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03701A - 一种微通道连续合成1-(2,4,6-三氯-苯基)-丙-2-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通道连续合成1-(2,4,6-三氯-苯基)-丙-2-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03701A
CN115703701A CN202110935224.1A CN202110935224A CN115703701A CN 115703701 A CN115703701 A CN 115703701A CN 202110935224 A CN202110935224 A CN 202110935224A CN 115703701 A CN115703701 A CN 1157037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reheating
nitrite
trichloroaniline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352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丙连
王建博
丁亚伟
于保青
赵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c Nantong Chemical Co ltd
Shanghai Xiaoming Test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c Nantong Chemical Co ltd
Shanghai Xiaoming Test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c Nantong Chemical Co ltd, Shanghai Xiaoming Test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c Nanto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3522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037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03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037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通道连续合成1‑(2,4,6‑三氯‑苯基)‑丙‑2‑酮的方法,所述方法为:以2,4,6‑三氯苯胺、有机亚硝酸酯和乙酸异丙烯酯为原料,在催化剂的催化下于微通道连续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得到所述1‑(2,4,6‑三氯‑苯基)‑丙‑2‑酮。本发明采用微通道合成技术,强化反应传质传热,提高了反应效率,减少了原料有机亚硝酸酯和乙酸异丙烯酯的摩尔用量,降低了原料成本,减少了三废量;最重要的是将催化剂的量降低至底物百分之一摩尔水平以下,甚至是千分之一摩尔水平,反应收率可以达到90%以上,后处理更加方便,实现了连续化、安全化、自动化生产,符合绿色工艺要求,适合工业化放大。

Description

一种微通道连续合成1-(2,4,6-三氯-苯基)-丙-2-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微通道连续合成1-(2,4,6-三氯-苯基)-丙-2-酮的方法。
背景技术
1-(2,4,6-三氯-苯基)-丙-2-酮(式I)是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Pydiflumetofen)的重要中间体。
Figure BDA0003212767070000011
目前文献报道1-(2,4,6-三氯-苯基)-丙-2-酮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三种:
方法一:CN 108610290A公开的以对氯苯胺为原料,经米尔文芳基化生成对氯苯丙酮,然后氯化制得1-(2,4,6-三氯-苯基)-丙-2-酮,路线如下:
Figure BDA0003212767070000012
此工艺虽然采用较为便宜的对氯苯胺为起始原料,但经过重氮化、米尔文芳基化、氯化后制得产品,总收率低于65%,且使用了刺激性毒性气体氯气,最后进行氯化步骤,因空间位阻及定位效应问题,导致异构体较多,分离困难。
方法二:WO2010063700中公开的以2,4,6-三氯苯甲醛为原料经过Henry反应生成硝基苯乙烯化合物,然后再还原水解制得1-(2,4,6-三氯-苯基)-丙-2-酮,路线如下:
Figure BDA0003212767070000013
此工艺后处理较为繁琐,总收率不足50%,硝基乙烷易爆,工业化生产风险较高,铁粉还原,污染大。
方法三:CN 104144914B和CN104136409B公开的以2,4,6-三氯苯胺为原料,与有机亚硝酸酯重氮化、再与乙酸异丙烯酯进行米尔文芳基化制备1-(2,4,6-三氯-苯基)-丙-2-酮,路线如下:
Figure BDA0003212767070000021
