,车门把手从收纳状态向露出状态转换。因此,能够使收纳于车辆用车门内的车门把手在车辆产生异常时以能够进行打开操作的方式向车外露出,由此容易在车辆产生异常时发现车门把手而能够容易地使车辆用车门打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具有的车门把手的收纳状态下的斜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具有的车门把手的露出状态下的斜视图。
图4是在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中执行的控制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1是搭载于车辆而使设置于车辆用车门2的车门把手进行动作的装置。
车辆用车门2是供车辆乘员乗降的乗降车门,能够相对于车身而开闭。车辆用车门2能够在相对于车身关闭的状态下利用锁定装置3而上锁(锁定)。另外,车辆用车门2能够在由锁定装置3解锁(解除锁定)的状态下相对于车身而打开。
例如在车外与正规的车辆使用者携带的便携钥匙的无线通信成立而进行了规定的解锁操作的情况下、正规的车辆使用者在车外通过无线通信而进行了解锁操作的情况下、对车内车门球形把手进行了打开操作的情况下、从产生车辆事故等后述的异常起经过了规定时间(例如几十秒、几分钟)的情况下等,锁定装置3使车辆用车门2从上锁状态向解锁状态转换。另外,例如在对车内锁定球形把手进行了上锁操作的情况下、车辆开始行驶并达到规定速度(例如20km/h)的情况下、在车外与正规的车辆使用者携带的便携钥匙的无线通信成立而进行了规定的上锁操作的情况下、正规的车辆使用者在车外通过无线通信进行了上锁操作的情况下、产生了后述的车辆的异常的情况下等,锁定装置3使车辆用车门2从解锁状态向上锁状态转换。
此外,设置有车门把手的车辆用车门2可以是后车门而取代上述乗降车门,另外,可以是气缸盖或者将供油口或充电口关闭的车门盖等。
如图1所示,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1具有车门把手10、车门把手致动器20、控制装置30、主电源40以及辅助电源50。
车门把手10是人在使车辆用车门2打开时进行打开操作的操作部。如果进行车门把手10的打开操作,则车辆用车门2相对于车身的锁止状态被解除而使得车辆用车门2打开。如图2及图3所示,车门把手10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为把手状。人对车门把手10进行的打开操作例如可以是相对于支撑部12向车外侧以规定程度以上的力对车门把手10的后述的盖部11进行拉拽的操作,另外,可以是能够利用在车门把手10的盖部11的里侧配置的触摸传感器等检测到的接触操作、非接触操作。
车辆用车门2具有:能够对车门把手10进行收纳的空间2a;以及使空间2a向车外开口的表面开口2b。车门把手10配置于车辆用车门2。车门把手10以嵌入于车辆用车门2的表面开口2b的方式而安装,在其表面开口2b能够在车内侧的空间2a与车外侧之间前进后退。此外,车门把手10的前进后退例如可以是车门把手10的整体在车内外方向上前进后退,或者可以以车门把手10的长度方向一端侧为支点而使其长度方向另一端侧在车内外方向上前进后退。
车门把手10能够在收纳状态与露出状态之间转换。收纳状态是指车门把手10收纳于车辆用车门2内即空间2a的状态,具体而言,是后述的盖部11将车辆用车门2的表面开口2b关闭而与车辆用车门2的表面共面的状态。另外,露出状态是指车门把手10从车辆用车门2的表面开口2b露出的状态,具体而言,是盖部11从车辆用车门2的表面向车外侧伸出的状态。
在车门把手10的收纳状态下,人无法对车门把手10进行打开操作,无法从车外使车辆用车门2打开。另一方面,在车门把手10的露出状态下,人能够对车门把手10进行打开操作,能够从车外使车辆用车门2打开。
车门把手10具有盖部11以及支撑部12。盖部11是在车门把手10的收纳状态下将车辆用车门2的表面开口2b封闭的盖。盖部11形成为与车辆用车门2的表面开口2b匹配的形状。支撑部12是对盖部11进行支撑的棒状的部位。支撑部12相对于车辆用车门2支撑为能够在车内外方向上前进后退。
车门把手10具有所谓弹出机构。即,车门把手10在收纳状态下从车外侧向车内侧对盖部11进行按压,从而机械地向车外侧前进并向露出状态转换。另外,车门把手10在露出状态下向车外侧以小于规定值的力对盖部11进行拉拽,从而机械地向车内侧后退并向收纳状态转换。
车门把手致动器20是使车门把手10在上述收纳状态与上述露出状态之间转换的致动器。车门把手致动器20是通过电力供给而工作的电机等电动致动器。如后详细所述,根据来自控制装置30的指令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进行电力供给,从而使得车门把手10在收纳状态与露出状态之间转换。
控制装置30是对车门把手10在收纳状态与露出状态之间的转换进行控制的装置。控制装置30构成为以微机为主体。控制装置30具有传感器类31、异常检测部32、控制部33、驱动部34、主电源判别部35、辅助电源启动部36以及人检测传感器37。
传感器类31是输出表示车辆的各种状态的信号的传感器。传感器类31例如是输出与车辆的前后加速度相应的信号的加速度传感器、输出与气囊的展开有无相应的信号的气囊控制装置、输出与车辆中是否产生火灾相应的信号的传感器、输出与车辆是否浸水相应的信号的传感器、输出对车内(特别是车辆驾驶者的脸部)进行拍摄的图像数据的车内照相机、输出与主电源40的两端电压相应的信号的电压传感器等。此外,传感器类31并不局限于一个传感器,可以由多个传感器构成。传感器类31的输出信号向异常检测部32供给。
异常检测部32是对车辆的异常进行检测的部位。异常检测部32基于来自传感器类31的信号而对车辆产生的异常进行检测。此外,该车辆的异常是指包含车辆驾驶者在内的车辆乘员有可能难以从车内下车的车辆事故等紧急状态,例如是车辆碰撞、车载气囊展开、车辆驾驶者的意识消失、主电源40的电源电压低于规定值等。异常检测部32的检测结果向控制部33供给,并且向辅助电源启动部36供给。
