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93155A - 一种传动装置及天线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动装置及天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93155A
CN115693155A CN202211355194.8A CN202211355194A CN115693155A CN 115693155 A CN115693155 A CN 115693155A CN 202211355194 A CN202211355194 A CN 202211355194A CN 115693155 A CN115693155 A CN 1156931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input
output
driv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551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铁勇
王健
孙伟华
徐宝亮
胡西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135519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931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93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315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3665 priority patent/WO2024093185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02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using mechanical movement of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as a whole
    • H01Q3/0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using mechanical movement of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as a whole for varying one co-ordinate of the orient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01Q3/3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传动装置及天线系统,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动力输出系统、多个调节器组件、传动机构以及切换机构,所述动力输出单元包括一动力输出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输入部和第一输出部,所述第一输出部与所述第一输入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部其位置设置为活动设置,具有切换活动行程,且在其切换活动行程上分别与各所述调节器组件驱动连接,以驱动各所述调节器组件活动;所述切换机构具有第二输入部和第二输出部,所述第二输出部与所述第二输入部传动连接。本申请旨在解决现有多频天线的传动装置采用两个电机分别进行目标天线的选择及对应下倾角度的调整,其成本较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传动装置及天线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及天线系统。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技术中,需要对基站天线的辐射角进行调整以覆盖不同的移动通信区域,通常是利用天线传动机构对天线进行电下倾调节。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对于天线频段数量的要求越来越多,在天线有限的空间实现多通道天线的集成是天线发展的趋势,此时如何在天线有限空间中尽可能排布多个天线,天线的集成传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上述多频天线中,天线传动装置上的每个输出轴会与多频天线中的某一天线移相器连接,通过该输出轴的前后运动(或转动等)实现目标天线的移相器运动,从而实现该多频天线中目标天线的电下倾调整。
在现有技术方案中,多频天线的传动装置多采用了两个电机分别进行目标天线的选择及对应下倾角度的调整,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传动装置及天线系统,旨在解决现有多频天线的传动装置采用两个电机分别进行目标天线的选择及对应下倾角度的调整,其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一种传动装置,包括:
动力输出单元,包括一动力输出部;
多个调节器组件;
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输入部和第一输出部,所述第一输出部与所述第一输入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部其位置设置为活动设置,具有切换活动行程,且在其切换活动行程上分别与各所述调节器组件驱动连接,以驱动各所述调节器组件活动;以及,
切换机构,具有第二输入部和第二输出部,所述第二输出部与所述第二输入部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部与所述第一输出部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输出部在切换活动行程上活动;
其中,所述第一输入部和所述第二输入部被设置为能够择一地与所述动力输出部驱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动力输出部包括转动输出部,所述转动输出部设置为能够在正反两个方向上转动;
