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82797A - 一种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882797A CN114882797A CN202210617617.2A CN202210617617A CN114882797A CN 114882797 A CN114882797 A CN 114882797A CN 202210617617 A CN202210617617 A CN 202210617617A CN 114882797 A CN114882797 A CN 11488279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nding
- display device
- support structure
- module
-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372 Polyvinyl alcoh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2451 polyvinyl alcohol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284 Cellulose triacet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637929 Homo sapiens Sodium/potassium/calcium exchanger 5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32079 Sodium/potassium/calcium exchanger 5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NNLVGZFZQQXQNW-ADJNRHBOSA-N [(2r,3r,4s,5r,6s)-4,5-diacetyloxy-3-[(2s,3r,4s,5r,6r)-3,4,5-triacetyloxy-6-(acetyloxymethyl)oxan-2-yl]oxy-6-[(2r,3r,4s,5r,6s)-4,5,6-triacetyloxy-2-(acetyloxymethyl)oxan-3-yl]oxyoxan-2-yl]methyl acetate Chemical compound O([C@@H]1O[C@@H]([C@H]([C@H](OC(C)=O)[C@H]1OC(C)=O)O[C@H]1[C@@H]([C@@H](OC(C)=O)[C@H](OC(C)=O)[C@@H](COC(C)=O)O1)OC(C)=O)COC(=O)C)[C@@H]1[C@@H](COC(C)=O)O[C@@H](OC(C)=O)[C@H](OC(C)=O)[C@H]1OC(C)=O NNLVGZFZQQXQNW-ADJNRHBO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3464 asthenop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84 colloidal syste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5 dual-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7909 oculocutaneous albin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220 oculocutaneous albinism type 6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20 organic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207 poly(ethylene-2,6-na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12 polyethylene na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61 polyme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09F9/33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be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LED]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支撑层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利用第一支撑结构提高模组叠构的平整性,利用第二支撑结构改变和优化折叠状态下的第一弯折区的模组叠构的形态,增大第一弯折区的模组叠构的曲率半径,增加第一弯折区的模组叠构的弧度的连续性,从而避免了第一弯折区的模组叠构的形貌存在弯折尖角,缓和第一弯折区的模组叠构的应力,降低第一弯折区的模组叠构的膜层发生脱落的风险,降低第一弯折区的模组叠构产生印痕的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折叠显示装置一经上市,就收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然而折叠显示装置多次弯折后,其模组叠构容易形成较为明显的折痕和印痕,折痕和印痕问题一直是影响折叠显示装置市场进一步释放的主要原因之一。
导致模组叠构出现折痕和印痕问题的因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由于模组叠构的模组层经历多次疲劳弯折后,模组层出现累积微观变形,当弯折次数达到一定数量时,形成不可恢复的宏观变形;二是模组叠构的粘接层在折叠展平过程中恢复性相对于模组层较慢,因此容易导致弯折区的模组层间的粘接层厚度不均一,导致模组叠构的表层表现出折痕和印痕现象;三是折叠显示装置的折叠铰链设计不合理,模组叠构不能自然地完成折叠与展平动作,中框结构和模组叠构之间存在拉扯或者挤压等行为,弯折次数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模组叠构的模组层之间的微观损伤容易演变成肉眼可见的折痕和印痕。更重要的是,折叠显示装置的弯折半径越小,弯折区的局部变形越为严重,当局部应变超过模组层的极限塑性应变值时,就会形成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随着弯折次数的增加,将逐渐演变成宏观的折痕和印痕。
现阶段,解决模组叠构折痕和印痕问题的思路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通过将弯折区的模组叠构与手机中框的不贴胶距离增大,即弯折区的宽度越长,越利于释放或降低折叠时所产生的应力或者变形,但这种思路是牺牲手机中框的电池容纳空间为代价的,即弯折区的宽度越长,手机中框中电池的空间越小;二是通过折叠铰链设计使得弯折区的模组叠构折叠时形成水滴的形态,从而降低弯折应力,使得模组叠构的局部变形得以改善,然而水滴型铰链设计较为复杂,且只能从局部缓解折痕和印痕,对折痕和印痕的改善十分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的折叠显示装置多次弯折后,模组叠构容易形成较为明显的折痕和印痕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模组叠构,所述模组叠构包括:两个非弯折区和连接于两个所述非弯折区之间的弯折区;所述弯折区分为两个第一弯折区和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弯折区之间的第二弯折区;所述第二弯折区具有一弯折中心线;所述模组叠构包括:背板;柔性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板的一侧;以及支撑层,设置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其中,所述支撑层包括:第一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非弯折区、所述第一弯折区和所述第二弯折区;以及两个第二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非弯折区和所述第一弯折区,且以所述弯折中心线呈轴对称;其中,位于所述第一弯折区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的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弯折区的弯折中心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厚度均匀;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厚度与所述非弯折区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厚度均相同。