此工艺中反应时间较长,达到6h,催化剂铜盐用量大,需1-20mol%,造成铜金属回收困难,成本高;原料亚硝酸叔丁酯和乙酸异丙烯酯摩尔用量较低时,反应收率低,仅40-60%,摩尔用量高收率会有改善,但是导致成本增加,废水中副产叔丁醇和乙酸多,回收难度,三废量大,COD高;相对于三氯苯胺,乙酸异丙烯酯过量3倍,亚硝酸叔丁酯过量1.5倍时,未给出含量,具体收率不详。该工艺为了达到较好的反应效果,优选采用极性溶剂增加传质效果如丙酮、乙腈等,但是该类容易水溶性好,沸点低,工业化生产中回收难度较大,损失多,且价格昂贵,导致最终成本增加;且反应放热量大,反应过程中有一定量易爆的重氮盐存在,釡式反应器在传质传热方面控制效果低,存在安全风险,不利于工业化放大。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需要寻找一种安全,效率高,易于连续化、规模化的技术来生产1-(2,4,6-三氯-苯基)-丙-2-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通道连续合成1-(2,4,6-三氯-苯基)-丙-2-酮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安全高效,易于连续化、规模化生产。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通道连续合成1-(2,4,6-三氯-苯基)-丙-2-酮的方法,所述方法为:以2,4,6-三氯苯胺、有机亚硝酸酯和乙酸异丙烯酯为原料,在催化剂的催化下于微通道连续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得到所述1-(2,4,6-三氯-苯基)-丙-2-酮。
在本发明中,所述微通道连续反应器可以应用现有技术的微通道反应器,优选地,所述微通道连续反应器包括第一预热模块、第二预热模块、反应模块和淬灭模块,其中第一预热模块、第二预热模块分别与反应模块串联连接,反应模块与淬灭模块串联连接。
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料2,4,6-三氯苯胺和溶剂送入第一预热模块进行预热;
(2)将有机亚硝酸酯、乙酸异丙烯酯和混有催化剂的溶剂送入第二预热模块进行预热;
(3)将步骤(1)和步骤(2)预热后的料液送入反应模块混合反应,随后进入淬灭模块降温,得到所述1-(2,4,6-三氯-苯基)-丙-2-酮。
优选地,步骤(1)和步骤(2)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酮、四氢呋喃、乙腈、二氯乙烷、甲苯、二甲苯或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甲苯、乙腈或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更进一步优选价格便宜的甲苯。
优选地,步骤(1)所述预热的温度为0~110℃,例如0℃、5℃、10℃、20℃、30℃、40℃、50℃、60℃、70℃、80℃、90℃、100℃或110℃,优选50~80℃。
优选地,步骤(2)所述预热的温度为0~110℃,例如0℃、5℃、10℃、20℃、30℃、40℃、50℃、60℃、70℃、80℃、90℃、100℃或110℃,优选50~80℃。
优选地,步骤(2)所述有机亚硝酸酯为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正丁酯、亚硝酸甲酯、亚硝酸乙酯或亚硝酸叔丁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亚硝酸叔丁酯和/或亚硝酸甲酯。其中,亚硝酸甲酯可以气体形式,精确计量后直接通入,也可以配置成溶液进料。
优选地,步骤(2)所述催化剂为五水硫酸铜、氯化亚铜或碘化亚铜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氯化亚铜和/或五水硫酸铜。需要说明的是,催化剂所在的储液罐需时刻保持搅拌,使催化剂可以溶解或均匀的悬浮在溶剂中,确保其可以均匀地参与反应。
优选地,步骤(2)所述有机亚硝酸酯与2,4,6-三氯苯胺的摩尔比为1.05~1.5:1,例如1.05:1、1.06:1、1.08:1、1.09:1、1:1、1.1:1、1.2:1、1.3:1、1.4:1或1.5:1等,优选1.1~1.3:1。
优选地,步骤(2)所述乙酸异丙烯酯与2,4,6-三氯苯胺的摩尔比为1.05~2:1,例如1.05:1、1.07:1、1.09:1、1:1、1.1:1、1.3:1、1.5:1、1.7:1、1.9:1或2:1等,优选1.1~1.5:1。
优选地,步骤(2)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2,4,6-三氯苯胺摩尔量的0.05%~1%,例如0.05%、0.08%、0.1%、0.3%、0.5%、0.8%、0.9%、1%等,优选0.1%~0.5%。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微通道反应器系统的强制混合作用,大大提升了反应体系的传质效果,可以将催化剂降低至0.1mol%的水平。
在本发明中,步骤(1)和步骤(2)中通过恒流泵将所述物料送入相应的预热模块进行预热。
在本发明中,采用微通道反应器,强化反应传质传热,大大降低了原料的物料配比和催化剂的使用量,反应速度更快;由于混合效果得到大幅提升,甲苯可以替代乙腈、丙酮等极性溶剂可以达到相当好的反应效果,简化了后处理过程,可选择多种亚硝酸酯,比如亚硝酸甲酯、乙酯等,废水处理更简单,副产物回收简单。
优选地,步骤(3)所述混合反应的温度为0~110℃,例如0℃、5℃、10℃、20℃、30℃、40℃、50℃、60℃、70℃、80℃、90℃、100℃或110℃,优选50~80℃。
优选地,步骤(3)所述混合反应的时间为30~300秒,例如30秒、50秒、80秒、100秒、120秒、150秒、180秒、200秒、220秒、250秒、280秒或300秒等,优选90~240秒。
优选地,步骤(3)所述进入淬灭模块降温至10-40℃,例如10℃、13℃、18℃、20℃、30℃、36℃或40℃。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微通道连续合成1-(2,4,6-三氯-苯基)-丙-2-酮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溶解在溶剂中的2,4,6-三氯苯胺送入第一预热模块在0~110℃下进行预热;
