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26938B - 转动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转动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726938B CN114726938B CN202210332799.9A CN202210332799A CN114726938B CN 114726938 B CN114726938 B CN 114726938B CN 202210332799 A CN202210332799 A CN 202210332799A CN 114726938 B CN114726938 B CN 11472693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ffle
- relative position
- arc
- sliding
- sliding ra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5 sag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转动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转动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拼成一平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相对且呈目标角度;扭力结构,所述扭力结构用于在所述第一相对位置以及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提供扭力支撑,以及在外力作用下为所述控制结构控制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提供作用力。上述转动连接机构,确保了折叠屏的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动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折叠屏手机和折叠屏电脑等折叠电子设备应运而生。折叠电子设备通过折叠屏的弯折来实现展开姿态与折叠姿态的切换。
折叠电子设备通过转轴装置连接与折叠屏两端的非弯折区固定的支撑壳,通过支撑壳的开合带动折叠屏的折叠。但是,市面上的转轴装置均布置在折叠屏与显示面相反的背面侧,转轴装置需要单独占用电子设备的整机厚度空间。为了减薄整机厚度,需要折叠屏采用较小的屏幕折弯角,以减小折叠屏所需的整机厚度空间,导致增加弯折难度的同时折叠屏上较易出现折痕,影响了折叠屏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转动连接结构,以确保折叠屏的使用性能。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转动连接结构的电子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动连接结构,所述转动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挡板;
第二挡板;
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
其中,
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拼成一平板;
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相对且呈目标角度;
扭力结构,所述扭力结构用于在所述第一相对位置以及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提供扭力支撑,以及在外力作用下为所述控制结构控制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提供作用力。
可选地,上述转动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用于遮挡所述控制结构和/或扭力结构;
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用于在所述转动连接结构内形成容纳空间。
可选地,上述转动连接结构中,所述控制结构通过第一组弧形滑轨和第二组弧形滑轨控制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一组弧形滑轨的半径与所述第二组弧形滑轨的半径不同。
可选地,上述转动连接结构中,所述转动连接结构还包括:
第一连接件,用于与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件,用于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本体固定连接;
所述控制结构包括:
滑道件;
滑行件组,所述滑行件组包括第一滑行件和第二滑行件,所述第一滑行件与所述第一挡板固定且位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外侧;所述第二滑行件与所述第二挡板固定且位于所述第二挡板的外侧;
其中,
第一组弧形滑轨,包括第一子弧形滑轨和第二子弧形滑轨,所述第一子弧形滑轨布局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第二子弧形滑轨布局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第一子弧形滑轨和所述第二子弧形滑轨对称;
第二组弧形滑轨,包括第三子弧形滑轨和第四子弧形滑轨,第三子弧形滑轨和第四子弧形滑轨对称地布局于所述滑道件;
所述第一滑行件在所述第一子弧形滑轨和第三子弧形滑轨中滑动;所述第二滑行件在所述第二子弧形滑轨和第四子弧形滑轨中滑动。
可选地,上述转动连接结构中,所述滑行件组包括:
在所述第三子弧形滑轨与所述第四子弧形滑轨的交点处或所述第三子弧形滑轨的延长线与所述第四子弧形滑轨的延长线的交点处,所述第一滑行件的第一避让部与所述第二滑行件的第二避让部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滑行件与所述第二滑行件继续滑动直至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
可选地,上述转动连接结构中,所述转动连接结构还包括:
活动连接件组,所述活动连接组包括第一活动连接件以及第二活动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活动连接件与所述扭力结构的第一传动臂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活动连接件与所述扭力结构的第二传动臂连接。
可选地,上述转动连接结构中,所述活动连接件组用于所述扭力结构在外力作用下为所述控制结构控制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传递作用力。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
第二本体;
转动连接结构,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转动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本体活动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转动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第一姿态,所述转动连接结构的第一挡板与所述转动连接结构的第二挡板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拼成一平板,所述平板的表面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表面以及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表面共面;
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转动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第二姿态,所述转动连接结构的第一挡板与所述转动连接结构的第二挡板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相对且呈目标角度。
可选地,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柔性显示触摸屏,所述柔性显示触摸屏的第一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柔性显示触摸屏的第二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表面;所述柔性显示触摸屏的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所述柔性显示触摸屏的第三部分为柔性弯折部分。
可选地,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转动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第一姿态,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第一相对位置针对所述第三部分提供平整支撑,使得所述柔性显示触摸屏的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共面;