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非弯折区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厚度范围为30um-40um,位于所述非弯折区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厚度范围为100um-150um。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在所述背板上的投影面积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在所述背板上的投影面积的比值范围为0.2-0.5。
进一步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的宽度相等。
进一步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的深度相等。
进一步的,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的深度自所述非弯折区向所述第二弯折区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弯折区之外的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层还包括:第一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之间;所述第一胶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在所述背板上的投影完全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两个中框,相互可转动式连接,且以所述弯折中心线呈轴对称;两个支撑板,分别与两个所述非弯折区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对应设置,且固定于所述中框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之间;以及折叠铰链,其两端分别可转动式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两个所述中框相互贴合,位于所述非弯折区的所述模组叠构相互平行,位于所述第一弯折区和所述第二弯折区的所述模组叠构呈水滴形。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位于所述第一弯折区的所述模组叠构的曲率半径大于位于所述第二弯折区的所述模组叠构的曲率半径。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支撑层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利用第一支撑结构提高模组叠构的平整性,利用第二支撑结构改变和优化折叠状态下的第一弯折区的模组叠构的形态,增大第一弯折区的模组叠构的曲率半径,增加第一弯折区的模组叠构的弧度的连续性,从而避免了第一弯折区的模组叠构的形貌存在弯折尖角,缓和第一弯折区的模组叠构的应力,降低第一弯折区的模组叠构的膜层发生脱落的风险,降低第一弯折区的模组叠构产生印痕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展开状态下的爆炸图;
图4是图2中的A-A截面图;
图5是模组叠构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的模组叠构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1的模组叠构的支撑层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折叠铰链展开状态下的爆炸图;
图9是实施例1的模组叠构弯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1的模组叠构的力学仿真弯折状态三维图;
图11是图10的B-B截面图;
图12是现有技术中的模组叠构的力学仿真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1和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弯折时的光学胶的剥离应力对比图;
图14是实施例1、现有技术的模组叠构中的柔性显示面板发生纵向裂纹的风险对比图;
图15是实施例2的模组叠构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显示装置;
1、模组叠构; 2、中框;
3、支撑板; 4、折叠铰链;
11、非弯折区; 12、弯折区;
121、第一弯折区; 122、第二弯折区;
123、弯折中心线;
101、背板; 102、柔性显示面板;
103、偏光片; 104、盖板;
105、缓冲层; 106、支撑层;
107、第一胶层; 108、第二胶层;
109、第三胶层; 110、第四胶层;
111、第五胶层; 112、第六胶层;
113、凹槽;
1061、第一支撑结构; 1062、第二支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以向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完整介绍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举例证明本发明可以实施,使得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容更加清楚,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容易理解如何实施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下文实施例的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附图中的方向,本文所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而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各处结构或功能相似的组件以相似数字标号表示。此外,为了便于理解和描述,附图所示的每一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本发明并没有限定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100。显示装置100包括:模组叠构1、两个中框2、两个支撑板3以及折叠铰链4。
如图5、图6所示,模组叠构1包括:两个非弯折区11和弯折区12。
其中,弯折区12连接于两个所述非弯折区11之间。所述弯折区12分为两个第一弯折区121和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弯折区121之间的第二弯折区122;所述第二弯折区122具有一弯折中心线123。
如图6所示,模组叠构1包括:背板101、柔性显示面板102、偏光片103、盖板104、缓冲层105、支撑层106、第一胶层107、第二胶层108、第三胶层109、第四胶层110、第五胶层111以及第六胶层112。
