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97837A - 舵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97837A
CN115697837A CN202180038438.7A CN202180038438A CN115697837A CN 115697837 A CN115697837 A CN 115697837A CN 202180038438 A CN202180038438 A CN 202180038438A CN 115697837 A CN115697837 A CN 1156978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dder
propeller
unit
rear view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384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栗林定友
佐佐木纪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y Sev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y Sev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y Sev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y Sev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697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78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1/00Propulsive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 B63H1/02Propulsive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rotary type
    • B63H1/12Propulsive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rotary type with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in propulsive direction
    • B63H1/14Propellers
    • B63H1/28Other means for improving propeller efficienc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5/00Steering; Slowing-down otherwise than by use of propulsive elements; Dynamic anchoring, i.e. positioning vessels by means of main or auxiliary propulsive elements
    • B63H25/06Steering by rudders
    • B63H25/38Rudders
    • B63H25/382Rudders movable otherwise than for steering purposes; Changing geomet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11/00Marine propulsion by water jets
    • B63H11/02Marine propulsion by water jets the propulsive medium being ambient water
    • B63H11/10Marine propulsion by water jets the propulsive medium being ambient water having means for deflecting jet or influencing cross-section thereof
    • B63H11/107Direction control of propulsive fl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5/00Steering; Slowing-down otherwise than by use of propulsive elements; Dynamic anchoring, i.e. positioning vessels by means of main or auxiliary propulsive elements
    • B63H25/06Steering by rud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5/00Steering; Slowing-down otherwise than by use of propulsive elements; Dynamic anchoring, i.e. positioning vessels by means of main or auxiliary propulsive elements
    • B63H25/06Steering by rudders
    • B63H25/38Rud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5/00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 B63H5/07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propellers