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转动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第二姿态,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第二相对位置在所述转动连接结构提供容纳空间容置所述柔性显示触摸屏的第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表面呈预定角度使得所述柔性显示触摸屏的第三部分形成第一外折区;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二表面呈预定角度使得所述柔性显示触摸屏的第三部分形成第二外折区,所述柔性显示触摸屏的第三部分形成的所述第一外折区和所述第二外折区以外的区域为内折区。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转动连接结构,通过控制结构控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通过扭力结构用于在第一相对位置以及第二相对位置提供扭力支撑。并且,在外力作用下,扭力结构为控制结构控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提供作用力。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操作,并且能够支撑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以及第二相对位置的状态。
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拼成一平板,使得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具有较小的缝隙或缝隙为零。通过扭力结构在第一相对位置提供扭力支撑,确保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的稳定性,以便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能够对位于其拼成的平板的一侧的折叠屏(如柔性显示触摸屏)提供有效支撑。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由第一相对位置切换至第二相对位置时,通过操作人员或设备提供外力,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扭力结构为控制结构控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提供作用力,使得控制结构控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相对且呈目标角度,使得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能够对位于二者间的折叠屏(如柔性显示触摸屏)进行弯折导向,通过扭力结构在第二相对位置提供扭力支撑,确保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的稳定性,以便于确保折叠屏(如柔性显示触摸屏)实现预计目标的屏幕弯折角。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由第二相对位置切换至第一相对位置时,通过操作人员或设备提供外力,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扭力结构为控制结构控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提供作用力,使得控制结构控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二相对位置与第一相对位置之间切换。通过控制结构和扭力结构的共同作用,以便于弯折操作。在第一相对位置,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拼成一平板,使得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拼成的平板的一侧对折叠屏(如柔性显示触摸屏)起到支撑作用;在第二相对位置,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相对且呈目标角度,便于折叠屏(如柔性显示触摸屏)弯折的基础上,降低折叠屏上出现折痕的几率,确保折叠屏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动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动连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动连接结构的第一相对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姿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动连接结构的第二相对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组弧形滑轨的圆弧延伸线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组弧形滑轨的圆弧延伸线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滑行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相对位置的转动连接结构去除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的主视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相对位置的转动连接结构去除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的后视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相对位置的转动连接结构去除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动连接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传动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滑行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滑道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转动连接结构,以确保折叠屏的使用性能。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转动连接结构的电子设备。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动连接结构,转动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控制结构及扭力结构。控制结构用于控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其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拼成一平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相对且呈目标角度;扭力结构用于在第一相对位置以及第二相对位置提供扭力支撑,以及在外力作用下为控制结构控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提供作用力。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动连接结构,通过控制结构控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通过扭力结构用于在第一相对位置以及第二相对位置提供扭力支撑。并且,在外力作用下,扭力结构为控制结构控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提供作用力。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操作,并且能够支撑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以及第二相对位置的状态。
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拼成一平板,使得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具有较小的缝隙或缝隙为零。通过扭力结构在第一相对位置提供扭力支撑,确保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的稳定性,以便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能够对位于其拼成的平板的一侧的折叠屏(如柔性显示触摸屏)提供有效支撑。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由第一相对位置切换至第二相对位置时,通过操作人员或设备提供外力,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扭力结构为控制结构控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提供作用力,使得控制结构控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相对且呈目标角度,使得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能够对位于二者间的折叠屏(如柔性显示触摸屏)进行弯折导向,通过扭力结构在第二相对位置提供扭力支撑,确保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的稳定性,以便于确保折叠屏(如柔性显示触摸屏)实现预计目标的屏幕弯折角。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由第二相对位置切换至第一相对位置时,通过操作人员或设备提供外力,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扭力结构为控制结构控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提供作用力,使得控制结构控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二相对位置与第一相对位置之间切换。通过控制结构和扭力结构的共同作用,以便于弯折操作。在第一相对位置,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拼成一平板,使得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拼成的平板的一侧对折叠屏(如柔性显示触摸屏)起到支撑作用;在第二相对位置,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相对且呈目标角度,便于折叠屏(如柔性显示触摸屏)弯折的基础上,降低折叠屏上出现折痕的几率,确保折叠屏的使用性能。