(2)将有机亚硝酸酯、乙酸异丙烯酯和混有催化剂的溶剂送入第二预热模块在0~110℃下进行预热,其中所述有机亚硝酸酯与2,4,6-三氯苯胺的摩尔比为1.05~1.5:1,所述乙酸异丙烯酯与2,4,6-三氯苯胺的摩尔比为1.05~2:1,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2,4,6-三氯苯胺摩尔量的0.05%~1%;
(3)将步骤(1)和步骤(2)预热后的料液送入反应模块,在0~110℃下混合反应,随后进入淬灭模块降温至20℃,得到所述1-(2,4,6-三氯-苯基)-丙-2-酮。
在本发明中,反应结束后,经常规操作,如过滤或者脱溶、水洗、萃取、脱溶、重结晶等得到1-(2,4,6-三氯-苯基)-丙-2-酮晶体,GC检测含量,核算收率。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更好达到反应效果,进一步提高转化率,后处理实现连续化,更加适合工业化,反应可以采用微通道反应器和釜式或者管式反应器串联进行,例如微通道反应器内结束反应后的料液,后处理采用釜式或者管式反应器串联处理,从而实现工业化的连续化生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微通道反应器合成1-(2,4,6-三氯-苯基)-丙-2-酮,强化反应传质传热,大大提高了反应效率,减少了原料有机亚硝酸酯和乙酸异丙烯酯的摩尔用量,降低了原料成本,减少了三废量;最重要的是将催化剂的量降低至底物百分之一摩尔水平以下,甚至是千分之一摩尔水平,反应收率可以达到90%以上,降低了成本;成功实现了非极性溶剂如甲苯,替代极性溶剂乙腈,丙酮等,使得后处理更加方便,溶剂易回收,成本低,更适合工业化。
本发明采用微通道反应器,反应速度快,持液量小,实现了连续化、安全化、自动化生产,符合绿色工艺要求,适合工业化放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使用的微通道反应器的组成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中使用的微通道反应器如下图1所示,包括预热模块1、预热模块2、反应模块1和淬灭模块1,预热模块1与预热模块2并联设置,预热模块1、预热模块2均与反应模块1串联连接,反应模块1的另一端与淬灭模块1串联连接。
实施例1
(1)将原料2,4,6-三氯苯胺和甲苯(溶剂1)以1:6(三氯苯胺:甲苯=1:6,质量比)比例混合溶清后,用恒流泵以80g/min的速度输送入预热模块1,预热至50℃;
(2)将催化剂五水硫酸铜分散在甲苯溶剂(溶剂2)中(甲苯溶剂质量:三氯苯胺质量=1:1),用恒流泵分别以7.8g/min、8.7g/min、11.4g/min的速度将亚硝酸叔丁酯、乙酸异丙烯酯和五水硫酸铜的甲苯溶液输送入预热模块2,预热至50℃;
(3)随后与经预热模块1的2,4,6-三氯苯胺溶液在反应模块1混合反应,反应温度50℃,最后进入淬灭模块1降温至20℃;(以设定好的流速混合时,物料的混合摩尔当量比约为,三氟苯胺:亚硝酸叔丁酯:乙酸异丙烯酯:五水硫酸铜=1:1.3:1.5:0.001)
(4)淬灭模块出料口有反应物料流出后,开始计时,使体系稳定运行1min,之后,开始收集反应物料,测含量,算得反应收率92%。
产物核磁数据:1H NMR(400MHz,CDCl3):δ2.25(s,3H,CH3),4.05(s,2H,CH2),7.33(s,2H,Ar-H)。
实施例1-30中各反应参数和结果如表1-表4所示(实际合成中物料流速、配比和停留时间有5%左右偏差,温度有±5℃偏差,恒流泵均用相应的待输送物料进行流量校正)。
表1
Figure BDA0003212767070000071
Figure BDA0003212767070000081
表2
Figure BDA0003212767070000082
Figure BDA0003212767070000091
表3注:表3中溶剂的质量当量为以苯胺的质量为1个当量计算。
Figure BDA0003212767070000092
Figure BDA0003212767070000101
表4
实施例 预热温度/℃ 反应温度/℃ 淬灭温度/℃ 反应时间/s 反应液收率/% 纯化后收率/%
1 50 50 20 116 92 90
2 50 50 20 116 94 92
3 50 50 20 116 95 94
4 50 50 20 116 91 90
5 50 50 20 116 93 92
6 50 50 20 116 92 91
7 50 50 20 121 93 91
8 50 50 20 121 95 93
9 50 50 20 116 93 92
10 50 50 20 116 94 90
11 50 50 20 116 92 91
12 50 50 20 116 90 88
13 50 50 20 121 93 91
14 50 50 20 57 82 78
15 50 50 20 232 90 88
16 50 50 20 114 93 90
17 50 50 20 117 91 90
18 50 50 20 114 89 87
19 50 50 20 114 93 90
20 50 50 20 120 91 90
21 50 50 20 116 88 87
22 100 100 20 116 76 71
23 80 80 20 116 92 91
24 30 30 20 116 91 89
25 0 0 20 116 90 89
26 50 50 10 116 93 92
27 50 50 40 116 92 90
28 50 50 20 121 93 92
29 50 50 20 101 92 91
