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24247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24247A
CN115724247A CN202210338048.8A CN202210338048A CN115724247A CN 115724247 A CN115724247 A CN 115724247A CN 202210338048 A CN202210338048 A CN 202210338048A CN 115724247 A CN115724247 A CN 115724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forming
unit
recording medium
transfer
rota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3804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千野佑太
大槻直人
铃木浩幸
小泉峻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724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242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29Transpor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95Detecting means for copy material, e.g. for detecting or sensing presence of copy material or its leading or trailing e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8Conveyor bands or like feed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41J13/22Clamps or grip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41J13/22Clamps or grippers
    • B41J13/223Clamps or grippers on rotatable dru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02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chanical grippers engaging the leading edge only of the articles
    • B65H29/04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chanical grippers engaging the leading edge only of the articles the grippers being carried by endless chains or bands
    • B65H29/042Intermediate conveyors, e.g. transferring devices
    • B65H29/044Intermediate conveyors, e.g. transferring devices conveying through a mach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8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grippers, e.g. suction grippers
    • B65H5/085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grippers, e.g. suction grippers by combinations of endless conveyors and gripp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 G03G15/16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 G03G15/1685Structure, details of the transfer member, e.g. chemical compos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58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 G03G15/6561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for sheet registration
    • G03G15/6564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for sheet registration with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02/012Ink jet with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3/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the printing process
    • B41J2203/01Inspecting a printed medium or a medium to be printed using a sensing devi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4Moving, forwarding, guiding material
    • B65H2301/447Moving, forwarding, guiding material transferring material between transport devices
    • B65H2301/4471Grippers, e.g. moved in paths enclosing an area
    • B65H2301/44712Grippers, e.g. moved in paths enclosing an area carried by chains or ba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4Moving, forwarding, guiding material
    • B65H2301/447Moving, forwarding, guiding material transferring material between transport devices
