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10392B - 一种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10392B
CN115710392B CN202211195210.1A CN202211195210A CN115710392B CN 115710392 B CN115710392 B CN 115710392B CN 202211195210 A CN202211195210 A CN 202211195210A CN 115710392 B CN115710392 B CN 1157103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ite powder
superfine
parts
film
loc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952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10392A (zh
Inventor
朱海永
徐成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xing Weinite Packaging Ba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xing Weinite Packaging Ba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xing Weinite Packaging Ba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xing Weinite Packaging Ba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9521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103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10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103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103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103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塑料膜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75‑85份高密度聚乙烯,35‑45份低密度聚乙烯,20‑40份聚乳酸,18‑25份塑化剂,12‑19份改性超细重晶石粉,1.2‑2.4份抗氧剂和0.5‑2份稳定剂。本发明的独特之处是还加入了改性超细重晶石粉,相比较于常规加入超细重晶石粉,本发明中的改性超细重晶石粉不仅能够作为补强填充剂,还能够改善聚乙烯与聚乳酸的相容性,以及对于材料融合后的阻隔性和强度进行了较大的改善,同时还改善了复合膜的耐高温性以及穿刺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
背景技术
用塑料薄膜制作的塑料袋轻、薄、不透水、强度较大、成本低,是一种很好的包装材料,塑料袋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塑料袋的用量越来越大,用过后的废弃塑料袋不易回收、不易降解,大量的废弃塑料袋已成为当前污染环境的的一个严重的问题。
为了减轻塑料薄膜对环境的污染,人们研发出了一些可降解塑料薄膜。可降解塑料薄膜是薄膜,其组成成分有薄膜级塑料和可引发塑料产生降解的组分,如淀粉、碳酸钙等,这种可降解塑料薄膜是添加型可降解塑料薄膜,添加型可降解塑料薄膜为改善环境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可降解塑料薄膜由于成分或者加工工艺的原因,往往无法达到高阻隔度与高强度共存,且在穿刺强度、耐高温性方面也无法满足现有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
75-85份高密度聚乙烯,35-45份低密度聚乙烯,20-40份聚乳酸,18-25份塑化剂,12-19份改性超细重晶石粉,1.2-2.4份抗氧剂和0.5-2份稳定剂。
优选地,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由中石化生产的型号为HDPEML1502的产品,熔融流动指数为15g/10min;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由燕山石化生产的型号为LDPELD607的产品,熔融流动指数为7.5g/10min。
优选地,所使用的聚乳酸由美国NatureWorks生产,型号为PLA Ingeo 3251D,熔体流动速率:80g/10min,密度:1.24g/cm3
优选地,所述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丁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柠檬酸三乙酯、乙酰柠檬酸三乙酯、柠檬酸三辛酯、乙酰柠檬酸三辛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抗氧剂包括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的质量比是2-4:1。
优选地,所述稳定剂为硬脂酸钠、硬脂酸钙、硬脂酸锌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改性超细重晶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