所述第一输入部和所述第二输入部分别与所述转动输出部传动连接,且在所述第一输入部和与所述转动输出部之间传动路径、以及所述第二输入部与所述转动输出部之间的传动路径上,均设置有单向传动机构,以使得所述转动输出部在两个方向转动时,对应驱动所述第一输入部和所述第二输入部转动。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天线系统,所述天线系统包括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动力输出系统、多个调节器组件、传动机构以及切换机构,所述动力输出单元包括一动力输出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输入部和第一输出部,所述第一输出部与所述第一输入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部其位置设置为活动设置,具有切换活动行程,且在其切换活动行程上分别与各所述调节器组件驱动连接,以驱动各所述调节器组件活动;所述切换机构具有第二输入部和第二输出部,所述第二输出部与所述第二输入部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部与所述第一输出部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输出部在切换活动行程上活动;其中,所述第一输入部和所述第二输入部被设置为能够择一地与所述动力输出部驱动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节器组件可用以调节天线的电下倾角度,多个所述调节器组件分别对应不同的目标天线,通过所述动力输出部择一与所述第一输入部和所述第二输入部驱动连接,以选择驱动不同的所述调节器组件工作,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所述第一输出部需要选取与对应的所述调节器组件驱动连接,即所述动力输出部选择与所述第二输入部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入部将动力传输至所述第二输出部,通过所述第二输出部带动所述第一输出部在其切换行程上活动,以使所述第一输出部与对应的所述调节器组件驱动连接;其次,所述动力输出部选择与所述第一输入部驱动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输入部将动力传输至所述第一输出部,所述第一输出部与对应的所述调节器组件驱动连接,从而使得所述调节器组件可发生活动,以调节对应的目标天线的电下倾角度。综上而言,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有一动力输入端对应进行不同的动作来可完成需要调节的目标天线的选择以及对应目标天线的下倾角度的调节两种操作工作,可有效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装置的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装置的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装置的一实施例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棘轮传动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第二输出部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装置的一实施例的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传动装置 38 第七传动齿轮
1 动力输出单元 39 第八传动齿轮
11 动力输出部 40 第九传动齿轮
11a 转动输出部 4 切换机构
111a 第一驱动锥齿轮 41 第二输入部
2 调节器组件 42 第二输出部
21 调节螺杆 421 驱动螺杆
22 调节座 422 驱动座
23 第一限位杆件 423 第二限位杆件
3 传动机构 5 单向传动机构
31 第一输入部 51 棘轮传动机构
32 第一输出部 511 棘轮
321 驱动转动部 512 棘爪
3211 第二驱动锥齿轮 513 壳体
322 安装支架 5131 外壳
323 传动轴 5132 盖板
324 第二传动锥齿轮 6 输入轴
325 第一驱动齿轮 61 输入轴段
33 输出轴 62 输出轴段
34 第三传动齿轮 7 第一传动锥齿轮
35 第四传动齿轮 8 第一传动齿轮
36 第五传动齿轮 9 第二传动齿轮
37 第六传动齿轮
本申请实施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移动通信技术中,需要对基站天线的辐射角进行调整以覆盖不同的移动通信区域,通常是利用天线传动机构对天线进行电下倾调节。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对于天线频段数量的要求越来越多,在天线有限的空间实现多通道天线的集成是天线发展的趋势,此时如何在天线有限空间中尽可能排布多个天线,天线的集成传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上述多频天线中,天线传动装置上的每个输出轴会与多频天线中的某一天线移相器连接,通过该输出轴的前后运动(或转动等)实现目标天线的移相器运动,从而实现该多频天线中目标天线的电下倾调整。
在现有技术方案中,多频天线的传动装置多采用了两个电机分别进行目标天线的选择及对应下倾角度的调整,成本较高。
以下结合图1至图9对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传动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所述传动装置100包括动力输出单元1、多个调节器组件2、传动机构3以及切换机构4,所述动力输出单元1包括一动力输出部11;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第一输入部31和第一输出部32,所述第一输出部32与所述第一输入部31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部32其位置设置为活动设置,具有切换活动行程,且在其切换活动行程上分别与各所述调节器组件2驱动连接,以驱动各所述调节器组件2活动;所述切换机构4具有第二输入部41和第二输出部42,所述第二输出部42与所述第二输入部41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部42与所述第一输出部32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输出部32在切换活动行程上活动;其中,所述第一输入部31和所述第二输入部41被设置为能够择一地与所述动力输出部11驱动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节器组件2可用以调节天线的电下倾角度,多个所述调节器组件2分别对应不同的目标天线,通过所述动力输出部11择一与所述第一输入部31和所述第二输入部41驱动连接,以选择驱动不同的所述调节器组件2工作,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所述第一输出部32需要选取与对应的所述调节器组件2驱动连接,即所述动力输出部11选择与所述第二输入部41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入部41将动力传输至所述第二输出部42,通过所述第二输出部42带动所述第一输出部32在其切换行程上活动,以使所述第一输出部32与对应的所述调节器组件2驱动连接;其次,所述动力输出部11选择与所述第一输入部31驱动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输入部31将动力传输至所述第一输出部32,所述第一输出部32与对应的所述调节器组件2驱动连接,从而使得所述调节器组件2可发生活动,以调节对应的目标天线的电下倾角度。