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95607B - 一种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95607B
CN115695607B CN202211331503.8A CN202211331503A CN115695607B CN 115695607 B CN115695607 B CN 115695607B CN 202211331503 A CN202211331503 A CN 202211331503A CN 115695607 B CN115695607 B CN 1156956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foldable electronic
swing
support plate
bend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315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95607A (zh
Inventor
黄波
王昌勇
徐治效
黄涛
张辉
李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315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956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95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56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956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56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1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ormed by a plurality of foldable display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04M1/022The hinge comprising two parallel pivoting ax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柔性屏折叠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柔性屏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和承托板;柔性显示面板具有背面和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承托板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面,用于对柔性显示面板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承托板具有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部、第一弯折部、第一连接部、主弯折部、第二连接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方向平行于承托板的板面;柔性屏被折叠后,主弯折部可以朝折叠方向进行弯曲,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可以背离折叠方向进行弯曲,从而能够对柔性屏的折叠形态进行有效控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能够对折叠状态进行有效控制,以提升折叠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19年12月27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911378915.5、申请名称为“可折叠终端”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
背景技术
在可折叠设备中,柔性屏是实现可折叠功能的关键部件之一。柔性屏可以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和位于其背部的承托板,柔性显示面板具备较大的柔性,从而可以为随意弯曲。承托板具有一定的刚性,从而能够为柔性显示面板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但是,当柔性屏被折叠时,承托板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柔性屏的最小弯折半径,因此,会影响柔性屏的折叠效果。具体来说,当可折叠设备被折叠后,被折叠的部分会形成较大隆起,该隆起会增加可折叠设备被折叠后的最大厚度,从而不利于提升可折叠设备被折叠后的便携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够提升折叠效果的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屏,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和承托板。柔性显示面板具有背面和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承托板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面,用于对柔性显示面板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其中,承托板具有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部、第一弯折部、第一连接部、主弯折部、第二连接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二固定部,其中,第一方向平行于承托板的板面。柔性屏被折叠后,主弯折部可以朝折叠方向进行弯曲,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可以背离折叠方向进行弯曲,从而能够对柔性屏的折叠形态进行有效控制。另外,当柔性屏被展开后,承托板能够通过自身的刚性来提升柔性显示面板的平面度,从而有效提升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具体实施时,当柔性屏被展开后,可以形成平直的板状结构。即柔性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的表面可以具备较好的平面度,以提供良好的显示效果和视觉体验。另外,当柔性屏被折叠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可以处于相互平行的状态,从而尽可能的降低柔性屏所占用的体积大小;另外,还能有效降低柔性屏所围成轮廓的大小,从而还有助于提升柔性屏的安全性。
在具体实施时,为了使得第一弯折部、主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相较于第一固定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固定部具有较大的柔性。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固定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固定部的厚度可以大于第一弯折部、主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厚度。具体来说,当承托板的厚度不均匀时,厚度较小的区域更容易被弯曲,相应的,厚度较大的区域更不容易被弯曲。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固定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固定部的材料密度可以大于第一弯折部、主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材料密度。具体来说,当承托板整体采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在不同区域中,单位体积内材料的重量不同时;单位体积内材料的重量较小(即材料密度较小)的区域更容易被弯曲。相应的,单位体积内材料的重量较大(即材料密度较大)的区域更不容易被弯曲。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在第一弯折部、主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中可以设置通孔。以第一弯折部为例,在第一弯折部设置贯穿承托板的上、下板面的通孔后,会降低该区域的刚性,当承托板被弯曲时,设置有通孔的区域更容易产生弯曲形变。相应的,在主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设置通孔,同样能够降低该设置通孔区域的刚性。
为了使得第一弯折部、主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能够被更好的弯曲,在第二方向上,多个通孔可以由承托板的一个边缘排列至另一个边缘。其中,第二方向平行于承托板的板面,且垂直于第一方向。
另外,为了使得第一弯折部、主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能够具备一定大小的弯曲区域。沿第一方向,可以在第一弯折部设置多列该通孔。相应的,沿第一方向,可以在主弯折部设置多列该通孔、沿第一方向,可以在第二弯折部设置多列该通孔。在具体配置时,相邻的两列通孔可以交错设置,以保证第一弯折部、主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具备较强的受力性能和耐疲劳度。
