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07407A - 电子烟雾化组件、雾化芯的制备方法和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电子烟雾化组件、雾化芯的制备方法和电子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707407A CN115707407A CN202110957243.4A CN202110957243A CN115707407A CN 115707407 A CN115707407 A CN 115707407A CN 202110957243 A CN202110957243 A CN 202110957243A CN 115707407 A CN115707407 A CN 1157074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ous body
- atomization
- sealing
- atomizing
-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雾化芯的制备方法和电子烟。该电子烟雾化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储液腔,壳体上设有出气通道;雾化芯,雾化芯设置在壳体内,雾化芯包括多孔体和发热体,多孔体具有吸液面和雾化面,吸液面与储液腔连通,发热体设于雾化面,多孔体的至少部分外表面注塑成型有软性密封层,密封层与壳体的内壁面接触形成密封;下盖,下盖设置在壳体远离出气通道的一端,下盖与多孔体的雾化面之间的区域构成雾化腔,雾化面与雾化腔连通,雾化腔与出气通道连通;电连接件,电连接件与发热体电连接;其中,下盖上设置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与雾化腔连通;下盖上设置有导电件,导电件与电连接件形成电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子烟的雾化组件、雾化芯的制备方法和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一般包括电源组件和雾化器。电源组件向雾化器供电后雾化器将电子烟中的烟液进行加热雾化,烟液转变成雾气后被用户吸食。用户在吸食电子烟时有一种类似吸烟时“吞云吐雾”的感觉。近年来电子烟以其吸食方便、对身体危害小等特点,得到消费者青睐。
在电子烟领域中,对用户的使用体验造成影响的技术点包括烟油浸满雾化芯的速度和均匀程度、烟油充分雾化的程度、雾化器的加热部件能否及时启动等。
在现有技术中,雾化器芯通常采用多孔材料以吸收烟油。多孔材料具有吸附、传导液体的性能。一般将雾化器芯密封件装配在雾化器芯的周围,实现雾化器芯的外周密封,雾化器芯密封件与雾化器芯装配由于各零件配合公差、陶瓷表面粗糙度等原因,有可能造成烟油泄漏。此外,采用雾化器芯密封件与雾化器芯装配的方式,会提高装配的难度和工艺成本。
由此,有必要对电子烟的内部结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的新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多孔体和壳体之间的密封效果较差、装配较为复杂、工艺成本高等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本申请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的雾化芯的制备方法。
本申请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烟。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储液腔,所述壳体上设有出气通道;雾化芯,所述雾化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雾化芯包括多孔体和发热体,所述多孔体具有吸液面和雾化面,所述吸液面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雾化面,所述多孔体的至少部分外表面注塑成型有软性密封层,所述密封层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接触形成密封;下盖,所述下盖设置在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出气通道的一端,所述下盖与所述多孔体的雾化面之间的区域构成雾化腔,所述雾化面与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发热体电连接;其中,所述下盖上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下盖上设置有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电连接件形成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多孔体上设有换气通道,所述换气通道的一端与储液腔连通,所述换气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换气通道用于调整所述储液腔的压力与外界大气压的压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气通道为沿从所述吸液面至所述雾化面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多孔体的通孔。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气通道为设于所述多孔体的外表面的凹槽,所述凹槽沿从所述雾化面到所述吸液面的延伸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气通道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换气通道间隔设置在所述多孔体的外表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多孔体具有连接所述雾化面和所述吸液面的外周面,所述密封层覆盖所述外周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层包括: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的第一侧与所述外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密封部的第二侧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