其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可以相对于中心线对称设置。
如图1-图19所示,转动连接结构400连接柔性显示触摸屏100、第一本体300及第二本体200。通过外力第一本体300及第二本体200的相对位置改变,带动转动连接结构400转动。其中,转动连接结构400的第一挡板410能够与第一本体300及柔性显示触摸屏100的一端连接,第二挡板420能够与第二本体200及柔性显示触摸屏100的另一端连接,控制结构430及扭力结构440连接于中间连接壳450,二者均与第一挡板410及第二挡板420存在连接关系。
其中,控制结构430及扭力结构440位于中间连接壳450的一侧,控制结构430及扭力结构440远离中间连接壳450的一侧与第一挡板410及第二挡板420连接。
如图3-图6所示,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用于遮挡控制结构430和/或扭力结构440。为了实现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遮挡控制结构430和/或扭力结构440,需要确保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之间的缝隙很小,以便于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能够对柔性显示触摸屏100的中间区域(对用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的拼合位置)提供有效支撑,避免柔性显示触摸屏100在使用过程中下陷,便于柔性显示触摸屏100的正常使用。
如图7及图8所示,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用于在转动连接结构内形成容纳空间。通过容纳空间容纳柔性显示触摸屏100弯折后的中间区域,避免了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对弯折后的中间区域产生挤压,确保了中间区域在弯折后的结构稳定性。
在第一相对位置,第一挡板410与第一本体300需要相对平行,以便于使得第一挡板410与第一本体300朝向第二挡板420的面形成平面,用于对柔性显示触摸屏100进行支撑。并且,在第二相对位置,第一挡板410与第一本体300呈角度设置,并且第一挡板410与第一本体300的连接角需要向第一挡板410与第二挡板420的中心线凸出,以便于匹配柔性显示触摸屏100一侧的第一外折区域。
同样地,在第一相对位置,第二挡板420与第二本体200需要相对平行,以便于使得第二挡板420与第二本体200朝向第一挡板410的面形成平面,用于对柔性显示触摸屏100进行支撑。并且,在第二相对位置,第二挡板420与第二本体200呈角度设置,并且第二挡板420与第二本体200的连接角需要向第一挡板410与第二挡板420的中心线凸出,以便于匹配柔性显示触摸屏100一侧的第二外折区域。
并且,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第一挡板410与第二挡板420拼成一平板。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第一挡板410与第二挡板420相对且呈目标角度,以便于匹配柔性显示触摸屏100位于第一外折区域与第二外折区域之间的内折区域。
结合上述设置,在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第一挡板410与第二挡板420拼成一平板,且第一挡板410与第一本体300朝向第二挡板420的面形成平面,第二挡板420与第二本体200朝向第一挡板410的面形成平面,共同支撑展开姿态下的柔性显示触摸屏100,使得柔性显示触摸屏100呈平面状态,并且能够得到第一本体300、第一挡板410、第二挡板420及第二本体200的有效支撑,确保了使用效果。
在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第一挡板410与第二挡板420相对且呈目标角度,第一挡板410与第一本体300呈角度设置,并且第一挡板410与第一本体300的连接角需要向第一挡板410与第二挡板420的中心线凸出,第二挡板420与第二本体200呈角度设置,并且第二挡板420与第二本体200的连接角需要向第一挡板410与第二挡板420的中心线凸出。依次对应柔性显示触摸屏100的内折区域及分布位于内折区域两侧的第一外折区域与第二外折区域,使得柔性显示触摸屏100中间部分形成类似水滴状结构,进而减小了弯折后柔性显示触摸屏100两端的总厚度,以便于减薄整机厚度;并且,增大了柔性显示触摸屏100的屏幕折弯角,进一步降低柔性显示触摸屏100出现折痕的几率。
如图5、图6、图7及图8所示,控制结构430通过第一组弧形滑轨和第二组弧形滑轨控制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其中,第一组弧形滑轨控制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相对且呈目标角度,第二组弧形滑轨控制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相对第一本体300与第二本体200呈角度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确保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的稳定性,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相互远离的一端及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相互靠近的一端均需要有对应的控制。第一组弧形滑轨和第二组弧形滑轨即为分别控制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两端位置的结构。
以第一组弧形滑轨控制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相互远离的一端的位置变化,第二组弧形滑轨控制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相互靠近的一端的位置变化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在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呈目标角度,第一挡板410与第一本体300及第二挡板420与第二本体200呈第二角度。为了使用柔性显示触摸屏100中间部分形成类似水滴状结构的弯折,内折区域与第一外折区域和第二外折区域的弯折程度不同,因此,目标角度与第二角度不同。第二组弧形滑轨控制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相互靠近的一端的位置变化,使得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相互靠近的一端沿第二组弧形滑轨的弧度轨迹运动,形成目标角度。第一组弧形滑轨控制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相互远离的一端的位置变化,使得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相互远离的一端沿第一组弧形滑轨的弧度轨迹运动,在第一挡板410与第一本体300之间及第二挡板420与第二本体200之间呈第二角度。
由于目标为柔性显示触摸屏100中间部分形成类似水滴状结构,因此,第一组弧形滑轨的半径与第二组弧形滑轨的半径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弧形滑轨的半径大于第二组弧形滑轨的半径。即,在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目标角度小于第二角度,以便于在第二相对位置,转动连接结构内形成的容纳空间可以容纳性显示触摸屏100中间部分弯折成类似水滴状结构。
转动连接结构400包括第一连接件435及第二连接件436。其中,第一连接件435用于与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300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436用于与电子设备的第二本体200固定连接。
控制结构430包括滑道件439及滑行件组。其中,滑道件439及滑行件组滑动配合。
滑道件439可以与中间连接壳450连接。
滑行件组,滑行件组包括第一滑行件431和第二滑行件432,第一滑行件431与第一挡板410固定且位于第一挡板410的外侧;第二滑行件432与第二挡板420固定且位于第二挡板420的外侧.