控制部33是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进行控制的部位。控制部33基于锁定装置3对车辆用车门2的上锁、解锁以及异常检测部32的检测结果等,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进行控制。特别地,在利用异常检测部32检测出车辆的异常的情况下,控制部33以使车门把手10从收纳状态向露出状态转换的方式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进行控制。
驱动部34是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进行驱动的部位。控制部33为了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进行控制而对驱动部34供给驱动信号。驱动部34根据来自控制部33的驱动信号,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进行驱动。
主电源40是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供给驱动电力的电源。主电源40是搭载于车辆的主电池等,能够对除了车门把手致动器20以外的灯类等供给电力。主电源40与驱动部34连接。通过驱动部34利用从主电源40供给的电力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进行驱动。
辅助电源50是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供给驱动电力的电源。此外,辅助电源50只要能够至少进行一次基于车门把手致动器20的从车门把手10的收纳状态向露出状态的转换的容量即可。辅助电源50例如是小型的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全固体电池、电容器、锰电池等。
辅助电源50经由开关51而与驱动部34连接。开关51与应当执行从辅助电源50向车门把手致动器20的驱动电力的供给的条件是否成立相应地接通/断开。在因该条件成立而使得开关51接通的情况下,辅助电源50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供给驱动电力。在上述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利用从辅助电源50供给的电力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进行驱动。
主电源判别部35是判别主电源40能否正常地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供给驱动电力的部位。主电源判别部35例如基于主电源40的电源电压是否低于规定的规定值、主电源40的系统是否断线等,判别主电源40是否正常。主电源判别部35的判别结果向辅助电源启动部36供给。
辅助电源启动部36是将辅助电源50与车门把手致动器20电连接而从辅助电源50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供给驱动电力的部位。辅助电源启动部36基于异常检测部32的检测结果以及主电源判别部35的判别结果,对开关51的接通/断开进行控制。具体而言,在利用异常检测部32检测出车辆的异常且利用主电源判别部35判别为主电源40无法正常地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供给驱动电力的情况下,辅助电源启动部36以执行从辅助电源50向车门把手致动器20的通电的方式使开关51接通。
人检测传感器37是输出与车辆的周围是否有人相应的信号的传感器。人检测传感器37例如是输出对车外进行拍摄的图像数据的车外照相机等。人检测传感器37配置于车辆用车门2的附近,特别是设置用于对接近车辆用车门2的人进行检测。人检测传感器37的输出信号向控制部33供给。如后所述,控制部33基于来自人检测传感器37的信号而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进行控制。
下面,对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对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1的通常动作进行说明。
在车辆用车门2相对于车身关闭且处于上锁状态时,通常车门把手10处于收纳状态。如果车内不存在乘员,则直至在车外进行正规的解锁操作为止而维持车辆用车门2的上锁状态。在该上锁状态下,如果人从车外侧向车内侧对车门把手10的盖部11进行按压,则车门把手10通过弹出机构而向露出状态转换。然而,在未进行正规的解锁操作时,车辆用车门2通过锁定装置3而维持为上锁状态,因此即使在露出状态下对车门把手10进行打开操作,车辆用车门2也不会打开。因此,即使由于除了正规的车辆使用者以外的人而使得车门把手10向露出状态转换,也能防止车辆用车门2打开。另外,在上述上锁状态下,如果人向车外侧拉拽车门把手10的盖部11,则车门把手10向收纳状态返回。
另一方面,在上述上锁状态下,如果正规的车辆使用者持有便携钥匙而在车外进行解锁操作,锁定装置3对车辆用车门2进行解锁,并且控制部33以使得车门把手10从收纳状态向露出状态转换的方式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进行控制。如果进行这样的处理,则车门把手10变为露出状态。而且,如果对该车门把手10进行打开操作,则车辆用车门2的锁止状态被解除而使得车辆用车门2打开。此外,在向露出状态转换之后对车门把手10进行打开操作时,可以在执行锁止状态的解除之前,实施该情况下的基于锁定装置3的车辆用车门2的解锁。