连接,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凹槽围合形成所述换气通道;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第一密封部的边缘对接,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吸液面相对设置;其中,在所述储液腔的气压大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吸液面贴合,所述第二密封部能够封闭所述换气通道;在所述储液腔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吸液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换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密封部能够封闭所述换气通道。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弹性凸筋,所述弹性凸筋抵接在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多孔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出气通道以及雾化腔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层包括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的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嵌插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且出气通道和雾化腔通过所述管状结构连通;所述壳体在所述出气通道的内端口处形成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接固定在所述管状结构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在所述插接部周围形成有台阶面;所述密封层包括密封沿,所述密封沿位于所述管状结构的一端,所述密封沿盖在所述多孔体的吸液面上并且环绕在所述第一通孔周围;所述台阶面与所述密封沿相抵。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发热体环绕在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气通道包括轴向设置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靠近所述出气通道。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盖上还设有吸油体,所述吸油体环绕设置在所述进气通道的外周设置,所述吸油体靠近所述出气通道的一端的端面低于所述第二进气口的端面。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上述电子烟雾化组件的雾化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多孔体,所述多孔体具有吸液面和雾化面;在所述多孔体的雾化面上设置发热体;对所述多孔体的外表面通过注塑的方式与密封层成为一体结构。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烟杆装置,所述烟杆装置内设置有电气组件,所述电气组件与所述发热体形成电连接,所述电气组件被配置为向发热体供电,所述烟杆装置上形成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雾化腔形成连通;所述烟杆装置与所述电子烟雾化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相互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雾化芯为主要由多孔体和密封层组成的复合材料结合体,在装配时,只需要采用雾化芯和壳体相配合即能够实现密封,避免了烟油从雾化芯的侧面泄露。此外,无需在雾化芯和壳体的内壁面之间设有密封圈,减少了零件数量,节约了组件制造成本。并且,通过采用较软的密封层与多孔体相结合,能够利用密封层的较低的收缩率,提高雾化芯的尺寸精度,进而提高雾化芯和壳体之间的密封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烟雾化组件的组装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烟雾化组件的剖面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烟雾化组件的壳体的剖面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烟雾化组件的下盖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烟雾化组件的下盖的又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沿图5中A-A线的剖面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烟雾化组件的雾化芯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烟雾化组件的雾化芯的又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烟雾化组件的雾化芯的又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烟雾化组件的雾化芯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电子烟雾化组件的雾化芯的又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子烟雾化组件100;
壳体10;出气通道11;储液腔12;雾化腔13;插接部14;支撑筋15;台阶面16;
雾化芯20;
多孔体21;吸液面211;雾化面212;外周面213;第一通孔214;换气通道215;
密封层22;密封沿221;管状结构222;弹性凸筋223;第一密封部224;第二密封部225;支撑部226;限位槽227;垫台228;
发热体23;
电连接件24;第一段241;第二段242;
下盖30;进气通道31;第一进气口311;第二进气口312;中间通孔3121;边缘通孔3122;
导电件40;
吸油体50;