另外,考虑到在实际使用时,主弯折部的弯折角度可能会比较大,因此,主弯折部的区域可以大于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区域。具体来说,在主弯折部,可以设置更多列通孔;在第一弯折部可以设置较少列通孔,在第二弯折部也可以设置较少列通孔。其中,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设置通孔的列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以关于主弯折部对称设置也可以非对称设置。或者,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方向上,第一连接部的长度与第二连接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应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可以关于主弯折部对称设置也可以非对称设置。或者,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弯折部所设置的通孔的列数与第二弯折部所设置的通孔的列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应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可以关于主弯折部对称设置也可以非对称设置。或者,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固定部的长度与第二固定部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外,在具体实施时,通孔的截面轮廓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其他的形状。
例如,通孔的截面轮廓为长条状。另外,为了提升第一弯折部、主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可弯折性能,通孔的截面轮廓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或垂直于第一方向)。
在具体配置时,承托板可以通过粘结层贴合在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部。其中,粘结层具体可以是双面胶,也可以是包含有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等材质的胶层。在具体实施时,承托板的形状轮廓、大小可以与柔性显示面板的形状轮廓、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承托板和柔性显示面板可以是相同大小的矩形结构。承托板的其中一个板面与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部完全贴合,以提升承托板和柔性显示面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弯曲形变时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折叠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铰链和上述的柔性屏,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铰链进行连接,以实现可折叠设备的可折叠功能。承托板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折叠或展开时,承托板(或柔性屏)也能够随之被折叠或展开。
在具体实施时,铰链的结构、弯折形态可以是多样的。或者,柔性屏也可以与铰链中的部分结构进行固定连接。
例如,铰链中可以包括主体和关于主体对称设置的第一折叠组件和第二折叠组件,第一折叠组件和第二折叠组件能够相对于主体相向或相背离转动,以实现铰链的折叠功能。第一折叠组件可以包括:第一摆动连杆、第一摆臂、第一从动臂和第一支撑板。第一摆臂的一端可以与主体转动连接,另一端可以与第一摆动连杆转动连接;第一从动臂的一端可以与主体转动连接,另一端可以与第一摆动连杆滑动连接;其中,第一从动臂和第一摆臂在主体上的旋转轴心相互平行且不重合,以使第一折叠组件相对于主体转动时能够产生长度变化。第二折叠组件可以包括:第二摆动连杆、第二摆臂、第二从动臂和第二支撑板。第二摆臂的一端可以与主体转动连接,另一端可以与第二摆动连杆转动连接;第二从动臂的一端可以与主体转动连接,另一端可以与第二摆动连杆滑动连接;其中,第二从动臂和第二摆臂在主体上的旋转轴心相互平行且不重合,以使第二折叠组件相对于主体转动时能够产生长度变化。
当铰链被折叠时,第一摆动连杆和第二摆动连杆相向转动,第一摆动连杆带动第一从动臂同步转动,且第一摆动连杆和第一摆臂相对第一从动臂伸展运动,第二摆动连杆带动第二从动臂同步转动,且第二摆动连杆和第二摆臂相对第二从动臂伸展运动,以增加铰链的长度;与第一支撑板滑动连接的第一摆臂或第一从动臂驱动第一支撑板相对第一摆动连杆正向转动(例如,当第一摆动连杆顺时针旋转时,第一支撑板相对于第一摆动连杆顺时针旋转),与第二支撑板滑动连接的第二摆臂或第二从动臂驱动第二支撑板相对第二摆动连杆正向转动(例如,当第二摆动连杆逆时针旋转时,第二支撑板相对于第二摆动连杆逆时针旋转),以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主体围成容纳空间。
当铰链被展开时,第一摆动连杆和第二摆动连杆相背离转动,第一摆动连杆带动第一从动臂同步转动,且第一摆动连杆和第一摆臂相对第一从动臂收缩运动,第二摆动连杆带动第二从动臂同步转动,且第二摆动连杆和第二摆臂相对第二从动臂收缩运动,以缩减铰链的长度;与第一支撑板滑动连接的第一摆臂或第一从动臂驱动第一支撑板相对第一摆动连杆正向转动(例如,当第一摆动连杆逆时针旋转时,第一支撑板相对于第一摆动连杆逆时针旋转),与第二支撑板滑动连接的第二摆臂或第二从动臂驱动第二支撑板相对第二摆动连杆正向转动(例如,当第二摆动连杆顺时针旋转时,第二支撑板相对于第二摆动连杆顺时针旋转),以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主体展平成支撑面。从而能够对柔性屏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中,当铰链被折叠时,其长度能够得到良好的伸展,同时,第一支撑板、主体和第二支撑板能够逐渐围成容纳空间;当铰链被展开时,其长度能够得到良好的缩短,同时第一支撑板、主体和第二支撑板能够逐渐展平成支撑面。另外,在此过程中,从外观上看铰链中不会出现明显缝隙,从而具备较好的遮蔽性,有利于提升铰链的整体性和安全性。承托板还可以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在具体实施时,承托板的第一连接部可以粘接在第一支撑板上,第二连接部可以粘接在第二支撑板上。在铰链的折叠、展开过程中,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可随着铰链的折叠状态产生旋转或滑动等姿态变化。相应的,第一连接部也可以随着第一支撑板产生对应的姿态变化。第二连接部也可以随着第二支撑板产生对应的姿态变化。使得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能有效对承托板(或柔性屏)的形态进行较为有效的控制,从而有利于增加可折叠设备的使用效果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屏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屏处于折叠状态时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承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铰链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铰链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铰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铰链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铰链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铰链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下面首先介绍一下其应用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可以应用在可折叠手机、可折叠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折叠电子书等可折叠设备中。柔性屏具备一定的可弯折性,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将柔性屏进行折叠,在另一些情况下可以将柔性屏进行展开。例如,当可折叠设备被折叠后,柔性屏可以随之被折叠,从而可以降低可折叠设备的面积,以提升便携性。当可折叠设备被展开后,柔性屏可以随之被展开,从而可以提供较大的显示区域,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在一些可折叠设备中,将可折叠设备进行折叠后,并没有考虑到柔性屏中被折叠部分的姿态。另外,也没有设置相应的结构对柔性屏的折叠姿态进行有效控制,导致柔性屏中的被折叠部分出现较大隆起,从而会影响到可折叠设备的厚度和折叠后的整体姿态。
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可折叠设备可以包括通过铰链01连接的第一主体02和第二主体03,第一主体02可以通过铰链01相对第二主体03进行折叠,从而实现可折叠设备的折叠功能。柔性屏04的一部分与第一主体02固定连接,另一部分与第二主体03固定连接。柔性屏04具备一定的柔性,因此,当第一主体02和第二主体03通过铰链01进行折叠时,柔性屏04对应于铰链01的部分可以产生弯曲形变。在实际应用时,为了保证柔性屏04的安全性,柔性屏04中的被折叠部分(即产生弯曲形变的部分)的弯折半径R需要大于特定值,以防止出现折痕或裂纹等不良情况。为此,可折叠设备被折叠后,在铰链01部分(或柔性屏04的被折叠部分)会形成较大的拱状隆起,从而会影响到可折叠设备的厚度。另外,第一主体02和第二主体03之间也会保持一定的夹角,而不能处于相互平行的状态,从而降低了可折叠设备的安全性。例如,当可折叠设备遭受外力挤压后,铰链01会承受较大的作用力,容易产生形变、失效等风险;另外,第一主体02和第二主体03之间的夹缝中容易存留异物,从而会对柔性屏04的安全性造成不良影响。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折叠姿态进行有效控制的柔性屏和应用该柔性屏的可折叠设备。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柔性屏进行具体说明。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这种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以下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一个或多个”是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柔性屏10包括柔性显示面板11(如OLED显示面板)和承托板12。柔性显示面板11的上表面为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下表面为背面。