    • B63H5/08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propellers of more than one propell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5/00Steering; Slowing-down otherwise than by use of propulsive elements; Dynamic anchoring, i.e. positioning vessels by means of main or auxiliary propulsive elements
    • B63H25/06Steering by rudders
    • B63H2025/066Arrangements of two or more rudders; Steering gear therefo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提供为了降低航海中的船的能量消耗而产生较大的推力的舵。由配置于第一螺旋桨的两侧的第一舵和配置于第二螺旋桨的两侧的第二舵形成舵,在后视观察时,由配置于第一螺旋桨的左侧的左舵和配置于第一螺旋桨的右侧的右舵形成第一舵,在后视观察时,由配置于第二螺旋桨的左侧的左舵和配置于第二螺旋桨的右侧的右舵形成第二舵,在后视观察时,由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左舵部、从第一左舵部的左端朝向下方左侧弯曲的第二左舵部以及从第二左舵部的下端朝向下方延伸的第三左舵部形成第一舵和第二舵的左舵,在后视观察时,由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右舵部、从第一右舵部的右端朝向下方右侧弯曲的第二右舵部以及从第二右舵部的下端朝向下方延伸的第三右舵部形成第一舵和第二舵的右舵,在后视观察时,将第一舵的第一左舵部和第一右舵部配置于从第一螺旋桨的外周线的上端起比螺旋桨的直径的10%~20%靠上方的位置,在后视观察时,将第二舵的第一左舵部和第一右舵部配置于从第二螺旋桨的外周线的上端起比螺旋桨的直径的10%~20%靠上方的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置于2轴船的螺旋桨的舵,该2轴船在前后方向的同一位置沿左右方向具有一对螺旋桨。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将舵配置于2轴船的左右一对螺旋桨的后方中央的技术,该2轴船在前后方向的同一位置沿左右方向具有一对螺旋桨(专利文献1)。
另外,为了加速从螺旋桨喷出的喷流,公知有在螺旋桨的两侧具有以沿着螺旋桨的外周部的方式形成为圆弧状的左舵和右舵的导管螺旋桨的技术(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9771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5013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存在如下的问题:在船直行时,配置于左右一对螺旋桨的后方中央的舵会产生阻力,无法充分降低航海中的船的能量消耗。
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为了提高导管的效率,将螺旋桨与左右舵的间隙设定得较小,因此存在在左右舵的内部容易产生因气穴导致的侵蚀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课题在于,提供为了降低航海中的船的能量消耗而产生较大的推力的舵。另外,本发明的课题还在于,提供防止在舵的附近产生的气穴而抑制舵的侵蚀的舵。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解决了上述课题的本发明如下所述。
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舵,其配置于在船的船尾的前后方向的同一位置沿左右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而设置的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的侧部,其特征在于,由配置于所述第一螺旋桨的两侧的第一舵和配置于所述第二螺旋桨的两侧的第二舵形成所述舵,在后视观察时,由配置于所述第一螺旋桨的左侧的左舵和配置于所述第一螺旋桨的右侧的右舵形成所述第一舵,在后视观察时,由配置于所述第二螺旋桨的左侧的左舵和配置于所述第二螺旋桨的右侧的右舵形成所述第二舵,在后视观察时,由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左舵部、从该第一左舵部的左端朝向下方左侧弯曲的第二左舵部以及从该第二左舵部的下端朝向下方延伸的第三左舵部形成所述第一舵和所述第二舵的左舵,在后视观察时,由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右舵部、从该第一右舵部的右端朝向下方右侧弯曲的第二右舵部以及从该第二右舵部的下端朝向下方延伸的第三右舵部形成所述第一舵和所述第二舵的右舵,在后视观察时,将所述第一舵的第一左舵部和第一右舵部配置于从所述第一螺旋桨的外周线的上端起比螺旋桨的直径的10%~20%靠上方的位置,在后视观察时,将所述第二舵的第一左舵部和第一右舵部配置于从所述第二螺旋桨的外周线的上端起比螺旋桨的直径的10%~20%靠上方的位置。