下盖密封件60。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方案提供的电子烟雾化组件100包括:壳体10、雾化芯20、下盖30和电连接件24。
具体而言,壳体10内具有储液腔12,壳体10上设有出气通道11,雾化芯20设置在壳体10内,雾化芯20包括多孔体21和发热体23,多孔体21具有吸液面211和雾化面212,吸液面211与储液腔12连通,发热体23设于雾化面212,多孔体21的至少部分外表面注塑成型有软性密封层22,密封层22与壳体10的内壁面接触形成密封,下盖30设置在壳体10远离出气通道11的一端,下盖30与多孔体21的雾化面212之间的区域构成雾化腔13,雾化面212与雾化腔13连通,雾化腔13与出气通道11连通,电连接件24与发热体23电连接。其中,下盖30上设置有进气通道31,进气通道31与雾化腔13连通,下盖30上设置有导电件40,导电件40与电连接件24形成电连接。
换言之,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0内具有储液腔12。储液腔12用于存储有烟油。雾化腔13可以由下盖30和多孔体21的雾化面212之间的区域构成。壳体10上设有出气通道11,雾化腔13与出气通道11连通。出气通道11可与外界大气连通。储液腔12中的烟液被雾化后形成烟雾并经由雾化腔13进入出气通道11被用户吸食。
雾化芯20则设置在壳体10内。雾化芯20包括了多孔体21和发热体23。多孔体21用于浸润、吸收烟液。多孔体21具有吸液面211和雾化面212。吸液面211与储液腔12形成连通,以便用于接触、吸收储液腔12中的液体。雾化面212则与雾化腔13连通,发热体23设于雾化面212。发热体23在发热时能够将多孔体21中传导至雾化面212的烟液加热雾化,形成烟雾进入雾化腔13中,并经由雾化腔13进入出气通道11,从而被用户吸食。
多孔体21上分布有微孔,这些微孔分布在多孔体21的表面以及内部,其能够起到吸附、传递液体的作用。多孔体21为具有孔洞的材料件,例如可以为陶瓷多孔体21。
在多孔体21的至少部分外表面注塑成型有软性密封层22,即密封层22为软性材料件,具有弹性、可变形特点。可选地,密封层22的材质为软性硅胶等。由于密封层22采用软性致密体,因此,在密封层22与壳体10的内壁面接触时,不仅能够保证密封层22和壳体10的内壁面之间的密封效果,还能够避免壳体10的硬质内壁面对多孔体21的外表面造成磨损。具体地,软质的密封层22具有密封功能,能防止烟油从储液腔12渗流到雾化腔13,也能防止雾化芯20的侧面的烟油被吸入使用者口中,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使用和测试要求,提高了用户的综合使用体验。
此外,在通过注塑等工艺将密封层22设置在外表面上时,雾化芯20可以成为同时具有孔洞和密封效果的结构。通过设置密封层22使得雾化芯20的表面强度得到增强,减少由于组装(摩擦、挤压等)和使用(挤压、振动等)过程中出现的掉粉现象。
在安装时,可以将雾化芯20直接安装在壳体10内,密封层22有密封功能,不需要增加雾化芯密封件,从而减少零件数量,节约了组件制造成本。即在实际应用中,雾化芯20的边缘无需再跟其它部件相配合即能够实现密封,防止烟油透过。
在安装完毕后,为了便于描述,限定电子烟雾化组件100的延伸方向为沿上下方向。雾化芯20的下端与下盖30抵接。下盖30能够对雾化芯20形成支撑。
当用户抽吸时,电子烟雾化组件100内的传感器可以被触发。与电子烟的电源组件的电流可以通过导电件40流向电连接件24,最终流向发热体23,实现发热体23对于雾化面212的供热。可选地,导电件40为倒T形的导电钉,导电钉的横端与电连接件24接触,导电钉的竖端与电源组件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多孔体21的外轮廓较为粗糙,直接将多孔体21装配在壳体10内时,多孔体21和壳体10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会导致多孔体21的侧壁和壳体10的内壁面之间存在烟油泄露的情况。
此外,多孔体21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先注塑再烧结。多孔体21的成型温度大致为800℃-900℃,成型后需要进行冷收缩。在冷收缩的过程中,多孔体21的收缩率较大,变形量也较大。
通过注塑的方式将软性密封层22设置在多孔体21的外表面,一方面,软性密封层22的收缩率较小,使得最终的雾化芯20的尺寸精度较高,进而使得雾化芯20和壳体10接触密封时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
并且,通过注塑的方式将密封层22结合在多孔体21上时,液态的致密体能够填充在多孔体21的微孔结构内,提高两者之间的结合力。而对于现有技术的采用密封圈的装配结构的方案,密封圈对于微孔结构将无法填充,两者之间的密封效果较差。
而现有的在雾化芯的外周面再装配增加一个密封圈,不仅具有占用较大空间,装配较为不便的缺点;而且具有通过密封圈难以克服多孔体21的形变量较大,而引起的局部密封效果不好的缺点;还具有装配工艺成本高的缺陷。
由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烟雾化组件100,雾化芯20为主要由多孔体21和密封层22组成的复合材料结合体,在装配时,只需要采用雾化芯20和壳体10相配合即能够实现密封,避免了烟油从雾化芯20的侧面泄露。此外,无需在雾化芯20和壳体10的内壁面之间设有密封圈,减少了零件数量,节约了组件制造成本。此外,通过较软的密封层22和多孔体21相结合,还能够利用密封层22的较低的收缩率,提高雾化芯20的尺寸精度,进而提高雾化芯20和壳体10之间的密封效果。
可选地,如图1所示,密封层22与下盖30抵接,能够实现对于密封层22、雾化芯20的支撑和限位。进一步地,密封层22与下盖30的外边缘抵接,能够避免因设置下盖30而影响雾化面212的可使用面积。
可选地,如图11所示,多孔体21上设有换气通道215,换气通道215的一端与储液腔12连通,换气通道215的另一端与雾化腔13连通,换气通道215用于调整储液腔12的压力与外界大气压的压差。即换气通道215用于向储液腔12中补充气体。储液腔12中的液体流入多孔体21内部后,储液腔12中的气压降低,会出现妨碍液体进一步向多孔体21内渗入的情况。换气通道215在此时发挥作用,在储液腔12的气压降低后,空气能够从换气通道215中流入储液腔12以实现气压平衡。
具体地,多孔体21上设有换气通道215,其中换气通道215的第一端可以与外界大气连通,换气通道215的第二端可以与储液腔12连通。当用户抽吸时,电子烟雾化组件100内的传感器可以被触发,能够驱使发热体23开始加热,雾化面212上的烟油能够被加热雾化,形成的气溶胶可以进入电子烟雾化组件100的出气通道11内供用户抽吸。