承托板12通过粘结层13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11的背面,用于对柔性显示面板11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另外,为了能够对柔性屏10的折叠姿态进行有效控制,承托板12具有沿第一方向(图中由左到右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部121、第一弯折部122、第一连接部123、主弯折部124、第二连接部125、第二弯折部126和第二固定部127,其中,第一方向平行于承托板12的板面。请结合参阅图3,柔性屏10被折叠后,主弯折部124可以朝折叠方向进行弯曲(也可以理解为朝内弯曲),第一弯折部122和第二弯折部126可以背离折叠方向进行弯曲(也可以理解为朝外弯曲),从而能够对柔性屏10的折叠形态进行有效控制。在承托板12的作用下,当柔性屏10被展开后,能够提升柔性显示面板11的平面度,从而有效提升柔性显示面板11的显示效果。当柔性屏10被折叠后,承托板12能够通过自身的结构设置来控制柔性屏10的折叠姿态,从而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承托板12可以是金属板、玻璃板或塑料板等具有一定刚性的板状结构。在承托板12中,第一弯折部122、第一连接部123、主弯折部124、第二连接部125和第二弯折部126共同构成柔性屏10的弯曲部120。第一固定部121、第一连接部123、第二连接部125和第二固定部127具有较大的刚性;第一弯折部122、主弯折部124和第二弯折部126具有较好柔性。如图3所示,当柔性屏10被折叠后,刚性较大的第一固定部121、第一连接部123、第二连接部125和第二固定部127不易被弯曲可以保持平板结构,同时,柔性较大的第一弯折部122、主弯折部124和第二弯折部126较容易被弯曲。另外,由于主弯折部124可以朝折叠方向进行弯曲、第一弯折部122和第二弯折部126可以背离折叠方向进行弯曲,从而会降低柔性屏10的弯曲部所围成轮廓A的大小。
在具体实施时,当柔性屏10被展开后,可以形成平直的板状结构。即柔性显示面板11用于显示图像的表面可以具备较好的平面度,以提供良好的显示效果和视觉体验。另外,当柔性屏10被折叠后,第一固定部121和第二固定部127可以处于相互平行的状态,从而尽可能的降低柔性屏10所占用的体积大小;另外,还能有效降低柔性屏10所围成轮廓A的大小,从而还有助于提升柔性屏10的安全性。
另外,为了使得第一弯折部122、主弯折部124和第二弯折部126相较于第一固定部121、第一连接部123、第二连接部125和第二固定部127具有较大的柔性。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固定部121、第一连接部123、第二连接部125和第二固定部127的厚度可以大于第一弯折部122、主弯折部124和第二弯折部126的厚度。具体来说,当承托板12的厚度不均匀时,厚度较小的区域更容易被弯曲,相应的,厚度较大的区域更不容易被弯曲。因此,通过以上结构设置,使得当承托板12(或柔性屏10)被折叠时,厚度较小的第一弯折部122、主弯折部124和第二弯折部126更容易被弯曲,因此,能够对柔性屏10的折叠形态进行有效控制。在具体配置时,第一固定部121、第一连接部123、第二连接部125和第二固定部127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第一弯折部122、主弯折部124和第二弯折部126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另外,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固定部121、第一连接部123、第二连接部125和第二固定部127的材料密度可以大于第一弯折部122、主弯折部124和第二弯折部126的材料密度。具体来说,当承托板12整体采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在不同区域中,单位体积内材料的重量不同时;单位体积内材料的重量较小(即材料密度较小)的区域更容易被弯曲。相应的,单位体积内材料的重量较大(即材料密度较大)的区域更不容易被弯曲。因此,通过以上结构设置,使得当承托板12(或柔性屏10)被折叠时,材料密度较小的第一弯折部122、主弯折部124和第二弯折部126更容易被弯曲,因此,能够对柔性屏10的折叠形态进行有效控制。在具体配置时,第一固定部121、第一连接部123、第二连接部125和第二固定部127的材料密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第一弯折部122、主弯折部124和第二弯折部126的材料密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另外,如图4所示,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在第一弯折部122、主弯折部124和第二弯折部126中可以设置通孔128。以第一弯折部122为例,在第一弯折部122设置贯穿承托板12的上、下板面的通孔128后,会降低该区域的刚性,当承托板12被弯曲时,设置有通孔128的区域更容易产生弯曲形变。相应的,在主弯折部124和第二弯折部126设置通孔128,同样能够降低该设置通孔128区域的刚性。因此,通过以上结构设置,使得当承托板12(或柔性屏10)被折叠时,设置有通孔128的第一弯折部122、主弯折部124和第二弯折部126更容易被弯曲,因此,能够对柔性屏10的折叠形态进行有效控制。在具体配置时,在第一弯折部122、主弯折部124和第二弯折部126中所设置的通孔128的大小、截面轮廓、数量、位置排布等参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例如,以第一弯折部122为例。为了使得第一弯折部122能够被更好的弯曲,第一弯折部122设有多个通孔,且在第二方向上(图中由上到下的方向),多个通孔128由承托板12的一个边缘(图中的上边缘)排列至另一个边沿(图中的下边缘)。另外,为了使得第一弯折部122能够具备一定大小的弯曲区域,沿第一方向(图中由左到右的方向),设有多列该通孔128。在具体配置时,相邻两列的通孔128可以交错设置,以保证第一弯折部122的受力性能和耐疲劳度。相应的,在主弯折部124和第二弯折部126中,通孔128的位置排布也可以依照上述第一弯折部122中通孔128的位置排布进行设置。另外,考虑到在实际使用时,主弯折部124的弯折角度可能会比较大,因此,主弯折部124的区域可以大于第一弯折部122和第二弯折部126的区域。具体来说,在主弯折部124,可以设置更多列(图中示出有13列)通孔128;在第一弯折部122可以设置较少列(图中示出有4列)通孔128,在第二弯折部126也可以设置较少列(图中示出有4列)通孔128。其中,第一弯折部122和第二弯折部126所设置通孔128的列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第一连接部123和第二连接部125可以关于主弯折部124对称设置也可以非对称设置。或者,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方向上,第一连接部123的长度与第二连接部125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应的,第一弯折部122和第二弯折部126可以关于主弯折部124对称设置也可以非对称设置。或者,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弯折部122所设置的通孔128的列数与第二弯折部126所设置的通孔128的列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应的,第一固定部121和第二固定部127可以关于主弯折部124对称设置也可以非对称设置。或者,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固定部121的长度与第二固定部127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外,在具体实施时,通孔128的截面轮廓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其他的形状。例如,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通孔128的截面轮廓为长条状。另外,为了提升第一弯折部122、主弯折部124和第二弯折部126的可弯折性能,通孔128的截面轮廓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或垂直于第一方向)。
在具体配置时,如图3所示,承托板12可以通过粘结层13贴合在柔性显示面板11的背部。其中,粘结层13具体可以是双面胶,也可以是包含有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等材质的胶层。在具体实施时,承托板12的形状轮廓、大小可以与柔性显示面板11的形状轮廓、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承托板12和柔性显示面板11是相同大小的矩形结构。承托板12的其中一个板面与柔性显示面板11的背部完全贴合,以提升承托板12和柔性显示面板11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弯曲形变时的一致性。
另外,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折叠设备30,包括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铰链20和上述的柔性屏(图中柔性屏只示出了承托板12的结构),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通过铰链20进行连接,以实现可折叠设备30的可折叠功能。承托板12的第一固定部121与第一壳体31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127与第二壳体32固定连接。当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相对折叠或展开时,承托板12(或柔性屏)也能够随之被折叠或展开。
在具体实施时,承托板12的第一固定部121与第一壳体31固定连接具体可以是,第一固定部121可以通过粘结材料(如双面胶、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等)固定贴合于第一壳体31。承托板12的第二固定部127与第二壳体32固定连接具体可以是,第二固定部127可以通过粘结材料(如双面胶、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等)固定贴合于第二壳体32。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部121还可以采用焊接等方式与第一壳体31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127也可以采用焊接等方式与第二壳体32固定连接。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铰链20的结构、弯折形态可以是多样的。或者,柔性屏也可以与铰链20中的部分结构进行固定连接。