因此,在车辆用车门2相对于车身关闭且处于上锁状态时,在正规的车辆使用者通过解锁操作将车辆用车门2解锁时,车门把手10从收纳状态向露出状态转换。因此,正规的车辆使用者能够在即将乘坐车辆之前对车门把手10进行打开操作而使车辆用车门2打开。
接下来,对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1的紧急动作进行说明。
在车门把手10的收纳状态下,车门把手10收纳于车辆用车门2内而与车辆用车门2的表面共面,未向车外侧伸出。因此,例如在产生车辆事故等车辆异常的情况下,救助者无法立即发现车门把手10,或者无法意识到如何对车门把手10进行打开操作而能够将车辆用车门打开。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车辆产生异常时,使车门把手10处于能够进行打开操作的露出状态,从而容易发现车门把手10而容易使车辆用车门2打开。
即,在控制装置30中,传感器类31输出表示车辆的各种状态的信号。异常检测部32基于来自传感器类31的信号,对车辆的异常进行检测。具体而言,控制装置30利用异常检测部32而判别气囊是否已展开(图4所示的流程中的步骤S100),并且判别车辆驾驶者是否处于无意识等的危险状态(步骤S110)。
在步骤S100中判别为气囊已展开的情况下或者在步骤S110中判别为车辆驾驶者处于危险状态的情况下,接下来,控制装置30判别主电源40能否利用主电源判别部35正常地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供给驱动电力(步骤S120)。
在步骤S120中判别为主电源40能够正常地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供给驱动电力的情况下,接下来,控制装置30利用人检测传感器37判别车辆的周围是否存在人(步骤S130)。另一方面,在步骤S120中判别为主电源40无法正常地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供给驱动电力的情况下,接下来,控制装置30以利用辅助电源启动部36执行从辅助电源50向车门把手致动器20的通电的方式使开关51接通(步骤S140)。
而且,在步骤S130中检测出车辆周围存在人的情况下,或者在步骤S140中使得开关51接通的情况下,接下来,控制装置30判别从异常检测部32检测出车辆的异常起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步骤S150)。此外,上述规定时间是为了在车辆刚产生异常之后锁定装置3不使车辆用车门2从上锁状态向解锁状态转换、或者车门把手致动器20不使车门把手10从收纳状态向露出状态转换的期间,例如设定为几十秒、几分钟等。
在步骤S150中判别为从产生车辆异常起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接下来,锁定装置3对车辆用车门2进行解锁(步骤S160),并且控制部33以使得车门把手10从收纳状态向露出状态转换的方式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进行控制(步骤S170)。
这样,在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1中,在气囊展开、车辆驾驶者无意识等车辆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能够对车辆用车门2进行解锁,并且能够使车门把手10从收纳状态向露出状态转换。
如果车门把手10处于露出状态,则与车门把手10处于收纳状态时相比,即使是不了解车门把手10的构造的人也容易发现车门把手10。另外,在使车门把手10从收纳状态向露出状态转换的基础上,无需车外的人向车内侧对车门把手10进行按压操作。因此,即使是无法获知如何对收纳状态的车门把手10进行操作能够向露出状态转换的人,也能够不伴随着车门把手10向车内侧的按压操作地,目视确认处于露出状态的车门把手10。
而且,如果对车辆用车门2进行解锁而使得车门把手10处于露出状态,则容易使车外的人判别车辆用车门2的打开操作的方法,促进车外的人对从车辆用车门2的表面向车外侧伸出的车门把手10的打开操作,通过该打开操作将车辆用车门2的锁止状态解除而使得车辆用车门2打开。因此,能够容易地将车辆用车门2打开。
因此,根据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1,能够使收纳于车辆用车门2内的车门把手10在车辆产生异常时以能够进行打开操作的方式向车外露出,由此,在车辆产生异常时能够使人容易地发现车门把手10而容易使车辆用车门2打开。关于这一点,在包含车辆驾驶者在内的车辆乘员无意识而需要来自外部的救助时,救助者容易发现车门把手10而容易将车辆用车门2打开,因此能够缩短救助者到达车辆之后直至救助车辆乘员为止的时间。
此外,如上所述,在车辆产生异常时以能够进行打开操作的方式使车门把手10向车外露出时,容易使人意识到该车门把手10的状态,因此可以进行照明而在视觉上使该车门把手10变得醒目、或者可以从扬声器等输出语音而在听觉上判断该车门把手10的状态。
另外,在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1中,在产生了车辆的异常时,在主电源40能够正常地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供给驱动电力时,从该主电源40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供给驱动电力,使得车门把手10从收纳状态向露出状态转换。另一方面,在产生了车辆的异常时,在主电源40无法正常地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供给驱动电力时,辅助电源50与车门把手致动器20连接而从该辅助电源50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供给驱动电力,使得车门把手10从收纳状态向露出状态转换。