多孔体21上的液体被雾化后,多孔体21会从储液腔12继续吸收液体,储液腔12中的液体逐渐减少后,储液腔12中的气压会下降,容易形成负压,使得储液腔12中的烟油难以流向吸液面211。也就是说,在用户抽吸过程中,储液腔12内部产生的负压很难通过气体的流通恢复内外压差平衡,从而易出现供油不畅、糊芯的问题。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多孔体21上设置换气通道215,可以使得外界的气体能够通过换气通道215进入储液腔12中,从而使得储液腔12内的气压与外界气压平衡,使得储液腔12中的液体可以顺利流至吸液面211。
可选地,换气通道215为沿从吸液面211至雾化面212的延伸方向贯穿多孔体21的通孔。也就是说,换气通道215为沿吸液面211至雾化面212的延伸方向贯穿多孔体21的通孔。换气通道215可以设置在多孔体21上且与多孔体21的外周面213间隔开分布,在吸液面211和雾化面212之间可以形成有贯通的孔结构。
通过将换气通道215的延伸方向设置为沿吸液面211至雾化面212的延伸方向,且贯穿多孔体21,能够缩小外界气体流至储液腔12内所需的时长。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1所示,换气通道215为设于多孔体21的外表面的凹槽,凹槽沿从雾化面212到吸液面211的延伸方向贯通多孔体21。
具体地,换气通道215为设于多孔体21的外表面的凹槽,凹槽沿雾化面212到吸液面211的延伸方向贯通多孔体21。也就是说,在多孔体21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具有开口的凹槽,在吸液面211和雾化面212之间可以形成有贯通的槽结构。凹槽的内壁面能够和密封层22的内壁面之间配合形成有换气通道215。
可选地,如图11所示,换气通道215数量为多个,多个换气通道215间隔设置在多孔体21的外表面。其中,当换气通道215的数量为1个时,该换气通道215可以设置在多孔体21的外表面上。
当换气通道215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换气通道215可以间隔开分布在多孔体21的外表面,通过提高换气通道215的数量,可以进一步提高内外气压平衡的速率。
可选地,如图10所示,多孔体21具有连接雾化面212和吸液面211的外周面213,密封层22覆盖外周面213。也就是说,密封层22环设在外周面213上,密封层22绕外周面213的周向延伸,能够增大多孔体21的外周面213和壳体10的内壁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多孔体21的侧面和壳体10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多孔体21的侧面和壳体10的内壁面之间出现烟油泄露的情况。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密封层22包括第一密封部224和第二密封部225。其中,第一密封部224的第一侧与多孔体21的外表面连接,第一密封部224的第二侧与壳体10的内壁面连接。例如,多孔体21具有外周面213,外周面213位于吸液面211和雾化面212之间,且分别与吸液面211和雾化面212对接。当第一密封部224设于多孔体21的外周面213的外周时,第一密封部224的内侧面可以与多孔体21的外周面213连接,第一密封部224的外侧面可以与壳体10的内壁面接触密封连接。
可选地,如图11所示,第一密封部224与凹槽围合形成换气通道215,即第一密封部224可以与凹槽所在位置相对应,且第一密封部224的内侧面可以与凹槽的内壁面之间配合形成有换气通道215。
第二密封部225与第一密封部224的边缘对接,第二密封部225与吸液面211相对设置。例如,在雾化芯20的外周面213沿上下方向延伸时,吸液面211可位于雾化面212的上方,第一密封部224可大致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密封部225的外边缘可与第一密封部224的上端连接,第二密封部225的内边缘可朝向雾化芯20的中心位置延伸。
其中,在储液腔12的气压大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的情况下,第二密封部225与吸液面211贴合,第二密封部225能够封闭换气通道215。
在储液腔12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的情况下,第二密封部225与吸液面211之间具有间隙,间隙与换气通道215连通,第二密封部225能够封闭换气通道215。也就是说,第二密封部225相对于吸液面211可活动,能够在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当储液腔12的气压大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的情况下,无需向储液腔12内补充气体,此时第二密封部225可以与吸液面211贴合,从而封闭换气通道215。当储液腔12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的情况下,第二密封部225与吸液面211之间间隔开形成间隙,间隙与换气通道215连通,第二密封部225能够打开换气通道215。
也就是说,通过设置第一密封部224和第二密封部225相配合,不仅能够实现和壳体10之间的密封效果,还能够实现对于储液腔12内的气压的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当密封层22包括第一密封部224和第二密封部225时,换气通道215也可以为沿从吸液面211至雾化面212的延伸方向贯穿多孔体21的通孔。此时第二密封部225也可以通过在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实现换气通道215的关闭或打开。相对于第二密封部225与通孔配合的方案而言,将第二密封部225与凹槽相配合,由于凹槽更加靠近第二密封部225与第一密封部224的结合位置,因此通过第二密封部225能够更加有效地关闭换气通道215。
可选地,如图10所示,密封层22的外表面设置有弹性凸筋223,弹性凸筋223抵接在壳体10的内壁面上。也就是说,弹性凸筋223与壳体10的内壁抵接,以在密封层22的外侧与壳体10的内壁之间进一步增加密封结构,提高了密封层22与壳体10之间的密封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多孔体21设置发热体23的一侧,即雾化面212的一侧,密封层22上设有限位部,限位部与电连接件24可拆卸地连接。通过限位部能够限定电连接件24的位置。其中,限位部可以为限位槽227等能够限定电连接件24的位置的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7至图11所示,密封层22设有支撑部226,支撑部226与发热体23在雾化面212上错开设置。通过支撑部226能够实现对于电连接件24的位置的限定。可选地,雾化面212大致为矩形,密封层22的第一密封部224包围雾化面212的边缘,电连接件24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电连接件24沿雾化面212的长度方向延伸。支撑部226形成为长条形,支撑部226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支撑部226与两个电连接件24一一对应。每个支撑部226的一端与雾化面212的一个长边连接,每个支撑部226的另一端与雾化面212的另一个长边连接。即支撑部226与雾化面212的宽边相对设置。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支撑部226与发热体23在雾化面212上错开设置,能够避免支撑部226遮蔽发热体23。通过将支撑部226设计为长条形,能够避免支撑部226遮蔽过多的雾化面212。