    • B65H2301/4474Pair of cooperating moving elements as rollers, belts forming nip into which material is transpor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679Conveying means details, e.g. roll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Ink Jet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进行旋转的多个旋转部件;环回部件,其形成为环状,卷挂于所述多个旋转部件,并伴随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而进行环回;保持部件,其安装于所述环回部件的安装部位,与所述环回部件一起进行环回,在所述安装部位与一个旋转部件接触的区域中对记录介质进行保持;图像形成部,其在所述环回部件的环回路径中的图像形成位置处将图像形成于所述记录介质;送出部,其将所述记录介质送出到所述保持部件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保持的保持位置;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一个旋转部件的旋转;以及控制部,其根据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检测信息,对由所述送出部进行的所述记录介质向所述保持位置的送出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20-49830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旋转体,在该旋转体的表面上设置有夹持器,该夹持器用于在表面上的特定的旋转位置夹持打印介质;输送部,其向所述特定的旋转位置输送打印介质;打印部,其对由所述夹持器夹持的打印介质进行打印;读取部,其读取由所述打印部打印出的打印介质的图像;计算部,其根据由所述读取部读取到的所述图像所表示的打印介质的输送方向的末端与所述夹持器之间的位置关系,来计算所述输送部输送打印介质的输送量的校正量;校正部,其根据所述校正量求出所述输送部输送打印介质的校正速度;以及变更部,其将所述输送部对打印介质的输送速度变更为由所述校正部所求出的所述校正速度。
发明内容
作为图像形成装置,考虑有具有如下部件的结构:进行旋转的链轮等多个旋转部件;链条等环回部件,它们卷挂于多个旋转部件,伴随旋转部件的旋转而环回;保持部件,其安装于环回部件,与环回部件一起环回,保持纸张等记录介质;图像形成部,其在环回部件的环回路径上的图像形成位置处将图像形成于记录介质;送出部,其向保持部件对记录介质进行保持的保持位置送出记录介质;以及控制部,其根据环回中的保持部件的位置信息,来对由送出部进行的记录介质向保持位置的送出进行控制。
在上述结构中,记录介质的送出定时会由于链条等环回部件的伸缩、振动而产生偏差,记录介质有时会被送出到从环回中的保持部件的保持位置偏移的位置。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与根据环回中的保持部件的位置信息来向保持位置送出记录介质的结构相比,高精度地向环回中的保持部件的保持位置送出记录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案,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进行旋转的多个旋转部件;环回部件,其形成为环状,卷挂于所述多个旋转部件,并伴随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而进行环回;保持部件,其安装于所述环回部件的安装部位,与所述环回部件一起进行环回,在所述安装部位与一个旋转部件接触的区域中对记录介质进行保持;图像形成部,其在所述环回部件的环回路径中的图像形成位置处将图像形成于所述记录介质;送出部,其将所述记录介质送出到所述保持部件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保持的保持位置;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一个旋转部件的旋转;以及控制部,其根据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检测信息,对由所述送出部进行的所述记录介质向所述保持位置的送出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案,通过所述控制部对送出进行的控制,所述记录介质在所述安装部位与所述一个旋转部件接触的定时到达所述保持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案,通过所述控制部对送出进行的控制,所述记录介质在所述保持部件到达所述保持位置的定时到达所述保持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案,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信息,来对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图像形成的定时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案,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卷筒,其与所述一个旋转部件一起旋转,供由所述保持部件保持的所述记录介质卷绕;以及转印体,其包含于所述图像形成部中,在外周被形成转印图像,在所述图像形成位置处将转印图像转印到卷绕于所述卷筒的所述记录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案,所述检测单元具有:遮光部件,其与所述一个旋转部件一起旋转;以及光检测部,其被固定于具有支承所述旋转部件的支承部的装置主体,对所述遮光部件通过光路的情况进行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第7方案,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作为所述一个旋转部件的第1旋转部件;第2旋转部件,其是所述多个旋转部件中的旋转部件,位于比所述第1旋转部件靠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卷筒,其与所述第2旋转部件一起旋转,供由所述保持部件保持的所述记录介质卷绕;以及转印体,其包含于所述图像形成部中,在外周被形成转印图像,在所述图像形成位置处将转印图像转印到卷绕于所述卷筒的所述记录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8方案,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作为所述检测单元的第1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第1旋转部件的旋转;以及第2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第2旋转部件的旋转,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第2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检测信息,对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在所述转印体的外周进行转印图像形成的定时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9方案,所述第1检测单元具有:第1遮光部件,其与所述第1旋转部件一起旋转;以及第1光检测部,其被固定于具有支承所述第1旋转部件的第1支承部的装置主体,对所述第1遮光部件通过光路的情况进行检测:所述第2检测单元具有:第2遮光部件,其与所述第2旋转部件一起旋转;以及第2光检测部,其被固定于具有支承所述第2旋转部件的第2支承部的所述装置主体,对所述第2遮光部件通过光路的情况进行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第10方案,所述第1检测单元对所述第1旋转部件的旋转进行检测的周期与所述第2检测单元对所述第2旋转部件的旋转进行检测的周期相同。
(效果)
根据所述第1方案,与根据环回中的保持部件的位置信息向保持位置送出记录介质的结构相比,能够向环回中的保持部件的保持位置高精度地送出记录介质。
根据所述第2方案,与记录介质在环回部件的安装部位与一个旋转部件接触之前的定时到达保持位置的结构相比,能够向环回中的保持部件的保持位置高精度地送出记录介质。
根据所述第3方案,与记录介质在保持部件到达保持位置的定时之前到达保持位置的结构相比,能够向环回中的保持部件的保持位置高精度地送出记录介质。
根据所述第4方案,与根据环回中的保持部件的位置信息来在图像形成位置处将图像形成于由保持部件保持的记录介质上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位置的偏差。