综上而言,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有一动力输入端对应进行不同的动作来完成需要调节的目标天线的选择以及对应目标天线的下倾角度的调节两种操作工作,可有效降低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动力输出部11可择一与所述第一输入部31和所述第二输入部41驱动连接,则在所述动力输出部11与所述第一输入部31驱动连接的时候,所述动力输出部11会断开与所述第二输入部41之间的驱动连接,以避免所述第二输出部42的活动对所述第一输出部32的活动造成干涉;相应的,在所述动力输出部11与所述第二输入部41驱动连接的时候,所述动力输出部11会断开与所述第一输入部31之间的驱动连接,以避免所述第一输出部32的活动对所述第二输出部42的活动造成干涉。
此外,所述动力输出部11的输出形式不做限制,其可以同时进行多种运动以择一与所述第一输入部31和所述第二输入部41驱动连接,如直线运动和转动运动的结合等;也可以是通过单一的一种运动形式来择一与所述第一输入部31和所述第二输入部41驱动连接,如可进行直线运动,进行旋转运动等。
而多个所述调节器组件2之间的排布形式也不做限制,可根据目标天线的排布进行选择安装,如多个所述调节器组件2安装在同一水平面,也可是在立体空间内对多个所述调节器组件2进行排列安装。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动力输出部11与所述第一输入部31和所述第二输入部41择一驱动连接的形式也不做限制,可以是采用离合结构完成驱动力的断开与传输,也可以是采用单向传动机构5完成驱动力的断开与传输。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入部31和所述第二输入部41与所述动力输出部11之间均设置有离合结构,以使得所述第一输入部31和所述第二输入部41被设置为能够择一地与所述动力输出部11驱动连接。其中,所述离合状态具有分离所述第一输入部31、所述第二输入部41与所述动力输出部11之间动力传输的分离状态、以及将动力从所述动力输出部11传递至所述第一输入部31、所述第二输入部41的聚合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当位于所述第一输入部31与所述动力输出部11之间的所述离合结构位于所述聚合状态或所述分离状态时,位于所述第二输入部41与所述动力输出部11之间的所述离合结构位于所述分离状态或所述聚合状态。其中,所述离合结构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制,可以是包括各类离合器,如电磁离合器、液力偶合器、摩擦离合器、磁粉离合器等。
请参阅图1至图2,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输出部11包括转动输出部11a,所述转动输出部11a设置为能够在正反两个方向上转动;所述第一输入部31和所述第二输入部41分别与所述转动输出部11a传动连接,且在所述第一输入部31和与所述转动输出部11a之间传动路径、以及所述第二输入部41与所述转动输出部11a之间的传动路径上,均设置有单向传动机构5,以使得所述转动输出部11a在两个方向转动时,对应驱动所述第一输入部31和所述第二输入部41转动。其中,所述动力输出部11采用旋转运动来择一与所述第一输入部31和所述第二输入部41驱动连接,即所述动力输出部11包括转动输出部11a,所述转动输出部11a转动设置,并通过所述单向传动机构5来传递动力;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转动输出部11a正转时,位于所述第一输入部31和所述转动输出部11a之间的所述单向传动机构5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入部31和所述转动输出部11a,位于所述第二输入部41和所述转动输出部11a之间的所述单向传动机构5断开所述第二输入部41和所述转动输出部11a的驱动连接,而在所述转动输出部11a反转的时候,与上述驱动连接形式相反;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转动输出部11a正转时,位于所述第二输入部41和所述转动输出部11a之间的所述单向传动机构5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入部41和所述转动输出部11a,位于所述第一输入部31和所述转动输出部11a之间的所述单向传动机构5断开所述第一输入部31和所述转动输出部11a的驱动连接,而在所述转动输出部11a反转的时候,与上述驱动连接形式相反。在上文所述实施例中,选取所述转动输出部11a与所述单向传动机构5进行结合,在所述转动输出部11a正反转的时候择一地与所述第一输入部31和所述第二输入部41驱动连接,即所述动力输出部11采用单一形式的运动即可完成需要调节的目标天线的选择以及对应目标天线的下倾角度的调节两种操作工作,同样的,由于其输出形式单一,还可减少所述动力输出单元1的整体结构布置。
此外,所述单向传动机构5的具体结构形式不做限制,可以是棘轮传动机构51,也可以是单向轴承。
其中,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单向传动机构5包括棘轮传动机构51。即在本实施例中,可利用棘轮511与棘爪512之间的分离与限位来完成单向传动操作。
具体地,请参阅图2、图6和图7,所述第一输入部31和所述第二输入部41均包括输入轴6,所述输入轴6包括输入轴段61以及输出轴段62,所述输入轴段61与所述转动输出部11a驱动连接,以被所述转动输出部11a驱动转动;所述输出轴段62与所述第一输出部32或者所述第二输出部42传动连接;所述棘轮传动机构51包括棘轮511以及棘爪512,所述棘轮511固定设置在所述输入轴段61上;所述棘爪512与所述输出轴段62连接,所述棘爪512与所述棘轮511相啮合,且在靠近和远离所述棘轮511的方向上可弹性活动设置。其中,位于所述输入轴段61的所述棘轮511在沿一个方向转动的时候,其可以与位于所述输出轴段62上的所述棘爪512卡合,从而完成所述输入轴段61与所述输出轴段62之间的传动连接,位于所述输入轴段61的所述棘轮511沿另一个方向转动的时候,由于所述棘爪512可在靠近和远离所述棘轮511的方向上可弹性活动设置,则所述棘爪512不会限制所述棘轮511的转动,所述棘轮511在转动的时候就无法通过所述棘爪512带动所述输出轴段62转动。相应的,在所述动力输出部11沿一个方向转动的时候,位于所述第一输入部31中的所述输入轴6上的所述棘轮511与棘爪512卡合,以完成所述输入轴6的整体动力传输,并将动力传输至所述第一输出部32,完成所述目标天线的电下倾角度调节,此时,位于所述第二输入部41的所述输入轴6上的所述棘轮511与所述棘爪512分离;在所述动力输出部11沿另一方向转动的时候,位于所述第二输入部41中的所述输入轴6上的所述棘轮511与所述棘爪512卡合,以完成所述输入轴6的整体动力传输,并将动力传输至所述第二输出部42,完成对需要调节的目标天线的选择,此时,位于所述第一输入部31上的所述输入轴6上的所述棘轮511与所述棘爪512分离。即采用所述棘轮511在两个方向上的转动会与所述棘爪512卡合与分离,在所述转动输出部11a不同方向的转动上,自动完成棘爪512与棘轮511的两种配合,无需借用外部控制,如电磁控制、机械控制等,就可完成所述转动输出部11a与所述第一输出部32或所述第二输出部42之间的动力传输。