此外,通过将支撑部226设置为密封层22的一部分,即支撑部226的材质也为软质材料,例如硅胶等,能够更加耐高温,避免因雾化面212发热而变形、甚至融化。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支撑部226与电连接件24卡接。
可选地,如图8所示,支撑部226上设有垫台228,垫台228上形成有限位槽227,电连接件24具有第一段241和第二段242,电连接件24的第一段241与发热体23电连接,电连接件24的第二段242嵌入限位槽227内与导电件40电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限位槽227对第二段242形成限位作用,保障了第二段242的位置不发生偏移,提高第二段242与导电件40抵接的可靠性。例如,第二段242嵌入限位槽227,导电件40的顶部从限位槽227的槽口位置与第二段242相抵,以使第二段242定位在限位槽227内。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密封层22为软质材料件,因此垫台228也为具有弹性的凸台结构,从而使垫台228具有形变功能,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于第二段242的定位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限位槽227与电连接件24过盈配合,能够有效提高对于电连接件24的夹持力,能够提高电连接件24和导电件40之间的接触稳定性和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垫台228突出于支撑部226,垫台228和导电件40位于第二段242的两侧并且分别与第二段242形成抵接。
也就是说,垫台228和导电件40位于第二段242的两侧并且分别与第二段242形成抵接垫台228与导电件40,能够将第二段242夹持在中间,使第二段242被固定。这样能够确保第二段242与导电件40有效接触,使导电件40上的电流能够通过第二段242传输至发热体23上。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密封层22为软质材料件,因此垫台228也为具有弹性的凸台结构,从而使垫台228具有形变功能,在垫台228和导电件40分别对第二段242抵接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导电件40和第二段242之间的电连接稳定性。
此外,没有被吸出的烟雾气溶胶在冷却后会形成冷凝液滴。由于电子烟雾化组件100的内部空间得到增大,所以可以设置用于收集冷凝液滴的部件,降低冷凝液滴从电子烟上漏出的可能性。
例如,进气通道31进入的空气与雾化腔13内的烟雾相遇,会存在部分烟雾未被吸出,进而冷凝为液滴。冷凝液滴可以被设置在下盖30上的吸油体吸收,避免液滴从进气通道31处漏出。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9所示,多孔体2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14,第一通孔214分别与出气通道11以及雾化腔13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通孔214将出气通道11与雾化腔13连通。雾化腔13内的烟雾经第一通孔214进入出气通道11后被用户吸入。
雾化腔13内的烟雾进入出气通道11的路径变短,提高了烟雾吸入的效率。例如,空气经进气通道31进入雾化腔13后,带着烟雾经第一通孔214进入出气通道11。
可选地,如图10所示,密封层22包括与第一通孔214配合的管状结构222,管状结构222嵌插在第一通孔214内,且出气通道11和雾化腔13通过管状结构222连通。即密封层22上的管状结构222嵌插在第一通孔214中,对第一通孔214的周沿进行密封防止储液腔12中的烟油漏出,同时管状结构222又使得出气通道11与雾化腔13通过管状结构222形成连通,即雾化腔13中的气雾与空气的混合物可以通过管状结构222进入出气通道11,进而被用户吸食。为了提高对储液腔12的密封效果,降低液体外漏的风险,设计管状结构222以对第一通孔214起到一定程度的密封作用,将第一通孔214与储液腔12隔开。这样,储液腔12中的液体不易从第一通孔214处泄漏。
可选地,如图3所示,壳体10在出气通道11的内端口处形成有插接部14,插接部14插接固定在管状结构222内。
在该实施例中,管状结构222在第一通孔214与插接部14之间形成密封,以避免管状结构222与第一通孔214之间出现漏油的问题。将出气通道11的插接部14插接固定在管状结构222中,也能够提高密封层22以及多孔体21两者整体的结合的可靠性。通过上述插接配合关系,出气通道11直接通过管状结构222以及第一通孔214与雾化腔13连通。这种气路结构顺畅、弯折较少,有助于雾化后的气体向外流出,降低其冷却形成冷凝液滴的可能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壳体10在插接部14周围形成有台阶面16,密封层22包括密封沿221,密封沿221位于管状结构222的一端,密封沿221盖在多孔体21的吸液面211上并且环绕在第一通孔214周围,台阶面16与密封沿221相抵。需要说明的是,在注塑时,可以在密封层22上设置有露出吸液面211的孔,孔靠近多孔体的中心位置的一侧的密封层22为密封沿221,孔靠近多孔体的边缘位置的一侧的密封层22为第二密封部225。第二密封部225可以与密封沿221对接。
在该实施例中,密封沿221在台阶面16与吸液面211之间形成密封,以对管状结构222与第一通孔214之间形成进一步的密封效果。密封沿221与台阶面16的配合结构能够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防止液体穿过出气通道11与多孔体21之间的缝隙进而泄漏到第一通孔214、雾化腔13以出气通道11中。