因此,例如即使在因车辆事故等使得主电源40发生故障或者主电源40的系统产生了断线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辅助电源50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进行驱动,由此,能够确保车门把手10从收纳状态向露出状态的转换,从而能够确保车辆用车门2的打开。
另外,在产生了车辆的异常时,在主电源40能够正常地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供给驱动电力时,在检测出车辆周围存在人之后,从该主电源40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供给驱动电力,使得车门把手10从收纳状态向露出状态转换。在这样的结构中,在产生了车辆的异常时,即使主电源40能够正常地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供给驱动电力,直至检测出车辆周围存在人为止,也将车门把手10维持为收纳状态。
因此,在车辆产生异常之后,如果主电源40正常,则能够在车辆周围不存在人时防止车门把手10向露出状态转换,因此能够仅在车外的人能够进行打开操作的所需定时实现车门把手10从收纳状态向露出状态的转换。
此外,在主电源40无法正常地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供给驱动电力时,有可能因该主电源40的故障等而使得人检测传感器37无法正常地工作。因此,在产生了车辆的异常时,在主电源40无法正常地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供给驱动电力时,无论是否检测出车辆周围存在人,都从辅助电源50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供给驱动电力而使得车门把手10从收纳状态向露出状态转换。
因此,在产生了车辆的异常时,在主电源40无法正常地对车门把手致动器20供给驱动电力时,立即利用辅助电源50使车门把手10从收纳状态向露出状态转换,因此能够避免产生伴随着人检测传感器37不正常地工作而使得车门把手10从收纳状态向露出状态转换的状况。
另外,即使产生车辆的异常,直至从该产生异常起经过了规定时间为止,将车辆用车门2锁定且将车门把手10维持为收纳状态,此后将车辆用车门2解锁且使得车门把手10从收纳状态向露出状态转换。因此,能够避免在车辆刚产生异常之后将车辆用车门2解锁且使得车门把手10变为露出状态的情况,因此例如能够防止在刚产生行驶中的车辆碰撞的情况等异常之后,因该碰撞而容易使得车辆用车门2不慎打开。
此外,在产生了车辆的异常之后,即使在经过规定时间之前,人也能够将车辆用车门2解锁,可以在车门把手10等设置用于将人能够操作的车辆用车门2解锁的紧急解除按钮等。
但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车门把手10的收纳状态是车门把手10收纳于车辆用车门2内,并且该车门把手10的盖部11将车辆用车门2的表面开口2b关闭而与车辆用车门2的表面共面的状态。另外,车门把手10的露出状态是盖部11从车辆用车门2的表面向车外侧伸出而使得车门把手10从车辆用车门2的表面开口2b露出的状态。
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车门把手10的收纳状态是以无法由人进行打开操作的方式将车门把手10收纳于车辆用车门2内的状态,车门把手10的露出状态只要是以能够由人进行打开操作的方式使得车门把手10从车辆用车门2的表面开口2b露出的状态即可。例如,在将车门把手10固定配置于车辆用车门2的比表面开口2b更靠里侧的位置的基础上,可以设置能够对该表面开口2b进行开闭的盖,使得该盖将该表面开口2b关闭的状态变为车门把手10的收纳状态,并使得盖将该表面开口2b打开的状态变为车门把手10的露出状态。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变形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变更。
另外,本申请主张基于2021年8月30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21-140540号的优先权,引用该日本国申请中记载的所有记载内容。
标号的说明
1: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2:车辆用车门、3:锁定装置、10:车门把手、20:车门把手致动器、30:控制装置、31:传感器类、32:异常检测部、33:控制部、34:驱动部、35:主电源判别部、36:辅助电源启动部、40:主电源、50:辅助电源。

Claims (5)

1.一种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其中,
所述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具有:
车门把手,其配置于车辆用车门,能够在收纳于所述车辆用车门内的收纳状态与从所述车辆用车门的表面开口露出的露出状态之间转换,在所述露出状态下许可将所述车辆用车门的锁止解除的打开操作;
车门把手致动器,其使所述车门把手在所述收纳状态与所述露出状态之间转换;
异常检测部,其对车辆的异常进行检测;以及