例如,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铰链20(其中铰链20的具体结构和运动原理可参照中国申请号为:201911286336.8、发明名称为“一种铰链和移动终端”的专利文件,因此,下述仅作简要说明)。概括来说,铰链20包括主体21和关于主体21对称设置的第一折叠组件22和第二折叠组件23,第一折叠组件22和第二折叠组件23能够相对于主体21相向或相背离转动,以实现铰链20的折叠功能。
如图7所示,第一折叠组件22可以包括:第一摆动连杆221、第一摆臂222(图中示出有两个)、第一从动臂223(图中示出有两个)和第一支撑板224(图7中未示出)。第一摆臂222的一端(图中的右端)与主体21转动连接,另一端(图中的左端)与第一摆动连杆221转动连接;第一从动臂223的一端(图中的右端)与主体21转动连接,另一端(图中的左端)与第一摆动连杆221滑动连接;其中,第一从动臂223和第一摆臂222在主体21上的旋转轴心相互平行且不重合,以使第一折叠组件22相对于主体21转动时能够产生长度变化。
第一支撑板224与第一摆动连杆221转动连接,且与第一从动臂223滑动连接;当第一折叠组件22相对于主体21转动时,第一支撑板224能够在第一从动臂223的驱动力下相对于第一摆动连杆221转动。
如图8所示,第二折叠组件23可以包括第二摆动连杆231、第二摆臂232(图中示出有两个)、第二从动臂233(图中示出有两个)和第二支撑板234(图8中未示出)。第二摆臂232的一端(图中的左端)与主体21转动连接,另一端(图中的右端)与第二摆动连杆231转动连接;第二从动臂233的一端(图中的左端)与主体21转动连接,另一端(图中的右端)与第二摆动连杆231滑动连接;其中,第二从动臂233和第二摆臂232在主体21上的旋转轴心相互平行且不重合,以使第二折叠组件23相对于主体21转动时能够产生长度变化。
第二支撑板234与第二摆动连杆131转动连接,且与第二从动臂233滑动连接;当第二折叠组件23相对于主体21转动时,第二支撑板234能够在第二从动臂233的驱动力下相对于第二摆动连杆231转动。
请结合参阅图9,铰链20被折叠的过程中,由于第一摆动连杆121会相对于第一从动臂123向外滑动,因此,第一从动臂123会驱动第一支撑板124相对于第一摆动连杆121顺时针旋转,以使第一支撑板124与主体21之间逐渐形成用于容纳柔性屏(的弯曲部分)的容纳空间。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折叠组件22和第二折叠组件23可以相对于主体21对称设置,第二折叠组件23的基本结构组成和运动原理可以与第一折叠组件22相同,因此,第二折叠组件23的结构组成和运动原理可参照上述对于第一折叠组件22的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下面将对第一折叠组件22中各组成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以及与主体21之间的连接结构作具体说明;第二折叠组件23中各组成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可参照对于第一折叠组件22的描述。
如图10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摆臂222和主体21之间实现转动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为虚拟轴式。
具体来说,主体21可以包括相互扣合的外壳212和内壳211,外壳212中可以设置圆弧形凹陷部212a,内壳211中可以设置圆弧形凸起211a;外壳212和内壳211扣合固定后,圆弧形凹陷部212a和圆弧形凸起211a扣合形成圆弧形的第一圆弧槽213,也可以理解为圆弧形凹陷部212a和圆弧形凸起211a之间形成圆弧形的缝隙。第一摆臂222的一端设有第一圆弧轴2221,将第一圆弧轴2221装配在第一圆弧槽213内,便可实现第一摆臂222和主体21之间的转动连接。通过虚拟轴式的连接方式,可以将第一摆臂222和主体21之间的连接结构良好的隐藏在主体21内,从而有利于提升铰链20的一体性和使用体验。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圆弧槽213可以为四分之一圆弧、三分之一圆弧等,第一圆弧轴2221可以是四分之一圆弧、三分之一圆弧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对第一圆弧槽213和第一圆弧轴2221的具体参数作适应调整,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第二摆臂232和主体21之间实现转动连接的具体方式也可以为虚拟轴式。简单来说,外壳212中可以设置圆弧形凹陷部212b,内壳211中可以设置圆弧形凸起211b;外壳212和内壳211扣合固定后,圆弧形凹陷部212b和圆弧形凸起211b扣合形成圆弧形的第二圆弧槽214,也可以理解为圆弧形凹陷部212b和圆弧形凸起211b之间形成圆弧形的缝隙。第二摆臂232的一端设有第二圆弧轴2321,将第二圆弧轴2321装配在第二圆弧槽214内,便可实现第二摆臂232和主体21之间的转动连接。通过虚拟轴式的连接方式,可以将第二摆臂232和主体21之间的连接结构良好的隐藏在主体21内,从而有利于提升铰链20的一体性和使用体验。
另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摆臂222和主体21之间也可以采用销轴或者其他的方式实现转动连接。
例如,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摆臂222和第一摆动连杆121之间实现转动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为销轴式。
具体来说,第一摆臂222的一端(图中图的左端)设有第一轴孔(图中未标示出),第一摆动连杆221的一端(图中的右端)设有第二轴孔(图中未标示出);销轴241穿设在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内,以实现第一摆臂222和第一摆动连杆221之间的转动连接。
第二摆臂232和第二摆动连杆231之间实现转动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为销轴式。
具体来说,第二摆臂232的一端(图中图的右端)可以设有第三轴孔(图中未标示出),第二摆动连杆231的一端(图中的左端)设有第四轴孔(图中未标示出);销轴242穿设在第三轴孔和第四轴孔内,以实现第二摆臂232和第二摆动连杆231之间的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摆臂222与第一摆动连杆221之间也可以采用上述的虚拟轴式的连接方式实现转动连接,或者采用其他的方式实现转动连接,第二摆臂232与第二摆动连杆231之间也可以采用上述的虚拟轴式的连接方式实现转动连接,或者采用其他的方式实现转动连接,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从动臂223与主体21之间可以采用上述的虚拟轴式、销轴式的连接方式实现转动连接,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实现转动连接。
例如,请结合参阅图7,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从动臂223和主体21之间采用销轴式的连接方式实现转动连接。具体来说,第一从动臂223的一端(图中的右端)设有轴孔(图中未示出),固定在主体21内的销轴243穿设在第一从动臂223的轴孔内,以实现第一从动臂223和主体21之间的转动连接。
另外,如图11和图12所示,为了实现第一从动臂223和第一摆动连杆221之间的滑动连接。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摆动连杆221中可以设有第一滑槽2212,第一从动臂223上可以设有第一滑轨2231,第一滑轨2231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滑槽2212内,以实现第一从动臂223和第一摆动连杆221之间的滑动连接。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滑槽2212也可以设置在第一从动臂223上,第一滑轨2231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摆动连杆221上。另外,第一滑槽2212和第一滑轨2231的形状可以是多样的;例如,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滑槽2212和第一滑轨2231的截面为十字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滑槽2212和第一滑轨2231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为梯形、三角形等,本申请在此不作赘述。
另外,为了实现第二从动臂233和第二摆动连杆231之间的滑动连接。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二摆动连杆231中可以设有第二滑槽2312,第二从动臂(图中未示出)上可以设有第二滑轨(图中未示出),第二滑轨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二滑槽2312内,以实现第二从动臂和第二摆动连杆231之间的滑动连接。
在具体实施时,第二滑槽2312也可以设置在第二从动臂上,第二滑轨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摆动连杆231上。另外,第二滑槽2312和第二滑轨的形状可以是多样的;例如,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二滑槽2312和第二滑轨的截面为十字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滑槽2312和第二滑轨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为梯形、三角形等,本申请在此不作赘述。
另外,具体实施时,第一支撑板224与第一摆动连杆221之间也可以采用上述的虚拟轴式的连接方式实现转动连接,也可以采用销轴式的连接方式实现转动连接,或者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实现转动连接。
例如,如图12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224和第一摆动连杆221采用虚拟轴式的连接方式实现转动连接。具体来说,第一摆动连杆221上设有第三圆弧槽2213,第一支撑板224上设有与第三圆弧槽2213相吻合的第三圆弧轴2241,第三圆弧轴2241设置在第三圆弧槽2213内,以实现第一支撑板224和第一摆动连杆221之间的转动连接。
