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17603A - 一种便于压缩机回油的组件、压缩机以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压缩机回油的组件、压缩机以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717603A CN115717603A CN202211480506.8A CN202211480506A CN115717603A CN 115717603 A CN115717603 A CN 115717603A CN 202211480506 A CN202211480506 A CN 202211480506A CN 115717603 A CN115717603 A CN 1157176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or
- compressor
- spiral channel
- rotor
- sp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10725 compressor oi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0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726 refrigerant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压缩机回油的组件、压缩机以及空调器,属于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涡轮压缩机回油过慢的技术问题。该组件包括电动机定子、电动机转子以及曲轴,电动机转子转动安装于电动机定子内,曲轴具有配合段,配合段与电动机转子配合,电动机转子和/或曲轴设有主动导流通道,在电动机转子带动曲轴转动时,主动导流通道将电动机下方空间的气体输送至电动机上方空间,以在电动机下方空间形成负压,从而将电动机上方空间中的冷冻油朝下吸,使得电动机上方空间的冷冻油能够更加顺畅地流至电动机下方空间。该压缩机包括上述组件,该空调器包括上述压缩机。因此,该压缩机的回油效率更高,冷媒带油率更低,压缩机和空调的运行稳定性更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压缩机回油的组件、压缩机以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涡轮压缩机的电动机(具体为电动机的电动机定子和电动机转子)下方设置有油池,用于装冷冻油,通过油泵抽取油池内的冷冻油以给泵体供冷冻油。压缩机回油则是指冷冻油在重力作用下穿过电动机电动机转子内的通流孔和电动机定子周边的流道而从电动机上方流至电动机下方空间并最终流回油池。然而,压缩机运行时,在其电动机下方空间中会蓄积气体,气体则需经过上述通流孔和电动机定子周边的流道流至电动机上方空间。因此,在电动机周边,冷冻油流路和气体流路冲突,以致电动机上方的冷冻油不能轻易流至电动机下方,从而在电动机上方滞留部分冷冻油,并且,随着电动机频率升高,在电动机上方滞留的冷冻油会越来越多,从而造成涡轮压缩机回油过慢的技术问题。
电动机上方滞留的冷冻油过多时,会导致下方油池中冷冻油不足,油池液面降低,油泵泵油不足,泵体润滑不充分,从而降低了压缩机的可靠性。其二,出气口与电动机之间堆积的大量冷冻油会随冷媒一同排出,增加了带油率,使压缩机内冷冻油不足,亦降低了油池液面,进而降低了压缩机的可靠性,同时,带出的冷冻油会使压缩机的冷媒质量流量变小,使压缩机的制冷能力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压缩机回油的组件、压缩机以及空调器,用于解决现有的涡轮压缩机回油过慢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于压缩机回油的组件,包括电动机定子、电动机转子以及曲轴,所述电动机转子转动安装于所述电动机定子内,所述曲轴具有配合段,所述配合段与所述电动机转子配合,所述电动机转子和/或所述曲轴设有主动导流通道,在所述电动机转子带动所述曲轴转动时,所述主动导流通道将所述电动机下方空间的气体输送至所述电动机上方空间。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主动导流通道为开设于所述曲轴的所述配合段外壁上的第一螺旋通道,所述第一螺旋通道连通所述电动机上方空间和所述电动机下方空间。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主动导流通道为开设于所述电动机转子外壁上的第二螺旋通道,所述第二螺旋通道连通所述电动机上方空间和所述电动机下方空间。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主动导流通道为开设于所述电动机转子内部的第三螺旋通道,所述第三螺旋通道连通所述电动机上方空间和所述电动机下方空间。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主动导流通道为开设于所述曲轴的所述配合段外壁上的第一螺旋通道和开设于所述电动机转子外壁上的第二螺旋通道,所述第一螺旋通道和所述第二螺旋通道均连通所述电动机上方空间和所述电动机下方空间。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主动导流通道为开设于所述曲轴的所述配合段外壁上的第一螺旋通道和开设于所述电动机转子内部的第三螺旋通道,所述第一螺旋通道和所述第三螺旋通道均连通所述电动机上方空间和所述电动机下方空间。