其中,所述棘爪512在靠近和远离所述棘轮511的方向上可弹性活动设置的形式不做限制,可以是所述棘爪512滑动设置在所述输出轴段62上、且与所述输出轴段62之间有弹性件;也可以是所述棘爪512转动设置在所述输出轴段62上、且与所述输出轴段6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而所述弹性件的设置形式也不做限制,可以是弹簧、也可以是弹性垫片。
此外,所述棘轮传动机构51内包括的所述棘轮511与所述棘爪512,也可以是所述棘轮511设置在所述输出轴段62、所述棘爪512设置在所述输入轴段61。
进一步地,所述棘轮传动机构51还包括壳体513,所述壳体513与所述输出轴段62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输入轴段61转动连接;所述棘轮511安装在所述壳体513内,所述棘爪512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513内。其中,通过设置所述棘轮511和所述棘爪512均位于所述壳体513内,可对所述棘轮511与所述棘爪512进行防护,避免其暴露在外部环境中而导致其易受损。而设置所述壳体513的话。其具备更大的内壁面供所述棘爪512活动安装,以便于操作人员对所述棘爪512的安装。
再进一步地,所述壳体513包括外壳5131和盖合所述外壳5131设置的盖板5132;所述外壳5131和所述盖板5132的其中之一与所述输入轴段61转动连接,其中另一与所述输出轴段62固定连接。其中,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外壳5131与所述输入轴段61转动连接,所述盖板5132与所述输出轴段62固定连接,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外壳5131与所述输出轴段62固定连接,所述盖板5132与所述输入轴段61转动连接。此两种实施例方案均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均可进行选取应用,在此不做限制。
而将所述壳体513设置成可拆卸连接的所述外壳5131与所述盖板5132的形式,可便于对所述壳体513内部的所述棘轮511与所述棘爪512进行装拆维护。将上文所述的所述棘爪512滑动安装在所述壳体513内的实施例方案应用于本实施例中,则所述棘爪512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外壳5131上、也可以是滑动安装在所述盖板5132上,还可以是所述盖板5132与所述外壳5131安装时围合形成一导槽,所述棘爪512对应滑动设置在所述导槽内。
此外,所述棘爪512设置的数量不做限制,可以是一个、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设置有更多。而如图7所示,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棘爪512设置有两个,且以所述棘轮511为中心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设置有多个所述棘爪512的时候,多个所述棘爪512对所述棘轮511卡合或分离的方向应相同。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单向传动机构5包括单向轴承。其中,由于所述单向轴承可在一个方向上自由转动,而在另一个方向上锁死,因此其具备与所述棘轮传动机构51同样的单向传动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请参阅图4至图6,由于在所述第一输入部31、所述第二输出部42与所述转动输出部11a的传动路径上均设置有所述单向传动机构5,则所述转动输出部11a在任意方向进行转动,均有所述第一输入部31或所述第二输入部41断开与所述转动输出部11a之间的驱动连接,即相应的,所述转动输出部11a与所述第一输入部31和所述第二输出部42可以保持机械连接,不会对所述传动机构3和所述切换机构4的单独工作造成干涉,因此,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输出部11a包括第一驱动锥齿轮111a;所述第一输入部31和所述第二输入部41均包括输入轴6、以及固设于所述输入轴6上的第一传动锥齿轮7,各所述第一传动锥齿轮7与所述第一驱动锥齿轮111a相啮合。其中,由于所述第一驱动锥齿轮111a与两个所述第一传动锥齿轮7均啮合,无论所述第一驱动锥齿轮111a朝任意方向转动时,两个所述第一传动锥齿轮7之间的转动方向均相反,因而可带动两个所述单向传动机构5中的其中一个完成动力连接、其中另一断开动力连接,分别完成需要调节的目标天线的选择以及对应目标天线的下倾角度的调节两种操作工作;而通过设置锥齿轮相互啮合的形式进行传动连接,使得所述传动装置100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而将此实施例方案应用于上文所述采用所述棘轮传动机构51进行单向传动的实施例方案中,则两个所述第一传动锥齿轮7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所述输入轴段61上。
请再次参阅图1,多个所述调节器组件2沿横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输出部32沿横向活动设置,以在其横向活动行程上分别与各所述调节器组件2驱动连接。通过设置多个所述调节器组件2沿横向间隔排列设置,则相应的与所述调节器组件2对应的天线也沿横向排列设置,采用平铺式排列,对整个天线系统而言,其占用高度空间更小,能够在天线厚度上尽量降低天线厚度,减轻天线重量,降低天线侧面风载荷,提升产品可靠性,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拓展所述调节器组件2数量,产品拓展性好。
请参阅图2,所述传动机构3还包括输出轴33,所述输出轴33沿横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输入部31传动连接,以被所述第一输入部31驱动转动;所述第一输出部32包括驱动转动部321,所述驱动转动部321与所述输出轴33止转配合、且在所述输出轴33上可滑动设置,所述驱动转动部321在其横向活动行程上与各所述调节器组件2驱动连接。其中,由于所述驱动转动部321在所述输出轴33上可滑动设置,因而在所述动力输出部11与所述第二输入部41驱动连接的时候,所述第二输出部42可驱动所述驱动转动部321在所述输出轴33上滑动直至与对应的所述调节器组件2驱动连接,在选择好目标天线对应的所述调节器组件2后,所述动力输出部11切换与所述第一输入部31驱动连接,从而可驱动所述输出轴33转动,由于所述输出轴33与所述驱动转动部321之间止转配合,因而可驱动所述驱动转动部321与所述输出轴33同步转动,从而完成对所述调节器组件2的活动调节。