通过虚拟轴式的连接方式,可以对第三圆弧槽2213和第三圆弧轴2241进行良好的隐藏,防止外露,从而能够增加铰链20观感上的整体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板224和第一摆动连杆221之间也可以采用销轴式的连接方式实现转动连接,或者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实现转动连接,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第二支撑板234和第二摆动连杆231也可以采用上述的虚拟轴式的连接方式实现转动连接。简单来说,第二摆动连杆231上可以设有与上述第三圆弧槽2213相同的结构,第二支撑板234上也可以设有与上述第三圆弧轴2241相同的结构,以实现第二支撑板234和第二摆动连杆231之间的转动连接。
铰链20在折叠过程中,为了使得第一支撑板224能够相对第一摆动连杆221转动,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224与第一从动臂223滑动连接。
具体来说,如图12所示,第一支撑板224上设有第三滑槽2242,第一从动臂223上设有定位轴251,定位轴251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三滑槽2242内,当第一从动臂223和第一摆动连杆221之间产生相对滑动时,位于第一从动臂223上的定位轴251会抵推第三滑槽2242的侧壁,使第一支撑板224绕第一摆动连杆221转动。
在具体实施时,第三滑槽2242可以是弧形槽、直线形槽、不规则曲线形槽等;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第一支撑板224的目标运动轨迹来调整第三滑槽2242的形状。
例如,请结合参阅图11,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对铰链20进行折叠后,为了使得第一支撑板224、第二支撑板234与主体21(内壳211)之间能够围成容纳空间,第一支撑板224与第一摆动连杆221的左端转动连接(第三圆弧槽2213靠近第一摆动连杆221的左端设置)。在对铰链20进行折叠时,第一摆动连杆22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且沿第一从动臂223向外滑动,与此同时,定位轴241抵推第三滑槽2242的侧壁,并在第三滑槽2242内滑动,以使第一支撑板224相对于第一摆动连杆22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能够在第一支撑板224和主体21(内壳211)之间逐渐形成容纳空间。另外,对铰链20进行展开时,第一摆动连杆22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且沿第一从动臂223向内滑动,与此同时,定位轴241抵推第三滑槽2242的侧壁,并在第三滑槽2242内滑动,以使第一支撑板224相对于第一摆动连杆22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当铰链20被完全展开时,第一支撑板224的上表面与主体21(内壳211)的上表面平齐,从而可以为柔性屏提供平整的支撑面。
如图12所示,在具体实施时,第二折叠组件23的结构组成可以与第一折叠组件22的结构组成相同,且关于主体21对称设置;简单来说,第二支撑板234上可以设有第四滑槽2342,第二从动臂233上可以设有定位轴252,定位轴252可滑动的设置在第四滑槽2342内,当第二从动臂233和第二摆动连杆231之间产生相对滑动时,位于第二从动臂233上的定位轴252会抵推第四滑槽2342的侧壁,使第二支撑板234绕第二摆动连杆231转动。第二折叠组件23的运作原理可参照上述对于第一折叠组件22的相关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另外,为了保证铰链20在折叠、展开过程中,第一折叠组件22和第二折叠组件23能够同步动作,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铰链20中还可以包括同步组件,以实现第一折叠组件22和第二折叠组件23之间的同步反向转动(同步相向转动和同步背离转动)。
在具体实施时,同步组件的结构形式、与第一折叠组件22和第二折叠组件23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是多样的。
例如,如图13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同步组件可以包括齿轮结构,且与第一从动臂223和第二从动臂233传动连接。
具体来说,同步组件中包括相啮合的第一齿轮261和第二齿轮262,第一齿轮261固定在第一从动臂223一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第一从动臂223的右端直接成型出齿轮结构),第二齿轮262固定在第二从动臂233的一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第二从动臂233的左端直接成型出齿轮结构),第一齿轮261的轴心与第一从动臂223在主体21上的旋转轴心重合,第二齿轮262的轴心于第二从动臂233在主体21上的旋转轴心重合。第一齿轮261和第二齿轮262之间设有相啮合的从动齿轮263和从动齿轮264,从动齿轮263与第一齿轮261相啮合,从动齿轮164和第二齿轮162相啮合;即第一从动臂223和第二从动臂233之间通过第一齿轮261、第二齿轮262、从动齿轮263和从动齿轮264实现同步转动。
如图5所示,在具体实施时,承托板12的第一固定部121可以粘接在第一壳体21上,承托板12的第二固定部127可以粘接在第二壳体22上。由于在铰链20的折叠、展开过程中,其自身长度可以随着折叠角度的变化而伸长或缩短。因此,在可折叠设备30的折叠、展开过程中,第一壳体21、铰链20和第二壳体22之间的连接长度会伸长或缩短,从而不会对承托板12(或柔性屏)造成挤压力和拉伸力。具体来说,当可折叠设备30被逐渐展开时,铰链20的长度会逐渐缩短,当可折叠设备30被完全展开(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之间的夹角为180°)后,铰链20的长度与承托板12中的弯曲部120的长度相同,同时,第一支撑板224、内壳211和第二支撑板234会形成平整的支撑面,从而能够对承托板12(或柔性屏)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
如图9所示,当可折叠设备30被逐渐折叠后,铰链20的长度会逐渐伸长,从而保证不会对承托板12的弯曲部120产生压缩的作用力,同时,第一支撑板224、内壳211和第二支撑板234会逐渐围成用于容纳弯曲部120的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的截面可以类似于水滴状),防止弯曲部120出现较大角度弯折,以避免折痕等不良现象的产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承托板12还可以与第一支撑板224和第二支撑板234固定连接。在具体实施时,承托板12的第一连接部123可以粘接在第一支撑板224上,第二连接部125可以粘接在第二支撑板234上。由于在铰链20的折叠、展开过程中,第一支撑板224和第二支撑板234的不会对弯曲部120产生拉伸、压缩等不良影响,同时,还能有效对承托板12(或柔性屏)的形态进行较为有效的控制,从而有利于增加可折叠设备30的使用效果和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当可折叠设备30采用其他类型的铰链时,本申请提供的柔性屏10仍可以与可折叠设备30进行良好的匹配。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0)

1.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铰链连接;
柔性显示面板,具有显示面和背面;
承托板,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面;
所述承托板具有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部、第一弯折部、第一连接部、主弯折部、第二连接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二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展平时从所述第一壳体指向所述第二壳体的方向;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刚性大于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主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刚性;
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展开时,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主弯折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形成板状结构;
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折叠后,所述主弯折部朝折叠方向弯曲,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背离所述折叠方向弯曲;所述主弯折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共同围成弯曲部,并形成一个容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主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单位体积内的重量大于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主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单位体积内的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弯折部设有多列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承托板的两个板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向上,多个通孔由所述承托板的一个边缘排列至另一个边缘;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承托板的板面,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向上,所述主弯折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宽度,所述主弯折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截面呈长条状;