通过第一滑行件431和第二滑行件432实现了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的位置调节。
其中,
第一组弧形滑轨,包括第一子弧形滑轨4351和第二子弧形滑轨4361,第一子弧形滑轨4351布局于第一连接件435上;第二子弧形滑轨4361布局于第二连接件436上,第一子弧形滑轨4351和第二子弧形滑轨4361对称。其中,第一子弧形滑轨4351和第二子弧形滑轨4361可以为滑槽,也可以为弧形滑动面。本实施例中,第一子弧形滑轨4351和第二子弧形滑轨4361均具有两个弧形滑动面。以第一子弧形滑轨4351为例,第一子弧形滑轨4351具有两个弧形滑动面,这两个弧形滑动面的圆心重合且半径不同,这就使得两个弧形滑动面之间形成弧形的间隙。同样地,第二子弧形滑轨4361的两个弧形滑动面之间也形成了弧形的间隙。
第二组弧形滑轨,包括第三子弧形滑轨4391和第四子弧形滑轨4392,第三子弧形滑轨4391和第四子弧形滑轨4392对称地布局于滑道件439。为了提高滑动稳定性,第三子弧形滑轨4391和第四子弧形滑轨4392也都具有两个弧形滑动面。以第三子弧形滑轨4391为例,第三子弧形滑轨4391的两个弧形滑动面的圆心重合且半径不同,这就使得两个弧形滑动面之间形成弧形的间隙。同样地,第四子弧形滑轨4392的两个弧形滑动面之间也形成了弧形的间隙。
第一滑行件431在第一子弧形滑轨4351和第三子弧形滑轨4391中滑动。为了与第一子弧形滑轨4351和第三子弧形滑轨4391分别对应滑动,第一滑行件431具有第一弧形部4311及第二弧形部4312,其中,第一弧形部4311与第三子弧形滑轨4391相匹配,第二弧形部4312与第一子弧形滑轨4351相配合。
由于第一组弧形滑轨的半径大于第二组弧形滑轨的半径,因此,第一子弧形滑轨4351的半径(可为靠近第一挡板410的弧形滑动面的半径、远离第一挡板410的弧形滑动面的半径或其两个弧形滑动面之间形成的弧形间隙的中心线的半径)大于第三子弧形滑轨4391的半径(可为靠近第一挡板410的弧形滑动面的半径、远离第一挡板410的弧形滑动面的半径或其两个弧形滑动面之间形成的弧形间隙的中心线的半径)。
同理,第二滑行件432在第二子弧形滑轨4361和第四子弧形滑轨4392中滑动。为了与第二子弧形滑轨4361和第四子弧形滑轨4392分别对应滑动,第二滑行件432具有第三弧形部4321及第四弧形部4322,其中,第三弧形部4321与第四子弧形滑轨4392相匹配,第四弧形部4322与第二子弧形滑轨4361相配合。
由于第一组弧形滑轨的半径大于第二组弧形滑轨的半径,因此,第二子弧形滑轨4361的半径(可为靠近第二挡板420的弧形滑动面的半径、远离第二挡板420的弧形滑动面的半径或其两个弧形滑动面之间形成的弧形间隙的中心线的半径)大于第四子弧形滑轨4392的半径(可为靠近第二挡板420的弧形滑动面的半径、远离第二挡板420的弧形滑动面的半径或其两个弧形滑动面之间形成的弧形间隙的中心线的半径)。
如图9、图10及图11所示,第四子弧形滑轨4392靠近第二挡板420的弧形滑动面的延长线形成的圆形与第三子弧形滑轨4391靠近第一挡板410的弧形滑动面的延长线形成的圆形的结构相同。该圆形的半径为R1。
第二子弧形滑轨4361靠近第二挡板420的弧形滑动面的延长线形成的圆形与第一子弧形滑轨4351靠近第一挡板410的弧形滑动面的延长线形成的圆形的结构相同。该圆形的半径为R2。
其中,R2大于R1。
如图9及图19所示,第四子弧形滑轨4392与第三子弧形滑轨4391相交。
以第四子弧形滑轨4392靠近第二挡板420的弧形滑动面及第三子弧形滑轨4391靠近第一挡板410的弧形滑动面作为参照面进行说明。第四子弧形滑轨4392靠近第二挡板420的弧形滑动面及第三子弧形滑轨4391靠近第一挡板410的弧形滑动面的半径为R1,第四子弧形滑轨4392靠近第二挡板420的弧形滑动面的圆心与第三子弧形滑轨4391靠近第一挡板410的弧形滑动面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小于2R1。因此,第四子弧形滑轨4392靠近第二挡板420的弧形滑动面与第三子弧形滑轨4391靠近第一挡板410的弧形滑动面在其所在圆上的延长线相交。同理,第四子弧形滑轨4392与第三子弧形滑轨4391的其他对应位置的弧形滑动面同样相交。当然,也可以使得第四子弧形滑轨4392与第三子弧形滑轨4391相切或相离,在此不做具体限制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沿第四子弧形滑轨4392滑动的第一滑行件431与沿第三子弧形滑轨4391滑动的第二滑行件432能够在第一相对位置相对靠近,从而带动与第一滑行件431固定的第一挡板410及与第二滑行件432固定的第二挡板420能够在第一相对位置相对靠近,有效缩小了第一挡板410与第二挡板420之间的间距,尽可能使得第一挡板410与第二挡板420相互靠近,确保了对柔性显示触摸屏100中间部分的有效支撑。
为了避免第一滑行件431与第二滑行件432在相对靠近时发生干涉,第一滑行件431朝向第二滑行件432的一侧具有第一避让部4313,第二滑行件432朝向第一滑行件431的一侧具有第二避让部。在向第一相对位置切换的过程中,第一滑行件431的第一避让部与第二滑行件432的第二避让部配合,以使得第一滑行件431与第二滑行件432继续滑动直至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
优选地,第一滑行件431的第一避让部4313与第二滑行件432的第二避让部能够凹凸配合。即,在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第一滑行件431的第一避让部与第二滑行件432的第二避让部凹凸配合,在避免第一滑行件431与第二滑行件432相互干涉的基础上,使得第一滑行件431与第二滑行件432的凹凸配合位置对第一滑行件431与第二滑行件432起到了有效地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的结构稳定性。
如图18所示,第一避让部4313位于第一弧形部4311远离第二弧形部4312的一端。并且,第一滑行件431还具有与第一挡板410定位连接的定位柱4314,第一挡板410上具有与其配合的定位孔,方便第一滑行件431与第一挡板410定位连接。
转动连接结构还包括活动连接件组,活动连接组包括第一活动连接件以及第二活动连接件;第一连接件435通过第一活动连接件与扭力结构的第一传动臂441连接;第二连接件436通过第二活动连接件与扭力结构的第二传动臂连接442。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件435及第二连接件436并非沿轴线与控制结构430其他部件转动连接,而是沿着弧形滑轨运动。而扭力结构的第一传动臂441及扭力结构的第二传动臂连接442需要沿轴线转动连接于扭力结构的其他部件上,以便于通过转动力实现扭力的提供。因此,为了避免第一连接件435与扭力结构的第一传动臂441在传动过程中相互干涉或卡死的情况,通过第一活动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件435与扭力结构的第一传动臂441。同样地,通过第二活动连接件连接第二连接件436与扭力结构的第二传动臂连接442。
以第一活动连接件为例,第一活动连接件需要将第一连接件435沿弧形滑轨的运动转化为扭力结构的第一传动臂441沿轴线的转动,以便于通过转动力实现传递作用力的作用。
如图13及图14所示,第一活动连接件包括第一滑轨拉环445、第一传动臂转轴443及第一连接滑动配合件447。其中,第一滑轨拉环445具有腰型孔,第一连接滑动配合件447与腰型孔滑动及转动配合,且第一连接滑动配合件447与第一连接件435连接。第一传动臂转轴443转动连接第一滑轨拉环445与第一传动臂441,通过第一传动臂转轴443使得第一滑轨拉环445能够沿第一传动臂转轴443的轴线相对于第一传动臂441转动,并且,通过第一连接滑动配合件447在腰型孔中的滑动及转动,实现了第一连接滑动配合件447与第一连接件435的连接。
同样地,第二活动连接件包括第二滑轨拉环446、第二传动臂转轴444及第二连接滑动配合件448。其中,第二滑轨拉环446具有腰型孔,第二连接滑动配合件448与腰型孔滑动及转动配合,且第二连接滑动配合件448与第二连接件436连接。第二传动臂转轴444转动连接第二滑轨拉环446与第二传动臂442,通过第二传动臂转轴444使得第二滑轨拉环446能够沿第二传动臂转轴444的轴线相对于第二传动臂442转动,并且,通过第二连接滑动配合件448在腰型孔中的滑动及转动,实现了第二连接滑动配合件448与第二连接件436的连接。