控制部,在检测出所述异常的情况下,该控制部对所述车门把手致动器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车门把手从所述收纳状态向所述露出状态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其中,
所述异常检测部将搭载于车辆的气囊被展开作为所述异常进行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其中,
所述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具有:
主电源,其对所述车门把手致动器供给驱动电力;
辅助电源,其与所述主电源不同,能够对所述车门把手致动器供给驱动电力;
主电源判别部,其判别所述主电源能否正常地对所述车门把手致动器供给驱动电力;以及
辅助电源启动部,在检测出所述异常且判别为所述主电源无法正常地对所述车门把手致动器供给驱动电力的情况下,所述辅助电源启动部使所述辅助电源与所述车门把手致动器连接而从所述辅助电源对所述车门把手致动器供给驱动电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检测出所述异常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时,使所述车门把手致动器进行驱动而使所述车门把手从所述收纳状态向所述露出状态转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其中,
所述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具有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在检测出所述异常的情况下使所述车辆用车门上锁,并且在经过了所述规定时间的情况下使所述车辆用车门解锁。
CN202211048495.6A 2021-08-30 2022-08-30 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 Pending CN1157266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40540A JP2023034348A (ja) 2021-08-30 2021-08-30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JP2021-140540 2021-08-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26639A true CN115726639A (zh) 2023-03-03

Family

ID=85285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48495.6A Pending CN115726639A (zh) 2021-08-30 2022-08-30 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68522A1 (zh)
JP (1) JP2023034348A (zh)
CN (1) CN115726639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68522A1 (en) 2023-03-02
JP2023034348A (ja) 2023-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7112A (zh) 可伸缩把手装置
CN107709088B (zh) 车用座椅
JP7486716B2 (ja) 車両ドア開放アセンブリ
CN108216115B (zh) 用于控制车辆门锁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CN115726639A (zh) 车辆用车门把手装置
CN111439234A (zh) 车门锁定控制装置及基于车门锁定控制装置的上锁方法
US20060208527A1 (en) Door handle and closing system for the door of a vehicle
JP2005054494A (ja) 車両用ドア開閉補助装置
JP5083412B2 (ja) 車両用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JP2009138338A (ja) 降車支援システム
JP2008144418A (ja) チャイルドロック装置及び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21146855A (ja) 車両制御装置、車両制御方法、及び車両制御用プログラム
JP2742072B2 (ja) 車両用開閉体制御装置
JP5217306B2 (ja) 車両用ロック装置
JPH10140899A (ja) チャイルドロックシステム
JP5625789B2 (ja) 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ーシステム
JP2019143469A (ja) 車両用ドア開閉装置
JP4285189B2 (ja) 車両の扉開閉装置
JP2008105456A (ja) 乗員脱出支援装置
JP4924183B2 (ja) 車両用フード機構
JP2002201841A (ja) 自動車におけるドアロック制御装置
CN115234105A (zh) 用于车辆的车门系统、相应的车辆和控制方法
JP2021160642A (ja) 車両のバッテリーシステム
JP2021195746A (ja) 車両のサイドドア開閉装置
KR20040026720A (ko) 자동차의 도어 잠금 제어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