所述通孔的截面轮廓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关于所述主弯折部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关于所述主弯折部对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被折叠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相互平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通过粘结层贴合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面;
其中,所述粘结层至少用于粘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柔性显示面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通过粘结层贴合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面;
其中,所述粘结层至少用于粘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柔性显示面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铰链粘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铰链粘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包括主体、关于所述主体对称设置的第一折叠组件和第二折叠组件;
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包括:
第一摆动连杆;
第一摆臂,一端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摆动连杆转动连接;
第一从动臂,一端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摆动连杆滑动连接;
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摆动连杆转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摆臂或所述第一从动臂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折叠组件包括:
第二摆动连杆;
第二摆臂,一端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摆动连杆转动连接;
第二从动臂,一端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摆动连杆滑动连接;
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摆动连杆转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二摆臂或所述第二从动臂滑动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臂和所述第一摆臂在所述主体上的旋转轴心相互平行且不重合,所述第二从动臂和所述第二摆臂在所述主体上的旋转轴心相互平行且不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支撑板粘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粘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连杆和所述第二摆动连杆相向转动时,所述第一从动臂和所述第二从动臂相向转动,且所述第一摆动连杆和所述第一摆臂相对所述第一从动臂伸展运动,所述第二摆动连杆和所述第二摆臂相对所述第二从动臂伸展运动,以增加所述铰链的长度;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所述第一摆动连杆转动,所述第二支撑板相对所述第二摆动连杆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主体围成容纳空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连杆和所述第二摆动连杆相背离转动时,所述第一从动臂和所述第二从动臂相背离转动,且所述第一摆动连杆和所述第一摆臂相对所述第一从动臂收缩运动,所述第二摆动连杆和所述第二摆臂相对所述第二从动臂收缩运动,以缩减所述铰链的长度;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所述第一摆动连杆转动,所述第二支撑板相对所述第二摆动连杆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主体展平成支撑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相互扣合的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设置圆弧形凹陷部,所述内壳设置圆弧形凸起,当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扣合后,所述圆弧线凹陷部和所述圆弧线凸起扣合形成圆弧线的第一圆弧槽,所述第一摆臂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圆弧轴,所述第一圆弧轴装配在所述第一圆弧槽内,以使得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主体转动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4或19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连杆中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从动臂上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可在所述第一滑槽中滑动。
21.根据权利要求14或19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一从动臂上设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三滑槽内,当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展平时,所述定位轴相比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折叠时,远离所述主体。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折叠时,所述第一摆动连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且所述第一摆动连杆相对所述第一从动臂向远离所述主体的方向滑动,所述定位轴在所述第三滑槽内滑动,以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所述第一摆动连杆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槽和第一从动臂都位于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三滑槽和所述第一从动臂在第二方向上相邻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承托板的板面,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2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一摆动连杆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臂和所述主体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臂中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摆动连杆上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可在所述第一滑槽中滑动。
2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包括同步组件,以使得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和所述第二折叠组件同步相向转动。
2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
2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连杆上设有第三圆弧槽,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圆弧槽对应的第三圆弧轴,所述第三圆弧轴设置在所述第三圆弧槽内,以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一摆动连杆转动连接。
30.一种承托板,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部、第一弯折部、第一连接部、主弯折部、第二连接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二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承托板展平时从所述第一固定部指向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方向;
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刚性大于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主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刚性;
所述承托板展开时,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主弯折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形成板状结构;
所述承托板折叠后,所述主弯折部朝折叠方向弯曲,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背离所述折叠方向弯曲;所述主弯折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共同围成弯曲部,并形成一个容纳空间。
CN202211331503.8A 2019-12-27 2020-04-23 一种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 Active CN1156956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31503.8A CN115695607B (zh) 2019-12-27 2020-04-23 一种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8915 2019-12-27