第一步,刺槐素缩水甘油醚的合成:
利用刺槐素与溴环氧丙烷在催化剂和升温的条件下发生结合反应,得到刺槐素缩水甘油醚;
第二步,超细重晶石粉的氨基化处理:
利用氨基硅烷偶联剂对超细重晶石粉进行表面处理,得到氨基超细重晶石粉;
第三步,改性超细重晶石粉:
利用刺槐素缩水甘油醚与氨基超细重晶石粉在有机溶剂条件下升温反应,得到改性超细重晶石粉。
优选地,所述第一步,刺槐素缩水甘油醚的合成:
(1)称取刺槐素与溴环氧丙烷混合于搅拌容器内,再加入催化剂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A;
其中,刺槐素与溴环氧丙烷的摩尔比值为1:10-15,苄基三乙基氯化铵的加入量是刺槐素质量的5%-8%;
(2)将盛有混合液A的搅拌容器放置于油浴锅内,搭建回流冷凝装置后,不断地搅拌并逐渐升温至110-120℃,然后保温搅拌反应2-5h,停止升温,自然冷却后,得到混合液B;
(3)在室温下,将碱液加入至混合液B中,并保持搅拌状态3-6h,然后使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合并有机相,使用纯化水洗涤有机相三次,加入无水硫酸钠除水,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再次干燥处理,得到刺槐素缩水甘油醚;
其中,碱液为质量浓度为30%-50%的氢氧化钠溶液,碱液与混合液B的体积比是1:1-2;二氯甲烷的萃取次数至少为两次。
优选地,所述第二步,超细重晶石粉的氨基化处理:
将氨基硅烷偶联剂加入至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超细重晶石粉,在超声机中超声处理2-4h,然后离心收集固体粉末,真空干燥,得到氨基超细重晶石粉;
其中,氨基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加入量是去离子水质量的2%-6%;超细重晶石粉的颗粒大小为500-800目,相对密度4.50(25℃),熔点1580℃,加入量是去离子水质量的20%-30%。
优选地,所述第三步,改性超细重晶石粉:
将刺槐素缩水甘油醚溶解在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内,然后加入氨基超细重晶石粉,搅拌混合均匀,升温至55-75℃,搅拌反应5-8h后,停止加热并自然冷却,离心收集滤渣,并依次使用乙醇和纯化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研磨后过筛,得到改性超细重晶石粉;
其中,氨基超细重晶石粉、刺槐素缩水甘油醚与N-甲基吡咯烷酮的质量比值是1:0.3-0.5:5-10。
优选地,所述刺槐素CAS号为480-44-4,密度为1.420±0.06 g/cm3,纯度≥98%。
优选地,所述改性超细重晶石粉研磨过筛后的颗粒大小是50-80目。
优选地,所述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低密度聚乙烯与聚乳酸混合在高温混料机内,升温至完全融化后,以200-300r/min的速度搅拌20-30min,得到第一混合料;
(2)之后将第一混合料、高密度聚乙烯、塑化剂、改性超细重晶石粉、抗氧剂和稳定剂依次投入至高温混料机内,升温至200-220℃,以400-600r/min的速度搅拌10-20min,得到第二混合料;
(3)将第二混合料导入塑料吹膜机内,在180-240℃的温度区间内梯度升温,挤出成膜,得到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制备了一种复合PE膜,该PE膜的成分中包含了高密度的聚乙烯、低密度的聚乙烯和聚乳酸三种主要成分,其中,高密度聚乙烯结晶度和硬度比较高,低密度聚乙烯结晶度和硬度比较低,两者复合起来能够相互补充;加入了可降解性较好的聚乳酸,增强了产品材料的可降解性能。为了提升产品的塑性、抗氧化以及稳定性能,还加入了塑化剂、抗氧剂和稳定剂等助剂。此外,本发明的独特之处是还加入了改性超细重晶石粉,相比较于常规加入超细重晶石粉,本发明中的改性超细重晶石粉不仅能够作为补强填充剂,还能够改善聚乙烯与聚乳酸的相容性,以及对于材料融合后的阻隔性和强度进行了较大的改善,同时还改善了复合膜的耐高温性以及穿刺强度。
2、本发明中制备的改性超细重晶石粉,是在超细的重晶石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包覆改性制备得到的产物。首先,通过刺槐素与溴环氧丙烷制备得到含有环氧基的刺槐素缩水甘油醚;其次,将超细的重晶石粉经过氨基硅烷偶联剂处理,使其表面形成大量的氨基;然后,将刺槐素缩水甘油醚与氨基超细重晶石粉混合,利用环氧基与氨基的反应(氨基与环氧基之间比较容易进行,即使不升温也可以,本发明的升温是为了加快进程),使刺槐素缩水甘油醚中的环氧基开环并接枝在超细重晶石粉的表面形成包覆效果。
3、在现有技术研究中,聚烯烃与聚乳酸之间复合共混物仅仅只是简单的混合物,相互之间交联较少,因此复合后的材料性能缺陷仍然比较明显。在本发明中制备的改性超细重晶石粉在混合材料中混合软化时表现出更大的粘性,且硬化后又能表现出更好的硬度和刚性,能够加强聚烯烃与聚乳酸之间的交联,从而使得材料阻隔性能更高,强度也更大,同时检测结果显示在耐高温性以及穿刺强度方面也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现有技术中将重晶石粉加入至聚烯烃材料中作为补强剂使用,虽然对于聚烯烃材料的强度性能有一定的改进,但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重晶石粉作为无机填料与有机材料的融合性差,如果加入过少会导致增强效果较差,过多又会导致聚烯烃材料的其他性质下降。目前的技术中主要是使用偶联剂对重晶石粉活化后再使用,但是偶联剂的处理一般效果往往不够持久,在长时间使用后往往会溶出,从而导致材料性能严重下降。