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记载的舵,在所述第一舵的第一左舵部和第一右舵部分别设置左舵轴和右舵轴,在侧视观察时,将所述第一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形成为所述第一螺旋桨的直径的40%~100%,将所述第一螺旋桨设置于从所述第一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的前端起前后方向的长度的15%~65%之间,将所述第一舵的左舵轴和右舵轴设置于从所述第一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的前端起前后方向的长度的35~50之间,在所述第二舵的第一左舵部和第一右舵部分别设置左舵轴和右舵轴,在侧视观察时,将所述第二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形成为所述第二螺旋桨的直径的40%~100%,将所述第二螺旋桨设置于从所述第二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的前端起前后方向的长度的15%~65%之间,将所述第二舵的左舵轴和右舵轴设置于从所述第二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的前端起前后方向的长度的35~50之间。
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或2记载的舵,在后视观察时,将所述第一舵的第三左舵部的右内表面与第一螺旋桨的外周线的左端的间隔以及所述第一舵的第三右舵部的左内表面与第一螺旋桨的外周线的右端的间隔形成为第一螺旋桨的直径的4%~10%,在后视观察时,将所述第二舵的第三左舵部的右内表面与第二螺旋桨的外周线的左端的间隔以及所述第二舵的第三右舵部的左内表面与第二螺旋桨的外周线的右端的间隔形成为第二螺旋桨的直径的4%~10%。
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至3中的任意一个记载的舵,在后视观察时,使所述第一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的下端位于比所述第一螺旋桨的轴心靠下方的位置,在后视观察时,使所述第二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的下端位于比所述第一螺旋桨的轴心靠下方的位置。
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至4中的任意一个记载的舵,在后视观察时,由配置于所述第一螺旋桨的左侧的左舵形成所述第一舵,在后视观察时,由配置于所述第二螺旋桨的右侧的右舵形成所述第二舵。
技术方案6的发明是技术方案5记载的舵,在所述第一舵的左舵与所述第二舵的右舵之间设置有舵轴和舵板处于同一平面内的普通舵,在后视观察时,在所述第一螺旋桨与所述第二螺旋桨的左右方向的中间配置有所述固定舵。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由配置于第一螺旋桨的两侧的第一舵和配置于第二螺旋桨的两侧的第二舵形成舵,在后视观察时,由配置于第一螺旋桨的左侧的左舵和配置于第一螺旋桨的右侧的右舵形成第一舵,在后视观察时,由配置于第二螺旋桨的左侧的左舵和配置于第二螺旋桨的右侧的右舵形成第二舵,在后视观察时,由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左舵部、从第一左舵部的左端朝向下方左侧弯曲的第二左舵部以及从第二左舵部的下端朝向下方延伸的第三左舵部形成第一舵和第二舵的左舵,在后视观察时,由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右舵部、从第一右舵部的右端朝向下方右侧弯曲的第二右舵部以及从第二右舵部的下端朝向下方延伸的第三右舵部形成第一舵和第二舵的右舵,在后视观察时,将第一舵的第一左舵部和第一右舵部配置于从第一螺旋桨的外周线的上端起比螺旋桨的直径的10%~20%靠上方的位置,在后视观察时,将第二舵的第一左舵部和第一右舵部配置于从第二螺旋桨的外周线的上端起比螺旋桨的直径的10%~20%靠上方的位置,因此,能够使第一舵的第一左舵部和第一右舵部以及第二舵的第一左舵部和第一右舵部产生比导管螺旋桨的导管上部大的推力,能够使第一舵的第二左舵部和第二右舵部以及第二舵的第二左舵部和第二右舵部产生与导管螺旋桨的导管上部的两侧部同等的推力,从而能够降低航海中的船的能量消耗。另外,能够防止气穴而抑制第一舵和第二舵的侵蚀。此外,由于第一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二舵的第二右舵部沿左右方向隔开地配置,因此能够高效地抑制船的横摇。
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效果以外,在第一舵的第一左舵部和第一右舵部分别设置左舵轴和右舵轴,在侧视观察时,将第一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形成为第一螺旋桨的直径的40%~100%,将第一螺旋桨设置于从第一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的前端起前后方向的长度的15%~65%之间,将第一舵的左舵轴和右舵轴设置于从第一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的前端起前后方向的长度的35~50之间,在第二舵的第一左舵部和第一右舵部分别设置左舵轴和右舵轴,在侧视观察时,将第二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形成为第二螺旋桨的直径的40%~100%,将第二螺旋桨设置于从第二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的前端起前后方向的长度的15%~65%之间,将第二舵的左舵轴和右舵轴设置于从第二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的前端起前后方向的长度的35~50之间,因此,能够使第一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以及第二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产生较大的推力,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航海中的船的能量消耗。另外,能够减小第一舵的左舵轴和右舵轴以及第二舵的左舵轴和右舵轴的旋转转矩,在使第一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以及第二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为前方姿势的情况下,能够产生较大的舵力而使船高效地停止。