CN2019113789155 2019-12-27
CN202010327242.7A CN113053238A (zh) 2019-12-27 2020-04-23 一种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
CN202211331503.8A CN115695607B (zh) 2019-12-27 2020-04-23 一种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27242.7A Division CN113053238A (zh) 2019-12-27 2020-04-23 一种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5607A CN115695607A (zh) 2023-02-03
CN115695607B true CN115695607B (zh) 2023-05-05

Family

ID=76507545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49467.6A Pending CN115988114A (zh) 2019-12-27 2020-04-23 一种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
CN202110921357.3A Active CN113763814B (zh) 2019-12-27 2020-04-23 一种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
CN202211331503.8A Active CN115695607B (zh) 2019-12-27 2020-04-23 一种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
CN202010327242.7A Pending CN113053238A (zh) 2019-12-27 2020-04-23 一种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49467.6A Pending CN115988114A (zh) 2019-12-27 2020-04-23 一种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
CN202110921357.3A Active CN113763814B (zh) 2019-12-27 2020-04-23 一种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27242.7A Pending CN113053238A (zh) 2019-12-27 2020-04-23 一种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063996A4 (zh)
CN (4) CN115988114A (zh)
WO (1) WO20211294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9068A (zh) 2020-10-31 2022-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铰链机构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CN114338864A (zh) 2020-09-30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883156A (zh) 2020-07-01 2022-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模组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CN115988114A (zh) * 2019-12-27 2023-04-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
CN114973934B (zh) * 2021-02-22 2024-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支撑板、柔性屏模组、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5539490A (zh) * 2021-06-30 2022-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13503312A (zh) * 2021-07-13 2021-10-15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铰链、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497843B (zh) * 2021-07-29 2023-06-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移动终端
CN113645331B (zh) * 2021-08-12 2023-06-0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KR102579762B1 (ko) * 2021-08-24 2023-09-19 주식회사 이엠비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패널을 이용한 폴딩식 휴대단말기의 힌지장치
CN115762333A (zh) * 2021-09-03 2023-03-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屏幕承托板及柔性屏幕组件
CN115842883B (zh) * 2021-09-18 2023-10-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5665289A (zh) * 2021-10-19 2023-01-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折叠组件及壳体装置
CN116030709A (zh) * 2021-10-26 2023-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14078388B (zh) * 2021-11-12 2022-08-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6129736A (zh) * 2021-11-15 2023-05-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990203B (zh) * 2021-11-22 2023-01-1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4263819B (zh) * 2021-12-31 2023-11-2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支撑组件、支撑机构及显示装置
CN114446170A (zh) * 2022-01-29 2022-05-06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支撑板、可折叠显示模组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6798311A (zh) * 2022-03-14 2023-09-2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可折叠设备
CN114726938B (zh) * 2022-03-31 2023-08-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转动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6940011A (zh) * 2022-03-31 2023-10-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可折叠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CN114658751B (zh) * 2022-04-15 2023-04-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14743462B (zh) * 2022-04-27 2023-12-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882797A (zh) * 2022-06-01 2022-08-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WO2023235061A1 (en) * 2022-06-03 2023-12-0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mputing device with hinge and flexible display
CN117366089A (zh) * 2022-06-30 2024-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311942B (zh) * 2022-07-22 2023-12-0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7948338A (zh) * 2022-10-27 2024-04-3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5823103B (zh) * 2022-11-01 2023-11-03 东莞市劲丰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屏折叠手机无折痕弯折的三角形内折铰链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089164A (ko) * 2015-01-19 2016-07-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바이스의 디스플레이의 형상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플렉서블 디바이스
CN207115888U (zh) * 2017-08-03 2018-03-16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及终端