如图13所示,在第一相对位置,第二滑轨拉环446沿第二传动臂转轴444转动,第二连接滑动配合件448在腰型孔中向靠近第二传动臂442的方向滑动及转动,实现了第二连接滑动配合件448与第二传动臂442的相互靠近且相互对齐。
如图14所示,在第二相对位置,第二滑轨拉环446沿第二传动臂转轴444转动,第二连接滑动配合件448在腰型孔中向远离第二传动臂442的方向滑动及转动,实现了第二连接滑动配合件448与第二传动臂442的相互远离且使得第二滑轨拉环446呈倾斜角度连接于第二传动臂442与第二连接件436之间。
通过上述活动连接件,赋予机器折叠运动的力学特性,实现了自由悬停等运动特征。
第一活动连接件在第一相对位置及第二相对位置的切换同上,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其中,活动连接件组用于扭力结构在外力作用下为控制结构控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传递作用力。因此,扭力结构需要实现将外力转化为切换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的作用力。
如图15、图16及图17所示,以第一传动臂441为例,第一传动臂441具有与第一传动臂转轴443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连接孔4411及用于与传动齿轮啮合的轮齿部4412。在外力作用下,由于第一连接件435用于与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固定连接。在外力作用于第一本体时,第一本体带动第一连接件435运动,控制结构通过第一连接件435的运动控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的基础上,第一连接件435通过第一活动连接件带动第一传动臂441转动。
扭力结构由弹簧、凸轮和具有摩擦面的齿轮组成。通过第一传动臂441转动,使得第一传动臂441的轮齿部4412带动齿轮及轮齿转动,进而带动凸轮转动,通过凸轮转动挤压弹簧,在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实现扭力的传输。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300、第二本体200及转动连接结构400。第一本体300通过转动连接结构400与第二本体200活动连接。
第一本体300通过转动连接结构400与第二本体200处于第一姿态,转动连接结构400的第一挡板410与转动连接结构400的第二挡板4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第一挡板410与第二挡板420拼成一平板,平板的表面与第一本体300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本体200的第二表面共面。可以理解的是,平板的表面、第一本体300的第一表面、第二本体200的第二表面为图2及图3显示的面,也为图5中朝上的面。
第一本体300通过转动连接结构400与第二本体200处于第二姿态,转动连接结构400的第一挡板410与转动连接结构400的第二挡板4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第一挡板410与第二挡板420相对且呈目标角度。
第一本体300通过转动连接结构400与第二本体200处于第一姿态,由于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第一挡板410与第二挡板420拼成一平板,平板的表面与第一本体300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本体200的第二表面共面,因此,在第一姿态,第一本体300、转动连接结构400与第二本体200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能够更好的对位于其上的部件(如柔性显示触摸屏)提供有效支撑。
第一本体300通过转动连接结构400与第二本体200处于第二姿态,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第一挡板410与第二挡板420相对且呈目标角度,使得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能够对位于二者间的折叠屏(如柔性显示触摸屏)进行弯折导向,通过扭力结构在第二相对位置提供扭力支撑,确保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的稳定性,以便于确保折叠屏(如柔性显示触摸屏)实现预计目标的屏幕弯折角。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由第二相对位置切换至第一相对位置时,通过操作人员或设备提供外力,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扭力结构为控制结构控制第一挡板。
同上,便于折叠屏(如柔性显示触摸屏)弯折的基础上,降低折叠屏上出现折痕的几率,确保折叠屏的使用性能。
如图1、图2及图7所示,电子设备还包括柔性显示触摸屏100,柔性显示触摸屏100的第一部分150固定于第一本体300的第一表面,柔性显示触摸屏100的第二部分140固定于第二本体200的第二表面;柔性显示触摸屏的第三部分位于第一部分150和第二部分140之间,柔性显示触摸屏的第三部分为柔性弯折部分。
当然,可以将柔性显示触摸屏100整体设置为能够柔性弯折的区域,也可以仅将第三部分设置为能够柔性弯折的区域。
其中,柔性显示触摸屏100的第一部分150固定于第一本体300的第一表面,第一连接件435与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300固定连接,因此,第一连接件435相对于柔性显示触摸屏100的第一部分150的位置不变。同样地,第二连接件436相对于柔性显示触摸屏100的第二部分140的位置不变。通过控制结构430的滑道件439及滑行件组的相对滑动配合,满足第三部分柔性弯折的需求。
第一本体300通过转动连接结构400与第二本体200处于第一姿态,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针对第三部分提供平整支撑,即,第一挡板410与第二挡板420拼成一平板,平板的表面对第三部分提供平整支撑。因此,使得柔性显示触摸屏100的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150以及第二部分140共面。
第一本体300通过转动连接结构400与第二本体200处于第二姿态,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在转动连接结构400提供容纳空间容置柔性显示触摸屏100的第三部分。
如图7所示,第一挡板410与第一本体300的第一表面呈预定角度使得柔性显示触摸屏100的第三部分形成第一外折区130。第二挡板420与第二本体200的第二表面呈预定角度使得柔性显示触摸屏100的第三部分形成第二外折区120,柔性显示触摸屏100的第三部分形成的第一外折区130和第二外折区120以外的区域为内折区110。
第一挡板410与第二挡板4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第一挡板410与第二挡板420朝向中间连接壳450的一端相互远离,形成容纳空间。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转动连接结构,所述转动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挡板;
第二挡板;
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
其中,
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拼成一平板;
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相对且呈目标角度;