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1或2记载的发明效果以外,在后视观察时,将第一舵的第三左舵部的右内表面与第一螺旋桨的外周线的左端的间隔以及第一舵的第三右舵部的左内表面与第一螺旋桨的外周线的右端的间隔形成为第一螺旋桨的直径的4%~10%,在后视观察时,将第二舵的第三左舵部的右内表面与第二螺旋桨的外周线的左端的间隔以及第二舵的第三右舵部的左内表面与第二螺旋桨的外周线的右端的间隔形成为第二螺旋桨的直径的4%~10%,因此,能够在第一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以及第二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的前部产生由附壁效应带来的较大的推力,并在后部产生由USB效应带来的较大的推力,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航海中的船的能量消耗。
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1至3中的任意一个记载的发明效果以外,在后视观察时,使第一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的下端位于比第一螺旋桨的轴心靠下方的位置,在后视观察时,使第二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的下端位于比第一螺旋桨的轴心靠下方的位置,因此,在船直行时,能够抑制第一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以及第二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成为阻力。
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1至4中的任意一个记载的发明效果以外,在后视观察时,由配置于第一螺旋桨的左侧的左舵形成第一舵,在后视观察时,由配置于第二螺旋桨的右侧的右舵形成第二舵,因此,在船直行时,能够进一步抑制第一舵和第二舵的阻力。另外,能够将第一舵的左舵和第二舵的右舵的舵角的可动范围设定得较大。
根据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效果以外,在第一舵的左舵与第二舵的右舵之间设置有舵轴和舵板处于同一平面内的普通舵,在后视观察时,在第一螺旋桨与第二螺旋桨的左右方向的中间配置有固定舵,因此,能够在普通舵上产生推力,从而能够降低航海中的船的能量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在船的船尾的左右一对螺旋桨的外周设置有第一实施方式的舵的第一舵和第二舵的后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舵的第一舵的立体图。
图3是第一舵的后视图。
图4是第一舵的左侧视图。
图5是第一舵的右侧视图。
图6是第一舵的俯视图。
图7是设置于油轮的舵附近的水流的速度的模拟。
图8是设置于集装箱船的舵附近的水流的速度的模拟。
图9是使第一舵向-舵角(前方操舵)和+舵角(后方操舵)进行旋转时的舵力的测定值。
图10是在船的船尾的左右一对螺旋桨的外周设置有第二实施方式的舵的第一舵和第二舵的后视图。
图11是在船的船尾的左右一对螺旋桨的外周设置有第三实施方式的舵的第一舵和第二舵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船的船尾沿左右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而设置有第一螺旋桨1A和第二螺旋桨1B。由此,即使在使船高速航行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不使第一螺旋桨1A和第二螺旋桨1B的旋转速度过度高速的情况下得到必要的推力,因此能够抑制气穴的产生,从而能够抑制在第一螺旋桨1A和第二螺旋桨1B上产生的侵蚀。
第一螺旋桨1A和第二螺旋桨1B形成为相同的形状。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第一螺旋桨1A和第二螺旋桨1B统称为螺旋桨1。
<第一实施方式的舵>
接下来,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舵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第一螺旋桨1A的外周设置有形成第一实施方式的舵的第一舵2A,在第二螺旋桨1B的外周设置有形成第一实施方式的舵的第二舵2B。
第一舵2A和第二舵2B形成为相同的形状。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第一舵2A和第二舵2B统称为舵2。
第一舵2A由配置于第一螺旋桨1A的左侧的左舵3A和配置于第一螺旋桨1A的右侧的右舵3B形成。第二舵2B由配置于第二螺旋桨1B的左侧的左舵3A和配置于第二螺旋桨1B的右侧的右舵3B形成。另外,第一舵2A的右舵3B和第二舵2B的左舵3A以在转动时不相互干涉的方式沿左右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