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主动导流通道为开设于所述电动机转子外壁上的第二螺旋通道和开设于所述电动机转子内部的第三螺旋通道,所述第二螺旋通道和所述第三螺旋通道均连通所述电动机上方空间和所述电动机下方空间。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主动导流通道为开设于所述曲轴的所述配合段外壁上的第一螺旋通道、开设于所述电动机转子外壁上的第二螺旋通道以及开设于所述电动机转子内部的第三螺旋通道,所述第一螺旋通道、所述第二螺旋通道以及所述第三螺旋通道均连通所述电动机上方空间和所述电动机下方空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便于压缩机回油的组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压缩机。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便于压缩机回油的组件包括电动机定子、电动机转子以及曲轴,电动机转子转动安装于电动机定子内,曲轴具有配合段,该配合段与电动机转子配合,在电动机转子和/或曲轴设有主动导流通道,当电动机转子带动曲轴转动时,上述主动导流通道将电动机下方空间的气体输送至电动机上方空间中,以在电动机下方空间形成负压,在该负压的作用下,电动机上方空间中的冷冻液经电动机定子周边的流道被吸至电动机下方空间中并最终流回位于电动机下方的油池内,进而加快压缩机回油。
(2)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包括上述便于压缩机回油的组件,所以在压缩机内的电动机上方空间不会滞留太多冷冻油,该压缩机的回油效率更高,保证油池内的冷冻油量,以保证油泵能将足够的冷冻油泵入泵体,使得压缩机运行更可靠,而且,由于电动机上方滞留的冷冻油更少,所以压缩机排气口排出的冷媒中的油液含量会更少,降低冷媒带油率,提高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
(3)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包括上述压缩机,因此该空调器的运行更加可靠以及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于压缩机回油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动机转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电动机转子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曲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电动机定子,11-流道,
2-电动机转子,21-第二螺旋通道,22-第三螺旋通道,
3-曲轴,31-第一螺旋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便于压缩机回油的组件包括电动机定子1、电动机转子2以及曲轴3,电动机定子1周边的间隙形成定子周边的流道11,电动机转子2转动安装在电动机定子1的内,曲轴3具有配合段(图中未标注),配合段与电动机转子2配合(例如键接配合),在电动机转子2和/或曲轴3设有主动导流通道,在电动机转轴带动曲轴3转动时,主动导流通道将电动机下方空间的气体输送至电动机上方空间,需要说明的是,电动机下方空间指的是电动机定子1以及电动机转子2的下方空间,电动机上方空间指的是电动机定子1以及电动机转子2的上方空间。该电动机指的是压缩机内部的电机。
借助该组件,在压缩机内的电动机运行时,主动导流通道将电动机下方空间中的气体输送至电动机上方空间中,从而降低电动机下方空间中的压强,乃至于使得电动机下方空间形成负压,在该负压的作用下,电动机上方空间中的冷冻油将会经上述电动机定子1周边的流道11而被吸至电动机下方空间中,以降低滞留在电动机上方空间中的冷冻油的量。容易理解的是,基于上述负压的吸引作用,使得冷冻油不仅受其自身重力作用而朝下流动,而且还会受到下方的吸力而朝下流动。更重要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主动导流通道作为电动机下方空间中的气体的上排通道,电动机定子1周边的流道11作为电动机上方的冷冻油的下流通道,这样便可以使得气体的上排通道和冷冻油的下流通道分离开,上排气体和下流油液分别在不同的通道中流动而不会产生干涉,所以压缩机内的电动机上方空间中的冷冻油将会更加容易地流至电动机下方空间,并最终流回油池,以便于压缩机回油。
需要说明的是,经电动机定子1周边的流道11流至电动机下方空间中的冷冻油在重力作用下而直接掉落至电动机下方的油池,因此,在压缩机内的电动机运行时,电动机下方空间中的冷冻油不会经上述主动导流通道输送回电动机上方空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上述主动导流通道为开设在上述曲轴3的配合段上的第一螺旋通道31,该第一螺旋通道31连通上述电动机上方空间和电动机下方空间。
在压缩机内的电动机运行时,电动机转子2带动曲轴3转动,曲轴3上的第一螺旋通道31产生转动,电动机下方空间的气体从下方进入第一螺旋通道31,第一螺旋通道31不仅给进入其中的气体施以旋转作用力,而且会给进入其中的气体施以朝上的作用力,从而驱使进入其中的气体朝上移动而进入电动机上方空间。电动机上方空间的冷冻油即便是从上方进入上述第一螺旋通道31,第一螺旋通道31也会给进入其中的冷冻油施以朝上的作用力而使得冷冻油流至电动机上方空间。因此,在电动机运行时,电动机下方空间的气体从上述第一螺旋通道31主动排出,使得电动机下方空间形成负压,该负压将电动机上方空间中的冷冻油朝下吸,使得电动机上方空间中的冷冻油更加顺场地从电动机定子1周边的流道11流下至电动机下方空间中。