其中,背板101的材质为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由此背板101可具有较好的弯折性能。
其中,柔性显示面板102通过第四胶层110粘接于背板101的一侧。由于OLED具有轻薄、高亮度、主动发光、能耗低、大视角、快速响应、可柔性、工作温度范围宽、电压需求低、省电效率高、反应快、构造简单、成本低、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等优点,因此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面板102为OLED。由于光学胶(英文全称:Optically Clear Adhesive,简称OCA)具有透光率高、粘结强度高等优点,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胶层110的材质为光学胶。
其中,偏光片103通过第三胶层109粘接于柔性显示面板102远离背板101的一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胶层109的材质为光学胶。偏光片103的基本结构包括:两层TAC(三醋酸纤维素)和两层TAC中间的PVA(聚乙烯醇)。其中,起到偏振作用的是PVA层,但是PVA极易水解,为了保护偏光膜的物理特性,因此在PVA的两侧各复合一层具有高光透过率、耐水性好又有一定机械强度的(TAC)薄膜进行防护。偏光片103为具备高偏振度光学特性、耐高温高湿等特点的高分子薄膜层,用于减少显示装置100对自然光的反射,使显示装置100发出的光更接近自然光,能够有效减轻观看者的视觉疲劳。
其中,盖板104通过第二胶层108粘接于偏光片103远离背板101的一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胶层108的材质为光学胶。盖板104的材料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透明有机高分子材料,由此可以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以及抗磨损性能,使盖板104在透过柔性显示面板102光线的同时起到保护柔性显示面板102免遭外力损伤的作用。盖板104的材料还可以为超薄玻璃,由此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以及耐腐蚀性能,从而使得盖板104起到隔绝水氧、保护柔性显示面板102免遭化学腐蚀的作用。
其中,缓冲层105通过第五胶层111粘接于背板101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2的一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五胶层111的材质为光学胶。缓冲层105的材质可以采用泡棉,由此可以为柔性显示面板102提供应力缓冲以及散热通道。
其中,支撑层106通过第六胶层112粘接于缓冲层105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2的一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六胶层112的材质为光学胶。其中,支撑层106包括:第一支撑结构1061和两个第二支撑结构1062。
其中,第一支撑结构1061设置于所述缓冲层105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2的一侧,且位于所述非弯折区11、所述第一弯折区121和所述第二弯折区122。第一支撑结构1061主要用于提高模组叠构1的整面平整性。
其中,第一支撑结构1061的厚度均匀。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061的厚度范围为30um-40um。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结构1061的厚度为35um。
其中,两个第二支撑结构1062通过第一胶层107粘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061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2的一侧,且位于所述非弯折区11和所述第一弯折区121,且以所述弯折中心线123呈轴对称。
其中,第二支撑结构1062设置于所述第二弯折区122之外的区域。换句话而言,第二支撑结构1062不设置在第二弯折区122。所述第一胶层107在所述背板101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1062在所述背板101上的投影完全重合。换句话而言,第一胶层107不设置在第二弯折区122。利用第一弯折区121的第二支撑结构1062改变和优化折叠状态下的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的形态,增大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的曲率半径,增加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的弧度的连续性,从而避免了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的形貌存在弯折尖角,缓和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的应力,降低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的膜层发生脱落的风险,降低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产生印痕的风险。利用非弯折区11的第二支撑结构1062提高模组叠构1的整面平整性。
如图6、图7所示,由于模组叠构1为柔性结构,当显示装置100折叠时,如果在第二支撑结构1062靠近柔性显示面板102的一侧的表面上制备凹槽或者通孔,容易在模组叠构1上产生印痕。因此本申请位于所述第一弯折区121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1062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2的一侧的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凹槽113。具体的,可以采用半蚀刻工艺制备凹槽113。
其中,所述凹槽11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弯折区12的弯折中心线123。利用凹槽113降低第一弯折区121的第二支撑结构1062的弯折刚度,提高第一弯折区121的第二支撑结构1062的可弯折性能。通过调整相邻两个凹槽113之间的间距、凹槽113的宽度、凹槽113的深度、凹槽113的形状等参数以调整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弯折后的形态,增大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的曲率半径R1,增加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的弧度的连续性,从而避免了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的形貌存在弯折尖角,缓和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的应力,降低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的膜层发生脱落的风险,降低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产生印痕的风险。
其中,所述凹槽113在所述背板101上的投影面积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1062在所述背板101上的投影面积的比值范围为0.2-0.5。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13在所述背板101上的投影面积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1062在所述背板101上的投影面积的比值范围为0.3。由此可以在利用凹槽113提高第一弯折区121的第二支撑结构1062的可弯折性能时兼顾第二支撑结构1062对模组叠构1的支撑性能。