在左右方向上,第一舵2A配置于比船的中心靠左侧的位置,第二舵2B配置于比船的中心靠右侧的位置,特别是,第一舵2A的左舵3A配置于比船的中心向左舷偏移的位置,第二舵2B的右舵3B配置于比船的中心向右舷偏移的位置。由此,在船产生横摇(摇摆)的情况下,第一舵2A的左舵3A和第二舵2B的右舵3B能够发挥与翅片稳定器相同的功能而高效地抑制船的横摇。与短轴船相比更能够抑制。
以下,对第一舵2A的左舵3A和右舵3B进行说明。另外,由于第二舵2B的左舵3A和右舵3B形成为与第一舵2A的左舵3A和右舵3B相同的形状,因此省略说明。
如图2所示,第一舵2A的左舵3A由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左舵部4A、从第一左舵部4A的左端部朝向左侧下方弯曲的第二左舵部5A以及从第二左舵部5A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的第三左舵部6A形成。
在第一左舵部4A的右端部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左舵轴8A。左舵轴8A的上部延伸到船的机舱内,与左操舵机10A连结。
第一舵2A的右舵3B由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右舵部4B、从第一右舵部4B的右端部朝向右侧下方弯曲的第二右舵部5B以及从第二右舵部5B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的第三右舵部6B形成。
在第一右舵部4B的左部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右舵轴8B。右舵轴8B的上部延伸到船的机舱内,与右操舵机10B连结。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左操舵机10A和右操舵机10B统称为操舵机10。
如图3所示,优选的是,在上下方向上,第一舵2A的第一左舵部4A和第一右舵部4B的下表面配置于从第一螺旋桨1A的外周线L的上端向上方隔开螺旋桨1的直径D的10%~20%的间隔的位置。
如图7和图8所示,在比第一螺旋桨1A靠上方的位置流动的水流的速度慢于在比第一螺旋桨1A靠下方的位置流动的水流的速度。由此,在将第一左舵部4A和第一右舵部4B的下表面配置于从第一螺旋桨1A的外周线L的上端向上方隔开螺旋桨1的直径D的10%~20%的间隔的位置的情况下,能够使第一左舵部4A和第一右舵部4B产生比在沿着螺旋桨的外周线L配置的导管螺旋桨的导管上部的中间部位产生的推力大的推力。
如图3所示,优选的是,在左右方向上,第三左舵部6A的右内表面7A配置于从第一螺旋桨1A的外周线L的左端向左方隔开第一螺旋桨1A的直径D的4%~10%的间隔的位置。由此,在船直行时,产生在通过流入到第一螺旋桨1A的吸引流而比第一螺旋桨1A向前方延伸的第三左舵部6A的前部产生的由附壁效应带来的较大的推力和在通过从第一螺旋桨1A喷出的喷流而比第一螺旋桨1A向后方延伸的第三左舵部6A的后部产生的由USB效应带来的较大的推力,能够产生使船向前方移动的较大的推力(升力)。
同样地,优选的是,第三右舵部6B的左内表面7B配置于从第一螺旋桨1A的外周线L的右端向右方隔开第一螺旋桨1A的直径D的4%~10%的间隔的位置。
由此,在船直行时,产生在通过流入到第一螺旋桨1A的吸引流而比第一螺旋桨1A向前方延伸的第三右舵部6B的前部产生的由附壁效应带来的较大的推力和在通过从第一螺旋桨1A喷出的喷流而比第一螺旋桨1A向后方延伸的第三右舵部6B的后部产生的由USB效应带来的较大的推力,能够产生使船向前方移动的较大的推力(升力)。
优选的是,在上下方向上,第三左舵部6A和第三右舵部6B的下端位于比第一螺旋桨1A的轴心靠下方的位置,使第三左舵部6A和第三右舵部6B的下端位于第一螺旋桨1A的外周线L的下端的附近。由此,能够抑制第三左舵部6A和第三右舵部6B的阻力而使船高效地航行。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右内表面7A和左内表面7B统称为内表面7。
优选的是,第二左舵部5A和第二右舵部5B从第一螺旋桨1A的外周线L沿半径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形成为大致圆弧形状。由此,能够使第二左舵部5A和第二右舵部5B产生与在沿着螺旋桨的外周部配置的导管螺旋桨的导管上部的两侧部位产生的推力同等的推力。
如图4所示,在从左侧面观察时,优选的是,在前后方向上,第三左舵部6A的左舵弦长(权利要求的“前后方向的长度”)CA与导管螺旋桨的导管长度同样地形成为第一螺旋桨1A的直径D的40%~100%。由此,能够使第三左舵部6A高效地发挥推力。
第一螺旋桨1A配置于从第三左舵部6A的前端部起左舵弦长CA的15%~65%之间,即,将第一螺旋桨1A的叶片部的前端部F配置于从第三左舵部6A的前端部起比左舵弦长CA的15%靠后侧的位置,将第一螺旋桨1A的叶片部的前端部E配置于从第三左舵部6A的前端部起比左舵弦长CA的65%靠前侧的位置。
左舵轴8A设置于从第三左舵部6A的前端部起第三左舵部6A的左舵弦长CA的30%~50%,特别优选设置于从第三左舵部6A的前端部起第三左舵部6A的左舵弦长CA的35%~45%。由此,能够减小通过左操舵机10A使左舵轴8A转动的转矩,并且,能够在前方操舵时使第三左舵部6A产生较大的舵力,从而能够高效地使船停止。
同样地,如图5所示,在从右侧面观察时,优选的是,在前后方向上,第三右舵部6B的右舵弦长(权利要求的“前后方向的长度”)CB形成为第一螺旋桨1A的直径D的40%~100%。由此,能够使第三右舵部6B高效地发挥推力。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左舵弦长CA和右舵弦长CB统称为舵弦长C。
第一螺旋桨1A配置于从第三左舵部6A的前端部起右舵弦长CB的15%~65%之间,即,将第一螺旋桨1A的叶片部的前端部F配置于从第三左舵部6A的前端部起比右舵弦长CB的15%靠后侧的位置,将第一螺旋桨1A的叶片部的前端部E配置于从第三左舵部6A的前端部起比右舵弦长CB的65%靠前侧的位置。