扭力结构,所述扭力结构用于在所述第一相对位置以及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提供扭力支撑,以及在外力作用下为所述控制结构控制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提供作用力;
活动连接件组,所述活动连接组包括第一活动连接件以及第二活动连接件;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活动连接件与所述扭力结构的第一传动臂连接;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活动连接件与所述扭力结构的第二传动臂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与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与电子设备的第二本体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活动连接件包括第一滑轨拉环、第一传动臂转轴及第一连接滑动配合件;所述第一滑轨拉环与所述第一连接滑动配合件滑动及转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接滑动配合件与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臂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拉环与所述第一传动臂;
所述第二活动连接件包括第二滑轨拉环、第二传动臂转轴及第二连接滑动配合件;所述第二滑轨拉环与所述第二连接滑动配合件与腰型孔滑动及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滑动配合件与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臂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轨拉环与所述第二传动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连接结构,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用于遮挡所述控制结构和/或扭力结构;
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用于在所述转动连接结构内形成容纳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连接结构,所述控制结构通过第一组弧形滑轨和第二组弧形滑轨控制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一组弧形滑轨的半径与所述第二组弧形滑轨的半径不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连接结构,
所述控制结构包括:
滑道件;
滑行件组,所述滑行件组包括第一滑行件和第二滑行件,所述第一滑行件与所述第一挡板固定且位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外侧;所述第二滑行件与所述第二挡板固定且位于所述第二挡板的外侧;
其中,
第一组弧形滑轨,包括第一子弧形滑轨和第二子弧形滑轨,所述第一子弧形滑轨布局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第二子弧形滑轨布局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第一子弧形滑轨和所述第二子弧形滑轨对称;
第二组弧形滑轨,包括第三子弧形滑轨和第四子弧形滑轨,第三子弧形滑轨和第四子弧形滑轨对称地布局于所述滑道件;
所述第一滑行件在所述第一子弧形滑轨和第三子弧形滑轨中滑动;所述第二滑行件在所述第二子弧形滑轨和第四子弧形滑轨中滑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动连接结构,所述滑行件组包括:
在所述第三子弧形滑轨与所述第四子弧形滑轨的交点处或所述第三子弧形滑轨的延长线与所述第四子弧形滑轨的延长线的交点处,所述第一滑行件的第一避让部与所述第二滑行件的第二避让部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滑行件与所述第二滑行件继续滑动直至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连接结构,所述活动连接件组用于所述扭力结构在外力作用下为所述控制结构控制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传递作用力。
7.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
第二本体;
转动连接结构,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转动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本体活动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转动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第一姿态,所述转动连接结构的第一挡板与所述转动连接结构的第二挡板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拼成一平板,所述平板的表面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表面以及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表面共面;
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转动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第二姿态,所述转动连接结构的第一挡板与所述转动连接结构的第二挡板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相对且呈目标角度;
所述转动连接结构还包括:
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
扭力结构,所述扭力结构用于在所述第一相对位置以及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提供扭力支撑,以及在外力作用下为所述控制结构控制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相对位置与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提供作用力;
活动连接件组,所述活动连接组包括第一活动连接件以及第二活动连接件;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活动连接件与所述扭力结构的第一传动臂连接;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活动连接件与所述扭力结构的第二传动臂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与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与电子设备的第二本体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活动连接件包括第一滑轨拉环、第一传动臂转轴及第一连接滑动配合件;所述第一滑轨拉环与所述第一连接滑动配合件滑动及转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接滑动配合件与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臂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拉环与所述第一传动臂;