下面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
80份高密度聚乙烯,40份低密度聚乙烯,30份聚乳酸,21份塑化剂,15份改性超细重晶石粉,1.8份抗氧剂和1.5份稳定剂。
高密度聚乙烯由中石化生产的型号为HDPE ML1502的产品,熔融流动指数为15g/10min;低密度聚乙烯由燕山石化生产的型号为LDPELD607的产品,熔融流动指数为7.5g/10min。
所使用的聚乳酸由美国NatureWorks生产,型号为PLA Ingeo 3251D,熔体流动速率:80g/10min,密度:1.24g/cm3
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丁酯;抗氧剂包括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的质量比是3:1;稳定剂为硬脂酸钠。
改性超细重晶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
第一步,刺槐素缩水甘油醚的合成:
(1)称取刺槐素与溴环氧丙烷混合于搅拌容器内,再加入催化剂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A;
其中,刺槐素CAS号为480-44-4,密度为1.420±0.06 g/cm3,纯度≥98%;刺槐素与溴环氧丙烷的摩尔比值为1:10,苄基三乙基氯化铵的加入量是刺槐素质量的6%;
(2)将盛有混合液A的搅拌容器放置于油浴锅内,搭建回流冷凝装置后,不断地搅拌并逐渐升温至120℃,然后保温搅拌反应3h,停止升温,自然冷却后,得到混合液B;
(3)在室温下,将碱液加入至混合液B中,并保持搅拌状态4h,然后使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合并有机相,使用纯化水洗涤有机相三次,加入无水硫酸钠除水,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再次干燥处理,得到刺槐素缩水甘油醚;
其中,碱液为质量浓度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碱液与混合液B的体积比是1:1.5;二氯甲烷的萃取次数至少为两次。
第二步,超细重晶石粉的氨基化处理:
将氨基硅烷偶联剂加入至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超细重晶石粉,在超声机中超声处理3h,然后离心收集固体粉末,真空干燥,得到氨基超细重晶石粉;
其中,氨基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加入量是去离子水质量的4%;超细重晶石粉的颗粒大小为500-800目,加入量是去离子水质量的20%。
第三步,改性超细重晶石粉:
将刺槐素缩水甘油醚溶解在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内,然后加入氨基超细重晶石粉,搅拌混合均匀,升温至65℃,搅拌反应6h后,停止加热并自然冷却,离心收集滤渣,并依次使用乙醇和纯化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研磨后过筛,颗粒大小是50-80目,得到改性超细重晶石粉;
其中,氨基超细重晶石粉、刺槐素缩水甘油醚与N-甲基吡咯烷酮的质量比值是1:0.4:10。
上述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低密度聚乙烯与聚乳酸混合在高温混料机内,升温至完全融化后,以200r/min的速度搅拌20min,得到第一混合料;
(2)之后将第一混合料、高密度聚乙烯、塑化剂、改性超细重晶石粉、抗氧剂和稳定剂依次投入至高温混料机内,升温至210℃,以500r/min的速度搅拌15min,得到第二混合料;
(3)将第二混合料导入塑料吹膜机内,在180-240℃的温度区间内梯度升温,挤出成膜,得到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
实施例2
一种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
75份高密度聚乙烯,35份低密度聚乙烯,20份聚乳酸,18份塑化剂,12份改性超细重晶石粉,1.2份抗氧剂和0.5份稳定剂。
高密度聚乙烯由中石化生产的型号为HDPE ML1502的产品,熔融流动指数为15g/10min;低密度聚乙烯由燕山石化生产的型号为LDPELD607的产品,熔融流动指数为7.5g/10min。
所使用的聚乳酸由美国NatureWorks生产,型号为PLA Ingeo 3251D,熔体流动速率:80g/10min,密度:1.24g/cm3
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乙酯;抗氧剂包括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的质量比是2:1;稳定剂为硬脂酸钙。
改性超细重晶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
第一步,刺槐素缩水甘油醚的合成:
(1)称取刺槐素与溴环氧丙烷混合于搅拌容器内,再加入催化剂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A;
其中,刺槐素CAS号为480-44-4,密度为1.420±0.06 g/cm3,纯度≥98%;刺槐素与溴环氧丙烷的摩尔比值为1:10,苄基三乙基氯化铵的加入量是刺槐素质量的5%;
(2)将盛有混合液A的搅拌容器放置于油浴锅内,搭建回流冷凝装置后,不断地搅拌并逐渐升温至110℃,然后保温搅拌反应2h,停止升温,自然冷却后,得到混合液B;