根据所述第5方案,与通过油墨滴的喷出在图像形成位置处将多种颜色的图像形成于记录介质上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形成多种颜色的图像时的颜色偏差。
根据所述第6方案,与通过部件彼此的接触来检测一个旋转部件的旋转的结构相比,能够延长部件的更换周期。
根据所述第7方案,与在一个旋转部件的周围设定有保持位置和图像形成位置的结构相比,能够使旋转部件小型化。
根据所述第8方案,与根据第1检测单元的检测信息将转印图像形成于转印体的外周的结构相比,能够在图像形成位置处将图像高精度地形成于由环回中的保持部件保持的记录介质。
根据所述第9方案,与通过部件彼此的接触来检测第1旋转部件及第2旋转部件各自的旋转的结构相比,能够延长部件的更换周期。
根据所述第10方案,与第1检测单元的检测周期和第2检测单元的检测周期错开的结构相比,由控制部进行的记录介质向保持位置的送出的定时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定时的控制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位置周围的放大图。
图3是示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夹持器的纸张保持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4的(A)、(B)是示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夹持器的开闭动作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位置调整部的放大图。
图6的(A)、(B)、(C)是示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夹持器对纸张末端的保持动作的放大图。
图7是示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纸张的输送和夹持器的动作的主视图。
图9是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10是从轴向观察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2旋转部件的放大图。
图11是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框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纸张的送出和图像形成的定时的说明图。
图13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的与图2对应的图像形成位置周围的放大图。
图14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的与图2对应的图像形成位置周围的放大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图14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纸张的送出和图像形成的定时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进行说明。
使用图1~图12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另外,各图所示的箭头UP是指铅垂方向即装置上方。此外,如图1所示,箭头RH是指水平方向,是与装置正对时的右侧。此外,如图7所示,箭头FR是指水平方向,是与装置正对时的近前侧。
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在无前提地指定了上下方向的情况下,意味着图1所示的装置的上下方向。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在无前提地指定了左右方向的情况下,意味着与图1所示的装置正对时的左方和右方。并且,在以下说明中,在无前提地指定了进深方向的情况下,意味着与图1所示的装置正对时的进深方向(以下,称为装置进深方向)。
[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
首先,对图像形成装置1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概略的主视图。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配置于图中右侧的单元10A和配置于图中左侧的单元10B。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设置于输送卷筒31的未图示的链轮、设置于转印卷筒36的链轮35及设置于交接卷筒60的链轮37、作为环回部件的一例的链条49、作为保持部件的一例的夹持器42、图像形成部11、作为送出部的一例的位置调整部50、作为第1检测单元的一例的第1检测装置80、作为第2检测单元的一例的第2检测装置90和控制部16,这些装置结构部件包含于单元10A中。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作为收纳部的一例的供纸托盘38和作为排出部的一例的排纸托盘39,这些装置结构部件包含于单元10B中。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设置于输送卷筒31的未图示的链轮、设置于转印卷筒36的链轮35和交接卷筒60所具备的链轮37是多个旋转部件的一例。
(图像形成部)
图像形成部11具有在后述的链条49的环回路径D中的图像形成位置处将图像形成于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P上的功能。具体而言,具有通过将图像形成于后述的转印带22的表面(外周面)上并将所形成的图像在作为图像形成位置的转印位置T处转印到纸张P上,从而将图像形成于纸张P上的功能。如图2所示,该图像形成部11具有多个打印头12和转印部30。更具体而言,图像形成部11按照每个颜色具有多个打印头12。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部11具有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共计4色的打印头12。
打印头12具有通过喷墨方式将油墨图像形成于转印带22的表面(外周面)的功能。具体而言,多个打印头12按照每个颜色将油墨图像形成于转印带22的表面。
另外,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是用于输出彩色图像的基本颜色。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需要区分打印头12中的各颜色的情况下,简称为“打印头12”,有时适当省略表示与各颜色对应的打印头的Y、M、C或K的各记号而进行说明。
打印头12Y、12M、12C、12K除了要使用的油墨以外,各自的结构都基本上相同。如图2所示,打印头12Y、12M、12C、12K在转印带22的水平部分中的、比后述的颗粒供给装置13靠转印带22的环回方向(在图2中由箭头X表示的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沿着该水平部分排列配置。
此处,打印头12Y、12M、12C、12K根据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0的图像信息,将Y、M、C、K的各颜色的油墨滴重叠地喷出到通过从颗粒供给装置13供给的油墨接受性颗粒13A在表面上形成有未图示的油墨接受性颗粒13A层的转印带22上。从打印头12Y、12M、12C、12K喷出的油墨滴被油墨接受性颗粒13A层接受,从而将油墨图像形成于转印带22的外周。即,图像形成部11将图像形成于转印带22的表面(外周面)。