右舵轴8B设置于从第三右舵部6B的前端部起第三右舵部6B的右舵弦长CB的30%~50%,特别优选设置于从第三右舵部6B的前端部起第三右舵部6B的左舵弦长CB的35%~45%。由此,能够减小通过右操舵机10B使右舵轴8B转动的转矩,并且,能够在前方操舵时使第三右舵部6B产生较大的舵力,从而能够高效地使船停止。
如图6所示,在俯视时,第三左舵部6A的右内表面7A形成为在第一螺旋桨1A侧具有规定的鼓起的翘曲线(弧面曲线)状。由此,能够高效地使第三左舵部6A朝向前方右侧产生推力。另外,能够使在第三左舵部6A的右内表面7A的前缘侧产生的由第一螺旋桨1A引起的吸引流产生附壁效应,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大推力。
优选在第三左舵部6A形成规定的扭转角,优选将上部的扭转角形成为比下部的扭转角大的角度,第三左舵部6A将上部的扭转角形成为7度,将下部的扭转角形成为3度。
通过左操舵机10A而将左舵轴8A形成为能够向-舵角旋转0度~15度且能够向+舵角旋转0度~105度的结构。另外,-舵角是使左舵轴8A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而进行前方操舵的舵角,+舵角是使左舵轴8A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而进行后方操舵的舵角。
由此,能够使左舵轴8A沿顺时针方向过度旋转,使第三左舵部6A的前部过度接近船的船尾而使流入到第一螺旋桨1A的吸引流的流场产生搅乱,从而能够抑制成为振动或噪音的原因的气穴的增大。
同样地,在俯视时,第三右舵部6B的左内表面7B形成为在第一螺旋桨1A侧具有规定的鼓起的翘曲线(弧面曲线)状。由此,能够高效地使第三右舵部6B朝向前方左侧产生推力。另外,能够使在第三右舵部6B的左内表面7B的前缘侧产生的由第一螺旋桨1A引起的吸引流产生附壁效应,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大推力。
优选在第三右舵部6B形成规定的扭转角,优选将上部的扭转角形成为比下部的扭转角大的角度,第三右舵部6B将上部的扭转角形成为7度,将下部的扭转角形成为3度。
对右操舵机10B进行驱动而将右舵轴8B形成为能够向-舵角旋转0度~15度且能够向+舵角旋转0度~105度的结构。另外,-舵角是使右舵轴8B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而进行前方操舵的舵角,+舵角是使右舵轴8B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而进行后方操舵的舵角。
由此,能够使右舵轴8B沿逆时针方向过度旋转,使第三右舵部6B的前部过度接近船的船尾而使流入到第一螺旋桨1A的吸引流的流场产生搅乱,从而能够抑制成为振动或噪音的原因的气穴的增大。
如图9所示,在使左舵轴8A向-舵角旋转而成为使第三左舵部6A的前部位于比后部靠前方右侧的姿势的情况下产生的舵力比在使左舵轴8A向+舵角旋转而成为使第三左舵部6A的前部位于比后部靠前方左侧的姿势的情况下产生的舵力大。例如,使左舵轴8A向-舵角旋转10度时的舵力约为0.005kg,使左舵轴8A向+舵角旋转10度时的舵力约为0.0025kg。
同样地,在使右舵轴8B向-舵角旋转而成为使第三右舵部6B的前部位于比后部靠前方左侧的姿势的情况下产生的舵力比在使右舵轴8B向+舵角进行操舵而成为使第三右舵部6B的前部位于比后部靠前方右侧的姿势的情况下产生的舵力大。例如,使右舵轴8B向-舵角旋转10度时的舵力约为0.005kg,使右舵轴8B向+舵角旋转10度时的舵力约为0.0025kg。
在使船停止的情况下,形成为如下的结构:对左操舵机10A进行驱动而使左舵轴8A向-舵角旋转15度,对右操舵机10B进行驱动而使右舵轴8B向-舵角旋转15度。由此,能够切断促进第一螺旋桨1A的空转的来自船前方的水流,能够减小第一螺旋桨1A的惯性力,从而能够提高船的停止性能。
<第二实施方式的舵>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的舵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10所示,在船的船尾的第一螺旋桨1A的外周设置有形成第二实施方式的舵的第一舵12A,在第二螺旋桨1B的外周设置有形成第二实施方式的舵的第二舵12B。
第一舵12A和第二舵12B形成为相对于第一螺旋桨1A和第二螺旋桨1B的左右方向的中心线左右对称。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第一舵12A和第二舵12B统称为舵12。
第一舵12A由配置于第一螺旋桨1A的左侧的左舵3A形成,第一舵12A是不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舵2A的右舵3B对应的右舵的舵。另外,第二舵12B由配置于第二螺旋桨1B的右侧的右舵3B形成,第二舵12B是不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舵2B的左舵3A对应的左舵的舵。另外,第一舵12A的左舵3A与第一舵2A的左舵3A形成为相同的形状,第二舵12B的右舵3B与第二舵2B的右舵3B形成为相同的形状。
由此,能够抑制第一舵12A和第二舵12B的阻力而使船高效地航行。另外,由于第一舵12A的左舵3A和第二舵12B的右舵3B沿左右方向间隔较大地配置,因此能够将第一舵12A的左舵3A和第二舵12B的右舵3B的+舵角的可动范围设定得较大。
<第三实施方式的舵>
接下来,对第三实施方式的舵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11所示,在船的船尾的第一螺旋桨1A的外周设置有形成第三实施方式的舵的第一舵22A,在第二螺旋桨1B的外周设置有形成第三实施方式的舵的第二舵22B。
第一舵22A和第二舵22B形成为相对于第一螺旋桨1A和第二螺旋桨1B的左右方向的中心线左右对称。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第一舵22A和第二舵22B统称为舵22。