具体地,请参阅图1、图3和图9,所述调节器组件2包括沿纵向延伸的调节螺杆21、以及与所述调节螺杆21螺纹连接的调节座22,所述调节螺杆21邻近所述输出轴33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一传动齿轮8;所述第一输出部32还包括安装支架322、沿纵向延伸且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322的传动轴323、设置在所述传动轴323上的第二传动锥齿轮324和第一驱动齿轮325,所述驱动转动部321包括第二驱动锥齿轮3211,所述第二驱动锥齿轮3211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322,所述第二传动锥齿轮324与所述第二驱动锥齿轮3211相啮合,所述第一驱动齿轮325用以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8啮合。其中,所述第二驱动锥齿轮3211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322上,则所述第二输出部42驱动所述安装支架322在横向上运动,以调节所述第二驱动锥齿轮3211运动;而在所述动力输出部11与所述第一输入部31驱动连接时,所述输出轴33带动所述第二驱动锥齿轮3211转动,从而通过与所述第二传动锥齿轮324的啮合关系带动所述第一驱动齿轮325转动,所述第一驱动齿轮325通过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8的相互啮合,进而可带动所述调节螺杆21转动,从而使得所述调节座22在所述调节螺杆21上的位置发生变化,以根据所述调节座22在所述调节螺杆21上的位置变化调节对应目标天线的电下倾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调节座22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调节螺杆21上时,其与所述调节螺杆21之间为止转配合关系,从而可在所述调节螺杆21转动的时候,其可在纵向方向上进行活动。
此外,由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325需要与各所述调节器组件2上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8保持啮合的关系,则所述第一驱动齿轮325在横向方向上的运动时,其与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8之间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未发生变化,其受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8的作用下会发生转动,而此时,由于所述动力输出部11与所述切换机构4之间驱动连接,而与所述传动机构3之间断开驱动连接,因此所述第一驱动齿轮325的活动不会反向作用从而对所述动力输出部11与所述切换机构4的驱动连接造成干涉。
同样的,由于上文所述的实施例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齿轮325在所述第一输入部31的驱动下仅可进行单向转动,其与所述调节螺杆21啮合,可带动所述调节座22在纵向方向上的一个方向的位移,为了使所述调节座22可以在所述调节螺杆21上往复运动,可设置所述调节螺杆21为双向螺杆,也可通过外部零件使所述调节螺杆21在所述第一驱动齿轮325单向转动的前提下可正反转,在此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中,所述调节器组件2还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第一限位杆件23,所述第一限位杆件23上滑动套设有所述调节座22,所述第一限位杆件23邻近所述输出轴33的一端还活动套设有第二传动齿轮9,所述第二传动齿轮9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8啮合;所述第一驱动齿轮325用以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8、以及第二传动齿轮9可择一啮合。则所述第一驱动齿轮325在横向上的运动上可选择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8啮合或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9啮合,在其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8啮合时,可驱动所述调节座22在纵向方向上的一个方向运动,在其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9啮合时,由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9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8啮合,因而可驱动所述调节螺杆21与前文所述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动,从而驱动所述调节座22在纵向上的另一方向上运动,以达到所述调节座22在所述调节螺杆21上的往复运动的作用;同时,所述第一限位杆件23的设置还可起到对所述调节座22与所述调节螺杆21之间止转配合的作用。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调节座22与天线移相器之间连接,以通过所述调节座22的位置变化驱动天线移相器的运动,从而完成对目标天线的电下倾角度调节。
请参阅图4、图5和图8,所述第二输出部42包括驱动螺杆421以及驱动座422,所述驱动螺杆421沿横向延伸、且在纵向上间隔所述调节螺杆21设置;所述驱动座422所述驱动座422与所述驱动螺杆421螺纹连接,所述驱动座422与所述第一输出部32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驱动座422与所述驱动螺杆421螺纹连接的同时、且与所述驱动螺杆421之间止转配合,所述第二输入部41可驱动所述驱动螺杆421转动,从而使得所述驱动座422沿横向运动,所述驱动座422在横向上带动所述第一输出部32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一输出部32与各所述调节器组件2驱动连接,从而选择与对应目标天线相匹配的所述调节器组件2。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出部42还包括沿横向延伸、且间隔所述驱动螺杆421的第二限位杆件423,所述第二限位杆件423上滑动套设有所述驱动座422。通过设置有所述第二限位杆件423,从而使得所述驱动座422可与所述驱动螺杆421止转配合。