转印部30具有将形成于转印带22的表面的图像(油墨图像)转印到纸张P上的功能。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转印部30具有作为转印体的一例的转印带22、多个辊32、转印辊33和作为卷筒的一例的转印卷筒36。并且,转印部30具有粘接层形成装置14、颗粒供给装置13和清洁器15。
如图2所示,转印带22形成为环状,以在正面观察时(从装置进深方向近前侧观察时)成为倒三角形状的姿势的方式,卷挂并架设于多个辊32和转印辊33上。转印带22通过对多个辊32中的至少1个被旋转驱动,向箭头X方向环回。在转印带22的外周部配置有各色的打印头12、颗粒供给装置13、粘接层形成装置14和清洁器15。
转印辊33配置于转印带22的内侧。
转印卷筒36配置于隔着转印带22与转印辊33相反的一侧。而且,如图7所示,转印卷筒36在装置进深方向上延伸。
如图7所示,转印卷筒36具有在装置进深方向上延伸的轴部36A和作为设置于轴部36A的轴向中间部的圆筒部的辊部36B。在轴部36A的轴向两端侧分别安装有上述的链轮35。换言之,在一对链轮35之间配置有转印卷筒36的辊部36B。
如图7所示,在转印卷筒36的链轮35上卷挂有链条49。因此,转印卷筒36从动于链条49的环回而旋转。
在转印卷筒36的辊部36B上形成有能够将夹持器42收纳于内侧的未图示的凹部。该凹部具有在轴向(与装置进深方向相同的方向)上从辊部36B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槽状的形状。
此外,转印卷筒36内置有未图示的加热源,具有能够对外周部进行加热的结构。
转印卷筒36在其与转印辊33之间形成夹持区域,转印辊33将转印带22压出并按压到转印卷筒36上。换言之,夹持区域形成于转印卷筒36与转印带22之间。从动于链条49的环回而旋转的转印卷筒36在夹持区域中带动转印带22旋转。转印卷筒36在通过加热的外周部和转印带22将由链条49和夹持器42输送的纸张P夹持在夹持区域中的状态下,一边带动转印带22旋转,一边使转印带22上所形成的油墨图像转印到纸张P上。另外,转印卷筒36与转印带22之间所形成的夹持区域是作为图像形成位置的一例的转印位置T。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中,在转印位置T处,由图像形成部11形成于转印带22的表面上的油墨图像被转印到纸张P的表面上,该纸张P被卷绕于转印卷筒36。
如图2所示,粘接层形成装置14配置于倒三角形状的姿势的转印带22的水平部分中的、比颗粒供给装置13靠转印带22的环回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换言之,粘接层形成装置14配置于比颗粒供给装置13靠左侧的位置。该粘接层形成装置14将粘接剂收纳于内侧,通过在进行环回的转印带22的外周面涂敷粘接剂,由此形成未图示的粘接层。作为粘接剂,例如可以用糊、有机溶剂等。
颗粒供给装置13配置于转印带22的水平部分中的、比粘接层形成装置14靠转印带22的环回方向下游侧的位置。换言之,颗粒供给装置13配置于比粘接层形成装置14靠右侧的位置。颗粒供给装置13将能够接受油墨滴的油墨接受性颗粒13A收纳于内侧,向形成有粘接层的转印带22供给油墨接受性颗粒13A。其结果,由颗粒供给装置13向该转印带22供给的油墨接受性颗粒13A利用粘接层的粘着力附着于粘接层,在转印带22上形成油墨接受性颗粒13A层。
转印带22上所形成的油墨接受性颗粒13A层与在转印位置T处被转印带22和转印卷筒36夹着的纸张P接触并被转印卷筒36进行加热,由此转印到纸张P上。此时,当油墨接受性颗粒13A层已接受到油墨滴从而在油墨接受性颗粒13A层上形成有油墨图像时,该油墨图像会与油墨接受性颗粒13A层一起被转印到纸张P上。
清洁器15配置于比转印位置T靠转印带22的环回方向下游侧、且比粘接层形成装置14靠该环回方向上游侧的位置。清洁器15具有与转印带22的外周面接触的刮板15A。该清洁器15以如下方式发挥功能:伴随转印带22的环回,利用刮板15A将在转印带22的通过了转印位置T(夹持区域)后的部位上残留的粘接层、油墨接受性颗粒13A、其他异物(例如,纸张P为纸的情况下的纸粉等)去除。
如图1所示,纸张输送路径A具有输送从供纸托盘38所供给的纸张P的功能。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多个供纸托盘38。从供纸托盘38所供给的纸张P在纸张输送路径A中被输送。然后,获得通过转印位置T并向排纸托盘39排出的结构。具体而言,纸张输送路径A构成为依次通过单元10B、单元10A、单元10B。由此,在纸张输送路径A中被输送的纸张P构成为从配置于单元10B的供纸托盘38被供给,并经由单元10A进而返回到单元10B。
另一方面,纸张输送路径A在比后述的接受位置D2靠下游侧的位置处向用于使纸张翻转的方向转换路径B分支。该方向转换路径B构成为输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处与纸张输送路径A汇合。另外,纸张输送路径A中的、方向转换路径B与环回路径D之间的路径被设为兼具在纸张P的正面进行图像形成用的输送路径和在背面进行图像形成用的输送路径这双方的汇合路径。另外,关于环回路径D的说明在之后叙述。此外,各输送路径由未图示的多个纸张输送用的辊构成。通过这些辊,纸张P沿着各输送路径被输送。
此外,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在纸张P的输送方向上的比转印位置T靠下游侧的位置具有定影部40。该定影部40具有使由转印部30转印到纸张P上的油墨图像定影于纸张P的功能。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定影部40具有:与所输送的纸张P接触并对纸张P进行加热的作为加热部的加热辊43、和与加热辊43夹着纸张P并朝向加热辊43对纸张P进行加压的作为加压部的输送卷筒31。输送卷筒31和加热辊43设置成隔着上述的纸张输送路径A对置。即,作为定影对象的纸张P以通过输送卷筒31与加热辊43之间的方式被输送。
输送卷筒31具有将纸张P夹在其与加热辊43之间并对纸张P进行加压的功能。具体而言,输送卷筒31具有在装置进深方向上延伸的未图示的轴部、设置于该轴部的轴向中间部的作为圆筒部的未图示的辊部、和设置于该辊部的外表面的未图示的凹部。在输送卷筒31的轴部的轴向两端侧分别安装有未图示的链轮,该链轮上卷挂有链条49。换言之,在一对链轮之间配置有输送卷筒31的辊部。
如图2所示,在输送卷筒31中,在链轮上卷挂有链条49。因此,输送卷筒31从动于链条49的环回而旋转。
在输送卷筒31的辊部上形成有能够将夹持器42收纳于内侧的未图示的凹部。该凹部具有在轴向(与装置进深方向相同的方向)上从输送卷筒31的辊部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槽状的形状。
加热辊43具有对纸张P进行加热的功能。具体而言,加热辊43具有在装置进深方向上延伸的未图示的轴部、和设置于轴部的轴向中间部的作为圆筒部的未图示的辊部。
加热辊43的辊部的外周面与输送卷筒31的辊部的外周面接触,由此,形成了加热辊43与输送卷筒31夹持纸张P的夹持区域。形成于该输送卷筒31与加热辊43之间的夹持区域是图像接受位置的一例的接受位置D2。
(基本图像的图像形成动作)
接着,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0中的、纸张P上的基本的图像形成动作的概要。
图像形成装置10中的各种动作通过内置于装置内的控制部16来实施。控制部16在从外部接收到图像形成指令时,使图像形成部11的打印头12工作。此外,控制部16将在未图示的图像信号处理部中被实施了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发送给图像形成部11。在图像形成部11中,在转印带22的表面形成油墨图像。然后,在转印位置T处从转印带22向纸张P转印油墨图像,在纸张P上形成图像。
在双面打印时,通过了接受位置D2的纸张P进一步在设置于输送路径的方向转换路径B中被进行输送方的转换。然后,纸张P在包含未图示的多个辊而构成的输送路径C中被输送,并再次被输送到纸张输送路径A。
(链轮)
如图2所示,在输送卷筒31的链轮、转印卷筒36的链轮35和交接卷筒60的链轮37上卷挂有链条49。通过卷挂于这些链轮,对链条49施加规定的张力。如图7所示,链轮37分别设置于在装置进深方向上延伸的连结轴61的轴向两端侧。交接卷筒60具有连结轴61和一对链轮37。此外,从纸张输送方向的上游起依次配置有链轮37、链轮35和输送卷筒31的链轮。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链轮37是第1旋转部件的一例。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链轮35是第2旋转部件的一例。