而且,经上述第一螺旋通道31,在电动机下方空间形成的负压与电动机的转速呈正反馈,也即电动机转速越高,电动机下方空间形成的负压越大,电动机上方空间的冷冻油便能更加轻易地到达电动机下方空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1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上述主动导流通道为开设于电动机转子2外壁上的第二螺旋通道21,该第二螺旋通道21连通电动机上方空间和电动机下方空间。
在压缩机内的电动机运行时,电动机转子2在电动机定子1内转动,电动机转子2上的第二螺旋通道21产生转动,电动机下方空间的气体从下方进入第二螺旋通道21,第二螺旋通道21不仅给进入其中的气体施以旋转作用力,而且会给进入其中的气体施以朝上的作用力,从而驱使进入其中的气体朝上移动而进入电动机上方空间。电动机上方空间的冷冻油即便是从上方进入上述第二螺旋通道21,第二螺旋通道21也会给进入其中的冷冻油施以朝上的作用力而使得冷冻油流至电动机上方空间。因此,在电动机运行时,电动机下方空间的气体从上述第二螺旋通道21主动排出,使得电动机下方空间形成负压,该负压将电动机上方空间中的冷冻油朝下吸,使得电动机上方空间中的冷冻油更加顺场地从电动机定子1周边的流道11流下至电动机下方空间中。
而且,经上述第二螺旋通道21,在电动机下方空间形成的负压与电动机的转速呈正反馈,也即电动机转速越高,电动机下方空间形成的负压越大,电动机上方空间的冷冻油便能更加轻易地到达电动机下方空间。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1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上述主动导流通道为开设于电动机转子2内部的第三螺旋通道22,第三螺旋通道22连通电动机上方空间和电动机下方空间。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三螺旋通道22实际是现有的此类电动机的转子内部开设的通流口,只不过现有的此类电动机的转子内部开设的通流口的轴向和转子的轴向相同,而本实施例中的第三螺旋通道22则是呈盘旋地设置在电动机转子2内部。本实施例中,电动机转子2内部的第三螺旋通道22的数量为3-6条,例如3条、4条、5条或者6条。
在压缩机内的电动机运行时,电动机转子2在电动机定子1内转动,电动机转子2上的第三螺旋通道22产生转动,电动机下方空间的气体从下方进入第三螺旋通道22,第三螺旋通道22不仅给进入其中的气体施以旋转作用力,而且会给进入其中的气体施以朝上的作用力,从而驱使进入其中的气体朝上移动而进入电动机上方空间。电动机上方空间的冷冻油即便是从上方进入上述第三螺旋通道22,第三螺旋通道22也会给进入其中的冷冻油施以朝上的作用力而使得冷冻油流至电动机上方空间。因此,在电动机运行时,电动机下方空间的气体从上述第三螺旋通道22主动排出,使得电动机下方空间形成负压,该负压将电动机上方空间中的冷冻油朝下吸,使得电动机上方空间中的冷冻油更加顺场地从电动机定子1周边的流道11流下至电动机下方空间中。
而且,经上述第三螺旋通道22,在电动机下方空间形成的负压与电动机的转速呈正反馈,也即电动机转速越高,电动机下方空间形成的负压越大,电动机上方空间的冷冻油便能更加轻易地到达电动机下方空间。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上述主动导流通道为开设于曲轴3的配合段外壁上的第一螺旋通道31和开设于电动机转子2外壁上的第二螺旋通道21,第一螺旋通道31和第二螺旋通道21均连通电动机上方空间和电动机下方空间。
这样,在压缩机内的电动机运行时,电动机转子2带动曲轴3同步转动,第一螺旋通道31和第二螺旋通道21均可将电动机下方空间中的气体输送至电动机上方空间中。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螺旋通道31和第二螺旋通道21均是电动机下方的气体的上排通道,第一螺旋通道31和第二螺旋通道21能够在单位时间朝上排走更多的气体,从而在电动机下方空间形成更强大的负压,进而更加便于电动机上方空间中的冷冻油流至电动机下方空间中,以更加方便压缩机回油。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上述主动导流通道为开设于曲轴3的配合段外壁上的第一螺旋通道31和开设于电动机转子2内部的第三螺旋通道22,第一螺旋通道31和第三螺旋通道22均连通电动机上方空间和电动机下方空间。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三螺旋通道22实际是现有的此类电动机的转子内部开设的通流口,只不过现有的此类电动机的转子内部开设的通流口的轴向和转子的轴向相同,而本实施例中的第三螺旋通道22则是呈盘旋地设置在电动机转子2内部。本实施例中,电动机转子2内部的第三螺旋通道22的数量为3-6条,例如3条、4条、5条或者6条。
这样,在压缩机内的电动机运行时,电动机转子2带动曲轴3同步转动,第一螺旋通道31和第三螺旋通道22均可将电动机下方空间中的气体输送至电动机上方空间中。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螺旋通道31和第三螺旋通道22均是电动机下方的气体的上排通道,第一螺旋通道31和第三螺旋通道22能够在单位时间朝上排走更多的气体,从而在电动机下方空间形成更强大的负压,进而更加便于电动机上方空间中的冷冻油流至电动机下方空间中,以更加方便压缩机回油。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1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上述主动导流通道为开设于电动机转子2外壁上的第二螺旋通道21和开设于电动机转子2内部的第三螺旋通道22,第二螺旋通道21和第三螺旋通道22均连通电动机上方空间和电动机下方空间。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三螺旋通道22实际是现有的此类电动机的转子内部开设的通流口,只不过现有的此类电动机的转子内部开设的通流口的轴向和转子的轴向相同,而本实施例中的第三螺旋通道22则是呈盘旋地设置在电动机转子2内部。本实施例中,电动机转子2内部的第三螺旋通道22的数量为3-6条,例如3条、4条、5条或者6条。