密封沿221的一部分环绕吸液面211的边沿设置,并且有一部分环绕在第一通孔214的周围设置。密封沿221的环绕第一通孔214的部分在台阶面16与吸液面211之间形成密封。具体地,密封沿221在第一通孔214的孔口外侧的吸液面211部分与台阶面16之间形成密封作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7至图11所示,发热体23环绕在第一通孔214的周围。在该实施例中,发热体23环绕第一通孔214设置,能够使得经吸液面211吸收并传导至雾化面212的液体能够被均匀加热形成烟雾,形成的烟雾顺利流通至出气通道11被用户吸食,保证了雾化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3所示,壳体10内设置有支撑筋15。支撑筋15可以沿着壳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支撑筋15与下盖30分别从雾化芯20的上、下两侧对雾化芯20形成限位抵接。这样,雾化芯20能够得到可靠、稳定的定位。可选地,支撑筋15从密封层22的上端对密封层22进行限位,下盖30从密封层22的下端进行限位,能够在限位过程中避免对雾化面212和吸液面211造成干扰。壳体10以及雾化芯20之间也无需再设置其它用于密封雾化芯20相关的结构,简化了电子烟的内部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筋15和下盖30均对雾化芯20形成限位抵接,以使雾化芯20能够稳定地设置在壳体10中。支撑筋15能够避免雾化芯20向储液腔12一侧偏离,下盖30能够避免雾化芯20向雾化腔13一侧偏移,这样使电子烟雾化组件100的内部结构更加稳定。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6所示,进气通道31包括轴向设置的第一进气口311和第二进气口312,第二进气口312靠近出气通道11。在该实施例中,其中轴向是指沿吸液面211到雾化面212的延伸方向,即第二进气口312靠近出气通道11,第一进气口311位于第二进气口312的下方,也即第二进气口312位于出气通道11和第一进气口311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下盖30上还设有吸油体50,吸油体50环绕设置在进气通道31的外周设置,吸油体50靠近出气通道11的一端的端面低于第二进气口312的端面。也就是说,吸油体50靠近出气通道11的端面低于第二进气口312所在一侧的端面。这样使吸油体50上的液体不会从第二进气口312流入进气通道31中,避免了从进气通道31漏油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进气口311与第二进气口312之间的垂直距离可以达到1.5mm-4mm。相应地,设置的吸油体50的厚度至少可增加1.5mm。吸油体50在本申请的厚度范围内具有更强的吸液量,该厚度更大,在长度和宽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厚度能够有效提高吸油体50的吸液量。为了满足吸油体50的吸液量,吸油体50的长度和宽度可以依靠雾化腔13体积的增大而增大。这样吸油体50能够具有更大的体积,以增加吸液量。其中吸油体50可以为吸油棉。增大体积的吸油棉可以将烟弹生命周期产生的冷凝液都储存在吸油棉中,避免过多的冷凝液从下盖30的第一进气口311溢出,或者从出气通道11进入用户口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进气口312包括至少三个第二通孔。
外界空气通过第一进气口311进入,后通过第二进气口312进入雾化腔13。通过在第二进气口312设置至少三个第二通孔,可以对进入进气通道31内的气流进行分流,气流流动的轨迹不会发生明显改变,气流不会产生涡流,或者基本不会产生涡流,气流可以以一个较为缓和的状态进行流动,减小碰撞振动,从而降低噪音。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至少三个第二通孔包括中间通孔3121与多个边缘通孔3122。至少三个通孔包括一个中间通孔3121和三个边缘通孔3122。
在该实施例中,中间通孔3121和边缘通孔3122可以对进入进气通道31内的气流进行分流,以达到减小碰撞振动,从而降低噪音的效果。
本申请的电子烟雾化组件100,还包括下盖密封件60,下盖密封件60与壳体10的内壁抵接,并在下盖30与壳体10的内壁之间形成密封。壳体10与雾化芯20合围形成储液腔12。储液腔12中的液体,例如烟油,被传导至多孔体21的吸液面211,并经多孔体21的毛细作用传导至多孔体21的雾化面212,经设置在雾化面212上的发热体23加热雾化形成烟雾。
雾化面212与下盖30之间形成雾化腔13,烟雾位于雾化腔13中,雾化腔13与下盖30上的进气通道31连通,用户在出气通道11的抽吸作用,带动外界空气从进气通道31进入雾化腔13中,携带雾化腔13的烟雾导出至出气通道11,供用户吸食。经发热体23加热形成的烟雾遇雾化腔13中的冷空气易冷却形成烟油,通过在下盖30的进气通道31周围设置吸液体,且吸液体靠近出气通道11的一端的端面低于第二进气口312的端面,该吸液体能够吸收经冷凝形成的烟油,且该烟油不会从进气通道31漏出,防止了漏油。
本申请提供了制备上述电子烟雾化组件100的雾化芯20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多孔体21,多孔体21具有吸液面211和雾化面212,多孔体21可以采用陶瓷材料经过烧结形成,其内部及表面具有微孔结构。
在多孔体21的雾化面212上设置发热体23。发热体23可以通过印刷等方式设置在雾化面212上,以便于对雾化面212上吸附的液体进行加热、雾化。
对多孔体21的外表面通过注塑的方式与密封层22成为一体结构。在多孔体21的外表面设有密封层22。密封层22可以为软胶致密体。通过设置密封层22不仅可以提高多孔体21的强度、烟油防泄漏效果,还可以实现雾化芯20与壳体10的内壁面之间的密封接触,无需额外再在雾化芯20和壳体10的内壁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可选地,在制备多孔体21时,可以先将骨架粉、表面活性剂、造孔剂(碳粉、锯末、淀粉、聚氯乙烯等)和成型添加剂以及烧结助剂进行混合,骨架粉包括非定型石英,结晶石英,氧化铝,碳化硅,氧化钛的一种或者多种。然后将混合后的浆料在成型机中进行成型,所述原理与注塑类似。随后,可以将成型后的多孔体坯体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1000℃-1400℃。
在对多孔体21的外表面进行注塑前,可以先将烧结好的多孔体21上下面通过机械加工,管控到要求的尺寸精度。然后将表面处理后的多孔体21进行发热线路加工。并将丝印好的多孔体21进行还原气氛烧结。随后将烧结好的多孔体21注塑,成型密封层22,形成复合材料结合体。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烟。该电子烟包括上述电子烟雾化组件100以及烟杆组件。烟杆装置内设置有电气组件,电气组件与发热体23形成电连接,电气组件被配置为向发热体23供电。烟杆装置上形成有进气口,进气口与雾化腔13形成连通。烟杆装置与电子烟雾化组件100以可拆卸的方式相互连接。