(3)在室温下,将碱液加入至混合液B中,并保持搅拌状态3h,然后使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合并有机相,使用纯化水洗涤有机相三次,加入无水硫酸钠除水,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再次干燥处理,得到刺槐素缩水甘油醚;
其中,碱液为质量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碱液与混合液B的体积比是1:1;二氯甲烷的萃取次数至少为两次。
第二步,超细重晶石粉的氨基化处理:
将氨基硅烷偶联剂加入至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超细重晶石粉,在超声机中超声处理2-4h,然后离心收集固体粉末,真空干燥,得到氨基超细重晶石粉;
其中,氨基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加入量是去离子水质量的2%;超细重晶石粉的颗粒大小为500-800目,加入量是去离子水质量的20%。
第三步,改性超细重晶石粉:
将刺槐素缩水甘油醚溶解在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内,然后加入氨基超细重晶石粉,搅拌混合均匀,升温至55℃,搅拌反应5h后,停止加热并自然冷却,离心收集滤渣,并依次使用乙醇和纯化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研磨后过筛,颗粒大小是50-80目,得到改性超细重晶石粉;
其中,氨基超细重晶石粉、刺槐素缩水甘油醚与N-甲基吡咯烷酮的质量比值是1:0.3:5。
上述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低密度聚乙烯与聚乳酸混合在高温混料机内,升温至完全融化后,以200r/min的速度搅拌20min,得到第一混合料;
(2)之后将第一混合料、高密度聚乙烯、塑化剂、改性超细重晶石粉、抗氧剂和稳定剂依次投入至高温混料机内,升温至200℃,以400r/min的速度搅拌10min,得到第二混合料;
(3)将第二混合料导入塑料吹膜机内,在180-240℃的温度区间内梯度升温,挤出成膜,得到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
实施例3
一种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
85份高密度聚乙烯,45份低密度聚乙烯,40份聚乳酸,25份塑化剂,19份改性超细重晶石粉,2.4份抗氧剂和2份稳定剂。
高密度聚乙烯由中石化生产的型号为HDPE ML1502的产品,熔融流动指数为15g/10min;低密度聚乙烯由燕山石化生产的型号为LDPELD607的产品,熔融流动指数为7.5g/10min。
所使用的聚乳酸由美国NatureWorks生产,型号为PLA Ingeo 3251D,熔体流动速率:80g/10min,密度:1.24g/cm3
增塑剂为柠檬酸三辛酯;抗氧剂包括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的质量比是4:1;稳定剂为硬脂酸锌。
改性超细重晶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
第一步,刺槐素缩水甘油醚的合成:
(1)称取刺槐素与溴环氧丙烷混合于搅拌容器内,再加入催化剂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A;
其中,刺槐素CAS号为480-44-4,密度为1.420±0.06 g/cm3,纯度≥98%;刺槐素与溴环氧丙烷的摩尔比值为1:15,苄基三乙基氯化铵的加入量是刺槐素质量的8%;
(2)将盛有混合液A的搅拌容器放置于油浴锅内,搭建回流冷凝装置后,不断地搅拌并逐渐升温至120℃,然后保温搅拌反应5h,停止升温,自然冷却后,得到混合液B;
(3)在室温下,将碱液加入至混合液B中,并保持搅拌状态6h,然后使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合并有机相,使用纯化水洗涤有机相三次,加入无水硫酸钠除水,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再次干燥处理,得到刺槐素缩水甘油醚;
其中,碱液为质量浓度为50%的氢氧化钠溶液,碱液与混合液B的体积比是1:2;二氯甲烷的萃取次数至少为两次。
第二步,超细重晶石粉的氨基化处理:
将氨基硅烷偶联剂加入至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超细重晶石粉,在超声机中超声处理2-4h,然后离心收集固体粉末,真空干燥,得到氨基超细重晶石粉;
其中,氨基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加入量是去离子水质量的6%;超细重晶石粉的颗粒大小为500-800目,加入量是去离子水质量的30%。
第三步,改性超细重晶石粉:
将刺槐素缩水甘油醚溶解在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内,然后加入氨基超细重晶石粉,搅拌混合均匀,升温至75℃,搅拌反应8h后,停止加热并自然冷却,离心收集滤渣,并依次使用乙醇和纯化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研磨后过筛,颗粒大小是50-80目,得到改性超细重晶石粉;
其中,氨基超细重晶石粉、刺槐素缩水甘油醚与N-甲基吡咯烷酮的质量比值是1:0.5:10。
上述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低密度聚乙烯与聚乳酸混合在高温混料机内,升温至完全融化后,以300r/min的速度搅拌30min,得到第一混合料;
(2)之后将第一混合料、高密度聚乙烯、塑化剂、改性超细重晶石粉、抗氧剂和稳定剂依次投入至高温混料机内,升温至220℃,以600r/min的速度搅拌20min,得到第二混合料;