30 50 50 20 108 93 91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工艺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工艺步骤,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工艺步骤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所选用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微通道连续合成1-(2,4,6-三氯-苯基)-丙-2-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以2,4,6-三氯苯胺、有机亚硝酸酯和乙酸异丙烯酯为原料,在催化剂的催化下于微通道连续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得到所述1-(2,4,6-三氯-苯基)-丙-2-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连续反应器包括第一预热模块、第二预热模块、反应模块和淬灭模块,其中第一预热模块、第二预热模块分别与反应模块串联连接,反应模块与淬灭模块串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溶解在溶剂中的2,4,6-三氯苯胺送入第一预热模块进行预热;
(2)将有机亚硝酸酯、乙酸异丙烯酯和混有催化剂的溶剂送入第二预热模块进行预热;
(3)将步骤(1)和步骤(2)预热后的料液送入反应模块混合反应,随后进入淬灭模块降温,得到所述1-(2,4,6-三氯-苯基)-丙-2-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酮、四氢呋喃、乙腈、二氯乙烷、甲苯、二甲苯或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甲苯、乙腈或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更进一步优选甲苯。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预热的温度为0~110℃,优选50~80℃;
优选地,步骤(2)所述预热的温度为0~110℃,优选50~80℃。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有机亚硝酸酯为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正丁酯、亚硝酸甲酯、亚硝酸乙酯或亚硝酸叔丁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亚硝酸叔丁酯和/或亚硝酸甲酯;
优选地,步骤(2)所述催化剂为五水硫酸铜、氯化亚铜或碘化亚铜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氯化亚铜和/或五水硫酸铜。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有机亚硝酸酯与2,4,6-三氯苯胺的摩尔比为1.05~1.5:1,优选1.1~1.3:1;
优选地,步骤(2)所述乙酸异丙烯酯与2,4,6-三氯苯胺的摩尔比为1.05~2:1,优选1.1~1.5:1。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2,4,6-三氯苯胺摩尔量的0.05%~1%,优选0.1%~0.5%。
9.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混合反应的温度为0~110℃,优选50~80℃;
优选地,步骤(3)所述混合反应的时间为30~300秒,优选90~240秒;
优选地,步骤(3)所述进入淬灭模块降温至10-40℃。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溶解在溶剂中的2,4,6-三氯苯胺送入第一预热模块在0~110℃下进行预热;
(2)将有机亚硝酸酯、乙酸异丙烯酯和混有催化剂的溶剂送入第二预热模块在0~110℃下进行预热,其中所述有机亚硝酸酯与2,4,6-三氯苯胺的摩尔比为1.05~1.5:1,所述乙酸异丙烯酯与2,4,6-三氯苯胺的摩尔比为1.05~2:1,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2,4,6-三氯苯胺摩尔量的0.05%~1%;
(3)将步骤(1)和步骤(2)预热后的料液送入反应模块,在0~110℃下混合反应,随后进入淬灭模块降温至10-40℃,得到所述1-(2,4,6-三氯-苯基)-丙-2-酮。
CN202110935224.1A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微通道连续合成1-(2,4,6-三氯-苯基)-丙-2-酮的方法 Pending CN1157037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5224.1A CN115703701A (zh)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微通道连续合成1-(2,4,6-三氯-苯基)-丙-2-酮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5224.1A CN115703701A (zh)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微通道连续合成1-(2,4,6-三氯-苯基)-丙-2-酮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03701A true CN115703701A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80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35224.1A Pending CN115703701A (zh)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微通道连续合成1-(2,4,6-三氯-苯基)-丙-2-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03701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34229A1 (en) * 1998-12-10 2000-06-15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trobilurin intermediates