所述第二活动连接件包括第二滑轨拉环、第二传动臂转轴及第二连接滑动配合件;所述第二滑轨拉环与所述第二连接滑动配合件与腰型孔滑动及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滑动配合件与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臂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轨拉环与所述第二传动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柔性显示触摸屏,所述柔性显示触摸屏的第一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柔性显示触摸屏的第二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表面;所述柔性显示触摸屏的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所述柔性显示触摸屏的第三部分为柔性弯折部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转动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第一姿态,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第一相对位置针对所述第三部分提供平整支撑,使得所述柔性显示触摸屏的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共面;
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转动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第二姿态,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第二相对位置在所述转动连接结构提供容纳空间容置所述柔性显示触摸屏的第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表面呈预定角度使得所述柔性显示触摸屏的第三部分形成第一外折区;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二表面呈预定角度使得所述柔性显示触摸屏的第三部分形成第二外折区,所述柔性显示触摸屏的第三部分形成的所述第一外折区和所述第二外折区以外的区域为内折区。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32799.9A CN114726938B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转动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
US18/182,889 US20230315163A1 (en) | 2022-03-31 | 2023-03-13 | Rotation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DE102023106949.7A DE102023106949A1 (de) | 2022-03-31 | 2023-03-20 | idealoDREHVERBINDUNGSMECHANISMUS UND ELEKTRONISCHES GERÄT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32799.9A CN114726938B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转动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26938A CN114726938A (zh) | 2022-07-08 |
CN114726938B true CN114726938B (zh) | 2023-08-18 |
Family
ID=82239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32799.9A Active CN114726938B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转动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315163A1 (zh) |
CN (1) | CN114726938B (zh) |
DE (1) | DE102023106949A1 (zh) |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30073331A (ko) * | 2011-12-23 | 2013-07-03 | 주식회사 세네카 |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장치용 힌지모듈 |
CN110784570A (zh) * | 2019-10-29 | 2020-02-1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
WO2021129407A1 (zh) * | 2019-12-27 | 2021-07-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 |
CN113067922A (zh) * | 2021-03-19 | 2021-07-0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机构、支架结构和电子设备 |
CN113067925A (zh) * | 2021-03-19 | 2021-07-0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机构、支架结构和电子设备 |
CN113067923A (zh) * | 2021-03-19 | 2021-07-0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
CN113194183A (zh) * | 2021-05-21 | 2021-07-3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
CN113593416A (zh) * | 2021-08-04 | 2021-11-02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折叠显示装置 |
WO2021259340A1 (zh) * | 2020-06-24 | 2021-12-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3923279A (zh) * | 2021-01-14 | 2022-01-11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折叠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
CN114051064A (zh) * | 2021-11-30 | 2022-02-1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屏结构和电子设备 |
CN114125112A (zh) * | 2021-12-02 | 2022-03-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转轴机构以及电子设备 |
CN114125108A (zh) * | 2021-11-26 | 2022-03-0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支撑装置和电子设备 |