此外,所述驱动座422的形式不做限制,可以是一体化设置、也可以是可拆设置;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座422设置为可拆设置,以方便零件之间的装配安装。而由于所述第二输入部41驱动所述驱动螺杆421为单一方向上的转动,为了使所述驱动座422可在所述驱动螺杆421上往复运动,可设置所述驱动螺杆421为双向螺杆,也可通过外部零件使所述驱动螺杆421在所述第一驱动齿轮325单向转动的前提下可正反转,在此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输入部31和所述第二输入部41均包括沿横向延伸的输入轴6;所述第二限位杆件423设于所述输入轴6与所述驱动螺杆421之间;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第三传动齿轮34、第四传动齿轮35、第五传动齿轮36以及第六传动齿轮37,所述第三传动齿轮34固定套设在位于所述第一输入部31的所述输入轴6上;所述第四传动齿轮35转动套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杆件423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34啮合;所述第五传动齿轮36转动套设在所述驱动螺杆421的一端、且与所述第四传动齿轮35啮合;所述第六传动齿轮37固定套设在所述输出轴33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五传动齿轮36啮合;所述切换机构4还包括第七传动齿轮38、第八传动齿轮39以及第九传动齿轮40,所述第七传动齿轮38固定套设在位于所述第二输入部41的所述输入轴6上;所述第八传动齿轮39转动套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杆件423的另一端、且与所述第七传动齿轮38啮合;所述第九传动齿轮40固定套设在所述驱动螺杆421的一端、且与所述第八传动齿轮39相啮合。其中,所述动力输出部11与所述第二输入部41驱动连接时,即可驱动所述第二输入部41内的所述输入轴6转动,并通过所述第七传动齿轮38、所述第八传动齿轮39和所述第九传动齿轮40驱动所述驱动螺杆421的转动,以完成所述第一输出部32在横向上位置的调节;在所述动力输出部11与所述第一输入部31驱动连接时,即可驱动所述第一输入部31内的所述输入轴6转动,并通过所述第三传动齿轮34、所述第四传动齿轮35、所述第五传动齿轮36以及所述第六传动齿轮37相互啮合的关系,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部32,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输出部32驱动对应的所述调节器组件2,调节目标天线的电下倾角度。采用多组齿轮传动的形式分别完成所述第一输入部31和所述第一输出部32之间的动力传输、所述第二输入部41和所述第二输出部42之间的动力传输,以使得所述传动装置100的整体布置更为紧凑、集成度更高。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天线系统,所述天线系统包括了如上文中所述的传动装置100,由于本天线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技术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力输出单元,包括一动力输出部;
多个调节器组件;
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输入部和第一输出部,所述第一输出部与所述第一输入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部其位置设置为活动设置,具有切换活动行程,且在其切换活动行程上分别与各所述调节器组件驱动连接,以驱动各所述调节器组件活动;以及,
切换机构,具有第二输入部和第二输出部,所述第二输出部与所述第二输入部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部与所述第一输出部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输出部在切换活动行程上活动;
其中,所述第一输入部和所述第二输入部被设置为能够择一地与所述动力输出部驱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部包括转动输出部,所述转动输出部设置为能够在正反两个方向上转动;
所述第一输入部和所述第二输入部分别与所述转动输出部传动连接,且在所述第一输入部和与所述转动输出部之间传动路径、以及所述第二输入部与所述转动输出部之间的传动路径上,均设置有单向传动机构,以使得所述转动输出部在两个方向转动时,对应驱动所述第一输入部和所述第二输入部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传动机构包括棘轮传动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部和所述第二输入部均包括输入轴,所述输入轴包括:
输入轴段,与所述转动输出部驱动连接,以被所述转动输出部驱动转动;以及,
输出轴段,与所述第一输出部或者所述第二输出部传动连接;
所述棘轮传动机构包括:
棘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输入轴段上;以及,
棘爪,与所述输出轴段连接,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相啮合,且在靠近和远离所述棘轮的方向上可弹性活动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传动机构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输出轴段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输入轴段转动连接;
所述棘轮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棘爪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盖合所述外壳设置的盖板;
所述外壳和所述盖板的其中之一与所述输入轴段转动连接,其中另一与所述输出轴段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输出部包括第一驱动锥齿轮;
所述第一输入部和所述第二输入部均包括输入轴、以及固设于所述输入轴上的第一传动锥齿轮,各所述第一传动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驱动锥齿轮相啮合。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传动机构包括单向轴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部和所述第二输入部与所述动力输出部之间均设置有离合结构,以使得所述第一输入部和所述第二输入部被设置为能够择一地与所述动力输出部驱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调节器组件沿横向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输出部沿横向活动设置,以在其横向活动行程上分别与各所述调节器组件驱动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沿横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输入部传动连接,以被所述第一输入部驱动转动;