第一舵22A由配置于第一螺旋桨1A的左侧的左舵3A以及在第一螺旋桨1A和第二螺旋桨1B的左右方向的中心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右固定舵23形成。
在上下方向上,右固定舵23的下端部形成于与左舵3A的下端部相同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右固定舵23的右舵弦长形成为与左舵3A的左舵弦长相同的长度。另外,优选的是,右固定舵23的左内表面23A形成为在第一螺旋桨1A侧具有规定的鼓起的翘曲线(弧面曲线)状。
第二舵22B由配置于第二螺旋桨1B的右侧的右舵3B以及在第一螺旋桨1A和第二螺旋桨1B的左右方向的中心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固定舵24形成。
在上下方向上,左固定舵24的下端部形成于与右舵3B的下端部相同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左固定舵24的左舵弦长形成为与右舵3B的右舵弦长相同的长度。另外,优选的是,左固定舵24的右内表面24A形成为在第二螺旋桨1B侧具有规定的鼓起的翘曲线(弧面曲线)状。另外,右固定舵23和左固定舵24一体地形成而形成固定舵25。另外,也能够将固定舵25形成为舵轴和舵板处于同一平面内的普通舵。
由此,能够抑制第一舵22A和第二舵22B的阻力而使船高效地航行。另外,由于第一舵22A的左舵3A和固定舵25沿左右方向间隔较大地配置,因此能够将第一舵22A的左舵3A的+舵角的可动范围设定得较大,由于第二舵22B的右舵3B和固定舵25沿左右方向间隔较大地配置,因此能够将第二舵22B的右舵3B的+舵角的可动范围设定得较大。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沿船尾的左右方向设置有多个螺旋桨的船。
标号说明
1A:第一螺旋桨;1B:第二螺旋桨;2A:第一舵;2B:第二舵;3A:左舵;3B:右舵;4A:第一左舵部;4B:第一右舵部;5A:第二左舵部;5B:第二右舵部;6A:第三左舵部;6B:第三右舵部;7A:右内表面;7B:左内表面;8A:左舵轴;8B:右舵轴;25:固定舵;CA:左舵弦长(前后方向的长度);CB:右舵弦长(前后方向的长度);D:直径;L:外周线。

Claims (6)

1.一种舵,其配置于在船的船尾的前后方向的同一位置沿左右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而设置的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的侧部,其特征在于,
由配置于所述第一螺旋桨的两侧的第一舵和配置于所述第二螺旋桨的两侧的第二舵形成所述舵,
在后视观察时,由配置于所述第一螺旋桨的左侧的左舵和配置于所述第一螺旋桨的右侧的右舵形成所述第一舵,
在后视观察时,由配置于所述第二螺旋桨的左侧的左舵和配置于所述第二螺旋桨的右侧的右舵形成所述第二舵,
在后视观察时,由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左舵部、从该第一左舵部的左端朝向下方左侧弯曲的第二左舵部以及从该第二左舵部的下端朝向下方延伸的第三左舵部形成所述第一舵和所述第二舵的左舵,
在后视观察时,由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右舵部、从该第一右舵部的右端朝向下方右侧弯曲的第二右舵部以及从该第二右舵部的下端朝向下方延伸的第三右舵部形成所述第一舵和所述第二舵的右舵,
在后视观察时,将所述第一舵的第一左舵部和第一右舵部配置于从所述第一螺旋桨的外周线的上端起比螺旋桨的直径的10%~20%靠上方的位置,
在后视观察时,将所述第二舵的第一左舵部和第一右舵部配置于从所述第二螺旋桨的外周线的上端起比螺旋桨的直径的10%~20%靠上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舵,其中,
在所述第一舵的第一左舵部和第一右舵部分别设置左舵轴和右舵轴,
在侧视观察时,将所述第一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形成为所述第一螺旋桨的直径的40%~100%,将所述第一螺旋桨设置于从所述第一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的前端起前后方向的长度的15%~65%之间,将所述第一舵的左舵轴和右舵轴设置于从所述第一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的前端起前后方向的长度的35~50之间,
在所述第二舵的第一左舵部和第一右舵部分别设置左舵轴和右舵轴,
在侧视观察时,将所述第二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形成为所述第二螺旋桨的直径的40%~100%,将所述第二螺旋桨设置于从所述第二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的前端起前后方向的长度的15%~65%之间,将所述第二舵的左舵轴和右舵轴设置于从所述第二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的前端起前后方向的长度的35~5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舵,其中,
在后视观察时,将所述第一舵的第三左舵部的右内表面与第一螺旋桨的外周线的左端的间隔以及所述第一舵的第三右舵部的左内表面与第一螺旋桨的外周线的右端的间隔形成为第一螺旋桨的直径的4%~10%,
在后视观察时,将所述第二舵的第三左舵部的右内表面与第二螺旋桨的外周线的左端的间隔以及所述第二舵的第三右舵部的左内表面与第二螺旋桨的外周线的右端的间隔形成为第二螺旋桨的直径的4%~1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舵,其中,