电子烟雾化组件100对烟油等液态基质雾化产生气溶胶(烟气),雾化腔13的空气与电子烟雾化组件100加热雾化产生的烟气在混合后能够通过出气通道11被导出。该液态基质可以为烟油等烟油,烟油可以被电子烟雾化组件100雾化并产生烟气。总而言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烟,雾化芯20采用复合材料结合体,由于密封层22具有密封功能,因此将雾化芯20装配到电子烟中,不仅能够防止烟油从储液腔12渗流到雾化腔13,也能防止雾化芯20的侧面的烟油被吸入使用者口中,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使用和测试要求,提高了用户的综合使用体验。此外,无需在在雾化芯20和壳体10的内壁面之间设有密封圈,减少零件数量,节约了组件制造。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6)
1.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储液腔,所述壳体上设有出气通道;
雾化芯,所述雾化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雾化芯包括多孔体和发热体,所述多孔体具有吸液面和雾化面,所述吸液面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雾化面,所述多孔体的至少部分外表面注塑成型有软性密封层,所述密封层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接触形成密封;
下盖,所述下盖设置在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出气通道的一端,所述下盖与所述多孔体的雾化面之间的区域构成雾化腔,所述雾化面与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
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发热体电连接;
其中,所述下盖上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雾化腔连通;
所述下盖上设置有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电连接件形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上设有换气通道,所述换气通道的一端与储液腔连通,所述换气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换气通道用于调整所述储液腔的压力与外界大气压的压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通道为沿从所述吸液面至所述雾化面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多孔体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通道为设于所述多孔体的外表面的凹槽,所述凹槽沿从所述雾化面到所述吸液面的延伸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通道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换气通道间隔设置在所述多孔体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具有连接所述雾化面和所述吸液面的外周面,所述密封层覆盖所述外周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包括:
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的第一侧与所述外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密封部的第二侧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连接,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凹槽围合形成所述换气通道;
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第一密封部的边缘对接,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吸液面相对设置;
其中,在所述储液腔的气压大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吸液面贴合,所述第二密封部能够封闭所述换气通道;
在所述储液腔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吸液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换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密封部能够封闭所述换气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弹性凸筋,所述弹性凸筋抵接在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出气通道以及雾化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包括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的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嵌插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且出气通道和雾化腔通过所述管状结构连通;
所述壳体在所述出气通道的内端口处形成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接固定在所述管状结构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所述插接部周围形成有台阶面;
所述密封层包括密封沿,所述密封沿位于所述管状结构的一端,所述密封沿盖在所述多孔体的吸液面上并且环绕在所述第一通孔周围;