所述第一输出部包括驱动转动部,所述驱动转动部与所述输出轴止转配合、且在所述输出轴上可滑动设置,所述驱动转动部在其横向活动行程上与各所述调节器组件驱动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组件包括沿纵向延伸的调节螺杆、以及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的调节座,所述调节螺杆邻近所述输出轴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一传动齿轮;
所述第一输出部还包括安装支架、沿纵向延伸且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的传动轴、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的第二传动锥齿轮和第一驱动齿轮,所述驱动转动部包括第二驱动锥齿轮,所述第二驱动锥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第二传动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驱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用以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组件还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第一限位杆件,所述第一限位杆件上滑动套设有所述调节座,所述第一限位杆件邻近所述输出轴的一端还活动套设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用以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以及第二传动齿轮可择一啮合。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部包括:
驱动螺杆,其沿横向延伸、且在纵向上间隔所述调节螺杆设置;以及,
驱动座,所述驱动座与所述驱动螺杆螺纹连接,所述驱动座与所述第一输出部固定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部还包括沿横向延伸、且间隔所述驱动螺杆的第二限位杆件,所述第二限位杆件上滑动套设有所述驱动座。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部和所述第二输入部均包括沿横向延伸的输入轴;
所述第二限位杆件设于所述输入轴与所述驱动螺杆之间;
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
第三传动齿轮,固定套设在位于所述第一输入部的所述输入轴上;
第四传动齿轮,转动套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杆件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啮合;
第五传动齿轮,转动套设在所述驱动螺杆的一端、且与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啮合;以及,
第六传动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五传动齿轮啮合;
所述切换机构还包括:
第七传动齿轮,固定套设在位于所述第二输入部的所述输入轴上;
第八传动齿轮,转动套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杆件的另一端、且与所述第七传动齿轮啮合;以及,
第九传动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驱动螺杆的一端、且与所述第八传动齿轮相啮合。
17.一种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传动装置。
CN202211355194.8A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传动装置及天线系统 Pending CN1156931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55194.8A CN115693155A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传动装置及天线系统
PCT/CN2023/093665 WO2024093185A1 (zh) 2022-11-01 2023-05-11 传动装置及天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55194.8A CN115693155A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传动装置及天线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3155A true CN115693155A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47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55194.8A Pending CN115693155A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传动装置及天线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93155A (zh)
WO (1) WO202409318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64961A (zh) * 2023-07-12 2023-10-10 波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调天线传动选择切换装置
WO2024093185A1 (zh) * 2022-11-01 2024-05-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动装置及天线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5450A (zh) * 2017-01-26 2017-05-31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天线及其下倾角控制装置