这样,在压缩机内的电动机运行时,电动机转子2在电动机定子1内转动,第二螺旋通道21和第三螺旋通道22均可将电动机下方空间中的气体输送至电动机上方空间中。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螺旋通道21和第三螺旋通道22均是电动机下方的气体的上排通道,第二螺旋通道21和第三螺旋通道22能够在单位时间朝上排走更多的气体,从而在电动机下方空间形成更强大的负压,进而更加便于电动机上方空间中的冷冻油流至电动机下方空间中,以更加方便压缩机回油。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1的一种最佳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上述主动导流通道为开设于曲轴3的配合段外壁上的第一螺旋通道31、开设于电动机转子2外壁上的第二螺旋通道21以及开设于电动机转子2内部的第三螺旋通道22,第一螺旋通道31、第二螺旋通道21以及第三螺旋通道22均连通电动机上方空间和电动机下方空间。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三螺旋通道22实际是现有的此类电动机的转子内部开设的通流口,只不过现有的此类电动机的转子内部开设的通流口的轴向和转子的轴向相同,而本实施例中的第三螺旋通道22则是呈盘旋地设置在电动机转子2内部。本实施例中,电动机转子2内部的第三螺旋通道22的数量为3-6条,例如3条、4条、5条或者6条。
这样,在压缩机内的电动机运行时,电动机转子2在电动机定子1内转动,电动机转动带动曲轴3转动,第一螺旋通道31、第二螺旋通道21和第三螺旋通道22均可将电动机下方空间中的气体输送至电动机上方空间中。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螺旋通道31、第二螺旋通道21和第三螺旋通道22均是电动机下方的气体的上排通道,第一螺旋通道31、第二螺旋通道21和第三螺旋通道22能够在单位时间朝上排走更多的气体,从而在电动机下方空间形成更强大的负压,进而更加便于电动机上方空间中的冷冻油流至电动机下方空间中,以更加方便压缩机回油。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该压缩机包括实施例1至实施例8提供的便于压缩机回油的组件。借助上述便于压缩机回油的组件,使得压缩机内的电动机上方空间的冷冻油能够更加轻易地流至电动机下方空间中并流回油池,所以在压缩机内的电动机上方空间不会滞留太多冷冻油,该压缩机的回油效率更高,保证油池内的冷冻油量,以保证油泵能将足够的冷冻油泵入泵体,使得压缩机运行更可靠,而且,由于电动机上方滞留的冷冻油更少,所以压缩机排气口排出的冷媒中的油液含量会更少,降低冷媒带油率,提高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实施例9提供的压缩机,因此该空调器的运行更加可靠以及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记载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便于压缩机回油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机定子、电动机转子以及曲轴,所述电动机转子转动安装于所述电动机定子内,所述曲轴具有配合段,所述配合段与所述电动机转子配合,所述电动机转子和/或所述曲轴设有主动导流通道,在所述电动机转子带动所述曲轴转动时,所述主动导流通道将电动机下方空间的气体输送至电动机上方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压缩机回油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导流通道为开设于所述曲轴的所述配合段外壁上的第一螺旋通道,所述第一螺旋通道连通所述电动机上方空间和所述电动机下方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压缩机回油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导流通道为开设于所述电动机转子外壁上的第二螺旋通道,所述第二螺旋通道连通所述电动机上方空间和所述电动机下方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压缩机回油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导流通道为开设于所述电动机转子内部的第三螺旋通道,所述第三螺旋通道连通所述电动机上方空间和所述电动机下方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压缩机回油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导流通道为开设于所述曲轴的所述配合段外壁上的第一螺旋通道和开设于所述电动机转子外壁上的第二螺旋通道,所述第一螺旋通道和所述第二螺旋通道均连通所述电动机上方空间和所述电动机下方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压缩机回油