(3)将第二混合料导入塑料吹膜机内,在180-240℃的温度区间内梯度升温,挤出成膜,得到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
对比例1(未对超细重晶石粉改性)
一种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
80份高密度聚乙烯,40份低密度聚乙烯,30份聚乳酸,21份塑化剂,15份超细重晶石粉,1.8份抗氧剂和1.5份稳定剂。
超细重晶石粉的粒径大小是50-80目。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对超细重晶石粉使用传统的甘油醚改性)
一种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
80份高密度聚乙烯,40份低密度聚乙烯,30份聚乳酸,21份塑化剂,15份改性超细重晶石粉,1.8份抗氧剂和1.5份稳定剂。
改性超细重晶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溶解在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内,然后加入超细重晶石粉,搅拌混合均匀,升温至65℃,搅拌反应6h后,停止加热并自然冷却,离心收集滤渣,并依次使用乙醇和纯化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研磨后过筛,颗粒大小是50-80目,得到改性超细重晶石粉;
其中,超细重晶石粉、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与N-甲基吡咯烷酮的质量比值是1:0.4:10。
对比例3(对超细重晶石粉使用硅烷偶联剂改性)
将硅烷偶联剂kh560溶解在溶剂去离子水内,然后加入超细重晶石粉,搅拌混合均匀,升温至65℃,搅拌反应6h后,停止加热并自然冷却,离心收集滤渣,并依次使用乙醇和纯化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研磨后过筛,颗粒大小是50-80目,得到改性超细重晶石粉;
其中,超细重晶石粉、硅烷偶联剂kh560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值是1:0.4:10。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对本发明实施例1、对比例1-3所制备的厚度为50μm的PE膜进行性能上的检测与对比,拉伸强度参考标准GB/T 1040.3-2006,氧气透过率参考标准GB/T 1038-2000,水蒸气透过率参考标准GB/T 21529-2008,降解参考标准GB/T20197-2006的堆肥法进行处理,
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不同方法制备的PE膜的性能表现
上表1中,显示实施例1无聊在横向或纵向拉伸强度上均有更好的表现,说明其强度更高,且具有更小的氧气透过率和水蒸气透过率,说明阻隔性更强,热变形温度更高说明其耐高温性强,同时显示其在90天内降解率也能够达到70%以上,具有较好的可降解性。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
75-85份高密度聚乙烯,35-45份低密度聚乙烯,20-40份聚乳酸,18-25份塑化剂,12-19份改性超细重晶石粉,1.2-2.4份抗氧剂和0.5-2份稳定剂;
所述改性超细重晶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
第一步,刺槐素缩水甘油醚的合成:
利用刺槐素与溴环氧丙烷在催化剂和升温的条件下发生结合反应,得到刺槐素缩水甘油醚;
第二步,超细重晶石粉的氨基化处理:
利用氨基硅烷偶联剂对超细重晶石粉进行表面处理,得到氨基超细重晶石粉;
第三步,改性超细重晶石粉:
利用刺槐素缩水甘油醚与氨基超细重晶石粉在有机溶剂条件下升温反应,得到改性超细重晶石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由中石化生产的型号为HDPE ML1502的产品,熔融流动指数为15g/10min;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由燕山石化生产的型号为LDPE LD607的产品,熔融流动指数为7.5g/10min;所使用的聚乳酸的熔体流动速率:80g/10min,密度:1.24g/c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化剂为柠檬酸三丁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柠檬酸三乙酯、乙酰柠檬酸三乙酯、柠檬酸三辛酯、乙酰柠檬酸三辛酯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包括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的质量比是2-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硬脂酸钠、硬脂酸钙、硬脂酸锌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刺槐素缩水甘油醚的合成包括:
(1)称取刺槐素与溴环氧丙烷混合于搅拌容器内,再加入催化剂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A;
其中,刺槐素与溴环氧丙烷的摩尔比值为1:10-15,苄基三乙基氯化铵的加入量是刺槐素质量的5%-8%;
(2)将盛有混合液A的搅拌容器放置于油浴锅内,搭建回流冷凝装置后,不断地搅拌并逐渐升温至110-120℃,然后保温搅拌反应2-5h,停止升温,自然冷却后,得到混合液B;