CN109216925A (zh) * 2018-10-11 2019-01-15 广东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电下倾角调节的传动装置
CN109638461A (zh) * 2019-01-03 2019-04-16 深圳市鑫龙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调天线换挡装置
CN209730178U (zh) * 2019-05-21 2019-12-03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多个移相器的致动器
CN110778619A (zh) * 2019-10-31 2020-02-11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单向驱动机构、传动切换装置及基站天线
WO2021056554A1 (zh) * 2019-09-29 2021-04-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装置、多频天线及基站
CN112909546A (zh) * 2021-03-24 2021-06-04 广东博纬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系统天线电下倾角控制装置及天线
CN114542680A (zh) * 2022-01-19 2022-05-27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传动切换装置、驱动装置和基站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93155A (zh) * 2022-11-01 2023-0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装置及天线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5450A (zh) * 2017-01-26 2017-05-31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天线及其下倾角控制装置
CN109216925A (zh) * 2018-10-11 2019-01-15 广东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电下倾角调节的传动装置
CN109638461A (zh) * 2019-01-03 2019-04-16 深圳市鑫龙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调天线换挡装置
CN209730178U (zh) * 2019-05-21 2019-12-03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多个移相器的致动器
WO2021056554A1 (zh) * 2019-09-29 2021-04-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装置、多频天线及基站
CN110778619A (zh) * 2019-10-31 2020-02-11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单向驱动机构、传动切换装置及基站天线
CN112909546A (zh) * 2021-03-24 2021-06-04 广东博纬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系统天线电下倾角控制装置及天线
CN114542680A (zh) * 2022-01-19 2022-05-27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传动切换装置、驱动装置和基站天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3185A1 (zh) * 2022-11-01 2024-05-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动装置及天线系统
CN116864961A (zh) * 2023-07-12 2023-10-10 波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调天线传动选择切换装置
CN116864961B (zh) * 2023-07-12 2024-05-10 波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调天线传动选择切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93185A1 (zh) 2024-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693155A (zh) 一种传动装置及天线系统
CN110474166B (zh) 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及基站天线
CN107366715B (zh) 具有可选择联动件的致动器齿轮箱
KR20140017530A (ko) 다중 빔 형성 장치를 구비하는 이동 무선 통신 안테나
CN109449597B (zh) 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
CN109216925B (zh) 天线电下倾角调节的传动装置
CN107069221B (zh) 切换选择装置、天线下倾角控制装置及天线
CN213602013U (zh) 用于天线的传动装置
JP5681497B2 (ja) ダブルクラッチ変速機のクラッチ操作装置
WO2023174033A1 (zh) 电调天线驱动装置及电调天线
CN107425287A (zh) 一种扁平的模块化传动装置及多频天线
CN108493614B (zh) 多路传动装置及电调天线传动装置
WO2022141325A1 (zh) 一种天线齿轮箱传动机构以及天线
CN112909546A (zh) 一种多系统天线电下倾角控制装置及天线
CN112886250B (zh) 一种换挡式电调天线传动装置及基站天线
CN110676585B (zh) 一种集成rcu和rae的平铺换挡式多频电调天线传动机构
CN208157632U (zh) 多路传动装置及电调天线传动装置
CN212412208U (zh) 电调天线换挡机构
CN115986410A (zh) 选频移相装置及多频天线
CN213845520U (zh) 一种天线和组合式天线系统
CN214754172U (zh) 一种移相器、天线单元及天线
CN213981860U (zh) 单驱动多输出的驱动机构
CN112670716B (zh) 一种天线和组合式天线系统
CN111710975A (zh) 电调天线换挡机构
JP2020537742A (ja) ミクロトームのための回転方向変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