其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113之间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1062的厚度与所述非弯折区11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1062的厚度均相同。
其中,位于所述非弯折区11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106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061的厚度。即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113之间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106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061的厚度。由此可以较好的支撑模组叠构1,防止显示装置100折叠时弯折区12的模组叠构1的应力传到非弯折区11的模组叠构1上。位于所述非弯折区11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1062的厚度范围为100um-150um。本实施例中,位于非弯折区11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1062的厚度为120um。
本实施例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113之间的间距相等。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113的宽度相等。一方面,可以降低凹槽113的制备难度;另一方面可以均匀的分散显示装置100弯折时产生的应力。在其他实施例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113之间的间距可以不相等。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113的宽度也可以不相等。
本实施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113的深度相等。一方面,可以降低凹槽113的制备难度;另一方面可以均匀的分散显示装置100弯折时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内的应力。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两个中框2相互可转动式连接,且以所述弯折中心线123呈轴对称。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两个支撑板3分别与两个所述非弯折区11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1062对应设置,且固定于所述中框2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1062之间。第二支撑结构1062可以通过易拉胶或者网格胶粘接于支撑板3上。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折叠铰链4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式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板3。
如图8所示,折叠铰链4包括:铰链支座401、铰链传动机构402、铰链支座盖板403以及两个支撑浮板404。
其中,铰链传动机构402安装于所述铰链支座401内。铰链传动机构402的主要作用是起到双向联动作用,使得在两个中框2的转动过程中能同步联动,保证整个折叠铰链4运动的平稳性。
其中,铰链支座盖板403固定于所述铰链支座401顶面,铰链传动机构402安装于铰链支座盖板403和铰链支座401形成的收容腔内。铰链支座401、铰链传动机构402和铰链支座盖板403与第二弯折区122的模组叠构1对应设置。
其中,两个支撑浮板404分别可转动式连接于所述铰链支座401的两端。两个支撑浮板404分别与两个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对应设置。两个支撑浮板404远离铰链支座401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式连接于两个支撑板3。当显示装置100弯折时,支撑浮板404可以通过自身相对于铰链支座401的转动,并通过铰链传动机构402的联动作用,使得支撑浮板404及时避让或腾出足够的空间,容纳弯折变形后的模组叠构1,以防止主动干涉或阻碍模组叠构1的自然变形,或可理解为,支撑浮板404在弯折过程中不对弯折过程中的模组叠构1施加外力,以防止模组叠构1内部的显示器件层发生断裂失效等现象。
如图2、图4所示,显示装置100处于折叠状态时,两个所述中框2相互贴合。即显示装置100折叠后,两个中框2呈平行状态闭合贴紧,闭合后两者之间的间隙极小甚至于可以忽略不计,由此可防止外界灰尘及异物、颗粒物等进入,从而起到保护模组叠构1的作用与效果。
如图4、图9所示,由于模组叠构1的非弯折区11的第二支撑结构1062粘接于两个支撑板3上,支撑板3固定于中框2上;支撑板3可转动式连接于折叠铰链4,因此在显示装置100折叠时,中框2转动,带动支撑板3转动,支撑板3带动非弯折区11的模组叠构1相互靠近最终相互平行贴合,由于第一弯折区121和第二弯折区122的模组叠构1与其下的折叠铰链4之间未设置胶体,在显示装置100折叠时,第一弯折区121和第二弯折区122的模组叠构1可以自由变形,形成弯曲形态,例如水滴形态,由此可以降低弯折区12的模组叠构1出现折痕的风险。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100处于折叠状态时,位于所述第一弯折区121和所述第二弯折区122的所述模组叠构1呈水滴形。其中,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的曲率半径为R1,第二弯折区122的模组叠构1的曲率半径为R2。位于所述第一弯折区121的所述模组叠构1的曲率半径R1大于位于所述第二弯折区122的所述模组叠构1的曲率半径R2。
由图10、图11和图12可知,可以通过力学有限元软件,结合本发明的模组叠构1的膜层设计、材料属性等参数,计算和模拟出本发明的模组叠构1在弯折后的受力状态和弯折形态,通过提取膜层受力大小的指标,以对比分析设计的合理性。本发明的支撑层106采用第一支撑结构1061和第二支撑结构1062的双层结构,可以改变和优化弯折状态下的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的形态,增大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的曲率半径R1,增加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的弧度的连续性,从而避免了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的形貌存在弯折尖角,缓和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的应力,降低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的膜层发生脱落的风险,降低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产生印痕的风险。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采用第一支撑结构1061和第二支撑结构1062形成双层结构的支撑层106,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单层支撑层而言,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弯折时的第一胶层107(OCA6)、第二胶层108(OCA1)、第三胶层109(OCA2)、第四胶层110(OCA3)、第五胶层111(OCA4)、第六胶层112(OCA5)发生剥离时的应力值显著降低。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采用第一支撑结构1061和第二支撑结构1062形成双层结构的支撑层106,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弯折时,柔性显示面板102发生纵向裂纹的风险值为0.462%,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单层支撑层的显示装置弯折时的柔性显示面板102发生纵向裂纹的风险值0.561%有了显著降低。而且,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弯折时,柔性显示面板102发生纵向裂纹的风险值为0.462%,相对于设计极限值0.526%有了显著降低,由此可以避免显示装置100弯折时,柔性显示面板102发生纵向裂纹的风险。