CN104136409A (zh) * 2012-02-28 2014-11-05 先正达参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取代的苯丙酮的方法
CN104144914A (zh) * 2012-02-28 2014-11-12 先正达参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苯基-取代的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酸甲氧基-[1-甲基-2-苯基-乙基]-酰胺的方法
CN108610290A (zh) * 2018-06-11 2018-10-02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氟唑菌酰羟胺的制备方法
CN113004131A (zh) * 2021-02-01 2021-06-22 江苏先导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2,4,6-三氯苯基取代丙酮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34229A1 (en) * 1998-12-10 2000-06-15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trobilurin intermediates
CN104136409A (zh) * 2012-02-28 2014-11-05 先正达参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取代的苯丙酮的方法
CN104144914A (zh) * 2012-02-28 2014-11-12 先正达参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苯基-取代的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酸甲氧基-[1-甲基-2-苯基-乙基]-酰胺的方法
CN108610290A (zh) * 2018-06-11 2018-10-02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氟唑菌酰羟胺的制备方法
CN113004131A (zh) * 2021-02-01 2021-06-22 江苏先导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2,4,6-三氯苯基取代丙酮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邓红霞;钱跃言;: "新型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研究进展", 浙江化工, no. 11, pages 357 - 36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89844B (zh) 一种2-甲基-1,4-萘醌新型生产工艺
CN108610314B (zh) 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中合成联苯二酐的方法
CN113527020B (zh) 以氟盐为氟源的管道化连续氟化的方法
CN115703701A (zh) 一种微通道连续合成1-(2,4,6-三氯-苯基)-丙-2-酮的方法
CN104591958A (zh) 连续化生产三氯甲基取代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50778A (zh) 制备芳族丙二腈的方法和催化剂体系
CN112358404B (zh) 一种2-氯-6-甲基苯胺的制备方法
CN111995594B (zh) 一种1,2-重氮氧基萘-4-磺酸的连续硝化方法及产物
CN115124539A (zh) 一种7-碘吡咯并[2,1-f][1,2,4]三嗪-4-胺的制备方法
CN115353458A (zh) 一种制备苯草醚的方法
CN211921383U (zh) 一种3,4-二氯硝基苯的一体化全连续流反应系统
CN111072515B (zh) 一种连续合成氨噻肟酸中间体的方法
CN107353211A (zh) 烯胺化物的合成方法及芳香醛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4380748B (zh) 一种2,3-二甲基-6氨基-2h-吲唑盐酸盐的合成方法
CN111454215A (zh) 一种连续流臭氧氧化合成2-(4,6-二氯嘧啶-5-基)乙醛的工艺
CN112321524B (zh) 一种采用微通道反应器连续制备3,4-双(4’-氨基呋咱-3’-基)氧化呋咱的方法
CN112679375B (zh) 一种连续制备乙酰金刚烷胺的方法
CN117510360B (zh) 2-氨基-5-氯-(n,3)-二甲基苯甲酰胺的连续化制备方法、装置和产品
CN116162945B (zh) 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连续电合成卡格列净中间体的方法
CN111909106B (zh) 一种4-甲基-5-乙氧基噁唑连续皂化脱羧的合成方法
CN111116372B (zh) 一种催化剂作用下的3,4二氯硝基苯全连续流合成工艺
CN116813530A (zh) 一种可以实现工业化制备咔唑的方法
CN112225657A (zh) 一种氟比洛芬的制备方法
CN116283595A (zh) 一种采用微通道反应装置合成邻硝基甲苯的方法
CN115650851A (zh) 一种2-氟-4-溴-6-甲基苯甲酸甲酯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