在后视观察时,使所述第一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的下端位于比所述第一螺旋桨的轴心靠下方的位置,
在后视观察时,使所述第二舵的第三左舵部和第三右舵部的下端位于比所述第一螺旋桨的轴心靠下方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舵,其中,
在后视观察时,由配置于所述第一螺旋桨的左侧的左舵形成所述第一舵,
在后视观察时,由配置于所述第二螺旋桨的右侧的右舵形成所述第二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舵,其中,
在所述第一舵的左舵与所述第二舵的右舵之间设置有舵轴和舵板处于同一平面内的普通舵,
在后视观察时,在所述第一螺旋桨与所述第二螺旋桨的左右方向的中间配置有所述固定舵。
CN202180038438.7A 2020-08-27 2021-07-26 Pending CN1156978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43796A JP7222957B2 (ja) 2020-08-27 2020-08-27
JP2020-143796 2020-08-27
PCT/JP2021/027488 WO2022044644A1 (ja) 2020-08-27 2021-07-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7837A true CN115697837A (zh) 2023-02-03

Family

ID=80353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38438.7A Pending CN115697837A (zh) 2020-08-27 2021-07-26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49796A1 (zh)
EP (1) EP4206070A1 (zh)
JP (2) JP7222957B2 (zh)
KR (1) KR20230005299A (zh)
CN (1) CN115697837A (zh)
CA (1) CA3182766A1 (zh)
WO (1) WO202204464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O160840C (no) 1986-11-20 1989-06-07 Mariko As Manoevreringsanordning for baater.
JP5453625B2 (ja) * 2010-02-22 2014-03-26 株式会社Ihi 二軸推進器付船舶
JP6554743B2 (ja) 2014-11-18 2019-08-0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近接二軸船のフィン付舵、船舶
JP2020044876A (ja) * 2018-09-14 2020-03-26 株式会社ケイセブン 操舵装置
JP7216531B2 (ja) * 2018-12-07 2023-02-01 株式会社ケイセブン 操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06070A1 (en) 2023-07-05
WO2022044644A1 (ja) 2022-03-03
JP7222957B2 (ja) 2023-02-15
CA3182766A1 (en) 2022-03-03
US20230249796A1 (en) 2023-08-10
JP2022191425A (ja) 2022-12-27
JP7422839B2 (ja) 2024-01-26
KR20230005299A (ko) 2023-01-09
JP2022039021A (ja) 2022-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42906B1 (ko) 이중 반전 프로펠러 추진 방식의 선박
JP2007223557A (ja) ツイン・スケグ船
CN113179636B (zh) 操舵装置
KR20090078340A (ko) 측방향 선박 러더
JP7485737B2 (ja) 操舵装置
CN115697837A (zh)
US20230166825A1 (en) Gate rudder including left rudder and right rudder disposed left and right of propeller of ship
JP6265565B2 (ja) 舵構造と船の製作方法
WO2021014919A1 (ja) 船尾フィン
WO2012073614A1 (ja) 船舶
CN109070986B (zh) 船舶用舵及船舶
JP6345221B2 (ja) 一軸二舵システム
CN108025799B (zh) 船舶
JP2009001212A (ja) 船舶用推進装置及び船舶用推進装置の設計方法
JP7107668B2 (ja)
JP7493359B2 (ja) 船のプロペラの両側に配置される左舵と右舵を備えるゲートラダー
JP7219664B2 (ja) 船舶舵フィン装置
CN110770117B (zh) 船尾鳍和具备该船尾鳍的船舶
KR102448983B1 (ko) 선박용 러더
JP4703244B2 (ja) 舶用一軸二舵システムおよび一軸二舵船舶
KR20150008568A (ko) 선박용 러더
KR101225174B1 (ko) 조타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선박
KR101323795B1 (ko) 선박
KR20130012433A (ko) 선박용 러더 및 이를 갖춘 선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