(链条)
链条49具有借助安装于该链条49的夹持器42而将该夹持器42所保持的纸张P沿该链条49的环回方向(图3中由标号D表示的环回路径)输送的功能。具体而言,链条49形成为环状,被卷挂并架设于输送卷筒31的链轮、链轮35和链轮37。更具体而言,在配置于装置进深方向的近前侧的输送卷筒31的链轮、链轮35和链轮37上卷挂有一个链条49,在配置于装置进深方向的里侧的输送卷筒31的链轮、链轮35和链轮37上卷挂有另一链条49。
另外,以下,当仅称之为链条49而进行说明时,是指装置进深方向的近前侧和里侧的一对链条49。此外,链条49构成为伴随输送卷筒31的链轮、链轮35和链轮37中的任意链轮的驱动旋转而环回。另外,进行驱动旋转的链轮可以是输送卷筒31的链轮、链轮35和链轮37中的任意方,未进行驱动旋转的链轮伴随链条49的环回而从动旋转。
如图3所示,链条49成为通过销连杆57连接辊链接部59而成的构造,辊链接部59由嵌入有自由地旋转的辊的衬套和链节板组装而成。在该链条49上以预先设定的间隔安装有多个夹持器42。
(夹持器)
如图3和图4所示,夹持器42安装于链条49,具有与链条49一起环回并对纸张P进行保持的功能。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夹持器42对在链条49中的安装有夹持器42的安装部位与链轮37接触的区域中被输送的纸张P的末端部P1(参照图3)进行保持,与链条49一起环回,由此帮助纸张P进行输送。夹持器42在链条49上隔开预先设定的间隔而安装有多个。另外,链条49通过与链轮37啮合而与链轮37接触。即,链条49中的上述安装部位还通过与链轮37啮合而与链轮37接触。因此,链条49中的安装部位与链轮37的啮合也可以说是该安装部位与链轮37的接触,啮合区域也可以说是接触区域。
夹持器42具有夹具44、覆盖该夹具44的矩形的壳体46和在进深方向上延伸的轴48。
夹具44固定于轴48,并构成为与轴48一起旋转。此外,夹具44在轴48上沿该轴48的轴向(与装置进深方向相同的方向)隔开间隔而设置有多个(参照图3)。
壳体46以装置进深方向为长度方向,通过轴48而被保持。该壳体46构成为相对于夹具44的旋转而独立地旋转。此外,壳体46构成为在纸张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及下游侧的两个方向和纸张的背面方向上覆盖夹具44。另外,这里所说的“背面”是指纸张P中的非图像形成面。在这样的构造中,夹具44中的末端部45和壳体46的纸张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的端部的固定爪部47构成为能够夹持纸张P的输送方向上的末端部P1。另外,图4所示的标号47A是固定爪部47的末端部。
轴48的进深方向的两端部被一对链条49保持。采用了通过使这些链条49进行环回,从而被固定于一对链条49上的轴48也一并进行环回的结构。由此,夹持器42被一对链条49保持,沿着预先规定的环回路径D(参照图2)进行环回。
如图1所示,设置为在正面观察图像形成装置10时,链条49的环回路径D的一部分与纸张输送路径A重叠。具体而言,环回路径D构成为从在链轮37的外周通过与纸张输送路径A的连接点起到通过接受位置D2为止的期间内,与纸张输送路径A重叠。
在纸张输送路径A与环回路径D的重叠的开始点处,夹持器42的夹具44的末端部45与壳体46中的固定爪部47接近,纸张P的末端部P1被夹持。环回路径D中的、夹持器42保持纸张P的保持位置被设为从纸张输送路径A向夹持器42交接纸张P的交接位置D1。
此外,在环回路径D与纸张输送路径A的重叠的终点处,夹具44中的末端部45与壳体46中的固定爪部47分离,纸张P的末端部P1被释放。环回路径D中的、夹持器42释放纸张P的释放位置被设为纸张P从夹持器42被纸张输送路径A接受的接受位置D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夹持器42的环回速度和各链轮的旋转速度是相同的速度。
(位置调整部)
位置调整部50具有向作为夹持器42对纸张P进行保持的保持位置的交接位置D1送出纸张P的功能。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位置调整部50配置于纸张输送路径A中的、设置于方向转换路径B与交接位置D1之间的汇合路径。如图5所示,位置调整部50具有输送辊51、52、配准辊55、56和通过传感器62、64。各辊配置于纸张输送路径A的上侧或下侧。上侧的输送辊51和下侧的输送辊52、以及上侧的配准辊55和下侧的配准辊56分别成为一对而旋转,从而输送纸张P。
各通过传感器62、64各自检测在纸张输送路径A中被输送的纸张P的通过状态和非通过状态。由从该通过传感器62、64接收到信号的控制部16对输送辊51、52和配准辊55、56的动作适当地进行控制。此处,如图5所示,当纸张P的末端部P1(参照图3)到达配准辊55、56时,纸张P的输送暂时停止,通过在所设定的定时对配准辊55、56进行旋转驱动,由此将纸张P送出至交接位置D1。
如图6的(A)~(C)所示,从位置调整部50送出的纸张P通过夹持器42中的壳体46的固定爪部47和夹具44的末端部45在与图5中的链轮37的圆周一致的假想圆周上被夹持。夹持器42与纸张P的末端部P1的输送定时对应地,在沿着环回路径D移动的同时被提供。此时,如图6的(A)所示,壳体46和夹具44成为打开的状态。此外,如图6的(B)所示,夹持器42与从位置调整部50向交接位置D1送出纸张P的定时对应地在环回路径D中移动,并使得壳体46与夹具44之间逐渐接近。然后,夹具44的末端部45将纸张P的末端部P1从纸张输送路径A抬起。如图6的(C)所示,纸张P的末端部P1被夹具44进一步抬起,在被壳体46的固定爪部47和夹具44的末端部45夹持的状态下从纸张输送路径A被交接到环回路径D。然后,纸张P通过夹持器42沿着环回路径D输送。另外,纸张P从纸张输送路径A被交接到环回路径D的位置被设为交接位置D1。
如图1所示,纸张P在被交接到环回路径D之后,其正反面沿着转印卷筒36的外周翻转。然后,纸张P被输送到设置在转印卷筒36的外周上的转印位置T。即,构成为纸张P在沿着环回路径和转印卷筒36的外周上被翻转的过程中通过转印位置T。
纸张P在通过转印位置T时朝向转印辊33侧的面是图像形成面,被设为正面。换言之,在位置调整部50和交接位置D1处,纸张P在作为非图像形成面的背面朝向上方的状态下被输送。
通过了转印位置T的纸张P从环回路径D被纸张输送路径A接受。该环回路径D与纸张输送路径A的分支点被设为接受位置D2。在接受位置D2,通过使保持着纸张P的末端部P1的夹持器42释放,纸张P从环回路径D被纸张输送路径A接受。
[主要部分的结构]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结构进行说明。
(第1检测装置)
第1检测装置80具有检测链轮37的旋转的功能。具体而言,第1检测装置80检测安装有链轮37的连结轴61的旋转的周期。如图5所示,第1检测装置80具有:第1遮光部件82,其与链轮37一起旋转;以及第1光检测部84,其固定于支承链轮37的装置主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单元10A的筐体)上,对第1遮光部件82通过(换言之,遮挡)光路的情况进行检测。更具体而言,第1遮光部件82形成为板状,并安装于与链轮37一起旋转的连结轴61的外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连结轴61的比链轮37靠轴向的端侧的位置安装第1遮光部件82,但不限于此。此外,第1光检测部84是光传感器。该第1光检测部84配置于连结轴61的径向外侧,当第1遮光部件82通过光路时,检测第1遮光部件82,并向控制部16发送检测信号。即,与链轮37一起旋转的第1遮光部件82每旋转一周,第1光检测部84就会检测到该第1遮光部件82,并向控制部16发送检测信号。
(第2检测装置)