实施例2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了实施例1的大部分技术特征,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113的深度自所述非弯折区11向所述第二弯折区122逐渐增大。由此将第一弯折区121的第二支撑结构1062的厚度自所述非弯折区11向所述第二弯折区122逐渐减小,使得第一弯折区121的第二支撑结构1062的刚度自所述非弯折区11向所述第二弯折区122逐渐减小,使得第一弯折区121的第二支撑结构1062的弯折模量连续性梯度变化,进一步改变和优化弯折状态下的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的形态,增大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的曲率半径R1,增加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的弧度的连续性,从而避免了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的形貌存在弯折尖角,缓和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的应力,降低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的膜层发生脱落的风险,降低第一弯折区121的模组叠构1产生印痕的风险。
进一步的,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叠构,所述模组叠构包括:两个非弯折区和连接于两个所述非弯折区之间的弯折区;所述弯折区分为两个第一弯折区和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弯折区之间的第二弯折区;所述第二弯折区具有一弯折中心线;
所述模组叠构包括:
背板;
柔性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板的一侧;以及
支撑层,设置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支撑层包括:
第一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非弯折区、所述第一弯折区和所述第二弯折区;以及
两个第二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非弯折区和所述第一弯折区,且以所述弯折中心线呈轴对称;
其中,位于所述第一弯折区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的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弯折区的弯折中心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厚度均匀;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厚度与所述非弯折区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厚度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非弯折区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厚度范围为30um-40um,位于所述非弯折区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厚度范围为100um-150u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在所述背板上的投影面积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在所述背板上的投影面积的比值范围为0.2-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的间距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的宽度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的深度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的深度自所述非弯折区向所述第二弯折区逐渐增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弯折区之外的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还包括:
第一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之间;
所述第一胶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在所述背板上的投影完全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中框,相互可转动式连接,且以所述弯折中心线呈轴对称;
两个支撑板,分别与两个所述非弯折区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对应设置,且固定于所述中框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之间;以及
折叠铰链,其两端分别可转动式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两个所述中框相互贴合,位于所述非弯折区的所述模组叠构相互平行,位于所述第一弯折区和所述第二弯折区的所述模组叠构呈水滴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位于所述第一弯折区的所述模组叠构的曲率半径大于位于所述第二弯折区的所述模组叠构的曲率半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17617.2A CN114882797A (zh) | 2022-06-01 | 2022-06-01 | 一种显示装置 |
US17/800,234 US20230393622A1 (en) | 2022-06-01 | 2022-06-29 | Display device |
PCT/CN2022/102250 WO2023231116A1 (zh) | 2022-06-01 | 2022-06-29 | 一种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17617.2A CN114882797A (zh) | 2022-06-01 | 2022-06-01 | 一种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82797A true CN114882797A (zh) | 2022-08-09 |
Family
ID=82679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617617.2A Pending CN114882797A (zh) | 2022-06-01 | 2022-06-01 | 一种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882797A (zh) |