(3)在室温下,将碱液加入至混合液B中,并保持搅拌状态3-6h,然后使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合并有机相,使用纯化水洗涤有机相三次,加入无水硫酸钠除水,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再次干燥处理,得到刺槐素缩水甘油醚;
其中,碱液为质量浓度为30%-50%的氢氧化钠溶液,碱液与混合液B的体积比是1:1-2;二氯甲烷的萃取次数至少为两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超细重晶石粉的氨基化处理包括:
将氨基硅烷偶联剂加入至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超细重晶石粉,在超声机中超声处理2-4h,然后离心收集固体粉末,真空干燥,得到氨基超细重晶石粉;
其中,氨基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加入量是去离子水质量的2%-6%;超细重晶石粉的颗粒大小为500-800目,加入量是去离子水质量的20%-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改性超细重晶石粉:
将刺槐素缩水甘油醚溶解在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内,然后加入氨基超细重晶石粉,搅拌混合均匀,升温至55-75℃,搅拌反应5-8h后,停止加热并自然冷却,离心收集滤渣,并依次使用乙醇和纯化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研磨后过筛,得到改性超细重晶石粉;
其中,氨基超细重晶石粉、刺槐素缩水甘油醚与N-甲基吡咯烷酮的质量比值是1:0.3-0.5:5-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低密度聚乙烯与聚乳酸混合在高温混料机内,升温至完全融化后,以200-300r/min的速度搅拌20-30min,得到第一混合料;
(2)之后将第一混合料、高密度聚乙烯、塑化剂、改性超细重晶石粉、抗氧剂和稳定剂依次投入至高温混料机内,升温至200-220℃,以400-600r/min的速度搅拌10-20min,得到第二混合料;
(3)将第二混合料导入塑料吹膜机内,在180-240℃的温度区间内梯度升温,挤出成膜,得到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
CN202211195210.1A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 Active CN1157103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95210.1A CN115710392B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95210.1A CN115710392B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10392A CN115710392A (zh) 2023-02-24
CN115710392B true CN115710392B (zh) 2023-11-21

Family

ID=85230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95210.1A Active CN115710392B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103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74912B (zh) * 2023-07-29 2024-05-28 深圳市品创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71056A (ko) * 2002-02-27 2003-09-0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생분해성 마스터배치 수지 조성물과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포함하는 생붕괴성 필름
KR20080033620A (ko) * 2006-10-12 2008-04-17 (주)네오엠씨씨 폴리올레핀계 열가소성 중합체의 자연 분해용 첨가제조성물
CN106349546A (zh) * 2016-08-31 2017-01-25 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 一种高阻隔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的制备方法
CN107118428A (zh) * 2017-06-22 2017-09-01 浙江华丽达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易降解聚乙烯塑料袋
CN108456350A (zh) * 2017-02-22 2018-08-28 台湾金石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农用地膜调配物、农用地膜和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71056A (ko) * 2002-02-27 2003-09-0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생분해성 마스터배치 수지 조성물과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포함하는 생붕괴성 필름