第2检测装置90具有检测链轮35的旋转的功能。具体而言,第2检测装置90检测安装有链轮35的轴部36A的旋转的周期。如图10所示,第2检测装置90具有:第2遮光部件92,其与链轮35一起旋转;以及第2光检测部94,其固定于支承链轮35的装置主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单元10A的筐体),对第2遮光部件92通过(换言之,遮挡)光路的情况进行检测。更具体而言,第2遮光部件92形成为板状,并安装于与链轮35一起旋转的轴部36A的外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轴部36A的比链轮35靠轴向的端侧的位置安装第2遮光部件92,但不限于此。此外,第2光检测部94是光传感器。该第2光检测部94配置于轴部36A的径向外侧,当第2遮光部件92通过光路时,检测第2遮光部件92,并向控制部16发送检测信号。即,与链轮35一起旋转的第2遮光部件92每旋转一周时,第2光检测部94就会检测到该第2遮光部件92并向控制部16发送检测信号。
此外,第1检测装置80检测链轮37的旋转的周期和第2检测装置90检测链轮35的旋转的周期相同。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链轮37的齿129的总数(齿数)和链轮35的未图示的齿的总数(齿数)被设为相同的齿数。由此,由第1检测装置80检测到的旋转周期和由第2检测装置90检测到的旋转周期成为相同的周期。
(控制部)
控制部16具有对图像形成装置10的整体进行控制的功能。控制部16的硬件结构由计算机构成,该计算机包含未图示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存储有用于实现各处理流程的程序等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临时存储数据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作为存储单元的内存和网络接口等。
控制部16对链条49的环回速度等进行控制。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控制部16对用于使链条49环回驱动的链条驱动机构79的未图示的驱动源进行控制。另外,链条驱动机构79的驱动源例如是指用于使多个链轮中的任意一个链轮进行驱动旋转的驱动源。
此外,控制部16对位置调整部50的输送辊51、52的旋转和配准辊55、56的旋转进行控制。该控制部16能够通过调整位置调整部50的配准辊55、56等的旋转速度,调整所送出的纸张P的输送速度。此外,控制部16可以使纸张P从位置调整部50送出时的速度和纸张P到达转印位置T时的速度成为相同的速度,也可以使二者不同。例如,控制部16也可以控制成以与位置调整部50送出纸张P时的速度相比减速的方式使纸张P的末端部P1(参照图3)进入交接位置D1。作为一例,控制部16可以对配准辊55、56的旋转速度进行控制,使得以比夹持器42进行环回的速度快的速度从位置调整部50送出纸张P,并在纸张P的末端部P1进入夹持器42内之后使纸张P的速度减速。
控制部16根据由第1检测装置80检测到的检测信息(检测信号CS1)来对由位置调整部50进行的纸张P向交接位置D1的送出进行控制。作为一例,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6对纸张P向交接位置D1的送出的定时进行控制。具体而言,控制部16对配准辊55、56的旋转速度进行控制,使得纸张P(纸张P的末端部P1)在夹持器42在链条49中的安装部位与链轮37接触的定时(换言之,被卷挂的定时)到达交接位置D1。更具体而言,控制部16对配准辊55、56的旋转速度进行控制,使得纸张P(纸张P的末端部P1)在夹持器42到达交接位置D1的定时到达交接位置D1。此外,夹持器42在链条49中的安装部位与链轮37接触的定时是指,夹持器42在链条49中的安装部位从与链轮37的齿啮合时到从齿脱离为止的啮合期间。
此外,控制部16根据由第2检测装置90检测到的检测信息(检测信号CS2)来对图像形成部11的图像形成的定时进行控制。具体而言,控制部16根据检测信息来对图像形成部11在转印带22的外周进行的图像形成(图像形成开始)的定时进行控制。
在图12中示出了纸张P的移动、配准辊55、56的驱动定时和图像形成部11的图像形成的定时。如图12所示,控制部16生成触发信号TR1,并使纸张P向交接位置D1送出(输送开始),该触发信号TR1用于根据通过链轮37的旋转而周期性地得到的检测信号CS1从位置调整部50送出纸张P。然后,到达了交接位置D1的纸张P的末端部P1被夹持器42保持,从而纸张P与夹持器42一起被输送。然后,当纸张P到达转印位置T时,在转印带22的表面所形成的图像被转印到纸张P上。另一方面,控制部16在生成触发信号TR1之前,根据通过链轮35的旋转而周期性地得到的检测信号CS2生成图像形成部11开始图像形成的触发信号TR2。在图像形成部11中,当生成了触发信号TR2时,打印头12Y、12M、12C、12A依次在转印带22的表面上形成油墨图像,并将油墨图像转印到到达了转印位置T的纸张P。
<作用>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中,控制部16根据由第1检测装置80检测到的检测信息来对由位置调整部50进行的纸张P向交接位置D1的送出进行控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纸张P向交接位置D1的送出的定时进行控制。因此,与根据环回中的夹持器42的位置信息向交接位置D1送出纸张P的结构相比,即使链条49延伸或者振动,也能够向环回中的夹持器42的交接位置D1高精度地送出纸张P。
特别是,由于根据与输送卷筒31、转印卷筒36和交接卷筒60中的、向夹持器42交接纸张P的交接卷筒60一起旋转的链轮37的旋转周期(检测信号)向交接位置D1送出纸张P,因此与根据其他卷筒的旋转周期(检测信号)来向交接位置D1送出纸张P的结构相比,能够向环回中的夹持器42的交接位置D1高精度地送出纸张P。
此外,控制部16以纸张P在夹持器42在链条49中的安装部位与链轮37接触的定时到达交接位置D1的方式对纸张P的送出进行控制。因此,与纸张P在夹持器42在链条49中的安装部位与链轮37接触之前的定时到达交接位置D1的结构相比,能够向环回中的夹持器42的交接位置D1高精度地送出纸张P。
并且,控制部16以纸张P在夹持器42到达交接位置D1的定时到达交接位置D1的方式对纸张P的送出进行控制。因此,与纸张P在夹持器42到达交接位置D1的定时之前到达交接位置D1的结构相比,能够向环回中的夹持器42的交接位置D1高精度地送出纸张P。
根据上述记载,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由于能够向环回中的夹持器42的交接位置D1高精度地送出纸张P,因此,夹持器42能够可靠地保持纸张P。
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在交接卷筒60的周围设定交接位置D1,在转印卷筒36的周围设定转印位置T。因此,与在一个卷筒的周围设定交接位置D1和转印位置T的结构相比,能够使卷筒小型化。
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控制部16根据由第2检测装置90检测到的检测信息来对由图像形成部11在转印带22的表面进行的图像形成的定时进行控制。因此,与根据环回中的夹持器42的位置信息在转印带22的外周形成转印图像并将所形成的转印图像在转印位置T处转印到纸张P的结构相比,即使链条49延伸或者振动,也能够在被环回中的夹持器42保持的纸张P上于转印位置T处高精度地形成图像。特别是,由于是根据与输送卷筒31、转印卷筒36和交接卷筒60中的、将图像转印到纸张P的转印卷筒36的链轮35的旋转周期来在转印带22的外周形成转印图像的,因此与根据第1检测装置80的检测信息来在转印带22的外周形成转印图像的结构相比,能够在被环回中的夹持器42保持的纸张P上于转印位置T处高精度地形成图像。
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由于是通过作为光检测部的光传感器检测链轮37和链轮35各自的旋转的,因此与通过部件彼此的接触来检测链轮37和链轮35各自的旋转的结构相比,能够延长部件的更换周期。