WO2018070778A1 (ko) * 2016-10-11 2018-04-19 박현민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힌지구조
CN108665812A (zh) * 2018-06-28 2018-10-1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弯曲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09118964A (zh) * 2018-09-18 2019-0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CN109257460A (zh) * 2017-07-12 2019-01-22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及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09859630A (zh) * 2019-02-22 2019-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组件、折叠显示终端
CN110022386A (zh) * 2018-01-09 2019-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的终端设备
KR102007426B1 (ko) * 2018-04-20 2019-08-05 알티전자 주식회사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18102A (ja) * 2009-03-16 2010-09-30 Sony Corp 電子機器
CN104836865B (zh) * 2015-04-01 2017-05-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US9983424B2 (en) * 2015-06-08 2018-05-29 Lg Display Co., Ltd.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CN105096752B (zh) * 2015-08-25 2018-03-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705569B2 (en) * 2016-07-08 2020-07-0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Support structure for supporting flexible display screen, and flexible display screen module
JP6261675B1 (ja) * 2016-07-19 2018-01-17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
CN106601130B (zh) * 2016-12-12 2019-03-0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柔性显示装置
CN113053250B (zh) * 2017-12-28 2022-10-0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器
US11531377B2 (en) * 2018-05-28 2022-12-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oldable display apparatus
TWI673545B (zh) * 2018-06-21 2019-10-01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折疊式裝置的轉軸模組
CN109032251A (zh) * 2018-06-28 2018-12-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承载中框
CN209164358U (zh) * 2018-07-13 2019-07-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8421695U (zh) * 2018-07-13 2019-0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686267A (zh) * 2019-02-26 2019-04-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装置
CN110058444B (zh) * 2019-05-08 2022-04-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853510B (zh) * 2019-10-23 2020-12-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的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15988114A (zh) * 2019-12-27 2023-04-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089164A (ko) * 2015-01-19 2016-07-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바이스의 디스플레이의 형상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플렉서블 디바이스
WO2018070778A1 (ko) * 2016-10-11 2018-04-19 박현민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힌지구조
CN109257460A (zh) * 2017-07-12 2019-01-22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及柔性屏移动终端
CN207115888U (zh) * 2017-08-03 2018-03-16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及终端
CN110022386A (zh) * 2018-01-09 2019-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的终端设备
KR102007426B1 (ko) * 2018-04-20 2019-08-05 알티전자 주식회사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8665812A (zh) * 2018-06-28 2018-10-1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弯曲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09118964A (zh) * 2018-09-18 2019-0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CN109859630A (zh) * 2019-02-22 2019-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组件、折叠显示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5607A (zh) 2023-02-03
CN113763814A (zh) 2021-12-07
WO2021129407A1 (zh) 2021-07-01
CN115988114A (zh) 2023-04-18
CN113053238A (zh) 2021-06-29
EP4063996A1 (en) 2022-09-28
EP4063996A4 (en) 2023-01-25
CN113763814B (zh) 202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695607B (zh) 一种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
US11846997B2 (en)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mobile terminal
US10310566B2 (en) Foldable mechanism of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US20210325941A1 (en) Support apparatus for flexible screen, foldable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EP3845996B1 (en) Rotary shaft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rotary shaft
CN212659253U (zh) 一种显示装置
WO2019223009A1 (zh) 可弯曲显示模组及可弯曲终端
WO2019223013A1 (zh) 可弯曲机构、可弯曲显示模组及可弯曲终端
US11216039B2 (en) Flexible display
WO2020192161A1 (zh) 铰链结构、折叠机构以及移动终端
KR102435781B1 (ko) 롤러블 디스플레이 스크린 구조
CN111637147B (zh) 一种可折叠机构及其显示装置
CN105407194A (zh) 具有柔性屏的移动终端
US20230384839A1 (en) Fold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3125597A1 (zh) 电子设备
CN114165514B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WO2023125645A1 (zh) 电子设备
CN113889011B (zh) 可弯折支撑装置和显示装置
EP3817344A1 (en) Rotating shaft bod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3458799U (zh) 折叠机构及终端设备
US20230209752A1 (en)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WO2019223010A1 (zh) 角度放大机构、连接装置、可弯曲机构及可弯曲终端
CN116464708A (zh) 转动机构和电子设备
US20230213983A1 (en)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CN216623626U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