KR20080033620A (ko) * 2006-10-12 2008-04-17 (주)네오엠씨씨 폴리올레핀계 열가소성 중합체의 자연 분해용 첨가제조성물
CN106349546A (zh) * 2016-08-31 2017-01-25 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 一种高阻隔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的制备方法
CN108456350A (zh) * 2017-02-22 2018-08-28 台湾金石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农用地膜调配物、农用地膜和其制造方法
CN107118428A (zh) * 2017-06-22 2017-09-01 浙江华丽达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易降解聚乙烯塑料袋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长忍主编.《生物材料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第1版),354. *
张俐娜等编著.《高分子物理近代研究方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第2版),35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10392A (zh) 2023-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710392B (zh) 一种高阻隔高强度可降解多功能袋用pe膜
CN101053778A (zh)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多孔膜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CN107057334A (zh) 增韧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337192A (zh)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09997A (zh) 一种加工性好的高阻燃光电复合缆护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46432A (zh) 一种环保型再生阻燃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34499A (zh) 一种pc/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54237A (zh)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高密度聚乙烯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62233B (zh) 一种高阻隔性二维超薄二氧化钛改性pe纳米复合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28717B (zh) 一种3d打印用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H1160790A (ja) ポリエチレン微多孔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6285284A (zh) 一种co2基生物可降解共聚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73553A (zh) 一种高强度高流动性的聚丙烯粘接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04436A (zh) 一种增韧的等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91291A (zh) 抗静电包装塑料膜
CN109161177B (zh) 一种聚甲基乙撑碳酸酯基高阻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01991A (zh) 一种无卤热缩套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70001A (zh) 一种塑料金属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
JPH062841B2 (ja) 多孔化透過性ポリエチレンフイルム
CN111607203B (zh) 一种增强增韧的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乳酸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36338A (zh) 一种土工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17299A (zh) 一种具有离子和化学双重交联结构的pla基共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94670A (zh) 一种玻纤增强废旧pp/pet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59205B (zh) 一种原位增韧聚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13861889B (zh) 一种高阻隔瓶用粘接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