KR20220030625A (ko) * | 2020-09-03 | 2022-03-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WO2022052721A1 (zh) * | 2020-09-14 | 2022-03-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00979A (zh) * | 2020-05-22 | 2020-08-2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可弯折显示屏的支撑骨架及可弯折显示屏 |
-
2022
- 2022-03-31 CN CN202210332799.9A patent/CN114726938B/zh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3-13 US US18/182,889 patent/US20230315163A1/en active Pending
- 2023-03-20 DE DE102023106949.7A patent/DE102023106949A1/de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30073331A (ko) * | 2011-12-23 | 2013-07-03 | 주식회사 세네카 |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장치용 힌지모듈 |
CN110784570A (zh) * | 2019-10-29 | 2020-02-1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
WO2021129407A1 (zh) * | 2019-12-27 | 2021-07-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 |
WO2021259340A1 (zh) * | 2020-06-24 | 2021-12-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
KR20220030625A (ko) * | 2020-09-03 | 2022-03-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WO2022052721A1 (zh) * | 2020-09-14 | 2022-03-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3923279A (zh) * | 2021-01-14 | 2022-01-11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折叠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
CN113067922A (zh) * | 2021-03-19 | 2021-07-0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机构、支架结构和电子设备 |
CN113067923A (zh) * | 2021-03-19 | 2021-07-0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
CN113067925A (zh) * | 2021-03-19 | 2021-07-0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机构、支架结构和电子设备 |
CN113194183A (zh) * | 2021-05-21 | 2021-07-3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
CN113593416A (zh) * | 2021-08-04 | 2021-11-02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折叠显示装置 |
CN114125108A (zh) * | 2021-11-26 | 2022-03-0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支撑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14051064A (zh) * | 2021-11-30 | 2022-02-1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屏结构和电子设备 |
CN114125112A (zh) * | 2021-12-02 | 2022-03-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转轴机构以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23106949A1 (de) | 2023-10-05 |
US20230315163A1 (en) | 2023-10-05 |
CN114726938A (zh) | 2022-07-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2135281A1 (zh) | 电子设备 | |
TWI739580B (zh) | 折疊式電子裝置 | |
WO2021007909A1 (zh) | 一种可弯折装置 | |
CN112648279B (zh) | 铰链机构及电子设备 | |
CN107288991B (zh) | 一种电子产品及其转轴机构 | |
CN113542457B (zh) |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 |
US10054981B2 (en) | Overturn prevention device for apparatus including tiltable housing | |
CN211375464U (zh) | 电子装置 | |
CN110360219B (zh) | 一种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 |
WO2024088155A1 (zh) | 铰链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12128221A (zh) | 铰链机构及移动终端 | |
CN115539490A (zh) | 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 |
WO2023125596A1 (zh) | 电子设备 | |
CN114726938B (zh) | 转动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 |
CN114576525B (zh) | 转动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 |
WO2024027423A1 (zh) | 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 |
WO2023143339A1 (zh) | 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 |
CN111022482B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TWI727787B (zh) | 具滑轉機制的電子裝置 | |
US11960328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alignment method thereof | |
CN210423409U (zh) | 一种应用于弯折设备的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 |
WO2021088020A1 (zh) | 电子装置 | |
CN114495698A (zh) | 折叠机构及可弯折显示设备 | |
WO2023093860A1 (zh) | 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 |
TWI730780B (zh) | 具滑轉機制的電子裝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