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导流通道为开设于所述曲轴的所述配合段外壁上的第一螺旋通道和开设于所述电动机转子内部的第三螺旋通道,所述第一螺旋通道和所述第三螺旋通道均连通所述电动机上方空间和所述电动机下方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压缩机回油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导流通道为开设于所述电动机转子外壁上的第二螺旋通道和开设于所述电动机转子内部的第三螺旋通道,所述第二螺旋通道和所述第三螺旋通道均连通所述电动机上方空间和所述电动机下方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压缩机回油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导流通道为开设于所述曲轴的所述配合段外壁上的第一螺旋通道、开设于所述电动机转子外壁上的第二螺旋通道以及开设于所述电动机转子内部的第三螺旋通道,所述第一螺旋通道、所述第二螺旋通道以及所述第三螺旋通道均连通所述电动机上方空间和所述电动机下方空间。
9.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便于压缩机回油的组件。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480506.8A CN115717603A (zh) | 2022-11-23 | 2022-11-23 | 一种便于压缩机回油的组件、压缩机以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480506.8A CN115717603A (zh) | 2022-11-23 | 2022-11-23 | 一种便于压缩机回油的组件、压缩机以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717603A true CN115717603A (zh) | 2023-02-28 |
Family
ID=85256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480506.8A Pending CN115717603A (zh) | 2022-11-23 | 2022-11-23 | 一种便于压缩机回油的组件、压缩机以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717603A (zh) |
-
2022
- 2022-11-23 CN CN202211480506.8A patent/CN115717603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75706C (zh) | 螺旋冷却压缩机 | |
US7632081B2 (en) | Oil retrieving structure for a compressor | |
CN112160908B (zh) |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 |
CN103161732B (zh) | 用于变速涡旋式制冷压缩机的注油装置 | |
CN207647779U (zh) |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 |
WO2016131427A1 (zh) | 一种液压节能装置 | |
CN201884290U (zh) | 带有前置器的自吸泵 | |
CN115717603A (zh) | 一种便于压缩机回油的组件、压缩机以及空调器 | |
CN115559906A (zh) | 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 |
US7494329B2 (en) | Oil pump for a compressor | |
CN203548230U (zh) | 具有螺旋油分离器的旋转式压缩机 | |
CN113202767A (zh) | 滑片润滑结构、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
CN112664459B (zh) | 压缩机、空调器 | |
CN215109482U (zh) | 一种带油气分离结构的全封卧式涡旋压缩机 | |
CN215409185U (zh) | 一种具有旋转式油分离结构的涡旋压缩机 | |
CN112392727B (zh) | 油路结构、曲轴、压缩机及空调器 | |
CN112879286A (zh) | 油分离用平衡块组件及旋转式多级油分离涡旋压缩机 | |
CN204942021U (zh) | 离心压缩机及具有其的房间空调器 | |
CN2797691Y (zh) | 永磁同步屏蔽双级自吸离心管道泵 | |
CN215409216U (zh) | 滑片润滑结构、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
CN112746970A (zh) | 油池回油结构、压缩机及空调器 | |
CN218760440U (zh) | 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 |
JP3721587B2 (ja) | 密閉型電動圧縮機 | |
CN111561448A (zh) | 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 | |
CN221299495U (zh) | 一种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