由于由第1检测装置80检测的链轮37的旋转周期和由第2检测装置90检测的链轮35的旋转周期相同,因此,与链轮37的旋转周期与链轮35的旋转周期错开的结构相比,基于控制部16的、纸张P向交接位置D1的送出的定时和纸张P上的图像形成的定时的控制变得容易。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的效果不限于喷墨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在利用调色剂形成图像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同样地发挥作用。以下,说明作为本发明中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图像形成装置210。如图13所示,图像形成装置210具有图像形成部212以及转印部230来替代图像形成装置10的图像形成部11以及转印部30。转印部230具有转印带222、二次转印辊234来替代转印带22、转印辊33。此外,转印部230具有一次转印辊233,该一次转印辊233与转印带222的内周面相接,与图像的各颜色对应。图像形成部212具有形成调色剂像的多个调色剂像形成部220Y、220M、220C、220K来替代图像形成装置10的打印头12。各颜色的调剂图像形成部220具有隔着转印带222配置在各一次转印辊233的相反侧的各颜色的感光鼓221。调色剂像形成部220在各颜色的感光鼓221上形成调色剂像,将该调色剂像在感光体鼓221与一次转印辊233之间所形成的一次转印位置处转印到转印带222上。转印到转印带222上的调色剂像在作为形成于二次转印辊234与转印卷筒36之间的图像形成位置的二次转印位置T处被转印到纸张P上。关于以上的点以外,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210与喷墨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为相同的结构。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转印带22的表面形成油墨图像,将所形成的油墨图像转印到了纸张P上,但本发明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从打印头12直接使油墨滴喷到纸张P上而形成油墨图像。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向环回中的夹持器42的交接位置D1高精度地送出纸张P。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根据由第1检测装置80检测到的检测信息来对基于位置调整部50向交接位置D1送出纸张的定时进行控制,但本发明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根据由第1检测装置80检测到的检测信息来对基于位置调整部50进行的纸张P向交接位置D1的送出的速度进行控制。此外,也可以对纸张P向交接位置D1的送出的定时和送出的速度这双方进行控制。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交接卷筒60周围的交接位置D1处夹持器42对从位置调整部50送出的纸张P进行保持,在转印卷筒36周围的转印位置T处在被夹持器42保持的纸张P上形成图像,但本发明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如图14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300那样,使转印卷筒336具有交接卷筒60的功能。在该情况下,从位置调整部50送出的纸张P在设定于转印卷筒336的周围的交接位置D1处被夹持器42保持。被夹持器42保持的纸张P与夹持器42一起被链条49输送,并卷绕于转印卷筒336。被卷绕的纸张P在转印位置T处被转印由图像形成部11所形成的转印图像。此处,关于转印卷筒336的周期、图像形成装置300中的纸张P的移动和图像形成部11的图像形成的定时,如图15所述。在图像形成装置300中,由于使转印卷筒336具有交接卷筒60的功能,因此与图像形成装置10相比,能够减少遮光部件和光检测部的数量。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1检测装置80中,是根据第1遮光部件82通过第1光检测部84的光路的情况来检测链轮37的旋转的,但本发明只要能够检测链轮37的旋转即可,可以是连续的检测,还可以是断续的检测。例如,作为连续的检测,可以举出在大范围内持续进行(持续监视)链轮37的特定位置(部位或标记)位于何处的检测。作为一个例子,也可以根据链轮37周围的图像信息来检测链轮37的特定位置(部位或标记)位于何处。另一方面,作为断续的检测,可以举出如第1检测装置80那样进行链轮37的特定位置(部位或记号)在何时通过了特定的部位(配置有光传感器的部位)的检测。另外,第2检测装置90也可以与上述同样地构成为连续地或断续地检测链轮35的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链条作为环回部件的一例,并使用了链轮作为旋转部件的一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在内周具有凹凸的同步带作为环回部件的一例,并使用同步带轮(即,在外周具有凹凸的带轮)作为旋转部件的一例。此外,也可以使用带作为环回部件的一例,并使用通过摩擦使带进行环回的带轮作为旋转部件的一例。在该结构中,带轮与带不是在啮合而是在接触的状态下旋转,由此带进行环回。
此外,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采用各种结构。并且,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实施。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
进行旋转的多个旋转部件;
环回部件,其形成为环状,卷挂于所述多个旋转部件,并伴随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而进行环回;
保持部件,其安装于所述环回部件的安装部位,与所述环回部件一起进行环回,在所述安装部位与一个旋转部件接触的区域中对记录介质进行保持;
图像形成部,其在所述环回部件的环回路径中的图像形成位置处将图像形成于所述记录介质;
送出部,其将所述记录介质送出到所述保持部件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保持的保持位置;
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一个旋转部件的旋转;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检测信息,对由所述送出部进行的所述记录介质向所述保持位置的送出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通过所述控制部对送出进行的控制,所述记录介质在所述安装部位与所述一个旋转部件接触的定时到达所述保持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通过所述控制部对送出进行的控制,所述记录介质在所述保持部件到达所述保持位置的定时到达所述保持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信息,对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图像形成的定时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
卷筒,其与所述一个旋转部件一起旋转,供由所述保持部件保持的所述记录介质卷绕;以及
转印体,其包含于所述图像形成部中,在外周被形成转印图像,在所述图像形成位置处将转印图像转印到卷绕于所述卷筒的所述记录介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具有:
遮光部件,其与所述一个旋转部件一起旋转;以及
光检测部,其被固定于具有支承所述旋转部件的支承部的装置主体,对所述遮光部件通过光路的情况进行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
作为所述一个旋转部件的第1旋转部件;
第2旋转部件,其是所述多个旋转部件中的旋转部件,位于比所述第1旋转部件靠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