WO (1) | WO2023231116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662277A (zh) * | 2022-10-17 | 2023-01-31 |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胶结构、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CN117095618A (zh) * | 2023-10-16 | 2023-11-21 | 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
WO2024045495A1 (zh) * | 2022-08-29 | 2024-03-07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60209874A1 (en) * | 2015-01-19 | 2016-07-21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Foldable display |
CN110518039A (zh) * | 2019-08-29 | 2019-11-29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0767094A (zh) * | 2019-11-12 | 2020-02-07 |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盖板和柔性显示屏 |
CN111415586A (zh) * | 2020-03-30 | 2020-07-1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2509462A (zh) * | 2020-09-29 | 2021-03-1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 |
CN113284930A (zh) * | 2021-03-18 | 2021-08-20 |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支撑构件、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CN113724631A (zh) * | 2021-09-02 | 2021-11-30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支撑组件、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
CN113888986A (zh) * | 2021-11-09 | 2022-01-04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面板支撑结构、可弯折显示面板及装置 |
CN114046313A (zh) * | 2021-11-25 | 2022-02-15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铰链、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
CN114135567A (zh) * | 2021-11-29 | 2022-03-0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
CN114165514A (zh) * | 2021-12-13 | 2022-03-1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
CN114170913A (zh) * | 2021-12-17 | 2022-03-11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支撑组件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
CN114241921A (zh) * | 2021-12-30 | 2022-03-25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模组及柔性显示装置 |
CN216241795U (zh) * | 2021-06-02 | 2022-04-08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铰链、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
CN216647717U (zh) * | 2021-11-12 | 2022-05-3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10000359A (ko) * | 2019-06-24 | 2021-01-0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WO2021111619A1 (ja) * | 2019-12-06 | 2021-06-1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フォルダブルディスプレイ |
CN113053238A (zh) * | 2019-12-27 | 2021-06-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 |
CN114141144B (zh) * | 2020-11-28 | 2022-09-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边缘防护结构及折叠显示终端 |
CN113793553A (zh) * | 2021-09-08 | 2021-12-14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 |
CN113793554B (zh) * | 2021-09-23 | 2023-08-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支撑板及显示装置 |
CN114078394B (zh) * | 2021-11-26 | 2023-11-21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
CN114093272B (zh) * | 2021-12-07 | 2023-10-31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装置 |
CN114203049B (zh) * | 2021-12-23 | 2023-11-28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弯折支撑机构、柔性显示装置及弯折治具 |
CN114333589A (zh) * | 2021-12-30 | 2022-04-12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支撑组件、柔性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4446170B (zh) * | 2022-01-29 | 2024-08-23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支撑板、可折叠显示模组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
-
2022
- 2022-06-01 CN CN202210617617.2A patent/CN114882797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6-29 WO PCT/CN2022/102250 patent/WO2023231116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60209874A1 (en) * | 2015-01-19 | 2016-07-21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Foldable display |