所述台阶面与所述密封沿相抵。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环绕在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包括轴向设置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靠近所述出气通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上还设有吸油体,所述吸油体环绕设置在所述进气通道的外周设置,所述吸油体靠近所述出气通道的一端的端面低于所述第二进气口的端面。
15.一种雾化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任意之一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的雾化芯,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多孔体,所述多孔体具有吸液面和雾化面;
在所述多孔体的雾化面上设置发热体;
对所述多孔体的外表面通过注塑的方式与密封层成为一体结构。
16.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14任意之一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
烟杆装置,所述烟杆装置内设置有电气组件,所述电气组件与所述发热体形成电连接,所述电气组件被配置为向发热体供电,所述烟杆装置上形成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雾化腔形成连通;
所述烟杆装置与所述电子烟雾化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相互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57243.4A CN115707407A (zh) | 2021-08-19 | 2021-08-19 | 电子烟雾化组件、雾化芯的制备方法和电子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57243.4A CN115707407A (zh) | 2021-08-19 | 2021-08-19 | 电子烟雾化组件、雾化芯的制备方法和电子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707407A true CN115707407A (zh) | 2023-02-21 |
Family
ID=85212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957243.4A Pending CN115707407A (zh) | 2021-08-19 | 2021-08-19 | 电子烟雾化组件、雾化芯的制备方法和电子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707407A (zh) |
-
2021
- 2021-08-19 CN CN202110957243.4A patent/CN115707407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10307396A1 (en) | Atomizing core,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atomizing device | |
CN214629861U (zh) |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6292995U (zh) |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 |
CN213215334U (zh) | 电子烟 | |
CN210782921U (zh) | 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 |
CN111109663A (zh) |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 |
CN215684777U (zh)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6088899U (zh) | 雾化芯组件、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 |
CN216088865U (zh) | 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 |
CN115707407A (zh) | 电子烟雾化组件、雾化芯的制备方法和电子烟 | |
CN218499999U (zh) |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117204613A (zh) | 滤嘴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217609517U (zh)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7771463U (zh) | 用于电子烟的雾化装置和电子烟 | |
CN115707401A (zh) | 电子烟雾化组件、雾化芯的制备方法和电子烟 | |
CN218474054U (zh) | 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5531655U (zh) | 电子雾化器 | |
CN216088866U (zh) | 电子烟雾化装置的壳体、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 |
CN219982148U (zh)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6088833U (zh) | 电子烟雾化组件和电子烟 | |
CN219088402U (zh) | 一种具有内外换气结构的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 |
CN220403092U (zh) | 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216293012U (zh) | 电子烟烟弹及电子烟 | |
CN217937231U (zh) | 一种雾化主机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216961492U (zh) | 一种电子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