卷筒,其与所述第2旋转部件一起旋转,供由所述保持部件保持的所述记录介质卷绕;以及
转印体,其包含于所述图像形成部中,在外周被形成转印图像,在所述图像形成位置处将转印图像转印到卷绕于所述卷筒的所述记录介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
作为所述检测单元的第1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第1旋转部件的旋转;以及
第2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第2旋转部件的旋转,
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第2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检测信息,对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在所述转印体的外周进行转印图像形成的定时进行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第1检测单元具有:
第1遮光部件,其与所述第1旋转部件一起旋转;以及
第1光检测部,其被固定于具有支承所述第1旋转部件的第1支承部的装置主体,对所述第1遮光部件通过光路的情况进行检测:
所述第2检测单元具有:
第2遮光部件,其与所述第2旋转部件一起旋转;以及
第2光检测部,其被固定于具有支承所述第2旋转部件的第2支承部的所述装置主体,对所述第2遮光部件通过光路的情况进行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第1检测单元对所述第1旋转部件的旋转进行检测的周期与所述第2检测单元对所述第2旋转部件的旋转进行检测的周期相同。
CN202210338048.8A 2021-08-25 2022-04-01 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157242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37622A JP2023031868A (ja) 2021-08-25 2021-08-25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37622 2021-08-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24247A true CN115724247A (zh) 2023-03-03

Family

ID=81326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38048.8A Pending CN115724247A (zh) 2021-08-25 2022-04-01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64469B2 (zh)
EP (1) EP4141544A1 (zh)
JP (1) JP2023031868A (zh)
CN (1) CN115724247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30147A (ja) 1984-11-30 1986-06-18 Canon Inc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2000141857A (ja) * 1998-11-11 2000-05-23 Tohoku Ricoh Co Ltd 印刷装置における給紙装置
JP6542711B2 (ja) 2016-05-27 2019-07-10 株式会社ミヤコシ 電子写真方式枚葉両面印刷装置
JP2020138808A (ja) 2017-06-20 2020-09-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乾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00573B2 (ja) 2018-09-27 2023-01-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456101B2 (ja) * 2019-08-16 2024-03-27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310485B2 (ja) 2019-09-20 2023-07-19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964469B2 (en) 2024-04-23
EP4141544A1 (en) 2023-03-01
JP2023031868A (ja) 2023-03-09
US20230062726A1 (en) 2023-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6370B (zh) 成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02060103A (ja) ウェブ印刷装置
JP593167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における両面媒体シートのための、高生産性の塗布/転写システム
CN109835743A (zh) 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022420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085133B2 (ja) 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CN115724247A (zh) 图像形成装置
KR101117251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JP2003063079A (ja) 連続紙プリンタ
JPH11249525A (ja) 用紙搬送装置
JP200414926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86815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20150142202A (ko)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08083567A (ja) 印刷装置
US11693345B2 (en) Transport device,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10103817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leaning a latent image carrier
US1176232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23031867A (ja) 搬送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5138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6944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9181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520511B1 (ko) 복합 화상형성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인쇄방법
JP389624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給紙方法
JP3530033B2 (ja) 印刷装置
JP2000109224A (ja) 用紙検出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