CN110518039A (zh) * | 2019-08-29 | 2019-11-29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0767094A (zh) * | 2019-11-12 | 2020-02-07 |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盖板和柔性显示屏 |
CN111415586A (zh) * | 2020-03-30 | 2020-07-1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2509462A (zh) * | 2020-09-29 | 2021-03-1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 |
CN113284930A (zh) * | 2021-03-18 | 2021-08-20 |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支撑构件、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CN216241795U (zh) * | 2021-06-02 | 2022-04-08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铰链、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
CN113724631A (zh) * | 2021-09-02 | 2021-11-30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支撑组件、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
CN113888986A (zh) * | 2021-11-09 | 2022-01-04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面板支撑结构、可弯折显示面板及装置 |
CN216647717U (zh) * | 2021-11-12 | 2022-05-3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4046313A (zh) * | 2021-11-25 | 2022-02-15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铰链、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
CN114135567A (zh) * | 2021-11-29 | 2022-03-0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折叠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
CN114165514A (zh) * | 2021-12-13 | 2022-03-1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
CN114170913A (zh) * | 2021-12-17 | 2022-03-11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支撑组件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
CN114241921A (zh) * | 2021-12-30 | 2022-03-25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模组及柔性显示装置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45495A1 (zh) * | 2022-08-29 | 2024-03-07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5662277A (zh) * | 2022-10-17 | 2023-01-31 |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胶结构、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CN117095618A (zh) * | 2023-10-16 | 2023-11-21 | 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17095618B (zh) * | 2023-10-16 | 2024-03-15 | 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231116A1 (zh) | 2023-12-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882797A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110415608B (zh) | 可折叠显示设备 | |
KR100744403B1 (ko) | 저온환경하에서도 조작성이 개선된 터치패널 | |
CN110189638B (zh)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US20210383727A1 (en) | Display device | |
KR100919077B1 (ko) | 고내구성을 갖는 터치패널 | |
CN113707018B (zh)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WO2020073380A1 (zh) | 一种显示装置、保护盖板 | |
CN110718159A (zh) | Oled显示屏及oled显示装置 | |
US20240045471A1 (en) | Flexible display module | |
WO2021237845A1 (zh)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
CN110599903B (zh) | 柔性显示面板 | |
US11493794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1HE same | |
WO2022205895A1 (zh)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11739416A (zh) | 显示装置 | |
US20240179863A1 (en) | Flexible display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 |
WO2022156289A9 (zh) | 显示模组的盖板组件和显示模组 | |
CN114141149A (zh) | 柔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KR20210112642A (ko) | 디스플레이의 주름 방지층을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 |
WO2020029131A1 (zh) | 柔性显示装置 | |
CN115206189B (zh) |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 | |
US20240188385A1 (en) |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20230393622A1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13888972B (zh) |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 |
JP2003157149A (ja) | 高耐久性を有するタッチパネ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